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管理规范

2024-05-26

血液透析管理规范(通用8篇)

血液透析管理规范 篇1

附件6 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以及由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许可从事肾内科疾病治疗医疗机构。

(三)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液透析设备。

(四)血液透析治疗应该具备相应的影像指导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以及局部的温度监控设备。

(五)血液透析治疗应配备多功能监护仪,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六)血液透析治疗室应具备心、肺、脑抢救复苏条件,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七)有至少2名具有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及经过肾内科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其他专业技术 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血液透析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

2.有3年以上肾内科诊断治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经过相应的血液透析治疗技术培训。

(二)参与血液透析的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经过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血液透析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

(二)术者由具有相应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五)建立健全血液透析治疗技术评估和随访制度,并 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六)医疗机构及医师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例质量等。

(八)其他管理要求:

1.建立定期仪器设备检测、维护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治疗器材,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

血液透析管理规范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6例参与本次研究,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知情通知书。男47例, 女39例, 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 (38.6±6.1) 岁;接受透析频率每周为1~3次, 平均 (2.4±0.2) 次;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52例, 糖尿病肾病24例, 另10例为高血压肾病。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两组各43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与透析频率、发病原因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为: (1) 透析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有关化验检查进行了解, 根据透析指征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透析器与透析液[1]。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血液透析的重要性、目的, 以及透析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 并获得患者与家属的签字同意。在透析前做好患者的体征测量, 以及冲洗透析管路, 对透析机进行监测等准备。 (2)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在透析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与脉搏等体征进行监测。避免透析失衡综合征与低血压、空气栓塞与心血管以外等并发症发生。对血管通路进行监护, 指导患者保持一定的肢体动作;保证穿刺针与深静脉置管的合理固定, 防止移位、掉落。对穿刺处、置管处进行观察, 发现肿胀或者出血情况时, 立即关闭仪器, 处理后重新穿刺透析。对躁动无法配合患者, 以及神志不清患者安排专人守护, 适当约束, 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 (3) 透析后护理:遵医嘱留取患者血液标本送检, 进而对透析效果进行观察。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控制饮水量, 确保下次透析前体质量变化低于2~3 kg。告知患者透析后应注意的问题, 嘱咐患者应遵医嘱按时进行透析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力等。

1.2.2 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 具体方法为: (1) 对血液透析相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进行完善, 实现对血液透析的规范化管理。 (2) 严格按照血液透析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无菌操作要求进行血液透析, 确保透析用品的1次性使用。 (3) 在配血与输血过程中, 严格查对, 防止不同血液与血液标本放于同一个位置。 (4) 对静脉插管部位换药以及穿刺部位的固定应严格按照规定方法操作, 防止感染与脱落。 (5) 对穿刺部位、插管位置随时观察, 是否存在渗血、移动、透析器的凝血情况等。 (6) 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的体征进行观察, 倾听患者的主诉, 当患者出现心悸、耳鸣与肢体抽搐等情况时, 立即报告医师, 及时处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出现透析器破膜、漏血, 发生凝血等情况, 必须立即更换。 (7) 区分开阳性与阴性患者, 分机进行血液透析, 保证透析护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8) 新患者列入透析前, 需完成艾滋病、梅毒、肝炎病毒与肝功能的检测, 此后每2个月复查1次。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分为3个层次: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同时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风险事件涉及5各方面的内容: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遵医嘱处理不当、护理投诉与意外事件[2]。

1.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与分析, 计数资料用%表示,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二者分别用χ2检验与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35例 (81.4%) , 基本满意6例 (13.9%) , 不满意2例 (4.7%) , 满意度为95.3%;对照组护理满意23例 (53.5%) , 基本满意12例 (27.9%) , 不满意8例 (81.4%) , 满意度为83.7%;两组护理满度差异显著 (χ2=4.074, P=0.0435<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过程中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比例为11.6%, 对照组为46.5%,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12.688, P=0.0.000<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的目的在于将患者体内多余水、电解质, 以及代谢产物与有度物质排除, 实现对血液的净化, 通常应用于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由于血液透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风险较大, 因此对技术要求较高, 所以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意义重大。在血液透析传统的护理管理中通常仅对个人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 而往往忽视了护理制度与流程, 操作规范的危险因素管理。而通过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进行完善[3], 进而做到对医疗护理行为的规范, 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 同时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在本研究中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加入了风险管理, 应用结果发现有效的减少了风险事件,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雪梅, 江明浩, 郭义娟等.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3 (10) :75-76.

[2]刘明利.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0 (29) :119-121.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 篇3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6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7-02

在医院的临床护理中,经常会有风险事件发生,风险事件一般是指医院的护理职工对医院的工作人员、探视者和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有被投诉的事件发生。近年来,护理管理者努力的方向是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更好地提高医院护理的质量,给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血液透析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血液中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可以有效地维持酸碱平衡和体内电解质的平衡,是一个风险性较大、技术含量比较高、科学性强的血液净化方法,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进行透析的患者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导致血液透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需要血液透析人数的不断增加,相应的护理风险因素也开始不断提高,应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以更好地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对400例患者进行了1680次血液的透析,这些患者主要包括各药物中毒、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其中男性患者228例,女性患者172例,年龄一般在25-68岁,平均年龄在45岁。

2 血液透析风险的评估

21 被穿刺针刺伤的风险 进行血液透析的护士在使用动静脉内痿穿刺针、注射器、手术刀以及抢救患者时,有可能误伤到自己或他人,极易将传染病毒(乙肝、丙肝、艾滋病)传染到血液内部,危及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有资料显示,每年都会有大概200万例针刺事件发生,而护士是遭受针刺伤害最高的人群。

22 血液透析患者潜在的危险

221 透析中低血压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经常会出现低血压症状,该症状的主要表现为恶心、轻微头痛、肌肉出现痉挛等,引起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透析时有效循环的血量不足,血液调节功能失调、渗透压降低、透析液浓度过高以及使用醋酸进行透析等。

222 发热 引起患者出现发热的原因是由于透析器、透析管道、內痿针等使用过程中未严格遵守相关规章进行操作,导致热源进入患者体内引起发热。还有可能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体内发生扩散引起的感染。

223 失衡综合症 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之后(<24h),可能会出现由于神经系统症状导致脑电图发生改变的一种综合症,会出现呕吐、肌肉痉挛、恶心、头晕、嗜睡,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癫痫、惊厥等发作,甚至会昏迷死亡。

3 护理风险管理的策略

31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 医院要建立一个以护士长为领导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组织的成员为参与血液透析的护士,护士长要定期地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完善自己风险管理措施,把血液透析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不安全事件进行积极的预防。

32 完善血液透析制度和流程 根据各种类型血液透析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全的血液透析制度和流程,及时消毒隔离制度,规范交接班的制度和流程等。培训血液透析护士对上下班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学习,制定出节假日和双休日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安全管理规范。

33 对停电、停水的应急对策 医院的血液透析室一般应采用双路供电,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透析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果出现停水时,应及时将透析改为单超程序,并寻找引起故障发生的原因,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排出故障,应果断地停止透析。我院要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一般为每年维修2次,进行4次消毒处理。每年對内毒素进行1-2次检测,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更换新的水处理系统。

4 结 果

通过对血液透析护理风险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是由以前的948%上升到了现在的988%,并且病人的满意程度也得到了提高,由以前的94%上升到了现在的985%,出现的差错事件也有以前的3起降到了现在的0起,没有护理投诉事件发生。

5 讨 论

血液透析是一项重要的血液净化方法,一般用于抢救中毒、急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工作,并且现在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也在不断地增多,因此要正确认识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不断地增加护士的风险意识,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风光,何东娟,黄丽钗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0)

[2] 叶春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J]西部医学,2010(11)

[3] 王淑华浅析风险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2)

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 篇4

第一章 总 则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时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目的。近年来,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手段。

二、设立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部,主要对全省血液透析诊疗活动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受省卫生厅委托检查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相关技术考评和考核。

三、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应配备至少4台以上的透析机,并经省卫生行厅进行技术及人员准入。

四、医疗机构开展血液透析技术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质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规定,防止由此引发的医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复使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五、从事血液透析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第二章 医院资质基本要求

一、内科工作基础

具备较好的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具有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二、设置独立的肾脏内科(或者内科肾脏病组)

具备较好的肾脏内科工作基础,能够独立完成基本诊疗项目。

肾脏内科病房(或者内科病房内设置肾脏病病床):有肾脏内科专科医师队伍,具有独立处理肾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

三、血液透析室(中心)

血液透析室(中心)(简称血透室)应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应有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及抢救的基本设备;建立并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处理设备的质量检测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设备检查及维修制度;有完备的病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书、首次病程记录、透析治疗记录单、化验单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记册,普通病人、隔离病人及急诊病人分别登记。

四、急、慢性透析并发症处理及综合抢救能力

具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检验科及大内科等的医疗技术支持。

五、开展血液透析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污水排放许可证。

第三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员配置及职责

一、医师

(一)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肾脏内科诊疗操作技术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肾脏内科专科医师担任。拥有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主任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血透室主任职责:负责血透室全面管理工作和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查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监督及评估透析质量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透析规范化要求制定并实施透析中心的管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安排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

(二)医师应由经过肾脏内科专科训练、掌握全面的肾脏内科诊疗操作技术的肾脏内科专科医师担任。

血透室医师职责:负责病人透析的安排,透析方案的制定、调整;急、慢性并发症的处理;查房;监测和评估病人的透析质量;记录并保管好透析病人资料;每3个月填写质量报告表(包括本单位血透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细菌计数、内毒素测定结果等);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等有关制度,若有疑难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三)血透室肾脏内科医师和透析机的比例不低于1:5。

二、护士

(一)血透室应配备护士长和护士。10台透析机以下的血透室,护士长应由具有肾脏专科主管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0台透析机以上的血透室应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血透室工作5年以上、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肾脏专科副主任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二)护士长职责:负责护理及医院感染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技术培训及操作规程的组织实施与监督;医疗用品管理;协助透析室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各种报表如病人帐单、工作量、各种护理记录的汇总。

(三)护士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实施操作;执行透析医嘱;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管通路的操作;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机器运转情况,认真作好记录,认真进行查对,防止差错发生。

(四)血透室护士配置:血透室护士配置应根据透析机和病人的数量及透析环境设置,以保证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和病人安全。原则上护士和透析机的比例最低不能低于1:2。

三、技师

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透室应配专职技师1名。不足10台透析机的单位可配兼职技师。技师需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应培训,熟悉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并负责其日常维护,保证正常运转;负责执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监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的要求;负责所有设备运行情况的登记。

(一)透析机的维护和保养。

每日巡视透析机和水处理机的工作情况;监督机器的消毒及除钙工作;定期检查并校正电导度、血泵速、透析液温度、流量、超滤量、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等,定期更换在线血滤机的滤器、滤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保证透析机的正常运转。

(二)水处理系统的维护。

监测水处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登记。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保证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四、继续教育

医师、护士及技师每年应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按规定取得相应的学分。

第四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基本要求

血透室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必须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区等基本功能区,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

一、透析治疗间

(一)透析治疗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配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换气扇。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二)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透析单元间距按床间距计算不能小于0.8米,实际占用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和废弃透析液排水接口(中心供液系统要有透析液接口),透析室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三)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确保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四)护理站设在便于观察和处理患者及设备操作的地方。备有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及药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五)特殊透析间应设立传染病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对艾滋病人和有传染性的乙肝、丙肝病人应当隔离透析);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重症患者抢救间。

二、治疗室

治疗室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的要求。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素盐水、鱼精蛋白、抗生素等应在治疗室配制且现用现配;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无菌纱布等)应在治疗室储存备用。

三、库房

透析器、管路、穿刺针及透析粉等耗材应在库房存放,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

四、水处理间

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防止透光部分藻类生长。水处理设备放置处应有水槽,防止水外漏。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入口压力应符合设备要求。

五、工作人员和患者更衣区

工作人员和患者更衣区要分开,患者更衣区的大小应根据血透室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工作人员在更衣区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间和治疗室。患者更衣区设置椅子(沙发)和更衣柜,患者更换血透室为其准备的拖鞋等后方能进入透析治疗间。拖鞋专人专用,并定期清洗,有污染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每次透析时更换床单。

六、接诊区

患者更换拖鞋后在接诊区称量体重、测血压和脉搏等(重症患者在透析床上完成),由医务人员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七、医务人员办公及生活用房

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比如办公室,用餐室,卫生间,病案资料室,值班室等)。

八、污染区

污染区用来暂时存放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应分开存放,单独处理。医疗废弃物包括使用过的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纱布、注射器、医用手套等。

第五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设备基本要求

血透室使用的水处理系统、血液透析机、中空纤维透析器、中空纤维过滤器、吸附器、血浆分离器、透析管路、动静脉穿刺针等应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公布的III类医疗器械(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净化器具,编号6845-04)进行管理。

一、透析机

透析机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方可投入临床使用。透析机应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包括温度、湿度、电压、供水压力)使用,按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和病人的安全。按设备说明书进行保养。

血透室应为每一台透析机建立档案,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技术信息和操作信息)操作运转和维修记录。

二、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设备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方可投入临床使用。水处理设备应当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包括温度、湿度、电压、供水压力)使用,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供应充足的反渗水。

水处理设备包括前处理系统、反渗机和反渗水供水系统。前处理系统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相应的配置。反渗水供水线路上不应当有开放式储水装置,防止二次污染。反渗水供水管路应选用无毒材料,并设置循环回路,尽量避免盲端和死腔,防止细菌滋生和生物膜形成。如果水供应压力不足或经常中断,可以在反渗机前设立原水储存水装置。

三、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消毒:

水处理系统必须进行日常维护,维护的频率应该根据水质检测的结果确定。

水处理系统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反渗机和反渗水供水管路的清洗,消毒,前处理系统中软水器树脂的再生,活性炭及砂滤器的反冲,过滤器的更换和反渗膜的酸洗与更换。

水处理系统的清洗和消毒应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或请厂商协助完成。清洗和消毒频率参照细菌培养结果或根据厂家建议确定。血透室应为水处理设备建立档案,内容包括水处理设备出厂信息(技术信息和操作信息)、消毒和冲洗记录、故障和维修保养记录。

四、透析器材

各种透析器材应该在符合条件的库房内存放,使用前应该认真检查使用期限,有无包装破损等。记录可能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六章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基本要求

一、透析用水

透析用水应符合表-2及表-4要求,并按表-1要求定期进行检测。

(一)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测应按时进行,见表-1:

表-1:透析用水的监测要求

监测项目 监测内容 监测频率 标准

供水管路靠近末端 内毒素 每季度 内毒素 < 1 EU/ml 反渗机 电导率,产水率 每天 根据反渗机厂家数据

活性炭罐 游离氯 每周 氯 < 0.1mg/l 软水器 硬度 每周 < 17 PPM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情况每年至少测定1次,标准见表-2(参照AAMI标准)。每月进行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每3个月进行一次透析用水内毒素检测,以上检查结果和化验单应登记并保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新安装的水处理系统或怀疑水处理系统有问题时,应提高检测频度;如果确定水处理设备存在问题而不能及时纠正,应停止使用。

表-2血液透析用水可允许的化学污染物最大浓度(AAMI标准,2004年)

污染物 允许的最大化学污染物的浓度(mg/L)钙 2(0.1mEq/L)镁 4(0.3mEq/L)钠 70(3.0mEq/L)钾 8(0.2mEq/L)氟 0.2 氯(自由态)0.5 氯胺 0.1 硝酸盐 2.0 硫酸盐 100.0 铜、钡、锌 每种0.1 铝 0.01 砷、铅、银 每种0.005 镉 0.001 铬 0.014 硒 0.09 汞 0.0002 锑 0.006 铍 0.0004 铊 0.002

二、透析液

购买的浓缩透析液和透析粉剂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浓缩液可以从厂家直接购买或由具备浓缩液制备资格的医院制剂室配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制剂许可证”以及制备透析液批准文号,所配制的浓缩透析液只限本医院内部使用)。如果从厂家购买透析粉剂由透析中心自行溶解配置,配制浓缩透析液B液(主要含碳酸氢盐)应现用现配,必须有专人负责,并且有人员进行核查,并签字登记。

透析液的溶质浓度每月至少测定一次(表-3为碳酸氢盐透析液配方的溶质浓度),细菌培养每月至少测定一次。每3个月进行内毒素检测一次。

表-3碳酸盐透析液配方的溶质浓度

钠(mmol/L)135~145 钾(mmol/L)0~4.0 钙(mmol/L)0~1.75 镁(mmol/L)0.25~0.5 氯(mmol/L)102~106 醋酸根(mmol/L)2~4 碳酸氢根(mmol/L)30~39 葡萄糖(mmol/L)0~11 pH值 7.1~7.3

第七章 血液透析适应证及禁忌证

血透室在对病人实施透析治疗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掌握好急诊透析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规透析的指征,透析中应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即使没有临床症状,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至10ml/min左右时即应进行血液透析,但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当eGFR小于15ml/min时应开始透析。

Ccr的替代参考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l)。

2.血肌酐≥707.2umol/L(8mg/dl)。

3.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

4.药物治疗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5.有明显水潴留体征(严重浮肿、血压升高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6.有厌食、恶心、呕吐等明显尿毒症表现。不同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有很大差异,对没有达到上述指标,而临床症状较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透析医师可根据病情决定透析时机。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适应证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血液透析: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确立,出现容量负荷性高血压、左心衰竭;

(二)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

(三)血肌酐≥442mmol/L(5mg/dl);

(四)出现消化道或神经精神症状;

(五)存在高分解代谢(每日血尿素氮上升14.3mmol/L以上,血肌酐上升177umol/L以上或血钾上升1mmol/L以上);

(六)药物治疗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三、其他适应证

(一)各种药物、毒物中毒适合血液透析治疗者;

(二)其他有血液透析指征的疾病。

四、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一)休克或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者。

(二)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倾向者。

(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包括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冠心病者。

(四)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或有血源性传染病者。

(五)不合作的病人。

第八章 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监测

一、新病人血液透析前准备

(一)新病人接受首次透析前,透析医师应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透析注意事项等情况,让患者充分了解血液透析的目的及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由患者或亲属签署血液透析医疗风险知情同意书、委托书,需复用透析器的患者还应签署复用申请书。

(二)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提倡提前建立永久性的动静脉内瘘,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急诊透析的病人推荐中心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的血管通路,不主张直接动静脉穿刺透析。

(三)病人透析前应检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标志物。

二、透析方案

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制定具体的透析方案。稳定的维持性透析患者,建议每周应接受2至3次透析,每次4-5小时。患者每次接受透析时必须有专门的透析医师根据病人当日的情况制定具体的透析方案。

三、血液透析治疗程序及质控要求

(一)血液透析开始程序。

1.开机原则:先开水源,后开电源。

2.连接A.B浓缩液,机器进行自检,等待自检通过,3.连接、安装透析器及管路并预充。4.准备好病人的动静脉血管通路。

(二)血液透析治疗程序。

将病人血路与体外循环的动静脉管路连接,开始透析。

1.血流量:根据病人血液通路、心功能情况及透析要求,由慢到快调节血流量,一般为200-350ml/min。2.透析液流量:一般为500ml/min。3.肝素抗凝:(详见第九章)

4.确定超滤量:根据体重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5.调节透析机各项报警指标的范围。

(三)血液透析治疗中监测要求。

1.关注透析机上的各种报警指标,及时纠正各种异常情况,使治疗顺利进行。2.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的各种并发症。

3.透析中病人生命体征监测。透析中每小时测一次血压和脉搏,随时观察透析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及时处理。4.及时、完整做好透析记录。

(四)血液透析结束程序。

1.透析结束前30分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前停用肝素或其他抗凝剂。

2.将透析器及透析管路中血液返回病人体内(禁止使用空气回血),关闭血泵。

3.回血结束,立刻压迫止血,使用弹性绷带压迫一般不超过30分钟。压力要适中,既不完全阻断血流而又不使其出血。

4.需复用的透析器送复用室处理(见透析器复用),不复用的透析器(管路)按医疗废物处理。

(五)进行机器的清洗、消毒程序,包括水路和机器表面的消毒。

第九章 血液透析抗凝及抗凝监测指标

一、血液透析抗凝监测指标

(一)实验室监测。

(二)临床监测。

临床上主要通过了解病人既往肝素用量、动态观察透析过程中静脉压及透析器和透析管路有无凝血块等方法检测血液透析时抗凝情况。

二、血液透析抗凝剂的使用

抗凝剂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第十章 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病人,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以确保透析安全。血液透析中的主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如下:

一、透析器反应

透析器反应包括两种类型:

(一)过敏反应型(A型)

1.过敏反应多发生于透析开始后数分钟至30分钟,可有灼热、呼吸困难、窒息、濒死感、瘙痒、荨麻疹、咳嗽、鼻卡他、流泪、腹部绞痛和腹泻等症状。

2.处理原则

(1)发现此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透析。

(2)同时按抗过敏反应常规处理(应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或激素)。

(3)勿将管道及透析器内血液回输至体内。

3.预防措施

透析前将透析器充分冲洗。不同的透析器有不同的冲洗要求,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二)非特异性型(B型)

1.常发生于透析开始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胸痛或背痛,注意与心绞痛鉴别。2.处理原则(1)加强观察,可继续血液透析。

(2)予以吸氧及对症治疗。

二、失衡综合征

(一)轻者有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重者可发生定向障碍、癫痫及昏迷;常伴脑电图改变。

(二)处理原则

1.轻者对症治疗,包括高渗盐水或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射。2.重者停止透析、保持气道畅通及支持疗法。

(三)预防措施

1.在开始几次血液透析时采用诱导透析方法,逐步增加透析时间,避免过快清除溶质。

2.对长期透析病人则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进行预防。

三、心血管并发症

(一)低血压

多发生于超滤过度、血容量不足、应用降压药、醋酸盐透析、透析中进食等情况。部分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心源性因素有关,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二)高血压

多由于水钠潴留、容量控制不当或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等因素引起。严重时静滴硝普纳等药物治疗,或更换血液透析方式。

(三)心律失常

发生原因主要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尿毒症心肌病、贫血和低氧血症。应针对病因治疗并予以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

四、发热

(一)多由于致敏热原反应或感染引起。

(二)发现后要检查原因,如血管通路感染,透析器复用等问题。感染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

(三)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要求及质控指标。

五、其他常见并发症

(一)头痛

其原因不明,部分可能与轻度失衡有关,可对症处理。

(二)恶心呕吐 在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病人多由于低血压引起,也可以是失衡综合征早期表现。

(三)肌肉痉挛

多由于低血压、超滤过度、病人低于干体重或低钠透析引起,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六、透析意外的预防和处理

(一)血液透析管路脱落

接管松脱会发生血液透析管路脱落,引起失血甚至发生休克。较易发生松脱的地方是管路接头处。固定管路时,应留有给病人活动的余地。

(二)空气栓塞

1.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处理原则:一旦发生空气栓塞,应按空气栓塞抢救流程进行抢救,必要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三)透析膜破裂

1.处理原则:透析膜一旦破裂导致透析器漏血,需立即更换新透析器。2.预防措施:严格遵守透析器加压试验常规操作,密切注意透析管道通畅度,常可防止或降低透析中透析膜破裂的发生率。使用全自动机器复用。

(四)管道或透析器内凝血

1.病人低血压时间过长、血流缓慢或肝素化不足时,静脉端驱气器中纤维素析出,渐渐发生血液凝固。有时凝血起因于动静脉瘘的阻塞等。

2.处理原则:发生凝血后要仔细分析原因,如遇到有高凝倾向的病人,要去除其诱因,增加肝素用量。

第十一章 透析病人健康状况评价及推荐标准

为保证病人获得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应常规进行生化和特殊检查,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透析情况。做好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改善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贫血患者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尽量不输血或少输血,最大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工作。

一、监测指标及频率

(一)每3个月测定血常规、血尿素氮、肌酐、钠、钾、钙、磷、血糖、血清白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有条件单位可测定病人的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iPTH,并对病人进行透析充分性的评估。

(二)每6个月测定1次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并进行1次常规胸片检查。

(三)透析治疗过程中病情有特殊变化时应随时进行相关检查。

二、血透室病人透析质量考核标准

(一)纠正贫血。

(二)保证良好的营养状态。

(三)保证透析充分性。

第十二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一、血透室的布局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要求,并配备符合手卫生规范的基本设施。

二、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时应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有创诊断和治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及工作帽,必要时戴手套。对不同患者进行操作,必须更换手套。

三、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相关感染的发生。

四、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五、新病人首次透析前,常规检查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上述经血传播疾病标志物复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可每年进行上述感染指标的复查。急诊透析病人没有上述检测结果时,应在透析前留取血标本进行上述监测,使用急诊透析机,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透析器和管路须一次性使用。

六、透析区应划分普通病人治疗区和隔离病人治疗区。感染病人应实施隔离分区或分机透析,所用物品及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七、血透室必须对每一台透析机进行编号,患者使用的透析机最好相对固定,并作好记录。

八、血透室所有的医疗废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应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九、医疗废物按要求处理。

十、透析区应保持空气新鲜,配备空气消毒设备,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地面、台面和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后湿式打扫,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十一、工作人员应每年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的各项指标。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患乙型肝炎或携带HBsAg及丙肝抗体阳性的工作人员应调离血液透析室。

十二、透析器复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

十三、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聚集时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上报。

十四、购入及应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并正确使用。

十五、血透室细菌污染相关监测:

表-4:血透室细菌污染相关监测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采样部位 正常值

透析用水 每 月 透析用水供水管路上 细菌数≤200cfu/ml

透析液 每 月 透析液进入透析器前 细菌数≤200cfu/ml

透析用水内毒素 每 季 透析用水供水管路上 内毒素≤1EU/ml

透析液内毒素 每 季 透析液进入透析器前 内毒素≤2EU/ml

医务人员手 每 季 细菌数≤10cfu/cm

2透析室空气 必要时 细菌数≤500cfu/m

3物体表面 必要时 细菌数≤10cfu/cm2

十六、反渗机和供水管路的消毒

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及频率参考设备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和冲洗后须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内(见表-5,表中未涉及的消毒剂请参照生产厂商的说明书)。

透析机使用后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具体消毒方法按厂家要求或参见透析机的有关说明书),透析机水路中消毒液残留量必须小于允许值(见表-5);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2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日使用需要重新消毒。建立消毒记录,以便追溯。

表-5水路中消毒剂的最大允许残留浓度

消毒剂 合格标准

甲醛 10mg/L 过氧乙酸 1ppm 游离氯 0.5mg/L

第十三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规章制度 血透室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各种医疗、护理、设备维护、消毒隔离和库房管理等规章制度,至少应该包括:工作人员职责;医疗制度;护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培训制度;水处理间规章制度;透析液配制室规章制度 ;复用室规章制度;设备维护制度等。

对于与血液透析相关的有创性操作,例如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中心静脉置管术、体外循环技术(普通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等),血透室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该操作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四章 血液透析文件管理

血透室必须建立血液透析病人的登记和文件管理制度。

一、透析文件的内容

透析文件应该包括病人首次透析病历,透析治疗记录单、病情变化记录、透析充分性评估记录、化验检查报告、长期和临时用药情况。各单位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包括以上内容的各种治疗表格。

首次透析记录是透析病人进入透析室后,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和诊断之后,所做的记录。透析治疗记录单用于记录患者每一次透析的医嘱和接受透析全过程的医疗、护理、机器运转、各种监测记录。要求医师和护士认真填写好每一项记录。

在病人透析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做好病情记录。

二、透析文件管理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5

1、工作人员经肝功能全套检查为正常者,方可入室工作。

2、工作人员进入净化室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鞋,非净化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参观人员必须经科室领导批准后,按规定要求入室。工作人员不能在透析室内进餐或吸烟。

3、透析患者入室前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换下的特殊感染病人污染隔离衣、床单、被套等应用红色胶袋装、密封并作警示标志,送洗衣房消毒清洗,清洁用具应经常用消毒液消毒处理。

4、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门、窗、桌、椅、床、床头柜等,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每日拖擦1次,清水拖1次,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室内1次,并经常保持整洁,空气新鲜。

5、治疗室每日利用抽风机进行空气交换,保证空气达标。

6、患者透析前需做肝功能、肝炎病原学检查;对传染病人采取隔离措施,专机透析。

7、透析完毕用反渗水清洗等处理后,再灌入0.35%过氧乙酸,放入低温柜保存,消毒时间>4小时后方可使用,有效时间7天,血路及透析器都要标明姓名,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用后用黄色垃圾袋密封,再送出焚烧。

8、给患者透析者,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在拿取和清洗用过的器具要戴手套、口罩以加强自身防护。

9、透析室的水池和拖布要与其他房间分开使用,拖布用后先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再用清水冲洗。

10、透析室清洗用水,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11、透析病房的医护人员备有室内工作服和鞋,进出本室应更衣换鞋。

12、建立及结束体外循环全部操作均戴手套,接触分泌物、排泄物和呕吐物时,要戴手套。

13、每月对空气微生物及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及透析液监测1次,空气中微生物不得超过500个/m3、物表和手≤5 cfu/cm2、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数≤200cfu/ml、出口≤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血液透析的护理操作规范化 篇6

1 透析前准备

进入血透室前, 需在更衣室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套等。A:准备透析液, 开水、电, 打开透析机开关, 进行机器自检, 检查并安装透析血路、透析器, 并对血路管和透析器进行预冲, 30min后, 解除警报, 准备透析。B:询问患者姓名、问尿量、测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配制肝素生理盐水备用。铺无菌盘, 准备穿刺针, 剪胶布, 备齐用物推车至床前。

2 上机

(1) (A或B) 穿刺血管, 应因人而异, 一般为先穿刺静脉, 而后动脉, 用灭菌纱布覆盖针眼并固定。 (2) 调节机器的各参数 (血流量, 温度, 透析时间, 超滤总量, 肝素量, 钠浓度) 到预定值, 连接动脉端血路管和穿刺针启动血泵, 引出血液, 血流量要<80m L/min, 待血液至静脉壶时连接静脉端血路管, 穿刺针, 调节血流量200~250m L/min。检查体外连接情况并核对治疗参数。然后随时对患者进行监护。

3 下机

(1) 洗手戴手套、口罩、帽子, 准备下机用品, 检查治疗过程是否已经完成。在患者穿刺处放好止血带及纱布, 将血流量减至80m L/min以下, 将动脉穿刺针拔出, 待血液回流至动脉端侧孔处, 用止血钳夹住, 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 将侧孔打开, 用生理盐水将血管路及透析器中的残血输回人体。放入空气, 当空气至静脉穿刺针时, 关闭穿刺针夹子, 同时关闭血泵, 拔出穿刺针, 用止血纱布块压迫止血。 (2) 甲:卸下透析器、血路管送回复用室并处理。乙:给患者测血压, 测透析后体重并记录, 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物品, 冲洗血透机。

4 透析过程中的监测

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 及时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 作好透析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观察血流量, 血液颜色、有无分层、透析器颜色, 及时发现凝血情况;随时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血流量、液流量、肝素等抗凝剂的用量并作相应记录, 最少应半小时记录1次, 确保透析顺利完成。另外还应注意血透机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5 结语

护理方面有一个特殊的领域那就是血液透析的护理。我国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比例约为万分之三, 如此庞大的群体导致血液透析机的逐渐增多, 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也更加强烈。目前必需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统一的透析护理操作规程, 我国发生较多的护患之间的纠纷, 就是因为在我国没有明确的在血液透析方面的操作规程。我们目前使用的观察表, 主要观察项目有脉搏、呼吸、体温、血压、血流量、肝素等抗凝剂的用量、跨膜压、时间。因为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患者观察表, 国家还没有统一的制定, 所以造成在使用的过程中, 观察及监测的项目不规范、也不一致的现象。

血液透析已经不只是针对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其他疾病如急性药物中毒、流行性出血热、挤压综合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 与其他科室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遇到这种情况, 以往只是科室间口头交代患者透析情况, 容易出现医疗护理差错和纠纷,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制作血液透析治疗反馈表, 由透析室护士和相关科室分别填写, 对患者透析前后的病情进行详细记录, 具有连续性:体现了对患者的高度责任心, 提高了护理质量, 同时将表格附在病历中保存, 其内容真实可靠, 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于患者每次透析多少都会有血液流失, 因此, 血液对他们来说尤其珍贵。透析中减少血液的损失就成了血透的一个重要项目。液体-空气回血、液体回血和空气回血是减少残血量的3种方法。这3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均使用过, 结果表明回血较彻底的是液体-空气回血, 前提是液体量必须在100~150m L之间, 过多的话则会增加患者血容量, 过少则回血不彻底。与其他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的规律不同, 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其过程更为复杂。所以常规的“三查七对”制度不能覆盖工作的全部, 为了防止护理工作出现差错, 提高透析质量, 建议采用“五查八对”的查对方法[2]。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38~139.

[2]杨芳, 季丹.采用“五查八对”加强血液透析中心护理管理[J].当代护士, 2001, 7:26.

[3]韩咏梅, 乔淑芳, 张央, 等.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2) .

[4]薛颖芝.血液透析风险管理[J].现代护理, 2007, 13 (21) .

[5]冯凯芬.血液透析室的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 2009, 7 (26) .

透析军工企业项目管理 篇7

关键词:军工企业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61-01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项目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一个系统、一个专业,每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项目管理的参与,尤其是具有特定属性军工企业当然也是需要有项目管理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进行。项目需要项目管理的支持,项目管理迄今已经成为一门科学贯穿于始终。本研究主要是对军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概述

1.1 军工企业以及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含义

军工企业,是指以研发、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企业,建立的目的是为捍卫国家主权、保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防御外来敌军的侵略和颠覆。军工企业项目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军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先进的理念和专业的手法为主要手段,对军工企业的项目进行科学化管理的行为。当前我国的军工企业项目管理主要是采用以WBS为中心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军工企业在对国家而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军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就成为了其发展的重中之重。

1.2 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军工企业不仅具有普通企业的一般固有属性,而且具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国防建设的属性。所以目前的军工企业急需开展项目管理也有着一些特殊的特点,主要是有以下六点:第一是对项目管理的需求迫切;第二是需要密切配合网络计划,使其技术应用广泛;第三是军工项目的风险管理要求比较高;第四是贯穿“竞争、评价、监督、激励”这四个机制;第五是需要彰显并实现自主创新;第六是寓军于民,军转民的应用,也就是军民结合[1]。

2 军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2.1 军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过调查显示,我国的军工项目进行施行项目管理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统筹方法的运用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研究,尽管项目管理的应用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的军工项目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关于军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项目管理方法在执行时遇到了难处;其次是广大的工作人员对项目管理的认识程度偏低,造成了项目管理方法推广难;最后是高素质人才稀缺,因此出现了项目管理方法应用难的情况。

军工产品是国家的特殊商品,为保持军品研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或军队不可能一下子把军工企业全面推向市场,因而有可能会造成一部分的干部领导出现了国家需要他们,离不开他们的错觉,随之出现了不思进取、居功自傲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老国有军工企业和军队企业里领导干部年龄普遍偏高,总是在从经验式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学习热情不够,这就造成了一大部分的推广阻力的出现。

由于缺乏有效的强制执行贯彻措施,在一些老的国有军工企业中执行现代管理方法的难度相当的大,同时一些年龄层偏大的领导也出现了不思进取的情况,不能够与时俱进,同时还不注重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上原因就造成了高素质人才稀缺,项目管理方法应用难的情况。

当然在军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的研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信息反馈不够及时;项目进度和状态监控上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资源统一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流程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影响管理的规范性;网络通讯受到多方面的制约[2]。

2.2 军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解决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现提出以下的建议,希望对军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的顺利案发与发展做出贡献。

首先,抽调得力人员,组建强力团队。这样就能够在项目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有一位驾驭全局、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又能够有专业的操作实施人员组建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这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做到每一步都是出自专业之手。这样也就能够保证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范围明确,合理进度制定。因为任何项目成功的基本条件是以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和严密的项目管理为核心的。

其次,要协调内外力量,争取各方支持。这样才能够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梯队建设。项目经理就应发挥良好的协调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取得保障。在问题出现的时候,项目经理或者团队成员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对某些意见进行合理的解释与正确引导。另外,企业应大胆地引进一些高校毕业生,使他们能够在科研一线进行锻炼,在实践中连续不断地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3]。

再次,加强创新能力,加强新品的研发力度。在现代市场中,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要明确创新是军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今后的发展。

最后,健全监控机制,保证信息安全。军工企业员工要把产品研制、质量监督结合在一起,在军工生产的过程中重视信息安全,加强军工企业的保密性是防止技术泄露的重要举措。

3 结语

众所周知,军工企业不仅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军工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军工企业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属性,因此军工企业必须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此,军工企业要注意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的修正,引进需要改进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贺新闻,李佳路,王艳,等.国防科技工业的信息化发展:一个军民融合的战略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5):38-40.

[2]陈宁.多型号项目之间资源冲突问题解决方法探讨[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102

(3):374-377.

[3]杨国平,邱苑华.军工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洪都科技,2008,101

血液透析管理规范 篇8

组长:李勇军

组员:黄晓梅

牛君梅

杨娟

胡志杰

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对血液透析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血液透析室的医疗质量、医源性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4、对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上一篇:四年级写景类作文教案下一篇:总经理部门汇报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