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人文精神

2024-10-23

中的人文精神(精选11篇)

中的人文精神 篇1

论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在医学诊疗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且还要考虑人自身所形成的内在环境和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依赖的外在因素,这体现出了现代医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医学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严谨求实和理性态度,同时也表现为他们强烈的怀疑批判态度,以吴孟超为例,上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肝脏外科手术普遍采用“低温麻醉法”,手术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吴孟超不迷信经典,他设想如果在病人的肝动脉和门静脉上装个“闸门”,把血拦截在肝脏外,到一定时间恢复供血,就在这一开一关间歇期切除肿瘤,就可以大大减少出血。这一设想在临床上大获成功,使手术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吴孟超将此取名为“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这项成果后来在全国推广,并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的科学精神也体现在医务工作者永不衰竭的创新意识,如郑树森院士在肝移植领域进行了创新,突破了肿瘤直径5厘米的限制,在国际上首次将肿瘤分化程度纳入受体选择标准中,并建立了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在不影响患者移植后生存率的情况下,扩大了肝癌肝移植受体入选范围,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让更多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病人有了生存的机会。陈秀琳教授在总结传统医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成功地研制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养肝益气舒督疗法”,得到众多患者及医学界的充分肯定。

医学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做到第一尊重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第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第三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医疗权利,医务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见死不救”,剥夺病人的医疗权利。

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对患者怀有悲悯之心,患者就是亲人,对他们应该一视同仁,医生不仅要以自己的睿智学识和精良的技术努力去治愈患者,而且要常常去帮助,去安慰。现代医学诊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从X射线、心电图、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到自动生化 分析仪、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凭借这些设备,一切问题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这种单纯依靠技术的方法是不够的,B超、CT随时可能会出现误差,只有对病人亲自查体才能判断准确他们的病情。在现代医学中,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的任何一方面缺一不可,医疗科学技术为患者的疾患痊愈提供物质保证,医学人文精神为患者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关怀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和社会调适;医学技术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关怀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

医学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 ,医学人文中交织着医学科学技术的维度 ,医学科学中蕴涵着医学人文的精髓。医学工作者在追寻医学科学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其中去。只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恰当融合 ,才能

真正使医学科学更好的造福人类。

中的人文精神 篇2

一、积极的人生和职业态度

作为社会人和职业人, 我们可以选择作为参与者、旁观者, 而不是评判者。选择作旁观者是因为自身的能力、经验欠缺, 判断力不够, 需要观察学习他人的方式、方法;选择作为参与者, 是因为作为其中一员, 有责任和义务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 应积极融入主流意识和核心组织, 形成一种执政思维, 随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即使你由于经验欠缺出现一些失误, 但作为领导者, 他会欣赏你的责任感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科学认知自我, 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 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 首要问题是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即科学认知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个体了解自我, 发现潜能, 悦纳自我, 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 帮助个体端正态度, 从而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认知自我不是一次二次的探究和职业测评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1) 探究自己的能力优势。能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个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 同时又在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往往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人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或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具有领导的潜能, 只有在领导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 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力等。个体能力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 地位越高对能力的要求越高。对能力优势的探究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文秘能力等。 (2) 探究自己的个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处事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 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如有的人对细节敏感;有的人关注整体;有的人善于决断;有的人灵活多变;等等。个性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当他们有具体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 才有适合于不适合的问题。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乐群性、聪慧性、恃强行、敢为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自制性、敏感性等。 (3) 探究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在给出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中, 找出你最在意哪些?最不在意哪些?按照在意程度列出顺序。十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升职、冒险、福利、变化性、竞争、创造性、帮助别人、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做领导、社会地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 每个人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 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以后生涯选择中, 注意扬长避短, 选准职业的切入点。同时,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 最主要的是看看它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优势, 而不是用社会上统一的所谓“成功人士”的标准来衡量。当个体摒弃了世俗的成功标准, 完成了对自身的科学认知, 对人生的价值与自我的科学定位便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会减轻内心的压力, 克服浮躁情绪。

三、理性的态度、诗意的生活

我读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三个人都在垒砖头, 一个人一边垒一边抱怨, 这个工作又累收入又低, 感觉整个世界都欠着他的;第二个人说自己在垒一堵墙, 他干得非常仔细认真;第三个人, 一边垒砖一边歌唱, 他说自己在盖一座大教堂, 教堂落成后, 这里会有天使的歌声。

四、学会学习、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 是21世纪的“第一概念”。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非常实际的挑战是知识的快速老化和新的专业领域的不断出现。社会劳动者的职业迭替更加频繁。据资料显示,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职业迭替和就业岗位轮换已普遍呈频繁之势。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才, 平均5年更换一次工作。美国的每个人一生平均更换12次工作。据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人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满足其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3]因此, 在未来社会中学习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学习将是一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手段。学习将伴随一个人整个的职业生涯。

学会学习, 就是变传统的“知识传播、博闻强记”为“创新性、开放性”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曾讲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 日本学者川上正光提出“知识, 百科全书可以代替, 可是考虑出的新思想、新方案, 却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学会学习的另一个内容就是注重“通才”学习和“专才”学习, 二者相辅相成。所谓“通才”是指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 知识结构合理, 具有较强专业适应型人才而言。相对于“专业”型人才而言, “通才”型人才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途。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 (从他们的论文、成果、普及等方面) 做了5年跟踪调查, 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 而都是博才取胜。当今诺贝尔奖获得者, 有不少既是某门科学的“专才”, 也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通才”。

总之, 职业素养中的人文精神决定了个体的发展高度。可以使个体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的各种纷繁现象, 懂得什么是人类和自身真正想要的美好生活, 对人类和自身的生存状况能做出发展性的反思, 对人类社会的命运能有所思考和贡献。

参考文献

[1]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 2004.7第1版1

[2]刘远白: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科学认知自我.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论《诗经》中的人文精神 篇3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54-01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1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他们躲开了戎狄的侵扰,选择了豳这块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周人歌颂古公亶父、王季、文王,同样是因为他们再次躲开了戎狄的攻侵,定居于土地朊朊肥美、“堇荼如饴”的周原,并且领导他们驱除了外患;周人歌颂武王,是因为武王革除了残暴的君主纣王之命。一句话,周人对他们祖先英雄的歌頌,道德就在于这些祖先英雄们为他们创造了和平安稳的农业生活环境,而决不是这些英雄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多少财富和奴隶。

《诗经》是植根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艺术,农业社会塑了中国人的农业文化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这不独表现为在思想情感上浓厚的乡土情蕴,还表现在创作态度、表现方式、写作目的、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农业劳动对象在大自然中丰富活泼的生命形态刺激了“触景生情,感物而动”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并决定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影响了传统诗歌乐志畅神、自适自足、重在表现自身价值的写作目的;农业社会人们效法大自然的和谐的节奏秩序而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农业的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中滋养了尚古意味和静观情趣。所有这些得到农业社会集体文化心理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规范,并构成传统诗歌农业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

2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集,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到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众神的足迹,也看不到神对人事的判决和预言。即使在《诗经》中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所以垂顾商人,如《长发》诗中所云:“何天之休,不竟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这百样的好运归我承受也仍然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商的中兴则由于天子能礼贤下士和伊尹的帮助,“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长发》)。《周颂》、《大雅》中描写周人受命于天的发迹过程,就是自后稷、公刘、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等圣君不断努力、进德修业的过程。如《皇矣》诗中所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比于文王,其德靡悔”,“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反之,当宗周面临崩溃之时,尽管上天垂下了日食、地震等凶象,诗人仍不上战战兢兢祷告上天,而照样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小雅十月之交》)对国家的兴亡从人事上寻找最终的原因,并且把它诉诸诗的创作,这是周人以人为本的哲学、政治思想在文学中的最鲜明体现。

人文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篇4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企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就会造成企业运营管理的失范,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

一、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所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容。人文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其一是内沟通,即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包括上下级、平行级,是全方位的沟通。其二是外沟通。通过信息传递使外界更直接、更真实、更可靠了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无论是内沟通还是外沟通,都需要人文精神作平台。缺乏人文精神平台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根基,无法给企业提供长成参天大树的源动力,即重科技、轻人文,重利益、轻道德,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导致缺乏社会诚信,使企业缺乏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社会环境。

缺乏人文内涵使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流于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千人一面,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达到应有功效。而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对人性的善待,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在人文平台上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理念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成败。企业理念的立意要高,这个高的基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平台。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经理人员和员工“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

(二)提供充满人性化的产品。让公众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这是企业的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涉及多方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提高美誉度、赢得良好的口碑,企业要与外界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尤其是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要让以人为本落实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在企业内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并通过组织设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参与企业决策。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型的企业组织文化氛围,对于迅速激发员工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认为,促使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劳

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资方不能只将工人作为提高收益的工具来使用,而且要经营者关注工人的利益。

(五)谋求人与事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还有生存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要设法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做到人与事的和谐配置,人与事的共同发展,让员工的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提高,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在企业大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这对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一种能尊重人性,积极发挥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体制和制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在于它是人们积极性的助推器,还是作茧自缚的消极绳索。不能让原则窒息活力,而是应该制定和执行制度的理念依据。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潜移默化,沉淀到企业的每个人的血液中才能有效。

(一)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员工队伍建设中去是人文精神培育的群众基础。员工队伍的培训不应仅着眼于企业所在的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应着眼于培育“自信、健康、上进、宽容”的人。要将员工队伍建设建立在人文平台上,使其具备学习能力、凝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颗热诚的心,热爱祖国,关爱他人,追求自信、从容、稳健、生生不息、越飞越高的生命状态。这个平台的核心主线是“有质量的热诚”。对自己工作热诚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从容自信地进行,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质量的热诚意味着有感染力,有智慧,成熟而有弹性。这种热诚是一种力量的积聚,智慧资源的积聚,是树立企业希望、理想与探索、超越精神的人文平台。

(二)重新认识管理和控制企业的根本方式,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是人的结合体”,“它是通过人的纽带而不一定是以资本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成功的企业“其关键在于一套大力强调人的作用的哲学”。企业应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因为出色意味着创新,只有真诚地以干好工作为己任,才会有出色的表现。(改为:重新认识企业的本质)

古希腊文明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篇5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班级XXXX 所谓希腊文化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他们的文化中对理性、美及自由的自觉追求之中。

古希腊文明成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其悲剧,古希腊的悲剧并不等同于悲感故事,其崇高和严肃是一场净化人心灵的教育。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也表现在他们客观冷静地对待人生中的一场场悲剧:悲剧总在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可以说,就是这种理性精神成就了希腊悲剧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成就。

古希腊尊崇个人和现世的土壤孕育了人神同形同性的神话传说基底。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传说的命运悲剧里,不论是阿喀琉斯还是美狄亚,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抗争精神。命运让他们承受巨大的不幸,面对为勇士慷慨赴死或是苟且偷生,忍受被遗弃的痛苦或者为自己抗争的选择中,他们理智而决绝地取舍,敢于抗争、殊死搏斗,敢于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他们较之常人更具有独立自主和超越死亡的气魄。正是这种强烈的悲剧精神,让希腊悲剧的悲剧性和希腊精神的理性追求格外强烈集中。

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在从抗争到毁灭、对生命执著不休的过程中,人格力量得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人的价值得以最充分的显示,因此而使人们敬重、叹服、仰慕他们。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

古希腊文明理性精神中这种对于英雄的崇拜而不是对于单纯“神”的崇拜,正是人文主义颂扬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的思想表现。这种思想也使希腊人产生一种用乐观主义态度勇敢地直面现实,直面生活中的悲剧的精神。

悲剧,古希腊语意为“山羊之歌”。此名的由来与演出前以山羊祭奠,或获胜者的奖品是一只山羊,或歌队由扮作山羊的歌手组成有关。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悲剧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希腊悲剧的题材大都从神话传说或荷马史诗中来,“宿命”是始终贯穿剧本的最重要线索,用神化的英雄人物与曲折多难的命运的冲突、争斗来反映当时社会日益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完整的希腊悲剧形式于公元前5世纪初形成,它的全盛时代也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产生在希腊自由民反对儹主独裁政治和波斯侵略,为建立民主制而奋斗的时期,因此剧中充满着崇高的思想和爱国精神,而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其中的人文精神不言而喻。由此看出,希腊戏剧的精华大都集中在悲剧,而悲剧中的人文精神则是引导希腊悲剧不断发展的主线和精神所在。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毁给人看,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他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并且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处,但是他还是没有逃脱宿命的悲剧,俄狄浦斯因预言而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诸神就安排了他的命运了,他一生所作的努力,目的是为了摆脱命运的箍束,但自以为对命运的背离却恰恰是走向了宿命。“诚实、正直、善良、坚强”,俄狄浦斯王无疑是人性美好的典型,他的毁灭也直接酿成该剧的悲剧。主人公俄尔浦斯的厄运让人为之动容,悲从中来;王后及俄尔浦斯子女的不幸更增加了作品的悲戚成分;而剧中的悖论把这部悲剧的美感完美地展现给读者,让人掩卷沉思,赞叹不已。尽管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因为“神示”不可违,但主人公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此外普罗米修斯,美狄亚,海伦,安提戈涅等人的悲剧都是一种人文色彩的体现。

中的人文精神 篇6

有不少人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时代,生活在象牙塔内,陈腐保守,不思进取,所以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从紧贴时代入手,反映最新的时代浪潮。这是一种非常要命的误解。实质上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要有专属自己的精神特质,而不是什么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或形而下的技能技术。这种精神特质便是人文精神。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而对今天身在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青少年读书办公室针对北京部分8岁至16岁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愿望,77%的孩子喜欢阅读小说类书籍,16%的孩子喜欢诗歌、散文类书籍。但现在孩子手中“课外书”76%都是考试类书籍。

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可以肯定,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浅薄,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重要原因。其实,学生人文素养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身,打着深深的知识性、政治性烙印,也比较缺乏人文元素。加上中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被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因素肢解的机械僵化的知识与技术教育,很难给学生带来思想陶冶和人文情怀。

二、什么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古代希腊,是在文艺复兴中同基督神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因甚少自由的人的观念,人文精神极为淡薄。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形而上的范畴,一般指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的价值、权力、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它是人的灵魂的食粮,没有它,人的灵魂也就不复存在。李政涛曾提出“有灵魂的教育”,他将之解释为: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①。即认为人必须超出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即从小我成为本体世界之大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②这些都是对人文精神的较好阐述。

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育应是美好记忆的传输,它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站在这一个世纪的台阶上,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中国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该是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时候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带着忧患意识身体力行。

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吸纳人文精华。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课堂的教材外,还要广闻博记,感受语文本色。如今在全国推广的语文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长久以来,语文课本被等同于政治普及读物,学生得不到美的享受,自然不感兴趣。而新教材强调选文的作品属性,淡化其应用性、政策阐释性。像全套书中文学作品约占60%,其中高二全是文学作品。第三册甚至一口气选录了32首古今中外的诗歌。学生第一次正式有了文学欣赏的权利,而教师也第一次正式有了从文学角度讲解课文的权利。”③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解析人文精神的最好途径

2、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化,开拓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中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中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中学生的终生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3、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中学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学生中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美好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它们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选入了优美的神话传奇、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它们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像精神的领悟,在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像力……

当然如何让中学语文教育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精神复归,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观念杂出、变革纷仍的现代社会里保证我们的青少年人格精神的完善健康,这是关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试从人文精神的原则内涵以及教师的素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粗浅之论,权作引玉之用。真心希望我们语文界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齐来出谋划策,使人文精神的复归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方法》1998年12期。

[2]转引自《人文精神寻踪》,高瑞泉、袁进、张汝伦、李天纲,《读书》1994年4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篇7

一、初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可行性

(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供了可行性。

新课程标准就初中历史加强人文精神培养明确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崇尚科学精神,逐步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民主与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环保意识。从现行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看,新课标改变了原来历史教学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风俗史,尤其是文化史方面的内容。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指明了方向。

(二)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点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供了可行性。

青年学生通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从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及其蕴涵的价值取向,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吸取历史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商鞅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可以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北魏孝文帝为推进改革而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是对学生进行坚强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又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使学生知道中国是怎样由文明古国逐渐落伍,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知道中国在近代时期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理解近代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如何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和奋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弘扬近代仁人志士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优秀的革命传统。还可以从近代中国历史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再如讲述诸子百家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体会到孔子的“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朴素平等仁爱思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节用”的平民思想。通过讲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古代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人文教育。

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切实树立“以学生文本”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去发现、理解、分析、判断身边的人文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在讲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下令修建了大运河,客观上成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于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还应让学生知道,作为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进行这项浩大工程中,曾耗费了国家的大量生命财产。另外,隋炀帝开凿运河,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即为了到江南去享乐,刮尽民脂民膏。我们在估计隋炀帝开凿运河的作用时,上述情况亦绝不应置之不顾。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时代性特征加深了理解,这样在分析与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时,就能从当时的历史现状出发,既肯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进步性,又看到其局限性,这样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分析的客观性就能大大加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与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

(二)把握教材主题,挖掘人文思想。

教师要注意挖掘显性知识点所传达的人文素养,有效地把握教材内容,以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使他们通过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强国”的情怀。还要注重挖掘隐性知识点所传达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了解这些伟人成功“背后”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志气和求知热情。此时,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陶冶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过程。

(三)创新教法,弘扬人文精神。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创造。因此,所有教学方法都应努力达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积极尝试运用实践法,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提升人文素养。其基本方法有:“参观法”、“欣赏法”、“研讨法”、“调查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行、意共同发展,进而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就拿我们山东来说,有着丰富的、富有特色的人文历史课程资源。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及滕州的北辛文化遗址等,都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史料;文化古都曲阜、齐都临淄、泉城济南、山海之城青岛、历史文化名山泰山等,都是很重要的历史景观:文化巨人孔子、兵学鼻祖孙武、“亚圣”孟子、“科圣”墨子、神医扁鹊、“书圣”王羲之、“婉约词人”李清照等,都是齐鲁文化名人……只要我们多开展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这些就可“为我所用”。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学生;老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75-01

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忽视。教师在普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较为重视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和自身精神需求,甚至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细心考虑学生的感受,有时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严肃的批评学生,对学生的要求为达到完美而极其苛刻,这种不以学生为本,忽视人文精神的行为值得深刻反思。

2、当代独生子女较为薄弱的抗打击能力。现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都比较娇惯。然而到了学校之后,开始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学习和学校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他们恰恰缺少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做事缺少耐心而且不敢大胆去做,久而久之抗打击的能力无法提升。还有部分学生因在家中一直得到家长疼爱,在学校得到来自老师的一点点批评情绪就变的消沉,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出现抗拒情绪,逆反心理,行事我行我素。

3、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与乏味。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数学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数据处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一般是,趣味故事、数学史料、数学家个人故事等人文性的学习资料,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涉及较少。因此孩子听课状态,参与学习活动的认真程度大大下降,从而导致教师对这种现象不满,而对学生发脾气,数学教学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学生的身心,人格,个性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无法获得充足的教导,道德也会出现缺失的现象。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几点做法

身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数学老师认真思考,投入实践。

1、建立起与学生和谐友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相处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人格上的尊重,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积极地和学生交流,沟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困惑,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找到他们身上各自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经常赞扬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也要及时指出,并运用正确的方式,有耐心地引导他们改正。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教学民主的氛围,并且努力使课堂“活”起来,从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2、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数学的美。1.挖掘数学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各种各样的数学之美进行赏析,教育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创造和应用。2.展示数学美。数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包含有逻辑之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逻辑,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欣赏数学美。数学的艺术风格和美学风格一脉相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或给教学内容赋予不同的表现形式,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接受。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虽然目前的教材内容中,人文性教育资料较少,但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这些资料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加以拓展,或增添一些课外内容,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历史、数学家个人的故事、有关数学的有趣故事等。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够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1.合作精神。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当做“学习的机器”,而自己则成了制造机器的“工具”,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只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在“针对性教学”中学习知识。学生的开放性被削弱,成为孤立的个体,缺少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2.创新精神。在很长时期里,学生没有勇气去质疑问题,个性特长被压抑,创新思维能力被抹杀。学生学习是被动输入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十分重要,并且学生年龄较小,正是思想的形成时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对未来至关重要,让我们用人文精神开启学生学习的大门,创造一个崭新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5

[2] 首 铮.略论数学的人文价值,[J].数学通报,2012.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9

张志超

(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天津 300161)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科学与人文的划分,是在工业文明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今天,这两者的区别甚至对立日益明显,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在今天的中国,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可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着许多误解。1 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二者的联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

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谈 篇10

本文离开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概念之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解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历史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精神现象,进而论证了它们的一般特征和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影响,同时又相互斗争、相对独立自径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高等教育应努力将科学、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的结论.

作 者:王红武 李芸芸 作者单位:王红武(大理医学院社科部)

李芸芸(云南师大电师部)

浅析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篇11

人文精神美术教育精神与道德和谐社会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美术技能、鉴赏、评论的教育中,人文的教育、文化的传承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同时对人类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为主体的理念已经作为文艺复兴的主题,今天认真审视这个问题,在美术教育中把维护人的尊严和关注人类的平等与自由融入到美术教育的任务中,无疑是美术教育应重视的问题。那么,怎样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

在人类文化进程的长河中,美术教育一直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有研究表明,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出具备一定文化素质与社会价值观的公民能促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在促进人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方面,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方面,起到了唤起人们的崇美意识、增添自信的力量的作用,是为人类文明的建设服务的。应当说,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像社会科学一样,促进人的意识提升和对人类文明的认识,而美术与人及文化之间的和谐,已经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当人们在精神上有所失落之时,美术给人以精神上的解放。而一件美术作品,又可以帮助体现出作者人性、灵魂与人格。一件好的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的文化理念与精神的体现,这种文化理念逐步形成了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相一致的关系,进而在人格的完善和精神方面推动着社会与文化的进步。“每个人都有肩负促进人类文明的责任,艺术鼓励承担这种责任,并为实现这种责任提供技能和观点。”所以,美术教育在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程中也有着责无旁贷的作用。

研究表明,美术教育与科学和人们精神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它不但起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相关学科的启发与联系也起到了延伸的效果,如科学、数学和语言,并在创意性、流畅性、创造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实践证明,科学的研究探索,充溢着生动的艺术灵感,使人们创造出利用电脑、科幻美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样式。所以,科技不仅是改造经济的一种力量,而且是推动艺术的动力。艺术能启发学生认识运用科技手段与达到预想目的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心智方法恰恰与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开发的思维过程相仿。从广度的教育和教学的焦点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高层次思维技能的发展是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所必需的,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受到严肃的关注。而同时,美术教育在人文素质与国民人格的完善方面,艺术中提倡的正义、朴实、诚实、纯洁与知足,使人们保持刚毅的气质,并学会尊重与合作,这应是美术教育的本质问题。

美术的教育作用,不仅是作品本身,美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本身已融入画家对社会、人生的评价过程,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当然,美术作品的功能并不是通过概念化、公式化的说教来实现的,因为美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一种观念、一种道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美術作品中的视觉形象也不是披在某种道德观念和真理上的一件外衣,这意味着美术作品中形象与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应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在国外,艺术学习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科学知识、专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有用之才的重要方式。最近有学者提出,美术学习作为艺术学习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赋予青年人以文明感,培养创造力,传授有效的沟通能力,提供所读、所观和所闻对象的工具。并对艺术学习提出了四点建议:艺术学习教育理应引导学生培养一种文明世界的艺术感;一种艺术过程中创造艺术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种鉴别艺术产品进行艺术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种对艺术产品必不可少的甄别能力。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意识,帮助人们认识和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的意义和审美敏感性,最终帮助他们通过艺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应进一步提升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加强应为一个重要内容,大多数人认为高校美术教育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在美术理论中感受美术创作情感的体验和审美意识的引导,高校美术教育在技能传递的同时也应通过技能传授美术中的文化与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仍占据主导地位,激励、唤醒和引导相对缺少,重技轻文的意识比较强,对社会学、自然科学、哲学、宗教等综合文化知识相对理解不足,一些美术课理论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有一些文人相轻的现象,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教师不是潜心研究学问,要么画行画,要么开装饰公司。其次,高校美术教育也需要高校整体文化氛围的支持,人文精神在文学诗歌中,在历史、地理中,在政治实践中都存在。目前各学科与美术教育的横向联系相对缺乏,大的人文背景还没形成,所以人文精神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学习研究和培养的结果。

三、人文精神与国民素质

人文精神和美术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近代,蔡元培就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特别是近期,国家把美育列入与德育、智育、体育并行的地位。可以说,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古代南齐谢赫要求绘画“明劝诫,著升沉”,清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就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思想。鲁迅先生也曾深刻论述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以辅翼道德以为治。”以今天的人文精神倡导的美术教育使我国美术教育更重以人为本,让人文精神走在文化前沿,启迪高尚精神,引领人类未来,并在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在高校中是人的精神、品德与人格的教育,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只有把其放在人类文化进步的天平上,才能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粤军.探析构建和谐社会中美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艺术教育,2010,(08).

上一篇: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下一篇:支月英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