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体系

2024-06-26

科学理论体系(共12篇)

科学理论体系 篇1

每一种写作教材的出现都是对写作这一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后编写而成的, 它的出现必然是对写作思维的一次规范, 是对作文活动的一次深入理解。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也不例外。 它以字词句的教学为切入点, 以文体教学为作文的组织框架, 它的产生曾给作文教学送来春天般的温暖, 给师生的写作带来无限生机, 可是它毕竟没有找到人类写作的真正奥秘, 只是对写作的表面问题作出的一次比较规范的整理。 它没有直击写作的要害, 没有把写作真正带入自由王国。 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它对写作活动从实质上作了理解和阐释。 下面我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阐释“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一、“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是“全面而具体”的写作思维

(一)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写作的 “ 素材”, 让我们切实感到有话可说;感觉到的话, 该说的话, 都能说, 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 我口述心”。 传统的作文教学体系, 它要求具有观察能力, 要求写景, 要求写人, 要求写社会。 但它只提到一些表面的东西, 仅感到这些对写作的重要, 也懂得其重要性, 但进一步的指导却没有。 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在感知能力的训练中明确而全面地告诉我们写物、写人、写社会该写到哪些内容。

以感知物为例, 它告诉我们写物要全面调动感官去感受;注意与物相关的附属物; 注意到物的动态表现, 就是换时感受;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就是换情感受和换位感受。 感知人, 感知事, 感知社会, 也是如此。

而传统作文教学体系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思维, 让学生观察, 就告诉他们要细心、要全面, 使学生无所适从, 倍感疲惫。多少年来我们要求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大都半途而废。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则不然, 它指向明确全面, 学生学完后, 一定会有话可说, 说思维全面的话, 说新鲜的话, 说自己有深切感受的话。 这一点, 相信凡是参加实验的老师和同学都深有体会。

(二)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语言的文采。 传统的作文教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它想到“好词生好句, 好句生好段, 好段生好篇”, 但这是语言文采的表面现象。 著名高考辅导专家胡国华的“三比四字”式会创造出文采, 但没有从思维上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还是传统作文模式。

写作是形象思维大放光彩的时候, 抽象思维处于“暗处”。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从根本上找到了这一钥匙, 注意到语言文采的实质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而形象思维的明确指向便是形象联想。 语言一旦运用形象联想思维, 文采就会飞扬, 你不必担心什么。 因为形象联想就会有比喻和比拟, 多个比喻和比拟就会有排比, 就会有文采, 而这是自然产生的。

(三) 同样 “作文三步法” 理论体系关注人的情感, 它让我们的作文言而有真情。 在这以前, 我们在教学中仅仅轻描淡写强调写作要有真情。 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全面而确切地告诉我们爱 (恨或更多的情感) 的指向就是自然、社会、人类;并且指出爱自然的实质就是爱自然的可爱和实用; 爱社会就是爱它的文明和进步;爱人类就是爱其真、善、美。 这样的理论不是凭空而来, 恰好与马克思哲学巧合, 世界不就包括这些内容吗? 我们的爱不是凭空而来, 爱的对象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四)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关注文章的结构和文体。 与以往不同的是, “作文三步法” 理论体系揭示出文章的结构和文体, 是人们为表达一定情思而用思维组织材料后形成的结果。 因此它只讲到思维。 它认为:“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 加以抽象, 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 用以表达感情, 这种文体就是记叙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 加以抽象, 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 用以证明观点, 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 加以抽象, 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 用以说明事理, 这种文体就是说明文。 ”而结构在“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就是后分想、再生联想和形象联想的编织。

(五)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更注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提出用思维统一一切的理念, 把以往只在逻辑学中才敢提到的东西, 轻松搬到高中作文教学中, 却不觉深奥, 但觉浅显易懂。 而这是传统作文教学无所适从的地方, 大多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

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 是“简洁而可操作”的写作思维

(一) 从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的整体看, 它是简约的。 仅仅八个章节, 用72学时, 就基本包括作文写作的全部。 它把写作和写作的主体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它注意到, 写作的材料来源于人类对人、事、物的全面感知, 因此它首先是感知能力;人类写文章是为表达情感, 它简洁地讲到爱人类、爱社会、爱自然;而这些的连缀靠思维, 它全面而简洁地讲了后分想、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 文体又是人们在写作中形成的有效而实用的表达情感的公认形式, 而三大文体又是文体的基本体, 它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所以只讲三大文体;对表达法式基本没有提及。 这样的章节安排全面而没有丝毫交叉, 给写作带来效率。

(二) 感知能力的统一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对写人、写物、写事的教学都要一一展开, 事无巨细, 并没有注意到三者的统一。 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却不同, 它的宗旨是对所感知的东西要全面, 要多感官, 要全身心。 这样的理论指向明确而简单, 易学易记, 可操作性极强。

(三) 文体训练的统一性。 我们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 对文体的训练可谓煞费苦心。 记叙文分写景的、写人的、叙事的;议论文要讲三要素, 要讲结构, 要讲论点的提出方法;说明文要讲说明的顺序, 要讲说明的方法。 而“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 就将多维思维在三种文体中的具体运用, “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 加以抽象, 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 用以表达感情, 这种文体就是记叙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 加以抽象, 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 用以证明观点, 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从背景中分离出几样东西, 加以抽象, 再用中间特征把它们联系起来, 用以说明事理, 这种文体就是说明文”。 我们在写作中只要目标明确, 运用这些思维把材料组织起来便是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 省时省力, 对理论一旦理解便能思路大开, 自由写作。

(四) 思维运用的统一性。 在 “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 思维有三种, 即后分想、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 它们不交叉, 又各负其责。 后分想是核心, 负责同类材料和关系材料的寻找与组织;形象联想和再生联想负责异类材料的寻找和组织。

在“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 思维的作用是统一的, 即用它们寻找写作材料和组织材料。 这样只要熟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思维, 把想到的材料用这些思维有机地组织起来就是文章。这一点在运用中最是奇妙, 特别是再生联想。 在课堂实践中, 学生在开始不相信, 认为这是胡编滥造, 我告诉他们:你们就当做一次实验, 把你用再生联想想到的东西, 连缀起来看看。 我给出了这样的联想“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皮球”, 后来学生大胆写。 结果出人意料, 一个学生这样写:

我家门口, 有一段烧焦的木头, 全身黝黑透亮, 看到它我便想起了那片童年的乐园。 那离我家仅一里不到的树林, 那是夏天, 树木都较劲似的疯长着。 绿绿的叶, 青青的枝杆, 清香的气息。 我们几个小朋友沐浴在这天赐的环境里, 浑身舒服, 便体是劲。抱在怀中的足球便飞也似的射向那片乡间的田野。 踢累啦, 我们又回到了树林中, 燃起火, 烧起自带的红薯。 可是火太大, 树着火了, 我们听到稚嫩的树被烧的痛苦地呻吟着, 我们便一起扑火, 火灭了, 树焦了。 我们有点失落地回到家, 带了这童年的记忆。

人在童年是无畏的, 童年的记忆又难免有点苦涩。

学生听完后, 再没有人说, 再生联想是胡编滥造。

为什么“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中的思维会如此神奇? 因为它是从客观的事物的关系中总结而来的, 它关注人类与外界的关系, 是客观的思维, 是人们难以注意到的地方, 不易被理解。

总之, “作文三步法” 理论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阐释写作活动的实质, 它的全面性注意到写作的方方面面, 使我们对写作活动有清晰的认识, 明确努力的方向;而它的可操作性轻松满足了我们实践的需要, 完成了它作为理论的指导职责, 它是一个科学的作文理论体系。

以上是我对“作文三步法”理论体系的粗浅的理解, 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科学理论体系 篇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了最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

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

强调思想路线是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发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需要我们对“举什么旗”这个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体系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内涵 科学精神 创新品格

0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精辟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十七大报告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这一概括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1.1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指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社会矛盾突显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和中国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这个体系具有严整的逻辑结构和层次。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关键,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近期奋斗目标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宗旨,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系统地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为基石,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总体布局,涵盖祖国统一与外交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内容的完整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次,这个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针对人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计划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民主与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呈现的争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化。

第三,突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后,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感召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在一起,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会在一起,把历史经验与时代精神、世界趋势与民族理想联系在一起,促使中华儿女站在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巨大成就的起点上,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开阔胸襟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重大发展。它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它是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它来自实践,与时俱进,进而又指导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创新,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在的创新品格。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客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主体问题,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主客体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性的发展,是需要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的当代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科学理论体系 篇4

在多年的档案信息化实践过程中, 尽管还存在着诸多差强人意的矛盾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档案信息化实践中通过认真总结和科学完善来加以解决。但从整体上分析, 建立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时机和条件日臻成熟, 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具有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在以往的档案信息化实践过程中, 各级档案部门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基本明确了在现阶段开展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规范等的科学发展趋向, 特别是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促使各级档案部门更加明确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目标, 为建立科学合理、务实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各级档案部门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大胆实践,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档案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 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外, 还培养造就了一批档案信息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档案信息化人才, 整个档案干部队伍的信息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初步具备了建立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所必备的人才条件;

三是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不断增长的利用需求, 使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有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显得越发迫切;同时, 信息技术的日渐普及与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电子政务工作的推进, 也使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工作具备了不断发展的广阔前景;

四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来临, 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与利用模式、转变档案信息服务的观念、提高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种必然要求。为此, 作为档案事业主体的各级各类档案馆需要努力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 注重拓宽档案信息服务渠道、扩大档案信息服务范围, 追求方式灵活、手段多样, 快捷简便、系统全面的档案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档案信息化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 提高档案工作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自然也就使档案信息化成为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信息技术本身是跨国界的, 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尤其是档案信息化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充分的指导与参考。“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借鉴与吸取国外档案信息化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 有利于我们更加合理地开展档案信息化实践、不走或少走弯路, 便于在较短时间内, 建立起适合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 科学地指导档案信息化实践的有效开展。

科学理论体系 篇5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科学理论体系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05—0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为人类认识未来和全面发展开辟的一个新视角。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作出的最新理论概括。科学发展观的完整提出,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突出地体现在它以更全面、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丰富、深化、补充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上的认识。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指导性,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围绕“人的解放”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构建起来的思想体系。“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人的解放在当代中国的实践途径。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对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的的明确回答。

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类的普遍解放和个性解放,使人从各种对立的关系中解脱出来,从而创造一个公正和谐的文明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人力资源是首要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人的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和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进一步深化,为全社会不断走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二、科学发展观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经济上的科学发展也非常明显,从能源消耗性,生产粗放型到生产集约型,节能减排。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3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这是在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中国将全力保持自身经济的平稳迅速发展,同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将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当前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更具活力的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实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进一步回答了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且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根本要求、等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坚定了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公平与公正,最基本的表现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延续,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付诸实践,就必然会出现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以人为本,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互相协调状态的社会。社会各部分、各要素的和谐,首要的和最根本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同样,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观,它把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最有效的结合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它既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又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重要战略举措。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居乐业,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才能的得以充分体现,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得以巩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深化和拓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社会和谐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目标之一,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认识;二是提出了“社会建设”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三大理论成果所面临的共同历史主题以及提出并回答的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课题;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三大理论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的突出贡献,并用以武装全党,指导实践。

科学理论体系 篇7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

古代儒家崇尚人人平等, 这段话描述了一种安全、和谐的社会, 人人怡然自得, 描述了一种老有所养, 幼有所乐的和谐画面。这种人人平等、文明有序的社会, 是古代人人所羡慕的理想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 没有战争, 人人怡然自乐。在和谐社会里没有私有观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 相互之间互相帮助、人人平等。但是, 要形成和谐社会就必须依靠法治, 只有法律上强制的制度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 这种法治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成为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发展到现代, 首先,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他说过,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并且毛泽东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泽东对法制建设也提出了很多建议。自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通过修改宪法,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写入宪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律的效用来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法制的建设, 就是要建立法制社会, 实现民主专政。

二、依法治国对马克思主义创造和谐社会的影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 主要反应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法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党在适应社会主义在中国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相关理论。这些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 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文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文明, 而制定适合中国的国情的法律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互相联系的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依靠强制的法律政策, 如果没有强制的法律政策作为坚实后盾, 依靠人的内心是完全不能达到使社会的和谐发展的。由于人们存在私有心里, 所以不依靠法律是不能达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第二方面, 就是制定出适合中国发展的法律政策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的实现得以成功。而和谐社会, 作为中国人人所期待羡慕的理想型社会, 是需要我们进行共同努力的, 这不仅仅是由党和国家所制定的强制性措施所实行的而且还得依靠人们脑中的道德界限来进行管理和制约, 依法治国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远意义。而构建和谐社会, 不可缺少的就是法制的强制性要求, 只有拥有法制约束, 人们才能有秩序性的生活, 这样不仅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还能构建和谐的有秩序的文明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依法治国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的特征, 是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 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 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而依法治国恰恰体现了其科学性,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可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并且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并且也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 人民当家做主, 社会主义深入人心。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得出适合中国发展的政策造福百姓, 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而依法治国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与实现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是分不开的。

总结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进去入中国化与中国的社会理论相结合后, 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非常是复杂的, 有着它本身的特征与它应有的内容。在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法制建设中不断发展, 将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造福百姓, 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践行中国化依法治国的方面中对我们有着深远影响。依法治国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法治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体现将会越来越充分。

参考文献

[1]李秀娜.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中国化——和谐社会民主法的战略构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年01期.

[2]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06年01期.

[3]余庆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启示[J].管理观察, 2009.09.

[4]李广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想象力[J].社会科学研究, 2010.01.

[5]邓伟志.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多样化问题[J].社会科学, 1985.06.

[6]洪光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科学理论体系 篇8

19世纪30-40年代, 在当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都已经逐渐成熟的情况下, 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两大伟大发现,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理论。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的局限,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还是局限在理论层面上。

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 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第一步的是列宁。他在十月革命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路上, 取得了质的突破,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对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变了当时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政治格局, 并且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中国、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这是一种伟大的尝试, 但由于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各国都没能很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历史性决策,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 改革开放已经实行三十年了,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奠定了充满活力的实践基础,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邓小平关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建设问题。

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资本主义早期,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社会特征和生产力水平对未来社会主义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 但是, 他们当时创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并不完善。邓小平在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现, 按照原有的认识来建设社会主义, 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生产力的水平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很缓慢, 这引起了邓小平的反思。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结合上, 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同时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三、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 列宁, 斯大林对当时的时代特征作出的判断是战争与革命。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迫切要求对国际形势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认识。我们的邓小平同志以其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的敏锐和远见卓识, 不失时机地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世界“还有其他许多问题, 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 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这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出现了分离, 之前是清一色的资本主义, 1950年后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两极分化, 相互之间形成了制约, 使世界大战的可能越来越小, 邓小平清楚地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积极地谋取发展, 这是搞改革开放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依据, 同时为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制定对内对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是基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是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一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 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而非单个的个体, 他们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虽然各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 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贯通, 它们的主题都是通过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满足最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 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们党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 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克服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参考文献

[1]秦宣,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理论前沿, 2007, (22)

[2]赵存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体系理论 篇9

一、研究层次和体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密不可分。华尔兹在1959年的《人、国家与战争》中就从三个层面: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国家特征(好、坏国家之分)和人性来探讨战争发生的原因[2]。而真正有意识的把层次分析法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来研究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辛格[3]。就战后国际关系研究主流来说,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到国际体系、国家层面和次国家层面。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是体系层面的研究。华尔兹把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体系理论和还原理论,1前者强调体系特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后者强调对个体特性的研究,以单位特性作为解释依据[4]。因此,体系理论就是研究体系特征与单位之间的互动行为。体系特征是发生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自变量,而单位行为就是受到这种作用的影响而出现的因变量,体系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单位特征的变化。结构现实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遵循了体系理论的这些原则, 所以都是体系理论。但是,他们对国家体系特征和国家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

二、国际体系特征

在对三种体系理论进行比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国际体系的特征,即体系层面的什么因素对体系单位的行为影响最大、最重要。三种体系理论对这一问题有着根本的差别。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体系结构。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体系结构层面来解释国家行为。他首先提出了界定政治结构的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和权力分配[5]。由于国际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 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相应的秩序原则就是无序性。在论述单位特征时,华尔兹认为国家作为权力实体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不像处于等级制中的单位,不存在明确的分工,所以体系单位是同类的、功能相似的实体。2所以,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因素中,只有权力分配是可变的因素。因此,华尔兹把体系结构定义为诸多国家行为体之间按实力大小形成的排列组合,排列发生变化导致结构的变化[3]。 当然,华尔兹强调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主要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体系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极”,比如单级、两级和多级等结构。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国际制度 。

罗伯特·基欧汉没有否认华尔兹界定的体系结构,认为体系结构是解释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强调体系结构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体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需要其他的体系因素来解释国家行为[6]。因此,基欧汉把体系结构作为常数,把影响体系进程的另一个因素,即国际制度作为最主要的体系特征。国际制度主要是指:国际组织、国际惯例和国际机制。

建构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也是体系结构,是一种共有知识、文化和认同的分配。温特的建构主义也是体系理论,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温特所论述的体系结构不同于华尔兹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所界定的结构,温特在世界观上坚持观念主义,借用社会学理论,认为体系结构是国际文化、认同的分配,而不是物质性权力的分配[7~8]。

三、国际体系单位

三种体系理论都把国家作为体系单位,作为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的研究起点[9],1而且都认同华尔兹的国家观。虽然他们把民族国家作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民族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但是华尔兹为了建构高度科学简化的理论,对国家这一概念进行了高度的抽象简化。首先,华尔兹对国家进行非历史化的处理,把国家作为一个常数性实体,不像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那样把国家历史化,不认为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次,华尔兹将与国家关系无关的国家内部特征(attributes)排除,比如政体,经济、政治等体制,意识形态等,也就是说,只考虑国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忽略国家之间内部特征的差异。最后,国家作为基本的体系单位,除了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之外,成为同类的(like units) 可以类比的单位[10]。因此,在三种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两个重要的因素都具有了高度简约性和可操作性。

四、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的关系

在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与体系单位的关系是指,体系特征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

结构现实主义强调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华尔兹认为,体系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说明体系结构怎样影响体系单位[10]。结构现实主义认为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是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体系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体系结构特征会影响甚至决定国家行为。国家行为具体主要是指冲突和合作。比如,华尔兹从体系结构的特征出发,论述两极结构与多极结构相比,更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华尔兹将体系结构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进行类比,认为体系结构是自在的、独立的自变量,一旦形成就不受国家影响,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国家的行为。因此,通过分析体系结构的特征就可以对国家行为进行预测,也就是所谓的“结构选择”。

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对博弈论进行改进,认为尽管存在合作的机会,但是影响本应该实现的合作最终却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国家交往过程中的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分为故意欺骗行为和由于“政治质量”不确定导致的不得已的欺骗行为。基欧汉认为,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关联性对故意欺骗行为进行惩罚,提高故意欺骗国家的国际交往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向参与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可靠地信息,以及通过国家制度所具有的明确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总之,经过国际实践,理性自私的国家会根据国际制度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放弃眼前短期的利益,选择合作和遵守国际制度,追求长远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制度选择”。

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施动单位之间的互构。首先, 建构主义的体系结构是社会学的结构,是观念、共有知识的分配;其次,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施动单位之间的互动形成结构,而结构会对施动单位的身份进行建构。一方面,温特认为,国家之间的互动形成体系结构,国家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应机制在国家之间形成认识,即文化,体系结构。温特认为, 国家之间不同的互动行为,会形成三种不同的体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总之,无政府状态不是常数,是国家造就的状态。另一方面,温特否认理性主义对国家身份的先验性假定,体系结构会建构国家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影响国家的行为。总之,温特的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这种互构不同于华尔兹所强调的互动,结构现实主义所论述的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不涉及体系结构对国家身份的建构,而是先验地认为国家的身份是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任务就是研究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

科学理论体系 篇10

关键词: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有效监管,市场准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如果不尽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电力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节约和污染物减排工作[1,2,3,4,5,6],“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列为约束性指标。

根据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经验,市场机制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但是,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及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既要实现快速发展,又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及节能减排,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中国的节能减排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抄照搬。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市场机制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的节能减排“组合拳”,给出了中国节能减排市场机制的路径选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

1 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的整体架构

推进电力节能减排的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通过制度(或管理)手段(包括市场经济手段等)进行节能减排(简称“制度节能减排”);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等手段进行节能减排(简称“技术节能减排”);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节能减排(简称“结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在制度、技术、结构3个方面,要采取综合性对策。

根据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国情,市场机制加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有效监管及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有效的节能减排“组合拳”(见表1),共同构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市场机制是通过竞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市场机制是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基本制度安排。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好诸如节能、环保等外部性问题,必须有面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弥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不足。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和市场并存的双轨制阶段,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设计符合国情的市场机制。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标准、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综合性政策,促进政府、企业、公众由被动的节能减排转向主动的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是实现节能减排具体目标的综合性制度安排。

监管机制对相关各方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进行监管,包括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社会性监管及市场结构(防止产生和滥用市场力)等经济性监管。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以及节能减排交易的技术支持系统、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监督监测技术支持系统、节能减排指标评价及考核的技术支持系统等。

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初期,结构及制度节能减排对总节能减排量的贡献率为70%左右,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途径;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中后期,主要通过制度(或管理)手段及技术手段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 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分为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3种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包括支持鼓励进入机制和限制约束进入机制。市场退出机制是以技术标准、差别电量、差别价格、经济补偿等机制引导高能耗、高污染的火电机组有序退出市场。这里主要论述节能减排的市场交易机制。

2.1 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电力市场机制还很不成熟,电力市场建设未能充分体现出市场机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实施真正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模式之前,需要一定时期的过渡。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过渡模式中,机组电量实行部分电量竞争。

2.1.1 促进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机制(过渡模式Ⅰ)

发电权交易[3]借鉴普通商品二级市场交易,通过转让或购入发电权电量实现发电企业之间的交易。发电权电量是指电厂在合约市场(包括政府下发的各类发电机组当年的省内年度发电量计划)等市场中获得的发电许可份额和机组签订的中短期交易合同。

实施发电权交易,可以以市场机制促进高效节能环保机组代替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发电,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是对当前计划发电模式的改进。

2.1.2 考虑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过渡模式Ⅱ)

1)通过实施“差别电量”(政府宏观调控或计划调控),改变传统的平均分配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发电模式;在安排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方面,实行机组类型差别、能耗差别、容量差别、环保差别、区域差别,增加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减少能耗高、污染大的火电机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高效、节能、环保发电机组的节能减排优势,实现节能、环保和安全发电。

2)实施“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政策。对列入关停序列的小火电机组,在一定时期内(如3 年),给予一定的补偿性发电量指标,小火电关停企业通过发电权交易[3]将补偿发电量指标有偿转让给高效、节能、环保机组,获得相应的收益,用于企业转产和职工安置。关停小火电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而建立小火电关停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小火电顺利关停的前提条件。

3)开展替代发电的发电权交易[3],促进非关停小火电由少发电变为不发电,增加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发电小时数,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

4)开展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外送电交易),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上述简称为节能减排发电调度“组合拳”。通过该“组合拳”,充分发挥高效、节能、环保机组的竞争优势、边际成本优势和节能减排优势,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逐步使小火电机组退出市场,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该“组合拳”,既包括结构节能减排(电源结构调整:关停小火电、“上大压小”机制等),也包括技术及制度(或管理)节能减排(实施“差别发电计划”、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参与外送电交易、火电厂脱硫及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2.1.3 节能减排的节能发电调度模式及经济补偿的市场机制(过渡模式Ⅲ)

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引导电源结构向高效率、低污染方向发展,200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提出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2] (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改革现行发电调度方式,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实施节能发电调度,需要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实行经济补偿机制与节能发电调度相分离,即在电网运行中机组的实际节能发电调度出力按照《办法》的要求执行,采用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制定基本电量或发电利用小时低限标准等)与市场机制(发电权交易等)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4,5]。

在电力市场建设未能体现出市场机制在促进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之前,过渡模式Ⅰ,Ⅱ,Ⅲ是3种可选路径。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化,在未来几年内高能耗、高污染火电机组基本关停后,上述过渡模式必将逐步过渡到在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市场准入约束下、市场竞争确定机组发电量模式。

2.2 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中,凡是市场能够做的事,让市场去做;市场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让政府去做、去管。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在上游的发电环节,市场主导定价;在中游的输电、配电环节,政府调控定价;在下游的零售电环节,市场主导定价。在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中,机组发电量实行全电量竞争。

2.2.1 基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准入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Ⅰ)

在中长期、短期交易(双边/多边、集中竞价)市场,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市场准入机制主要是规定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机组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对于获得准入的市场主体,可通过自主决策,自主选择参与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设计,体现了在市场交易中“以节能减排为约束”的核心思想,实现市场机制与节能减排的统一。准入机制的设计有利于从整体上控制节能减排的效果,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机组的发电量,并给予高效节能环保机组更多的市场机会。

2.2.2 兼顾电力排污权市场交易和市场模式Ⅰ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Ⅱ)

随着市场配套措施的不断成熟,在市场模式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中长期、短期电力交易市场相适应的电力排污权交易市场。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保护制度。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发电企业排污权,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力,利用市场机制,允许这种权力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通过污染者之间交易排污权,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

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自主决策买入或卖出排污权。一方面,低能耗、高能效的大机组,可以通过自行治理降低污染排放量,将低能耗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企业收益,同时将剩余排污权有偿转让给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污染机组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必须付出额外的成本购买排污权,当排污权成本高于发电收益时,将排污权转让给低能耗、高能效的大机组,促使发电量向低能耗、高能效机组转移,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电力行业的污染排放量。通过建立排污权市场,促进电力资源、环境资源的综合优化配置,促进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2.2.3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Ⅲ)

考虑外部成本的集中竞价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也称为基于能耗修正及环保折价的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在中长期、短期电力交易集中竞价市场中,对发电机组的报价排序,进行能耗修正、环保折价;能耗修正实现对不同能耗、不同网损机组报价的区别对待,使得综合节能效果好的机组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得价格竞争优势。环保折价实现对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的发电机组报价的区别对待,使得环保机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竞价排序中进行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本质上是考虑能耗总量和环保总排放量控制的市场竞争方式,不影响成交后的结算价格,仅在竞价过程中通过改变竞价规则,增强综合能耗低、环保机组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中标电量,促进节能减排。

在竞价排序中进行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能够促进火力发电企业从长期的经济利益出发,提高企业内部的能源利用效率,对机组进行污染物减排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耗修正和环保折价的集中竞价市场机制,既考虑了发电企业的外部成本,又不会带来发电厂之间过大的利益调整,仅在竞价规则上对综合能耗低、环境污染程度小的机组予以竞价排序上的优惠,以培养各发电企业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推动各发电企业加快节能减排进度,引导各发电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2.2.4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市场模式Ⅳ)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也称为基于资源税的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它采用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资源税将环境的污染成本和资源浪费的机会成本内部化。

在电力排污权市场相对成熟、资源税到位的条件下,在市场模式Ⅰ或市场模式Ⅱ的基础上,建立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中长期、短期交易市场,发电企业的报价中包含了资源税和排污费等,形成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

采用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对不同能耗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存在差异,能够提高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调整高能耗机组和低能耗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排序,进而导致不同能耗机组的成交量较征收资源税前发生变化;同时,直接影响到市场出清后的结算价格,使得高、低能耗机组在征税后发生较大的利益调整。

基于资源税的价格机制,为火力发电企业降低能耗带来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将企业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一致化,促进电力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工作。

2.3 符合中国国情、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路径选择

在中国电力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3种过渡模式;而在中国电力市场机制及其配套措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可选择4种市场模式。

另外,电力节能减排的其他市场交易机制,除了电力排污权交易机制,还有:

1)市场融资机制。用市场机制通过企业的市场融资、担保等渠道反过来促使企业节能减排(绿色信贷和绿色资本市场、生态保险等)。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它是一种市场化的、以赢利为目的、通过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主要经营模式达成节能减排的机制。能源服务公司与火电厂签订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管理服务合同后,负责融资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为火电厂实施和管理节能减排项目,在合同期内按合同规定与火电厂分享节能减排效益。除了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将给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

3)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CO2排放量)为目的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实行排放配额制、建立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

3.1 促进电力节能减排的方式和手段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主要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不同性质手段其作用的对象和发挥作用的机理不同:一是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以能源价格、排污成本、税收、金融政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是激励相关各方自觉节能减排的基本政策;二是电力节能减排的法律手段,将起到规范相关各方行为的作用,对相关各方将产生有效的影响;三是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可以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

实施节能减排,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都不可缺少。以经济手段为基础,法律手段为保证,行政手段作用于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

3.2 电力节能减排政策机制的实施措施

1)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2)完善节能减排的法规和标准,加快节能减排的法制建设。

3)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构建激励机制,大幅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节能减排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所得税优惠,立足于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生产,以及引导节能减排产品的使用和消费,对部分高耗能产品开征消费税。

4)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标本兼治,控制源头,尤其是要控制造成能源消费不合理增长的源头;坚持经济发展速度与节能减排目标相协调。

5)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减排目标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

6)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

7)实施发电、输配电和用电全过程的节能减排。

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

4 监管机制

要尽快完善电力节能减排监管的法律法规和组织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透明的节能减排监管体制。特别要理顺节能减排监管职能,做到权责对等。首先要解决节能减排监管职能的配置问题。其次要理顺能源主管部门、环保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前者履行节能减排规划、政策的制定职能,后者履行对电力节能减排的专业性监管,对节能、环保、资源效率等的社会性监管,对垄断环节和有可能产生的垄断行为(防止产生和滥用市场力)等的经济性监管。

5 技术支撑体系

5.1 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发展脱硫技术、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燃煤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洁净煤发电技术、需求侧节能减排技术等。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构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

5.2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系统

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系统包括以下系统:

1)电力节能减排交易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发电权交易、电力排污权交易、跨地区电力外送交易、碳排放交易等。

2)节能发电调度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发电组合基础方案的制定,日前、实时平衡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制定,电网阻塞在线校正控制和自动发电控制,节能发电调度模式下的电网适应性评估。

3)能耗、污染物排放监督监测及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系统,实现对火电机组能耗、烟气污染物、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

4)排污数据监测与认证,包括:排污跟踪系统、年度调整系统和许可证跟踪系统,自动监测排污是否达标。

5)火电厂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优化系统,它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系统。

6)节能减排指标评价及考核技术支持系统,功能包括:对机组发电能耗、电网损耗、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机组、脱硫、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控制等节能减排指标的评价、考核。

6 结语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化,建立基于能耗和排放的市场准入机制,逐步引入以价定量的电力市场机制,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机制,做到外部成本(环境污染成本等)内部化和外部收益内部化,实施以配额管理为主的环境保护模式,进行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实现市场化的发电模式和售电模式。显然,本文提出的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公平配置、有效利用信息及激励相容,能够实现制度经济学追求的“帕累托改进”,与中国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制度相兼容,符合微观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EB/OL].(2007-06-03).http://www.gov.cn/jrzg/2007-06/03/content-634545.ht m.

[2]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53号)[EB/OL].(2007-08-07).http://www.gov.cn/zwgk/2007-08/07/content-708486.ht m.

[3]尚金成,张立庆.电力节能减排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网技术,2007,31(22):58-63.SHANGJincheng,ZHANG Liqing.Technologie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energy-saving,emission-reducing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1(22):58-63.

[4]尚金成.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一)基于行政手段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44-48.SHANG Jincheng.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Part on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executive mean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2):44-48.

[5]尚金成.节能发电调度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二)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补偿机制设计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3):46-50.SHANG Jincheng.Research on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energy-saving generation dispatch:Part two design and analysis 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onsidering market mechanis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3):46-50.

理论武装头脑 推动科学发展 篇11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汪立夏(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

有机会参加这次江西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作为学员代表,我想首先需要表达的是:感谢清华大学和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为我们创造的宝贵学习机会,感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知识大餐,感谢所有为我们这次学习培训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志们。为这次机会,我们感动;为这次充电,我们激动;为今后工作,我们也会积极地行动。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勤于思考,提高素质,推动工作。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自古以来我们就强调内圣外王,进则施展抱负,退则修身律己。今天我们参加学习依然离不开运用。可以说,这次学习还将为我们解决学习是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学习好了,就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人生中把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提高竞争力、创造新业绩。而要更好地履行职责、施展才华、做好工作、提升境界,又必须深入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样,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也能够充分体验不断工作的乐趣,实现工作和人生的双丰收、共升华。

当前,我们适逢一个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学习的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习,积极倡导学习,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个全民族、全社会的学习热潮正在兴起。具体到这一次的学习培训,我们也更能感受到学习的紧迫与重要,也更能感受到主办者的良苦用心,所以我们也一定会严格按照要求,用心去学,用情去学,用力去学,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使这次学习成为我们加强修养、开阔视野、增强能力、创新工作的新起点和新机遇。

感受最深及收益最多的几个方面

查振华(九江学院组织人事部部长)

一是个人价值观得到重塑。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儒家讲“中庸”思想,道家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做对了,事情才能做对”。管理学强调两点,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领导科学强调决策,目的和手段是两个重要层面,目的对了手段才有意义。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站得有多高,就能看多远,就会作出什么样的决策。

二是自身素质和修养得到提高。在清华学习期间听了中国教育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谈话沟通专家闻闸教授所作的《领导者言语表达》的课程,深受启发。我想,通过真正地把专家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定能提升公众讲话技能,增强沟通与谈判能力,练就领导力,树立领导形象,塑造个人魅力,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三是公共管理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侯景新教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它让我学习了新理论,接触了新理念,开拓了新思路。一种管理模式或一种管理理论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它所选择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什么,而取决于这种内容和方法同特定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能融合,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四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培训伊始,我们即参加了学习班组织的以挑战自我、团队协作为目的拓展训练,时间虽短,但感悟颇深。

领悟到了行业知识相互融合的思维拓展力

苏万能(上饶市教育局局长)

这次研修班安排的课程并不局限于教育行业的一条胡同,而是邀请了经济界、人才资源管理和文学艺术界的知识学者开展了跨行业、多领域的交叉授课,实现了不同知识点的接轨,促进了不同行业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闭关研修之风,使我们能够超越行业和学科的界限,以更广的探索视野,对当前教育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有效地增强了我们的思维拓展力。

在理论学习研讨的同时,研修班还组织参训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北京现代汽车制造厂、北京著名的职业教育学校等,以专家独特的理论视角,以行家专业的实践修养,以鲜活的样板示范拓展了参训人员的发展视野,提升了理论高度,理清了发展思路,增加了工作信心。

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分析火灾隐患 篇12

1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分析火灾隐患的必要性

1.1 安全科学的概念

安全科学是一门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缘科学, 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门学科, 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诞生以1973年美国出版《安全科学文摘》杂志, 1981年德国库尔曼教授发表《安全科学导论》专著以及1990年第一次世界安全科学大会的召开为基本标志。对于安全科学的概念, 德国学者库尔曼认为: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应用技术所产生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 或至少使其保持在可容许的限度内。比利时教授丁格森认为:安全科学研究人、机和环境之间关系, 以建立三者之间的平衡共生态为目的。我国“安全科学开创者”刘潜先生认为:安全科学是一门专业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他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安全 (包括安全、舒适、健康、愉快乃至享受) , 以达到保护活动者及其活动能力, 保护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安全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 避免和控制人为、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危害、意外事故和灾害的学问。它以技术风险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避免、控制事故和减轻损失, 达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安全。

1.2 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安全认识的深入, 安全科学理论也在逐步发展。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 安全科学理论到目前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 局部安全认识阶段。工业化初期至19世纪50年代, 人类对安全逐步从无知的安全认识过渡到局部安全认识阶段 (经验型阶段) , 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是事故学理论, 即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 以经验为基础采取安全预防和整改措施。事故学理论对于研究事故规律, 认识事故的本质, 指导预防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在长期的事故预防与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质是“亡羊补牢”的模式, 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 属于事后反馈决策型。此时安全科学尚未成为一门系统科学, 安全仍处于被动局面。

(2) 系统安全认识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上升到系统安全认识阶段 (事后预测型阶段) , 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是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以危险和隐患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事件链的概念, 提出安全系统由人、机、环境、管理4个事故综合要素构成, 提出了超前防范和预先评价的概念和思路, 主张采用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进行安全防范和控制, 属于预期控制型。此阶段安全科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建立发展, 但这一层次的理论在安全科学理论体系上, 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

(3) 安全系统认识阶段。19世纪90年代以来,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进入安全系统认识阶段 (综合系统论阶段) , 这一阶段中现代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 目前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主要是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 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研究对象不仅涉及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 而且涉及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所有大的科学门类。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 研究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安全大协调系统, 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 安全控制属于综合对策型。

1.3 对火灾隐患的基本认识

“火灾隐患”是消防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 也是消防理论、实践中最常用的一个概念。然而, 对火灾隐患目前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术语定义。从字面角度看, 说文解字中对“患”字的解释为“患, 忧也”, 即忧虑和灾祸。隐患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对火灾隐患, 人们认为有以下几种解释:“指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这些不安全因素有的是使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有的是使发生火灾后的损失增加”;“生产、生活中潜在的或固有的火灾危险性或火灾危害”;“生产、生活中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可能的损害超过了能够容许的限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消防法》) 中多次提到火灾隐患, 但并未对火灾隐患给出明确定义。《消防法》条文释义 (第五十四条) 中指出:“火灾隐患是指明显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可能引起火灾的各种成因和情况, 包括人为和物质的成因”。火灾隐患主要有三类情况:一是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是火灾时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三是火灾时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公安部令第107号《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三十六条对消防监督执法中的火灾隐患给出了明确界定。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 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 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擅自改变防火分区, 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 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 不能立即改正的;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 影响公共安全的;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情形。重大火灾隐患按照GA 654-2006《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认定。

1.4 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分析火灾隐患的必要性

《消防法》条文释义中对“火灾隐患”的定义, 还局限在人为和物质的成因上, 从安全科学理论上分析, 只认识到了人和物的因素。公安部令第107号《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中对火灾隐患的界定, 更多是为了使公安消防机构消防监督执法法律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而做的解释和定义。上述认识只是相对狭义的火灾隐患分析和定义, 周永康同志“将火灾隐患消除在火灾发生之前”的要求, 不仅仅局限于这一范畴。火灾事故是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 基于安全科学的理论, 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上对火灾隐患进行分析, 即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对火灾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提出广义的火灾隐患概念, 并且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角度提出综合的工作对策, 以减少火灾事故, 减轻火灾危害, 对消防工作的发展更具理性、积极的意义, 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2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分析火灾隐患

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看, 安全系统论主要研究两个系统对象, 一是事故系统, 二是安全系统。事故系统以危险和隐患为研究对象, 涉及人、机、环境和管理四大要素。通过研究事故系统, 认识事故系统因素, 可以确定防范事故的基本目标和对象。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 隐患的定义是“在生产活动过程中, 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 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 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 (一些行为) 或一种状态 (一些状态) 或二者的结合, 包括一切可能对人-机-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是一种瞬时发生的状态。安全科学理论下, 宏观的火灾隐患包括引发火灾的动态过程或趋势。从事故系统的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上分析, 广义的火灾隐患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 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 并产生了不良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识、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 其特点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尊重科学, 不重视安全。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一种非故意的行为, 行为人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是不安全行为。具体到火灾事故中,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公安部印发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名称规范》 (公通字[2009]11号) 中详细规定了违反消防法的51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名称, 这些行为都可归入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列。公安部令第107号定义的火灾隐患, 大多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也可以看作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此外, 从安全科学角度看, 一些由社会因素引发的人为故意行为, 如纵火、战争、恐怖袭击、社会动乱等引发火灾, 也被列入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即各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是引发火灾事故最直接的原因。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 都有能量意外释放, 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 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设备缺陷、机械故障、电气线路老化等引发火灾事故都可列入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个定义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 不包括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等, 不能列入物的不安全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将公安部令第107号中定义的火灾隐患多归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也是引发火灾事故的最直接原因, 因为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 (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 , 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

2.3 环境的不良影响

不良的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同时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例如场地环境不良引发的设备故障, 生产环境恶劣造成人的误操作等引发的火灾, 可以归入此类。纯自然因素如雷电、火山、 地震、 龙卷风等引发的火灾也属此类。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引发火灾事故的重要因素。

2.4 管理上的缺陷

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但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因此管理往往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消防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依照《消防法》规定对本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消除火灾隐患;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主责, 采取各项防范措施, 防止火灾发生;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 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 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如果未能履行这些法定职责, 都可以视为管理上的缺陷。

当然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是相互关联的, 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看待。事实上一些隐患很多情况下无法严格确定为单一因素, 往往是二者或多者的结合。例如一单位建筑发生火灾事故, 经调查火灾原因是电线老化引发, 但调查中同样发现该单位未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 建筑消防设施未能保持完好有效, 造成火灾蔓延成灾。因此, 此起火灾事故中既有物的原因, 又有人和管理上的原因。从上我们可以看出, 安全科学理论下广义的火灾隐患, 不仅包括《消防法》规定的各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公安部令107号中列举的情形, 而且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物质本身能量因素以及综合管理因素, 内容更加宽泛。

3安全科学原理下的本质消防安全对策

3.1 相对安全和本质安全

在安全科学理论下, 相对安全指一切安全都是相对的, “不存在危险性”的本质安全并不存在。因为从“人机环管”四要素分析, 目前无论从管理上, 还是在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上, 都不可能达到完全消除这些危险或隐患的水平。退一步讲, 即使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理论上可以将这些危险或隐患通过管理或技术手段来预防和消除, 仍存在一个经济上是否合算的问题。本质安全是在安全科学理论下提出, 通过追求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 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 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的目标。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 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相对安全与本质安全并不矛盾, 因为本质安全只是一个逐步趋近的目标, 是安全的最高理想境界。安全科学理论下, 绝对的消防安全也不存在, “相对消防安全观”是指:降低发生火灾的概率, 或发生火灾后能够将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就达到了相对的消防安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 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 因而衡量消防安全的标准也是不同的。现阶段, 公安部领导提出的以不发生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作为衡量消防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很好地诠释了相对消防安全的理念。

3.2 不同发展阶段的安全监管措施

随着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和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如图1所示, 安全监管工作也可大致分为4个历史阶段:一是在无知安全认识阶段, 人们对安全的监管处于自然本能期;二是在局部安全认识阶段, 人们对安全的监管处于法制监督期;三是在系统安全认识阶段, 人们对安全的监管从法制监管向自我管理时期过渡;四是在安全系统认识阶段, 从法制监管、自我管理向团队文化时期迈进。从图1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的认识、安全科学理论发展和对安全的监管几个方面的关系。

图1中灰色部分是我国目前在这几个方面所处的水平。根据社科院研究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 属于新兴市场国家。对安全的认识水平总体处于系统安全向安全系统认识阶段过渡, 当然局部领域仍处在经验型阶段, 在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上也是如此。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目前我国的安全监管在整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对安全的认识水平, 基本还处在法制监管的初级水平, 即强制监管阶段, 在法制监管中以强制性手段为多, 辅以自我管理, 远未达到团队文化的水平。

3.3 现阶段我国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

美国著名安全科学家家海因里希分析认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 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理事会NSC也得到90%的安全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我国一些研究结果说, 85%的事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我国目前火灾统计中将火灾原因分为11类:放火、电气、生产作业、用火不慎、吸烟、玩火、自燃、雷击、静电、原因不明、其他。如果把放火、违章操作、用火不慎、吸烟、玩火归入人的不安全行为, 电气火灾看作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自燃、雷击看作环境影响, 那么根据2009年中国消防年鉴的统计, 人的因素约占45%, 物和环境的因素约占32%, 原因不明和其他类约占23%。事实上, 电气火灾和原因不明类火灾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因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从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 是减少火灾危险的有效措施。

3.4 本质消防安全对策

根据安全系统科学的原理, 预防为主是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 这与《消防法》提出的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是一致的。笔者基于安全系统论中的事故系统对火灾隐患进行分析, 提出了广义的火灾隐患的概念, 确定了防范的基本目标和对象, 为预防火灾事故发生明确了思路。沿此思路, 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构成广义火灾隐患的诸要素入手, 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 即可逐步趋近本质消防安全的目标。

3.4.1 加强消防安全科学理论研究

消防安全科学理论研究是消防工作实践的先导。近年来, 我国在消防安全科学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上有了较快发展, 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消防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消防应急救援体系、消防信息化建设、消防安全技术保障体系、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消防安全工程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为消防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当前, 应当紧紧围绕现实需求, 充分发挥消防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 不断整合消防科研资源, 完善消防科研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消防安全科技投入, 推进消防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加强在消防安全哲学、消防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消防安全经济学、消防安全管理学以及消防安全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并加以实践, 以达到最终的本质消防安全目标。

3.4.2 提高人的消防安全素质

人的本质消防安全可通俗地解释为“想消防安全, 会消防安全, 能消防安全”, 这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不断解决人的思想认识和不安全行为的过程,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通过教育培训, 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 提高人的消防安全素质, 使人在本质上有对消防安全的需要;二是通过技术措施, 以更安全稳定的设备或自动控制系统代替人。人的因素是最复杂的因素, 要达到人的本质消防安全不但要解决人的消防知识、技能和意识素质, 还要从人的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人文素质入手, 加强消防安全文化建设, 这是任何设备和机械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因此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的消防安全素质是强化人的本质消防安全的最重要方法。人的深层、基本的消防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 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能要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

3.4.3 提高设备与环境的消防安全可靠性

物和环境的本质消防安全化主要是推广采用先进的消防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 对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 以消除不安全的消防设计、物质和材料选择, 提高设备与环境的消防安全可靠性, 并且充分考虑人的操作失误及在设备故障情况下终止火灾危险, 达到解决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问题, 最终确保消防安全。

3.4.4 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消防安全管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人的管理, 二是对组织与技术的管理。在这两大范畴中, 人的因素相对重要得多。因此, 安全管理中强调人的因素和对人的正确管理, 是超前预防的最终选择。《消防法》确定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就是依法加强监管效能的举措。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管理手段并用, 采取复合管理措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消防安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二是建立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 构筑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 理顺部门间的职能分工, 强化权威性和执行力, 并逐步实现单位、个人的自我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消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实现消防安全的依法管理;四是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即不断提高消防监督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和素质;五是逐步实现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手段, 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六是强化消防监督执法和消防现实斗争, 采用铁腕手段严厉惩治各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这是现阶段遏制产生火灾隐患的有效方法。

4结论

没有绝对的消防安全, 本质消防安全也是相对的。从安全科学的角度和历史经验分析, 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采用强制性监管手段消除火灾隐患, 是短期内减少火灾事故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 但也最容易引起反复。从中期看, 加强消防法制化建设, 实现以法治火;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提高人的消防安全素质以及物和环境的消防安全可靠性;加强消防科学技术研究, 以达到本质消防安全化, 是减少火灾危害的必然要求。从长期看, 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进行全民的消防安全文化建设, 真正从深层次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和意识, 实现消防安全的自我管理, 是实现本质消防安全的最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潜.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2.

[2]金龙哲, 宋存义.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郭铁男.我国火灾形势与科学技术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6) :663-673.

[4]陈伟明.加强消防科技工作促进消防事业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 (1) :1-3.

[5]公安部消防局.2009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

[6]刘铁民.审时度势, 与时俱进——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J].现代职业安全, 2003, (1) :11-17.

[7]张景林, 王桂吉.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 11 (5) :6-9.

上一篇:大型测试仪器下一篇: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