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

2024-08-13

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精选7篇)

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 篇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校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办学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前景。自我国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 特别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中小学校长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目前, 我国的中小学校长队伍越来越壮大, 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质量如何, 将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基于此, 依据当前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 探讨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问题, 并思考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策略途径, 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对我国以往中小学校长特征的回顾与理性反思

建国以来, 我国中小学校长成长的典型特征主要有: (1) 经验型校长。经验型校长是建国之后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典型代表。经验型校长往往根据经验办学, 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 同时乐于吸收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他们注重发挥本人积累的学校管理经验, 能够较快地适应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 并在某些方面提出富有创意的举措, 并进行经验总结, 从而形成某种办学特色。但是经验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缺乏理论色彩, 缺乏对学校发展整体平衡的思考, 同时致使学校发展缺乏持久动力和活力。 (2) 行政型校长。目前, 行政型校长在我国中小学校长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 中小学校长均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任命, 使校长成为一种“行政职务”, 同时校长任用机制和任职标准缺乏专业性内涵, 校长更多地被赋予了行政干部的角色和职能。行政型校长擅长于掌握学校管理常规, 精于制订学校规章制度, 熟悉学校管理程序, 采用刻板的管理方法。他们能够使学校正常的运转, 也能够把学校的各项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是由于行政型校长往往热衷于职务的晋升, 精力大多都投入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 往往忽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发展, 从而致使学校发展缺乏活力。 (3) 专家型校长。专家型校长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中小学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且占有比例较少。专家型校长是校长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 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水平, 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成为一名懂管理、懂专业的校长。专家型校长不仅熟悉学校常规管理, 而且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 善于灵活运用, 因校制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善于理性分析;不仅精通管理理论, 而且善于应用。可以说, 专家型校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 推进学校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也为我国的中小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验表明, 经验型校长、行政型校长也可以做好常规管理工作, 取得一定成绩, 但工作缺少持续的活力, 缺少特色与创新,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 他们只能随着基础教育发展而缓步而行, 不具备积极主动创造性开展教育工作的精神特质。专家型校长是目前我国校长队伍的精英, 其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

二、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及其价值解读

目前, 对于教育家型校长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对于教育家型校长的理解, 首先取决于对教育家的理解。教育家是一个总的称谓, 有着不同的领域和层次之分。德·朗特里在《西方教育词典》中指出:“教育学家是指教育领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 和具有比教师威信更高的人 (他们可能不再当教师, 或甚至从来未当过教师) 。”而教育家并不等同于教育学家, 或者说教育家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有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和独到的教育认识, 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 是教育领域的理论家;二是要有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和突出的工作实绩。如果只有丰富的教育理论, 只能称之为教育思想家或教育学家, 而不能冠之以教育家;如果只有突出的办学业绩和实践经验, 则可称之为教育实干家或教育实践家, 也不能冠之以教育家。因此, 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 即教育家是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的整合体。基于此, 校长成长为教育家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由此, 我们可以对教育家型校长进行描述性的定义:教育家型校长是指专门对教育和管理有着系统的理论研究, 拥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治校理念, 并取得卓越的实践成就, 对学校教育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并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 甚至是以普遍的教育创新为本国乃至全世界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融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为一体的学校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不应是政府或某个机构评出来的, 而是人民公认的。教育家型校长是校长的最高称号, 也是校长的最高典型和最高境界。

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 表明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 即校长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家, 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 既是对我国中小学校长成长经验特征的理性反思, 同时又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 既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又为校长的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 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我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顺利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总之, 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 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实质所在, 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是提高学校内涵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分析

1.执着的奉献精神

教育家型校长必须乐于奉献, 以奉献才智、培育人才、振兴国家为己任。这种精神特质乃是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教育家型校长视教育工作为生命, 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寄托于教育。而一般中小学校长则往往计较名利, 只注重个人的发展, 以行政职务的方式来看待和履行校长职责, 缺乏对教育工作的基本奉献精神, 他们不具备教育家型校长的情怀, 更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奉献精神乃是教育家型校长的灵魂。这种奉献精神就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毫无怨言地勤奋耕耘、无私献身的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毅然辞去了东南大学教授的职务,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在南京老山小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 后改名为晓庄师范。他立志要培养100万个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 进而创办100万所乡村学校, 以达到改造落后农村的目的。这种精神即陶行知先生所言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家型校长的奉献精神是学校稳定教师队伍的巨大精神支柱, 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动力和前进方向。

2.独特的办学理念

能否形成融会时代要求的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支撑的先进教育思想, 是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重要标志。历数中外的教育家型校长, 无不拥有独特的办学理念, 如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坚持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他创办的享誉世界的的帕夫雷什中学, 致力于构建实力雄厚的教育集体;维护凝聚智慧和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信念, 强调学科爱好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确信劳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创造丰富多彩的业余教育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善整合一体的学校家庭教育体系;坚信大自然是美育的源泉;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民主教育思想。魏书生提倡教学民主, 强调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 决策过程要民主, 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魏书生提倡班级管理要民主, 学校管理也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魏书生著述颇丰并不断在全国各地讲学, 其民主教育的思想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这些事实告诉我们,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精神特质。作为教育家型校长, 要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明确价值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特办学精神, 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性思考。独特的办学理念标示着学校是“这一所”, 而不是“那一所”, 彰显着独特的教育特色和教育精神。

3.理性的批判精神

孔子说“勇者无惧”。古今中外, 所有著名教育家都有这样一种特质:他们不受经典书籍所束缚, 不被诸多名家学说所牵制, 不盲从于官僚和权威的论调, 而是自由地运用各种知识学说, 辨别其真伪, 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与新理论。教育家型校长同时也是教育理论家, 有较高的教育管理理论修养, 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实践进行不断的总结概括提炼, 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因此, 教育家型校长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能够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按教育规律办事。目前,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管理模式, “官本位”的文化和意识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家型校长的出现和成长。因此, 教育家型校长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冲破行政束缚, 同时也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现实问题。在教育日益社会化, 学校管理日益开放化的今天, 教育家型校长的眼光和视界必然要超越常规的学校管理问题, 而要在社会转型和多元价值选择的背景下, 思考学校教育和管理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家型校长能够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教育的突破口, 建立有特色有社会价值的办学模式。现实生活中被普遍认可的成功校长, 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一特征。理性的批判精神是教育家型校长在心智模式上的核心特征, 也是教育家型校长工作方式和价值追寻的精神来源。在这一精神特质下, 教育家型校长拥有的世界广泛而深刻, 而每一次行动选择都是成熟的自我意识、反思意识、批判意识的硕果。

4.实践的创新精神

实践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家型校长的核心精神特质之一。锐意改革, 勇于创新, 这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共同特点, 离开这一点, 一个校长既不可能在教育理论上有独到见解, 也不可能在教育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这种实践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基础上, 在实践中创新追求办学路径、方法和手段, 把有个性特色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独特的办学实践主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种实践的创新精神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 它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现实的基础、理论的支撑、科学的依据、可行的手段, 这就需要校长准确把握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客观现实, 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把教育的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相结合进行哲学思考, 从而发现教育中带有规律性的深层次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 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 这样才能具备教育家型校长的实践创新精神。

四、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策略途径

目前, 我国传统社会环境、教育体制以及办学条件都制约着教育家型校长的诞生与成长。同时, 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校长长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果。因此, 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需要从外在策略和内在策略进行双重考量, 唯有如此, 才能促进教育家型校长健康的成长。

就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外在策略而言:首先, 政府要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培植适宜的社会环境。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基于中小学校长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 迫切需要政府为中小学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培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适应的发展空间。其次, 要借鉴国外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有益经验。再次,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现有的中小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在“效率至上”、“标准管理”的思想指引下逐渐演变成高度集权化得行政管理架构, 校长是一种“职务”而不是一种“职业”。因此, 必须改革现有的中小学制度, 在管办分离的原则下推进政校分开, 让中小学校长能在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法制环境下真正做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 充分施展校长的教育理念和聪明才智。最后, 建构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对于教育家型校长, 培训有用但不是万能的, 培训可以为校长提供理论的支持、交流的场所和展现的舞台。不管是对合格校长的培训还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 培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培训过程中, 要充分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专题讨论、学术沙龙、海外考察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而且在培训过程中不能用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模式, 培训要适应校长的现实需求和特点, 突出培训的个性化,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科学的培训体系, 推动校长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变, 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成为内在动力。

就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内在策略而言, 首先, 校长要实现自我解放, 提升职业化水平。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 已经旗帜鲜明地将中小学校长列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因此, 中小学校长应当从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 由职务校长转变为职业校长。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催生出一批视野开阔、头脑敏锐, 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新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不是凭借行政权力来影响学校的, 而是靠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家胸怀和教育信念建立起来的威望, 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定符合中小学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观念, 进而从战略上把握中小学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因此, 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化是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必经阶段。其次, 改变办学理念, 要用思想办学、用知识办学、用文化办学、用人格办学、用艺术办学、用规律办学。长期以来的“公家”办学思想致使中小学校长只认权力与职务, 而不认知识和思想, 办学往往是凭借经验和权力, 而难以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 中小学校长要敢于改变办学理念,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按照教育规律进行办学。再次, 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提升理论水平。中小学校长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如教育学、哲学、管理学、心理学, 等等, 特别要注重对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学习教育经典著作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吸取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消化、吸收、思考, 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这是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必不可少的一步。最后, 要致力于教学改革实践。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 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 采取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经过8年的实践, 终于成为名誉中外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30岁开始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 历时22年, 为了推进教学改革, 他几乎承担过该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 广泛地接触教师和学生, 写下了大量的教育日记, 这种教育改革实践精神, 更是令人无比敬佩。因此, 教育家型校长并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办学实践中造就出来的。只有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最后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 才能最终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

总之, 学校决不只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而是负载着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承续和发展, 也承载着人类的理想和希望。教育家型校长是每一个中小学校长的努力方向, 因此, 我们要消除教育家型校长的认识误区, 努力塑造和提升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 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习和凝练教育理论,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教育实践, 从而无限地接近教育家型校长的发展目标, 进而推进中小学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

摘要: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 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实质所在, 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是提高学校内涵和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对世界近当代中小学校长特征的回顾与理性反思的基础上, 分析了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及其重要价值, 重点探讨了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 并分析了我国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策略途径, 进而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12.

[2]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81.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1卷) [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114.

[4]陈俊珂, 苗铁创.国外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特色[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1, (7) :55-57.

[5]苏令.为校长成“家”添薪加火[N].中国教育报, 2009-5-5.

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 篇2

若要给李白来画个像,非写意笔法不能显其神貌,白描则不可。铺七尺长卷,笔落酣情,非一气呵成不能现其风采,气韵顿挫则不可。唯其超拔飘逸与雄奇豪迈,方能称之谪仙人,他用手中如掾巨笔奏响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若闻天籁,令人思之,慕之,拜之,神往之,倾倒之。他选择了众星璀璨的诗唐,非但没有淹没于群星交会的辉煌,反而成为众星争辉中的焦点。在他身上,浓缩了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李白二字,真是叫人心潮澎湃,难以平复,只觉有一股热流在身躯中滚动,直至头脑昏眩仍无法抑止,于是只能听任在激情中感受诗的王朝古老而又至今生机勃勃的生命律动,在亢奋中朝拜宛若天人的李太白,情之所动处难免言有偏颇,但情真意切方能尽我所言。

唐代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壮阔为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他朝代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的块块疆土,这样一个时代培育出来的人物,或者说,出现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天才,往往是极其富有魅力的。李白的魅力便是那么的动人,象具有不可思议的魔法。他以一种震撼的力量征服了当时的以及后世许许多多代读者的心。贺知章在长安初次遇到李白,诵《蜀道难》,呼之为谪仙人,解下腰佩金龟换酒与之畅饮同欢;杜甫在赴长安应试途中与李白相遇,竟然放弃考试,跟随李白漫游了许多地方,别后仍念念不忘,赞之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还有一个叫魏万的人,为了一睹李白的风采,从嵩宋出发追寻李白几千里,终于广陵相会,言李白诗曰鬼出神入。李白的魅力,既是属于他个人的,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至于李白被汪伦千里酒家,百里桃林的文字游戏所骗应邀,临别却仍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与踏歌相送的汪伦,更可以看出唐人所普遍具有的浪漫气质。只有辉煌的时代,才能为辉煌的人物提供张扬个性的条件。

李白的诗里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博大壮阔的情怀可以说是唐代诗歌的基调。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盛大为美似乎已成为唐代诗人创作精神中的支柱。或儒或道或侠或禅,种种表现之下,有一个基点,那就是诗人们内心中无比崇高的对壮美的向往。无论是理性冷静的儒学家,还是超脱凡俗的道学家,无论是豪迈勇武的仗剑侠士,还是玄而又玄的带发禅师,一旦出现在唐代这个特殊的历史舞台上,就全都不可避免的固执起来,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诗歌中屏弃某一种风格,如儒家没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侠客没有禅师的出世之心,可是却却不能违背这个时代如此统一的审美观。这样一种环境所造就的诗人,笔下自会大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他们并不是没有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只要将李白的愁与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一比,就会觉得李白愁得有力,愁得健康,愁得有气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这是一种豪情万丈的愁,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愁中自有一段唐人风流。

正是这种俯仰天地的慷慨大气之情怀,形成了唐代诗人共有的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与气质风貌。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日出入行》)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李白的眼光简直可以说是凌驾于寰宇之上的,他的心胸能容纳整个宇宙,并且以这种气魄看待社会与人生。正如皮日休所说,李白是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刘枣强碑》)李白以及他那个时代的诗人们把建功立业,实现理想抱负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是当时社会氛围中的主旋律。社会政治与诗歌文学融会到了一起。李白抱着宏伟的抱负,欲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然后悄然隐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功成──名遂──身退成了李白为首的唐代诗人们共同向往的`理想人生模式。在他们的诗歌中,这种倾向是毫不隐晦,显而易见的。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李白的《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这简直就是一份人生理想的宣言书。

虽然李白的一生在政治上只有短暂的辉煌,但却从没有放弃过他的雄心壮志与理想抱负。以至于六十一岁时还请求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安史叛军。其实他能不试而举并名动君主,在旁人看来似乎是平步青云,虽只是个无实权的供奉翰林,但足以显亲扬名了。李白却在朝廷的生活中体味到了官场的复杂,直至五噫出西京。与其说政治上的失意委屈了一个李白,不如说是成就了一个文学上的李白。作为唐代的灵魂,他已经超越了世俗对文学,政治,经济等等的划分,他的具体的人生道路,或是布衣或是卿相,或是文人或是将军,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他留下的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形象,足以光耀千秋,泽被后世,这已经够了。唐代的时代画卷中有不少同类的形象,他们共同铸造了唐代精神的灵魂。

唐代诗歌之所以气象万千,在于唐代政治的开明与开放。一旦政治对思想的禁锢和束缚减弱,社会环境宽松,那么人的思想就会自由起来。不但是个人的思想没有了箍箍,各种流派的思想的交流也更加自由与深入,最后互相的渗透同化,这种情况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就是丰富多彩,表现在人的个性方面就是博大精深。在李白的身上,就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儒家的傲岸坚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道者的避俗离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侠者的任性狷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禅者的玄思独绝。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怎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且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美。也许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受着各种流派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交锋,有的被杀死,更多的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或者说,根本不存在各种思想流派的分别,他们本来就是构成热的整个思想的各个零件,就象万物组成了世界的自然和谐。人为的硬生生的割裂并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所以说,李白的思想不胜在多样而胜在健全,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不胜在丰富而胜在完整。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特质 篇3

关键词:李白诗歌 浪漫主义精神 特质 存在基础 现实意义

李白是盛唐这片文化沃土孕育出来的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情满、才饱、神足,充盈着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天马行空的神奇想象,既雄奇奔放,又飘逸俊美,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他以发自肺腑的咏唱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顶峰,并以其积极浪漫主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李贺、苏轼、陆游、龚自珍、毛泽东等各个时代的著名诗人。杜甫概叹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评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長”;皮日休说“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陆游曾“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①一代伟人毛泽东也经常圈阅手书李白的诗歌,烂熟于心,口不绝吟,认为“李白的诗是登峰造极的,他是空前绝后的不朽艺术家。中国至今没有人能超过李白、杜甫的诗才”。②针对前人注诗存在的轻李重杜的不公倾向,毛泽东晚年曾有扬李抑杜的想法,意在维护李白与杜甫双峰并峙的同等文学史地位。③好在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文学讨论自由、百花齐放的新时代,不管是“哭哭啼啼”的杜甫,还是“搞点幻想”的李白,④研究者们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力求将优秀的文学传统有效传承和发扬光大。作为“诗仙”的尊崇者之一,笔者试以有限的文字,从本质特征、存在基础、现实意义等角度初步论述其诗作的浪漫主义精神,以求正于大方之家,并期盼着对“诗仙”的研究有所启示或帮助。

汤显祖认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耳伯麻姑游诗序》),情是诗歌创作的最大诱因,是诗歌直接吟咏的对象。李白作诗,总是经常放任内心炽热情感的流动,以奔放的气势纵笔挥写豪迈的气概和激昂的情怀。李白抒情是喷发式的,他的感情易于触动而又浓厚热烈,一旦兴之所致,便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无论抒写失意,追慕往昔,还是放眼未来,总能让人在一种大气磅礴、起伏跌宕的抒情格调中感受心灵的强烈震撼。《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诗人一开始就把浓烈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情感浪潮的汹涌喷发:“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古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激越跳荡的情感喷薄而出,如天际流,莽莽苍苍,滚滚滔滔。以歌、行、吟、谣为题的纵情长歌如《扶风豪士歌》、《少年行》等固然体现了似暴风急雨、骤起骤落的李白式抒情,而以饮酒放歌为言的《将进酒》、发蜀道难世道艰险的《蜀道难》等乐府古诗也处处有“我”,同样显示着李白跌宕舒展的独有抒情方式和把自己的个性气质有机融入诗歌创作的特征。李白“以历史上任何一个诗人都不可比拟的极其充沛和丰富的感情来铸造他的诗魂,编织他的诗歌”。⑤的确,以情纬诗,给情以超乎生死、冲决一切的强大威力,尊情而贬理,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一)抒发建功立业、自信乐观的豪情

对建立盖世功名浪漫理想的无限向往和矢志追求,以及始终保持的自信、自负、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是李白诗歌抒情的基调,也是其浪漫主义精神的起点。理想化的人生目标一旦与洒脱不羁的个性、傲世独立的人格和奔放沸腾的情感结合,在诗歌创作中便会释放出一种开合随意、一气贯之的狂放气息,好为大言变成了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把金钥匙,浪漫主义精神所具有的那种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便会推动我们进入变幻莫测的神奇境界,让我们顿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陪侍御叔华歌》)的念头,为理想中的灿烂人生而百般感动,奋斗不息。济苍生、安社稷,救黎民、做宰臣,这是李白的政治理想。“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驾去温泉宫赠杨大人》),他的抱负是高远的,他常以循道而求的孔子、匡扶社稷的傅李、决胜千里的张良等出将入相或为王者师之类的贤人自比。他确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他深信“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酬坊州王司马与兰正字对雪见赠》),他自信“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梁园吟》)。他五次从政、五次破灭,每况愈下,虽然最后仍功未成、身未退,但他“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单华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继续以惊人的狂劲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呐喊着。甚至几乎掉了脑袋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给人强烈的精神震撼。

(二)抒发热爱祖国、关注民生的激情

李白是一个积极入世的诗人,他不会披着浪漫主义的彩衣在“象牙塔”里自慰地舞蹈。对祖国壮丽奇美的山河,他总是热情礼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面对如此壮丽雄阔的江山奇景,有谁能不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而学李白以如椽巨笔挥写奇思异想和壮阔情怀?诗中众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充分体现了诗人宏大的气魄和驰骋天宇的丰富想象力,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激发出一种炽热的爱国情怀。“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为君谈笑静胡沙”,《塞下曲》、《永王东巡歌》等诗篇中奔涌的爱国情感正缘于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创建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诗人的爱国和爱家乡是统一的,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载名篇《静夜思》到“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的触景生情,哪一个远方游子读之能不凄然涕下?然而,浪漫色彩并未掩盖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和现实的关注。“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对安史叛军分裂国家、虐杀人民的罪行,诗人愤怒痛斥;“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书太守良宰》)诗人在提出强烈控诉的同时,深切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战城南》反映了不义战争给士兵造成的惨祸;《丁都护歌》深刻反映了拉纤船夫痛苦的生活;《北风行》表现了被压迫妇女的不幸遭遇。诗人以喷火的眼睛审视现实的罪恶和丑陋,使其诗作多了几分厚重和收获。

(三)抒发张扬正道、鞭挞丑恶的悲情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知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临终歌之》),“有时忽惆怅,臣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宅,畏欲解世纷”(《赠何七官昌浩》),“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赠崔朗中宗之》),大鹏折翅、天马含冤,理想破灭、壮志难酬,李白对自身的不幸遭遇提出了愤怒的控诉。“韩信羞将绎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政治黑暗、吏治腐败,美丑不分、黑白颠倒,诗人对同代辅国之臣惨遭迫害表达了强烈的抗议;“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一》)、“悲来乎!悲来乎!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悲歌行》),李白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出发,挥斥幽愤,伤己感时,表示了对往昔仁人志士不幸遭遇的极度不平和压抑人才、陷害忠良的最高统治者的无比激愤。愁是千古愁,恨是千古恨,悲是万世悲,李白的苦情感天动地!

(四)抒发傲岸不羁、粪土权贵的狂情

李白是狂傲的,“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与韩荆州书》)。对理想自由的苦闷炽热和呐喊呼号,时刻激发着诗人傲岸不羁、粪土权贵的叛逆精神。他轻王侯、戏万乘:“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他不肯屈尊、不慕权贵:“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挂颐事玉阶”(《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对现实人生的奋力抗争、对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都使李白的诗歌更具“胸中一喷即是”的神奇力量,以“吾手写吾心”的强烈主观抒情色彩彰显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

“有性灵者自为龙”(汤显祖《张元长嘘云轩文集序》)。灵性是作者个人的文学才能、真知卓识和奇情异气,即才情。李白创作,天道自然,豪放不拘,目空一切,物我两忘,在浩大的宇宙间将生命意识推至极致,将人格精神推至极致,以对现实人生的执著追求完成天才的创造。以才赋诗,发乎灵性,自出机杼,反对规则、格法的束缚,以广阔的视野、卓越的思想,驰骋其心神于天地万物之中,从而创造出超凡脱俗的作品,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又一显著特质。

“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王世贞《艺苑卮言》),才思是作品意境构成的重要因素,艺术构思取决于作者的才气学识。李白是中国诗坛最富有才气的诗人,他凭借非凡的才气开创了一代诗风。杜甫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才高心不足,道屈善邻”(《寄李十二白十二韵》),足见李白高出众表的诗才是当时所公认的。李白是天才,“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岁时,已经“作赋凌相如”了。及至成年,“天才英丽,下笔不休”。但他并不完全依赖天分,而是十分注重后天丰富知识和阅历的培育。他形容自己“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常横卷籍书,制作不倦”。即使被捕入狱,“犹读留候传”。读书专心致志,写作勤奋不倦。李白很相信自己的天才,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古来万事贵天生”,充分激发了主观能动性和创作灵感,勇于奋进而至老未衰,他的诗才气吞一代,目无千古,使读者兴会激扬;李白又是奇才。他的诗作总充满着奇思构想、奇特夸张和奇异意蕴。汤显祖认为:“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气者,全在奇士。士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上下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见可以无所不知……彼其意诚欲愤积决裂,拿戾关机,尽其意势之所必极,以开发于一时”(《序丘已伯稿》)。李白正是这样的诗坛奇士,古人论著称他的诗“奇放”、“奇特”、“出奇”或“奇之又奇”,都是指他以才赋诗的异乎寻常、不同凡响。《蜀道难》、《将进酒》等即为典型之作,放荡不羁的狂想、悲愤难申的遭遇和上下求索的坎坷结合成旷世奇才的深沉呐喊,给人长河奔腾、惊涛拍岸的气势和力量;李白也是一个仙才。他口吐天仙之辞,笔写仙翁之语,身在人间,却与仙人对话,与神仙交友,仙风飘飘,道骨嶙嶙。太清幻境,天极西海,他都能跋涉登攀;白鹿仙鹤,鼎湖飞龙,他都能够驱遣乘坐;赤松安期,麻姑精卫,他都能妙笔点化。李白诗歌所创造的神仙氛围令人心旷神怡,“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的意蕴异常深刻。

李白以才赋诗,前无古人。天才使其构思敏捷,造语迅速;奇才使其诗风豪爽,视角独特;仙才使其诗格飘逸,情绪超然。唐人范传正说他“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瑰奇雄廓,拔俗无类”(《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他学习传统,但不效法俗文,而是以其才气活用法度,自创体格。正由于此,李白才能以其清水芙蓉之态、天然雕饰之姿及无法之法创造出自由脱俗、飘逸奇美的诗歌极品,成为诗国最光辉灿烂的代表。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表现客观世界的奇情异气,绝不能局限于现实生活中仅有的表象,不能拘泥地“以理相格”,而应借助大胆的夸张、想象和幻想,“虽理之所必无,然情之所必有”。以神取胜,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取出人意表之法写“人世之事”,表“不可一世”的积极精神,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另一基本特质。

倾泻恣意喷发、无拘无束的狂热激情,展示强烈的自我意识、率真的自命不凡和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就必须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大气表达方式。浪漫主义神奇的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和神话、传说等想象元素的进入,就为淋漓尽致地描画瑰丽的现实世界和情感世界提供了最有效的帮助。当平常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运用大胆的比喻、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难以表达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传说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这正是李白诗作给人以“笔下有仙气”的原因所在。“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以有形喻无形,大胆的夸张让人突感生活的沉重和现实的无奈;“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惊心动魄的比喻细致刻画了阵亡士卒妻子内心深处的悲哀和绝望;“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以五岳之轻言侠客然诺之重。此外如“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桃花潭水深千尺”等一系列奇特的比喻和夸张,都鲜明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信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醉人的审美愉悦。

然而,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比喻永远离不开出人意表的想象。以奇情壮采的《蜀道难》为例:“噫,吁嘘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一开篇就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吸引住读者的注意。紧接着,从蚕和魚凫说到五丁开山、文龙回日,全凭虚无的神话传说落笔,驰骋想象,烘托奇险的山势,并通过黄鹤、猿猱、悲鸟、子规鸟的夸张点缀和胁息、抚鹰、凋朱颜的叙述,完全摆脱时空界限的束缚,在人们的惊奇赞叹中完成“蜀道难”这一主题的提示和深化。《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诗人想落天外的名篇。沿着一条与天地星辰同呼吸的心路,诗人的梦境从幽美宁静的湖月飞升到奇丽壮观的海日,又从千岩万转的道路飞升到惊恐战慄的深林层巅,境界愈转愈奇,愈幻愈真。最后由梦境进入仙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奇特的想象,展示了梦境的自由美好,也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扣人心弦,魅力无穷。诗人在超越天际、神鬼难及的想象中,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个个鲜活而富有力量的奇丽意象。李白诗中最突出的意象群当属大山、大川以及天、月。“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山是奇险大山,高耸入云,飘然如仙境;“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大川是诗人胸中的力量之源,激荡不已,生生不息;“何用孤高比云月”、“举杯邀明月”,与月对饮,目及天外,将生命的激情、伟岸的气质外化为奇美的意象,浪漫主义精神便有了全新的诠释。

李白作诗,以情赋诗,以才赋诗,以神取胜,以诗家之心去张扬诗歌的生命力。李白是卓越的和空前绝后的,他以发自肺腑的豪情咏唱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顶峰,成为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继往开来的第一人。和屈原相比,他少了点哭腔和悲情,多了点乐观和豪迈,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以其豪迈热烈的个性、强烈的反抗精神弹奏出积极浪漫主义的最强音。

(一)儒、道、侠思想有机统一

李白是一个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善于从不同的思想流派中吸取养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大同存小异。从表面看,儒家、道家、游侠的思想有许多矛盾对立甚至水火不相容的地方,但李白能主动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加以“扬弃”,从而“为我所用”。追求功名、寄情山水、求仙学道伴随了诗人的一生。与大多数盛唐时期的士人一样,李白也醉心于功名,时刻幻想着和古代策士一挥“编干诸侯”、“历抵卿相”,寄希望于风云际会,一鸣惊人;或如豪侠之士平交王侯,行侠仗义,建立盖世功名后归隐山林。所以,他一方面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欲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蔑视世间的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尧舜、笑孔丘,要平交诸侯,长揖万乘。这样,他就得以将本不相容的儒、道、侠三家思想结合成“功成身退”这一人生理想,并成为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虽然他的浪漫理想经常被现实的坚冰撞得粉碎,但他的执著又使他始终保持着自信、自傲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将对功名的追求升华为积极进取的高风亮节,并进入具有侠义气概的理想化境地。这种思想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其浪漫主义精神就更加异彩纷呈。

(二)时代精神与个人气质完美契合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这一时期是唐王朝国力鼎盛、人民生活富足、百业兴旺的黄金时期,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都得到了高度膨胀,张扬个性、奋发向上、追求自我价值成为时代主流,尚武任侠、求仙学道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并盛行一时。盛唐文化以其博大、浪漫、开放、创造、包容雄居当时的世界文化之林。一个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时代与李白热情、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的个性气质相契合,引领诗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去。袁行沛先生说得好:“盛唐文化的乳汁已经化为李白的血肉、骨骼、灵魂、精神。他整个儿地就属于盛唐。也只有盛唐这样的母亲才能培养出李白这样的儿子。”李白诗歌所表现的强烈功业心、顽固执着的自信、自我力量的高扬、超拔群芳的创造、诗韵回旋的动感和对自由精神的热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无不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和诗人的个性特征。这种契合为浪漫主义诗情奔流开凿了一条壮阔的运河,让其滚滚向前。

(三)诗人合一与天人合一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眼中,人生应该是诗意的人生,诗意则应该是人生的诗意,诗歌与人生合一才是完美的。作为李白人生三大主题的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无不被炽热的诗情笼罩住。在诗的王国里,他从容编织不同凡响的理想,轻松排解“人生在世不得意”的烦恼,挥刀斩断束缚自由的绳索,放纵真我的情感。所以,李白选择了以诗记录历史,以诗演绎人生,以诗歌唱大我。他以整个生命的神奇力量,展开“无往不到的想象之翼”,执着地追求理想,顽强地表现自我,“笑傲万古空无人”。直至大限之际,“入水中捞月而死”,追思人生的最后诗意。基于对诗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认识,李白自觉地拥抱自然、融入自然。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挫折和失落,都可以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得到补偿。这种与自然泯一的思想正是他自由性格和浪漫诗情的生发点,他由此向往山水、寄情山水,从自然与求仙中获得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逍遥境界,一种使心境得以恬静和自我得以充分提升的人生境界。无论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上来”的“黄河之水”,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诗人都倾注入无限的激情。

对艺术上的浪漫主义,毛泽东1938年4月在鲁迅艺术学院所作《怎样做艺术家》的报告中曾有过精辟论述:“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殊不知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的热情憧憬将来,这种思潮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一种艺术作品如果只是单纯的记述现状,而没有对将来的理想的追求,就不能鼓舞人们前进。在现状中看出缺点,同时看出将来的光明和希望,这才是革命的精神,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有这种精神。”伟人的论述对我们解构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内在蕴含和现实意义很有帮助。李白终其一生,都以其灼热情怀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纵情地歌唱祖国的壮丽河山,猛烈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严肃地关注现实人生。他以勇敢的精神想人所不能想,歌人所不敢歌,创导了一种全新的诗风,开阔了诗歌的美学境界,把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诗风推向一个崭新高峰,具有锐不可挡的气势和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李白那种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执着精神对心灵矮化的中国文人来说,都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撼动,并永远鼓舞着积极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最大现实意义之所在。

(一)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歌手

李白是盛唐时代的骄子和伟大歌手,他的诗歌充满了盛唐时期奋发向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万众一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我们正需要无数象李白这样胸怀远大理想而又胸襟广阔的诗人,礼赞我们伟大的时代;需要像李白一样英勇无比的斗士,来荡涤社会的污垢;需要李白这样富于创造精神的先进人物,来建设和创造重要发展机遇期的先进文化,鼓舞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与战斗力。

(二)独立的人格永放光芒

后人推尊李白,不在于他天才式的想象和磅礴的大气,而在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采。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风骨,与自然合一的潇洒,狂放不受约束的禀性以及清水芙蓉的真我,都是他独立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以其精彩引领我们阔步前行。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冲击的今天,始终保持一份天真,矢志坚守一份净土,拒绝形形式式的物欲诱惑,就显得更加难得和宝贵。而这,正是李白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食粮。只要我们努力从中汲取养分,我们就一定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走出心灵的阴影,大踏步向既定的目标迈进。

(三)永不言弃是走向辉煌的保证

李白狂放的一生,都在为理想歌唱。虽然五次出山都遭受失败的沉重打击,但他却永不言悔,始终保持着乐观和自信,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直至完成“水中捞月”的壮举,他仍未实现“功成身退”的美好愿望,但他早已以其坚韧和执着竖起了另一座人生丰碑——一座闪烁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高峰。就此而言,他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他的坚持和永不言弃。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坚持和执着。只有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坚定地向着既定的目标阔步迈进,我们才能登上精神的新岸,用成功的喜悦拥抱灿烂的明天!

注释:

①姜亚林,《阅读大师·文学艺术卷》,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5月。

②龔国基,《毛泽东与中国古代诗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6月。

③孙琴安,《毛泽东与刘大杰谈古典文学》,《文艺报》1991年12月28日。

④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⑤康怀远,《李白批评论》,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9月。

⑥《文学论集·第六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

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 篇4

调查问卷共发放了600份, 其中收到有效问卷568份。568名中男生261人, 占总46%, 女生307人, 占总人数的54%;独生子女175人, 占30.8%, 非独生子女393人, 占54%;研一244人, 研二188人, 研三136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43%、33.1%、23.9%;已婚者有36人, 占6.3%;单亲家庭有28人, 占4.9%;直系亲属中有过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的有23人, 占总人数的4.0%。

这些研究生, 大部分来自地级市和农村, 其中, 来自地级市的有111人, 占总人数的34.7%, 来自农村的有194人, 所占比例为34.2%。568名中多半学生为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三个专业方向, 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2.9%、33.1%和20.2%。

2 自杀意念的整体情况

以自杀意念量表的得分为零作为有无自杀意念的标准, 在校硕士生的自杀意念整体情况见表1。表1中的结果显示, 最近一周内有自杀意念的硕士生占11.8%, 最消沉最抑郁时有自杀意念的硕士生占45.1%。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是精神健康的理想标准, 自我实现的人能最终发现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 发现只属于自己的圆满的生活方式。研究生如此普遍且高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就是因为现在的研究生具有较高期望值, 而现实环境与其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心理上很容易产生落差, 严重时就产生厌世情绪、自杀意念。

3 自杀意念、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的相关

将自杀意念两个分量表、应对方式两个分量表和人格特质四个分量表原始分转化成0到100的分值, 并对这八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最近一周和最消沉最抑郁时候的自杀意念同积极应对、内外向性成负性相关, 与消极应对、精神质和神经质成正相关, 其中与神经质的相关比较显著, 另外, 最消沉最抑郁时候的自杀意念同最近一周的自杀意念存在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内外向性成正相关, 而且在内外向上, 两者的相关比较明显, 与精神质和神经质成负相关, 消极应对则显示出相反的结果。

结果显示良好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因压力造成的心理反应。因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在对付内外环境要求或情绪困扰时, 可以及时调节自身情感或躯体反应, 达到心理的平衡和内外部的协调, 不使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继续恶化、加剧。

有精神质和神经质个性特征的个体比较容易形成自杀意念。因为他们常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消极应对或过激的应对方式, 总感觉没有人同情、支持自己。在这样的人格基础上, 即使心理健康, 也很容易经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产生自杀意念 (高宏生2003、2005) 。

性格外向的研究生在使用自身条件解决内部和外部困难和压力的同时, 更容易寻求并接受外界的帮助。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他们改变不良的环境, 缓解紧张的心理, 不易形成情绪的困扰和躯体的不良反应, 从而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4 自杀意念、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

将自杀意念、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量表原始得分转换成百分制, 形成连续变量, 检验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

4. 1 与性别、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的T检验

以人口统计学二分变量, 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婚姻状况、是否单亲家庭和直系亲属中有无自杀者因子为影响因素进行T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3。

在应对方式上, 女生的消极的应对得分高于男生, 与苑世芬 (2007) 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相同。与男生相比, 女生一般更容易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压力, 这与女大学生的性别心理和其所面临的特殊压力密切相关。

在个性特征上, 本研究显示男女生也存在差异, 男生在精神质和内外向量表上得分高于女生, 在神经质上低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个性与应对方式存在密切相关, 男女生在个性上的区别与其应对方式的不同存在相关。

非独生子女在积极因对方式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这说明家庭中有多个子女, 对培养子女积极应对内外部压力, 保持良好心理环境有帮助。家庭结构的改变如父母离异或一方过世, 导致教养方式的不健全, 使孩子缺少安全感, 间接性地导致子女的产生情绪问题, 再若不能正确引导和疏通, 就会产生自杀意念。

4. 2 与年级与最近一个月的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

将自杀意念、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同人口统计学的连续变量如目前的教育程度 (年级) 、最近一个月的经济状况、学习状况、和同学关系及身体健康状况进行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4。

*P<0.05, * * P<0.01

人口学统计学的连续变量中最近一个月的学习、经济、身体健康状况和和同学的关系同最消沉最抑郁时的自杀意念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1) 。罗京滨 (2004) 就曾指出, 学习和人际关系上的压力是影响大学生的主要事件。其他国内外研究结果也提示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是自杀的危险因素, 和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身体的不良状态会导致心理健康的危机, 严重时候就很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而且随着年龄增长, 躯体疾病对自杀行为的影响逐渐增大。

经济窘迫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可能和硕士生的社会地位有关, 硕士生一般年龄相对比较大, 生活和学习的经济来源大多不能完全独立, 但此时对家庭、社会和自身的责任已体现, 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导致硕士生压力比较大, 严重情况下就会产生厌世情绪, 产生自杀意念。

应对方式和最近一个月的经济状况、学习经济状况、学习情况、和同学关系及身体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同自杀意念是相互对应的, 即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呈正相关 (p<.001) , 消极应对方式则呈负相关 (p<.005) , 这与前面讨论的自杀意念同应对方式的关系相一致。根据研究结果, 应对方式同被试当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只是相关性比较弱。也就是说研一、研二和研三的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并不明显, 这可能与年级变量的时间差比较小, 而在年龄上的差距有可能比较大有关, 也可能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在年级上的分布不均匀有关。

5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研究生最近一周的自杀意念 (11.8%) 低于最消沉最抑郁时候的自杀意念 (45.1%) , 最消沉最抑郁时候的自杀意念水平整体比较高。

(2) 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向与最近一周和最消沉最抑郁时候的自杀意念都存在相关, 其中神经质与其的相关尤其显著。

(3) 自杀意念存在一定的性别、是否单亲家庭和最近一个月的经济状况、学习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和同学关系的特征。

摘要:探讨作为具有较高智力、文化和自尊心的研究生的自杀意念是心理学工作者面前比较严峻、紧迫的研究课题。研究结果发现, 高校研究生整体自杀意念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研究生自杀意念的阳性率存在性别、是否单亲家庭及最近一个月的生活质量上的差异;自杀意念同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p<0.01) , 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p<0.01) ;自杀意念同人格特质具有密切的相关, 神经质和精神质与其成显著的正相关 (p<0.01) , 与内外向成负相关。

关键词:自杀意念,应对方式,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 (法) 埃米尔·迪尔凯姆.冯韵文译.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胡泽卿.自杀的概念与分类[J].华西医学, 1995.

[3]Kessler RC, Borges G, Walters EE.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lifeti me suicide attemptsin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99;56:617-625.

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 篇5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大碰撞,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第一次大解放-----百家争鸣。在此期间出现了使人拘而多畏的阴阳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儒学、尚简的墨家、严而少恩的法家、因时而变的道家等。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焚书坑儒”的洗礼。汉朝的建立掀起了一阵阵“黄老之学”的热潮,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继而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此之后的历史发展当中,儒学不断与玄学、释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文化体系,从而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进程。本文将以“洪洞通背拳”为文化背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进行阐述。

洪洞通背拳是一套完整系统的中国汉族传统拳种,并兼内外两家之优点,从传承到发展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并且广泛流传于山西、上海、陕西、天津、河北、江西、湖北、巴西等地,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以该拳种的理论视角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强不息、辩证思维、崇信笃义、天地人和、万物同源,殊途同归。

一、自强不息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洪洞通背拳讲究天天练习,日日揣摩,久而久之,方得真妙。习拳中总不离苦,贵在有恒心,让自己无论是在身体上、技艺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一种质的飞跃。而这正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精神特质,中国人讲究的不求有超世之才但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态度,使中国人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取得不断的突破的,正因如此,中国人才能在抵御外辱的艰苦抗战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很多外国人不解,为何看似一盘散沙的中国会在对外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那是因为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从血液里就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把“自强不息”放在《易经》的第一卦乾卦的原因。

二、辩证思维

洪洞通背拳在训练的过程中讲究慢,所谓慢即是快,看似慢实则是在打好基础,最终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快,反之亦然。洪洞通背拳大师程永泉说“先察天时,后观地利,中晓人和。用之以文,济之以武,守之以静,发之以动,亡而能存,死而能生,弱而能强,柔而能刚,危而能安。祸而能福,机变不测,决胜千里。自天之上,由地之下,无所不……”所谓用文济武,守静抱动,弱而强,柔而刚,这都是以道家辩证的视角看待问题,也就是《道德经》里面所讲的守弱抱强,福祸相依以及转化思想。而辩证思维体现在机变不测,以正守,以奇胜,奇正相形,变化无穷。这种思想广泛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最典型的就是《道德经》以及《易经》,道德经运用多达85对以上的对立概念,比如高低、大小、前后、长短、强弱、亡寿等。易经在六十四卦中也采用多达56卦的对立概念,比如乾坤、否泰等,这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思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崇信笃义

在洪洞通背拳中双手双脚代表四方,手和脚的五趾代表五祖立世,拇指为祖先、食指为师父。这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教导的义,所谓的大義,即立足于天地之间,怀有一颗感恩而崇敬的心去尊师重道并去回馈社会。程永泉老先生在《接手歌》中写道:“无德私拳鬼藏手”这也是他在教导弟子时一贯倡导的思想,所学者须崇信笃义,用所学于正道,这是对于个人来讲。樊一魁老先生的《忠义拳谱》中写道:“抬头观天见日光,目视手指天在上,忠善降福恶遭殃,武术要把道德讲,不明武理似虎狼,爱国立志公道想,忠义救国万古扬。”老先生所讲的是用于民族大义。儒家向来宣扬“人无信,则无立。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而以上两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崇信笃义精神特质的重要体现。

四、天地人和

中国历来是一个讲究和谐的国家,所谓和谐也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做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心灵与外界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洪洞通背拳讲究以“天为弓,地为弦,人为箭”以此做到以自我为体,以自然为用。同时还灵活利用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物性,来服务艺术,使之不断丰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再者,该拳在练习过程中也讲求言午乐道,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顺应天时的变化,根据自然的规律,完成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五、万理同源,同归殊途

《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通背者,集世大全,万历阴阳,人一(所谓一者,一、移、医、易、艺也)理合,习通背者讲究精通医学,明白易理,熟于技艺,知晓万理归一,这也是中国哲人历来的内在追求,实现以博赡博,最终到达道的境界。《淮南子》中所说的:“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说的就是明道。

论谚语的精神文化特质 篇6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 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 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 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 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 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 逆天则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参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宗教信仰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摘要:民间谚语作为各民族的口承文化记忆符号, 以十分精炼活泼的口头语的形式, 记录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 汇聚了久远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伦常法度、信仰观念等。谚语中所反映的民俗事象, 构成了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独特类型。

关键词:谚语,思想,精神

参考文献

[1]、参见禄永鹏著《论谚语的文化结构系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2]、参见武文著《文化学论纲—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11页。

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战略  影响

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之间是有共通性的,他们都是企业在适应环境过程当中的产物,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是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都不可或缺,一个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实施长期有效的战略就必须具备成熟的企业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们精心打造的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企业文化主导企业战略方向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代表的是整个组织当中每一位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具有激励企业振兴、凝聚企业团队精神的建设、约束企业内部行为规范、推动企业创新活力和辐射、宣传、美化企业形象的作用和功能。有效企业管理必须要明确企业存在的理由、主要经营业务、业务具体内容这三大基础问题。听上去这三个问题都很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企业必须要时刻明确的一大难题。企业成立之初,这些问题还是很清晰,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随着产品的更新、市场的变化、规模的扩大,这三大基本问题就开始变得模糊,特别是经济时代的转型和变革,让企业面临着多元化经营、转产、合营、并购等多种形式,在新技术、新时代、新市场和新产品的环境当中,企业如何树立自身的特有价值,如何选择自身的存在基础,如何确定企业的发展信念,这都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重点问题。

从客观角度来看,每一个组织都应该是具有独特性的,不论是企业战略的管理者能够表达出这种独特性,明确企业的使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确了企业的使命,才能够理性分配企业的资源,环节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矛盾,让员工更清楚奋斗的目标,进而有利于组织在内部树立起团结共进,奋发向上的精神,将战略目标化为具体任务落实在每一个员工的头上。

二、企业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企业文化

2.1企业文化提供行为导向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中认为,人都是有限理性的。在企业当中,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全领悟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往前走,而这就需要企业文化作为行动导向和共同指引。企业文化导线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企业行为进行方向的一种诱导、显示抑或是坚定的作用。首先,企业文化要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然后,企业文化还能够涵盖并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展现出一个企业的前进目标和发展方向。企业文化的语言是经过了潜移默化以及长期教育铭记于广大员工心中的,并成为员工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

除此之外,企业文化是要对企业行为作出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建立就是为了给员工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既要求企业内部员工要和谐融洽、相互并进,又要求企业的发展要与企业文化、素养、管理精神相结合。是使员工作出共同行为巨大的诱因,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将员工行为引导向共同的目标上。

2.2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人,是经纪人,人都是唯利是图的,都是希望财富最大化的。这同现实并不是完全吻合的。比如说在现实生活当中,私企包括了个体户也有很多也在支持公益事业。在新制度经济学当中,认为人都是具有双重性质的,一方面在追求物质,另一方面也在追求非财务的最大化,文化的管理能够很好地满足两大方面的需求。企业文化如果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会充分重视对员工的激励,企业可以实施持股计划或者是高级管理人员股票期权制度,这能够首先满足人们对于财富需求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管理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精神文化的氛围营造,能够给予员工共同的使命认定,通过团队建设和情感管理来满足人们在非物质方面的需求。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起到全方位激励作用。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是起到了凝聚员工归属感的作用,企业要和员工建立起相同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调动起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员工的热情,使员工的意志得到统一,将员工的目标引导到相同的轨道上。但是每一个企业都具备不同类型的战略,每一种战略都有与其相配合的文化。

四、企业文化对战略实施的影响

企业文化与战略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企业在实施一个新的战略时,企业结构、技能、共同价值、生产作业程序等各种组织要素就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企业文化的改变;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及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变革,最终使新战略与职工的价值观念达成一致。同样,由于企业结构、技能等这些组织要素的改变而带来的企业文化的变化也一样会影响着战略的实施,这时企业就要根据自身的文化来考虑变革现有的战略。新战略的实施需要文化的支持,同时文化也引导着战略的实施,两者不可分离,相互影响。

一般来说,企业要实施新的战略,组织要素必定會发生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大多与目前的企业文化不相适应,或受到现有文化的强有力的抵制。在企业战略与文化不相适应的情况下,企业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各种组织要素的变化与企业内部文化潜在关系作为分析变量,制作出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分析管理图,使得企业文化与战略相匹配。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新的经营战略往往是企业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是由市场力量驱动并受到竞争力量支配的。所以企业为了自身长远利益,往往难以为了迎合企业现有文化而将企业新战略修订成为与企业现有文化相一致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重建企业文化来使其与新战略相适应。但每个企业的文化各有其自身的特点,是组织记忆的结果,一旦形成则不易改变,有着极强大的惯性。为了保证新战略的实施,企业不得不痛下决心改变企业现有文化。企业文化的急剧改变将会冲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次序,引发混乱,同样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是不利的。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不仅为实施企业战略服务,也会制约企业战略的实施。在企业文化转型过程中注意鉴别现有文化中哪些方面对新的战略实施是有利的,予以保留;哪些会形成阻力,应坚决摒弃,从而顺利实现企业新、旧文化的平稳过度和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是战略实施获得成功的保证。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来的精神产物,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吻合既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又能够使两者和谐发展,形成了一种推进型的企业快速、持续、科学的发展,促进企业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薛德林,于清笈.全行业都要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机电工业.2002(13)

[2]孙钢.建设新时代的企业文化[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2(12)

[3]高贤峰.解密“企业文化”[J].当代经理人.2002(12)

[4]陆忠平.浅析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J].江南论坛.2002(05)

上一篇:国家视角下一篇: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