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科学管理

2024-09-09

人与科学管理(精选12篇)

人与科学管理 篇1

“人本管理”, 顾名思义, 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也就是人性化的管理, 它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本文倡导管理者要冲破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束敷, 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把人看作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因素, 看作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 注重员工的个体特性, 拓展员工的成长空间, 注重他们的职业生涯设计, 为企业中的“人”提供创造条件, 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 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无法摆脱人的痕迹。但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建立, 这一时期的管理是以“资”为“本”,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 人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 从而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 于是, “人本主义”逐渐取代了“资本主义”, “人本管理”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 企业管理开始急巨变革, 虽然变革的内容不一, 但大多体现了人性化理念。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视企业中的员工为人本身来看待, 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

一切管理的核心是人, 人本管理必将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和灵魂。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 实行人本管理首先要弄明白几个基本问题, 如: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的发展靠什么?这三个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也是企业的哲学命题。其一, 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 企业无人则止。人本管理认为, 企业应以人为本, 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位置, 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人的潜力极大, 关键在于开发, 一个企业要开发人的智力和潜能, 就应使企业员工经常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谁能充分发挥这种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谁就取得了管理企业的成功奥秘。其二, 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 还是单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使企业中的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 还是把员工仅仅作为机器体系的一部分?人本管理认为, 管理的本质是激励, 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 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其三, 企业靠人。人本管理认为, 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 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能和力量, 实行“全员经营”有利于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保证经营的正确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人的潜力, 特别是一群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当你能很好地管理这这群人的时候, 他们能帮助你实现企业腾飞的梦想。比如海尔, 正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引下, 把集团总的战略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使员工感到自己在被企业重视, 看到了自己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 从而产生使命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最初用“逼”人把事情做好的硬性管理, 变成了激发人自觉、主动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柔性管理, 让海尔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我经营”的创新空间, 如今, 海尔已成为我国顶级的企业。时代发展到今天, 无数事实证明:人本管理已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和灵魂, 推行人本管理将促使人与企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我们怎样做才能体现以人为本?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我们的人本管理呢?

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员工是“人”。企业不仅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工作环境, 更是提供一个人文环境, 员工的心就是企业的魂, 如果员工的心不在一起, 就等于企业散了魂。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 最能体现企业是人格化企业的, 是企业文化, 它既见物又见人, 并将人置于主动地位, 发挥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 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行为, 使人对企业产生一种认同和归属。笔者所在的河南华隆储运有限责任公司两年前还是一个几乎濒临破产的企业, 03年股份制改革以后, 新公司领导一改过去靠各种制度、规定制约人的做法, 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 大力倡导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根据职工的自愿选择, 确定岗位, 努力营造学习创新的氛围, 千方百计为员工构建学习进步的平台, 营造鼓励员工干事业、支持员工干成事业、帮助员工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大家共同为企业发展出力流汗, 以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和谐。现在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是人性化的管理使我们的企业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使企业和员工的愿景达到了和谐统一。

人性化管理中, 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与员工的沟通和对他们的尊重。一些与员工利益紧密相关的举措在实施前一定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 如绩效考核, 它已成为全面提升企业业绩, 实现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然而, 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 效果往往不如人意。问题出在呢?沟通!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应将员工视为考核的参与者, 而不仅仅是被考核对象, 员工对考核结果将更易于接受。在绩效考核中, 有三次沟通过程极为重要:一是考核前的沟通, 与员工共同制定考核方案, 使其明了考核的过程、标准, 通过沟通制定出的方案, 是员工所乐于接受的;二是考核时的沟通, 负责考核的人员要对员工在考核周期内各考核要项的完成情况与员工达成一致, 切莫单独操作, 这样才能让员工对考核结果 (不管是好是坏) 服气;三是考核后的沟通, 考核结果是薪资分配的依据, 也是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 考核后主管要对员工未能达成的目标帮助其分析原因, 查找不足, 以使其在下一考核周期内有所改善, 真正体现考核的意义。除了企业的重大举措实施前要与员工沟通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春游、聚餐等形式来增进与员工的沟通, 通过这些沟通活动, 员工会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这点非常重要, 当员工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 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 有时一声问候, 一个动作都能传达深厚的感情, 在日本企业里, 企业主经常会每天早晨站在工厂门口, 迎接员工的到来, 这就使员工从小的细节体会到被尊重, 更加发奋地为企业而努力工作。沟通与尊重使企业与员工都成为受益者。

最后, 我们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 员工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笼统而模糊的, 这是企业为员工提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所在。从进入企业的那一刻起明确职业通路, 对员工是精神激励, 有利于其产生工作满足感, 同时也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提供科学、专业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并不难, 是否尊重员工意愿、适应员工能力, 做一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企业是否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试金石。国内知名企业万科集团, 强调尊重每名员工的个性、个人意愿和选择的权利, 在提供给员工自由选择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 全力支持员工发展自身兴趣, 满足其学习、培训的愿望。在当时企业文化环境下, 并非每家公司都能为员工提供重新规划人生的机会, 众多优秀人才为万科的人文情怀和理性色彩深深吸引, 奉献了他们的执着与忠诚。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我们不能不提到晋升, 在工作中获得知识与经验是员工成长的过程, 晋升是企业对员工成长结果的肯定。晋升使员工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的工作, 由具体事务的执行者向组织管理者转换, 用不同的思考方式看待企业的运转, 具备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性的眼光。“不会授权, 将不会被授权”, 让员工独立面对工作, 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创造性, 愿意承担员工在成长过程中所犯错误的代价, 体现了企业对人本管理理念的切实关注与尊重。

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摒弃原有“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风格, 实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以“深入理解”方法, 站在员工的角度, 提出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管理措施, 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追求的管理境界。企业主必须同时兼顾自身利益、社会利益和员工利益, 并以此作为企业的宗旨, 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员工只有使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相连, 才能从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得到满足。“人本管理”使员工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 在行为上与企业同甘共苦, 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终将实现人与企业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摘要:企业是由人组成的, 企业无人则止, 员工作为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本管理”应运而生。

关键词:人本管理,人,企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论人本管理heep://www.jianglu.cn/2003/11-9/20031119c902-2.html

[2]、洪升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略中宏网2006-07-13

[3]、刘军企业人力资源的现实困境http://www.daynews.com.cn/mag6/20060911/ca489504.html

人与科学管理 篇2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论研究的最高层次。当今世界,在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失偏颇。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人如果不与自然界发生作用,不与自然界进行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这样的“超自然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自然力、生命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是无法脱离自然界二独立存在的。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但人的社会性、社会生活不能脱离其肉体生命而存在,不能脱离与自然的联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强化了人与自然的上述关系,更加兼顾和平衡人与自然协调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一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 现代 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将“以人为本”与“重视自然、环境、资源”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既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其中的所有成员同生共存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又强调人在其中的根本性地位,是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却不具备这一条件,它们虽然可以成为人们道德关怀的对象,但是人类保护自然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指出的是,“以人为本”不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观,是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们的传统信仰就是“人类以外的其他创造物只是为人类而生存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在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是支配自然界的主体;人是价值的主体,自然界只有对人的工具性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伦理观上,只有人才是道德主体,其他生物不能被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不必为其他生物负有道德上的责任。“以人为本”则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将自然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中求得人类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在当代的逻辑展开,是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首先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在具有对象性关系的人和自然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处于主动地位,是决定性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趋势最终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近年来,人类之所以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和惩罚,从认识上讲,就是因为没有摆正自身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不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平等一员,而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味地对自然界进行索取与掠夺,结果势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以人为本需要首先以自然为本,并且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缺乏对自然平等尊重、毫不顾及自然与生态承载力的以人为本,其本质还是为所欲为的“人类中心主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坚持以人的合理需要为本。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人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条件。就人类整体而言,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丰富性和发展性;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的需要既有社会性,也有自私性。在人的各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是最重要的需求。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既要以人生存与发展的合理需要为本,又要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保持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之间的平衡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以合理利用人类科技为本。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科学技术对人类是福祉与祸害并存、进步与破坏同在。“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它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技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问题,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人在使用科学技术中所取得或所导致。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观,以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眼光看待科技,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合理使用科学技术。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满了协调与统筹的和谐思想,充满着辩证法。随着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是一个变数,它的理论形态也是如此。从远古到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从奴隶到主人,再到朋友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是朋友、人与自然应和谐。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以和谐发展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为人们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古老而现实的哲学命题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尊重社会规律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优劣,也会对人类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更会直接危及到生命安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盲目强化人的行为,势必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自我净化的衰退、供求关系的失衡、良性循环的低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战略措施都建立在合乎规律性之上,既遵从社会规律,又遵从自然规律,从根本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联动、整合和统一。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准具体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又是社会这个子系统中的生产者,集生产者与消费者于一身。作为消费者,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作为生产者,自然界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使人类常常处于矛盾之中,人类怎样消费和生产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从发展规律看,发展既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生产关系的发展,二者的落脚点都是人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人自身的良性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条件是和谐。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新的生产力定义应是: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自然、持续发展的能力,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新的生产力定义中,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其中,而且要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理解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是同一过程,社会进步与自然进化在本质上亦是一致的。因此,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首先,自然界的发展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的基础、根据和首要条件。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在自然进化中实现的,人从动物界裂变出来,本身就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其次,人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的发展。作为主体的人在与自然客体发展对象性关系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影响着自然的发展,已将自在自然一步步改造为人化自然。第三,自然的发展变化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也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具有两面性,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当自然环境同人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时,自然环境对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则起消极的限制作用。因此,在考察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时,既要考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要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离开自然的发展来考察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本身就是不全面的。从人与自然一体化发展的维度来考察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自然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把握。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牢固确立发展的理念。首先,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人类才能生存。其次,必须科学发展。只有科学发展,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三,必须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可持续生存。事实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归根到底是对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关心;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也并不是要制造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的对立,而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更广的范围内与自然建立起统一的、和谐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超越自然、实现发展的同时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在改造自然的创造性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一体化的发展,这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本质上也意味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已走向全面和成熟。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同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是一种互相作用、互为依存的关系。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发展也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资源供给总是有限度的,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消耗导致的结果就是饮鸩止渴,最终导致的不仅是发展的不可持续,甚至可能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在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上,发展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离开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就无法显现;离开了发展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毫无意义。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当人处于原始状态时,自然也处于原始状态;当人处于畸形发展状态时,自然的发展就失衡;只有当人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自然系统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另一角度讲,自然系统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又表征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人简单地回归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建立在人类自身对自然的超越与责任基础上,努力做到生产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从而创立一种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种可以永续发展的社会文明。

三 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的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技术体系分析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7—0098—02

一、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地讲就是既强调人自身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然界按照自身规律正常有序地运转,使人与自然达到和睦相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既关心人,又要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是科技、经济、政治、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其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科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实现经济富裕,又要保持环境优美。靠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环境恶化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真正提高,这有悖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的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很多情况下,科技落后是许多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症结也是自然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为科学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效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就多;科技落后更是当今生态环境破坏的内在因素,因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而落后的科技手段往往将这种平衡破坏到不可逆转的地步。要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科技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优美生态环境的根本之路。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技术体系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的重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需要充足的各种资源来维系与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一方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最大程度的降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对于不可避免的各种固体废弃物,也从过去单纯的掩埋、焚烧等处置方法向资源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其中有用成份,开发各种具有不同用途与特性的废弃物产品。此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节约能源技术:加强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研究,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利用技术,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加大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设备,制定替代液体燃料标准,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鼓励生产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节约用水技术: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研究,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瓶颈制约。积极开展水资源统一优化调配与水利网络化建设关键技术,地表水、地下水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水资源勘测与评价技术;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节水和高耗水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城市及生活节水技术;加强公共建筑和住宅节水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水源地生态系统保持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水资源利用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研究等。

节约土地技术: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技术研究,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土地资源信息收集、信息处理技术,利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模型等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土地高效利用技术与评估方法研究。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建立健全用地定额标准,开展农村土地整理,调整居民点布局,控制农村居民点占地,推进废弃土地复垦。控制城市大广场建设,发展节能省地型公共建筑和住宅。

节约材料技术: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提高建筑物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修。推进木材、金属材料、水泥等的节约代用。禁止过度包装,规范并减少一次性用品生产和使用。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重点突破一批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以及绿色产业链构建技术,开发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关键设备,选择典型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工业技术示范。通过和新技术的突破,带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的产业化,通过区域层次的系统集成与示范,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改造,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示范。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科学技术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染范围继续扩大,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向多元化能源结构转化,但在一定时期内来自燃煤的二氧化硫、烟尘污染问题及酸雨污染问题仍将存在,尤其是空气中的飘尘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显著,将越来越引起高度的重视。我国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区域性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地面沉降逐渐加重,迫切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由于生态失调,环境调节能力差,导致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农业生态的恶化,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对社会的威胁不断加大,影响越来越深,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已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与设备:发展和完善主要污染物监测技术;开发出能够连续、自动监测的成套设备,重点发展实时和在线污染监测成套设备与技术;发展特殊污染物监测的关键技术与设备;发展大气和源排放细粒子的采样和细粒子源解析技术;发展环境污染遥感监测与区域环境质量预报技术。

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与设备研究,重点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技术。加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综合示范,重点发展城市景观水体修复技术、城市河流水体修复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系统化技术,并开展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综合示范。

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加强燃煤电站和大中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发展柴油车微粒捕集器关键技术、柴油机和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催化净化等关键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成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重点发展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及设备工程化、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成套化和工程化、生活垃圾焚烧成套技术及设备工程化。加强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重点发展危险化学废物稳定化与固化技术及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排水材料与检测设备,研究开发废旧家电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重点开展西部地区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强调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开发及系统集成,强调技术、示范工程和应用推广相结合,重视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选择不同类型脆弱生态区开展工程规模的综合示范,以示范区建设带动技术开发与集成,从而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和全面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加强防沙治沙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解决与我国沙区风沙灾害综合整治有关的防沙治沙、恢复植被、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提高土地生产力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风沙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建立完整的配套技术和一批适合于各类沙区防沙治沙的科技示范样板。

综上所述,我们所要实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离不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通过科技的进步,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创造更多的物质基础。因此,能否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傅冶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钱俊生,王晓方,王伟中.可持续发展科技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人与物的停泊 篇4

在贝聿铭的建筑理念里,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和谐”。无论是矗立于落叽山脉中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还是横卧在京都信乐山脉间的美秀博物馆,它们看起来都完全地融合于周围的自然。“将建筑与自然相联系,让我感觉很自在,这是我的第二天性。”贝聿铭如是说道。而即便是起建之初便惹人争议的卢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它最终被人接受也不是因为建筑师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而是因为无论哪个季节,它都“与巴黎的天空是相应的,时深时灰,很是壮观,充满着生命力。”从玻璃金字塔的底下仰望天空,那卢浮宫古老的巴洛克建筑,更是辉煌夺目。这也就是贝聿铭的对谈者波姆在谈论到香山饭店的设计时所感慨的:“一个人可能被某种新事物震撼住了,但从中仍可找到某种熟悉感。”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于是在不少国人心里,设计了玻璃金字塔的贝聿铭几乎等同于特立独行的先锋艺术家,并成为种种新、奇建筑的有力支持者,这无疑是可笑的。

如果了解到“和谐”是贝聿铭建筑的第一要素,那么感受到贝式建筑“实用性”的特征,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麻省理工和哈佛毕业之后,贝聿铭的第一份工作便是跟随纽约知名的城市改造商齐肯多夫工作,并学会如何将建筑融入城市之中。而建筑作为艺术,贝聿铭以为,“建筑的特别性在于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建筑是有连贯性的,随生活而变化,但生活的变化不是骤然的。”因时、因地、因事而设计,创造最合适的形体和空间,是贝聿铭建筑的最大特色,这迥异于诸多所谓的品牌建筑大师,而其中中国“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本书附录了大量贝聿铭在世界各地代表建筑的摄影图片,当我们为它们在天空下所展现的美所眩惑之时,同样还会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空间都是如此惊人地适合人与物的停泊。

“宇宙和贝聿铭之间有个共同点:我们对二者皆了解甚微。”作为谈话的发起人,波姆的慨叹其实也是大众的慨叹。在这个自传与回忆录盛行的时代,我们渴望知道艺术家生活的一切,却或许忘了,在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之间,其实一直都存在着一种古老的对抗。伟大的艺术家常拒绝让自己的生活进入所从事的艺术之中。他希望留给世界的,是他所创造的艺术,而他自己的生活,不过是抵达那些艺术极至的工具,它应当被遗忘、被舍弃。这种思想渊源已久,并在文学领域因其反方向诱惑力的强大而表现得更为极端和激烈。卡夫卡在遗嘱中说,希望毁掉一切日记、书信以及不好的作品,只留下《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以及短篇故事《饥饿艺术家》,便最为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对抗。相对而言,建筑艺术同音乐以及雕塑一样,则要幸运的多,它们天然地更为纯粹,更能体现艺术家的意志,而不是他们的生活。因此,关于宇宙和贝聿铭,我们所需要共同了解的一点便是,体验置身其中的美好感觉。而宇宙的物理形态与贝聿铭的私生活,我们则大可不必为之操心。

人与自我人与自我作文 篇5

如果我成为了一个机器人。我会拥有高速运转的大脑,我会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我不需在为了每日的温饱而担忧,我的身子百毒不侵,我会自动按照已设定的程序工作,不用与懒惰的恶魔斗争……我得到了许多。但我又失去了什么呢?细细想来,也许我失去的那些只会比上文所述种种更弥足珍贵,因为那是作为人类――一个有血有肉的生灵所独有的,是独一无二的自我。

比起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人类,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成为一具冷冰冰的躯壳,后者的假设如果成真,起步时令人毛骨悚然?当人的思考方式变为CPU的运转方式,人类会照着一个目标,不顾一切地向前冲着,无论过程是怎样的,他们失去了判断力与情感,逝去价值观与同情心,在这般的横冲直撞下,社会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崩塌了,整个社会崩塌了。

也许你会说,以上的假设太过科幻而不现实,但是是会告诉你,所谓人类自我――无论是人类对一件事物是非的判断标准,还是体谅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都在慢慢地改变,甚至变得更加糟糕,而这二者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生灵的“自我”中所独有的价值观与同情心。

社会正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它使我们总向往着好的事物,在追逐的过程中,身侧飞掠而过的`景物使人们眼花缭乱,渐渐迷失了自我,也许你的目标仍是不变的,但人的内心早已改变了。那些曾经坚定的事物在现实的考验与失败的消磨下渐渐消失,你会发现有一些人轻松并且成功,固有的是非观念改变了,价值观也就改变了。在最近上映的电影《天才枪手》中,男主角从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再一次次现实的打击下,沦为枪手,最后甚至威胁女主角同他一起,为了更好的物质条件而继续帮助他人作弊。男主角的“黑化”不过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被现实打击,被利益诱惑,成为了自己从前最不想成为的仁,可笑却也可悲。

在光影绚烂中迷失自我,人类却又“坚定自我”。迷失自我是价值观的改变,而所谓“坚定自我”不过是为自己着想,甚至只为自己着想。微博上很流行的段子:“……你为他们着想过吗?没有,你只顾着自己。”读起来虽然令人发笑,却也让人心酸。古时说子女冬日为父母暖被的“二十四孝”,放之于同情心一说虽然不太合适,但同情心不也正是这类站在他人立场上,学会为他人做着想的美好品德吗?鸡汤文字中总是无谓地强调,要对自己好,要坚持自我,我们的目光变得鄙陋而狭窄,只看着自己,不顾周围的人,不会有恻隐之心,不会有谅解之意,美好的同情心――一份人类心中十分宝贵的情感也渐渐磨灭了。

人类创造了计算机,计算机却不应改变人类;人类构建了社会,却不应被社会而改变。人类不应迷失自我,却也不能过分地坚定自我。坚持心中的是非与美好,坚持一份完整的自我,才是在这个光影绚烂的世界中我们应秉持并传承下去的理念。

人与光相逢 篇6

独立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2012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纽约激浪派基金会(Fluxus Foundation)中国项目负责人。

没有光,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态,以至于生命都不可能。光,对人类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可是,我们在讨论“光”这一概念时,则是超越一般的物理现象,而触及那些和我们的知觉和精神有关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光的认知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光,那就是自然的光和精神的光。

“光与人”的探讨,就是思考那些非日常的艺术活动。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讨论的是有关人造光源和人的关系。

在我从事评论和策展的工作之前,主要是艺术创作,其中包括在都市中的繁华地带和教育设施中设置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都与光有关。那是我思考光在我们日常空间中的表现和位置的开始,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而最近我接触到的话题则是有关让公共环境艺术化,如果考虑到白天和夜晚的轮回关系,那就需要有光的作品出现。

其实,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的光,大都是为生活方便提供的人造光,特别是那些商业性的光,大大影响和干预了我们宁静的生活,这种现象被指责为光害。而这种现象之所以无法停止的原因是我们很难抑制对物质的追求和自身的欲望。而那些艺术之光的作品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享受。

这样说,并不是把商业性的光全部灭掉,商业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有节制的设计和使用人造光源,以至于可以让夜晚是白昼生活节奏的延伸。这里说到节奏,就是把夜晚的光限制在特定的需求之内,如果夜晚的光是对白天的光的全盘模拟,那么生物钟的节奏和规律性的活动就会受到破坏。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要回到日升而起,日落而归的生活方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光成为人类夜晚活动的伴侣。而把照明用品当作艺术作品的材料,从而开拓现代艺术新的分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那是科技和艺术结合的黎明期。这种结合一直持续到今天,而光艺术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艺术的光和日常生活的光是不同的,虽然他们可能在某些时候使用同一种照明产品,可是他们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内涵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艺术的光形成特定的场所感,赋予空间以诗意,它会给人以想象力,或者对未来以期待,或者追忆历史的情节,总之,艺术家在挖掘光的特性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这样那些光的艺术品会感染众多的人群。

强烈的光和微弱的光,都是不同的存在形式,阅历和修养浅薄的人,常常会以制作强光的作品而抱有取胜的心理,但是,艺术的魅力却不是靠量的多少来取胜。比如,在夜晚的空中有萤火虫在活动,那些点点闪烁的光吸引着不少的人,有艺术家用小灯泡来模仿萤火虫的闪烁制作了环境艺术作品,当参观者走过一块空地,地上有模拟萤火虫的光在点灭时,那种意境很亲切而迷人,这是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例子。

话说人与狗的忠诚 篇7

此话不假。尽管狗也背负了许多骂名,如“狗腿子”“走狗”“乏走狗”等等,其实人和狗相比,不说高级意识,在动物属性方面来讲,人确实不如狗。

狗有“义狗”的美誉。它的突出优点是忠诚。民间谚语有“狗不嫌家穷”。狗的忠诚几千年来美谈不止。三国时,襄阳纪南人李信一日醉卧城外草丛,恰遇猎者纵火。火顺风烧至草丛。他的爱犬为救醉卧不醒的主人,从附近小溪中湿身含水,来回喷洒主人卧处,主人遂免大难。而爱犬来回奔跑困乏之极,终于累死。主人醒后恸哭,为感谢爱犬救命,在自家院里建了一座“义犬冢”。2003年江西九江一义犬舍身尝毒救了30多人,当地人为它立碑安葬,并雕像铭志。2008年汶川地震,一只疲惫不堪的小黄狗伴随主人王友谅老人度过了艰难的8天8夜,直到老人成功获救。在这8天8夜里,小黄狗不时急叫,寻呼路人求救,并用自己湿润的舌头不时舔老人的脸和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确定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的忠诚品质让人自叹不如。

忠孝仁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伦理纲常。在封建时代,“忠”的定义是爱君,“仁”的定义是爱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历史上忠臣爱的大都是昏君。如比干效忠残暴无比的纣王,岳飞效忠昏聩无能的赵构。明代的昏君多,忠臣也多,这些忠臣虽然都是悲剧结局,但比起那些卖主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来说,他们在人格操守上仍然受到后代人们的敬仰和学习。

狗的忠是一种动物属性,谁养的狗就忠于谁。人的忠需要一种信仰支撑。古代的忠臣虽说是愚忠,但其人品值得尊敬。纵观古今,凡是有信仰的人,他的忠诚度就是不可怀疑的。有了信仰,人才能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对自己坚信的理想矢志不移。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真正的忠臣是千百万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人。因为有了信仰,他们的骨头是最硬的,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许多烈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出卖组织,不出卖同志,宁可站着生,绝不跪着死。李大钊、林祥谦、江姐……这些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与日月同辉。

反观今日之中国,由于道德沦陷,金钱主义至上,“忠”已成世间稀缺物。有些人表面是“忠”,但是多面人。对他的上级貌似忠诚,察言观色,揣度领导喜恶,唯唯诺诺,送礼行贿,一副走狗面孔。他所以这样“忠”无非是想得到领导的重视提拔,而当这一领导退休或调离,无利用价值了,他又从“狗”变成了狼翻起了白眼,见面装作不认识,却又厚颜无耻地摇着尾巴去巴结新的领导。民间亦如此。现今社会,真是白眼狼之流充斥于世,让人视之悲叹不已。

人与住宅电气的和谐建设 篇8

一、合理的电气设计是电气安全保护的基础

(一) 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是为了在电气故障时, 能够防止人身遭到电击、电气线路损坏和电气火灾。合理的配电系统能够保证故障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切断故障点电源, 避免事故扩大并造成损失。 (1) 短路保护:配电线路应设短路保护, 保护电器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短路电流。 (2) 过载保护:配电线路应设过载保护, 保护电器应在过载电流引起的温升对导体的绝缘、接头和连接件造成损坏前切断负载电流。 (3) 接地故障保护:配电线路应设接地故障保护, 保护电器应在线路故障时, 或危险的接触电压的持续时间内导致人身间接电击伤亡以及电气火灾、线路损坏前, 迅速有效地切断故障回路。建筑物的配电系统是由专业人员根据有关规范设计的, 它是电气安全保护的基础, 因此未经批准不许擅自进行改动。 (4) 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 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 至少应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和空调回路, 如实际需要也可将厨房和淋浴室设为单独回路。此外考虑到家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 还应增加一条专用回路。

(二) 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 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1) 导线的选择。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 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 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 (导线截面) 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 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 (<10A) , 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 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 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 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

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 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 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 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

(2) 电器设备的选择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情况、使用环境、设备的工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 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 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 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 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 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 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三)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配合线路保护, 为故障电流提供通路。住宅的接地系统一般采用TT、TN-C-S和TN-S三种系统。

TT系统各装置有其专用的PE线并与接地极不连通, 故障电压不能互窜, 电气装置正常工作时外露导电部分为地电位, 比较安全。但其接地阻抗较大, 故障电流较小, 常不能用作过流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 而需装漏电保护器。

TN-S系统内由于PE线和N线分为单独的两根线, PE线平时不通过电流, 只在发生故障时才通过故障电流, 故外露导电部分平时对地不带电压, 比较安全, 但需多用一根导线。

TN-C-S系统为在整个系统内, 仅在前一部分 (通常为电源至电气装置进线总配电箱的一段线路) N线和PE线合为一根线, 此后都分为两根线。在TN系统中由于PE (PEN) 线是相连通的, 故障电压可沿PE (PEN) 线互窜, 因而设总等电位联结十分必要。

接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住宅电气改造时一定要弄清并遵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 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

(四) 防雷措施

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 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 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 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此外要强调进行等电位联结, 也就是在设计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 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 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五) 其他防触电保护措施

绝缘, 是最有效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故绝缘材料要满足使用地点的机械、电气、负载发热及耐压等的要求。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绝缘标准及3C认证。如导线出现绝缘层龟裂、导体裸露电气管线、槽板盖、电气设备等损坏时必须即时拆换。

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如导线一般穿管敷设, 直敷时采用护套绝缘线等。采用阻挡物和外护物的保护。如将开关等配电设施装于配电箱内, 需用钥匙或其他工具打开箱门才能接触到裸带电体, 住宅内 (特别是儿童房) 低于1.8m的插座应带安全门等。

二、漏电断路器的应用

漏电断路器主要功能是提供间接接触保护, 常用于低压电路中作为防止人身触电和防止漏电引发的事故。当人偶然受到电击, 且程度在危及生命之前, 漏电断路器保护能在电路上能及时、准确、有选择地切断电源。实践证明, 当人体接触50Hz的交流电、触电电流在30m A及以下时, 可以承受几分钟的时间。为此, 在移动电器、潮湿场所的电器所在的电源支路设置漏电断路器, 是防止间接接触触电的有效措施。在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中明确“除空调电源插座外, 其他电源插座电路应设漏电保护装置”, 其漏电动作电流30m A, 动作时间0.1s。

1.漏电断路器的类型。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 而电流型又分为电磁型和电子型两种。电压型漏电断路器用于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其特点是当人身触电时, 零线对地出现一个比较高的电压, 引起继电器动作, 电源开关跳闸。电流型漏电断路器主要用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点是当人身触电时, 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出一个漏电电流, 使继电器动作, 电源开关断开。

2.漏电断路器的安装注意事项。安装前应检查漏电断路器铭牌上的数据与使用要求是否一致。安装时不要太靠近大电流母线和交流接角虫器。漏电断路器动作电流大于巧m A时, 其所保护的设备外壳要可靠接地。应充分考虑供电线路的供电方式、电压以及系统的接地形式。安装具有短路保护的漏电断路器, 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飞弧距离。组合式漏电断路器外部连接的控制回路, 应使用铜导线, 截面积不小于1.5mmzo。安装漏电断路器后, 不能拆除原来低压线路或设备原来的接地保护措施, 同时断路器负载侧中性线, 不得与其他回路公用, 以免误动作。安装时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三极四线式和四极式漏电断路器的中性线应接在断路器中, 经过断路器的中性线不能再作为保护接地线使用, 也不能重复接地或接电气设备外壳。而保护地线不得接人漏电断路器内。漏电断路器的保护范围应为独立回路, 不能与其他回路有电气上的连接。漏电断路器不能并联使用保护同一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结束后, 应操作试验按钮, 检查漏电断路器是否能可靠动作。一般情况下应试验三次以上, 并且都能正常动作才行。

接线时应按照漏电断路器上的电源和负载标志进行接线, 不得将两者接反。保护线不得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当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时, 保护线必须接在漏电断路器进线端的保护干线上, 中途不得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单相照明电路、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以及其他使用工作零线的线路或设备, 零线必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 一旦装设了漏电断路器, 工作零线自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就只能当作工作零线使用, 不能重复接地, 也不能与其他线路的工作零线相连。用电设备只能接在漏电断路器的负荷侧, 不允许一端接在负荷侧, 而另一端接在电源侧。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制下单相与三相负荷混用的线路中, 要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

3.漏电断路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但使用漏电断路器要注意: (1) 不能代替系统的接地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2) 正常的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泄漏电流, 漏电断路器整定电流既要小于30m A, 又要躲过正常泄漏电流。 (3) 漏电断路器灵敏度高, 要防止误动, 也要注意拒动, 如空调支路一般不设漏电保护, 只在插座回路设置。 (4) 漏电断路器在安装和接线上还要注意中性线不得重复接地, 保护支路应有各自的专用中性线, 两分支线路的中性线不能连接等。

三、等电位接地

等电位接地是指为达到等电位而实施的导体联结。等电位接地的目的是消除或是减少电位差, 使电位尽可能的达到平衡, 以降低接触电压。等电位接地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故障状态下的接触电, 使之子安全值以下 (安全电压值在正常条件下为50V, 潮湿环境中为25V) , 除此之外, 还可消除电源线路引入建筑物的危险电压, 这也是防雷安全必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等电位接地是低压配电系统防止电气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1.建筑物的总等电位联结。就是在电源进线总配电箱近旁设一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该端子板的一端与建筑物入口处的地下金属管道和重复接地极相连, 另一端与总水管1煤气管1采暖管1空调管1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及其它可联结的金属件相连, 同时还应引出一根总的保护线与总配电箱内的保护母排相连"再由总配电箱保护母排分别引出PE线至各分户配电盘。在TN和TT系统中, 它在电气安全方面可以起到以下作用:显著降低建筑物内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接触电压, 消除从建筑物外沿PE或PEN线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 (TN系统) , 减少建筑物雷击的危险, 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

2.局部等电位联结。在有浴缸, 特别是安装电热水器的卫生间, 宜作局部等电位联结。浴室属潮湿环境, 人体电阻在干燥时达上万欧, 入浴后皮肤电阻只有数百欧姆, 因而沿金属管道传导而来的微小电压也会引起电击致人死命, 因此, 国际电工标准将浴室列为电击危险性大的特殊场所之一, 在浴室为保证人身安全, 要采用很多措施, 如用电设备安装漏电保护, 电气设备要选防潮型, 插座的安装位置与高度满足安全要求等。除此之外, 还要在浴室做好局部等电位联结。在潮湿状态下, 将浴缸、淋浴、电热水器外壳及可导电的金属管道等与建筑物的总等电位相联结, 可降低故障时的接触电压, 在没有设漏电保护或漏电断路器拒动时, 可保护人体免受电击。在浴室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就是在浴室墙下预埋一个局部等电位连结端子板, 再将浴室内各金属管道和金属部件与之连接起来即可。

综上所述, 住宅电气与人为伴, 应充分考虑电气安全保护系统, 以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最终才能达到人与住宅电气的和谐。

摘要:住宅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质量, 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型建筑。如何正确合理的配置住宅用电, 使得住宅电气化建设能够符合安全、长期、全面为主的发展要求, 电与人共居的住宅电气和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对现代住宅的电气安全保护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住宅电气,安全保护,配电线路

参考文献

[1]朱林根.现代住宅建筑电气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22.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电位联结安装 (建筑标准图集) [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媒体、媒体人与社会责任 篇9

不久前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大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三次大会提出,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是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媒体人就是要自觉、主动地为完成这个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鼓与呼。

我们开始富起来了, 然而, 现在的富是与我们的过去相比较, 与发达国家比较, 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仍然不富裕, 大多数人仍然走在创建小康生活的路上。令人费解的是, 近来国外一些人开始对中国指手划脚、说三道四了, 说什么在国际事务中, 中国人强硬了, 傲慢了云云,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一向以异样目光看待中国事情的某些外国媒体所代表的反华势力不愿看到中国发展强大的扭曲心态, 一切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媒体人, 必须对这种无端指责据理加以驳斥, 作为媒体人, 如果对一些毫无道理的非议姑往听之, 就是严重失职, 我们媒体人不能也不允许讳莫如深或三缄其口。

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媒体人的社会责任不能放弃也不可推卸。媒体人在一定意义上说, 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在书写历史、记录历史, 他们笔下的文字, 他们摄录的影像, 以及音频、视频, 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 接受世人的检验。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于1936年到红色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 写出了产生深远影响的反映中国革命史实的《西行漫记》等作品, 可以想像, 假若没有斯诺较早的忠实记录, 并向西方世界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伟业的实况, 真不知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外国政客们该是怎样地比现在更无知, 更晚地认识到前进中的中国所展现的瑰丽画卷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这是不争的事实,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愿意看到一个和平发展的强大的中国对人类世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在我们的耳畔也不时传过来“噪音”, 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进程中不时也会出现各种阻力, 这一现状提醒媒体人, 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其社会责任绝不容轻慢和懈怠。

实践证明, 舆论可以攻心、可以入脑、可以改变行动, 甚至可以影响决策, 媒体人就是要有肩负引导舆论、扶正导向的社会责任。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特例, 某种久拖不决的事一经媒体曝光便会引起人们关注, 社会舆论便会哗然开来, 相关部门就会拿出整改方案, 否则也许就悄无声息、无人问津, 这是公众对媒体舆论关注的最好诠释, 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革命的新闻史上, 不乏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 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媒体人树立了榜样。他们以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为己任, 如范长江等老一代新闻工作者, 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 实现了作为新闻战士对人生的不懈追求。范长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样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 为了追求民族解决, 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不顾艰难险阻, 奔赴大西北, 奔赴抗战前线, 采写出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现状的《中国的西北角》等作品, 用以鼓舞群众、宣传群众,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人与组织匹配”的招聘选拔方法 篇10

“人与组织匹配”的含义和模型

1. 含义

与“人与组织匹配”相对应的是“人与岗位匹配” (P-J Fit) 。传统的招聘模式主要是“人与岗位匹配”, 它是指个人应与所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与所在的组织相适应, 强调胜任能力, 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等, 较少关心个人与组织的整体互动, 不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

由于“人与岗位匹配”有明显不足, 所以“人与组织匹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焦点, 它是指个人与组织环境的适应性, 即个人与组织环境之间具有共同的基本特质和 (或) 两者之间能够满足, 可使组织选拔到稳定的、具有组织适应性的人员, 而人员则可灵活地在同一组织的不同工作之间流动。“人与组织匹配”可分为一致性和互补性匹配:一致性匹配是指个人的基本特征 (个性、价值观、目标和态度) 与组织的基本特征 (文化或氛围、价值观、目标和规范) 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互补性匹配是指组织 (个体) 的需求被个体 (组织) 的供给所满足。

2.模型

“人与组织匹配”的招聘模式是将人员选拔过程放在人与组织充分互动的框架里, 强调在人员聘用过程中要达到一致性和互补性匹配, 其中一致性匹配是招聘的基础, 也是保障招聘效果的关键。在实现一致性匹配的前提下, 可把“人与组织匹配”的类型用下图表示。象限A是最理想的状态, 一致性匹配、组织为个人提供的资源和个人为组织提供的知识能力都达到了较适合的水平, 个人的基本特征与组织的基本特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高, 组织 (个体) 的需求被个体 (组织) 的供给所满足。象限D仅仅实现了一致性匹配, 组织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不足, 个人提供的资源 (时间、努力、承诺、经验) 和综合技能也不足。这种情况不能产生积极的绩效, 需要组织和个人双方增加供给。象限B中个人具有与组织相和谐的特征、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技能, 但是组织未满足个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组织在资源、机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以避免人员流失和工作满意度降低。象限C中人员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的工作效率很低, 绩效得不到保证。个人应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 同时组织也应为他们提供辅助性帮助, 提高他们胜任工作的能力, 或帮助他们在企业内流动, 实现人与岗位的匹配。

人与组织的匹配图为招聘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原则:最优选择是选拔A象限的双匹配人才;B、C象限属于单匹配人才, 为次优选择;D象限要实现高绩效难度最大, 为劣选择。

“人与组织匹配”的招聘选拔方法

“人与组织匹配”要求招聘到的人员与组织实现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 根据这个要求, 组织应从招聘选拔前期、招聘选拔过程和招聘选拔后期三个阶段制定相应的招聘方法。

1. 招聘选拔前期

在招聘选拔前期, 面试人员应该对组织特征和期望的个人特征有准确的把握。

(1) 面试人员要进行组织分析和工作分析。组织分析是为了了解组织的特征, 以实现一致性匹配, 具体要分析组织的价值观、长期和短期目标、组织氛围 (领导风格、人际环境等) 、组织的战略等。工作分析是为了了解特定工作要求的胜任能力, 以实现互补性匹配中个人对组织需求的满足。

(2) 面试人员要根据组织和工作分析的结果得出期望的个人特征。决定个人特征的有三个因素:个人特征应与组织的价值观、目标、政策相匹配;应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实现“人与岗位匹配”;个人特征应与组织提供的资源和机会相匹配, 水平既不要过高, 也不能过低, 强调适度匹配。最后得出的期望的个人特征包括价值观、个性、目标, 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等。可用“冰山”素质模型表示:冰山的上部分是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下部分是个人的价值观、目标等深层次的个性特征。

(3) 要使个人对组织特征有客观真实的认识。大多数应聘者在申请工作之前对招聘组织都缺乏了解, 一般都是在招聘选拔过程中了解组织的特征。因此, 组织可在招聘选拔前期帮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特征的信息, 让他们作出最初的匹配评价, 以提高录用率。比如, 组织可采取各种方式展现和宣传客观的组织特征信息。

2. 招聘选拔过程

招聘选拔过程是面试人员与应聘者互动博弈的过程, 也是实现“人与组织匹配”的关键环节。

(1) 正式选拔前的简历筛选环节。面试人员在筛选简历的过程中, 通过对应聘者以往经历的了解, 关注“人与工作匹配”, 寻找符合工作要求有胜任能力的人员。

(2) 简历筛选后的面试过程。面试是组织选择人员的主要方式, 是形成“人与组织匹配”的重要途径。在面试过程中, 面试人员代表组织与应聘者进行互动, 使双方对匹配度有初步的判断。结构化面试是评估个人与组织是否匹配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面试人员觉察到的“人与组织匹配”与真实的“人与组织匹配”有一定差距, 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面试人员很容易受知觉偏见的影响, 如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对比效应、刻板效应等。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人格测验、强迫选择量表、真实工作预演等测评手段, 评估应聘者与组织的匹配情况, 减少面试人员的主观影响。比如, 人格测验主要采用成熟的心理量表进行, 如《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心理测量能够以有代表性的少数行为作为全部行为的样本, 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量表的质量是人格测验的关键, 招聘人员要具有对量表客观正确分析的能力。真实的工作预演可减少个人与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 组织应为他们提供正面和负面信息, 然后安排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以提高他们与组织匹配的准确性。所以选择有经验的、客观中立的面试人员可缩短觉察到的“人与组织匹配”与其真实性之间的距离。

3.招聘选拔后期

选拔录用“人与组织匹配”的人员后, 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特征与组织的特征的一致性和相容性, 动态地促进“人与组织匹配”。在人员进入组织的早期, 首先要进行组织社会化, 使他们从“组织外部人”转变为“组织内部人”;其次, 使他们通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氛围、认同组织目标, 调整自身的动机、态度, 完成社会化过程。同时, 组织实现社会化之后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持续进行, 以保持、增加人与组织的匹配性;通过引导和培训向员工传达组织的期望, 让他们进行动态调整, 实现人与组织的再匹配。

招聘选拔应注意的问题

1.技术的挑战

实现良好的“人与组织匹配”的前提是, 面试人员对应聘者的特征进行正确的评估。这需要两个保障:一是面试人员很好地把握了组织的特征, 二是采用先进的甄选技术。由于甄选技术的效度不高, 所以技术保障就成了“人与组织匹配”的首要挑战。

传统的招聘模式是通过工作分析得到个人所需的胜任能力, 而“人与组织匹配”的招聘过程主要评估个人与组织特征的匹配性。相比而言, 胜任能力评估技术比个体特征评估技术成熟得多。在甄选过程中运用的测量工具, 主要集中在个人的智力、知识水平、人格特质等方面, 而关于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个人特质的测量工具非常少见。由于甄选技术不成熟影响了招聘的效果, 达不到“人与组织匹配”的良好目的, 所以组织应根据自身价值观编制心理测量表, 科学评估个人与组织的匹配程度, 同时还应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提高评估的效度。

2.动态匹配

“人与组织匹配”涉及的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组织可通过招聘过程选拔到当前状态下匹配的人员, 但是要达到良好的匹配效果, 应关注后期动态中的匹配。

(1) 在一致性匹配中, 组织和个人的特征都在不断变化。比如, 当组织价值观发生变化时, 组织中的个人价值观也要与之相适应;由于社会价值观变化会导致个人价值观变化, 因此组织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在互补性匹配中, 上述图表的N-S匹配和D-A匹配也处于变化中。由于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性, 个人所要求的资源和机会层次越来越高, 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更加多元化, 组织和个人都要适应对方的变化。

为了实现动态匹配, 组织要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 如建立保障制度, 定期对“人与组织匹配”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实施组织社会化策略;通过培训、绩效、薪酬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实行组织与个人匹配的沟通。

3. 适度匹配

“人与组织匹配”在强调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相适应的同时, 还包括适度匹配原则。如果组织中所有人员的特征都与组织特征相匹配, 在短期会增加凝聚力、促进目标达成, 但是长远看会产生新问题, 如文化过于单一、出现经营盲点, 加大了经营风险。所以, “人与组织匹配”要适度。

美国人与枪 篇11

各种数据表明,美国国内轻武器的数量在2.7亿至3.2亿之间,这意味着几乎是“人手一枪”,无论男女老少。枪支管制法因州的不同而异,其中制定了关于枪支所有权的各个方面,包括(而非仅限于)谁有资格买枪、什么样的枪可以被自由买卖以及枪可以在何处出现。比如说,加州明令禁止私人拥有突击步枪,但一出州境到了亚利桑那,便再无类似禁令了。在佛蒙特州,年满16就可买枪,可是一旦到了几小时车程外的康涅迪格,他则必须等到21岁。人们可以通过私人卖家、个体户甚至是诸如沃尔玛以及Bass Pro Shop(北美户外品牌)等大型购物中心购得枪支,而尽管大量法规中都提到哪些才是可购的种类,人们却还是能够在美国各处合法地买到全自动或大口径枪支。所以在某些州里,一个人通常可以径直走进一家商店,并且在一个钟头后,揣着刚到手的枪和子弹出来。

在美国,每个购枪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些作为收藏者,纯粹为了枪支的独特工艺而买。但对于其他人,这些轻武器就好比一代代继承下来的传家珍宝。也有许多人都喜欢将射击视为某种运动项目或挑战,并把“枪法”当作一项宝贵的技能来加以学习。

全美各地都有靶场以供练习射击,人们可以在这里租借枪支(或带上自己的),并于此购买子弹。然而,根据佩尤研究中心(美国某独立民调机构)在2013年3月公布的全国性调查,美国人买枪的两大主流原因为:自卫和狩猎。许多人家中存有不止一把枪支,随身携带或放置在车里,为的是保护自身及其财产。至于狩猎,作为许多州的传统习俗和当地居民的个人爱好,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关于枪支的讨论始终围绕着每年死于轻武器的人数。FBI曾发布过這样一份数据,在2013年的12253桩凶杀案中,有8454桩是因为轻武器。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资料,同年的41149例自杀性事件中,21175例的载体是枪支。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每年因枪死亡的案例确实多得骇人听闻。

枪支与家庭暴力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暴力政策中心的报告显示,美国女性人口在25个高收入国家的女性总人口中占32%,但因为枪支致死的女性却占到了84%。去年,美国国会参议院首次针对女性面对枪支暴力问题举行听证会,但面临着强大的拥枪利益集团,立法上要控枪困难重重。

作为经济水平和执政力度水平相当的两个国家,英国的枪支致死率是10万分之0.25,而美国则高达10万分之10.30。那些针对枪支管控的倡导者说,政府需要出台更有力的枪支管理条例并且加强监督,枪支暴力事件才可能会减少。而反方则说,任何试图朝管控枪支方向发展的措施,都是对第二修正案的违宪。

机械复制时代的人与艺术 篇12

关键词:机械复制,艺术观念,电影艺术,大众图像

21世纪的今天, 是一个由高科技和大众文化所操作的时代, 一个丰盈与匮乏相交织的时代, 也是一个充满了喧嚣与躁动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众传媒的狂轰滥炸、日复一日的感官刺激, 使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态度从最初的震惊走向麻木, 导致现代人整体经验的破碎与贫乏。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科技彻底改变和塑造了现代人的生活, 而且推动了精神文化产品的蓬勃发展, 使人们的思维、行动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不同时代感知艺术的方式

历史的斗转星移常常会改变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方式。史料记载最早的艺术作品起源于某种礼仪——起初是巫术礼仪, 后来是宗教礼仪。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道:原始的审美或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 它们只是潜藏在一种原始巫术礼仪或图腾活动之中。我们不清楚早期人类是否信仰神灵的存在, 但他们相信通过艺术可以激发出超自然力量的观念相当明显, 于是人类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无法理解的力量的崇拜。所以, 在远古时代, 艺术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 人们并没有把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进行审美观照。

中世纪以来, 雕塑被视为一种偶像崇拜, 《圣经》成为艺术家们灵感的源泉, 西方的雕塑和绘画有许多关于宗教题材, 有些作品直接被置入教堂供人膜拜, 比如耶稣受难的雕塑。在基督徒看来, 这是上帝赋予了艺术家技艺, 因而艺术只能用来传递上帝的旨意。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人们开始站在世俗立场从审美角度看待这些宗教题材的作品, 继续表达着对它们的崇敬和赞美。实际上东方的雕塑, 尤其是与佛教有关的雕塑, 也是作为崇拜对象来对待的。当然, 人们寄托宗教情怀的同时, 也会被这些雕塑本身的美感所打动。

19世纪下半叶,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公开拒绝常规的艺术观念和态度, 开始追求表现主观感受和探索新的艺术形式。他们之中有人运用科学的色彩理论表现艺术, 有人以新颖简化的风格融合艺术, 有人运用明亮的色彩渲染情绪表达艺术, 更有人以不同的视角呈现物体, 带给我们全新的艺术体验。艺术家们不断抛弃传统, 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 使艺术风格包罗万象。

不管如何, 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时候, 或多或少也带着一种崇拜的心理。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技巧, 那些由艺术品本身带来的感染力, 那些笼罩在艺术家身上的神秘光环, 都使得世人对之心生叹服而顶礼膜拜, 这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是人们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

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 艺术品不断地被大量复制及再创造, 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出现更加显现了先锋派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异, 当我们看到蒙娜丽莎的两撇小胡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对于这幅世界名画的敬畏感早已全然消失不见, 一种荒诞感涌上心头。当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让位与展示价值时, 也就是说“光晕”在渐渐消逝, 同时说明传统艺术已经没落。

二、技术手段的进步

艺术生产过程中, 最初的艺术创作活动是艺术作品得以产生的前提, 复制活动则是艺术创造的技术化和扩大化, 技术的更新大大推进复制, 使艺术活动走出“象牙塔”, 让艺术品更有效地表现日常生活, 拉近普通大众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

不难发现以照相、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会比手工复制更独立于原作, 或者说更能把原作的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抵达的境地。比如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一尊雕像, 我们可以任意选择拍摄角度, 或者通过放大局部来凸显肉眼看不到或易忽略的部分, 以取代最佳视觉效果。又或者我们用摄像机将一场音乐会全程录制下来, 带回家随时随地欣赏, 还可以将其制成唱片让那些没到现场的人也能听到。可见, 20世纪以来, 机械复制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意味着它不仅将全面取代手工复制, 而且将改变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的审美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 人们习惯了快餐式阅读、数字图片、网络文化, 我们面对新事物能立即做出回应, 也能从旧事物中找到新的规律, 艺术观念及艺术接受方式的变化也更全面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三、电影艺术带来的思考

电影艺术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产物。它几乎覆盖了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传统艺术之美。自诞生的那一刻起, 人们就对它倍加关注。在一些人看来, 电影不断引导人们进入虚假的美梦和许诺中, 容易被制造者意识形态同化。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万万不能以顽固保守的姿态来衡量它, 我们深知电影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一部好的电影, 能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

电影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艺术美的享受, 同时还使得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与人的关系。表面上看, 艺术和科学技术是对立的,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 技术手段成了艺术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变的内在动力。优秀的艺术家会凭借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来捕捉到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细节, 拓宽人类的感知范围。《蜻蜓之眼》是首部既没有摄影师也没有演员的剧情长片, 影像全部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视频。我们会发现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是一种真正的散点透视, 这个特殊的视角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参照与思考。科技的进步使艺术更确切、更犀利地直指事物本质, 让传统文化、道德、法律和旧有的概念在新的艺术面前获得新的审视方式。

四、大众图像的生产与传播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更好、更直接地了解艺术、关注艺术, 如今网络与电子产品的过度消费, 视觉修辞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网络上, 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夸张、搞笑, 并且带着讽刺意味的图片, 这些图片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我们。被誉为20 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之所以被人们崇拜, 并不是他做出让大众难以理解的先锋艺术, 而是因为他创作的强烈的视觉符号代表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在机器大生产带来的物质丰富下精神状态的空虚, 因而具有了其视觉符号的生命力。

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图像文化。首先, 图像试图通过直观的形式向社会传递规范的意义, 建立有效的社会秩序, 并具备某种隐藏的攻击性和说服性。其次, 图像文化有其特殊的年代性, 能很容易让小众群体产生共鸣。所以不难发现图像能得到广泛传播, 使人们感受到它的趣味性。

俄国文学家巴赫金在分析《拉伯雷》的狂欢节时指出, 狂欢节精神及其指向未来的、自由的、乌托邦的色彩逐渐蜕变为一种纯粹的节日情绪。现如今, 每个聊天工具中, 表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对图像的分享与占有,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种追求平等的欲望, 但是不可否认, 也有不少表情是完全无意义的、粗俗的、恶搞的, 这样脆弱的社会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笔者认为, 科技的发展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推进艺术的进步, 面对机械复制时代衍生出来的艺术和艺术消费方式, 人们要用客观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它, 不断发掘和引导出正面潜能, 使其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 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上一篇:动画艺术的语言表达下一篇:国际工程项目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