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艺术论文

2024-07-20

科学艺术论文(精选12篇)

科学艺术论文 篇1

赵景瑞老师在基层小学一干就是15年。于1976年调入区研究中心做教研工作又有24个春秋。在职业、事业、科学、艺术几者关系上, 赵老师用亲身实践证实了他自己的座右铭:“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完成, 将事业作为科学去探索, 沿科学朝着艺术去追求。”

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完成

赵景瑞老师几十年来, 从未放松教学研究。培养青年教师, 承担或参与的全国性课题5个, 市级课题3个, 区级课题8个。个人探索专题数十个,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项研究成果获全国、市、区奖励。在全国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就是他心血的结晶, 数名他带培的徒弟及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全国、市、区显露头角, 荣获高奖, 成为市、区骨干教师。

赵景瑞曾深有体会地说:“搞研究需要有三劲。没有钻劲, 就深不了;没有拼劲, 就干不了;没有韧劲, 就干不好。”这三劲的动力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喜爱, 对教学研究的挚爱!这里只举他写《北京教育丛书》时的体会。写这本书时需要将他多年来研究的成果系统整理, 这使得他不仅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 而且要写出细目样章来接受质询, 后期还要撰写、修改、校对, 应该说是个苦差事。当时的赵景瑞老师的家里上有瘫在床上的老母、老父, 下有未成年的子女, 上班时间干事务, 忙得团团转, 没工夫静心思考, 只能靠业余时间完成, 在那段日子里可以说他几乎把每天晚上及休息日全搭上了, 赵老师有句常挂嘴边的话:“我是上班时间抓事务, 下班时间搞业务。”最后, 终于完成了11万8千字的专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终于品尝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愉悦, 锤炼了拼劲、韧劲。

赵景瑞老师深知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靠单兵作战, 需要培养青年教师, 所以他甘做人梯, 培养梯队, 长江后浪推前浪, 喜看后浪超前浪。1997年, 赵老师为了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 几个月竟指导备课21次, 有一天竟奋战到凌晨一点, 当这位青年教师的爱人深夜接她时, 开玩笑说:“就40分钟的课, 哪有这么备的呀!”这节课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更重要的是这位青年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一次, 赵老师负责指导徒弟王文丽老师参加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的备课。参赛的课文是《五彩池》, 怎样才能既品词品句、又训练学生运用语言, 夯实基础,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呢?他带领着备课组反复研究, 寻找结合点, 终于取得了突破:在孩子们分别品读了“水池”“池水”和“池底”的美丽之后, 教师利用总结全文的契机, 与学生合作, 巧妙地将板书中的词语连成一首诗。这一设计既帮助学生疏理了全文, 感受了大自然之美, 又让学生活用了语言, 体味到了语言的诗韵之美。在市教学大赛的会场上, 当学生迸发出“五彩瑶池在人间”“原来瑶池不在天”“藏龙山上显奇观”“还得站在高处看”等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语句时, 所有听课教师为此设计拍案叫绝。王文丽老师在这届市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唯一的特等奖。就在王文丽老师捧起了特等奖的证书的当天下午, 赵老师又赶到了崇文小学讲座, 由于劳累过度, 突然大腿不听使唤了, 急诊判定是得了脑血栓, 病倒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 才又慢慢恢复, 他不畏疾病, 最终又一次走上了他热爱的讲台。

将事业做为科学去追求

教育是事业, 更是科学。赵景瑞老师根植于教学, 服务于教师, 潜心于研究。探寻、挖掘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 精心进行多项教学改革及专题研究。赵老师依据语文学科思想性、人文性、必要性、分散性、感染性等特征, 提出了阅读教学中育人的六条途径:挖掘教材———育人凭借点;摸进学生———育人的入手点;寓于训练———育人的融合点;情感效应———育人的催化点;知行结合———育人的扩展点;为人师表———育人的默化点。在作文教学中, 挖掘出文源、文意、文风、文采、文宿的育人因素, 从健康向上的内容入手。从写诚实起步, 从作文的应用延伸, 打开了既学作文又学做人, 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语文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赵老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正确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方向, 紧紧抓住阅读教学这一基本环节, 从不同角度积极摸索阅读教学中优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终提出了“音、形、意、道、境、情、采”七个要素, 从训练功能角度剖析每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总结出了还原生活、双向示范、提供语言情境三大教学手段, 为学生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的提升开辟了广阔的训练场, 赵老师认为训练的关键是由课文静态的语言文字变成动态的教学中的语言文字, 最后使其成为“活化”的语言文字。为此赵老师深入实际, 亲身实践, 总结出“活化”语言文字的方法:一是将课文语言转化为生活再现。二是将课文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朗读) 。三是将课文静态语言有意加以增、删、换、调、选的变化, 以此品味课文语言的精美。四是适时地将理解语言转化为运用。

素质教育在普教战线的实施, 促使赵老师在研究教师教的同时, 着重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究。主动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八五、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小语学法指导”的研究。他认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提高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学法指导纳入语文教学, 集中体现了由重教向重学的转移, 由重结论向重过程的迁移, 由重个别向重一般规律的转移, 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项重大突破, 使叶老倡导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得以真正落实。赵老师指出:“课文是个例子, 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例子, 既是练例, 又是范例。他的“课文要懂不为懂”的观点很有见地。为了帮助老师们强化学法指导, 赵景瑞老师, 不辞劳苦, 奔波于教学一线, 备课、听课、评课, 共同摸索出学法指导的三要素:学法目标、学法操作步骤, 学法指导措施。探索出“导法、悟法、用法、选法”四个教学环节, 帮助教师将学法指导转化为自觉行动, 这已在崇文区开花结果。由赵老师亲自指导的5节学法指导课先后荣获中央教科所颁发的全国学法课大赛一等奖。

为了探索主体性发展, 他又在语文教学中侧重研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全动 (全体、全程、多器官参与) 、自动、互动、主动活动, 激励学生敢质疑、教学生会质疑, 导学生会解疑, 主动地探究, 让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起来。

沿科学朝着艺术去追求

一次, 赵老师在上作文观摩课, 台下是刚刚认识的几十名小学生。学生望着身材高大又生疏的老师, 略带惊异, 紧张。赵老师微笑说:“你们面前的老师姓赵, 大家说说赵老师的身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异口同声:“高!”“谁能形容赵老师怎么高哇?”学生说:“赵老师高极了, 赵老师一定有一米八以上!”赵老师打趣道:“篮球运动员姚明身高2米多, 我还是个矮子呢!”台下一片笑声, 紧张空气变得轻松了。赵老师启发道:“看来, 这么形容身材高, 不大好。怎么办?”台下静了下来, 只见赵老师不慌不忙地请全班最高的和最矮的学生上台, 站在他的左右。这样现场情况的直观, 使学生立刻心神领会地说:“班上最高的同学才到老师的肩, 至于最矮的嘛, 刚到老师的腰, 赵老师可真高呀!”赵老师顺势点拔:“你们看,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大家还能找到比较物吗?”学生纷纷举手, 让老师手触灯管, 进门试试, 摸黑板上沿……学生指挥老师的活跃场面出来了。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比较表达的技巧。听课教师为赵老师的启发有道, 幽默和谐的教学艺术所感染。

赵景瑞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 他深刻的造诣, 通俗的讲述, 幽默的哲语, 谦虚的态度常常引起场下的共鸣与笑声, 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热烈欢迎。

目前年事已高的赵景瑞仍旧敬业、精业、兢业, 乐而不疲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着!

科学艺术论文 篇2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即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的颠簸的运动。

无独有偶。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最艺术的科学 篇3

图坦卡蒙法老的少年模样。著名的埃及法老,死于十八九岁,埋在国王谷3300多年了。他从公元前1333~1324年统治埃及,1922年11月被发现由英国埃及考古学者霍华德·卡特挖掘出。他那几乎完全完整的坟墓和纯金葬礼面具,赋予了年轻法老深厚的历史意义。

波罗的海海盗克劳斯(1360~1401)。1401年他的船被汉堡舰队俘获,他和他的所有73名船员被判处死刑。他的头骨于1878年被发现。

东哥特人的女性。女人生活在公元5世纪,35~40岁就去世了。头骨被发现在奥地利的卡林西亚地区。很明显,她的头骨畸形,这是有意为之。自新石器时代起,婴儿的骨骼尚未成型时,家人就会根据部族社会的喜好,施加各种压力给婴儿的头颅塑型,这代表了社会地位或特定文化和宗教。

科学提问艺术施教 篇4

抓住契机, 设“扣子”

学生接触文章时, 不是一开始就有情趣的。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目标, 抓住突破口, 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作为“障碍”。当学生急于想解开这些“扣子”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思维训练的实现, 教学目标的凸显, 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如教授《死海不死》一文时, 笔者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是否矛盾、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字又指什么等问题。通过这几个提问创设的“扣子”, 难易适中, 目标明确, 这就能激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并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 寻找答案。最后当学生解答了文中“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 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又如, 笔者在教《孔乙己》一文时, 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地诱导学生细研文本。然后笔者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名字的深刻性, 解决了教学难点。可见, 抓住契机设“扣子”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由浅入深, 有递进

教师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还远远不够。它需要施教者站得高、看得远, 从整节课、整篇文本来筹划, 适时设计出科学有序的提问,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 可采用逐层递进的方法提出问题。教师设立“作者选用了哪几个小故事刻画志愿军战士的形象”的问题, 学生经过研读文章得知有三个, 即松骨峰战斗、火海救儿童和战地谈话录。教师可继续设问:“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得知, 通过松骨峰战斗的故事塑造英雄群像, 展现志愿军的主要任务是“抗美”, 通过火海救儿童的故事描绘个像, 展现了志愿军的另一个任务是“援朝”, 通过战地谈话录的故事揭示了志愿军的“爱国”精神。教师还可以设问:“这三个故事的次序能否颠倒?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有很多, 作者为何只选这三个?”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体味作者选材的精妙。以上由浅入深、富有递进的提问使学生对文章能有全面而深刻的把握, 这对学生写作文时的选材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平中见奇, 抓要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还要抓关键词句, 抓要害细节进行提问。由于学生思维常常处于弹性状态中, 他们有时不善发现文中的关键性词句, 即使有所发现, 也不易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教师通常需要在这里设问, 从看似平常的小处入手, 抓住要害, 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 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 教师抓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关键句, 就“站着喝酒”、“穿长衫”、“唯一”等关键词语设疑置问, 从而启发学生理解人物的畸形性格。再如《春》一文的结尾三句:“春天, 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像小姑娘,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教师就此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妙在何处?”让学生知道此三句集中表现春的“新”、“美”和“力”, 给人以希望和启迪。在此处提问, 学生兴致盎然, 备感新奇精妙, 还可以体味作家的精妙之笔。

发散思维, 善联想

科学与艺术文章 篇5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组织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尔逊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9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科学和艺术的对话

每年的5月和10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都要从大洋彼岸回到中国。在北京短暂的逗留期间,李政道先生总要特意邀请几位艺术大师相聚。

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之间不仅仅是友谊,他们共同探索着科学与艺术通过绘画形式的交流和对话——1987年以来,李政道先生每年都邀请著名画家为物理科学的前沿学科专题作画,科学大师则是这项工作的总策划。

曾参与绘画创作的画家有:李可染、吴作人、黄胄、华君武、常沙娜„„诸位艺术大师,赫赫有名。

绘画的主题是:高温超导、超弦、量子引力、重离子碰撞、粒子物理、表面物理„„尖端科学,深奥、神奇。

大象无形

表面物理是现代物理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我国在这一领域一直十分活跃。

中国有两个表面物理的国家实验室,一个在上海,另一个在北京。1991年5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的表面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权威人士作学术报告,并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年轻的艺术家鲁晓波依据汉砖上的朱雀浮雕,精心构思,为本次学术会议创作了这幅主题画。朱雀是古代兵阵中前队的旗帜标志,寓意着物理学的最前沿。画家用二维手法描绘的张开双翅的朱雀,背后透射出一个玄妙的多层世界。画中鸟的羽翼显示出丰富的三维细节,意指只有仔细研究二维的外表,才能真正了解三维的内涵。

简单与复杂

20世纪后半叶,非线性科学理论使科学家对世界深层次的和谐秩序美有了新的领悟。他们认识到,自然界按照共同的统一性存在着,体现着令人惊叹的简单性和一致性。在统一的大自然中又有无穷无尽的特殊性和多样化,简单中蕴含着无限的复杂性。正因为世界是非线性的,世界才是多姿多彩的。1996年5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了“复杂性对简单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吴冠中教授为会议创作了主题画——“流光”。他从清代国画大师石涛的画论中得到灵感。“山川、石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笔与墨会,是为细温。细温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活一”。在艺术大师眼中,复杂的天地万物形态各异,运动不息,变化无穷,又互有联系,有各自和共同的规律,映照出了“分形”、“混沌”现象的神韵。

吴冠中教授为这幅“简单与复杂”的抽象画取名“流光”,并为画题写了如下的诗句——

点、线、面,黑、白、灰,红、黄、绿,最简单的因素,营造极复杂的绘画,它们结合在一起,光也不能留时间,流光——流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科学与艺术 篇6

关键词:透视工具;视觉线索;艺术与科技

1 何为暗箱

凡·宏格斯特瑞登(Samuel van Hoogstraten 1627~1678)是17世纪荷兰极少数有绘画理论著作的画家之一。他给绘画下了一个定义:“表现所有可见世界赋予概念的科学,通过颜色和轮廓欺骗眼睛。”[1]他认为绘画就像自然之镜,在其中观者以愉快和赞颂的态度受欺骗。但千万不要认为17世纪的荷兰绘画仅仅是这种迷幻人眼球的小把戏,艺术家所呈现的真实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仪器的基础上的。凡·宏格斯特瑞登在他的《绘画的引言》中讲到“知识成为绘画”。他认为绘画是一门基于理论高度的科学而不是仅仅的模仿。宏格斯特瑞登所指的理论是指是科学透视的理论。17世纪,随着画家对空间认识的扩展,大量透视理论书籍出版了。在这些书中,理论家尽可能地把透视知识与绘画实践相结合。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透视大师和理论家德·弗瑞斯(Jan Vredeman de Vries 1527~1604),在他出版的小册子中着重示范了怎样把线性透视和画面结合起来。例如,怎样把地砖、屋顶、打开的门、窗户消失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维瑞斯的透视理论对画家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许多画家直接把书中的透视图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在建筑画家库克吉斯特的名作《威廉一世的墓》中,画家基本上复制了维瑞斯的透视图,画面最前面的柱子与最靠后的柱子体量上的对比使构图显得格外的集中。

除了参照透视理论外,17世纪的荷兰画家常常在科学的视觉仪器的帮助下达到了更加逼真的透视效果,如广角镜、暗箱。在这些仪器中,经常被画家使用的是暗箱(camera obscure)。暗箱的原理很简单,在一个封闭的屋子或盒子壁上穿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装上透镜,光线进入小孔的同时,把屋外和盒外的倒置景象投射在墙壁和盒璧上。早在1038年,阿拉伯学者阿哈兹(Alhazan)在他的著作中就叙述了暗箱的原理。尽管阿哈兹没有实际制作暗箱,但他的著作影响了对视觉感兴趣的中世纪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67年,培根用镜子和最基本的暗箱原理创造了令人信服的视觉幻象,后来他还运用暗箱在墙上反射出太阳的影像。随后,莱奥纳多·达芬奇也提到对暗箱的兴趣。在维米尔的时代,像暗箱这种扩大视域、转移物象的工具已广泛地被人们所了解。17世纪荷兰作家卢瑞科雄(J.Leurechon)赞扬了暗箱中生动的影像:“在这里你会看到鸟,人,动物的活动,可以看到在风中摇摆的植物……没有任何画家可以在他的画中呈现这种运动。”[2]暗箱为当时的画家提供了准确简单的透视参考。宏格斯特瑞登在书中评论道:“我坚信这种黑暗中的反射会给艺术家很大的启发,艺术家除了得到自然的知识之外,还可以看到真正属于自然绘画的主要特征。”1652年,简·尼瑟隆莱(Jan Francois Niceron)在他的《透视》中描述了棚式暗箱所产生的生动视觉效果,“如果画家模仿所有他看到的形状,复制所显现的色彩,他会把透视安排得如期望的那样完美”。[3]

2 荷兰小画家和暗箱

17世纪的荷兰因其逼真而著称,这不仅是因为荷兰画家技法卓越,还因为科学仪器——暗箱的使用。以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绘画为例,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他的画往往只有一两位人物,安静地沉浸在家庭氛围中,画家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赋予质感的细节。

虽然在维米尔的画室单据中没有提到过这两种暗箱,但对于画家来说,除了暗箱中的透镜不可以自制,需要专业人员磨制外,其他部分都可以自己制作。在代尔伏特,安东尼·凡·里温霍克(Anthonie van Leeuwenhoek)是制作透镜和利用透镜做研究的专家。和维米尔一样,里温霍克于1632年出生在代尔伏特。虽然没有资料显示画家与这位科学家的直接交往,但起码有三条信息可以推测他们的彼此认识甚至熟知的关系。首先,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外,里温霍克的主要职业是布商。我们似乎可以把布商的职业与维米尔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丝绸纺织生意联系起来。其次,在科学和视觉上的共同兴趣也把他们联系起来。从1655年开始,里温霍克对航海、天文、数学、哲学的兴趣与维米尔画中仔细刻画的地图、地球仪几乎同时出现,这位科学家在显微镜中的发现和维米尔一些绘画技术有某些相似性。例如,他认为物质是由小的“圆形颗粒”组成,这似乎可以部分地解释维米尔画中很有节奏的点点笔触。一些人甚至还推测里温霍克充当了维米尔《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的模特。最后,在维米尔去世后,里温霍克成了维米尔财产的管理人。他不仅尽自己的努力减少画家财产的流失,而且还给予画家遗孀凯瑟琳娜经济上的援助。这种支持和帮助更加明确了画家与科学家之间的不平常关系。当然,因为没有确切的资料支持这种关系,最终还只是推测,但这位科学家朋友的存在必定丰富了维米尔的绘画艺术。

在維米尔的画室单据中有没有显示暗箱,尽管我们无法证实维米尔和里温霍克的关系,但关于维米尔是否使用了暗箱的争论似乎已画上了句号。维米尔画面中所显现的一些特殊的视觉效果使专家学者都认可了画家使用了暗箱的观点,但对于画家如何使用以及对这一工具的依赖性上仍有着很大的争议。笔者非常同意《德尔夫特的巨人——约翰尼斯·维米尔和自然哲学家们》的作者霍尔塔D·Huerta最近提出的观点:与其把目光放在维米尔是否使用暗箱的争论上,还不如讨论维米尔使用这种仪器的方式更有成效。

到底是什么把维米尔和暗箱联系起来的呢?

首先提出维米尔使用暗箱的是一个19世纪的美国版画家约瑟夫·潘乃尔(Joseph Pennell)。引起潘乃尔注意的是维米尔早期的风俗画《军官和笑着的女孩》。在这幅画中,尽管士兵和少女坐得非常近,两位主人公在形体上却不成比例,男士的体积似乎太大了。文艺复兴以来,画家在透视理论和实践中都积累了经验,比如远景中的人要画得小一些,近景中的人要大一些。但当两个人距离比较近时,画家往往会抵消两人体积上的差别。最好的例子来源于同时代的荷兰画家洪托尔斯特(Gerrit van Honthorst 1590~1656)的《老鸨》。这幅画中的人物位置与维米尔的画非常相似,但是人物的大小是相同的。维米尔画中夸张的人物比例引发了使用暗箱的猜测。

其次,证据来自维米尔画面中的小光点。《充满阳光的暗室》的作者查理·塞缪尔(Charles Seymour)设置了一组同样光照下的相同物体,并通过真正的19世纪暗箱观察比较,最后发现暗箱所呈现的画面与维米尔的画面非常相似。他特别指出的是《戴红帽子的少女》中西班牙椅子上的狮子头,画家描绘的狮子头与暗箱所显现的一模一样,它们同样闪烁着“光点”。点彩法是维米尔画中典型的特点,这些光点不可能通过肉眼观察到,也不是风格的发明,这是非常典型的暗箱呈像特点。17世纪的透镜尽管很清晰,但还不能准确地对焦物体,这使暗箱中阳光照耀下的物体产生了一些小的模糊光晕。如果仔细观察,在维米尔画中不断出现的厚厚的白色的小圆点,就是在模仿暗箱中重叠模糊的光晕。在《倒牛奶的女仆》中,蕴藏在面包、罐子、篮子以及女仆身上的晶莹光点不仅使画面异常生动,而且使整个画面显得格外的神圣。在《刺绣女》中,少女的衣服上、毯子上以及丝线上的点点笔触为原本宁静的气氛注入了活力,原本静止的画面增添了流动。这些点点光晕的存在,不仅可以使画面显得玲珑剔透,而且可以增添一种特殊的感觉——光是无处不在的。

另外,暗箱非常重要的优势在于把自然物体的颜色的层次缩减到肉眼可以复制的有限的调子中。对于想要表现令人信服的光照效果的画家来说,精确地判定物体的明暗调子一直是个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们总是根据固有色概念忽视调子的多样性。例如,日光下的一条白色手帕显然是白色的,但如果把它放在树的阴影下,由于环境色的影响,这个手帕就不再只是白色。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白手帕在亮处还是在暗处,基于已有的认知,仍会认为手帕是白色的。第二,由于人的眼睛和现代照相机的自动光圈相似,可以瞬间适应不同的光线,精确地识别所观察的物体,这就阻止了我们看到颜色的多层次亮度。在暗箱中,自然物体的亮度缩减到肉眼可以复制的有限调子,很容易分辨出物體的明暗调子。在《一杯酒》和《拿酒杯的女孩》中,维米尔根据白色酒壶所处的不同环境,在酒壶的暗部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在《一杯酒》中,酒壶位于金黄色的桌布上。在刻画酒壶的暗部时,画家在白色中加入了土黄。而在《拿酒杯的女孩》中,酒壶位于较暗的蓝色和白色衬布中,画家则在白色中加入蓝色使酒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19世纪色彩理论没有出现之前,这种对物体调子的准确把握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暗箱的帮助。

显然,暗箱给维米尔带来了一些画面上的灵感,加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这些视觉效果无疑与画家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画家对故事象征的削减,对空间的压缩,对暗箱独特视觉效果的利用和扩展,显示了他的一再的关注,这就是绘画作为视觉语言自身的魅力。17世纪,记载使用视觉仪器的画家很多,包括我们上边提到的宏格斯特瑞登、法布里图斯,甚至包括里温霍克,但暗箱视觉呈现的特点在画面中的线索多多少少有着不同。对于荷兰艺术家来说,暗箱只是辅助绘画的工具,如何使用它为自己的绘画增添效果因人而异,他们有选择地利用暗箱视觉为自己的艺术效果服务,显示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Aurthur K . Vermeer[M] . Wheelock Ben Broos and Albert Blankert,1995.

[2]Vermeer's World:An Artist and His Town[M] . Pegasus Library,2001.

管理的科学与艺术 篇7

赫伯特·A·西蒙 (1982) 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在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的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 (1982) 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弗利蒙特·E·卡斯特等 (1985) 从管理的职能角度, 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斯蒂芬·P·罗宾斯 (1997) 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角度, 认为“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 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国内学者李晓光 (2004) 在诸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管理概念界定, “所谓管理, 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 管理活动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管理思想源远流长。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 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由浅入深, 逐渐在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19世纪的标志是当时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社会各界都认为资本家和工人就是天敌。然而因眼疾不能进入大学读书而变成工人的泰勒却坚信资本家和工人有共同的利益, 他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验总结出了一套方法, 并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详细地阐述这一思想。他认为只要将资本家和工人们的利益大饼做大, 双方都实现各自的利益, 也就不存在矛盾了, 因此他着重研究如何提供利润。他认为首先应该将工人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法作为标准, 根据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即工作定额;其次要求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 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提出第一流的工人是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并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最后他提出要给工人实施差别计件工资制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这一套方法的应用, 劳动生产率得到了上百倍的提升。泰勒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理论在后人的不断研究中更加完善。管理之所以是科学的, 是因为它可以让一个普通人通过科学管理迅速成为一个拥有一流生产率的工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科学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发展, 让更多的人群成为社会的白领, 使一个大房子、一片草地、两个孩子、两部车和一条狗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写照。科学就是真理, 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管理, 实现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管理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科发展一百年来, 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形成了众多管理理论, 如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理论等。随着时间的发展, 新技术的产生以及企业环境的变换, 又出现了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新兴的理论。管理就像艺术一样, 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管理是实践过程的产物,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需要人们去发现它, 研究它, 提升成理论, 这一过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就像艺术品一样, 是原创的, 包含着作者的智慧。同样, 管理是艺术, 更表现在它不是固定的。管理最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而人的需求各不一样, 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的人, 管理需要个性化, 所以这是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现实情况的一些特殊考虑, 需要看个人的管理艺术。同样, 在管理中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 需要管理的经验来预先判断, 这同样需要管理的艺术。比如众多CEO, 如乔布斯、韦尔奇、斯隆和柳传志等都是学不来的, 他们都是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做出一些超前的正确的判断, 这都是管理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2]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3]弗利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科学艺术论文 篇8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 现代传媒中的“传统性”构成和“当代性”构成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而传媒的当代重构, 从结构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 即基于物质存在层面的技术方式重构和基于精神存在层面的文化内容重构。从印刷术的诞生到摄影术的出现, 人类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探索。但是, 从摄影术的诞生到电影、无线电的出现, 人类只用了50年, 而从电影、无线电的诞生到电视的诞生, 中间仅仅间隔了不到30年。在电视技术出现后的30到50年间, 又一种新技术逐渐从专业实验室、从专门的领域走向了千家万户、走向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就是数字技术及与之相伴的数字传播媒体艺术。

技术创造了效率神话、创造了速度神话, 也创造了传播神话。人类的生活驶进了由技术开通的高速公路。这条技术的高速公路, 不仅限于信息车道, 而同时贯通了生活车道、经济车道、文化车道。伴随着技术发展的速度, 我们的生活也在提速——技术越发达、生活的节奏就越快。快节奏就意味着高效率。媒体艺术技术的数字化, 关键在于媒体技术对数字技术的品性的获取。数字技术的品性是从数字技术的诞生源头与生俱来的素质, 它不仅仅是技术设置, 更主要的是研发这些设置时的技术理念。如果我们稍微浏览一下技术发展史, 就不难发现数字技术并非是因为技术的自然发展而水到渠成的结果, 它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由的交流、全方位的沟通而做出的天才选择。开放、自由、人本, 凡是使用过网络媒体的人们都能够很具体的理解数字技术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品性。与此同时, 正如传媒的属性, 既是技术又是文化艺术的。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作用。

就数字时代的传统艺术而言, 《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释名》解释说:“契, 刻也, 刻识其数也。”也就是说, 上古时期, 人们用结绳的方法来保存对事物的记忆, 后世圣人则改变为用刀在木简、竹简上刻字以记事。事实上, 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体系中, “数字”本身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字。众所周知, 原始艺术中那些宗教式的数字崇拜, 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未必全然愚昧可笑, 某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观念, 是否蕴含着当代人一时还无法企及的智慧尚未克制。

就数字化的交互新媒体艺术而言, 交互是新媒体时代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在跳脱传统窠臼的数字新媒体时代, 无论是世界还是人与人之间, 彼此沟通不再受以往空间的限制和界定;而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当代性, 更加突显这种特殊的沟通经验与介质的改变。以往, 艺术创作呈现与观念沟通比较局限于美术馆、画廊或者其他单纯特定的展览空间。然而, 相对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创作, 有时反而却是一种局限, 这是因为善用不同场域的空间特质, 及已成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时重要的语录之一, 因而追求自由宽广的呈现方式。

既然互动原本是所有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甚至可以说是艺术本质属性之一, 那么, 我们把“互动艺术”看作数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 数字艺术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却正是迅猛崛起的新兴艺术, 许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物我们还无法对它们的性质、作用、意义以及前途和命运做出全方位的判断, 许多揣测和推论不能作为我们对研究对象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规律下结论的依据。众所周知, 数字技术具有超强的综合性、兼容性和亲和力。例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同时处理传统传播业中分属不同行业的多种单一媒体, 如以文字为主的图书报刊、以声音影视为主的广播电视, 多媒体展开的过程伴随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除此之外, 多媒体还具有超强的交互性或互动性特征。多媒体不仅与用户具有强大的互动性, 即人机之间通过交流所做出的相互反应, 多媒体与多媒体之间、多媒体与单媒体之间、多媒体与互联网之间, 都存在着强有力的互动纽带。随着数字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对人类想象世界越来越深入的开拓和渗透, 互动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也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在这个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时尚的世纪里, 任何标新立异的想法很快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例如,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 这个博览会的主题就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生活的一些艺术设计。又如, 维也纳音乐博物馆, 也充分把科技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维也纳音乐博物馆里一个有趣的互动音乐项目。一个德英双语的“掷骰子编圆舞曲”大型游戏机了 (Waltz Dice Game) 。大屏幕前放着俩桌子, 上有一红一蓝俩骰子, 根据对玩家扔出来的不同频率、力度、骰子翻滚和弹跳情况等的感应, 机器会将其“翻译”成不同的旋律。两个骰子一个对应大提琴cello一个对应小提琴violin, 轮流各扔四次, 一段八小节 (一般是两个乐句) 的华尔兹 (结尾还自动带了个反复符号) 就写好了, 这个时候机器就会给你自动演奏一遍。

博物馆的二层叫作Sonosphere, 这一层通过不同高科技的手段, 向每位参观者展示了是自然界里各种神奇的声音, 你尽可用自己的耳朵聆听, 让耳朵引导着身心进行一次奇妙的漫步。这里有自然界声音的模拟, 比如子宫的声音、风的声音、雷的声音、海洋的声音、山谷的声音、威尼斯的圣马可港的声音、日本东京地铁站的声音、中国巴丹吉林沙漠的声音、等等。这种多媒体场馆互动项目就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艺术的魅力, 它完美的将科学技术与音乐结合起来, 让人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略论小学科学的教学艺术 篇9

一、科学教学分明主次, 前后的内容要紧密联系起来

教师只有一个, 但教师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 在针对教材内容的时候, 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这就要求教学主次分明, 突破重点, 略述一般, 兼顾全局。在教学当中, 对于针对性强的问题, 要精心设计,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他们充分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能动口的, 不单单动笔;能动手的, 不单单动口, 实践最出真知, 最易掌握知识的引领, 最容易留下不灭的印象。

从哪里做起?上课时利用多媒体, 快速激活课堂, 让学生找到乐趣、找到自信, 这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信的人才会创造奇迹。所以我们无论是在课上, 还是在课下, 都应该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 让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耀眼夺目。

例如, 在《花的构造》一课中, 我利用投影仪, 把胚珠放大二十倍, 在解剖的过程中, 动作缓慢, 并且重复播放。一目了然的画面, 清晰的字面解说, 让学生们看得一清二楚, 对学习内容理解得相当深刻, 学习的效果非常好。之后的感言中, 学生们踊跃发言, 都能够把自己的看法正确地表达出来, 达到了很高的学习效率, 可谓事半功倍。

二、科学教学注重探索、猜想, 注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慧人慧语》中说:美好的人生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旅途, 伟大的成功包括半个看似荒诞的梦想。两句话殊途同归, 说明了研究科学离不开探索和猜想。作为小学教师, 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 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帮助他们大胆进行猜想;正确的、科学的猜想是科学的推动力, 是研究的润滑剂,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放飞。一旦有一点收获, 学生就会有一种非常大的成就感, 他们会得到激励, 在以后的科学学习活动中, 会更加大胆地去猜想, 去研究探索。在猜想不正确的时候, 教师要给予鼓励, 不要打击,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 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全面, 在猜想之后, 还要及时实践, 因为, 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猜想是一种极好的习惯, 是一种探索的动力。实践有目的, 因为猜想在先, 所以, 这样的教学、学习在学生头脑中都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三、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兴趣是动力, 是创造的源泉。科学学习的要领就在于启发学生,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因势利导, 让他们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把学习中的不利因素悉以排除, 为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铺路搭桥, 让学生认识到自学的价值, 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意义。

学生们喜欢学习吗?作为教师必须扪心自问。小学生心理尚不成熟, 对学习的耐心有所欠缺。贪玩好耍是学生的天性, 激发学生热情的方法无异于引川归海;强硬填塞知识的方法简直是筑堤防洪。结果怎么样可想而知而知, 一个疏导, 一个限制, 学习效果天壤之别。

很多学生在刚刚接触科学的时候, 兴味颇浓, 尤其做科学实验的时候, 几乎等同于游戏。优秀的教师就在于把学生的科学兴趣永远的培养下去。

科学与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篇10

科学是客观的、逻辑性的、分析的、可以重复的和有用的。艺术则被认为是主观的、直觉性的、感觉性的、独创的和无实用性的。也可以说, 科学与艺术是不同的。

科学与艺术, 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知识范畴, 的确是有区别的。但是再进一步思考, 我们发现两者并非是绝对泾渭分明的, 他们还是有共同点、相关联的。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在人类生存的这个地球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我们从未发现一种没有科学艺术的文化。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创造的, 又是为人类服务的, 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科学与艺术又都是跨越时空的。只要有人类, 就会去探究自然的奥秘, 就会有科学;只要有人类, 就会有情感的表达, 就会去追求人间真美, 也就会产生艺术。

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 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教学是科学, 教学更是艺术的真实内涵, 深化我们对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全面认知。教学是科学, 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构是客观的, 也是科学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以科学态度去处理教学内容, 关注科学要素的规律性联系,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是艺术, 艺术的表现对象是人类的情感。教学表现人类的感情和呈现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的方式是主观的, 也属于艺术。这就要求老师从内心出发, 用一种创新形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或内在认知需求。

一、科学需要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 科学需要艺术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就有很多范例证明科学需要艺术。鸟巢体育馆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它需要现代科学建筑技术, 也需要现代的审美艺术。设计、安装、点燃奥运火炬, 更需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这样的开幕式才能成为震撼世界的开幕式。

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深知, 艺术对于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他们常常借用在艺术中所学到的技巧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这其中包括正确的观察力、空间思维和动作感知能力, 这种技巧通常不在科学课程中学习, 但都会在写作、戏剧、绘画和音乐中学习到。事实上, 弹钢琴、写诗或绘画都可以提高观察能力、细节分辨能力和对环境的分析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需要的技能。对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还可以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创造的动力源泉。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科学中的确渗透着艺术。例如, 建筑学家Buchminster Fuller设计的球形薄壳建筑结构, 和目前发现的一些病毒的结构以及一些复杂的分子结构类似。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主编《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中的不少图画, 均可说明科学中蕴含着艺术。其实, 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邀请艺术家来设计卫星数据的呈现方式, 以使其更加准确易懂。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的地标、建筑给予人深刻印象。居民看到它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旅游者看到它有一种到达目的地之感。地标建筑往往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

同理, 学科的科学教学也需要教学艺术的辅助和支持, 有时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比较抽象,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 艺术的加入往往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致, 艺术让教学更富于情趣, 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益。

二、艺术影响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师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唱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 或者是快速画一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 就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这就是艺术影响学习的例证。一些老师认为, 学习普通的一门学科往往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然而艺术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巧的学习, 艺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1999年, 全美艺术教育伙伴和人文艺术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该报告包括了七项关于艺术对学习影响的独立调查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发现, 两者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1. 艺术关怀着被常规教育忽视的学生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存在着八种智能, 人人都有优势智能, 只要开发得当都能获得成功。在传统教学中, 艺术特长生往往被传统教育所忽视, 认为只有语文、数学好的学生, 才是智商高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数学、语文成绩差, 而音乐、体育突出的学生同样是智商高的表现。

2. 艺术以不同学习风格和交流方式影响学生

艺术能够以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方式影响学生。大量的研究证明, 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时有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 如果传统的课堂学习不能吸引学生的话, 他们就会产生行为问题。而艺术上取得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自尊, 从而促进他们在其他领域也取得成功。

调查显示,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 其自我概念优于普通学生 (见下表)

参加艺术团体的青年学生和普通青年学生报告的自我概念比例 (Fiske 1999)

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 艺术活动中通过讨论、思考和倾听, 帮助他们表现自己的情感, 缓解了日常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问题。

艺术使学生们进行自我沟通和顺畅的人际交流。当学生将自己的才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时, 艺术创作过程也是心理的体验过程。与阅读一段文章然后找出答案相比, 这种创作过程需要自身投入更多。有研究表明, 通过一轮艺术学习, 可以改善青年学生对彼此的态度。

3. 艺术改变学习环境

艺术源于生活, 更加集中地反映生活, 也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当艺术进入校园与课堂, 就改变了学习环境, 改变了校园文化, 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 甚至还可以改变学校的校容校貌。在一项研究中, 研究者选取了一些反映学校氛围的指标, 对比了纽约的29所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与其他没有艺术的学校。结果表明:艺术活动丰富的学校, 其学校管理者鼓励教师勇于冒险, 拓展课程氛围, 学习新的技术。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 对自身专业发展也有更浓的兴趣, 而且在这些方面, 丰富的艺术活动再次显示了比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更强大的影响力。

艺术对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上述几点仅仅是一些代表性看法。认识艺术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好地利用艺术手段, 促进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领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三、科学艺术促进认知发展

认知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它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 因而是有目的, 可以控制的 (桂诗春)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认知 (perception) 乃是由五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反应。眼睛所见、耳朵所听、肌肤所触、舌头所觉、鼻子所闻, 瞬间所形成变化无穷的感知形态。然后, 我们随时会赋予这些感知形态不同的意义。人的感知形态常因为个人期待的影响而不见得完全正确, 或因为文化的影响而给予相同感知不一样的意义, 这就是认知差异。因此, 人类的交流沟通行为都完全受制于我们的认知系统。

科学与艺术和我们的认知系统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技术、新知识,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观察, 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观察到了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变化规律, 从而使他们逐步地从采摘生活转向农耕生活, 这是认识科学规律促进认知发展的例证。

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 当艺术家观察到一岁一枯荣的自然现象时, 文学艺术家用笔写下了“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富有哲理的诗篇, 广为后人传诵。这同样起到促进认知发展的作用。

科学对认知的促进和发展是显性的, 易被人们所认识。艺术促进认知发展似乎是隐性的, 不易为人发现。事实上, 各种艺术活动常常被人认为是各自独立的学科, 但是一门普通学科的学习往往只发展了单一的才能或技巧, 而艺术的学习则同时涵盖了多种技能的学习, 它们超过了人类从事的所有技巧和思维过的集合。学好艺术将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将促进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国外的研究显示, 艺术学习促进了多种能力的发展。

关注细微差别。艺术可以让学生知晓, 细微的差别也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创作完成一件满意的艺术作品, 需要运用大量的视觉判断来确定各种细微的差别、形式和颜色等。同样道理, 在文学创作中也需要许多语言表达细节, 如引用典故、使用暗示、隐语等方法。

解决问题多元化。艺术可以让学生明白, 同样一件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学校学习中, 常常强调唯一正确的答案, 但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难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多个解决方案。

审美的角度看世界。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用审美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即用更新的方式看待世界。此如, 我们可以从建筑设计看三峡,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也可以从诗意的角度去欣赏它, 正可谓:“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明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改变传统观念, 认为学艺术的人通常学不好普通学科了。事实上, 只要我们教学得当, 在同等条件下, 学习艺术的学生一定会比普通学生学得更好更快, 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比普通学生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David A.Sousa.董奇峰译.脑与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

[2]Laura Erlauer黄河, 陈萍译.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3]陈国民.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 篇1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融合,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结合地越来越紧密,从传统艺术美学中逐渐突破出来,因此加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渗入各种媒体领域,如:报刊杂志、网络、电影、电视等等。

数字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数字媒体是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的新型传播媒体,数字媒体把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储存和传播。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数字化”媒体成为全部传统媒体互通的“重要语言 ”,数字媒体将图画、图形、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等传统的媒体都统一在“数字化”的平台上,使信息的传播交流更为通畅、快捷。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计算机数字化和媒体艺术的结合体,是一个超越传统媒体艺术的创新形式。平面设计、数字游戏制作、数字多媒体电影艺术、现代建筑模型设计、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室内装修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表现形式的不同,它融合了各种科学元素与艺术元素,他将人们的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融为一体。

当数字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传统艺术原有的表现特征和风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时,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艺术的缺陷,满足了大众对艺术文化的需求。

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创造过程必须全部或者一部分地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这样就注定了其表现形式不同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并对媒体信息进行双向传播,有着突出的数字化特征。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技术与艺术的新型结合体,有着超越传统艺术的创新形式,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佼佼者,也成为了未来艺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1.大众化

在这个电子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数字媒体艺术品也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大众化。

传统艺术作品总让大众存在着距离感,不敢接近,大众认为只有那些具有专业艺术修养的人才能够真正地欣赏艺术品。但自从有了数字媒体就不同了,数字媒体覆盖了大众社会,拉近了大众欣赏艺术品的距离。同时,数字媒体的操作简便,为大众创作艺术品提供了技术支持,增添了艺术创作的乐趣,促进了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2.数字化

数字媒体艺术不管多么绚烂多彩,其构成要素都是0和1的二进制数字,数字媒体艺术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借助相关设备把图画、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重要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

传统的艺术脱离了工具、材料就无发生存,但数字技术中电脑设备和软件程序取代了傳统的工具和材料,通过计算机的自主运算,把艺术语言数字化,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呈现。

3.多媒体化

数字媒体艺术广泛涉及到了媒体、艺术、科技等众多领域,蕴含了艺术和文化理念。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态介入了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码技术等,这些技术形成了三维立体动画、数码图像、互联网艺术等一系列的不同领域。另外,这些创作超越了传统艺术创作的领域,需要艺术家具备更好的艺术和科技知识。

4.高效化

艺术创作是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反复地探索和修改。在当今社会耗时长的艺术品是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的。数字媒体艺术利用数字化为基础,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制作高效化的进程。比如,3D打印技术的运用就很大程度地缩短了产品概念转化为艺术品的时间,便于设计师及时对快速打印的产品原型进行反复地修改 ,提高艺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与传统艺术有效结合。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数字媒体的艺术性也有待增强。但是,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随着艺术创作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必将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优秀元素,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再加上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的互动,一定会使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具有更鲜明的民族特色,实现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

不同学科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多种学科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共同点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才在具有自身艺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多地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加强与其他学科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领域,其发展日新月异,具有广阔的前景。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的时代,只有不断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更新思维观念,才能让数字媒体艺术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

班级管理的艺术与科学 篇12

一、爱的艺术

大学者罗素说:“凡是教育工作者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够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充满感染力的艺术, 它能塑造品格, 健全心灵, 启迪智慧, 促人发展。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 首先表现在一名教师愿意放低身段去倾听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是最敏感的, 是最容易受伤害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怎么对待自己, 学生是非常在乎的, 哪怕他们表面装得不屑一顾, 但他们的内心是强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和赏识的。教师对学生的爱, 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以最大的热情去唤醒和鼓励学生, 绝不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妄加批评或歧视、讽刺、挖苦、训斥,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轻则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在班上时时处处和班主任对着干;重则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使他们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致毁掉自己的人生。报纸上时有报道, 有的学生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挖苦或训斥, 回到家越想越伤心, 甚至走上极端, 留下遗书自杀身亡。这些惨痛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和深切的反思。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千万不要一味地把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 要给学生多一点民主的、沟通的爱。强硬的、冷漠的机械式说教只会让学生徒增反感, 增强对班主任的疏远感、不信任感, 反而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当然,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绝不等同于姑息、迁就或溺爱, 有时也需要适度的有艺术的批评。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还需要具备宽大的胸怀, 客观而理性地对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杜绝偏心和狭隘。

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 学会爱人。当前, 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 家长对待子女或过于溺爱、放任, 或过分粗暴, 而社会上也存在很多不良影响。相应地, 孩子们似乎越来越缺失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因此,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不仅要会接受爱, 还要学会给予爱。要做到这点, 班主任除了言传身教外, 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主题活动来让学生多一些爱的体验。如母亲节, 我特意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题目是“感谢母亲”, 让他们列举出母亲在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并让他们在那天为母亲献上自己的祝福和带着充满浓浓爱意的小礼物, 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爱;周末组织班上的志愿者到福利院探望小朋友。通过类似的一系列的体验式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爱人。而感恩和爱人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操,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充满温情的集体氛围。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爱要尊重而不纵容, 要理解而不强硬, 要公正而不偏私, 要博大而不狭隘, 要爱学生更要教学生学会爱人。这种爱是充满艺术的, 只有真正学会爱这门艺术的班主任, 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

二、管理的科学

在繁琐的班级管理中仅有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爱还不够, 必须运用灵活而规范的科学管理, 才能使班级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管理理念并经过反复摸索、实践, 逐渐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

(一)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兵法, 但现代人经常将其运用到管理中, 可见“知人”的重要性。同样, 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在班级管理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我采取了如下做法:1.初接手时用一周左右时间记住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名字与特征 (可在办公桌上贴上学生照片对应名字, 每天看上几遍) , 并能在最短时间内随口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 切实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重视, 拉近师生的距离, 使学生迅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2.明察暗访,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其他一些个人情况;3.通过细心观察和个别谈话,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性格、情感特征、兴趣和专长等。班主任真正了解自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 知人善用, 选好用好班干部。

优秀的人力资源是班级管理最重要的资源, 应着重挑选、培养、使用好班干部。1.精心挑选。班干部不可随意指定, 而是要深思熟虑, 细心考查后方可确定班委会的人选。我通常是先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如演讲会、文体活动、各种劳动等, 从中发现、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 并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才, 然后大力宣传他们的精神, 最后, 通过民主评议, 推选出班委成员。2培育成长。班委会组成之后, 要尽快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协助班委会作出详细的分工, 职责分明, 做到每一位班干都能各司其职, 有事可干, 并实施班长负责制;建议班委会组建小组, 推选出小组长, 实行小组管理;引导班委会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经常找班干部和学生谈心, 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 及时总结, 进行表扬, 并就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 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3.用人不疑。“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用人必须大胆放手, 不能限制太多, 充分实现学生自治。这样既能让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 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 提高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管理能力。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

(三) 制度化管理, 井然有序。

通过班委会和小组民主决议通过, 制定完善的细化的班规公约, 形成制度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建立班级良好的秩序。

(四) 激励最大化, 鼓舞人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育艺术的全部真谛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班级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以激励手段, 如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激励学生时, 要尽量做到投其所好, 避开学生已得到满足的需求, 去满足学生渴望得到的需求, 实现激励最大化。如在小组管理中, 每个月可评出优胜小组, 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中公示小组成员最佳表现的具体记录, 并在班会课上大声宣读, 表扬到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学生,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又如每个月的月考, 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中有几个家境比较困难的, 考虑到这点, 我特意征询班委的意见, 设立一些实物奖励, 笔记本或笔等学习用具, 期末用班会费的结余再设立班制奖学金。在颁发这些物质奖励时, 热情邀请获奖学生做学习经验介绍和同学分享交流, 让学生既得到物质的帮助又得到心灵的鼓舞, 更激发其将满腔热情投入学习中, 增强竞争意识。

(五) 团队合作, 形成合力。

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 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 以及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人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在各种集体活动中, 如运动会、篮球赛、歌唱比赛, 我非常注重引导班委会做好组织与动员工作, 鼓励全班同学热情参与。是队员的, 鼓励他们齐心协力, 赛出实力, 赛出精神, 为班争光;不是队员的, 可组织成拉拉队、后勤队等为队员鼓劲加油、做好服务, 让队员专心比赛, 全力打拼。全班同学团结合作形成一股合力, 还积极设计一些主题班会, 通过游戏, 锻炼培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合作的能力。并且,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 体验和感受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六) 尊重个性, 鼓励发展。

我们要学会欣赏不同学生不同的美,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用同一模子来套人, 才有可能对不同的学生赋予不同的价值, 才有可能教出不同特色、个个出色的学生。建议班委会和小组推选有各种特长和兴趣的同学, 并以其为核心组成各种“小团体”, 如书法协会、读书协会、摄影协会、篮球队、足球队、环保志愿者等, 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这样既可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合作, 又可大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发展才能和智慧, 让学生在主动和自由的状态下发展天性和聪慧, 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 爱的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感染人心, 陶冶性情, 塑造人格;而科学的管理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教育培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爱的艺术是班级管理的“软实力”的话, 那么科学的管理就是班级管理的“硬实力”, 只有同时具备了“软实力”与“硬实力”, 才能让一个班的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快车道, 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 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样学生才能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地进行学习, 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 爱的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感染人心, 陶冶性情, 塑造人格;而科学的管理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教育培养,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爱的艺术,管理的科学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同步振荡下一篇: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