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2024-08-12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精选12篇)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篇1

1. 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方法论告诉我们:任何科学都有掌握它的科学方法,物理学也不例外。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因而就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处理。

1.1观察法

观察通常是人们考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即在人们不对客观事物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对事物进行研究。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观察方法是很重要的。观察不应该是无目的的,而应该是有意识的,长久的,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伽利略因观察教堂里的挂灯随风摆动的等时性而发明了钟摆;牛顿因为观察自由落体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1.2实验法

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

在讲中学物理“液体压强”一节时,首先提出问题:“液体在其他各个方向上是否也有压强呢?”然后让学生依次做三个实验:(1)用钉子在白铁罐侧壁靠近底部同一个高度的不同地方打三、四个孔,灌满水后观察水会怎样从这些孔中喷出;(2)将其他小孔封住只留一个,再在罐的侧壁靠近顶部和中部的地方各打一个小孔(尽量使小孔的孔径相同),观察水怎样从这三个喷出,并且收集在同一时间内从每个孔喷出的水量;(3)将白铁罐砸成歪歪扭扭的形状,再观察水怎样从孔中喷出。实验后,让学生就这样两个问题得出结论:(1)液体在哪些方向上产生压强?(2)液体的深度对压强大小有什么影响?在科学研究中,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从而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1.3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是《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实验,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1.4理想化方法

为了便于研究,使问题简化,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

现在的学生实验,从实验目的、器材到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表格设计教材都按一定的模式制定,对教师来说当然方便,但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模拟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自选器材,自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选择,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到献身科学的艰辛与崇高,既磨砺了意志,又有效培养了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六、绝不能以多媒体手段代替真正的物理实验。

多媒体课件课堂容量大,能极大地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率,但不能真正体现物理现象的真实性,而多媒体课件对本学素,将物理过程在突出主要矛盾的纯粹情况下进行抽象和概括,来形成概念或得出规律,这就是研究物理学常用的理想化方法。

2. 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2.1科学研究方法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力学中的基本观念,它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其他各部分,它偏重于物理概念、物理思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力学中引入科学研究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序幕。通过物理概念、原理的讲授,提出一个科学方法,不严格推敲方法的定义,也不详细阐述方法的内涵,有具体的实例为佐证,学生很自然就会意识到。

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通过伽利略思想实验提出理想化方法;在讲述刚体力学时,提出类比法,等等。惯性定律是中学生熟知的定律,但伴随着这一定律的发现,提出了一种方法———思想实验法。这一发现“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它推翻了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念。它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

讲授时,应回顾这一段历史,要突出思想实验这个方法。尽管这种实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实现,但它表明了人类理论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随着物理规律的阐述引出某一科学研究方法,可使物理知识前后连贯,可以活跃学生联想和推测的思维能力。

2.2科学研究方法在热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子物理和热学,除了提出新的方法———统计方法与宏观方法以外,在讲授热力学基本定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展开理想化方法的阐述。从力学到热学所遇到的理想模型有质点、刚体、单摆、弹簧振子、孤立系统、理想气体、平衡态、卡诺热机等,理想过程有自由落体、抛体、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等温、等压、等容、绝热等平衡过程。这时学生已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因此,可抓住适当时机归纳理想化方法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阐述卡诺循环对蒸汽机技术改进的指导及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学生能领略到人类理论思维的伟大之处。

2.3科学研究方法在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磁学部分所涉及的主要是类比法,电学与磁学的相似说明电与磁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这种相似反映在公式和和定律上,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种相似性,以类推的方法将静电部分的概念推广到磁学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科来说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课件容易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假”的想法,只是有时用实验无法或很难看清楚的物理现象,利用课件的方式,放慢其变化过程,利用屏幕重现其物理现象,从而使学生看清楚其间的变化,起到补充和强化物理实验的效果,绝不能以多媒体手段代替真正的物理实验。

为了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整合,只有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设备、节约器材、遵守操作规则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韩兆伟

(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原阳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有其独特的性质,在教学中要与初中物理教学相区别,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还要让学生勤动手,在动手中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过程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从而培养多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探究动机和兴趣,通过引导,让他们的思维定格在一定的方向上,进而实现有价值的探究,最后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无论是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还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都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由此必须对物理的教材、教法进行新的处理,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价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扎实学好物理基础知识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科,同时物理教学课程体系又相对完整系统,教材各章节知识点联系相当密切,相互关联,每个环节的教学都非常重要,相互联系也极为密切,在以后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起到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学习物理知识,搞好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尤为重要。搞好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熟悉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紧扣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解要详细,解疑要耐心;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定律的条件、属性及适用范围要特别明确;掌握各种基本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来龙去脉:学会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掌握了牢固过硬的基本功,熟悉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学会梳理总结物理知识,利用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巩固,加强理解和记忆,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回顾了旧知识。

讲到电磁感应部分,法拉第正是从电与磁的对称性出发,由电能生磁大胆猜测磁能生电,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继法拉第之后麦克斯韦将该定律与安培环路定律对比时,发现了其中的不对称性。由变化磁场能产生电场推断变化电场能产生磁场,提出了位移电流假说,建立了麦克斯韦积分方程组,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开创了无线电的新时代,这是类比推理在物理学史上完成的一项伟业。除了电与磁的类比外,力与电类比的例子也很多。如库仑定律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相似;静电力的保守性与重力保守性的相似,等等。将这些例子穿插在原理和概念的讲授中,活跃了学生的联想推测思维,激发起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同时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系统化和条理化。因此,在高中物理中,要让学生吃透概念,学习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的方法,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增强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思维的习惯

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导入,也要从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情境,教学语言要力求饱满生动。教学环节要适当设置诱人的悬念,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思维、积极思维,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要积极开展求异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善于从不同的侧面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少用、慎用指责,禁用惩罚,积极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教学前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备课时要优化课堂设计:对于较难的问题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分散教学难点,减缓坡度,逐步进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寻求新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重点,强化思维训练,变换思维模式,启发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使学生易于接受,鼓励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抽象是头脑中将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分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提取出来。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抽象与概括是在分析与综合大量事物或现象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以总结出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结论,从而建立模型、概念、规律与理论。对高一学生来说,重点是指导学生从认识大量的物理现象或科学事实开始,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初步的抽象与概括,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中学物理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多是利用科学思想化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高中学生会逐步地接触到:质点、刚体、理想气体、点电荷、光滑表面、匀速直线运动、习速圆周运物、等温变化、绝热变化等知识。这些都是对现实进行的一种理想化的抽象和概括。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这种学习科学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所论述的方法只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从本文所列举的科学史料中可以清楚看出科学研究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发现新规律、建立新理论起到了巨大作用,大大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物理学的发展也到不了今天的水平。通过回顾历史,借鉴前辈科学家的研究经验和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从历史回顾探索未来,对物理学的发展及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2012XKT-ZXWL133)。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篇2

心理专家谈高三备考:科学方法+平和心态

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是复习效果的关键。有的学生另起炉灶一门心思地补习曾经落下的知识,与老师的主旋律越离越远。有的学生则陷入茫茫题海,失去了复习的主动权。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呢?

第一,紧跟老师的节拍。只有跟着老师你才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总复习阶段,老师将知识化整为零,复习一个阶段考核一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相对成绩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群体中的位置。

第二,预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对老师即将讲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提前预习老师上课要讲的专题,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难点和重点,上课时有张有弛地配合老师的节奏。如果讲卷子,也一定要做过,这样对自己不会的题目印象才深刻,课上抄老师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第三,归纳是飞跃的基础。要想收获自己的成果,就一定要善于归纳,如果仅做题是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的。在做题的过程中归纳题的不同类别,题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善于归纳和总结,每段知识一共有多少个题型,各个题型以怎样的方式设问,如果你归纳出来了,在考试中就没有了畏惧感。

有学习漏洞容易使同学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这种焦虑不但不会使自己尽快缩短与同学的差距,还有可能因为情绪干扰而影响复习的效果。

第一,不要与任何人比较,关键在于自己是不是得到进步。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郁闷、烦躁。这种状态至少损失一周的安静复习时间,对复习讲无疑是雪上加霜。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发现问题,改善复习策略,提高成绩才是根本。

自我概念心理表征的神经科学研究 篇3

摘 要:人类自我概念的心理表征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有关自我表征研究中发现的影响自我心理表征的三个因素,即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文化因素。随着文化神经科学的兴起,目前大量的研究主要基于东西方基本文化差异维度下独立型—互依型自我解释的神经机制,而要深入研究中国人的自我心理表征显然还需要更多本土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自我;内侧前额叶;文化神经科学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65-02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

“我是谁”这个宽广的问题关系到自我概念的认知结构的社会成分,或者更确切地说即谁包含于或区别于自我概念,为什么。自我不但是心理学,也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中心研究主题。自我在人类的大脑是如何表征?近年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兴趣,进行了大量的神经科学研究。其中大多都采用了自我参照任务[1],要求被试判断人格特质词是否适合自己或他人,通过比较两种判断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来确定与自我特质判断相关的神经活动。研究发现,思考自己的人格特质会激活内侧前额叶(MPFC)和楔前叶等多个脑区[2][3][4]。

二、影响自我心理表征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概念是社会构建的产物,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因此可以预期,自我概念的神经表征可能会受到社会经验的影响。从以往研究中可以发现三个影响自我心理表征的因素,即情感(基于人际关系的亲密性)、认知(基于团体间的自我归类)和文化(基于独立型或互依型自我解释)因素。

1.情感因素对自我心理表征的影响

人际关系亲密或亲密他人指在自我—他人描述是用我们、我们的,说明他们被理解为自我的一部分。朱滢等人(2001)在研究中,首先要求被试分别判断一些人格特质词是否适合自我、母亲、鲁迅,或者进行语义判断,之后对人格特质词进行再认判断,结果发现,与鲁迅判断和语义判断相比较,出现了明显的自我参照效应,即相对于鲁迅判断和语义判断,用于自我判断的人格特质词获得更好地记忆成绩;但在母亲判断和自我判断之间无显著差异[5];Wang等人(2012)的研究中让中国被试对自我、母亲、父亲以及好友进行特质判断,结果发现,中国被试自我与母亲判断的MPFC活动没有差异,而显著大于父亲和好友判断时MPFC的激活强度,父亲和好友判断时MPFC的激活强度与判断公众人物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对中国被试来说自我包含母亲,但不同的亲密他人,如母亲、父亲、好友,在MPFC上的表征权重并不相等[6]。

2.认知因素对自我心理表征的影响

尽管亲密性加强自我包含,缺乏亲密性会加强自我—他人区别,但它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已经发现由独立于人际关系亲密性的认知自我归类加工引起的共享的组成人员身份足以使人体从自我概念上来包含群体内成员和区分群体外成员[7]。如Mitchell等人(2006)的研究中,首先让被试阅读关于持不同政治态度的两个陌生人的描述,之后被试分别推断这两个陌生人对一组态度相关问题的观点和好恶。结果发现,在推断与自我相似个体时与自我参照过程相关的腹侧MPFC出现激活,而推断与自我不相似的个体时则更多激活背侧的MPFC[8]。

与人际情感和群体内认知机制相一致的分别是亲戚和集体自我定义,它“表征社会认同(socialidentification)的两种不同形式;换句话说即,通过这种加工个体的自我被扩展到包含他人作为构成完整的自我概念所必需的一部分”[7]。

3.文化因素对自我心理表征的影响

除以上两种因素之外,文化背景对自我概念的塑造也有作用。在文化心理学中东西方对照的两种普遍的结构是互依型与独立型自我解释[9]。独立型自我强调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独立性,自我不包括好朋友、父母、同事等,只包括他自己。互依型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基本联系,同样关注自我与亲密他人。一些研究者利用自我参照效应证实了不同文化下的这一自我差异,如朱滢等人(2001)在以中国人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母亲编码和自我编码对人格特质词的再认成绩无显著差异;而Keenan等人(1980)以美国人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母亲编码加工并未出现与自我参照效应类似的结果,而是与语义编码加工的结果一致[10]。Zhu等人(2007)使用fMRI分别测量西方和中国被试在对自我、母亲或公众人物进行人格特质词判断时的大脑活动。在中国和西方被试中都发现在自我判断条件下比他人判断条件下MPFC和ACC的活动更强。然而相对于他人判断时,中国被试在进行母亲判断时激活了MPFC,而西方被试没有,表明中国个体使用MPFC表征自己和母亲,而西方人MPFC专门表征自己,这提供了神经成像证据来表明文化塑造自我表征的功能解剖结构[11]。随后的研究还发现,文化启动会影响双文化被试的自我表征。Ng等人(2010)发现,在中国文化启动后,双文化个体(香港被试)在自我与母亲和重要非亲密他人(如:老板)特质的判断任务中均表现出MPFC活动的增强;而在接受西方文化符号的启动后,MPFC活动在母亲和重要非亲密他人判断任务中出现了减弱,而在自我判断任务中则有所增强[12]。

三、展望

近年来神经科学借助脑成像开始研究自我相关信息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但随着文化神经科学的兴起,目前大量的研究主要基于东西方基本文化差异维度下独立型—互依型自我解释的神经机制。而要深入研究中国人的自我,一方面,还需要更多本土化的理论建构,例如探讨关系在中国人的自我解释中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以往研究主要采用对自己及他人进行特质词判断的实验任务,而特质词判断更多地注重的是个人自我(personal self),但来自跨文化研究的证据表明对集体主义个体来说个人自我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社会自我(social self)更重要[13][14][15],因此Sul等人(2011)同时使用人格特质词和社会身份词(如描述关系角色的“女儿”、“朋友”,或社会成员身份的“学生”、“欧洲人”等)来研究自我参照的大脑活动[16],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我们将来的研究也应该更加注重这种对社会自我的研究;最后,之前的研究任务主要从第一视角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判断,而实际上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在对自己进行评价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Ray等人(2009)研究中发现在自我解释量表(SCS)中互依型自我解释得分越高的个体,当加工自我特质时比加工母亲特质时MPFC活动更强[17],而MPFC已经被证实与心理理论和反映性评价有关[18][19],心理理论包含对他人想法、情感和意图的评价,反映性评价是指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判断。Ray等人认为那些具有互依型自我解释的个体可能根据他们认为的他人怎样看待自己来判断自己是否具有某种特质,当要求他们判断自己的母亲时,那些具有互依型自我解释的个体可能直接对母亲进行评价,而不是评价在社会网络中他人怎样评价自己的母亲。因此以后的研究应该注重从不同视角来研究自我加工的神经机制。

参考文献:

[1]Rogers,T.B.,Kuiper,N.A.,& Kirker,W.S.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7:35,677-688.

[2]Benoit,R.G.,Gilbert,S.J.,Volle,E..When I think about me and simulate you:Medial rostr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self-referential processes[J].NeuroImage,2010:50,1340-1349.

[3]Heatherton,T.F.,Wyland,C.L.,Macrae,C.N.,Demos,K.E.,Den-

ny,B.T.,& Kelly,W.M.Medial prefrontal activity differentiates self from close others[J].Social Cognitive Affective Neurosci-

ence,2006:1,18-25.

[4]Ma,Y.,& Han,S.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concept in sighted and congenitally blind adults[J].Brain,2011:134,235-

246.

[5]朱滢,张力.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C辑,2001:6,537-543.

[6]Wang,G.,Mao,L.,Ma,Y.,Yang,X.,Cao,J.,et al.Neural represen-

tations of close others in collectivistic brains[J].Social Cogni-

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2012:7,1-8.

[7]Turner, J. C.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ocial discrimination in the minimal group paradigm. In: H. Tajfel, ed. Differentia-

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M]. London:Academic Press,1978:101-140.

[8]Mitchell,J.P.,Macrae,C.N.,& Banaji,M.R.Dissociable medial prefrontal contributions to judgments of similar and dissimil-

ar others[J].Neuron,2006:50,655-663.

[9]Markus,H.R.& Kitayama,S..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91:98,224-253.

[10]Keenan,J.M. ,Baillet S.D.Memory for personally and significant events[M].In:Nickerson R.S., 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New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1980:651- 669.

[11]Zhu,Y.,Zhang,L., Fan,J.& Han,S.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in?uence on self representation[J].Neuroimage,2007:34,1310-

1316.

[12]Ng,S.H.,Han,S.,Mao,L.,Lai,J.C.L..Dynamic bicultural brai-

ns:a fMRI study of their flexible 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in response to culture priming[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0:13,83-91.

[13]Cousins,S.D.Culture and self-perception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

gy,1989:56,124-131.

[14]Heine,S.J.Self as cultural product:An examination of East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selv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1:69,881-906.

[15]Hofstede, G.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o American theories apply abroad?[J].Organizational Dynam-

ics,1980:9,42-63.

[16]Sul,S.,Choi, I.& Kang, P. Cultural modulation of self-refere

ntial brain activity fo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ocial identities[J].Social Neuroscience,2011:1,1-12.

[17]Ray RD,Shelton AL,Hollon NG,Matsumoto D,Frankel CB,et al.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nd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lf and mother[J].Soc. Cogn. Affect.Neurosci.2010:5,318-23.

[18]Gallagher, H.L.,Frith,C.D.Functional imaging of ‘theory of mind[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3:7,77-83.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篇4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内科护理教学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医学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运用科学方法对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一、现阶段中职生的特点

现阶段中职生大多都是没有考上高中,为了掌握一技之长,选择来到中专学习护理专业。很多学生不理解这个专业,甚至不喜欢这个专业,在家长和朋友们的鼓动下选择了护理专业。因此,他们大多数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基本没有学习主动性,不知道如何学好这个专业,找不到学习的目标,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加之学习能力差,所以学习每一门课都相当费时费力。

在中职一年级打下的基础不够牢固,医学基础课课时少,内容多,有些内容来不及讲授,很多临床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到,多适用于应试教育,而真正掌握的内容太少,致使中职生在学习临床课程时相当吃力。很多基础内容理解不透,临床课程无法顺利进行,需要重新复习基础课程,甚至要先讲好基础课内容,再缓慢引入临床课程。

二、内科护理学的特点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考试课,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各科有密切的关系。现阶段,内科护理学不仅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参加统考的必考科目,并且是参加护士资格考试和对口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所以,内科护理学在整个护理专业所学科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内科护理学内容繁多,基础学科内容涉及较多,护理要求具体细致,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能运用完整的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内科护理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

内科护理学在教学计划内所要传授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将来在工作中的需要,在教学中必须要找到学生欣然接受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医学相关课程。

三、中职学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如何顺利进行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2]。

结合学生和内科护理学特点,本人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感悟有以下两点。

(一)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病例,教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分析并从中概括出理论知识、操作要点或技巧,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并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

每次课选择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典型完整病例资料,让学生从病例资料中熟悉病情,结合所要学的内容分析病例,同时老师讲解课堂内容,将所要掌握的内容与所提供的病例联系在一起,病例分析结束的同时,本次课所要掌握的内容也进行完毕。讲解内容重点突出,并且容易理解。病例教学法可将把书本上枯燥的身体状况、护理要点与实际患者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分析判断的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扮演角色、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临床知识,学生无法理解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等理论知识,同时也不利于培养临床思维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在教学中,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操作为:将学生分为两组,交替扮演患者和护士,形成逼真的临床护理氛围,使学生体会更真切的临床护理体验。

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进行的健康教育指导,“护士”可以向“患者”进行有关日常饮食护理,血压自我控制,日常自我保健等方面的指导,“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提出自己的困难,寻求“护士”的指导。情景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态度,极大地提高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所运用。正如一句英语所说“Tell me,I forget;show me,I remember;involve me,I understand.(直接告诉我,我容易遗忘;展示给我看,我可以记住;让我参与,我才真正理解)”[4]。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教学方法,重点是将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起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5]。内科护理学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病例教学、情景教学等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学习,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郎延梅.《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J].当代护士,2014,3(2):34-35.

[2]路陶生,张惠敏.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专科学生外科营养护理实习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13-15.

[3]金莉,贾彦.病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9(5):55~57.

[4]鲁缀香.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06,6(9):4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 篇5

一、行动研究方法简介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首创的方法。他将个人行为的“场理论”应用于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在他看来,行动研究代表了实验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某种教育作用对实际的教育过程产生的效果,并对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用以改进实践活动。这可以看出其着眼点在于改善实践活动。目前,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等研究领域引入此法,用来探讨改进教育方法和改革评定方法。行动研究法与那种为控制研究方法,使研究对象不受研究者或实验事态影响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共同参与,即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三、行动研究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行动研究的类型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二是联合性的行动研究。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为: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协作性的行动研究(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协作性行动研究的特点是可以发挥多个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但可能在理论的指导方面较欠缺。

学校范围内的联合行动研究是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它的特点是有专业人员参与,有较强的理论指导,研究力量大,充分的发挥领导、教师、研究人员的作用。

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研究将改革措施实施于教学过程;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改革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学校管理评价;对已确诊的问题所施行的改革措施,如困难学生的教育措施,不良心理行为的娇正,环境因素的变革等。

四、行动研究法的特征

(一)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的。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可见:预诊在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行动阶段在于解决问题、改进实践。

(二)研究与行动相结合。行动研究的过程是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理论,系统的反思自己的实践,要求研究者深入实际.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并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以相互参与和共同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共同合作扬长避短。

(四)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从行动研究的框架中可见第一个循环完了之后,进入第二个循环,从而使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

五、行动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一)行动研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适应性和灵活性

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

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

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一动态结合与反馈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

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

(二)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 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性不够

六、行动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骤和程序要点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

(一)四环节(四阶段)模式: 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四个循环阶段。“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

“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考察”是第三个环节。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二)六步骤模式具体步骤为

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评述 篇6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严密的管理科学方法论体系

一、对管理科学及其研究方法的简单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可以按不同的维度划分为相应阶段,最一般的分法是按时间顺序将管理科学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以泰勒(Frederick·W·Taylor)、法约尔(Henri·Fayol)、韦伯(Max·Weber)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职能和过程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则是以梅奥(Elton·Mayo)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及随后发展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即被孔茨(H·Koontz)在1961年和1980年的两篇文章中描述为“管理理论丛林”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研究热潮。

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也同时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如:古典管理阶段侧重于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其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方法论基础之上的;现代管理阶段则更是移植了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他自然科学、统计学、系统论、文化学、法学等诸多学科方法论,并形成孔茨所称的“管理理论丛林”。1961年,孔茨发表了著名的《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把各种管理理论归为六个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他认为这些不同学派形成一个思想、理论和观点交织的“管理理论丛林”。其实,这里所谓学派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的学科方法在管理科学应用的结果,各学派的根本差别是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1980年孔茨也认识到这一点,在其《再论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把管理科学派归纳成包括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协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和情境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及经营理论学派等在内的11个学派,并认为所谓学派(School)应叫做方法(approach)更为合适。而且,这11个学派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也是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多种学科的方法。

二、当代管理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管理科学和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其基本研究方法有三种: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归纳研究的方法又称实证研究,这是一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由于管理过程非常复杂,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非常之多,而且还相互交叉,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往往只是综合的结果,所以大量的管理问题都只能用归纳法进行实证研究。但是,由于典型调查与实证研究必须有相当多的研究对象;同时,研究对象的状态不具有重复性,过去的实验结论也难以适用于将来,因此,归纳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法可以得到接近真理的结论,但是,由于管理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很难操作。演绎法是一种从简化了的事实出发,通过建立起能反映某种逻辑关系的模型(或模式),来寻找一般性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相互补充,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还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大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方法主要有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在内的“老三论”和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在内的“新三论”以及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等研究方法。

1.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系统论是20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具有普遍适用范围的现代科学。系统的理论方法是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方法用于管理科学,就是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以及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系统方法的特点是基于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要素间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有机关联性、系统的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这一方法具体包括系统理论、泛系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参量系统论、结构理论、层次分析论等方法。

2. 以控制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控制论思想描绘了管理形态和运动规律的多样性。控制论的方法主要强调系统状态的控制、反馈等等。这类方法主要包括反馈控制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辨识等一般性方法和模型化方法。

3.以信息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最初是一门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科学。信息论强调系统信息的传输、处理、接收、存储等。这类方法具体包括信息论、智能论等。

4. 以系统自组织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论的理论核心是系统的运动、发展和演化问题,尤其是揭示自然界中大量系统自发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的内在机制。这类方法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新三论”和超循环论等。一般认为,“新三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5. 以非线性科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非线性科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非线性数学系统和自然现象的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非线性科学的方法可以说是实验数学、真实实验和新型分析方法的综合,因此更具方法论意义。非线性科学主要包括混沌理论、分形几何理论、非线性数学理论、孤立子理论及非系统论等。

6.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里的相似是一种广义的相似,即这些方法是以空间、时间、结构、性质等的相似为基本点的。这类方法主要包括相似学、全息学、模型理论、比较学、周期学、系统动力学等。

7. 以数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数学方法作为管理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被用来建立模型和进行定量分析。使用数学方法所建立起来的模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并求出最优解。常用的数学方法主要包括概率数学、模糊数学、离散数学等等。

8.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经济学为管理科学分析方法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种分析方法要求对特定活动的费用(或成本)与效益(或效果)进行比较,旨在优化行为,以最低限度的支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原则”。管理科学中的价值工程就是经济分析方法的一种发展和具体化。

9. 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除了上述研究方法以外,心理学、历史学、法学、统计学、生态学、哲学等其他多种学科的理论或方法都可以作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根据前文对管理科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和对当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分析不难看出,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多学科移植性的特点。

所谓多学科移植性,是指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归纳法、实验法和演绎法这三种很多社会科学都会采用的研究方法外,主要依靠不断吸收和移植当代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随着历史的推移、人类的进步、新理论方法的不断诞生,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还会进一步丰富。它随时可能接收新分子加入,也随时可能在其内部形成新的独立的单元。如工业工程方法中的计量、分析物质、动作、时间等因素的方法促使泰勒发明了高速切削刀具和工作研究方法;记录、分析企业行为的财务会计方法,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依据,促使麦克金塞(J·Mckinsy)发展了预算理论;统计学中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知识被用来推断事实和处理不确定性管理问题,并使得休哈特(W·A·Shewhart)创立了统计质量管理方法;数学中的模型有利于求解最优或最满意解,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促使丹兹格(G·Dantzig)提出线性规划方法;心理学方法用来对人的需求、知觉和情绪因素进行研究,以确定科学有效的管理行为和模式,如梅奥的霍桑试验;社会学方法中对社会人群及人群之间关系的方法被韦伯用来解决管理组织问题并创立组织理论。前面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多学科移植性的特点。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之所以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移植性特征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管理活动本身的性质为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性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以及政治、法律、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这就决定了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管理问题必须用多种学科研究出来的不同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才能解决。第二,从事管理研究和实践人员的来源为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移植提供了可能。自科学管理方法产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开始研究管理问题,并使他们采用的方法带上了其各自习惯的特征。

近年来,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研究管理科学时开始习惯于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科学理论的精确化和科学化。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管理科学家过于迷信数学推理,严重脱离实际,出现了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他们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模型方法等对管理过程进行定量化、形式化的研究,以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过程,并试图说明人们只要利用这些用符号表示的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数学方程式就可以保证决策合理、行动正确、效益提高。事实上,作为多种学科组合的管理科学,人们对其规律性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管理问题还难以定量化,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加以描述,而这些问题的内在规律相当复杂,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属于长变化周期和多重结构的大系统。但是,如果因此而仅仅使用不精确的定性分析方法,并凭借管理者的经验来处理和决策,那么,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也常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已成为管理科学研究和创新中的重大问题。

四、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尽管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管理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而这种发展必然要依托于研究方法的不断科学化、精确化。

1. 继续吸收现代科技的新进展。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推动着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特别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管理中的各种模型,多至具有几百个变量的线性规划模型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迅速运算,或者进行动态模拟。因此,计算机更为广泛的应用将大大促进管理科学向更加精密的方向发展。

2. 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不断融合。由于以“科学主义”为特征的科学管理的方法偏向于“物”,侧重于对外在对象的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以“人文主义”为特征的人文管理偏向于“人”,侧重于对人的主观感受与体验的抒发与阐释。而两者的任何单极发挥都可能导致人类智力上的内耗。因此,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方法的融合将是21世纪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的企业文化研究热潮就是东西方两种管理模式的代表——日美管理比较的结果。21世纪无疑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纪,随着东西方两种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融合,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也必将不断融合。

3. 与哲学的结盟将更加深化。哲学是一种高层次、深远的理论思维,它以最高层次、最一般的范畴体系揭示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以最高的理性境界审视现象,展现人类的未来。因此,哲学是对管理活动作更深层次理性分析的重要基础。西方管理科学从20世纪初开始形成到现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在对“人”的认识上,从“经济人”经过“社会人”发展到“复杂人”、“管理人”;在管理理论上,从“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行为科学时期”、再进入到“管理科学丛林”的局面。应该说,这些管理理论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都有其局限性,而要解决当今管理科学的“丛林纷争”局面就必然要通过哲学的辩证思维对管理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进而推出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和规律。

4. 注重跨文化分析。21世纪是经济的全球化的世纪,而文化的全球化将更加复杂,因此对管理科学理论的跨文化分析是一个长期的研究方向。根据对管理科学理论所作的跨文化分析,我们可以肯定不存在一个超越任何文化背景的管理科学理论。因此,我们根本不可能构建出一种超越文化背景下的通用管理科学理论。也正因为如此,未来的管理科学研究必将负有文化背景分析的责任。

5. 与经济学方法进一步融合。尽管从总体上说,经济学是研究“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科学”是研究“怎么办”的问题,但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联系还是非常广泛的。经济学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应用经济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参与和帮助下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经济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的同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大多兼有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两栖性,几乎难以分清哪些是纯粹的经济学,哪些是纯粹的管理科学。众多的社会经济问题本身就需要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共同来研究,只要能解决问题,倒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分清这种学科界限。美国管理科学家西蒙(H. A. Simon)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作的研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说明他研究的经济决策问题不仅仅是管理科学而且同时也是经济学。因此,今后的管理科学研究应该进一步吸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五、结论

20世纪的管理科学研究因为来自各学科的专家以自己所熟悉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导致学派林立,显示了管理科学理论体系的一种散乱型、不一致性,使得管理科学不像一个严密演绎的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公理,像一个充斥着各种管理论断的大拼盘。但是,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管理理论自身的重整,管理科学必将在充分吸纳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己的分析方法,最终形成自己较为稳定和独特的分析方法体系。可以预计,今后的管理科学研究除了一部分要继续由管理实践总结出管理原理和方法,一部分会通过案例的设计和情境模拟寻求可能的管理结果外,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起严密的管理科学方法论体系,特别是要吸收经济学的营养,把理论架构的建立作为研究的重心。这一过程在开始时可以从一个高度抽象的人性模型出发,探索出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下的管理行为模式并以此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论。然后,逐渐放开约束条件,建立起多种层次、无限逼近真实人性和管理环境的管理模式、理论、公理、法则,最终建立起科学、严密的管理科学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崔援民.现代管理方法论.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2.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英)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4.(美)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程恩富,胡乐明.经济学方法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芮明杰.管理科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周三多等.管理科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苏东水.东方管理.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9.Warren R.Plunkett,Raymond F.Attner.Management:Meeting and Excee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6th Edition,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7.

作者简介:马成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上海实业集团副总裁;王国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上海实业集团发展研究部助理总经理。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篇7

一、实验法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不仅用来验证定理或定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树立科学实验的思想。实验,是培育学生成才的一方沃土。

切实把握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教好实验的关键。教师应采取一切措施,努力使实验过程回归自然、最真实、最少受干扰,在最接近其纯粹形态的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简易的设备进行实验。基于这一思想,从教学目的出发,利用仪器设备,控制或模拟原始现象,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勾画科学知识框架,直观形象地表现科学内容,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努力使教师层次化的实验过程、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技巧,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精彩的演示实验,努力将具体的表观形象转化为无形的结论,努力将无形的结论转化为色彩斑斓的新形象,最终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和学生一道,验证定理或定律。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好时机,应引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直至能默写出实验需用的仪器,能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欲望。让学生在实验中严肃认真,搞清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操作,抓住实验关键,注重数据采集,预料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寻找实验中各因素间的联系,以便通过自己的感知与思索,模仿与创造,去理解科学中的概念,去发现科学中的规律。

第二课堂实验组(如航模小组、电工小组、摄影小组、无线电小组、钳工小组等)为教师新辟了实验渠道。在那里,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一切物品,都可作为仪器使用。不妨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制教具,自己做土实验。例如,把两本书平放在桌子上,两书间留出1厘米的空隙,将直尺架在两书之间,用手指压直尺,观察发现直尺和手指皆发生形变,被压弯的直尺产生向上的弹力,发生形变的手指对直尺产生向下的弹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研究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我们周围就是一个大实验室,在生产和生活中,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与现实的距离会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会与所学理论结合起来,学生的认识水平,会由感觉提高到理论,从而达到借助于实验,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的理解。

二、比较法

比较是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处,区分事物本质特征,层层深入到事物的精蕴之中,以利于鉴别事物,认识事物,形成概念。

例如,在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可将其与一对平衡力作比较。如下表所示。

在讲解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图像,来比较几种不同的运动特征,如图1所示。

探究方法也可作比较,如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研究影响动能因素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方法和装置相似,它们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可以作比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教学中还有很多事物可作比较,如质量和重力;功和能;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声波和光波;研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和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等。比较可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活化科学知识。

三、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它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摒弃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准确简明地得到结论。

1. 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从实物抽象出来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简化和纯化,一方面近似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又与研究对象存有一定的差距。正因为如此,理想模型实验不纠缠于事物的细枝末节,而直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理想模型是将物体本身理想化。例如,单摆、薄透镜、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电子层模型、杠杆均反映了这一思想,即运用理想模型近似地处理研究对象——原型,进而深入研究原型,揭示原型的本质特征。

2. 理想过程

理想过程是抓住起主要作用的条件,暂时舍去起次要作用的条件的模型。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在高度不大时,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电子在电场中运动,可把电子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即不存在重力场,电子不受重力作用,因为此时重力与电场力相比,太微弱了。在研究二力平衡时,也不考虑塑料片本身的重力,在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忽略物体的高度等因素;在研究质量守恒时,也不考虑物质是否完全反应等。

3. 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用理想客体代替实在客体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是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过程进行逻辑上的分析、推理,得到结论。理想实验,不是实际进行的,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伽利略发现从斜槽滚下的小球,滚上另一斜槽,后者坡度越小,小球滚得越远,并以此为实验基础,设想了个理想实验:在无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借此论证物体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随着密闭器内空气逐渐减少,人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从而推导真空不能传声。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

四、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人们以观察、实验的资料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综合、归纳,最终以数学形式表述科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申明数学方法的这一精髓。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数学语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科学的语言揭示的科学问题也越来越深刻。如:欧姆定律、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定律等都是通过数学来揭示科学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反复讲解,数学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科学抽象,在大量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与数学方法自然地结合,即可得到结论,总结出规律。例如,如图2所示,甲、乙两光滑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总长度都相同,只是乙斜面由两部分组成,将两个相同的小球从两斜面的顶端同时释放,不计拐角处的机械能损失,试分析两球中谁先落地。我们可以利用如图3所示的数学图像来分析,这样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教师还应反复强调,数学提供的让人信服的计算,使人们从对物理现象的定性分析过渡到绝妙的定量计算——加、减、乘、除,乃至微积分,不仅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神奇的预见性,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展示出它的惊人的可靠性。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开始思考引力问题,尔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和开普勒三大定律,灵活地运用各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运算的种种转化,充分发挥数学的创造力,最终推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现在人类能够准确推测日食、月食出现的时间及位置;“神八”准确对接,都是数学的精妙利用。

数学以其精练而又准确的语言,叙述科学现象,揭示复杂的物体变化过程的内在联系,它与观察、实验有机的结合,从已知的关系求出未知的事物,数学方法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必须教导学生真正了解数学方法。真正掌握数学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介绍数学方法,让学生借助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去获取新知.

著名特级教师牟大全说过:“教学过程科学化,关键在于知识与方法的统一,在于师生心灵与思想共鸣。”为了让教学过程科学化,为了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达到和谐统一,也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以上所见,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如齐.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初探 篇8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

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从词义学的角度可分别就“教育”“科学”和“研究”三个词考察。“教育”是对象, 是基点, 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于人的发展的教育, “科学”和“研究”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基点;“科学”是一种价值趋向, 一种做事的理念, 也含有一种方法论的涵义。它表明我们从事研究工作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 是求真的还是求善的, 等等;“研究”就是专研、探究, 追问事物之源和究竟, 它表明的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此看来, 教育科学研究, 就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去探求关于人的发展的教育之本。对它的研究是为着人的发展服务的。以前, 我们一直争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 实质可以转换成教育学的“合理性”问题:既是科学的, 也是人文的;既是求真的, 也是求善的;既是合规律性的, 也是合目的性的。

基于以上的理解,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就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元的;既不是纯自然的, 也不是纯人文的, 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只要对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用, 什么方法都可以采用。当然, 其方法的采用是符合规范的, 对所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有效, 主体擅长运用此方法。方法的问题是适当地选择问题。用费耶阿本德的话说, 就是“只要有用, 什么都行”。需要指出的是, 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时代, 会侧重对某一种方法相对关注。不管取舍何种方法, 都要遵循相应的方法论原则。

二、教育科研的方法论原则

1. 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统一的原则。

逻辑与历史的结合, 并不是简单地将二者拼在一起, 它体现在作为一门科学理论中是这样的一种结合:以具体的现实为其原形, 运用的方法不是历史的方法。恩格斯称其为“比较通俗的形式”, 是逻辑的方法。它不是在历史的叙述中提取逻辑, 而是在逻辑的叙述中把握历史的联系。第一, 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思索, 是对它进行科学分析, 总是采取同其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 总是从教育历史发展过程的完成结果开始的。这就是说, 用逻辑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不是踏随教育历史发展的轨迹, 而是站在一定的制高点上来审视教育的历史。第二, 要使逻辑分析和抽象达到充分而完全的程度, 只有教育发展的“成熟”和“典型形式”才能做到。现代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完满程度, 对合理科学地运用逻辑方法研究教育理论提供了典型形式和成熟机制。第三, 教育科研要以历史和现实的教育现象或教学事实为基础, 具体分析和概括各教育范畴。寻找、发现和揭示它们之间有规律性的联系, 并随时以事实加以检验。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范畴间的逻辑联系要符合现实的历史联系。

2. 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统一的原则。

首先,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有区别的。研究方法是材料在头脑中的辩证思考过程, 它表现为对材料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最终在思维行程中形成一个“先验的结构”。而叙述方法是一种可以用适当语言和逻辑形式研究过程和结果再现出来的方法。叙述常从抽象的规定出发, 展开成一个理论体系, 它虽然反映研究方法的一大部分, 但不能尽含研究工作全部丰富的内容。因为它受语言规范和部分逻辑规律的限制。其次,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统一的。二者仅是形式上的不同, 而不是性质上的差异。研究是叙述的前提和基础, 叙述是研究的再现和体系化。缺乏研究的叙述是简单肤浅的叙述, 是没有根据的东西, 缺乏叙述的研究只是纯主观的东西、不可捉摸的东西, 二者密不可分。

3. 事实与价值统一的原则。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 观点与材料、判断与事实 (数据) 、规律性与目的性都要统一。这就是说, 研究要以观点统摄材料, 材料要为观点服务。作出判断要以教育事实 (数据) 为基础, 在充分分析材料、事实的基础上找出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 作出理论的概括、提炼和判断。事物的规律是研究的第一目标, 只有揭示教育规律, 才能按规律办事, 进而指导教育改革实践。

4复杂性思维方法论。复杂性思维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研究中所关注的。以教学为例, 现代教学观认为, 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由多种要素和多个方面组成、多重环节展开并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这种过程的复杂性必然造成教学结果的多样性。因为结果又涉及众多因素, 并非所有的因素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且, 能加以控制的因素所产生的课堂环境也许又不能反映真实的课堂情境。环境中的任何一个细微差别都可能导致结果显著不同, 这是教学这类复杂系统的性质决定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 这表现为: (1) 多元性:多种不同的任务和事件在课堂里发生, 一件事可能产生多种结果; (2) 同时性:许多事件在课堂里同时发生; (3) 即时性:教师须在许多事情发生时作出反应;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课堂会有不希望的事发生, 发生在一个学生身上的许多事, 其他学生可以看到; (4) 历时性:师生相处一段时间后, 会形成共同规范和相互了解。如此, 就要求我们用复杂性思维方法, 即要求我们在思维时永远不要将概念封闭起来, 要粉碎封闭的疆界, 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 努力掌握多面性, 考虑到特殊地点、时间, 又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整体。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

校本教研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形式。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提倡“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新课程为导向,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所以, 中小学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可见,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第一,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所以,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 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三位一体的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 教师的历时性、前后反思、自我反思和通过集体研讨、观摩教学的共时性与对比反思特别重要。

1.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的要义是:为了行动而研究;通过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 (归纳) 、比较法、叙述法, 等等。下面以课堂观察为例作简要说明。

从观察者的身份来说, 如果观察者是该班级的教师, 也就是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直接进行教室内的观察。此时, 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与经验, 包括学生的学习性行为、学生的人际间互动情况, 以及有关学生穿着、仪容、所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

从观察的途径和手段来说, 如果观察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录像带, 或是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时, 则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及经验都是主要的观察重点。教师方面则包括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 甚至于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等都是值得观察的对象。

从教室情境来看, 由于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等因素, 以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都足以影响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因此, 在观察师生的行为之余, 还要注意观察教室内外的情境, 以及教材的使用状况。

2. 叙事研究法。

教师自己叙事:教师处于主动地位, 直面自己的教育事实,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 从自己经历的教育生活中“梳理”“寻找”故事, 并予以咀嚼、回味和反思, 获得思维升华、境界开朗或唤起读者的共鸣。如教育手记、札记等;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者为叙述者或讲述者。其中, 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替出现。

掌握叙事的两个要素:事件 (内容) ——一个波折、一个跌宕、一段难忘的往事和激情的回忆。主题 (结构) ——揭示某个主题的意义, 为“颗颗星星, 成为点缀意义的星空”。课堂教学生活场景——教育叙事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概述与思考 篇9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概述

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最早发表有关人类心理现象的著作《灵魂论》以来, 有很多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实质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心理学的研究有悠久的过去。但是亚里士多德后的2000多年时间, 心理学一直没有脱离哲学的樊篱, 在中世纪甚至曾沦为宗教的工具。所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心理学不能被称为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直到19世纪后期, 很多科学家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并发现一些重要规律, 心理学才开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各发展阶段、各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方法及其研究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中。即使在同一研究领域, 由不同方法论指导的研究方法也常同时并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水平、多层次和多角度的。

二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纵观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心理学发展史也就是心理学流派层嶂叠出、交错发展的历史, 在这期间, 研究方法起了先锋者的角色。心理学研究方法每有一次大的突破, 心理科学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一, 不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哪个角度进行分类和评说都不能脱离心理学研究的本体——人的价值 (或人性) 。每一种研究取向或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适合自己的研究范围和侧重点, 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后天缺陷, 换言之, 在运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之前, 应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有价值、有个性、有意义的活生生的个体, 一个融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于一体的生命体。任何一种方法的运用都不能忽视人作为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 基于自然科学模式得到的心理学结论其外部效度不高的特点, 心理学家应发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尤其要发展有心理学特色的方法和技术, 在目前心理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中, 真正体现心理学自身特点的可谓寥寥无几, 绝大多数是从其他临近学科 (如数学、物理、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中借鉴和移植过来的。心理学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首先要有一整套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为支撑, 在这方面, 皮亚杰、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虽然主流心理学对此仍颇有微词。当然, 心理学发展有自己的方法和技术, 但也并不排斥从其他相近的成熟学科中吸收和借鉴有效的方法以获得新生。

第三, 心理学研究应将重点转向日常生活, 研究要注重自然性、真实性, 要尽可能进行现场研究和行动研究, 以寻求结果的普遍性意义, 忽视对基本生活经验的了解和研究, 心理学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几年, 由于受习性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出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生态化运动,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使心理学从大多数无现实意义的实验室研究回归到对人本身的关注, 科学研究不仅在于追求理性上的真, 还在于关怀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善和美。

第四, 注重方法形成的多元化和整合。心理学在进入科学殿堂的同时, 其内部的分化也悄然开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对人进行的研究由于人本身的属性特点, 也就自然相应地分为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冯特的工作反映了他企图在心理学中整合人文、科学两种研究取向的态度, 但事实上, 冯特之后的心理学研究, 走的是一条“片面科学化”的道路, 以实证主义为逻辑起点进行心理学的纯自然科学化研究, 从科学主义的立场出发, 认为心理学应坚持自然科学的学科定位, 主张以实验、实证、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人的心理和行为, 因而班尼斯特说“心理学家一直企图加盟到科学俱乐部中去”。科学与人文两种研究取向的分化, 必然导致心理学研究方法出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分化。量化研究是基于理性和逻辑之上, 借助数学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测量、分析等手段来把握事物, 结果以数字的方式呈现。

三新型定性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

长期以来, 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受到压制。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的母体是从实验开始的, 因此, 在心理学研究中, 实验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凡不能以实验重复的研究都被视为是不科学的。另外, 其自身也存在着缺陷, 在早期的定性研究中, 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操作方法, 主要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理论思辨, 使研究结果的效度、信度受到极大的怀疑。

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也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创构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常常受到一定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心理学许多问题的研究必须扎根于本土。在这种背景下, 人们开始重新对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发掘和充实, 形成了新型的定性研究——质的研究方法。直到今天, 量化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但是从质化研究方法开始, 心理学研究方法已经踏上了多元化发展的征程。

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方法初探 篇10

1 科学道德及科学道德问题

“道德”一词源于《道德经》, “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 “德”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 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科学道德是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 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 也具体表现为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 科学道德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科学的理解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道德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 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其主要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 过分看重短期目标, 急功近利;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 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 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 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 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公民科学素质不高, 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的发生。科学道德问题会误导科学研究的方向, 导致科技资源低效使用, 甚至引发腐败行为。

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道德问题的出现, 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 这就要求青年科技工作者自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天起就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 摒弃学术不端行为, 牢牢恪守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的基本规范。

2 研究生常见的科学道德问题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 研究生常见的科学道德问题主要有以下8 种类型: (1) 捏造数据或结果, 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2) 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 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 (3) 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抄袭他人作品等; (4) 成果、学术论文一稿多投; (5) 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术论文; (6) 发表学术论文时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署名, 或未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标注资助基金项目; (7) 虚开或篡改发表文章接收函, 虚开实验经费发票; (8) 伪造导师或专家推荐信及其他评定意见, 伪造导师、领导或专家签名。 其中又以 (1) 、 (2) 、 (3) 最为多见。

3 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方法

3.1 教育引导, 营造氛围

目前,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发现, 38.6%的科技工作者自认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了解, 49.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系统地了解和学习过科研道德知识。由此可见, 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势在必行。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发挥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组织的作用, 努力营造境界高尚、底蕴深厚、激励创新的大学文化氛围。

3.1.1 开设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相关课程将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 明确科学道德培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强化研究生对科学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开设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相关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相关科学道德各级文件的解读、古今中外科学道德典范、科学道德问题事件分析及学术论文科学性探讨等。

3.1.2 举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系列讲座围绕“科学道德”这一主题, 从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科研伦理、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楷模等方面着手, 聘请国内资深专家定期举办讲座, 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道德楷模, 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讲座结束后, 就讲座内容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并要求研究生上交书面交流心得。

3.1.3 组织开展与科学道德问题相关的主题辩论会要求正反两方研究生全面收集资料, 突出良好的科学道德修养对研究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及科学道德问题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的危害, 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研究生严格自律, 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

3.1.4 充分发挥导师的模范作用导师在研究生求学过程中扮演了诸多角色, 导师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及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研究生。这就要求导师严谨求实、以身作则, 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营造诚信和创新的科研环境。

3.2 完善制度, 科学监管

对研究生开展科学道德教育通常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尚未引起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足够重视, 多未形成成文的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研究生科学道德管理规范与监督制度是研究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主动自律的关键。近年来, 我国科协先后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术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使研究生科学道德培养有据可依、有纲可循。

3.2.1 制订《研究生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 制订和完善科研行为规范, 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 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教育, 加强导师师德教育, 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3.2.2编写《科学道德宣讲读本》《科学道德宣讲读本》以当前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的科学道德建设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 作为研究生的学习资料, 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 同时有助于指导研究生遵守科研活动中的科研规范。

3.2.3建立研究生诚信档案建立研究生诚信档案, 完善记录机制, 内容包括研究生本人承诺书、研究生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基于诚信档案, 对研究生诚信状况按级别进行科学分类, 定出可操作的量化考核标准, 成立相应的研究生诚信评估部门, 构建诚信测评体系。

3.2.4 改革考评制度, 做到奖惩分明改革现行的考核评价、评估与奖励制度, 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将科学道德评价纳入考评范围, 并予以量化, 加大权重,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防范和查处不端行为的力度, 明确奖惩办法, 对违背科学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分、取消资格等处罚。

3.2.5 成立监督机构, 加大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或学生组织, 制订监督条例与办法, 重视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加强监督检查, 完善合法而有效的监督手段, 增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威慑力。对查证属实的不端行为给予应有的处罚, 使违规者付出必要的代价。

教育和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和约束机制, 有助于研究生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 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摘要:从科学道德的含义入手, 总结研究生存在的主要科学道德问题, 指出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系列讲座、组织主题辩论会、发挥导师的模范作用来教育引导研究生, 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科学道德环境, 同时应制订规范、建立诚信档案、改革考评制度、成立监督机构来科学监管, 方能使研究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自律, 从而更好地完成科学任务, 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述评 篇11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跨文化;主位研究;客位研究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里,一直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重视实验法,把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发展因素等排除在实验室外,往往会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例如,在做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很多相同的情境假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实验,很有可能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是文化的多样性、可变性的函数,而不是生物学的不变因素的反映。此外,传统的心理学还带有种族中心主义色彩,尤其是西方心理学会想当然地把理论和研究结果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的普遍有效的结论,很有可能会产生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扭曲和误读,因此跨文化研究增强了心理学的理论性和方法的严谨性,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缺陷。

二、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取向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拥有一定的文化模式可决定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价值取向,个体同一定的文化模式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成心理学的一门专门研究领域。虽然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个体生活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其心理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

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与跨文化研究紧密相关的研究方式。主位研究指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概念和行为解释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主位研究中的研究者由某种文化内部熟知该文化的人承担,他只从该文化内部研究个体行为,而不对其他文化进行概括;在主位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概念、理论架构及判定行为的标准只是针对于一种文化,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而客位研究指的是对各种文化的行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存在的东西。从事客位研究的研究者往往都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多种文化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下的各种行为。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是客位研究,即通过对几种文化的概括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的存在,但必须要以主位研究为前提。

三、跨文化研究的目的

跨文化研究方法是实证性地在对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寻找普遍性,说明人类哪些方面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哪些行为是根据何种文化因素变化而形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经常用来检验文化因素,尤其是在某一社会中具有同质性的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虽然跨文化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水平行为,但它一直把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口水平现象联系起来。从人口水平来看,背景变量主要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这些背景变量通过干涉发展过程的变量来影响人的心理特征。

四、对跨文化研究的总结

任何研究方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賴于对变量的控制水平。变量的控制可以降低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由于文化这个背景变量的关系,对变量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不可否认在设计一个跨文化研究时,过分强调项目的无偏向性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在语言学中,一个文化中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不可能完全遵照原文化中的意义,还必须得根据本文化中的实际状况进行翻译。另外,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时候,还应该建立其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常模。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将翻译过来的研究材料所获得的数据或者问卷解释直接用来使用,而忽视了当地文化的特征,往往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以本土心理学发展作为基础。跨文化研究的有效运用,可以在融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中外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更具有普遍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Rohner R.P.Toward a Conception of Culture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4,15(2):111-138.

[2]陶德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57-6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德育教研室)

科学采煤方法的发展现状研究 篇12

采煤需要科学, 这个本来就是无可争议的问题, 最近又被有些大学者提出来, 可见我国采煤还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 严重影响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钱鸣高院士在“煤炭产业特点与科学发展”中, 提出科学采煤的5个主要方面:煤炭生产机械化、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矿井矸石与利用、煤矿安全生产和提高资源回收率。钱鸣高院士认为煤炭开采科学技术的主要体现, 一是安全生产, 二是提高资源采出率, 三是保护环境, 四是机械化开采以提高效率。若不在这些方面进行管理, 必然不是科学采矿, 而是在利益驱动下的野蛮采矿。

1 全面提高长壁综采的科学开采水平

从1954年英国装备了世界上第一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长壁综采在世界上采用半个多世纪, 已经成为煤矿开采的本质安全技术。发展长壁开采的早中期, 也是煤炭科学研究异常活跃的时期。长壁工作面支架支护的目的, 就是要把冒顶限制到最低限度, 衡量支架效果的尺度是“冒顶”。我国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初期实践也表明, 控制顶板的关键, 就是防止工作面端面的破坏, 因而选择支架不仅仅要有足够的工作阻力, 更重要的是对端面无支护空间顶板的有效支护。

近年来, 我国煤矿发展高产高效的重要经验之一, 是以高阻力、大功率、数字化自动控制、高可靠性的装备支持工作面高速长距离推进, 高产高效开采必须有可靠的地质保障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韩德馨院士和彭苏萍教授提出, “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是根据高产高效矿井机械化、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 以地质量化预测为先导, 以物探、钻探等综合技术为手段, 并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生产地质工作的动态管理。它要求为矿井设计、采区布置、生产准备、采面布置到回采等各个层次或阶段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因此, 要实现煤矿生产的高产高效, 除选择优势资源区块为开采场地外, 更重要的是对影响煤炭开采的地质因素有系统和清楚的掌握”。

需要指出, 并不是所有的矿区和矿井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都能创造“世界纪录”。依赖于一定的煤层赋存条件, 一个矿区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开发强度, 也决定了工作面应有一个合理的生产能力, 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探讨了矿区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认为应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分散开发、就近转化、保水采煤的开采总方针, 坚决杜绝小煤窑滥采乱挖, 组建大型集团公司统一开发, 作好煤炭液化、气化、水与煤关系的研究工作, 确保矿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煤炭开采也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夏玉成教授在“构造环境对煤矿区地表环境灾害的控制作用”一文中指出, 在不同构造环境下, 同样强度的地下采矿活动在地表所造成的环境灾害现象是有明显差异的。在不同构造条件的煤矿区, 地质环境的抗扰动能力不同, 因而对地下开采的承载能力也就不同。抗扰动能力强的煤矿区可以承受较大的开采强度, 而抗扰动能力差的煤矿区, 同样强度的地下开采, 就会导致严重的地表损害甚至环境灾害。从这个意义上说, 与地下采矿有关的煤矿区地表环境灾害, 源于采动, 但其形式与发展受控于构造环境。而采动损害是指由于地下采动在地表产生的开裂、沉降和塌陷等严重损害地表生态环境的地质灾害。在构造介质、构造界面特征相似, 开采强度也相同的条件下, 煤矿区采动损害与其所处的构造应力场性质有关。在构造挤压区, 一定的地下开采强度可能不会对地表造成强烈损害;而在构造伸展区同样强度的地下开采则可能对地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长壁开采应该提升到一个新的科学平台, 进行开采环境评价以保证合理的开采强度, 不损害地表环境。

2 规范小煤矿采煤方法

李毅中局长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讲话指出,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放宽办矿政策, 提倡“国营、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大中小煤矿共同发展”, 受“有水快流”的影响, 个体煤矿大量出现。原有的集体所有制煤矿通过承包租赁、转让出售、股份改造等方法途径, 转变为个体或民营煤矿。1995年全国乡镇煤矿多达72919处, 产煤6.66亿t, 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的48.9%。2005年8月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开始之际, 全国共有小煤矿约2.3万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截至2007年6月底, 累计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井9075处。据统计在建、改扩建小矿约为3270处。以上合计, 目前全国共有小煤矿1.7万处左右。经过整顿关闭之后保留下来的小煤矿, 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总体上得到改善, 安全保障能力有所提高。这是对我国小煤矿发展现状的总体认识。

目前“合法”存在的有以下几类:

长壁留煤柱采煤法:其基本技术特征是工作面长壁布置、长壁推进。一类是每推进一段距离, 保留一部分煤柱, 形成问歇式推进;一类是在采空区保留一部分煤柱, 以支撑顶板防止工作面切顶。

现代房柱式采煤法:主要是指引进国外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煤法或短壁采煤法, 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现代房柱式采煤, 以连续采煤机或掘进机开掘巷房和回采煤柱、机械装煤、采用梭车或胶轮车运输、锚杆支护技术或专用自移支架为主要特征。

条带采煤法和条带放顶煤采煤法:这是国内外“三下”采煤, 为了控制地表下沉, 广泛采用的一种采煤方法。开采区域采用类似长壁布置的方式, 上、下部边界分别布置通风和运输平巷, 垂直于通风和运输平巷划分若干个开采条带, 条带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煤柱支撑顶板。还有在若干个条带开采后, 保留一个宽度更大的隔离煤柱。采用条带布置, 在开采特厚煤层时, 沿底板布置开采层, 放落其上放的顶煤, 称为条带放顶煤采煤法。

上述三类采煤方法, 实际上也是国内外除典型的长壁采煤方法外, 广泛采用的。都已形成自身的关键技术体系, 鉴于文章分量限制, 就不再赘述。长壁留煤柱开采, 是国外在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前, 采用的四类采空区控制方法之一。主要是单体支柱支护的条件下, 支护阻力不足以抗御顶板压力时采用。长壁留煤柱采煤方法长壁工作面不能连续推进, 遇煤柱就搬家, 一般采用单体支柱, 制约生产能力, 需要进一步改进。

3 大幅度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

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是和上述三个大问题紧密相关的, 长壁开采、放顶煤开采和小煤矿开采科学化规范化, 必然导致采出率的大幅度提高。采出率是衡量科学采煤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煤炭生产第一大国, 也是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的国家。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23.25亿t, 占世界产量的35%左右。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并不“丰富”, 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的煤炭浪费十分严重, 首先是煤炭资源的实际采出率 (有习惯称回采率) 很低。据原地质工业部部长朱训说,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 (曾称统配煤矿) 的总体采出率只有30%, 国有地方煤矿的总体采出率只有20%, 乡镇煤矿的总体采出率只有10%。据李毅中今年在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全国小煤矿资源回收率也只有15%。

上一篇:智力发育下一篇:比较文学接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