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2024-10-1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共10篇)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1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二、人文精神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实,作为先进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为相互差异和区别,而且也体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补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设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对他很反感时,我们能够对他说“我讨厌你”吗?同样,当我们在大街上见到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人时,我们能够立刻就说“我爱你”吗?如果你这样说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被认为是疯子,要么会被打一顿或送往派出所。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

布劳德和韦德说的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

所以说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也不能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就需要愈来愈多的文理兼备的人才。今日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大学》、《中庸》的大道,重视人文精神,但亦包含科学精神。西洋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但亦不能忽视人文精神。西洋的哲学,本包括伦理学及美学,而求善求美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洋的科学,包括求真与求实,故有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以至工、医、农、商各学科的发展。西洋的科学发展,轻视了人文精神,故今日的西方,陷于彷徨无主的**状态。中国的人文发展--尤其是理学、道学--偏重于伦理观念、道德规范,而忽略了科学精神;且于文学、音乐、艺术,亦不加重视,故求善胜于求美,求善重于求真。实在真、善、美为人类世界鼎足而立的重要因素,缺一而不可的。

而且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速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需要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而且也要高扬和激发人文精神。

五、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和艺术则从情感的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科学与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人类才能够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严春友

燕山大学报万长松

《中央月刊》第4卷第12期顾毓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台湾成功大学六十学毕业典礼)

百度文库

2011-11-24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2

关键词:化学教育,科学人文精神,培育途径

0 引言

近年来,在化学教学研究中,作者本人紧紧围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这一教育理念,以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科学为人文奠基,对化学教学中化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化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培育途径作了初步探索;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发展中所需要的诸多精神品质。作者深深感到,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

1 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

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的二重性。化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促使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由于化学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另一方面,若被坏人利用,会成为危害人类的手段。因此,迫使化学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不可分割。教师应树立全面的化学观,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2 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最广泛意义上说,科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化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化学领域的广泛性—创新性思维的土壤。教师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如医药、农业、生物、工业、电子等等,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强烈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2)化学的探索实验—体会自强,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当学生在完成一项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实验时,就有机会尝尽为此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对他的化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他会学会败而不馁,学会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当灵感到来的时候全力以赴,充分体现动机和信念的作用,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化学的严谨—培养责任心,适应社会发展。化学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规范的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感。(4)化学的发展—探求合作,构建高尚人格。例如,师生共同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探讨改进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有目的的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求同存异,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谦逊的品格。(5)化学的美感—充满和谐。化学中处处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奇异美等和谐美。比如晶体衍射图,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创造之美。

3 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着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途径是:

3.1 认真抓好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这个前提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思想、信念、情操和修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在体现,这些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为此,化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先垂范。其次是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三是教师要有良好且不断更新发展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的美;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野视。比如,讲到高分子材料时,可以播放制造“神六”的资料,指出很多原料都是高分子材料,鼓励学生创新,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四是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改良课本中有缺陷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设计最优化实验方案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方法这个基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过程应体现化学人文精神。在教课中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1)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要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式交流。师生互动式交流包含语言交流;思维活动交流;情感互动交流;实践互动交流等几方面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就能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同学之间的羡慕、佩服的欢呼、鼓掌、激烈的争辩都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三要激发学生主动认知。久而久之,学生将受用终生。(2)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要实行先用演绎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后用归纳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3)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等进行学术讲座;开展题为“我身边的化学”的化学征文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重点

发挥、培养学生“人格主体,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因而,教师要紧紧抓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重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做到“严出于爱,爱出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原则及策略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学习动机的最高水平的体现。(2)激发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自发学习。(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搜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

3.4 牢牢把握开展实验教学这个关键

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抓住这个关键?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热情,学生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借鉴先进经验,实行实验内容、时间、场地、仪器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五开放。安排“基本型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研究创新型实验”为“选做”实验。通过“统一安排”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时间的开放,有效地克服开放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室忙闲不一”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通过“实验中心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全院打通,实现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络预习系统进行网络预习与自测;通过网络软件与教学视频材料,进行网上听课;通过实验仿真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实验;通过网络答疑系统进行网上师生对话和答疑。第三,让学生自主搜集学习典型的成功实验案例。如化学家侯德榜甩掉“卡住脖的手”,开创祖国制碱工业;天厨吴蕴初创制国产味精,打败“美女牌”等事例,焕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化学,体会化学研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灿烂的化学文化,这是很好的培育化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袁芳,陆书环.论科学与人文整合观下的数学课程构建.数学教育报,200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付三荣.教会学生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9.

[4]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中学数学参考,2001,5.

[5]王克勤主编.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6,8.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3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辩证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定义

通常我们会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关于事实的知识,注重知识与事实相符合,它是一种求实求真,开拓进取,用于批判的精神,用于解决是否真假的问题,是我们进行实践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精神,更是整个科学范畴中的关键部分。而人文精神我们则往往定义为关于价值的知识,注重行为要遵循道德,用以解决美丑善恶等等问题,不但是促进个人拓展完善自身的关键,是我们正确确立目标,信念,正确建立三观的重中之重。

两种精神看似差别很大,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却是互补共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实际上也就是真与善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最为关注的。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它们都是组成完整的人类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有这两种精神,人类才有实践探索,认识世界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两者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是科学化的人文,也是人文化的科学。除此之外,国家所倡导的科学文化,也绝不仅仅具备单一的内涵,必然是科学化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化的科学知识。最后,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本身也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科学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其中所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从开始的分割、分裂到走向互补、交融,需要一个很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分离是一个历史的现象,科学和人文发生分离存在着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被划归为神学,严重压制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的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和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十日谈》强烈的抒发了对人性解放的需求,在这一时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获得了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同样也经历了分离与融合的过程。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

科学精神就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人类求实的一种自觉的意识。人文精神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爱护人和促进社会发展。科学、艺术、人文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艺术、人文也逐渐的细化、专业化,这样就造成了科学、艺术、人文由原来的整体不断的分离。但是现在我们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完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既有理性、也有感性,让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时一定要讲究辩证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统一的过程不是简单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部放在一起,而是分别取其中的精华,对两者的问题要予以摒弃,以此在发展中不断融合。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是时代发展的需、也是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需要同样也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只依靠自然和社会科学社会发展难以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两者辩证统一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现今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科学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科学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也在迅速扩大。科学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但是人文主义却渐渐落后于科学,致使科学与人文逐渐的分离。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的要求,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与人文精神。如果我们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成只追求学术而对其他人文要求无所顾忌的畸形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如果没有了人文精神的协助,科学只能是盲目的;而如果只追求人文精神,忽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也只能是虚妄的,并且整个社会发展也将停滞。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实践活动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平衡的保障。除此之外,我们想要正确的认识世界,二者的结合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追求的价值和真理具有完整性。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进行实践活动或是认识活动,对于两种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坚持也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顾宸,吴健.论科学精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

[2]李晓锦,戴雅娜.浅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当今意义——兼谈科学精神的新变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4

【摘要】现代医学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统一

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做到①尊重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②尊重病人的人格。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③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人人都有平等的医疗权利,医务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见死不救”,剥夺病人的医疗权利。④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

1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髓,也是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出的行医宗旨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历史表明,不同时期的医学都将“救死扶伤”、“仁爱救人”的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们在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望的同时,却淡化了医学中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医学的科学精神是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强调医学知识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尊重临床客观事实、尊重医学规律、依循实证方法、遵循规范的程序,强调临床发现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效用性,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医学科学精神的焦点是科学理性所揭示的客观规律。2在医学科学的视野中,人是客观存在的生物有机体,是一切机制都可以用科学的理性去加以剖析的。在探索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工作中,医学工作者总是带着科学问题,不断地解决科学问题,并为人类健康创造新的知识与技术。医学工作不断的推陈出新,拓展人类认识疾病的深度、广度和真度。它借助于实践的、实验的、逻辑的种种手段去证伪或证实医学知识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医学科学通过确凿事实得出正确的理论对一些错误、愚昧、落后的伪医学思想进行揭露和批判。医学科学精神使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走出了蒙昧的状态,促使生物医学得以蓬勃发展现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医学科学精神是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得以确立并逐步深入人心的。医学的发展依赖于生物科学的成就,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去研究其健康与疾病问题,立足于生物科学基础之上,认为每种疾病都必须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和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和理化的特定原因。人们一再强调生物科学对医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启用了生物医学这个术语,这种研究医学的方法和形式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迄今为止获得巨大成功的医学模式,具有重大历史作用。生物医学模式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从事实出发来认识生命现象的真实原因,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疾病的研究比较深入,对生物和理化致病因素的探讨较为深刻。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采用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三种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取得了人类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的伟大胜利。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的最基本模式,因为医学所面对的是具有生物特性的人,医学研究的是人体内一系列生物学变化的机理。自然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最终都要在生物特性这一内因上起作用,这是医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说生物医学模式是未来医学模式的基础。在近代以医学科学精神为主导,生物医学模式统治医学的较长历史时期内,认为医学面临的所有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理性加以剖析,运用科学技术才能解决;只有依靠科学理性,解决科学问题,运用科学技术,人类才能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在医学领域中形成了推崇医学科学精神的技术至上观念.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 它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人学标记”。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要考虑到人的特殊性和感情性,不象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涉及到的只是对象的事实。将涉及到自然、生物、社会、伦理的医学归结为单纯的技术,将复杂的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人,简单地归结为多个器官或系统的集合的还原论思维模式是不恰当的。正因为医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医学体系必然是多元化的,包括医学的目的、模式、手段均包含多重的价值趋向,有实证的、理性的,也有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1977 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一书中指出了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认为对人群健康的综合性影响除了生物因素外,还有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于人体,既有医治和预防疾病的作用,又有致病、导病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会作用于身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对神经内分泌系统、遗传因素、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社会因素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四大类社会因素最易影响人的健康而导致心身疾病: ①激烈竞争导致工作和学习上不适当的长期紧张;②人际关系不协调;③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④环境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与健康亦具有密切关系,如污染、吸烟、酗酒、滥用药物、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良性行为等均给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恩格尔教授指出,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复杂的相互关系之中,他们的发展变化都受一定的背景和关系的影响,完全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人具有整体性、社会性的特点,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作用,它只注重人的生理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人的生理功能,忽视人的心理因素;注重生物理化的致病因素,忽视人的行为因素;只从局部的具体病史出发, 没能全面正确地解释复杂的生命活动和疾病过程的本质,只注意人体的机械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生物复杂性.对医学科学精神的推崇,使医务人员关注更多的是运用技术进行的观察、判断和治疗,而缺乏理性、全面地辩证思维和综合思考,难以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整体医学的观点对病人的心理、精神、行为方式等方面予以关注。因此,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在实践中的转化是困难的。

现代医学不断的向微观渗透已经达到了分子水平,诊疗仪器和诊疗手段日新月异,医学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大幅提高,可是,疾病并没有被消除,人的健康水平也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改观。目前,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病因谱、健康谱的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势在必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肯定医学人文精神对健康的意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为医疗活动中人的回归和人的价值

3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医学从来都不是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是对人的关怀,我国历代医家也都奉行“医乃仁术”的思想。“医乃仁术”更是“人学”,就医学科学而言,从根本上来说,医学科学精神应从属于医学人文精神,二者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科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实现对人的关怀,而医学和医疗技术作为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更应该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是心理、精神、行为习惯还是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单纯的科技手段都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关怀必不可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地位不同,凸现程度不同,但从来就不是截然对立的。当 瘟疫流行、传染病肆虐之时,施展医术,挽救生命,维系健康,既是医学科学精神的张扬,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临床实践证明,在医疗活动中,如果只重视医学的科学精神,忽略医学的人文本质特点,只注重对躯体疾病的诊治,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感受,其结果要么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甚或加重病情,加速死亡,要么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记住古希腊圣贤的一句格言:“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

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医疗科学技术为患者的疾患痊愈提供物质保证,医学人文精神为患者的心身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关怀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和社会调适;医学技术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关怀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医学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医学人文中交织着医学科学技术的维度,医学科学中蕴涵着医学人文的精髓,二者形成张力,弥合分歧,互补共进,在“观念层次上相互启发,方法层次上相互借用,学科层次上共同整合,精神层次上相互交

4融”。医学工作者在追寻医学真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其当中去。牢牢把握医学的“人文”属性的医学科学精神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与突破,只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医学科学才能更好的造福人类。1

2廖继尧.大力弘扬医学科学精神[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张艳萍,张宗明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5

论马克思哲学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史的梳理,可以看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马克思哲学中是统一的.两者的统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人文精神统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逻辑相矛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初步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自觉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

作 者:岳新风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9) 分类号:B17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文 篇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并且深入了说明了,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拉动我国经济,和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经济增长,执政能力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我先从建筑业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疏散用楼梯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封闭楼梯或设计为防烟楼梯,而忽视了楼梯的易于寻找性。特别是许多公共建筑中,有的把楼梯的疏散门设计成没有透明玻璃的防火门,有的为了空间的最大利用率,而把楼梯设在不易寻找的背角旮旯处,虽然这些楼梯都符合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的要求,却没有想一想人们如何才能找到楼梯的问题。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但对于人德使用来说,却没有考虑的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求善;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

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 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从上面问题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的行为方式要本着科学的原则,要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我们行为的目的,则应本着人文的原则,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我们最开始是自己自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我们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所以人文精神,侧重的更是能像关怀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关怀别人,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关怀自己。在当今社会两种精神起到的作用,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舒适,然而在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比方说地沟油,各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毒奶粉,瘦肉精,可以说他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单纯从科学来讲是不能判断事物的好坏,不能判断这个科技是否是真正我们需要的科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以一种人文的关怀来看待和衡量的我们的科技。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所以,当今社会,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固然重要,但即使如此对于科技好坏的判断,和对于科技的约束固然重要,我们对其判断的方式,约束的方法,就是人文的态度,人文的精神。

接下来说一说我国当前对于科技的态度和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所以,我国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发展为了人民,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方向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以人文关怀拉动经济发展

下面我一日本的一个产品为例,日本国内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大致可分为:包装纸、手提袋、宅配袋、米袋、角底袋(或称“平袋”)和封筒。其中,包装纸还可以细分成普通花样的、水果花样的和防水的,包装纸主要用于包装体积较大的商品;手提袋还可以细分为普通售货用的、水果花样的、化纤无纺制的和高级布袋等品种。通过这个产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细节对于产品的重要性,回顾我们周围一些全球性的大企业,和他们的一些产品,产品除了具有很强的科技同时,都十分考虑到用户体验这个问题。用户体验更多的体验的一种人文关怀,对而我们国内的产品不少都忽略了这一点,虽然有科学技术不一定太多,但这样的人文关怀却少了很多,比方MP3的夹子的松紧度,我们考虑的是只要能夹在衣服上就好了,而国外的厂商考虑的可能是更加方便取下和夹上。

所以通过上面的例子进行分析,中国的高端产品想要走出国门,就更应该注重用户体验这一重要环节,因为高端产品对应的是高端的用户,而高端的用户对于用户的体验的要求也更加的高,所以,为了提高市场,除了具有很好的科学精神,更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

人性化科学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安机关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公安民警的一切执法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超越法律违背法律的特权。法律一旦遭到权力的践踏,公安执法就无公正可言,更别说人性化了。因此,必须在公安机关中大力倡导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在执法时,要将一切行为严格规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实现执法人性化。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大部分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性质,所以要做到执法的人性化必须先要做到执法为民。这就要求公安机关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在治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充分保护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事事处处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着想。通过树立热情服务的观念,达到执法人性化的要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比如公安部推出的30 条便民措施规定70 岁的老人可以考驾照,新生儿户口可随父随母,民可凭身份证申报护照等措施就是基于服务原则而采取的人性化措施。

执法既是管理,更是服务。相比起粗暴执法的“刚”,人性化执法的“柔”更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温柔执法”反而能够“以柔克刚”。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通过改变执法条件、手段、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利,体恤其需要,顾及其感受,给予公民柔性的人文关怀,逐渐把“人性化”的执法观念贯穿到执法的每个环节。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就我国当今的现状而言,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发展也不可放弃对人文精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2] 黄瑞雄,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3] 刘 轶,论治安执法人性化

[4] 祁亚辉,略论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5] 贾高建,社会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

[6] 吴卫平,以人为本应体现深切人文关怀设计领域几种怪现象分析(下)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也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都尽最大财力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 很多高校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但对于高水平实验室的“高”字的理解却还有待深入。高水平实验室既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或其它实验工具, 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更需要高水平的实验室管理。因为只有通过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才能优化软硬件资源的配置, 发挥软硬件的价值, 实现高校实验室教学、科研的目的与意义。而高水平的实验管理的实现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应该成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因为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保证, 人文意识是科研实验的道德和文明要求。

培育科学精神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的要求。高校实验室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基地。它是学生实施观察与实验、检验假设与得出结论的场所。但是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与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实验, 理解某个结论, 也不是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完成某一个具体的科研任务。它的作用也不单单是进行某次试验, 发现某个问题, 得出某种结论, 验证某个理论。高校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不能这样短视、单一和狭隘。高校实验室职能和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也可以说是为世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

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之精神”, 用人们最常用地理解方式方式来说, 讲的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相对于科学本身, 它是二阶的, 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用完整的概念来描述,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一般认为科学探究分为:发现问题、假想、设计试验、收集资料、试验、得出结论、表达结论、思考结论对社会的影响等8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精神。对于一个实验室甚至一个国家来说, 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好比道与术。道不行, 术亦不远, 只有术, 没有道是不能持续发展的。

把培育科学精神作为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要素之一, 首先要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问题意识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兴趣和好奇心, 有研究问题的兴趣, 另外还要靠自己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不是从指导教师那里寻求解决方法和标准答案。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诸如学生的实验申请, 实验室评判的标准首先应该是这个课题是不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他能不能独立完成, 然后再关注学生的课题及其实验计划。但很可惜的是, 学生进实验室最关键的一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往往是最难做到的。常见的情况是:由老师给指定课题, 或者就是跟着老师正在做的课题走, 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怀疑精神是一种质疑, 一种批判精神, 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一种批判精神, 它要求的是“有条件的怀疑”。挑战权威, 批判和自我批判都是进步的前提, 没有质疑, 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所以要鼓励和培育学生的怀疑精神。

其次要重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因为, 从直观的现象中获得的感觉材料是粗糙的、模糊的、混乱的, 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要想从中得到自然界真实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必须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 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这就是理性。因此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

再次, 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要重视实证精神和求实、求真的精神。每一个新命题的提出, 都有正确和错误两种可能。包含实验在内的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能够证真, 在原则上也可证伪。所以要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克服, 主观臆断。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 勇于维护真理, 反对虚伪和谬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定要让学生在走进科学世界、走进实验室里就要坚守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验室管理理念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是从一个母体中诞生的, 它们两者是伙伴而非敌人。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科学通过求真, 可以达到求美、求善, 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 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 其实也就具有了人文精神。只有在坚持科学精神的同时, 固守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科学实验与研究的正义性, 才能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才能保证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自然生存。反之, 科学精神极强, 人文精神几乎是零, 以至于以科学的名誉杀人或者致人不能思想, 是最大的犯罪。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 共同照亮了科学前进的道路。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的基地, 其管理理念应以此为核心。

摘要: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地, 科技的产出地, 高校实验室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结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意义与职能,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应该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崔四齐、刘寅、周光辉:《探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 《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年08期。

[2]韩永峰、刘连涛:《改进实验室管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10年04期。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8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

1、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精神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坚持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同时,又要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已经存在的客观真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2、人文精神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注重意识形态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其思想政治水平不落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对社会主义高度认可,并最终在思想指导下付诸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关爱人生,伦理至善,求善、求美、求自由的精神,重视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趋势

人类社会文明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之后,物质文明已经日趋完善,科技飞速进步,客观物质世界正以人类需要的样子在被改变。

当下,当科技已经极大的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发展似乎是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是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我们的发展是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经济而发展,为了强大而发展,却很少为了我们的精神需求而发展,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发展。当我们的经济、国防、政治步入正轨,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精神文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也就客观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并驾齐驱,更多的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的关怀。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能性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互相对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科学精神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渴求,尊重客观规律及事实;人文精神侧重于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精神需要与人文精神融合发展,使科学精神中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有更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即尊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终极目的又是人文关怀的学科,科学精神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能性更高。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

单单只注重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培养教育,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会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产生障碍。这样大学生往往存在理想信念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现象严重,社会责任感不强烈,缺乏奉献精神。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培养会动手、有思想,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如果高校教育中还不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很有可能是个有极强动手能力,缺乏责任感的不定时炸弹,这无疑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的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切实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融合,就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应仅仅只重视培养有知识、会动手的大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会工作的“机器”,以往大学教育过分注重科学教育,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大学生不能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能比翼齐飞。应当树立起追求自由、科学与创新的理念,以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头等大事。

2、及时更新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当今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必须要及时的更新换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高校教育的其他学科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性,因为它必须要进行的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及政治方针的宣传,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时刻紧随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教材的及时更新换代,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有效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还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借助这种形式能够发生互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会议、活动、课堂教学都能成为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4、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熏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一个优秀的高校少不了优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主要导向,涵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虽然大多数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但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能够通过自学等方式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弥补课堂的不足之处。

5、应用合理有效的检验方式

一种教育体制,教学体系,教材结构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检验,高校应当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合理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检验方式,而不单单是教师进行评价检验,教师在教育教学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丝毫不能忽视包括教育体制,教学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作用。只有综合全面因素的考评制度才是合理有效的,符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当然,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如何,而不是大学生的试卷做的怎么样,分数高不高,应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圈子。

6、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教育者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教育者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刻学习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念的影响,满足受教育者在特定阶段的发展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又要注重熏陶与灌输相结合,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及发展需求,以满足大学的全面发展要求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渠长根,耿金虎.论活动和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彭晓燕.当代大学思政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科学中国人,2015.03

[4]袁张帆,黄瑞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江西社会科学,2010.07

[5]张明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转变与人文精神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9.06

[6]来 宁,王金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方式研究[J].前沿,2013.11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9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知识经济是时代的主题,本文试图从人类精神世界的分化与整合这一视界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明的新走向.本文从经济发展的人性化、人与自然的人文化、文明发展的`全球化、人类发展的立体化四个方面来说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从人类精神整合的角度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文明走向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作 者:宋琳 SONG Lin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1 17(3) 分类号:N05 C05 F062.3 关键词:知识经济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10

10物本(1)班2010405281 李木江

提纲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1.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摘 要

文章回顾了人类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简要评述了物理学史所蕴涵的丰富资源,阐述了物理学史的学习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引 言

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必将引起社会的变革。人类经 历了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计算机时代,开始实现产业的信 息化和网络化,即将进入纳米科技时代[1]。19世纪前,人们对电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随着电磁学理论的巨大发展,工程技术专家敏锐地意识到电力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的研究,推出了一个

[2]前人从未想过的电气时代。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计算机

信息技术,竞相规划和建设本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加速信息化进程,力争在这场世纪之交的大竞争、大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化浪潮还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3]。纳米科技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末初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它的迅猛发展将在21世纪促使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目前所有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在对纳米科技的研发进行大量的投入,试图抢占21世纪科技战略制高点。关注纳米科技的发展,尽快组织和部署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规划,对于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有深远影响[4]。在物理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资源。因此,物理学史的学习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1.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1.1中国物理学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墨经》中提出用“久”和“宇”表示时间和空间。中国古代采用漏刻、圭表和日冕等工具测量时间,用圭臬、指南车、记里鼓车和指南针测量空间。在力学方面,《墨经》指出,“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热学方面,《管子.轻重篇》:“燧人作钻燧取火,以熟荤臊。”声学方面,战国时期《礼记.乐记》:“声,从耳,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光学方面,《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以及《淮南万毕术》中镜面成像的记载。电磁现象,指南针以及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雷电现象。到晚清时期,西方物理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5]。

1.2西方物理学发展简史

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1683年英国

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牛顿运动三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世纪,伽利

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1752年,富兰克林通过过风筝实验验

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

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 1803到

1853年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多普勒效应。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利用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提出布朗运动。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

用规律——库仑定律。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1911年荷兰

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

——超导现象”。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

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提出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

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18

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

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

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提出入射角与

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

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1818

年,法国科学家泊松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1887年由赫兹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狭

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

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

学带进了量子世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

谱。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897年,汤姆生利用

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

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米。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

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

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1932年查德威在α粒子轰击

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

夸克模型,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轻子,不参与

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

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

2.学习物理学史对科学精神的培养

2.1物理学史对学生思维方法的作用

在物理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资源。法拉第在电磁学发展史中的贡献为例。法拉第的电磁感应规律,就是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下,运用逆向

思维,提出问题,结合实验探索而发现的。1821年,法拉第了解到奥斯特关于电流的磁效

应的研究成果,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马上放下了正在研究的化学问题,全身心投人到电磁现象的研究之中。很快,法拉第完成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的研究。在1822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由电产生磁,由磁 产生电”的大胆设想。法拉第的这种大胆猜想、敢于提问以及他研究问题的方法使我们知道“学习物理学史,不应该只学习物理概念、规律和解题方法,还应当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特点,了解物理学发展的规律性,提高知识素养。

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通过实验发现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等,是古代世界的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近代型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时候被称作第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是他不愿人们因他的发明,而宁愿人们因他在数学方面的发现而把他铭记在心。他被公认是杠杆定律和滑轮原理的发现者。这一发现足以使他享有不朽的声誉,但他的贡献远不止此。当他发现杠杆定律时他自豪的说:“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这就给我们学习物理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要善于观察自然,并且留心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物理知识。

2.2物理学史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物理学史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有着科学的客观依据,总结出科学素质包括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等,物理学史教育在每一个方面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动力学的奠基人。他主张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发现了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摆的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推翻了被社会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伽利略一生致力于天文学和力学的研究,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在实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之上,被称之为“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评价伽利略:“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科学发展到今天,它是一种知识、方法、活动和社会建制,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的全过程。但掌握了科学知识、懂得了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具备了科学精神。虽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日益强大,但主张“科学万能论”的科学主义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是伴随着科学发展的历程而萌生和丰富发展起来的,它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

[6]程而积淀下来的,是永恒且具有活力的。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大到宇宙的结构,小到微小的粒子的结构,以及物质运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3.学习物理学史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

[7]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物理学是以研究人类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包括与物理

学有关的自然科学和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文史哲等多学科的知识复合体,它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却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物理学史通过描述物理学家探索科学的成功与失败、分歧与争论,展示科学发展的艰辛以及物理学家不畏艰难的品质,具有系统的人文精神。

3.1以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挑战权威的精神

科学发展的历程说明,在科学本身的矛盾已经显著的时候,谁能首先同束缚科学发展的传统观念决裂,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谁就能站在科学发展的前列,对推动科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的贡献。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其所创立的日心说,向教会的权威提出

了挑战[8]。绝大多数的人对哥白尼及其革命的印象是:哥白尼生前始终不敢发表其历经几十年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只是到了在他临终时(1543年),他的书才出版,当时他激动地抚摸着自己一本刚刚出版的书,1个小时后他死去了。《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引起宗教当局和社会的巨大震动,它不仅动摇了以托勒密地心说为核心的教会统治阶层,同时标志着从此科学与宗教冲突的开始,这场冲突到今天是以科学代替宗教成为大多数人的信仰为结局。布鲁诺这位坚定捍卫哥白尼学说的学者是这场冲突中最早和最著名的牺牲者,他在1600年被残忍的教会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9]。伽利略挑战从观察和实验出发,提出假说,对于假说,通过实验直接验证或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分析,演绎出一些结论,再由实验验证。伽利略创造了实验、假说和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为物理学新纪元的开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伽利略公开抨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观点,同样遭到宗教裁判所的警告甚至监禁。然而,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发现了惯性运动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奠定了牛顿运动第一、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伽利略为建立自然科学真理标准在近代科学产生的变革中,确立科学实验是自然 科学的最终标准,这一变革是最伟大的变革[10]。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之前,洛伦兹已经提出了“洛伦兹变换”,彭加莱提出了绝对运动在原则上观察不到,他们已经走到了相对论的大门口,只是由于他们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牛顿绝对的时空观,才没有敲开相对论的大门。爱因斯坦敢于创新,冲破机械论的束缚,屏弃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概念,代之以唯物主义自然观,终于创立了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质量、时间和空间这些最基本的物理概念的认识,影响并推动了整个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爱因斯坦也因此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中国新华通讯社在2000年年底发表了20世纪世界风云的十件大事,其中第一件就是爱因斯坦引发的物理学革命。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 对

[11]论,宣告了现代时空观的到来。

3.2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开放精神

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不少物理学家认为今后的工作只不过是扩大这些理论的应用范围以及提高实验的精确度。经典物理学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对现实世界中物质、运动等客观事物及现象的观察、实验等结果,确立了坚实的理论框架,经受了长时间的检验,虽然还有局限性,但其基础是牢固的,观念也是明确的。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空间与物质并立,物质存在、运动于时间空间中,构成 现实世界即宇宙[12]。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说,从理论上得出了与实验相一致的黑体辐射频谱分布,但是对于自己提出的能量量子化概念使得和谐的经典物理学一团糟感到忐忑不安,甚至企图将能量量子化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轨道之内。持有类似态度的物理学家,不止普朗克一人,他们还想从经典物理学中寻找出路。1905年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普朗克能量量子化的启发下,提出光量子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然而普朗克的观点仍无改变。1913年玻尔发展了量子化观念,正确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1915年后普朗克才逐渐认识到量子化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进一步的探索导致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建立。

3.3坚持推行改革和解放思想的创新精神

牛顿在加利略和开普勒等人研究的成果上,通过苹果落地的启发,而直觉地提出“地球作用于苹果的力可能也作用于月亮”的猜想,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入手,根据向心力公式和行星三定律出发,运用数学推理,推证了平方反比定律,并把引力与磁力相比较,运用牛顿三定律得出物体之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而后,牛顿又提出“引力平方反比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亮,而且也

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的假设;1687年,牛顿出版了被后世誉为“震撼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一的《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中公布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将天上和地面上物体的的运动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迈克尔.法拉第是科学史上罕见的高产科学家,而仅受过两年正规学校教育的法拉第,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由于家境贫寒,他7岁上学,9岁退学,13岁到里波书店当送报童,1年后因勤快、爱动脑筋而被老板里波先生收为书籍装订学徒工,此后他便住在书店上面的一间小阁楼里。对法拉第来说,与家里仅有一本《圣经》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书的世界。看到不会念的字就虚心请教,读到理解不了的内容就反复琢磨—他利用工余时间阅读了《大英百科全书》、《化学漫谈》等大量著作[13]。法拉第具有不同凡响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他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在奥斯特发现“电产生磁”后,法拉第通过逆向思维大胆地作出磁能否生电的设想,并为此付出10年的艰苦探索。经过反复实验、无数次失败,最终于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这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他反对当时盛行的“超距作用”概念,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借助磁力线、电力线模型对场的物理图象作出了直观的描述。“场”的概念现在已成为现代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结论

物理学史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精神却是永恒的。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物理学的发展从来就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学习物理学史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物理学史中洋溢着浓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就使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物理前辈们的物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也使学生坚定了学习物理的信念。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广告协会成立申请报告下一篇:X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