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精选6篇)
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 篇1
论文摘要: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论述的根本缺陷就是对科学发展的内在机理没有讲清楚。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机理乃是充满偶然因素的随意性:这首先在于他割断了历史本身的联系和发展,其次就是范式本身没有矛盾和问题。
论文关键词:科学革命;随意性;范式
一、他的发展机理是充满偶然的随意性
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机理乃是充满偶然因素的随意性。库恩说:“大多数科学发展的早期,是以许多不同的自然观不断竞争为特征的,每一种自然观都部分地来自与科学观察和科学方法的要求,并且全都与科学观察和科学方法的要求大致相容。这种随意性总是存在的,而且它在科学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将在第六、七、八章中详细考察。常规科学——大多数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在其中花费他们一生的活动——是基于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一个应该用已知规则和程序加以解决的常规问题,科学共同体内最杰出的成员们做了反复的研究以后,仍未能获得解决。在别的场合,为常规研究而设计制造的仪器未能预期方式运行,由此而揭示出一种反常,虽经一再努力,仍不能与共同体预期一致。通过这些方式和其他方式,常规科学一再地误入迷津。到了这种时候,即到了科学团体不再能回避破坏科学实践现有传统的反常时期,就开始了非常规的研究,最终导致科学共同体做出一系列新的承诺,建立一个科学实践的新基础。这乃是一个非常规时期,期间科学共同体的专业承诺发生了转移,这些非常规时期在本文中称之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打破传统的活动,它们是对受传统束缚的常规科学活动的补充。”[1]可见,在库恩这里是因为原有科学共同体所遵循的范式中含有随意性因素,才保证了科学事业不是僵硬的干尸。我们当然不能抹杀科研活动中的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所带来的人的随意性。但是,更为关键的是,随意性并不能告诉我们科学事业本身变迁的原因。
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 篇2
一、库恩“范式”理论概述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著作中, 库恩定义“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 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这一定义得到其他学者们的认同, 并且在归纳了库恩在不同场合关于“范式”的多元解释的基础上, 重新将“范式”定义进行了整合, 给出了更为完整的表述:“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 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的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从而成为该科学的一种共同的传统, 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
库恩认为:在前科学时期, 一门科学尚未形成范式, 即研究者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没有达成一致, 各种学说争论不休。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激烈论争, 在该科学领域逐渐有一种学说得到公认, 这时便形成了该学科的范式。范式的形成标志着该学科已形成了系统的学说体系, 标志着该学科进入了常规、稳定、持续的发展时期。在学科的发展时期, 学者们对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一般不存在怀疑和争论, 而只是争论和修正自己对范式的理解。在学科发展的后期,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实践的发展、研究对象和问题的变化, 原有范式未被利用的逻辑空间越来越小, 可供研究者调整自己观点的余地变得越来越狭窄, 原有范式已很难解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人们开始对原有范式丧失信心, 这时便出现了范式危机。在经济学领域, 随着常规经济学过程的持续和经济生活的不断变化, 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 而在原有范式的逻辑空间和理论空间中又很难获得合理解释, 使原有范式理论的解释力下降, 从而出现了经济学的范式危机。
范式危机的出现蕴涵着科学革命的到来。在危机到来之时, 人们在怀疑原有范式的同时, 也在开始寻求新的理论和方法, 寻求建立新的科学逻辑系统。也就是说科学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一个动态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认为:整个科学发展史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动态模式的周期运动规律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科学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 必然有其自身产生、积累、发展、消亡的过程, 即科学革命。简言之, 科学革命的实质是“范式转换”, 即新范式代替旧范式的过程。库恩的范式理论, 尤其是“范式转换”理论,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历史状态和内在发展规律, 对人们理清所从事领域的发展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都有启发作用。
二、从范式转换看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西方经济思想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 然而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却只是在最近的二三百年里才真正形成。从这个角度考察, 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年轻学科是有根据的。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 曾经发生过五次经济理论革命, 分别由亚当斯密 (1776年) 、大卫李嘉图 (1817年) 、约翰穆勒 (1848年)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 (1890年) 和凯恩斯 (1936年) 发起。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主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无一不体现了库恩的范式转换思想, 从而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分为了三个经济学范式:前古典经济学范式、古典经济学范式、现代经济学范式。
(一) 前古典经济学范式
前古典经济学范式首先起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是西方经济思想的源头, 在公元前6世纪就开始探讨商品、货币、贸易和生息资本等问题。而古罗马则将希腊人的经济思想发展成为一些制度,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于财富或有价值的东西有一些直觉的观点和经验的论述, 但并不真正涉及经济学含义的价值形成问题。形成于这个时期末的重商主义学派把货币看作是唯一的财富, 但这种定性的规范是以黄金和白银的自然属性为根据的。他们认为经济体系中只有农业生产才会创造和产生财富, 而其他部门都不会创造或形成价值, 因此重农学派主张土地是财富的真正源泉。此种经济范式在欧洲历史上最典型的封建统治时代非常兴盛。这个时代经济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并力求对逐渐出现的商品货币关系加以规范。
(二) 古典经济学范式
1、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不认同重农学派的价值观。他认为重农学派的观点太过狭窄, 不应该将当时已日益重要的工业生产排除在价值形成过程之外。因此, 他修正了重农学派的观点, 用比农业生产宽阔得多的逻辑外延来界定“劳动”概念并分析经济体系的价值形成。亚当斯密认为, 凡人类劳动都会创造财富, 从而都会形成价值, 所以财富的产生不单单局限于农业生产, 而且也不局限于工业生产, 甚至不局限于经济体系的生产过程。他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和理论体系, 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并提出了“经济人”假设, 把人的本性视为利己的欲望和互利的道德理性。同时他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创建了经济学最初的分析框架。
2、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亚当斯密以后, 经济学围绕斯密自由主义范式继续发展。一方面, 古典政治经济学不断成熟, 大卫李嘉图把经济学抽象为一种工具, 既发展了亚当斯密的体系, 同时也走向了只注重逻辑推理的极端。另一方面, 亚当斯密体系中的庸俗成分也获得了发展, 并逐渐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独立出来。与此同时, 亚当斯密范式不断面临来自现实的诘难。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国家主义者、历史学派都先后对斯密的自由主义提出了质疑。大卫李嘉图最早采用了理性逻辑演绎法, 就经济学方法论而言, 逻辑演绎就是利用一个抽象的理论结构, 揭示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吸收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合理成份, 抛弃了亚当斯密把消耗的劳动与购买的劳动混为一谈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他认为,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 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而不取决于付给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他创造性地解决了商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从而破除了“斯密教条”, 此外他还坚持劳动价值论, 并以之为基础, 探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 又通过分配关系的研究深化了劳动价值理论, 使之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成熟的劳动价值理论。
(三)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 也称为现代经济学范式。其代表人物有约翰穆勒、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凯恩斯。
约翰穆勒代表的经济学范式。从1820年到1830年间, 英国的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拥护和反对大卫李嘉图理论的斗争, 争论的焦点是他的价值论是否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特别是能否以它为基础解释资本利润的存在及其合法性。争论的结果导致了劳动价值论的破产及其学派的解体。大卫李嘉图学派解体后, 西欧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若干新动向。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提倡的经济自由主义虽然仍被推崇, 但其理论的基础即劳动价值论已经遭到置疑, 从中得出的劳动和资本相对立等一系列不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结论, 已经遭到批判和抛弃。形势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对策, 西尼尔、巴师夏和约翰穆勒经济学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 并逐渐转向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约翰穆勒坚持, 经济理论要成为科学, 不但要有对经济世界中基本范畴的抽象, 更要确定各范畴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而后者往往产生混乱。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对亚当斯密提出的但却缺乏系统论证的观点, 提供了更细致的分析, 并用生产、交换、分配等范畴对经济活动进行划分, 重新安排了政治经济学体系, 使之形式更加完备, 论理更加充分。
(四)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范式
继约翰穆勒后,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以完全竞争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 对边际革命以后的经济理论进行了一个最为全面的总结和综合, 开创了当代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先河。他强调经济学或经济思想的发展是连续的。在此基础上, 马歇尔综合了前人的范式, 尤其是调和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主义, 把经济学理论重新整合到“看不见的手”的旗帜下, 完成了经济学向新古典主义的过渡, 形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理论体系———新古典经济学。他将“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 并在实际上从经济学中取消了价值论。此后, 西方古典经济学就沿着马歇尔所指出的方向不断发展。直到美国制度学派开创制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五) 凯恩斯经济学范式
1929年,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 出现了经济大萧条。以“市场能够自动调节平衡”为理论支柱的传统经济学面对如此严重的“反常”一筹莫展, 由于“反常”反复出现而又未能被消化, 终于使旧范式穷于应付而陷入危机。在这一背景下, 凯恩斯进行了经济学范式转换的又一次革命。他的经济理论范式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 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的存在, 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这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是不会出现的, 因为按照曾经的范式, 供给总是能创造需求。第二, 工资刚性。由于存在工资刚性, 价格的变动是很迟钝的, 不能适应需求不足的变化。而在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 工资和价格的变动都是迅速及时的。第三, 市场无法自动出清。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 市场就无法自动达到供需平衡, 即无法自动出清, 所以会出现大萧条。因此,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
从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上, 他的经济理论是从“总量”上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的, 着重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和调节, 注重总量分析、短期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因而, 他的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它有效地解释了大萧条, 从而取代了旧的经济范式。
三、经济学中新经济范式替代旧范式的条件
范式危机的出现预示着经济学的范式转换革命即将到来。考察经济学范式转换的历史发展, 可以看到, 在理论林立、观点纷争的经济学范式转换时期, 能够脱颖而出最终上升为新范式的理论观点大都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 新的经济范式取代旧的经济范式必须能够为经济学新的常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逻辑空间和理论空间并更加优越, 使经济学的发展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常规发展时期。
第二, 新的经济学范式必须对现实经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只有能够有力地解释经济现实, 并据以引申出更有效的经济政策, 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第三, 新的经济学范式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着一个经济学范式是否能够更好地对经济实践进行总结, 决定着一个经济学范式是否能够对现实经济活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四, 新的经济学范式必须同经济学知识系统之外的其他知识形态和思想形态的主流思想相吻合, 特别要与一定历史时期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观点及其方法论相适应, 这是因为经济学范式的转换是发生在经济学思想的开放性逻辑层次上的。
从经济学发展演变历程看, 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伴随着经济学范式的革命性进展, 通过对经济命题的完整阐述和科学推理, 证明经济学发展的客观逻辑性, 使之符合逻辑发展进程。可以预测,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经济学理论研究必将面临更大挑战, 唯有通过加强以范式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经济哲学的研究, 才能应对经济发展的挑战, 促进经济哲学的成熟。
摘要:“范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来的, 其中“范式转换”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 被其他学科领域借鉴用来理清本领域的发展、变迁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科学的发展, 首先体现在范式的转换上。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和成熟标志。经济理论的发展, 也突出体现在范式的转换上, 而利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来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思路。
关键词:范式,范式转换,经济哲学,经济思想
参考文献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九海.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探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2].
库恩的“范式革命” 篇3
一、科学的范式
何谓科学活动,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对于这类问题的传统答案,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是经验不断地被归纳为理论或理论不断地为经验所“证实”;波普尔证伪主义认为是通过经验的“证伪”而使一种理论被另一种理论取代的“革命”。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而库恩对此并不认同,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概念,体现他关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范式原文来自希腊文,含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但是库恩从来没有对“范式”这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作过明确的、定义性的解释;而是在不同场合常常做出不同的解释。
在他看来,范式同单纯的理论和理论系统不同,它包含了科学实践中一切影响科学家的话动和发展的认识的、技术的因素。库恩说:“‘范式’一词无论是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并无任何共同之处。”{1}
二、库恩的“范式”革命
库恩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是积累的”的观点,也否认了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发展史是突变的”的观点,而是把上面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库恩认为科学发展可以分为“常规科学”和“非常规科学”即“科学革命”时期。
库恩认为,一个学科自出现了一个统一的范式后,就进入渐进性发展的常态科学时期。所谓“常态”科学,就是“常态研究”的科学;而“常态研究”,“就是根据范式而研究”{2}。库恩认为在常态科学时期,科学家集团对于共同的范式坚信不疑,正如同宗教信徒们对共同的宗教教义坚信不疑一样。他说:“常态科学不能改变范式”,“常态研究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现象上都很少要求创造性的东西。{3}”因此它们的任务不是检查范式、改变范式,而是坚守范式,坚定不移地用范式去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
库恩认为,在常态科学时期有时会出现反常现象。所谓“反常”,就是观念与范式的预期不相符合,也就是人们无法用范式对现象作出解释。库恩说:“反常现象也就是不符合预期的现象”,“反常现象的特征是顽固地拒绝被现有的范式所接受。{4}”
随着常态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继续不断地揭示出乎意外的新现象﹙反常﹚”、“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并愈来愈频繁”,于是就引起常态科学的“危机”。于是,人们对范式开始怀疑,对它的信念逐渐动摇。库恩认为新范式的出现是危机的终结。“一切危都随着新范式的出现及其被接受而宣告结束的。{5}”
库恩认为,相继与危机之后的是科学革命时期。科学革命就是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他说:“科学革命就是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过渡{6}”。如果原有范式无法妥善解决这个危机,那么专业人员将逐渐修改原有范式规则,并最终“使常只是前者差异集中在明确而较小的范围内{7}”最终,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科学革命转变为常规研究。但这个过程远不是一个积累过程,也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程度。“在这个转变期间,新旧范式所能解决的问题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交集,但并不完全重叠。在解谜的模式上,也还存在着一个决定性的差异。当转变完成时,专业的视野、方法和目标都讲改变。{8}”
三、对库恩“范式革命”的批判及库恩的回应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经常运用到“范式”这个术语,但是他对于“范式”这个术语并没有明确定义。英国学者玛斯特曼女士作了一个不完全的索引,发现范式至少有二十一种不同的用法,从一种具体科学成就,到一组特定的信念和预想,后者包括各种仪器、理论、形而上学等方面的规定统统在内。夏皮尔曾写道“范式最终似乎包罗了科学家可以做的全部事情,于是断言科学传统受范式支配,似乎就变成了同语反复”。
库恩在1969年的后记中将用学科基质来代替范式:用“学科”一詞是因为它制成一个专门学科的工作者所共有的财产;用“基质”一词是因为它由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组成,每个元素都需要进一步界定。库恩将范式分为符号概括、模型、价值和范式四种成分。其中,范式是指共有的范例,“首先指的是学生们在他们的科学教育一开始就遇到的具体的问题解答,包括在实验室里、在考试中或在科学教科书每章结束时遇到的.此外,这些共有范例至少还得加上某些在期刊文献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解答。”{9}
此外,库恩认为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原始开端出发的演化过程,其各个相继阶段的特征是对自然界的理解越来越详尽,越来越精致。但是,这一进化过程不朝向任何目标”。我们要“学会用‘按我们确实知道的去演进’取代‘按我们希望知道的去演进’”{10}。但是批驳的观点认为旧范式仅仅是人为夸张的部分才受到挑战,若把这些纯属人为夸张的部分予以删除,许多理论从来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受到挑战{11}。即前后范式间是朝着自然界“真理”的方向前进的,科学通过不断削减夸张逐渐接近真实。
众所周知,因为对范式模糊性的批评,库恩曾一度放弃这一概念,而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第二版(1970年出版)中引入一个新的术语“专业母体”。但是,当库恩在1988年夏召开的以“解释与人文科学”为主题的会议上宣读“自然与人文科学”一文时,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在这篇文章中,他坚持认为自然科学,例如天文学,与人文科学一样,都依赖于他们所从事的共同体。这样,他总结道:“因此,让我为关于这一不同划界方法的许多尝试性评论的有关见解下一结论。迄今为止,我仍认为任何阶段的自然科学都基于一套概念体系,这些概念是现代的研究者从他们直接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那套概念体系是历史的产物,根植于文化,现在的研究者通过训练而入门,并且只有通过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用来理解其他思维模式的解释学方法才能被非成员所理解。有时,我称它为特定阶段科学的解释学基础,你可能注意到在其中一种意义上,它与我曾称作范式的东西十分相似。尽管这段日子我很少使用这个词,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它的控制,但为简洁起见,这里我有时将使用该词。”{12}随着库恩的观点,科学成为一次具有重要的历史维度的理智的事业。从前上帝的科学观被抛弃了。
四、结语
库恩的范式理论包含着合理思想,但他把范式说成是一种主观的心里的东西是不正确的。诚然,范式中确实蕴含有许多想象的成分,但是这类想象也是建立在大量客观材料基础上的,而绝非纯粹心里方面的想象。其次库恩断言科学家在常规科学时期应持保守态度,只有在科学革命时期才应有批判精神这是不正确的。既要坚持真理,又要敢于批判错误,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任何时候不能只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否则,只可能给科学的发展带来危害。
库恩通过历史研究发现了科学发展的质变和量变规律,他通过强调量变的重要性和质变的混乱性客观的和开创性地描述了科学的发展过程。但他的不足在于他想把量变和质变完全区分开,即过分的强调范式的革命,认为范式间是不可通约的,而忽略了质变和量变是无法明确区分界线的,而且就区分质变和量变两种概念来说有时也是难以做到的,即范式革命和常规科学的进步有时是难以清晰区分的,不同的范式间的异同有时也不是能一下子说清楚的。这样就感觉库恩走进了自我循环的怪圈。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注释:
{1}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2}{3}{4}{5}{6}{7}{8}{9}{10}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系统理论中的范式转换 篇4
系统理论中的范式转换
社会诸系统的一般性理论在区分开概念的抽象与自我抽象的基础上,划分了系统的三个层次,从而清除了以往社会学讨论中的典型错误与不确定性.实现系统理论中的范式转换的关键在于区分开超级理论与主导差别.第一步是用系统与环境的差别来代替整体与部分的传统差别.这一方式的反思关系不仅使古典的主体-客体-认识论得以革命化,不仅使科学理论摆脱教条并使之“自然化”,而且通过一个更为复杂的`理论设计而产生出对其对象的更为复杂的理解.在自我参照系统的理论中,归于系统的一切都被包容在自我生产中,因而对于观察者来说,一切神秘的东西都被消除了.
作 者:N.卢曼 郭大为 作者单位: 刊 名:世界哲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WORLD PHILOSOPHY 年,卷(期): “”(5) 分类号:B94 关键词:自我参照的系统理论 主导差别 超级理论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 篇5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是指常规科学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本文所说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即指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什么应研究、什么问题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所获得的答案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它能够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不同范例、理论、方法和工具加以归纳、定义并相互联系起来。简言之,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式范例。
在范式概念的理解上,本文界定以下三个方面:
(1)范式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这是哲学范式;
(2)范式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这是社会范式;
(3)范式作为一种依靠,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决疑难的方法,一个类比的图像,这是构造范式。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课程的内涵;
(2)课程建设的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探求适合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般概念和方法;
(3)课程建设的逻辑出发点;
(4)课程体系内课程的相互关系,影响课程建设的诸因素;
(5)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可借鉴的思维范式;
(6)在此范式界定下的建设平台。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重点是:
(1)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逻辑出发点;
(2)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3)影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诸因素;
(4)能否开发一个在某种范式指导下的课程建设平台。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难点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否存在具有普适性的范式。如果存在,这种范式与现有的课程建设范式有何不同?如何将纷繁众多的课程建设模式统一到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中?这种范式的哲学、教育学、认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顺利完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指导。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均停留在课程建设模式的探讨上,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意义的课程建设范式。针对课程建构这一系统行为,均是用“课程模式”的概念表达。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学者提出“课程建设模式”,更没有“课程建设范式”的概念。作为教育主体,有必要区分“课程模式”和“课程建设模式”这两个概念,而范式是模式的抽象与概括,模式是范式的特例。那么,课程范式和课程建设范式之间有何区别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对课程范式讨论得比较充分。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有两种:一是学科课程范式;二是经验课程范式。学科课程范式始于15世纪,经过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等人的努力,学科课程范式将知识的接受、学习推向极端;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完备性、逻辑性。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学材料便于组织和实施,具有系统性;缺点在于知识与经验脱节,在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主体——学习者。经验课程范式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其观点是教育是经验的继续和不断改造,“从做中学”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强调学习者的已有经验,重视个体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课程的引导者、设计者和合作者;其缺点是学习效果依赖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效率不能普遍提高,课程实施难度大。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课程范式”,只是从模式上把两种课程范式的方法相融合,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上述两种课程范式可以看出,课程范式主要表达的是课程目标确定、内容确立、内容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抽象与概括。课程范式有两种经典模式:一是泰勒的目标模式,二是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作为课程设计的目标,这里的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外显行为,这种模式意在控制,追求效率。它的缺点是课程无法包括心理体验、情感、态度等隐性行为,忽略了教育是解放人的个性这一根本任务。过程模式从注重学习者的高级心理机能出发,强调了学习过程,注重过程评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缺点是知识、技能不具系统性,对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先天不足,同样忽略了教育是为了解放人的个性这一根本任务。这两种模式均是在四个维度下设计课程,即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由此可以归结为课程范式。
因此,课程范式注重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试图解决教学内容(知识、技能)和实施者(教师、学习者)之间的矛盾,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试图在诸多课程模式之间找到共同的信念和被广泛认可的方法,因而是微观的。
课程范式对许多的人才培养问题并没有纳入其研究范畴:
(1)课程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是物化知识,是流程化的学习过程,还是人的发展要求?
(2)课程体系内各课程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支撑关系以什么作为支点?是知识的逻辑结构,还是学习过程的演绎?
(3)在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实践中的任务驱动课程、项目导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有何共同特征?
(4)影响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试图从范式的视角来回答上述问题。课程建设范式是从宏观的层面来讨论课程作用于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学生)的机制及原理,试图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建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共同信念,将课程建设推向理性的、深入的发展轨道,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抽象思维方式指导。
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范式上,其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法,即对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类模式的异同点,加以归纳和抽象,得出课程范式。其研究成果可以从国内学者付敏的论文《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教育研究》2005第7期)中得到集中体现,而对课程建设提出范式研究的还未见诸文献。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可供参考的研究方法有:一是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其课程设计的逻辑出发点,通过对比各微观课程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其支撑点,进而提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必遵循的一般原则,通过对国内各种课程实践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具有共性的思维方法,为课程建设实践提供指导。二是实践研究法。通过建设具体的课程体系并付诸实施,从而检验范式的指导性。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 篇6
一、泛会计理论基本原则
(一) 以未来目标为导向
美国会计学会 (1966) 在《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实质的说,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更精确地说, 会计是一个一般信息理论在如何有效地进行经济业务问题上的应用, 也是为决策而提供的、按计量用语来反映的一般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尽管在泛会计理论中, 会计不再局限于“经济信息系统”这一狭义概念, 但基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会计的普世概念, 这一说法也并无明显缺漏。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自然要有一个组织或个人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即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以满足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从而泛会计学理论研究须以未来目标为导向, 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相比较以历史数据为导向的会计学研究, 以未来目标为导向更加符合会计学的“人工本质”, 从二元论的角度来论证了目标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具体而言, 泛会计理论体系的目标导向应该按照稳定的目标结构体系搭建: (1) 清晰的目标层次结构:目标按层级可以划分为上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基层目标, 上层目标往往关注直接利益相关者, 中层目标在结构体系中起到传达信息的沟通作用, 基层目标涉及现阶段的研究成果; (2) 明确的目标内容结构:目标按内容可分为总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目标在研究过程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中间目标往往用于阶段性的总结, 具体计划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随研究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3) 连续的时序结构:目标按时间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应该建立在中短期目标的良好结构的基础上。
(二) 以权变假设为研究出发点
权变假设重视主体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致力于建立环境与主体行为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 泛会计学理论以权变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 有利于在外部变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索达到最大满意程度的会计学理论系统结构。奥地利生物学家、哲学家路德维格·贝塔朗菲 (Ludwig von Bertallanffy, 1937) 提出“一般系统理论”, 阐述了系统论的核心内涵和权变理论的基础, 他认为, “一切有机体都可视为一个系统……系统是处于相互联系中的各个部分的总体。”系统都具有开放性, 既受环境的影响, 又影响着环境。系统观念间接影响了权变理论的基本原则的形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权变假设为出发点的泛会计学理论体现了系统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1) 系统理论强调“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 基于这一逻辑前提, 泛会计学理论可以尝试从理论化的角度利用权变理论对会计主体与市场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 提高了研究的应用性。 (2) 泛会计学理论将遵循组织结构理论, 即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动态统一性关系; (3) 领导理论作为权变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 指导泛会计学理论研究会计主体与会计客体之间的权变关系。
(三) 以管理学研究逻辑为基础
管理学研究逻辑一直注重与外部的环境相适应, 尤其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管理学注重逻辑性和实用性, 与实践基础紧密相连。管理科学研究是“方案导向”的, 应遵循规范型研究的步骤, 而非单纯的描述型研究, 一切科学知识均可以加以利用, 直至最终形成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来解决现实问题。泛会计理论以管理学研究逻辑作为基础, 在实践层面上需要注意方案的选择。在泛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 方案选择应遵循价值管理的原则, 注意四点:信息质量、数据结构、衡量尺度和方案有效性。会计学研究者需要进行方案分析, 并且采用价值链分析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断。
二、泛会计理论论证过程
泛会计理论是基于设计型科学范式的, 设计型科学范式更加倾向以局内人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手段———目的分析、搜索备选方案、设计评价和确定最终方案四个基本阶段。
(一) 手段———目的分析
西蒙指出, 任何目标寻求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通过两种渠道与外部环境联系:一是传入渠道或感受渠道, 系统通过它接受关于环境的信息;二是传出系统或运动神经, 这是系统作用于环境的渠道。系统必须具有某种手段在其贮存库中存储关于世界状况的信息和关于行动的信息。实现目标的能力取决于在世界状况的特定变化与能带来这些变化的特定行动之间建立联系。目标是研究的初始动力, 手段则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工具。手段———目的分析作为泛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阶段, 可以为“会计白箱理论”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 搜寻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提出往往需要经历以下过程:目标透视, 方法选择, 方案提出、衡量标准确立。标准的确立可以通过多重案例分析来分析归纳, 根据多重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类型:开发式和提取式,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过往的研究案例及解决成效来确定标准, 形成最佳范式, 并通过前期模拟等手段来进行验证和改进。备选方案的搜寻包括:试探搜寻、搜索资源的分配、结构和设计组织的理论、设计问题的表现等。试探搜寻尝试通过初步的方案筛选来缩小搜寻范围, 在研究前期初步论证衡量标准是否有方向性的失误, 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尝试对目标进行侧写, 提高方案的准确性。搜索资源的分配可以借鉴管理学战略选择的手法, 通过最小成本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就目前会计学研究的现状而言, 传统会计系统仍然是学界的主流方案研究手段, 而价值计量系统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备选方案, 致力于将各种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进行整合, 建立特定的、更加丰富的行为数据库、研究数据库, 以实现行为、需求和信息的多向沟通。
(三) 设计评价
通常情况下, 会计相关人员只有在审视过全部的备择方案之后才能够确定较为“令人满意”的会计研究方案, 即使它在筛选的早期便已出现。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有成本的, 成本效益分析贯穿会计系统始终, 因此, 高成本效益的备择方案筛选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过程分为两步: (1) 确定改项目是否是良好的投资, 包括投资理由和可行性; (2) 与可替代项目进行比较, 考虑排名和优先分配。设计的评价的过程为:评价理论;计算方法, 包括选择最优方案的算法 (例如线性规划计算法、控制理论、动态规划等) 和选择令人满意的方案的算法和试探法;设计的形式逻辑, 包括命令逻辑和叙述逻辑。在衡量方案最优性方面, 研究者可以采用可行性测试和可接受性测试, 主要考察会计主体对于方案的接纳程度和是否具备方案开展的相关条件。设计评价需要评估设计可行性大小以及确定方案是否可容许执行。对于设计评价而言, 过程本身比选择具体的设计评价工具更为重要。
(四) 最终方案表现
“会计白箱理论”需要对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而立体的展示, 而并非二维平面的陈述, 一般在备择方案搜寻和设计评价之后, 研究人员需要经过分析, 撰写会计研究成果报告。会计研究成果报告需要做到:目标界定清晰, 原因分析深刻, 方案具体可行。其中, 立场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 即自身认识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归宿点, 它决定观点方法, 决定态度感情。立场必须鲜明而有特色, 有助于研究成果的全方位展示。
【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推荐阅读:
科学研究的四大范式09-23
科学范式06-10
范式与科学发展09-30
科学的理论研究10-20
理论的科学性试析05-1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10-05
科学管理理论在饭店中的应用09-28
科学理论体系06-26
安全科学理论08-27
科学理论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