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文科学

2024-12-31

社会人文科学(共12篇)

社会人文科学 篇1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表现在高校方面, 就是科研工作的创新, 科研成果的创新。近年来, 国内高校的科研活动数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但质量还有待改进。2000年以后, 科研工作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国内学者也就科研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但是基于传统的世俗理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 对自然科学科研工作的研究相对来说翔实很多, 可信性也高一些;而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 本身研究难度要大一些, 数据的可信性也不高, 关注程度明显低很多, 仅存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表面上,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而人文社会科学却又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实质体现。基于以上这些, 本文着重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评价, 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活动的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在科技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科学家与工程师是我国科技活动的主力军之一, 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投入和产出的研究机构水平参差不齐, 相差很大, 整体状态比较落后。

(1) 纵向比较。一方面社会上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的现象仍然存在,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人力与资金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 从投入情况看, 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科人员共55176人, 人文社会科研经费共963.11百万元, 而自然科技人员共175405人, 是社科人员的3.18倍, 自然科研经费为18276.43百万元 (不含科研人员工资) , 是人文社会科研经费的18.98倍。另一方面, 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身而言, 其研究的成果也相对较少。从产出看, 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数为2780项, 而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数为78112项, 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数的28.1倍, 教育部直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获国家级奖项119项, 获省部级奖1424项, 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国家级奖0项, 获省部级奖859项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 2003) 。

(2) 横向比较。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人文社会科学更是如此。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成立的“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课题组, 第一次对世界近1400所大学科研竞争力的状况和水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得出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从世界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来看, 中国大学的学科整体力量不强, 仅在化学、物理、工程学、材料科学有较好表现, 其中北京大学有8个学科、清华大学有5个学科、中国科技大学有4个学科、武汉大学有2个学科进行了E SI的学科排名。由此可见, 人文社会科学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设计说明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深入研究了已有的对自然科学科研评价和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科研评价以及教育部每年对高校本科教学评估进行的评价基础上, 形成了由4个评价模块 (一级指标) 、11个评价项目 (二级指标) 和31个评价指标 (三级指标) 构成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的指标体系。

2. 指标设计说明

本研究设计指标的主导思想是坚持系统性与全面性相结合, 引导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稳定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总量和均量相结合,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1) 科研创新基础条件。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科研创新的重中之重, 但是人力资源中的人才才是科研创新的关键。而相对于社会科学来说, 人才的层次更是参差不齐, 所以本文特选取了“R&D全时人员占教师队伍的比例”、“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所占比例”两项指标来衡量人才价值, 因为研究生也是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本文选取了“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一项指标来衡量研究生对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影响。二是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包括设备资源和文献资源, 由于本文重点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评价, 基于社会科学的特性, 所用到的设备资源有限, 而相应对文献资源即信息资源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我们仅以“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来衡量设备资源, 以“图书馆文献总量”来衡量文献资源。而图书馆文献总量又包括图书馆藏书量、中外文现刊量、电子文献 (中外文数据库) 量, 拟采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藏书量的方法, 属于指标权重设定的问题, 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三是R&D基地。R&D基地本文采用三项指标来衡量, 包括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科研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数。其中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指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总数, 国家级人文社科科研基地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四是学术交流。由于学术交流可以增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 并且是交流前沿问题和高端研究的重要平台,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尤其重要, 所以本文选取了“教师出席国际、国内会议人次”、“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人次”、“派遣和接受进修访问学者人次”三项指标来衡量。

(2) 科研投入。科研投入是科研工作的重点, 投入的多寡和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水平的高低, 这种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一是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归结到一点就是钱的问题, 不管是哪个单位的经费都是钱, 所以, 在此不加以详细区分, 以“R&D经费投入总额”来衡量总量, 以“教师人均R&D经费”来衡量均量。其中R&D经费投入总额包括政府资金、企事业委托经费 (学校从校外企事业单位按合同、协议获得的科研经费) 和其他。二是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来衡量总量, 用“教师人均承担纵向科研项目数”来衡量均量。纵向项目是获各级政府立项的项目, 由于横向委托项目的研究难度一般要低于纵向项目, 且横向课题经费较多, 为避免与经费指标重复评价, 此评价指标未考虑横向项目。并且鉴于国家级项目从科研难度和经费上来说都比一般项目要高, 所以本文单列“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来衡量国家级项目。在这三项指标中,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指国家级、省 (部) 级、局级、校级、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总数。

(3) 科研产出。一是论文著作。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特性, 不像自然科学科研成果可以以专利等形式表现出来, 大多数仍然是以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加以体现, 用于实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在科研成果方面主要考虑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和质量, 总体来说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衡量, 分别是“SSCI、A&HCI、ISSHP收录论文数”、“SSCI、A&HCI被引论文次数”、“CSSCI、CHSSCD收录论文数”、“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教师人均出版著作数”。根据发表论文期刊的权威性和学术影响之不同, 可大致将其分为S SCI、A&HCI等源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或中文学术论文统计源期刊、其他公开发行的期刊等几个级别, 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 (表现为期刊影响因子不同) 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二是科研奖励。政府科研奖励包括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地市厅局级奖励等不同层次。由于校级奖励以及大多数民间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公正性、可比性都不够强, 且其中的高水平成果一般都会申请更高一级政府科技奖, 故这里我们选择了“教师人均获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数”这一均量指标来评价高校人均获奖情况。由于国家级奖比较重要, 科技含量比较大, 影响比较大, 所以, 我们把国家级奖单列出来以突出重点。由于本研究只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评价, 故这里我们暂用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代表人文社科类国家级奖, 但相应下调一个等级。三是应用成果。由于人文社科的科研工作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比较少, 并且即使可以应用, 产生的效益也是没有办法准确计量的, 所以, 我们只能采用有关部门的鉴定成果来表示, 采用“应用成果提交有关部门数”和“鉴定成果数”两项指标。四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科研活动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产出衡量指标。我们采用“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和出站博士后总数”、“国家级、教育部优秀青年人才数”、“获院士、国家级荣誉称号数”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国家级、教育部优秀青年人才”包括“百千万”人才 (杰出青年学者、优秀青年学者、青年学者) 、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杰出人才和跨世纪人才等。

(4) 科研效益。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其效益难以用直观带来多大经济效益衡量, 它需要的是同行专家的鉴定和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类型又多种多样, 不同类型科研成果效益不易相互比较。这就存在一个以何种价值尺度来衡量科研成果好坏、质量高低的问题, 本文统一采用效率来衡量。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王雪峰, 翟爱梅, 等.一种基于DEA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大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J].中国软科学, 2004, (8) :20.

[2]童桦, 唐慧君, 唐晖.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评价指标体系[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9 (3) :17-18.

[3]安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55-57.

[4]周新发, 任佰玲.高校科研业绩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3, (5) :26.

社会人文科学 篇2

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默顿于20世纪30年代末发表的博士论文成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并开创了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学派,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到60、70年代,社会建构主义学派在西欧兴起,科学知识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科尔试图在默顿学派和社会建构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在论的`建构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

作 者:林庆利 LIN Qing-li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7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C912.67关键词:默顿 “默顿命题” 社会建构主义 科尔 实在论建构主义

社会人文科学 篇3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圈层结构;科学权威控制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30-01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今天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科学似乎呈现一片异常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公众对此应接不暇,真假难辩。人们在反思科学的同时,公众不免会疑问:今天的科学怎么啦?科学传播到底在传播什么?怎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研究。

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民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即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是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对于媒介的重视和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凸显相联系的。然而,媒介化的极端倾向与外界因素对科学的干扰产生了科学被“歪曲”的现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

要防止媒介化的极端倾向及阻止科学外部因素入侵科学,保证科学传播目标准确、快速、有效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科学的反应—对默顿的述评

默顿的主要兴趣点之一在于那些推动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方面,企图通过把科学与社会作简单的二分来考察社会对科学的反应。默顿坚信科学的存在和完善“依赖于特定类的社会结构”,“科学像任何其它具有社会协作性的活动一样,也受到多变的命运的支配”。[1]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中,默顿用确凿的定量资料论证了“清教原则在某种秩序上对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起到了调节作用”的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默顿一个隐含的假定: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做出径渭分明的简单二分。[2]

二、科学传播中的“圈层结构”模型与科学权威控制力递减律

由于默顿相信在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再有其它环节,因而也就相信科学精神特质在科学共同体内的作用是均衡的,也就是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科学规范有同样的尊重程度。这不符合科学建制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说明科学共同体不同成员掌握科学的程度差异。这里,我要尝试地补充默顿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可被称为“圈层结构”的科学与社会关系模型,其含义是:被称为科学的那种社会建制,以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远近程度可区分为核心层科学、中间层科学和边缘层科学,大致是个分层的球体。

(1)核心层科学,即标准科学。首先,标准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条理化的概念体系。其次,标准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超国家、地域的。标准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自治共和国”,在这个自治共和国中,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这种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质一旦形成,不容易被科学的外部力量所改变。再次,就社会组织来说,标准科学主要寄居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其科学共同体成员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功利性很少起支配作用。

(2)中间层科学,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首先,潜科学通常指尚未成熟、还处在幼芽阶段的科学。在库恩眼中的就是“前科学”——缺乏“范式”的有效指导,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当“范式”确立时,“前科学”可转变为标准科学。

其次,应用科学也不同于标准科学,它并不将追求知识概念体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其概念体系也没有标准科学那样完整,目标设计更多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共同体除科研人员外,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甚至企业家。经济、社会利益是研究的动力来源。

再次,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维护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基本原则

从科学的“圈层结构”可以看出,科学被“歪曲”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由内向外扩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科学权威控制力被过度削弱。因此要防止科学被“歪曲”,关键是保持核心科学科学权威控制力对外围科学的影响,避免外围对科学核心的影响,即保持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单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在科学评价、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传播、语言使用这四个环节强化科学权威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l)根据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圈层结构”模型特点,在科学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评议制度。首先,在核心科学部分,实行同行评议制度,避免外围因素对科学评价的干扰,保证科学的自主性。其次,在中间层科学,可以采用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再次,边缘层科学可以偏重于外部评价。

(2)标准科学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传统性

波兰尼认为,“原创性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库恩发展了波兰尼的思想,他从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来考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即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纪律加以约束、规范的活动,否则,科学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片面、过度强调发散性思维而忽视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精神特质(科学权威控制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用实证主义的话说,缺乏基本科学“范式”的创新思维被证伪,那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而己”。所以,在标准科学教育中应注意强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容。

(3)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4]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科学,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本文所说的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是说要分清科学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不同任务。在普通社会公众那里,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样可以避免公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于那些准备进入科学共同体的人来说,科学传播的任务就不再局限于边缘层和应用层科学及科学精神等,还应该包含标准科学所应严格遵循的科学规范,尤其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特质。

(4)注意防止科学传播过程中语言的误用。

科学研究中使用专门的术语,科学由核心科学向外层科学扩展时也应体现这些术语的规范性,不能以随意性、自由化的态度来叙述。滥用科学术语,会极大地损害科学信息的科学性及知识性。当前,应特别注意反对让外行在媒体上滥用科学术语。

参考文献

[1]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1页

[2]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3]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1年中文版,第23页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理解 篇4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研究

社会主义是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托马斯·莫尔岁编写的一部著作中所提出的理论,但因为当时欧洲还处于封建社会,之后有时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盛行,所以这个社会主义理论,就变作的空想的形式。当时的欧洲,特别是西部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当动力被重新的整合,即细化分工,以此刺进个领域商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加上海上新航路的拓展,和因为海运的发展而发现的新大陆,令欧洲的的市场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是扩展成了世界性质的市场,所以以资本主义为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全面的形成。这种资本主义的形式,虽然提高了当时欧洲的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提高了部分人的生活质量,但处于下层工人、平民的生活水平相对的却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而原本的贫困者,则变得更加贫苦,即资本主义中的“剥削”一词,准确的描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上层人与下层工人的关系。以客观的角度来说,虽然其中可能存在个别情况,但当时的总体社会现象,因为资本主义体制,而导致了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因此当时的无产阶级,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情况,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当时的社会主义仍然是空想社会主义,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空想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主义理论没有科学的、确切可实行的方法来改变工人阶级的生活。有的工人视工业机械为造成自己生活困苦的根源之一,从而用破坏机械的行为来替代驱除资本主义的方式。

到了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然后对空想社会主义内容中的不足和错误的理念进行改进并加以吸收,最后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令其拥有可实行的实际意义,而不再是满足于生活困苦的人民的幻想。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分析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科学二字,是为了区别与空想社会主义,表面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在马克思与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时,空想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部分人仍然在用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幻想”理念,用不符合实际的不可实现的观念来欺骗人民,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通过科学认知,来对社会关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行阐述、分析。在现代社会,其一线工人、劳动者,相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力,工资是偏低的。比如:房地产行业,最大的获利者并不是工地的工人,但他们确是整个工程中付出劳动力最多的,出现这种原因的是其工作内容较简单,属于专业技术较低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工地的工作很多人都可以做,也就大大降低了劳动价值,而中国的人口又较多,更加的让其劳动价值变低。但工地工人的确切劳动价值,即工人应当获得的合理的利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应当解决的问题。空想社会主义,只付出的承诺,没有合理的科学的依据,忽略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算解决了工人阶级的生活问题,但同时却不能保证社会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可以理解为不成熟的理论,也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理论,实践能力过于单一化和脆弱化,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手段,就好比彩色的气泡一般,看起来很美,但轻轻一捅就会破灭。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阐述了资本主义中因为私有制和垄断的情况,而出现的剥削劳动者合理利益的行为,然后提出可实行的社会公有制,由社会合理分配其共有的资产和利润,但其中最大的问题则是“社会”由何种形式存在和运行。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其意义在于适应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对社会的未来发展的存在着一种科学预见性,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阶级矛盾。其中包括社会发展中上级对下级的劳动剥削,因贫富差距而出现的歧视和差别对待,资产的合理分配及应用方式。在这其中,还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得以充分发挥它的效用。如: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多劳多得。但政府机构或国企,存在应付式的工作态度,一些人员因为只想拿工资混日子,导致没有进取心,造成工作质量较低的现象,只有在上级领导亲自下命令的时候,才会去认真对待某一时刻的工作,但时间一长,又会恢复原样。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令其工作技能减退,新知识也不能及时的学习,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意义,可以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最后参考得出的结果,来合理的分配工作,令不同的人员拥有符合个人标准的职位和工作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可以说是不断改革使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减少因为贫富差距造成的阶级矛盾和权利的不可理分配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情况。在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消除专制制度所产生的弊端,如:个人因素导致的公私混淆(即以权谋私、以结党营私等行为),其中的实践,则可以解释为社会在未来的发展情况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稳定性。

结语

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科学性,令人们意识到社会主义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即:过于片面的强调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忽略了国家当前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反之也是如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就是针对社会主义与中国相结合出现的问题,来反对照搬社会主义那美好而脆弱的理念,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是根据需求关系,来利用科学社会主义解决“发展需求”所出现的问题,科学理解则是对中国特色的理解。

摘要: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是让社会主义摆脱空想和理论,进入实践的重要步骤,是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为目标的研究和分析所得出的理论与真实情况的合理结果。通过对以前的社会主义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互结合而进行综合思考,以现代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为基础,与时俱进为中心,以社会主义的要义为实际方法,来促进中国在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科学理解,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帅.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存在问题[J].华章,2014(16).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报告 篇5

校团委:

按照学校推优安排,根据《重庆理工大学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实施细则》文件精神,我院团总支各团支部通过召开团支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对提名学生进行认真考察,并征求院党支部的意见。学院团总支在征求学院党总支意见的基础上,对推荐对象作进一步考察、审核,现推荐王莉等44名同学为2012年上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候选人。请批示!

附:优秀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汇总表

社会人文科学 篇6

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精神,必须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意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解释力和影响力。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可以预知、预判、帮助人们获得生产生活实践可靠性的知识体系,在社会运动越剧烈、社会发展越复杂时越显重要。在近代西方,当社会生活日益结构化、大工业生产和城市化日益盛行之时,社会科学也作为越来越独立的学科体系占据了人们的上层建筑,指导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没有像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对思想意识的引领、对社会经濟规律的解构以及对国家社会治理体系机制的建构等作用,西方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步就是不可想象的。

就我国而言,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改革之路“摸着石头过河”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已经走过将近四十年历程之后,让哲学社会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自觉地把哲学社会科学奉为我们生活的导师、沿着哲学社会科学指引的道路理性地向前推进改革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 篇7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集中到一点, 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 它的理论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 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 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之一, 是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一直为建立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在党的八大前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 就进行了初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 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21世纪以后, 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就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好会议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前, 我国只有构建起和谐社会, 才能保证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 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逐步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然是或者说更加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 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经济也将停滞乃至倒退, 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要以极大的精力, 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 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政策以及教育、协商等多种手段, 善于解决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矛盾, 防微杜渐,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靠发展, 二靠公平, 三靠统筹兼顾。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综合国力增强了,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有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没有发展,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当前, 改革已到关键时候, 更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举例说明, 当今, 非洲不少国家处于饥荒、战乱之中, 哪有和谐可言呢?可见, 发展对于社会稳定之重要。当然, 我们所追求的是科学发展, 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协调, 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

是不是有了发展, 就有了社会和谐呢?回答是否定的。要实现社会和谐, 还要有社会公平正义这一基本条件。没有公平, 势必社会不稳。如果国家总体上有了发展, 但只有少数人富裕了, 大多数人贫穷落后, 少数人拥有各种发展机会, 而大多数人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 社会一定是不安定的, 更谈不上团结了!比如, 中国历史上曾爆发多次农民起义,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社会不公平, 所以, 农民起义往往打出“均贫富, 等贵贱”的口号;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时, 说:“我们没能加强党的领导和实现社会公平, 导致极少数人一夜暴富, 而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在下降!”再比如, 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很发达, 但缺少公平正义, 因而, 游行示威不断, 社会潜伏着许多不安定因素。所以,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 实现最广范围、最大程度的公平。实现公平首先要力求起点平等, 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 通过政府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对国民收入再分配, 以实现尽可能的平等。我们要把多数人的利益, 多数人的愿望, 多数人的意见, 多数人的情绪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每项政策出台都要坚持总体受益原则, 尽可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各方面群众的教育引导, 使群众正确认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逐步完善社会调节机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把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和愿望主张引导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来。

构建和谐社会, 还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种关系。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 现阶段社会结构也极为复杂, 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商业者等若干阶层。由于这种复杂性, 加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造成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出现了若干弱势群体, 他们游离在社会的边缘, 在医疗、社会保障、升学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属于“盲区”。这些状况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潜在威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 就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地区、部门、阶层、民族、城乡之间的关系, 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建设。人民, 也只有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切成就, 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成员在内的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尤其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 共同奋斗。因此, 必须实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战略方针, 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人人共享和谐的生动局面。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 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更高的内涵。我们必须汲取历史的智慧与启迪, 坚持与时俱进, 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全民共同努力, 才能谱写和谐社会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 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前, 改革已到关键时候, 更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还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建设。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切成就, 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成员在内的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

浅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篇8

关键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差异,应用

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社会学是培养批判思维的一类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区别在于三大方面: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自然科学是深究存在于世界上的永恒的真理, 社会科学则是对现实社会的解读, 也就是了解已经形成的世界。本体论方面的差异又导致认识论方面的差异。认识论即对人类知识起源、本质等的探索。自然科学寻求的是通过典型的例子可以了解一类的东西, 比如说如果了解了一个圆就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社会科学是想要了解所有个案组成的总体状况。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为了说明方法论的, 方法论方面自然科学家更倾向于通过实验的方法, 能更好地隔离外在的一些影响因素;但是社会科学家们运用观察数据, 这些观察数据是一定会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 没有哪个实验是能够纯粹的排除外界的影响, 达到自然科学实验的效果的。

研究对象及其与研究者关系方面的差异。在这方面, 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其中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却是人的活动, 就是人的心理或者现实行为本身。自然现象是外在于行动者的, 或者说是没有意识的客体存在, 包括自然科学家在内缺乏与其直接沟通的纽带;但社会科学家却可以与其研究对象进行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与自然科学相比较, 社会科学所进行的研究很少是能够在实验中得到确定数据资料的。正如上文提到的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那样, 对于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 社会科学中要探究的社会个体与自然科学中的一个个分子结构相比是不断变化的、非常复杂的, 难以在实验中情景模拟出来或者对其进行控制。接着, 实验中的数据分析与真正在社会中存在的情境还是相差甚远的。即使实验取得成功, 在实验外、真实社会中效度也不见得那么完好, 说得更直白一些, 实验根本无法反映社会中的情景。还有一点也是社会科学无法从纯粹实验中获得精准数据的原因:社会伦理的限制。比如, 检验儿童是否具有对毒药的天生免疫力?类似的实验在社会伦理上来说是肯定不允许做的。

二、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必要性

1. 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客观。所谓客观, 就是要尽可能地排除主观因素对研究对象的部分影响, 但是就上文提到的社会科学由于无法完全进行精准的反复实验, 从而社会科学要比自然科学研究更加具有主观性。

2.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精确。社会科学方法更多的是定性研究, 自然科学方法更多的是定量研究。由于社会个体自身具有的能动性、变化性以及随机性导致其具有定性和不易操作, 自然科学中许多定量分析方法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 帮助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精确, 增强其可信度。其实, 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把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进行了适当结合, 从定性研究开始, 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数量关系的认识, 进而发展为定量研究。尽可能多的用数学语言对个体行为进行描述, 概念操作化。对各变量之间进行量化, 做出对人、对社会中现象的合理以及精准测量, 找到存在与社会个体以及社会现象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局限性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 都追求客观性、有效性, 但是社会科学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方面。比如关于人文社会方面。所以在接纳并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 社会科学也应该就其自身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创新自己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实验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在进行社会科学的相关实验中, 即使对实验的相关活动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 但是却还是无法避免社会个体自身存在的有意识、有认知所导致的实验结果的偏差。实验的对象是存在自身想法的个体, 所以在实验中, 实验的主体和实验的客体之间是无法彻底避免相互的意识、认知。并且在社会科学的实验中没有像在自然科学实验中那些精准的物质手段支持。

2. 社会科学发展的滞后性。据资料记载, 美国社会科学院1982年才把社会科学第一次当做科学来看, 也就是说, 社会科学得到人们重视距今时间并不是很长, 是在八十年代才逐渐成为科学并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识;但是说到自然科学, 从产生到现在却已经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 自然科学要比社会科学历史长很多。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让人类所涉及, 无论是知识还是学科研究都相当丰富和完备, 社会科学尚处在初期描述性阶段以及定性为主逐渐加入定量研究的阶段。所以有的时候, 如果用已经接近完善的自然科学相关要求来对初期发展中的社会科学进行要求, 是并不太合理的。

但是我们知道, 现在自然科学的很多方法已经应用到社会科学中去了, 比如数学方法、观察方法, 定量研究对于社会科学来说不但不陌生, 而且应用的也是非常广泛了。其实,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自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也就表示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如果越俎代庖, 对于这二者任何一个来说都会产生极大的偏差, 但若是能够将这二者适度的相结合, 二者都会发展的很好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五个差异[J].科学学研究, 2016.

[2]陈其荣, 曹志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理解与解释”[J].浙江大学学报, 2004.

[3]王海传.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问题[J].前沿, 2002.

[4]罗运民.邓小平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及意义[J].贵阳师专学报, 2001.

[5]袁运开.自然科学方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 篇9

【真题回顾】

1. (2013·天津文综卷·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 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 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 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3)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4) 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1) (2) (3) B. (1) (2) (4)

C. (2) (3) (4) D. (1) (3) (4)

解析: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选项 (1) (2) 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 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进收入分配改革的根本措施, (4) 错误。答案选A。

2. (2013·北京文综卷·31) 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1) 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 (2) 加大研发投入, 推进科技创新 (3) 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 (4) 提高存款利率, 减少居民消费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 (1) 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2)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4) 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A。

3. (2013·广东文综卷·25) 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 中低产田约占70%, 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 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 拟到2020年, 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 改造中低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1)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扩大耕地面积, 增加产量, 降低农产品价格 (3) 实现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民收入 (4) 保障农民权益,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抓住题干“劣质土地效益低”、“改造中低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关键信息点, 说明耕地改造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利于现代化作业, 所以选A。 (2) 说法错误, 因为材料中并没有表明扩大耕地面积。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制度改革, (4) 不选。

4.[2013·新课标II卷·38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 指农村人口、畜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问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 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2004年, 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 (1公顷=15亩) 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 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 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 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 新增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 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 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 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 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生产发展”的有关考点。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 从中获得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 即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的相继入园、人口的增加, 特点是农民的入城、土地的集中于统一经营、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等。其次, 要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即提供了产业发展的机会、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的发展、统筹了城乡发展等。再次, 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既不能脱离教材, 又不能脱离材料。

参考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 带动了产业发展, 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 刺激了消费, 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亦可)

5.[2013·浙江文综卷·40 (1) (2)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1) 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 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 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解析:本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背景材料, 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第 (1) 问属于图表类试题, 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把握, 要特别注意运用图表的备注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第 (2) 问属于说明型试题, 试题的限定性知识点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涉及的知识点有: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等。

参考答案: (1) 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年—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 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每万元GDP的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下降;但是, 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需要加大环境治理能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 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6.[2013·全国大纲卷·38 (2) ]材料二为了有效利用土地, 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某村改变过去村民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统筹规划, 在高岗旱地种植高杆苗木, 其间套栽小苗、花草, 周边围栏, 既可护苗, 又可在里面养鸡;在洼地修建鱼塘, 集中养鱼、养鸭;在中间的旱地修建养猪场。养殖业的废弃物可制成有机肥, 有机肥不仅可以育苗、养鱼, 剩余部分还可销售。该村由此形成了综合立体开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每亩土地年收益由改造前亏损或微利变成盈利8 500多元, 全村年净收入达300多万元。

结合材料二, 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该村在土地集约经营上成功的经验。

解析:要正确解答本题, 首先需要考生对材料中的经验做法, 分层提炼概括, 不偏不漏;其次, 要结合教材中如何发展农业的措施运用政治术语, 总结经验。

参考答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综合 (循环) 利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 (若回答“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亦可)

【考点精讲】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 目标提出的原因:我们已经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目标, 现在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从微观上看,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 已经从温饱型消费, 过渡到小康型消费, 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 (2) 从宏观上看, 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我们现在的小康, 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艰苦奋斗。

(2) 本世纪头二十年, 我们要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时我国将成为: (1)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2)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3)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4)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5)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成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从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住房保障体系形成。

(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树立科学发展观

(1) 为什么要树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深入贯彻落实发展观,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格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主面和全过程。

【应试策略】

1.注意高考动向

2014年高考复习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分析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四个方面具体是怎样贯彻落实的。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政策的热点背景, 要特别注意2014年高考可能会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是如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2.走出五个误区

误区1:总体小康水平就是全体人民都达到的小康水平。评析: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 说总体小康水平就是全体人民都达到的小康水平, 显然忽视了这一特点。

误区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实现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评析:是人均GDP翻两番, 而不是GDP总量翻两番。

误区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以人为本。评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主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误区4: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发展, 就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评析: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而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误区5: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评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增长强调“量”, 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 更注重“质”, 片面强调经济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创新演练】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 最根本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

C.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D.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2.漫画《GDP》给我们的启示是

(1) 发展速度是关键 (2) 应该推动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 (3)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 (4) 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3.2013年5月13日,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必须创新体制机制, 要将增长的潜力和企业的活力有机融为一体, 形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在于, 它是

(1) 我国GDP高速增长的根本保证 (2)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3)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提 (4)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4.2013年6月22日, 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审议通过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 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大力发展旅游业, 从事旅游业取得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从事农业取得的收入。这一做法

A.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B.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C.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D.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5.埃克森美孚公司的《2030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 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高达42%, 煤炭也有6%的对外依存度。要解决这一困局, 我国应该

(1) 鼓励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和煤炭 (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3) 扩大生产规模促进能源发展 (4) 进一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6.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两天后,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自此, 中国大步迈入空间站时代。荣耀的背后, 是诸多中国企业做出的卓越努力。“神十”飞天, 更使中国企业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航天事业中的领先地位。神十飞天是再次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闪耀。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关键是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7.近年来, 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愈来愈高, 很多学者建议应该增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条款。增加这一条款有利于

(1)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 保护生态环境 (2) 增加社会财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完善环境风险防范, 保护人民安全和身体健康 (4) 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倡导绿色消费

A. (1) (3) B. (2) (4)

C. (2) (3) D. (1) (4)

8.2013年1至4月, 中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21%。其中, 制造业吸收外资方面, 外商更趋向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附加值和资金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以及研发中心;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提高。这说明

(1) 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下降 (2) 东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 (3) 我国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4) 我国吸收外资在区域结构上更趋于合理

A. (1) (2) B. (3) (4)

C. (1) (4) D. (2) (3)

9.2013年1月30日至31日, 全国医疗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五年医疗和生育保险工作, 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 围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医疗和生育保险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医疗保险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五项:一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和创新医保管理服务方式;三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制;四是强化医疗服务监管;五是大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结合所学经济知识, 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参考答案:

1.A B、C、D不是最根本的措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选A。

2.B漫画启示我们GDP的发展不能只顾速度, 而忽视质量, 应该推动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 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1) (4) 的说法显然背离漫画主题。 (2) (3) 正确。

3.C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体制机制可促进GDP良性增长, 而不是高速增长, (1) 说法错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体制机制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而不是前提, (3) 错误。 (2) (4) 符合题意。

4.D由题干“从事旅游业取得的收入远远超过了从事农业取得的收入”可知, D符合题意, 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D根据题意可以看出要解决的困局是天然气和煤炭对外依存度高, 据此判断 (2) (4) 应入选。 (1) 与材料主旨相悖。“扩大生产规模”是粗放型经营方式, (3) 排除。

6.C根据题干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这一信息可以判断, 其关键应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选C。

7.A增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条款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 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环境风险防范, 保护人民安全和身体健康。 (1) (3) 正确且符合题干主旨。增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条款对增加社会财富和转变消费观念无关, (2) (4) 排除。

8.B依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下降;东部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大下降也无法得出, (1) (2) 不能入选。外商趋向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 说明我国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 入选。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提高说明我国吸收外资在区域结构上更趋合理, (4) 入选。

9.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政府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国政府实施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政府实施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做到了统筹兼顾。

社会人文科学 篇1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学科建设, 使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一个跨学科、多结构、多层次的研究系统。特别是科技文献资源系统是一个发展的动态体系,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 其综合与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文献呈现出数量激增, 老化加速, 类型复杂, 形式与内容广泛、分散、交叉与渗透的状况, 这就造成任何一个图书机构都无力收藏所有文献资源。只有把各个图书资料机构和系统纳入全社会文献资源系统, 才能满足广大用户对高校人文社科文献迫切的需求, 这就使得建立健全高校人文社科资源共享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始于1957年, 发展至今, 形成了全国中心、地区中心以及各成员馆三级层次结构的文献保障系统, 初步实现了系统收藏资源, 面向全国开展培训、宣传、联机编目、馆际书目查询、导航、特色数据库、文献传递协调采购等服务。尤其是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项目, 顺应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国际潮流, 通过全国性和地区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连接进入“211”工程的各高校图书馆, 解决了广大研究者在文献资源上的急需, 在国内外图书馆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 该项目在全国的发展还不平衡, 在文献资源共享上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重复浪费、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 制约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均衡发展和繁荣。

二、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共享要破除的障碍

1.共享内容障碍

目前我国人文社科文献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 整体内容显得庞杂无序, 造成许多社科文献处于失控状态, 从而给用户对有用信息占有造成极大障碍, 严重影响着文献资源的共享 。同时由于社科文献内容的综合性, 使得社会科学文献分布极为分散, 存在大量虚假无用的信息, 给某一专业领域的信息获取带来不便, 使得信息顺利传播受到一 定阻碍。还有,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社科文献老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另外, 由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与机构性质不同, 造成了文献资源分布上的不均衡, 这种文献在传播利用中的不均衡效果, 客观上阻碍了资源共享的发展。

2.共享技术与资金障碍

高校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共知, 即成员单位需要获取彼此的馆藏书目信息, 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准确地向用户提高借阅或复制服务。但是在我国开展了馆际互借的大中型图书馆中, 有一半的图书馆很难通过联机公共目录可获取异馆书目信息, 网络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图书馆尚且如此, 而众多的小型图书机构能够通过联机公共目录检索异馆信息的比例就更低了。同时, 虽然最近几年, 很多图书情报机构基本实现网络化, 但目前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的网络化水平极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网络化程度高, 经济落后的西部和农村地区程度低;中国科学院系统及高校系统的重点大学图书馆网络化水平相对较高, 其他一般科研机构和院校联网率则很低。这些技术条件的限制, 必然影响文献资源共享的效率。

3.共享体制障碍

我国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大多按行政系统建制的, 条块分割, 各图书情报机构仅履行主管部门赋予的职能。这种各自为政的隶属关系使得各系统之间难以协作协调, 使得共享无法变成自觉行为 。另外, 这种体制还造成权威协调机构缺乏, 当某些成员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而发生违反协作组织的行为时, 协调机构常显得无能为力。这类问题靠地区和部门的非权威协调机构或几个图书情报的松散性的合作是无法解决的 , 必须有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进行指导、协调和干预, 制定切合实际的共享政策 , 确立明确的协约计划 ,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共享重复和无效的状况 。

4.信息环境障碍

我国过去重点发展自然科学。近年随着国力的增长, 人们也承认社会科学的重要, 实际中却不能真正加以体现。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 整个社会对社科的信息的需求并没有自然科学那么突出。这种社会环境因素也深刻影响着社科文献的传播与利用, 给资源共享带来各种阻力。同时, 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相关方面的人才建设, 高素质和复合型的图书情报人才匮乏, 影响着科技文献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

1.共享技术和法规体系

目前电信网、教育科研网及其他政府内部局域网之间已经基本实现互联互通, 高校人文社科网络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现有图书馆网络带宽与连接到桌面带宽建设, 保证资源共享时的网络速度。作为信息资源的中心网站, 服务器应尽可能架构在公网或教科网下, 提高网关的出口流量, 保证用户对资源的获取速度。一些共享的专业设施如专用网络服务器、交换机、高性能的大容量数字化磁盘阵等, 应该同时与图书馆网络系统同步建设。由于人文社科资源庞杂无序, 存在着大量虚假无用的信息, 为了体现投入最小而利用最大的共享优势 , 还需要利用网络技术的整合和优化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优化。各共享成员和协作单位应充分建立健全协作管理网络 , 利用网络公共平台集成整合及开发一体化的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体系。

高校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持续高效运行, 需要持续经费的投入和信息技术的支撑, 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规, 将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建设和维持文献资源共享活动的经费的投入力度等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高校人文社科资源共享, 重要的是必须改革目前由各图书情报机构的行政主管部门各自拨款的投资方式, 资金和投资权限由一个部门完成。这样能够保证对图书情报机构现代技术的投入, 优化共建共享手段, 加快高校人文文献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步伐, 为实现人文社科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创造条件。

2.共享功能体系

高校人文社科文献共享体系的建设, 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 联合目录统一查询。

现有很多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的馆藏书目信息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 当用户需要了解专业领域范围内文献资源整体状况时, 必须逐一登录不同图书馆。不同书目数据库进行逐一检索,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严重影响了文献的使用效率。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享功能应该满足用户能够迅速准确进行联网图书馆、文献中心、档案馆的馆藏书目信息一站式检索, 方便用户使用简明、清晰、友好的统一检索界面, 并进而解决异地图书馆自建的文摘库、全文库、图文影像库、多媒体库等特色资源库的跨库检索服务等。

(2) 文献信息数字化处理。

人文社科文献资料很大一部分是网上各种书目数据库、免费软件库等海量信息资源, 因缺乏统一管理, 导致网上信息泛滥,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另一部分是我们熟悉的原始纸质文献。这两大部分资料需要我们整合并进行数字化处理, 才能够成为供高校图书馆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平台, 该平台具备制作、扫描、文字识别、标引、排序、导航、发布、检索软件功能, 用以支撑特色信息数据的存贮、编目、分类、主题标引功能, 是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

(3) 后台管理的共享。

高校人文社科资源的共享必须遵守知识产权法,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必须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需要共享后台管理。这既可以合法开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 又能实现各个客户端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为人文社科资源文献共享提供可操作的现实基础。

3.共享服务体系

传统共享服务体系成本高、效率低, 高校人文社科文献共享现代化共享服务体系应该借鉴电子商务共享模式, 以集体契约精神为基础, 确立网络化存取和传递的主导地位, 根据实际情况在网络型 、集中型 、区域层次型和链式网络层次等四种组织模式中确定合适的一种, 提高协作效率和水平。同时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服务标准化与服务的个性化的关系, 个性化服务是深化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但标准化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 是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以收集整理和被动传递为特征的高校图书馆人文社科文献信息服务是一个巨大挑战。高校人文社科共享资源要破除障碍性因素, 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文社科共享技术体系、共享功能体系和共享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科资源,共享,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姚倩.广西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思路[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11) .

[2]孟雪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情报资料工作, 2001 (4) .

[3]于丽凤, 高波.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障碍新论[J].图书馆杂志, 2002 (10) .

社会人文科学 篇11

关键词:学科创新力 人文社会科学 综合指标评价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1-0098-05

1 引言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方案的多样性,核心指标评价方案就是选择少数能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本质特征的变量,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进行评价,它具有形式简单、数据可靠程度高的特点[1-2]。核心指标评价仍属于多指标评价的范畴,但是与综合评价比较,指标体系已经大大简化,因此可以看成是综合评价与单指标评价的中间环节。本文以创新产出作为核心指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进行评价,探讨运用核心指标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评价的必要性

2.1 现有大学评价及学科评价的不足

相关大学评价以及学科评价的评价方案大都包含十几个或几十个指标。指标的增加虽然能使我们深刻发掘大学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3],全面表述大学和学科的发展现状,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指标体系的繁杂有可能产生两种负面效应:

(1) 指标越多人们对评价对象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把握就越困难,对对象本质特征的认识就越模糊。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有两项基本功能:一是提供一套不同评价对象的比较结果,使各评价对象能据此客观认识自身的现状,并科学选择追赶的目标和路径;二是通过评价研究深化对学科创新力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为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分析框架。这样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研究就应遵循发散与收敛相结合的理论路径。通过发散思维,不断发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收敛思维凝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形成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整体认识。众所周知,学科创新能力是学科竞争力的核心,是学科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本质要求,对学科创新力的判断就是使用少数量化指标解释学科创新的本质特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的凝练和完善,有可能逐步上升为学科创新力的常规衡量标准。由此可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评价指标的筛选还能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活动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活动的互动。

(2) 指标体系的复杂化给数据收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数据匹配能力的降低有可能使评价结果偏离发展现实。在具体评价实践中,指标扩充产生的问题是数据匹配程度的降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必须有系统的统计和调查数据与其匹配。规范的统计体系、完备的调查系统和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的基础条件平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关学科发展和学科创新能力的统计尚未进入正式统计核算体系。现行的科技统计体系难以满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现实需求。

本文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否走一条简化的路线,即通过少数核心指标的提炼,对学科创新力进行评价。这样就需要探讨应采取何种路径对指标体系进行简化,运用核心指标的评价与综合评价又有什么样的互补关系等问题。

从目前检索系统的数据提供能力看,数据匹配能力最强的是论文指标、著作指标、报告指标以及奖项指标[4]。这些指标的匹配数据不仅统计口径规范、历史跨度大,而且开发出了大量的应用软件,可用以挖掘数据资源背后的信息。也就是说,以显示性的成果指标为主体,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体系不仅在逻辑上成立,而且在技术上可行[5]。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评价实质是对创新能力显性要素的评价,即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外部实现的评价,这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驱动要素的创新环境指标、创新投入指标,都可以不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而直接对环境和投入的作用结果即创新产出进行评价。这种技术处理更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驱动要素与表征要素的逻辑关系。

2.2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对创新力评价的理论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分析首先要研究学科创新的组织运行载体和学科成果的生产方式,然后,对影响学科创新活动的要素进行分解,揭示这些要素是如何影响创新活动的,进而阐明学科创新力的形成机制。要素分解和作用关系模型构建是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的两个关键环节。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是基于关系分析的过程描述。挖掘学科创新力的影响要素,探讨影响要素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的落脚点。

与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相比,创新力评价研究是对既成结果的评价。其直接测度物不是学科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种影响要素,而是这些影响要素相互作用所产成的创新成果,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全部体现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之中,学科创新力评价研究可看成是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研究的下游成果,其评价结果可为创新力形成机制模型提供检验的证据,或者作为创新力机制回溯研究的依据。

目前的相关评价,一般都是以构成要素的分析作为基础,因为这是解释表征要素,进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6-10]。然而,本文需要做出的重要理论划界是对学科创新力的驱动要素与表征要素的区分,以避免评价过程中的重复计算,因为驱动要素的作用已经体现在表征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之中。应该看到,已有评价方案的缺欠之一是在要素分解的基础上未做进一步的要素区分,而是将所有要素做平行处理,一并列入指标体系,这种处理方式导致的后果便是指标体系的复杂化和评价结果的失真性。

nlc202309031436

3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本文核心指标体系设计理论,本文选择学科创新力产出作为创新力核心评价指标,产出主要包括论文、著作和获奖。评价对象分别选择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中观评价对象,同时选择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科创新力作为宏观评价对象,通过核心指标评价结果分析,验证核心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采用专家调查表请学科专家和评价专家对指标权重直接打分。直接打分法无论是对于专家打分还是权重计算都较简便,如果选择的专家对调查领域比较熟悉,则专家打分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一般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查。选择创新产出作为学科创新力核心评价指标,在计算时,对专家给出的结果进行平均加权(核心评价指标及权重见表1)。

对表1中的创新产出各指标进行权重总排序计算,计算方法为:W=R1*R2*R3

(1)WC11=RC1*RC11, WC12=RC1*RC12, WC13=RC1*RC13, WC14=RC1*RC14, WC21=RC2*RC21, WC22=RC2*RC22, WC23=RC2*RC23, WC31=RC3*RC31, WC32=RC3*RC32, WC33=RC3*RC33。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 样本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评价比较

4.1 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中观评价

以南京大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作为中观评价对象,这些学科的学科创新力评价指标统计值如表3所示。为便于将学科创新力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将各指标统计值T同一量纲,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归一化值T'。处理方法为:(2)按照式2计算得归一化后的指标统计值,记上述各学科所在院系的归一化统计数据矩阵为Pi,例如,将历史学归一化统计数据矩阵为

P1=[0.1875,0.0410,0.0831,0.0816,0.1693, 0.0667,

0.0000,0.1429,0.1360]

新闻传播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图情档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语言学,戏剧影视艺术,哲学归一化统计数据分别记为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各学科的学科创新力按式3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Ii=∑Pi*WT (3)

可以看出,南京大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和哲学学科创新力比其他学科的学科创新力有较明显的优势,其中文学的学科创新力最强,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和心理学学科创新力处于较弱的位置,其中心理学学科创新力最弱。

4.2 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宏观评价

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作为宏观评价对象,采用核心指标进行学科创新力评价,得出管理学、哲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学科创新力如表5所示。根据专家问卷回收意见,统计时间为三年,为便于比较,取2007年至2009年。

按照式2计算归一化后的指标统计值,并按照式3计算人文社会学科各学科创新力,评价结果和表6所示。

可以看出,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力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这与今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经济学领域学者不断探索是一致的。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学科创新力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文学、历史学的学科创新力与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的时代厚积薄发,文学和历史学领域的学者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不断推陈出新是一致的。而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民族学、体育学、宗教学、统计学和考古学学科创新力处于较低水平。这与这些学科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如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或者这些学科属于传统学科(如考古学)或相对固定的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如统计学、宗教学等)导致创新空间较少是较为一致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科创新力核心指标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大致状况。

4.3 学科创新力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的综合评价(中观)[11]和核心评价(中观),以及全国范围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去掉南京大学不包含的学科)核心评价(宏观)进行排序,详细排名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到,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创新力无论是用综合评价还是用核心评价,得出的评价排名都较为一致,这说明,无论是哪种学科创新力评价指标都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个学科创新力在各个学科整体中创新力所处的水平和位置。

从表7可以看到全国范围的学科整体创新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教育学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中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南京大学教育学学科创新力水平低于全国范围的教育学平均学科创新力水平,这与南京大学的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状况也是相一致的。全国范围的学科整体创新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图情档学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中则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这说明南京大学图情档学学科创新力水平高于全国范围的图情档学平均学科创新力水平,这与南京大学图情档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相一致的。全国范围的学科整体创新力较强的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和管理学对应的南京大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历史学学科创新力也较强。上述分析说明南京大学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除了少数学科如教育学、图情档学,其余学科的学科创新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学科整体的创新力大致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述分析说明,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核心指标评价,对学科创新力进行横向和纵向角度的比较,即将同一学科的不同单位以及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把握和分析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点,帮助决策部门调整科研资源的分配,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率,帮助研究人员调整研究方向,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

5 结语

nlc202309031436

本文通过对现有大学评价及学科评价的分析以及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形成机制的研究得出采用核心指标评价的必要性。然后根据核心指标体系设计理论,选择学科创新力产出作为创新力核心评价指标,产出主要包括论文、著作和获奖,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分别选择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中观评价对象,同时选择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作为宏观评价对象,最后通过核心指标评价结果分析,验证核心指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杨建林,苏新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2):5-8.

[2]钱玲飞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多层次评价体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2):236-240

[3]陈仕长.S研究所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7.

[4]王章豹等.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1-8.

[5]Perrin, Burt. How to--and How Not to--Evaluate Innovation [J]. Evaluation,2002,1(8):13.

[6]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04.

[7]顾国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初探[J].中国市场,2008,(39):118-119.

[8]李文辉,林卓玲.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07):325-327,353.

[9]Shen Xiaogang. The Index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Modeling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C].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2010: 839-845.

[10]Zhao Shuxin.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2009: 220-225.

[11]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综合评价体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227-232.

作者简介:钱玲飞(1979-),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学博士研究生;杨建林(1970-),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邓三鸿(1975-),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

科学技术社会评估引论 篇12

一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背景

科学技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与启蒙运动的理念息息相关:人类希望获得个性自由和身体解放,那么科学技术就通过装备制造帮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技术、工艺升级扩展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空间,通过发明创造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时的科学技术史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并服务于特定的社会需求。但是,到了20世纪,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新工艺、新技术的利用远远超出了人类原有的生产生活范围,开始从中观层面扩展到了宏观太空和微观世界,原本很多仅是停留在人类想象中的梦想开始逐步变为现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航天技术、试管婴儿、计算机芯片、核武器等的发明。与此同时,这些技术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地被证实,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的折磨,根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8月,广岛因受原子弹爆炸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25万。2011年9月1日,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目已达到临界点,相撞的机会大增,并威胁1000个人造卫星的安全。该报告称,地球轨道上已有2.2万余件可以侦测到的太空垃圾,其中不少是发射导弹后被摧毁的卫星碎片。太空垃圾不仅给航天事业带来巨大隐患,而且还污染了宇宙空间,给人类带来灾难,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脱落,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多年来未受到科学研究界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于它们所取得的成绩来讲,显得微不足道。人类发明了各种航天器大大地推进了通信技术、气象预测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正面效果,而太空垃圾的制造也并非有意而为。二是基于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认识,科学界假定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而得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现在转移到未来。针对成千上万的太空垃圾,科学家也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案,比如激光发射器、太空垃圾收集车、定位跟踪、自杀卫星、空间工友等等。但是这些解释,并不能取得公众的充分谅解,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世界末日的传言愈演愈烈,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出现了矛盾,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了担忧,而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也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重新确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自律的力量,按照自身发展的逻辑前进,支配、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发展。90年代美国政府的制造业扩展伙伴计划(MEP)帮助企业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大大地推进了中小企业生产现代化的能力,企业获得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创造的新方向。这一事件并不支持上述观点,反而证明社会调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社会建构论强调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价值的社会赋予。一战期间,德国科学家沃尔特·纳斯特和弗里茨·哈伯用氮和氢成功地合成了氨,德国因此能在很长时间内顶住英国海军切断天然硝酸盐供应线造成的压力[1]。这一事件将科学技术引入了国家政策的范畴,成为科技反作用于社会的典型事例。关于如何构建科学技术、社会、人类及其周围环境的友好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技术整体论认为社会与技术之间的互动作用促使社会技术整体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物理要素的永恒流动和进化之中[2]。基于此,除了推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更加广泛的受众、更多角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加以研究,这也是对目前科技评估的有益补充。

二科技评估的争议及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内涵

迄今为止科技评估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1966年美国国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科技创新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报告,1967年该委员会主席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成立技术评估委员会的法律草案,旨在引起国家对技术评估的重视,并将赋予其制度化的法律地位。经过多次讨论协商,1972年9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颁布了《技术评估法》,并批准成立专门的技术评估办公室和技术评估理事会,法律明确指出理事会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效果,为国会决议提供信息支持。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形势和政策的评估,80年代初,国会科技选择评价局和法国国家科学评估委员会开始负责这一工作。1986年日本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编制了“研究评价指南”,为国立研究机构的科技评价规定了具体的标准,其后日本政府先后编制、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实施办法指南》等,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确定了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时期、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实施办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评估也迅速发展,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科技评估体系。随着科技评估的发展,各国政府逐渐把科技评估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长期以来,关于科技评估的内涵及操作存在着一些争议:(1)在科技评估中对于“科技发展后果”的界定大多数仅仅是指其实现的直接后果,而不能充分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因此而产生的间接影响;“科技发展后果”大多数作为事后评估,很少在假设某项科技成果已经运行的基础上,对其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2)科技评估中过分强调科技首次引进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忽略了科技本身可能存在争议的伦理、道德问题;(3)与上一问题相对的是,科学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创建一个对于科技影响的具有中立价值的评判体系,这也就更使得伦理问题没有立足之地。

这些争论为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奠定了基础,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引入科技评估,不仅应关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还应加强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和规划研究,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价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发现机制研究,也就是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文化、伦理等多个维度来讨论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前景和风险,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联合评估;(2)规避科学技术风险的政策研究,主要是制定抵御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战略政策等,将科学技术发展的自发性和政策的调节性结合起来,旨在弥补科学技术自发性发展的盲目性;(3)研究科学技术的发生机制,科学考察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要求结合起来,旨在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应有方向;(4)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方案,旨在针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作出政策方案上的回应,包括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执行步骤等的综合战略。

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一研究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需要形成一个囊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心理和伦理学的综合性研究体系,充分借鉴多学科知识,围绕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发展框架、合意性、可接受性进行社会对话,并最终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

三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方法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系统分析的方法总和。系统分析的特点不是在于方法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而是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处理问题,特别是管理领域所产生的方法。因此,在讨论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实际方法学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其起源——系统分析法。

20世纪著名的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首次提出“系统”一词,使系统分析的观点和方法得以更好地从各具体学科中抽象出来,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系统分析[3]。系统分析的方法最初是由美国兰德公司开始应用,当时该公司主要通过这种方法解决区域内的军事管理、工业应用、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系统设计和相关问题。系统分析方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需要全方位地掌握相关数据,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其他一切对于解决问题有关的因素。基于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方便地设计和解决工业、交通、国防等综合性的问题,但是该方法并不只强调分析解决问题,它还注重知识的引导、政策指导。系统分析法与组织管理运行联系较为密切,对于改进、发展、调整组织管理系统,推进组织创新。旨在帮助人们在做出决定或选择行动时,通过对自己的目标系统、成本-效益、实施项目的风险定量比较等等,提出备选政策或战略,进而作出更有效的管理决定。近年来,系统分析法逐渐整合为两个方向,一是高校和科研机构把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在一些研究领域逐步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一是从作为分析经济合理性的应用工具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通过弧形分离的状态,逐步走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体系,运用数学工具和经济学原理分析来研究社会系统问题,涉及世界、国家工业、科技、国民经济等的发展规划等等,在解决有风险的、不确定的经济社会政策方面、改进决策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评估即是属于后者。

当前,系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各种研究方法已经日渐成熟,体系已经构建得较为丰满,基本可以达到全面考虑各种维度的各种属性或功能的目的。具体而言,系统分析法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确定问题,也就是确定现实情况与理想需求之间的差距,要求明确问题的本质、范围、时间、程度等等;(2)设定目标,即根据问题的状况,结合受众的需求,设定明确的定量或定性目标;(3)调查研究,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为作备选方案作准备;(4)提出备选方案和方案评价标准,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设计问题解决的若干方案,提出方案评价的标准和基本条件;(5)方案评估,在充分考虑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情况下,收集多个利益群体的代表意见,评估并确定最后方案;(6)提交选定的方案,向客户或主管部门提交选定的方案,并说明选择原因。

今天,人类处在一个根本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高度变化的科技时代,任何不经意的未加考虑的新设备或新技术的发明都可能对地区、国家,甚至全人类造成不可逆的负面结果。利用系统分析法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评估,不一定拘泥于上述的6个步骤,重点要在考虑常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入道德、伦理评价的视角,不断改进数据、方案搜集的方式方法,通过问题专家的参与、充分发挥公共话语权的作用,建立技术风险预警机制,防止可能出现的冲突;同时及早识别可能需要的科技创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可以减少像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那样的后果,另一方面也是推进科技与社会互动的有效途径。

四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案例分析

事实上,科学技术的社会评估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到了科技发展过程中。纳米技术自出现以来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上世纪90年代,公众对于纳米的认识是极少的。在同时期的科学杂志中,“纳米”一词总是被冠以“好的”这一前缀,文中也多引用正面的看法,区别于多数具有负面公众形象的火电厂、化工厂等,纳米技术承诺给公众更好、更清洁、更美好的未来,也因此通过感兴趣的公众和公共媒体,纳米科技与国家政治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但是2000年以后,纳米技术的二重性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纳米技术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威胁被公开讨论,纳米技术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比如皮肤对纳米材料的吸附及其对皮肤的毒性(某些化妆品已含有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进入饮用水时与水中其他污染物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纳米颗粒在水中如何起毒化作用;纳米颗粒对操作者肺部影响的研究和在通风道中纳米颗粒对动物的影响;沉积在海洋或淡水水域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某些情况下,纳米颗粒可能吸收或释放环境污染物。

针对这一问题,各国政府部门将科技评估人员、咨询专家、纳米技术专家联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明确这一讨论的目标——纳米技术的发展方案。其次,针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多个组织进行了公众调查和访谈,以公众参与的形式启动了纳米技术负面影响的发现机制。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完成了一项人们关心纳米技术问题的调查,美国公众更关心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小监视产品可能造成个人隐私被曝光,以及纳米技术可能会导致美国更多就业机会流失的问题。而科学家则关注许多纳米材料极难回收循环利用,其废弃将浪费大量资源,同时纳米材料可能存在着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纳米材料的废弃将污染地球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不同人群的参与保障了这项讨论的多学科、能够建立起纳米技术风险的多领域发现机制。第三,问题专家参与,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风险制定抵御政策。2003年以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工学院也编制了很多建议,主要是在纳米材料生产过程使用预防手段,旨在将纳米技术的风险降至最低。美国学者米勒出版了《纳米技术手册:商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法》,该书重点针对纳米科技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探讨政府为迎接纳米科技需要做哪些准备,详细阐述了纳米科技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分析并确定了纳米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四,对于纳米科技的深入讨论由公众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纳米科技未来走向的问题随之被重视起来,专家们提出了多个备选方案,各国也有针对性地作出了选择。2001 年,日本在召开 “推进重点领域战略专家调整会”的基础上,确定了纳米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应用纳米技术制成的信息通信元件,具有环境适应性的高增值材料和微量影响环境因素的管理技术,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小系统等等[4]。2006年美国国家纳米计划拨出3900万美元用于支持纳米技术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研究以及这些影响的风险评估,这笔资金接近纳米技术研发总投资的4%[5]。在此过程中,纳米技术的社会分析充分地融合了多个领域公众、专家、政府管理部门的意见,虽然现在各国的政策和方案取向有所差别,但是基本保障了评估的全面性。

同样的过程出现于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过程中。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8.8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自动停止运行,但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紧急发电机却全部停止运行,不能继续对核反应堆进行冷却。事故发生之后,日本政府迅速明确事故后遗症,在居民生活、食品安全、核电站的修缮等方面作出反应,同时根据国际社会的要求,对于污染物的排放也作出了较为妥善的处理。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基础上,日本当局组织成立专家对该事件的深层次问题予以确认。随后,日本国内和国际专家介入调查,4月,日本首相菅直人称将成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独立调查委员会。5月,日本官方宣布,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派团于5月24日至6月2日访日调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7月,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长谷川闲史在记者会上就今后的能源政策表示,逐步减少核电站是“最现实的路线”,认为政府应该促进核能及化石燃料替代能源的利用。4月26日,来自福岛县的150多名农民聚集在东京千代田区东京电力公司总部门前举行抗议集会活动。他们手持标语,不停高呼“不要核,要农业”的口号,强烈要求东电尽早结束核危机,并赔偿农户损失。面对各类国际公约的过时性和日本政府执行力上的不足,国际社会也介入了事件的处理过程中,4月17日,美国制造的机器人进入反应堆厂房探辐射量。法国阿海珐集团向灾区送去防护服、口罩、核电站员工专用手套等装备,并派去核电专家和技术人员,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赢得了核泄漏处理的先机。此后,事故的发生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核技术政策的讨论。4月15日,日本《朝日新闻》主编船桥洋一在亚洲博鳌论坛上表示,日本国内目前有核电站45座,此次福岛核电站事件后,日本可能在未来30年都不会新建核反应堆。6月20日,在维也纳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部长级核安全大会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王毅韧说,国际社会应总结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完善核电安全标准。统观日本核事件的处理,虽然表现出了稍许的差强人意,但是对于核电技术的讨论基本上也包括了问题确认、调查研究、群众和专家讨论以及政策选择等内容,这也正是科学技术社会评估的基础和起点。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迫切需要建立起对其的合理态度,包括科技的副产品、科技风险、扩展科技边界、有效的科技干预等等。我们留给后代人的财富,取决于我们拥有的科技,同时我们的科技观也有重要的意义。社会评价以各种方式将各种社会群体中的人联系起来,作为一种特殊的与相关学科关联的科研活动,这些信息供应给媒体、反馈给公众,作为建议提交给政策制定者,正是塑造公众对于科学技术态度的重要途径,是现有科技评价的有利补充。

参考文献

[1]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

[2]李三虎.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J].探求,2003(1):34-42.

[3]Ludwig von.Bertalanffy,”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development,applications”[M].NewYork:GeogreBraziller,1968:4.

[4]沈海军.纳米科技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8.

上一篇:成果辐射下一篇:出版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