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育

2024-10-18

幼儿发育(精选12篇)

幼儿发育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对于幼儿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幼儿体育活动存在哪些误区?体育活动怎样开展才能更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对此, 笔者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体育游戏最能调动幼儿的天性

体育游戏能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 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 并在具体活动中促进幼儿身体器官发育。

“活动与锻炼能促使幼儿身体和心理过程得到全面发展, 与睡眠、营养一样对于幼儿成长必不可少。”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冬梅表示, 好动、好奇是幼儿的天性, 游戏性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 体育活动正好满足幼儿的这种爱好和身心需要。罗冬梅最看重孩子成长中的身高和体重等方面, 认为这些是幼儿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医学专家的调查和研究显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鸿江认为, 运动对脑神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 人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大脑这一物质基础之上的, 而大脑的发育是与人体的发育相关联的。人出生后, 大脑的发育非常快, 4岁孩子的大脑相当于成年人的80%, 6岁至7岁孩子的大脑相当于成年人的90%。大脑中的140亿个脑细胞, 通常也称之为脑神经细胞, 大脑活动就是由于脑神经细胞的作用而引起的, 另外还有约40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专门供给脑神经营养和脑受伤时发挥治疗作用, 这些维持大脑活动的神经细胞在人出生之后, 数目就已经确定, 不会再增加。

上海体育教师吴纪安有“中国游戏大王”之美称, 他认为体育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最能调动幼儿的天性, 也最为孩子喜爱。实践中, 吴老师发现, 体育游戏能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体育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 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使其认识各种物体的特性和用途, 体会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因果关系, 获得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常识。”

吴纪安指出, “游戏给予幼儿快乐的同时, 还为其提供了创造、发明、学习世界的机会。体育活动在培养幼儿发展自我的同时, 也发展了幼儿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使幼儿由个体的人成长为社会的人。”

抓住身体发育敏感期培养孩子住身体发育敏感期培养孩子“体商”

0-6岁是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商”的敏感期。在这个期间, 孩子相继学会抬头、翻身、坐起、爬、行走、跑步等。

幼儿敏感期是指儿童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 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 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在敏感期内施教, 事半功倍, 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发展, 体育锻炼亦然。对于幼儿而言, 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是1岁到2岁, 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是1岁半到3岁。幼儿在这一时期体现出的特点是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北京市幼儿体育专家、特级教师文岩指出,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 是活泼好动的时期, 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 和他一起做许多游戏运动, 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 使左右脑均衡发展, 同时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动作敏感期, 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 还可以增长智力。

李鸿江指出,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身体发育敏感期, 一旦错过就很难补回。比如, 爬行是孩子成长中最早接触到的运动之一, 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对于婴儿来说, 移动身体需要意志和欲望, 在意志支配下手脚才能产生有节奏的动作, 这是随着大脑深处基底核的生长发育才能学会的技能。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 从来不爬行的孩子在入学后会出现阅读能力差的现象, 而缺少爬行活动的人在成年后出现的突出问题是身体运动不协调, 一些人在运动时会同手同脚, 就是小时候缺少爬行埋下的祸根。

中国儿童中心体操教练蔡洁每年都要带大批的孩子练习基本体操。与竞技体操相比, 幼儿基本体操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健身体操, 训练强度小, 训练手段温和, 不易造成练习者受伤, 安全性很高。蔡洁认为, 幼儿基本体操特别强调站、立、走、跑、跳等动作, 要姿势正确且有美感, 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脊柱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发育平衡。“幼儿基本体操要求运动时四肢舒展伸展, 促进了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 使幼儿个子长高四肢加长, 同时适当的运动量可控制幼儿的脂肪增多, 减少了少儿肥胖症的出现。这个时期抓基本体操对于幼儿非常重要, 一旦错过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不利因素。”蔡洁说。

实际上, 0~6岁是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商”的敏感期, 孩子在这个期间, 相继学会抬头、翻身、坐起、爬、行走、跑步等。作为家长, 首先应该了解孩子各生长阶段的特点, 为宝宝每个阶段的运动锻炼提供科学引导。四肢的运动能够促进脑细胞的发展, 在孩子的运动敏感期, 户外活动或在游戏中学习, 比端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更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通过游戏来学习, 不仅能满足孩子运动、玩耍的需要, 还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过早专项训练会给孩子成长蒙上阴影

幼儿的身体机能发展需要适当的外界刺激, 当外界刺激不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需要时, 就会打乱其生长发育的“秩序”。

8月中旬的一天, 笔者来到北京一家体育培训机构, 只见这里人满为患。许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为自己的孩子进行运动培训, 一位只有一岁多点的小朋友在妈妈带领下来到培训机构的运动馆, 准备开始今天的训练。这位看上去走路还不怎么利索的小朋友在随后的训练中跟着大了他好几岁的一些小朋友一起做起了运动, 虽然根本就不知道在干什么, 但家长却似乎比较满意:“听说这会对孩子的发育产生好的作用, 我们就带孩子来了, 与其在家呆着, 还不如来这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游泳、跆拳道、轮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以及各种棋类项目, 过去的这个暑假里, 为孩子选择体育培训项目的家长要比以前多了。虽然与其他美术、舞蹈、器乐等艺术类的项目相比, 体育类培训的孩子还算少, 然而,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 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幼儿年龄越来越小, 呈低龄化趋势。

这一现象与幼儿教育中的其他早教现象类似, 主要是家长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 参加网球训练班的10来个学生, 有一半在6岁以下;参加羽毛球技术培训的二十几名队员中, 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某跆拳道培训班5岁组竟然有一个班;北京市某区体育舞蹈培训分成了4岁组、5岁组、6岁组。

近年来, 体育培训机构的学龄前儿童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许多体育项目甚至火爆到供不应求。这些专门培训学龄前儿童的体育项目主要教授儿童专业技能、整体运动发展以及团队合作等理念。这些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对幼儿童年的渗透令许多运动专家和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专家感到不安。他们认为, 尽管体育活动应是孩子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但过早传授技能等势必造成早期专项化, 给孩子们的成长蒙上阴影。

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贾志勇研究员指出, 从生长发育的角度看, 幼儿生长发育是有“秩序”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些后天的身体机能发展需要适当的外界刺激, 当外界刺激不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需要时, 就会打乱其生长发育的“秩序”。他认为, 某些家长的急功近利实际上是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幼儿进行体育活动, 应以亲近自然、培养兴趣为立足点。”他认为就我国幼儿体育现状而言, 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首先, 应从小让孩子接触多种运动项目, 从玩开始培养兴趣。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以运动项目为载体进行幼儿体育活动, 如基本体操、冰球、游泳等, 分年龄分阶段地开设各种项目俱乐部供幼儿运动娱乐;其次, 应设计一些针对幼儿的特色户外活动。家长带领孩子走进户外、亲近自然, 无需选择特定的运动项目, 只要走出家门就好;再其次, 研究开发适合幼儿参与的体育活动, 推出适合幼儿开展的体育活动和器材。

“在大力宣传倡导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应保障孩子安全。一方面要注意空气质量, 另一方面应尽量选择视野开阔的公园、绿地进行活动, 并让家长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动向, 保障孩子安全。”钟秉枢说。

幼儿发育 篇2

宝宝三岁半了,顺利度过了幼儿期,进入了学龄前期。现在宝宝举手投足之间俨然是大孩子了。宝宝身上脂肪逐渐被肌肉所代替,虽然不是很胖,但显得有力多了。孩子正式步入3岁,体形已经变得颀长,彻底告别了胖呼呼,大脑袋的小孩子形象。

三岁半幼儿体重、身高参考值

【男婴】体重13.0-16.4kg,身长91.1-98.7cm 【女婴】体重12.6-16.1kg,身长90.2-98.1cm 三岁半幼儿语言发育

宝宝开始注意到大人跟不同的人谈话,说不同的事情会用不同的语调,脸上也有不同的表情。3岁多的宝宝会模仿大人说话时候的手势、声音、表情。宝宝的大部分语言你基本上都能听得懂。词汇量急剧增加,语法也进步不少,表达越来越准确,甚至能说一些包含3个,甚至更多词的长句子。

三岁半幼儿身体技能

晚上睡觉时宝宝更乐意自己脱衣服,父母可以充分利用机会,锻炼宝宝穿脱衣服的能力。已

按扣和拉链,还可以穿鞋和脱袜子。宝宝还能用建筑积木搭起一座高塔或桥。

三岁半幼儿运动能力

有些宝宝能做金鸡独立状独站几秒钟,有的宝宝还能在此基础上,单腿往前跳了。一些大点的宝宝喜欢玩一种单腿跳格子的游戏,有的宝宝虽然只能跟着跳1-2步,但这也是个很大的进步。金鸡独立意味着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平衡能力和脚步力量的进一步提高。随年龄增长,宝宝单腿跳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稳。快4岁时,约一半的宝宝就都会单腿跳了。

三岁半幼儿认知能力

宝宝常会犯一些错误,如看到别人有一顶与他同样的帽子,他会认为这帽子是我的。在房间看到一轮明月,一会在马路上又看到月亮,便会认为天上有两个月亮。3岁孩子好奇心强烈,大部分清醒时间都在询问他身边发生各种事情。如“为什么我必须做……”他非常关心你的答案,因此回答要简单切题。不必充分解释,告诉他“这些事对你有好处”或“你不会受伤”对他来说更有意义。

三岁半幼儿情感发育

得到新玩具、妈妈离去、新朋友出现,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绪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他深深沉浸于他虚构的影像中,不能区别什么时候虚幻结束和真实开始回归,这是正常情感发育的必经时期,因此不应受到打击。绝不要开“假如不吃饭,就要锁起你。”或“假如不快点,就不要你了。”的玩笑,他会信以为真,并在一天的剩余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感到恐惧。

即使过去不喜欢与别人打招呼的宝宝,到这个年龄段也知道开始懂礼貌了,见到老师、邻居时,会大声地叫“老师好、奶奶好”。也会有些宝宝依然不喜欢打招呼,没关系不要勉强,等再长大些宝宝自然就会开口了。

幼儿发育 篇3

幼儿刺绣活动是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一种,是促进幼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刺绣,幼儿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能得到发展,专注力得到提高。幼儿还会因完成作品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此外,在绣图设计和选择以及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意识得到了培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这说明手指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而刺绣活动正是以手指运动为特征的一项幼儿手工活动。

二、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运动中枢的发育

研究表明,大脑运动区的发展能够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而每根手指的动作又都在刺激着大脑运动中枢的相应部位,进而促进这些部位的发育。大脑运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可以形成手脑互动的良性循环,促进幼儿大脑运动中枢的发育。

我们知道,刺绣作品的表现力主要靠不同的针法和技法来体现的,而针法和技法要依靠手指对绣针的精确控制来实现。在练习的过程中,幼儿从开始的不熟练,甚至经常把针掉到地上,到后来的熟练运用绣针绣出精美的图案,动作越来越熟练,走针越来越准确,证明了幼儿对手部的控制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大脑运动中枢的发育得到了促进。同时,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和发展。

三、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把人的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等。在这些记忆中,动作记忆的遗忘率最低。研究表明,3岁以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迅速发展。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丰富,5岁左右的幼儿会逐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6—7岁时,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已比较明显。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说明,抽象逻辑思维是以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基础的。

在幼儿刺绣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幼儿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经历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体验创造和成功的乐趣。我们还注意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从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入手,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在此基础上,我们适时加以引导,使幼儿逐步学会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等思维过程,对动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提炼归纳,使他们对动物的印象从具象到抽象,逐渐升华。然后,我们借助自制的拼图版,尽可能简练地拼出动物的形象,以此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样,绣图的设计和选择,也是一个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幼儿刺绣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十几种小动物的绣图,供幼儿自主选择。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在选择绣图的过程中并不是不假思索地随便拿一张就走,而是反复挑选,认真选择。幼儿在选择绣图时,记忆中的动物形象会被反复激活,并与我们提供的绣图做比对,这样才能最后选出自己认为与记忆中动物的形象特点最为吻合的绣图。这个绣图选择的过程,是幼儿由具象到抽象的反复思考的过程,这对于幼儿的记忆与思维能力发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绣法学习的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多次重复还形成了动作记忆,有利于促进幼儿记忆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的提高

想象力的一般定义是: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力决定了创造力。“已有形象”的积累是想象的基础和前提,但并非有了丰富的“已有形象”,就一定能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特别是幼儿的想象力,需要启发和引导。

在开展刺绣活动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对幼儿想象力的启发和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手指运动会——刺绣”活动中,我们以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标志作为创作对象,先把项目标志图发给孩子,然后组织孩子观看各类相关比赛的视频录像,讲解该项目的标志性动作和器械。通过这样的准备活动,一个个抽象的项目标志,在孩子眼中变得鲜活起来,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想象再现比赛的画面了,并且有些孩子能够在想象中描述比赛的具体场景,幼儿的想象力就这样被“激活”了。

五、刺绣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认为,意志是确立目标、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人的大脑额叶成熟较晚,因此幼儿难以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目标,要完成预期目标,往往需要老师、家长等提供的帮助。完成刺绣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起到培养人的坚韧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作用。

在开展幼儿刺绣活动的实践中,我们设计了一些阶段性的展示交流环节。例如针法展示交流环节:组织幼儿拿着自己用新针法完成的作品,相互参观、展示、交流和评价。交流展示过程中,我们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这样的环节对于幼儿的激励和鞭策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幼儿从表扬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形成了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从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感到些许的压力,这种轻微的压力,可以对幼儿产生激励作用,在克服压力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刺绣活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每次这样的展示交流活动后,幼儿刺绣作品的质量都会得到提升,说明这种鼓励和激励作用是存在的。

通过开展刺绣活动,我们发现,幼儿的专注力、持久力、坚韧性和自制力都得到了提高。而坚韧性和自制力,正是良好意志品质的体现。

六、结语

实践表明,幼儿刺绣活动是一项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能够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育的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由于水平所限,我们对于刺绣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用的认识仍然是片面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为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倾尽全力。

参考文献:

[1]张蕾.中国刺绣[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7.

[2]刘玉梅,陈丽.幼儿学绣花好处多[J].幼儿教育,1985 (Z1) .

[3]A·M·泽德尤西,何国华.苏霍姆林斯基论小学生思维的发展[J].现代教育论丛,1985(1).

[4]景晓娟.0—6岁左右脑智力开发手指操[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5]张翠.刺绣针法大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7]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刘凤莲,宋洁.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9]吕金祥,刘世杰.想象力[M].沈阳:白山出版社,2004.

[10](英)伯纳黛特?杜弗. 施煜文译.早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11]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葛玲秀.培养幼儿意志品质的几点尝试[J].甘肃教育,1998(10).

幼儿发育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进行婴幼儿健康体检的1 847例0~6个月婴幼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波检查, 其中男978例 (53.0%) , 女869例 (47.0%) , 平均年龄67天。经婴幼儿家长同意后, 分别详细登记婴幼儿的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母亲年龄、胎产式、孕次、羊水量、包裹方式等) 。

1.2 方法

1.2.1 使用的仪器

采用百胜魅力DCY-111008235-27B型超声波7.5MHz线阵探头。

1.2.2 检查方法

根据Graf静态检查法, 采用受检儿侧卧位, 检查医师将受检髋稍内旋, 使其保持自然屈曲状态, 将探头平行于躯体纵轴, 沿股骨大粗隆前后平行移动, 同时动态地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发育情况和匹配情况, 获取并冻结最佳受检髋关节冠状位图像。髋关节冻结图像的标准为:冠状面图像同时出现髂骨平面、髋臼内软骨边缘含开口光点、髋臼外孟唇光点[3]。测量骨顶线夹角α和软骨顶线夹角β, 同时测量股骨头直径 (D) 和被髋臼覆盖部分的内径 (d) , 计算股骨头覆盖率 (MR) :MD= (d/D) ×100%[3]。

1.3 诊断标准

采用R.Graf髋关节分类方法将受检髋关节分成五类 (见表1) 。根据分类标准, 本组资料研究将正常髋关节之外的另外四类均作为异常髋关节;将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脱位诊断为DDH。对于髋关节不稳定的婴儿, 指导家长对其孩子采取被动髋关节外展操等运动来促使其发育, 对于诊断为DDH的婴儿, 则建议家长先进行保守治疗, 并每月进行超声检查随访。

1.4 统计学处理

婴幼儿筛查资料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 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超声检查的3 694个髋关节中, 正常髋关节有3 593个, 占97.3% (3 593/3 694) ;异常髋关节有101个, 占2.7% (101/3 694) 。可诊断为DDH者有14髋, 占3.8‰ (14/3 694) 。异常髋关节中左髋有8例, 占4.3‰ (8/1 847) ;右髋有6例, 占3.2‰ (6/1 847) 。按不同侧别髋关节异常分类结果表见表2。

双侧髋关节均无异常的婴幼儿有1 767例, 占95.7% (1 767/1 847) , 至少有一侧异常的婴幼儿有80例, 占4.3% (80/1847) 。DDH患儿14例, 占7.6‰ (14/1 847) 。受检婴幼儿中男性978例, 异常髋关节者有20例, 占2.0% (20/978) ;女性869例, 异常髋关节者有60例, 占6.9%,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0, P<0.05) , 见表3。本组受检的1 847例婴幼儿中, 有异常体征者336例, 检出异常髋关节者80例, 占23.8% (80/336) , 无异常体征者1 511例, 其中检出异常髋关节50例, 占3.3% (50/1 511) 。

在所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例中, 诊断为DDH者共14例, 其中有羊水过少者1例, 生后采用错误的襁褓方式者 (双下肢包裹) 4例, 剖腹产10例。在80例异常髋关节病例中, 其中有60例接受了超声随访;未接受随访病例中部分因复查时年龄超过6个月而接受X线检查, 部分病例未到随访时间, 极少部分失访。在所有随访病例中, 有45例在首次复查时显示髋关节已达正常标准, 其中在首诊中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稳定者有53例, 占88.3% (53/60) ;其余15例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根据其具体情况指导家长继续进行治疗, 有9例于第二次复查时显示恢复正常。

3 讨论

自1980年Graf率先应用超声诊断新生儿和婴儿DDH以来, 在发达国家超声检查已成为新生儿DDH普查的主要手段[4]。因6个月内的婴幼儿的股骨头和骨骺均为软骨, X线检查不能全面显示髋关节影像, 而且X线存在电离辐射, 因此家长也不大愿意对婴幼儿实施此项检查。而超声波具有穿透软骨的特性, 特别适宜在股骨头尚未出现骨化的婴幼儿中实施检查。超声波检查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灵敏度, 测量髋臼形态变化比X线摄片测量更为准确, 且能辨别盂唇和圆韧带, 同时超声检查能够减少辐射危险, 因此可替代髋关节造影。总之, 超声检查快速简便、无侵袭性, 安全可靠, 是提高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诊断以及治疗随访中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手段, 已成为婴幼儿髋关节影像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DDH的发病率目前报道不一, 从3.75‰到109‰不等[5], 其原因可能与地区、诊断手段、诊断标准、筛查人员和受检年龄不同等因素有关。本组资料中, DDH的检出率为7.6‰, 与报道相符。通常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检出率在新生儿中最高, DDH的检出率随着受检婴幼儿年龄的增大而降低。本组资料中受检婴幼儿的平均年龄为67天, 检出14例DDH患儿的年龄在52~79天之间, 其中12例年龄在出生后9周之前, 占85.7%, 因此提出首次髋关节超声检查适宜在出生后7~9周时间进行。

DDH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 目前还尚无定论。目前报道约有12%~33%的DDH患儿有阳性的家族史[6], 女孩、臀位、羊水过少、剖腹产、伴有其他骨骼肌肉疾病者或出生后错误的襁褓方式都被认为是易患DDH的高危因素。本组资料中, 统计结果显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者女婴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45倍, 明显高于男婴。原因可能与女婴在宫内对母体的松弛肽相对更敏感, 使关节韧带更松弛有关[7]。DDH左右两侧发病例数之比为1.3∶1。左侧髋关节比右侧多发可能与胎儿在宫内左枕前位时, 其左髋向后依靠于母体的脊柱, 因此限制了髋关节外展有关。除了这些先天遗传因素外, 后天的某些外在因素也会促成DDH的发生, 如臀位生产、羊水过少、剖宫产、错误的襁褓方式等。本组资料中, 14例DDH患者中, 有1例是羊水过少, 10例是剖宫产、4例采用了双下肢包裹的错误的襁褓方式。孕期羊水过少者, DDH发生率相对较高, 原因可能是宫内挤压影响了髋关节的发育。臀位生产或剖宫产时, 由于对下肢的机械牵拉, 可能会导致髋关节过伸, 而不利于稳定。若对婴幼儿长期实施双下肢捆绑的襁褓方式, 会使股骨头与髋臼移位而处于相互无应力状态, 由此导致DDH的发生。从本组资料中可见DDH患儿中存在后天的外在刺激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要重视外界因素。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髋关节操作简单, 无电离辐射, 无侵袭性, 且可进行重复动态观察, 能有效评估婴幼儿髋关节的发育情况, 特别适合在大范围婴幼儿中开展早期DDH筛查工作中使用。对婴幼儿DDH的早期筛查结合后期的跟踪随访, 可以大大降低晚期病例的出现率, 因此相关卫生保健部门可以推广超声检查, 重视对DD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严双琴, 顾春丽, 杜宇青, 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发现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4 (5) :400.

[2]张晚霞, 袁雪, 陈雪辉.新生儿访视期先天性心脏病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同步筛查模式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 (2) :149-151.

[3]陈博昌, 杨杰, 吴虹, 等.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超声波筛查[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7, 28 (11) :590-593.

[4]Graf R.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sl hip joint dislocation by ultrasonograph[J].J Pediatr Orthop, 1983, 3 (3) :354-359.

[5]陈博昌.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早起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5, 26 (11) :603-605.

[6]杨军林.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遗传学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0, 31 (7) :554-557.

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辅食添加 篇5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10-4班

学号:20100502141017

杨鸿

婴幼儿辅食添加

摘要:婴儿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科学喂养是保证和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降低营养不良率的关键要素。前六个月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对婴幼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皆有促进作用。然而,6个月后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及时、正确合理添加各种辅食,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不及时或不合理添加辅食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从而对儿童的健康产生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本文从辅食添加的时间、辅食的种类、质量及其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以及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辅食;辅食添加;婴幼儿

一、问题提出 WHO在“促进婴幼儿合理喂养”中指出五岁以下儿童中,营养不良与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疾病负担相关。在改善儿童生存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发育方面,婴幼儿喂养是一个关键领域。儿童生命最初两年尤为重要,在此阶段如能获得最佳营养,可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日后罹患慢性病的风险,促使身心发育更加健全。

婴幼儿的营养补充关键时期有两个,一个是出生后4-6个月的母乳喂养,另一个是6个月-2岁期间的辅食添加。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同等重要。不合理的辅食添加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过剩,从而造成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迟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另外,婴幼儿期营养不良还可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如认知能力的缺损、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成年期慢性病危险增高,而且长期后果是不可逆、无法弥补的。因此了解如何正确的、科学的添加辅食不仅对婴幼儿甚至对一个家庭来说都十分重要。

二、相关概念界定

辅食:除母乳外任何种含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无论是液态还是固态),其主要食品是泥糊状食物,包括家庭制作的泥糊状及其它质地的食品,也包括工业化婴幼儿辅助食品。

辅食添加:对于母乳喂养儿来讲,辅食添加是一个过程,是其它食物或液体与母乳同时提供的时期,当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时,需添加其它性状的物予以补充。

三、辅食添加时间

辅食开始添加的时间应根据婴幼儿的营养需要、生理发育特点和母乳摄人量来确定,过早或较晚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均不利。

目前,关于辅食添加的适宜时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每种行为的出现有其相应的“敏感”期,这个时期是学习新行为的关键时期,过了该时期,这种行为的掌握可能就很困难,出生4-6个月是训练婴儿学习咀嚼吞咽的敏感期。同时有研究表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与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对婴儿身长、体重的增长没有显著差异。

另一种在婴儿6个月龄时开始添加有足够营养和安全的辅食。有研究认为,在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儿可以获得充足的锌供给,在出牛后6个月内铁缺乏的发生率也较低,母乳可以满足婴幼儿6个月内铁、锌等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需要,但母乳不能满足6个月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6个月后辅食是铁、锌等其他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WHO的一项研究表明:6个月前添加辅食不能给婴儿带来任何好处(某些特殊情况除外,如母亲感染艾滋等),甚至对婴儿健康有害,因此建议:生命最初6个月应进行纯母乳喂养;从6个月以后开始逐渐添加各种辅食,同时持续进行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两岁以上。

辅食添加过早,4个月前添加辅食,虽然补充了一些母乳外的能量和营养素,但母乳摄入量迅速降低,使母乳中含有的丰富的抗感染物质的摄入量减少,腹泻发病率比继续纯母乳儿高2-13倍,这将会抵消由辅食添加带来的能量增加和营养素的补充。此外,母乳喂养可降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并且有助于拉开生育间隔(对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可产生激素效应,通常会导致哺乳闭经期),这是一种自然控制生育的方法,而过早添加辅食会缩短母亲自然节育时间,即增加再受孕的机会,不利于母子健康。

辅食添加过晚,不仅会导致婴儿生长发育迟缓,还会影响婴幼儿味觉、吞咽功能的发育,4-6个月是婴幼儿味觉的关键期,7-8个月婴儿嗅的敏感期,不能及时添加辅食缺乏相应的感官刺激会阻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理想的辅食添加时间是根据婴儿营养需要和母乳摄入量来确定的,但一般来讲,在4个月前不应该给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添加辅食,但是辅食的添加也不要延迟超过6个月龄。

四、辅食添加的原则

添加辅食时,首先要考虑安全因素,要选择无农药残留的纯天然食物或有机食物;不要为宝选择罐头食品,这样会使宝宝品尝不到食物的原味,阻碍宝宝的味觉发育;咖啡、浓茶、可乐等饮品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看护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正确处理食物;

回应式的喂食(即直接给婴儿喂食和帮助年龄较大的儿童进食。要耐心地慢

慢喂食,鼓励儿童而不是强迫儿童进食,对孩子说话,并保持目光接触);

婴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少量食物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逐渐实现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种类多样化;大概经过10-15 次的尝试,孩子才会接受一种新的食物,每加一种食物,2-3 天后,孩子如果没有不适,就再加一种新食物,大概5-10 天应该更换一种新的食物,食物的品种要丰富,味道要多样,孩子的味蕾能尝试到各种各样的口味,就降低了将来偏食的几率。

增加婴儿喂食的次数,6-8月龄婴儿一天喂食2-3次,9-23月龄婴儿一天喂食3-4次,根据需要可添加1-2次辅助食物;

根据需要使用强化补充食物或维他命矿物质补充剂;

五、辅食添加的顺序

婴幼儿辅食中增加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类食物的摄人,可降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迟缓率,辅食的多样化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

一般的添加顺序是:

3-4个月添加流质型辅食,如果汁、蔬菜汁、大米汤等;

4-5个月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泥(先用14只蛋);

5-6个月添加细的软食,如菜泥、果泥、鱼肉泥等,可用勺进食,能帮助婴儿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

6-7个月,先肝泥,再添加饼干类、烂面、豆腐,训练幼儿咀嚼食物的能力; 8个月左右添加碎菜、肉末、全蛋。

9~12个月添加各种煮烂的蔬菜;10个月先开始添加切细的肉类,在开始添加软饭类;12个月开始添加荤素菜。在此期间可给婴儿添加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能力。

12个月左右,口腔的下颌运动产生了食物在口腔内的转动.这对磨咬纤维 性食物和感觉食物是重要的。

六、辅食的质量

1.卫生

辅食被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直接阻碍婴儿的生长发育。要采用适当的加工和保存技术改善辅食卫生状况。

2.营养素

蛋白质,有些人认为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故需要较多的蛋白质,所以会在辅食中加入大量含蛋白丰富的食物,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营养就越好,其实蛋白质

摄入过多,不但会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而且还容易使废物在体内堆积,对大脑、心脏都有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多动症等疾病。

脂肪,膳食脂肪为幼儿提供必需的脂肪酸、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脂肪还可以改善膳食的口感,提高总能量摄人量。最近研究表明,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于大脑、视网膜和其它神经组织的正常发育起关键作用。在辅食添加时,食中应包括足够的脂肪,必须满足脂肪的最低供给量,以保证供给充足的必需脂肪酸。许多国家已指出,不应限制2岁以下儿童的脂肪摄人。

碘,碘与生长发育迟缓有关,在怀孕前改善妇女碘营养状态,可改善婴儿的出生体重。

七、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1.家庭因素

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辅食添加率越高,母亲职业对婴儿辅食的正确添加影响较大;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的月龄越大;家庭的结构类型,核心家庭辅食添加的种类较多,添加较为适时,主干家庭添加的适时性较差;家庭经济收入与动物蛋白的添加呈正相关,家庭年人均收入越高,蛋白类辅食的添加率越高。

2.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产科制度、营养教育与辅食添加有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辅食的工业化程度较高,卫生条件好,辅食的质量较优。在经济落后地区,过渡食品使用频率降低,卫生条件恶劣,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会有不良影响。

乳母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及缺乏健康教育是导致辅食不合理添加的主要原因。

八、改善辅食添加的对策

游泳抚触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游泳;抚触;婴幼儿;生长发育

近年来,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学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游泳和抚触护理方法应用于新生儿不仅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体现,也是加快婴幼儿早期心理、生理健康发育的方法手段[ 1 ]。有相关研究表明[2],通过游泳和抚触可以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积极的影响,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并促进其早期生理、心理成长。因此,本研究采用游泳和抚触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以探讨游泳和抚触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其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中新生儿共450例,均是足月、顺产并于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5例,试验组中男110例,女115例;对照组中男113例,女112例。要求两组新生儿年龄、性别、体重等应无明显差异。

入选标准:男女不限、足月顺产者;Apgar评分为满分;出生后常规体格检查各项均正常者。

排除标准:剖宫产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遗传类疾病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出生后常规体格检查各项出现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

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开始进行试验,期间进行呼吸、血液等各项指标的常规检查;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系统的护理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管理基础上再对新生儿施以游泳(15min/次/天)和抚触(15min/次/天),共8个月。要求游泳时间为餐后20min,其水温应为38℃左右,并在游泳结束后及时做好保暖措施,以免使新生儿感冒;要求游泳和抚触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防治因操作不当而使新生儿溺水;游泳时应保护好新生儿脐部,以免感染细菌或因接触水未经处理而腐烂。记录观察试验8个月期间的试验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

1.3 观察指标:以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为观察指标,记录和测量两组新生儿试验前和试验后4个月、8个月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比较各组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在出生8个月后,其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为(9.01±0.12)cm、(72.46±1.54)cm、(44.58±0.6)cm,经比较,试验组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均长于对照组,促进其生长发育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3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将游泳和抚触实施于新生儿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还能够通过改善其血液循环,从而使婴幼儿的大脑供血充盈而更有利于智力的提高[3]。游泳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使婴幼儿肢体运动来刺激其脑部神经发育,增强身体脏腑的各项功能,使婴幼儿的骨骼、关节等顺利成长,从而起到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4]。另一方面,游泳运动可以改善小肠等蠕动,从而促进饮食的消化和代谢,使食物易于转化为营养物质被机体吸收而加快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抚触则是通过与婴幼儿直接接触或者按摩其皮肤来激发脑神经发育,从而促进脑神经发育,进而增加对其的后天塑造性[5]。还有研究表明[6],抚触可以通过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而增加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促进消化和吸收,进而加快婴幼儿生长发育。对新生儿实施游泳和抚触护理干预是现代医学研究发展的结果,是特别为婴幼儿身心健康、生长发育而总结出的结果,对强壮婴幼儿体格和完善、开发其大脑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本试验以常规护理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和分析了实施游泳和抚触8个月期间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与试验前和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新生儿在接受游泳和抚触护理8个月后,身长、体重和头围均有明显增加,表明对新生儿经游泳和抚触护理后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游泳和抚触行为都有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且能够促进其智力和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所以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志云,黄丽玲,林文璇. 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15(7):2854-2855.

[2] 张昆艳,马丽娟,闫晓艳,等.游泳、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2(4):1864-1865.[3] 原培芳,李灵先.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保健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8(4):370-371.

[4] 黄美兴,李金华,李素丽,等.抚触疗法在新生兒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0(10):3271-3272.

[5]程新霞. 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8(4):620-621.

[6]张忠良,孙丽娜,邓红岩.游泳加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及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7):623-624.

幼儿发育 篇7

一、幼儿基本体操的概念和特点

幼儿基本体操的概念就是以学龄儿童为主要对象, 运用肢体做简单的有技巧的动作, 运用多样的队形变化和造型, 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 集体完成的一种体育活动。这样的基本体操和竞技类型的体操是有差别的, 它更加符合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它是从幼儿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出发的, 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幼儿基本体操动作简单明了, 没有很强的技巧性, 是一项全身性运动的体操, 能够活动各个关节, 使得身体舒展, 伴奏的音乐节奏感很强, 在音乐的伴奏下, 能够很好地增进幼儿健康, 使得幼儿身体更加端正舒展。幼儿基本体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培养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培养幼儿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提高幼儿的抵抗能力, 使幼儿的健康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开展幼儿基本体操的必要性

近年来, 幼儿的身体素质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各项的发育指标都没有明显的提高, 很常见的疾病虽然说很少见, 但是, 这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每当到了春季或者是秋季的时候, 有不少幼儿园经常出现一个很严重的现象, 当一个孩子在患上了感冒之后, 在很短的时间内, 马上就传染了一大片, 这也就表示, 现在幼儿自身的抵抗能力很弱, 肺活量也逐渐下降, 只要进行一些轻微的运动, 就会觉得体力不支。对于相应的标准来说, 幼儿的体能素质还达不到一个好的水平, 比如说速度和灵敏度这些等。这个现象也不得不让人思考,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幼儿的营养也能跟得上, 但是他们的体能却越来越差?其中的原因就是, 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只顾着幼儿的智力和学习问题, 对幼儿的体质健康越来越不重视了, 这个现象是很普遍的, 而且也是很严重的, 不太重视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所以, 在现在这样的现象下, 幼儿园可以开展幼儿基本体操活动, 教师加以引导, 通过做幼儿基本体操, 来使幼儿更健康地成长, 增强幼儿的体质。幼儿基本体操有利于幼儿全方面地发展, 经过基本的体操训练后, 幼儿不仅在生理方面会更健康, 在心理方面也会更加成熟, 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自然而然就会很快适应以后的环境和学习。

三、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发育的促进作用

1. 对幼儿生理的促进作用。

幼儿基本体操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生理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它训练幼儿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幼儿的平衡能力, 一般幼儿的平衡能力很弱, 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 能使幼儿的感觉更加准确。幼儿基本体操也能训练幼儿的柔韧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 它能锻炼关节肌肉, 强身健体, 能使幼儿的身体更加舒展。幼儿基本体操也很训练耐力, 在训练的过程中, 训练能使幼儿变得有毅力。幼儿基本体操的很多动作也很训练幼儿的爆发力, 幼儿的爆发力一般都很弱, 在训练的过程中, 动作要快, 要用力, 四肢要舒展, 能使幼儿的肌肉和肢体得到增强和锻炼。

2. 对幼儿心理的促进作用。

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心理发展来说,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基本的体操训练过程当中, 需要的是大量的身体动作, 是全身的舒展活动, 配合着音乐, 也很有节奏感, 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因为幼儿基本体操是集体进行练习, 所以要求动作基本上要整齐统一, 体操的整体效果要好, 在一定程度上,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教师带领的话, 还能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有助于增强儿童的集体观念, 儿童通过基本体操训练后, 不仅提高了对幼儿基本体操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某种技能的能力, 同时, 也提高了做事情的独立性, 增强了做好事情的自信心, 因此, 幼儿基本体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 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对幼儿的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智力来源于大脑中, 大脑的发育需要吸收丰富的营养, 而通过幼儿基本体操就能促进大脑更快更好地吸收营养。在儿童时期, 大脑的发育速度是很快的。大脑的反应速度的快慢, 可以通过人的肢体语言上面直接反映出来, 肢体灵活也就表示大脑的反应快, 幼儿基本体操作为一种体育运动, 主要就是靠肢体的运动来完成, 经常运动的人, 身体肢体相对来说比较灵活, 由于大脑对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从相反的方向来支配的, 所以, 通常情况下, 大脑的左边相对来说比右边发达, 幼儿在进行基本体操锻炼时, 右手和左手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这就有利于提升大脑右边的潜力, 使幼儿的智力也得到全面发展。

四、结语

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的成长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 幼儿基本体操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每个孩子一生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幼儿园应该把幼儿基本体操都实行起来, 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摘要:幼儿基本体操能够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从生理上、心理上、智力发展等多方面, 对促进幼儿发育起到关键的作用, 所以要重视幼儿基本体操, 重视它对幼儿发育带来的作用。因此,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针对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发育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幼儿基本体操,幼儿发育,作用,必要性,智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成都市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2]张丽莎.湖南省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736例婴幼儿发育商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和智力测评的婴幼儿736例, 年龄0~36个月, 男485例, 女251例。

1.2 方法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对0~36个月婴幼儿进行发育商评估。检测人员参加过首都儿科研究所专题学习班培训, 有3年以上智力测定工作经验, 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测试, 并进行性别、分娩方式、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等相关问卷调查。

1.3 发育商的分级标准

按照首都儿科研究所标准:≥130为优秀, 115~129为中上, 85~114为中等, 70~84为中下, ≤69为智能低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梧州市0~36个月婴幼儿平均发育商为 (99.53±13.79) , 其中优秀9例 (1.22%) , 中上30例 (4.08%) , 中等639例 (86.82%) , 中下33例 (4.48%) , 低下25例 (3.40%) 。

2.2 性别与婴幼儿发育商的关系

不同性别的婴幼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31, P>0.05) 。见表1。

2.3 不同分娩方式与婴幼儿发育商的关系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婴幼儿的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5, P>0.05) 。见表2。

2.4 父母文化程度与婴幼儿发育商的关系

父母文化程度对婴幼儿发育商影响极大, 父母不同文化程度, 婴儿发育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见表3、表4。

注:χ2=43.98, P<0.001

2.5 父母职业与婴幼儿发育商的关系

父亲职业对婴幼儿发育商有影响, 父亲职业不同, 婴儿发育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5, P<0.01) 。母亲职业对婴幼儿发育商无影响 (χ2=24.05, P>0.05) 。见表5、表6。

注:χ2=56.81, P<0.001

注:χ2=39.15, P<0.01

注:χ2=24.05, P>0.05

3 讨论

3.1 加大普及早期教育是今后近段时期的工作要点

资料显示, 梧州市婴幼儿的平均发育商为 (99.53±13.79) , 总体状况良好, 优秀的比例占1.22%, 与国内报道[1]相近, 智能低下的比例占3.40%, 高于国内一些报道[1,2,3]。考虑与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尚有部分家长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识和重视度不够有关。这也给儿保指出了今后近段时期的工作方向和要点, 要加大普及早期教育理念的力度, 有意识地引导家长重视婴幼儿不同阶段的发育特点, 有的放矢, 充分利用婴幼儿早期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时机, 加强综合教育训练, 促进其更全面地发展。

3.2 性别和分娩方式与婴幼儿发育商的关系

由表1、表2可看出, 不同性别和分娩方式的婴幼儿其发育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性别、分娩方式对儿童智力发展究竟有无差异, 国内外学者一直有争论。有部分学者认为, 不同性别、不同分娩方式婴幼儿的发育商存在差异[3,4,5]。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不同性别、分娩方式婴幼儿的发育商无差异[1,6]。笔者认为, 以上报道的结果不同, 可能与地域间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差异有关。

3.3 父母文化程度对婴幼儿的发育商影响极大

本文资料显示, 在智能低下、中下、中等、中上、优秀组的小儿中, 父亲文化在大学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8%、30.30%、40.69%、73.33%、33.33%, 而母亲文化在大学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4%、21.21%, 40.85%、73.33%、88.89%, 提示父母文化程度对婴幼儿的发育商影响极大。文化程度高的父母, 较容易接受优生优育的科学理念, 注重生殖健康保健, 注重对子女的智能开发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 家庭结构也较稳定, 对小儿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照料小儿的多是母亲, 因此母亲的文化修养越高, 获得的科学育儿知识越多, 就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从本文资料也可看出, 优秀组高文化层次父母中, 母亲的比例 (88.89%) 远高于父亲的比例 (33.33%) 。

3.4 父母职业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

父母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收入相对稳定的家庭, 可给小儿提供较多早教及早期干预的机会, 避免发育偏差, 促进全面发展。与相关报道[3]不同的是, 本文资料中, 父亲职业对小儿发育商有极大影响作用, 而母亲职业对小儿发育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考虑可能与父亲仍是家庭经济的主体有关。

综上, 进一步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 提高父母文化素质, 对促进婴幼儿发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婴幼儿发育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为早教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736例儿童进行发育商检测, 同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梧州市婴幼儿平均发育商为 (99.53±13.79) , 父母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对婴幼儿发育商有重要影响 (P<0.01) , 而性别、分娩方式、母亲职业对婴幼儿发育商无明显影响 (P>0.05) 。结论 梧州市婴幼儿发育商水平总体良好, 进一步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 提高父母文化素质, 对促进婴幼儿发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婴幼儿,发育商,分析

参考文献

[1]潘惠妮, 陈少梅, 吴郁丽, 等.1200例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临床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0) :1337-1339.

[2]张雪娇, 文江, 李智永, 等.沈阳市城乡0~1岁儿童智能发育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8) :2475.

[3]王文丽, 范果叶, 张瑞芳.呼和浩特市婴幼儿发育商筛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11) :1511.

[4]歧晓红, 郝利楠, 薛平, 等.太原市550名学龄前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7 (5) :791.

[5]张冀莉, 李荣萍, 王娅娜.分娩方式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7, 18 (2) :86-88.

幼儿发育 篇9

关键词:婴幼儿,智力,发育

由于0~3岁的婴幼儿脑部发育尚未健全, 极易受到环境影响, 我院对200例婴幼儿患者进行智力测评, 现将筛选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例患儿按年龄将其分为分组, 0岁组70例;1岁组50例;2岁组60例;3岁组20例。按孕期及生理正常与否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孕期、生理存在异常63例;对照组为孕期、生理正常者137例。

1.2 方法

采用Gesell量表, 对患儿动作能、语言能、应物能、应人能四方面进行逐渐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s表示, 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用χ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各区发育商数比较

观察组婴幼儿中0岁组动作能 (55.4±22.3) , 语言能 (58.2±20.4) , 应物能 (57.8±24.7) , 应人能 (55.2±25.4) ;1岁组动作能 (66.4±20.1) , 语言能 (61.4±21.3) , 应物能 (67.4±23.4) , 应人能 (66.9±25.3) ;2岁组动作能 (71.4±23.1) , 语言能 (65.5±23.4) , 应物能 (72.6±24.1) , 应人能 (69.4±21.0) ;3岁组动作能 (53.7±19.4) , 语言能 (51.2±20.1) , 应物能 (55.3±16.4) , 应人能 (55.7±19.0) 。四组在动作能、言语能方、应物能、应人能面相比,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照组各区发育商数比较

对照组婴幼儿中0岁组动作能 (86.7±20.1) , 语言能为 (85.4±16.8) , 应物能 (88.7±15.0) , 应人能 (87.4±18.4) ;1岁组动作能 (90.4±18.4) , 语言能 (75.1±20.3) , 应物能 (91.0±18.4) , 应人能 (85.3±17.6) ;2岁组动作能 (85.4±12.0) , 语言能 (59.4±16.6) , 应物能 (76.7±13.0) , 应人能 (71.8±15.0) ;3岁组动作能 (80.7±15.6) , 语言能 (63.4±21.3) , 应物能 (72.5±20.4) , 应人能 (72.4±20.5) 。动作能、应物能0岁组与2岁组、0岁组与3岁组之间相比,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0岁组与3岁组在应人能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四组在语言能方面相比,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为保证测量效果, 对婴幼儿进行量时, 应保证婴幼儿身体健康, 精神状态良好, 没有出饥饿感。最好在上午进行。并在测试前, 测试人员应与婴幼儿保持良好关系, 并对患者出生史、病史等进行充分了解。测试过程中, 由家属及相关监护人陪同进行。

由于0~3岁是婴幼儿脑部发育第二高峰期, 此阶段婴幼儿脑神经细胞体积会逐渐增大, 并形成神经髓鞘且逐渐发育成熟。如果生活环境可对婴幼儿产生有效的刺激, 充分发展神经细胞, 构建强大的神经网络, 帮助其打开更多的“窗口”, 便可大大提高婴幼儿智力。对于出生时存在缺陷的婴幼儿加强护理干预, 通过建立丰富的生活环境, 刺激婴幼儿神经功能之间完善。在以上研究中,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观察组患者在动作能、语言能等方面的变化原不如对照组明显, 下降趋势非常缓慢, 而这便是家长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干预, 致使脑部发育关键时期没有受到充足的发展。

综上所述, 良好的生活环境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产生积极有效的刺激, 促进婴幼儿智力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芳, 杨晓娟, 王艳平, 等.0~3岁小儿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C].晋冀鲁豫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2010流行病学郑州论坛, 2010.

幼儿发育 篇10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辖区内0~3岁儿童280例, 排除有遗传性、先天性等疾病儿童。280例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40例, 试验组男98例, 女42例, 平均年龄 (1.3±0.4) 岁, 体重2.5~15.2kg, 平均 (10.2±2.4) kg;对照组男85例, 女55例, 平均年龄 (1.4±0.3) 个月, 体重2.4~14.9kg, 平均 (9.8±2.3) kg。两组儿童基本资料进行比较, 年龄、性别、体重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系统保健, 儿童体检后由儿保医生将体检结果及保健指导内容简要填写在儿童体检登记册或保健手册上, 由儿保医生对看护人口头进行常规的养育知识指导, 儿童均不接受儿童早期发展指导服务。试验组接受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 具体内容为: (1) 建立健康档案; (2) 婴儿辅食添加指导:指导家长在小儿>5个月开始辅食添加, 添加食物可选择富含铁的米粉、蔬菜泥等易消化、味道和形状较好的食物, 也可适量增加肉泥、肉汤等; (3) 幼儿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区内开展小儿喂养相关知识宣教; (4) 意外伤害预防指导:发放儿童意外伤害预防指导相关宣传资料, 告知家长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家长安全第一的教育观念。

评估指标及标准: (1) 体格发育:按照《小儿体格生长的测量》中相关方法每6个月对儿童体重、身长进行1次测量, 以《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为标准进行评价[1]。 (2) 智力发育:采用我国儿童智能筛查测验量表 (DST) 进行智能发育筛查, 测试项分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和智力能区3部分, 测试结果以发育商 (DQ) 进行划分, 正常:DQ≥85分;可疑:70分≤DQ<80分;异常:DQ<70分[2]。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果

两组小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比较小儿指导前及指导后第1次 (6个月) 和第3次 (18个月) 的身长、体重, 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小儿DQ情况比较:指导后对小儿DQ进行评价, 试验组小儿DQ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讨论

婴幼儿时期儿童的成长发育对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以0~3岁期为儿童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 以往的研究发现, 运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进行早期干预, 如体格发育系统管理可增加儿童体重、身长, 早期教育训练指导、智测和心理咨询门诊等可预防精神发育迟滞,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但目前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系统性的研究较少, 我院参考以往的研究, 结合我院周边地区儿童发展特点, 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 对儿童进行系统、科学的保健[3~5]。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采用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的儿童各年龄段智能发育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 与其他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比较, 表明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同样可有效地促进儿童智力发育。两组儿童身长、体重的差异不显著, 这一结果与冯彩英研究结果相似, 表明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可有效地改善小儿健康状况, 且观察本研究中小儿体格基本情况, 营养状况良好, 身体发育潜能已发挥得较为充分, 因而, 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对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有限。

经过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出, 婴幼儿早期发展可以依据指导管理系统, 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发育状况及健康状况, 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280例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婴幼儿28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采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 对照组采用常规系统保健, 对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 比较两组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小儿指导后第一次、第三次体检身长、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小儿DQ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经过分析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监测结果得出, 婴幼儿早期发展可以依据指导管理系统, 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发育状况及健康状况, 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关键词:婴幼儿,生长发育,监测,指导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邵子瑜.合肥市2004~2008年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 2012.

[2] 谢云兰, 李明珉, 王茹梅.1223例婴幼儿体格发育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4) :82-84.

[3] 王仲安.223例0~2岁婴幼儿发育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13) :1883.

[4] 王彩虹.婴儿生长发育监测210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24) :26-27.

幼儿发育 篇11

【关键词】 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复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5-01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即DDH)是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髋关节时空上不稳定的病变,临床中有三类,分别是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及髋关节半脱位[1]。文章主要对我院收治的DDH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0年——2012年我院小儿门诊、儿童保健科收治的大腿皮纹不对称为主要体征的患儿143例,其中男性患儿78例,女性患儿67例,患者年龄在3d-6岁。

1.2 诊断 按照患儿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初诊年龄小于4个月的患儿采用Graf静态超声检查;初诊年龄在4-6个月的患儿采用Graf静态超声与X线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初诊年龄大于6个月的患儿采用双髋前后位X线检查。Graf超声诊断采用My-Lab20Plus诊断系统,探头频率为7MHz,X线检查仪器为760型DR机。

1.3 治疗 ①6个月以下的DDH患儿采用pavlik吊带治疗,此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接受,患儿要保持110°屈髋,外展60-70°,屈膝90°,保证患儿髋关节有一定的活动度。每1周进行B超检查,如3周后B超提示稳定复位,需要持续维持3个月,如未获得良好复位,则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治疗。②7-18个月的患儿可以采用闭合复位及石膏固定术。在闭合复位之前进行半个月的悬吊皮牵引,使脱位髋关节松弛,闭合复位前还应该皮下切断内收肌,然后牵引大腿,用拇指推移股骨大转子,直到复位。然后采用石膏固定髋关节,固定3月周后改用支具治疗。③1.5岁-6岁的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通过截骨远端向下或者是向外的旋转,恢复髋臼的方向,使髋臼能包容股骨头。

2 结 果

2.1 诊断情况 对145例患儿采用Graf静态超声与X线诊断,有DDH的患儿为25例,DDH发病率为17.2%。其中6个月以下患儿9例,6-18个月患儿11例,大于18个月患儿8例。

2.2 治疗情况 9例6个月以下患儿采用pavlik吊带治疗,治疗有效7例,2例失败,后采用闭合复位及石膏固定治疗复位效果满意;11例6-18个月患儿采用闭合复位及石膏固定治疗复位效果满意。8例大于18个月的患儿先采用保守治疗,2例患儿复位效果满意,其余均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得到满意的复位效果。

3 讨 论

临床中DDH是小儿常见的下肢畸形,指得是患儿出生后出现股骨头从髋臼中脱出,存在骨性和软组织发育不良,此种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治疗方法多样。当前临床诊断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Graf静态超声与X线诊断[2]。因为小于4个月的患儿髋关节正处在发育阶段,股骨头骨化未完全完成,采用X线检查基本不显影,检查结果不准确,因此在这部分患儿中主要采用Graf静态超声检查,检查中可以对软骨部分清除显示,也能对α角和β角准确测量。而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采用双髋X线检查更好,能得到较好的显影。另外,在部分患儿的检查中要将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起来。

DDH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pavlik吊带治疗、闭合复位及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应用较多的是Salter骨盆截骨术、Ferguson单纯切开复位术、Dega髋臼成形术等[3]。在治疗中首先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复位不成功时,要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另外,在研究中发现小于6个月的患儿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6个月以上患儿,可能是因为6个月以下的患儿的髋关节可塑性较强,而6个月以上的患儿股骨头部分开始骨化,患儿的活动度增加,给治疗带来障碍。因此,早期普查对于发现DDH和提高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军,马保安,胡运生,龙华,周本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30,(2):97-98.

[2] 郭永成,申毅,王永堂,陆亚东,夏冰.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9):721-722.

幼儿发育 篇12

关键词:婴幼儿,智能,早期干预

儿童脑发育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在环境因素中, 早期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组总结了在双鸭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过早期干预的婴幼儿32例, 并设立对照组43例, 经检测, 二者的智能发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以在双鸭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早期干预, 指导家长在家认真执行指导方案达1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为观察组, 共32例, 男20例, 女12例, 年龄3个月~2.2岁, 平均年龄0.9岁;②以从未在双鸭山市妇幼保健院或其他医院进行过正规早期干预的婴幼儿为对照组, 共43例, 男28例, 女15例, 年龄6个月~2.5岁, 平均年龄1.1岁;③以上两组儿童均排除出生时窒息史、围产期高危因素等。无先天性疾病, 未患过重大疾病, 出生后均在双鸭山市成长, 到外地居住时间不超过1个月。

1.2 方法

以婴幼儿发展量表即CDCC为测试工具,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测试结果依据黑龙江省城区儿童正常体格发育指标, 采用标准差法按年龄的体质量 (weight for age) 、年龄的身高 (height for age) 进行评估。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智能发展指数为 (102.2±8.1) , 运动发展指数为 (104.5±7.4) , 对照组智能发展指数为 (96.3±7.9) , 运动发展指数为 (97.2±6.1) , 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结果见表1。

注:*P<0.01

3 讨论

早期干预能促进儿童早期脑发育[1], 这在儿科界已形成共识。但尚未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固定方案可遵循。我科的早期干预方案包括:①新生儿抚触、婴儿保健操、小儿推拿及穴位按摩;②感知觉训练:a.视觉、听觉、触觉训练;b.注意力训练;c.记忆力训练;③思维能力训练, 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训练;④社会行为能力训练, 包括自我生活能力、语言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⑤合理的喂养。

新生儿抚触及婴儿保健操能刺激皮肤触觉及压力感受器, 反射性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 促进胃肠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 加快小儿体格生长[2]。生后小儿神经系统迅速发育,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 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是神经系统的外感受器, 通过抚触及婴儿保健操能刺激婴儿脑发育。

儿童早期丰富的感知觉刺激能增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生命早期神经系统有较大的可塑性, 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和影响, 而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条件, 就是丰富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刺激。这种刺激, 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脑的微观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 使多个神经元树突枝繁叶茂。

小儿长大后都将成为社会的人, 所以对小儿的社会行为训练必不可少。首先是自我生活能力训练, 包括吃饭、穿衣配合、早期翻身、爬行、直立行走等;还要训练他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 通过控制自己的运动能力来增加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好奇心、自信心;还有语言能力的训练及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小儿的喂养是家长们最关心同时也是误区最多的问题。有的小孩肥胖, 有的消瘦、厌食、营养不良。在训练中告诉家长要合理的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每日的饮食按糖、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微量元素六大方面按比例分配。针对不同的小孩给予1周饮食食谱, 让其参照支持。所以说, 早期干预能提高小儿的智能水平, 促进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沈小鸣.儿童早期脑发育科学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 (2) :120.

[2]沈炯, 沈月华.抚触对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 (2) :95.

[3]鲍秀兰.新生儿行为0~3岁教育.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7:221.

[4]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1.

[5]Clohety JP, Stark ANNR.Manual of Neonatal Care.LippincottWil-liamas&Wilkins, 2005:151-153.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下一篇: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