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2024-06-25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精选12篇)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篇1

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Paul Grace认为“在当今社会中, 一切都是项目, 一切也将成为项目。”所谓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作业, 这些作业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 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 依据规范完成的一次性任务。正是因为有“特定的时间”的限制, 才产生的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进度管理主要任务是控制项目时间, 包含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以及项目进度的控制。

1 项目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是表达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 开始及完成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 它是进度管理及控制的依据。

进度计划的时间参数有以下几种:1) 周期 (持续时间) , 既是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 包括确定型和随机型两种;2) 最早和最迟时间;3)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项目进度计划的方法主要有甘特图、里程碑计划、关键路径法 (CPM) 和计划评审技术 (PERT) 。本文主要介绍CPM和PERT。

1) 关键路径法 (CPM) 是网络计划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网络图为基础, 通过对网络中工作的时间参数的计算来确定完成项目的关键线路。网络中工作时间参数如下所示:

LSFFLFESΤFEF

注:ES为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F为工作最早结束时间;LS为工作最晚开始时间;LF为工作最晚结束时间;TF为工作总时差;FF为工作自由时差。

需要说明的是TF是指在不影响整个项目最早完成时间的前提下, 一项工作的完成工期可以推延的时间。计算公式:TF=LF-EFTF=LS-ES;FF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 一项工作的完工期可以拖延的时间。计算公式为FF=min{ES (紧后工作) }-EF;其他时间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ES=max{紧前工作的EF};

EF=ES+工作延续时间t;

LF=min{紧后工作的LS};

LS=LF-工作延续时间t

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由关键工作构成的线路为关键路径。

2) 计划评审技术 (PERT) 是一种双代号非确定型网络分析方法, 在PERT中, 工作的持续时间事先不能完全确定, 这种网络计划方法适用于不可预知因素较多的, 从未做过的新的项目和复杂项目。

PERT的主要原理是:对工作持续时间t作出三个估计值t0 (乐观时间) , tm (最可能时间) , tp (悲观时间) , 并假定三个估计均服从β概率分布, 在此基础上, 可为每项工作计算一个期望工期 (te) 和方差δ2:

te= (t0+4tm+tp) /6。

δ2= (tp-t0/6) 2。

2 项目进度控制

由于项目计划只是根据预测而对未来作出的安排, 因此,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 必须不断监控项目的进程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按进度计划进行;同时, 必须不断掌控计划的实施状况, 并将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 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 使项目按预定的进度目标进行, 避免工期的拖延, 这一过程称之为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应遵循动态控制, 系统, 弹性原理, 为了收集反映项目进度实际状况的信息, 通常采用日常观测和定期观测的方法, 对项目进展状况进行观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项目进度计划的变化是绝对的, 进度控制的核心问题就是能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不断地进行进度计划的更新。

项目进度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对比法, 有利用横道图比较法、曲线比较法 (包括实际进度前锋线比较法, S形曲线比较法, 香蕉形曲线比较法) 、列表比较法等, 即将经过整理的实际进度的数据与计划进度的数据相比较, 从而发现是否出现偏差和偏差的大小。若偏差较小, 可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偏差得以解决, 继续执行原计划;若偏差较大, 经过努力不能按原计划实现时, 则要考虑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即适当延长工期或改变施工方案。

3结语

项目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项目投资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同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项目如期完成或合理安排资源供应, 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 我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项目进度的控制, 及时找出进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的失误, 适时作出更正, 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摘要:针对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合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任务, 分别阐述了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以及项目进度的控制方法, 以指导施工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进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保证项目工期。

关键词:项目进度管理,进度计划,进度控制

参考文献

[1]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朱宏亮.项目进度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杨世新.浅谈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山西建筑, 2009, 35 (14) :184-185.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篇2

——小学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

真正的民主教育或者民主管理,是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的,民主不单单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身。所以,在教育与管理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个性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为了搞好班级管理,笔者采用了“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们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1、教学实例

为了拉近学生于教师的距离,发扬班级民主精神,我特意在我的班级(小学四年级)开过一次主题班会:“有奖征谏”——为教师提建议。并提醒同学们不要错失良机。小学生们比较单纯,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先是笑了一阵子,不过一会就活跃了。一段时间过后小学生们陆陆续续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甲说:“老师,你刚教我们的时候和我们一起玩,没有界限,但是后来你越来越爱发脾气了。”学生乙说:“老师,咱们班的班规几乎都是你自己定的,我们都觉得不好。”学生丙说:“老师,你现在变的很冲动,我们犯点小错都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提建议的同学越来越多„„教师总结说:“谢谢同学们的直言不讳,原来老师有这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我相信在未来的一年里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必定能和谐相处,打造一个健康、有爱的班级体。”

2、教学反思

让学生给自己提意见,学生学生的优点,就是在班级管理中发扬了民主式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老师是可以放下架子的,是可以丢下面子的,这样的班级才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才是民主的班级。但是,无原则的民主是不可取的,教师在管理时要注意把握分寸、掌握火候,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班级管理“法制化”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改一改自己一人说了算的“人治”管理,实施“法制化”的管理化的模式,让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级班规,这样才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1、教学实例

为了让班级管理走上正轨,我和小学生共同商量,制定了本班级的班规。在班会上,我对学生说:“咱们班里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班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当话音一落,学生们纷纷讨论了起来。学生甲说:“老师,我觉的不应该制定班规,那样就会限制我们的自由。”学生乙说:“老师,我觉的制定班规更好,如果玻璃被人打坏了,由谁来赔偿。”这时候,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大家想不想让我们的班级体变的更优秀?”学生们纷纷点头,说:“想。”“既然大家都想让我们的班级变的跟优秀,那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班规。但是在制定班规的时候,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广泛性。就是这个班规尽可能包括同学和老师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违纪现象,不能有遗漏。二是可行性。就是说我们的班规制定出来要能够落到实处,不能使一纸空文。三是制约性。就是说这个班规不是老师和班干部拿来管学生的而是应该约束每一个人,这个班规对任何一个人包括班主任也奏效。”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示可以制定班规,一周后,本班级有了“法律条文”。

2、教学反思

让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有效保障,更是落实民主教育的有效手段。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如果他们犯了错误,而教师总是喋喋不休的去说教,并不一定有效,但是有了具体的班级规定就不一样了,这样的班规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小学生。由此可见,健全的制约机制,是打造健康、和谐班集体的法制保障。

三、班级管理“爱心化”

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爱所有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才能在在言行和举止上发扬民主、实现民主。作为班主任要想用爱心去管理班级体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多理解,少批评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严禁指责和批评。这种理解包括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小学生年龄小,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理解作为独特的个体的学生的行为总是有情可原的,这样,教师就能真正理解学生、真正赢得学生的爱。

2、掌握交流技巧

爱的教育不是一味的爱就能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爱老师、老师爱学生,教师就应该掌握交流的方法。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一个人,所以班主任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比如“循循善诱”、“欲擒故纵”的交流方式。好的交流方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直截了当、竹筒倒豆子式的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所以说,班级管理不仅是“民主化”“法制化”,也是“爱心化”。

四、班级管理“勇敢化”

班级管理“勇敢化”主要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如果出现错误,要勇于承担。要想实施民主教育,教师不能摆架子,更不能无缘无故的爱面子,犯了错误就要承担与反省。

1、教学实例

我接手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特别差的学生,在接手之前就听到很多教师议论过这个学生。当我教了他几个星期后,他又被指认偷了本班一个小女生的钱,当得知此事后,我气急败坏,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顿“粉条炖肉”。结果,几天过后,那个丢钱的小女孩告诉我,她的钱放在自己的书包夹层里了,现在找到了。当时我就放下架子,把那个那个被冤枉的学生找来了,承认了错误。

2、教学反思

企业经济管理的柔性管理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柔性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后诞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其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相反,提倡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利用柔性管理方式对企业经济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企业刚性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还能够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柔性管理体系,并加强柔性管理方式的应用,接下来,本文就对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策略,其内容的本质,就是对传统的刚性化管理方式进行全面转变,实现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在思维方式上,柔性管理也从历时性的线性思维向共时性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转变,实现了思维的同步转型。与传统的刚性化管理方式相比,柔性化管理更适合现代企业的管理,也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率。

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利用柔性管理理念对企业经济进行管理,其管理方式正好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相反。在刚性管理方式中,强调的是制度化管理,即以规章制度为管理的主要标准和参考依据,对管理目标进行强制化管理。因此,刚性管理对企业员工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着极大的限制作用,不利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和员工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造成限制。柔性管理则不同,柔性管理强调的是人性化管理,其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一种理性化、人性化以及非机械化的非强制性管理方式,其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对员工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而是为了能够彻底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管理工作效率,并使得员工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利用柔性管理方式所将达到的目的,就是企业在经济管理上的最高最求。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方法研究

1.肯定员工的地位,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虽然,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中,企业对员工的地位和劳动成果进行了肯定和认可,但是由于刚性管理所具有的以规章制度为主要管理依据,强调强制性管理的特点,缺乏变通和人性化,所以很容易使员工在心理上产生动摇,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和定位进行否定,进而对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管理工作效率产生影响。而利用柔性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则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增强企业领导人员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在必要的情况在对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变通,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就能够让员工从心理上感受到企业对自身地位和价值的肯定以及认可,进而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并使员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根本上达到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目的。

2.以促进团队协作为目的,施行柔性管理

在传统的刚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制度化和强制性管理,所以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通常会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衡量,对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进行规定。这种管理方式,虽然能够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一定保障,但是却严重限制了员工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变得机械化和单调化,缺乏变通。同时,应用刚性化管理方式,由于员工工作的灵活性受限,所以无法进行团队协作,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形成了限制。而应用柔性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则能够从心理上以及行动上同时对员工的管理行为进行解放,充分发挥员工的灵活性,进而有效促进团队协作。因此,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该以促进团队协作为目的,施行柔性管理,使员工将以往的规范行为变成自身的自觉行为,将以往的组织目标变成自身的自觉行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同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管理团队团队协作能力的发挥,综合而全面的提升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构建柔性化管理机制

基于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特点,会使企业的管理环境变得轻松而愉悦,大幅度改变传统刚性化管理下企业管理环境所存在的紧张、僵硬以及压抑的特点,使员工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管理环境下进行经济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热情和动力,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管理工作效率。因此,为了能够使柔性化管理所具有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管理中企业就需要构建柔性化管理机制,以此来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并使得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构建柔性化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为了避免员工的行为过于松懈和散漫,起到反作用,还应该适当结合刚性化管理,刚柔并济。

三、结束语

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经济管理是其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持续发展具有较为重要影响。因此,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对企业经济管理引起足够重视,并通过应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来不断提升员工的管理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经济的管理效率,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俊中.动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柔性财务战略初探[J].时代金融,2010(05)

关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篇4

管理科学是研究一个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管理科学采取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定性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资料, 然后对资料或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模、计算、归纳和演绎等手段描述管理现象,对结果进行预测,阐明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为组织如何决策提供指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管理科学的理念将不断创新,理念的创新必将引发研究方法的创新。在此方面,中国管理学界与时俱进,管理科学发挥着推动社会发展的“车轮效应,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不过,问题也不少,原创性少,方法雷同,盲目跟风比较盛行。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二、管理学研究对象及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般意义上讲,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现象,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是人类社会的 “内在之物”。 人类谋求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努力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自身,表现为人类社会早期开始不断积累管理实践经验,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并不断完善,作为经验与知识代代相传,即使没有文字资料,也一样可以传承下来。 管理科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管理实践,如中国长城的修筑、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等,这些管理思想,是来源于管理实践活动,还没有形成体系,不属于严格意义的管理科学,这些粗浅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散见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著作之中,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分工也日益细化,人们对管理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管理学理论体系也逐渐形成,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管理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温格斯·泰勒,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书中的核心思想以及使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在今天依然有启发意义。

一般来说,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从理论到理论的方法、数理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等。 这些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为了探索管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内核。 1916年法约尔写成名著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韦伯等人从组织管理的一般性质研究入手,丰富了管理学理论,写成了古典管理组织理论,开拓了管理理论的研究视野,也扩大了管理实践者的创新视野。 他们在生产与生活中,追求既定资源的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益最大化,这是典型的以“物”为中心管理理念,管理者往往关注管理科学的技术层面,其研究的重心是 “任务 ”导向 ,他们也会关注 “人 ”的因素 ,但更感兴趣的则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人”与“物”的优化组合,如果说采取针对人的“反应”的调节,则是努力消除工业生产中的不良反应,也有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不和谐,针对这种不和谐的问题,泰勒的主张是提高生产效率,也就是把蛋糕做大,这不仅会让企业老板受益,工人也一样受益,这种调节也关注到“人”的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0世纪8年代以后,随着科技进步,管理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吸取了计算机技术、复杂性理论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组织控制论方法、博弈论等“多元学科”研究方法,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也将不断地完善。

三、关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思辨

研究就是探索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科学研究就是以系统的、实验的、严谨的方法,来探讨有关现象之间的假说命题。 管理科学研究有四个基本目标描述管理现象、解释管理现象、阐明管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对管理现象进行预测。 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多指管理科学的提法。 但是,在管理科学研究中,一旦涉及“人”,其科学性就要打折扣。 因为,管理艺术性的表现会让“科学性黯然失色,因此,如果主观认为,可以用科学手段得出满意的答案,则往往事与愿违。 于是,定性研究在管理科学中也常常被使用。

目前,管理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比较常用的有深入访谈法、焦点访谈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德尔菲法与关键事件法等等。 定量研究的方法在管理科学中更受到青睐, 一般的流程是思想产生阶段、问题定义阶段、过程设计阶段、数据获取阶段数据分析阶段与结果解释阶段。 不过,当前盛行的量化研究方法过多借助数学方法,以为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可以探求出其中的规律,悟出管理科学中的奥秘,未免过于偏颇。 因为,统计方法也有局限性,它不能创造与构建理论。 因此,经验法和案例法是思辨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科学有其科学性,这种定性研究也具有 “真理性”。 因为,社会生活中管理事件,需要人们去体验,去感悟,当你难于言明,有人点出,而你产生了共鸣,有“心有戚戚焉”的体验,这就能够内化于心,使你不断强化,固化为内在的知识储备。

四、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今后管理科学研究将更加关注混合方法研究,根据世界著名混合研究方法论专家塔沙克里和特德莱的定义,混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 ods re-search,MMR)是指在同一研究中将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实证研究类型。 混合方法作为第三次管理科学的研究方将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可以帮助研究工作者对各种现象产生丰富的理论洞见。 这种方法更加注重研究的实用性价值, 不再纠结于非此即彼的一元论缺陷,突出研究的“行为效用”,促进深层数据的继续挖掘。

今后,在大数据时代,管理科学将被互联网改造与渗透, 预测的科学性与实际案例的深度解析将更加重要,实时化的市场洞察,精准地锁定消费者的需求,将大有用武之地。 在网络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管理科学必将进入一个融合多学科之长的新纪元。

摘要:本文在管理学发展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管理学研究方法,然后对“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进行辨析,最后指出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理性回归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运用与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篇5

“要想知道同学有没有经常看书,就拿起书抖一抖就知道了。”这是梁老师第一课说的话,说真的当时真的好怕梁老师来翻我的书,因为我完全就没有看过。而当你翻到别的同学的书时,看他们自信满满的笑着经受过了考验,突然发现,原来预习也可以是一个让人炫耀与骄傲的好习惯。所以这句话与这件事带给了我一件极好的事就是,面对预习再也不会感觉乏味,而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了。

接下来的几节课,梁老师则是将理论结合到实际之中,用一些亲身体会或者是时事新闻来从中告诉我们许多的知识、为人与道德。这样的教学方法很独特新颖,令原本该是呆板的一门课变得生动活泼,令人忍不住就是想听听想从中受益匪浅。从这几节课中,我不仅仅养成了预习与看新闻(早睡还在努力中)的好习惯,也了解到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的眼光与思维该放成熟一些放得更宽阔一些,也知道注重细节不仅会影响自身其实也会影响到所在的集体,也学会了关心时事并把自己投身到评论者的角度去正确的评判一件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时候听完了一节课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反思过去注重现在也着手将来。 但其实,我也发现了梁老师有时候会叹息,中国的大部分大学生目前缺少许多优点,比如积极阳光的精神,比如仔细阅读与主动阅读的精神等等。有的大学生一上课就开始玩手机动辄睡一节课,浪费大好青春与生命。当然我有时候也会如此,我也批评自己。但是中国教育本身就存在这样一个弊端,它老是在说:必须拼命读书,上了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于是我们就用尽全力去学习,几乎也是为了摆脱束缚之后放纵的玩耍,因为那些日子真的太累了,让我们感觉几乎这辈子都不会再有这般的毅力与坚持去做一件事。所以来到大学,很多人即便是发现了大学也是来读书的,可是他们也宁愿放弃学习择消遣了。因为那些精力真的感觉就像提前透支消耗殆尽了一般,剩下的就是无尽的空虚与孤独了。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描述国外的学习:小时候对孩子们都很放松,培养他们的创造与想象力,之后越来越紧张严格,上了大学就是最辛苦的。一个人写到:我去哈佛大学参观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竟然在路边的长椅上就睡着了,还有些学生一边啃着面包(指午饭)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书。他们的教授提前会把下一节课需要涉及到的知识告诉他们,而下一节课他就只会拉拉纲要,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学习。看到这些我真的沉思了,这完全与中国教育是相反的,而他们的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也使得孩子拥有童年也兼顾了知识,但中国却使得孩子童年全部用在学习之上而且长大了也不愿学习变得涣散了。

说这么多有些扯远了,我只希望梁老师可以少一些叹息,还是可以轻松活泼的上课。老师们也是经历了这样的教育制度走出来的人,但你们是可以从这些压迫中找到自我的优秀的人,而你们也正在引导着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寻找到自我,但毕竟能不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正确利用好时间主要靠的是自己,自己不努力外界再多的劝阻也没有作用。你已经将你的带领作用发挥体现出来,而带给我们的益处甚至超越了这门课程本身,谢谢你。

不过我也想要提出一些建议。根据经验,坐在前排的人几乎都在认真的听你讲课,而坐在后面的人听课的却很少,我建议有时候可以上一半课,利用课间来交换前后排位置,这当然也不会影响到前排的同学听课,因为你的声音已经足够,而那些说听不清楚的人其实也只是没有认真听开小差去了罢。

然后我想说其实希望课程结合PPT也可以多一些,有时候希望可以从PPT中抄写一些好的精华记录下来,而光听说的是来不及写,而且一节大课也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的听难免会想要休息开小差,而此刻重要的东西也就遗漏了。所以希望梁老师可以麻烦一下啦,就写一下你的心得体会也是不错的。而且有些时事有可能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听说的也不会有太深刻的认识,如果此刻可以有一段视屏可以看的话,既提神了也会对整个事件有个更全方位与深刻的了解与见识。

最后一点建议就是课上可以随机抽取同学来回答问题。可以使得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让同学们更全心全意的来听课。课堂之中也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团队精神也可以使得大家互相了解对方,从说的好的同学那里汲取到知识也会反省自己为何不如别人那样见多识广。

当然啦,以上意见仅仅是个人意见。喜欢你的课的人真的很多,大家都从中或多或少的学到了许多。

你是大树我们则是树苗,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中我们相遇相识相知,我们仰望你的枝繁叶茂,你则为我们开辟出一处安全静谧的成长地方。阳光普照着大地,我们一同庆祝彼此的改变与成熟,一同以你为中心的环绕着你在这洋溢着青春的校园里携手前行。

管理者的责任和科学方法 篇6

遗憾的是,如果让泰勒先生来看看今天的企业管理,他将惊讶地发现一百年前的管理方法还是随处可见,他致力解决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就拿计件奖金制或者计件公分制这一例子吧。大家知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个奖金体系,把员工的产量和薪酬挂起钩来,认为这下问题就解决了,企业的利益就能达到最大化。这种管理方式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于管理者高高在上,他们不了解工人面临的实际工作,不知道一位员工一天的产量究竟应该是多少。他们希望每位员工各尽所能地去寻求、发现最有效的生产方法。结果却恰恰相反。因为如果一位员工提高了生产量,那么管理者将意识到原来他一天可以生产如此之多,进而降低他的每单位产量的奖金。这样,这位员工今后如要赚同样多的钱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聪明的员工不难看到增加产量并不符合自己长远的利益,而“磨洋工”才是求生之道。更有甚者,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受到其他员工的约束:如果一位员工努力地去提高产量,他将遭到其他员工的反对,因为大家不希望一位员工的产量的提高把所有其他人的奖金降下来。计件奖金制带来了“集体磨洋工”!管理者原本希望计件制能创造一个“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工作环境,但在员工看来它却意味着“吃力不讨好”。因此,计件制远远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大家不要误会,计件制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管理者没有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这就是《科学管理原理》所说的管理的重要性。

那么,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呢?大家知道,一个工人的智慧远远不及一个工厂里的所有工人的智慧的总和,而把集体的智慧汇总起来并制定出最佳的操作规程是管理者必须做的事情。泰勒列举了许多鲜活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如动作和时间研究)来发掘集体的智慧并给于提高,并且把最佳的实践变成新的工作标准。当然,对员工的培训是很重要的,如果发现一名员工不适合做某项工作,那么就必须对他的工作进行调整包括调离岗位。科学管理方法要求管理者了解实际工作,这样才能给出合理的工作任务,并按任务完成的情况发放奖金。这样,生产效率提高了,公司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工人报酬或者缩短工作时间,达到双赢。所以科学管理原理打破了雇主和雇员是对立双方的这一传统观念,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了。这是泰勒思想的伟大之处。最近十分流行的丰田生产系统、精益生产、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码等等都可以说是建立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之上的现代管理思想,它们无一例外地强调管理者的责任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因此,《科学管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眼花缭乱的现代管理概念中看清管理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

卫星星座运行管理方法研究 篇7

关键词:卫星星座,运行管理,维持控制,备份,自主导航,太空“交通”

0引言

近年来, 随着空间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 卫星星座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但作为一个庞大的空间系统, 卫星星座的运行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首先, 卫星数目多, 不仅研制和发射费用高昂, 而且维持和运行管理代价巨大。其次, 系统的运行管理完全依赖于地面, 平时的管理难度大, 在特殊时期还可能出现无法管理的情况。再次, 随着相同功能的地面系统以及单个航天器能力的日益提高, 对星座的服务性能、长期稳定运行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卫星寿命、经费和发射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星座的建设周期很长, 往往会出现后面的卫星还未发射入轨, 前面的卫星已经到寿命末期的情况。

因此, 平衡星座成本与性能、降低运行维持代价、提高星座的稳定运行、协同工作与自主生存能力是星座运行管理的主要目标, 这就需要从星座控制维持、备份和部署、自主导航和星座监测等方面寻求有效的技术途径。

1星座构型维持方法

目前星座构型维持方法主要有2种:站位维持方法和摄动补偿方法。

维持星座构型通常采用站位维持的方法, 即对卫星进行主动控制, 将卫星的绝对或相对位置维持在设计位置, 当卫星运行超出该允许漂移范围时, 才对卫星进行控制。为了保持星座的长期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星座设计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容错性和较大容许偏差量的星座构型, 使得星座具有一定的降价运行能力, 并且卫星偏离标称轨道一定范围时也不会影响星座的服务性能。星座构型保持是星座中所有卫星的整体控制, 在控制时必须注意卫星之间完成任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卫星轨道控制在控制参数、控制量和控制精度的要求上都发生了变化, 因此必须从星座空间结构、任务需求、协同控制和性能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 星座构型保持控制时还应根据卫星的覆盖特性、过顶时间、最大不可视时间以及健康状况等信息确定具体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通常认为, 编队飞行的各卫星之间有动力学联系和约束条件;而星座则以单颗卫星轨道运动为基础, 星与星之间的动力学联系并不紧密。事实上, 由于星座的特殊结构, 使得卫星之间也存在复杂的动力学耦合关系, 而这种耦合关系决定了星座构型的整体变化趋势, 同时也使得利用摄动补偿方法来提高星座的长期稳定性成为可能。摄动补偿方法通过对星座中卫星轨道的合理选择和参数调整来补偿某些可预测摄动引起的星座构型变化, 从而达到保持星座整体构型的目的。当前世界各国研究者在星座相对运动和受摄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经过研究表明, 地球非球形摄动和卫星的初始位置偏差是导致星座构型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 选择具有较高稳定性的轨道, 同时利用摄动力的补偿设计可以提高星座构型的稳定性。摄动补偿方法是对已经设计好的星座构型的卫星轨道参数的一种小量偏置手段, 并不改变星座的基本结构。通过摄动补偿设计对轨道参数进行调整能够减缓摄动外力对构型的破坏作用, 使星座构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容许范围内, 同时对星座入轨后偏离容许范围的卫星施加控制, 维持星座的整体构型, 从而降低星座构型控制代价, 减少控制频率, 提高星座构型的长期稳定性。

经过摄动补偿设计后的轨道仍然有一些小偏差需要通过控制来修正, 因此, 采用站位维持控制和摄动补偿设计2种方法相结合来维持星座构型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星座运行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同时还可以提高星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星座备份与阶段部署策略

2.1星座备份策略与设计

在星座工作期间, 为了提高整个星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般都会准备一定数目的备份卫星, 在必要时替代故障卫星。虽然, 在星座设计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冗余度, 即部署比满足任务要求更多的卫星, 使得星座具备承受少数卫星故障而不会出现大幅度性能下降的能力。例如导航星座通常要求具有在2颗卫星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满足最低需求服务的能力。但为了保证星座的长期稳定运行, 最好还是用能够正常工作的卫星替换故障卫星, 即采用一定的备份手段来保证服务质量。

星座的备份通常包括在轨备份和地面备份2种方式, 而在轨备份又包括备份卫星停泊在工作轨道上、备份卫星运行在工作轨道上融入星座工作、备份卫星停泊在高度较低的非工作轨道上等多种模式, 这些备份模式通常每轨道面都至少备份1~2颗卫星, 这样既能够较快地响应任务需求, 及时将备份卫星调整到指定位置代替故障卫星工作, 而又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地面备份一般在星座中出现故障卫星后发射备份卫星, 需要的时间较长, 但是这种备份方式需要备份的卫星数目少, 因此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考虑到卫星的交付、发射准备和调整入轨等因素, 在轨备份具有对星座系统性能快速修复的优势, 同时将备份卫星集成到系统中工作而不是停泊在轨道上的模式, 即将卫星放置在故障概率最高的卫星附近组成卫星组, 既能增强星座的可用度和覆盖性能, 又可以提高星座系统的修复性能, 使得星座具有更高的故障冗余度。

同时可靠的星座在采用备份策略的同时, 星座本身还必须具有接受某段故障修复时间的能力, 以使备份卫星能够完成对失效星的替换。

2.2星座分阶段部署策略与设计

星座的部署不是一个短时期内能完成的任务, 大多数星座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最终部署完成。因此, 星座构型的分阶段部署, 必须考虑星座每个阶段的系统性能, 而不是以最终系统状态作为优化的唯一目标。星座的初始构型、中间构型和最终构型是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 在星座设计初期就应该予以充分考虑。应该在考虑工程实际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星座各阶段子星座的功能, 使其在建设过程中实现台阶式的性能提升, 使得在部署过程中, 已经发射上天的卫星能够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 或者能够完全实现系统的功能只是未达到预期的水平要求。

同时在星座组网过程中针对每一次发射, 还应当进行运载器的优选。运载器选择与星座系统的投资、运营计划直接相关,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星座系统能否成功。根据星座部署总时间, 卫星的质量、体积、卫星操作轨道的高度、倾角, 充分考虑可选用的发射场和运载器可以大大降低整个星座系统组网过程的成本和风险。

3星座自主导航与运行管理技术

星座的卫星数目越来越多, 依靠地面测控站进行卫星的定轨与跟踪将难以承受其高负荷的数据传输与处理压力。同时, 卫星星座如果过分依赖地面站的测控, 在地面站受毁的情况下, 其正常运行将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发展卫星星座系统的自主性成为星座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地星座自主导航方案包括天文导航、导航星导航以及星间相对观测导航等。由于星座中的卫星数目较多, 单纯采用单颗卫星自主导航则会忽略星座中星间相对运动的信息。充分利用星间运动的相对运动规律, 采用星间相对测量信息进行相对自主导航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美国的第三代GPS卫星Block ⅡR就是利用星间相对测量进行自主导航的一个具体应用, 它具有交联测距和在轨处理导航数据的能力。各颗卫星使用星载处理器, 计算导航参数的修正值, 从而提供导航精度, 增强自主生存能力。Block ⅡR采用一种TDMA式的测量通讯方法, 设定36 s为一帧, 其中每颗卫星分配1.5 s, 并采用双频信号测量, 用来修正电离层延迟效应。在每一帧的数据帧 (Data Frame) 中, 每颗卫星在自己分配的1.5 s时间里发射与自身状态相关的参数, 在测距帧 (Ranging Frame) 中, 所有卫星进行伪距测量。在数据帧中, 各种参数进行相互传递的同时, 每颗卫星计算出伪距测量值。同时每颗卫星还可以自身估计位置和时钟, 联合评估协方差, 并利用双向测量的结果, 将星历和时钟进行解耦, 最终产生测量的距离和钟差, 这些测量值通过估计器进行处理获得对预存星历的修正值。Block ⅡR能够在轨自主更新和精化GPS卫星的广播星历和星钟A系数, 无需地面监控系统的干预。它能够自主运行180 d做导航定位服务, 且在第180 d时, 用户测距精度 (URE) 仍可达到±7.4 m。因此即使地面监控系统暂时毁坏, 仍能维持高精度的GPS卫星导航定位, 增强了GPS系统的抗毁能力。

Galileo导航系统也曾提出过采用星间观测的自主导航方案。该方案运用星间测量和星地测量相结合进行处理, 用于日常星历的修正, 提高卫星预报星历和时钟的精度, 通过地面仿真实验, 用户测距误差可达到分米级 (低轨星历数据刷新率15 min, 高轨2 h) 。因此对于利用星间测量的星座的相对定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星座的自主生存, 还能通过提高日常星历的精度来提高用户的定位精度, 从而提升整个导航系统的性能。

基于星间链路信息的星座自主导航, 不能修正星座整体旋转误差、地球自转非均匀误差和极移参差, 致使星座难以长时间自主运行。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以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作为外部信息基准, 能够高精度地确定卫星轨道、时间和姿态参数, 不存在星座整体旋转误差累积问题, 为星座自主导航技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4太空“交通”实时监测与管理

随着各国太空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不断加快, 多年来, 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已经不止一次发出警告:在近地轨道日渐拥挤的情况下, 难免会发生航天器相互碰撞、产生大量危险太空垃圾的事件。因此, 加强太空“交通”实时监测与管理也应成为星座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星座的安全稳定运行, 首先要加强对太空中各类物体的监测, 使用光学望远镜观测高轨道, 用雷达探测低轨道, 对各种飞行物进行监测, 对星座安全构成威胁的飞行物进行轨迹分析和预警, 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其次当卫星出现故障无法修复时, 应根据卫星状况和任务需求等信息及时建立处置策略, 使其不会影响整个星座的正常稳定工作。此外, 加厚卫星的外壳, 可以增强其抗撞击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在未来的卫星上装备预警系统, 使之预先发现危险并主动改变轨道, 从而免遭碰撞。

5结束语

随着卫星星座的迅猛发展, 为了确保星座长期高可靠、高性能稳定运行, 完善的运行管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从星座维持控制、备份与阶段部署、自主导航和太空“交通”实时监测4个方面论述了卫星星座运行管理策略和技术方法。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星座运行管理策略和技术的同时, 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制定政策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将卫星星座运行管理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协调部署, 才能保证卫星星座的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育林, 范丽, 张艳, 等.卫星星座理论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寇艳红.GPS原理与应用 (第2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 包括班级日常事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思想情况等, 这非常考验班主任, 我们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结合学生的特点, 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确保在班主任有效的管理中, 能够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都能取得进步。具体来说, 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目前, 一些班主任还在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 即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班主任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非常落后, 严重影响到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阻碍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 中职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 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掌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只有这样, 班级管理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的威信在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方法, 班主任只有有一定的威信, 才能使学生信服, 愿意听从班主任的安排和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也才能顺利开展。具体而言, 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由于很多学生的想法非常偏激, 认为班主任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就是敌人, 再加上班主任处处管着学生, 就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敌意, 严重影响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情况,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建立深厚的情感, 并且使学生了解到:班主任对自己进行管理是为了能够促进自己学习上的进步、思想上的进步, 并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样, 学生就更愿意服从班主任的工作安排。其次, 班主任应该建立权力威信。所谓的权力威信主要是指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不敢违逆班主任的管理, 进而可以顺从班主任的管理, 最终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总之, 班级管理过程中, 班主任的威信是必不可少的,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 通过班主任的有效管理, 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在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及其他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 以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中, 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而学生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够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 实现思想上的进步。因此, 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外时间,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如到敬老院去为老人服务, 使学生受到教育, 更加尊敬自己的父母;到孤儿院去送爱心, 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是多么幸福, 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生活, 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就能够受到思想教育, 不断取得思想进步。

四、利用学生干部进行班级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干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其主要的优势在于通过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 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会积极配合学生干部的班级管理工作, 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班干部的选拔方式, 可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 并采用轮换制,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 在学生干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该给予他们一些指导, 以确保班级管理的方向不偏离。

五、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中职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 为社会输送人才, 因此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并且在社会中有所作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在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技能方面下功夫。为此, 我们应结合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特点, 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 引导学生学习, 使之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社会的竞争力, 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班主任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能够更好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而学生也能在班主任有效的管理中, 实现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思想不断进步, 行为更加规范,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文婧.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J].科技信息, 2011 (13) .

[2]张敏.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5) .

[3]张燕华, 宋林亮.谈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7) .

[4]张玉芹.谈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方向的转换[J].科技信息, 2009 (5) .

VaR方法质押率管理应用研究 篇9

关键词:VaR,仓单质押,贷款质押率

1 引言

随着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仓单质押作为物流金融的一种运作模式, 被物流企业、贷款企业、金融机构运用得越来越多。在运作过程中, 金融机构会设定一个质押贷款的质押比率, 即贷款额与仓单价值的比率 (通常小于1) , 以控制仓单价值下跌而带来的风险。过高的质押比率会增大金融机构的风险, 而过低的质押比率则意味着融资效率的损失。从而, 设定合理的质押比率是有效开展仓单质押贷款业务的关键。

2 仓单质押运作模式

质押模式分为权力质押及实物质押。仓单质押属于权力质押的一种, 是指借款企业以物流企业开出的仓单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融资业务。仓单质押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由借款企业、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达成三方协议, 借款企业把质物寄存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中, 然后凭借物流企业开具的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融资。金融机构根据质物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其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其步骤为: (1) 借款企业向物流企业交付货物; (2) 物流企业收到货物后向借款企业发出仓单凭证; (3) 借款企业以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4) 金融机构向物流企业发出对质物的价值评估请求; (5) 物流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估请求发出反馈; (6) 金融机构给借款企业发放贷款。

第二种模式是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在地域上的延伸, 使借款企业可以在本地质押, 也可以运用社会仓库由物流企业进行监管。

第三种模式是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 经营业绩, 运营现状, 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 授予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 物流企业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 由物流企业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 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物流企业在提供质押融资的同时, 还为借款企业寄存的物质提供仓储管理服务和监管服务。其步骤为: (1) 物流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2) 金融机构审核物流企业资质后发放贷款; (3) 借款企业把货物交付给物流企业, 核查后入库; (4) 物流企业保留仓单凭证, 向借款企业发放贷款。

3 VaR方法

风险值 (Value at Risk, VaR) , 又被称为“在险值”、“涉险值”或“风险价值”, 指的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内, 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或资产投资组合在既定时期内所可能遭受的潜在的最大价值损失。

VaR的定义包括了三个重要的基本参数:

(1) 持有期△t, 确定计算在哪一段时间内持有资产的最大损失值, 即明确风险管理者关心资产在一天内、一周内还是一个月内、或一年内的风险价值。持有期长短由金融资产的交易性质决定。一些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头寸, 往往需以每日为周期计算风险收益和VaR值;而期限较长的资产组合, 持有期则较长, 贷款组合通常为1年。VaR随着持有期的增加而增加。

(2) 置信水平α, 这取决于决策者的风险忍耐程度、银行可利用资产水平、内部风险资本要求、监管要求等因素, 一般取值为99%、95%。选择较大的置信水平意味着对风险较厌恶, 希望以较大的把握预测结果, 要求模型对极短事件的预测准确。

(3) 未来投资组合收益率的分布特征。计算VaR最困难的是确定投资组合在既定持有期内的回报分布形式, 对同一个投资组合, 用不同方法得到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分布亦不同, 计算出的VaR值也不同。

4 实例研究

4.1 质押率设定的经验方法

对于银行方面来讲, 变动的价格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如何在质押过程当中合理的规避价格风险, 重点在于对质押率的确定。众多银行在选择质押率时, 基本都采用经验值法, 最多不超过70%。下面以历史数据为例, 分析该比率的合理性。贷款期设定为六个月, 假设所有的贷款都是在贷款期允许内的最后一天还款。其中效率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 风险率的计算公式为undefined。

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可知, 在以六个月为还款周期的情况中, 效率损失率最大为56.34%, 最小值为19.12%, 随价格增长的剧烈程度加剧而增长。风险率最大为80.88%, 最小为55.41%, 风险率均小于1, 即无风险。当效率损失率达到最大值时, 风险率最小。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以70%这个经验值作为质押率, 使企业的融资没有最大效率的进行, 并且银行为了回避风险也减少了利息的收入。在当前情况下, 由于铝的价格在大趋势上还是上涨趋势, 设定70%为质押率略显保守, 这对于银行和企业双方面都意味着效率损失。

4.2 VaR值的计算

在时间区间2005年11月10日到2006年5月9日内效率损失值达到最大值56.34%。期间内模拟值变化值最小为-1662, 对应 =0.051506。

VaR=R′*Pt≈1117 (Pt为质押物在T时刻的价格) ,

SV=Pt-VaR-Ct=20563 (其中SV为可抵押价值;Ct为流通成本, 基本为零) , undefined。

在时间区间2007年5月10日到2007年11月9日内效率损失值达到最小值19.12%。期间内模拟值变化值最小为-274, 对应 =0.00222。VaR≈41, =18239, K=99.78%。

以上得出的质押率, 可以保证质押货物的价值高于质押贷款数。根据市场不同时期的风险以及不同企业信用的不同, 可以设置一个安全系数β, β=0.8~11[3], 则

undefined。

参考文献

[1]董佳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VaR研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秦拯, 陈收, 邹建军.VaR模型的计算方法及其评析[J].系统工程, 2005, (7) :12-16.

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篇10

一、财务管理学的特点与教学中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学具有以下特点:

(1)财务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又涉及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它是一门综合运用的管理学科。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并且在学习财务管理时能够综合运用。

(2)财务管理的理论性与务实性比较强,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这些内容,既要求学生掌握其相关的筹资和投资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具备筹资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运用的能力。

(3)财务管理的涉及面广,他涉及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财务分析等方面,内容多而繁杂,各知识间的联系不容易掌握,这让学生感觉内容又多又杂,无头绪,难于找到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也谈不上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和综合掌握,更不用说运用财务管理中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了。

(二)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的“四中心”做法:整个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联系较松;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与知识的更新及应用联系较松;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不够;教课以传授为中心,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很不充分,实践性教学也十分有限,从而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上述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具有现代理财观念、创新意识强、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财务管理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点的学科。其发展变化速度较快,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效果,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实践模拟教学法

所谓实践模拟教学法是指人为创造一种现实的经济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习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做出财务预测和决策。例如,在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个教学班级模拟为一个上市公司或企业集团,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把学生分组设为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财务处、供应处、销售处、生产处等,要求学生模拟完成以下任务:让学生根据模拟的市场环境和公司的总目标,本年度的目标利润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根据一定时期的资金需要量,采用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选取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方案进行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2.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推广,对于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管理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案例。

教学引导性案例是在每一章节前安排的一个意在提出本章节将要研究的内容或解决的问题的案例。此种案例,能够以来自实际的生动情景资料,在学生学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始本章节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方法应用性案例是说明管理会计方法在某个企业中实际应用情况的案例,它可以揭示在具体企业中如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应用管理会计方法。它与一般教材中的例题不同,例题通常高度简化,而方法应用性案例则是具体企业管理会计方法应用的真实再现,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多媒体教学不可避免的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录像、幻灯片、课件等手段,可以把许多文字表达不清楚的内容进行静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让学生不但了解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重复播放、延长停留的时间,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航.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科技资讯,2007(19).

[2]张自巧.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科技创新导报,2008(4).

职业卫生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篇11

关键词 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 职业病 效果

通常所说的职业卫生管理是指,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或是避免企业里职工的身心健康在工作当中受到某些有害的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所开展的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1]。下面本文就本地的一家制造家具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与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地的1家家具制造企业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该企业当中有员工478名,女114名,男364名,年龄24~55岁,平均34岁;其文化程度分布情况:112名初中及其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332名大学学历的员工,34名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员工。

研究方法:①分析方法:该家具制造企业2011年6月开始实施职业卫生的相关管理办法,然后对比2010年6月~2011年5月和2011年6月~2012年5月这两段里该企业内员工患职业病的具体人数、职业病所造成的纠纷,及其职业病没办法治愈的人数等具体指标。②职业卫生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2011年6月开始该企业是实施下列职业卫生的相关管理办法:首先,考虑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起职业卫生的管理部门,然后选取主要负责人来负责其相关工作。同时还要指派一些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与之相关办法的具体落实。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其次,建立、完善该企业职业卫生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的就是与个人职业病的防护用品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为好的告知制度、职业卫生的培训制度、在职员工的健康检查制度,以及一些应急的预案制度等。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一些关于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因素的检测工作,保证员工的作业环境安全[2]。如果发现某项指标不合格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的组织一些关于职业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讲座,详细介绍与之相关的防护措施,提升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主要是SPSS13.0,利用方差法对其数据进行组间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 果

在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之前,该企业患职业病的员工12名,无法治愈3名,因职业病而引起的一些纠纷案件高达8起;在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办法以后,该企业患职业病2名,而且都可以治愈,纠纷案件基本没有。该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该研究数据有意义。

讨 论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也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职业病防治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之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对自身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提高了重视度[3]。开始在企业当中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与《劳动法》的相关要求与规定,预防突发性的重大职业病事故出现,并且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医院职业病发生之后的危害影响,制定出应急的救援预案,防范于未然[4]

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有责任与义务督促企业做好重大职业病的事故预防措施措施,时刻准备好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之后所需的一切应急救援的器械、物资和防护的工具用品等。当有职业病危害的事故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一定要负责及时发布或解除与之相关的一些信号与指令,并组织好应急救援的队伍,做好职业病事故的现场处理工作,实行第一时间的救援;此外,还要及时地向上級部门进行报告,说明事故的情况,如果有扩散的危险要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救援的请求[5]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受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所有企业都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加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于该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其职业卫生的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内的职业病患病率,减少因此造成的纠纷,降低企业内职业病的预后不良情况。

参考文献

1 杨爱萍,张钰.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状况调查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4):62-63.

2 邱丽,井夫华,李军,等.职业卫生职能再认识与劳动者健康保障关系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101-102.

3 刘素香.我国职业卫生形势严峻原因浅析及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29(1):17-18.

4 沈德良.职业健康的现状及主要对策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1):52-53.

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方法研究 篇12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材料预算,材料储存

一、施工前的材料预算管理

施工前的预算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在工程材料管理上来说, 必须要对工程的材料部分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工作, 贮备工作要以合理规划为主, 科学严谨的调查为辅, 将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做好, 同时要保证准备工作已经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 一旦材料部门不能对工程进行有效的材料准备就贸然开工, 将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损失。不仅工程的各工序工期产生混乱, 给施工人员的心理上也带来阴影, 工作一步一滞。

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部门来说, 搞好材料的供应和准备是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工程材料的准备上必须完备, 参考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 合理的调度材料进场, 准备材料的时间要完全切合工程的需要。这就需要工程的材料部门做到以下几点:

1. 完备的市场调研, 保证材料采买上的主动性;

2. 积极整合工程各个部门结构的协调性, 将工程的材料准备

和工程进度紧密的联合在一起, 尽量做到保证工程需要的同时也能不压存、不积料, 保证资金的流通和材料的节约;

3. 对工程的资金流通性进行保障, 防止在材料采买环节出现

资金障碍, 这就要求材料采买部门在采买上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最优的比较采买, 采买规律一般遵循本地优于外地、批发优于零售、先进行质量比较再进行价格比较的原则。

最终将工程前的材料预算以及准备做到最好。

二、施工材料的储存堆放管理

材料部门不仅需要在材料的预算管理上下大功夫, 也需要在储存管理上加大管理力度。材料采买上的问题还能够将问题带来的损失做到最小化的及时处理, 而一旦管理上出现错误就会使工程的整体受到严重损失, 工程对内产生极大的消极情绪, 工程对外的声誉也会受到伤害。在材料储存堆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材料场地的防水、防火、防盗措施不健全;

2. 在材料的堆放存储上没有原则性, 将材料随意无规则放置, 不标明材料的出产厂家、出产日期、材料规格等信息;

3. 管理材料的部门没有对材料的调度建立合理的动态报表, 使材料的收支情况混乱, 不能有明晰、科学的材料管理;

4. 内部人员参与的外盗材料现象时有发生, 仓管与采购经常同流合污;

5. 材料的管理人员对材料供应方索要贿赂现象严重。

三、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管理涉及到材料的节约以及工程的成本问题。因此一定要严格的执行材料的各个流程, 在材料检测、验收、分用、退场以及最终的再利用环节都要严加处理。必须坚持将材料的动态报表进行全方位的科学健全。一日一审核, 一日一盘点。

1. 保证材料数量、质量, 严格进行监测和监管;

2. 将材料的领取制度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加强材料消耗的管理, 使材料的消耗降到最低, 超额部分要提交申请, 进行审核;

3. 整合超额工序, 积极进行原因追溯;

4. 以材料的回收对工程材料使用提供依据。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 在管理上要遵循的是就近安排原则, 对机械施工路线一定要科学进行规划、合理进行安排。将机械位置、路线等都进行合理的调度。使这一部分的成本降到最小化。装卸要便利, 场地要保证防水、防盗。

对现场的剩余材料进行合理的再利用安排, 对材料不合格的厂家材料进行退场处理不予利用。

原材料进仓, 仓管员除按要求进行记录、验证外, 还应按有关规定做好防护措施, 并按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进货日期等打上标识。对出仓的原材料要登记, 并详细记录材料使用的部位, 做到使用的可追溯性。

四、做好周转材料的护养和维修工作

1. 钢管、扣件、U型卡等周转材料要按规格、型号摆放整齐, 并

且在上次使用后要及时对其进行除锈、上油等维护工作, 扣件还要检查上面的螺丝是否还能使用, 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更换螺丝以不影响下次的使用。方木、模板等周转材料要在使用后要按其大小、长短堆放整齐成型, 从而便于统计数量。

2. 在使用时, 相应的负责人员要认真盘点数量, 材料员办理相

应的出库手续, 并由施工队负责人员在出库手续上签字确认。当工程结算后, 应要求施工队把周转材料堆放整齐便于统计数量;如果归还数量小于前面应归还数量。要对施工队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

五、工程收尾材料管理

搞好工程收尾, 可以将主要力量和精力迅速地向新的施工项目转移。当工程接近收尾, 材料使用已超过70%, 要认真检查现场存料, 估计未完工程的用料情况, 在平衡的基础上, 调整原用料计划, 消减多余, 补充不足, 以防止工程完工后出现剩料的情况, 为工程完、场地清、创造条件。将拆除的临建材料尽可能考虑利用, 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对施工中发生的垃圾、钢筋头、废料等。要尽可能的再利用, 确实不能利用的要随时清理, 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对于设计变更造成的多余材料, 以及不再使用的料具等要随时组织退库, 妥善保管。及时提出竣工工程用料情况分析资料。如果忽视收尾的管理, 不仅影响转移, 分散精力, 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上一篇:改良体位垫下一篇: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