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精选12篇)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1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
作为受到世界社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化的社会转型, 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不同的是, 中国采用符合中国特色的转型路径, 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科学学者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需要结合过去与现在进行分析, 将问题放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转变层面上。强调关注转型社会过程中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中国有学者指出, 研究社会转型最常使用的范式是私有化、世俗化、市场化和民主化, 而中国喜欢将转型视角用来进行研究。然而, 我国社会转型研究却很少有人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接触学习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把美国心理学体系看作普世化良药, 并没有结合我国现状提出符合国情的问题, 对概念进行提炼, 对理论进行拓展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之外。莫斯科学者维奇曾指出,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和理论内容是结合自身紧急的社会问题存在的, 并没有真正在实证的研究以及理论的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取得的成绩除了在方法技术上, 还有就是被当作科学探索对象的社会化心理学语言。所以, 如果我们抱着研究美国社会问题的心情查看美国的文献, 只是抽象化地解决美国的问题, 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科学领域研究中, 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
对社会心理研究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总是乐于将研究停留在群体或个体的层面, 缺乏对宏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奥尔波特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试图对他人如何从情景暗示、实际情况、想象情景等方面对个体行为、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进行解释。也有学者指出, 个体心理学包含了在整体意义上和本质上的群体心理学。莫斯科学者维奇认为, 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否定了存在的社会心理学, 而是将其视为个体的相加, 应当排除社会放置在行为中的想法。他用社会科学囊括社会化心理学, 但大多数研究者却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的行为来研究, 并将其视为行为科学。阿布拉姆斯和豪格曾提出, 形成社会化心理学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 还原主义者将个体心理视为社会心理。由此, 对于转型社会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从社会现状着手。
二、社会学与个体社会学研究
在社会学起源之初就存在整体和个体两种社会学, 前者是对于社会整体的关注, 后者是对于社会个体的关注。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人对社会的运行规则、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性质方面进行研究;米德、韦伯、帕累托等人对社会集体中行动的差别、社会成员、社会运行规则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双重范式”的转变之路导致两种社会学的行动产生, 一种主要强调态度、动机和意图的心理理论社会;一种主要强调符号、惯例、规范和价值的文化理论社会。利用行动文化面对社会群体、行动群体等形塑、改变和建构联系进行理解并能解释。由于这样综合文化的性质很难进行明了解释, 用语言和经验难于表达清楚, 因此常被称作社会化的厌倦、不适应、情绪、气候、乐观主义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关注社会与人情景交互过程。20世纪90年代, 爱德华·罗斯和威廉·麦独孤相继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丛书, 奠定了社会学心理学基础。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对所属的政治制度的制约作用等。同时, 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 反映在法律、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教育、社会政治与道德为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和性格, 反映社会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性, 以此研究民族精神。他指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不是永远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化变迁而改变。19世纪中叶, 哲学家黑格尔首次系统地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范畴研究了社会心理, 他认为整个自然、精神的世界具有动态性, 并试图揭示运动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黑格尔从哲学体系中探索社会心理, 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看做是内容十分丰富的两个层面, 把社会心理看做历史的、有机的整体结构, 从多个层面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墨菲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一边是强调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 一边是强调团体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梳理时, 启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解释, 利于继续研究和继承社会心态。威廉曾说, 在人类的聚合和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群体心智, 而这有别于个体心智, 是真实意义上存在的。塔德则认为, 在社会中的模仿和发明是由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学者看来是在传播和扩散社会心态, 它的实质就是模仿。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提出, 社会心理学必须建立在具体而实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上, 而拒绝缺乏根据的研究。而对于中国来说, 社会公共治理程度、贫富差距、体制乏力等现象不容小觑。针对诸多社会性问题, 许多学者也分别从政治体制改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提升, 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调和以及群体、民族关系提升, 危机处理预警机制以及社会矛盾和网络集群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提出要将社会心理问题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同时, 加大社会心理学研究力度, 从实际操作和应用角度实施关注社会心理学, 尤其是当前的社会普遍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排斥诠释方法和实证论的手段上, 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范式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对于当下的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才有意义。
四、关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稳定性的特点分为四个结构, 包括变动性的社会心态、阶段性的社会心态、超稳定的社会心态和稳定的社会心态。处于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心态, 既能够出现明显、快速的变动在社会转型、变迁的过程中, 比如, 在对社会的认知、感受和态度等评价性和情境性的内容之中;也可以沉淀在某个稳定的时间段之内, 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内容, 如社会的信任和稳定等;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则是变化非常地缓慢, 比较稳定的阶段。社会性格是社会心理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影响社会心理的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影响的, 从开始到现在展现的是逐步内化了的过程。
五、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心理优化建议
1. 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是成熟的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特征, 在社会转型期间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 个人在经历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调适失败, 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现象。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干预, 容易引发个体无限放大消极情绪, 并且寻找极端释放手段的行为。例如,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性行为。政府是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关键角色。组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疏导机构, 建立预警机制, 系统地制定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
社会心理问题多由公平感的满意度缺失产生。这其中对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引起的不公平感, 需加强法制建设, 维护公民正当的合法权益, 高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兼顾劳动力结构, 合理布局、增加就业岗位。同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逐步弱化不公平感, 从实际角度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3. 加强文化思想意识建设,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思想意识的统一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通过舆论宣传建立核心思想价值, 强化理想信念, 可以有效地强化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开展易实施的教育课程, 加强对病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 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人们认知过程的重新构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基于实践基础得出的, 要有理性的依据作为支撑。通过有效的宣传, 可以加强科学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导向性和凝聚性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的行为,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意识。最终, 从情感上形成凝聚力。
六、结论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转型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在大量的关于转型社会资料研究面前, 却极少有人提到转型社会后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式及其所具备的特征, 对有作为的学科著作进行分析, 强化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宏观的社会心理研究是在群体论消失20多年后产生的, 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和表征理论, 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等, 得到一些启示。对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研究, 必须从实际面临的现代问题进行解释, 需要从社会着手, 而不是独立的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是放置在社会的转型中, 是这个时代情况的反映, 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 维持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发展, 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4 (01) :104-124+244.
[2]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 2014 (04) :1-23+242.
[3]郑海祥.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适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1) :17-19.
[4]刘慧君, 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 2012 (02) :42-51+124.
[5]爱尔维修.精神论[M].莫斯科:苏联社会经济书籍出版社, 1938.
[6]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63.
[7]Lewin 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Westport, CN:Greenwood Press, 1975.
[8]范和生, 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66-73.
[9]孔维恒.举例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的转型[J].赤子 (上中旬) , 2015 (06) :116.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2
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默顿于20世纪30年代末发表的博士论文成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并开创了传统的科学社会学学派,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到60、70年代,社会建构主义学派在西欧兴起,科学知识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科尔试图在默顿学派和社会建构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在论的`建构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
作 者:林庆利 LIN Qing-li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7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C912.67关键词:默顿 “默顿命题” 社会建构主义 科尔 实在论建构主义
论我国社会女性社会学研究特点 篇3
【关键词】女性社会学;中国;性别;本土
我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近些年来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但是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仍无法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成熟。
一、中国女性社会学定义
当前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概念和定义还处于初探阶段,我国女性学的定义解读主要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和理论进行的,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和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社会关系当中女性问题机制的学科。笔者根据国内当前的研究成果将女性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要素概括如下:
(1)对于性别制度在研究成果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当中女性主义及性别理论是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3)众多的研究成果努力去进行性别和行动等的关系,并试图去构建一种整合的模式;
(4)我国关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较为注重对本土女性经验的解读,另外还将性别平等的实现最为根本目的。
二、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分析及阶段特点
从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呈现阶段、理论化研究阶段、学科初建阶段、深化阶段。
1.呈现阶段
这一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主要是对女性家庭、婚姻、就业以及形象问题的研究,该时期我国就业制度、婚姻法等的变化使得女性的婚姻及就业问题等更为突出,学术界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另外该时期买卖婚姻等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女性在买卖婚姻当中的主体也受到了更多的研究关注。
在呈现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研究;
(2)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理论来支撑,对于各种因素和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另外提出的建议可行性并不高。
(3)很多男性的研究成果当中存在很多明显的性别歧视的现象,而女性研究者则在研究成果当中对性别歧视的研究进行批判。
2.理论化研究阶段
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时间为1995-2000年,该时期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国内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成果在不断的增多,并且开始从理论的角度去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当中既有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调查,也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机制的分析,出现了大量关于“社会性别”等理论的研究。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理论研究成果逐渐深入,并能够和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形成了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研究局面。
3.学科初建阶段
该阶段注重和西方知识体系、社会条件、历史传统为背景来进行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和评判。我国女性社会学的初建最早始于“发展中国妇女”项目,其中王金岭的研究成果并认为是我国女性社会学进入到学科构建的标志。和西方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国对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多侧重于东西方的差异方面,总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不管是理论层次还是经验层次上都略显稚嫩。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该阶段性别视角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国社会学的研究当中,并且将该理论应用到了其他的领域当中;
(2)我国女性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3)对于本土的女性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了积累式。
4.深化阶段
该阶段,在研究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所加深,研究者认识到了生物性别领域,集中在了对学科名称的陈述和表达上,虽然研究的并不恰当,但是却体现出了我国学者对该研究的反思,在该阶段中国女性社会学成为了主流的名称。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研究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出现了主流化、学科化及本土化的表现;
(2)对于这种处于构建阶段的学科,是需主流社会学进行支持的。
三、我国女性社会学总体研究特点
(1)我国女性社会学处于全国妇联和国际交流双重的影响。从国际交流角度来看在1995年我国研究成果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另外对于女性社会学的建立最初源于国外机构的赞助。从国内来看,全国妇联一方面各种研讨及会议推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另外一方面阻碍了我国女生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研究逐渐的从隐性走向显性。2007年我国社会学学会女性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研究正式被确认,使得隐性走向显性,在该过程当中女性社会学的主流化和学科化更为明显和突出。
(3)研究侧重于对本土经验的研究。一方面有对本土出现的妇女问题的研究,另外一方面强调对于本土学科的建立。这些都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但是过分的强调本土化还容易造成理论发展的制约。
参考文献:
[1]祝平燕,夏玉珍主编.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4
一、加强领导, 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科教兴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当前,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都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深入研究和科学回应;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经济区和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急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有力支持和不断创新。
信阳师范学院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早在2005年, 学校就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 并且在哲学研究、党建研究、何景明研究、楚文化研究、淮河流域民间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 我们在认真实施学校科研发展规划的同时, 着重完善科研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 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是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和支持制度。学校先后制定完善了《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信阳师范学院纵向科研项目配套支持办法》《信阳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暂行办法》等文件, 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支持及成果奖励力度。在学科建设方面, 学校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力度, 对产生重大社会效益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给予重奖。同时, 逐年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 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基金, 用以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基地建设和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的研究项目。
二是创新科研评价体系,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稳步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科研评价制度, 先后出台了《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信阳师范学院科研业绩评估办法》等文件, 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科研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 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和宣传, 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以“贤林讲坛”“博士论坛”等学术交流品牌为抓手, 每学期有计划、有重点地邀请和安排大量的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 营造学术氛围, 着力打造学校的学术交流品牌。加大资金等支持力度, 做好全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
二、夯实基础, 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建设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研究平台建设。信阳师院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 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形成了一批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近年,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 主动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协同合作, 构建了以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龙头的省、校、院三级研究平台体系。建立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等7个省厅级研究基地,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等6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 以各院 (系) 研究室为基础建立了11个三级研究平台。通过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整合内部资源, 鼓励协同创新。学校以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古籍整理研究所为基础, 整合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经管学院和城环学院等从事淮河文化的研究力量, 以跨学科集团攻关的方式对淮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文化生态、民间艺术、移民文化、非物资文化遗产等展开全面的研究, 形成一支学术力量比较雄厚、研究方向明确、特色突出的学术梯队。2009年, 该中心被批准为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
强化开放合作, 打造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平台。学校与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信阳市委联合成立了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 推动了河南红色资源的理论研究, 促进红色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与河南省台办联合成立的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 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对台交流基地;与信阳市合作成立的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 成为参与信阳市农村改革综合试验的重要学术力量。
下一步, 学校将大力加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淮河文明研究中心等3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内涵建设, 不断优化其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 努力提高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要巩固、提升、整合一批校级人文社科类研究机构, 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其中, 集合校内外力量成立的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 近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部分研究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 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增强。
从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以及信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出发, 学校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 继续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在大力扶持现有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的同时, 搭建一批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的研究平台。根据学校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计划再经5—10年的努力, 力争建成一定数量的、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研究基地和优势学科群, 同时重点培植一批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科研基地, 引导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同时力争在相关优势学科领域推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会聚队伍, 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供人才支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是回答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的迫切需要。学校把培养和造就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大力推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 促使更多的教师进入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工程, 形成“学术带头人+优秀团队”的人才格局。
一是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 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骨干。先后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设立了人才培养、引进、扶持专项资金, 积极资助中青年学者开展学术研究、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同时, 在重点学科设立了关键岗位、特聘教授岗位, 让本校的优秀人才能安心工作, 让校外的优秀人才愿意来校工作, 从而使信阳师院成为豫南地区高层次人才会聚的中心。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 坚持“以事业凝聚人、以待遇稳定人、以感情留住人”, 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工程, 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有力地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科研管理, 大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多年来, 学校建立起了三级课题培育体系。以“校青年基金项目”带动学历和职称相对较低的年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以“博士基金项目”提升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以“重大课题培育项目”资助具有较好研究基础、丰富前期成果的研究项目, 为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做前期准备。同时, 实行项目申报预评审制度, 提高申报质量和命中率。
三是加强学风建设,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不断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强化质量的导向作用。近年, 学校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 制定了学术道德规范, 健全了学术惩戒制度, 把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者的自律和社会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营造了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学术环境, 有效地防止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同时,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积极深入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面向实际,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功能
一是围绕办学育人,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首先,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了省级优秀课程。其次, 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道德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 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传授和教育熏陶, 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先后聘请李双元、田克勤等一批国内著名社科专家前来讲学或担任兼职教授, 承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最后,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各院 (系)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努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学校设立了“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 每年定期发布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 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
二是发挥自身优势,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和服务社会。信阳市是河南省农民工输出的重要地区, 学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一批学者较早地注意到农民工问题, 并一直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主持“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论文40余篇, 出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中国农民工问题》等著作5部。杨云善教授的《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荣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提出了“构建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的观点, 被地方政府采纳并付诸实践, 有效地发挥了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的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思考题 篇5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2.如何领会、把握、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
3.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的战略举措
1、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科学发展海洋产业。一是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实施结构调整,逐步建设海运强国。三是海洋矿产资源要积极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四是滨海旅游业发展要进一步突出海洋生态和文化特色。五是尽快把我国修造船业做强、做大。六是海盐及盐化工业合理安排生产建设。七是把发展海水利用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部署。
2、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一要把海岸带区域建设成为综合海洋经济带。二要开发建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资源开发区。三要加强海岛特殊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3、重视环境,保护资源,保证海洋的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要贯彻预防为主、总量控制、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开拓思路,完善机制,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继续以高新技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二要不断完善海洋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三要逐步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四要遵循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五要坚持科技兴海,实行海洋人才战略。六要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推动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七要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4.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
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中国的发展背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中国的发展经验是独一无二的。一是构建我国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二是构建我国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三是构建我国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四是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五是构建满足我国十几亿人口需要的普惠健康保障体系。六是构建支撑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七是构建我国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八是构建我国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5.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 60 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中华民族用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成果和智慧所选择出的强国之路,它包容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探索,是中华民族主宰自己的历史命运、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6.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创新,社会主义整体格局的创新,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创新。
1、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创新。所谓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社会主义整体格局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即是理论创新的产物。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内容组成,科学发展观把它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
3、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即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必须在进一步的理论创新中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即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思路,深化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认识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对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
2、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再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努力加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意义与对策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社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
一、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
社会问题,是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现象。根据郑杭生教授的定义“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对于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必须尽快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在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多次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人口等社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时,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二、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的论述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他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在与弟弟邓肯的谈话中提到:“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
(一)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至于搞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3]之后,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再一次讲到“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4]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具体途径:共同富裕。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领后富的人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6]
总之,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是不能“发展下去”的。邓小平对分配方面出现的问题看得如此之重,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这不仅仅是对收入本身的关注,更着眼于对我国发展的关注,对人民获得实惠的关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注。
三、邓小平关于腐败问题的论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强调如果不坚决惩治腐败,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盗贼横行的世界。
(一)腐败现象与社会风气。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同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逐步侵入到政治生活领域和其他非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的自发趋向是引导人们追逐金钱,社会上出现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社会风气开始变化,“一切向钱看”成了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现象,引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警觉。陈云同志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几乎同时,邓小平说:这几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7]“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8]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点出了社会风气与腐败现象的关系:社会风气不好,会助长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
(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措施。腐败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面对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制止犯罪,保证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害。邓小平的反腐倡廉论对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对于如何才能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反腐败的关系。邓小平论述到:“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9]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也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谈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必须抓好,措施要具体扎实。反腐败斗争也要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理想。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理想教育的效果要体现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就是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要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12]“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3]
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是反腐败措施之一,重点在于提高自律精神,使领导干部对私心筑起一道反腐败的堤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的第一个要求领导干部发扬自律精神的重要文件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文件对反腐败的自律要求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教育,把廉洁奉公,反腐倡廉建立在干部高度觉悟的基础上,是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党。邓小平早就说过:执政党如果失去监督,就会犯错误,而且要犯大错误。解决之道,是“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14]对权力层必须建立制约其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这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条重要措施。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主要有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群众和党员对干部的监督;监督要制度化、规范化;重视专门机构的监督检查等等。
在邓小平反腐倡廉论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如何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的探索。
四、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小结
社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決的。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发现社会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等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中折射出的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2]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6]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7页
2010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概述 篇7
一、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新智库建设成绩突出
广西社会科学院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取得新成果, 开展和完成了一系列以新智库建设为主题的活动与课题。2010年6月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 (中国·深圳) 在南宁共同承办了“泛北部湾智库峰会”, 与会专家围绕“泛北部湾:地区合作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院、越南计划与投资部发展战略研究所、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马来西亚经济研究所、菲律宾发展研究院、泰国发展研究院、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院等12个与会“智库”机构共同发表了《“泛北智库峰会”成立宣言》;10月,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 出席会议的有柬埔寨和平与合作学院院长 (柬埔寨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诺罗敦·西里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 以及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论坛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共识, 产生了新的研究成果。
2010年, 广西社会科学院共承担自治区党委、政府部门委托课题11项, 院级应用课题30项, 并认真组织继续实施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批示的十大课题。目前, 十大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多项课题研究获得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 如郭声琨书记对《把广西打造成中国-东盟海陆空交通枢纽》课题作出以下批示:“很好!有较高价值, 深表感谢。望对西江开发做个技经分析研究。”大部分课题成果提交研究报告后又进行深度研究, 出版了专著, 如吕余生、宋佰谦、冯海珊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广西与全国比较及分析》创制了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为广西实现“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院专家还积极参与自治区党委政府主持的会议文件起草工作, 多位专家多次被邀参加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决策咨询座谈会, 积极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献计献策, 为制定广西十二五规划、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战略问题提供了智力支持。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的2010年系列蓝皮书进一步发挥了作为党委、政府“智库”的作用, 主编出版《2010年广西蓝皮书》5部, 汇集广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对策性研究报告, 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有深度和分量的决策参考意见和发展数据, 计有《2010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2010年广西蓝皮书·越南国情报告》、《2010年广西蓝皮书·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2010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等。
二、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效明显
2010年, 广西社科联加大应用对策研究的组织和扶植力度, 策划组织开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战略研究》、《推动青秀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广西第一强区》、《广西北部湾开发对海洋渔业环境的影响研究》等课题研究, 资助相关课题组完成《新形势下促进广西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广西上市公司平稳较快发展研究》、《提升广西吸引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及对策研究》、《企业创业对广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广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等8个课题的立项、结项工作;做好《我区“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等5个研究课题的立项工作, 督促相关团体会员单位做好研究的管理工作, 分别以《水资源紧缺: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战略定位、体系构架、外向型产业发展和大物流体系建设》为主题编印了2期《专家建言专报》。
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广西的对策、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广西社科联召开多次学术研讨会, 如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座谈会, 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深化与东盟合作与广西企业走向东盟战略”研讨会, 第三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广西发展”为主题举办第十二期广西发展论坛, 联合自治区科协、共青团广西区委召开第五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资助社会科学团体会员开展学会活动, 如“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广西发展战略、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加快广西发展、北部湾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与广西税源稳定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后发展地区跨越发展、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路径选择、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等, 共计30多场 (次) 学术研讨会, 形成多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厚重大气
文化研究方面,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厚重大气。由潘琦主编、全区30多位文艺评论家参与撰写的《广西文学艺术60年》2010年5月出版。该书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西十三个文艺门类的发展历程, 总结其成就, 研讨未来发展问题, 是广西文艺发展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广西社科联编辑、曹平主编的《社会科学论丛》2010年出版三卷, 共计150万字, 汇集社科界专家研究论文152篇;广西社科联编辑出版《广西社会科学专家文集》, 社会科学成果蔚为大观。防城港市委市政府推进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 出版《北部湾海洋文化丛书》, 包括《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北部湾海洋文化论坛论文集》、《唐宋诗咏北部湾》、《伏波文化论文集》4部, 对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甚深。杨炳忠主编的《花山申遗论坛》, 收入论文44篇, 从多个侧面展开研究, 推动了广西文化遗产“申遗”工作。广西地方志办公室编撰的《广西年鉴2010》, 广西社科联组织编写出版的《广西社会科学年鉴2010》、《中国—东盟年鉴2010》, 为广西社科事业的发展积累重要的学术信息和资料。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主编的《抗战文化研究》出版第四辑, 收入我区和区外专家有关研究论文27篇, 在宏扬爱国主义精神、保护抗战文化遗产方面提出宝贵建议。覃振锋的专著《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全面总结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的实施路径, 在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陈学璞的《写作论》研讨写作理论、探讨写作方法;黄伟林的《人·小说的聚焦》、漓江画派促进会编的《新时代·新桂系·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文献集》等, 为广西文艺的崛起提供理论支撑。
2010年, 广西有14个单位、17个学科、55个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广西社会科学院全年完成研究报告190项, 发表论文245篇, 出版著作 (含工具书) 30部, 成果总字数达939万字。
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活动频繁
2010年, 广西区社科联加大科普工作力度, 着力推进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 扩大了社会影响。一是参与和主办大型科普活动。1月, 自治区社科联组织团体会员参加广西科技活动周科普长廊展示竞赛活动, 宣传普及红木文化;联合26个区直单位主办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开幕式, 并组织以家庭理财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科普活动;10月10日, 由自治区社科联、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北海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2010年全区社会科学普及十月大行动启动仪式暨北海北部湾广场科普活动”在北海市北部湾广场隆重举行。二是举办多场多形式的科普讲座。2010年, 广西社科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十场广场科普活动、十场报告会、十场系列讲座、“贯彻《意见》”十家谈、社科知识进十村“五个十”科普活动, 创办“中国—东盟大讲坛”, 年内共举办6期, 听众逾千人。三是加强社会科学普及载体建设, 与河池市社科联、广西大学社科联、广西师范大学社科联共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是资助出版科普读物等。据不完全统计, 全年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超100场, 群众参与超20万人次。其中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和广西科技活动周科普展示竞赛中开展的活动均获得自治区的表彰奖励。
五、社科队伍组织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推进全区县级社科联建设工作。3月上旬, 自治区社科联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召开“全区县级社科联建设工作座谈会”, 传达学习沈北海常委、部长关于县级社科联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 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9月下旬, 自治区社科联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组成督查组, 对全区11个地级市的工作进行督查, 有效地加快了工作进度。12月6日, 自治区社科联又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召开“全区推进县级社科联建设工作现场会”, 学习桂林市抓好县级社科联建设工作经验, 加快建设步伐。通过一系列工作, 县级社科联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全年共有桂林、来宾、贺州、梧州、河池等5个地级市的恭城等26个县 (市、区) 按照定性、定级、定编、定工作职责高质量地成立了社科联, 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完成20个以上的县 (市、区) 建立社科联的工作目标。加上2009年百色市12个县 (区) 成立了社科联, 至2010年底止, 全区已有38个县 (市、区) 成立了社科联, 占全区109个县 (市、区) 的35%。二是推动市级社科联的建立。2010年成立了崇左市社科联, 广西14个设区市社科联的总数达到13个。三是推动成立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等4个高校社科联, 至2010年底, 广西高校社科联总数达到29个。五是推动成立广西创新与创业研究会、广西东盟经贸促进会、广西企业管理研究会、广西大学城市发展研究所、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会等5个学会、协会、研究会, 至2010年底, 自治区直属学会、协会、研究会达到120个。广西社会科学组织更为完善, 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
六、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成果丰硕
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于2010年1月启动, 10月发布优秀成果公示, 12月27日在南宁举行颁奖大会。本次参评成果数为2073项。经过评委会认真评审, 按规定比例产生获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413项, 占参评成果数的19.92%。《广西大百科全书》等20项成果获一等奖, 占获奖总数的4.84%;123项成果获二等奖, 占获奖总数的29%;270项成果获三等奖, 占获奖总数的65%。
摘要:2010年, 广西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改革开放事业思想库和党委政府智库的作用, 大力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开展了课题调研、规划制定、论文写作、科学普及等大量工作,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文章围绕决策咨询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普工作、社科组织建设、社科成果评奖等方面, 对2010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情况作了综述。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科普工作,应用对策研究,广西
参考文献
[1]庞汉生.围绕“主题、主线”开展社科活动促进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自治区社科联六届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Z.]
[2]广西社会科学院.2010年工作总结[Z.]
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综述 篇8
一、以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为切入点, 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广西社会科学院通过一系列活动、课题使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得到显著推进。2011年8月18日,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办、综合开发研究院西南分院 (中国·深圳) 、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2011年“泛北部湾智库峰会”, 并与泛北国家相关著名研究机构共同签署《“泛北智库峰会”宣言》, 同意建立固定机制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深度研究泛北合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对策。这是继2010年《“泛北智库峰会”成立宣言》发表后的又一重大智库宣言, 有力地推进国际或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合作研究及成员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10月, 广西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了“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 论坛以“加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为宗旨, 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的主题, 就扩大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合作领域, 深化区域行业之间的务实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进行讨论和展望。两次中国-东盟智库峰会, 对推进中国-东盟的全面合作和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度建设,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1年, 广西社会科学机构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多项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报告和文件的撰写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安排, 广西社会科学院牵头开展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建设‘三基地一中心’问题研究”和协助开展了“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设幸福广西问题研究”两个党代会报告重要专题的调研工作;该院主要领导吕余生被邀请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协助考评工作, 作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并担任第四调研组组长, 蒋小勇全程参加了党代会报告的起草, 袁珈玲参与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材料的起草工作等。吕余生主持的《关于从源头处理影响广西社会稳定13个突出问题的调研评估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的批示, 林忠伟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5篇调研报告分别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的重要批示, 批转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该院专家还积极开展为党委政府、部门及地市县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持或参与自治区、市、县三级“十二五”规划编制共34项, 参与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课题研究工作3项。广西区党校自2010年开始设置全区党校系统咨政类重大课题, 当年立项18项, 2011年立项29项, 选题包括《广西经济增长协调机制研究》《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商务总部经济对策研究》《基层党内文化建设研究》等。2011年, 由河池市党校主持完成的《河池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核心成果《依托世界级生态旅游“富矿”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产业》在广西区党校咨政内参《党校要报》发表呈报自治区党委后, 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批示。社会科学科研项目贴近党委政府决策需求, 更加发挥出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的2011年系列蓝皮书以真实的记录、准确的数据、深入的分析继续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战略、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重要支撑。2011年出版有《2011年广西蓝皮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社会发展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越南国情报告2011》5部, 该院还与自治区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著出版了《广西北部湾经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 (2011) 》《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报告2011》, 并作为2011年第六届泛北论坛的会议材料。此外, 《2012年广西蓝皮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2011年12月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出版, 为会议提供了翔实的经济数据和决策参考意见, 反映了社会科学成果的时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二、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显著
2011年,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科联及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针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遵循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六个着力抓好”工作思路, 积极开展多项学术研讨活动和课题研究, 形成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成为有关部门、行业推进工作的理论支持, 为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 如何以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重要连接点, 发挥广西在对东盟合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2011年5月, 广西社会科学院承办了中央人才领导协调小组组织实施的院士专家行“中国—东盟问题与北部湾开发建设专题研讨会”, 与多方专家进行探讨, 深入剖析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现状, 支招北部湾未来开发建设方向, 多有成果。2月, 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科联共同举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支撑体系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 总结五年来各类人才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情况, 探讨“十二五”时期人才如何更好地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问题。专家学者们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 完成多部应用对策性专著。杨鹏的《泛北部湾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由光明日报社出版, 对泛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作深度思考, 高屋建瓴;吕余生等的《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对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作全面整理, 并对如何保护与开发提出对策性意见, 诚属可贵;范祚军著《区域开发与金融支撑———以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为例》论述开放开发中的投资与金融支撑问题, 粟庆品的《广西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路径、对策措施, 其理论观点和对策意见, 对区域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围绕着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1月编撰出版《广西发展报告.2010》, 12月, 又与广西社科联联合主办“2011广西发展论坛”, 论坛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广西发展”主题, 就强化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和载体建设, 加快发展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章远新主编的《广西“十二五”规划前期战略研究》, 寿思华的专著《加快推进广西工业化战略的新思路》等, 也对广西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有见地的对策意见;《2011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广西·花莲系列交流活动暨第六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文集》记录了广西与台湾经贸合作, 建立产业共同市场的各种对策意见。
在课题研究方面, 2011年4月, 广西设立重大课题8项, 实行课题招投标。这8项课题是:《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后广西发展思路研究》《广西打造一批西部百强县对策研究》《加强广西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研究》《加快推进广西经济社会信息化对策研究》《广西北部湾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广西民营经济再次创业和发展研究》《广西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广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当年9月, 8项课题通过评审验收, 发挥了社会科学咨政服务的效能。2011年, 广西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喜获丰收。全区有19个单位、20个学科、75个项目获准立项, 立项数比2010年增36.3%。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3项、青年项目15项、西部项目36项, 项目资助总额为1027万元。申报立项率为17%, 高于全国 (加西部) 15.9%的平均立项率。获准立项单位的排名前五名的是:广西大学15项、广西师范大学11项、广西民族大学9项、广西财经学院7项、桂林理工大学与广西区党校并列第5名, 各获准5项立项课题。此外, 201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共收到申报总数1325项, 立项367项, 立项率27.6%, 大大超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率, 立项项目涉及22个学科, 共有56个单位得到立项, 是广西有史以来申报、立项最多的一年。
2011年, 广西社科联策划组织开展多项课题研究, 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幸福广西”建设研究》、《广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农业发展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资助开展《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的保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广西农村留守儿童与青少年教育研究》《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广西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广西城市住房供给模式及制度改革研究》等。
广西社会科学院作为专业研究机构, 2011年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部门委托课题4项, 院内招标重点课题20项 (中老年课题、青年课题各10项) , 全部结题并验收评审。全年完成科研成果计有:著作44部, 413万字;研究报告170项, 493万字;论文213篇, 124万字;科普读物6项, 31万字;工具书1部, 15万字;翻译2项, 121万字;编辑成果37项, 2672万字;其他成果34项, 117万字。全年的著作类科研成果比2010年同比增加了55.99%。
(三) 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开展
2011年, 广西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深入开展中取得新的成果, 出版了大批学术专著或文集。历史研究方面, 蒋钦辉主编的《我们没有忘记———辛亥革命广西百年祭》和沈奕巨的《广西辛亥革命简史》记录辛亥革命在广西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是广西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要理论收获;谭肇毅主编《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和《新桂系政权研究》是对民国时期广西政治经济状况的深度研究, 新见颇多;广西区档案馆、广西社会科学院和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合作主编的《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南宁“六七”学校资料选编》收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 再现历史生活场景, 反映了中老两国人民一段可贵的友谊, 史料珍贵, 意义重大。抗战史研究方面, 魏华龄著《桂林抗战文化史》, 全面总结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历程, 展示抗日文化人的爱国贡献和文化业绩,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刻的历史功勋, 成为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著作;赵平等的《飞虎队在桂林———从桂林出发的中美空军》汇集档案资料, 整理出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在桂林打击日本法西斯的史迹, 史料珍贵。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方面, 马安禄、翁乾麟主编的《南宁回族史稿》是回族发展史研究中的奇葩;覃乃昌的《壮族经济史》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溯源理流, 别开生面;覃锐钧、徐杰舜著《接触与变迁:广西金秀花蓝瑶人类学考察》以田野调查方法展开人类学研究, 实证性强;覃锐钧还著有《平话人书系·平话人图像》, 填补南方汉族族群研究空白;李甫春、赵明龙合著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变迁》研究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建设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与趋势, 运用田野考察、文献整理、理论分析等方法开展的对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作综合交叉性研究的成果, 难度极大;邓群主编的《民族团结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广西的光辉实践》论证党在广西的民族工作成就和民族政策的伟大意义;黄桂秋的《桂海越裔文化钩沉》辑录作者多年来研究民族文化的论文31篇, 分作“民族文学与民间文艺”、“壮族布洛陀文化与民间信仰”、“桂海越裔文化及其他”、“民族古籍理论与实践”四籍, 涉及内容广泛, 内涵深邃。社会学研究方面, 周可达的专著《当代社会舆情理论与舆情机制研究》通过社会学与舆论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当代舆情现象, 多有创新;申华林的《泛北部湾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研究》是对政府管理机制与模式的深化研究, 可供实施采纳。法学研究方面, 申华林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建设, 可谓及时重要。管理学研究方面, 何兆雄的《管理伦理学:兼论利令智昏》开辟新说, 创新管理理论。地域与民族文化研究方面, 饶任坤著《客家史略》, 考察客家的形成与发展、客家文化与民俗及客家的历史贡献等, 内容丰富, 体例严谨;张泽忠等的《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存在论研究》揭示侗族文化的生态理念, 见解独特;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主编《南宁历史文化丛书》第二辑, 包括《红色绿城》《乡韵土风》《世态人情》《岁时节令》《绣衣织锦》5部, 对南宁市历史文化展示丰富, 别具一格。文学研究方面, 王柟、黄伟林主编的《独秀作家群书系》共5部, 其中, 《从雁山园到独秀峰》《大学里的作家梦》《独秀作家谈艺录》三部学术含量高, 有文学史价值和一定的创作理论内涵;韩颖琦、王迅的《当代广西小说十家》研究广西东西、鬼子、林白、杨映川等10位新锐作家, 发掘广西文学新成就;黎学锐的《刘三姐歌谣》以刘三姐山歌为线索, 追寻山歌在壮族人历史前行中的步伐中的文化贡献, 让读者对刘三姐传说的摇篮———壮乡有清晰的了解。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面, 黄健的《新媒体浪潮》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追踪传播媒体新潮, 介绍新媒体体征, 论述高新科技传媒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走在学科的尖端前沿。教育学研究方面, 唐德海著《课程教学管理———基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视域》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实操性强。史志年鉴方面, 广西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广西年鉴2011》, 广西统计局编的《广西统计年鉴2011》, 广西社科联组织编写的《广西社会科学年鉴2011》《中国—东盟年鉴2011》《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评介》等, 为广西社会建设和社科事业发展积累重要的学术信息和资料。选编文集方面, 余益中主编《广西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聚焦》, 汇集文化工作者的论文38篇, 全面研究广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对广西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广西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0年度》汇集该院2010年度20个重大课题研究的文本成果, 内容涉及广西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各面;李建平主编《抗战文化研究》 (第五辑) 汇集论文28篇, 其中广西作者11篇, 内容涉及抗战时期徐悲鸿与李宗仁的交往、广西现存中越革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桂林抗战艺术研究等专题;中共东兰县委等编的《历史的印记:广西历史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桂西北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选编历史学界近年来的优秀成果, 开拓桂西北历史文化研究新领域;广西社科联2011年继续编辑出版《广西社会科学专家文集》, 计有许家康卷、梁超然卷、黄铮卷、陈学璞卷、蒋廷瑜卷、林仲湘卷、杨东甫卷、翁乾麟卷、张利群卷、胡大雷卷、曾德胜卷、朱慧珍卷、韦胜卷等, 共30卷, 涉及历史、考古、民族、政治、文学、语言、史志等社会科学各学科专家的成果, 颇为可观。广西社科联编辑、曹平主编的《社会科学论丛》2011年出版三卷, 汇集社科界专家研究论文149篇, 共计160万字, 理论含量丰富。
广西桂学研究是近年来广西社科基础研究的一个亮点。主持桂学研究的广西桂学研究会学术活动频繁。2011年, 广西桂学研究会首次设立招标课题, 通过评审后设立课题15项, 包括《桂学概论》《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的影响》《广西历代宗教寺庙文化研究》《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出版图书调查统计研究》等;开展对巴蜀文化的调研考察;开展多次学术讲座;组织会员撰写学术论文多篇, 仅发表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6期“桂学研究瞭望”栏目的论文就有30篇, 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广西社会科学期刊出版也取得丰硕成果。广西社会科学院全年共编发公开发行刊物《学术论坛》12期、《经济与社会发展》12期、《东南亚纵横》12期、《沿海企业与科技》12期, 共1460万余字;编印内部刊物《中国—东盟简讯》24期、《社会科学与决策》14期、《读书·调查·思考》13期、《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院讯》3期。其中《中国—东盟简讯》得到了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的高度评价。广西社科联编辑出版的《广西社会科学》全年共发文章452篇, 其中广西本土作者文章148篇, 有力地宣传和推介了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还编辑出版《改革与战略》6期、《广西社科联通讯》6期。广西区党校和各高校学报也刊发大量学术论文, 对推动广西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促进广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讲工作形式多样
2011年,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社科联以“科学发展、富民强桂”为主题, 展开了形式多样的社科宣讲普及活动。广西社会科学院结合“十二五”规划、十七届六中全会、广西精神宣讲等重要工作内容, 多次在各市、县、政府部门开展社会科学主题宣讲及普及工作。广西社科联组织开展“全区社会科学普及十月大行动”活动, 指导、组织、资助团体会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11场科普广场活动、10场报告会、10场系列讲座、贯彻“十二五规划”10家谈、社科知识进12村等科普活动;举办8期“中国—东盟大讲坛”并以此获得首届广西全民读书活动“优秀项目奖”;联合桂林市社科联、钦州市社科联, 分别在龙胜县三门镇花坪村、恭城县平安乡黄岭村、钦北区新棠镇平况村建立“农家书屋”, 共赠送2000册科普书籍;资助出版《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剧本集》、《未成年人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等10种科普读物及《东南亚人文概论》丛书;分别与崇左市社科联、广西财经学院社科联、玉林师范学院社科联、钦州学院社科联、广西钱币学会共建5个新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五) 社科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1年, 广西社科联继续把县级社科联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全年全区共有21个县 (市、区) 按要求成立了社科联组织, 使全区成立县级社科联的县 (市、区) 达到59个, 占全区109个县 (市、区) 的54%, 提前两年完成自治区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社科联组织的目标任务。同时, 于2011年底举办全区第三期县级社科联干部培训班, 对2011年建立的县级社科联的干部和前两年未参加过培训的县级社科联干部共107人进行培训, 提高县级社科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促进县级社科联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广西社科联还先后召开全区地级市社科联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区高校社科联工作经验交流会, 认真总结《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中发[2004]3号) 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桂发[2006]3号) 下发以来全区地级市和高校社科联的工作经验, 对今后进一步提高社科联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外, 广西社科联还通过采取组织调研、开座谈会、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大大提升了广西学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并根据新形势和学科发展的新要求, 推动成立“广西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发展促进会”、“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广西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研究会”、“广西网媒文化促进会”、“广西纪实摄影协会”、“广西世纪物联网研究院”六个学会, 使广西社会科学学会队伍不断壮大。
广西社会科学院加强对人才引进、培养, 尤其是青年科研人才培训的工作力度, 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等办法积极培养科研及管理人才。2011年, 该院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研究”特聘专家岗位, 该院农村发展所所长杨亚菲获自治区人事厅批准被聘为该岗位特聘专家;公派3名青年科研人员分别赴美国和加拿大出国学习, 目前还有2名科研人员正在接受外语培训, 即将出国深造。广西社会科学院依托人才小高地这一平台, 正在着力培养一批科研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造就一支学科齐全、素质优良、梯次合理的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摘要:2011年, 广西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改革开放事业思想库和党委政府智库的作用, 大力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开展了课题调研、规划制订、论文写作、科学普及等大量工作,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文章围绕决策咨询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普工作、社科组织建设等方面, 对2011年广西社会科学研究情况作了综述。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科普工作,应用对策研究,广西
参考文献
[1]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年工作总结[R].
[2]雷猛发.搞好新智库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建设[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12) .
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 篇9
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 集中到一点, 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 它的理论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 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 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之一, 是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一直为建立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在党的八大前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 就进行了初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 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21世纪以后, 党中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就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贯彻好会议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前, 我国只有构建起和谐社会, 才能保证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 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逐步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然是或者说更加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 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经济也将停滞乃至倒退, 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要以极大的精力, 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 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政策以及教育、协商等多种手段, 善于解决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矛盾, 防微杜渐,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靠发展, 二靠公平, 三靠统筹兼顾。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综合国力增强了,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才有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没有发展,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当前, 改革已到关键时候, 更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举例说明, 当今, 非洲不少国家处于饥荒、战乱之中, 哪有和谐可言呢?可见, 发展对于社会稳定之重要。当然, 我们所追求的是科学发展, 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协调, 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
是不是有了发展, 就有了社会和谐呢?回答是否定的。要实现社会和谐, 还要有社会公平正义这一基本条件。没有公平, 势必社会不稳。如果国家总体上有了发展, 但只有少数人富裕了, 大多数人贫穷落后, 少数人拥有各种发展机会, 而大多数人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 社会一定是不安定的, 更谈不上团结了!比如, 中国历史上曾爆发多次农民起义,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社会不公平, 所以, 农民起义往往打出“均贫富, 等贵贱”的口号;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时, 说:“我们没能加强党的领导和实现社会公平, 导致极少数人一夜暴富, 而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在下降!”再比如, 一些西方国家虽然很发达, 但缺少公平正义, 因而, 游行示威不断, 社会潜伏着许多不安定因素。所以,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 实现最广范围、最大程度的公平。实现公平首先要力求起点平等, 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 通过政府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对国民收入再分配, 以实现尽可能的平等。我们要把多数人的利益, 多数人的愿望, 多数人的意见, 多数人的情绪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每项政策出台都要坚持总体受益原则, 尽可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各方面群众的教育引导, 使群众正确认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逐步完善社会调节机制、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把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和愿望主张引导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来。
构建和谐社会, 还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种关系。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 现阶段社会结构也极为复杂, 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商业者等若干阶层。由于这种复杂性, 加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造成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出现了若干弱势群体, 他们游离在社会的边缘, 在医疗、社会保障、升学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属于“盲区”。这些状况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潜在威胁因素。构建和谐社会, 就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地区、部门、阶层、民族、城乡之间的关系, 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建设。人民, 也只有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切成就, 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成员在内的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今天,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尤其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 共同奋斗。因此, 必须实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战略方针, 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人人共享和谐的生动局面。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 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具有新的更高的内涵。我们必须汲取历史的智慧与启迪, 坚持与时俱进, 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全民共同努力, 才能谱写和谐社会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 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当前, 改革已到关键时候, 更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还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好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建设。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切成就, 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成员在内的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和谐,科学,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在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和体制改革阶段, 社会的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社会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 新的情况和问题不断地出现。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认真处理好当前社会所出现的各种难题, 才能巩固其在人民心目中的执政地位, 更好地引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从广义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适应上层建筑, 使社会主义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狭义上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让全体人民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是民主法治
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有一定法律制度的维护和保障, 所以, 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发扬社会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观念中, 和谐的意义并不是一味的一团和气, 更不是宗教派别主义, 依法治国一定是在特有的法治原则基础上, 一定是在民主的基础上, 以法律制度作为维护体系, 来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一向主张在人民群众中实现公平正义,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的特有经济环境中, 人们要正确地理解公平正义, 否则人们就可能将公平正义理解为“平均主义”。在社会经济公有制中, 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等价交换, 让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诚信友爱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 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这样就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样, 在人民群众中要加大爱国主义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增强人民的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 不断地改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方法, 并关注人们的心理, 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1.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它不仅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 而且还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党的十七大会议中, 提出了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以此来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中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重点把握发展的规律和创新的理念, 不断突破发展中的难题, 以提高发展的质量。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 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长期存在不平等现象, 人们必须承认这样的差别。在这样的差别中, 要将其转化为生产的动力, 而不是转化为冲突, 人们要有发展的目标和正确的导向。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 突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位置
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仅关乎民生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其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地位很重要。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改善民生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不仅取决于人们生产效率的提高, 还取决于社会事业发展的状态, 比如, 卫生、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发展中遇到的不和谐问题,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参考文献
[1]范丹卉.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J].理论月刊, 2011 (6) .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11
摘 要: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焦虑;社会转型;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10-03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引发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带来了主体意识的凸显和价值观念的多元[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人群出现紧张不安、浮躁不定的焦虑情绪。2011年一项持续两周、覆盖32个省、约1 800名职业人群和在校学生参与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50%的受访者疑似或肯定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有2 600万、九成大学生陷入就业迷茫、七成公众担心药品安全、70%的上班族工作不和谐[2]。
社会急速转型、变革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动荡、社会群体的焦虑和恐惧,进而引发普遍性的社会焦虑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焦虑问题,我们应加强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化解社会人群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幸福指数、促进其心理和谐。下面对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学者在社会焦虑方面的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思辨为主、实证研究(包括个案研究、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为辅。在中国知网进行“社会焦虑”关键词搜索,并逐个进行主题验证,从210篇文章挑出符合的有74篇,又在检索项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全文中均输入“社会焦虑”精确检索,再进行概念验证,其中只有一篇硕士论文,15篇学术期刊论文。这些文章大部分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只有少数几篇中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从研究视角来看,学者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社会焦虑进行了研究,其中如吴忠明的《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对策》、夏学銮的《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等。
从研究路径来看,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一般是依照“背景介绍、内涵解读、特征分析、影响研究、对策探讨”的路径来进行的,如张艳丽的《转型时期的社会焦虑研究》,赵鑫的《精神病时代——当代中国社会全民焦虑解读与对策》等;或者通过列举个案现象引出社会焦虑大背景并进行分析,如李宽的《从南平血案看转型期“社会焦虑”》;又或者研究具体某阶层群体焦虑心理状态,如张艳丽和司汉武的《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焦虑的内涵研究
国内学者吴忠明较早关注社会焦虑这一概念,之后的学者陆学艺、汪和建把社会焦虑称为社会紧张、社会挫折感。学者们都一致认为社会焦虑是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心理状态。焦虑一般是指个人焦虑,但当在一定条件下,如社会变迁所引发社会中许多个体内心出现关于自我、他人、社会和未来的担忧和社会心理,这种担忧在社会大多数成员身上都具备,就已经成了社会问题[3]。由于普遍扩大的自由和不确定性,以及生存压力显著增大等原因,社会焦虑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人群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而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4]。社会焦虑的发展又分为部分焦虑阶段和普遍焦虑阶段。两个阶段区分的唯一标准要看是否形成了社会张力[5]。夏学銮把社会焦虑分为个体焦虑(角色冲突焦虑、目标-手段脱节焦虑、任务-能力认知不匹配焦虑)、群体焦虑(剥脱焦虑、内-外群体比较焦虑、群体宣泄感染焦虑)、组织焦虑(组织-环境焦虑、组织障碍-目标焦虑、组织空客化焦虑)和制度焦虑(制度进入、退出、形式化焦虑)四个层面,并主张分层面对社会焦虑进行分析[6]。芮守胜学者又根据社会焦虑主体影响力的大小将社会焦虑分为先行者焦虑、部分焦虑和普遍焦虑三种类型[7]。
(二)关于引发社会焦虑的原因研究
对于引发社会焦虑的原因,综合我国学者意见,主要有:
1.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的急剧变化是社会焦虑出现的重要原因:经济利益结构急剧调整并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民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缺位。在这样的条件下社会又尚缺乏正常的秩序和规则体系,社会正义与公平严重缺失,使得社会焦虑问题更加凸出[8]。
2.社会转型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
社会转型中不确定的因素过多是生成普遍社会焦虑的又一原因,市场经济本身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是造成普遍焦虑的重要因素[5]。
3.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是社会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8]。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是高度的公有制经济,经济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采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就意味着关于个人生老病死中的具体事情由组织、单位和政府解决,个人与国家有紧密、强烈的“依恋关系”,社会成员心里踏实,基本上不存在社会焦虑问题。但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及其道德建设刚刚起步,各项制度还尚未完善,社会成员又不熟悉市场经济,对于新事物、新观念和新行为方式和新规则的认同与适应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由此,全民生出焦虑情绪。
4.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与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如“碎片化”、统筹层次低、覆盖面偏窄、待遇间的不公平、缴费率过高、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等问题。完全网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社会焦虑现象[8]。
5.国外的示范效应
国外的示范作用对于社会焦虑的产生和恶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外开放后,国民受到了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差距这一现实的刺激,盲目推崇国外的消费、生活方式,不能正确对待国际之间的价值观、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6.多元思潮下社会成员信仰缺失[5]
在转型时期中国许多成员缺失信仰,他们缺乏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和执着的精神,在面对诱惑时缺乏定力,易随波逐流,心里不踏实,易陷入某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
7.个体方面
社会应激源最终通过个体过滤网对个体产生影响,这些过滤网包含了个体的神经唤醒系统、气质、自我意识和精神信仰等,个体的这些特质对能否引发个体焦虑和引发的焦虑程度如何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乐国安认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直接决定着他是否出现焦虑和焦虑的程度。
(三)关于社会焦虑的特征研究
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国内现阶段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社会焦虑具有明显的中国化特征:广泛性、指向的明确性或阶层内部的相似性、指向的差异性或阶层间的差异性、指向的交织性或复杂性、问题的隐蔽性。广泛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应激源;指向的明确性是指担心的事情总是一定的,而且,就某一具体阶层而言具有相似性的倾向;指向的差异性体现在阶层间的应激源具有差异性;指向的交织性或复杂性是指担忧的问题很多、许多应激源交织在一起;问题的隐蔽性则表现为社会焦虑是民众内部感受到的、不易察觉、容易受到忽视[9]。
(四)关于社会焦虑的影响研究
社会焦虑情绪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它会淡化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大社会成员的非认同感、降低社会的合作程度,直接催生社会成员不同程度的非理性行为,引发许多越轨行为;加重人们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心理,助长个人的短期行为,聚合有害行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加重人们对于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不满情绪,恶化人际关系,对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社会价值系统和评价机制造成伤害,对组织系统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造成冲击[10]。
(五)关于社会焦虑的对策研究
针对现阶段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焦虑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何怀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普遍的社会性焦虑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转型期的征兆,可以通过制度的改善、社会伦理的调整和个人努力使之减轻。吴忠明认为社会焦虑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可以从建立公正合理的规则体系入手来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健全法律制度、控制收入差距、有效监督传媒、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来缓解社会焦虑情绪。还有学者从微观的个人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侯霜认为可以通过改变个体认知模式来构建焦虑情绪缓解机制。
三、评价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就社会焦虑的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社会焦虑的相关研究还有待丰富和完善。
(一)界清概念
许多研究者把心理学界的焦虑、社交焦虑同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社会焦虑混为一谈,应该界清不同学科概念。
(二)统一划分类型标准
目前许多学者对社会焦虑的划分仅仅是依据表面现象,未形成统一的划分标准。
(三)拓展研究方法和加大各阶层内研究
1.跨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和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四次社会转型。对中国现阶段转型问题研究应该采用纵向研究法,结合具体历史背景条件归纳整理每次转型后爆发的社会问题及其特征、发展规律和解决策略及后效,对现阶段的问题分析和解决也提供了时代根源和宝贵经验。
2.跨国际研究
除了要对本国社会转型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外,还应对其他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转型历史进行研究,尤其是与自己有着相同背景的国家,以此为更好地度过社会转型寻求经验。
3.跨学科研究
社会发展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所以,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焦虑问题也应该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更科学地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4.跨阶层研究
社会焦虑问题涉及各个阶层,阶层间具有差异性,阶层内具有相似性,所以,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应分阶层研究,不能一概而论,大而泛化。
(四)寻求理论支撑,建立研究体系
国内学者对于社会焦虑的原因分析还只是停留在现象方面的概括,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对于产生机制大多只关注宏观因素,较少关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次研究。
(五)提出治本方案
由于对社会焦虑产生原因还只停留在现象学概括,所以,目前大多数解决方案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我国学者在关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目前研究所欠缺的领域加强研究,以期为社会焦虑问题的解决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糜海燕,符惠明.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把握及特征解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新华网福建在线[EB/OL].http://www.fj.xinhuanet.com/dszx
/200707/09/content_10521760.htm.
[3]张艳丽,司汉武.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J].青年探索,2010,(6).
[4][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耿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4.
[5]邱敏.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J].社会,2003,(3).
[6]夏学銮.在更宽广背景下审视“09焦虑”[J].人民论坛,2010,(2).
[7]芮守胜.谈转型期的社会焦虑问题及应对机制[J].商业时代,2009,(35).
[8]吴忠民.社会的急剧转型与社会焦虑[J].科学中国人,2002,(4).
[9]吴忠明.如何缓解“社会焦虑”[J].传承,2011,(19).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 篇12
社会组织是人类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组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政府、学校、医院、企业、 社会团体和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个人媒体群等。本文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社会组织结构就是组织内部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组织结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结构,即组织的层关系,由于权力分层而产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横向结构,即由于职能分工而产生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社会组织结构不断更新改变,出现了很多形式如跨国企业、中外合作机构等。在这些新型的组织结构下,组织的层关系以及职能分工产生的协作关系变得复杂,产生出很多问题,例如管理的效率低下等,其中,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作为重要的组织群体在国际化运营中产生的问题尤为值得研究。本文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以社会网络理论为支撑,对新型社会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剖析结构特点,形成最优化的联盟结构。
社会网络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范式,第一是对理论本身的研究,第二是对研究方法的探讨,第三是对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研究。本文对社会网络研究的综述将从以上三方面总结。
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英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与社会人类学研究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这个概念最先由英国人类学家Brown提出并修正。
社会网络理论涉及诸多内容,如弱关系、嵌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理论,这与之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如交易成本理论形成了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很多社会网络研究派系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管理学派、社会学派、经济学派与新经济社会学派等。Borgatti(1998)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这个分析方法是以Moreno的社会测量法为基础的。Scott (1991)和Kazdan(2000)分别对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和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设计的内容包括数学、统计、图论等学科,分析的主体也比较多,比如在网络拓扑结构上对不同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行为者本身固有的一些东西进行深入的探讨,一般为信息和资源等。研究对象并非集中在行为者身上对其特征进行分析,而是对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比如依赖关系还是排斥关系等,从而将整体关系呈现出来。
由于社会网络理论在不断发展并将其它相关学科都融入进来,从最近一些年的研究来看,我国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层次也越来越深。对创业企业的研究;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个人社会资本研究中的应用;在隐性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了战略联盟思想,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组织联盟。1988年Jarillo将网络的概念与企业战略联盟结合,提出了 “战略网络”的概念,他认为战略网络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而且还是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取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与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战略联盟中的成员与外界社会形成了特定“关系”与“联结”构成的社会网络,对发现联盟的伙伴与选择伙伴有影响作用,同样对联盟的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有影响。因此社会网络理论可以更好地用于分析联盟内部的复杂关系和结构特征,如联盟中知识的产生、转移和整合,学习网络的创建和实施。Johanson&Mattson(1998)提出全球化的网络模型,把市场视为企业间的关系网络,企业通过相互间获取广泛知识来开展经营活动。
基于前人的理论,本研究对战略联盟做如下定义:战略联盟是组织间竞争的产物,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社会组织即为两所高校的利益共享和战略共建,以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了网络化的合作关系。
社会组织战略联盟分为:(1)战略联盟按目标取向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价格联盟,产品联盟和知识联盟。例如国际化教育组织则属于典型的知识联盟,即两个组织为了共同创新知识和知识转移而建立的联盟。(2)从合作范围分为:外部联盟,即与国外组织形成的联盟;内部联盟,即与国内组织形成的联盟。
二、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结构分析
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思想分为外部联盟与内部联盟两大部分,亦即跨国战略联盟与本土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是指本国组织与国外组织形成的资源共享、利益共沾、战略共建的网络化组织。现行的社会组织形成的是初级的战略联盟模式,在很多联盟的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机制来约束,导致社会组织运营及管理效率的低下,目的不纯等现象。而参与跨国联盟的国内组织之间还没有形成联盟形式,都是独立运行,本研究提出的观点是形成国内的地域联盟与专业组织联盟。这些联盟需要在严格的机制约束下运行,才能真正的发挥效率。建立的社会组织战略联盟概念模型如图1(见下页)所示。
三、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机制构建
为了要达到组织联盟高效合作的目的,则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合作竞争机制、约束机制、信任机制和学习机制。
(一)合作竞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组织既体现为合作也体现为竞争。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双方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优势,竞争则是合作中的竞争,这里体现为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关系两种。(1)外部竞争。体现为与国内其它合作组织的竞争,以及与其他在本国建立的外国组织的竞争。(2)内部竞争。在现有的社会组织关系中, 内部竞争体现在参与相同合作项目的组织间的争胜行为。
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外部竞争是指与同类国际合作研究组织间的竞争,以及与在国外独立研究组织的竞争;内部竞争则是同研究领域或与相同外国组织合作的研究项目之间的竞争。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在我国主要合作研究的项目形式运营,多数外方研究机构认为自己是核心竞争力(知识)的输出国,有强大竞争优势,因此在合作中也体现为强势地位,对研究领域的设置和安排态度都很强硬,而中方组织作为知识引进方把自己不自觉地放在次要位置,这样在合作中就导致了不公平现象,例如国际研究项目中中外方研究者薪酬差距大;管理上对外方研究者监管放松,而对中方研究者过多监管;中方研究者只做外方研究者的助手等。这样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合作关系失衡。
因此,社会组织联盟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平等、互惠的竞合关系,使合作双方都能充分理解合作意图和最终目标;正确处理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以联盟间稳定关系为长期发展目标。
(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联盟成员在联盟建立后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破坏联盟约定或违背约定的行为。例如,社会组织跨国合作是基于契约形式完成,当合作中一方获得过高收益时另一方则可能选择改变契约内容。这样,合作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就被打破,形成了新的博弈关系。这样的情况类似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有两种选择即遵守约定和违背约定,其形成的“囚徒困境”模型如图2。其中,A表示合作办学双方在都遵守约定的前提下的收益,V表示博弈中违背约定所带来的收益,P表示博弈中一方遵守约定另外一方违约时的收益,Q表示博弈双方同时违约时的收益。
现实中,对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双方来讲,削弱对方的实力是对自己有利的,因此会出现:双方违背约定比单方面违背约定更有利,即(Q>P),一方违背约定比双方同时违约更有利,即(V>A)。但是双方同时违约会造成损失而非收益,因此双方遵守约定比双方同时违约造成的损失更有利,即(A>Q),最终可以表现为不等关系V>A>Q>P。社会组织形成的“囚徒困境”不能通过轮流违约来解决,因此“双方合作的收益”大于“违约带来的收益”与“一方违约一方合作带来的收益”的平均值,即A>(V+P)/V。此外,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合作双方会在市场中不断相遇,所以此博弈为重复博弈。当博弈次数有限,博弈均衡的结果不会因重复而改变;在博弈次数无限多时,双方都会遵守联盟的约定。
(三)信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信任是联盟中合作双方对未来不确定所表现出的相互信赖,这也意味着联盟间的脆弱性和放弃对他方的控制。相互信任意味着“对对方的信心”与“承担脆弱性的意愿”。在巴内和哈森(Barney and Harson)的研究中指出信任可划分为三种程度: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和高度信任,信任程度的高低则影响联盟的发展与稳定性。社会组织战略联盟的信任度可以通过信任度指标(记作T)来衡量。影响到社会组织战略联盟的因素分为内部影响因素与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合作产生的经营绩效,即通过联盟给各组织带来的经营绩效(E),组织联盟间利润分配的公平程度(A),组织联盟间的学术交流的频次(F),组织联盟的各成员特定关系型资产投入(I),联盟中组织的声誉(R)。外部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的约束力(C),知识信息的传递速度(S)。
建立信任度T模型:
T=TI&TE=TI(E,A,F,I,R)&TE(C,S)
式中:TI———社会组织联盟的信任度的内部影响因素;
TE———社会组织联盟的信任度的外部影响因素;
E———联盟给各组织带来的经营绩效;
A———组织联盟间利润分配的公平程度;
F———组织联盟间的学术交流的频次;
R———联盟中组织的声誉;
I———组织联盟的各成员特定关系型资产投入;
C———法律法规的约束力;
S———知识信息的传递速度。
(四)学习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使社会组织的战略联盟高校稳定发展,联盟间的成员需要不断学习。跨国联盟的组织彼此建立交流通道,定期派遣中方人员去外方学习先进科学的知识与管理方法。本土联盟需要参与联盟组织的国内成员之间进行定期交流,互换思想与经验。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可以使联盟间的成员关系更加紧密,信息共享,从而可以创新出更多的交叉知识。对联盟的效率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组织学习分为组织内学习与组织间学习,社会组织的学习形式可以分为:(1)组织内学习:中方组织中的个人学习,参与社会组织联盟的国内学习;(2)组织外学习:向国外组织学习,向其他国际合作组织联盟学习,向国外企业学习。
跨国联盟内部的学习,是形成合作关系的中方组织与外方组织间各自的内部交流,包括知识交流与文化交流。知识交流是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文化交流则会使中外观念和思想观念更好地融合。
四、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战略
(一)文化协同
现行的社会组织已经形成了跨国联盟基本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组织联盟要进行深层合作。目前组织联盟存在一定的问题, 导致组织间合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1)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2)没有形成深层的的文化协同。上一部分提出了运行机制设立的建议,这部分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组织的深层文化协同。
社会组织的跨国联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文化传播,这也是合作项目吸引生源和师资之所在。在中外合作的项目中一方面可以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另外的原因就是能经历一种新的文化体验。中外合作项目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给项目中的教师与学生带来这种体验。
社会组织需要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分为四种方式:(1) 吸收型。将外来文化同化为本国文化,以本国文化为主流。(2)协同型。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后,对不同文化进行合成再造,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文化。(3)融合型。不同文化都做出调整和改变,相互适应形成适应性更强的文化。(4)反吸收型。 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变成主流文化。社会组织的发展应该采取协同型或融合型,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培养出适合中国和国际需求的人才。
现有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间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忽略了文化的传播,在今后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中建议开设文化交流,可以多组织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中的人员交流,以出国参观的模式了解合作方组织。这样做一方面让中国研究人员了解了外国,另外一方面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开设了这些活动会使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此外,文化交流可以开拓研究人员的视野,转变研究的惯性思维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学习。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应该在此基础上形成联盟文化,以联盟的形式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联盟中的研究组织可能合作的国家不同,因此在同一个联盟中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主题,使合作研究组织中的人员即便不出国也能领略世界的风采。
(二)合作模式拓宽
现在的国际合作研究形式多数是“研究组织间”的合作,主要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合作。理论知识重要实践更加重要, 国际合作研究组织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这个平台应该更高更广,因此,应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实践领域。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可以适当向“研究组织与企业合作”的转变,或“国际合作研究组织再结合企业”的合作模式转变。形成了中外合作的跨国联盟更容易与企业协调,合作优势更加突出,可以建立与一些海外企业的研究关系。
五、社会组织的内部联盟战略———以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为例
社会组织的国际化运营已经与国外形成了跨国联盟,只是联盟的状态相对初级和松散。通过上一部分的讨论,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组织跨国联盟的效率。然而,在社会组织过程中国内的组织还未形成联盟的形式,都是单一组织与国外组织的合作,因此本部分主要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的国内部分的本土联盟战略。
本文以国际化合作研究组织为例,建立国内研究组织的本土联盟。本土联盟可以分为三类,即地域联盟、区域联盟和专业联盟,从纵深来看,这三类联盟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如图3。
(一)地域联盟
根据对国际合作研究组织之前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许多省份都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开展国际化合作研究项目,与同一国家进行合作,从合作模式、合作专业与合作关系的处理上都存在很大共性,因此这些省份可以形成战略联盟, 建立同一战略目标,实施统一的战略部署,以一个总体进行合作项目海外市场的开发与谈判,这样可以降低社会组织的总体成本。同时,这些省份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对于同一国家相同的合作项目做深度合作,形成横向合作,如考虑资源共享等。
(二)区域联盟
区域联盟与地域联盟相比范围缩小,指在同一省份内的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间联盟。这是地域联盟的纵深发展,在地域联盟间同一省份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不同组织间形成的战略联盟。国际化合作研究组织中,可以实行科研资源共享。 如区域联盟中可以使科研人员调转使用,科研设备仪器等共享, 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地域联盟的范围小,因此交流方便,形式更加灵活。
(三)专业联盟
专业联盟可以作为区域联盟的纵深发展,区域联盟中的研究组织可以与同一国家合作的相关研究组织做进一步的联盟。
在现有国际中外合作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经管类和理工类方向的研究,这些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可以通过形成相同科研方向的联盟,使合作效率提高,形成联盟后的相同研究方向的人员都可以共享。相同科研方向的联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进行科研目标的制定、科研成果的转化等目的。
六、结论
社会组织运营及管理的效率要得到优化,战略联盟是重要路径之一。在完善的战略联盟机制的引导下,社会组织战略联盟可以形成本土联盟,使资源在联盟中共享,最终达到在形成的社会网络中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组织的整体运营及管理效率提高,才能使我国的社会组织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本研究为社会组织提出了新的联盟思想,对推动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Culpan.Multi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M].The Howorth Press Inc,1993
[2]Mohr J.,Spekman R..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Partnership Attributes,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2)
[3]Spekman,R.E.Forbes,T.M.Isabella,LA.Macavor,T.C.Alliance Management:A View from the Past and a Look to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6)
[4]曾忠禄,陈清泰.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5]Inkpen.A.Learning,Knowledge Aquisition,and Strategic Allianc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98(2)
[6]D.Durning.Reappraising The Electric Paradigm in the Age of Alliance Capitalism[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3)
【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科学社会主义路径研究09-04
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09-09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论文10-27
对音乐的感悟(人文社会科学论文)10-0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10-15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08-22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文07-26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