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24-09-06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精选3篇)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篇1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传承、积累、更新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世界各国均把发展高科技作为国际竞争的立足点, 以争取在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而《科学引文索引》 (SCI) 收录的科技文献的数量, 则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科技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 SCI收录的文献数量不仅衡量着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 更是评价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 本文就SCI的几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作一阐述, 希冀能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SCI简介

美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IST) 的情报学专家尤金·加非尔德于1960年编辑出版了《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Citation index, 简称SCI) , 是一种国际知名的大型多学科引文检索工具。它以3600多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行为科学期刊作为来源出版物, 每年收录其中的来源文献约50万篇, 每年从中采集的被引文献约为700万篇。依据这些数据形成的引文索引、来源文献索引和来源机构索引, 查询科技论文引证关系的常用数据源。

SCI报道的内容有:农业、生物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SCI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 基于杂志索引的几个基本标准、引文分析、反应在科学技术和生物医学方面被引证文献频率。第二, 增加了更为快捷的检索途径。检索近85%的引文索引, 以密切早期出版物的文献和近期引证了该文献的文献主题关系。使用已知的论文和著作查出引证了这篇文献的近期出版物, 以利于对学科发展的追踪。

二、SCI检索途径

1. 手工检索。

在书本式的检索工具中, 出版物的形式有双月刊、年度累积索引、五年累计索引等刊物。上述出版物均标注有三种索引:引文 (Citation Index) 、来源索引 (Source Index) 、轮排主题索引 (Permuterm Subject Index) 。另外, 还包括辅助索引——团体索引 (Corporate Index) 。每期的SCI分五册出版, 用期号连接, 分别用A~E字母表示。例如, SCI的1992年1A、1992年1B、1992年1C、1992年1D和1992年1E分别为1992年第一期A、B、C、D、E分册。其中A、B和C分册为引文索引, D为来源索引, E为轮排索引。SCI的团体索引被编排在D分册内, 位于来源索引之前。团体索引反应了团体人员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

(1) 引文索引 (Citation Index) 。引文索引按所有被引证文献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编排, 在此下给出它的文献出处, 依次为出版年代、杂志名称、卷、期、页码等。如ANSARAI——被引证作者ANSARAI

71 MON ATSHEFTE FUR CHEMIE 102 1855

72 SEMIE CHIE ETAT—SOLL 1被引作者所发表的文献

WAGNER C METALL T-B

上述记录说明作者WAGNERC在METALLT-B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引用了作者ANSARAI, 1971年在MONATSHEFTE FURCHEMIE102卷1855页和1972年在SEMIECHIE ETAT—SOLL 1卷的发表文章。

(2) 来源索引 (Source Index) 。来源索引按照来源文献著者姓名顺序编排。其中给出的内容分别为:文献题目、出处、年期页、引证参考文献的数量、ISI杂志的存取号, 如果文献有共同著者, 则在文献的第一作者后引证共同作者 (Coauthors) 。在索引中如有See字样出现, 是交叉索引的第二作者。See的出现是引导读者看第一作者引证的参考文献数目。

团体作者索引 (Corporate Index) 包括地区和机构两部分。其排序是:先美国, 再其他国家。按美国各州及其他国家拉丁字母顺序编排, 以下依次是城市 (同一单位的所属部门按大小依次列出, 如同一大学下有学院、系和实验室等) 。第一作者及原文出处。共著录格式如下 (选1992年D册为例) :沈阳化工学院

People R CHINA

LIAONING

SHENTANG INST CHEM TECHNOL

即为沈阳化工学院的注入形式。

(3) 轮排索引 (Permutern Subject Index) 。轮排索引简称PSI, 是一种通过主题途径查找文献的编排方式。从文章题目中抽出的若干能表达文章内容特征的关键词, 将其分成主要词和配合词, 采用每个关键词各作一次主要词轮排方式, 按主要词顺序排列, 其余的词作为配合词按字顺排在其栏目下, 每个配合词的后面表示了引用著者姓名或出版物名称的缩写。通过轮排索引可以从各个角度查到同一篇文献, 再通过配合词后面标注的作者去“来源索引”, 即可查到论文的篇名、出处及参考文献等信息。

由上可见, SCI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重要性, 因此近年来SCI的查阅量呈上升之势, 随之而来手工检索SCI与联机检索SCI的优缺点日益凸显。手工检索SCI经济, 但费时费力;联机检索方便快捷, 但费用较高。究竟选择哪一种检索方式要根据客观条件而定。下面对联机检索SCI方法作一简介。

2. 联机检索。

SCI联机检索系统有美国的Dialog和德国的STN系统, 均可通过因特网进入。两大系统均有引文索引的机读数据库。数据库有基本索引和辅助索引两部分。在检索中主要查找的内容是被SCI收录和作者所发表的文章被引用方面的内容。由于机读数据库文献记录是原始记录, 其标引的常用索引字段为:著者 (AU) 、题目 (TI) 、出处 (CS) 、被引证文献作者 (RAU) 、文献类型 (DT) 、语种 (LA) 、出版年代 (PY) 、被引证文献出处 (rwk) 。现举例说明:检索沈阳化工学院从1995年到2002在SCI中收录的文献数量。在检索对话框中键入检索策略:bscisearch;s Shenyang inst chem./cs and 110021/cs and 1995-2002/py机器响应:7001 SHENYANG/CS;

摘要:本文就SCI的几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作一阐述, 希冀能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引文索引,检索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篇2

CSCD项目组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期刊进行定期遴选,构建了CSCD来源期刊,也可以称其为核心期刊。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是我国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

CSCD在科技期刊界享有盛誉,因此也是很多项目申报检索查新或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起初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的研究项目,起始于1992年,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年共六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

由于“总览”研制启动较早,文理结合,参与评选的人员较多,因此社会影响比较大。

3.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RCCSE为“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该中心与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一起,专门成立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课题组”,编著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国内外第一种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排行榜和权威、核心期刊指南。本书全面、系统地评价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并提供详细的评价结果,既可为各级各类的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和定量依据,又可为图书馆及文献信息单位选购期刊,优化馆藏提供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篇3

一、研究设计

(一) 本研究统计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中2006—2013 年发表在来源期刊 (2014—2015) 中所有“教育学”的文献。 选择这个数据库作为数据源, 是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学科的专业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从而保证本研究的可信度。

(二) 统计数据的获取

选择CSSCI数据库中的2014—2015 来源刊为数据源, 学科为教育学, 关键词选择“高等职业”或“职业技术”或“职业教育”, 共搜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论文1 253 篇。 检索时间为2014 年12 月5 日。

(三) 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词频统计和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 对搜集的1 253 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研究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1.词频统计

词频分析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

2.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综合应用了数学、图论、信息技术等理论与方法, 并结合传统的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理论, 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展现科学研究全貌, 有助于科研人员挖掘研究热点、前沿和演化历程等。 知识图谱方法可以展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主题结构组成、论文被引等情况。 本文采用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数据分析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为分析工具, 通过绘制知识图谱的方法解读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二、 从公开发表论文数量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一) C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统计

2006—2013 年间, 在CSSCI来源期刊中, 教育学分类下总发文数为77 761 篇, 其中有关高职教育的论文共发表了1 253 篇。 历年的论文数量分布见图1。 2006—2013 年所发论文分别占高职教育类总论文的比例分别为12.6%、11.3%、14.8%、12.9%、13.8%、12.4%、11.5%、10.7%。 从发文数量上看, 2008 年到达峰值, 随后发文数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2010年比2009 年稍有上升。 这个发文数量趋势可以从示范及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看出答案。 2006 年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开局之年, 随着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发文数量逐年上升, 2008 年则达到一个高峰。 在2010年, 随着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不断推进,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随后发文数量逐渐下降。

(二) CSSCI收录的论文中高职院校发文情况统计

从1 253 篇论文的作者机构可以看出, 参与发表论文的高职院校占所有发文机构的比例并不高。 从全部数据看, 总共参与发表论文的机构达到517 个, 其中只有189 所高职院校参与发表论文, 占总数的37%。 同时, 笔者从教育部网站上公开的信息查询到, 2012 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共有高职 (专科) 院校1 297 所, 参与发表论文的高职 (专科) 院校只占全部院校的15%。 从高职院校发文数量来看,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6 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4 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9 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8 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7 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6 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6 篇、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6 篇, 表现最为突出, 其中浙江省的高职 (专科) 院校占了绝大多数。 从总体来看, 高职 (专科) 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在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 结论

1.从论文数量看, CSSCI收录的教育学期刊发文中,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科研论文和来自高职 (专科) 院校作者的发文比例极低。 但从走势上看, 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的时间较短, 难以与高等教育抗衡, 欠账太多, 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和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得到极大的重视, 这些高职院校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能够在短时间取得很大的成绩, 最明显的变化可以从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发表方面看出。

2.从统计数据上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其一, 高职 (专科) 院校只有189 所参与发表了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论文, 所占比例偏低。 其二, 在所有参与发表论文的学校中, 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广东、福建和湖南等省市。 由此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这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从发表论文的作者和研究机构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在纳入统计的1 253 篇论文中, 共有1 454 位作者参与了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署名次数达1 873 次。从这个数据看, 众多论文存在合著情况。 本研究将论文的第一作者作为统计对象来统计作者发文的情况。在所有的第一作者中, 吴雪萍、徐国庆各发表了12 篇论文, 和震、周建松各发表了10 篇论文;马树超发表了7 篇论文。 这几位作者属于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 另外, 4 位作者各发表了5 篇论文, 8 位作者各发表了4 篇论文, 32 位作者各发表了3 篇论文, 104 位作者各发表了2 篇论文, 其余的846 位作者只发表了1 篇论文。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 众多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存在一时性和短暂性, 缺乏持续性的研究。 由此可以推测出, 在整个高职教育研究领域, 还没有形成一支持续性研究的学术队伍, 大量的研究仍由少数学者完成。

发表论文机构的情况和发表论文作者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1 253 篇论文来自517 个研究机构。从发文机构中的发文量来看, 高产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师范大学 (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综合性高校 (天津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 (教育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等。 高职教育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扮演的角色却并不突出。

四、从论文共引作者角度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打开Cite Space软件, 网络节点选择 “Cited Author”, 同时阈值取 “Top N per slice” 项, 其值为“30”, 表示统计被引频次大于30 的作者。 运行软件后, 生成论文作者共引图谱 (见图2) , 从图2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作者。

从图2 可以看出,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排名比较靠前的学者有石伟平、姜大源、马树超、徐国庆、潘懋元、顾明远、刘春生等。石伟平教授认为,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石伟平教授对如何准确定位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姜大源教授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和作用定位后, 高职院校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不但要满足社会培训需求, 更要凸显满足个性需求的教育要求。马树超教授认为,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实践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 整个教育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就是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徐国庆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高等性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对其内涵的理解应跳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一框架的局限, 在高职教育整体办学结构平台予以解读。 工具主义管理模式是制约高职教育高等性实现的文化基因, 要突破这一制约, 应当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 发展高职教育办学中的研究成分, 并充分认识到这一目标实现的长远性。 ”

上述高频被转引文章作者的所在单位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等。 由此可见, 近八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 核心作者也集中在普通高校,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一线的研究人员虽然数量众多, 但研究层次普便偏低。 这一结论与发文作者及机构的统计汇总情况相一致。

五、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分析

一篇文献的关键词反映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是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 因此, 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该研究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出现的频次越高, 说明研究人员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越高, 也说明这个问题是当前这个时期的研究热点。 打开Cite Space软件, 网络节点选择“Keyword”, 设置相应的阈值后进行统计。 在本研究中, 将时间划分为“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两个阶段, 因此时间阈值的选择分为2006—2009 年和2010—2013 年, 主要考察这两个高职院校建设重点项目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影响。 分别生成两个图谱。 对应的关键词表为下页表1 和表2。

综合图谱和表1、表2, 在近八年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 “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个关键词始终出现在第一或第二位, 始终呈现“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双中心态势”。 从数量上看, “职业教育” 出现的频次变少, “高等职业教育”出现的频次基本维持不变。 一方面, 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贯彻始终。 另一方面, 单纯的“职业教育”研究有弱化的趋势。

从关键词总数来看, 表1 中有27 个关键词, 表2中有20 个关键词, 关键词数量的下降意味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趋于集中, 方向更加明确。 这一现象可以从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2006 年开始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这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尚属第一次。 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界对这个项目的进展及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在探索研究的阶段。 这一现象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面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的分散。 通过四年多的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整个高职教育界理清了发展思路, 也获得了众多研究成果, 并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一变化趋势也可以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得到印证。

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阶段, “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教育发展”这些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 这些高频关键词的出现主要涉及高职教育宏观政策的研究, 这一现象与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息息相关。 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是前所未有的, 对广大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和学者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循。 因此, 众多学者更多将目光放到了政策层面的研究, 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当进入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阶段, 不管是高职教育研究人员还是高职院校, 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案例, 在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过程中再也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 众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上来。 在这个阶段, “职业教育与培训”、“城乡统筹”、“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质量保障”等这些涉及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课题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另外, 随着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社会和经济对教育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 “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不断上升。 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都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备中等职业技能的劳动者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 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 大量的加工制造行业迁入西部地区后, 当地农村劳动力需要接受职业教育以适应产业对技能的要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 企业希望高职院校能够按企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有企业实践经验, 企业希望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深入到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校企合作”成为联系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纽带。 为了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六、基本结论和进一步的讨论

综上所述, 笔者通过综合使用词频统计和知识图谱等研究方法, 发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研究轨迹, 并从以下四个方面作进一步讨论和分析。

第一, 从论文数量看, 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较少, 并且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一方面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 也应该看到这支队伍的规模并没有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而壮大起来。

第二, 从论文作者的角度看, 高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部分高等院校和一些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高等职业院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却并不明显, 这与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 同时, 也可以看到, 业余作者队伍依然很庞大, 核心研究人员占了很小的比重。

第三, 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看, 我国高职教育孕育于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基本内在属性始终是职业性。从“高等教育”这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看, 高等性作为高职教育的外在属性, 近年来有弱化的趋势, 这与整个高职教育所处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从整个政策层面上, 高职院校升为应用型本科的道路越来越窄, 只能在职业性这一内在属性上创造发展机会。 从现实角度看, 随着招考制度的改革和生源数量的持续下降, 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危机。 高职院校不得不放下“高等性”而转向“职业性”。 因此, “高等性”弱化的同时, “中等职业教育”被纳入高职教育的研究范畴。 这一点从“中等职业教育”词频的上升也可得到证实。

第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基础阶段, 还没有形成学科化, 更多的是根据政策和现实的需要进行实用性研究, 而没有将高职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系统性研究。 但也应看到, 高职教育研究学科化趋势在加强, 学科成熟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储节旺, 王龙.近10年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CSSCI数据库的词频分析[J].情报科学, 2011 (9) :1425-1429.

[2]宗乾进, 袁勤俭, 沈洪洲.2001-201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的当代学科发展动向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2 (2) :84-91.

[3]石伟平.当前我国高职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 :1-5.

[4]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5-8.

[5]马树超.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3) :11-12.

[6]徐国庆.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0) :68-70.

上一篇:电视专题节目创作下一篇:稳定型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