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

2024-12-27

社会科学普及(通用12篇)

社会科学普及 篇1

一、背景思考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继而发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这可能是其终生成就的源泉。如何恰当地传递科学基础知识, 培养人们对科学的爱好, 引发其对科学的思考, 从而将科学从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和逻辑中解放出来, 成为“有趣”的科学?钱学森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 即“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良好的科普土壤能否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 从而间接推动科学发展?

纵观整个人类传播史和媒介发展史, 几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促成了整个人类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以低成本、便捷地运输、保存和传播信息。大大提升了传播的信息量。而电报、广播的发明则实现了信息的长距离即时传输, 到了今天, 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等新旧媒体互为补充, 为人们编织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网, 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

而反过来说, 每一次传播的革命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繁荣, 例如,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就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科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 我们如何利用新媒体来普及和发展科学呢?利用新媒体来发展科学普及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本文将从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科学普及的作用、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从该方向得出一些答案。

二、现状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11年8月发布的《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称:30.9%的网民会访问科普网站、科技博客以及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 数量约为1.4亿人。[1]

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 2010年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 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 (87.5%) 、报纸 (59.1%) 、与人交谈 (43.0%) 、互联网 (29.9%) 、广播 (24.6%) 、一般杂志 (12.2%) 、图书 (11.9%) 和科学期刊 (10.5%) 。

从现有的科普方式来看, 科普类杂志、报纸、书籍电视等媒体仍然是大众进行科普教育的主要方式, 新媒体在其中运用范围十分有限。报告也指出:考察网民不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 其中65.6%表示网上科普知识内容太少、找不到, 有44.0%的人不信任网上的科普知识的来源正文。在不使用网络科普服务的网民中, 有48.1%会通过线下方式获取科普知识。其中, 电视是这些用户重要的科普知识获取渠道, 38.8%的非网络科普用户会收看科教类电视节目。[1]而现有的网络科普方式主要集中在科普网站、科技类报刊杂志网站和科技博客三种网络科普形式。一些门户网站也基本开通了自己的科普专栏, 但影响力十分有限。一些新兴的科普网站发展良好, 但影响局限于科普爱好者人群, 其作用和影响力离实现普及效应, 还有很长距离。

微博成了科普可以运用的新阵地, 但由于其自身特性的限制, 并不十分利于科普的传播, 本文将在以下部分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三、新媒体作为科普传播土壤的优势和局限

网络作为新媒体中科普的第一阵地, 有着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首先, 网络具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传达方式, 这种综合立体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将复杂抽象的科学原理用图文声光组合的方式讲得简单易懂, 一目了然。例如, 统计图表有利于人们直观了解数字内在的逻辑关系, 3D模拟视图有利于还原场景和物体运动轨迹等。

其次, 网络获取科普知识的途径多样, 方式多种, 成本低廉。人们可以登录科普网站阅读科普文章, 点击科普视频, 甚至通过网络连线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课堂以获取系统的科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需要出门, 不需要选择时间, 哪怕是闲暇的空档, 也可以进行一次科普。

再次, 网络良好的互动性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在获得科普知识之后的积极性, 无论是发出疑问, 还是解答他人的问题, 或者仅仅是陈述自己观点也好, 受众从单一接受变为吸收——思考——反馈机制。这一机制本身就充满了科学思辨精神的意味。正因为网络有这样一些显著的优点, 网络科普才发展得如此迅猛。互联网上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网站, 如果壳网, 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等网站。

但现有的网络科普仍然有相当多的不足, 科普内容的缺乏, 内容的真伪难辨, 网络信息碎片化不利于传播需要严密逻辑推理的科学知识的特性都成为网络科普的重要阻力。网络科普信息虽然丰富, 但缺乏书籍带来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缺乏科学基础的受众对于一些专用名词, 学术词语有着相当大的阅读障碍。而网站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集成有效性不足。网络原创内容少, 更新缓慢, 知名度低一些网站的浏览量极低, 生存举步维艰。另一方面, 网络内容的发布一般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特别是个人专栏, 博客以及论坛发帖等形式, 几乎是不会经过第三方审核, 在这种情况之下, 每个人都成了一个小媒体, 能向外推送科普信息。普通读者对于网络上的科普信息几乎是难辨真假的, 曾经就在网络上出现过多次陨石撞击地球、外星人等谣言。

而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形式, 被提升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几乎各个行业, 领域都加入了微博大军。科普自然也不例外, 但由于微博140字的编辑限制, 使得需要大篇幅来解释和描述的科普内容难以获得有效表达。由于微博发布和转发的随意性, 导致许多虚假错的科普信息进入大众视野,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正确信息的传播, 也可能造成一些未可知的负面影响。微博上的科普信息局限在了以图配文的形式描述一些科学现象, 大多信息有趣, 爆炸, 撤人眼球。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引起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爱好, 但缺乏深入的特性有可能使得科学普及教育流于娱乐化以适应大众的猎奇心理。

四、应对措施

新媒体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它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却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效用。从传播学的角度上来说, 它一定是未来科学普及的新方向, 并且将带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对于生存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们, 更重要的应该是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性, 将科学普及这一命题做出更好的解答。

为了使传播有效, 科普信息里至少要包含这么几个元素: (1) 传播的科普信息要有用, 要实用。 (2) 传播的科普信息要好玩, 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3) 传播的科普信息里要鼓励追求的理念, 这种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理想, 还要包容梦想和幻想。 (4) 传播的科普信息应该说明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2]

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它能够满足上述的条件。如果能够将新媒体的特性加以发挥和利用, 科普传播也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 要利用新媒体的多感传播模式, 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 在演示科学原理或者科学现象的时候, 应该充分利用3D, 视频等表现方式, 使得抽象化的概念描述变得具体, 便于为受众所接收。

其次,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优势, 使得受众参与到发现科学, 传播科学这一完整的过程当中来, 这就比单纯地进行“传——受”行为更加有效, 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参与者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活跃度, 强烈的参与感也使得原本高度抽象的理论更加贴合实际行动, 降低接收难度。

再次, 严格保证内容的科学权威性。科学毕竟不是娱乐, 不能单纯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这样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对网络上信息的来源应该严格筛选, 确定无误之后再行发布, 加强受众的信任度, 打消其顾虑。

微博和手机等媒体虽然受其篇幅限制, 难以刊登大篇幅的文章, 但可以作为一个引子或者辅助, 给出互联网链接地址, 在充分调动起受众的兴趣之后, 将受众引入到更深入更宽广的互联网进行搜索和解答。

摘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 提出科学发展离不开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 并就如何利用新媒体来传播和发展科普知识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和研究。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科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中心.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R].2011:6-7.

[2]赵宏洲.从大众传播看科普[Z].

[3]赵宏洲.关于作为新兴传播媒体的科普网络的一些思考[J].科普研究, 2012.

社会科学普及 篇2

1、参与单位积极踊跃。

市社科联所属团体社团,市委党校,各市民主党派,各市属高校和区、县(市)委宣传部80家单位参与社科普及周各项活动。

2、咨询服务项目丰富。

在吴山广场举行的大型咨询服务活动中,参与单位共设立105多个服务展蓬,300多名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实际工作者,针对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为市民咨询10332人次,发放各类社科知识普及手册及宣传资料49717份,展出宣传图板140多幅。

3、科普讲座精彩纷呈。

市社科联所属的27个团体、社团面向社会,以学术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举办了30多场社科普及专题讲座。各区、县(市)委宣传部结合当地实际,措时联动,举办广场咨询、社科普及讲座、主题报告会、专题系列教育活动、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等50多项人文社科普及宣传活动。

二、主要特点

1、紧扣社会热点,突显活动主题

广泛宣传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大力弘扬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精神。市中共党史学会举办了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会;市地方志学会经过精心策划,制作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题为“为杭州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板45块在吴山广场展出;富阳市委宣传部组织了解放思想大行动理论宣讲;临安市委宣传部开展“三百破难大行动”,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中“征集民生议题,民生难题”活动,集中民智解决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题;余杭区委宣传部与区科协等在“市民素质大讲堂”上,开设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环境立区”新战略等专题讲座。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浙大城市学院、市现代物流与采购、上城区档案局、下城区委宣传部分别举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明明白白纳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供应链背景下的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双重合作模式”等讲座。市旅游协会印制的多份《旅游指南》、《杭州市中心区域旅游示意图》、《杭州会展﹒奖励旅游手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宣传资料,被市民索取一空。

2、关注百姓需求,提升市民的理论素养

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大众的人文素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坚持贴近百姓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展传播途径。

培育市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市老年学学会、浙大城市学院、上城区科协、下城区委宣传部、拱墅区委宣传部、萧山区委宣传部、余杭区委宣传部等分别举办了“老年病(三高)防治”、“免疫与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城区建设报告会”、“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健康生活方式与现代家庭器具的选择与使用”、“冠心病的预防和诊治”、“饮食与健康”等讲座,拱墅区组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志愿活动和未成年人教育心理咨询活动,余杭区委宣传部组织举行社会科学和食品安全的集中宣传、咨询活动,为市民免费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3、搭建公共平台,形成工作合力

普及礼仪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篇3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究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融洽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和行为准则。不容置疑,礼仪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关键词】礼仪教育;和谐社会

礼仪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行为,体现出一定的道德精神。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凝结了中华民族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深度智慧和哲学思考,是中华民族开化史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为了确保社会和谐,必须从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入手。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时所借助的某种原则和方法的综合,它与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相联系,反映着社会文明风尚的程度,即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它源承于中国几千年的“和”文化思想。“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学礼,无以立。”因此,现代人,不可能不学礼仪;现代人,同样不可能不接受礼仪教育。坚持时时处处按礼仪规范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也才能有“礼”走遍天下。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和谐社会,是人人讲道德、懂礼仪、行为规范的社会,就是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和道德礼仪习惯等在内的系统的社会规范并且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地遵守的社会。人们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之中,无论学习、工作和生活,如果人际关系紧张,见面、相处、离别时连句客气话都不讲,那么工作中必然会矛盾重重,生活也索然寡味,就根本谈不上社会和谐了。显然,讲究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融洽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和行为准则。不容置疑,礼仪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传承与发扬优秀的礼仪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创造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诚信、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毫无疑问,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多渠道推进公民礼仪教育,普及公民文明礼仪知识。下面,笔者就如何普及礼仪知识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启蒙阶段。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将礼仪教育视为少年儿童的必修功课。虽然当代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礼仪教化已不及古代社会繁琐和严格,但礼仪教育仍然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渗透入生活能力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要求从儿童启蒙阶段抓起,将礼仪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民族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对他人尊重和关爱、具有很好礼仪的儿童是传承礼仪文化的关键实行者。人的习惯、态度和倾向一般在六岁以前形成,学前儿童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是教育孩子具有良好礼仪的第一位教师,所以家庭礼仪教育是孩子学好礼仪的最有效办法。

规范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规范化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教育,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这句话,阐述了学校教育的前提和核心内容,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却偏离了这个前提和核心。某些学校为了讨某些领导的欢心,对学生家长有个交待,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却放弃了学校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危险品,这种教育是对学生、对社会、对民族不负责任的一种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各班主任、教师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通过礼仪教育,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告诉我们,礼为天下先,以礼治国、以礼治家,可见,学会文明礼仪非常重要。 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文明雅士,古有孔融让梨,今有雷锋助人为乐。文明礼仪让孔融和雷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用文明礼仪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既遭遇了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又成功举办了两届扬眉吐气的奥运会,还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的大爱不正是文明的体现吗?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志愿者们,微笑服务,“北京欢迎你”不正是文明的最高口号吗?中国宇航员那开仓向世界招手的时刻,不正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又创造了新文明的奇迹吗? 那么,在这充满希望的2009年,我们又该怎样让我们的礼仪洋溢在校园呢? 看,课堂礼仪它教会了我们要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还要积极发言,在这样有序、文明的氛围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营养。瞧,校园礼仪它教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同学之间要讲文明语言,要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同学们,让文明礼仪走进校园,让它像美丽的衣服一样穿在我们的身上,像美丽的文字和优美的动作一样镶嵌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像一颗颗闪光的露珠浇灌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地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重担吧,让我们的心美起来,让我们的校园美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强盛起来吧!

深化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单位以及社区予以引导推进。政府在礼仪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明渗透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终身接受教育。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打算完全回避人际交往,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没有规则,人际交往难免各行其是,难以沟通,难以修成正果。

“礼”的含义是尊重。从本质上讲,“礼”是一项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礼”所规范的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礼”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尊重社会。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尊重自身;其次,要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最后,则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不尊重别人,就难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具体要求往往有所不同: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养。每一位现代人都必须尊重社会。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生活于社会。尊重社会,将美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并有助于人类的最优化发展。尊重社会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则要爱国守法。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学礼,则不知礼。不知礼,则必失礼。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守礼,则会被他人视为不讲礼。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被他人视为不讲礼,则往往无人理!现代生活已经告诫人们: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现代生活已经提醒人们:必须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必须时时处处彬彬有礼。礼仪教育,必须是终身教育。

途径与方法。制作出普及公民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教育资料(文字小册、图片或许讲座PPT),对各种群体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教育,是普及公民文明礼仪知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公务员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对他们进行公务礼仪知识讲座,让这部分人更加懂得有意识塑造并维护自己良好形象的重要性,也明白如何去塑造并维护良好形象,对维护政府形象无疑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再例如,教师的形象重于生命!教师礼仪的核心是真善美:情感真、动机善、行为美。真善美的老师,是令人愉悦、受人欢迎 的老师,真善美的老师,是真正能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老师。

政府在礼仪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明渗透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课题研究成果,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建议。

总之,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礼仪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当代道德规范和礼仪形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而言,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方法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值得强调的是,礼仪教育,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铭铭.想象的异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2]王健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朱永新,王智新,尹艳秋.当代日本道德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58-67.

[4]金正昆.国际礼仪概论[M].北京人学,2006.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女,汉族,籍贯湖南湘乡;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文学。

刘勇(1972-),男,汉族,籍贯湖南湘乡;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文学。

科学普及呼唤人文精神回归 篇4

程东红认为,在决定科普工作的内容和科普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文价值的判断;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要让人文精神伴随着科学精神传播给广大群众。

“当代科普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四民’的时代特征。所谓‘四民’,就是以人本思想出发,要实现民生、民想、民智、民为意义上的科普”。在徐善衍看来,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和技能、认知和把握的层面上,还应包括科技生产应用和与公众利益实现全面结合的过程,使科学成为大众化的科学,使大众成为科学现代化的主人,才能真正体现科学的人文价值,这也是科普的最高境界。

传统的科普比较强调普及科学知识,之后演变为公众理解科学,如今而言就是公众参与科学。王春法表示,公众理解科学也好,公众参与科学也罢,根本上反映的是科学家和公众关系的变化。随着科普理念的不断发展,公众已经从“被”科普转向参与科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家和公众的地位更加趋向平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副研究员居云峰,从自身科普工作出发提出了中国科普的6个新理念,不仅对中国的科普形势做了详细分析,同时也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普及的互融共进。

第一,中国科普进入了现代阶段。由重视知识传播到普及科学知识,从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重;科普也由过去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多向的互动,也更加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科普。

第二,国家政府是科普的制造者,其主要职责应为立法,制定政策、战略规划,规划经费投入。

第三,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都应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这已经被写入了《科普法》。

第四,提高科学素质是全民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愿意不愿意做的事。

第五,科普的活力在于与时俱进,科普从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把握这一点。

浅谈普及科学知识 篇5

X x x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向农村农民普及科学思想和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乡风、村容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只有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用科学技术引领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提高农民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两个百年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建农村住房,它是一项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多个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就提出来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的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上的五个方面,包含了生产、生活和村容“有形”建设和乡风、管理“无形”建设。这五个方面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 基础,村镇建设、农民盖房、增加收入等,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变村容村貌。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还应是包括精神文明,因此,乡风文明、民主管理在建设和谐农村中占有重要地位。那种穿着西装,随地吐痰;住着楼房,满村牛糞,并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期望。而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它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必然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领与支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业种养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以及新的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和方法等;新农村村庄建设,需要科学规划;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科学发展观指导。可以说,离开了科技,新农村建设寸步难行。

大家早就听说过,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华西村吧,她的发展实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几十年来,华西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从本村实际出发,依靠科学技术,逐步形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新格局,创造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被誉为“天下第一村”。今天的华西村农民不仅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而且许多村民已不再是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会耕田种地的农民,已成为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样的例子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也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可见,农民素质的提高才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普及科学知识又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所以提高农民素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二、科普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培育千千万万的社会主义新式农民。而目前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平均水平普遍低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其中初中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2012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1.6%.其中,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12.1%,农村社会发展的实现程度为33.1%,农村民主法制的实现程度为69%,农村人口素质的实现程度为15%,农民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28.7%,农村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为-22.4%.另据不完全调查,80%的青年农民对电脑一点都不了解,8%的青年农民接触过电脑并对其有一点认识,5%的青年农民能利用电脑搜寻一些科技信息,而只有0.8%的农民能利用电脑进行网上信息发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民除了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外,其对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水平也相当低。这也表明,农村中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 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如果这一现状不能得到改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也难以实现。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义务教育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国家前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且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普及科学思想和科技知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科普宣传,才能全面培育“四有”新人,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加强科普宣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2013年,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就加强科普宣传专门联合下发了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的,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为内容,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农民素质提高的对策

(一)、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我国党和政府已经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政府和全社会必须大力贯彻这一“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农业、农民是中国的主要生产要素。只有充分认识科技兴国的重要性,才能抓住农村工作的重心和切入点,形成一个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党的各级组织的主要领导,在抓工商经济的同时,决不能忘记还有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确实可行的农村科技进步的战略决策,使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

(二)、狠抓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基础教育这个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村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教育、农业、科技部门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促进农村文化教育。首先是县级教育机构必须提供更多的高中学历教育机会。职业技校在继续办好计算机、机电等专项技术学历教学班的同时,要加大开办农、林、牧、渔等相关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青年农民熟练的掌握一至二项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普及高中职业教育,提高农村青年整体文化水平。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科技夜校,特别是重视图书室、科技资料室的建设,让城市的优势教育资源与农村青少年共享,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从小培养具有现代化素养的新型农民。

(三)、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接受培训机会 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必须确实深入农村指导科技工作。县、乡、镇可将其列入科技干部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农口部门要定期组织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员下乡入户,将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农村田间地头,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农民的现场培训,让农村青年都能掌握2-3门农业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农产品营销加工知识,提高青年依靠科技种养发家致富的本领。县级电视台应开办农业技术专栏,用讲座、提问、释疑、解答、示范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民排忧解难,传递科技信息。团组织、妇联、科技局、科协以及农口部门应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提供二、三产业岗前培训。要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努力提高农村青年的技术技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赢得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四)、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农村科技设施

加快农村科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升青年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青年科技生活。当前,村级很少有科技设施,没有 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各乡镇要把鼓励青年学习科技、创业就业等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投入必要的科技实施,把加大科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重要载体,为青年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如开设科技图书室、电子网络等。每个村可以订阅几份农村科技书报,供免费阅览。电信部门也要及时开通农村的宽带网络,让农村青年能上网查询农产品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增收成才。人们常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通过科技实施建设提升农村天地对青年凝聚力。

(五)、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将青年技术人才的评选工作纳入整个农村“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在荣誉上激励。通过开展“十佳农村优秀青年技术人才”“农村致富导师”等创评活动,大力宣传青年技术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青年技术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青年技术人才的影响力,增强荣誉感。将青年技术人才的选拔工作纳入全市人才选拔工作之中,在待遇上激励。中国的发展前景取决於农村的发展前景,而农村的发展前景又取决於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自己命运的预期。农村青年科技进步工作任重道远,相信在“三农”问题被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青年科技进步工作定能取得成效,引领广大农民走上科技致富道路。

(六)、发挥大众媒体作用,促进科普工作顺利进行 在广大农村普及科学思想和科技知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例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所作的科学资料、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交流、传播和共享活动,都是农村科学普及的主要渠道。科学传播既具有对科学传播的独特性,即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又具有实践的经验性,由此而产生的两大功能,一是普及科学知识;二是反馈受到教育的群众的需求和实践,从而推进科技信息的交流、认知和应用。探讨、认识科学传播的功能,充分发挥科学传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为建设新农村服务。大众媒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好科学知识传播:

一是增强做好科学传播的政治责任感。传播先进文化,是新闻媒体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新闻工作的立身之本。大众媒体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应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引领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中发挥导向作用。

二是以创新的精神改进科学传播。搞好科学传播,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改进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应。努力把农民群众当作朋友,开展双向沟通,注意信息反馈,以寻找科学传播取得最佳效果的方法与途径。三是以“三贴近”要求搞好科学传播。“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科学传播服务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农民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求知的欲望日益强烈。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应注意农民群众的这些新特点,在传播基本科学知识的同时,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普及那些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实用知识,帮助他们增强劳动技能,提高业务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科学普及 篇6

摘 要: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理念上的具体运用与升华。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和应用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才观,是各地人才工作服务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城市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普及;科学人才观

一、普及应用科学人才观存在的问题

人才观念相对落后。思想僵化就发现不了人才,观念落后就会埋没人才。当前,不符合科学人才观要求的陈旧思想观念仍然是制约人才发展、进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物轻人”现象比较突出。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时,往往只盯着资金和项目,却在具体引才用才政策上,墨守成规、畏首畏尾。二是对“人才标准”理解上存在偏差。习惯用学历、职称等“显质”特征来判断人才,没有把水平、能力等“潜质”特征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识。

政策创新步伐缓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一年多来,我们认真落实规划,积极完善有助于落实科学人才观的新政策,但总体来说多数还处于课题调研和探索阶段,进展还不够快;一些现行的政策办法,有些还是5年前、10年前制定出台的,与当前的市场化进程距离越来越大,急需进行适应性修改;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政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政策等,急需尽快制定出台。

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科学人才观强调的是人才业绩和贡献导向,这对如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职业分类制度,也没有客观的人才绩效测量指标体系,习惯性地用学历、职称、资历、身份评价人才,因为这些标准比较容易掌握、判断,但这样的评价显然比较机械,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尤其不利于培养、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不太完善。目前,由于我们对激励的认知程度不够以及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尽管在工作中也采用了多种激励手段,但在激励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给优秀人才“封官”成为主要的人才激励手段,助长了“官本位”思想,也不利于优秀人才安心搞学术、甘心搞科研,暴露出人才激励手段的单一化。二是选拔人才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受职数编制的局限,无法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全部提拔到“位置”上来,加之在人才的选拔整个过程中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部分“失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使人才逐渐变为“庸才”;三是物质奖励突出,精神奖励缺失。由于各项激励政策的制定侧重考虑了显形化的效果,例如特级教师、医学专家、学科技术带头人奖励和津贴制度,考核与奖金挂钩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等,物质奖励突出,但在精神激励方面却很少有政策和办法出台。

二、践行科学人才观,创新推进人才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结合全市人才发展现状,以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精神,学会在劣势中找优势,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并践行科学的人才观,以取得人才发展的新突破。

(一)与时俱进,观念突破是根本

目前,我们一些用人主体,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人才的开发管理,导致企业在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很难做大做强,在区域竞争中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抓发展先抓人才,坚持人才工作为发展大局服务。二是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推进城市跨越式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我们既要重视党政人才、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也要把民营企业家、企业专门人才、乡土人才纳入视野。

(二)着眼长远,政策扶持是保障

一是制定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围绕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适应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制定出台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操作性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加强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二是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依托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教育基地、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健全各种人才进入站点和园区的优惠政策。依托产业吸引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引进,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科研项目定期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人才集聚效应。三是完善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选拔政策。不断完善各类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选拔、管理服务政策和措施,健全体制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围绕对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充分发挥高层次骨干人才选拔和管理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层次骨干人才队伍。

(三)解放思想,完善机制是动力

完善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是激发人才活力的内在动力。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取得主动、抢得先机,必须按照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革除体制弊端,充分调动人才和用人主体两方面积极性。

(四)合理配置,引育结合是关键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关系,切忌“引来女婿气走儿”。一是引进人才要坚持标准。如果标准降低了,可能引进的人才还没有本土人才水平高,那么花很高的代价引进来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二是要坚持按需引进。围绕城市发展需要,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三是要创造公平环境。在尽快度过人才引进的初期阶段后,政治上平等、机会上平等,最终以成果论成败,以贡献论英雄。四是要加强对本地骨干人才的培养使用。善于将人才引进与本地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引进人才传帮带促进本地人才成长,实现以引强本,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

社会科学普及 篇7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社科普及活动组委会主任路建平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宣布“2012湖南省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开幕, 并为活动承办单位授旗。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代表活动承办单位致辞,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周发源通报了2012年湖南省社科普及宣传活动安排计划, 省社科联主席郑佳明主持启动仪式。启动式上, 颁奖表彰了活动组委会对2011年全省社科普及先进集体、第二届优秀社科普及读物, 同时, 有关领导为湖南省首批社科普及宣传基地进行了授牌。

此次启动式以社科普及宣传展览、咨询、签名售书为主要形式, 共设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成就展、株洲市经济社会建设成就展、株洲市文化建设成就展、株洲市社会科学建设成就展四个展区, 通过近300块图文并茂的展板集中展示了国务院设立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 湖南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以及株洲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科学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在活动现场, 主办方还开展了“社科专家与民众面对面——社科专家大型义务咨询活动”, 组织了30多个相关部门、学会、高校, 100多位社科专家就民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咨询服务;邀请了曾获过“庄重文文学奖”、湖南作协副主席聂鑫森、侯苏勤、于兰英等3位学者为读者现场签名发放《中国老兵器》、《干部实用知识读本》、《音乐鉴赏》等社科普及读物。

谈院外急救知识的社会普及 篇8

案例:5岁的楠楠在幼儿园吃饭时误把花生米吸入气管, 现场错误的急救方法未能将异物排出, 老师急忙把楠楠送到就近医院急诊室, 然而一切已经晚了, 急诊科医生全力抢救也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一粒小小的花生米, 现场不正确的急救, 将楠楠这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了。

人们常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都知道, “万一”是小概率事件, 谁都不相信自己会遇见“万一”, 可是“万一”的危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它并不遥远, 只是人们沉浸在恬适生活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危机四伏的隐患可能带来的伤害, 也忽略了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急诊科医生常说, 如果当意外事故和伤害发生时, 受害者身边的人稍有一点急救知识……是呀, 假如孩子身边的幼儿园老师懂得一点急救知识, 也许孩子的生命就不会这样流失了。

2. 急救的内涵与重要性

2.1 急救的内涵。

急救本义即紧急救护, “急”指时间, “救”指技术。2005年, 美国急救学顾问委员会强调急救是在最少、甚至没有医疗设备条件下, 对突发伤病受害者所实施的快速判断与紧急处置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并且能够由旁观者 (甚至受害者自己) 所完成[1]。其内涵有4个方面: (1) 院外急救对象:为突然发病或受伤患者 (由灾难事故、意外伤害和急危重病等引起) 。 (2) 院外急救地点:为疾病或事故发生现场及转送途中。 (3) 院外急救人员:为第一目击者、自身受害者及医务人员等。 (4) 院外急救技术:为初期心肺复苏术、体外除颤术及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穿刺等最基本的常用救护技术。

2.2 急救的重要性。

院外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SS) 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部分, 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因疾病死于医院外者占72%~80%, 大大多于医院内。我国每年有180万人发生猝死, 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各种原因的疾病而猝死[2], 而猝死患者抢救黄金时间是4min, 严重创伤患者是30min, 及时有效的院外急救对于挽救生命、降低伤残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很多患者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院外急救而丧失生命或留下终身遗憾。当今社会对院外急救工作的成效评价日益重视, 已将其作为衡量一个地区, 乃至一个国家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标志。因此加强院外急救力量, 提高院外急救机构的应急能力是时代的需要。

3. 急救三要素

通讯、救护、运输称为院外急救的三要素。

3.1 早期呼救, 启动救援系统。

当灾难事故、意外伤害和急危重病等紧急事件发生时, 尽快呼救, 启动救援系统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存链”中的第一步, 至关重要, 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呼救者可以在任何一部电话上免费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1986年我国将“120”定为医疗急救电话, 1997年中国红十字会将“999”定为急救电话, 香港急救呼叫电话亦为“999”。呼救时应用最精炼、准确、清楚的语言说明以下几点: (1) 呼救者的电话号码、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和联系电话。 (2) 患者所在准确的地点, 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汇处或其他显著标志。 (3) 患者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如昏倒、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4) 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等。 (5) 在现场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等。注意, 不要先放下电话, 要等急救中心的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如多人在现场, 救护与呼救同时进行;如一人在现场, 应先救护再快打电话。

3.2 院外救护。

院外急救是为了对患者进行生命支持、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增加生存能力和机会, 以及预防危险合并症的发生。

3.2.1 现场安全评估:

应沉着冷静地评估急救现场环境的安全系数, 划分安全等级, 如存在环境危险因素时不可贸然救护, 应仔细分析和判断将其排除或具有良好的防护手段时才可施救, 否则对救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都会构成威胁。

3.2.2 采取正确体位:

体位应以不影响患者病情、舒适、减轻痛苦为度, 同时注意保暖。如意识丧失者, 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防止喉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气管引起窒息;脑出血, 头高脚低仰卧位, 减少头部血流量, 降低颅内压;腹部损伤者, 仰卧位, 屈曲下肢, 防止腹部脏器受压而膨出;脊柱损伤者, 应平卧于硬担架上, 不可任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部, 防止二次损伤等。

3.2.3 维持呼吸循环系统功能:

如缺氧者, 立即吸氧;开放性气胸者, 立即封闭包扎伤口, 变开放为闭合;气管异物阻塞者应立即快速向内上冲击脐上两横指处;口鼻腔内有异物及分泌物者立即清理;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对其进行初期心肺复苏术, 初期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呼吸和大动脉搏动, 如无→立即呼救同时使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或身下垫硬木板→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使用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单人和双人按压与呼吸比例均为30:2, 做5个循环约为2min。

3.2.4 对症处理:

如出血, 应止血, 人体血液流失量超过全身血量的1/4~1/3时, 就有生命危险, 应立即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方法止血。开放性伤口, 应立即妥善包扎, 其目的是保护伤口、止血、减轻疼痛、减少污染、防止感染。骨折, 应固定、保护头颈部和脊柱等, 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 可以减轻疼痛, 防止骨折部位移动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严重并发症。烧伤, 应补液、保护创面, 化学烧伤尽快用清水冲洗创面、热力烧伤局部降温。急性中毒, 应减少毒物吸收、加速毒物排泄, 如果口服毒物应尽快催吐、导泻及对症治疗;如果皮肤染毒立即清洗皮肤及对症治疗。高热, 应物理降温等, 特别是小儿高热惊厥, 尤应注意。

3.3 转运。

在往医院转运患者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 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 对是否能转运做出决定。 (2)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如徒手、器械搬运或交通工具转运。 (3) 在转运途中应进行心理安抚、安置合适的体位及全程观察病情变化, 提前通知所到医院, 让其做好急救准备, 争取时间, 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降低致残率。

4. 急救知识普及的必要性与方法

4.1 急救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公众心肺复苏普及率在3%以内, 发达国家为25%~50%[3], 如此大的差距说明急救知识普及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患者生存率, 因此普及急救知识, 建立一个不仅仅依靠医疗专业人员的“第一目击者”群体, 是势在必行的。院外急救中所强调的“第一目击者”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第一目击者有所不同, 它不是指第一个看见疾病或事故现场的人, 而是指第一个在疾病或事故现场有能力为患者提供正确紧急救护的人。生命掌握在“第一目击者”手中, 这一说法一点也不过分。在现代生活中“第一目击者”越多, 对患者的救护越及时, 越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随着“第一目击者”概念的提出以及急救知识、技能的社会普及, 患者身边的亲属、同学、同事、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及路人等都应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

4.2急救知识普及的方法

4.2.1中国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

中国红十字会定期开展面对社会各阶层的卫生救护培训, 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 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并取得相关的培训证书, 并且能够在疾病或事故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和技能救助患者。

4.2.2 医院、社区进行急救知识宣教:

各医院急诊科和社区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举办各种急救知识讲座和培训班, 在各种媒体上 (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 进行急救自救、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及组织各种情景剧来加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 使全民急救知识的培训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4.2.3 学校开设相关急救课程:

在医学类院校开设急救医学教育课程和急救护理课程, 制定统一的急救教材、考试考核办法和标准。在普通大中小学校, 包括幼儿园也应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 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及呼救应该是未成年人人生的第一课, 通过在校学习使学生们和小朋友们从小就有急救意识和适当的急救能力。

“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安全转送”是院外急救核心内容[4]。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 院外急救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保障和维护患者的生命为中心。但是做到这一点只依靠医院的医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而应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到做好的。

参考文献

[1]陈晓松, 等.现场急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0:1.

[2]冯庚, 等.院前急救预案:现场急救攻防策略[M].第一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 8:9.

[3]李春盛.急诊医学高级教程[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8:10.

没有科学普及创新便无从谈起 篇9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科普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科研人员科普动力不足、科普图书引进多原创少等,这些都离中央的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按照现在国际比较通用的米勒公民科学素养测评体系进行的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6.2%。这一水平相当于欧美20多年前的水平。

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曾经对其资助的科普场馆项目进行评估,其中有一个调查是询问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将近一半的科学家选择了参观科技馆、水族馆等科普展览。看似不动声色的科普活动带给人的影响却是超乎想象的。

从历史上看,17世纪晚期的科学革命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之间的这个时期,是欧洲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的关键阶段,企业家、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新技术新产品向社会基层的扩散和流动,都加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和环境。

我国目前已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0%的目标写入了“十三五”规划。但即使到2020年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也只是跨过了创新型国家的最低门槛,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甚至30%的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断言:“我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位列18,但科学素质排名在30多位。如果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肯定会拖整个国家创新发展的后腿。”

创新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需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这要求广大消费主体具有消费这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才能使创新行为得以持续,进而创新的价值得以实现。而科普正是为创新提供技术市场和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科普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市场保障。所以没有科学普及,创新便无从谈起。

普及猪人工授精技术促进科学养猪 篇10

1 猪人工授精的优点

1.1 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 节约成本

通常在自然交配情况下, 1头种公猪的配种负荷为1∶25, 而采用人工授精, 1头公猪可负担15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 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量, 从而降低养猪成本。

1.2 改良猪群遗传潜力

猪人工授精增加了种公猪的选择余地, 可以优中选优, 有利于优秀种公猪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 更有利于高产优质瘦肉型猪的推广及品种改良。

1.3 有利于异地配种

当前农民养猪户较为分散, 规模小, 一般不自备公猪, 而使母配种较为困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可以异地配种, 配种员可上门输精, 减少以往赶猪、拉猪造成的损伤和不良影响。随着猪精液销售方式的变革, 猪精液将进入门市销售, 对供精者和用户都更为方便。

1.4 提高生物安全性

在养猪业中, 有很多疾病是通过精液传播的, 而采用人工授精, 就能减少许多疾病进入猪群的风险。

1.5 鉴别精液优劣, 监测公猪健康状况

实行人工授精, 可以随时对公猪精液质量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停止使用, 避免因精液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可对种公猪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2 猪人工授精的几个重要环节

2.1 精子存活时间及活率

实际操作中, 农户购买精液至配种前, 精液的安全运输及妥善保管是延长精子存活时间、提高精子活率的保证。精液运输保存中要做到三要, 即一要避光保存, 二要防震荡, 三要掌握保存温度控制在17 ℃[1]。

2.2 适时输精

(1) 看阴户, 由充血红肿到紫红暗淡并出现皱纹。

(2) 看粘液, 由稀到稠, 并有较好拉丝性。

(3) 看表情, 当公猪或技术员接触时母猪表现静立反射, 表情发呆。双手压按母猪背或臀部时则会现出竖耳、翘尾以准备交配的姿态。

(4) 对于断奶后6 d之内发情的经产母猪, 观察到稳定静立发情后 (12~24 h) 进行首次输精;对于断奶后6 d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返情母猪, 观察到稳定静立后立刻进行首次输精[1]。

2.3 仿生输精技术及重复输清法

仿生输精技术是模仿猪自然交配动作, 捻动输精管, 使母猪子宫颈内口产生吸力, 从而将精液自动吸入母猪体内的一种新的输精技术[2]。仿生输精技术能有效防止精液倒流, 进一步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仔数。重复输精即要求在1个发情周期内输2~3次精液, 实际操作中的做法是隔6~8 h输精1次。

2.4 在人工授精操作中掌握好“四不、五要”

“四不”即学以致用期不准确不输精;输精器械及母猪阴户不消毒不输精;患有子宫炎、阴道炎的母猪不予输精;怀孕母猪前期不防疫、驱虫。

“五要”即一要把握好母猪发情期;二要消毒器械及母猪阴户;三要对患有子宫炎、阴道炎母猪先治疗后配种, 轻度生殖系统炎症可以在输精前1 d用庆大霉素1支加蒸馏水稀释冲洗;四要保持母猪七至八成膘度;五要在配种前做好驱虫、防疫工作[3]。

3 影响猪授精效果的几个因素

3.1 公猪精液因素

公猪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影响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直接原因。

(1) 精液本身品质:

由于采出的精液没有经过认真观察, 稀释处理后便直接进行输精, 可能导致母猪发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降低。当精液中死精率超过20%或活力低于0.7时, 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就会受到影响, 或由于稀释液放置时间太长、密封不好、被污染等原因, 导致稀释后的精液品质下降。无论是保存过的精液还是未保存过的精液, 使用前均要检查其品质[1]。

(2) 保存过的精液品质:

由于稀释剂或恒温冰箱温度的原因, 有时保存过的精液品质会明显下降, 在无公猪可采精或无精液可用的情况下, 将精液输给母猪, 导致受胎率和产仔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将母猪配种推后一个发情期, 以保证正常的繁殖性能。

(3) 输精时精液的保管:

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 精液瓶或精液袋在外界裸露时间太长, 由于热应激或冷应激的影响, 精液品质均会发生变化, 精子活力降低, 导致母猪的发情期受胎和产仔率下降。夏天或冬天输精前, 精液最好用泡沫箱盛放, 夏天放少许冰水, 冬天则注意保温。

3.2 母猪因素

(1) 母猪体况:

由于母猪哺乳或其它原因导致太肥或太瘦, 发情表现不明显, 即使发情后输了精, 也容易返情, 或由于母猪日粮中部分营养物质缺乏, 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 导致母猪返情或产仔数少。因此, 配种前要注意母猪日粮的营养和体况的调节。

(2) 母猪健康状况:

如果母猪患有猪瘟、乙型脑炎、巴氏杆菌病等, 输精后很容易返情, 即使受胎, 也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而导致母猪产仔数少;或母猪患有可见性或隐性子宫炎, 无论怎么样输精都不会受胎。即在母猪自身有某些疾病发生时, 人工授精的效果就可能差。因此, 有病的母猪应先治疗, 痊愈后方可进行输精。

(3) 母猪输卵管堵塞:

由于先天性或疾病性的原因导致母猪输卵管堵塞, 输精后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3.3 人员因素

如果猪场本身生产水平低, 技术不过关, 使用人工授精很可能会造成母猪子宫炎增多、授胎率低的情况。所以配种员的差异是母猪发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有的配种员责任心不强, 观察母猪发情时不认真, 只是观察母猪阴户的变化, 有的在母猪出现站立反应时即开始输精, 有的在发情结束时才观察到, 这些做法都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正常情况下, 母猪出现发情症状后30~60 h表现站立反应, 38~41 h开始排卵, 一般卵子在6 h以内有受精能力, 而精子在母猪阴道内存活24 h左右。因此, 第1次输精时间应选择在母猪站立反应后8~12 h, 太早或太迟都会造成不良后果, 然后间隔12 h左右进行第2次输精[4]。输精前, 如果不对母猪外阴进行清洗、消毒, 很容易通过输精管将细菌或病毒带入母猪阴道或子宫, 以致引起母猪子宫炎等疾病, 从而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因此, 每次输精前应先清洗母猪外阴, 然后用消毒液浸泡后晾干的毛巾擦拭干净。消毒液一般不用高锰酸钾溶液, 因为浓度控制不好时, 对母猪有一定的腐蚀性。

技术水平高的配种员, 由于经验丰富, 观察母猪发情、输精等比技术水平低的配种员做得好, 所以经手配的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均高。

因此, 一个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坏, 除与品种、公猪等有很大关系外, 还与配种员有一定的关系。要注意从众多的配种员中选择责任心强、有耐心的进行重点培养, 选优劣汰, 以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时要加强注意的问题

随着集约化养猪场的推广, 猪人工授精越来越被更多养殖户接受, 技术也越来越规范, 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不少困难。配种时间和频率难以控制, 母猪发情时间难于准确把握。临床试验表明, 在排卵前0~24 h输精, 受精率高达到90%。采精工作难度大, 过程繁杂, 消毒严格, 工作人员要特别细心, 要针对性地培养有责任感的技术员。精液保存难, 保存条件及技术要求高, 保存时间越长精子存活率越低, 所以要配置精液保存的相应设备。

5结语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 发展很快, 但不太均衡。虽然猪人工授精技术面临一些困难, 但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力度, 做好技术工作, 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猪人工授精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更有效地促进科学养猪。

参考文献

[1]张守全.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4 (4) :414-416.

[2]辛由义.采用“猪仿生输精法”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2 (4) :32.

[3]张长兴, 秦伟.提高猪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综合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 2004 (6) :79-81.

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驱动力 篇11

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苏步青的《漫谈数学》、吴文俊的《几何问题的力学证明》,以及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等,都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品。而被评为中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中国许多老一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以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然而,目前中国由科学家组成的科普队伍并不算强大,更多的科学家远离公众,处于“边缘化”状态。究其原因,科学家一般忙于科研,能抽出来搞科普的时间不是很多。此外,有些科学家也认为,写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比起在核心期刊上发篇论文更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对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很不理解,甚至认为是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完善,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其科研成绩,但对于那些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就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更没有经费支持。科普没有经费支持,这是制约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很大问题。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这不能很好地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观念的创新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最重要的。创新的观念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对我们的民族、国家更加重要。过去,我们一直在引进国外技术甚至成套生产线,不吸收不消化,设备用坏了之后再去国外买。现在,强调引进之后要吸收和消化,然后进一步创新。这就是观念的创新。

没有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很多事情不会自觉建立起来。中国科学院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之初召开过一次座谈会,有的科学家提出,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每篇文章怎么发表?甚至有的科学家提出,创新就是“创薪”,不过是想方设法向国家要钱而已。这些错误的理解都没有真正理解创新的内涵。

现在,经过艰苦努力之后,大家都见到了创新的成果,很多科研人员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对于科研人员所有的评审、考核都要求具有创新点,创新意识已逐渐在科技人员中深入人心。很多科研人员表示,观念改变之后,创新并不难。

在很多领域,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跟踪,永远赶不上外国人。只要转变观念,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优秀的工作。中国过去的很多科研成果,不过是在外国人的成果基础上再增加一点内容。过去,中国最好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外国花盆里的一朵花。最关键的是要实现观念的改变和创新,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走。

在数学教育领域,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果,但观念转变之后会发现完全不同的视角,非常有信心。我们就是要通过观念的改变和创新,把海水抽干,让真理露出水面,水落之后才能石出。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是要把数学的海水抽干,让广大学生都享受数学的财富。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听不懂数学,甚至惧怕数学。

现在有一个现象很好,把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平民教育,这是我国教育观念的重大改变和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仅靠少数精英,而是要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了经济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驱动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家需要与媒体充分合作,促进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播。

我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众的比例在上升,但是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现状仍不乐观。我接触到一些地方科协的领导,据他们介绍,地方的学生对一些科学史的基本事实与重大创新知之甚少。主要责任在于科学家没能尽责,不懂得如何与公众、媒体进行互动。媒体主动找科学家,科学家不主动找媒体,这是一个问题。科学家自己的科普活动影响范围太小,为此,应主动与媒体合作,共同来做科普。

欧洲曾经举办过一次评选历史上最知名的科学家的活动。这一活动选到最后只剩牛顿与达尔文,最终达尔文胜出。达尔文为什么获奖?因为达尔文的学说普及做得好,他把西方传统的理论给推翻了。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告诉公众,这不是他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责任。花了纳税人的钱作研究,就要告诉纳税人钱是怎么花的、值不值。

有些科技工作者担心科研与科普存在时间与效率方面的冲突,事实上创新与科普是不矛盾的。做科研的最终目标是为老百姓服务,科普活动的开展可以让老百姓尽快地接受新技术、新发明,这一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创新。

我对欧美一些国家的科普方式非常认可。霍金的《时间简史》,欧洲大多数家庭都有一本,甚至看不懂的都买一本。我们国家就没有这样的著作。虽然华罗庚也有很多很好的科普作品,但这些都没有传播开来。文学、漫画、短片都是很好的科普方式。日本为什么科普工作做得这么好,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科普漫画与科普短片。艺术家与科学家合作,可以使得科学知识艺术化,更利于传播。

我国应加大对制作科普漫画、科普短片、科普电影的支持力度。文学创作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要把文字做成短片甚至电影,就需要大笔经费的投入了。参与科普的人士要有耐心、耐得住寂寞。近十年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大城市里的公众对科学的认识趋于理性,但我国科普工作起步晚,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科普工作要慢慢开展,就像一个石头丢在水里,波纹慢慢展开。所以,应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先丢下科普的“石头”,让科学的影响、科普的效应慢慢向周围的省市传播。

观念的改变和创新对于中华民族至关重要。

社会科学普及 篇12

1 科普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是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目前全市共有53个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2个县(市)区科协,41个企事业科协,168个乡镇、街道科协,34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基层组织。同时,还相继成立了郑州市科普讲师团、扶贫驻村科技服务团、郑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郑州市科普美术协会、郑州市科普创作协会、郑州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等6支专业科普队伍。各级科协通过学会和科普组织领导着全市5万会员、41万科技工作者、近10万乡土科技人才和8万科普志愿者从事科普工作。郑州市为将科普宣传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从“以一个学员带动一个家庭,一本教材影响一群人”的思路出发,全市各级科协和全市性学会全年举办科普讲座(含科技周)2050次,听讲人数107.4万人;举办科普展览(含科技周)1013次,参观人数118.5万人次;举办科普宣传896次。

1.2 科普设施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抓科技馆、科普大蓬车、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社区科普大学等工作。从"树立科普样板,辐射带动其它社区"思路出发,共建成1个省级科普示范区,10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5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自2004年以来,郑州市科协连续举办了3届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大型科普活动,发放科普资料40余万份,有20余万人参加了市科协开展的510项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书籍、挂图、广告及新闻媒体在宣传科普知识方面的作用,组织专家为社区科普大学编写实用教材等。

1.3 青少年科技教育。

2004年以来,郑州市连续举办多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有40余项荣获全国奖,42名高中生获得高校保送生资格。2006年在全国率先举办了青少年科学DV大赛,并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终评决赛和颁奖仪式,郑州市三项科学DV作品被日本儿童影像节评为“海外特别奖”。参加上述活动的青少年累计达50万人次。此外,市科技馆每年接待观众约26万人次,成为郑州市青少年节假日的好去处。

1.4 大力宣传科普工作力度。

与新闻媒体密切合作,2006年河南省、市20多家媒体对郑州市科协和科普工作进行了130多次宣传和报道,加大了科普传播力度。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栏目中专门报道了郑州市开展“科普日”的盛况。另外,县级科协制作、放映青少年科普广播、电视节目235套。

2 目前全国基层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显力度不够,尤其是基层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

2.1 科普工作重视不够。

科普工作是公益事业,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科普工作并不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考核体系,部分领导缺乏对科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没有把科普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来抓。部分成员单位对贯彻《纲要》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就其原因,他们认为上级部门没有布置和安排就不是硬任务,造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跟他们沟通相当困难,一个纵向联系的网络没有贯通。因此,导致个别领导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开展科普工作的办法不多。

2.2 科普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尚无专项经费,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工作很困难。每年很多地市各级财政对科普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人均科普经费远未达到要求。2006年全国省会城市中,年科普经费投入达300万元以上的只有南京、长沙、昆明、武汉等城市,即使像石家庄、太原这样不太发达的城市,年科普经费投入也达100万元。与这些城市相比,许多城市科普经费的投入就相对薄弱些,这与一些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不相符。经费少,限制了科普宣传手段的多样化,许多地方目前尚无法采用多媒体滚动宣传的方式宣传科普知识,社区科普大学也无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

2.3 科普设施建设滞后。

科普基础设施总量少,条件差。城区尚无固定的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站)小而分散,且存在多个部门共用的现象。目前许多地市科技馆无论规模、设施还是功能,都与其他省会城市有很大距离,无法满足这些地方广大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渴求。有些县(市)区尚无一所科普场馆,甚至最基础的科普工作室也不多见。目前有些农村地区“一站一栏一员”虽然已设立500个,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2.4 科普组织建设不规范。

有些地方县(市)区科协工作人员未纳入公务员管理体系。不符合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的“各级科协机关除公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进行管理”的要求。有的地方虽然已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但目前办公室还没有人员编制,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同时基层组织尚未健全。

3 建立和完善全民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机制的建议

3.1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当前加强科普工作领导的重点,首先要落实领导干部科普责任制,使科普工作纳入干部的政治考核,以此确保科普组织、经费、设施等保障措施的落实。《科普法》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应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的良好局面。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宣传,普遍提高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根据各地实际,推动科普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地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大科普工作的领导力度,积极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使这项工作经常化、社会化、群众化、制度化,把科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城市做出贡献。

3.2 加大投入,完善机制。

各地科普专项经费在“十一五”期间基础上应按本市国民经济GDP的提高应该逐年增加,在安排好科普经常性经费的基础上,设立科普基地发展专项资金,优先资助内容前瞻、手段先进、有影响、有亮点的重点科普项目,区县各级财政支出的科普专项经费也要有所增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逐步提高科普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学校要加大对科普教育的自筹经费投入。

3.3 促进组织建设,落实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协调作用,并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形成合力,并明确相关部门的领导责任。不要把科普工作仅仅作为某一个部门的事。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普资源整合,最终做到资源共享,从而探索一条调动各方力量办科普事业的新路子。结合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重点建设或扶持非营利性科普组织,加大对重点科普事业机构的经费支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公益科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同时通过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自筹资金,兴办非营利性科普机构或设施,发展科普事业。

3.4 吸引科普人才,建立培训机制。

有计划、有重点的建设一支多层次的科普人才队伍,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充分利用科技界及社会各界的人才资源,组织一支强大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成立科普志愿者协会;根据科普工作的需要,有计划的培训一批从事科普创作、科普展品设计和制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从事科技教育、科技传播的优秀指导教师、宣传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鼓励高校突破现有学科体系的限制,设立科技传播等与科普相关的专业。

3.5 发扬创新精神,推动科普工作持续发展。

要根据中共十七大精神,在坚持科普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在科普内容上,要在继续开展科学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加强对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弘扬,适应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在科普工作形式上,要在巩固和完善传统形式和手段和基础上,加强利用大众传媒开展科普工作,促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多样化;在科普工作运作上,要在继续发挥科协组织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示范基地的建设,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多元化科普投入的新的开放式科普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蔚, 陈宝泉.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N].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60321.

[2]李论.略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江西:江西社会科学, 2006 (10)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 [N].北京:科技日报, 20060320.

[4]徐道丰: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J].辽宁:理论界, 2007 (10) .

上一篇:磁共振计算机故障维修下一篇:体育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