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

2024-07-22

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共5篇)

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 篇1

纵观古今,但凡在科学上有所成就者,对于科学方法的研究所花费的精力不少于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掌握所花费的功夫.正如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的那样:“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的发展,新成果的取得,不仅要有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要靠科学和先进的研究方法.正因如此,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并运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之中.

一、自然科学方法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用之无穷”.回忆一下我们教过的学生,凡学习成绩优异者,无不是学法得当者.既然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结合教材,重视方法思路的讲述和训练,主动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的智能真正得到发展.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学生训练成为一个知识的接收器,而应当将学生的大脑培养成为知识的加工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永远,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少走弯路,有所进展、有所创见.

2.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的盲从性

大家知道,“注入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大胆改革教法,试图在学生智能的培养和发展中作一些探索.事实说明,无论哪一门学科,要想真正学好,都必须重视方法的探索,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物理这门学科,由其学科特点所决定,教学中更须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如果学生对学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其结果肯定是易忘易混,不能准确运用.究其原因,除了知识须巩固外,得出概念、公式和定律的过程及方法能否讲清,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前人对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的讲述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既传授知识、明晓道理,又传教方法,才能克服学生学习的盲从性,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思维力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核心问题,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则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启迪和发展,对这个学生将来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和创造性成果关系很大.实践证明,学生创见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不是朝夕之功,它不仅与其素养有关,而且还与其他问题的认识、思考、研究方法有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信息和研究方法,应当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应主动适时的将前人对问题的研究方法、经验和教训介绍给学生,以启迪他们大胆设想,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捕捉奇特现象,善于触发科学灵感;帮助他们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科学的论证或推理;引导和鼓励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索、去研究.

二、自然科学方法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给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观察和实验,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无疑,指导学生搞好观察和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根据其本学科特点,适时的有目的地指出一些现象,设置一些实验,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对比和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光学内容时,针对某些学生观察现象粗枝大叶,做实验凑结果的情况,我及时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向学生介绍善于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了解观察和实验的基本原则.对于观察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与以往理论不符合或出现的偶然现象时,应教育学生认真寻找其原因,分析其事实,而不能养成不顾事实只是敷衍凑结果的不良习惯.当然,作为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善于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逐步增强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实验的质量.

2.通过“理想化方法”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理想化方法”科学抽象的一种形式.它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理想模型”的建立和“理想实验”的设计.在中学阶段,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前人建立的“理想模型”和一些“理想情况”.比如,“分子模型”、“原子结构”、和‘理想气体’等.虽然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小学生有所增强,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故常有物理难学之怨言.因此,我们在介绍一些“理想模型”和“理想情况”时,应注意到“理想化方法”的介绍.也就是说,教学中不仅要从知识结构上讲清,还应将前人“理想模型”建立的意义、过程以及方法适当介绍,以帮助学生增强科学的抽象能力,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外,结合中学阶段的一些实验,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3.运用分析和综合,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

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对于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揭示定义、得出规律,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感到为难的是不能熟练运用所学概念、规律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刻、系统、全面,没能从根本上去理解掌握,没有在大脑中进行深和精的加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恰当运用分析的方法,将要传授的知识逐一讲清、讲透,然后再用综合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应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很好地掌握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一步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科学探究要讲究方式方法 篇2

我参加了在贵州省凯里市举行的第四届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听了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教师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窝蜂地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学生:“你们在研究什么呢?”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但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都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老师参与指导了就不是探究了。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比如,我在上三年级上册《果实》这节课的时候,先把准备好的材料摆放在准备桌上。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就开始猜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它们的颜色很好看,它们好不好吃,我们怎么区分它们等。这个时候我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本课相关的问题(怎么区分它们)引入课题,共同研究、观察、讨论、交流,从而适时地引导并得出果实的概念,进而根据果实的特征区分是不是果实。为了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我加入了活动“果实大会”,帮助学生分工明确,把课前准备的一些是果实和不是果实的小图片,贴在学生的额头上,此刻学生的名字就用额头上的名字。把他们都叫出教室,在教室门口挂一块牌子,写着果实大会会场入口。让基础较好的同学把关守在门口,额头贴的是果实图片的进入,不是的堵在外面。然后我再到上面点果实的名字,看有没有缺席的,集体讨论、交流、小结。这样就会使学生能很快地判断一种食物是不是果实。这就使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既享受到快乐,又明白了活动的主体。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缺乏正确的探究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教师,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教师传统的观念,教师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之,当今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结合实际寻找恰当的方式、方法,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真正达到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探究学习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追求时尚的健身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篇3

一、科学健身的必要性

清代的教育家、思想家颜习斋说:“一身动则一身强, 一家动则一家强, 一国动则一国强, 天下动则天下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运动是人体的基本需要, 但运动又必须讲究科学, 不科学的运动对人体健康反而产生副作用和危害。同样道理, 运动健身也应讲究科学性。

1. 何谓不合理健身

(1) 健身方法的不科学。例如, 运动量、运动强度过大, 运动时间过长, 选择的健身项目不适合自己, 不进行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动作技术不正确等。

(2) 忽视健身的环境和场地、运动装备。例如, 气候条件恶劣、空气质量差, 不穿舒适的运动装、器械不合适等。

(3) 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健身阶段其他不良生活方式依旧, 如运动过程中还吸烟或酗酒、睡眠紊乱等。

(4) 有疾病自己却不知道, 仍照常运动。例如, 患上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 并不适合做剧烈强度运动的健身。

2. 不合理健身的危害

(1) 引发损伤。一般来说合理健身时引发的损伤较少, 即使有也多为慢性的劳损, 而不合理的健身则会使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大为增加, 造成肌肉韧带拉伤、撞伤甚至骨折等。

(2) 引发运动性疾病。不合理健身是运动量过大超过自身可以承受的负荷、不注意休息造成的过度疲劳、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这样一些疾病。女子长时间大运动量会引起内分泌失调, 导致月经紊乱、闭经, 甚至患上妇科病等。

(3) 使原有疾病恶化。身体患有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瘤等。尤其是这些病未被发现时, 若仍进行大负荷运动, 有时则使病情加重, 严重时可诱发死亡。

二、健身方式的科学选择与合理安排

1. 选择与健身的目的相符的健身方式

每个人参加健身的目的不同, 有的人是为了强身健体、塑造形体, 而有的人是想通过健身使身体疾病得到康复。现在的青年人多数以娱乐身心、塑造形体为目的。有的时候要想达到这些目的并不是通过一种健身方式就能够实现的, 因为每一种健身方式的作用都不尽相同, 所以需要健身者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1) 健身保健作用下的运动方式。以健身保健为目的的锻炼通常以有氧运动为主, 相应在选择健身项目时以全身大部分肌肉皆参与活动的周期性有氧运动项目最为恰当。比如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山、划船、滑雪、滑冰等。如果体质已有较好基础, 则可选一些综合性非周期性的中高冲力项目如网球、篮球、健美操等。此时则既可改善心肺耐力又可提高肌肉力量以及柔韧性。

(2) 健身美体作用下的运动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代人对形体美的认识有了全新的理解。许多年轻的男孩子时常把拥有发达的肌肉、强壮的体魄当做自己的目标;而许多健身的女性往往把拥有曲线美当做她们的追求。不管是肌肉还是曲线美通常皆须进行力量训练以达到目的。但方式方法显然不一样, 增粗肌肉的训练一般选用器械进行抗阻训练, 而局部减肥训练多要求在全身有氧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局部肌肉耐力的训练, 至于具体训练方法则要咨询健身专业人士。

(3) 心理调节作用下的运动方式。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人已不满足于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拥有外型美, 而是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 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可以舒缓人的心理压力, 至于运动方式则可依据心理障碍的情况而有所区别, 通常有抑郁问题的人可选择各种有氧运动形式, 尤其是群体参与的非周期性有氧运动形式, 或是一些中、高冲力性运动项目, 如各种球类运动、跳舞类;对于表现焦虑的人则最好是选择周期性有氧运动形式, 或是一些冲力性运动项目, 如散步、游泳等。

2. 健身方式必须符合自身特点

由于参与健身者的自身健康状况、年龄、性别, 甚至是职业、运动经历皆不一样, 因而选择的方式也会不同。

(1) 根据健康状况作选择。通常青壮年去参加健身无须进行体检, 但是中老年很大一部分都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病症, 如腰背痛、骨关节炎、心血管病、呼吸疾病等, 如果不顾这些状况而草率地去运动, 则有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2) 根据体质状况作选择。通常人的体质状况会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 年轻人体质强壮些, 老年人体质弱一些, 所以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相应能耗或强度的项目。体质好的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能耗高的中、高冲力性运动如网球、跑步等。体质较差的宜选择轻缓的, 低冲击力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步行、保健操等, 待肌体机能提高和恢复再选择高冲力性运动。

(3) 根据年龄作选择。不同年龄的人体力状况和健身目的不同, 这要求其健身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少年儿童通常可以选择一些活泼多样带有游戏性质的短时间运动, 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30岁以下的青壮年可以选择较激烈的高冲力性项目, 如各种球类、健美操等;30~50岁左右可以选择慢跑、游泳或中等冲力性项目, 如网球、乒乓球等;50~60岁以上宜选择一些低冲力性项目, 如步行、太极拳、健美操等。

(4) 根据性别、职业和运动经历作选择。两性在身体机能上是存在差距的, 一般来说女性力量要略差于男性, 但耐力及柔韧性则相对较好, 因此女性更适合于体操、舞蹈、长距离步行等项目。而由于职业的特点, 如果不加以注意, 很多人易患上职业病, 如长时间需要伏案工作的职业易患颈椎病、售货员长时间站立工作的职业易患静脉曲张等。预防职业病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做全身性的运动, 如跑步、散步、健身操、游泳、太极拳等。

综上所述, 讲究科学的健身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选择和安排好健身的方式会更加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罗兴华.科学健身新概念[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3.

讲究课堂艺术,彰显教学效果 篇4

一、课堂提问与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提问可以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提问过程中逐步具备用正确、灵活的语言达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交流的目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提问能有效地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奠定和谐课堂,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特点

1. 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确定不同的回答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而对知识难点的提问时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为此,教师每堂课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

2. 激发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经常在提问之前,加上“这儿有道抢答题”的提示,或者紧接着在问题之后,加上“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抢答”。学生们听了“抢答”二字,会冲动性地排除其它心理支配,产生一种谁先答谁光荣的感觉。

3. 灵活性。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拟定某个对象,但是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教师判断的失误,原认为能回答的问题,却答不出。因此,教师要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否则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反感和对立的情绪,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感,从而失去提问的意义。

4. 过渡性。

过渡性的提示,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如:针对某篇课文的内容提问“What is the American’s name?”“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等问题时,可先提问“What is your name?”“When and where were you born?”使学生由熟知的、感兴趣的问题逐步过渡到新学的、较陌生的问题,从而消除学生由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回答问题的紧张心理。

5. 鼓励性。

学生的回答尽管不甚全面、完整,但毕竟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教师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如:在提问学生时经常用这些课堂用语:Think for amoment.Try it again.Don’t give up.Very good!That is right.Youread quite well.You have very good pronunciation.这样,可鼓励学生大胆讲话,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三、课堂提问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 优化设计提问。

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落实、学生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启迪,因此要优化设计提问。

(1)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从不同角度,由易到难,创造一种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的情景,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2)讲究趣味,结合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脱离实际,凭空编造,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

(3)突出主体,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坚持让学生唱主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起码要做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其次让学生去发现“Why”,引导思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预见性和灵活性。提问要事先设计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敏捷地捕捉和及时指导方法上的缺陷,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层的答案。其次,在讲、练、读、议环节中要灵活运用提问,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 发挥主导作用,注意提问技巧。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在于问题设计的技巧,另一方面在于提问的技巧。

(1)眼看全班,问题明确。眼看全体学生,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在问题提出后,大多数学生面有难色,教师就应该意识到问题可能太复杂了,这时就该把这个问题适度分解,让学生逐步回答,最后再归纳总结。课堂提问要具体、明确、简洁;相反,若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答非所问。

(2)把握提问时机———先提问,后指名。教师应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引导所有学生,不管其成绩如何、性格如何,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一位教师说:“某某同学,你看下面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那么,这个问题由于指向明确,仅仅涉及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就有可能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去思考。而且点名后提问会使学生感到是突然袭击,加大思维的紧张程度,反映不出真实水平,特别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更为不利。所以应竭力面向所有学生提问,给全体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均等机会。

(3)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提问后留出的思考时间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学生回答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教师等待的时间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就增多,创造思维的成分也增多。其间教师可环视全体学生,用目光激励学生,不要频频重述和追问,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当然,等待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提问的目的、问题的难度而定。另外,当学生思路受阻或回答不正确、不全面时,教师要给予提示,诱导学生作答。提示既可以是语言的,又可以是视觉的,如动作、表情等。

(4)评价的技巧———多鼓励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价。应以肯定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多鼓励学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 篇5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升学压力和考评压力以及家长的压力是教师们头上的三座大山,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 目前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 还带着应试教育的烙印,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有很多区域仍然在搞升学, 搞成绩排队, 把评职晋级、评优评模和绩效工资的发放等都跟老师教学成绩挂钩, 这种无形的压力就离不开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进行一个定量的评价。全国各地也没有一个什么十分理想的方法, 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 唯成绩独尊, 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 直接与教师的工作挂钩。由此说来, 不管从客观角度还是从主观角度来讲, 这一切都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 许多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被点燃的火把, 而是无情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卡学生, 死磨活磨, 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艺术。具体的表现是, 教师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 语文本身的人文特征进不了课堂, 得不到重视, 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外在表现。第二个误区是有些课程的设计也不利于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上面已经提到因为语文教学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制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举步为艰, 在课程设计方面往往固定的模式进一步束缚了教育艺术的开展。一般情况下, 小学语文教材的版本一经确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 偶尔发生点变化, 变化的幅度也不大, 这样的墨守成规的确有它的好处, 最直接的方面, 那就是非常方便教师的教学, 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 不变的教材就像双刃剑一样, 在方便教学的同时非常容易导致教师形成思维定势, 教学风格固定不变, 没有创新, 老酒瓶装新酒, 穿新鞋走老路, 总而言之, 这些固定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讲, 语文教学当然也就谈不上艺术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构建

在现有的形势下来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绝对不能脱离现有的制约因素,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由此看来, 我们必须尊重目前的教学现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尊重目前这个前提, 就不容易找到教学艺术体系的切入口。比如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 建立一个师生互动的模式, 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去说, 主动地去读, 积极地去写, 然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 有一句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折射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用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来刺激学生。第二方面就是要注意改善目前的讲授模式。正如上文所讲到的,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突出知识点的传授, 这是不争事实, 不可否认这些知识点的确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相当关键。而我们所谈到的构建师生互动体系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艺术, 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育思想,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要唯我独尊, 口若悬河, 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 应该讲究双边活动, 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千万不要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 要牢牢把握一个目标, 那就是要以启发学生为主, 以学生为主体, 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三、优化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完善自己, 与时俱进, 走向教育的制高点。比如,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 我在导语中就设计了几个问题:大家知道圆明园吗?你对圆明园的了解有多少?圆明园为什么会遭到英法联军的破坏呢?然后同学们通过交流, 通过阅读课文, 查阅资料, 对这些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 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这个基调, 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就作者的心情和文章的内涵以及本文的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诠释,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的注意力格外地集中, 同时还把他们日常生活的见闻也搬到课堂上来, 学生既了解了圆明园的价值, 也对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感到异常愤恨, 还对圆明园的毁灭有着无限的痛惜, 当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讲, 有的学生还谈到了创业不易守业难, 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从小要自强, 做中华的好儿女, 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由此看来, 的确增进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同学们都意识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 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上一篇:农业技术推广转化下一篇:主导型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