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共8篇)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 篇1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二、人文精神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实,作为先进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为相互差异和区别,而且也体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补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设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对他很反感时,我们能够对他说“我讨厌你”吗?同样,当我们在大街上见到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人时,我们能够立刻就说“我爱你”吗?如果你这样说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被认为是疯子,要么会被打一顿或送往派出所。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
布劳德和韦德说的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
所以说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也不能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就需要愈来愈多的文理兼备的人才。今日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大学》、《中庸》的大道,重视人文精神,但亦包含科学精神。西洋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但亦不能忽视人文精神。西洋的哲学,本包括伦理学及美学,而求善求美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洋的科学,包括求真与求实,故有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以至工、医、农、商各学科的发展。西洋的科学发展,轻视了人文精神,故今日的西方,陷于彷徨无主的**状态。中国的人文发展--尤其是理学、道学--偏重于伦理观念、道德规范,而忽略了科学精神;且于文学、音乐、艺术,亦不加重视,故求善胜于求美,求善重于求真。实在真、善、美为人类世界鼎足而立的重要因素,缺一而不可的。
而且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速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需要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而且也要高扬和激发人文精神。
五、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和艺术则从情感的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科学与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人类才能够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严春友
燕山大学报万长松
《中央月刊》第4卷第12期顾毓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台湾成功大学六十学毕业典礼)
百度文库
2011-11-24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 篇2
参考文献
[1][2][3][5][7][8]陈建功.傅光明.老舍的文学地图[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5.9:6.7.11.18
[4][9][10][11][12][13]汤晨光.老舍与现代中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96.254.247.110.255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 篇3
一、汪曾祺人文精神的表现
(一)作品中人性的和谐
在汪曾祺的作品里,表达了人性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的行为是不受外界压迫与拘束的,讲求和追随内心的真实想法,生命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什么清规戒律,什么世俗伦理,在汪曾祺笔下只有抛弃这些才能真正的获得生命的价值。在作品《受戒》中,我们可以看到荸荠庵的名称是不符合世俗规矩的,以及住在庵里的和尚们更是从来都无所谓什么规矩。作者介绍到荸荠庵这样说“庵原本就是尼姑住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 [1]大师父仁山在庵里“从不穿袈裟,经常是披着件短僧衣,裸露着一个黄色的肚子。一天里他总是这样不衫不履地这里走走,那里走走。” [2]这种行为是不符合做和尚的规矩的,在其他寺庙也是决不允许的。我们再来看看明海,明海的行为更是不符合一个做和尚的规矩。在汪曾祺晚期的作品《薛大娘》中,描写都到主人公薛大娘穿鞋时总是光着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脚趾头自由的舒展开来,免得受袜子和鞋的束缚。她和吕三在一起只是顺着自己的心,图个快活而已。她这么做了,却也不怕邻居背后说闲话,她满足于身体获得的快感,是个性情中人。薛大娘这种自在的生命意识表达着原始生命的美丽并且完全尊崇的内心世界,崇尚生命的自在。
(二)作品中自然的和谐
纵观汪曾祺的作品,我们不难从作品中感觉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是江苏省一个美丽的小城,是一个秀美的水乡,水总是让人感觉到像女子般恬静与秀美,所以我们看到汪曾祺的大部分小说中总是谈到水,即使没有水出现,文章也给人一种如水般的恬静与舒适,充满了诗情画意。所以,他提倡在文学创造时讲究文学创造要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主张人与自然应该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而且,在作品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但可以使得文章充满文采,还可以起到丰富故事情节的作用,使文章一气呵成,情节发展顺理成章。汪曾祺的这个观点在其作品《大淖记事》中体现出来。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得巧云和十一子之间的爱情显的更加顺其自然,并且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二、汪曾祺人文精神形成的原因
(一)高邮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高邮其实是一个被琥珀围绕的水乡,为此水也对其性格和作品的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许多小说都写到了水,为此汪曾祺评价自己的作品“有点水气,却不那么有土气”。[3]汪曾祺小的时候,常和祖父学习八股文,读《论语》,良好的家庭环境滋润了汪曾祺少年的文化修养,这些为其日后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其作品“高邮故事”中叙述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了。这些再平凡普通不过的生活中却恰恰显露出了生活的乐趣所在,对作者来说这里的生活是再洒脱与惬意不过的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终于过去,新的时期已经在人们日夜的期盼中终于来了。那十年动乱年的的苦涩,艰难与痛苦,汪曾祺都看在眼里,铭刻在心。他经过漫长的沉静回忆,在其作品中极大的发挥天才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童年时光是温馨而美好的但是却也是极为短暂的,故乡高邮那片土地却永远美丽大于忧伤,所有人都向往美丽的东西,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更需要一片心灵的净土。汪曾祺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反思历史。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小说是回忆”中找到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和谐的世界。汪曾祺笔下高邮是那么美,其实现实的高邮本身并没有作者笔下描写的那般美好,因为生活在高邮的人也会为了生计而劳苦,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不如意,也会为了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而发愁。但是,这一切的不如意并没有在汪曾祺笔下表现的太多。是作者有意淡化这些不如意,有意的创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
(二)沈从文及京派作家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在1939年考入了西南联大,就读于中文系。此时的西南联大五四气息已经非常浓厚了。汪曾祺到了西南联大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钟爱的中文名家的文学作品当中来。并且带着从未有过的憧憬与虔诚的心去听他仰慕的教授的课。此时,沈从文正是西南联大有名的教授之一。汪曾祺深受沈从文的影响,对这个老师非常尊敬与仰慕。与此同时,沈从文也非常满意这个弟子,对他更是无私的指导与栽培。在沈从文的笔下,大量的描写湘西的风土人情,歌颂乡村原始自在的生活,表现湘西世界的自然美,人情美,人性美。在《夫妇》中作者叙述了一对不拘泥于世俗但又有些愚蠢的夫妇。《贵生》中,贵生将自己的老房子与老板的店铺一起烧光。而在他的作品《柏子》中,作品叙述了了水手柏子和妓女相爱,表现了二者间的一种粗野与放荡的性爱。因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深感那些世俗的事物对人性的压抑,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爱。沈从文的这种文学创作风格及其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深深影响着汪曾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文精神的思想在汪曾祺的意识里逐渐形成。汪曾祺在沈从文的引导和影响下成为京派的新生力量,他与京派的一些其他作家一起共同担负起耕耘这片文学圣地的使命。在当时贫瘠的中国土地上,政治的严控与商业利益狂潮的冲击下,他们是一群坚定的艺术者,怀着对文学神圣使命的坚守,执着于刻画人物创作为中心,表现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生活为目标。作品注重多表现人性的淳朴和善良。
三、结语
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家对底层人民的关爱,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我们民族深情的热爱和赞美,没有抱怨,更多的以一颗平和的心来抒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复杂的故事情节,也不表现那些伟大的传奇故事,通常都是以一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的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为题材。他同情底层的劳动人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心灵苦痛。希望世俗生活中不再有压迫人性的行为,渴望人性的光辉。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高调号召,也没有在当时社会政治大环境下,人云亦云的歌颂赞美。汪曾祺的作品如同一位老者在经历过那些蹉跎岁月后,更加懂得对人性的关怀,用平淡的话语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中流露着其对生活与人的本质思考,感动着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吴秀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3.
[2]吴秀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6.
论物理学的人文精神 篇4
张驰宬
(上海交通大学
应用物理系
5140729017)
摘要: 现代物理学既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颠覆,又是对古典、经典物理学的补充。现代物理学在经典物理、相对论、量子理论在基础上,既对自然规律进行归纳和抽象,又利用抽象化的自然规律去发现未知的自然现象。现代物理学展现了这个时代如何处理理性和世界本源关系的缩影,依旧为人类理性最终理解世界本源的目标而努力。关键词: 相对论;量子理论;自然规律;理性与世界本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所诠释的人文精神为基础,讨论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一、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经典物理学是人类重新关注于纯粹的自然世界的形而上学——自然世界的运行规律是不受人的干涉的,是一个绝对的抽象的半“理性世界”,因为虽然通过抽象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但是它的理论是基于“表象世界”的表象;这和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中哲学家,哲学家是通过自身理性摆脱了表象世界的影响,而经典物理学家是透过表象去归纳理性世界。相比人只是通过物理学研究去发现和验证这些真理。
而现代物理学则是人类开始研究人和自然世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的科学。现代物理学家首要思考的问题是:自然规律真的是绝对的吗?人有没有能力去影响自然规律呢?第一个问题使得现代物理脱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个问题则开始讨论人的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的关系问题,使得人们对自身理性的强大再次产生质疑和收敛。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就是现代物理学家思考之下的结果。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
“物理学上的两朵乌云”是1999年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提出的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大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实验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主要的矛盾在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之一的以太漂移说相矛盾;普朗克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和经典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结果不符,即“紫外灾难”。
第一朵“乌云”导致了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和光的波粒性产生了怀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并于1915年再次发表广义相对论,解决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以太问题。第二朵“乌云”导致了1900年普朗克提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之后普朗克、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对量子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一次物理学家对经典物理的普适性产生了质疑,并做出补充性的修正。(简述牛顿的时空观)(光的波粒性)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包含两个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个原理使得狭义相对论乃至广义相对论与经典牛顿物理相矛盾。
相对性原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均有效;一切物理定律(除引力外)的方程式在洛伦兹变换下保持形式不变。光速不变原理:光在真空中总是以确定的速度c传播,速度的大小同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在真空中的各个方向上,光信号传播速度(即单向光速)的大小均相同(即光速各向同性);光速同光源的运动状态和观察者所处的惯性系无关。
相对性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在任一惯性系下的观察者所受到的物理规律的影响是一样的。从表述来看,物理定律依旧是绝对的,不受人干涉的。但是,爱因斯坦逐渐从经典物理研究纯粹物理规律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已经转向了从人(观察者)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运行的规律,从本质上看是在寻求人(观察者)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必然关系。
光速不变原理则是颠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甚至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经典物理认为,光速在绝对静止空间是一个恒定的值,而对于人(观察者)而言由于运动状态不同所以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同的。而如果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对于人(观察者)而言,光速是恒定的,即物理规律是静止的、绝对的。而不存在一个绝对空间使得只有静止的人(观察者)才能观察到恒定的光速,即物理规律是随着不同人(观察者)变化的、相对的。经典物理的自然规律依赖于绝对时空,而相对论下的自然规律脱离了绝对时空这些具象,依赖于人本身的状态更抽象的概念。规律爱因斯坦的理论重心从“世界应该怎么运行?”转移到了“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这种自然规律被抽象化和个人化,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已经和自然规律产生了必然性的联系——即使这种自然规律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但是人的状态确实影响了他所观察到的自然规律。
量子理论
这种物理规律的抽象性也体现量子理论上。量子理论最早由普朗克提出,其核心理论基于德布罗意的波理论提出“每个粒子的能量都是某个常数的整数倍”。这完全颠覆了经典物理能量连续性的运理。而泡利、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发展出早期量子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态函数和不确定原理。
态函数:量子力学中,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由态函数表示,一般一个物理体系的状态(非事件)有几个确定的态函数,被称为本征函数。而体系在某个事件上的可能状态可以由这些本征函数的任意线性叠加来表述。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遵循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该方程预言体系的行为,物理量由满足一定条件的、代表某种运算的算符表示;测量处于某一状态的物理体系的某一物理量的操作,对应于代表该量的算符对其态函数的作用;测量的可能取值由该算符的本征方程决定,测量的期待值由一个包含该算符的积分方程计算。
态函数挑战了经典物理唯一性原理,即确定的物理条件只能确定唯一的物理状态,因此人观测到的就只能是这一状态。态函数的概念的颠覆了这一观点——确定的物理条件可以对应多个物理状态,人观测到的物理状态取决于这些状态的几率(概率)。换而言之,这些状态我们都可以观测到,每种状态出现的次数取决于状态的本征函数的几率。
现代物理学家把几率认为是超越经典物理诠释的自然规律,是为了解决黑体辐射与经典热学所带来的矛盾。就像古希腊人将他们无法通过理性解释和理解的力量归结为“命运”,现代科学家将经典物理诠释的自然规律进一步抽象化,提取出“几率”的概念——人所能观测到的自然现象不再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更高的“几率”决定的。
所以这一过程值得和古希腊人的“命运观”相比较。古希腊在处理人和神的关系上,将原始宗教的自然规律作为神的形式上升到古希腊时期自然规律作为人神之上的“命运”的形式出现。现代物理学家将自然现象作为自然规律的表象的观念,进一步抽象出“几率”概念,将人所观察的自然现象诠释为由自然规律和几率共同决定。因此,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如果几率是可以被理解的,那么在经典力学诠释的自然规律之上,必然还有更高等的自然规律。
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他主要通过数学证明了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存在确定值。这又与经典物理的唯一性相矛盾,甚至和运动本身的概念相矛盾。这一理论严重冲击了经典物理的普适性,为量子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确定性原理:粒子的任意两个非对易的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处于确定的本征态。
虽然这一原理是通过态函数的数学推导得到的,但是这一结果和理想中和谐有序的“善”的世界相悖。经典物理所描述的世界,是一个稳定、有序的世界,那么理所当然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的微观世界也应该是稳定、有序的。而从不确定性原理出发,这个稳定的世界竟然是有不稳定、随机状态的粒子所构成的。当物理学家追求自然规律永恒的真理的时候,却发现和谐和永恒居然是由不稳定和混乱衍生出来的。这给物理学家的认知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而这也是现代物理学家最为杰出的贡献。
在用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下,物理学家通过与过去矛盾的理论去解释,这是一种对经典物理中部分经验论的部分的剔除。“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所以困扰当时的科学界长达20年,就是因为科学界太过于执着于以牛顿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导致遇到相关的问题物理学家们会习惯于运用经典物理去解释。以爱因斯坦、薛定谔和海德堡为首的现代物理学家第一次质疑了经典力学的普适性,提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作为对经典物理的延伸和补充,更是人类认知又一次提升。
如果是经典力学是人类理性发展一次高峰,那么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即使人类对自身理性的又一次怀疑和内敛。经典物理的发展使得物理学家过分关注于人理性本身的发展,而疏远了对理性与世界本源的关系的思考。现代物理学家再度对到理性与世界本源关系这个贯穿整个人文史的论题上。这所带给现代人类的启示是,人的理性远并没有强大到可以完全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人类需要不断从世界本源的自然表象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资料来促进人类理性的发展。
二、现代物理学的人文价值
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无论是古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都认为自然规律都是先验的,可以用于理解和研究自然规律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但是在现代物理学中,这种关系发展出了和古典、经典物理学截然不同的形式。古典、经典物理试图通过研究自然现象进而抽象出自然规律,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完全基于抽象论的推导,得到理论上可能的出现的自然现象,再通过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自然现象,以得到验证理论正确性的目的。因此现代物理学家更关注于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和更高级自然规律上的延伸。
和经典物理最重要的差异在于,现代物理学的目的正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古典、经典物理学更多的是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去研究自然规律的本质;现代物理学却同时存在着两条看似完全不同的路径,一是通过自然规律的研究抽象出更高层次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自然规律的研究去发现世界中隐藏的自然现象:
自然规律的诠释再诠释 这种思路继承了人类不断追求永恒的绝对真理的“一”即统一性的传统。“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的“理想的世界是真、善、美的统一”的思想。这种“一”在物理上被理解为协调性和普适性。所以现代物理学家始终在寻找一个可以囊括所有自然规律的“大一统理论”。这种需求来自于经典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三者的不相容性——经典物理适用于低速、宏观的世界;相对论可以解释高速、宏观的自然现象;量子理论仅限于高速、微观的粒子量级——现代物理学的世界是割裂成三块的,这违背了人对世界本源应当是统一的基本观点。如此,大一统理论代表的是人类理性最终能够到达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
自然规律的诠释再发现 现代物理学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新世纪人类的生活,电视、计算机、互联网都构成现代社会生活的支柱。物理学的实用性正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新视角——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应该服务于人类改造世界的进程,这是现代物理学很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盛行,表示着现代人对理性强大的崇拜,人类已经从生存到了解世界进入改造世界的进程,而这时人理性发展的结果。
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阶段——理性崇拜——古希腊人理性萌芽与命运崇拜的矛盾,到罗马人探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再到中世纪人们对理性的力量产生怀疑再度回到宗教寻求安慰,到现代人对宗教盲信的反抗和理性的再度迸发,这是人类在理性的力量和自然的敬畏之间不断选择、不断螺旋向上的过程。
回到上文提到的“人的理性远并没有强大„„从世界本源的自然表象中获得更多的理性资料„„”,可以发现,当人类的理性扩展和再扩展的历史历史,理性总会经历一个过度膨胀的时期——人类认为他们理性已经足够他们去理解世界本源。这种时候,一些理性与表象的矛盾总会发生——人们发现他们无法去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所以一些哲学家会再度回到思考理性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来,而在不同的时代这种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柏拉图构造了“表象世界”和“理性世界”来解释古希腊哲学无法解释命运的困境;中世纪的人类发现理性无法使他们摆脱战争和贫穷,他们选择摒弃部分理性通过宗教来为世界本源找到解释的途径;在近现代,现代物理学对经典物理的离散也正是对人理性膨胀的匡正。
现代物理学的二大路径正是越来越激烈的理性与世界本源的冲突的矛盾体现。一方面,人类相信自身的理性已经趋近于理解世界本源的程度——现代物理学家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寻求“大一统理论”来描述世界的本源。一方面是人类不断地反思理性的缺陷——现代物理学家乖离了经典物理,创造新的理论来弥补认知的狭隘和局限。而这就是贯穿整个人文史人类在理性和世界本源之间不断徘徊往复的时代缩影。但是这一矛盾的最终目的是惟一的——人类的理性最终要发展到理解到世界本源的程度。
而现代物理学所代表的理性怀疑和古希腊与中世纪的理性怀疑相比,具有鲜明时代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性表现在:现代物理学家了解到他们对现实世界了解和认知的局限性,大部分的自然现象他们没有发现和理解。而他们找到了通过发展自然规律来将新规律具体化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现实世界的“黑色地带”。随着对世界的自然现象了解的越来越完整,从这些自然现象抽象出的自然规律的完备性也越来越高,也更加地趋近于世界本源的程度。
试论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 篇5
试论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
通过对高科技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分析,阐述了科技与人文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培育高科技时代人文精神的实现途径.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在面向未来的思考中赋予新的内涵,必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作 者:单世明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湖北,十堰,44刊 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年,卷(期):17(4)分类号:C93-06关键词:高科技时代 人文精神 实现途径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 篇6
1 科技发展带来的现代困惑 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正以一种我们几乎无法感知的速度熏陶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把人们从笨重、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人们的知识与智力成千上万倍地放大,人类社会形成了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就业方式,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无可比拟的提高.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和恐惧.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破坏了环境,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作 者:魏遂群 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11 刊 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04 关键词:
试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篇7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 强调人性、人道、博爱和人的尊严。“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怀, 是对人的情感、精神和整个内心世界的积极切入与把握”。[1]作为民族精英、时代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是能够坚守人文精神, 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群体。2008年, 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和震惊全球的“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 台湾又因台风成灾。面对灾难, 大学生纷纷捐钱捐物、义务鲜血、奔赴灾区实施救援, 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然而, 不可否认,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欠缺, 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以为,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最关键的一条, 就是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 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 大力提升人文教育。
一、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
(一) 思想道德素养低下。
一些大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旦考上大学, 就没有了理想, 没有了追求, 胸无大志, 无所事事。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只讲金钱, 不谈精神;只讲实惠, 不谈奉献。缺乏正义和良知;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 如随处丢垃圾,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 男女同学交往有失检点, 等等。对于这些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高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 知识结构体系失衡。
1. 重理轻文。
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理科学生不读人文社科书籍, 对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的知识比较贫乏;一些文科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 有较多机会接触人文经典, 但只重视知识的获取, 而不重人文精神的滋养。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应因材施教, 在专业基础上,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崇洋媚外。
一些大学生重视学习外语, 学习西方文化, 而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十分淡漠。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面对教育界出现的“香蕉”现象感到十分痛心, 他说:“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高科技人才, 他们却是黄皮白心, 说起西方来头头是道, 谈到老祖宗却一无所知。”这种情形已对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和母语运用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 甚至出现了外语水平越高, 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因此, 各高校应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价值观培养。
3. 漠视高雅文化, 热衷低俗文化。
一些大学生不读原典, 不看名著, 很少讨论国事、天下事, 只知谈论各类明星, 很少看新闻, 上网只浏览体育、色情、暴力等内容。各高校应创造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学生的文修养。
(三) 心理综合素质较差。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 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 个别人甚至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 各高校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采用问卷调查、心里咨询等形式, 及时了解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心理辅导等帮助部分心理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这样既将悲剧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又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原因
造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对科技和人文理解上的误区, 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应试教育的弊端, 等等。从高校本身来看,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部分办学思想过于功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 高校与市场接轨, 十分注重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一些高校过于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 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 简单对待教育规律, 以市场需求为借口, 大量开设所谓的实用课程, 随意删减或取消人文课程, 错误地引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目标, 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以致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下降, 道德水平滑坡。所以, 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 部分高校应端正办学思想,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的同时不应忽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一些教学观念陈旧。
近些年, 许多高校开设了一系列的人文课程, 但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 仍然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概念的记忆、定义的精确界定, 使人文教育沦为某种形式上的技术操作, 因此学生很难有人文的体验, 更难有精神的升华。有些概论类的所谓人文课程, 如《中国文化概论》等, 课程内容大而空, 学生接受程度低, 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 在教学方式上, 教师应抛弃照本宣科, 重理论讲授, 轻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应重视人文精神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 传统文化缺乏传承。
从社会氛围看, 开放型环境让西方文化蜂拥而入, 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在流失, 道德观念在淡化, 社会风尚、人际关系趋向庸俗化、功利化, 给学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 物质丰富、精神荒失的宠儿环境使得大学生身处象牙塔。各高校应避免学科建设上, 注重自然科学, 轻视社会科学;应重视道德教化和伦理道德教育。
三、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人文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的理性精神, 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 自由创造、自我完善的理想精神”。[3]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通力协作。高等学校是人才的摇篮, 更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一) 坚持以人为本, 端正办学思想。
高校的根本任务既然是培养人、塑造人,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以育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
“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 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先学会做人, 再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 也就是教人学会做人。掌握知识, 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学会做人, 才是立身之本。高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树立培养目标, 担负起引领社会文明的职责, 不能过于偏重专业技术的教育, 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 以文化经典教育为切入点, 培育人文精神。
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有多种途径, 比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重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与实践, 组织大学生学习人文学科知识等。我以为, 面对当前高校受实用思潮严重影响的局面, 当务之急, 是以学习文化经典为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阅读传统经典,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素养。现代人文精神的培养, 就应该从阅读传统经典开始。
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如《老子》、《庄子》、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厚重的人文传统, 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思想。文化经典突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是对天人之际与人际和谐的追求。《易经》有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其间就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论语》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 儒家学说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范畴, 探讨人的价值, 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 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修身养性、培养高尚品德放在首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形态的集中体现,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各高校应以我国文化经典教育为切入点, 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 在教育的每一环节渗透人文精神, 使人文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文精神的养成不是仅仅通过某种教育方法或某些课程的设置就能实现的, 人文精神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必须在教育的每一环节都渗透这种思想、这种理念, 不论是关于自然、社会还是人本身的教育, 都应当在其中阐释和渗透人文精神, 这是当前高校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和应当承担的崇高责任。高校在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人文情怀;在各种学科专业的教学中提炼人文精神, 如以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报效祖国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培育的过程, 教育的使命就是培育人文素质, 培育合理的人文精神。融人文精神于高等教育之中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从而使他们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闵小平.坚守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灵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7 (1) :56.
[2]网易新闻中心, http://new.163.com.2009-04-23.
试论巴赫教学体现的人文精神 篇8
【关键词】 巴赫;教学;人文精神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德国图林根州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作为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他去世的1750年被看作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结束之年。巴赫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巴赫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曲家,而且教学成果丰饶。本文着重从巴赫的施教之道和教学作品进行阐述,试图分析其教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一、巴赫的施教之道
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像山峦般地罗列伟大作曲家的名字的话,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山峰上永远发射出炽热的光辉。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莹洁、透明。”这句话用来形容巴赫的教学也同样适用,他的教学成果最突出的印证是,他的儿子当中有四个后来成为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名家,分别是长子威廉·弗里德曼、三子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九子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及幼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酷爱教学工作,所以,用什么方式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就成为他愈来愈关心的事。1717年,巴赫写成了他的《管风琴小曲集》,这是巴赫为教学而写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其中包括45首系列圣咏前奏曲,以供年轻的管风琴手日常练习使用。该书的献词充分说明巴赫具有培育英才的天职:“献给上帝以示虔敬,献给众生以教育他们。”巴赫自认可以通过音乐传达这些神圣的原则:他用生动自由的方式把自己的智慧结晶传授给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他嘱咐学生摆脱羁绊,同时又要保持音乐的逻辑性。
巴赫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个人触键的方式教给学生。埃曼努埃尔回忆:“几个月里,他只给学生规定双手各只手指的单独练习,目的是要弹奏出清楚纯正的声音来。没有一个学生能免除这种练习,练习时间为六个月到一年。但是,如果他发现学生中有人开始失去耐心,他就不辞辛苦地写几段恰当的小乐谱,把练习糅合在这些小乐谱里。《六首小前奏曲初阶》和《十五首二声部创意曲》就是这样写成的……他也给学生规定了双手装饰音的练习项目。”
巴赫于1720年开始编辑《为威廉·弗里德曼而作的键盘小曲集》,其中包括前奏曲、幻想曲、创意曲、舞曲及众赞歌改编曲等共63首,运用了多种调性,多种体裁。这是本很符合初学者需要的教科书。开篇第一页,巴赫就对音符和音键作了一个完整的解释。他希望弗里德曼能够熟悉有四个八度,并且不少于7个不同音键的音域。他主张使用拇指,书中加了一段运指法,这为近代钢琴演奏技术奠定了基础。当时乐谱上很少标明指法,根据最普遍的假设,弹琴者仅仅用中间两根手指弹奏,大拇指和小拇指只用来延伸和扩大。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弹奏上行音阶,左手弹奏下行音阶。第三根手指跨越第四和第二根手指,这种做法司空见惯,但从来不会使用大拇指。巴赫虽然不是第一个使用大拇指的人,但他推广了大拇指的用法。他的儿子埃曼努埃尔是这种教学方法的代言人,于1753年发表了《论羽管键琴标准演奏法》。接着巴赫又详细解释了演奏装饰音的方法。他慢慢地受到创作热情的驱动,除去弗里德曼本人的作品之外,《键盘小曲集》最后还包括有《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前奏曲、《二声部创意曲》和《三声部器乐曲》,巴赫还在书中加进一种舞蹈组曲。在1720至1724年期间,他完成一组卷帙浩繁的作品:《英国组曲》和《法国组曲》。随后,巴赫把自己比较重要的作品交给学生,他所有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他先给学生演奏一段他们要学的乐曲,并对他们说“应该这样演奏”。当学生恍然大悟,悟出应把乐曲诠释成什么样子,应该朝怎样尽善尽美的水准努力,这种教学法的好处就突显了出来。
当学生在键盘技术上取得一些进步后,作曲课就开始了。巴赫在教授作曲时采取的方法更加独特。他没有因循当时的惯例从严格而无用的对位法开始教学,也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计算声音的关系,而是一开始要求学生学习持续低音上的四声部乐曲,特别强调要写出各个声部,用以突显完美的和声。然后,他转而讲授圣咏,他会先写出男低音部分,然后让学生谱成女低音和男高音的部分,在达到标准后,他会逐渐允许学生谱写男低音声部。以上这些作曲手段他让学生习惯在纸上完成,就像他本人那样,而不是借助键盘来创作,以便发展他们的内心听觉。他常常说:“设想有好几个人在交谈。”每一个声音都有它自己的色调,都有它本身的特性,然而谈话的主题却是共同的,他始终强调和声的纯正,以及每个声部的自然关系和流畅的旋律。
二、巴赫的教学作品注重体现二重教学目的
巴赫的教学作品注重体现二重教学目的,它们既是键盘技术与作曲的教科书,同时又是丰富内容的音乐作品,其中尤以《创意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最具有代表性。
《创意曲》是巴赫为长子弗里德曼的音乐教育而作。巴赫在《创意曲》里采取的作曲技巧是仅仅依靠一个创意以及它的对位,只用模进、模仿、复对位,以及倒影、扩大等变形技巧,不靠其他新素材,也不靠什么外在的手段,去写作乐曲。因此,就作曲技法而言,《二声部三声部创意曲集》写得比《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更要严格。
【论汪曾祺的人文精神】推荐阅读: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09-12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0-10
汪曾祺散文论析07-24
浅论诗经中的人文精神08-17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07-02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08-29
汪曾祺母亲的散文10-28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12-22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教案09-30
汪曾祺谈吃《端午的鸭蛋》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