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方法

2024-09-18

科学使用方法(精选12篇)

科学使用方法 篇1

如何科学使用疫苗, 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是保证免疫效价的关键, 是养殖效益的保障。笔者在基层从事多年免疫工作, 认为科学使用疫苗应掌握以下几点。

1 掌握疫苗使用前的方法

1.1 疫苗的运输及保存

疫苗从出厂到达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 必须用专用疫苗运输车或配备冷藏冷冻设备的车辆, 且外界环境温度不超过8℃;疫苗到达目的地后, 要立马保存到冰箱或冰柜中, 一般弱毒疫苗必须-15℃冷冻保存;灭活疫苗2~8℃常温保存, 不能冻结。

1.2 疫苗接种前进行流行病调查和小范围试验

疫苗注射前要调查是否是疫区、非疫区或受威胁区, 疫区、受威胁区的畜禽要采取隔离, 对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紧急接种;非疫区则按正常免疫时间和免疫程序进行, 但也要调查、走访、了解有无个体畜禽生病, 另外, 在接种新疫苗时或某种疫苗注射时间间隔过长的情况下, 要在小范围内先进行小批量畜禽接种试验, 观察有无大面积疫苗反应, 待出现正常情况后才能全面注射。

2 掌握疫苗使用时的方法

2.1 疫苗的检查

检查疫苗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检查颜色、批号、有效期, 冻干苗是否是固体, 乳剂有无沉淀、悬浮物、异物、变色等。

2.2 细读和熟记疫苗说明书

掌握疫苗的性状、用途、使用方法、性能、用量、稀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接种方法等, 严格使用规定。

2.3 疫苗的稀释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稀释液, 不能混淆, 否则, 影响免疫质量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般细菌性疫苗用铝胶水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病毒性疫苗配有专用稀释液, 如猪瘟活疫苗配有专用的增效稀释液;羊痘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口蹄疫苗不需稀释是配置好的乳状液;稀释液必须现配现用, 已稀释好的疫苗在保存好的情况下4h内必须用完。

2.4 使用中疫苗的保存

在接种过程中, 当天所需疫苗必须从冰箱或冰柜中取出, 并立马装入专用疫苗箱或防疫包中;冷冻疫苗还需放入冰块或冰袋, 避免高温和阳光, 当天用不完的未开封的疫苗须放入冰箱或冰柜中, 已开封未用完的疫苗限4h内用完。

2.5 器具及注射部位消毒

免疫注射器具和注射部位必须消毒, 针头一畜一颗, 否则, 影响疫苗效果或造成交叉感染。

2.6 疫苗接种方法

不同疫苗有不同的接种途径。一般疫苗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 还有点眼、滴鼻、刺种、气雾、口服等接种途径;需肌肉注射的疫苗不能注入脂肪组织中, 该皮下注射就不能肌肉注射, 如口蹄疫苗不实行深部肌肉注射, 就会造成免疫效果不佳, 导致动物注射部位红肿、发炎、溃烂;羊痘苗则在尾根内侧或股內侧皮下注射;鸡新城疫苗则实行点眼、滴鼻、饮水等;鸡痘苗则采取在鸡翅皮下刺种等方法。

2.7 疫苗的联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疫苗应单苗使用, 特别是规模养殖场最好是单独注射一种疫苗效果更佳, 农村散养户为节省人力、时间, 可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疫苗使用, 但不能盲目联合混用, 否则, 会造成疫苗相互干扰, 影响疫苗效果和降低抗体滴度, 同时会发生疫苗反应或造成个体死亡;几种疫苗一次性联合注射时也必须分部位、分点注射, 据试验:猪瘟+口蹄疫, 蓝耳病+口蹄疫, 猪瘟+口蹄疫+蓝耳病, 三组疫苗同时分部位分点注射, 均不影响免疫效果。

2.8 注意“几不打”

注射疫苗前要仔细观察被注射的畜禽个体是否健康, 如生病、怀孕、弱畜、幼畜、刚刚购回未满7d以上的畜禽、已用过抗生素的畜禽都不能打针。

2.9 疫苗的注射量和加强免疫

各种疫苗都有规定的注射量, 很多人认为疫苗超量注射可增加免疫效果, 其实不然, 严格说疫苗应按规定量足量注射;用量不足造成抗体滴度低, 用量过多, 不但不能提高效果, 反而易发生个体反应, 如猪瘟疫苗一般是大小猪均按1ml/头, 种猪按3~5ml/头;口蹄疫按体重计算:50㎏以下1ml/头, 50㎏以上2ml/头;羊痘苗大小羊只0.5ml/只;禽流感则按家禽的年龄计算用量;另外, 为了增加免疫效果可实行加强免疫, 如口蹄疫在注射20~30d后可再次注射, 这样可提高免疫抗体水平;不同疫苗都有不同免疫期, 如口蹄疫免疫期为6个月, 超过免疫期则必须再次注射, 才能维持有效的免疫浓度达到终生免疫的作用。

3 掌握疫苗使用后的注意事项

(1) 注射后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例如口蹄疫苗、蓝耳病苗注射后会出现少食、不食、精神差、体温升高等现象, 这属于正常的疫苗反应, 可自行恢复, 不用抗过敏药物, 否则, 影响免疫效价, 如确实反应严重则采用药物抢救。注意观察疫苗注射后的个体反应和大范围内的反应, 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2) 使用过的疫苗瓶不能乱扔, 要统一销毁处理。

(3) 疫苗注射后要做好免疫记录。记录好时间、村社、姓名、畜种、重量、疫苗种类、批号、剂量等, 同时做好畜主、社长、防疫人员“三签字”。

科学使用方法 篇2

众所周知,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二〇一三年十二月,总书记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 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 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 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 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规律,能动地推进教学工作开展 便成为我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创新思维展开来说,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总书记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他还说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 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这学期,我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以往的思想政治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的说教课,多是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义正言辞;而学生是 无动于衷应付式的呆坐在教室。更不要谈思维的能动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一节课下来,可能连最基本的道德常识都没能及时灌输进学生的大脑。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乐意听我的课,从而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有了科学的思想做指导,我们还需要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都知道,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做工作、干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宣传部人员少、事物杂,但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一件件去做、脚踏实地去做,像钉钉子一样,那就一定能做好。

土壤肥料的科学使用方法 篇3

关键词:土壤;肥料;施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S14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61

根据我国近年来施用肥料的情况来看,在土壤中施用氮肥和磷肥会收到良好的增产效果。另外还有实践表明化学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化学肥料,并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成效。但在施用土壤肥料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1土壤肥料存在的问题

1.1土壤缺乏足够的养分,土地质量降低

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农作物产量明显得到提高。但由于人们只重视经济利益,而普遍忽视了土壤的循环使用,在从事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超量,导致土壤中缺少足够的养分,耕地质量下降。其表现在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钾等养分不断变少,耕层变浅等多种制约因素,使农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土壤养分贫瘠、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土壤养分增加,实现循环往复的使用,是目前农业生产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2施用氮磷钾肥比例不均

衡量土壤肥力和养分的因素之一是氮磷钾的含量,为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在耕种时普遍采取施用氮磷钾肥的措施。然而在农作物耕种时,施用氮磷钾肥的比重不均,普遍存在只注重农作物的产量,大量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由于有机肥的成本相对来说较高,因此在施用时只占有较小的比重。这种施肥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长期发展。另外把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或是含有毒元素的化肥施用到耕地中,会导致生物和化学污染,土壤的原有结构被破坏掉,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

1.3缺乏化肥资源,并且利用率低

增加化肥的施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成效,但我国也存在着化肥资源不足和浪费严重的现象。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磷矿资源,但主要在西南和中南地区,分布不均衡,钾肥资源缺乏,品质低,不能够规模性的生产。因此我国钾肥要依靠进口,成本也就提高了。另外能够合成氨的相关不可再生能源也在日渐减少,这都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养殖业的规模化使得产生了大量畜禽类粪便,但由于随便堆放,不能被有效的利用,即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养分资源的严重浪费。

2土壤肥料科学施用的措施

2.1为了提高土壤肥力,施用微生物肥料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肥料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倡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微生物肥料的施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土壤肥力,还能够避免环境遭受污染。微生物肥在施用之前,一定要对农田环境做好污染检测,采用高科技手段对施肥和农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这样的好处在于既保证了对农田的环境保护,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微生物化肥的使用必将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

2.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虽然已经开始注重耕地资源的保护,但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因此在实际的耕地保护工作中没有收到预想的成效。所以农业相关部门要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让相关各级部门能够在耕地保护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严惩违反法规者,进一步加强耕地利用管理,切实保证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2.3积极推广土肥技术,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种植户只看重单产量,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有机肥的施用量却在降低,各地区的土壤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失现象,这和不合理的使用肥料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我国肥料利用率低问题在各地普遍存在,致使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大力度对土肥技术进行推广,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网络,实时的监测农田的环境污染情况,及时将获取的信息运用在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上,推广土肥技术的前提条件就是科学用肥和合理施肥。在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要加强对有机肥料的研发,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肥料能够普遍的被种植户们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农业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积极地推广沼肥、种植绿肥,将这些肥料应用到农作物种植中,使土壤得到有效的改良,其中药物残留液随之减少,从而实现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土肥技术的推广,不仅能够使生产成本降低,还能使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从而真正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结语

为了农业生产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土壤肥料的重视。针对目前土壤肥料在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运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秀兰.肥料的选择与施用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07).

[2] 董志桥.论土壤肥料的施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

[3] 白国瑞.土壤肥料与农产品质量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07).

科学计算器应当科学使用 篇4

计算器的使用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把学生从繁琐的运算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更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上去,但学生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后,就很有可能过分依赖计算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只要遇到计算,就不加分析地、习惯性地拿起计算器计算,而必备的口算能力、估算能力和笔算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学生增强了计算器的应用意识,却淡化了计算能力的训练,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使用计算器.

一、让学生明确计算器的使用范围

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倡使用计算器的学习内容是:

(1)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或小数位数较多的数值计算.计算器为数学学科提供了先进的计算工具,便于处理生活实际中的真实数据,使数学应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2)利用计算器进行估算.如在八年级上册无理数概念教学时,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在九年级下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等内容都要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估算.

(3)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如在七年级上册使用计算器验证、探索“黑洞数”的规律.

(4)利用计算器处理统计中一组较多且较大的数据的特征数.如在八年级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5)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实验.如在九年级上册“生日相同的概率”一节内容就需要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进行模拟实验.

(6)利用计算器求任意锐角三角函数值.如九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问题的解决.

二、让学生体验计算器只是一个计算辅助工具

要让学生明确计算器的用途.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有的题目直接口算或简算,或通过找算式得数的规律后再计算比用计算器还要快;有的题目计算器只能给出近似的结果,缺乏数学的精确性,也不符合计算的常规要求;有的题目由于计算器的计算数值范围有限以及取近似值等原因甚至可能给出错误的结果.引导学生将口算、简算、笔算、找规律巧算和用计算器算做比较,体会各种算法的优劣,况且生活中我们也不可能把计算器时时带在身上,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计算器只是一个数学计算的辅助工具,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口算、简算、估算和巧算等能力的培养.

三、对计算器尽可能统一管理,集中时间使用

数学运算需要学生准确、简捷、迅速,良好计算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算理理解透彻,还必须加以一定数量的计算训练.如果学生一味地使用计算器,就只会简单、机械地把数据输入求解,不去理解概念、公式、法则、算理,不去思考如何快捷地解决问题,就会造成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对基本公式、法则、算理掌握不透,就失去了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可以在加强算理、法则运用教学,鼓励简便算法,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统一上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课,在此之前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脱离了计算器,学生就不得不重视运算法则、算理与计算技巧的训练.统一使用过后,可以把计算器收回统一保管,再次需要使用时下发.

四、在练习和考试中提出精确度及简算等计算要求,适当限制使用

为了适当限制学生使用计算器,在练习和考试中可以提出简便运算或结果保留精确值等方面的要求.如七年级(上)“有理数的运算”学习后,计算18.75-15.39+1.25-14.61时要求学生必须用简便方法;七年级(下)学习“乘法公式”后,可提出利用乘法公式计算:1992,201×199;在一些实际问题中可在题后注明要求:如结果保留π或保留根号等.通过这些限制要求,不但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对计算器的过分依赖,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算的准确性、灵活性和简捷性.

科学方法教学方法及尝试论文 篇5

一、科学方法的定义

“科学方法”的定义较为广泛,并且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其含义也在持续丰富发展。有些学者认为,所谓的科学方法即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为了处理某一实际问题从实践或者是理论上采用的方法及手段的总和,也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主要工具。现阶段,关于“科学方法”最为系统全面的定义是,人类在科学研究以及实践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以及操作方式。[1]

二、将科学方法运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学习技能及学习方法产生影响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同时,还应当熟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分析方式。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方法之后,可以快速找到思考的方向,明白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

在生物學的实验之中,学生需通过观察、假设、实验以及分析等基本方式,处理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并且得出实验结论。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倘若可将这些方法提炼出来,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对学生世界观的树立产生影响

生物实验从观察到具体的操作,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性材料,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以及归纳等思维方式获取理性知识,再从实践当中检测认识的正确性。学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建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观点,同时也可以领会到人脑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了解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哲学思想。[2]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的应用实践

(一)观察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首先,应当清楚观察目标是什么。在必修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以及蛋白质的鉴定”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需了解实验原理,让学生知道本实验是利用颜色的反应来鉴定脂肪、还原糖以及蛋白质的,观察的实验目标是各种不同的颜色。脂肪+苏丹Ⅲ→橘黄色,淀粉+碘液→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在此验证性的实验中,学生唯有在明确了这些观察目标之后,才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结果的颜色来确定实验成败。

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也需要细致观察,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存在区别;其次是二者的配置过程也存在区别,菲林试剂是把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待测溶液之中进行检测,而双缩脲试剂是待测中加入氢氧化钠融合,在混合均匀之后加入硫酸铜溶液。再次是反应条件不同,在检测还原糖的过程中,加入菲林试剂之后,必须用水浴加热。最后一点是颜色的转变过程,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之中,溶液颜色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淡蓝色→棕色→砖红色。以上几点均为考查的要点,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观察去发现,这样更容易理解。

(二)探究实验设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研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掉效果”是选修一当中的一个课题,与广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设计探究实验时,确定好“探究何种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最理想”的课题,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的思路是在不同的温度下,研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通过去污能力的强弱来确定洗衣粉的理想温度。实验过程的设计是重中之重,此实验过程和必修一实验“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许多共同点,所以可以让学生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步骤。在此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搅拌时间、污渍种类以及搅拌力度均需一致。在得出实验结果之后,与之前所做的假设进行对比,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

四、结语

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篇6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科学方法 教育 创新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所积累并概括出来的思维方法和行为策,我们称为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运用能使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科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最基本的科学方法,譬如观察、归纳、演绎、实验等。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化为其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不仅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还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有利。对于科学方法教育,教师要以“辩证指导、主题学习”为要点,以“有机渗透、巧妙点拨”为手段;而学生应该以“亲身体验、切实领悟”为主要学习方法。其基本途径是通过教学有机渗透、学生实验教学和习题教学过程中运用来实现的。

一、初中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原则

1.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科学观念为宗旨,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创新构建起学生学习的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加之教师的引导,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学生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创建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最根本的思想是通过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来构建所学知识,依托教学改革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科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和亲历探索活动,把教材知识、课堂教学、学生体验有效地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中科学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目标认同原则;(2)问题驱动原则;(3)合作学习原则。

二、初中科学教学的创新策略

依托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教师在科学教学课堂上应以创新为基础,从学习目标、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改进。

1.改进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应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具体性与创新性。学习目标的确立对学生来说是其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接受和认同了学习目标,才能根据目标来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科学教学才具有有效性。其次,要以教学设计理论作为基础,根据学习目标分类理论确定每节课中各个学习内容的类型。一般地,科学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与情感价值观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同属于知识技能型目标,其侧重点在于学习结果;而情感价值目标是一种体验性目标,属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根据学习结果而进行分类,有利于指导我们按照各类目标自身达成的条件、过程和规律更科学地安排学习内容,合理地设计学习目标。第三,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和技能差距制定学习内容,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构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

2.改进教学设计

改进教学设计体现在五个方面:(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谋求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2)科学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从情境素材到具体知识环节都必须真实可信,学习内容要融入科学要素。(3)教学设计需注意与实验、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等各个环节相联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激发其研究的兴趣。(4)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实践性与探究性。(5)注意教学设计的开放性,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通过不同角度的想象、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来解决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途径,再从中选取最优途径,使之养成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

一切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明确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2)要把握住教学的切入点,善于发掘学习点,运用科学课堂所学的知识点来探究科学过程,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会知识”转化为主动的“会学知识”,彻底改进教学方法。

三、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运用

1.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有机渗透、点拨,揭示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教育得有长久的持续性和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细节之中去,其规律特别体现在与理论、概念等有关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科学理论巧妙地点拨与适时地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电功》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电功的概念和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是一个教学难点,该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与电功相关的因素。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即电流做功大小与电流大小、电压强度、通电时间有关,然后再根据这个假设要求学生在实验中用合理的步骤来验证。实验验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仪器、设备合理地进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理论。实验是通过人为控制手段来实现的,在验证这一假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变量控制”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操作。由于初中学生大多是初次接触实验方法,在如何正确地进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来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实验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电功与电压强度的关系,还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时有必要对通电时间与电压进行控制,让通电时间与电压保持相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安装两个小灯泡形成并联电路,并且在干路只联接一个开关。在验证电压与电功的关系时,学生已认识到必须控制电压与通电时间的相同,因此,又需要安装两个小灯泡形成并联电路。电功做功多少可以从小灯泡的明亮度来了解,因为电流越大,做功越多,由电能所转化的光能和热能也越多,因此灯泡就越亮。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地操作,结合教师适时地指导,最后总结出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验证了提出的假设。教师围绕实验对学生进行指导,结合学生的观察与理解渗透科学方法,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其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还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2.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参与,体验科学方法

通过教学研究我们发现,教学方法触及到以下四种情形时,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实验操作情境、良好的社会情境、良好的情绪情境以及智力思考情境。其中实验操作情境指的是加强学生动手活动与亲身体验的学习计划。从信息论观点出发,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方面的讲授对学生而言只包含了一个信息源,而让学生直接与客体接触,对学生来说就出现了多个信息源。多方面地接触信息源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更大的提高。因此,应尽可能多安排学生参与动手活动与实践操作,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到科学方法内在的意义。

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教会学生科学地观察实验。若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迪。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演示中,学生观察实验的方式往往是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很少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引导学生从水蒸气产生情况、是否有气泡冒出、温度计指示数变化、是否有声音发出等方面去观察,注意对比水沸腾之前和沸腾之后所产生变化的情况。由两种情况的对比观察,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象,譬如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而沸腾时却由小变大、沸腾前水会发声而沸腾时没有声音等。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实验进行细致的比较观察,有了完整的认识过程,才能有效地减少观察的不细致、不完整或缺乏目的性。在科学观察中,学生能透过实验现象真正领悟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的科学理论、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在教材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课程资源是来介绍科学观察教育的,例如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等。教师要做的便是善于发现并有效运用这些宝贵的素材,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方法训练的有效资源。通过一定程度的科学训练,使学生从中了解进行科学观察的正确方法与好处。

3.与习题教学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迁移、运用,训练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习题教学,尤其是在等效替代、极端假设等方法的具体运用上,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认知。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提问、演示、练习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自觉熟练地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习题教学中采用等效替代法的情况。例题:取KCl与KBr的混合物3.78克,将其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再取足量的AgNO3溶液加入混合物溶液中,使其产生沉淀,经过过滤和干燥后得到6.63克沉淀物,求此混合物中所含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在看到此题后很多学生就会感觉很繁杂,其中未知数也多,但是在解题训练中,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同点和相同点便好解决。相同点是混合物与沉淀是都没有水,不同点是质量上的不同,KCl和KBr混合物溶液中含有K、Cl、Br三种元素,而AgNO3溶液中含有Ag、Cl、Br三种元素。所以两者之间质量不同是因为K元素全部替换为Ag元素。这样就很容易发现质量关系为39份K元素替换为108份Ag元素,增加质量是108-39=69份,题目中已知增加的实际质量为6.63-3.78=2.85克,因此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应该为2.85×39/69=1.61克。此题解题中运用了替代法,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使解题过程更容易理解,看得更清楚。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是应该得到注重的教学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创新为基本原则,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去。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加以引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脑思考,并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才能促使其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科学学习的理解。因此,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并会养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使其不断地积累经验,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升华其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M](《初中科学》2004.4)

2.高剑南 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杨梓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2004)

4.詹伟琴《初中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实施》(华南师范大学 2009.8)

5.赵新祥《初中科学教学“高效轻负”的实践与探索》(浙江省绍兴县成章中学 2010.NO.29)

科学使用方法 篇7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探讨怎样根据初中科学教学的内容、初中学生的特点, 有效地实现科学方法教育, 对于实际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比如如何处理思维方法教学, 如何处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 实践中怎样进行显性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特点及应对

要在科学课程中有效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必须始终把握科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 即我们所教授的课程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的综合, 课程教学对象的年龄仅有十五六岁。要把科学方法教育的一般原则、规律与这些特点密切结合起来组织教学, 将科学方法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

1. 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

科学课程中包含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内容, 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因此所涉及的科学方法就有自然科学所共有的一般研究方法;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这三个学科又有各自特殊的研究方法, 即使在同一学科中, 也包含多种科学方法的运用。

面对科学课程的这一特点, 我们必须突出重点的科学方法。在科学课程教学中, 首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 挖掘隐含在其中的科学方法因素, 在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层次、目标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突出在三个学科中均有体现的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比如观察、实验、科学抽象、数学、归纳法、演绎法、分析和综合等。

在各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中, 突出该学科最重要的那些方法, 特别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各学科的规律、方法和思想。比如生物知识教学中, 要凸显“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思想。化学知识教学中, 需着力体现“组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 性质又决定其存在、用途和鉴别方法”“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决定收集方法”两大规律。物理知识教学中, 对概念, 重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对规律, 注重归纳、演绎;对实验, 则侧重“据实验目的, 确定实验原理 (可用公式表示, 比如密度、电阻、电功率、机械效率的测定等) , 制定实验方案, 选择所需的器材, 理清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记录表, 确定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一思维路径。

2. 根据初中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特点、思维规律、理解能力是不同的, 高中生与初中生甚至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是有区别的。因此, 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 有如下几点。

(1)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教学方式,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宜的知识载体, 要充分考虑并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水平、学习能力,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 做到量力而行。

(2) 科学方法教育应体现不同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科学方法的学习往往不是一两次的涉及就能完成的。为了达到学习目标, 需要精心地进行设计, 力求具有典型性, 具有适当的反复、变式和梯度。循序渐进也体现在对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上, 要在适当时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这些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要点等,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地深化, 逐步地实现科学方法教育由隐性方式向显性方式过渡。

(3) 考虑学生的特点, 也意味着要兼顾到学生的发展。为了与高中教学相衔接, 突出在整个中学乃至学生将来深造所需要的科学方法, 比如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等, 它们虽然在初中科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算很高, 但到了高中阶段却是很重要的方法, 因此有必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

二、科学课程中有效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

1. 似墨染宣纸, 渗透科学方法

在中学阶段各学科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渗透,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 要更加注意渗透的方式。

例如, 观察方法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进行“观察方法”的教育时, 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因此在上七年级生物绪论课时, 可以从激发他们的好奇开始, 介绍科学观察的基础知识;在后续的生物课程学习中, 可以结合相关的生物学实例, 进一步简介有关科学观察的基础知识, 结合有关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典型实例, 指出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要积极思索。

随着学习的深入, 继续在其他场合进行“观察方法”的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把出于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

以化学实验为例, 在实验过程中, 尤其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 使学生掌握观察技巧, 领悟科学方法。要训练的观察方法和技巧是: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系统观察。对于化学反应能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程序观察;对实验装置能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观察, 先从整体到部分:从左到右由发生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再从部分到整体:每一部分从下到上由什么仪器组成, 如何连接在一起。能通过对比观察、重点观察和重复观察来突出观察目的, 强化观察效果。对现象变化不很明显、区分度差的观察对象, 如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现象等, 能通过对比观察, 获取清晰的效果。

2. 借学科综合, 融会科学方法

由于科学课程内容的多学科性, 决定了课程中的科学方法也呈现兼融互渗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兼融互渗”包含两层意思:同一方法在多学科、多场合的应用和一个科学知识内容牵涉到多个方法。

(1) 同一方法在多学科、多场合的应用

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揭示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 发现了原来被分割开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以及各门学科所共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概念。在这种综合中, 自然界的本质进一步得以显示。[1]

科学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揭示、体会这种本质的舞台。在课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科学方法对应着三个学科中不同知识点的情况。如观察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的中均有应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特点。

(2) 同一知识内容渗透多种方法

科学课程中还经常遇到在一个知识点中体现了多个科学方法的情况, 这是因为每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都是多种科学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同时用到了观察法 (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转换法 (把测量滑动摩擦力转换成测匀速拉动时拉力的大小) 、归纳法 (把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和面积的关系进行归纳) 和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等方法。这时教师要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思维品质, 提升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展思维过程, 揭示科学方法

思维方法是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内容, 初中科学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 如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归纳法等。教学中, 要充分重视思维方法的教育, 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 思维方法的教育是个难点。要克服这个难点, 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 都要设计出合理的、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思维程序去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有时候甚至有意识地故意暴露一些错误的思维过程。比如一些一流的科学家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是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分析、演绎、推导, 在此过程中, 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模仿的平台, 即使出现了错误, 也使得学生知道了是怎样出错的。

比如对概念教学,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一般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的方法揭示出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而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而言, 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这一思维方法教育的难点, 笔者在概念教学中, 采用“断词断句法”, 即把概念中的重点字句抠出来, 展示自己的理解过程, 因为这些字句或揭露了事物的本质, 或指出了事物变化的范围和条件, 或反映两个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这种方法克服难点, 同时再辅以相应的实验或者事例, 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如“电磁感应”的概念:“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里, 笔者就分划线部分字词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加以突破。又如“反射”概念, 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对划线部分字词笔者则设计了相应问题并展开实例分析。

久而久之,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这种本领, 当学习“酶”的概念时, 他们就能拆解提炼概念中的关键词“活细胞制造”“有催化能力”“蛋白质”而大做文章了。因为是“催化剂”, 所以在“反应前后, 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因为是“蛋白质”, 所以和“激素”差不多, 在食用后, 可被“消化分解为非蛋白质成分”。

展思维过程, 不仅要在概念教学中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习题乃至探究活动中都要运用, 且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习题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注意问题的解决, 而更要注重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4. 重显性教育, 应用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教育可以分为隐性方式和显性方式两个教育阶段。科学方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化、自如地应用科学方法, 这应该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步骤, 就是进行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方式。

(1) 进行显性教育方式的基本策略

首先要把隐性渗透的文章做深做透。对于初中低年龄的学生, 要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 使他们感受科学方法, 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熏陶, 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这也为下一步显性教育创造条件, 又避免过多地增加信息量和教学的抽象性。[2]

在隐性渗透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显化。根据科学方法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数、重要性以及学生对该方法掌握的程度等, 及时地选择一些特别重要的、常用的方法, 如观察法、控制变量法等, 不惜浓墨重彩, 明确地强调、给出该方法的特点、用法及操作过程, 让学生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学生的特点, 不能离开知识讲方法, 要循序渐进, 不能一步到位。将这些方法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 并形成学生的思维品质。

(2) 从隐性到显性教育方式转变的实践

在前面讲到“观察”方法的时候, 实际已经体现了从隐性到显性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是隐性方式, 而到了八年级化学实验时, 就开始明确提出了该方法的特点、内容和观察的技巧,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应用该科学方法, 从隐性教育方式转变到显性教育方式。以下再以“控制变量法”的教学为例。

首先, 在七年级上研究“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时, 我们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在研究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时, 能有意识控制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两个因素相同即可。在这个阶段, 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让学生感受“控制变量”的作用, 初步认识“控制变量法”, 体会研究问题的的方法和策略。在此阶段, 配合精选练习, 强化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感受。

到了八年级下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无铁芯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时, 则可以有意识地将“控制变量”引入整个探究环节, 包括由探究目的确定自变量、因变量, 并据此设计实验记录表, 学会科学地描述实验结论。

在九年级上, 则可自设探究主题课“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指导重点放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上。课中, 老师可通过一系列问题, 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做这个研究, 要改变什么”“改变这个条件, 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等, 引导学生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分析应控制相同的无关变量, 通过对随机分组 (挑选健康饱满的活种子并等分成5组) 、设置对照 (排除偶然性) 、条件适宜 (垫上细沙, 恒温25℃, 置于等大培养皿中, 定时、定量加等量水或溶液) 、重复实验等无关变量操作策略的指导, 使学生深刻领会“控制变量”的内涵。而方案评价上, 可通过对实验结果预测的评价, 使学生分清结果与结论的不同。通过对实验记录表的评价, 发现三个变量在表格中的地位, 并在对由自变量确立实验组数的技巧上做出详尽的指导。

在对方法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就可以对方法进行总结。同时, 教师要创设情境, 尽可能地结合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这不仅需要拥有科学知识, 而且更需要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 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实验、讨论, 使之沿着科学的思路逐步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廖伯琴, 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18-19.

浅谈科学方法与创新方法 篇8

创新方法是建立在科学方法基础之上

创新方法之所以要创新, 在与没有传统的惯例可以依循, 是不同于以前任何方法的创新, 包含了无数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为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空间。相对于不确定性, 科学方法的研究在与尽量消除认识或行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努力, 是确定性的规律性知识和实践模式中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认识或行动成功的“确定性”的判断。反差如此之大的两个概念, 为何要放在一起进行明确的概念定位, 原因就在于对于不确定性的创新是要建立在已有的确定的规律性知识和实践的模式之上。对已有知识体系及其问题的梳理, 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形成新知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是深刻研究创新方法的基本出发点。科学方法的研究在与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创新方法的研究在与启发人们自觉地去创造更巧妙的方法, 至少是能够避免失败, 能够给新的创新以更多帮助、支持的指导。

创新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内涵延伸

对创新方法可以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创新的方法, 意即能够促进创新发生的各种可能的方法。另一种是方法的创新, 意即对原有方法的突破, 着力点在于变革方法、用新方法代替原有方法的根据。由此看来, 一个是把创新方法理解为一类方法的总称, 一类理解为一种活动。在方法论研究的意义上, 创新方法并不能被理解为一类方法的总称, 就像是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并不能等同于论科学方法, 更不是科学方法的汇总一样, 否则就会论为具体的和技术性的东西而失去哲学含义。基于这样一种理解, 创新方法就是指的是一种活动, 是科学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内涵的延伸。正如人们所看到, 科学方法论在整个20世纪的发展使其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卡尔纳普提出证实原则、波普尔提出证伪原则, 拉卡托斯的理论实际说明了无论经验证实还是经验证伪都很困难, 库恩的范式理论走向了约定论, 费耶阿本德更是提出了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尤其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急遽扩张, 使得人们陷入方法和非理性的两个极端的选择当中, 对于科学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反思, 是创新方法的生存所在。创新方法的研究, 一改传统方法论在基础主义意义上为科学事业建立唯一的标准化构想, 转而倡导方法多元化, 强调方法的创造本质, 主体性观念与文化而构成了当前方法论新的研究基点。

创新方法是对科学方法的超越

由于对于科学的认识往往以固定的思维模式为根据, 把方法是看做不可改变的, 所以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才有了实证性的特征和程序化的形态。现如今, 科学探究领域的不断延伸与扩大, 人类担负的认识世界的任务也愈加复杂, 要稳稳地踏上知识历史这一阶梯的最高变得越来越难, 方法势必需要不断地超越、创新, 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创新方法大致而言即使对思维创新、程序式方法和科学工具这三个层面的创新。

(一) 思维创新是创新的起点和灵魂, 没有思维创新, 一切创新都无从谈起。科学方法的科学思维研究是把获得的知识、经验、观念和方法沉积在头脑中, 逐步建立起一定的思维结构。运用它, 对进入大脑的信息材料进行评价、选择、解释和组合等方面的加工处理, 就构成了人的思维过程。由于这种思维结构需要相对稳定性, 它对人的思维就会产生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凭借既有经验和惯常思路轻车熟路地解决日常性问题;另一方面, 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 则妨碍和制约人们解决那些超出既有经验和认识范围的非常规性问题。因此, 按照已有的思维结构形成的思维定势是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所以作为创新方法的思维创新是对科学思维的一种突破与重建, 只有突破既定的思维模式, 才能取得创新性的思维成果。

(二) 毋庸置疑, 方法越能是程式化, 就越易于掌握, 也越能发挥作用, 从事科学研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也确有一些规则能为科学发现提供有价值的引导。然而, 规则一旦进入程式化和还原论的绝对化命运、就会使方法失去其之为方法的根据, 从而也将剥夺科学成长的生命力。“说到底, 规则的应用靠的毕竟不是规则本身, 最终还得靠人类劳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人类思维程式化的努力获得了惊人的成果, 与传统科学方法论在逻辑的研究范围内一度取消了科学发现问题的区别性, 一些乐观主义者坚持主张科学发现可以有启发式程序或方法论规则。在进展方面, 西蒙和他的同事对人工智能中体现的程序化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他们坚持认为人脑的认知程序也可以被电脑掌握和运用。于是, BACON系列程序重新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开普勒的第三行星运功定律等。这些再发现程序有助于解释科学家在发现过中所使用的方法。机器的引入使用已立起了方法轮领域中程式化努力的新路程。

(三) 工具创新。

科学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智力的, 但同时也离不开独特的物质手段。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飞跃都是由工具的重大创新和根本变革所驱动。作为思维创新与方法创新的物质实现, 科学工具能够通过凝结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的全部成果来实现科技创新力量的基本提升。

结论

科学使用方法 篇9

一、实验法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不仅用来验证定理或定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树立科学实验的思想。实验,是培育学生成才的一方沃土。

切实把握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教好实验的关键。教师应采取一切措施,努力使实验过程回归自然、最真实、最少受干扰,在最接近其纯粹形态的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简易的设备进行实验。基于这一思想,从教学目的出发,利用仪器设备,控制或模拟原始现象,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勾画科学知识框架,直观形象地表现科学内容,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努力使教师层次化的实验过程、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技巧,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精彩的演示实验,努力将具体的表观形象转化为无形的结论,努力将无形的结论转化为色彩斑斓的新形象,最终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和学生一道,验证定理或定律。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好时机,应引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直至能默写出实验需用的仪器,能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欲望。让学生在实验中严肃认真,搞清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操作,抓住实验关键,注重数据采集,预料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寻找实验中各因素间的联系,以便通过自己的感知与思索,模仿与创造,去理解科学中的概念,去发现科学中的规律。

第二课堂实验组(如航模小组、电工小组、摄影小组、无线电小组、钳工小组等)为教师新辟了实验渠道。在那里,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一切物品,都可作为仪器使用。不妨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制教具,自己做土实验。例如,把两本书平放在桌子上,两书间留出1厘米的空隙,将直尺架在两书之间,用手指压直尺,观察发现直尺和手指皆发生形变,被压弯的直尺产生向上的弹力,发生形变的手指对直尺产生向下的弹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研究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我们周围就是一个大实验室,在生产和生活中,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与现实的距离会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会与所学理论结合起来,学生的认识水平,会由感觉提高到理论,从而达到借助于实验,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的理解。

二、比较法

比较是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处,区分事物本质特征,层层深入到事物的精蕴之中,以利于鉴别事物,认识事物,形成概念。

例如,在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可将其与一对平衡力作比较。如下表所示。

在讲解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图像,来比较几种不同的运动特征,如图1所示。

探究方法也可作比较,如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研究影响动能因素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方法和装置相似,它们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可以作比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教学中还有很多事物可作比较,如质量和重力;功和能;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声波和光波;研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和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等。比较可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活化科学知识。

三、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它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摒弃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准确简明地得到结论。

1. 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从实物抽象出来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简化和纯化,一方面近似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又与研究对象存有一定的差距。正因为如此,理想模型实验不纠缠于事物的细枝末节,而直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理想模型是将物体本身理想化。例如,单摆、薄透镜、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电子层模型、杠杆均反映了这一思想,即运用理想模型近似地处理研究对象——原型,进而深入研究原型,揭示原型的本质特征。

2. 理想过程

理想过程是抓住起主要作用的条件,暂时舍去起次要作用的条件的模型。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在高度不大时,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电子在电场中运动,可把电子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即不存在重力场,电子不受重力作用,因为此时重力与电场力相比,太微弱了。在研究二力平衡时,也不考虑塑料片本身的重力,在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忽略物体的高度等因素;在研究质量守恒时,也不考虑物质是否完全反应等。

3. 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用理想客体代替实在客体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是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过程进行逻辑上的分析、推理,得到结论。理想实验,不是实际进行的,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伽利略发现从斜槽滚下的小球,滚上另一斜槽,后者坡度越小,小球滚得越远,并以此为实验基础,设想了个理想实验:在无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借此论证物体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随着密闭器内空气逐渐减少,人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从而推导真空不能传声。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

四、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人们以观察、实验的资料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综合、归纳,最终以数学形式表述科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申明数学方法的这一精髓。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数学语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科学的语言揭示的科学问题也越来越深刻。如:欧姆定律、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定律等都是通过数学来揭示科学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反复讲解,数学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科学抽象,在大量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与数学方法自然地结合,即可得到结论,总结出规律。例如,如图2所示,甲、乙两光滑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总长度都相同,只是乙斜面由两部分组成,将两个相同的小球从两斜面的顶端同时释放,不计拐角处的机械能损失,试分析两球中谁先落地。我们可以利用如图3所示的数学图像来分析,这样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教师还应反复强调,数学提供的让人信服的计算,使人们从对物理现象的定性分析过渡到绝妙的定量计算——加、减、乘、除,乃至微积分,不仅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神奇的预见性,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展示出它的惊人的可靠性。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开始思考引力问题,尔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和开普勒三大定律,灵活地运用各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运算的种种转化,充分发挥数学的创造力,最终推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现在人类能够准确推测日食、月食出现的时间及位置;“神八”准确对接,都是数学的精妙利用。

数学以其精练而又准确的语言,叙述科学现象,揭示复杂的物体变化过程的内在联系,它与观察、实验有机的结合,从已知的关系求出未知的事物,数学方法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必须教导学生真正了解数学方法。真正掌握数学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介绍数学方法,让学生借助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去获取新知.

著名特级教师牟大全说过:“教学过程科学化,关键在于知识与方法的统一,在于师生心灵与思想共鸣。”为了让教学过程科学化,为了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达到和谐统一,也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以上所见,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如齐.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科学使用方法 篇10

关键词:科学教学,思想方法,整合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若能对数学思想方法有透彻的理解和运用, 就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 数学思想方法是科学发现、发明的关键和动力。而科学教材主要是以知识结构作为编写体系, 因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散见于整个教材之中。这就导致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主观随意性很大, 其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虽然目前的科学教学非常强调能力的培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将实际科学问题数学化、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几乎没有得到培养。

其实, 科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 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认知结构。初中生在学校接受了科学、数学等十多门课程的学习。科学教师应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 尤其是初中的数学课程, 从而有效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整合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开发学生自身的知识资源, 帮助其建构系统的知识大厦。这种整合不是科学与数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指在理解相关科学概念、尊重科学过程、明确公式的科学意义和适用范围、准确运用科学符号的前提下, 运用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模型, 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科学问题。它不是纯数学的, 数学只能作为解决科学问题的工具, 运用过程中必须受科学概念、规律的制约。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中, 就科学知识教科学知识绝对不可取, 而脱离了具体的科学知识空谈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才能让学生学好知识, 逐渐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 也才能真正领会、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 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整合应用的内容及其阶段性

1. 深入挖掘科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数学思想是对一类数学方法的抽象概括,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强调指导思想时称为数学思想, 强调操作过程时称为数学方法。要想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严格区分开来是困难的, 因此常常对这两者不加区分, 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从科学教材内容看, 其中大部分内容具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背景, 只要对它们适当加以分析、挖掘、增加或删减, 就可以找到需要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素材。所以,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可用资源, 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渗透。例如, 初中科学中常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征、溶解度曲线、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函数曲线关系等;而电流的概念引入、常见的酸碱盐、常见的动植物等教学就体现了类比思想方法;分子、原子等结构、元素的化合价等就充分运用了模型的构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差量法计算体现了数学上的等比例公式的运用;质量的测量中有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它体现了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等。

总结起来,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应该渗透以下3种类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1) 宏观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抽象概括、化归、模型、数形结合、归纳猜想等; (2) 逻辑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类比、完全归纳、反证法、演绎法、特殊化等; (3) 技巧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等量代换法、待定系数法等。其中, 宏观型和逻辑型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在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其他学科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有普遍适用性。从中可以看出, 中学科学中确实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内容, 不但方法的种类多, 而且某些方法反复出现并应用, 这进一步说明在科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不但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现实可行。

2. 探析整合应用的阶段性特点。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难于知识的理解和一般技能的掌握, 它需要学生深入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贯穿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教学, 企图仅靠几次课就能奏效是不现实的。学生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应用都要经过较长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才能领会和掌握。同时,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应与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 按照反复孕育、初步形成、应用发展的顺序逐步完成。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一般有如下几个阶段:

(1) 渗透与启迪阶段。在这个阶段, 学生往往只注意科学知识的学习, 而对隐藏在知识后面的思想方法未能引起注意, 或者只是处于一种“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状况。

(2) 意识与顿悟阶段。随着运用同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不同科学问题的实践机会的增多, 隐藏在科学知识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索, 以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经验和领悟积累到一定程度, 这种事实上已被运用多次的思想方法就会凸现出来, 甚至达到一种“呼之欲出”的境界。

(3) 形成与应用阶段。这时, 学生已能正确运用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 以求得问题解决。同时, 在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 又加深了学生对思想方法的理解, 经过多次应用, 能逐步到达一种对思想方法运用自如的境界。

(4) 深化与发展阶段。到了这个阶段, 学生遇到各种科学问题时, 能主动地、不假思索地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 甚至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其他实际问题时也会自主灵活地运用。

三、遵循整合应用的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整合应用的阶段性特点, 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时,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就应该以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进行教学。这不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恰如其分, 善于从具体材料入手进行教学, 而且要能接受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 要容忍学生的错误, 并且看到错误背后的合理因素。事实上, 学生有他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或许, 这种理解在教师看来是不全面不合理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是, 对学生自己来说却是有意义的, 因为学生的认识是适合于他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 才能使其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认为,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但吃力, 而且很费时间。其实, 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展开主动的探索活动, 不但可以在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思想方法、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科学的自信心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收获和补偿, 而且可以使他们学到怎样学习, 怎样发展自己, 以及怎样在离开学校后继续提高, 即获得一种能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2. 主体参与性原则。

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中心, 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 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 不但学到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自主地参加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之间各抒己见, 师生之间热烈争论, 最后概括总结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这样不但使课堂成为进行科学方法学习的有效途径, 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3. 化隐为显原则。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往往隐含在科学知识的背后, 知识教学虽然蕴含着思想方法, 但是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教学对象, 在科学学习时学生常常只会注意到处于表层的科学知识, 而注意不到处于深层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 整合的关键在于通过教学设计进行化隐为显。

例如, 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师往往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与学生一起探究: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事实, 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化学变化为什么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进而得出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遵守固定的质量比。利用固定的质量比可培养学生学会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由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顺利地建构, 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接着, 再教学生利用差量法进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1:把100g铁棒放在CuS04溶液里, 过一会儿取出, 洗净, 烘干, 称得铁棒的质量增加到103g, 问析出多少克铜?

解析: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 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来, 造成铁棒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56) 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64) , 一个铁原子置换一个铜原子时, 铁棒质量必然增加64-56=8份质量。现铁棒质量增加到103g, 用差量关系即可求得析出的金属铜的质量。

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来解释差量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也是遵守固定的质量比, 虽然能有少数同学能领悟, 但大多数学生仍是很茫然的。在这个环节中, 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在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差量法计算时, 如果教师能及时结合学生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等比例公式的知识, 学生则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因为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遵守固定的质量比, 即:, 而等比例公式又是他们所熟悉的, 即。如此将等比例公式的思想引入差量法计算的教学, 学生将会对差量法计算感到豁然开朗。

诚然, 按传统方法进行科学教学, 也有一些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但是, 这些学生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而且只能是极少的一部分学生。因此, 通过巧妙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把潜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挖掘出来, 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 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举措, 也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总之, 提倡并且加强初中科学课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意义在于促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由盲目的、不自觉地应用向有意识的、自觉地应用转化, 大大缩短学生在黑暗中摸索的历程, 由只有少数人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多数人都能掌握, 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桂春.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解读[J].教育科学, 2005, (4) .

[3]赵新鸿.两种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物理通报, 2003, (1) .

[4]王宏.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浅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科学方法是什么? 篇11

这是一本专给大学生和其他没有专门学习过形式逻辑的读者写的,写得比较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全书共分十四章,从亚里士多德一直论述到本世纪七十年代。读了这本书,觉得它对于逻辑实证主义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科学哲学介绍得过于简单,脉络也不十分清楚,但是通过它了解一下科学哲学的历史,还是极有启发的。

科学方法是什么?起初,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似乎存在着一套万无一失的程序,只要掌握了这套程序,就能获得确定无疑的科学知识。至今,有些人还以为存在着这种程序。但是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表明这种程序是不存在的。

最早研究科学方法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归纳-演绎法,认为科,学是从观察通过归纳获得原理,然后再通过演绎用原理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他指出从观察上升到原理有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直觉归纳法,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保证我们获得确实可靠的知识。他对演绎法的贡献则是众所周知的,他认为只有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是全称命题时,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必然真理(如“凡生物必死”,“凡人是生物”,“故凡人必死”)。但是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获得可靠的大前提?他没有解决。例如“凡生物必死”这个大前提就是错误的,死亡是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

从培根到穆勒,形成了一套归纳主义的方法。穆勒仿效演绎逻辑,制定一些归纳逻辑的格,认为按照这些格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就能获得确实可靠的科学知识。要证明已获得的科学知识是否是真理也采取这种方法。这种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是以经验论的认识论为基础的。通过反复观察到一些乌鸦是黑的,就可用归纳逻辑概括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同理,通过再观察到另外一些乌鸦是黑的,就可用归纳逻辑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原理。牛顿力学凯旋式的胜利,使这种似乎万无一失的科学方法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但是归纳主义方法的立足点并不稳固。从逻辑上说,归纳与演绎不同,前提的真并不能必定传递到结论上。“这只乌鸦是黑的”这个前提是真的,但结论“天下乌鸦一般黑”不是真的。而演绎逻辑则不同,如果前提是真的,结论也必定是真的,除非前提本身有问题。归纳逻辑也不能用经验来证明,因为经验证明本身也是归纳论证。结果,企图证明科学知识的归纳逻辑本身却得不到證明。后来,爱因斯坦理论的提出,使人们突然发现,原认为确定无疑的牛顿力学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于是,人们陷入了紊乱之中。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科学的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企图来挽救归纳主义的方法。它的代表声称获得确定无疑的科学知识的方法是没有的,但获得具有一定概率的科学知识的方法是有的。如果我们观察到黑乌鸦的次数多,那末“天下乌鸦一般黑”是真的概率就大。这种概率主义方法的代表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制定他们的证明逻辑也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一则他们并没有解决归纳逻辑不能证明的问题,概率主义本身不过是一种弱的归纳主义;二则一提到概率,他们就陷入了窘境,因为一个普遍原理包含着无限多的实例,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实例再多,它的概率也是零。而且由于他们认为发现属于历史和心理学范围,只有证明才能进行逻辑、方法论的分析,因此他们的精力几乎都花费在证明的逻辑上,全然忽视了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开始了逻辑实证主义以后的新时期。从他开始,科学方法研究的重点又倒转了过来——重视科学发现的逻辑。但是这种发现的逻辑与古典意义上的发现逻辑完全不同:它的目的不是制定一套获得确实无疑的科学知识的万无一失的程序,而是对已出现的科学知识的评价和选择,旨在促使科学知识的进步和成长。这种发现逻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科学知识的历史性质。它认为,一个人在哥白尼以前和以后提出日心说,意义是大为不同的。如果有人能够证明他在爱因斯坦以前就提出了相对论,就应该补发他诺贝尔奖金,但如果他今天提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全一样的理论,大概就会被作为“剽窃者”而遭到斥责。因此,尽管波普尔的方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强调科学知识的成长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在波普尔的否证主义后产生的“历史学派”,实际上除了主张科学哲学应以科学史为基础这一点外,内部歧异非常之大。但他们与波普尔一样都强调科学知识的成长,尽管对于进步、成长的意义有不同的看法。库恩认为科学通过常规科学的解难题活动以及革命而进步、成长。拉卡托斯对科学知识成长的强调则更为明显。例如在他的科学性标准或评价标准中,强调一个理论应该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都是进步的。所谓理论上进步,是指它必须能够预见别的理论意料不到的新颖事实;所谓经验上进步,是指这些预见至少其中有一些能够得到证实。如果一个理论长期作不出预见,作出的预见又不能证实,老是被动地应付别的理论预见到的、已经出现的事实,“开马后炮”,那末这个理论就退化为“伪科学”。这样,科学方法就成为科学知识成长的方法了。

科学使用方法 篇12

1. 制定周详的计划。

依据教学规律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时间安排, 从宏观上对高三教学内容作整体安排。措施具体, 并将任务落实到每一周, 当然至少要留一周左右机动时间, 以确保三轮复习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防止出现前松后紧, 第一轮复习时间过长, 第二、三轮复习讲、练、评时间不够。

2. 把握考纲与考题。

研究高考, 不能仅停留在收集和整理近年的高考试题层面, 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所表述的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等, 要进行细致分析、准确把握。对高考试题的形式及特点, 如难度升、降趋势, 卷面长、短变化等, 要能透过现象, 善于思考其动向及规律, 使高三复习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3. 掌握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课程最基本、最规范的要求, 它规定了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与要求。教师应掌握课程标准 (老教师还可以注意对比其与原教学大纲强调不一致的地方) , 以便明确学科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与结构, 了解教学的重、难点, 从而为吃透课程资源指明方向、奠定基础。此外, 要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体会如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而树立新的教学意识, 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4. 灵活运用课程资源。

复习课既不能脱离教材, 也不能简单重复旧知识, 无论是运用教材还是辅助资料, 皆要注意对学科体系的提炼、归纳、重组。师生可以以同一本资料为主, 但现今对于教师与学生的要求, 已不仅是满足一杯水与一桶水的理念, 而是要求教师能博采众长、吐故纳新, 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不断、清澈新鲜的长流水。教师可充分根据对专业教材 (特别是大学教材, 便于拓宽知识面) 、教辅资料 (教师需要拥有不同视角、多种版本的参考资料) 、专业性期刊、网络信息的有效探求, 加深对课程标准和学科体系的理解与认识, 从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知层次, 提高驾驭课程资源的能力。

5. 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 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及其个性差异。要多想想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 才能使教学贴近学生的需求。真正走入学生心灵的教学, 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我们常常会发现, 同一教师, 所教授不同班级的学生对其评价的差异很大, 甚至出现所教授的平行班学生成绩有明显的差异, 问题可能就出在是否按需施教, 是否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要定期主动地征求学生意见, 最大限度地求得教与学的统一, 这对教与学都是很有好处的。对待学生的建议要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 区别对待。可有三种态度:其一是认为正确的, 教师不要回避, 明确表示虚心接受;其二是感觉不确定, 教师可在班级集体征求意见, 尊重大部分学生的意愿;其三是认为不正确, 教师可明确否定, 但一定要说出理由, 并与学生交流意见, 允许学生陈述其看法。对重点生的变化要心中有数, 紧盯不放, 可建立学生成绩档案, 对其在各次大型考试中成绩居班级或年级的位次变更, 用示意图或统计表显示。

6. 注意教法研究。

新课改后, 各地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屡屡出现,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等因素, 切实吸纳改进。最好能在广泛借鉴、参考的基础上形成明晰的自我教学模式和方法,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7. 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三学生不仅需要刻苦努力, 更需要注意学习方法得当与否。如怎样读书, 怎样处理好看书与练习的关系、做基础题与拔高题的关系, 怎样认识读书、解题、应试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 怎样做好读书与解题、解题与应试之间的有效衔接等。教师要善于作点拨引导、典型示范。“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以起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上一篇:新型节能流量计下一篇: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