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024-09-09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精选8篇)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篇1

论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

[摘要]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其运动,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普遍本质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社会矛盾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矛盾的绝缘体。但是社会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

1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社会的任何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物质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其他领域一切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领域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治、文化和广泛的社会领域,物质领域的矛盾的解决必然有助于社会其他领域的矛盾的解决。

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每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在任何社会中,区别只是矛盾的性质问题、程度问题,并非矛盾的有无问题。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社会也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人类社会。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同时也就是一部矛盾发展史,一部矛盾解决史。

社会主义社会并非矛盾的绝缘体。社会主义“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自觉认识并积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2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矛盾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其二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始终遵循着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总是不可遏制地向前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已经根本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构成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运动过程。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也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探究社会发展根源、解释“历史之谜”的总钥匙,是我们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运用这一规律时,既要及时调整落后于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要防止超越发展阶段的“冒进”。

3社会矛盾具有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解决。过程变化,旧过程和旧矛盾消灭,新过程和新矛盾发生,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所解决的矛盾及其所用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是根本上不同的。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教条主义者不遵守这个原则,他们不了解诸种革命情况的区别,因而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4矛盾的利益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闻名于世的《共产党宣言》中说:“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说过:“一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人类阶级社会历史,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我们的认识又应从哪里入手呢?列宁明白地告诉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人们能在这种迷离混饨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在探讨历史进程中人物的活动时,就能十分正确地找到个人因素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及决定个人活动的社会历史规律;就能充分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的各个层面,抓住各种社会关系的本质要素。

除了利益分析社会矛盾的方法之外,利用阶级来分析社会矛盾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把握历史进程的线索这一点,也力资产阶级学者所使用。列宁在研究了法国革命的历史和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们的历史著作后,指出:“从法国大革命时起,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非常明显地揭示出事变的这种真实内幕,即阶级斗争。法国复辟时代就有一些历史学家(梯叶里、基佐、米涅、梯也尔)在总结当时的事变时,不能不承认阶级斗争是了解全部法国历史的钥匙。”②因此,阶级分析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所独有的,但是也不可因此而否认将这一方法系统化、最后定型以及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要归功于马克思经典作家。5总结

社会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矛盾都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妄图去消灭矛盾,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了解矛盾的规律,搜寻解决矛盾的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方法。矛盾并不是一种坏的现象,相反他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不同事物,不同时期的矛盾都是不同的,所以矛盾具有其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利益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篇2

一、《历史与社会》和《历史》两个学科之间的不同

《历史与社会》的本质是文综学科,涉及到地理、历史与政治的多科结合。学生通过初一地理,初二古代史、近代史,初三现代历史、政治三个阶段的学习,来掌握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历史》仅仅是一个单门学科,教学内容只涉及到历史的史实,不含有政治、地理等其他社会因素。学习社会学科,要区别开两门学科之间的差别,在避免混淆的情况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内在动力,借助情感调动学习兴趣

(一)激发内在动力

社会学科的学习与许多学科一样,学习的主要障碍不在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懈怠状态,要以“内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身为主体的学习意识,令学生意识到自身主动性在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鼓励自己、调节自己来激发知识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情境来主动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性提问与创造性意境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激发自身的思维活跃性。最后,学生要重视教师使用的探索性教学手段,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与提问,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不忘思索,加强知识的掌握深度。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节《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为例,地理知识本身是极为枯燥的,地理学科虽然是文科学科之一,其内容却偏向理科,比较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播放纪录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如我们中国的经纬度是多少?中国在地球仪上的哪里?中国的面积有多大?中国的地形和气候是什么样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激发情感动力

情感因素可以推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依靠教师使用情感手段来调节。《历史与社会》究其本质是人文学科,丰富的情感策略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教学内容的传递目的也就达到了。以七年级第五单元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为例,课堂上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歌曲,学生倾听教师讲述的各个民族的传说故事,在情感上加深与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达到爱国感情的共鸣。

三、改变传统对结论的过分注重,并重知识与能力的体验过程

传统的学习目标片面注重知识的获得结果,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社会学科的学习,必须要重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结论的双重满足。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一方人”为例,在向学生传递我国南北东西各个地区的情况时,可以从整体角度统一教学,通过小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详细探讨,使得学生既获得了足够的知识理论,多种社会能力也得到培养。

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东西南北各个地区的不同优美风光,注意力被大大吸引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按不同分组选择不同的旅游区域设计个性化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案。制定好旅游方案后,由教师提供课堂进行演示,学生演示的手段不受限制,游记、日志、信件、影像图片、新闻报纸,各种形式均可。展示完成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与人文特征的巨大差距。

同时也可以采用洽谈会形式,以西线旅游为例,可以设定学生在西部旅游线路中遇到西部开发项目,学生通过模拟形式探讨如何进行人才招聘与贸易的投资,积极思考提出众多的“金点子”。

四、多加利用课外资源

校本学习资源的使用固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效果,校外的社会学习资源若被善加利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学科的学习成绩。对比校本学习资源的单调枯燥,课外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学校所处城市的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参观游览,在取得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学习素材的同时,学生也培养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解决了教师制定的课题。

信息课外资源与社会课外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形式与数量,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社会学科题材的信息资源比以前更加容易获得。以《百家讲坛》为例,学生日常在家中就可以观看,在学校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同时,学校建立电子图书室,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社会学科资料。

现代学科趋向综合发展方向,社会学科也可以借助他科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浑天仪、土电话等模型,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史、地、政三个学科领域,学生若要提高学习成绩,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依靠教师的适当引导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教学,学科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学习方式。

摘要: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涉及到丰富的人文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分析学生如何借助教师的帮助,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社会学科的学习成绩。

论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社会变迁;法学研究方法;影响

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不同其代表的价值观以及阶级利益必然也不相同,价值观以及阶级利益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研究方法,这也正是社会变迁带来给法学研究方法最大的影响。从流派上来说,不同的流派抓紧的演化为法学研究方法,比如自然流派逐渐演化成了法学方法,而规范法学流派则逐渐的演化成了规范法学方法,这些法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影响深远,主要是因为它们真正的揭示出了法学研究的核心,从不同的侧面完成了对法律的剖析。

1、方法论、法学流派与法学方法

社会变迁对很多行业以及流派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时代相同的学科也要有不同的研究理念,否则研究的内容只会停止不前,最后被社会淘汰,法学研究也不例外,如果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研究方法没有任何改变,其存在的价值将会越来越低,甚至会消失,所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法学研究方法势必会改变,而且影响非常巨大,无论是方法论、流派,还是其法学方法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法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法学进步研究进步的发现。

1.1方法论的影响

无论研究哪一个领域,或者哪一个项目,都要确定方法论,这是研究工作的前提,虽然方法论有很多,因为不同的研究项目适合不同的方法论,而方法论不同其研究的具体方法也会有相应的差异。选择好的方法论就是选择了好的方法,如果方法没有选择好,研究只会陷入南辕北辙的境地,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效果。在法学领域,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方法论研究,也很少有学者针对法学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专项的研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法学自身的特性,即法学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追求科学或者是理解生活,其方法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意义并不突出,法学存在的最大价值是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发生了改变,法学研究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方法论逐渐受到重视,我国法律研究领域也逐渐涌现处理研究方法论的很多学者。法学研究与法学实施,一个是理论研究,而另一个是实践,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的研究时能够为法学的实践提供方向,能够让法学研究更加学术价值更加突出。

1.2法学研究流派的影响

在西方影响比较大的法学流派有三个,第一个是自然法学;第二个是规范法学;第三个是法律法学,这三大流派对整个法学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三大流派对法律都提出了自己的认知,并且阐释了其核心问题以及存在的价值。这三大流派中自然法学派是影响最大,可以将其作为法哲学派,该流派对真理的追求值得每一个尊重,在自然学派看来,法律是自然产物,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定律,只是被人类世界挖掘,人类将其发现并且应用在生命中,自然流派认为法学具有人性基础,自然法的理论应用而生,而现实法只是自然法参照自然法而形成的。自然学派这一通过上述理论实现了对现实的认识以及批判。随着其他流派以及自然法学流派自身的发展,很多学者都对自然法学派进行批判,其中一个与自然法学派相对立的流派就是分析实证法学派,这个学派主要研究的是法学的形式及其存在的内部逻辑。从法律社会学角度来看,法律只是社会事实,其只是存在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中,而人只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认识的更加深刻,而分析实证理论就是从中找到内部运行的规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针对法律也不是针对价值判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会有很多的流派对法学进行研究,从而扩宽法学研究的领域以及其他方面,为法学研究的学术价值的提高做出贡献。

1.3法学方法的影响

法学流派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渐的演化为研究方法,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法学方法就是自然法学派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而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法学方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以及哲理方法,自然法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事先设置实验,之后对法律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或者批判。我们现代比较熟知的规范研究方法,其主要是由分析实证方法演化而来,这个方法也是需要通过法律现象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只是其最终的目的是做出相关的判断,其判断的标准是法律。法律社会学派经过长期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法学方法,其主要研究的依然是发来法律内部逻辑,主要的依据就是法律事实,这种法律结构性的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法律与社会的科学认知,使其促进社会的发展。

2、主体性、市场经济与价值法学方法

除上述的影响外,社会变迁对法学的主体性、市場经济以及相关的价值法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主体性影响

这里所说的主体性不仅仅是法律的主体性,更是国家的主体性,近代时期我国失去了自主权,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社会性质下,不仅是法律,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都失去了主体性,随之而来就是文化主体性的丧失。近代很多仁人志士,都为彻底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而出现了努力,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这是仁人志士通过的努力,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有不同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更多的人开始对我国旧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其中法律就是最重要的方面。法学大的变革在我国社会历史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性质不同,法律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从奴隶社会到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主体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研究方法必然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的变迁的确对法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nlc202309020719

2.2经济体制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我国终于出现了曙光,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着我国走向了新中国的成立,之后开始以恢复各方面的建设为主要任务,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各种经济性质的企业同时存在,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形成,这种经济体制在最初时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这种体制严重禁锢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资源配置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因此我国事项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大大解决了生产力,同时也是很多资源达到了合理的配置,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是巨大的变大,可以将其称之为摧毁与重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势必会涉及到法律,有很多法律条款也可以算作是摧毁与重建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凸显出人的主体性,这是巨大的发展,也可以称之为巨大的进步。

2.3价值法学方法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过漫长的时间,这是体制解放了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对人的解放,但是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是人的解放都需要打破传统思维,重新建立新的思维,这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前,首先进行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思想意识的改变是一切变革活动的前提,而思想意识的改变也包括价值法学方法的变化,这一变革的过程中,法学发挥了其独有的作用,比如发展现代化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理论的提出,通过法学理论的不断地讨论,人的逐渐的获得了正当的权利,某学者曾经表明资金的观点,无论是哪种权利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主要是看使其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的发展,只有能够让人体真正的形式到法律赋予的权利,并且能够保证公民的正当的利益,都是值得尊重的法律,上述的观点也是我国立法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西方启蒙运动期间,经济上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需要打破旧有的封建王权,以使自身能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以及思想上则需要从中世纪神学的、经院主义哲学中解放出来,为此则需要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的理论来应对这一挑战。此时一批持有天赋人权、自然法、社会契约等观念的思想家就出现了,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设定了一个早于国家的自然状态并认为人权是天赋的、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套用洛克的话就是“这种自然状态乃是受这样一种自然法支配的,即为了促进人类的和平和维续,该自然法教导人们:人人都是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自然法学派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具有的作用已成为历史公案,由此也说明,法学流派、法学方法在某一时间段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与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关联性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的确产生了非常的影响,随着社会变迁的更加深入,这种影响会更加的深入,而无论是社会变迁,还是法学研究方法的改变,都需要传统的思维打破,不再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这需要更多伟大的人物出现,也需要群众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 蔣苏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立法中心主义”的转向[J]. 河北法学. 2012(04)

[2] 张善根. 西方法学流派的逻辑起点及其局限[J]. 求是学刊. 2011(06)

[3] 李瑜青,张建. 论民间法研究的话语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作者简介:惠强(1978-),男,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学。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篇4

进入90年代以来,civilsociety(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步成为中国学界研究的重点,知识界就此理论进行严肃的反思,相关的研究成果叠出,涉及领域广泛。文章拟就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状况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一、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兴起的背景

从civilsociety的本源来看,它是一个完全源于西方的极富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涵义,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意蕴。然而,从90年代开始,大陆学界对这一概念倾注了大量的热诚。对中国大陆的学者而言,借助于这样一个纯粹西方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用于解决现实的困境,更多的是希望能用其来提供一个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框架。

1.从整个世界的大环境来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公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的重新复苏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最直接的知识来源。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之所以复兴,其原因在于:A.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面临着强大的民主化浪潮,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人们重拾了对市民社会的关注。

B.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暴露出来的高度集权的弊端使人们开始对斯大林式的全权国家进行反思。从70年代起在东欧的一些国家自下而上的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争取民主的运动,一些学者借助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对表达他们的反国家主义的思想,最终酿成了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巨变。有学者把巨变看成是市民社会复苏的直接结果。

C.从整个西方社会来看,二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福利国家的危机,也促使一部分学者呼吁限制国家的权力和活动范围,向市民社会回归。国家中心论开始衰落,人们期待官方的、扎根于共同体的组织比国家更能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80年代起,随着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国家权力重新向社会回归,公民社会理论家开始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此理论展开研究。

2.中国国内状况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公民社会的复兴密切相关

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让学者们敏锐的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促使在中国出现一个类似于西方早期公民社会的阶层,并推动政治社会体制变革,从而使中国走向真正的现代化之路。因此,civilsociety这样一个极具灵活性和挑战性的概念在90年代的中国学界看来,因为能够作为这个古老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工具因而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浓郁的本土色彩。

从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来看,公民社会理论的兴起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介绍引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92年开始到上个世纪末。90年代开始,中国正值政治社会体制转型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正从无所不包的、社会力量被行政吞噬的国家体制中转型,从个人的淡化到个人主体自觉意识的复苏,从分割的城乡二元体制到变迁的城乡结构。尤其是1992年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市场经济新阶段,现实层面的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也急需借用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中国知识界在对西方理论进行甄别时,选中了公民社会这样一个发源于西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且又重新在西方得到复苏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知识界对公民社会的讨论主要围绕现代化的进程而展开,这与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舶来”

社会研究方法2 篇5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效度2变量3研究假设4定性研究5第二手分析

二简答

1.测量的四种类型,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抽样的方法

3.举例说明,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

结合所学及实践,论述问卷设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如何解决。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2定量研究3变量4相倚问题5系统抽样

二简答

1.变量的类型?变量间的关系?

2.理论的解释类型,其中各自又包括哪些分类?

3.你会如何评价一份调查问卷?

三论述:自选题撰写一个研究报告.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2定量研究3第二手分析4效度和信度5摘述性研究 二简答

1,简述社会研究和选题过程。

2,分析简述问卷法与访谈法的优缺点。

3,简述创作问卷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论述:你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

第四套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识论2权威3描述性研究4中立5意向性 二简答

1.访问有什么类型?请举例说明。

2.探索性研究目的、原因。

3.调查问卷的结构。

三论述: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1。变量 2。研究假设 3 归纳 4 效度 5研究总体 二简答问卷法的优缺点研究的理论解释有哪些 包括什么调查报告有什么作用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篇6

初一社会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

摘要: 以研究学会阅读、学会思考的学法指导,来探索初一社会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能力,是从“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组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两个层面来形成。通过兴趣产生机制分析,“双主作用”对兴趣培养作用的理解,并结合日本的国土教学案例的实践来研究“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观点。通过互动教学对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的意义分析,以及结合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教学案例的实践来初探“组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的观点。从而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观点。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是以“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让学生学会质疑”和“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解惑能力”两个层面来形成。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认识,提出“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对学会质疑的作用,并运用《显著的季风气候》中的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的教学案例实践说明它的合理性。结合安全保证的教学环境理论对培养学生解惑能力情感的作用分析,以及用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教学案例来进一步证明;接着,通过对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理解及它们对培养学生解惑能力的影响分析,再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教学案例来佐证。从而由培养质疑能力、培养解惑能力等两个层面说明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观点。

关键词: 社会学科教学 学会阅读 学会思考

2000年,温州市社会学科中考率先实行开卷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习惯,而不是光学会死记硬背,也不是“以读代答”、法需要发生质的变化,其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是社会学科适应开卷考试、适应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学习方法,它们贯穿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过程之中。基于这种认识,进行了初一社会学科的学会阅读,学会思考的学习方法指导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学习之母。曾经有人统计,人生学习时间的90%都是用于阅读。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他各方面的学习会有重大的影响,一个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也应该是较强的。据心理学阅读能力理论表明,阅读并非生来就会,而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在社会学科采用开卷考试以后,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与否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及发展的智力。

1.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它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地去思考、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就积极地去思考、去攀登。在这过程中,他为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就会积极地阅读各种各样的材料,从而培养了自己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是初一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双主作用是课堂的主线,主宰课堂中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只有科学地运用双主作用的关系,才能把握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机会。所以在初一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处理双主作用的关系,片、各种地图、精心选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攀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兴趣。

日本的国土组成非常有特点,也容易绘制。于是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日本的疆域地图,然后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进行简图绘制和填图比赛。尽管参加比赛的同学数目有限,但台下的每位同学都参与了整个认知过程,不停地加以点评,跃跃欲试。等比赛结束后,我们评出最佳画手,比赛获胜的同学有了很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没有获胜的同学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成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唯恐轮不到自己的主动参与状态。可见,科学地运用双主作用关系,借用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等教学手段,有利于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积极地去阅读、去思考、去攀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所以竞赛、图片、地图、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敲门砖。

2.组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认读、解读能力。

认读是指学生的感性知识,形成背景知识。解读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来解释所读的内容,形成感性认识。认读、解读是学生阅读能力和技能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某一水平能力表现,认读是解读的前提和基础,解读是认读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们是阅读能力和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动教学指师生民主合作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会阅读能力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认读、解读的技能。组织互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认读、解读的能力,使学生形成阅读方法和技能。

在初一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留足时间,让学生民主地、平等地参与到组织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一改由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为由教师提供精心设计的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随着互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学生的认读、解读的能力。例上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时,第一步发现问题:日本的经济特征是什么?教师提供两组反映日本经济特征信息,以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日本经济特征为什么是这样?教师提供揭示问题材料,让学生通过讨论,探讨解决问题。第一步是通过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认读能力;第二步经过师生互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材料,培养了学生解读能力。学生在这种民主合作、共同参与的互动教学中,在教师积极地引导下参与了认读、解读,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会阅读知识,获取重要理论概念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开卷考试情形下,简单地机械地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已从根本上丧失了市场,更多地是出现一些情景材料题或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学生的思考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出发点,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展现是学生思考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学生成熟思考的智慧结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质疑解惑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1.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让学生学会质疑。

质疑是思考的起点,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有深入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这过程就是疑问、思考、探索发现、创新的过程。

初一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提出问题,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唯恐耽误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丧失了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思考、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到“授人以渔”。其实,学习过程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求知欲往往从质疑开始。如果问题总是由别人提出来,学生只是被动地解决问题,他们就难以感受到探索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初一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培养学生争相发问,互相质辩的习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敢于发问和作尝试性回答;鼓励学生对现有的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相应的疑问;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人和前人有所不同的见解,不要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书上是这样说的”,而泯灭了自己的质疑能力,折断了自己的思考的翅膀„„ 如上《显著的季风气候》中的降水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时,要求学生理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降水多;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降水少的特点。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出示雨季推进活动示意图,准备充足时间,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为什么会形成降水?锋面雨带为什么总是先北上而后南退?10月以后,锋面雨带怎样突然消失了呢?雨带推进怎会有二进三徘徊的规律?„„在激烈讨论中逐渐解决了问题,深入地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特点。其中还提出很好的问题:中国综合国力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改变这种降水规律,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可见,教师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才能激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范围。尽管学生在质疑、争辩的 出现一些幼稚问题甚至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这质难就是学习的矛盾,有质问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教师善于循循诱导,有利有节地点拨、启发,以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想为教学策略,以有质问为有效的途径,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

总之,创设情景,推崇批判思维,多让学生质疑,既可以取得培养学生学会读书思考,同时可以使学生形成钻研教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会质疑的能力。

2.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解惑能力。

学生的头脑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如果教师真正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学生的思维潜能才会奔涌而出,才会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挑战智能高度带来的极大快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安全保证,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解惑能力的前提。

所谓安全指的是鼓励、关心、同情等,与安全相对应的,是恐吓。每个学生都需要成功、同情和爱,当这些需要受到挫折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伤害,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就丧失了。而安全保证是通过满足学生这些方面需要达到激发,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独立思考,对问题进行推理、判断、表述,逐渐形成一种勤学好问的学习风气。所以教师在初一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相信学生能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能成才。而教师不该挖苦、打击学生:“花岗岩或木头的脑子”,不该结论式地讥笑学生:“我教了几十年,你是最差的一个”,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该简单地用一声对

级行政区》教学中,借助中国拼板地图理解各省的轮廓特征时,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充分满足学生安全保证的需要,每一位学生才能展开了想象翅膀,开启解惑的钥匙,各自想象各省的轮廓特征。有的说云南省的轮廓特征象开屏的孔雀,有的说云南省的轮廓特征什么都不像„„你一言,我一语,内容非常丰富。对各省的轮廓特征,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比较的认知和解惑过程。这就是营造了安全性的教学环境带来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思考带来的极大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解惑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营造安全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思敢说,为培养学生解惑能力打下情感基础和前提。

其次,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解惑能力。多采用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解惑能力。

质疑教学法是指提出一些现象让学生去质疑,从中得出正确的客观评价或结论。问题教学法是指就一节二章甚至一个单元的教学复习,教师先就教学或复习的内容精心设计成若干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层次地提出问题,辅之以教师的思维引导或重点问题的点拨解释,让学生去独立钻研思考,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这就是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解惑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教师要利用知识材料背景,以质疑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为基础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材料,精心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钻研思考、探索,甚至于讨论,完成对问题的解决。例

完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教学时,出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表和我国主要农业用地与世界的比较表,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分析回答:①我国已利用土地有哪些?其中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②尚未利用的土地有哪些?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③改造后可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分析材料,逐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解惑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改善了学习方法,是初一社会学科适应开卷考试、适应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学习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篇7

一、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档案价值是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源动力。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的价值, 无论是档案局 (馆) 对档案事业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工作, 还是基层档案室日常从事的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等等一系列工作, 其最终目的都是要使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对人民、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档案价值的实现需要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的共同参与。档案虽然具有满足人民各种信息要求的客观属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 档案资源具体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 还要取决于人们如何利用它。人们对档案的利用产生于人们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利用需求越强烈, 档案的作用就越大;相应的, 利用需要越多样化、越普遍, 档案的作用范围越大。因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档案及档案工作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社会化的必然性。档案具有原始凭证性, 它不仅拥有法律效力, 而且还具有广泛的信息价值。

二、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意识不够

目前,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意识尚显薄弱。这个“意识”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档案利用者而言, 由于档案部门长期以来相对独立、封闭, 使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较小, 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对档案利用意识薄弱, 致使档案资源在社会发展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对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而言, 即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努力开发档案资源, 逐步转变人们的意识, 让他们感受到利用档案的意义和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强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意识。

一是, 提高档案人员自身意识和自身素质, 积极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增强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 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档案队伍。特别是档案工作者要实现自身观念和职能的转变, 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自己从繁重的档案实体整理中摆脱出来, 将工作重心和精力转移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上, 不断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普及、开发和利用, 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工作的社会化。

二是, 档案工作者应当转变角色、转变观念主动提供服务, 使档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档案相关部门也应当转变观念, 完成从“后台”到“前台”的转变。正如陈乐人局长在北京市档案工作会上提到的:“广大档案工作者要从自身能干什么才干什么, 转变为社会需要档案部门干什么, 我们就干什么;从有条件才干、没有条件不干, 转变为有条件要积极干,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更加主动地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更加主动地为各行各业服务, 更加主动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是, 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正如一位档案学者所说的:“社会与档案界能否深刻认识档案的社会意义, 社会能否在此意义上树立和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界能否在此意义上树立和增强社会意识, 是人类理性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而档案能否在此意义上受到全社会应有的重视, 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 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是能否发挥档案的社会作用的一个关键。我认为:通过组织讲座、举办展览等有效地、广泛地宣传, 使人们对档案从有感性的认识, 到培养他们对档案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 进而引导人们逐渐养成利用档案的意识和习惯。

今年10月中旬, 北京市档案局 (馆) 与全市18个区县档案局 (馆) 共同举办了以“到档案馆来, 送你开启历史的钥匙”为主题的北京市首届档案馆日活动, 就是向社会宣传档案工作, 增强公众档案意识, 使公众零距离贴近档案资源和档案工作的有效作法和平台。

再比如:北京市档案局于9月举办了以“保存城市记忆, 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全市档案系统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览, 此次展览就是向社会全面展示档案工作服务北京市工作大局、服务首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二)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工作尚显薄弱

目前,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工作尚不完善。如档案资源还不够丰富, 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高, 各项基本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工作。

一是扩大档案的收集范围, 进一步丰富档案资源。要着眼于社会需求, 扩大档案收集和征集的范围, 也就是说,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如建立民生档案就是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民生档案是一个群体概念, 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妇女权益保护、婚姻、公证、计划生育等等与人民群众工作、特别是生活方面息息相关的档案记录。因此, 做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工作, 可以有效地维护公民以及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 从而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利益。人们通过查阅与自身相关的民生档案, 可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使人们切实感受到档案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是实现档案信息化, 为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组织下, 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换句话说, 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 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档案事业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必然趋势, 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档案专业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同时, 档案信息化也是档案信息化服务社会的最终体现。年初北京市档案信息会上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下, 在各级各类档案馆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推进档案信息上网,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效率, 加速档案信息的利用。

(三)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力度不够

目前, 由于受到管理体制、法律、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能够向社会公开档案的内容不够丰富、渠道较少、方式较为单一,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透明度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善档案服务的途径和渠道加大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力度。

一是提供多样的档案查询途径和多种便捷的档案检索方式。方便多样的查询方式是人们利用档案资源的前提, 科学的检索工具是人们利用档案资源的基础。

以与人们密切相关的信用档案建设及社会化服务工作为例。信用档案是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行为的真实记录, 是信用评价的真实依据, 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基础。它深刻影响着企业及个人的发展与生活, 与之息息相关。现在实现了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 通过征信系统就可以了解个人信用情况, 无疑是实现便利的档案社会化服务的良好范例。

再如北京市档案局 (馆) 已将奥运会相关的文书档案和照片档案的目录录入计算机, 实现了电子检索, 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奥运档案专题数据库。以此为奥运档案的利用提供方便, 更好地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主动服务于社会。

档案部门要主动深入地开发档案资源, 提升档案编研工作水平, 扩大编研选题, 拓宽编研内容, 以编纂出丰富的档案成果, 为社会提供专业的、一手的、集中的档案史料。同时, 档案编研成品的形式要根据利用的实际需要, 并有利于该部分档案资源的最大限度和最适当方式的开发利用。从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角度讲:针对提供原件查阅方式, 档案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原件和长远流传档案史料的有效措施;针对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壮大的情况, 档案编研工作是有效解决浩繁档案资源查找利用, 进一步发掘和提炼, 使它们优化、系统的重要方法;针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快速进步以及利用者利用需求的多样化, 档案编研工作是有针对性、目的性、主动性地提供档案利用的一个有力手段和有效方式。因此, 档案编研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方式, 是针对大量和系统的利用需求, 积极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同时, 还要加强档案编研成品的交流, 编研成果只有被推广和应用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 使档案资源切实发挥社会效益, 为社会发展服务。

比如, 北京市档案馆根据馆藏档案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中国生活记忆》一书, 就正是档案工作者通过主动寻找命题, 依托档案资料编纂的档案成果。正如陈乐人局长为该书作的题词:“图片记忆生活, 档案服务民生”。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 北京市档案局 (馆) 通过挖掘、整合全市20个国家档案馆馆藏资源, 主办了“北京档案珍藏展”, 并遴选出百余件档案珍品展出, 并编辑《北京档案珍藏展图录》, 也是开发档案资源、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此外, 改善档案服务手段和范围, 建立包括档案保管服务、档案整理服务和档案信息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极其必要的。同时, 通过这些服务, 能够提高全民的档案意识, 提高社会整体档案管理水平, 提升档案事业的地位, 从而真正实现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档案工作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阐述了档案专业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并就其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改善和解决的途径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档案,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付双双:《档案服务社会化问题透视》, 《档案》, 2008年第4期。

[2]、肖丽葵:《浅析档案信息服务》, 《机电兵船档案》, 2009年第2期。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篇8

【关键词】幼儿社会行为规则;有效方法;幼儿园教育

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也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教师的一个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中是“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笔者通过实践与研究,探讨幼儿社会行为规则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在幼儿社会规则发展的过程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行模仿,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的榜样,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榜样外,教师也是幼儿模仿的好榜样。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坚持以正面、积极上进的形象面对每位幼儿。除此之外,教师针对在平时的活动中能遵守规则的幼儿进行表彰和宣传,引导幼儿对照知道怎么样的表现才是好的表现,鼓励每位幼儿向遵守规则的孩子学习。通过同伴的榜样作用来影响身边的孩子,激励全体孩子积极上进。

二、激励法:

每个孩子都需要成人的鼓励和认可,因此,对于一些不能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我们采用激励的方式。教师要多看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用赏识的目光来教育孩子,使一些原本十分调皮而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孩子,慢慢开始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律”能力有了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班里原来很调皮的几个孩子,控制能力有了提高,并能够在集体面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了有进步的“小荧星”。

三、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在游戏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扮演角色,学习角色所应该遵守的规则。如:在角色游戏“幼儿园”中,小朋友和平时老师上课一样,遵守提问先举手、上课时不随便离开座位等规则。

通过晨间游戏中的规则强调,幼儿游戏时懂得注意不大声讲话,特别是扔玩具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也通过一些特定的游戏来巩固和训练幼儿的规则意识。在玩游戏之前,强调其规则,并在游戏中采用“犯规就要重玩”的原则,约束和控制幼儿的行为,使其慢慢懂得在玩游戏时,规则是很重要的,我们都必须去遵守游戏的规则,才是真正的赢家。

四、个别幼儿行为纠正法:

主要指进行个案记录,改变个别幼儿的存在问题。比如:在一次语言活动《猜猜我是什么鸟?》的过程中,我让大家猜有关鸟类的谜语。可猜谜语的时候,嘟嘟小朋友总是不爱把谜面听完,刚听了一两句,就随便说答案了。我只能再停下来,提醒他。但方法不是很奏效。于是,我针对他的插嘴现进行了分析,原因可能是:1.他对猜谜语的活动非常感兴趣,热情高,所以也就更兴奋了,情绪当然更加活跃。2.他对各种鸟类的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老师说了一句或两句的时候,他就能做出反应与判断。这其实是个好的表现,但却影响了课堂纪律。于是,我临时针对嘟嘟个人,制定了规则。一定要听完谜面才能够举手回答,不然就不能参加猜谜语的游戏活动。结果,嘟嘟真的没有再插嘴,而是紧闭着嘴巴,听别人举手回答。看来,他还是能够接受小惩罚,并在惩罚中遵守规则的。

五、反复强调法:

简单地说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断地提示和强调幼儿应该遵守的规则,也是一个因时制宜的方式。

幼儿的区域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巩固原有的经验规则。如:玩大型玩具滑滑梯时,不从下往上攀爬,发现有小朋友这样做时,能够及时指出。在幼儿上下楼梯的时候,能够一律靠右走,不插队,不抢先,一个跟着一个走,而不是跑或打闹。通过反复的语言提示,不断地巩固幼儿对规则的认识。运用反复强化的手法,使幼儿不断形成“自律”,逐步懂得遵守相应的规则。

六、故事移情法:

故事也是孩子喜欢的学习内容,故事吸引着幼儿,故事可以开拓幼儿眼界,了解更多的事情。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教师选择一些教育性强的故事,在讲述和倾听中,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并提升社会行为规则意识。比如故事《不守规则的叮当狗》、《红绿灯、斑马线》等,使幼儿逐渐明白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规则意识;通过《别人的玩具》,使幼儿了解知道别人的玩具是别人的,不能带回家,并能明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通过《拼图形》,巩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意识。

七、共同参与法: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很多突然性的小事件,而这些事件大多是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并急需要解决的。作为教师,要抓住这极好的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当某种事件发生时,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分析这种现象,并在师幼的交流中,共同制定出简单的班级规则和游戏规则。如:因为班级人数多,喝水的时候出现了拥挤现象。于是,大家共同讨论,得出几个方案:(1)喝水的时候,一个接一个排队喝;(2)分组来喝水;(3)女孩子先喝,男孩子后喝。又如:在感知游戏公平性的时候,我们一起讨论出:只有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的比赛结果才是最公平的。在共同的参与制定过程中,孩子们也自愿地接受和执行自己制定的规则,班级集体呈现比较稳定而秩序井然的面貌。

总而言之,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点点滴滴、随机渗透、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巩固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登.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性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5:105.

上一篇:对纪检监察机关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下一篇:我的家人小学英语作文50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