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共12篇)
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 篇1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 江西省遂川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推行“6S” (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N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修养、SAFETY安全) 管理, 对作业现场、工作票和操作票、物资材料、管理资料、线路台区实施精细化管理, 大大改善了生产检修工作环境, 改善了员工的精神面貌, 提升了供电企业良好形象。笔者现将该公司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供大家交流探讨。
1 检修作业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1.1 详尽分析, 查找原因
在未实行捆绑式停电检修作业前, 该公司的检修工作多次超出计划检修时间, 对用户按时供电的服务承诺达不到70%, 用户对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不满意。造成检修超时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准备工作不足, 包括工作方案、材料准备、物品供应、人员调配等准备工作。随着电力系统捆绑式检修方式的开展, 每一次的检修工作较以往复杂, 表现在工作面扩大、工作点多、现场检修工种多, 往往出现大部分检修工作已完成, 但少部分工作未完成, 延误检修设备恢复送电。
(2) 现场倒闸操作延误现场实际检修工作时间, 变电站运行人员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做好分内工作, 结果占用检修工作时间;或者检修结束后, 运行人员不验收或验收不到位, 延误检修设备恢复送电。
(3) 检修人员在作业现场不注意文明施工, 乱丢废弃材料和工具, 检修结束后, 增加场地清理和物品工具归位查找的工作量, 推迟检修现场人员撤走的时间, 延误送电。
针对检修现场三个方面的原因, 前一个原因可以依靠工作负责人进行现场勘察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 提前做好人员配置和材料供应等来控制;后两个原因仔细分析均可归纳为“现场未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引起。
1.2 制定措施, 控制检修超时
(1) 对检修工具、仪器仪表实行定置管理。修试中心每次检修前, 都要根据检修工作方案列出检修所需工具、仪器仪表清单。检修结束后, 及时将工具按清单打“√”归位。此举可以确保不在检修设备上遗漏任何工具、材料, 避免检修设备带检修遗留物品恢复送电。作业现场的废弃材料和垃圾由设备管理单位在作业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定置出废弃材料区, 作业后由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整理和清扫。所有的工作、工序都要制定工作目标和标准, 并责任到人。
(2) 加强现场验收精细化管理。坚持“应修必修, 修必修好”的原则, 提高设备消缺质量。“修必修好”不仅要求修试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高, 还要确保监督管理到位。检修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要互为牵制管理, 检修前, 设备管理单位将预先编制的检修设备“验收表”交给检修单位;检修后, 设备管理单位对照“验收表”中列出的被检修设备的所有检修点, 平时日常巡视点, 验收时应达到的目视要求、验收标准, 以及现场模拟操作等验收内容, 逐一验收过关来保证设备消缺质量, 确保检修工作不返工。
2 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精细化管理
工作票和操作票是检修作业现场的一道坎, 每一张不合格的票考核时都牵连到“四种人”, 而且在现场办票时, 经常耽误检修工作时间, 甚至延误对用户送电, 影响供电可靠率和优质服务。该公司考虑到检修工作方式多样化, 责成各变电站将近两年保存的所有工作票和操作票全部输入微机, 并按电压等级、线路名称、设备类型分别按“检修、冷备用、热备用、运行”四种状态一一制定操作票。各供电所也按“检修、冷备用、热备用、运行”四种状态一一制定操作票和工作票。修试中心根据县电网各种检修运行方式制定工作票, 并按种类建立票库和索引目录。变电站和供电所还对应建立检修现场标准接地图, 安全监察部将公司各单位所有票库里的“两票”和标准接地图审核后, 通过公司领导批准建立公司“两票”样票库, 下发到公司各单位以备使用。实际使用时, 一份工作票对应一份操作票和一份标准接地图, 工作负责人只需输入关键词, 如“电压等级、设备或线路名称”进行索引, 就能很快找到与工作现场相对应的工作票、操作票和现场标准接地图, 调出票样后核对现场安全措施、计划工作时间和工作班人员, 即可签发使用。
3 物资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物资中心的安全工器具和生产物资的管理在未实行精细化管理前, 每年要进行一次库存盘点, 工作量相当大, 且耗费人力和工时。物资中心的物资有时要等生产单位领用时才发现没有了库存, 从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生产计划的进行。实行精细化管理后, 除按以前管理模式建立入库登记账外, 还必须在入库后按物品种类分类建好“物资库存表”。每一次发放物品后, 物资管理人员按用户管理权限进入物资库存数据表。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该公司仅批准有关人员进入“物资库存表”的权限, 每一次的物资发放数输入“物资库存表”后, “物资库存表”会根据预先设置的公式自动计算实际库存量, 并且保存物资人员登记时间和物资人员姓名。物资中心管理人员每天上班打开“物资库存表”查看库存物品, 及时编制购置计划, 为安全生产和应急抢修提供物质保障。物资中心的盘点工作实际上在每日的“物资库存表”中已经自动“日清日理”。
4 管理资料的精细化管理
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和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标准, 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基础资料多如牛毛, 这些资料档案如果不进行合理整理和归类, 将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效率。该公司根据专业化管理要求, 分别建立了供电所、变电站、高压班、修试中心、管理职能部门基础资料索引目录。该索引目录里按专业、资料类别、资料代号、存放位置、资料名称, 详尽罗列了各单位所有的资料名称和存档要求。取用资料时, 无论是外来人员检查, 还是本单位职工日常使用, 不管存档形式是书面版还是电子版, 首先查找基础资料索引目录, 按专业、资料类别、资料名称、资料存档位置, 找到资料存档位置, 还可以根据资料子目录卡片 (该卡片嵌于资料盒内资料目录袋内) , 便能很快找到相应的资料。同时, 规定每一项资料的管理都必须落实到人, 责任人负责所管辖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保证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5 线路台区的精细化管理
为确保线路、台区的安全稳定运行, 该公司制定出线路、台区的现场检查核对表, 对线路、台区的每一个部件、负载能力、技术要求都制定了详细的检查核对标准。台区包括户表在内共有35个检查点和检查标准, 线路包括县网内各个电压等级的线路, 罗列了电杆、拉线、基础、金具共有28个检查点。现场检查核对表明确了检查位置、检查方法、检查标准、检查周期、检查责任人。该公司要求每位一线职工的工具包里都备有一本线路、台区现场检查核对表, 带到现场进行仔细核对, 并每月将现场核对检查结果交到单位技术专职, 由技术专职按缺陷种类进行月度缺陷汇总, 从而为月度停电检修计划提供了原始依据。经过一个月的实际操作后, 每位一线职工对管理的线路和设备的每一个部件要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都很清楚。一线职工即使是岗位流动, 不需进行岗位培训就能熟悉线路、设备的管理, 对线路和设备该怎样保养和维护能做到心中有数, 保证了线路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 篇2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精细化管理可理解为一种管理理念和 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使组织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 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 自身的性质、职能和特点,在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整套系 统、精确、细致、量化的管理标准体系,统一规范企业的各个方 面和环节,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 机制,在组织机构、内务管理、监督制约、教育考核等方面实现 标准化、规范化。2.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特征科学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理念,是 实现管理高效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型企业要在科学管理理论的 指导下,走出传统经验管理的范畴,朝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 迈进。当前,一些企业在传统经验的管理束缚下,对企业资源的 优化配置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关注,管理方式只是简单地依赖于人 力资源的投入,造成有限的资源简单的低水平重复消耗,企业绩 效始终徘徊在低水平上,无法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细致 性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强调数量化和精确化。企业管理的细致性,主要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细节,体现在 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人员安排、工作方案设计、实施和 评价等。通过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设计,使每个工作流程形成一个 个紧密相连的管理闭环,使员工更为明确地认识工作目标,有效 地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各项工作标准、考核标准的细化和量化,使各项工作纳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可操作性 就是要求企业的各项工作目标具有可实行性和有效实现性。这就 要求在制订各项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上,要注意实现工作目标所 具备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客观环境等因素,不可在缺乏事实依据 的情况下,盲目提出无法完成任务的“大口号”,以免使企业员 工疲劳应战而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1.工作目标清晰化、明确化 清晰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明确管理目 标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责任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此外,除 了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外,企业工作目标的制订还必须合理,即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否则目标难以实 现。2.工作方式科学化 泰勒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 的法则、规章和原理之上。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原则、原理、方 法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才可能 真正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并以此为 基础,富有实效地加快企业工作方式科学化的进程。3.工作组织系统化 一个科学的组织系统为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组 织保障。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由于企业各业务部门各自独立地 掌握各自部门的状况和管理信息,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职 责交叉和信息不畅通的现象。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设 计一个开放的、依靠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行动而自行运转的系统 化组织,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4.管理资源使用最大化 企业为了实现好的效益,需要拥有必需的管理资源,具体而 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员工的数量 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起 到制约作用。二是拥有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企业的 各项工作必须具有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 率。三是各类经费和资金,如交通、通信器材、办公房屋和办公 费用等。由于各种资源在实际中总是有限的,因而如何使各种资 源发挥最大效益,就成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必 须重视的问题。
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管理理念的创新 任何不适应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的,同样,任 何变革也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因此,企业的管理 理念再也不能一直扎根和禁锢于传统的观念、假设和政策上,必 须获取和适应全新的价值理念,打破陈旧的观念,克服官僚习性 和僵化的文化,营造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态度,结合客观实际,努 力吸收借鉴成功经验,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 展的要求。在实施企业精细管理的过
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 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即创新管理理念。2.提高管理意识与能力 所谓管理意识,是指管理者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 法和原理原则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 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欲望和冲动。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企 业的员工要更新管理理念,而且还需要具有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 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让企业员 工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率。3.标准化整合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工作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的综 合成果为基础,对其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 施标准,达到统一和规范,以获得最佳效益的工作。企业的标准 化整合工作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管 理范围内的所有管理事项,采用标准化原则进行协调、统一处理 后制订并形成管理标准体系,把孤立的、分散的管理事项汇集成 整体管理模式,形成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使之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工作的每个环节,各项工 作为什么干、如何干都规定得十分清楚和详细,整合的目标是更 好地实现企业的工作目标。4.实现信息、制度和人才的有效保障 企业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 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信息 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资 源,已获得普遍共识,在这样的社会中,及时抓住信息就能把握 主动权,而信息闭塞则势必会失败。信息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制 度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 人物、德国学者柯武刚等人认为: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任,并减少着合作的成本。进一步说,制度 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离开了制度的管理必然是混乱的、高成 本的。此外,企业的员工是第一要素,只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 提升,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实,才能体现出
精细化管理是煤矿机电管理的核心 篇3
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质量达标是安全的基础保障。随着现代化煤矿企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升级提高,对机电各方面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也急需健全完善,尤其是快速掘进将对公司技改工程提前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将更加依赖于严密、科学、高效的机电管理体系,为产能提升奠定基础,推动矿井可持续发展。现我就针对我公司机电管理的问题与各位领导、同事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精细筑坝,严防事故源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煤矿由于其特殊的作业性质,工作环境差,专业性强,因此搞好机电管理基础工作彰显着显著的作用,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职工,我们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机电管理基础工作,首先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从源头上严防机电事故的发生。
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完善素质教育、激励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形成闭合循环的管理体制。创新培训理念,明确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业务素质的本质化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公司组织了技术比武及师徒结对子,一对一进行技术传授,现在已有明显效果,我们还要从思想上教育和引导职工牢固树立“要我学技术”变为“我要学技术”的观念意识,激发职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学习形式。用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场实际,从小到大,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稳步推行,促使学习内容入耳入脑入心,高标准、高质量把学技术工作做细、做实、做严,以点带面,实现全员业务技术素质达标,从而切实融入到日常各项工作中,促进机电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精细管理,堵漏事故隐患
“细节决定成败”,在机电管理工作中,强化精细,同样是机电管理工作的重要“基因”。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的逐步攀升,就是要从实质上千方百计地减少机电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均衡生产,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机电精细化管理,尤其结合公司技改工程的特殊性质,对掘进头机电设备的管理标准、作业流程等方面必须进行细分,细化,在管理过程中,实施科学计划、果断决策、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的方针,对区域内机电设备实行“实名制”挂牌管理,具体落实到人头,明确责任追究,对设备建档管理,做到层层落实,级级把关,人人负责的管理综合体系,结合二水平掘进巷道,机电科对掘进头范围内所有管线进行设计,并下发至相关队组,现正在执行过程中,要求对所有设备做到有人管,有人问,形成人人肩上有目标,人人头上有责任。
在机电质量达标创建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大到一台设备的安装摆放;小到一盏照明灯的安装、一副电缆钩的吊挂,都要求专人负责,力求做到精、细、准。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基础,没有好的基础,好的质量,机电其他工作就无从谈起。同时,要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转型,对机电管理工作要坚决树立分工不分家的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杜绝产生“不是自己的事儿就不管”的现象,凡是经过的工作地点和检查过的设备都要高度负责进行监督检查,用手摸一摸、查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带病运转的设备要及时处理解决,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转。
三、精细维护,预防事故发生
“超前计划、未雨绸缪”。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性质,一旦事故发生就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有些设备“连轴转”的现象很是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和保养时间,难免就会产生设备停转的不良现象,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机电管理工作中要筑牢“变事故后慌忙处理”为“事故前检查预防”的理念升华。
严格落实机电维护工岗位责任制,强化职工牢固树立“变维修为检修”的思想,精心操作,正规作业,在强化正常检修的基础上,对日检、周检、旬检、月检、季检等巡回检修工作进行细化、量化,要求检修人员时刻做到勤看、勤摸、勤听、勤维护、勤保养的“五勤管理”,认真落实“谁包机,谁检修,谁维护,谁保养”的规章制度,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力争让机电设备“零缺陷”运转,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常规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石 篇4
一、建立制度“出”常规
管理学者泰罗是这样定义“管理”的:“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其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常规管理就是在日常的重复性的工作中,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其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我校倡导扁平式管理。年级组、学科组在学校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行政人员基本上都兼课,隶属于各年级组,和教师们一起接受考核。一个年级组、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团队。以形成团队精神为目标,以考核评价为促进,在瑞景小学已形成共识。
我们将常规考核项目分成3类,并进行动态调整。第一类是教学常规管理,如听课、说课、巡课、教案、作业、基本功考核、教学成绩等;第二类是各部门常规活动,如德育、少先队、体卫、各学科教学、学科组活动等;第三类是综合类活动,如周记、科技周、网站、成果集、评优课、论文等。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均以集体绩效的形式出现。
这个考核方案中所设的项目实际上是把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痕迹以量化的形式做记录。通过这个记录,便可看出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更能看出其工作业绩以及对学校贡献大小,同时也能看出每个团队的和谐程度。
二、描绘愿景“夯”常规
学校常规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方面的动态综合管理过程。不能单纯地认为我们出台了多少制度就等于完成了相关的常规管理。从制度到真正形成管理的态势还需要一个不断夯实常规的过程,这个过程达到极致就是精细化管理。
描绘学校发展的愿景有助于夯实常规。
瑞景小学的发展愿景是: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成为快乐儿童,让教师成为快乐教师。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遇事问一句:老师,你快乐吗?孩子,你快乐吗?不快乐可以说一说,寻求怎样才可以获得快乐的方法。久而久之,在这种“无意注意”的描述中,便能唤起内心矫正言行的自律意识,在“不随意注意”中不断地夯实常规。这些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看似简单、看似容易,但要用心做好却并不容易。做好了,并且连续不断地做好,就成为了精细化管理。
三、立足实际“践”常规
制度从纸上的文字到行动的遵守,需要脚踏实地地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也许会发现,纸上的文字需要调整;经过实践调整的常规,才可以算作真正的常规,才更具有人性化,具有实效性。
1. 不怕麻烦。
在瑞景小学的常规管理中,有一项制度叫“值周制度”:每周由一名行政人员、一名学科组组长或年级组组长、一名青年教师负责一周的值勤,其他各口的人员每周常规值勤;一周后写出值周反馈,发至校长邮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值周反馈的内容最终归纳为10项:进校礼仪和放学秩序,晨练情况,晨读情况,课间秩序,升旗情况,两操情况,餐厅、教室卫生情况,午间习字抽查,学生社团活动情况,安全工作。
看似“麻烦”的值周制度成为反映一周内学校常规工作整体情况的有效抓手。值周反馈成为班主任规范班集体管理、学生规范行为的最佳读本。
2. 不怕事小。
发现问题用制度来说话、用规范来说话在瑞景小学已成为一种习惯。如:A4纸使用制度、饭后餐具摆放制度、总务后勤服务签字制度,等等。这里的所谓制度,实际就是一种细节上的规范。当这种规范被默认后,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往往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持之以恒“现”常规
常规常规,一在规,二在常。规,即规矩、规范、规章制度;常,既强调规矩的平常性,又表明规矩形成的不稳定性,所以,常规必须常抓不懈。常规管理因具有“常”的属性,便容易使人产生思维定势和行为惰性,所以要想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常“规”常新,就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细则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水管体制改革后,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新的要求,进一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地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使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进一步促进粗放性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依据水利部、黄委、河南河务局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水利工程管理包括水管单位、维修养护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监理单位、勘测设计单位的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南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
第二章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目标
第四条工程管理工作指导方针为“全面完整、精心养护、特色展示、亮点纷呈”,工程管理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加强防洪工程的日常养护,及时消除、处理各种工程隐患,保持工程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精细化管理在近几年内建立一支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
第五条工程管理工作目标为堤(坝)坡平顺;堤(坝)身无裂缝、冲沟、洞穴,无堆放杂物垃圾;堤(坝)顶道路路面满足通车要求;堤(坝)顶行道林以常规树种为主,条件许可时,种植常青树种,逐步达 1
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堤肩料台绿化以优质葛芭皮为主、点缀布局合理的各类花草造型及小型雕塑,堤(坝)坡种植优质葛芭皮;管理设施齐全醒目、美观大方;养护基地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庭院整洁。工程管护范围内无违章建筑,无新的取土采沙、建窑、埋坟、打场晒粮、建筑房等违章现象。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
第六条水管单位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年度签订合同所列养护项目,依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办法》、《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有关规定》、《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确保经费的合理、足额使用。
第七条水管单位应按照《黄河水利工程维修护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及《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编号规则》,与养护公司签定“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与监理公司签订“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监理合同”,与黄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质量监督书”。
第八条在合同执行中,水管单位应遵循“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的原则进行实施监理公司根据工程建设合同总进度计划,编制控制性进度目标和年度施工计划,并审查批准养护公司提出的施工实施进度计划和检查其实施情况。
第九条水管单位应督促养护公司采取确实措施,实现合同的工期目标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核实质量文件;依据工程建设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对重要工程部位和主要工序进行跟踪监督。
第十条水管单位根据应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年合同根据实际分解成每月合同,运行观测科协同养护公司根据年度合同的分解和月工程普查情况,确定当月的维修养护项目及工程量,报局工管科核实,然后由工管科制订月维修养护任务合同书下达养护公司,抄送局财务科、运行科、监理单位,由养护公司实施,监理单位和运行科负责对工程进度、质量、资金进行控制,关于雨季雨毁恢复工程由运行科在雨后2日内统计上报工管科,由工管科给养护公司下达补充任务合同书,抄送财务科、运行科、监理单位,由养护公司实施,监理单位和运行科负责对工程进度、质量、资金进行控制,工管科不定期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到月底由局工管科、运行科、监理单位、养护公司等共同组成验收小组,按当月任务合同通知书和补充合同任务书的项目、工程量进行验收,确定工程量。
第八章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建立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在工程管理中,维修养护企业安排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参与对养护全过程质量管理,并由全体养护人员参与质量管理。
做好养护条件的质量,从养护人员的素质及原材料、机械、养护方案、外部环境的质量加以控制。
做好养护方法的质量,每个养护项目完工后必须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严格遵守养护方案的技术规程,主动控制养护的质量,使养护人员、原材料、机械、施工工艺和外部环境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及时检验养护效果,掌握质量动态,一量发现质量问题,随时处理。第十二条为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维修养护单位从工程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均规定了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内容。使质量管理工作始终贯穿在工程养护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为保证全员管理,要求在公司管理层和操作层开展质量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推行全面质量的必要性,把各项工作都纳入“质量第一”的轨道;要求质检人员、养护人员认真学习合同中有关技术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明确管理组织中的工作程序、办事程序、业务守则,做到是非明确,熟练操作。同时,使养护人员人人都能对整个养护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判断,达到全员管理的目的。
第十三条管理单位监督检查。
按照批准的维修养护的计划,水管单位负责维修养护的组织实施。为确保维修养护的顺利实施,成立维修养护监督检查小组,由工程管理科牵头组织,运行科、财务科等有关人员参加,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对各个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进度与质量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检查,发现进度迟滞、质量问题等及时通知养护公司相关部门,并限期进行整改,工程管理科安排人员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落实。
第九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四条养护公司应合理评价养护职工的工作情况,促进和保证各项养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制定考核办法。
考核由养护公司负责组织。实行月检查、年终总评、单项工作检查和其它检查的考核制度。
月检查是指对当月工作任务的检查。半年考评是指对半年工作的综合考评,考评得分由两部分组成:月检查、单项工作和其它检查占30%,半年检查占70%,年终总评是对全年工作完成情况的评定,考评得分由两部分组成:月检查、单项工作和其它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70%。
第十四条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养护质量,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本着奖勤罚懒的原则制定精细化管理奖罚办法。
在组织检查和考评中,按要求完成全部工作为合格,合格分数为90分。在月检查中,高于95分以上者为优秀,每高一分,奖励40元;90--95分者为良好,每高一分,奖励20元;低于90分者,在月检查中,每低一分,扣除工资20元;在年终总评中,奖罚按上述2倍执行。
在年终检查或其它检查中,因未尽到养护职责,出现问题影响局成绩的,在市局级检查中,扣300元;在省局级检查中,扣600元;在黄委和部级检查中,扣1000--3000元;并取消年终评奖评先资格、一切奖金和福利待遇。
在检查中,未完成或未按标准完成某项工作的,依照工日定额标准,确定未完成或未按标准完成某项工作的工日,按30元/工日扣除工资。
第十章附则
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 篇6
一、准确把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要求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既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也是管理方式的转变,每一个城市管理工作者对此应该有全面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发端于日本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后被推广应用于各类社会组织。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城市管理中,综合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对城市管理各个工作环节实施信息化指挥、网格化管理、精量化定责、精准化操作;并采取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标准、完善考核体系等措施,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无缝隙、全覆盖、零缺陷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精”是指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是城市管理细a化的必然结果;“做细”是指严谨细致,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同时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
(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粗放式管理不同,城市精细化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精细化。重视过程管理、流程优化和细节管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二是制度化。管理必须有所依据,制度就是管理的基本规范。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三是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是在制度框架中按照相应的流程规范运作。规范化的管理能适时地检验制度的前瞻性和适宜性,使制度更加规范、科学。四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靠的是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流程设计,并不时地对其加以优化和改进,从而使管理更切合组织的运作实际和发展要求。
(三)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体现了对管理的完美追求。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管理对象精细化。弄清管理对象的底数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只有对管理对象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每一类对象实行有效管理。要充分分析职能配置,按照不同类别实行层级式细化分类,科学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发挥分类管理的优势。二是管理制度精细化。要对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规范执法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管理方式的转变,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三是管理手段精细化。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精确的预测、有效的应对,以实现主动式、前置式管理。四是管理职责精细化。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各管理岗位的基本职责从内容、标准、时限等方面进行细化、量化、固化,使各项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真正形成基本职责清晰,岗位职责明确的岗责体系。五是考核评价精细化。建立起与精细化管理相配套的城管绩效考核体系,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以过程控制、监督考核、奖优罚劣为抓手,运用考核、奖励、处罚、责任追究的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执法人员奖惩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
二、充分认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推进城市国际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长沙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率先实现小康的决战期、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和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长沙市委作出了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重大决策,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基本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把长沙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从世界国际化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城市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推进城市国际化,就必须瞄准国际先进城市的管理水平、管理经验、管理方法,树立新的发展标杆,切实转变过去那些粗放的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施行科学、规范、系统的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城市管理惯例接轨。
(二)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实要求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最高荣誉,是城市形象、品位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长沙市一直致力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是决战之年、关键之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对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志在必得。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来看,前年占20分,去年占30分,今年占50分,而且在整个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中,城管工作占有很高的分值、很大的权重。城市管理工作抓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直接影响能否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近年来,长沙市城市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时有反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求精”、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仍未形成、部分市民文明意识有待增强等,这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内在要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代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需求,为市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当前,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期望不仅体现在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层面,而且还体现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否便利,城市服务水平是否完善,生活是否和谐等方面,正因为如此,长沙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宜居城市、创业之都和幸福家园”的战略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让城市的环境更加优美,让城市的服务更加完备,让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这就迫切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工作,认真审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细节,采取措施解决细节不美、不到位、不精致的问题,努力营造和谐宜居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对所居住的城市更满意。
三、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促进城市管理“五个大提升”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也是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的起步之年,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管理工作要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加快完善城市管理网络、细化管理标准、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行为、强化监督手段、创新管理机制,努力促进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队伍建设“五个大提升”。
(一)精扫细保,实现城市环境卫生大提升
“一净遮百丑、一脏乱全城”,城市环境卫生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品质和宜居程度。要按照精确、细致、扎实、提高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行精细作业、精细服务、精细管理,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最佳效果。一是提升道路保洁质量。要围绕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目标,严格执行《长沙市市容环卫维护质量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定人、定责、定岗、定区域、定路段的岗位责任制,对主次干道采取全天候清扫保洁,确保城区清扫保洁率达到100%。要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提高责任状的签约率和履约率。积极推进社区物业化管理,提高社区、背街小巷环卫管理水平。要逐步增配清扫保洁专用车辆设备,不断提高道路机扫率。二是规范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细化全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办法,进一步规范垃圾清运处置工作。生活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严禁清运不及时造成垃圾满溢、垃圾积压。要加强垃圾收集设施的管理,做到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整齐完好、外体干净、摆放整齐、无残缺破损。严格清运标准,垃圾清运做到车走地净,车容整洁,密闭运输。启动黑麋峰垃圾填埋场的综合改造,推进废旧沥青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污泥处置等工程建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三是狠抓渣土扬尘污染整治。目前长沙市建筑工地近3000个,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工期紧、任务重,渣土运输量大,渣土扬尘管理难。今年作为“渣土扬尘污染整治巩固提升年”,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相应管理办法,规范渣土的招投标、工地的标准设置和场地管理,并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和GPS设备,加强对施工工地、消纳场地及运输行为的监管,努力将渣土扬尘污染降到最低,力争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二)精细整治,实现城市市容市貌大提升
一是突出抓好城市主要干道和重要节点的提质改造。按照“突出重点,提升水平,串点联线,综合治理”的原则,对街道两侧各类建(构)筑物、市政设施、公共设施是否符合市容标准进行评定,细化评定标准,逐步整治到位。突出对“一点两线”(黄花机场、长沙大道、长永高速—G319)、韶山路、芙蓉路、二环线、五一大道等通道两厢以及岳麓山后山周边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加强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以“市容整洁、景观优美、管理规范、市民满意”为目标,改进整治方式,以主要道路为载体,集中整治户外广告、流动摊担、店外经营、“牛皮癣”、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难点问题。在户外广告方面,要严格按照《长沙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户外广告的选址、布局、规模及形式,加大查处力度,逐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在违章建筑方面,要完善拆违控违机制,落实控违、拆违各方责任,发挥街道办事处(镇)、社区(村)在防违治违拆违中的作用,建立举报制度,对既有违章建筑实施分类处理,对新产生的违法建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深入开展城市的亮化、绿化和美化工作,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加快“平改坡”、危旧房屋改造,加大背街小巷提质改造、老旧社区整治,完善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主要道路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规范有序。特别是对于湘江两岸,要结合旧城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标准,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三)精心管理,实现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维护大提升
要提高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维护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技术和手段,研究制定《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市政设施管理工作要做到管理精细化、工作流程化、操作规范化、成效示范化,提高市政设施整体管理水平。一是认真抓好市政设施维护建设。积极推进道路路面维护、城市排水管道疏浚等工作,继续实施第四期城市交通疏导工程。重点抓好中山路、解放西路、蔡锷路、麓山南路、湘雅路—德雅路、韭菜园路拓改工程,枫林路与麓山南路路口、万家丽路与长善路路口的节点整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边交通整治。同时,着力抓好社区公园建设和管理,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日常管理环节,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形成“有目标任务、有细化措施、有督促检查”的工作格局,今年要高质量完成30个社区公园建设。二是着力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既注重工程内在质量,又注重外观环境,从沟槽处理、基础施工、路面摊铺、人行道板铺装等环节精心组织、精雕细琢,处处体现细心,处处呈现精美。三是全面加强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制定细化管理标准和措施,优化流程,实现市政设施养护无缝隙、全覆盖、无死角管理。要明确责任,把每条道路、每座桥梁、每只井盖等细化到具体的养护工作人员和督查责任人员,实行定人、定路段、定职责、定标准,建立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四)规范运行,实现城市管理效能大提升
城市管理工作要向信息化、科学化要效能,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实现城市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建设。要本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原则,将城市地下管线、城市道路、环境卫生、市容监察、园林绿化、城市路灯、公交客运等信息管理一并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功能。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处置单位、专业处置队伍三级管理体制,并规范操作流程,做到队伍建设、监督督办、考核评价“三个到位”。二是要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基础性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研究破解占道经营、乱搭乱建、渣土清运、扬尘污染等城管热点难点问题的治本之策,做到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整体联动,提高效能。其次要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需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在财政预算上足额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经费。第三是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精细化监督考评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类考核相结合,使检查考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第四是要提高城管执法水平。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杜绝粗暴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等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全力打造长沙城管队伍执法为民的公众城管形象。
(五)精心打造管理队伍,实现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大提升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队伍建设是关键。全市城市管理系统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城市管理需要。一是要强化队伍的教育培训。要突出执法业务和法律法规学习两个重点,狠抓常态化的教育培训;要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大力选拔优秀城管干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要开辟城管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不断提升城管干部职工的理念和能力素质。二是要加强城管协管员队伍管理。要坚持把协管员管理作为城管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完善城管协管员队伍考核监督机制,对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对工作不力、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坚决予以辞退。三是要强化城管队伍内部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定期开展装备着装、队容风纪、工作实绩等方面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奖惩措施直接挂钩,从源头上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管理难题。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管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城管工作动态,反映城管工作情况。对城管工作多进行正面宣传,以赢得广大市民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了解、关注和支持。
企业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探析 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管理,精细化
企业的会计工作与管理的精细化相结合, 从而能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 进一步促进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并不断的发展壮大。
1 管理会计的职能应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相呼应
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传统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会计的职能开始由单纯的财务核算工作转向管理核算, 成为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活动状况, 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相应的管理, 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为其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 从而确保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精细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相区别, 采用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开展管理活动, 从而确保特定的服务对象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改变了传统管理理念的粗放的管理方式, 更加注重管理活动中的细节以及微观的层面, 从而保证了管理活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顾名思义, 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更加关注细节, 将管理活动具体落实到企业生产和经营郭臣中的每一个环节。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领域的体现就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要求其在账务核算的时候保持较高的精度, 注重每个环节, 管理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要将每笔账进行仔细的核算, 从而确保自身的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管理会计精细化主要是会计在核算的过程中将账务尽可能的进行分解、细化, 通过详细的账务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管理会计的精细化是企业管理精细化的必然要求, 与其相呼应。
2 管理会计与精细化管理结合的工作着力点
2.1 在管理会计与精细化管理融合方面
当今市场需求变化十分的频繁, 企业只有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才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可, 将产品转化为利润, 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通过管理会计精细化管理将企业的各个单位以及相应的生产环节与市场上的需求相联系, 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要。根据每个工序的实际情况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最终保证产品总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扩大占有率, 使企业在竞争中领先对手。
2.2 发挥内部核算体系的作用
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下, 充分借助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规则, 根据管理的需要, 完善了内部核算体系。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下的内部核算, 与原来的核算方式相比, 主要有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在核算人员上, 将会计人员充实到核算岗位上。第二是在核算方式上, 由统计核算变为会计核算。第三是在核算内容上, 由部分成本核算变为完全成本核算。为将各单位逐步做成“经营实体”, 必须加大成本考核力度, 除管理费用、机械设备的维护、检修费用等由企业统一控制外, 将制造成本中的其余各项指标全部分摊到各单位的成本之中。除此之外, 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将内部成本分为直接成本、辅助成本和虚拟成本三部分。第四是在核算的层次上, 实现了核算主体的下移。按照层次核算到班组和员工, 分类核算到科目, 使用情况核算到工程, 真正体现了精细化的特点。
2.3 充分发挥内部价格体系的杠杆作用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核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确保企业宏观管理目标的最终完成, 企业应该做好每个细节上的管理工作, 以历史数据为基础, 以预算管理为手段, 对企业的相关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价格体系, 该价格体系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单一价格, 另一个则是综合价格。这样随着时间的不断的推移, 企业逐渐形成完善的内部价格的机制, 从而保证企业结算和核算的顺利开展。特别是班组、员工个人通过精细化核算系统可以快速查阅当日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材料及电力消耗情况和日、班的劳动成果评价, 知晓个人的当班和当天的劳动收入, 为下一个工作日追赶先进、克服不足定下目标。这样能够激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按劳分配原则在基层得到很好的体现, 工人劳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成本优势, 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保证。
3 规范预算管理体系对管理会计乃至企业管理精细化提供保障
企业经营预算是经营活动的起点, 是引导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为加强预算管理,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成立预算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预算管理办公室, 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
按预算的层次划分, 企业下属子公司建立了由公司级、市场部级、班组级预算组成的四级预算体系。一级预算包括财务预算、内部承包预算、内部投资及安全费用预算, 编制预算的责任部门为财务部。内部承包预算是指企业以财务预算为基础, 剔除基层单位不可控费用项目、考虑企业修旧利废收益、增加内部投资及安全费用等项目资金后, 用于对企业内部各单位进行承包的预算。二级预算是指生产任务及各专项成本预算, 编制单位是各个专业市场部和机关各职能部门。三级预算是指专业市场部与基层单位进行有偿结算的预算, 编制主体通常为基层各单位, 专业市场部负责审核。四级预算是指基层单位对其内部班组进行市场化精细管理的预算, 编制预算的主体为区队内部各个班组负责审核。
总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不断的完善,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的企业开始和国际市场接轨, 这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的丰富资源, 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也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优势企业的竞争压力, 这使得企业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变, 并实现精细化管理, 从而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为企业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敬梅.刍议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精细化[J].价值工程, 2010, (08) .
[2]房红波.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研究[J].中国煤炭, 2009, (04) .
加强线损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篇8
1.1 线损管理的理念:
技术降损是基础, 管理降损是关键, 科学管理, 公众参与, 持续改进, 不断创新, 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1.2 线损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提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了目标, 而是相反, 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企业的使命和任务, 必须转化为目标”。线损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工作全过程, 涵盖了企业电网规划、建设、电网运行方式、电压无功管理、计量管理、营业管理等, 通过严格细化降损标准、规范用电秩序, 把影响线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大限度挖掘降损潜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确保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1.3 线损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母线不平衡率控制在±2%以内, 10千伏线路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供售电量的抄见准确率、电能表抄表到位率、电能表周期轮换率, 高压电能表校前合格率、检验合格率均达到100%, 关口电能表每年定检两次, 城网10千伏线损率控制在5%以下, 农网10千伏线损率控制在7%以下, 城市低压台区线损率控制在10%以下, 农村低压台区线损率控制在11%以下。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认真组织理论计算
每年确定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两个代表日进行10千伏理论计算, 确定最大负荷代表日进行低压理论计算, 并要求各供电所认真核对线路和变压器参数, 对新增线路和变压器及时进行更新, 以保证理论计算结果的真实科学, 并且还不定期、有针对性对个别线路或台区进行理论计算, 为下达指标提供公平合理的依据。
2.2 合理下达线损指标, 并责任到人
每年1月初, 根据上年度同期线损完成情况下达一季度指标预控计划, 待分公司指标下达后, 10千伏线路以理论计算结果为基础, 近两年线损率实际完成情况为参考, 再结合负荷变化;低压以实际完成情况为基础, 理论计算结果为参考;在3月底前完成分压、分线、分台区指标分解下达。
建立线损管理的逐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具体分工, 各供电所对指标进行分层管理, 责任到人, 各供电所长负责全所的线损指标完成。各小组长负责所辖线路、台区的线损指标完成, 各线路、台区责任人负责所辖线路、台区的线损完成。
2.3 坚持每月的线损分析例会制度
线损统计分析是线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线损统计分析只有正确、及时、科学, 才能找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明确降损工作的方向, 从而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加以改进, 统计不及时, 采取降损措拖不到位, 就会给公司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每月公司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 要求生产、营销、农电部门负责人和分管经理, 供电所长、调度班长、计量班长参加会议, 各部门对负责管理的指标完成情况、实际线损与计划、同期及理论线损相比升降情况、线损升降的原因分析、需要采取的降损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没完成线损指标的供电所认真分析线路、台区高损原因, 线损异常或波动太大的原因, 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解决的办法或措施;对于线路运行良好, 线损稳中有降的供电所, 要善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之目的。会后汇总会议内容形成会议纪要, 结合分析情况制定高损线路、台区检查卡一并下发到各有关班组。
通过建立线损统计分析制度, 并按规定执行以来, 各部门、各供电所达到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且还能促使各部门对线损统计分析工作更加重视, 并逐步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线损管理队伍。
2.4 加强用电检查和稽查的力度
对线损严重超标的线路台区, 公司成立专门的稽查小组, 逐线路台区解剖, 进行降损处理;对线损或高或低, 起伏波动偏大的现象, 则进行重点检查和剖析, 对症下药。为了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彻底落实, 制定“营销业务督办卡”, 从报告人提出问题———领导审批意见———承办人处理情况———报告人验收, 形成闭环管理。
开展专项的用电检查、稽查和常规的用电营业普查工作, 采用普查、抽查、突击检查多种方式开展工作, 重点检查客户互感器变比, 型号, 表计指示数, 用电容量, 计量装置的接线与运行状况;
加强临时用电管理, 制定《临时用电管理办法》, 杜绝出现私拉乱接现象。
2.5 规范计量管理, 严把电能计量关
严格落实年度校验计划, 按照计量规程要求, 做好年度、月度电能表的周期轮换、校验工作, 确保计量的准确。
严格封钳、钳印的管理, 根据DL/48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相关要求, 按照“统一格式、定点监制、分类使用。严格管理”电能计量印、证管理原则, 及时修改并下发《计量封印管理办法》。
公司规定对一级用户、各电压等级关口表的新装, 更换全部由计量外勤人员进行安装, 封表, 并对装出的表计采用“回头看”, 一周以后再次检查表计、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 表计运行是否良好, 避免管理漏洞, 造成电量损失。
积极推广使用高精度、低损耗的多功能电能表, 对于新装和更表客户全部使用多功能电能表, 淘汰不合格表计, 合理选择互感器的变比, 力求计量准确度进一步提高。
2.6 规范抄表例日制度和轮换制度
严格执行SG186系统规定的抄表时间, 缩小因不同期电量造成的线损波动, 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抄表日期, 按照规定的抄表时间和抄表路线进行抄表, 加大对抄表人员的考核不得擅自调整客户表计指示数, 没有特殊原因, 不得出现错抄、漏抄, 并对抄表员进行严格考核, 发现错抄、漏抄居民户一处罚30元, 其它户100元, 减少因抄表误差造成线损率统计的失真, 线损分析偏离方向, 出现异常报告单经营销科长的签字后才可进行处理, 台区总表的调整电量需经过营销科长、线损专责的核实后由线损专责做调整。一般在一年左右对抄表人员进行轮换, 杜绝人为主观因数造成线损波动。
2.7 建立配电网基础资料台帐和双高档案资料, 对6条高损线路
进行了线路导线型号和长度的统计, 配电设备分公变和专变进行型号和容量的统计, 结合理论计算结果, 分析出线损高主要是综合台管理放松造成的, 由综合台考核电量调整高、低压线损率完成, 问题的关键是要抓好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 抓好综合台关口表抄表和计量装置的管理, 针对这一问题, 采取低压台区每月的抄表利用照相机对综合台关口表指示数进行拍照, 然后将照片以供电所为单位发送到农电科保存, 以备计算线损率用, 并且每月对牌照指示数进行抽查, 发现和实际不符的扣除供电所奖金200元/处。对综合台的电能表表尾、电压线夹、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等由计量班和农电科加装两套铅封, 并建立了图片和纸质档案, 以备变更时使用。另外加强低压台区的管理和考核, 对临时用电接线混乱进行规范, 对抄表差错率, 实抄率进行考核。这样一来, 高损线路台区的线损率出现明显下降。
2.8 推广使用节能型变压器
众所周知,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一般会占到系统损耗总量的30%-40%, 降低变压器损耗是降低系统损耗的重要内容, 推广使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 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 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五分之一。S11系列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低损耗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s9系列的低75%, 负载损耗与s9系列的相等。
2.9 停用空载配电变压器
在配电网中有些配电变压器全年负荷是不平衡的, 有时负荷很重, 接近满载或超载运行;有时负荷很轻, 接近轻载或空载运行, 像农业排灌、季节性用电, 采取停用措施或采用“子母变”措施, 如一台100kva配电变压器, 每年可减少空载损耗电量900-2000kwh, 季节性用电变压器, 配置一台小容量变压器, 即“子母变”, 在轻载时切换, 以达到降损节电的效果。
2.1 0 改善电压质量, 优化配置
提高功率因数, 可以降低损耗, 提高电压, 公司根据负荷的实际情况, 针对部分线路和台区无功补偿不足, 功率因数低的现象, 投资30多万元进行集中补偿, 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潮流, 提高了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重点对农村客户, 特别是农村容量较大的一般工商业户和位于线路末端的大功率动力客户, 当启用设备时, 导致过大的电压降和过电流, 消耗系统无功, 形成高损。针对客户在无功补偿方面的认识不足, 指导客户合理地进行无功补偿, 对一些小容量的电焊机、电动机实行随机补偿, 既提高了客户的经济效益, 又降低了线损。深入农村综合台区, 对农村客户。
3 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每年1月份由线损领导组成员对《线损考核办法》进行讨论修订, 并行文下发, 由营销科负责线损指标的统计, 并按照《办法》给出考核结果, 由办公室同意负责兑现, 对考核结果及时公告, 便于员工了解, 对照监督。
考核实行三级考核, 公司考核部门, 部门考核班组, 班组考核个人, 使得层层有压力, 人人有责任, 事事有落实。并严格奖惩兑现, 对于降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 每降低0.1个百分点奖励10元每人, 对于完不成线损指标的给予处罚, 实现“有指标、有考核、有措施、有兑现”的闭环管理, 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降损的积极性。
4 取得的经济效益
线损率取得了明显下降直接经济效益计算如下:
2009年供电量5.99亿kwh, 线损率比2008年下降0.3%, , 少损失电量179.7万kwh, 2009年售电均价429.37元/kkwh, 增收77.16万元;2010年供电量7.14亿kwh, 线损率比2009年下降0.44%, , 少损失电量314.16万kwh, 2010年售电均价470.5元/kkwh, 增收147.81万元;两年合计增收224.97万元。
摘要:线损率做为衡量和考核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 也是表征供电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技术经济指标, 线损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降损最优化, 管理降损最小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 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 公司综合线损率由2007的7.08%降到2009年5.64%, 在2009年被省公司评为线损管理先进单位。
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 篇9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种管理思想,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的核心是注重过程、关注细节、重视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每一个细节,把工作做“精致”,使之成为“精品”。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人的发展把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等工作细化,通过具体的细节操作,按部就班地有序管理,从而实现管理的无隙化,达到一种滴水不漏的管理境界。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学校常规管理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基本管理思想,是实现规范有效管理、扩充教育内涵、提升学校品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重要途径。学生管理的精细化就是管理的目标明确、要求清晰、过程严细、措施得当、落实到位,要求管理者尽职、尽心、尽力,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二、在学生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学生管理工作十分繁杂,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法纪、政治、思想、心理健康、科技环保、卫生与劳动、艺术与体育、网络德育等方面的管理与教育外,还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各种仪式、各类评优,三结合”教育等,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实施严格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优化管理,也就是要进行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学生自身成长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其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因材施教,从每一个细节去关注学生的成长,管理中做到精、细。“精”要具有教育智慧和方法并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细”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施教,施教过程细致入微。在管理中,既要有制度的约束性,又要有人文的关怀,用温暖感化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真诚唤醒学生,达到管理无痕的效果。
另外,当今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多侧面的变迁,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使任务更具体,目标更明确,落实更有效,要求人人尽职、事事到位、处处深入、件件落实、责任细化、同心做事,才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如何在学生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1. 转变观念,提高全体教职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通过各种学习、培训、研讨,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树立“把简单的事情做精致就是不简单,把重复的事情再创新就是不重复,把平凡的事情做完美就是不平凡”的理念,树立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意识,使其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在于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校在聘任班主任的同时,聘请若干名本班任课教师为“导师”,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导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参与并指导班级活动和班级建设。这种全员参与学生管理的方式,能够使教师关注到每个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 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
在学生管理中,学校形成了“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处(团队)—班主任(导师)—学生”的管理网络,制定了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等岗位职责。在管理中尝试扁平化管理,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直接深入班级,了解班主任工作状况、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减少中间管理层次,从而减少了决策与行动间的时间延滞和信息失真,使反应更加灵敏,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每学期德育处制定工作细目与分工,按工作项目与内容落实责任人,明确各自职责。认真记录“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德育处工作日志”,坚持当日事当日毕。学校还建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三结合”的管理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3.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变注重“管理结果”为重视“管理过程”。
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摒弃“人治”的传统管理模式,要依靠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使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之路。学生管理的每个方面和内容,都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对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与教育,学校制定了《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小(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值周工作制度》等;对各类评优工作,制定了《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优秀班集体评价制度》《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优秀学生评价办法》等;对班主任培训与管理工作,制定了《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班主任工作条例》《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等。学校共制定了30余项规章制定,基本做到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作为学生管理部门,我们能够做到明确要求、跟进落实、公正评价、及时反馈,变注重“管理结果”为重视“管理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首先,通过班会、校会讲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项条款,对入校、晨会、课间纪律、两操、午餐与午休、卫生情况等提出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和示范;然后,通过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的值周检查,落实要求,跟进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教育;最后,每天记录检查结果,每周进行情况汇总,及时总结进步与不足,开展“五星班级”评选,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精心规划校园环境,营造注重细节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校园环境布置要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让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育人和关爱的气息,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并要求墙壁、走廊、橱窗、物件干净整洁,操场、草坪没有纸屑果壳,教室、办公室物品摆放整齐,等等。这些工作每天都要责任到人,这些管理每天都要安排专人进行检查督促。
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 篇10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作业标准最终由班组来落实;班组是生产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是企业革新、挖掘潜力的主阵地和试验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最容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班组各项工作的水平反映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要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是关键。要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必须提高班组管理者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认知。
1 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认知
笔者认为,理解企业精细化管理要弄清3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精细化管理;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什么;三是如何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对于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企业中人和事的管理,是如何将人与事有效结合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当然也是对人和事的管理,而且是对人和事的精确、细致、细化的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人和事的主与从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企业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首先培养具有精细化意识的人,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行为、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要求、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的准备。只有人具有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并积极执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2 人文的内涵
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其集中体现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在管理中的体现即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是指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3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制度化和人性化是伴随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本身并不矛盾。人性化管理是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依据和保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企业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但这些制度和流程是由人来执行的,必须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不考虑人的因素的制度是不科学、合理的,相反,一些人性化的措施、理念可以将其制度化。归根到底,制度和流程是属于企业的硬件层面,没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和文化支撑,再好的制度也是徒劳。
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制度化管理也才能成功。管理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而现代管理所强调的管理制度,就是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力。
4 人性化管理对班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4.1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制定更合情合理的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
人性化管理并不代表要弱化制度,而是从制度的设立和建立着手,策划一个优秀的人性化制度架构,进而形成和实施制度。班组推行人性化管理,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一项调动职工主人翁积极性,发挥群众智慧,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职工素质。因此,通过精心安排,积极引导,使职工敢于并且善于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为班组和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班组对这些合理化建议经过综合研究后,能进一步完善精细化制度。
4.2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员工积极主动执行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
班组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制度,但一味地强调制度,靠行政命令硬性灌输,从表面上看班组秩序井然有序,员工听从,其实职工心里会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归属感,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出现出勤不出力的现象,削弱了班组的战斗力、凝聚力。因此,班组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管理,让职工感到在岗位工作心情舒畅、愉悦、看到希望,乐于奉献和付出,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4.3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弥补班组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管理制度是班组实施组织与管理的主要手段。没有制度作保证,班组很难维持正常运转。无论班组采取何种管理形式,管理制度绝对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一蹴而就的。当班组制定的制度可行时,员工能正确执行。当制定的制度不切合实际时,制度就成为摆设,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主观偏差,无法发挥制度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人性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弥补班组管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足。
5 以人性化理念贯穿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全过程
电力生产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选准切入点,寻找途径和方法。笔者认为,只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沟通”的原则,把人性化理念贯穿到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就能使精细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了解人。班组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具体的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和个人情感,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各有长处和短处,因此要切实做好人员的调配和协调。班组长应当对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性情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每位成员在班组中都各得其所,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班组成员又是一个个抽象的人,其才能的施展,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班组长作充分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发展人,变职工的机械行为为自觉行动。
二是引导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班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把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细意识,自发主动践行”作为切入点,把精细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时时提醒、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引导上要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及给企业带来的成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员工进行讲解,让员工对班组精细化管理内涵有充分理解。在指导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最基本、最容易被员工接受、最方便实施和考评的地方做起,并注重培养典型,分析和总结成功案例,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成功事例教育员工,使他们从体验中增强认同感。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更好地付诸行动,班组精细化管理才能顺利推进。
三是激励人。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并重,反对空洞的政治理论说教。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在充分调动企业劳动者积极性的前提下,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物质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在班组管理中体现出来。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空洞的政治说教。要建立一套机制,把班组员工的利益与精细化班组管理的效果紧密联系起来,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刺激员工主动投身到班组精细化管理中来,用精神激励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要根据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沟通、引导、激励方式,进一步强化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将物质激励与思想引导相结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注意发现优点,不吝啬表扬,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结语
电力企业班组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安全工作压力大,生产任务重,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执行管理制度时,要以人为本,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围绕调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执行意识。把人本思想渗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使广大职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体现管理中的人本内涵,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电力生产企业保障安全高效生产的一项基础工程,而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是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者。文章从电力生产企业的实际出发;通过论述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人性化管理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进而从人文视角探讨提高精细化管理执行力的主要途径,为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精细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学校;精细化;管理;均衡发展;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发展由粗放型的学校管理转向精细化的学校经营。
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增强办学活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实现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去理清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而是破解在新形势下的老问题。而精细化管理恰恰就是用新思维来管理教育的老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的优质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支撑平台。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更新教师理念,提高管理能力;有利于抓好常规,夯实管理基础;有利于加强教学,提高学校管理品位。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和整体执行力,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到精细化。
一、打造学习型、研究性、创新型的领导班子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从班子抓起,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我们学校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确立“为学生的和谐发展、优质发展、全面发展而奋斗”的教育理念,确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带动学生内涵发展,成为省内名校而奋斗”的发展方向。
通过强化学校基础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视政教活动创新,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快速华丽转身。
二、班主任管理水平优质均衡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在班级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教学工作的具体指挥者。要使学校的整体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抓好班主任管理是关键。
首先,要建立一支有强烈责任心、崇高使命感、乐于奉献为核心的班主任队伍。其次,对班主任管理水平進行整体系列培训,来突出班主任优势之间的交流互动互补,合作和谐。再次,面对小班化教学,马上转变思想,进行精细化管理,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在细节上做文章,在小处做文章,在容易忽略的地方做文章。最后,通过课堂和活动两大德育阵地,对班主任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工作表现、班风、学风以及与任课教师配合协调情况等,实现管理制度化,内容系统化。优化教育工作环境,发展和提升德育内涵。
三、科任教师教学水平优质均衡
“万仞之台,始于尺土。”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
1.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我们不仅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还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外出参观学习。此外,为了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建设,我校每年邀请教研员等各类专家来校进行课程指导,增强教师的课改意识,帮助教师开阔视野,反思课堂教学,提高业务水平。
2.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校根据他们的实际,组织帮助他们制订成长计划,使每位青年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同时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优势,开展“师徒结队”。这样,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就是学校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加速了我校名师工程的发展进程。
3.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应有全面的质量观。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素质教育学科化,突出学科特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打好两个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标准。
4.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按照高标准新要求备课,包组领导全程参与,互动指导。老师们精心备课、侃课、磨课,兼收并蓄,共享交流。这样就能使教师之间差距很好进行弥合,更好地提高教师水平,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继续进行“三制”“三课”,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和理念,在各种平台中历练自己,提升自己,突出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学所需,各尽所能。
四、定位信息化教育,为教育均衡优质进行顶层设计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后,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势,新一届领导班子以超乎常人的胆识,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崭新布局。引进最先进、最实用的班班通校园信息平台,核心目的就是突出优质教育,为优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
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带动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实现均衡背景下的优质教育,使学校站在信息化、现代化新的发展平台,快速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品味。
五、精细化校园环境管理,使校园更和谐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创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尝试立体化、精品化绿化,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园林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添置计算机,音、体、美教学设备。改善师生教学条件,逐年增加图书藏书量,实行多元化管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了校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参考文献:
[1]刘冬冬.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汪中求.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2.
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 篇12
一、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随着企业员工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鉴定工作要科学合理规范地开展进行, 鉴定站相继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规定和措施, 包括鉴定机构建设、考务组织管理、试题管理和题库建设、鉴定考评督导、鉴定信息统计等各项业务, 基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适合实际工作情况的鉴定工作规则, 为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考务管理工作, 提高鉴定效率
首先, 在考生信息采集、鉴定申报、资格审核、考务安排、考评员委派、鉴定实施、成绩公布、证书发放等各鉴定工作环节中实现了网络化操作模式, 可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查看鉴定申报个人的当前状态, 查询鉴定考核成绩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信息。
其次, 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按鉴定流程划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 通过工作链衔接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和权限, 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管理, 防止人为因素、杜绝体外操作, 有效地增强了鉴定管理的规范性。
再次, 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鉴定制度。由于石油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油田生产企业地理分布比较分散, 鉴定场所依据区域位置对鉴定人员进行分批次的理论知识考试。在全部理论考试结束之后, 按区域和职业工种的类别划分由不同的鉴定场所对考生进行考试。
第四, 建立鉴定结果评价反馈机制。即在每次鉴定考核结束后按照考试人数的一定比例随机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让考工能够详细地了解自己的技能水平, 及时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明确努力学习的方向;同时鉴定单位能够及时了解在试题抽选上是否存在偏颇, 考核内容是否能够反映考工的真实技能水平, 鉴定方式是否存在不足并如何完善等;通过信息反馈, 培训机构能够清晰今后的培训方向和重点培训内容。
三、强化评价创新, 提高鉴定考核的科学性、时效性
为了不断完善鉴定内容、创新鉴定方式、提升鉴定水平, 我们在鉴定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 既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 又切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 最终真正反映职工的技能水平。
在理论知识考核上,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计算机网络考试, 实行机考和笔试相结合, 提高鉴定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技能操作考核上, 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设备发展的要求, 组织技能专家等高技能人才参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教材、题库的研究、开发、修订等相关工作, 根据生产实际开发一批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试题作为国家试题库的重要补充, 同时对技能鉴定考评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 推动技能鉴定技术创新。
四、加强鉴定过程实时监控, 健全规范运行机制
为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真实, 鉴定站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首先是根据鉴定要求明确考场管理人员、考评员、督导员等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掌握、责任清晰、快速解决。同时在鉴定现场公布举报电话, 随时接受鉴定人员的监督, 保证鉴定过程的公平、公正。
其次是加强对鉴定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和实时监控。对鉴定场所进行封闭式管理, 对考评员所携带的通讯工具实行集中管理;安装屏蔽仪和监控设备, 加强对鉴定相关各类人员的行为监督, 杜绝鉴定考核现场的不规范行为, 提高鉴定考核现场管理的严密性, 利用科技手段对鉴定考评信息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有效地制约鉴定中的违规现象。
五、加强考评员管理, 提高鉴定水平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关键要素, 是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可靠保证, 考评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与管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职业技能鉴定质量。
首先是提高考评员的执考能力。从职业道德规范和执考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提高考评员的执考能力。考评员要热爱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廉洁奉公, 办事公道, 作风正派。同时, 我们多次组织加强考评员之间执考经验的交流座谈会;举办以提升考评员综合素质及能力为目标的专项培训班, 加强考评员对《评分记录表》的深化理解, 缩小鉴定过程中评分的差异性, 全面增强考评员的执考水平。
其次是建立考评员的奖惩考核制度。鉴定站建立考评人员使用档案, 记录参与考核的考评人员日常考评活动、业务培训情况以及使用评价意见等。每次技能鉴定考核结束后, 鉴定站 (考核基地) 负责对考评员在鉴定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评, 提出评价意见, 并填写《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工作评价表》, 作为考评人员年度考核的依据, 多方位地对考评人员的考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最后是调整优化考评员队伍结构。鉴定站每年依据考评人员受聘期间参与鉴定工作次数与质量、日常管理档案和年度评议结果, 对考评员进行续聘和解聘等调整。对符合考评员任职资格的优秀人才进行聘任使用, 对在鉴定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 徇私舞弊, 严重违纪, 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或无故长期不参加鉴定考评工作的考评人员解除聘约。
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抓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工作, 带动其他相关工作更好地开展。今后加强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培养, 通过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观摩、班组对抗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多渠道地提供一个交流技艺、展示才能的平台, 积极拓展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同时, 建立技师工作室, 发挥高端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技能攻关和实现绝招绝技代际传承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搭建高端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 发掘他们的最大智慧和潜能, 激发他们的创新创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