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发育

2024-08-12

智力发育(精选11篇)

智力发育 篇1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又称智力低下, 是指18岁前在个体发育时期由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引起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 并有社会适应行为的显著缺陷, 是一个常见的、备受关注的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精神心理、教育和社会问题[1]。MR是我国目前儿童残疾的第一位原因, 该病影响我国人口总体素质, 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小儿智力糖浆主要由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雄鸡等组成, 功能调补阴阳, 开窍益智。临床用于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本文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行综合康复治疗的MR患儿服用小儿智力糖浆。探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MR患儿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由我院康复中心评测的诊断为MR儿童共11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入组患儿均接受一般MR康复治疗, 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58例。治疗组中除接受MR康复治疗, 均口服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对照组中仅接受MR康复治疗, 不口服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治疗组中, 男39例, 女19例, 年龄8个月~11岁, 对照组中, 男41例, 女17例, 年龄9个月~1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所有病例在进入治疗前均详细询问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围生期情况、母孕史等, 同时详细询问患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对患儿的抚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等。智商测定均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2]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测试。根据智商和适应能力受损的程度, 定为轻度:IQ 50~69分, 适应行为轻度缺陷;中度:IQ35~49分, 适应行为中度缺陷;重度:IQ20~34分, 重度缺陷;极重度:IQ<20分, 明显重度缺陷。纳入标准[3]:采用同一智力测量表评定: (1) 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即智商低于人群均值2个标准差。 (2) 适应行为缺陷。 (3) 表现在发育年龄。排出标准:孤独症、遗传代谢疾病等进行性疾病。

1.2.2 用药及治疗

入组患儿均接受一般MR康复治疗, 治疗组中58例均口服小儿智力糖浆治疗。 (葵花药业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10m L/支) 。用法:10 m L/次, 3次/d;疗程为3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由专业医生对患儿进行监测指导, 采用韦氏智力测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bayley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检测, 根据卫生部《中医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评价, 在治疗满3个月时重复进行以上测试, 观察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患儿的病因

116例智力低下儿童, 108例病因明确, 8例病因不明。108例病因明确患儿的病因见表1。

2.2 轻、中、重、极重度MR患儿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智测结果

极重度治疗组MR患儿治疗后IQ均值比治疗前提高5.9分, 对照组提高4.0分, 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重度MR患儿治疗后IQ均值比治疗前提高5.8分, 对照组提高4.5分, 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中度MR患儿治疗后IQ均值比治疗前提高9.0分, 对照组提高6.4分, 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轻度MR患儿组治疗后IQ均值比治疗前提高8.4分, 对照组提高6.7分, 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2。

用成组t检验比较治疗组前后IQ, P<0.05, 治疗前后IQ有明显差异;用χ2比较两组治疗后IQ, P<0.05, 治疗组较对照组IQ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MR是智力损伤发生在发育时期的智力残疾, 主要表现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障碍。在幼儿时期主要表现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全面落后。我国1988年的调查显示, 全国0~14岁儿童MR平均患病率为1.07%[3], 可见其有较高的患病率。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我国, 过去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 对这些患儿的康复治疗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使得许多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致使他们在认知、语言及肢体运动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与正常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并可出现心理及社会适应等诸多问题。因此早期治疗MR患儿, 使他们尽早回归社会,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重要的责任。

本文116例MR患儿病因中, 生物医学因素占70.2%, 该比例与相关报道[4,5]相似, 而且以产前因素和产时因素为主, 母孕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达27.59%, 先兆流产者为24.14%, 患儿出生时的窒息发生率达22.41%。这说明MR的发生与围产期的因素, 特别是窒息有关, 所以创造良好的妊娠环境, 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 提高围生期医学水平, 及时识别及纠正窒息, 以预防和减缓MR的发生。有研究也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对儿童智力的发育影响很大, 已经发现绝大多数MR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特别是轻度MR[6]。大部分MR儿童在学龄期才被老师或家长觉察, 这可能与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 父母对MR的不良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 不重视学龄前尤其是4岁前儿童的智力教育, 不了解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以致未能及时发现, 错失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机会有关。本文MR儿童残疾严重程度高, 轻型与重型病例之比为1.2∶1, 接近于国内普通儿童人群MR轻型与重型之比1.5∶1的报道[7]。

中医认为MR是因为儿童先天不足, 髓海不充, 脑失所养所致, 中医辨证属于阴阳失调、心神不宁。治疗以调理阴阳为其根本治则, 小儿智力糖浆收载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 是由远志、石菖蒲、雄鸡、龙骨、龟甲等药材经提取加工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具有开窍益智, 调补心肾, 滋养安神等作用。本组方来源于《千金方》中的“孔圣枕中丹”, 以“脑为髓之海”, “肾可主骨生髓”, “后天济先天”等中医理论为基础, 小儿智力糖浆中, 龟甲滋阴潜阳, 益肾强骨, 养血补心, 既能滋肾阴又能潜肝阳;龙骨入心、肝、肾经, 本方取其镇惊安神之功, 与远志配伍则交通心肾;菖蒲归心、脾经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远志主人心肾经, 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 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 并能交通心肾, 安定神志;《神农本草经》认为雄鸡能使人上通神明, 辟除邪秽不祥之气, 但凡体质虚弱或久病虚损者, 用之足以滋补强壮。诸药合用, 既能滋补肾阴, 又能潜伏肝阳, 通过调理小儿体内阴阳平衡而标本兼治, 对于由阴阳失调、心肾不足、肝阳偏亢证引起的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疗效显著, 对儿童智力发育差及健忘, 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国内学者也有研究发现小儿智力糖浆经智力实验和对离体动物脑组织脂质氧化作用的测定, 有明显增强智力思维的作用, 对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明显的降低, 对小儿智力发育迟缓和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8]。

本文通过对智力低下儿童采取药物、智力运动机能训练的综合干预, 结果表明,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MR患儿的IQ均值都有提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本文结果显示, 对于MR患儿予小儿智力糖浆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干预, 有助于其智力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 对于MR患儿应早期、积极地进行智力、运动机能整合训练, 辅以药物治疗, 研究结果已经表明[9], 从新生儿期开始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促进正常儿智力发育, 预防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MR, 干预得越早, 坚持的时间越长, 效果就越好。而且许多MR儿童最终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儿童的态度以及对患儿功能障碍及能力低下的有效处理。家长和医生的全面配合, 对MR患儿采取早期综合干预, 开发患儿的潜能、使损伤的大脑达到最大程度的代偿和重塑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邹小兵, 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31.

[2]Price LR, Raju N, Lurie A, et al.Conditional standard errors ofmeasurement for composite scores on the Wechsler Preschool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Third Edition[J].Psychol Rep, 2006, 98 (1) :237-252.

[3]吴希如, 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640-641.

[4]饶兆英.1772例小儿智力低下病因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遗传杂志, 2000, 8 (1) :97.

[5]杨秋苑.131例智力低下儿童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 2004, 20 (5) :563-564.

[6]Freeman JM, Gordonaver Y, Brann AW, et al.National institutesofhealthreorton causesofmental rdtardation and cerebralPalsy[J].Paediatrics, 1985, 76 (3) :457.

[7]左启华, 雷贞武, 张致祥, 等.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病因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1994, 74 (3) :134.

[8]谢平.小儿智力糖浆的益智健脑作用研究[J].开封医专学报, 2000, 19 (2) :7.

[9]沈抒.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治疗及其预后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18 (1) :28-30.

智力发育 篇2

首先先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婴儿来说基因的赋予就是一生的开始,那么后天的发育条件也是孩子的垫脚石。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篇文章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婴儿智力发育的相关介绍。

一、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吃软怕硬”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篇3

不吃硬食,孩子不仅会有牙齿排列不齐的危险,连智力也会受到影响。

影响一:“吃软怕硬”不健脑

“吃软怕硬”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远不止于牙齿,还有大脑。我们所讲的对大脑进行刺激,不但是要让大脑去思考问题,而且包括咬食物时对大脑的刺激,两者对大脑均有益。只吃软,头脑会变得痴呆。咀嚼运动可使流向大脑的血液量明显增多,促进大脑发育。

影响二:小儿便秘影响智力

有关医学研究中发现,2~6岁的儿童长期便秘者,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但是,他们在通过药物治疗,大便通畅后的几天里,情绪就明显好转,“呆头呆脑”的各种反应减轻。然而,这种儿童大多又很快便秘,恢复到原来那种“呆头呆脑”了。专家认为,经常性的便秘,儿童会感到腹胀不适,但因无法表述自己的这种不适,更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其注意力过多集中在便秘不适上,故会对外界事物淡漠而变得“呆头呆脑”。

专家支招一:半岁宝宝也应软硬兼“食”

专家提醒,不光是儿童和成年人应多吃硬食,即使是出生几个月的宝宝也应该软硬兼“食”。年轻的父母常常担心宝宝乳牙的承受能力,总是限制或避开硬食,但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婴儿出生后6个月,其颌骨与牙龈就已发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乳牙萌出后,更应吃些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饼干等,通过咀嚼动作牵动面肌及眼肌的运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弓、颌骨与面骨的发育,既健脑又美容。

专家支招二:少吃精白米、面类

抚触对正常婴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篇4

关键词:抚触,婴儿,智力发育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抚摩, 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产生生理效应, 促进婴儿健康发育的方法。我科自2006年以来, 开始对新生儿进行婴儿抚触治疗和训练, 为了探讨这种方法与婴儿智力发育的关系, 我们对2007年2~6月在我科抚触的40名新生儿和未经过抚触的40名新生儿进行了对比观察并随访, 发现实施婴儿抚触对正常婴儿智力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6月在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正常新生儿80例, 要求新生儿均需达到足月、体重正常、Apgar评分>8分、无神经系统疾病、年龄 (15.1±5.8) d;母亲年龄23~30岁, 母孕期健康;父母的文化程度均在高中至大学之间, 经济收入中等, 家住郴州市城区。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 抚触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抚触组男24例, 女16例;对照组男26例, 女14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体重、NBNA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采用的主要喂养方式一致,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抚触组婴儿, 每天抚触2次, 头半个月由专业护士在专门的抚触室内进行, 室温恒定在26~28℃, 播放轻松柔和的音乐, 一般选择在婴儿2次喂奶中间、情绪愉快时进行, 抚触时双手要温暖, 适当涂用婴儿润肤油, 动作轻柔, 按照前额、头部、下颌、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的顺序进行, 每次15~20min, 每个动作6~8次为宜, 同时, 抚触人员要与婴儿亲切的进行眼神、语言等情感交流, 操作时严密观察婴儿的反应, 如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时, 应马上停止, 在此期间教会家长熟练掌握抚触方法。半个月后由婴儿家长在家中进行抚触, 持续3个月, 其中每半个月进行面对面的抚触指导一次, 电话联系两次以了解抚触中出现的问题、婴儿反应并鼓励坚持。观察期间, 每月指导家属记录睡眠时间, 观察婴儿体温和大便情况。

1.3 发育评估

两组婴幼儿在抚触前进行NBNA评分, 3个月后用盖塞尔 (Gesell) 量表进行测试, 评出五个能区的发育商 (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 。

1.4 消化系统疾病标准

对于有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甚至脱水的住院治疗的患儿为消化系统疾病患儿。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 抚触前及抚触3个月NBNA评分、盖塞尔评分、睡眠时间用均数与标准差计算, 采用t检验;消化系统疾患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婴儿抚触前NBNA量表评分的比较两组婴儿抚触前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见表1。

2.2 两组婴儿3个月后Gesell量表评分的比较婴儿抚触3个月后Gesel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见表2。

2.3 抚触组与对照组睡眠时间的比较

抚触组婴儿安静, 易入睡, 睡眠时间长, 平均睡眠时间为16.51h, 对照组平均睡眠时间为16.25h, t值为2.195, 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4 两组腹泻患病率情况的比较

抚触组发生率为5% (2/40) , 对照组发生率为20% (8/20) , 差异有显著性 (χ2=4.1, P<0.05) 。

3 讨论

抚触可促进婴儿智力发育。三岁前, 尤其是出生的第一年, 是婴儿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从零岁开始的外部刺激, 将成为大脑发育的向导。在此阶段如婴儿在常规环境中生活, 则大脑各部分的神经细胞会按一般的速度发育;如果受到外界刺激越频繁, 越积极, 脑神经细胞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假设没有受到刺激, 则会终止发育。婴儿抚触是对婴儿皮肤的一种温和的、积极的刺激。因此, 是抚触产生的刺激作用促进了脑神经细胞发育, 从而促进了婴儿智力发育。

另外, 抚触可改善婴儿睡眠;增强婴儿免疫力, 降低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增进母子感情。这主要与: (1) 抚触的刺激使婴儿感到安全, 减低婴儿焦虑和抑郁, 加深睡眠深度, 延长睡眠时间。 (2) 加强机体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 使应激性激素水平下降, 降低机体应激状态, 增强了婴儿免疫力。 (3) 母子间充满爱的情感交流增进母子感情。

参考文献

[1]鲍秀兰, 孙淑英.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21-23.

[2]毛景霞.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15 (4) :424-426.

孩子智力发育迟缓原因 篇5

内分泌生长激素:人体的生长主要是由各种激素所调节的,尤其是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尤为重要。生长激素缺乏时,会出现身材矮小的症状;性激素可使骨骼较早的融合,影响生长发育,所以青春期提早的青少年,会影响最终的身高增长。

性别:男孩、女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各不一样,一般来说,女孩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都要比男孩低。女孩的青春期大概比男孩提早两年,在这段开始时间,女孩的生长发育较快,但是男孩的青春期发育比男孩要持续的时间长,所以,男孩最终的身高还是要超过女孩的。所以,在分析生长发育的情况时,应该把男孩和女孩分开来研究。

智力发育 篇6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小囟门;头围发育;智力

【中图分类号】R59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76-01

囟门主要是指儿童出生时头顶部位的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人的颅骨是由六块骨头构成,儿童出生后颅骨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骨与骨之间会存在缝隙[1],同时会在头顶部与枕后部形成2个无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为前囟门与后囟门。前囟门一般在儿童一岁半才会闭合,后囟门通常在儿童出生后三个月闭合。本文重点探讨了儿童补充维生素D在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与Bayley智力测评中的作用与意义,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儿童共60例,于2013年1月满月建册,追踪随访至少至18月龄,有29例儿童经检查被确诊为小囟门儿童,将其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6例,女13例;同时将剩余31例囟门正常大小的健康兒童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0例,均给予维生素D。

1.2方法

两组儿童均给予预防量的维生素D400U/d,依次在3月龄、8月龄、18月龄等3个时间点测量两组儿童的头围值,并且在6月龄与18月龄这2个时间点使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进行Bayley智力测评,适用年龄范围2至30个月的儿童,主要包括智力量表(MDI)与运动量表(PDI)两个指标[2],两个指标超过85分为智力正常,在70分以下为发育迟缓。分析儿童补充维生素D与小囟门儿童头围发育与Bayley智力测评的相关性。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两组资料对比使用t检验,数据采用s来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将两组儿童各年龄段头围值情况进行对比可知,两组儿童在3月龄、8月龄、18月龄等3个时间点测量头围值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儿童与同年龄组儿童头围正常值对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儿童在6月龄与18月龄这2个时间点进行Bayley智力测评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见表2。

3讨论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拥有预防佝偻病的功效,并且它还可以调节钙、磷的正常代谢,促进钙、磷在小肠内吸收,促进牙齿和骨骼正常生长。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鸡蛋、鱼、动物肝脏和小虾等。多到室外晒太阳,也有助补充维生素D[3]。维生素D(vitaminD)又名为钙化醇、麦角甾醇、麦角骨化醇、“阳光维生素”或抗佝偻病维生素等。属脂溶性维生素。种类很多,以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较为重要。来自食物和阳光,能促进食物中钙的吸收,并通过胎盘参与胎儿钙代谢。缺乏维生素D最典型的会导致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初期会使人烦躁不安,爱哭闹,睡不安,易惊醒,汗多,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不舒服故头常在枕头上摩擦致头后枕部半圈秃发。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自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助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血钙、血磷可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长骨X线照片在疾病活动期均有不同改变。长期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5000IU),将引起高血钙和高尿钙。特征为食欲减退,过度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体弱,便泌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将因肾钙化、心脏和大动脉钙化而死亡。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补充预防量维生素D对骨骼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发育中的青少年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

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儿童在3龄月、8月龄、18月龄等3个时间点测量头围值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儿童与同年龄组儿童头围正常值对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在6月龄与18月龄这2个时间点进行Bayley智力测评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由此可知,儿童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不会对其头围发育与智力造成不良影响,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

综上所述,通过让儿童补充预防量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不会影响儿童头围发育,同时对儿童智力不会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肖玉联.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小儿头围发育及Gesell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96-97.

[2]任淑红.维生素D对前囟门偏小儿童头颅生长的影响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12,9(4)103-104.

智力发育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铜陵市妇幼保健院1994年6月至2000年6月的出生队列,于2006年5月至7月先后通过电话、信件、上门预约3种方式随访符合入选标准的存活的LBW儿童,共随访101人。采用巢氏病例对照方法,按照1:1匹配选择同性别、同民族、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3个月、居住在同一区域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normal birth weight, NBW)儿101人作为对照,2组均排除双胎、多胎和先天畸形、新生儿期严重窒息、严重黄疸等疾病。101名低出生体重儿童平均年龄为(8.4 ±1.9)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儿童父母年龄、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月收入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基本资料,运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CS)[4]作为智力结构测试工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测验要求单个进行测试和记分,统计各分测验粗分,计算测验量表分,包括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全量表分,对应智商水平依次为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

1.3 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0版进行统计分析。2组儿童智力商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智商等级水平比较采用单向有序频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2.1 智商水平总体情况

2组儿童的IQ配对t检验显示,LBW组的PIQ和FIQ均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儿童的V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智力各分测验得分比较

LBW组和NBW组的言语测验各个分测验及总量表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操作测验各个分测验中,LBW组的木块图、图形拼凑及操作测验总分均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填图和编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 智力商数等级分布比较

儿童智商主要分布在90~109之间。经过χ2检验,2组儿童的FIQ和PIQ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VIQ智商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低出生体重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其学龄期智力发育水平低于同龄儿童[5]。Anderson等[3]对澳大利亚墨尔本1991-1992年出生的298例体重<1 000 g的早产儿随访至8岁,其IQ均值为95.5,低于同龄正常儿(104.9),同时指出<1 000 g早产儿的读、拼及数学成绩均低于正常儿。本研究显示,低出生体重儿童在6~12岁学龄期的总智商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操作智商应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而言语智商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测验各分测验中,除填图和编码外,LBW组木块图、图形拼凑及操作测验总分均低于NBW组。提示LBW智力落后侧重于操作中的木块图和图形拼凑,这些项目分别测验儿童的顺序化能力、抽象思维和空间知觉能力以及寻找线索形成假说的能力,LBW儿童在学龄期这些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如何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同时改善他们的不良预后,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目标之一。明显存在生理缺陷的儿童易被人们所重视(如脑瘫、癫痫、视力障碍等),但对于存在智力障碍儿童,尤其是入学后,出现学习困难才有所警觉,却往往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机。尽早、长期地进行早期教育,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后遗症,促进智能发育的一种有效手段[6]。因此,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应该进行智力发育检测,以便对他们进行系统管理,争取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解决,尽可能避免不良后果出现或减轻不良后果的程度。

摘要:目的了解612岁低出生体重(LBW)儿童智力发育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出生队列结合巢氏病例对照方法,按照1:1匹配原则,选取1994年6月-2000年6月在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单胎低出生体重儿童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NBW)儿童各101名;采用问卷调查其人口统计学特征,运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C-W ICS)评价其智力商数(IQ)。结果612岁低出生体重儿童在学龄期的总智商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两组分别为99.97±15.07,104.33±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LBW儿童操作智商低于NBW儿童,而在言语智商方面与NBW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LBW儿童实施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与监测,将有利于加快LBW儿童的智力追赶发育。

关键词:智力,生长和发育,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儿童

参考文献

[1]SHENKINSD,STARR JM,DEARY IJ.Birth weight and cognitive a-bility in childhood:A systematic review.Psychol Bull,2004,130(6):989-1 013.

[2]MENTLR,VOHR B,ALLN W,et al.Change in cognitive functionover time in very low-birth-weight infants.JAMA,2003,289(6):705-711.

[3]ANDERSON P,DOYLE LW.Neurobehavioral outcomes of school-age children bor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or very preterm in the1990s.JAMA,2003,289(24):3 264-3 272.

[4]龚耀先,蔡太生.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手册.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

[5]MARTINEZ-CRUZ CF,POBLANO A,FERNNDEZ-CARROCERALA,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ntelligence quotient scores and ex-tremely lowbirth weight in school-age children.Arch Med Res,2006,37(5):639-645.

智力发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IE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HIE诊断标准[4];(2)明确的围生期缺氧史;(3)出生后12 h内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惊厥、瞳孔改变等;(4)单胎;(5)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脑部功能异常、眼耳疾病等先天性遗传病;(2)低出生体重儿;(3)干预6个月内死亡;(4)伴癫痫。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出生体重2.91~3.84 kg,平均(3.17±0.49)kg;出生Apgar评分4~8分,平均(6.17±0.74)分;病情严重程度[5]:轻度11例,中度21例,重度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出生体重2.85~3.89 kg,平均(3.13±0.47)kg;出生Apgar评分4~7分,平均(6.52±0.71)分;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9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HIE常规护理,具体如下:住院期间告知患儿家属出院注意事项,鼓励家属对患儿进行运动训练等,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并嘱患儿如期复诊。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家庭康复训练,参照《新生儿行为0-3岁教育》评估患儿的功能缺陷,由护理人员指导家长在家实施具体训练内容。(1)家属训练:告知患儿家属加强亲子交流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意义。采用宣传手册、PPT、电影、讲座等多样化的形式,使患儿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原因、康复训练的标准化措施、注意事项等。(2)视觉刺激:在婴儿床/车上挂颜色鲜艳的球,每日多次摇晃以吸引患儿注意力。(3)听觉刺激:每日定时播放旋律悠扬的柔和音乐,每次持续15~30 min,尽可能反复播放同一乐曲[6,7,8]。(4)前庭运动刺激:鼓励并辅助患儿旋转、侧滚、摇晃。(5)粗大运动训练:患儿2~3月龄时进行头部训练,3~4月龄时进行翻身训练,4~6月龄时进行坐卧训练,6~8月龄时进行爬行训练,9~12月龄时进行站立行走训练,每日2次,每次持续30 min。(6)精细运动训练:每日对患儿进行手部按摩,采用不同质地(光滑、粗糙、软、硬)物品置于患儿掌心进行刺激。患儿俯卧位时对其进行抓物训练,每日2次[9,10]。(7)语言训练:鼓励患儿进行发音,并模仿动物的声音。训练患儿用简单的指示表达自己,借用各种仿音玩具对患儿进行刺激,每日2次。(8)社会行为训练:用缓慢温和的语气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使患儿明白高兴等情绪变化,训练患儿拍手、拥抱、亲吻熟人等基本社交礼仪。

1.3 观察指标

1.3.1 智力发育评分

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11]对患儿进行全方位智力发育检查,具体包括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交往5个方面,分值越高表明发育情况越好。

1.3.2 心理运动发育指数

干预前,干预后1、3、12个月,测定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12],分值越高,表明发育情况越好。

1.3.3 脑功能指标

干预前,干预后6、12个月,均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2 m 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功能指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智力发育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中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值均高于干预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中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PD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儿的PDI水平均高于干预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6、12个月,观察组患儿的PD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脑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脑功能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儿的血清BDNF、NGF含量高于干预前,S100β、MBP含量低于干预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12个月,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脑功能指标BD-NF、N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S100β、MB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S100β:中枢神经特异蛋白;MBP:髓鞘碱性蛋白;NGF:神经生长因子

3 讨论

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0%,其中1/3可发展至HIE,此类患儿存活后远期智力、躯体功能残疾率极高,直接影响生存质量。如何改善存活HIE患儿智力及躯体功能是目前儿科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婴幼儿时期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对患儿进行干预有望提高其认知、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13]。早期干预是HIE患儿康复的关键,家庭作为HIE患儿生长及治疗的主要环境,家属肩负着患儿康复的主要责任,但是目前绝大多数HIE家属对具体康复训练内容及实施标准缺乏了解,成为HIE患儿康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梁娟等[14]初步探讨了家庭康复训练在HIE患儿发育中的意义,证实早期家庭康复训练可以促使HIE患儿智力发育。本研究将家庭康复训练引入本院HIE患儿中,就该干预措施对患儿智力、心理运动、神经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具体阐述。

0~2岁婴幼儿大脑处于高速发育阶段,有研究报道HIE患儿接受早期智力开发后大脑发育程度可远超同龄患儿,证实早期智力开发的可行性。家庭康复训练中,在专业康复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实施视觉、听觉、前庭运动等感知刺激,促使大脑病变区域神经细胞代偿性再生,有助于患儿智力功能的发育[15,16,17,18]。本次研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价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发现观察组患儿干预后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值均较高,说明家庭康复训练可优化HIE患儿的智力功能,全方位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在家庭康复训练中,将HIE患儿的运动训练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岁以前小儿可塑性极强,早期动作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行为等,有利于脑细胞结构的重组及代偿,减轻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带来的运动能力发育落后[19,20]。家庭康复训练中对HIE患儿实施早期运动干预,结果发现在不同干预时间点观察组患儿的PDI值均较高,证实家庭康复训练在增强HIE患儿心理运动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神经功能损伤是HIE患儿智力发育迟缓、运动能力发育滞后的原因之一,除了宏观智力及运动评分,血清中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含量的检测也是评估HIE患儿病情的可靠手段[21]。BDNF的受体在神经系统内广泛表达,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生存、增加突出可塑性等作用。高浓度的S100β具有神经毒性,已经有研究证实S100β浓度上升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2,23]。MBP生理状态下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中,在疾病状态下可释放进入脑脊液及血液中,目前被认为是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程度的可靠指标[24]。NGF是研究最为透彻的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具有神经元营养、促突起生长的双重生物学功能[25]。以上因子均与人体神经功能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干预12个月后血清BD-NF、NGF含量较高,S100β、MBP含量较低,这是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提升的内在原因,再次证实家庭康复训练可优化HIE患儿的整体神经功能。

智力发育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患儿15例, 所有患儿均确诊为ROP, 其中男9例, 女6例;年龄2~7个月, 平均5个月。

1.2 训练要求

以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的训练课程为基础[1,2], 结合自身实际编制课程。训练要求:在环境宽敞、明亮、安静训练室, 由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对患儿进行一对一的视觉训练, 注重家长参与并教会家长共同配合训练;要求2~4个月小儿为5~10 min/次, 5~7个月为10~15 min/次;均为2~6组/d, 每组视觉刺激时间依患儿精神状态而定, 治疗时机应选择患儿清醒合作状态, 用于视觉训练的教具应多样化且色彩鲜艳, 家长配合坐在训练桌前, 患儿由家长以端坐姿势抱着, 面向治疗师。

1.3 训练方法

1.3.1 光感训练

用灯泡或手电筒做光源并蒙上各种颜色的布, 在患儿清醒时, 让其注视到光源, 给患儿各种光感觉刺激, 促进患儿的视觉光感的发育;还可将房间光线调暗, 采取开灯1 min, 关灯1 min, 交替进行, 5~10次/组, 2~6组/d。

1.3.2注意力训练

选择各种黑白大卡片, 距患儿视线20~30 cm处, 从左到右水平180°缓慢移动, 如在过程中患儿中断注视, 可从右到左重新开始。每张展示20~30 s, 每次约3~5 min1组, 5组/d, 也可选择各种颜色的几何图形或卡片, 依照同样的方法训练来提高患儿的视觉注意力。

1.3.3 灵敏度训练

治疗师突然出示1个大玩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患儿的反应。若患儿还没有注意到可将玩具在桌面上敲打, 逗引患儿注意。待训练到患儿能灵敏地注视到突然出现在桌面上各个方向的大玩具后, 治疗师可逐步选用越来越小的玩具, 直到患儿能灵敏地注视约2 cm大小的物体。

1.3.4 转换能力训练

治疗师准备好2个大小、颜色相同的玩具, 先用一只手出示1个玩具放在桌面上, 观察患儿反应。若患儿没看到, 可敲击桌面, 促使其注视, 待患儿注视玩具4~5 s后, 立刻用另一只手出示另1个玩具, 放在桌面上, 逗引患儿注视, 这时迅速将第1个玩具撤离, 观察患儿能否将视线从第1个玩具立即转换到第2个玩具。玩具选用宜先大后小, 变化多样, 直到2块直径2 cm大小的方木都能视线转换自如。

1.3.5 连续性训练 (注意训练)

治疗师准备好大小不等、颜色各异且鲜艳、直径约2~10 cm的球, 先选择直径大的球训练, 放在患儿的视野内, 待患儿注意到后, 将球从训练桌的一端滚向另一端, 刚开始训练时选大球, 滚动幅度不宜太大, 速度宜慢, 以使患儿能随滚动的球来移动视线, 如不能可呼唤他的名字, 使其注意, 并观察患儿视线的持续时间, 通过训练达到注视时间不断增加的目的。大球看好后逐渐选择小球, 直到2 cm大小的滚珠都能连续看到。

1.3.6 寻找能力训练

家属抱患儿坐在距训练桌50~200 cm的地方, 治疗师将大的、颜色鲜艳的玩具 (如仿真水果、毛线球、卡片等) 放在桌面上, 当患儿注意看时, 将玩具或球从桌子上滚下去, 观察患儿是否意识到去寻找, 1种玩具训练5~10次, 先选用大的, 掉在地面上有大声音的物体, 待患儿能寻找后, 再选用毛线球、卡片等小物体。

1.3.7 观察与知觉能力的训练

患儿坐在桌前, 治疗师坐在他对面, 将1个玩具小汽车或其他玩具给他玩, 当物体离开约1 m后, 再用一块大手绢盖住将汽车或玩具盖住, 观察他是否会主动打开盖布去寻找, 一般训练3~5次, 每次都能自发地把覆盖物拿开, 立即找到玩具就算通过;如不能通过, 可每天坚持训练, 但每次要更换不同的玩具。

1.3.8 对人脸的注视训练

治疗师靠近患儿 (距离约20~30 cm) 用微笑或声音逗引患儿注视治疗师的脸, 逗引20~30 s后, 治疗师在患儿视线内逗引患儿注视走动的人, 若患儿没有注视到, 治疗师可带上各种颜色鲜艳的面具吸引他去看人脸也可让家长脸上贴上一些花花贴去逗引患儿熟悉亲人的脸, 从而增加对亲人的认识与注视时间。

1.3.9 视感觉统合训练

患儿安静躺在视听感觉床垫上, 打开视感觉统合灯组, 随着音乐利用变化多样的视感觉灯光, 训练患儿视感觉统合, 15~20 min/次, 1~2次/d。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盖泽尔发展量表测试 (智测) 为结果:分值DQ≥85分 (正常) ;分值76分≤DQ≤84分 (边缘水平) ;55分≤DQ≤75分 (轻度智力低下) ;40分≤DQ≤54分 (中度智力低下) 。训练前及6个月后, 各做1次智力测试。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5 例ROP患儿视觉训练前无1例DQ≥85分, 训练6个月后4例DQ≥85分,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7.9231, P=0.0476) , 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已经逐步成为新生儿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早产儿发生的各种临床问题对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 早产儿在抢救成活后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发生, 长期影响的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呼吸疾病综合征 (RDS) 以及ROP, 所以防治各种并发症非常重要[4]。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水平的提高, 使原来不能成活的早产儿存活下来, ROP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5]。而早产儿婴儿期的智能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足月儿, 胎龄越小, 出生体质量越低, 其日后的智能发育水平就越低[6]。ROP的患儿都会引起视力减弱, 甚至失明, 在其感觉发育中的视觉发育就会受到阻碍, 影响这部分早产儿智力水平, 进一步影响今后正常的语言、认知和社会发育[7]。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 有利于防治智力低下[8], 人们通过视觉来获取周围客观世界复杂信息, 在人们对感知外界客观事物所接受的信息量中, 视觉占83%[9], 视觉能察觉和辨认物体所展现的复杂信息, 是智力发育的基础, 没有视觉等感知材料作基础, 就不能形成表象、想象、思维、表达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10], 故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视觉功能训练时间长见效慢, 要治疗2~3个月左右, 才可能看到有所进步, 因此要对每一个患儿的疗效结果作充分的评价和预估,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取得理解, 让其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并树立信心, 包括心理上、时间上、经济上及来自家庭等的支持。应鼓励教会家长共同参与, 抓住患儿每天精神旺盛任何时间点训练, 家庭是小儿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的天然场所, 父母是儿童早期教育者, 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家长的决心和配合使家庭训练与医院强化治疗得到互补, 这样做更能取得疗效, 在家庭中进行试听、感知觉以及运动方面的综合训练, 可促进智能发育[11]。本方案里对视感知觉训练的同时, 也加强了其他的感知觉刺激, 例如听感知训练、味觉和嗅觉训练、皮肤感知训练、知觉训练, 同时刺激了运动、语言的发育和心理活动的发展, 通过长时间的、规律的、有效的视觉训练, 可使其视觉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这样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也到到提高, 促进患儿智力的提高, 减轻残障。

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小儿进行视觉训练, 以促进其智力发育。方法:对15例年龄27个月ROP小儿实施视觉训练, 包括光感、关注力、灵敏度、转换能力、连续性、寻找能力、观察力与知觉、注视人脸训练, 并采用盖泽尔发展量表进行智能评估。结果:经过训练, 6个月前后DQ≥85分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7.9231, P<0.05) 。结论:视觉训练能有效促进ROP小儿智力发育。

智力发育 篇10

关键词:婴儿,智护训练,早期智力开发

近年来, 脑科学与婴儿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深, 其研究成果为婴儿早期的生理与心理干预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使得智护训练成为婴儿养育中促进其智力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1]。为了探讨临床智护训练对婴儿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 我院以120例足月健康儿为研究对象, 对其中的65例实施智护训练,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1年5-8月分娩的1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 出生体重在2.5~4.0 kg, 出生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8分, 母亲皆不存在妊娠并发症与并发症。在征得婴儿母亲及其家人同意, 并且观察组家人乐意接受的前提下, 将120例初生婴儿进行随机分组, 两组婴儿在性别、年龄、身心状况方面的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5例婴儿实施常规养育, 观察组65例婴儿除常规养育外, 另从婴儿生后第2天开始进行智护训练, 方法如下。

1.2.1 婴儿智能训练

0~1月龄儿智能训练: (1) 视觉训练:安静状态下, 一手怀抱婴儿, 另一手以红色的海绵球 (距离眼睛约为20 cm) 吸引婴儿注意后逐渐移动红球, 眼睛跟随红球移动; (2) 听觉训练:于婴儿耳畔轻轻摇动沙锤, 两耳轮流, 沙锤与婴儿耳朵距离20 cm; (3) 视听结合训练:在距离婴儿约20 cm的位置, 面向婴儿轻轻呼唤并从中线始缓缓移动头部。

1~3月龄儿智能训练: (1) 追视训练:用颜色鲜艳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吸引婴儿追视, 距离婴儿视线:15~25 cm; (2) 循声训练:用发出悦耳的声音的玩具或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音乐吸引婴儿听.

4-6月龄儿智能训练: (1) 主动抓握训练:将玩具放在婴儿面前, 吸引婴儿去抓, 玩具由大至小, 距离由近到远; (2) 看图说话训练:让婴儿识图卡片, 妈妈用清晰, 准确的语言告诉他这是什么, 反复告诉他物品名称, 图片每次看4~5张, 每次1~2 min, 一周后换其中1张.

7-12月龄儿智能训练主要是头和手协调能力训练, 如捏取、拿起训练, 语言动作联系训练, 寻找训练等。

1.2.2 婴儿体格训练:

0~1月龄儿体格训练: (1) 全身按摩:对其足心和手心进行按摩, 搓动足趾和手指; (2) 肢体活动:手握婴儿腕部, 进行平伸屈曲的肢体训练, 再手握踝部, 实施向上弯曲训练。 (3) 抬头训练:操作者双手将婴儿腋下托住, 缓缓地托起其头部俯卧抬头。

1-3月龄儿体格训练: (1) 肢体活动:上肢平伸再上举, 做4次两个8拍, 平伸后胸前交叉, 下肢屈曲, 膝部向上举, 共4次两个8拍; (2) 俯卧抬头, 同新生儿期不同的是婴儿会自己仰脖子抬头从45°~90°; (3) 翻身训练:协助婴儿完成翻身动作。

4-6月龄儿体格训练: (1) 主动翻身训练:用有声音的玩具在婴儿一侧引诱他翻身够取, 注意衣物及包被保持足够的活动度与注意婴儿的安全; (2) 拉坐训练:训练婴儿的头与躯干的一致性与锻炼其平衡性, 双手拉着婴儿的手顺势成坐位, 坐一会; (3) 跳跃训练:为站立行走打下基础, 双手扶着婴儿腋下, 让婴儿在平坦的台面或腿上跳跃.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分析处理数据, 数据用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婴儿在智力发育、身长、体重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1、3、4;两组头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3 讨论

智护训练是由协和医科大学儿科鲍秀兰教授以婴儿生长发育的基础特点为前提, 以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依据, 根据相关的医学研究成果编制出来的包括智能训练、潜能激发训练、肢体被动训练、情感交流互动等几方面在内的护理方案, 通过相关研究证明, 智护训练确实具有促进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2]。

婴幼儿时期是体格、智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特别是0~1岁小儿。人脑发育有两个关键期, 第1个是胚胎或胎儿期, 第2个是婴儿期, 脑重量生长最快, 主要是胶质细胞增殖, 树突发育, 接触产生和髓鞘形成。人脑中神经细胞增殖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 这段时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 代偿能力最好, 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以年龄越小发育越快为特点, 若在此期给予良性刺激, 可促进脑结构和功能代偿, 包括轴突的绕行投射, 树突不寻常分叉, 因此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且人的大脑只有10%被开发利用, 为此我们需为儿童创造丰富的刺激环境, 使其另外90%的大脑潜能发挥出来。故在1岁前, 尤其从新生儿开始早期教育, 确实能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这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组通过对婴儿进行智护训练, 不仅能使其获得健康的身心成长发育, 而且能够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开发。通过对婴儿进行智护训练后, 在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上明显优于常规养育儿, 说明智护训练对于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智护训练是一项成本低、实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婴儿护理技术, 能促进婴儿的生长, 还能促进其与家人情感交流, 它具有科学性、普及性, 已被现代医学界所公认。它可满足婴儿的身心健康,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成熟, 增加食欲和体重, 改善体温调节功能, 加速胎便排出, 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 减轻新生儿早期黄疸, 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智护可以改善消化系统, 增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让婴儿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婴儿智护训练的深入研究和推广, 以及广大医务人员及全社会人们的辛勤努力, 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婴儿的保健意识, 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身素质, 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和全体国民应尽的义务, 65例婴儿经过智护训练较对照组有更成熟的定向力、运动力和活动能力。进行智护训练的婴儿吃得饱、睡得香, 体重质量明显高于未进行智护训练的婴儿;智护训练促进亲子感情的建立, 是母子间爱的满足, 使婴儿感受到安全、自信;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 通过全身按摩及肢体的协调训练活动, 使婴儿更聪明。智护训练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地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方法, 在对婴儿进行常规养育的前提下, 为其实施科学合理的智护训练, 可有效地促进婴儿的早期智力开发, 推动婴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冰, 郭鸿慧.婴儿智护训练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 3 (5) :80-81.

智力发育 篇11

关键词:妊娠,抗甲状腺治疗,子代,智力,身体,发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对妊娠结局和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 近年来引起内分泌、围生医学和优生学界的高度重视。妊娠合并甲亢的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1%~0.2%[1]。该病常危及母婴健康, 患甲亢的孕妇, 轻症和经过适当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者, 一般不影响妊娠;重症和不易控制病情的甲亢患者怀孕后, 母体和胎儿的合并症则较多。妊娠和甲亢, 均可使孕妇心脏负荷加重, 促使重症甲亢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2]。因此, 为降低母儿风险, 孕前需很好地控制病情, 孕期密切监控, 合理治疗。甲亢的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手术和核素治疗3种方法。多数情况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药物与手术比较更容易控制, 更安全。因为胎儿甲状腺在妊娠9~10周就有浓集碘的作用, 应用131I后, 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 放射性131I的治疗有可能造成先天甲减, 131I有放射性, 对于发育期的胎儿属于禁忌。目前, 我们提倡母乳喂养。但, 妊娠和 (或) 哺乳期服药进行抗甲状腺治疗对子代的甲状腺功能和智力、身体发育等有无不良影响缺乏大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如何使甲亢妇女优生优育是内分泌科、围生医学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50例妊娠和 (或) 哺乳期抗甲状腺治疗的甲亢孕妇[该组有42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阳性]、30例TPOAb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及50例健康妇女的子代进行研究, 探讨妊娠和 (或) 哺乳期抗甲状腺治疗对其子代甲状腺功能、智力和身体发育情况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50例妊娠和 (或) 哺乳期抗甲状腺治疗的甲亢孕妇、30例TPOAb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及50例健康妇女的子代分别作为Ⅰ、Ⅱ组及对照组。Ⅰ组妇女的平均年龄 (26±9) 岁, Ⅱ组妇女的平均年龄 (25±10) 岁, 对照组妇女的平均年龄 (25±8) 岁。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标准:血清促甲状激素 (TSH) 降低, 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T4) 升高。甲亢妇女确诊后均给予口服药物进行抗甲状腺治疗 (47例服用丙基硫氧嘧啶、3例因丙基硫氧嘧啶过敏而服用他巴唑) 。动态测定 (至少每月一次) 她们的甲功三项 (FT3、FT4、TSH) 及TPOAb。根据FT3、FT4、TSH水平调整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的剂量, 将FT3、FT4控制在正常值上限的1~1.4倍以内。Ⅰ、Ⅱ组均排除甲状腺以外的所有疾病及家族中有先天智力低下者。健康妇女组排除家族中有先天智力低下者。

1.2 方法

测定三组母亲的子代在0、12、24、36个月时的甲状腺功能 (FT3、FT4、TSH) 、发育商、身高及体质量等。三组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三组母亲的子代的甲状腺功能和智力、身体发育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1) 用Elecys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瑞士罗氏公司生产)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项甲状腺素 (FT3、FT4、TSH、TPOAb) 。检测药盒由罗氏公司生产。 (2) 应用0~6岁儿童智能诊断箱 (首都儿科研究所监制) 对研究对象进行智力、运动发育测评。发育测评使用北京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 (北京-GESELL量表) 。检查内容分为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五方面。用发育商数 (DQ) 表示, 低于75为发育不良。 (3) 子代智力、运动发育测评由3名儿科心理医师进行。子代身高及体质量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为避免主观偏差和保证测试质量, 测试采用单盲法和复核法。即测试医师不知道测试对象的组别;测试结果采取2位医师的均值。若两位医师的测试结果相差超过10%, 则由第三位医师复测, 测试结果采取3位医师的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代甲状腺功能

见表1。新生儿时期抗甲状腺治疗组 (Ⅰ组) 、TPOAb阳性组 (Ⅱ组) 基线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Ⅰ、Ⅱ组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Ⅰ组的TSH、FT3、FT4与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Ⅰ组、Ⅱ组及对照组在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TSH、FT4、FT3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子代智力、运动发育

见表2。新生儿期对照组的发育商较Ⅰ组高5.04分 (P<0.05) , 较Ⅱ组高4.92分 (P<0.05) 。12个月对照组的发育商较Ⅰ组高7.14分 (P<0.05) , 较Ⅱ组高7.39分 (P<0.05) 。24个月对照组的发育商较Ⅰ组高6.1分 (P<0.05) , 较Ⅱ组高9.55分 (P<0.05) 。36个月对照组的发育商较Ⅰ组高6.13分 (P<0.05) , 较Ⅱ组高7.23分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在新生儿期、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发育商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子代体格发育

见表2。新生儿期对照组的体质量较Ⅰ组重0.32 kg (P<0.05) , 较Ⅱ组重0.33 kg (P<0.05) 。12个月对照组的体质量较Ⅰ组重1.07 kg (P<0.05) , 较Ⅱ组重1.35 kg (P<0.05) 。24个月对照组的体质量较Ⅰ组重1.76 kg (P<0.05) , 较Ⅱ组重1.63 kg (P<0.05) 。36个月对照组的体质量较Ⅰ组重2.56 kg (P<0.05) , 较Ⅱ组重1.99 kg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在新生儿期、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新生儿期对照组的身高较Ⅰ组高5.02 cm (P<0.05) , 较Ⅱ组高4.41 cm (P<0.05) 。12个月对照组的身高较Ⅰ组高6.22 cm (P<0.05) , 较Ⅱ组高5.13 cm (P<0.05) 。24个月对照组的身高较Ⅰ组高4.55 cm (P<0.05) , 较Ⅱ组高5.32 cm (P<0.05) 。36个月对照组的身高较Ⅰ组高5.21 cm (P<0.05) , 较Ⅱ组高5.85 cm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在新生儿期、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身高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激素, 几乎作用于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 对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和组织分化等各种功能均有影响。脑的发育依赖于碘的供应充足和正常的T3浓度, 脑组织中的T3主要在局部经T4转换而来。T3是神经细胞分化、增殖、移行、神经树突和触突、神经鞘膜等发育和生长的必需激素之一。而且每一种神经结构的发育均有其特定的时期, 因而一旦缺乏T3, 其损害多是不可逆性的, 甲状腺激素促进脑发育的第一阶段是妊娠的前20周。大脑主要部分和脑干大部分的神经发生都在此阶段内完成, 表现为神经元的倍增、移行。此时, 胎儿甲状腺功能尚未建立, 脑发育依赖的甲状腺激素完全或主要来源于母体[1]。

本研究发现Ⅰ、Ⅱ组的甲状腺功能较对照组在新生儿期有明显差异, 表现为TSH显著升高, FT3、FT4显著降低, 有统计学意义。12、24、36个月三组的TSH、FT4、FT3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妊娠期母亲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其子代短暂性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异常以TSH升高为主, FT3、FT4较健康对照组有下降, 但仍维持在正常水平。本研究发现的TPOAb阳性母体的新生儿出现短暂甲状腺功能异常与杜培宜[3]、蒋优君[4]等的结果相似。考虑可能是TPOAb穿过胎盘, 引起胎儿甲状腺损伤。有资料显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妊娠妇女出生的后代[4], 高TSH血症和先天性甲减的患病率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缺乏临床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数据支持。

本研究发现Ⅰ、Ⅱ组的发育商、身高、体质量在新生儿期、1 2、2 4、3 6个月相比较无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研究发现的TPOAb阳性母体的子代出现出生时体质量异常与连小兰等[5]的结果相似。考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母亲妊娠期TPOAb阳性与产后抑郁症有关, 而产后抑郁症对儿童智力发育有显著影响。 (2) TPOAb阳性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种亚临床形式。TPOAb本身对甲状腺细胞具有破坏作用。所以TPOAb阳性者的循环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是代偿性的。当妊娠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以后, 母体不能为胎儿脑发育提供足够的甲状腺激素。 (3) TPOAb穿过胎盘, 引起胎儿甲状腺损伤。胎儿自身甲状腺功能减退, 导致妊娠后期胎儿的神经发育障碍[6]。

综合本研究结果, 在妊娠和 (或) 哺乳期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治疗的甲亢孕妇其子代的甲状腺功能和智力、身体发育与TPOAb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子代无显著差异, 提示在妊娠和 (或) 哺乳期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治疗是安全的。但Ⅰ组、Ⅱ组较较健康妇女组的子代表现有短暂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并较长时间表现有智力和运动、体格发育滞后, 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给后代智力、运动、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 建议: (1) 曾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妇女在妊娠前应进行规范、合理的治疗, 选择适当的妊娠时机 (宜在甲状腺功能正常及TPOAb阴性的情况下生育) , 在妊娠期间注意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2) 主张对妊娠 (尤其早中期) 妇女常规筛查TSH、TPOAb, 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疾病; (3) 加强对于甲状腺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廖二元, 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4-610.

[2]王燕燕.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妊娠、哺乳[J].江苏医药, 2009, 35 (1) :93-95.

[3]杜培宜, 周琼, 钟丽丽, 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母体孕期干预对婴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 (11) :601-604.

[4]蒋优君, 毛华庆, 梁黎, 等.孕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18 (11) :673-675.

[5]连小兰, 等.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甲状腺药物对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 2005, 14 (5) :263-267.

上一篇:人才市场下一篇: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