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理论研究

2024-10-20

科学的理论研究(共12篇)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1

建构主义认为, 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而科学教学则是要帮助学生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这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概念体系, 从而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前概念简介

我们都知道, 前概念大多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经验。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形成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前概念, 由于没有转变为科学概念, 导致小学生在系统学习科学知识时, 通常不容易摒弃已经形成的错误认识, 有时甚至对正确的概念加以排斥, 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及时纠正,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科学概念的建构。除此之外, 学生的前概念还具有自发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 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负作用。因此, 教师要想在科学课堂上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 首先就注意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 可以对前概念水平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可以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访谈法是了解学生前概念水平的重要方法, 更科学, 层次更深, 灵活性也较大。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教师, 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 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充分的访谈时机, 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原有的想法, 不断对前概念进行纠正。

二、科学概念构建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提高科学认知, 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 不断掌握科学方法, 培养科学态度。因此,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构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来源主要源于日常生活,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间的紧密联系。构建科学概念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可以利用实验, 对科学概念进行丰富和完善。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 学生是带着一定的认知来学习的,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了解这种认知, 让学生对将要建构的概念有一个逐渐了解和认识的过程, 切不可强行改变学生的这种认知。此外, 科学概念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学生的反复思考, 在每一次思考中对科学概念有新的认识, 在每一次思考中提高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有人将小学科学教学形象地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主要意思就是说, 教师将科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 学生要自己学会不断消化和吸收, 并最终学会如何自己“过河”。

三、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关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作为教师要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这是重中之重。如何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 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 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沟通, 而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前概念水平, 那只是教师自己的想法, 并不能代表孩子们的真实想法, 也不是孩子们真正的前概念水平。作为教师, 要时刻关注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进程, 要让科学概念的构建有一个逐步的递进过程。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慢, 因此, 构建科学概念时, 教师要不断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惑, 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去理解科学概念, 往往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教师只要时刻关注学生即可, 不用把学生直接从起点推到终点, 这样反而不利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要让学生自己摸索, 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支持, 这样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习和理解到科学概念, 更加容易记忆。对同一科学概念的构建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建构科学概念。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 从学生前概念出发, 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 能够有效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

四、小学科学建构科学概念的策略

1. 关注前概念。

前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过程中是不容被忽视的。学生在进入校园接受比较正规和系统的科学教育之前,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 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和自身经历对形成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前概念在入学前, 广泛存在于每个孩子的脑海中, 它主要来源于对日常经验和生活的积累。前概念对于科学概念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科学教育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 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为科学概念的形成服务。为了促进教师在讲授科学概念的教学时, 对学生的前概念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增加一个环节, 主要用于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 这样能够使科学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效率性。在每堂课前,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 对学生进行一个调查, 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进行交谈或者以做问卷的形式, 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比如, 在讲“水和水蒸气”时, 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口头访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水蒸气了吗?”“你们知道水可以变为水蒸气吗?”等等问题, 这种问题可以让教师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学生前概念的大致水平, 比较方便。

2. 重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找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而进行的一些探究性活动和自主性学习过程。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当中, 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概念, 是一种很有效的接受和掌握科学概念的方式。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的关系, 我们可以归纳为, 科学概念是内容, 而科学探究是形式, 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概念的一种方式, 科学概念可以借助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实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运用科学探究活动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概念的特点, 促使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教师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提供的材料要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重视学生的科学体验, 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概念。比如, 在讲“水溶解物质”时, 对于溶解这一科学概念, 小学生们接受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必须建立在科学探究基础上。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 观察食盐在水中慢慢消失的过程, 再让学生用吸管品尝一下水的味道, 这样可以充分证明盐已经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了。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有趣科学探究活动, 可以使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3. 重视合作学习。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也是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强调学习互动, 强调沟通与交流。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都不同, 每个学生对科学概念理解也都存在着差异, 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因此, 在科学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与他人进行讨论,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和探究的活动中去。有的合作学习往往能够得出出人意料的结果, 甚至能够引发学生间的认知冲突, 揭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 但正是这样才能够建立和形成新的科学概念。比如, 在学习“摆”时, 合作小组成员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负责计时的, 有负责操作的, 有负责记录的, 还有负责监督的。这个实验需要所有成员间严谨和默契的配合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4. 将科学概念的建构融于生活。

科学概念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科学概念的建构一定要从实际的日常生活入手, 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 将学习与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了科学知识后, 再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时时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也使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变得轻松和有趣。将科学概念融于生活, 使科学这个十分抽象的名词, 变得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而且对小学生来说, 将科学概念的构建融于生活更具有吸引力, 更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带给他们一种想要参与和验证的渴望和冲动。比如, 在讲“沉浮”时, 教师不仅要准备材料, 在课堂上演示浮沉的原理, 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浮沉”这一科学概念, 还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这一概念, 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教师传授学生知识, 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还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

五、结语

科学教学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概念体系, 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我们在进行科学教学时, 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水平, 重视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 不仅要将科学概念的学习融于现实生活, 还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在科学实践中建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盛桂兴.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J].探秘 (科学课) , 2012, (02) :6-8.

[2]朱颂伟, 周斌.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讨[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2, (Z1) :97-98.

[3]吴建春.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策略[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7) :34-35.

[4]袁维新.科学概念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 2007, (01) :24-28.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2

科学史研究是否科学取决于其方法论原则是否科学.本文从科学史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比较的角度出发,揭示出科学史研究所应遵从的方法论原则:求实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历史主义原则.

作 者:邢润川 李铁强 作者单位:邢润川(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李铁强(武警学院部队管理系,河北,廊坊,065000)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3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圈层结构;科学权威控制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30-01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今天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科学似乎呈现一片异常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公众对此应接不暇,真假难辩。人们在反思科学的同时,公众不免会疑问:今天的科学怎么啦?科学传播到底在传播什么?怎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研究。

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民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即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是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对于媒介的重视和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凸显相联系的。然而,媒介化的极端倾向与外界因素对科学的干扰产生了科学被“歪曲”的现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

要防止媒介化的极端倾向及阻止科学外部因素入侵科学,保证科学传播目标准确、快速、有效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科学的反应—对默顿的述评

默顿的主要兴趣点之一在于那些推动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方面,企图通过把科学与社会作简单的二分来考察社会对科学的反应。默顿坚信科学的存在和完善“依赖于特定类的社会结构”,“科学像任何其它具有社会协作性的活动一样,也受到多变的命运的支配”。[1]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中,默顿用确凿的定量资料论证了“清教原则在某种秩序上对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起到了调节作用”的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默顿一个隐含的假定: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做出径渭分明的简单二分。[2]

二、科学传播中的“圈层结构”模型与科学权威控制力递减律

由于默顿相信在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再有其它环节,因而也就相信科学精神特质在科学共同体内的作用是均衡的,也就是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科学规范有同样的尊重程度。这不符合科学建制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说明科学共同体不同成员掌握科学的程度差异。这里,我要尝试地补充默顿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可被称为“圈层结构”的科学与社会关系模型,其含义是:被称为科学的那种社会建制,以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远近程度可区分为核心层科学、中间层科学和边缘层科学,大致是个分层的球体。

(1)核心层科学,即标准科学。首先,标准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条理化的概念体系。其次,标准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超国家、地域的。标准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自治共和国”,在这个自治共和国中,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这种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质一旦形成,不容易被科学的外部力量所改变。再次,就社会组织来说,标准科学主要寄居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其科学共同体成员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功利性很少起支配作用。

(2)中间层科学,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首先,潜科学通常指尚未成熟、还处在幼芽阶段的科学。在库恩眼中的就是“前科学”——缺乏“范式”的有效指导,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当“范式”确立时,“前科学”可转变为标准科学。

其次,应用科学也不同于标准科学,它并不将追求知识概念体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其概念体系也没有标准科学那样完整,目标设计更多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共同体除科研人员外,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甚至企业家。经济、社会利益是研究的动力来源。

再次,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维护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基本原则

从科学的“圈层结构”可以看出,科学被“歪曲”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由内向外扩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科学权威控制力被过度削弱。因此要防止科学被“歪曲”,关键是保持核心科学科学权威控制力对外围科学的影响,避免外围对科学核心的影响,即保持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单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在科学评价、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传播、语言使用这四个环节强化科学权威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l)根据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圈层结构”模型特点,在科学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评议制度。首先,在核心科学部分,实行同行评议制度,避免外围因素对科学评价的干扰,保证科学的自主性。其次,在中间层科学,可以采用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再次,边缘层科学可以偏重于外部评价。

(2)标准科学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传统性

波兰尼认为,“原创性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库恩发展了波兰尼的思想,他从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来考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即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纪律加以约束、规范的活动,否则,科学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片面、过度强调发散性思维而忽视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精神特质(科学权威控制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用实证主义的话说,缺乏基本科学“范式”的创新思维被证伪,那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而己”。所以,在标准科学教育中应注意强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容。

(3)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4]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科学,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本文所说的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是说要分清科学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不同任务。在普通社会公众那里,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样可以避免公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于那些准备进入科学共同体的人来说,科学传播的任务就不再局限于边缘层和应用层科学及科学精神等,还应该包含标准科学所应严格遵循的科学规范,尤其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特质。

(4)注意防止科学传播过程中语言的误用。

科学研究中使用专门的术语,科学由核心科学向外层科学扩展时也应体现这些术语的规范性,不能以随意性、自由化的态度来叙述。滥用科学术语,会极大地损害科学信息的科学性及知识性。当前,应特别注意反对让外行在媒体上滥用科学术语。

参考文献

[1]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1页

[2]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3]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1年中文版,第23页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4

因此, 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并力求达到规范化。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经常努力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谈几点策略和方法。

一、教师示范——展现科学语言的严谨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曾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教师教学语言的正确、规范与否, 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因为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 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消化, 才能掌握所学知识。

(一) 语言表达需贴切

案例1:种子萌发的一般条件是___。

许多学生在解答时常只答“温度、水分、空气”, 或答成“一定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 或答“适宜的温度”等。这样的表述或许对学生来说是完整了, 但终究缺乏相应的科学性, 经不起推敲。教师的表达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学生通过对比和理解, 发现有这些定语修饰与没有这些定语修饰, 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所用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专业性。

(二) 概念解释需确切

科学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基本知识应真实、确切。所谓确切, 就是要求上课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 叙述原理, 不能含糊笼统, 更不可胡言乱语。

案例2:在催化剂的教学中, 教师有时为突出催化剂在分解氯酸钾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 但往往忽略了催化剂也有减慢反应速度的作用的教学。学生如果接受了这样模糊的信息, 反馈到今后的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时难免会出现错误。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以身作则。有时科学概念很抽象, 教师在教学时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语, 但俗语的运用也要体现科学性, 尽量用科学、规范、简明的科学语言表达。

(三) 词语区分需关切

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对课文中的用语要反复斟酌, 尤其是雷同词语要加以规范表达。

案例3:在讲免疫中的抗体和抗原时, 虽然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却不同。前者是指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 所合成的一种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的蛋白质。而抗原则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或病原体。

此外, 还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溶质溶剂和溶液、热量和热能、凸透镜和凸面镜等等雷同词语均需教师收集整理, 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并反复向学生强调。

二、情境创设——规范学生口语的随意性

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 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彻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更多地让语言表达自主权回归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学生讨论, 使学生敢于表达、有机会表达, 促使内部思维与外部语言之间的转化, 从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一)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说

在科学探究中, 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 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 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有疑、有惑、有思、有想,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迫切地想动手探究去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大胆地猜测, 让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暴露问题, 才有纠正的机会。

案例4:《大气压强》教学中, 老师给学生变了一个魔术。

首先, 出示玻璃管, 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 然后向管内倒水, 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接着, 左手拿管, 并且用大拇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 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再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此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 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 支撑住了水柱。追问质疑:若此时将管倒拿, 使其开口端朝下, 水会不会流出?学生有的说会, 有的说不会。然后, 左手拿管不变, 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 将管倒置 (倒置过程中, 手指不要松开) , 并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 使下面的管口露出。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教师自言自语:咦,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 (可用左手倒拿着管, 夸张地放到眼底瞧一瞧) 难道管里的水突然没有重力了吗?难道是老师会气功, “功”将管内的水吸住了吗?学生猜想是大气压强的原因。之后演示:在矿泉水瓶中装水, 然后将瓶子的不同位置用粗针扎孔, 水会流出。学生观察现象, 回答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再向瓶子内重新装入水, 并快速的拧紧瓶盖。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呢?从受力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水受到一个孔的外部给它的向内的力, 而现在它只与大气接触, 所以大气应该有压强, 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学生经过教师有意识的设问引导, 能把答案规范完整地表述出来。

因此, 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一份信任, 学生才能大胆的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表达也是一种真实思想的流露, 教师创设了情境, 目的在于学生参与并及时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堂的气氛也随之活跃。

(二) 利用讨论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说

课堂讨论和辩论是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 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把讨论、辩论等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判断上容易出错或似是而非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们将他们的想法尽量的说出来, 通过个人说、小组说、集体说, 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

案例5:力的概念很抽象, 学生比较难理解, 我在课堂上设计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力的存在?在学生讨论时, 主动寻求生活中可以表现力的事例, 分析这些力产生的效果, 从而感受力的存在。如有学生说:“汽车撞到树上, 树被撞倒, 说明车对树有力的作用。”也有学生说:“用力拍桌子, 手感到痛, 说明桌子对手有力的作用。”马上又有学生跟着说:“桌子振动了, 说明手对桌子也有力的作用。”“用手推窗, 窗被打开, 说明手对窗有力的作用。”……学生在倾听、思考、辩论的过程中, 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思考语言化, 用语言去反驳别人, 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思想观点的碰撞, 谁对谁错, 以理服人, 你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否被其他同学认同?合理的语言表达, 科学的规范用语是一种重要的载体。

三、方案评析——体现科学语言的直观性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是中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之一, 实验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其考查主要表现在:能独立完成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的科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笔者对2009年、2010年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发现非选择题部分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现在很多学生上课对实验是“看完热闹”后却“说不出门道”来。笔者认为:“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说”实验则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的课堂只重视“看”而不强调“说”, 那么所学到的知识容易漂浮, 不能为学生所积淀。

案例6: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味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 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 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

(2) 扦插时, 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 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理由是_____。

学生在分析第一个方案的优点时有这些说法:种子繁殖太慢;扦插比较方便;一次扦插可以插很多枝;扦插的水果跟原先的水果长得一样等等。而准确规范的说法是:后代能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 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学生在分析第二个方案的操作理由时有这些说法:那溶液可以防止插条死亡;生长素溶液是魔药, 沾一沾可以保证生根;沾点生长素溶液, 可以防止落叶, 保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插条成活等等。而正确的说法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因此, 培养学生对实验清晰、规范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教材上的实验在教师引导的情况下让学生反复阅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学会用规范的科学专业术语表达实验思路。

2.学会设计完善的全新的科学实验, 训练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最好从初一就开始训练, 让学生克服完成实验设计题的畏惧心理, 为良好的文字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做好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因为记录需要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形成语言文字、符号等记录下来。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 语言逻辑更有序。

四、教材依托——注重科学语言的固定性

科学教材是指导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 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汲取语言营养、训练表达能力的主要园地。因为教材中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熟记教材可以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各种科学专业术语, 还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并且可以纠正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

案例7:我们整理和积累了一下, 在化学教学中错别字出现的主要原因:

(1) 音同字异相混淆。如将“中和反应”写成“中合反应”, 将“试管”写成“式管”等。

(2) 音似字异相混淆。如将“滤子”写成“滤纸”, 将“汞”写成“贡”等。

(3) 形似音异相混淆。如将“蒸发皿”写成“蒸发血”, 将“冶铁”写成“治铁”等。

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可以适当增加这类型的习题,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 每次考试后, 教师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 找出典型失误之处, 分析原因, 通过集体讲评和个人辅导相结合, 对语言表达失误给予纠正。在试卷讲评时, 最好创设良好的讲评氛围, 通过讨论与质疑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 力争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

对教材中的科学术语, 笔者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归类, 内容见下表:

因此,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熟记教材时, 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在阅读、熟记教材知识点后, 自己用专业术语复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这样既积累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在讲完“生物群落”的概念后, 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后让学生复述, 效果非常好。

2.要求学生注意教材中不同知识类型的表达方式, 如概念、原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知识应准确牢记, 精确把握。

五、习题精选——巩固科学语言的书面性

课后练习是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的重要措施, 针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培养学生“说”的基础上, 必须进一步加强“写”的训导。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我们选择的训练题, 既要能巩固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规范用语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8:观看日偏食的安全办法之一是间接观看, 可以利用望远镜将光线____后成缩小的实像后观察。

解析:本题答案是“会聚”, 属于专有名词, 也称之为专业术语, 然而学生的答案不规范之处随处可见:部分学生写了“汇聚”, 也有的写了“聚焦”“聚集”等等。规范与不规范之处在于:“会聚”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汇聚”指会在一处, 没有分开的意思。老师并不是要求学生刻板机械的记忆, 而是强调一种科学的态度, 即科学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 初中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于科学教学活动的始终,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反复学习实践、磨练积累并不断总结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与交流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人们之间信息的顺畅沟通, 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是作为一个高素质科学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对学生终身发展十分有益。因此, 我们必须把科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我们日常教学的重要一环, 从基础抓起, 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严格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张万兴.《课堂教学艺术完全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57-62.

[2].蔡军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 (6) .

环境科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论文 篇5

关键词: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科学体系

1环境科学概述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产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与环境的激烈冲突中产生。因此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人类为了缓解乃至解决这种激烈冲突而进行的科学探索,它集中反映了人类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解决环境冲突的各种理论、观点、手段与方法。[1]随着人类加速,环境问题也不断发生,人们逐渐致力于环境科学的研究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即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作为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随着中心事物的改变而变化,环境与中心事物之间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两者存在对立统一关系[1]。在环境科学研究中,中心事物为我们人类,因此其相对的环境即除人以为的相关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不受人类直接干预的产物。某种意义上人也是自然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物,因此人与自然环境间是相互依存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的新的生存环境。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

1.2环境科学的内容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6

关键词:体育科学;价值观;体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08-04

尽管人们对目前的“体育科学”中是否存在科学成分还存有质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自体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日起,体育学在不断分化综合,体育学科群在不断壮大,体育理论在不断完善,体育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效益在不断显现,这些足以表明“体育科学”在不断“科学”化,在不断接近“科学”。体育科学属性是什么?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对体育科学的研究有什么导向作用?

1、体育科学的现状

狭义的“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19世纪中后期社会科学及其主要学科(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出现,以及20世纪兴起的交叉科学,则使科学的外延大大增加,科学成为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科学等所有科学部类的知识体系和相应的认识活动、社会活动、社会事业、社会建制、社会职业等,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体育之所以与科学关联,其根本原因是关于体育现象的研究过程具有现代科学属性。首先,体育是一种关系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管理的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赋予了体育科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其次,体育也是一种关系生理、心理、疾病、健康的生命现象,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赋予了体育科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总之,当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以体育现象为阐释对象,任何一种科学方法以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任何一种科学技术以体育现象为服务对象时,体育科学即被赋予了科学属性。体育科学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对各母科学的先天性依赖,确立了体育科学在各个研究方向的科学属性。

然而,体育科学的各个研究方向脱胎于相互独立、自成体系或关联较弱的母科学。就当前体育学科的分化水平而言,支撑体育科学殿堂的母科学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体育科学往往只是在母科学的知识体系中取其一份子作为自身的立论基础,并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法进行下一步探索,于是才形成了枝枝蔓蔓的体育学科群,是“本质”还很不明确的共同研究对象,才把这些母科学的零散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类机体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医学等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哲学、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民族传统体育学是认识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运用体育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来探讨和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各领域的矛盾问题。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规律,为球类、田径、体操等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看看这个交叉含糊的释义,就知道它在研究内容、方法上与上述的3个二级学科难分彼此。

要汇集如此庞杂的知识点,为体育科学建立相对独立、互相补足的知识体系(包括范畴、定理、定律等)和研究规范(包括研究范式、方法、技术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体育科学也创造了几个原始概念和理论,如运动生理学的氧债、无氧阈、第2次呼吸、极点等,运动训练学的项群训练理论、翼项系数理论、一元训练理论、二元训练理论、技术健身论等。但总体来说,概念、原理之间的关联度不足以形成强劲的横向黏合力或嵌合力,从母科学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手法在体育科学中比比皆是。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运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几乎没有自己的原理和概念。好不容易创立的概念与原理时常遭遇质疑一萎缩一凋亡的厄运。如今,氧债没人再提了,在分子生物学的冲击下无氧阈(乳酸阈)面临分子水平的诸多尴尬和质疑,生存地位岌岌可危。训练理论更是相互攻伐、群雄逐鹿,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无奈之下,只有把金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来看,体育科学都较为混沌,各母科学均可在此舞枪弄棒。因此,体育科学的科学属性受到无尽的质疑也难免。

2、从科学与价值看体育科学

理想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一种收集和解释关于自然事实的理性、无偏见的客观工具,科学应该为人们提供一种关于自然属性的明晰而严密的说明书,从而让人们可以通过该说明书控制自然”。对于科学的价值,理想主义科学观始终坚持“价值中立说”,强调“为科学而科学”、“为学术而学术”。科学“价值中立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在科学界影响甚广的是逻辑实证主义。既然体育现象是一种既存的自然事实,依照理想主义科学观,那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思路也就基本明确了: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逻辑实证法;研究目的是为人类体育现象提供明晰而严密的说明书,并通过该说明书控制体育现象;研究思路是客观地收集体育数据,无偏见地解释体育现象。毫无疑问,这正是体育科学的理想。面对体育科学多维的研究方向,庞杂甚至相互矛盾的知识积累,体育科学的理想似乎只能是空想。

理想主义科学观完全排斥科学的价值取向。依据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解,科学和价值是完全对立起来的两极:科学是关于事实的,价值是关于目的的;科学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价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学是理性的,价值是非理性的;科学是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价值是无法进行逻辑分析的。然而,科学与价值能做到绝对互斥吗?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学派代表如库恩、劳丹和拉卡托斯等冲破“科学价值中立”的逻辑主义束缚,把价值引入科学的殿堂。库恩的“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包含了价值。科学范式不但被证据和推理所支持——常常被实质性证据和充足的理由所支撑,而且还可能被形形色色的个人偏好、假定、猜想、合理性观念、审美观、个人憎恶、政治顾虑,以及任何可以想到的人类品性所左右。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家的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是两个概念。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包括一切物体、动作、事件或现象,包括精神世界中的一切思维,以及这些思维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因为生命的需求而产生的,能满足生命的存在、延续(即新陈代谢)或发展进化等等其中某一种需求的属性,即称为“价值”。因此,科学的价值体现于满足人类的某

种需求。从这一意义出发,任何科学都是有价值的,体育科学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需求以及对体育现象的有效利用和控制。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所以,人们对科学的价值观带有绝对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科学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时可能就已存在。其中,科学家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认为,人类的根本利益反映在作为人类活动的科学实践本身之中,诸如真理、一致性和证实这些科学规范本身就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炼的反映。不幸的是,体育科学是个“大杂烩”科学,业内的学者并无集中统一的科学信念。基于不同母科学的价值观对体育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着复杂多向的导向作用,这使得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总有一种分崩离析、支离破碎之感。

3、不同科学观的价值标准对体育科学研究

的导向

3.1求真求理

求真即追求真理,是指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求理即追求逻辑实证,强调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握事物的规律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逻辑实证主义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求理是理想主义科学观的过程性要求。只有研究过程符合逻辑实证主义,所得的结论才是真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按照理想主义科学观的目的性要求,体育科学的目的必须且只能是追寻体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无须质疑体育本质的唯一性和发展规律的存在性。体育学者必须无条件坚信,体育的本质是唯一的,体育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复强调,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千差万别,它们都有各自的互不相同的规律,而且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否认规律的存在即是唯心主义。按照理想主义科学观的过程性要求,体育科学研究必须首先收集体育现象的事实、数据,再进行逻辑推理、概率统计,最后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体育的科学属性正是在研究过程中得以确立的,并非是因为坚信体育本质的唯一性和发展规律的存在性。

理性思考一下,求真求理是抛开科学价值取向的一种绝对、理想的价值观——价值中立,这一价值观(科学信念)在科学诞生初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关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性问题和规律性问题都在这一科学信念的指导下实现了划时代的突破。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如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元素周期律无不印证着求真求理价值观的生命力。不可否认,体育学者在体育现象的自然屙陛方面取得的许多成就都依赖母科学“求真求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在体育与其母科学的交叉领域中,体育现象的复杂程度也并非自然属性可以概括,求真求理的导向作用值得深刻反思。

3.2求实求效

求实求效是实用主义科学观的价值标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对立派别。理想主义者追求真理,实用主义者追求实效。实用主义者忠于事实,但不反对神学,承认达尔文,又承认宗教,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具体的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些改革开放的话语,反映了我国思想界的实用主义哲学倾向。

这一哲学倾向亦体现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体育科学研究躲不开求实求效的价值判别标准。体育的功能是立体、全方位的,甚至是互斥的。对竞技体育范畴的科学研究而言,金牌就是硬道理。对群众体育范畴的科学研究而言,健康、减肥、防治疾病、愉悦身心就是硬道理。然而,有理未必有效,有效无须有理,真理和实效有时的确不合拍。因为真理是普遍、共陛的,而实效往往是特殊、个性的。但体育科学研究有一个非常不妙的倾向:以实效辨别真理、验证真理、推广真理。检索运动与糖尿病的有关研究论文,论证的思路不外乎是:选择研究对象、实施运动方案、测试若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验证运动如何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实际上,数据的变化繁杂,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有的不变,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更是矛盾重重。当某一指标(如血糖、血脂、胰岛素等)达到“改善糖尿病”的价值标准时,该指标的变化及其一大堆作用机制便成为真理的组成部分。当达不到“改善糖尿病”的价值标准时,研究者习惯于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方式、运动频率等“运动”因素中找原因,其目的还是为某一指标的真理地位找借口。更有甚者,篡改数据服从价值取向,这已经突破科学的道德底线了。在这类基础研究中,研究者应保持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价值中立,而不应该把某一指标的变化赋予求实求效的价值取向。反之,在应用性研究或实践中,研究者可以保持求实求效的实用主义科学观,但不应草率地把个性化经验上升为一般性真理。马俊仁是“牛”了一把,但他没有大肆发表论文,没有出版一部“马氏训练理论”;孙海平的训练秘笈恐怕也只能训练出刘翔。敬告坐在书斋里探索体育真理的学者们,不要简单拿手中的真理去妄断金牌,也不要轻信金牌就一定是真理。无数事实证明,在以金牌为价值标准时,体育科学没有永恒的真理。体育科学研究不能不考虑研究背景,实效与研究背景有关,而真理却是相对静止的。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观——求真求理与求实求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体育科学难成知识体系的原因之一。

3.3求美求同

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前臂的血管画得很美,滕野先生告诉他:“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但审美观确实也体现在科学研究之中,这是毫无疑问的。就科学研究而言,求美即求同,求同亦求美。体育科学求美求同的价值观有两种表现:(1)合纵。体育科学向其母科学纵向求同。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因为体育科学的原理、概念绝大部分都是母科学给予的,体育科学收集到的数据、事实必须以母科学的原理、概念来解释。但是长此以往,体育科学永远只是母科学的附庸,体育科学的研究始终是描述性而非创造性的。试看体育对健康促进的解释,无一不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原理的再现。(2涟横。体育科学各研究方向之间的横向求同。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各母科学的价值观、发展水平不一致,体育本质论的纷争足以证明横向求同的难处。关于体育现象的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关注的是个体及其微观,尊崇求真求理的价值观;关于体育现象的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关注的是群体及其宏观,尊崇求实求效的价值观。传统的还原主义科学思想根深蒂固,金字塔式的科学体系非常霸道地认为,万事万物均可归结于统一的物理学本质和规律。因此,体育学者也习惯于循着还原主义的科学信念以零散的知识点搭建体育科学的大厦,然而《霍金的宇宙》惊破了科学家的美梦,他说:不同尺度的空间有不同的物理学。将目前山头林立的体育科学一统江湖,简直遥不可及。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7

李德昌, “势科学”与“信息人理论”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副教授, 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西京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编委, 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西安交通大学基地培训师, 中国教育工会西安交大“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 西安交大“教师之星”获得者。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制药工程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势科学与现代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已出版《信息人社会学——势科学与第六维生存》, 《新经济与创新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创新》等专著五部 (合编一本) , 主持完成和在研科研项目14项, 获国家专利两项, 获2009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和省市级等各类奖五项。

与李德昌老师的采访, 约在周日的早上7点, 占用的是他繁忙的北京会议之行里宝贵的休息时间, 他为人的谦逊平和与对学术的严谨认真, 于此可见一斑。李德昌老师曾把自己的学术追求定义为:个性化求导中起步, 路径积分中前进;量子化机制中生存, 社会群结构中和谐;信息人基础上发展, 势科学理论中创新;集约型教育中成长, 对称化管理中鹏程。李德昌老师是“势科学”与“信息人理论”的创始人, 本次采访的目的, 就是要将“势科学”这个视角独特的新理论带到读者的面前。

记者: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势科学这个新名词?

李德昌: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了“势”的概念, 如: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势在必行等等, 老子也曾经说过“道生之, 德蓄之, 物形之, 势成之”。自然科学中也有很多涉及“势”的概念:电势、势能、位势、量子势等等。

那什么是“势”?其实“势”可以定义为一句话:差别除以距离或差别乘以联系。《孙子》说:“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 势也”, 位置高低差别大的地方, 水流快, 以至于能冲走石头, 所以“势”就隐含了“差别中的联系或者联系中差别”的意思。那么由此就可以理解研究势的产生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势科学。势科学具有普适性, 它概括了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以及管理、经济、文学、历史、艺术、和教育的基本机制。甚至科学和宗教的对立在势科学的基础上也可以产生融合、沟通。

记者:您提到势科学具有普适性, 那么势科学的普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德昌:越是具有普适性的理论, 其抽象要素的个数就越少, 势科学理论的抽象要素只有一个, 就是“势”, 所以说它是符合普适性的理论的。

注意观察, 我们可以发现, 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量子力学的波函数、相对论的场方程, 其实都可以表达为某种“势函数”, 表明这些方程在不同层次上揭示了揭示了宇宙构造的“势结构”和宇宙运行的“势机制”, 所以科学是“找势”。其它领域也是如此, 比如:技术势:好的工艺技术可以将差别巨大的物质形态以最短的生产路径联系起来;管理势:沟通使差别更大的元素联系的更紧、激励使成员感到未来与现在的差别可以通过努力联系起来。所以沟通是对组织求导, 激励是对个人求导, 决策则是对路径变分。组织和个人的成长过程, 是在不断求导 (营造信息强势) 中的积分过程;经济势:经济追求产出最大投入最小, 产出最大就是差别最大, 投入最小就是路径最短, 联系最紧。经济活动就是营造经济信息势;文学势:好的文学作品或小说总是将生活中最世俗的和最向往的景象紧密地联系起来、将最细腻的和最狂暴的情节紧密联系起来、将最软弱和最强悍的人物个性紧密的联系起来。不好的文章就是“平铺直叙”就是线性的, 导数为零;历史势:历史学家蔡能将差别很大的历史现象紧密联系起来;艺术势:好的艺术之所以具有悠久的生命力, 就在于好的艺术造就的是信息强势, 而且总是用对称性的元素或对称性的描述方法来营造强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 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各种信息势保持着稳定的成长速度不断增长, “信息势”越来越大而造成的。所以说势科学的普适性是显而易见的。

记者:那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势科学的核心理论?

李德昌:势的运行机制是“差别促进联系, 联系扩大差别”, 强者与弱者的交流, 总是强者越强, 富人与穷人交往, 总是富人更富。其实, 这就是势的不断增长, 但是两者之间差别的不断增大, 会终止于一个极限, 这个极限就是:相反。因为比相反更大的差别是没有意义的。

具体点来说, 势科学有三大定律, 定律一:势的运行机制是差别促进联系, 联系扩大差别, 所以“势趋”不变, 宇宙加速膨胀, 社会加速发展;定律二是:势的稳定增长达到某种临界值, 系统就发生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 从而衍生出各种素质、创新和风险;最后一个定律为:势的成长极限产生对称, 对称形成数学结构的群, 无干扰的物质势作用形成物质群, 所以宇宙和谐, 无干涉的信息势作用形成素质群、组织群及社会群, 从而推动素质和谐、组织和谐及社会和谐。

记者:您刚刚提到, 势的稳定增长达到某种临界值, 会衍生出各种素质、创新和风险, 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上述过程?

李德昌:提到这些,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素质?对此目前有三个重要的分类方法: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对素质进行分割的方法是不利于对素质的理解的。知识才可以分为科学的和人文的、专业的和综合的, 而素质应该是一体化的, 不可割裂的。辞海里对素质的定义是“人或事物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基础及后天修养;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 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而在势科学里对素质的定义是这样的:对象结构和功能的序秩或者说是有序程度。对象的结构、功能及能量的有序程度不同, 转化能量及作工的效率就不同。针对人来说, 人的道德素质是行为的序秩:有序的行为才能进行道德判断。心理素质, 就是大脑对于外界刺激反应的“序秩”。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方法;方法有序是智慧。同样的知识量, 同样的学历和文凭, 如果知识有序程度不一样, 那么拥有知识的人的能力也相应的会是不一样的。

那么素质是如何产生的?恩格斯说过:“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的原因”, 所以物质作用产生万物的素质, 信息作用产生人的素质。素质的形成机制就是:非平衡有序之源。雷电闪光的有序结构是强“电势”与“电流”非平衡作用形成的;生物的有序结构是“生物势”与光合作用的“物流”非平衡作用形成的;知识的有序结构是“情感势”和“意识流”非平衡作用形成的。物质作用产生物质的对称性, 信息作用产生素质的对称性。根据若特定理, 有一种对称性就有一种守恒量。对称, 简单说来, 就是变换以后的不变性。所以说人不断成长, 素质的培养其实就是突破素质守恒的一个过程。

创新是各种信息势不断增长达到某种临界值时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是系统在大势作用下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很多的创新都来自于交叉学科, 其实这是因为学科交叉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将差别大的事物联系起来, 这样做的结果就会造成更加强大的信息势, 带来更多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 这在我们社会层面上的表达就是创新。

那么创新为什么只有30%的成功, 伴随而来的却有70%的风险?如果观察过高电势作用下的闪电图, 就会发现:大的分岔只有30%, 而萎缩的小分岔却有70%。这其实是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内在统一性。

现代社会, 科学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将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 创新在当今社会已并非专家学者的专利, 信息化是每个人的创新平台, 只要长期的留意和关注某些领域, 就会抓住某些有关的细节信息, 其实正是这些细节信息将有差别的事物联系起来, 造就了信息强势而产生了创新。所以, 只要长期关注, 一不小心可能就创新了。

记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势科学的发展前景肯定遭到了很多质疑, 对此您如何看待?

李德昌:势科学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的发展历程证明了, 无论什么科学理论, 具备艺术性和可操作性概念是其发展的逻辑前提。而显而易见, 势科学是具有鲜明的逻辑可操作性的概念, 微观层面上说, 是差别与联系, 宏观层面则是“对称与群”势科学理论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它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符号逻辑, 使人类实现真正的自由和文明, 真正从复杂社会及管理纠缠和教育困惑中彻底解放出来。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8

1 根据自身特色, 凝练学科方向, 制定发展规划

一个学校要进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规划, 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 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华南农大从1998年开始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建的形式实施“211工程”项目建设, 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植物学、果树学、畜牧学、兽医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建设, 大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积极构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 农、工、文、理、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与此同时, 制订了《华南农业大学中长期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 (2005-2020) 》、《华南农业大学中长期人文社会发展规划 (2005-2020) 》和《华南农业大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 围绕上述学科, 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 华南农业大学共有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 国家二级学科重点 (培育) 学科1个, 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 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 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而科学研究到位经费从1998年的1771万元, 发展到2008年的1.23亿元, 出现了一个飞跃。

2 以项目建设为龙头,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 壮大优势学科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先导, 学科建设的本质和任务是跟踪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向的科学研究活动, 而科研项目又是学科建设的依托[1]。没有高水平的科研研究, 就没有高质量的学科建设。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 是学科建设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 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广泛收集各种科研信息, 对学校的科研情况了如指掌, 针对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难点, 集合学校各种资源, 组织队伍, 及时准确的出击。2007年, 在获悉国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农业部和财政部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 启动10个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的信息。华南农大科技管理人员迅速行动, 整合学校资源, 充分调动老师积极性, 组成跨学校的科研团队, 2007年在10个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中获得主持项目1项, 子课题9项, 这在全国农业高校中是少见的。2008年国家重点建设50个农业产业体系之一的国家荔枝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在华南农业大学, 这是唯一设立在广东省省管单位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目前已启动的50个产业技术体系, 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参加了水稻、柑桔、大豆、茶叶、生猪、肉鸡、水禽等1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工作, 这无形中提高了华南农业大学在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果树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农药学等学科的知名度及学科优势的积累, 为学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

3 以人为本, 组建科研团队, 提升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科研团队的建设, 必须做好三个要素:一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及其优势积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一个学科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还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充分调动老专家们的积极性, 也要大胆起用青年学术骨干。二是加强杰出学术骨干的培养, 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着力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 使学科做到“后继有人”。通过科研合作、学术交流, 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 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近几年来, 华南农大大力实施“人才兴校” 战略, 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 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 进一步拓宽了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渠道。“十五”期间, 学校引进正高职称人才36人, 引进留学归国人才19人;通过大力培养, 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 “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 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 (简称“珠江学者”) 4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3人、省级培养对象22人。这些人才分布在各类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内, 如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 (珠江学者)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的预防兽医学和基础兽医学, 2007年获广东省重点学科, 2002-2007年国家和地方重大课题经费3000多万。而到2007年, 华南农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53项。

4 搭建研究与发展公共平台, 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研发平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 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 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 没有一流的研究平台这个“硬条件”,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难以展开, 学科难以建设。另外, 研究平台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 有利于与国内外相关专家的交流, 可了解学科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将促进研究的展开和学科的发展。华南农大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 一直为学科建设创建良好的硬件条件, 人搭建科学研究平台而努力, 并于2007年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暂行) 》,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管理,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 学校共有160多个科研平台, 其中农业部重点实验室5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这些研究平台和学校的重点学科相互辉映, 形成了华南农大鲜明的特色。

5 加强制度建设, 增强凝聚力, 实施规范化

学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有了上面所说的“硬条件”之外, 还需要有“软条件”。“软条件”就是一种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学术气氛, 一个民主、和谐、团结的环境, 以及有效的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为形成这种良好的环境, 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华南农大加大了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以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反馈科学研究。为加强科研管理, 制订了《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自主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华南农业大学关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华南农业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同时, 修订了《华南农业大学教师奖励办法》大大加强了成果的奖励力度。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校教师的积极性, 使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有章可循, 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身心舒畅。软硬条件的相互结合, 2007年学校到到位经费和合同经费双双突破一个亿, 又新增了国家二级学科2个, 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 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一盏明灯, 她指导我们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使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学校。

摘要: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从学校规划、科研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构建和制度建设等几方面探讨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青, 徐宏波.把握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加快高校健康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1) :182-183.

[2]常正霞, 罗春燕.高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5 (41) :93-95.

[3]丁荣娥, 王虹, 王福军.科研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7, 26 (4) :34-36.

[4]任亚方.科研管理推进学院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8 (2) :66-68.

[5]余自娥.论学科建设是高校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 (6) :70-72.

[6]徐宏, 孙艳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科研管理水平[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0 (1) :105-106.

[7]韦梅生.加强科研管理, 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2) :25-26.

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及创新 篇9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判断一个理论的好坏通常有两种标准:首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是否抓住了社会生活中的关键因素, 无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如何。例如奥尔森的经典之作《集体行动的逻辑》, 恰如其分地抓住了行动者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 这个理论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即当行动者人数增多时, 理性人就会由于随波逐流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 也就是说个人理性未必是集体理性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这个理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解释力却很难在现实中立足。其次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对现实是否具有解释力。这条标准具有务实性, 只有对现实生活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才能形成系统, 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谁能解释中国的经济问题谁就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很明显, 这是一条既具有务实性也具有说服性的标准。

理论思考是形成理论结构的前提, 理论结构又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 所以说, 理论思考的最终目的就是形成理论结构。首先理论要有一个角度, 以这个角度为出发点, 提出基本的假设, 然后围绕着这个假设展开具体的逻辑分析, 在进行逻辑推导的过程中, 引用其他的经验命题和理论命题来论证假设, 最后得出一个既可以证实又可以证伪的推论命题。这就是理论结构严格规范的模型, 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教授在《社会科学的本质中》也指出:“正统的理论模型都是来演绎逻辑的”。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有了理论结构后, 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创新正是围绕着理论结构而具体展开的。

(一) 理论角度的创新

理论角度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 它往往会引起本研究领域内的一场暴风骤雨。例如著名华人社会学家周雪光教授的著作《关系产权》, 过去往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产权的研究, 提出产权是“权利束”, 但是周雪光教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产权的研究, 他还一改以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企业合同形式, 加入了社会学的观点, 提出了影响中国企业合同形式的三要素是交易成本、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制度化的关联。因此, 要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 首先就要改变理论视角,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研究问题, 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基本假设的创新

理论的形成往往是通过论证假设来实现的, 所以基本命题的创新也是理论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新古典经济学中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分别是以生产为中心、外生固定性、行动者的理性最大化、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以及市场均衡等, 但是新经济制度的鼻祖罗纳德·哈里·科斯冲破了这些基本假设的局限, 因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 冲破传统基本命题的束缚, 创新基本命题也能占领学术的高地, 最终推动理论的发展。

(三) 逻辑分析的创新

理论的形成离不开逻辑推理, 它是理论形成最关键的一步, 而有些理论往往就是出现了逻辑的问题, 其中常犯的错误就是因果关系的模糊不清。例如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在研究中国官僚制的时候, 提出了“中国的灌溉业发达, 需要大力兴建水利”的观点, 从而产生了中国的官僚制, 这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还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追捧。但是有人却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认为正是中国官僚制的建立才使得水利的兴建, 马科斯·韦伯在某种意义上颠倒了因果关系, 使得逻辑关系模糊不清, 进而也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逻辑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明确了逻辑关系, 才能形成理论, 否则就是谬论。

总而言之, 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经过理论思考才会形成理论结构, 而有了理论结构又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科学研究没有禁区, 我们应该搞好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为理论创新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最终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 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期内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南。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 科学知识正主宰着我们的世界, 知识取得了空前的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取代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已经通过市场这一有效机制把自己研发的产品迅速地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中, 但是据有关研究表明, 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若我们的研究成果影响不大, 那么将会失去研究的意义, 因此, 我们该大力寻找更为有效的机制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 然后提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论创新, 以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

关键词:科学研究,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丁华乾.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研究[N].重庆日报, 2000年.

[2]金武刚.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

[3]管妍.公平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历史规律[D].南京师范大学, 2003年.

科学的理论研究 篇10

近20年,通讯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日益普及。然而,目前的电网是按照模拟技术设计的,适应不了数字化社会的需要;同时在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的今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将“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建设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1 智能电网及其发展

1.1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基本思想就是期望通过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通过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和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能源利用的成本并保护生态环境。

美国将智能电网定义为七大特性:自愈、互动、安全、提供适应21世纪需求的电能质量、适应所有的电源种类和电能储存方式、可市场化交易、优化电网资产和提高运营效率。中国电力科学院有关专家认为,智能电网包括电网和变电站设备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和通讯系统与一次电力基础设施的高度集成;具有先进的报警和可视化技术、高度动态的实时调度、监视和控制系统;电网具有自愈能力;融合了需求侧管理技术、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应用了先进的表计计量设施等。

综合来看,智能电网实质上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新的通信、自动控制和其他信息技术,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整合系统数据,实现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最终达到电力网络运行更加可靠、经济、环保的根本目标。智能电网一方面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平衡电力供应缺口,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

1.2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随着世界电网向智能电网的方向发展,我国已经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现已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输电领域,多项研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配用电领域,智能化应用研究也正在积极探索。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宣布了建设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等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国际领先、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实现多元化电源和不同特征电力用户的灵活接入和方便使用,极大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幅提升电网的服务能力,带动电力行业及其它产业的技术升级,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目前的智能电网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的创新以及电网运营管理技术上的创新。然而,电力企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企业,其主要目标之一应是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电力和电力服务,智能电网所做的研究和工作应朝着更有利地促进提供电力服务的方向发展。

2 从服务到服务科学

2.1 服务的定义

服务是存在于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能够产生互利价值的、相互信任的契约关系。区别于制造类的产品和纯粹生产产品的过程,服务是有前台和后台的活动,能够创造价值。目前,服务出现了以网络和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市场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全球化的趋势等很多新的特征。服务的这些新特征,使得服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也驱动了服务及其产业的变革,要求服务业突破服务于商品或者服务于有形的限制,实现服务创新。

服务价值链强调,服务性行业要想取得成功,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通过服务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明确构成服务的主要因素即参与者包括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服务的接受者。每项服务中的若干主要因素之间的一系列持续关系导致了企业的持续赢利和增长,这些因素包括:企业服务人员满意度和忠诚度,服务价值以及客户、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因素与利润和增长共同作用,构成“服务价值链”,如图1所示。

2.2 服务科学概念

服务科学创新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围绕着客户的需要和满意度,在客户服务的理念、项目、方式、管理、培训、体系等各方面、各环节上进行创新,尽可能地实现产品和服务对客户的最大化。

2005年5月,IBM宣布与高校合作,为大学提供一门新课程:服务科学SSME(Services Sciences,Management,and Engineering)。该课程的宗旨是培养面对服务产业具有管理、人文和技术综合能力的人才。IBM提出创建新的服务学科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服务领域来发展和贯彻技术应用以帮助商家、政府和其它组织改进目前的服务,并进入全新的机遇领域。该领域要求彻底了解如何创建和交付可以重复利用的资产以便更加容易地重复执行和更加有效地交付服务。这是服务科学的基础。这个新的学科将把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产业工程、商务战略、管理科学、社会和认知科学以及法律科学等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相结合,发展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所要求的技能。

3 基于服务科学理论的智能电网

3.1 服务科学理论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电力系统作为电力供应的企业,其提供的“电力服务”的价值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达到较高的级别。智能电网作为电网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一个角度上看就是如何更好地提供电力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相信智能电网建设必将对电力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发电行业作为电力系统的首端,作为电力供应的源头,其作用的发挥将直接关系到智能电网的最终价值体现。目前,智能电网的开发已经使发电企业认识到,作为发电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主动参与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才能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电网的研究对用户而言,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服务科学认为服务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客户端培训以及客户自身的实践完成。为了最终使得智能电网的功效发挥至最大,需要对电力用户进行相应的培训,帮助电力用户理解智能电网为其带来的收益并积极地使用相应的技术和功能。只有电力用户真正了解了智能电网带来的变化并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按照相应的流程和办法执行,才最终实现了电力服务价值。

虽然政府和监督部门不直接参与电力供应链,但是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政府及监督部门必须参与到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及时发布并得到反馈。电力公司要通过信息的沟通,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电网规划编制、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积极争取有利于智能电网加快发展的政策支持,在清洁能源消纳和经济补偿等方面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

科研单位及供应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服务的技术、理论、设备的提供者,其作用显而易见。没有这些参与者,也就难以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系统,更加无从谈起服务的提升。

3.2 服务工程理论及面向服务体系在智能电网的应用

服务工程是服务科学技术层面上的支撑,其侧重是利用IT技术来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构建和部署,以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它强调研究服务的系统性、技术性、共用性及标准化,是在服务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对那些具有新型业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予以完善和提高。服务工程也包涵了用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广、应用,并以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创造出新型业态的服务。智能电网的系统性特点尤为突出,要使电网智能化,必须使各种的设备硬件、控制算法和通信网络完好的配合起来。这些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以不同的技术水平及相异的商业用途进行内在的联结。

3.3 服务全球化理论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商业、政治和学术开始整合,从生物到运输、能源、电信、信息技术和公共服务等世界范围内的服务型企业交叉,从发明及创新到成为产品的时间的缩短迫使公司寻求新方法以提供不同于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为用户创造新价值以吸引用户。同时,信息技术推动更快的处理器、更大的内存和带宽的出现以至整合的且进入网络的设备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这就为全球化竞争提供了技术基础。因此,服务全球化也是服务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服务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服务全球化研究主要将在三个方面展开:建立并管理有效的跨文化工作团队;教育、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全球化导向;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及信息依赖的问题。

如果将电力输送视为服务的话,跨国的电力服务也就打破了物理连接的限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市场开放已成趋势,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二者无疑都与能源产业相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目标。基于电力系统理论上具有同时性、统一性和广域性的特点,包括跨国输电和跨国联网在内的电网互联将在21世纪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电力市场。

4 结论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篇11

【关键字:发展历程;现状;发展趋势;具体方法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一个艰辛漫长的发展过程。

近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以前,道德哲学是人们研究社会的主流标准,人性善恶等抽象理念是人们惯用的思维,猜测、思辨是当时的主要研究方法,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到16、17世纪的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思想家都是如此。

“自17 世纪后期社会学鼻祖奥古斯特孔德提出建立‘科学的社会学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经历了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以及非实证主义后,逐渐向批判主义、建构主义发展。”[1]这其中,尤其以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基于建构主义的结构化理论的发展最有代表性,影响力也最大。实证主义: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在20世纪迎来长足发展并慢慢演化为其他新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本质上是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所谓逻辑分析,就是把命题的逻辑形式与对这些命题的经验观察结合起来,使命题形式与经验事实相对应”[2];逻辑实证主义摒弃旧有的以直接经验做判断的标准,转而依据陈述直接经验的语言证实为判断准则;实证主义希望所建立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以共同的数理逻辑语言为基础的。批判主义:马克思开创了社会学批判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先河,强调其革命的、批判的性质和特点,并重视理论和理论家的改造变革社会的作用;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拓宽了马克思的批判方法理论,而这其中也伴随着对实证主义的不断批判且富于其鲜明的价值色彩;从霍克海默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到阿多尔诺基于对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批判基础上的思辨透视思维再到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后融合社会理论形成的批判理论的规范哲学范式,都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科学的批判方法论。结构化理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安东尼·吉登斯,他基于“结构二重性”的概念在取代传统二元论前提下开创了一条不同以往的“第三条道路”,这条道路融合了传统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优点又有时代新意,实现了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超越。

有关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国内一众专家学者都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有从系统论和层次论角度来论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为应该从有机层次构成联系紧密的整体的系统角度来看待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持此观点的有朱红文、孙显元、李承贵等;有从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角度来探讨当代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坚持用综合集成思维和实践来创新研究方法,如王雅芬、徐飞、于景元、刘平峰等;还有坚持借助于计算实验的实证方法来完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如盛昭瀚、李静、张军等……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分析、探讨和论述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也为我们深入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与启发。

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原因

谈到社会科学自然不能不谈及自然科学,也正是在两者的比较中才更容易发现社会科学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滞后与单一,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乃至创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力所在、根源所使。面对自然科学层出不穷的成果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反思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方法论方面,科学合理方法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容易硕果累累。

社会科学方法单一与滞后的现状有其历史原因,当然更主要的还在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与主体的成分与因素太复杂、太难把握。本身不同的社会规律就难以全面把握,如果再加上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等因素,想用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或者万能的模板方法去穷尽研究,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再考虑到一些偶然因素或状态,就更没有定式可言。这些都是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难题。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性主要体现在其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这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大难题。不断变化着的自身与环境就很难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去研究和把握。“西方经济学研究讲究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也讲究实证分析,但社会科学研究难就难在实证分析,就是很难建立实验环境。所以,社会科学研究是需要掌握宏观观察能力与微观观察能力的。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归纳分析,抽象演绎等等也必不可少。”[3]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就决定了社会科学较之自然科学很难建立一种或几种易操控、可预测的研究方法,当然也没有自然科学那么易于取得研究成果,即便有一些研究成果也需要很漫长的时间积淀和历史周期的反复验证。正是因为有如此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因素,所以社会科学研究也只能遵循既定的几种单一滞后的研究方法和套路。但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已成大势所趋。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及特征

(一)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大发展大探索为我们的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创造了了宝贵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的积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也助推了我们的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更上一个新的层次;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科学合理发展及相互交融更为我们的方法论发展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源泉……未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依托于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将会更加便捷高效高质。相比于传统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等耗时耗力的方式和手段,依托于云数据库、云计算等云技术的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方式和手段显然更方便快捷,也大大缩短了研究成果的周期,而且质量和效果也更高。这一变化目前正在慢慢被学界所接受和掌握,而且这必定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其次,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加上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也会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社会现象往往被多种社会因素所影响和决定。”[4]这种情况下非一种方法和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所能及,所以多元化研究方法及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综合运用会慢慢成为大势所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所需。

再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前体下实现研究范式本土化也是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马克思早就阐述过这个道理,这之后新中国的领导人们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同样这个道理放在我们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上也适用。庆幸的是,我们的专家学者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向这方面努力。“研究者用西方的理论范式对本土概念和现象进行解释,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工具,在现代社会科学的框架中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没有过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本土化。这蔚然成风的立场和态度也将逐渐引领我们科学社会方法研究的潮流和趋势。

(二)特征

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层次性。“社会科学的各种学科之间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关系是彼此渗透、移植、结合的,这种关系推进了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新思路、新方向,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同一对象的方法论思想。社会科学的各学科之间出现了一门科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向多门学科辐射、渗透的现象。如社会学的理论被用来研究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形成了如教育社会学、文艺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等学科。”[6]

其次,联系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联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与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关联上。“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诸如系统、结构、状态、行为、功能、环境、信息、输入、输出、反馈、控制、调节、组织等具有分析价值的概念和范畴。利用这些概念和范畴来分析各种不同的社会系统已成为一股社会潮流。”[7]而科学技术则贯穿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社会科学研究选题获取、材料的分析加工及传输存储、研究结果验证提供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有力支撑。

最后,杂糅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杂糅性特征通过其历史发展演变初现端倪,而且随着现代科学体系发展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也愈加明显。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发展演变过程中,现象学、解释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哲学思潮都曾在这个舞台上“粉墨登场”并有过“华丽演出”,并且它们在和一些具体学科的“共舞”下形成了一批批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有影响的流派,比如存在主义文学和伦理学、实证经济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等,这些流派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思路都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起到一种丰富和完善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義、辩证法、能动反映论等观点和方法也一度成为显学并成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并延续至今。到了现在,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趋势有增无减且越发明显,许多新的跨学科跨领域流派也纷纷涌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正在慢慢扩大、成熟和完善。

四、社会科学研究具体方法分析

前面从宏观方面谈了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几个方面,接下来有必要深入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内部从微观的视角来具体分析一下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几个步骤与阶段的方法运用。

(一)选题方法

选题的成功与否事关研究的成败,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所以,确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值得研究的课题就为接下来整个研究开了一个好头。而这其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对于创新性研究的选题方法,横向拓展细分、纵向挖掘深化、理论前沿观点争论都是可以选择的具体方法;“所谓‘细分,就是把一个研究领域分成很多小的部分,并将这些分割出来的部分当做独立的研究对象。细分不仅仅分一次,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细分下去。 ”“所谓纵向挖掘深化,就是对一个很具体的研究对象,别人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而自己可以对它再进行深化的研究。”[8]理论前沿观点争论就是对于当前理论前沿热点话题和观点进行仔细深入分析后去发现其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地方然后展开研究;在对某一具体领域持续关注的前提下,单独或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相对比较容易找到一个或几个具有创新性的选题。

对于应用型研究的选题方法,调研是前提,材料分析与加工是手段,形成调研报告框架是结果。在调研过程中,为确保调研材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尽量选择侧面调研和随机调研;在对调研材料分析和加工过程中要遵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调研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分析;在分析和加工完材料后可以进行专家学者的专项研讨会,之后在确定正确合理的逻辑起点后层层推进构建一个完整紧密的研究框架体系。所有这些都做完后,研究成果的写作或表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写作或表述方法

在确定研究主题后,写作或表述过程就相对简单很多。除去传统的文本、比较、实证等方法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不断完善乃至创新我们的研究方法。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不能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科学研究立足于社会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与要求,离开了实践观点和实践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不但不能丢,更要成为指导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南针和引导器。

其次,综合集成思维方法是利器。这既包括对研究相关联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又暗含综合集成多学科多元化逻辑思维、人财智优势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运用。选题如此,写作或表述也不例外。

(三)成果检验方法

在实践中坚持社会科学相对真理性的观点和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是检验研究成果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是其相对真理性,这是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共识,但这种相对真理性必须经由不断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往复过程才能达到;人民群众的价值导向是指一切社会科学研究都要符合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社会科学研究毫无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成色”如何,我们将会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王蔚.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J]. 求索,2006,(3).

[2]宋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综述[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

[3]侯倩. 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J]. 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4]牛广甫.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5]宋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综述[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

[6]李晓丽. 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特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周志华.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5).

[8]白秀伟.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J]. 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医学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篇12

1 从实践出发, 获得科研感悟

许多临床研究生导师习惯于把阅读文献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开始, 而且喜欢用文献阅读量来阶段性评价研究生科研方面的培养效果。阅读文献固然重要, 但是把它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开始绝非明智之举。要知道对于刚跨进科研门槛, 缺乏最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词汇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来说, 阅读文献是一件多么乏味而又收效甚微的学习方法。而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考取的医学博士研究生由于在硕士阶段缺乏系统、规范的科研技能培训, 可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阅读过程中, 他们往往只看结论, 似懂非懂地看一些结果, 见到研究方法总是绕过去。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使其在以后的科研设计中的研究方法选择空间狭小, 甚至无所适从或想当然地盲目照抄, 整个科研的创新性也就大打折扣, 甚至根本就无从谈起。因此, 必须优先考虑对医学研究生实验技能的培训, 把它放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开始, 在实践中加强他们对科研的感悟。

医学科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相连, 学科广泛, 研究方法众多, 不同学科间所经常采用的科研方法各不相同, 有时相差甚远。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严格界定研究生所需学习和掌握的研究方法。相反, 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让研究生多掌握和熟悉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这对于拓展研究生科研思路相当有益[3]。尤其不能以任何理由用文献阅读去挤占缺乏实验技能研究生的实验操作时间。文献阅读是可以不限定时间、地点和条件的, 而科学实验往往会受到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有了一个好的实验操作或观摩学习的机会就应当牢牢把握, 失去了有时很难弥补。

2 获取科研信息, 形成理性思考

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之后, 接着就需要让研究生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科研信息, 为进一步的科研设计做准备。科研信息的内容较为广泛, 获取的途径也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不外乎查阅文献书籍和听取学术报告。研究专著主要用于获取相关领域已经成型和规范的科研理论、概念和科研方法, 一般作为工具书用于平时的查阅。医学文献则能提供海量的国内外最新科研进展和科研动态, 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及时跟进世界最新科研信息已成为现实需求, 因此查阅文献已经成为获取科研信息最重要、最有效、最便捷、最及时、最广泛使用的科研信息获取通道, 很难想象没有充分阅读相关文献的科研工作者能有清晰的科研思路和创新性的科研设计[4]。

人们大多直接通过PUBMED、谷歌和百度获取医学文献信息, 并进一步通过不同的数据库获取文献全文。想检索到自己心仪的文献有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很考验检索者的耐心和细心。作为研究生导师, 不能简单、空洞地唠叨阅读文献的重要性, 更应当教会研究生检索、遴选和阅读文献的具体方法。我们会经常遇到以下情况:要么一下子检索出几千甚至上万篇文献, 乍一看似乎都相关, 让人头晕;要么一篇也找不见。想减少文献的误检和漏检, 检索词和限定条件的选择非常重要。但这并不容易把握, 有时我们检索词选择的非常准确, 限定条件也很合理, 仍然会出现上述情况, 这可能与文章作者给出的关键词, 甚至文章题目不恰当有关。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放宽限制条件, 然后通过人工筛选, 避免重要文献的缺漏。文献筛选过程中要关注文献的发表年限 (近五年的文献) , 更要关注杂志的影响力 (影响因子) 。尤其要关注世界顶级杂志 (Science、Nature、Cell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以及各个学科顶级杂志发表的文献, 它们往往代表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

文献阅读可以先从综述开始, 英文综述往往都是学科有影响力的专家撰写的, 它可以带你很快地宏观把握学科最新研究动态。综述也相对比较容易阅读。部分研究生选择阅读中文综述和论著开始也未尝不可, 但只能作为短暂的预热, 且很快就应当转入英文文献的阅读, 即使起步很难。不妨把阅读文献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主要阅读文献摘要, 短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比较大, 但是它只是对相关信息的大体把握, 而且需要进行归纳总结, 写出一篇到数篇综述类文章。撰写综述非常重要, 但并不是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也并不是每一位研究生都能写好综述。据作者所知, 多数研究生迫于压力, 被动地通过翻译英文综述的方式撰写综述。这种撰写综述的方法纯粹是为了发表综述而写综述, 不能提高研究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也不利于形成研究生自己的科研思维, 并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以后的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由于研究生在读时间的限制, 精读主要针对筛选的几篇到十几篇论著从头到尾读懂、读精。一方面可以熟悉文献使用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作者的科研设计思路和文章的组织编排。有时一篇好的精读文献可以成为很好的科研设计老师和文章撰写模板。当然, 精读文献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其质量, 尤其杂志的影响因子。

学术报告是获取科研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听报告以及与报告人直接面对面的交流, 研究生可对研究者研究领域有较深的了解, 更可以熟悉研究者的科研思路及其研究动向, 对自己科研思维的开拓非常有益[6]。

3 科学思维与科研设计

充分掌握了实验方法可使研究生有了科研设计的底气, 充足的文献准备更可使他们脑海中产生一定的科研想法。作为导师, 这时候我们应当正确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科研设计。科研设计大体分为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几个部分。研究背景部分的思路要清晰, 需要研究生根据其文献阅读功底熟悉相关背景知识, 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发现存在的科学问题, 并根据科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设。上述研究背景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一旦理清, 研究内容就会顺理成章、油然而生。研究背景最能反映研究生文献阅读状况, 以及其根据所阅读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推理所形成的科研思路。研究内容部分是相关科研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结合, 要展示科研设计的创新性、合理性及关键技术, 并要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没有科学、严谨、详实的研究内容, 再合理的科学假设也只能是假设, 不可能变成付诸实施的现实。研究生对试验技能的把握程度在这里就能充分展现出来。如果说研究内容是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那么研究方法则用来回答“怎么做”。研究方法的选择要做到科学、合理和新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研方法日新月异, 要尽可能借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科学研究 (包括现代科研设备、科研软件和因特网技术) [7]。最为重要的是, 在研究方法里面要有清晰、完备的技术路线。研究基础就是实施科学研究所具备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 强调切合实际, 不能哗众取宠。

4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实验不是临床检验, 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本身要求研究生对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认识, 这需要之前的大量阅读文献资料, 也需要研究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细致的实验观察, 更需要研究生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本身就是科研创新, 只有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 也才能成为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因此, 应当通过鼓励和帮助积极提高研究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由于缺乏基本常识, 研究生实验方法的选择和实验步骤都是被动的, 因此遇到的问题也是被动的, 问题的解决更是机械的。在逐渐掌握一定实验技术之后, 尤其在同一点上反复遇到挫折之后, 会激发研究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积极探索。主动获取问题解决方法的途径很多, 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老师和同行咨询, 但是这一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时对于多数研究生来说并不现实, 要教会研究生善于运用便捷的因特网, 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文献知识, 或通过丁香园、生物谷等医学与生命科学论坛发帖求助。

5 撰写科研论文

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大多数医学研究的终点。研究性论著的正文主要分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六个部分, 有其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引言部分的书写类似于科研设计的研究背景部分。需要从背景知识开始, 由浅入深地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 指出存在的科学问题, 并提出科学假设。引言部分的科学问题、科学假设与文章题目, 以及文章最终结论的一脉相承形成整篇文章的中轴线。在这一点上, 思路必须非常清晰, 否则将不知所云, 无法形成科研论文。研究方法部分相对固定、成熟, 大多在引用基础上适当修改 (除非是研究方法学的论文) , 主要强调科研设计科学和统计方法合理。结果部分是整篇文章的中心, 是用来验证科学假设的数据展示, 当然也是得出科学结论的论据。严格意义上讲, 一篇文章真正属于作者的部分就是结果, 因此结果必须真实、可信。同时, 作为论据部分的结果必须具备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的科研设计。应当把结果部分放在文章各部分写作顺序的最前沿, 应当围绕结果做文章, 根据结果得结论。结果主要通过图或表来展示[8]。成功的图表应该简洁、清晰, 能让读者不需要看文字, 甚至于图 (表) 注就能明白文章想要说明什么。至于结果分成几个部分, 也就是一篇文章需要几幅图或表要根据文章结论 (题目) 需要和不同杂志的要求来定。但是每一个结果只能有一幅图或表, 而且每一个结果也必须有一幅图或表。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位研究生都能明白。临床类文章用表的比较多。表的特点是信息量大, 要充分利用好表的这一特点。但是怎样把大量信息装进一张表中, 且让读者能一眼看懂并不容易。图分为根据数据得出的统计图 (如柱状图和散点图) 和各种科研图片。图的特点是直观。有时一个结果需要多幅图, 则需要利用软件 (PPT或其它软件) 将它们标上顺序放在一起形成新的一幅图, 有时需要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裁剪以及其它软件进行转换。讨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升华, 最能反映作者相关领域的文献功底和知识水平, 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 但是最忌泛泛陈述和作为引言部分的重复和延续。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 致谢和参考文献部分不必赘述, 要求研究生学会用相关软件处理参考文献 (如Endnote软件) 。

总之,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需要研究生热爱科研, 脚踏实地地系统学习和刻苦努力, 更需要有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与指导。

参考文献

[1]Ketefian, S., Doct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J].Int J Nurs Stud, 2008.45 (10) :1401-1402.

[2]柯杨.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再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7:27-30.

[3]孙腊珍, 张增明, 叶邦角.科研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6) :58-63.

[4]Ola Bergea,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as a transformativelearning process:apedagogical experiment in EcoDesigndoctoral educ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6, 14:1422.

[5]赵文平.优化培养资源配置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5) :45.

[6]李杰, 文斗斗, 刘艳平.课堂教学与学术报告差异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 (8) :799.

[7]卢毅屏.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Journal ofGraduate Education, 2012, 8:54.

上一篇:SSH集成框架下一篇:牙髓炎的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