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共12篇)
血液透析患者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贫血患者蔗糖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相关患者, 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与蔗糖铁、硫酸亚铁和生理盐水治疗, 观察各组贫血治疗疗效。结果 蔗糖铁注射组和硫酸亚铁口服组在治疗6周后对患者贫血状况均有有改善, 但蔗糖铁疗效更佳, 其总有效人数和有效率均高于硫酸亚铁;蔗糖铁治疗后患者Hb和Hct接近正常, 与硫酸亚铁和对照组组差异显著,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蔗糖铁在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贫血患者上疗效显著,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蔗糖铁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HD) 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疗法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长时间维持血液透析引起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其中肾性贫血是最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广泛应用EPO治疗肾性贫血,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铁缺乏严重影响了EPO的疗效。血红蛋白 (Hb) 和红细胞压积 (Hct) 在长期大剂量应用EPO的情况下很难达到或维持目标值, 缺铁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因此, 补充铁剂对肾性贫血的治疗至关重要[1]。为进一步分析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贫血患者蔗糖铁治疗的疗效, 我院血液科对收治的120例相关患者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并发贫血患者120例, 其中男74例, 女46例;年龄区间为41~75岁, 平均年龄为56.3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蔗糖铁注射组、硫酸亚铁口服组、未用药对照组三组, 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Hb<80 g/L, Hct<25%, 血清铁蛋白 (SF) 低于500μg/L, 转铁蛋白饱和度 (TSAT) 低于20%, 维持血液透析时间为6个月~5年, 每周透析2~3次, 每次透析4 h以上。排除标准: (1)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2) 2个月内有输血史者。 (3) 铁剂过敏者、2个月内使用过铁剂者或铁负荷过量者。 (4) 严重营养不良或有恶性肿瘤, 慢性感染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5)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各原发病例数及占总患者数比例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 蔗糖铁注射组:由于静脉注射蔗糖铁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故在首次使用之前进行过敏试验, 方法如下:首次使用时, 将100 mg蔗糖铁溶于10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5 min, 速度为3~5滴/分, 然后观察30 min, 如注射局部无瘙痒, 无红肿热等变态反应现象, 再将剩余溶液静脉输入。以后每次给予蔗糖铁100 mg于100 m L生理盐水中稀释, 通过静脉输入患者体内, 每周3次, 连续注射6周。 (2) 硫酸亚铁口服组:由于口服硫酸亚铁制剂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 故患者于两餐之间口服血源 (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4812) , 每日1次, 连续服用6周。 (3) 未用药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m L, 每周3次, 连续注射6周。三组患者均使用EPO, 剂量每周160 U/kg, 皮下注射, 并在试验前、后取血化验相关生化指标。
1.3 疗效标准[2]
治疗结束后Hb上升≥20 g/L或Hct上升≥0.10或Hb达100 g/L或Hct上升达0.20, 显效;Hb上升≥10 g/L或Hct上升≥0.05, 有效;Hb和Hct无改善或恶化, 无效。显效和有效均为治疗有效。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用χ2检验来判定蔗糖铁注射组、硫酸亚铁口服组及未用药对照组在改善贫血疗效上的差异, 以P<0.05作为结果有显著差异的指标。
2 治疗结果
(1) 治疗前三组Hb均<70 g/L, Hct均<25%, 符合贫血诊断, 且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蔗糖铁注射组治疗后Hb和Hct明显高于治疗前, 均接近正常值, 且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治疗后蔗糖铁治疗组和硫酸亚铁口服组的Hb和Hct均有一定上升, 但蔗糖铁注射组明显高于后两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3。
注:蔗糖铁组总有效人数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导致的肾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原因是缺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 慢性失血、红细胞寿命缩短、营养缺乏、铁和叶酸不足、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是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同时, 血液透析造成患者体内铁、叶酸等造血原料缺乏以及血透时红细胞破坏加重了贫血症状[3]。单纯注射EPO虽然能提高体内EPO量, 但由于造血元素铁的缺乏, 其改善贫血的疗效并不明显。早期常用的铁缺乏治疗措施以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为主, 近年来则提倡使用静脉铁剂如蔗糖铁、右旋糖酐铁等补铁, 取得了显著疗效。蔗糖铁是含Fe (OH) 3的蔗糖复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注射后10 min即可达到最高浓度, 半衰期是6 h[4]。蔗糖铁相比传统口服铁剂具有以下优点: (1) 在血液透析时不易被清除。 (2) 对胃肠道刺激小。 (3) 活性高, 不良反应少。从本研究结果看, 蔗糖铁注射组和硫酸亚铁口服组在治疗6周后对患者贫血状况均有改善, 但蔗糖铁疗效更佳, 其总有效人数和有效率均高于硫酸亚铁;蔗糖铁注射组治疗后患者Hb和Hct接近正常, 疗效显著, 与硫酸亚铁口服组和未用药对照组差异显著,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 蔗糖铁在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贫血患者上疗效显著,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亚荣, 徐明成.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血透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2) :49-50.
[2]李德天, 李旭, 王艳秋, 等.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 (8) :735-746.
[3]许金华, 吴思军, 邵国民, 等.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8) :65-66.
[4]黄启宣, 康明, 秦玉娇.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31) :44.
血液透析患者 篇2
1.动静脉瘘管自我维护:
每天用手触摸瘘管伤口处,是否有震颤,若震颤减弱,提示有可能会发生内瘘堵塞。
2.避免患肢压迫、提重物、测量血压及抽血等,以防止血液循环不良造成栓塞。透析结束后,当日伤口应保持干燥,止血贴保护24小时避免感染发生。
3.血压、体重的测量及控制: 每天按时测量血压及体重,并记录注意其变化,透析间期体重应不超过干体重的3-5%。
4.自我观察有无内外出血情形:
透析当中曾给予抗凝剂,透析结束后,仍有少部份存留在体内,此时要保持皮肤完整,避免割伤、撞伤等,随时注意伤口有无出血不止、血便、血尿、头晕等现象并告知医护人员。
5.按时服药:
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及不按时服药。
6.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勿吸烟,生活环境周围保持整洁,以减少感染之机会;洗澡时,不可用太热的水;建议使用含润肤成分的沐浴液。
7.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由于病人活动不够,水份摄取少,以及服用药物等因素易引起便秘,此时可适量摄取高纤维的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可给予软化大便之药物减轻便秘症状。
8.适度的运动:
经过一段长时间透析治疗后,易产生新陈代谢骨病与异位钙化,卧床不动会导致钙质流失,我们的骨骼会因为运动量越多而越强壮,可视身体状况,参与适当活动。
9.预防意外:
透析治疗后常出现头晕、血压下降、抽筋等不适症状,由于病人本身钙磷代谢障碍,以及透析当中使用抗凝剂,所以为了防止意外跌倒所造成的伤害,在病人透析当日家属能够接送照顾,防止意外发生。
10.营养的均衡:
(1)足够的热量:人体代谢需要基本热量,热量摄取不足将体内的蛋白质如肌肉蛋白、内脏蛋白等消耗,使尿毒升高,且身体会日渐消瘦,抵抗力差,以成人而言,建议乘以理想体重35-45卡/公斤/日。
(2)适当的蛋白质:每日所摄取食物蛋白中至少有1/2-2/3来自高生物价值的动物性蛋白质,如鸡、鸭、鱼、肉、蛋及奶类。(3)高钠、钾、磷食物的限制。
(4)水份配合:避免水分过多,可口含冰块解除口渴现象。(5)维他命和矿物质的补充:利用钙片和多种维他命给予适当补充。11.不迷信偏方,勿乱服药物包括草药。12.规律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10-0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一些近期、远期并发症及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种种不适都使患者产生很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不良心态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治疗的积极性,甚至影响预后。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为兼顾患者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护理模式,我们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了全面监测与护理改进,通过为其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1 教育方式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规范性健康教育[2]。①制定计划:医护人员需以患者的病情评估以及诊断来制定教育计划,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参考家属的意见。②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原发病症、透析时间与年限、用药与血压等情况,并运用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掌握患者的健康教育成效[3]。③教育方式:本文中主要为集体教育法和个别教育法相结合,采取个别交谈和宣传册为主,讲课录音为辅。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采用语言教育、文字、形象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
2 教育内容
2.1进入血液透析室的的介绍 血液透析室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较差,因此每天要开窗通风换气;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对人体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所以为了保持透析室的环境卫生,预防感染,患者进入透析室必须更换透析室专用拖鞋。室内目前主要设有用于透析治疗的血液透析机、提供透析用水的水处理机、清洗透析器的复用机、储藏药物的冰箱、空调以及供患者观看的电视机,还备有热水瓶供患者饮水。血液透析、干体重的概念及意义及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的介绍。
2.2病人须知小细节 透析前:门诊病人根据需求须自带的物品有止血球,绷带,卫生纸,吸氧管,促红素注射液,维生素B12,降压药物,容易低血糖病人应带糖果,饼干等食物,插管病人自带换药时用的百多邦软膏。每次透析前一天应洗澡,更换舒适、干净、宽松的衣裤,如有增减衣物,须精确称量所增减衣物的重量,以便医生精准的为您设置脱水量。透析中: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尽量不饮水进食。如有饮水,最好使用有量度的水杯,以便知道自己在透析中喝了多少毫升水。在透析后更好的去计算实际脱水量。透析结束:测量血压,称体重(所穿衣物与透析前一致)。勤观察穿刺点渗血情况,直刺和动静脉内瘘者记住松绷带时间。在家中应自备体重秤一台,随时掌握自己体重变化。
2.3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 肌肉痉挛、低血压、高血压、失衡综合症、心包炎和心包积液、贫血、营养不良。
2.4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尿毒症患者因病症的特殊性,往往会出现渴望被尊重理解、缺失安全感、烦躁忧郁等特殊心理。因此,在护理工作实施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4]。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性格特征等进行针对性宣教,使其全而了解血液透析原理与注意事项,并
注重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与心理沟通,使其放下心理包袱,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透析治疗。同时依据患者身体状况,鼓励其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与社会活动,让其充分感受到价值所在。
2.5 指导合理膳食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营养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营养对病情好转的必要性[5]。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病症程度、体重、血压等情况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要求患者饮食尽量遵循高热、高蛋自质、低脂、低磷原则,注意控制水钠与透析期间体重。
2.6 强化患者规范用药 若患者伴有高血压,应在常规服药基础上、血液透析前停服易使血管收缩力下降的降压药以防发生低血压。糖尿病患者如有注射胰岛素,血液透析前停用1次以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贫血患者应定期常规检测与注射促红素。
2.7 动静脉内屡的畅通 明确告知患者内屡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叮嘱患者
保护好内屡的侧肢体,注意清洁与防止感染,发生问题后应及时采取急救。提醒患者做好每天對内屡的自查,并严禁在其侧肢进行血压、采血、注射等检查,也不能再其侧肢佩戴饰物。对内屡尚不成熟患者指导其通过热敷、握拳等方式促进其成熟。透析后应注意当天穿刺点不沾水,同时指导患者严格控制饮水,以防发生低压引起内屡阻塞[3]。
3 结语
随着医疗模式的深入转变,重视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心理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医疗服务重要的延伸方向。尤其对慢性疾病、重大疾病患者,多方而的关怀护理照顾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状态、减少并发症等方而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知、信、行”是健康教育的行动方针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信念,促进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6]。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肾替代治疗,不仅生理状况差,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状况均较为低下,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抑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并与疾病认知程度有关;自我效能是患者日常生活中对自我护理、并发症预防、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的观念及执行力,尤其对长期依赖血液透析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实施血液透析基础知识、生活行为干预、心理指导、并发症预防、自我管理等综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的改善[7]。
参考文献
[1]邓长虹,罗碧嫦.系统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严重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43-244.
[2]蒋银菊.探讨规范性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肾病患者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132.
[3]郑成玲.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25-26.
[4]王霞,谢英莉,谢姗利,等.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82.
[5]刘永玲.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 92-93.
[6]许树根,沈淑琼,李彩风,等.高通量透析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6):510-512.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预探讨 篇4
1 血液透析更易引发患者的负性心理
躯体性疾病会诱发患者心理行为问题,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使患者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狂躁、抑郁、幻觉、妄想, 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心源性脑病会引发抑郁、情绪不稳、注意力涣散、死亡恐惧等, 但随着病情好转, 这种心理症状会随之好转直至消失。
与普通病患不同,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不具备换肾的条件下, 虽能够以血液透析作为肾脏有效的替代疗法, 有效改善生存质量, 增加长期生存率, 但因预后普遍不良, 而且病程伴随终生、费用昂贵, 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加重家庭经济困难和护理困难, 所以要承受较一般病患更多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社会压力, 也会因此产生一系列更加持久、强烈心理变化。通常表现为焦虑、抑郁、自责、自我封闭、恐惧未来等负性心理, 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生存质量下降、治疗配合程度降低、治疗效果降低等不良后果。
2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负性心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处治疗阶段、年龄、获得的社会支持多少密切相关。
2.1 否认心理、侥幸心理、幻想心理
这一心理常出现在患者刚被认定必须由保守治疗向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渡的阶段, 即诱导透析期。尽管事实如此, 但此时期患者通常不愿意接受现实, 他们会怀疑诊断的准确性、四处奔走寻医, 或者幻想通过短期透析治疗即可恢复肾脏功能, 直到无奈接收事实, 这种情况往往在平时身体条件较好的透析患者中更为突出。这三种心理其实是患者应付危害情境的一种自我防卫方式, 对于缓解心理应激是有一定好处的, 可以减缓过分的焦虑与恐惧;但也在客观上会导致患者角色转换困难, 出现不按医嘱行事, 以致延误病情, 甚至因情绪的不稳定引发各种并发症, 危及生命的情况。
2.2 抑郁心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否认与抗拒, 患者会慢慢接受现实, 这时候, 治疗进入维持性透析期。有关数据表明, 这个阶段的患者, 因为躯体完整性丧失、家庭完整性丧失、社交丧失等现实丧失或者预期丧失, 抑郁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1]。实践中, 具体表现为持久的心境低落、愉悦感丧失、躯体不适感增加、睡眠障碍等, 严重者会丧失现实感, 失眠并伴随绝望情绪, 患者常常陷入沉默寡言、忧愁压抑、悲愤自怜、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等困境, 甚至因绝望而轻生。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也会因显著降低, 同时也给患者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2.3 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与抑郁心理往往相伴相随, 不能截然分开。随着病程迁延, 患者会出现夫妻生活质量受损、自身形象变差、经济压力加大等情况, 导致其心理上背上沉重的包袱, 也会因此出现对配偶和家庭的羞耻感、罪恶感、焦虑感。同时有一些患者会因对透析治疗的不良预后产生焦虑和恐惧。
此外, 长期的治疗可能会使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客观状态 (长期血液透析给看护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下降, 从而减弱患者获得的家庭、社会支持力度。这也是患者孤单、焦虑的原因之一。
在年纪较大、身体条件不好、经济负担较重的患者身上, 焦虑情绪显得更加突出。
3 运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加强透析患者心理干预的可能性与实践建议
实践中, 医护人员也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但从实际效果看, 还是需要引入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 加强日常干预, 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自愈力”。
3.1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
3.1.1 认知疗法
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认为:个人的看法与想法 (认知) 决定自己的心情以及行动;个人之所以感到情绪困扰, 主要是由于他对事、对人、对己的不适当的看法;悲观的看法将导致悲观的情绪与消极的行动, 乐观的看法将导致快乐的情绪与积极的行动。其治疗构想是, 帮助当事人认识环境, 了解自我, 学习对事、对人、对己应有的想法、看法与应有的态度, 避免钻牛角尖的行为[2]。
3.1.2 合理情绪疗法
其也属于认知疗法,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更有实操性, 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 即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 (C) 不是由于某一诱发事件 (A) 直接所引起, 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 (B) , 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C)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 即A引起C, 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 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2]。
3.2 运用认知疗法与合理情绪疗法对透析患者心理干预的重点
按照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的相关理论, 我们可以认识到透析患者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 除了对透析治疗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不适的恐惧外, 更多的则是对所有相关事件 (应激源) 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评价因素一是知识性的认知偏差, 如对事物不了解;二是个体认知偏差, 如逻辑概念使用错误、个性固执等错误的思维方式。所以, 在日常的心理干预中, 工作的重点是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预后及透析过程中围绕患者发生的的各种要素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 提高治疗效果。
3.3 运用认知疗法与合理情绪疗法对透析患者心理干预的操作要点
3.3.1 医护人员要做好角色转换
医护人员能不能做好角色转换是对患者心理干预能否成功的第一要素。按照职业要求, 医护人员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治疗者”和“护理者”, 但这两种角色定位都比较倾向于对患者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与护理, 在心理干预方面则有不足。
所以, 医护人员在与病患及其家属的接触过程中, 不仅要扮演好治疗护理的角色, 更要利用病患及其家属对自己的信任, 肩负起“心理护理”的任务。
3.3.2 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难点
3.3.2. 1 建立积极的“心理干预”关系
心理治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治疗者和求助者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 这种信任, 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同样需要。可以说,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开展心理干预、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所以, 在日常的治疗护理中, 医护人员首先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无条件地尊重、接纳患者及其家属, 给他们创造一种敢于敞开心扉表达观点的温暖、安全的氛围;要通过耐心倾听、真诚相助、礼貌待人来表达对他们的关注;要通过共情———通情达理, 可以设身处地为患者和家属考虑, 来体验他们的情感、表达对他们的理解;要积极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正能量”, 并及时表达自己的态度, 加以肯定。
3.3.2. 2 要让病患及其家属了解、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心理干预不仅仅是心理安慰, 要通过干预, 让病患及家属明白负性心理的危害, 树立改变负性心理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要让他们明白负性心理的形成原因不是外部事件本身, 而是自己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要帮助他们按照过于绝对化 (只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 认为某种情况必定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 、过于概括化 (习惯于以偏概全) 、过于“糟糕至极” (凡事总将结果想象、推论得过于可怕、糟糕) 这三个主要特征, 去发现并且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2]。
3.3.3 建立心理干预首透负责制
为增强医护人员责任感, 让心理干预更有效果, 可以利用首因效应 (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 在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 , 建立心理干预首透负责制, 即由对患者实施首次透析治疗的医护人员负责为该患者提供持续、动态、专一的全程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孔建平, 涂岩, 张晓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医学, 2010, 38 (5) :462-467.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的护理 篇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感染的防治与护理,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
对14例使用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感染的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者2次感染。留置长期导管患者1例拔管后重新置管。3例患者死亡。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透析室环境及物品消毒,减少导管感染的机会。关键词:血液透析 留置长期导管
感染
护理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建立自身血管通路,长期静脉导管可作为首选,研究表明中心静脉长期置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合适的手段。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5月对1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行长期静脉置管,通过及时护理及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行长期静脉置管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59—89岁,其中慢性肾炎3例,多囊肾4例,糖尿病肾病7例,13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1例采用股静脉置管。1.2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穿刺部位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穿刺静脉走向情况及有无大的斑块、狭窄情况,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所有插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使用美国Quinton或HemoSpilit(BARD)生产的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术前设计好导管的走行与位置,应用Seldinger置管技术操作,并采用撕脱行扩张导管置管法,皮下导管部分长15cm,带一涤纶环固定,涤纶环距导管皮肤出口处越2-3cm,置管后快速抽吸动静脉端,确定通畅无阻后,缝合切口固定留置导管于皮肤上,导管出口处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用肝素盐水封管后待用。2 护理
2.1置管创口护理
每次封管及血透前打开敷料,注意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及滑脱,创口部位皮肤先用75%乙醇顺时针消毒,在逆时针消毒一次,然后再顺时针消毒一次,以去除导管口周围皮肤细菌及污垢,避免滋生细菌及污物进入伤口及管口,最后再用0.5%聚维酮碘与75%乙醇相同的方法消毒相同部位,因使用聚维酮碘可逐步释放碘持续灭菌,至今大于7cm,目前主张使用中间带有纱布的透明敷料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2.2导管使用前后的护理
所有导管不能用于静脉输液、输血。仅用于血液透析,并有专业的血液透析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行血液透析时,铺无菌治疗巾,护士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注意导管出口皮肤及动静脉接头的消毒,使用0.5%聚维酮碘棉签沿皮下隧道由上向下挤压周围皮肤,观察有无分泌物流出,再使用05%聚维酮碘彻底消毒皮肤,静脉接头使用前后均使用0.5%聚维酮碘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分别消毒3次,且每次要更换新肝素帽,减少感染的发生。在血透前先抽出每根导管内保留的肝素及部分残余血液约2ml弃去,注入首剂肝素常规透析,透析结束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的残血,避免血细胞粘附在管壁上,再用肝素盐水1250u/ml按管腔容积进行封管,以免血栓形成。
2.3导管感染的护理
局部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或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即可,无需拔管;发热者先予进行血培养,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静脉用药:伤口感染者使用抗生素10-14天,菌(败)血症抗生素4-6周。如无药敏结果首选万古霉素。也可使用管腔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至今已发展为“抗生素锁”技术。对于严重感染经治疗后体温仍不正常者需拔管,必要时另外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正常血液透析治疗。
2.4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血透室每日用紫外消毒2小时,地面,所有物品、机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严禁家属进入,患者及医护人员进出时必须更换拖鞋。同时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考核。2.5心理护理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透导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所以医护人员应特别关心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6 健康教育
2.6.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导管皮肤出口和管口污染。置管口皮肤有瘙痒禁忌手抓,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脱落,发现敷料潮湿、污染、渗血、松脱立即更换。2.6.2 留置导管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活动或日常家务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以防导管脱落;股静脉置管者下肢弯曲最好不要超过90度,勿过多起床活动,注意观察皮肤外导管长度,如发现导管部分脱出,不能自行塞入,应立即局部压迫固定,并到医院就诊。2.6.3 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觉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胸上衣,以免脱衣时将导管拔出。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按压局部止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6.4导管管夹、肝素帽需维持关闭,勿自行开关调整,松脱时可能造成感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处理。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3 小结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篇6
【摘要】 目的:分析低血压发生原因,为临床预防透析中低血压提供依据,实施有效的护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减少透析病人低血压的发生,并及时纠正。避免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55-02
血液透析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畸形并发症之一,此种症状不仅为发病迅速,而且降低患者的透析效果,经常会使透析治疗时间减短和中断治疗。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发展很快,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依然很高。低血压不仅引起头疼、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痉挛等不适,还可影响透析充分性。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
1.一般资料
现将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6岁,每周3次规律血液透析,每次4小时,血液透析世间一年以上,发生低血压后经过处理,38例病人血压恢复正常,继续透析;2例病人结束透析。
2.原因及分析
2.1有效血容量减少:因为体外循环血容量突然增加,血管收缩反应低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所致,多发生在透析开始后1小时内,透析期间患者体重增加过多,干体重评估不准确,超滤率过快,血管再充盈时间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血压降低。如果每次透析总体除水后低于干体重,也会产生低血压,多发生于透析中或结束前。
2.2透析液温度过高和钠浓度过低:透析液温度高,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引起低血压;使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2.3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蛋白质摄入过少的患者一出现低血压。
2.4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可以激活补体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内源性舒血管物质失衡,导致血压下降。
2.5透析过程中进餐:进餐会使各种消化液分泌旺盛,消化系统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布于消化系统,使外周血液循环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3.观察及处理
3.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前兆:如出现头晕、出汗、腹痛、便意、耳鸣、心悸、表情淡漠、打哈欠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3.2出现低血压紧急处理:一旦出現低血压,首先稳定情绪,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一边安慰病人一边降低血流量,停止超滤,立即使患者采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或静脉推注高渗溶液,血压恢复平稳后再继续进行透析治疗。
3.3准确评估干体重:根据患者走路有无气短、呼吸困难、夜间能否平卧、面部及四肢有无水肿、身体无多余水分潴留,同时又不缺水的体重是病人的干体重。让病人控制饮水量,同时控制钠的摄入,避免钠水潴留,控制体重增长在干体重的4%以内,降低超滤量。透析患者的干体重是会有变化的,随着患者的规律透析,患者的食欲改善,摄入营养及热量增加,干体重会逐渐增加,反之干体重会减少。
3.4合理使用降压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正确指导降压药的应用,透析当日应停用或减量,服用长效降压药。
3.5合理饮食:在透析中进餐,尽量安排在透析开始1-2小时内,避免进餐过多和过快,对于血压低于110/60mmHg时,需要劝导患者不要在透析过程中进餐。
3.6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严格控制体重、钠盐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等。
4.结语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收治血液透析患者67例, 其中男46例, 女21例, 年龄23~69岁, 平均年龄 (45.5±3.7)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的标准。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护理
2.1 透析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液透析的大致过程及预后, 如血液透析是终身替代疗法, 应有长期接受治疗的思想准备, 说明血透的原理、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等, 使患者能与医护人员更好的密切合作, 促进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1.2 透析设备的准备
透析器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最常用的是中空纤维型透析器, 中空纤维是由人工合成的半透膜, 空芯腔内供血液通过, 腔外为透析液。血液透析机可控制透析液的流量及温度、脱水量、血液的流量等, 并具有体外循环的各种监护系统。护士应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 并注意在开机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透析。透析设备还包括透析供水系统、透析管道和穿刺针。透析液可分为醋酸盐和碳酸氢盐两类, 首先配制成浓缩35倍的透析液, 经机器稀释后流入透析器。
2.1.3 透析药品的准备
包括透析用药 (肝素、5%碳酸氢钠、生理盐水) 、急救用药、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及透析液等。
2.1.4 患者的准备
主要是血管通路的准备, 如使用动静脉内瘘, 应熟悉内瘘的穿刺和保护方法, 勿在瘘管所在肢体上输液、测量血压等, 若使用动静脉外瘘, 应熟悉其使用方法, 注意观察导管有无滑脱、出血、栓塞、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保持导管的清洁无菌。
2.2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
2.2.1 透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观察血流量, 血路压力, 透析液流量、温度、浓度、压力等各项指标。
2.2.2 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脱水量、肝素用量等, 注意机器的报警及排除故障等。
2.3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3.1 首次使用综合征
肾衰患者使用新透析器, 在透析后数分钟到半小时, 表现为焦虑、呼吸困难、皮肤瘙痒、荨麻疹 (甲型使用综合征) 或胸痛、背痛 (乙型使用综合征) , 二者多因膜的生物相容性或滤出物过敏。处理:轻者随透析延长而缓解症状;重者停止透析, 宜取血液及透析器换膜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给予吸氧, 用组织胺药物, 支气管解痉剂, 血压降低者应用升压药。
2.3.2 失衡综合征
多表现为高氮质血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2 h后, 血液内尿毒素物质下降明显, 而脑组织和脑脊液中的尿毒素清除缓慢故渗透压高, 水分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 使颅内压升高所至, 其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高血压、嗜睡、肌肉和神经精神症状。失衡综合征重在预防[2], 措施有:①初始应进行诱导透析, 3 h/次, 隔天一次, 适当提高钠浓度后摄入;②透析开始时, 加用5%碳酸氢钠250 ml, 超滤脱水不应太快;③一旦发生失衡综合征, 立即减少血透血流量, 降低透析压至0, 50%葡萄糖40~60 ml或20%甘露醇250 ml静脉注射或快速静脉滴注, 抽搐者静脉滴注安定及10%葡萄糖酸钙, 严重者终止透析。
2.3.3 低血压
患者可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全身冷汗, 测血压时<90 mm Hg, 血压高者较透析前下降明显, 数值可在正常范围。处理:让患者平卧, 抬高下肢停止超滤, 将TMP降至0~20 mm Hg, 降低血流量, 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40~60 ml, 快速输入生理盐水250 ml或低分子右旋糖苷250 ml, 静脉滴注间羟胺10~20 mg, 如有可能输血或白蛋白, 经上述处理如不能起效即应停止透析, 迅速回血, 继续扩容, 寻找顽固性低血压的病因, 针对病因处理。
2.3.4 致热原反应
由于内毒素进入体内所致, 表现为寒战、发热等。预防措施为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透析管道、透析器的消毒等。发生致热原反应时可用异丙嗪、地塞米松等。
2.4 透析后的护理
①透析结束时要测量生命体征, 留取血标本作生化检查等;②缓慢回血, 穿刺透析后要注意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 压迫时间要充分, 以彻底止血;③测患者体重, 约定下次透析的时间。
2.5 操作失败原因及分析
①穿刺操作不当;②透析脱水量不当:每次透析前后患者应穿同样的衣服测体重, 前次透析后与本次透析前的体重差为两次透析间患者体内增加的水量, 以该值为参考结合患者心肺等脏器代偿情况, 调节透析脱水量, 脱水量大时, 严重时患者可出现低循环容量性休克, 甚至危及生命, 脱水量过少不能有效减轻心脏负荷, 延缓病变的进展和提高生命质量;③肝素应用不当:血透时, 血液引入体外循环管路可触发凝血系统诱发凝血。肝素剂量过少时, 凝血块堵塞穿刺针和中空纤维, 透析无法进行, 因此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选用全身肝素化、边缘肝素化、无肝素透析等不同的方式, 对于肝素用量过大可导致颅内出血、心包积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通过对67例血透患者的有效护理, 促进护患沟通,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299-301.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 篇8
1 常见护理影响因素
1.1 神志不清、难以配合
患者由于肌酐、尿素氮、酚、吲哚等代谢产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紊乱, 使神经系统受累而出现躁动、谵语、嗜睡、昏迷及肌肉痉挛和放射痛等症状, 血液透析治疗由于通过体外循环来实现, 要求患者静卧、合作。不配合者造成血透液浪费、治疗被迫中断和经费连带损失是家属关注的焦点。
1.2 躯体症状重、病痛强烈, 担心治疗强度难以承受
由于慢性肾脏疾病病程长, 病情迁延, 治疗效果不好, 对血透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创作性治疗不理解, 担心病弱的体质经不起有风险的治疗, 害怕事与愿违。
1.3 血管条件差
由于在氮质血症期严格要求的限制饮食和疾病所致贫血、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致患者营养不良、血管干瘪、弹性差或由于水潴留致全身高度浮肿外周血管不显露, 而血透的穿刺针为16号内瘘针, 因此患者及家属常为血管通路问题而焦虑。
1.4 认知误区
一些文化知识贫乏的患者, 听信一些社会谣传, 认为血透如吸毒, 会上瘾等, 加之患者某种程度的自我保护本能和对医护人员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 常常使患者和家属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致病情延误, 影响愈后和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
1.5 躯体疾病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认识, 使他们能在愉快的心境下生活。干预者应以相关医学知识, 讲解血液透析的实施方法、原理, 目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新进展, 告知其具体的实施步骤, 怎样配合以及进行透析的患者并不象民间传言的那样可怕。明确而肯定地告诉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现在的科学手段, 是可以用人工肾来替代的, 只要自己好好的调整心态, 配合合理饮食, 规律的透析治疗, 就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此来消除患者的恐惧。
2 透析前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病房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察看患者的入院记录、各项检查、化验指标, 主动做自我介绍, 耐心与患者交谈,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评估。其中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内容为:患者文化水平, 生活习惯, 家庭背景, 对疾病的认识情况, 接受程度, 心理上是否接受了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生活, 生理上是否满足因治疗带来的不同需求, 如血管的保护, 血压的控制, 贫血纠正, 饮食结构的调整, 残余肾功能的保护, 透析的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况, 以后来治疗使用的交通工具, 询问患者的目前需求, 有无自行不能解决的问题。
3 透析后护理
3.1 勤巡视, 多观察
透析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失衡综合征, 穿刺处渗血和血肿、深静脉置管阻塞, 需加强观察。
3.2 主动干预指导, 建立合理的透析方案
肾衰患者经过3~5次透析治疗后, 生化指标、肾功能、患者主观感受明显改观, 急性患者误以为痊愈, 慢性肾衰也有患者认为疾病得到控制, 往往自作主张停止治疗。因此要多沟通, 强化疾病知识宣传, 在患者参与、医生建议和护理配合的前提下制定患者的透析方案。
3.3 健康教育宣传要到位
除一般疾病知识宣传外, 还应加强控制高磷饮食的培训。大量证据表明高磷血症、增高的钙磷沉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导致血管钙化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 与透析患者增加的患病和病死率相关。另外, 要指导患者妥善保护好自己的生命线, 内瘘侧肢体禁压迫、禁负重、禁指抠、禁输液、禁测血压, 以保护血流通畅, 保证透析质量。
3.4 实施整体护理,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积极与社区服务机构建立联系档案, 使患者在社会回归中得到有效的康复支持, 并根据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有意识培养其坚强的特质, 以促进患者的适应性应对, 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有效地实现社会回归。
4 讨论
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 对血液透析的认知、不良情绪的缓解以及透析过程中的配合都处于一个正性的应激阶段, 积极的情绪和放松技术减轻了直接动脉穿刺引起的疼痛, 对疼痛的正确认识又可减轻其对情绪的影响, 形成良性循环, 减少了负性情绪对体内交感神经的刺激, 减少了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最终减少了由此导致的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冠脉痉挛引发的胸痛;而透析中的低血压除与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有关, 直接动脉穿刺产生强烈的疼痛作为一种应激原也可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过度兴奋, 引起明显的能量消耗和组织分解, 甚至血管痉挛, 回心血量减少, 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等。
血液透析是一项昂贵的治疗技术, 首次透析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良心理情绪, 直接动脉穿刺更是一项强烈应激原, 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提高疼痛阈值, 增强患者舒适度, 减少透析中的并发症, 提高透析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文明出版社, 1999:248-250.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9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目前,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受疾病本身及透析合并症的影响, 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其后果不仅导致免疫力下降, 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 我院经过分析对46例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及治疗的必要性, 更好的配合治疗。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6例, 其中初次透析7例, 4次以上39例;男22例, 女24例;年龄17~80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
2 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 常见心理问题
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多经历了痛苦的心理历程, 从患病之初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经历时间不等的中西医治疗至病情逐渐加重, 可以说经历了各种磨难才走到这一步, 所以心里往往难以接受, 加之对血液透析知识缺乏了解, 对血透室环境、医疗设备陌生, 特别是造瘘前动静脉穿刺产生的痛苦, 对血液引出体外极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患者表现为易怒不配合, 严重者还会出现狂躁等心理反应。少数患者有敌对情绪及不配合行为。
2.2 产生的原因
2.2.1 患者由于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因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差异、对疾病知识的缺乏, 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的期待性的焦虑, 甚至恐惧, 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沟通。
2.2.2 患者因为生病而苦恼, 同时为日后的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担忧, 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由于血透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2.2.3 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由于血液透析引起饮食习惯上的改变如:饮食禁忌、体重控制标准、饮水量等对血透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不耐受, 治疗的长期和复杂性给透析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些心理障碍又加重疾病复发, 影响透析效果, 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透析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护士应找出心理健康的动态因素, 消除和减少不利于血透的负性心理, 通过应用心理护理技术对血透患者进行身心护理, 使患者保持最有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从而有效地提高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2.2.4 做好家属及社会支持工作。由于长期血透治疗缺少了与外界接触, 失去了对家庭责任感和义务, 从而产生孤独忧郁情绪, 有被社会抛弃感, 自暴自弃, 自私心理突出, 这时需家人与社会关爱、理解、支持。告知家属支持的重要性, 鼓励其回归社会的勇气, 从而增加自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态。
3 护理
3.1 加强知识宣教
造成血透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相关知识缺乏, 即使长期血透患者在认识上也有误区。因此, 相关知识宣教尤为重要。对首次接受透析者首先告知透析过程、方法及作用, 透析可能出现的不适, 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 使患者尽快从紧张、焦虑中解脱出来, 对长期透析患者告知他们血透原理及必要性, 以及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长期透析患者大多失去工作, 生活需要他人的帮助, 因此病情加重是他们变得敏感多疑, 没有人情, 总觉得别人把他们当废人。因此护士要真诚理解、尊重他们与其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了解患者的需要, 关心患者的饮食和睡眠, 通过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和血管通路护理的指导工作做好健康教育, 使患者增加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的认识, 减少不良情绪反应。
3.3 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医护人员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熟练各种技能, 了解机器的性能和简单的故障排除, 针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 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用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得到缓解, 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心理护理的质量高低决定着对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 在针对血透治疗患者这一特殊人群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始终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放在首位, 鼓励他们面对现实,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要求护士, 除了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外, 更应掌握心理知识及护理方法, 才能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建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 (J)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 18 (2) :311-312.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10
1 透析前护理
(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减轻患者恐惧心理, 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 (2) 血管通路的准备, 如使用动静脉内瘘, 应熟悉内瘘的穿刺和保护方法;如使用动静脉外瘘, 应熟悉其使用方法, 并注意观察到管道有无滑脱、出血、栓塞、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保持导管的清洁无菌。 (3) 透析设备的准备:护士应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 且注意在开机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透析。透析设备要专人专用, 核对后进行冲洗和循环。 (4)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液体出入量、血尿素氮、肌酐等, 有无出血倾向, 根据医嘱设置血液透析时间和超滤量。
2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
2.1 血管通路的护理
(1) 检查血管通路是否通畅, 静脉侧应能触到震颤, 听到杂音。术后4~6周方可使用。禁止在内瘘侧血管上进行非透析性的采血或注射及测血压、挂重物等。 (2) 穿刺应注意距瘘吻合口>5cm。两针间距>8cm, 力求一针见血, 并在条件许可下以绳梯式穿刺使血管受力均匀, 不产生假性动脉瘤。 (3) 透析结束拔除穿刺针时, 止血方法要正确有效, 以免形成血肿, 使瘘管堵塞。 (4) 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严防感染。每天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喜疗妥) 消炎并软化血管。同时, 穿刺血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动作应熟练、轻巧, 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3]。
2.2 血透中机器的监护
血透机按其功能可分透析液供给系统、血循环控制系统及超滤控制系统。
2.2.1 透析液供给系统及超滤控制系统:
(1) 透析液的电导度13.5~14.5ms/cm。 (2) 透析液的温度为36~37℃。 (3) 漏血检测器功能, 一旦透析破膜, 有血液渗入到透析液侧时, 机器会自动报警。 (4) 透析液流量, 设定范围为 (500±50) ml/min 。 (5) 透析液负压的大小根据透析的时间、脱水量及使用的透析器情况由人工或机器自动设定。
2.2.2 血循环系统的监测:
(1) 动脉压上升:静脉穿刺点阻塞, 静脉管受阻及透析器内凝血。 (2) 动脉压下降:低血压、瘘管不完全堵塞或留置管不畅、动脉血路管扭曲、血泵开得太快或血流量不足、针头滑脱等。 (3) 静脉压上升:静脉针穿刺到静脉外致肿胀, 静脉管路不畅, 静脉痉挛, 静脉针贴近管壁, 近心端静脉有狭窄, 静脉端除气腔内有血凝块, 透析液侧压力降低, 体位改变等。 (4) 静脉压下降:低血压, 动脉针位置不当, 动脉血路管扭曲, 穿刺针滑脱, 血流量不足, 透析器破膜等。 (5) 空气报警:血流量不佳, 连接不紧密使血液管路漏气, 输液时不慎有空气进入等。
2.3 透析过程中观察
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观察血流量, 血管径路压力, 透析液流量、温度、浓度各项指标;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脱水量、肝素用量等, 注意机器的报警及排除故障等。
3 透析后护理
(1) 透析结束时, 应缓慢回血, 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 嘱患者躺数分钟、坐数分钟后缓慢起床, 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 透析后8h尽量避免各种注射、穿刺、侵入性检查。拔除动脉和静脉穿刺针时, 应立即压迫止血10~15min, 力量适中, 压迫点应是血管穿刺点。如动脉穿刺, 压迫时间应>30min, 如有出血倾向可用鱼精蛋白中和。 (3) 透析后注意穿刺插管及内瘘的护理, 防堵塞及感染。局部保持清洁, 勿做剧烈活动, 注意瘘管处有无渗血、出血, 有渗血时及时更换敷料。 (4) 称体质量, 与患者约定下次透析的时间, 并嘱患者保持良好情绪, 正确认识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 根据透析次数及间隔时间长短和透析液的组成等来制定适合患者状况的食谱。因为血液透析患者水钠受限、血透清除容易导致营养代谢紊乱, 因此要多食用优质蛋白, 避免进食过甜或油腻食物, 注意补充维生素及水分保持钠盐的平衡。
对透析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可使其克服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 有利于掌握其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各种治疗参数, 并可从护理角度预见透析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 也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护理水平。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参考文献
[1]宋利群.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6, 4 (12) :102.
[2]张连瑞.13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 2011, 9 (6) :317-318.
浅谈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11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38-0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心里障碍发生率高,更需要医护人员关心、支持、安慰、指导,并传授预防保健知识及饮食和自我护理知识,使病人处于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现将33例血透病人的健康指导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我院血液透析33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5.2岁,慢性肾功能衰竭30人,急性肾功能衰竭1人,农药中毒2人;每人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2-4h.。
1.2 结果 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有1例行肾移植手术,余29例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透析3次后住院5天治愈出院。33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透析护理:透析前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透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1]认真做好体重、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并记录。透析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急救物品、药品等心肺复苏的准备工作。每小时测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观察血流量、静脉压、有无血液分层、血液及透析液颜色,如发生分层、凝血,提示肝素用量不足,一般加大肝素剂量即可。33例中有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使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1小时后出现透析器变黒,经加快血流,及时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后,直到血液透析治疗结束,未发生凝血现象。 在透析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做好透析前、透析后机器的消毒。
2.2 饮食指导 :教育患者透析只是对肾功能衰竭的间歇性治疗,饮食和液量的控制才是持续性治疗。长期透析的病人常有消瘦和营养不良,特别是饮食方面出入不平衡而发生营养不良者较为多见。我们必须反复多次全面宣教饮食营养的重要性,按个体化制定膳食。①蛋白质摄入量为1.0~1.5克/kg/d,应选用优质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鲜奶、蛋、鱼、瘦肉等,补充各种必须氨基酸。植物黄豆、花生中虽然含蛋白质高,但含必须氨基酸少,不宜多吃。②热量摄入:热量的多少取决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理想体重、活动量等,一般情况下30~45 kcal/kg /d。对消瘦营养不良患者可给予4O一45 kcal/kg/d,对于肥胖患者给予30~35 kcal/kg /d。③钙及其他物质的补充:尿毒症患者多数血钙水平降低,出现手足抽搐,需增加钙的摄入量,予以补充。缺锌缺铁时应适当补充锌和铁。血透可使水溶性维生素丢失,应给予补充足量B族维生素。④限水:每个患者饮水量可以不同,主要取决于患者尿量,从粪便或其他途径失水量以及环境温度增高等。~般以每日控制体重增加0.5 kg为宜。透析间期过多水摄人可导致水中毒和心血管并发症。要统计24小时尿量。⑤限钠:为了防止细胞外液潴留。引起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一般透析患者每天钠应限制在23 g以内。严重高血压患者更需要严格限制钠摄入,一般每天在0.5 g以下。⑥限钾:透析患者钾摄人量须视血清钾含量、尿量、透析中钾排出量及病情而定。高血钾症时推荐钾含量低的食物,并根据食物含钾量的高低打印出一些单张分发给病人。⑦限磷:高磷低钙可引起代谢性骨病。病人常有骨痛、关节酸痛、肌肉无力、四肢不适等。应限制磷摄入,避免食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脑、肾、肝、植物黄豆、花生等食物。
2.3 生活指導:在身体状况及病情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可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或欣赏音乐.看电视,听广播。可以选择些喜剧、漫画丰富业余生活,调动积极性。但慢性肾衰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过度疲劳,注意休息及足够的睡眠。防止受凉和上呼吸道感染,以免病情加重。流感季节不要到公共场所。
3 讨论:
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液透析是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来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是溶质从半透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最后达到膜的两侧浓度的平衡,同时也通过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产生的超滤作用来去除体内过多的水分,血液透析能部分代替肾功能,消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2]。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使患者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因为患者对疾病了解得越多,他们越容易调整并适应这种疾病,因此对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使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林惠凤主编,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5.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篇12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2岁,平均年龄75岁。血透次数每周2~3次,每次3~4h。其中高血压肾病17例,糖尿病肾病13例,慢性肾炎21例,多囊肾5例,晚期肿瘤4例,痛风性肾病2例。
2 心理护理
2.1 温馨的透析环境
保持床单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噪音和恶性刺激,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病情较重和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接送患者,对可以行走者予以搀扶,使老年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2.2 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对影响患者的家庭因素,采取对症处理,主动与家属进行交流,取得其家属的配合。同时工作人员在透析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病情,随时询问并关爱患者。要实现高质量的透析,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减少透析中并发症发生,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
3 饮食护理
营养不良是慢性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老年血透患者由于还存在着与年龄相关的消化功能差及活动能力受限制等因素,更容易并发营养不良。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加之血透时丢失了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易导致营养代谢紊乱,不适当的饮食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透析效果,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1 维生素的供给
由于透析中会丢失维生素,所以应给予补充,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这些主要来源于蔬菜和水果;对有高血钾的患者,由于高钾可引起猝死,所以应避免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番茄等。
3.2 蛋白质的供给
供给优质蛋白,保证必需的氨基酸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1~1.2g,应以鸡蛋、鱼、瘦肉、牛奶等动物蛋白为主,适当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如干豆类、谷类及豆制品、硬果类等,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3.3 热量
应以食用纯淀粉食品为主:如麦淀粉、土豆、山药、芋头等,代替部分谷类食品如米、面等。
3.4 脂肪的供给
脂肪供给占营养供给的30%~40%,尽量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
4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4.1 失衡综合征
严重高尿素氮血症患者,开始做透析时易发生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抽搐,严重者可有昏迷。处理:(1)第一次做透析时缩短时间;(2)每小时静注50%GS40m L;(3)采用高钠碳酸氢盐透析液;(4)发生失衡综合征时可静推高渗糖高渗钠,应用镇静剂等。
4.2 低血压
低血压是因为水钠超滤过多过快,使血量急剧减少而引起。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哈欠、恶心呕吐甚至意识丧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防治措施:(1)上机后2~2.5h即给患者进餐或少量分次进餐,进餐时适当降低血流量或停止超滤;(2)加强血压的监测;(3)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疗法;(4)采用先快后慢的超滤方法,即透析开始2h内的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1/2~2/3,以减少透析后期心血管系统的负荷;(5)对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的高龄患者,可采用先单纯超滤后透析的方法,以避免血浆渗透压急剧变化引起低血压;(6)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剂量、用药时间,对透析后血压正常甚至降低的高龄患者,应减少用量或停药;(7)可采用低温透析(将透析液的温度设置为35~36℃,以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另外,注意根据不同的季节,准确测定患者的干体重。
5 血管通路的护理
老年患者因皮肤弹性差,脂肪肌肉层变薄,皮下组织松弛,血管硬化,脆性大,所以穿刺时应选择较粗易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开原来的穿刺点,采用阶梯法穿刺。据研究表明,穿刺时进针点1cm范围内的组织均受创伤,而修复组织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故穿刺应距上次的进针点1cm以上。进针时须做到轻、稳、准,力求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穿刺完毕针翼用胶布交叉固定,以防止松动和脱落,引起渗血和出血。透析结束时,按压穿刺点15~30min以防出血,以能触到瘘口有搏动为宜。
6 生活中低血压的预防和自救处理
(1)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散步、做健身操等,每周3~5次,每次20~40min,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激烈运动时血液主要集中在四肢,减少了心、脑的血流灌注,从而诱发低血压的发生。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不宜突起突卧,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餐后不宜马上活动,应适当休息。
(3)浴室应保持通风,水温适宜,沐浴时间不宜过长,老年患者可事先准备小凳,洗完后休息一会再站起。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每天定时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7 结语
【血液透析患者】推荐阅读: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05-23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护理08-23
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焦虑08-2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06-04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08-05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06-12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05-25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09-20
串联血液透析06-16
血液透析膜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