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艺术》(通用12篇)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1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从表现形式到传播媒介来看, 都具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 这两种艺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者都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准确把握音乐与影视之间的关系, 可以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本文对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一、音乐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相同性
1、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都属于艺术与商业的结合。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已经越发明显。无论是音乐还是影视, 具有了产业化的规模效益, 将艺术与商业结合起来, 才能够在当今社会有更好的发展。比如音乐艺术, 它是表演的艺术, 当然在表演期间音乐艺术同样是表达艺术家或者艺术创作者的一些内心的思想情感和内容, 需要表演者表现出来。但在如今的年代如果音乐艺术作为没有商业性质的艺术又有多少人去听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愿意去网上下载流行歌曲来视听, 则有的人更愿意去现场看艺人的现场演唱, 艺人的现场演唱正是艺术的表演, 如LADY GAGA演唱会很多的造型怪异, 和舞台的设计都非常个性时尚, 通过表演来传达歌曲中的一些情感思想。也更容易使观众达到共鸣、更容易去了解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影视艺术也不乏与商业结合, 现在的影视作品无处不彰显着商业性。如张艺谋最早的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色彩运用等等从艺术角度分析却是很棒, 但如果现在再让张艺谋去拍以前的作品可能他首先会考虑的是商业性, 能否符合观众的胃口。现在的作品如《金陵十三钗》《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场景布置等等无不彰显商业性。所以商业利润是促使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2、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并且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乐记·乐本篇》:“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卢, 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尽管音乐的形式千变万化, 抽象复杂, 但他始终源于现实生活并息息相关。艺术家在进行音乐创作时, 首先要有感于外物, 产生情感, 然后将其符号化。同时, 音乐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狭义的来讲比如:我们每天听的歌曲, 歌曲也是艺术家通过对符号有序有想法的排列最后得到的一首完整的歌曲。有时候一个歌曲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有时候一首歌曲会让我们忘记或者回想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这里因为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的情感之间貌似存在着相似性, 最常见的是很多人听完原唱后都会情不自禁的去模仿原唱来找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把握。影视艺术的创作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 抒发了创作者的感情。作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工作者, 必须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 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从欣赏者的角度, 影视作品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时候, 我们更加容易看到影视作品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看完一部影片后会对影片中的男 (女) 主角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常常会幻想去英雄救美或者想成为xx主角那样的武林盟主等等。或者是看完某部影片后懂得了待人之道, 从此在生活中能够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这些都是慢慢的在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 当然影响有好有坏。所以我们的生活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3、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都是与技术的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影视艺术, 都在传播过程中有了更宽泛的渠道和更广泛的受众。传播角度来看, 音乐的传播媒介由原来的唱片、磁带、光盘转化为现在的电子数码格式TF卡。电影的传播也从原来的胶片电影转变为现在的数字电影, 而我们观看的渠道也逐渐多样化, 原来只能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 如今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更好地欣赏。在音乐艺术里面可以根据高低、长短、强弱、和不同符号的音来组成音乐, 这里就需要技术的支持, 最常见的就是很多歌曲能够朗朗上口, 或者听起来很感人、让人心情愉悦等等都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支撑, 如果没有技术单是音的组合可能不会达到艺术家或者创作艺术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 影视艺术则更加需要技术的支持, 没有技术支持的影片我想将会是很无聊或者很不能打动受众乃至体现不了艺术家所想表达的主题内容。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地位很重要。每个镜头应该如何组接、是倒叙还是补叙等等都需要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加上技 术的支持来完成。这样更容易感染受众, 让他们的思维和创作者事先安排好的情景完美融合,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差异性
1、艺术表现形式不同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创作艺术表现形式不同, 虽然都是来表现艺术家或者创作者的一些思想情感, 但音乐艺术史通过“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 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通过音的高低、长短、的链接来表达。通过把不同的音组合到一起来表达思想感情。音乐艺术可以把连续的相同几个音连接在一起。如通俗歌曲中很多音符前四拍的都是相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还有休止符可以休止, 这些都是音符来连接。但是影视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则是通过镜头的组接来表达导演或创作者所表达的内容, 影视作品可以分段来表达, 每段表达都有不同的意义和内涵, 同时也可以交叉进行 (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 , 都是通过镜头来表达的内容。最后把镜头按照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涵义来重新组接镜头, 最终完成影片的拍摄。
2、传播媒介不同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传播媒介不同, 音乐艺术大多属于听觉艺术, 是靠观众的耳朵来听音乐, 从中感受创作者的意图。音乐艺术的传播媒介可能是话筒或者电台这类媒介来传播, 则不是通过电视台 (音乐表演艺术除外) 、报纸、海报等等方式传播, 因为从报纸。媒体等看不到音乐艺术所想表达的涵义。而影视艺术则是融合视听的综合艺术。通过电视台、网络视频、电影院等等这些传播媒介来表达影片中所想表达的涵义。传播媒介也是音乐艺术和影视艺术的不同点。
三、结论
综上所述, 音乐艺术与影视艺术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无论是从表现形式还是传播媒介来看, 都具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 两者同样有密切的联系, 他们都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同时也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 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 两者在发展的道路上彼此独立却又相互依存, 随着音乐电影和电影音乐的出现, 两者也进行了更为深入地融合。因此, 准确地把握音乐与影视之间的和谐关系, 是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恩寰, 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齐易, 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2
江苏省泰兴市新市中心小学
黄桂林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范例随处可见。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看起来,于老师是“突然想到”,而实际这是他的精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学生就能真正懂得课文中的每一件事情、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旧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决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他们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他们的活的库存。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板书:话别人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什么呢?现在我想把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其次是学习课文,明确方法。在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于老师及时以“与大娘分别”为例,引导理清说话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方法,自我叙述,进行细心指导。再则是及时评析,强化效果。在学生写作后,于老师及时引导评讲,引导朗读,抒发感情。一学生以“小金花”的身份是这样叙述的:(读)“志愿军叔叔,我不是不刚强,我是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妈妈牺牲以后,是你们为我报了仇。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我更忘不了罗盛教叔叔,他为了救我们的小伙伴崔莹,献出年轻的生命。叔叔,我长大了一定到中国去看望你们,一定为你们唱《捣米谣》。叔叔们,再见!”这样通过课文对应画面的想像描述,学生不仅把握了“告别话语”的写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例经常可见,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如:《新型玻璃》教学中,于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家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像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教学中,于老师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请看《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陈赓打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像,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把小红军抱下来,一边流泪一边说:‘小兄弟,我对不起你呀!师插话:“这句话应加上‘拍干粮袋’几个字,改成我怎么没有注意你拍干粮袋的动作呀!”)说完,他把小红军用草盖起来,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师插话:“在‘军礼’前加上‘庄严’就更好了。”)
师:写得真好!陈赓一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使劲地摇着小红军,哭着说:‘小兄弟,你醒醒,你醒醒!’可是小红军闭上了眼睛。陈赓把小红军放在马背上,脱下军装,盖在他的身上,说:‘小兄弟,等到革命胜利我一定会把你的事迹写下来。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说完,扶着小红军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时,太阳落山了,天空出现了一片霞光
不难看出,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
五、迁移课文的写作知识。引导运用课文写作知识进行练笔,这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类似的训练决不是简单的迁移,更不是简单的移植。他善于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把读与写的训练融合于一体。请看《月光曲》的教学片断:
师: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发短文,内容如下。)荷 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竟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研。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学生认真读,认真修改,老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于老师请了三个同学读修改过的短文,一篇比一篇精彩。下面是第三篇,现实录于下。)荷 花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来到荷花池塘边观赏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花儿从荷叶的逢隙中伸出来,白的、红的,全开的、半开的,婀娜多姿,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花儿摇动起来,我觉得荷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的绿裙子,为我翩翩起舞。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落在了上面,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3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提高,多媒体艺术的挑战,艺术市场商业化的推动,各种思想观念多元并存的创作形式等诸多因素,使绘画出现了既生机盎然叉繁冗杂乱的现象,导致油画艺术中本质性的问题尤为显著,值得深入思考。本文从艺术的本质出发,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对中国油画艺术所反映出的现状,进行当代意义上的重新分析与思考,明确当代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
油画艺术本质当代
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52-02
当代油画不仅是时间概念上的艺术,更多是指一种艺术现象。例如:提及中国当代油画,人们常习惯将其与艺术市场商品化、图像符号功能化、审美取向大众化等当代的艺术形态相联系,或谈论“当代性”的同时,更热衷于“什么是绘画艺术”的问题。时代的发展,油画风格的推陈出新,固有的模式定义可能不再适用于当今的艺术,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八五新潮美术”以来,受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思想及诸多风格流派的浸染,使得关于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经典言论受到巨大冲击,当代的艺术特别是架上绘画发生了空前的改变。
在今天,关于艺术的定论尚无明确结论;艺术的定义被不断丰富,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我们在给出答案的同时,另一个回答又迅速出现。新时代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元绘画形式的不断呈现,人们试图以多元主义、以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阐释当代油画艺术,消除艺术与非艺术界限,摒弃了对艺术本质性的探究。
事实上,发展到今天的各种艺术形式,无论分类为哪一种,都不可混为一谈。难道,真的如同黑格尔、丹托等提出的艺术终结论一样,艺术就此终结了吗?或是说艺术共通性真的来临了吗?它被普遍适用了?不再具有真实意义了?在解释这一系列问题之前,都离不开对当下艺术现状以及艺术本质的继续探讨。
一 关于艺术的本质
就艺术本身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命题来看,从实践本体论分析,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艺术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为此,艺术有遵循其自身规律发展的一面,同时又有受制于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必然制约的一面。
纵观艺术学发展,关于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大致可分为三大思想体系:
1 美学唯心主义,其观点认为现实世界是艺术的蓝本,艺术的功能是摹仿现实世界,但否认了艺术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主张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意识的摹仿。柏拉图曾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理式”世界的影子,这种“理式”是由“神”制造出来的。克罗齐曾主张,艺术是一种纯直觉的存在,是艺术家心灵的表现,同时也是情感的抒发。弗洛伊德则认为艺术存在无意识当中,对被压抑情感的一种表现。上述几点观点,都是建立在主观意识活动下,是无关于外部事物影响的存在关系。
2 美学唯物主义则承认艺术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抛弃了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摆正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以批判黑格尔派关于艺术唯心主义的思想,阐述了“美是生活”的观点,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自然界中的事物、现象的客观反映与存在的形式。但事实上仍旧处于艺术与现实的表层关系来思考问题,并未真正地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以及本质区别进行准确地阐明艺术本质问题。
3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观明确提出,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社会呈现由经济基础至上层建筑转变为意识形态的构成方式,由于艺术这—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因此,它受制于上层建筑,也受制于其他的意识形态影响。但与此同时,艺术又通过人的审美意识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的特殊形式,影响其他意识形态形式的形成,艺术是一种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马克思的艺术本质观在美学史上属于前所未有的创举,为艺术本质、艺术特性、艺术创作提供了科学的判断。
我们还可以从更多角度来认识艺术的本质,艺术本质尚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永恒定义,它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进化的命题。但从迄今为止的认识程度来看,当前似乎可以如此认为:艺术是一种创造审美形象的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意识反映形态。艺术具备审美人类学的本质,是人类创造审美的符号形式。
二 从艺术本质的认识视角分析中国当代油画现状
当代中国油画已跨越引进和学习西方绘画的阶段,迈向多元化及自主表现的阶段。与传统绘画技艺相比较的当代油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以及情感表达上都愈加丰富。
从当代油画艺术的现状来看,一些艺术家不仅只满足于以写实再现的绘画方法创作作品,而是常以夸张、变型、抽象、扭曲等手法(如图1)'对艺术形象加入主观个人色彩进行描绘,这种倾向于表现形式的绘画风格,在绘画语言上进行大胆探索,在情感内容上进行有意识的表达,更加关注画面背后的社会问题。在艺术市场火爆的今天,大多艺术作品的创作出发点多趋于类型化、形式化,甚至存在趋利倾向,使得评判艺术标准不再鉴于审美规律标准,更多的是看行情见高下,导致绘画本体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也使更多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谋求生机,懈怠于对艺术生命力和作品质量的追求。但为了防止过度形式主义,需从艺术的本质出发,正视各要素之间的利弊权衡关系,在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仍需将作品的质量放在首位。
图像资源成为当今油画艺术创作的主要素材来源,这是受以张晓刚、王广义等人的影响,他们以其具有典型符号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图像挪用嫁接于图像绘制的可行性(如图2所示,王广义的大批判——可口可乐与图3采用同一可口可乐标志,但王广义的重点在于他用什么方法处理画面,在于用自己绘画语言解析这一符号,在于他与画面建立的关系)。而当代一些年轻画家没能正确认识画面与图像的关系,直接采用图像复制,这不仅消弱了画家的想象力,同时也替代了写生、速写等传统描绘形象的创作方式,弱化了直接观察形象的塑造感,使得油画作品的绘画语言逐渐模糊。
nlc202309030102
当今,艺术观念愈加受到油画家们的关注,强调观念成为他们的绘画重心。但过度强调的结果,务必陷入美学唯心主义的观点,曲解艺术本质为艺术家的主观自我表现,从而否定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依存关系,混淆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纵观古往今来的绘画作品,无论是注重于“再现”抑或“表现”的绘画形式,都需建立于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之上,进行艺术概括,而非艺术家自我内心、主观精神的绝对外化,否则则脱离了现实生活,背离了美学唯物主义的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观表明,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又通过人的审美意识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影响其他意识形态。归根结底为现实世界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以审美符号所表现。
作为艺术本质的原则规律一定存在,并且具有普遍性,不仅适用传统或古典绘画艺术,更适用今天诸多艺术形式。剖析油画本体语言无疑是对油画本质区分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在语言样式上表现出多样化,多维度发展。绘画语言的呈现是直面熏陶观者的载体,不仅是创作表达的基石,更是观者感悟作品的途径。然而,当代油画艺术家为了夺取观者眼球,立足艺术界多在绘画语言上花大力气,创新成为他们的突破口。新绘画,并非是针对前人绘画所制造的新,而是介入当今社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与自我意识相结合的新,这样的绘画是符合艺术规律发展的绘画。
三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需关注的侧重点以及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就油画本身创作而言,是将现实生活中存在或潜藏的事物,以真、善、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其进行提炼、放大、夸张等,以实现审美情感交流和价值的艺术的形式。而当今中国油画创作,则表露出背离了艺术创作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目的,倾向于艳俗、荒诞、边缘等现象,这不仅使得油画艺术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本质,也使得整个艺术圈的局势不稳定,割裂了艺术家主体创作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放低对艺术生命力和高质量艺术作品的追求。为了使油画艺术在中国长期健康的发展,需关注以下几点:
1 社会生活的表述
从本质上来说,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现实世界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社会背景,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表述,属于一种社会行为,为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作用。所以,艺术与社会生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今天的绘画并不是脱离人的存在意义的绘画,也不是追求金钱利益的绘画,而是关乎自身与社会生活关联的绘画。它可以愤慨悲怨,也可以自我陈述,但它绝不是迎合时尚,也非谋求利益,做到真正的艺术,需立足于社会生活,通过自身的社会体验人生经历进行艺术创作。
2 符合审美规律
艺术具备审美人类学的本质,是人类创造审美的符号形式。当代艺术对美的追求逐渐让真的表现所替代。传统绘画的评判应以美为标准,一幅作品如果是真和善但不美,则不可称之为艺术作品。但目前,由于受到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潮的浸染,打着“反传统”的旗号,逐步降低了对美的要求,高雅脱俗的审美倾向逐步衰退到大众文化的消费时代中去,从形式和内容上消除审美深度和文化内涵。审美情感是艺术家审美情调,人格境界的体现,是作品主体内容的升华,如果违背了审美规律,则违背了艺术本质的精神,则与非艺术作品没有任何区别,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需注重审美规律的运用。
3 把握创新求异的尺度
由于受艺术市场的推动,出现了大量以新绘画命名的艺术形式,在媒体广泛的传播下,这些作品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暴露出在艺术文化内容、内涵上的短板。新绘画,重在艺术家自我意识方式的新,可理解为绘画作品切入方式的新颖。新,不仅新在艺术语言上,而且还需新在思想观念和艺术表现上,只有这样的新,才是新的需求、新的必要、新的立足点。但创新求异的同时,需关注绘画本体,过度地创新求异务必会导致艺术混乱的局面。
在当今的艺术发展格局中,需强化艺术家主体身份和敏锐的感知能力,突出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当下现实的关系,艺术家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对艺术敏感洞察的能力。否则,继续陷入世俗、效仿、跟风、商业化的误区中,不利于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更不是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归宿。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4
现代景观空间中, 金属、混凝土、塑料制品、玻璃等代表工业文明的、缺乏人情味的材料充斥其中, 人们开始越来越渴望一种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自然的生态环境, 陶瓷以其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源于生命本质的情感亲和力以及独特的生态属性相对于其他材质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研究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生态特性, 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陶瓷艺术语言的生态特性, 陶瓷材料的自然生态特性以及陶瓷艺术技艺的生态特性。
1) 陶瓷艺术语言的生态特性。从史前的原始生活中陶就与人类关系密切, 汉代应勋编著的《风俗通译》记载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姻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 乃引于泥中, 举以为人。”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 并且这两种介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这种天然的、原始的材质属性与带有情感因素的艺术语言是现代人类渴望高情感景观环境的物化形式之一, 可以说陶瓷艺术对于现代人心中一直保持着历史的特殊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2) 陶瓷艺术自身材料的生态特性。由泥土, 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瓷为人类与大自然建立了独特的联系, 相对于玻璃、塑料、金属等物质材料更具有亲和力, 相对于木材的稀缺, 陶瓷材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替代木材的使用, 降低木材的消耗与使用, 相对于一次性纸制品的使用消耗, 陶瓷景观制品降低了其消耗周期。其次, 城市大量的使用泥土、沥青、石材等不透水材料, 以及耗燃设备大量增加, 导致热量停滞在城市内部形成热岛效应, 而生态陶瓷透水砖由于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 是集透水性、保水性、高强度于一体的新型的景观生态材料, 为建设海绵城市, 解决城市内涝提供了新型的可持续性材料。
3) 陶瓷艺术技艺的生态特性。通过火的烧制使泥土产生变化, 陶瓷在窑炉中烧制前与烧制后颜色截然不同, 釉面肌理和色彩的不可预见性深深体现了中国道家“顺乎自然”的思想, 无形之中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以及陶瓷艺术神秘、丰富的艺术魅力。
2 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艺术形式
陶瓷艺术作为公共语言艺术之一, 因其独特的材质属性和历史人文属性已经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形象、符号甚至是一种设计理念进入公共景观设计领域, 本文所涉及的陶艺主要是从陶瓷材料本身的物质材料语言特征以及陶瓷艺术抽象化语言应用景观空间两方面进行阐述, 意于寻求一种不仅使陶瓷艺术创作者与公众之间产生对话, 还能使公众与公共景观空间产生对话的兼容性语言。
2. 1 物质材料语言构成
陶瓷作为一种具象材质融入到景观空间, 大概有两种形式:同质异构或者异质同构。
1) 同质异构方式。同质异构指的是陶瓷作为一种材质实体, 通过物质形态的变化应用到景观空间中。通过笔者调查陶瓷以同质异构的方式运用到景观空间主要是本体通过不同的物理形态变化作为具象材质融入到景观空间中, 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陶瓷作为实体造型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出现, 另一种则通过“拼贴”的造型手法。“拼贴”是一种通过“第三方”的力量去解决陶瓷在景观中应用的尺度问题, 借助钢筋混凝土为材料, 然后在其表层拼贴陶瓷碎片, 有效的突破陶瓷应用于景观的临界尺度, 相对于传统室内陶艺的造型形式, “拼贴”由于摆脱了尺度上的限制, 使得景观中的陶艺在设计表达上更加自由, 更好的适应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陶瓷碎片独特的材料优势, 在室内与室外景观搭起沟通的桥梁, 建立起了实体物质与景观对话的平台。绿地马桥居住区景观会客厅模块以及入户前庭和私家庭院模块大量使用了陶瓷这一景观元素, 会客厅模块的“蝶”空间选取全区中日照时间最长的区域作为景观会客厅, 通过绿化、矮墙、局部地形抬高进行场地安全围合, 形成相对的半私密空间, “蝶”空间东侧与南分别设置进入会客厅的入口, 道路尽端设置陶盆涌泉, 白色的鹅卵石与青玉色的陶盆形成该区域的视觉焦点, 形成入户对景。本该属于室内空间的陶瓷应用于室外空间的探索, 使过去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割裂产生了语言联系, 很好的呼应了绿地马桥居住区“理想家”即室内外产生能动的联系的概念 ( 见图1) 。
北京国贸富力城是主要以居住为主, 商业办公为辅的大型商住社区, 景观风格为西班牙风格, 贯通整个居住区的园路、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等通过陶瓷拼贴艺术这一特殊的中介语言联系起来, 整个园区道路根据不同的景观主题设置陶艺拼贴。一期的大型浅水池, 夏天是儿童戏水池, 冬天演化为下沉广场, 自然下沉的广场采用陶瓷拼贴, 蓝白相间的陶瓷碎片营造出活泼、明快的视觉效果, 成为社区儿童活动的主要区域。通过拼贴的艺术手法应用于整个园区的陶瓷不仅是一种特殊材质, 更是一种突破陶瓷自身尺度限制的艺术表现图式语言。由此可见, 不论陶瓷以景观小品的形式还是以陶瓷碎片拼贴的形式应用到景观中, 都是对陶瓷现成品或陶瓷碎片加以艺术化造型的再塑过程, 使其符合建筑和景观功能的设计要求的同时, 确定具体的陶瓷艺术表现形态, 再着眼于工艺技术与细节的处理, 使观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异质同构方式。异质同构, 即选用其他异质的材料, 比如:金属、木质、玻璃等材料, 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将两种物理属性不同的材质进行融合, 强调不同材质间的冲突性与差异性的同时, 得到另一种全新的综合材料。相对于同质异构的方式, 异质同构方式突破了单一材质的陶瓷艺术形式, 也是对现代多元共存文化的现实反映。绿地景悦示范区, 项目西北侧紧邻南湖一侧设置观景平台, 结合景观结构设计异型景观廊架, 廊架上陶瓷材质构成的标识与纹样, 与内敛、沉稳的木材搭配和南湖静水面遥相呼应, 成为入口处的点睛之笔。以异质同构的方式将陶瓷与金属、木材融合的廊架, 不仅在形式上打破了人们对陶瓷的固有认识, 同时赋予与异质材料结合的陶瓷新的艺术形式 ( 见图2) 。
通过异质同构方式对陶瓷艺术再创作, 既是对传统陶艺文化的传承, 又是对其运用于公共环境的一种全新尝试。不仅弥补了陶瓷材质本身的属性限制达不到的效果, 更在隐约中延伸了陶艺的美学语言, 使其以更丰富多彩的形态呈现在欣赏者面前, 为这门传统的艺术表达带来了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可能性。
2. 2 抽象化艺术语言构成
《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 一字之别, 显示了内容表达上的自由性和拘碍性。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来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定性, 即按物质的重量规律对形而下的物质进行精神性的艺术升华, 完成作为“器”的物质从形而下至“道”形而上的升华。提取陶瓷艺术语言, 通过归纳与总结应用到景观中, 是陶瓷从“器”至“道”的升华, 完成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绿地景悦景观示范区, 位于江西景德镇新城新行动中心东侧, 背山面水, 结合地块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采用开放式空间处理手法, 运用传统的造园手法借景, 把昌南湖、瓷塔以及周围连绵的山体尽收眼底。以当地特有的陶瓷艺术文化作为出发点, 通过提取青花冰裂纹瓷器的纹样作为售楼处景观设计的设计语言, 运用到景观平面构图中, 立面景墙、景观构筑物上以及照明灯柱上的立面饰面以及LED地灯上面等, 让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景观手法得以传承和诠释。
结合建筑和静水形态, 售楼处两侧设置景墙, 冰裂纹图式语言运用到景墙的不锈钢立面上, 形成了很好的视觉导向, 将人的视线引向静水面, 灰黑色静水池底勾勒出冰裂纹图案, 为现代景观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提取陶瓷上的青花冰裂图案并且应用到景墙以及镜水池, 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 而是通过对陶瓷文化的认识, 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 并对这一图式语言进行抽象化逻辑再现, 艺术化体现景德镇景观示范区独特的陶瓷地域文化, 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 见图3) 。
综上所述, 通过运用大量篇幅对典型实例的整理与分析, 意在提出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可行性艺术形式。即通过深入挖掘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与人类情感之间的联系纽带, 分析、概括陶瓷本身的几何形态与图式语言, 再对陶瓷艺术语言进行提炼、简化和逻辑再塑, 运用抽象化造型手法在景观中创造出非再现性的不具体反映陶瓷艺术的陶艺景观, 完成陶瓷艺术从“器”至“道”的形而上的升华。
3 结语
陶瓷艺术如何发挥其魅力以及通过何种抽象化艺术语言应用于景观空间, 创造出更具有人文情怀、生态化、创造性的公共空间, 仍需陶瓷艺术家与景观设计师相互学习与探索, 充分发掘陶瓷艺术的真正内涵, 了解景观与陶瓷艺术联系产生的微妙反应, 建立多种有效的、可持续的、创造性的景观陶瓷艺术语言, 从而丰富公共景观空间的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摘要:分析了陶瓷艺术天然的生态属性, 从物质材料语言以及抽象化艺术语言形式两方面, 介绍了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艺术形式, 概括了陶瓷艺术本身的几何形态与图式语言, 旨在利用陶瓷艺术创造出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景观空间。
关键词:陶瓷艺术,景观,生态特性,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武忠.心境的栖园[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4:161-164.
[2]田鸿喜, 薛圣言.论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语言的形态表现[J].艺术百家, 2007, 23 (z2) :97-99.
[3]薛圣言, 李颖.论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7, 41 (5) :27-28.
[4]朱峻熹.环境陶艺的艺术形象传达[J].陶瓷艺术, 2014 (5) :42-43.
[5]刘红.陶瓷艺术的生态学研究——以环境陶艺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20-23.
文化艺术研究的论文 篇5
这里盛产茶叶,有着极具地域特色的采茶民俗,丰富的茶事活动充分展现了当地茶农淳朴自然的生活风貌。
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及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介绍,以期对民族传统茶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粤北;采茶民俗;茶文化
粤北位于岭南山地的中段,是广东客家人的居住地之一。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是茶叶的盛产区。
他们整日在山间劳作,与自然亲近,形成了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
茶农们在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艺术活动,例如茶采曲、采茶舞等表演形式,既丰富了当地的茶文化,也凝聚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粤北采茶民俗中的采茶曲不仅唱腔优美,而且充满了生活情趣及浓郁的客家风味。
粤北采茶民俗在清代就有很多记载,采茶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
粤北采茶戏最初的曲调来源于赣南和闽西地区,之后又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极具特色的戏种。
由于这一戏种与当地的民谣在旋律与艺术特征上十分相近,粤北采茶民俗与赣南等地的采茶民俗也十分相近,因此,这一戏种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虽然各地的采茶民俗的艺术特点十分相似,但是由于语言差别较大,茶文化艺术形态也各具特色。
粤北采茶民俗所运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演员们歌舞相伴,旋律活泼灵动,格调清新自然,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现状十分贴近,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粤北采茶曲不仅提升了戏曲的艺术欣赏力,而且对粤北地方采茶文化的流传与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粤北采茶民俗特色
粤北地区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这里的茶农在田间耕作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茶事动作,充分展现出了茶农丰富的创造力。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采茶歌,早期的采茶歌发展于赣南等地,无论是内容还是旋律上都极具传统民间特色。
从表现内容来看,采茶民俗中大部分描写的是山水风光以及茶农的劳作活动和感情,内容丰富而广泛,真实自然。
与此同时,还融合了许多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山歌,丰富了采茶歌的曲调。
其中最具代表的采茶歌是《采茶谣》,这也是最早的采茶曲之一。
粤北采茶民俗中包含了许多茶文化历史,其中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思想与心情,在采茶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牡丹调》。
《牡丹调》是粤北采茶曲中最具音乐表现力之一,也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重要唱腔,在许多流传甚广的采茶民俗中都有广泛运用。
在采茶戏《卖杂货》中,仅《牡丹调》一个曲牌就唱了25分钟,可见此曲牌运用之频繁。
在20世纪80年代,地方采茶民俗的发展日渐繁荣,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粤北许多现代采茶民俗都被不断挖掘出来,即使是当前网络繁荣发展的时期,
采茶民俗也被运用到各种场合中,由此可见,粤北采茶民俗有着强大的表现力,极大地提升了茶文化的发展。
采茶民俗面对的大部分是农村观众,反映的也大部分是农村题材、因此采茶民俗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茶歌和采茶戏的剧目和作品也越来越丰富,采茶曲的内容与旋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茶文化艺术形态的不断发展中,传统而古老的采茶民俗也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情感表达。
茶文化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其中细微的差别情绪也有了更多要求。
因此,在许多采茶民俗活动中,为了满足各种演出的需要,传统的采茶曲、采茶戏等艺术形式也不断变化,经过更多不同手法的处理,变得更加真实自然,进一步突出了茶文化的艺术特色。
在采茶戏《借婚记》中有一场描述的是乡长在得知集体婚礼是做假之后,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羞愧不已。
在这段采茶民谣中,人们可以从采茶活动中感受到古代茶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同时以茶入景,对人物了解更为深刻,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茶的意境,同时也使观众更容易投入其中,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
采茶曲《寻梦》在采茶戏《人生路》中的运用,也充分地展现了主人公心事重重的内心活动,使人们对于独特地域的茶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采茶民俗的了解以及茶艺术形态的感知更为深刻。
2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
在粤北农村,广大群众对茶事活动十分喜爱,于是以茶事形态为原型,创作了大量的茶事艺术,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采茶民俗。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民俗来自于现实生活,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小人物都编进了采茶民俗中,而其中所使用的动作和对白真实而自然,尤其是粤北客家话的运用,更加通俗易懂,活泼亲切。
粤北茶文化的艺术形态极具地方特色,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夜偷寒衣》里,主人公不想做衣绣花,却不得不做,她边做边唱:“手拿绣花针,像有七八斤,打开花样看,横竖一大捆。
绣龙不像龙开口,开口就要咬死人”,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很有趣味。
除此之外,在对一些采茶民俗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较严格的要求,所以,在采茶文化的艺术形态上也要做到动作语言的准确和清晰,要熟练掌握其文化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茶文化语言,发挥其内在的情感诉求。
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也是丰富多样的,采茶民俗包括了广泛的茶事表演活动。
从茶事活动的表演到采茶戏曲的演唱,是采茶民俗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艺表演形式,人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与对话都编入了民俗之中,例如采茶曲的演唱伴奏等,演员们可以单演唱,也可以搭挡演出。
这些演唱中会有衬词衬句,能够使演唱的`气氛更加欢乐,以此来突出不同的角色,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在采茶民俗表演中,有许多说唱的表演,风格也很丰富,这些表演生动地展现了客家语言的浓郁特色,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而且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将方言融入到采茶民俗中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因此,极具特色、幽默诙谐的地方语言使茶文化艺术更加隽永深长,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3粤北采茶民俗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茶文化的发展与民俗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采茶民俗中,茶戏和茶舞等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配合不同的情境,无论是韵律还是内容风格都是丰富多样的。
采茶民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采茶歌舞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表现内容方面看,采茶歌舞大多描写的是茶区的山水风光和茶农们的生活劳作。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采茶歌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器乐伴奏,有歌曲伴唱,这种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更易于观众接受和喜爱。
在茶文化艺术形态中,粤北茶农们在摘茶采茶过程中的动作与形态,以及在劳作中传唱的茶歌,与当地的民俗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了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茶篮灯”,
这种表现内容主要是表演者要身穿采服,挎着扇子和竹篮,表现与茶相关的活动,例如上山、下山、种茶、摘茶等,这种形式主要是地方采茶民俗极具茶事知识的人来展现。
比如《小卖杂货》里的民俗特色,整个人物的动作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粤北采茶民俗中,有许多艺术类别都需要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采茶活动更具艺术表现力。
在粤北民俗中,由于采茶歌舞的艺术特点丰富,内容形式十分贴近百姓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因此也充分地展现了茶农们的劳动生活。
这些来自于生活中提炼的表现形式,格调清新,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4对茶文化艺术发展的建议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将茶文化融入艺术范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茶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粤北采茶民俗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茶文化艺术形态从最初的单一发展到后来丰富多样,内容广泛的题材内容,使茶文化艺术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无论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民俗,茶文化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出于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对粤北采茶民族的关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为茶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粤北民俗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茶文化艺术的发展要获得长远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即茶文化本身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加以运用,同时能够加强宣传影响,
将粤北民俗能够不局限于地域性,向外部延伸,让更多喜欢茶文化艺术的人了解这一民俗文化,通过广泛传播,使粤北民俗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
其次,在实际推广时,虽然使用的是当地的客家方言,但是仍然要运用规范的字音,不能破坏了民俗的艺术特色,从全新视角来解读粤北民俗文化。
在茶文化艺术发展中,民俗特色发挥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各种茶艺表演中,要充分展现民族茶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要重视粤北民俗的科学发音,虽然采茶民俗来自于传统民间,但应从理论上加以科学规范,建立正常的认知概念,在科学的指导下展现出粤北采茶民俗和民族茶文化艺术浓浓的地域韵味。
综上所述,粤北采茶民俗作为地方茶文化艺术形式,充分形象地展现了当地茶农自然淳朴的生活风貌,通过对粤北采茶民俗的特色分析,不仅能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于促进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6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Research on Computer Art Design and Art Design Relationship
Guo Zhaoxia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Art,Nanyang473004,China)
Abstract: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the area of design has come to a new age.Computer provides art with new visual experience as well as a lot of new energy.Computer design has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art form,while the art design also needs supports and aids of the computer.Only the mutual complements and union of the two ca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new art form be fully presented.
Keywords:Computer;Art design
艺术形式的创新从来就是每个时代审美追求的一面旗帜。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电脑的高度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手段驾驭表现形式的新型的设计模式——电脑美术设计应运而生。体现出了高科技的数字化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与艺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电脑美术设计必将给人们带来的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以及全新的设计思想。
一、电脑美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十一世纪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作为一种高科技的设计工具,它不仅使劳动时间大大的减少和劳动效率大大的提高,更让设计者创作方法发生了改变,甚至使其创作思想发生了改变。艺术设计是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产物,经过短短数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在艺术领域当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因为电脑艺术设计的出现使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电脑艺术设计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等。
技术与艺术并重,未来的艺术设计应具有的又一特点。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由于电脑软件的发展和它的方便、快捷的特点,现在的设计工作已经摆脱不了对电脑的需求,在各个艺术表现领域中电脑技术已经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并且体现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电脑艺术设计在艺术创作这一古老的殿堂之中已经有了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它被人们称为艺术和科学技术交汇的边缘学科,是一种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艺术的全新艺术流派。现今的艺术设计人员已经离不开电脑技术的帮助。它不仅为造型语言带来了新的视觉效果和表达形式,同时也引起和推动了艺术设计方法的变革。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因为电脑的出现改变。利用高科技的电脑技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要快、精、准、美、特;只有熟练掌握了电脑设计软件的技巧,才能够很好的取代一些传统的技法,去表现艺术,才能够呈现给人们另一种感觉的视觉盛宴。
二、电脑与艺术设计的创意结合
现代设计离不开高度技术的支持,但是运用电脑的同时,也要求设计师自身要有很强的艺术潜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由于电脑技术应用到艺术设计当中,使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反复推敲、修改设计方案比传统的方法更为方便、快捷,这大大的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而现在我们当中的很多设计者,仅仅只是沉迷于对电脑技术上的刻苦钻研,而忽视了对艺术设计创意的追求,这显然是不是一名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的标准。而相反,如果我们在掌握电脑技术之前先提高自身的设计修养和设计素质,就远远超过那些一味追求对电脑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而在设计意识上尚不入道的设计者。这样的话我们在掌握电脑软件应用时,便产生一种专业的设计“惯性”,自然而然地与电脑技术达成某种“默契”,这时,对于设计师来说,电脑软件不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工具名称和菜单命令,而是设计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在现代的电脑设计创作中,设计是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艺术形式存在的,它没有独立的观赏性,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概念有一定的區别。电脑设计首先必须完全服从于电脑技术的方法,成功的电脑设计作品不仅要强调设计的表现力,而且又要避免电脑技术的喧宾夺主;既要体现出设计者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且要使艺术风格化与技术功能化达到协调、统一。所以,我们既要让技术服从于艺术形式,又要让表现形式服从于主题内容,两方面互补统一才能充分表现出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电脑美术设计是集科学、艺术、文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一门综合类学科;我们只有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的去摸索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使之与成熟的心智合一,是艺术设计的最高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在电脑设计中得到真正实现,让艺术之光永远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郭朝霞(2000-),女,河南省南阳市人,助教,工程硕士,主要从事电脑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少煦.数字设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J].美术观察,2003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7
其实只要随手拿起一本艺术史翻阅, 你就能很容易地发现, 自诞生以来, 艺术就具有很重要的精神价值, 能够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 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其中, 对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 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而艺术要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人欣赏, 并能成功架起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换句话说, 只有当艺术作品能与普罗大众产生共鸣的时候, 艺术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化。
宏观来看,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国内外的艺术交流逐渐增多, 世界艺术的多元化在使中国艺术家们大开眼界的同时, 传统的视觉艺术观念和色彩观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油画也借此机会真正开始了多样化的发展。在面对一切都在变动中的不确定现实, 中国艺术家从传统的绘画题材与绘画形式里走了出来, 转向了诸多社会哲学、生活观念等绘画题材的创作形式。
另一方面, 大众的物质需求普遍得到了满足, 于是他们更多的开始追求起精神层面的需求, 艺术首当其冲。人们渴望走近艺术, 感受艺术的熏陶,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然而, 当下部分中国艺术创造者却在浮躁和高傲中远离群众, 满足于一些所谓的“业内专家”“艺术批评家”们的阿谀奉承, 自满自醉, 孤芳自赏。面对热爱艺术的百姓, 他们反而不屑与其打交道, 更不屑听取他们中肯的意见和看法。在盲目乐观的同时, 也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那么, 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国家是否也会出现呢?结果令人惭愧。不少鲜活的例子都表明, 相比急速发展中的我国艺术界, 西方艺术则明显更加亲近大众。
远有钟情于艺术的哲学家尼采, 他提出, 公众只要在艺术作品中看到自己的生活轨迹, 哪怕只有一点点相似, 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美。“艺术在这里是一种猜谜, 它让猜中者为自己的机敏和聪明而欢欣鼓舞。”近有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她在纽约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长达700小时的“静坐”表演里, 对面的椅子几乎从未空过, 有1400余人参与互动表演, 通过网络现场直播, 每日点击量达到80万次。她用行动除了告诉世人“艺术就是当下”外, 也同时表达了艺术就该是与更多人交流对话的媒介。
那么, 国内一些艺术创造者们耽于让作品困在小圈子里的原因何在呢?
1.利益为先
某些艺术工作者的功利性太强, 对艺术的追求逐渐转为对利益的执着, 丧失了对艺术追求的向往。
2.伪学术泛滥
当代艺术应该是开放性、草根性和反保守学术体系的。但国内某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已然形成越发自我封闭的小众化圈子, 从这个场子窜到那个场子, 作品却始终只是那几样。本是未成形的实验性艺术, 却赶鸭子上架地组织“学术”来盖棺定论。本是草根的艺术, 却整得高端洋气奢侈范。如此种种, 注定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会有一些走上歪路的艺术创造者选让作品也向金钱漂流。
3.乱吹捧
当下艺术批评界存在吹捧多批评少的现象, 致使部分艺术创造者太过浮躁和自负, 无法潜心创作出与大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本身而言, 艺术发展是离不开艺术批评的, 不过在当代艺术等领域, 批评正在逐渐变成一种怪现象:真正的有价值的批评基本缺失, 各种吹捧文章却铺天盖地。看到这个突出问题的人其实也不少, 比如第七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陈孝信就指出, 弥漫在当代艺术圈内的批评, 以追逐功利、商业化的批评居多。“批评标准的混乱, 给当代艺术造成了很大伤害。这一类批评不专业、没有学术见地、没有理想。很多批评文字不过是在帮投资人击鼓传花, 比如今天吹捧谁的作品极有价值, 明天再说某人更具大幅升值的潜力, 循环往复, 就这样把一批艺术界的明星造出来了……”
同时, 艺术批评界还有一个怪现象:吹捧远远大于批评。这类文章打着批评的旗号, 却对艺术家极力吹捧, 避重就轻, 将其根本不存在、或是很小的优点极力放。让你读完文章后, 会搞不清他到底是站着艺术的角度去进行批评批判, 还是站在金钱的位置上极力鼓噪。
4.客观因素不完善
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 国内艺术没有如愿广泛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中也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毕竟自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艺术才重新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同时, 人们的物质需求开始得到满足, 从而慢慢转向对艺术对精神的追求。在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 普罗大众对艺术的认知和了解与西方国家的民众相比自然是存在差异的, 艺术知识的普及没有西方国家的范围广也是能够理解的。
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 导致了两个特别奇异的现象。第一个“怪相”, 就是在国内大受好评的作品却根本不受国外同行的认同。第二个“怪相”便是之前籍籍无名的中国画家, 却在国外出了名, 画的价格扶摇直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国内市场的席卷。
针对艺术与大众之间距离过大的现状, 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加大教育力度
艺术欣赏必须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普及艺术教育无疑是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提高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 开展艺术类课余活动, 增设多种类的艺术选修课程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
令人欣慰的是, 现阶段不少地方已经试点进行相关教育的普及, 甚至将美术定位必考科目。虽然行政化了点, 但无疑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2.放下高傲身段
对艺术创造者而言, 只有让作品亲近大众服务大众, 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接地气”, 具有更多的艺术价值;此外, 要想创作出能与大众产生共鸣的作品, 必须要放下身段走入民间去取材, 这样既能开拓自己的视野, 也能如著名画家石虎而言, “在民间寻找到艺术的真谛”。
不过, 不少画家实际担心的是, 过于接地气的作品会导致评价不高, 甚至价格不高。笔者倒是认为, 只有接地气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的心, 而衡量一幅画的价值, 更多的不是他的主题, 而是对艺术理解和造诣。庸人自扰, 需要改变的不是扰乱自己的东西, 而是从提高自身做起。
3.推广公益性
应该由政府主导, 加强艺术公益性方面的作为, 比如开放更多的艺术展览馆, 策划多样性的艺术展览, 加大对艺术的宣传力度, 鼓励大众前去参观, 配备专业的解说人员同样是使艺术走进大众的方法之一。
只有当大众看到的作品能与自己产生共鸣时, 他们才愿意更多地参与到艺术当中, 与艺术创造者进行更多的互动。对中国艺术而言, 当艺术创造者更多地创造出亲近百姓的作品, 当百姓越来越多地愿意欣赏懂得欣赏这些作品时, 中国艺术的氛围和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中国艺术也将在“群众路线”上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黄应全著.《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梁维科.《尼采艺术观对当代艺术家的启示》.大众文艺, 2011 (21) .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8
1. 舞蹈培训与艺术素质
谈到艺术体操很多人会想到舞, 他们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也可以说艺术体操融合了舞蹈和体育。所以说艺术体操是极具艺术美感的, 舞蹈在艺术体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然而艺术体操最终的表现形式仍然是以体操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来展现的, 没有舞蹈那种柔美的呈现方式。艺术体操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科学、有效而又系统的训练方法, 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功之一。例如, 在艺术体操项目中, 很多教练员都会采用芭蕾基本功的基本功训练方式, 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艺术体操和芭蕾舞在“规范性”上有着相同的特点, 艺术体操即包含了芭蕾的柔韧动作, 还包括更多的变化和耐力, 但是运动员舞蹈的基本功水平直接决定了艺术体操运动员艺术素养, 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动作中的艺术价值分。和一些高等水平国家的运动员相比, 我国在艺术体操运动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 相同的动作规格下, 裁判员以及观赏的观众对运动员的评分以及评价都有很大的评价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国家运动员的身高以及身材比例都远不及欧洲的一些国家, 欧洲运动员的腿要比我们国家运动员更为修长, 一些动作做起来就显得更加的自然、漂亮。
2. 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素质
艺术体操是通过一定的表现力来传达出来的, 只有通过艺术活动才能讲体育竞技中的这种情感色彩传递出来, 这样流露出来的艺术情感才极具传染力。总的来说艺术活动就是一种传递感染力的过程,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染需要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表现。人们在欣赏艺术活的时候, 最渴望的就是表演者能够从最深处和自己产生感应, 从内心深处被感染打动, 从而更充分的享受自己的欣赏过程。艺术体操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 在比赛中由裁判员打分决定胜负, 在打分的过程中实质上还是人性化的, 分数上难免会有个人情感上的偏差, 在这点上我们要充分抓住, 用更充分的艺术表现方式去打动评委和观众, 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增强艺术素养。
3. 艺术知识和艺术素质
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艺术素质离不开艺术科目中的艺术知识和教育资源, 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是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的, 这是最为基本的感官审美能力。然而, 在艺术体操运动中, 运动员的审美不能只是止步于身心的愉悦上, 需要更多的后天培养, 通过艺术知识的积累创造出更好的艺术素质。好的运动员一定离不开专业的知识积累, 通过艺术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系统的提高运动员的艺术素质, 提高运动员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 同时也能提高运动员对艺术体操本身的了解。因此, 对于运动员来说, 除了天生的艺术感, 后天培养是对其非常关键的帮助方式。通过不同类型的艺术知识以及艺术课程的学习, 逐渐积累成为一个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对于艺术的创造都是离不开知识的, 艺术源于生活, 艺术作品是生活与情感的一种交融与流露, 面对需要不断被超越的艺术, 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冲破现实的约束, 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创作更多的艺术灵感。
4. 音乐和艺术素质
在艺术体操运动中, 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很好的抒发运动员的情感, 展现运动员的内心情绪。在艺术体操中是离不开音乐的, 音乐是体操的灵魂, 是艺术体操中必须的内容之一。音乐呈现出来的是成套动作的一种表现风格, 也是艺术体操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在艺术体操比赛中, 具有特色鲜明的伴奏音乐可以很容易的给裁判以及观众人员带来十分强烈的震撼,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 艺术体操中的音乐可以对表演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由于艺术体操所有动作都是在伴奏下进行的, 运动员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表现自己, 传达音乐中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 运动员需要中分的理解音乐中的情绪, 跟着自己所听到、理解的音乐进行运动的诠释。因此, 艺术体操运动员都需要有十分好的乐感, 否则会很容易造成动作上和音乐的不协调。因此, 在运动员的乐感上需要加强训练和培养, 这直接关系到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赛场表现, 提高运动员的艺术素养。
结论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表演动作的过程中要更好的去把握艺术体操的艺术性, 增强运动员的基本舞蹈功力, 提高运动员的音乐素质, 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欲望, 增强运动员的艺术知识功底, 将运动员的艺术素质渗透在其本质之中, 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此外, 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表现能力塑造其人格魅力, 使艺术体操运动员更好的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 提高品德素质, 增强心理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艺术体操的培养对象是运动员, 运动员需要把自身的艺术素质呈现给观众以及裁判。
摘要:艺术体操主要是技能技能主导型的体育运动, 十分具有美感, 长期以来, 我国艺的术体操项目在艺术表现性上都比较薄弱, 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艺术素质上和国外的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重新调整训练, 不仅仅只是重视身体难度的训练, 还要增强运动员在艺术素质方面的培养,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艺术体操运动中运动员艺术素质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方法 , 对促进艺术体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艺术体操,运动员,艺术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范文闻.学习艺术体操必须重视艺术素质的培养[J].郴州师专学报, 1996, 41 (1) :64-65.
[2]陈长录.文学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J].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
《科学研究的艺术》 篇9
一、艺术市场的研究现状
尽管从学理层面系统深入地探讨艺术市场的若干理论问题很有必要,然而,国内学术界关于艺术市场的研究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纯粹探讨艺术品鉴赏与投资技巧的介绍性文章和普及性著作不断问世;另一方面,这些文章和著作大都缺乏学理层面上的深入总结和系统概括。为了全面了解近十年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状况,我们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里关于“艺术市场”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研究,以期对艺术市场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就艺术市场领域的文章而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共收录了552条“篇名”为“艺术市场”的文章记录(截止至2010年10月)。具体来说,以“艺术市场”为题的文章数量增长趋势与中国艺术市场的走势可谓大体吻合(见图1)。总的来看,多数文章都具有时效性强和理论性弱的特点。
从近十年出版的艺术市场类著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书画、瓷器等某种艺术品为对象,分门别类介绍相关知识,例如浙江大学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丛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2005年开始推出的“中国艺术品投资与鉴宝丛书”;第二类是以收藏者的个人收藏经历为线索和基础的经验总结,例如林家治等著《让你价值连城:收藏家发迹的秘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张丁著《收藏之道:艺术品投资采访手记》(岳麓书社2006年出版);第三类是针对某一时间段的艺术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例如赵力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从2007年起出版)、《中国艺术品市场年鉴》编委会主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从2006年起出版);第四类是系统研究艺术市场的专著和教材,例如章利国著《艺术市场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李万康编著《艺术市场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正如李万康在《艺术市场学概论》中所说:“近年来,艺术品投资与鉴藏大兴”,“但研究之粗浅,仍可用空白二字形容”。时隔五年,回过头来再看,问题依旧存在且无多大改观。
二、艺术市场学的名与实
章利国在《艺术市场学》中指出:“艺术市场学是对艺术市场的本质规律做全面科学研究的新兴学科,是艺术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名为“艺术市场学”的著作其实既不“全面”,也不见得“科学”。顾名思义,艺术市场显然应该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摄影、电影、电视等诸多领域。但是这些著作大多只关注美术中的绘画,连书法和雕塑等领域都很少涉及,更不用说瓷器和玉器等中国艺术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以绘画“概”艺术的艺术市场学著作显然很不全面,更难以回应艺术市场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
从艺术市场学的分析框架来看,存在着貌似科学,实则生搬硬套之嫌。艺术市场学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简单二分法就是一例。在艺术市场学的分析框架中,通常把画廊称为“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而将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视为“艺术品交易二级市场”。这种划分思路显然来自股票市场,即把股票的发行市场称为一级市场,而将股票的流通市场视为二级市场。事实上,这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分并非适合艺术市场的实际状况,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生搬硬套,对市场的真实运作并不了解。首先,中国艺术市场的经营机构和经营方式并非只有画廊、拍卖行和艺术博览会,还有古玩摊、艺术品摊、古玩商店、工艺品店等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艺术品融资、艺术品典当、艺术品租赁、艺术银行服务、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网上交易、艺术授权衍生品等新兴的艺术品经营方式。然而,艺术市场学却对这些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机构视若无睹,对新兴的艺术品经营方式置若罔闻。其次,艺术市场学者常以先入之见看待中国艺术市场。与西方艺术市场不同,许多中国艺术家本身就是一个“小画廊”。艺术家不仅是画廊的艺术品供应者,而且常常跳过画廊这个中间环节,直接向收藏者甚至拍卖行提供艺术品。在不少学者看来,这种已有千年历史的中国艺术品“直销”方式大有问题,甚至“严重扰乱了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要么是对这种直销方式视而不见,要么武断批评其扰乱了一级市场,却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这种直销方式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总的来看,中国的艺术市场学研究显然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不能直面艺术市场现象,而以先入之见指点市场,当然只能是隔靴搔痒,不能很好地对症下药。
三、艺术市场研究的困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近十年的相当一部分艺术市场研究成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表面、深度不足,甚至东拼西凑、错漏百出的问题,更遑论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规范性和学术性研究,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少观点和结论的随意性、误导性和危害性非常之大。读者既看不到现象背后的规律,也找不到解释事实的理论。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甚至有碍于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就目前的艺术市场研究而言,至少存在两大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比较单一,不够规范,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由于研究艺术市场的学者背景和学术训练以人文学科居多,因此,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综合研究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则很少见。不仅如此,许多定性研究严格来讲并不规范:随意性较强、系统性不足、逻辑性欠缺。这就直接导致了艺术市场研究虽然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其实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规范的定性研究所具有的研究优势,对一些重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长期未能达成共识。因为艺术市场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局限于定性研究,这就很难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量化描述,从而不利于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真实现状和存在问题,也不能够为中国艺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主题高度集中,前瞻性的研究不多,解释力强的成果很少。根据艺术市场领域研究文献的性质,艺术市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侧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比较重视艺术市场的理论建构和学理反思,而侧重应用理论研究的学者则比较关注现实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艺术市场研究还是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但是,在艺术市场的应用理论研究方面,除了存在研究主题高度集中于热点问题外,还存在流于描述现象,缺乏深度分析的问题,很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明显现实意义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答,前瞻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最为严重的是,艺术市场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两张皮”现象依然十分突出,真正具有跨学科和跨领域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很少。这不仅制约了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度,而且影响了艺术市场理论的系统建构。
四、艺术市场研究的出路
总的来看,艺术市场理论的发展无外乎来自两种力量,现实问题的拉动和研究方法的推动。到目前为止,中国艺术市场理论的前进主要来自于前者。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方法推动方面有所突破的话,中国艺术市场理论的发展空间和学术增长点都会大大增加。这是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原因。推进艺术市场理论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按照李万康的观点,“艺术市场学是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与艺术史、美学、鉴定学、考古学、艺术类型学、艺术信息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品消费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但中国艺术市场研究的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其直接后果就是那些原本具有整体性意义的艺术市场基础理论问题被强行分解成了单一学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学术工具也因此被局限在某个学科的视野内,从而使这些基础理论问题失去了本来的价值或者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而难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这也使得艺术市场研究由于缺乏方法论的支撑而踯躅不前,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国内高等院校仅有的几个艺术市场研究机构,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都不具备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特征。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学院(系)的边界,为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平等对话和合作研究的开放式实体性研究平台。在此基础上,以艺术市场的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为纽带,以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的软、硬件条件为支撑,通过跨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取得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从而逐步解决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第二,推动艺术市场学者跨学科交叉学习。从艺术市场学者的角度来看,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学者的学术训练比较单一,很多学者只具有某一学科的学科背景,这就使不少学者有心“跨”而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采取几个措施:首先是依托艺术市场研究机构或艺术市场跨学科开放研究平台,开办艺术市场领域的跨学科培训班,鼓励艺术市场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参加跨学科培训计划。从学术训练的角度打开艺术市场学者的学术视野,了解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并接受不同学科的系统训练;其次是鼓励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艺术市场方向的研究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根据他们的学科背景,结合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需要,确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论文选题,从小问题入手逐步尝试解决艺术市场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此外还可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高等院校启动艺术市场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鼓励教师和学生主动选修或旁听不同学科的课程,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艺术市场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自觉性和问题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确定跨学科课题,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艺术染整的现状研究 篇10
艺术染整是一个全新的人文染整概念, 国家纺织品开发中心《2005年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染整篇》将其定义为:艺术染整, 狭义上是扎染、拓染、转移压皱、丝网印花、即兴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手工工艺集群的总称, 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 运用现代印染科技、数码技术和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多种特殊工艺手法, 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和立体, 单色和多色交融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后整理技术。由于艺术染整的一系列技法主要是在扎染工艺的基础上拓展耳朵, 习惯上还被称之为“现代扎染”。
二、艺术染整的风格
从扎染技法和艺术风格两方面来看,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扎染地区主要有亚洲 (中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非洲、美洲和欧洲四个地区。
1、亚洲
(1) 中国
20世纪末,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时尚流行的影响, 我国扎染工艺, 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开始突破了传统的单一风格, 在面料载体、图案设计、工艺技法、时尚创意、应用范围等诸多方面, 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开放气象。其具体表现在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兼容并蓄的染艺表现形式和工艺探索中, 顺应了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对艺术染整的内在需求, 并为现代扎染视觉差别化的审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国保持比较完整的扎染技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南、新疆和江苏南通等地区。
云南大理的周城是我国著名的扎染之乡, 图案十分丰富, 图形取材广泛, 多为动植物、花卉等自然图形的写实形象。因其图案形象生动、晕纹自然、蓝地白花、青里带翠、素雅凝重, 具有回归自然的拙趣和古朴典雅的风格;大理的扎染制作基本采用天然纤维面料、植物染料和手工染色的方法, 一般用于家庭布艺、民族服饰、旅游品开发中, 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
四川扎染技法较多, 主要有绞、缝、扎、捆、撮、叠、缚、夹等数十种技法。四川扎染注意染色的层次变化, 结构主要以单独纹样为规则排列, 题材讲究流传已久的吉祥寓意纹样。
(2) 日本
称扎染为“Shibori”, 在1992年成立的世界民间组织“WSN”对其的解释是:一个集合名词, 包含捆、缝、折叠、包、卷、缠等方法, 因为在英语中没有可与之相配的词汇, 可解释为“扎染”。
今天, 日本扎染一扎法和染艺丰富精良、制作特点细致华丽而享誉世界。日本扎染艺术最具特色的是名古屋地区的有松染布。有松染布是地方平民风格的代表, 名古屋有“扎染的故乡”之美称。有松绞独特的扎染技法是近代日本扎染的代表, 其工艺简单、图形多样, 随着扎线手势的轻重、扎线的粗细与扎线回数的变化, 可以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纹样, 如斜纹、直条、格子、波形、龟甲形等上百种。概括起来, 有以下流派:
三浦流:是在继承中国风味的基础上又发展处自己的风格, 一白色格子状的图案为主要特色。
岚流 (狂风流) :这一流派的视觉风格以暴风雨狂风般的纹为特色,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速度感。
蜘蛛流:该流派的特色在于其线条呈放射现状。因设计多依赖于手工绞而费时较多, 在有松染布中属于精品。
缝流:是一种直接将细线缝在布上而不用染后拆除的风格。
日本的扎染技艺主要应用于和服和日用工艺品。
(3) 印度
印度称扎染为“Bandhani”, 有几何图案, 也有兽形、人像或花卉图案, 极其精细。印度还有一种纱线扎染的技术, 称“伊卡”伊卡技术是指在纺织前, 将经纱线和纬纱按照预定的形式进行扎染, 然后再织成设计的花样。我国新疆爱特丽斯绸的制造方法起源于印度的伊卡。
2、非洲
非洲扎染属于撒哈拉沙漠南面的新斯达姆文化, 图案花形以几何花纹为主, 风格简练粗犷。非洲经济发展慢, 民族文化印记强烈, 所以扎染艺术风格仍然保持着原始的意味。
3、美洲和欧洲
现代文明起源于欧洲, 传统的手工扎染已然淹没于现代文明的浪潮中。然而, 19世纪匈牙利某些地区的染匠们, 仍然保持布投入染缸前先在布中缝入一些种子和谷物的传说, 以染成一些简单的图案。
扎染在美国及欧洲各国的相关记载较少, 欧美早期的扎染艺术形态来源于非洲及印度, 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尤指印花技术和刺绣文化有关。
20世纪60年代, 在现代社会思潮和现代艺术观念的冲击下, 扎染受到嬉皮士运动、现代绘画艺术形式和摇滚乐的影响, 产生了迷幻光影与饱和色彩混搭的现代视觉图形, 呈现出摇滚乐般强烈的节奏, 将人们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的个性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
自此, 融入当代文化流行的扎染艺术走进时尚领域, 开始应用于大众休闲文化衫、高级时装和高级成衣等领域, 成为艺术染整视觉创新风格形成的重要基因之一。
摘要:艺术染整, 狭义上是扎染、拓染、转移压皱、丝网印花、即兴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手工工艺集群的总称, 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 运用现代印染科技、数码技术和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多种特殊工艺手法, 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和立体, 单色和多色交融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后整理技术.本文通过介绍各国扎染来诠释其染整的艺术性。
关键词:艺术染整,扎染
参考文献
[1]顾鸣.从艺术染整谈我国服装设计差别化.2005“中华杯”国际服装论文集1-6.
科学的理念,艺术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批评教育 科学性 艺术化
2009年8月24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出台,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笔者认为,新规定明确了教师的批评教育权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为原本遮遮掩掩,但又不可避免的批评正了名。批评,就其字面而言,含有品评、判断的意思。教师的批评,是通过客观地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来沟通师生间的思想认识,促使学生产生积极行为,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好的批评具有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的作用。如今,把批评光明正大地拿到台面上来讨论,可以提高老师们对批评的认识,探索更有效和无害的批评方式,把批评的负面效应减到最小。
一、没有批评就没有完整的教育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由来已久。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曾有过挨批评的经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赏识教育”成为主流,尊重学生的呼声日高的新课改实践中,人们对学生情感需要和兴趣的关注远远胜于对教师主导教学行为的关注。于是,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象。的确,教育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这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但是,以表扬为主,并非以表扬为唯一方法。表扬和批评就像教育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一味地姑息纵容,当罚不罚,则会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合理的批评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积极意义,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之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由于不良行为受到了批评,往往体验深刻,能促使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学会真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并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品位的高低。对于有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言行,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呢?
二、科学而艺术地运用批评
苏军在《文汇报》上撰文写道:“教育从来就是一门高深的科学,是一门奥妙的艺术。班主任即使行使正当的批评教育权利,也应当具有科学的精神、艺术的气息和温馨的体贴,更何况面对的是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完全相同的人。采取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学生,每个班主任的理解和实施是有差别的,不过用‘艺术’去行使‘权利’,也许更能體现教育权利的有效性。”笔者很赞同这段论述,或许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不是缺少批评的权利,而是缺乏批评的科学态度和艺术魅力。
(一)科学性
批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应和“赏识教育”一样,遵循教育心理学原则,才能收到既定的效果。笔者认为,科学地运用批评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性原则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该是以对人性的尊重为前提的。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是无条件的,即使学生犯了一定的错误,教育者也应把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作为开展教育工作首要遵循的原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爱为出发点的批评才符合教育的本意。
2.针对性原则
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它针对的是学生的过失,且这种过失有主观上的故意,而不是由于外在的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引起的。批评的针对性还表现在: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而批评全体学生。因别人的过错而无辜受罚,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3.公正性原则
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错误,不能凭主观印象感情用事。不能因为是好学生就姑息纵容其错误行为,是后进生就加重对其批评,更不能根据自己心情的好坏而随意批评学生。学生同样的行为表现,在教师情绪良好时就宽容对待,而在教师情绪不好时就招致批评。这样的做法有悖于公平,会引起许多消极后果,也降低了教师的威信。
4.及时性原则
批评要及时,要抓住学生刚犯了错误时的愧疚心理进行教育。当错误行为在学生头脑中还鲜活的时候进行批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反省,有利于对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当然,批评要及时也不是指所有的批评都要在学生犯错后马上执行,对于一些复杂事件,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差,在把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从理智出发进行批评教育。同时也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冷静下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使批评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
5.适度性原则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慎用批评。如果用鼓励、表扬或其他正面积极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就应该优先使用其他方法。在万不得已使用批评的时候,也要注意适度。过重的批评易伤害学生的感情,而过多的批评会让学生变得麻木,失去教育的意义。
(二)艺术化
教育是雕塑人心的工程,批评教育虽然是以规范来限制学生的日常行为,但也应讲究策略,讲究艺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认识错误,真心诚意地改正错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批评教育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用肢体语言或严肃的眼神代替言语的批评
如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走到学生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或者拍拍他的肩来提醒他。当课堂上比较哄闹时,教师可以停下来,用严肃的眼神扫视全班,让学生知道该安静下来了。
2.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进行批评教育时态度要鲜明,表情要严肃
老师批评学生的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力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客观地陈述事实,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学生所犯的错误
教师批评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品性。不用负面的形容词批评学生,更不能以侮辱性的语言,如“你真笨!”等批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恶意评价或是发泄,都有可能导致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产生,使学生自卑或自负,对他人、集体、社会认识偏激,消极厌学并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健康向上的追求。
4.批评学生时,教师心态要平和、冷静
事实上,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往往不是批评本身,而是附加在批评上的情绪产物。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易带上个人的负面情绪,如发怒或冷漠等,它们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无法度量的。
5.批评的场合恰当与否,也关系到批评效果的好坏
教师应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结合学生的性格选择适当的场合开展批评,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为顾全学生的尊严,应多私下批评,少公开点名批评。
6.批评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相信每个老师都听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自己做出对自己的评价,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改正,这就是批评艺术的最高境界吧。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事件,让学生跳出来客观地看待问题,通过评价故事中人物的对错来认识自身的错误。
7.批评教育应以学生的反应为标准和尺度
沟通的效果取决于接收方的回应,而批评作为沟通的一种方式,理应顾及学生的反应。“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相对于表扬的甜,批评就是苦的。教师在磨炼自身批评艺术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批评,坦然地面对批评,真心地接受批评。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批评,并艺术地运用批评,一定能够把批评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浅析 篇12
一、艺术与科学的概念整合
“科学”在通常意义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其中自然科学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社会科学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经济、政治、军事、历史等学科。科学所包含的内容广阔,“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综合知识体系。”[2]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诞生,并根据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前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包含于“科学”的大范畴之中,两者之间并无任何壁垒。
“艺术”虽然归属于科学的范畴之内,但它具有很多独特个性。艺术是人类依照美的规律,主观能动的创造精神产品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意识形态,更是一个创造性的生产过程。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审美共鸣,满足人类心灵对于美的渴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可以逾越科学所确立的秩序和规范,在精神领域弥补人类难以实现的物质愿望。但正因为艺术的这些特性,使其与科学之间仿佛被划定了一道潜在的鸿沟。
二、艺术与科学在历史上的比翼连理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在诸多自然现象中探索其发展规律,寻求现象中的本质,为人类社会改造客观世界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创造之源。“艺术”则旨在遵循自然现象中美的规律,探索人类的心灵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无与伦比的洞悉力和创造力,属于精神文明的缔造者。艺术与科学之间看似沟壑重重,但它们的形成都源自人类对事物本源的理解,它们的发展都是由人类的创造力所带动的。
公元前六世纪,被誉为美学鼻祖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他们自如往来于科学和艺术之间,主张把艺术和科学融为一体。该学派在公元前五世纪所提出的“黄金分割”理论如今依然被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领域,同时该理论在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学科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统治秩序被破坏,新的制度逐步建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此起彼伏,思想文化体系也变得异常繁荣,出现了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讲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深知本性的洁白,却要谨守混沌的态势,这将成为天下的范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学认知领域和艺术创作方面。由此可见当时人类对于自身和外界事物的认识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既追求数理的和谐又重视意象上的博大。这样直觉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和科学在意识形态上浑然一体。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对于宇宙自然的探知伴随着科学家在数学、物理、地理方面的发明和发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也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艺术家自然而然地把科技原理贯通于艺术创作之中,使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无法准确界定其艺术家或是科学家的身份。例如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达·芬奇,他精通光学、力学、解剖学和机械工程学等,同时也是创作了《蒙娜丽莎》等绝世佳作的艺术大师。达·芬奇在绘画中利用透视学原理,把几何学与画面中的点、线、面关系紧密结合,进一步确立了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的关系。与此同时,在东方的艺术文明进程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衰落于清中期的理学。广义上的理学意在讨论“天道性命”,即世界的本源、人类的心性来源以及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等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学派之一。理学观点虽然无法直接引导受众发明望远镜来观察天体运动,却可以结合道教思想虚构出一个广袤的宇宙构造图式,这正是人类探索自然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片段。受理学影响颇深的宋代绘画也从绘画观念的话语构建及形式语言的选择等方面顺应着科学的发展。
另外,无论是作为人类文化瑰宝的仰韶彩陶、商周时期辉煌瑰丽的青铜器,还是追逐自然光色的印象派名作、包豪斯风格的设计作品等,无一不是艺术与科学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证明,艺术仿佛是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芒,温暖着人类的双眼,而科学恰恰就是为这道光芒引路的真理。科学带领艺术避免其陷入华而不实的虚幻境地,艺术则防止科学因为缺乏人文精神而变得不近人情。换言之,失去科学的艺术寸步难行,离开艺术的科学同样举步维艰。
三、艺术与科学在当代的完美互动
当代特别是21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各类高科技、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艺术从创作灵感到制作手段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理性精神已逐渐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整个世界正在用全新的创作素材、高科技的表现手段来演绎着艺术家对于科学的认知;科学家的创造也因崭新的艺术思想而变得更为活跃、生动。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其中以“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最为瞩目。在《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创作的创意作品《物之道》和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的作品《生之欲》成为本次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李政道先生以《生之欲》为例指出:“吴先生的作品就是把宏观的人类的情感寄托在微观的蛋白基因上,将人的生命和欲望连在一起。它使我们了解,什么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产生的创意。”[1]而吴冠中先生在谈到《生之欲》的创作过程时则谈到:清华大学生物研究室组织艺术家观看微观世界,是蛋白质的图片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吴冠中先生认为:“新的艺术情思催生出新的艺术样式,新的艺术技法。但材质、科技等等的迅速发展却又启示了新的艺术技法,甚至促进了艺术的大革新。”[4]这次艺术与科学理性的对视在艺术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给艺术和科学带来一系列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代艺术中,“艺术与科学技术新的统一”从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将工业技术纳入艺术生产的环节之中,使艺术创作逐渐摆脱原有的手工制作特性,转向利用新技术对新材料进行运用和加工等方面。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虚拟技术的开发和数码艺术的兴起,新手段的应用促进了艺术本体形态的转化,进而提炼出新的艺术理论指导当代艺术的前进。例如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安尼施·卡普尔的大型装置作品《升天》。在威尼斯圣乔治大教堂正中央一个一人高的圆柱形蒸汽发生器和四周四个柜子里各装的十二个大风扇以及屋顶的管道使大厅内的气流旋转上升,屋顶的辅助射灯能够让观众通过斜射的光线隐约看到整个气旋的形态。蒸汽旋时而清晰时而虚幻的形象搭配着风扇群发出的风噪声增加了作品的宗教色彩,使其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庄严和空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当代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多年思辨的哲学思想和一生的艺术追求的综合反映,同时这些作品的创作也离不开艺术家长时间对多种材料的综合认知实践,这也恰恰是艺术与科学完美互动的有力证据。
结语
面对崭新的21世纪,我们发现艺术与科学这对人类文明之花依旧无法分开,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和守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艺术创作中传统的思维方法和制作手段正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和考验,单一化的形式语言已经转入多元化的发展轨迹。同时,伴随着现代科学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艺术也不断地向科学灌注着无尽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互动日见频繁,艺术与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也只有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才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3]林公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与科学的真正对话[J],艺术·生活,2001.5
[2]惠彦渊,试论艺术与科学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相互作用[J],艺术科技,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