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精选8篇)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1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 主张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 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 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安全。血液透析中心是最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科室之一, 国内外曾有报道:血液透析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率16%~28%,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率7.2%~84.1%[1]。透析时间大于5年HCV感染率达90%以上, 每输一次血 (200 mL全血或成分血) HCV感染增加1.8%[2]。HBV和HCV都属于血液体液传播性疾病, 特别是HBV病人的粪便、尿液、唾液、腹水都具有传染性。据报道, 血液透析中心工作人员HBV病毒感染率约0.5%, HCV病毒感染率约2.6%。因此, 在血液透析中心实施标准预防, 做好接触隔离, 对避免HBV、HCV对工作人员的侵犯至关重要。
1 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环节
血液透析病人的皮肤和黏膜因血液透析中过多的超滤水以及营养不良等原因而干燥、萎缩易裂开, 失去屏障作用。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透析中动、静脉穿刺针孔易发生渗血, 一旦形成假性动脉瘤后渗血速度很快, 未及时发现将造成大量出血。 护士操作不严谨, 不规范, 各个开口衔接不紧造成管道脱落, 穿刺针脱落、漏血、透析器破膜、冬天管路易破裂等都易出现血污染。急诊透析新病人由于未能及时进行肝炎病原学的检测, 工作人员在操作中有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护士被针刺伤后处理不及时、方法不正确导致被感染。所有被HBV、HCV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透析机、透析管道、控制面板、物体表面、地面如清洗消毒不彻底、防护不严格都有可能传染给工作人员。
2 预防措施
血液净化中心布局要合理, 必须是封闭独立的区域, 应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设有HBV、HCV阳性病人隔离透析间, 室内保持恒定的湿度和温度, 有空气消毒设备。对透析病人在透析前常规进行HBV、HCV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 遇有急诊病人未能及时检测的应专机透析且不复用透析器。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系列和肝功能, 定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使其产生保护性抗体。凡进入血液透析室的工作人员, 必须更衣、换鞋、带帽子、戴口罩, 帽子必须盖住头发, 外出时更换外出鞋。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的专用工作服每天更换, 工作鞋每周清洗, 遇有大量出血的病人应穿隔离衣。可能有血液溅出时, 工作人员应戴眼镜和面罩, 这样可以防止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
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透析室以及监护每个病人之间均应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更换和拆卸设备及抽血等操作需戴手套;接触病人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也应戴手套。摘掉手套后, 要用“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在接触传染与非传染病人之间要洗手、换手套或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防止受针头尖锐物的刺伤, 不慎受伤者应立即处理, 并按相关规定定期检测相应的项目。HBV、HCV工作区的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 熟知消毒隔离知识, 有丰富的透析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减少因各种接头衔接不牢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遇有血液溢出应及时清洗消毒污染处。对HBV、HCV阳性病人, 应在隔离净化间固定床位, 专机透析, 固定所有透析用品, 各种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管, 穿刺针透析管路及透析器等采用一次性使用, 使用后用0.5%过氧乙酸浸泡2 h后销毁, 按感染性垃圾统一焚烧。透析机定期封闭消毒, 透析器不再复用。
HBV、HCV阳性病人透析时要更换专用的医院服装及鞋、干净的床单。污染的被服要及时清洗消毒, 应先用有效氯2 000 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1 h, 然后用有阳性标志的塑料带双层包扎后送传染科高压灭菌后再送洗衣房进行清洗。地面、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日要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洁具用2 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经常消毒。透析结束后整理物品、更换床单位, 消毒液擦拭室内物品和地面后紫外线照射或臭氧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周定期更换消毒容器和消毒液, 每周1次大消毒, 彻底清洁消毒透析室。
3 效果
我院从2002年—2007年共收治血透病人265例, 其中乙型肝炎病人12例, 占4.53%, 丙肝病人38例, 占14.34%, 实施标准预防后,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增强了医护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几年来无一例工作人员发生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李玉.血液透析病人医源性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7, 3 (2) :70.
[2]尹晓红, 王寰, 孙丽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分析[J].临床荟萃, 2007, 22 (7) :25.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2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设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应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①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②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③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一、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 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
4.隔离衣
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7.简易通气装置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感染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要采用以下隔离措施。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2)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3)尽快转送到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病人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4)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5)做好空气的消毒。2.防护隔离
(1)医务人员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人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3)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3.空气隔离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粒径<5µm)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空气传播。
4.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5tz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lm左右。
三、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1.一级预防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2.二级预防
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 规章制度。
(2)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3.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合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右手掌盖住左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双手交替进行。
第四步:手指相扣,相互摩擦,双手交替进行。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拇指旋转搓擦,清洁皱褶处,双手交替进行。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3
采供血机构的各业务工作环节始终离不开血液,献血者中HIV、HBV、HCV的感染率较高,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采供血机构的血液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应有针对性解决血液医源性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采供血机构业务各环节的操作程序、血液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1 建立医源性感染控制机构和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
与医院相比,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在管理上易出现漏洞。所以,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采供血机构应成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法人担任,分管业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并设置2~3人组成的医源性感染办公室,负责规范和监管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采供血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源性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适合采供血机构可操作性的工作程序。制定和完善制度主要依据有《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具体包括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程序、疫情报告制度和程序、检测不合格血液及血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和意外处理制度等。在制度建立过程中,应结合采供血机构的工作的实际,建立具有可行的操作程序,操作部门可做到有章可循,对日常采供血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2 建立适合采供血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
采供血机构医感控制有其独有的特点,采供血如体检化验、血液采集、血液分离、血液检验、血液储存、血液发放与运输等各工作环节的全过程都是是针对血液。由于操作环节多,工作人员极易因意外接触到血液而受到医源性感染。所以采供血机构医感控制的关键除采供血区域布局及各类通道流向等设施符合要求外,内部各岗位各环节的规范技术操作以及操作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做好采供血各岗位、各环节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尽可能避免操作中意外受到血液的污染,应严格要求采供血机构各岗位、各环节的操作人员都应认真严格地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管理部门应按照新的相关规定,结合采供血技术操作流程进行修订。具体应做到[1]:(1)个体防护用品控制。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大小要适中,穿戴舒适。首先要正确穿着防护服。防护服应吸水性强,有一定厚度,以防血液浸透伤及身体。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其次,要戴合适的手套。美国CDC建议采血员应戴手套,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污染。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2)洗手、擦手。每采一位献血者,用消毒小毛巾擦手一次是一种既保护献血者又保护采血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注意在采血结束后应立即洗手。(3)针头的使用和弃置。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理针头尤为重要,HBV、HCV、HIV等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头刺伤接触感染,对于经常接触采血针的护士危险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当一名护士同时为两位献血员采血时,一定要先夹住一个采血袋的导管,放松止血带,再给另一位献血员拔针并立即减掉针头后再处理第一位献血者,因为竖立在桌上的针头无论对献血员还是采血护士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有污染的针头必须及时处理,丢入贴有标签的、不能穿透的、防漏密闭的、易于消毒的锐器收集容器内,收集到容器容量的3/4时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送到指定地点统一毁形。(4)清除血迹。
3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采供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试管、分离杯、转移袋等器材以及检测不合格血液等均属于感染性废弃物,应做到严格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回流社会造成重复使用或疾病传播。采供血机构用后的一次性采供血器材多以含氯消毒液浸泡方法进行处理,该方法有一定缺点:一是密闭性血液分离杯等器材消毒难免有不彻底的情况,毁形时血极易污染操作人员;二是含氯消毒液刺激性强,用后大量排到外环境,对长期接触的操作人员有害,环境也会受到污染;三是操作中实际存在各种不利因素,难以保证毁形或消毒符合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要求。因此,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应由专人到科室收集,先集中高压灭菌,再集中处理。若采供血机构排出未经消毒的含病毒危险物的血污水,易造成环境污染或引发相应疾病。此时,应常规投入次氯酸钠消毒剂方法进行处理,除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外,医感办公室应专人负责加强监管,污水处理效果均应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GB18466-2001)的标准。
4 强化相关法规和知识培训,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
做好医感控制工作必须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采供血人员的法制意识,自觉规范采供血的职业行为。针对采供血医源性感染中存在的突出环节或突出问题,应及时制定相应对策,及时对员工培进行培训并付诸实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血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医源性感染管理部门常规监管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国家采供血机构疫情报送管理规定,及时报送疫情信息,监督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回收、数量和交接手续及无害化处理操作记录,监管采供血消毒器材或物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这些监督内容都是目前采供血机构最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因此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确保献血者和采供血人员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到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与预防 篇4
1透析室环境的管理
1.1透析室布局要合理, 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划分患者通道、员工通道、污物通道。透析区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 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配有室内净化消毒设备。
1.2透析区设立传染透析间,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患者要分室透析。
1.3每月对透析室空气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 细菌数控制在<500 cfu/m3。
1.4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和患者走动, 限制家属及非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
2透析患者的管理
2.1新入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前给予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乙型肝炎标志物阴性和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患者给予分室分机透析, 对有明确传染性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患者给予转专科医院透析。
2.2患者更换拖鞋, 通过患者通道就诊于接诊区后, 进入透析区。
2.3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患者每半年筛查1次, 慢性乙肝患者1年检查1次。
2.4患者内瘘穿刺前局部按外科手术消毒常规进行, 铺无菌治疗巾减少污染机会。静脉留置管要保持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敷料, 治疗中严格无菌操作。
3透析护士的管理
3.1从事血液透析的护士严格贯彻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3.2护理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的护士不能同时护理非乙肝、丙肝的患者, 且人员相对固定。
3.3护士进入工作区先洗手、戴口罩, 处理医疗废物和污物时戴手套, 处理后洗手。护士定期注射乙肝疫苗。
3.4护士在接触不同的患者, 进入不同的治疗单元, 清洗不同的机器时应洗手并更换手套。
4透析用物品的管理
4.1乙肝和丙肝患者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且治疗车不能在传染区和非传染区交叉使用。
4.2不能将传染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区。
4.3不能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 或对深静脉导管进行肝素封管。
4.4透析结束后, 床单、被罩、枕套一人一用一更换, 对透析单元内的物品表面进行擦洗消毒, 物品表面细菌数<10 cfu/cm2。
5透析机的管理
5.1感染间的透析机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
5.2每次透析结束后, 如果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对透析机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 立即用1 500 mg/L浓度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 再用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5.3每次透析结束后, 用20%柠檬酸消毒剂进行热消毒。
6透析用水的管理
6.1每月对透析用水进行细菌培养1次, 细菌数控制在<200 cfu/m L, 每3个月进行内毒素检测1次, 内毒素<2 EU/m L。
6.2化学污染物每年测定1次, 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每周检测1次。
7医疗废物的管理
7.1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
7.2医疗废物由专人收集、运送、储存, 集中毁形、焚烧, 并做好焚烧记录[1]。
8小结
透析室环境复杂, 透析患者大多贫血、营养不良, 身体抵抗力差, 容易发生感染[2], 使得血液透析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3]。我院透析室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2010版) 的要求, 对透析室的硬件环境进行积极改进和扩展, 组织护士培训学习, 增强医院感染意识,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设置工作流程, 加强对透析患者、透析机、透析环境、透析用物品、透析用水、医疗废物的管理。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科学预防, 从而实现了规范化的管理, 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贺孟萍.血液净化中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8) :919-920.
[2]杨芸.血液透析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 (4) :8-9.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血液透析病人, 男21例, 年龄41岁~77岁 (56.90岁±11.18岁) ;女25例, 年龄40岁~78岁 (59.56岁±10.59岁) 。透析统计时间为2011年1月—2013年6月, 共进行血透8 360次, 发生低血压840次, 发生率为10.05%;其中经过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护理, 780次低血压得到纠正, 60次低血压未缓解, 采取结束治疗。
1.2 透析方法
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及日机装DBB26型透析机, 空性纤维透析器膜面积为1.7 m2, 透析液为碳酸氢钠溶液, 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 每周透析2次或3次, 透析时间4h, 血流量150mL/min~250mL/min。病人进行透析治疗前均要测量血压, 透析过程中一般每小时测量1次血压, 遇特殊情况每15min~30min测量1次。发生低血压时, 暂停超滤, 减慢血流量, 使病人取平卧位;必要时快速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00mL, 待病人血压平稳后, 再逐渐恢复超滤及提高血流量。以上措施无效, 按医嘱终止透析, 对症处理。
1.3 透析性低血压诊断标准
透析中低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较透析前下降≥4kPa (30mmHg) 和 (或) 收缩压≤12kPa[4]。血液透析病人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先兆:打哈欠、出汗、头晕、胸闷不适、恶心呕吐、产生便意等, 严重者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2 临床血液透析中相关性低血压的诱因
2.1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1) 病人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5]。透析过程中体重评估过低, 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病人有效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 常见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或透析时间缩短;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 短时间内大量血液进入体外循环, 以致循环血量减少, 引起低血压。 (2) 体内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低血压, 最常见于初次透析病人、年老体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稳定及疾病较重的病人。 (3) 透析过程中清除了尿素、肌酐等渗透物质, 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 血管外细胞的渗透压高, 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 有效血容量减少, 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2.2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的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透析液中钠浓度降低 (<135mmol/L) , 血浆渗透压下降, 引起血管内水分向细胞内移动,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导致低血压[6]。
2.3 透析液温度
当透析液温度在38℃以上就会增加血管的不稳定性, 浅表部位的血管相应地扩张, 皮肤静脉血容量增加, 中心静脉压及心输出量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引起低血压。
2.4疾病因素
心脏病变: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 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当血容量减少或外周阻力下降时, 在透析中更容易引起低血压。另外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贫血病人对血液透析血容量减少的应激反应差, 透析中容量减少时, 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阻力, 容易产生低血压。
2.5 透析中进食
由于透析病人大量饮食或快速饮食使得胃肠功能亢进, 血管流速加快, 部分血液分流到胃肠道而导致暂时性的血压降低。
2.6 干体重估算有误
个别病人为了多喝水而虚报体重, 导致医务人员在计算超滤量时出现错误。当病人接近干体重时, 体液由周围组织回到血管中的速度减慢, 此时仍继续维持一定量的超滤就会发生低血压。
2.7 药物的影响
在病人透析之前, 往往会服用较大剂量的长效降压药。在透析过程中, 遇到病人血压过高, 也会给予病人服用速效降压药。有的病人在透析时会出现躁动不安的精神表现, 给予镇静药物, 这样会使病人血液缺氧, 促使低血压的形成[7]。
2.8 透析膜自身因素
天然纤维素膜相容性较差, 可激活补体, 使白细胞黏附在肺毛细血管床上, 造成低氧血症, 引起低血压的发生。
3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
3.1 准确评估病人的个体情况
在血液透析前应该准确评估病人的病情, 且对心功能不全、老年病人, 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糖尿病等低血压高危因素的病人,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解除高危因素, 防止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3.2 个体化超滤
对首次透析、血容量减少不适应或年老体弱, 病情危重的病人开始血液透析时, 要缓慢引血, 开始可以按50mL/min~100mL/min的血流量, 随后根据病情和血压情况逐步提高血流量至200mL/min, 也可以不放弃管路中预冲的氯化钠溶液, 直接将管路连接动静脉端进行血液透析, 防止因血容量减少而引起低血压。对于过敏体质病人, 宜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透析前用1 000mL~1 500mL氯化钠将透析器与透析管路彻底冲洗干净, 防止生物相容性影响血压水平。
3.3 曲线钠浓度透析与低温度透析
高钠溶液可在透析时减少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一般在透析初始即提高钠浓度 (>140mmol/L) , 即可促进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移, 有利于血容量再充盈, 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在透析进行中根据实际具体情况需要调低钠浓度, 以减少透析期间口渴等不良反应。从而减少透析期间病人水分的摄入量, 而进一步减少透析期间体重的增加量。采用适宜的低温透析:降低温度可使血管收缩, 增加血管外周阻力, 心肌收缩力增强, 从而升高血压, 可将透析液温度调至35℃[8]。
3.4 准确评估病人的干体重与超滤
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前后要准确测量体重并记录, 观察病人是否有胸闷、气急、体表水肿;是否有无呕吐、腹泻等失水现象, 并根据天气变化注意衣物增减情况, 精确估算病人干体重和脱水量。透析间期要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量, 控制体重增长不超过5%, 防止超滤过多过快, 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3.5 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发生低血压时, 病人常常会表现出焦虑与恐惧, 可以通过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向其讲解发生低血压时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让病人有思想准备, 积极配合透析治疗。 (1) 通过日常的交流积极宣传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知识:透析过程中, 需要进食的病人最好在透析前1h~2h内, 严禁在透析后期进食, 如感到饥饿时可以吃些巧克力。对于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的病人, 应告知血液透析前停服1次降压药或减量;做好病人的饮食宣教, 告知病人要进优质蛋白、低钠、低磷饮食, 防止低蛋白血症, 透析时不能耐受超滤, 而引发低血压。 (2)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次数较多的病人, 可以在透析前口服盐酸米多君, 可使血管收缩,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心输出量增加, 升高血压。 (3) 医护人员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 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及时发现低血压发生的先兆, 病人如有异常反应, 立即采取护理措施。总之, 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是复杂的, 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6例透析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 在掌握透析低血压病因的前提下, 对血液透析的病人采取预防、治疗及加强护理措施, 总结防治透析低血压的护理方法。[结果]透析前的健康教育、治疗方案的选择、加强监护和实施整体化护理, 46例病人共血液透析8 360次, 低血压发生840次, 发生率10.05%;780次低血压得到纠正并继续透析治疗。[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是复杂的, 针对各种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Palmer BF, Henrich WL.Recent advanc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J].Am Soc Nephrol, 2008, 19:8-11.
[2]王质刚, 郑法雷, 季大玺.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675.
[3]徐静, 左力.透析中低血压对病人预后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2012, 11 (3) :189-190.
[4]叶任高, 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629.
[5]杨静, 张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与处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20) :3679.
[6]乔小军, 李晓芳.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 (4) :399-400.
[7]徐磊, 薛童, 王芳.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17) :86.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8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52例, 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29~71岁, 平均年龄为 (45.6±2.3)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35例, 高血压病肾损伤患者为25例, 其他患者为2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为36例, 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为28例, 股静脉置管患者为1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3例, 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在28~72岁, 平均年龄为 (45.7±2.7) 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34例, 高血压病肾损伤患者为24例, 其他患者为2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为35例, 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为27例, 股静脉置管患者为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封管, 并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防菌药物封管, 并应用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人进行置管, 且导管均为同种类型的聚氨酯双腔导管[1], 消毒方式及消毒液也相同。对照组:采用肝素 (浓度50 mg/L) 进行封管[2]。观察组:采用头孢唑啉 (浓度10 mg/L) 和肝素 (浓度50 mg/L) 混合液进行封管[3]。封管液注射剂量一般根据导管的情况来决定。护理方面,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注意记录, 给予必要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血液透析情况及个性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 力求使患者能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血液透析[4], 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宣教, 尤其对预防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知识进行强调, 使患者能够注意此方面的问题[5]。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将得到的数据,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为 (24.2±4.3) d, 对照组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为 (32.1±4.6) d,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一方面, 观察组患者锁骨下静脉感染1例 (1.25%) , 颈内静脉感染2例 (2.5%) , 股静脉感染1例 (1.25%) , 血压不稳患者3例 (3.75%) , 其他并发症患者为2例 (2.5%) , 满意患者为75例 (93.75%) ;对照组患者锁骨下静脉感染5例 (6.25%) , 颈内静脉感染4例 (5.0%) , 股静脉感染8例 (10.0%) , 血压不稳患者为7例 (8.75%) , 其他并发症患者为5例 (6.25%) , 满意患者为53例 (66.25%) ,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而言, 必须在感染预防工作中重视起来。通过对患者实施防菌药物封管, 提高了导管的感染预防水平, 加强了对患者的保障作用。除此之外,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 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 给予必要性的帮助, 促进患者持续康复, 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 讨论
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工作, 一直都是临床上的重点工作, 由于导管需长期留置在患者的体内, 因此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必须在保证患者身体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不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刺激, 否则将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行为。本研究认为, 通过对患者实施防菌药物封管, 不仅提高了感染预防的效果, 同时对血液透析工作也产生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减少了透析过程中的刺激, 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另一方面, 在相关的护理工作中, 必须根据个体患者的差异来对待,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是最好的选择。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 进一步探究防菌药物封管的方法, 要照顾到部分患者的特殊情况。第二, 护理工作应具有时效性, 让患者在日常的治疗中, 平复负面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 并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第三, 感染预防工作, 必须注意到患者的细节变化。由于长期透析, 很多患者对一些小毛病并不在意, 导致身体内的安全隐患埋藏, 医疗人员必须对患者详细检查,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综上所述, 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预防中防菌药物封管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了患者和医疗人员的肯定, 满意度较高, 日后可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讨论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预防中, 防菌封管的应用效果与护理, 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封管, 并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防菌药物封管, 并应用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为 (24.2±4.3) d, 对照组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为 (32.1±4.6) d,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一方面, 观察组患者锁骨下静脉感染1例 (1.25%) , 颈内静脉感染2例 (2.5%) , 股静脉感染1例 (1.25%) , 血压不稳患者3例 (3.75%) , 其他并发症患者为2例 (2.5%) , 满意患者为75例 (93.75%) ;对照组患者锁骨下静脉感染5例 (6.25%) , 颈内静脉感染4例 (5.0%) , 股静脉感染8例 (10.0%) , 血压不稳患者为7例 (8.75%) , 其他并发症患者为5例 (6.25%) , 满意患者为53例 (66.25%) ,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而言, 必须在感染预防工作中重视起来。通过对患者实施防菌药物封管, 提高了导管的感染预防水平, 加强了对患者的保障作用。除此之外,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 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 给予必要性的帮助, 促进患者持续康复, 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防菌药物封管,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感染,预防
参考文献
[1]高玉芹.分析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作用[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8 (9) :250-251.
[2]赵晋媛, 徐贵华, 袁利, 等.抗生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0, 7 (8) :1083-1085.
[3]杨枫, 罗玮, 钟晓容, 等.尿激酶联合抗生素在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 2013, 6 (7) :89-91.
[4]刘敏, 胡文兴.91例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综合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8) :658-660.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61例, 女47例, 年龄18~59岁。包括急性白血病37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5例, 淋巴瘤18例, 多发性骨髓瘤12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
1.2 方法
对108例血液病患者病情展开回顾性分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感染患者病情进行定义, 确定感染患者例数。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化疗后的药物使用、化疗后的侵袭性操作以及感染的部位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 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和原因, 以及针对患者的护理措施, 从而提出合适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方差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在血液病患者化疗后, 45例患者出现了化疗后感染的情况, 占41.7%。研究发现, 血液病患者在层流病房和普通病房中进行治疗, 其感染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层流病房中患者的感染率为22.6%, 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的60%, 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还发现, 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感染和血液感染, 分别占到感染人数的35.6%、24.4%。在探究住院时间同感染发生之间的关系时, 发现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 患者感染发生率要明显提高, 且三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同层流病房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同10~20 d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20~30 d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化疗后患者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都是细胞毒药物, 具有骨髓抑制作用, 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引起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 患者所生活的环境对于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普通病房中, 在病室布局和通风保障上都不及层流病房, 对于环境中病原菌的消除能力较弱[3]。因此, 在研究中层流病房中患者的感染率为22.6%, 明显低于普通病房。此外, 因为机体免疫功能破坏, 患者缺乏合理的饮食, 适当的锻炼;同时血小板的下降易引发局部溃疡, 导致病原菌的入侵;加上护理人员的不当操作, 导致患者的侵袭性损伤, 从而引发化疗后的感染。在医院中的交叉感染也是患者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增长, 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之间的接触增多, 暴露机会增多, 引发交叉感染;另外, 耐药细菌的产生, 同样会诱发院内感染[4]。本研究中的结果同样说明了这点, 随着住院时间从10~20 d, 延长至30 d以上, 患者的感染率也由21.1%增加到54.8%。
3.2 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
3.2.1血液病患者感染的预防措施
对于该类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 做好隔离与保护措施是最有效的措施。 (1) 隔离化疗前和化疗后的患者; (2) 做好患者和探视人员的隔离防护措施, 减少直接交谈时间。在保护方面, 则是做好通风消毒的工作, 用消毒水擦拭桌面地面, 用紫外进行房间灭菌[5]。
严格医护人员操作, 保证各项操作无菌性, 减量避免入侵性操作;同时密切关注注射部位, 严防红肿、溃疡发生。
3.2.2血液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在对于疾病的治疗上, 不仅要承受经济的压力, 还需要承受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因此, 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特定的情况, 有针对性的、和蔼、温和的同患者积极进行沟通, 排解患者心中的担忧, 促进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此外, 要向患者介绍疾病本身的状况, 以及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 让患者知道,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治疗患者的疾病;告诫患者要积极的配合。此外, 对于不同知识层次的患者要区分对待, 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患者沟通, 以不同的手段给患者传授必备的知识: (1) 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要保证患者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并且易于消化的食物, 不食用坚硬的食物, 防止引起黏膜损伤。 (2) 为预防感染, 应当勤于清理患者身体, 被褥;同时督促患者保持口腔清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防止食物残渣的累积和细菌的积存。 (3) 要严防患者出血。要小心护理患者的行动, 防止挤压碰撞所导致的皮肤损伤而引起的出血;为防止鼻腔黏膜的干燥和破裂出血, 可适量滴加液体石蜡[6]。 (4) 此外, 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的变化、脉搏、血压等情况, 尤其需要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 这是感染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 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会出现免疫能力的下降, 其治疗生活的环境、皮肤黏膜的损伤、侵袭性的操作、与其他患者的交叉感染都可能会引发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 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化疗后的感染预防和相关护理。做好对环境的通风消毒措施, 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 建立合理有效的探视制度, 同时对做好心理、饮食、身体的相关护理, 是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化疗后的药物使用、化疗后的侵袭性操作以及感染的部位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 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和原因。结果 有45例患者出现了化疗后感染的情况, 占总数的41.7%。研究发现, 血液病患者在层流病房中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的60%, 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 患者感染发生率要明显提高。结论 做好对环境的通风消毒措施, 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 建立合理有效的探视制度, 同时对做好心理、饮食、身体的相关护理, 是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感染,预防与护理
参考文献
[1]陆月琴, 寿黎红, 朱萍儿.血液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 9:14.
[2]胡东方.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哈尔滨医药, 2014, 4:332-333.
[3]刘林辉.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D].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4]黄先豹, 卢玮, 纪德香, 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7:59.
[5]潘秀玲, 李小华.恶性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7) :2894-2895.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 篇8
1 建立医源性感染控制机构和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
与医院相比, 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在管理上易出现漏洞。所以,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 采供血机构应成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由法人担任, 分管业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 并设置2~3人组成的医源性感染办公室, 负责规范和监管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 采供血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医源性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 探索适合采供血机构可操作性的工作程序。制定和完善制度主要依据有《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 具体包括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程序、疫情报告制度和程序、检测不合格血液及血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方案、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和意外处理制度等。在制度建立过程中, 应结合采供血机构的工作的实际, 建立具有可行的操作程序, 操作部门可做到有章可循, 对日常采供血工作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2 建立适合采供血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
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控制有其独有的特点, 采供血如体检化验、血液采集、血液分离、血液检验、血液储存、血液发放与运输等各工作环节的全过程都是是针对血液。由于操作环节多, 工作人员极易因意外接触到血液而受到医源性感染。所以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关键除采供血区域布局及各类通道流向等设施符合要求外, 内部各岗位各环节的规范技术操作以及操作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做好采供血各岗位、各环节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尽可能避免操作中意外受到血液的污染, 应严格要求采供血机构各岗位、各环节的操作人员都应认真严格地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管理部门应按照新的相关规定, 结合采供血技术操作流程进行修订, 特别对具有潜在危险的采供血技术操作行为, 应加强规范操作, 增添有效必要的防护措施, 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防护处理流程是工作的重点。具体应做到[1]:
2.1 个体防护用品控制
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大小要适中, 穿戴舒适。首先要正确穿着防护服。防护服应吸水性强, 有一定厚度, 以防血液浸透伤及身体。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 污染时及时更换。其次, 要戴合适的手套。美国CDC建议采血员应戴手套, 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污染。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2.2 洗手、擦手
每采一位献血者, 用消毒小毛巾擦手一次是一种既保护献血者又保护采血者, 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注意在采血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2.3 针头的使用和弃置
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理针头尤为重要, HBV、HCV、HIV等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头刺伤接触感染, 对于经常接触采血针的护士危险性大大增加, 特别是当一名护士同时为两位献血员采血时, 一定要先夹住一个采血袋的导管, 放松止血带, 再给另一位献血员拔针并立即减掉针头后再处理第一位献血者, 因为竖立在桌上的针头无论对献血员还是采血护士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有污染的针头必须及时处理, 丢入贴有标签的、不能穿透的、防漏密闭的、易于消毒的锐器收集容器内, 收集到容器容量的3/4时应停止使用, 并及时更换, 送到指定地点统一毁形。
2.4 清除血迹
清除血迹的基本步骤是:戴手套→用吸水性强的毛巾、纸巾吸干血迹→用高浓度消毒剂擦拭, 并达到一定的作用时间→废弃物连同手套统一焚烧。当采血者手上沾有血迹时, 立即用“84”小毛巾擦手, 更换新的小毛巾。
3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采供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试管、分离杯、转移袋等器材以及检测不合格血液等均属于感染性废弃物, 应做到严格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回流社会造成重复使用或疾病传播。采供血机构用后的一次性采供血器材多以含氯消毒液浸泡方法进行处理, 该方法有一定缺点:一是密闭性血液分离杯等器材消毒难免有不彻底的情况, 毁形时血极易污染操作人员;二是含氯消毒液刺激性强, 用后大量排到外环境, 对长期接触的操作人员有害, 环境也会受到污染;三是操作中实际存在各种不利因素, 难以保证毁形或消毒符合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要求。因此, 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应由专人到科室收集, 先集中高压灭菌, 再集中处理。若采供血机构排出未经消毒的含病毒危险物的血污水, 易造成环境污染或引发相应疾病。此时, 应常规投入次氯酸钠消毒剂方法进行处理, 除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外, 医源性感染办公室应专人负责加强监管, 污水处理效果均应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GB18466-2001) 的标准。
4 强化相关法规和知识培训, 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
做好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必须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不断强化采供血人员的法制意识, 自觉规范采供血的职业行为。针对采供血医源性感染中存在的突出环节或突出问题, 应及时制定相应对策, 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付诸实施, 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血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医源性感染管理部门常规监管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国家采供血机构疫情报送管理规定, 及时报送疫情信息, 监督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回收、数量和交接手续及无害化处理操作记录, 监管采供血消毒器材或物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这些监督内容都是目前采供血机构最易忽视的薄弱环节, 因此进一步加强采供血机构医源性感染监督管理工作, 不仅有利于确保献血者和采供血人员的身心健康, 也直接关系到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
关键词:血液,医源性感染,采供血机构
参考文献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推荐阅读: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08-05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06-12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05-25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09-20
串联血液透析06-16
血液透析膜07-01
血液透析患者07-07
血液透析用水08-24
规律血液透析09-06
肾病血液透析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