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精神

2024-09-02

自然科学精神(共12篇)

自然科学精神 篇1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 是世界范围内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转变, 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它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也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也有深刻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但也有科学内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科学发展观中达到了高度融合与完美统一。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和超越,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观上的一种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 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

(一) 传统的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但从近代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来看, 片面追求科学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人文关怀, 始终是困扰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科学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探求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通常单纯以经济的增长来定义发展, 因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把自然与人类置于完全对立的地位。尤其是二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 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出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增长热潮。短短几十年时间里, 在经济获得巨大增长的同时,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的发展模式给人类带来一场灾难。因为传统发展模式忽略了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违背了科学精神;同时, 也造成了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 忽视了人文精神。

(二)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 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建设, 并在短期内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基础产业薄弱状况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有些人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理解为单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有些人把“效益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扭曲为“只讲效益, 不顾公平”;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时只讲经济增长, 不讲实际效益、不计成本, 等等。从而导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 如何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此可见,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人类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支配下,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结果。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的自身价值及存在意义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是对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 “以人为本”,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但也有科学内涵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以人为本就是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 即处于根本或本原的地位。“以人为本”这个哲学命题蕴涵着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

1. 充分肯定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 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国内外一些带有科学主义倾向的人认为, 科学技术有着巨大的力量, 以致在不远的将来机器能完全代替人工作、劳动。因此, 科技决定一切, 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发展科技。我们认为,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作为科技的奴隶和附庸, 尽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人是科技的创造者、推动者、利用者、驾驭者, 是科技的主人, 先进的机器也需要高素质的人去操作。科技的巨大作用并未改变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助于克服发展中的“科学主义”、“唯科技论”倾向, 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科学发展观, 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实践发展的目的, 既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状况的关注, 也包含着对个体及人类发展最高理想的追求,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以人为本”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归宿

即将人民群众乃至全人类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让人民真正地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这里的“利益”指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世界各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过度、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局部战争和核军备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少国家、地区的人们更加贫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的精神家园走向失落。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或集团仅从一小撮人的利益出发谋发展或只注重物质的富足, 而未能将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 也未能将科技的进步导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总而言之, 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造成目标和结果的背离。在当代中国, “以人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不仅体现了高度的科学精神, 而且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全面”发展不仅指所有的人都应得到发展, 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 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体现了塑造自由的、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目标。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的永恒课题。科学发展观在肯定和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全面、协调”从空间和地理上要求城乡公平、区域公平, 不论地区、城乡、阶层、职业、民族, 任何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都不应被剥夺;“可持续”从时间和历史上强调发展的代际公平, 就是既使当代人享受发展的成果, 又不对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造成损害。虽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讲整体观念和集体主义, 以国家的整体发展优先, 强调效率, 但也应当充分重视和实现每一部分人和每一个人的利益。因为个体机会的保障和权利的实现不仅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其本身也具有崇高的价值意义, 反映了社会对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相互补充, 肯定了局部的、个体的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体现了比实现发展的目标意义更加深远的人文关怀。尽管从“实然”的角度而言, 在当代中国切实地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 实现彻底的公平正义也许还任重道远, 但全面发展、公平发展理念的明确化标志着社会更加趋于人性化和文明的进步。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 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 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 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 但因此就极端强调科学的功用, 以致走到一个思想认识的误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要树立理性的科学观,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为使科学技术在社会转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奠定基础, 客观看待科学以及科学指导下的技术发挥作用。就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而言,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西方发达国家是最先受益于科学技术, 最先感受并提出科技的双刃剑效应的, 这一切又是建立在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完成了优势积累的前提下, 与我国国情显然相去甚远。因此, 我们不能盲目跟风, 片面强调科技的负面效应, 对中国而言显然为时尚早, 与中国亟待运用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趋势相悖, 这已成学界普遍共识, 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应该警惕的问题。

(二) 依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人文素养

教育是培养和塑造社会人的重要阵地, 在培养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协调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 重视发挥人文价值, 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新时期的教育不但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教育, 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思想价值导向, 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品位, 培养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这是关乎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同时, 要把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之中。要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发展, 而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极端化导致唯科学主义更不利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和人的健康全面自由发展, 将阻碍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 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有机的科技发展环境, 通过科学普及促进公众了解科学, 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 (技术) 观。所以,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的人文精神、人文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发展本质上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在重视科学的同时万万不可忽视人文价值。

(三) 注重人文价值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构建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露出其负面效应, 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和生态危机, 有必要重提人文精神的复兴, 彰显人文主义价值。这需要通过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 营造社会人文社会环境和人文精神生长机制。重视发挥政府在人文关怀中的作用, 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的人文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只有政府部门文明行政, “以人民为本”地行政, 才能切实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构建。鉴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实际, 政府要科学理顺与各利益团体的关系, 确立“公平交易”的价值取向, 克服滥用行政权力、实行行政垄断的弊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宣传环节方面要发挥人文价值作用, 通过自上而下地管理和调控, 将更有利于全社会弘扬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 政府不能“神化”科学, 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误导公众。人类从愚昧走向科学, 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而言, 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但不能因为重要就将其摆错位置。在对待科学与人文关系上, 如果极端推崇科学, 而不顾人文一端, 以为只要是科学的就一定是好的、正确的, 就将落入唯科学主义的窠臼。特别是如果再加上政府对公众的误导, 导致人们不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认识不清, 而且盲从所谓的“科学”, 就会直接影响社会上的大众科学意识, 影响科学发展进程, 加剧重科学轻人文的态势, 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总之, 对比过去发展观的思想境界, 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既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也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之魂。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国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8.

[2]孙同福, 吴春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前沿, 2006, (11) .

[3]吴兆雪, 王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J].学术界 (双月刊) , 2005, (1) .

[4]孙丽, 孙大为.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J].兰州学刊, 2008, (3) .

[5]周良武.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自然科学精神 篇2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解读科学精神,话说科学热点 篇3

……

想参与到这些精彩的科学话题的讨论中来吗?想听一听专家怎么解读这些问题吗?如今,由贵州省科技厅主办,贵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海淀区中科科学文化传播发展中心支持的“黔灵科技讲堂”系列活动为众多的科学爱好者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黔灵科技讲堂”系列活动采取“政府部门牵头搭台,相关企业策划承办,科技文化专家唱戏”的方式,深刻解读科学精神,话说当今科学热点,请科学家、科技专家走进大众,让大众迈向科学殿堂,畅享科技成果,用科学引导生活品质;将是具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公益性和贵州特色的全民科普品牌活动。

活动以“解读科学精神”为主线——通过名家们真诚袒露执着守望科学精神的心路历程及科学成就,引入心理专家,解读“大家们”独有的人格特质和精神内涵,激励大众前行;

以“当今科学热点”为话题——大众普遍关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科技前沿课题;

以“打造明星专家和系列演讲”为特色——助推贵州省中青年学者和知名专家,以选题的系列化、深入性、悬疑性为特色;

以“媒体联动”为延伸——将“普”字进行到底,走出讲堂,让会场外的更多人群受益,通过电视栏目、网站做客、论坛互动、杂志专栏、广播参与等形式,实现同一专家、相同题目、不同角度、多种形式报道的立体化传播,提高传播力度和质量,形成品牌。

依附讲堂,主办方还开展多样的附属活动:

青少年科学考察——在寒暑假或节假日利用国内外及我省科普资源,开展冬夏令营及科普考察探险活动;根据时令设计相应主题,在省内及周边城市开展“走进科学、认识自然”拓展体验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传导正能量。

少儿科学实践课程——举办物理、化学等科普小实验,小制作课程;展示科普模型,宣传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的科学观念、养成动手能力。

自然科学精神 篇4

一、创设物理学史情境

为了引出换向器这一知识点,我先提出问题:奥斯特瓦尔德早在1820年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安培在之后不久通过研究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那么为什么电动机的发明却并不是在同时期,而是在更晚些呢?在发明电动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继而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一个单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学生发现线圈只能来回摆动,并不能形成持续的动力源。学生们站在历史的情境中思考,发现发明电动机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实现让线圈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继而展开讨论与探索。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改革的意识。

二、体验科技发展历程

《直流电动机》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遵循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程。我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单匝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探究,发现其在磁场中可以来回摆动,由此发问:要想作为持续的动力源,需要怎样改进?学生经过探究与学习认识了换向器这一技术上的革新产物。然而科技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止,我由故意失败的实验引发了新的问题:如何避免“死点”位置?学生们通过拆卸玩具电动机,发现其内部是通过三个线圈的交错结构来避免“死点”。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拓展提问:电动机的结构是千篇一律的吗?换向器是一定要存在的吗?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当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抛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动机,这个小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不用换向器也能实现“换向”这一功能,这需要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事实上,这节课中通过对单匝直流电动机的研究,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观察入手,经过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通过拆装玩具电动机,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是一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科,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自制直流电动的实验环节,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这节课已经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同时将科学发展史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让学生思考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科学理论怎样变成生产、生活中可用的动力源,带动学生通过熟悉的理论发现“电动遇到的难题”,通过电动机装置的研究发现“发明电动机的人们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学生们深刻体验到“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过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篇5

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似与我们大学生无关,其实它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当今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就以我们交大为例,学校重视科学,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之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文学、艺术等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学生参与度比较底。理想的校园不仅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很出色的表现,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两个关键词:科学与人文。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科学精神是以严

格的规律为前提,考察着事物的客观面自然面,有着永恒的不可改变性;人文精神研究的是事物的社会性,社会性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体现为不同的状态。其次,无论自然精神还是社会精神,他们在一段时期内都是科学精神的体现,都是正确客观的。同时,社会精神和自然精神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和提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后,这一分离现象表现的越加的突出。事实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高科技的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于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自然科学精神 篇6

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它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促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力阵,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尊重事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

中国走向世界、创造未来,需要大批具有严谨学风的人才。只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智慧。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根本。在实验中,一定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如果得出的结论与实际不一致,一定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重新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学习《溶解》时,某组同学在实验中得出了“用冷水和热水都可以加快高锰酸钾的溶解”这一结果,而这个实验结果与我们要求的“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不一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批评,而是问:“这是你们亲自实验、观察到的吗?”“是的。”“你们能把实验过程说给大家听吗?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谁能帮助他们分析一下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经过大家共同分析,发现他们小组在实验中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放“同样多的高锰酸钾”,再去比较用冷水与用热水溶解的快慢情况。找到症结后,再让这组同学做一遍实验,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遇到问题后,教师没有忽略不计,或硬塞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做一次,让事实来说话,培养了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二、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千千万万的人才前赴后继地奋斗、献身,是做不到的。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太阳,它能照亮人学习、生活中前进的每一步。茅以升11岁时,看到秦淮河上文德桥被蜂拥的人群挤塌,便立下将来为人民建造结实大桥的理想。从此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我国桥梁建筑的一流专家。教师要通过科学实验活动,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养成对个人行为的自律和对集体的责任心。

如在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7组,每组7位同学。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承包责任田,进行种植和观察。这个活动時间跨度长,任务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小组种了凤仙花以后,就很少问津了,凤仙花长成什么样 “听天由命”;还有的小组不能坚持每天观察做记录,尤其是个别组员到了该他负责的那一天,不是忘了就是有事耽误了,没有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看到别的组做得非常好,这样的学生往往被组内的其他成员抱怨,人际关系也很紧张。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做一个有责任感,负责任的人是一个高素质人的基本修养。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执着追求,奋起拼搏,勇于献身,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根本条件,而且在我国正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迎接新世纪挑战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大批具有不贪图个人享受,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人才,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这种人。

三、集成智慧,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品质

科学家发现,单位时间内,成群大雁的飞行,比单只大雁飞行,要多飞12%的距离。究其原因,成群大雁通过合作,增强了它们飞行的力量。当今,高新技术的综合开发,科技经济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集团化,都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世界是平的”,全球已没有了距离的障碍;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交往、依赖更加密切,合作品质必将成为人才高素质的重要标志。

一位教师在讲《纸的研究》一课时,把三年级四个班分成两大组,一班和二班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三班和四班的学生通过Internet的搜索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最后通过问卷、学生收集的纸标本发现,两大组学习的成果各不相同:常规教学的学生答案几乎相同,收集的纸相差无几,都是平常范围内的纸,对于纸的认识还不够清楚,生活中有大量的纸他们还无法确定。通过查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收集到的纸标本来看,样式各有不同,有些小组还收集到了耐火纸,他们对纸的认识视野较开阔。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小组的成员成了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到自己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群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

自然科学精神 篇7

1 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群和卫生保健问题。这就决定了医学带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特征。因此, 医学的本质应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两者缺一不可, 这两者贯穿于医学发展的全过程, 是医学认识和文化建构的灵魂和支柱。首先, 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地解决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 要回答的问题为:是什么和为什么。其次, 医学始终体现着人文精神。人文就是求善, 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 要回答的问题为: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医学科学精神, 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 要求尊重客观事实、医学规律;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重视医学知识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提倡勇于怀疑、自我否定;鼓励超越现状、大胆创新。医学人文精神, 以求善、求美, 关注人性和人的情感为特点,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性;强调尊重患者的情感世界、意愿;揭示人的生存意义, 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遵照仁术的信条, 重视情感因素的注入, 在整个医学过程中生命的价值和人的感受被置于一个重要地位。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既互相独立、各具特色, 又互相补充、互相包含。在医学活动中, 尤其在临床医疗过程中, 若只重视其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则有悖于医学的本质, 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2]。

2 在医学教育中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现代医学面临医学社会化, 健康要求多元化, 人口结构老龄化, 疾病谱变化, 新兴学科涌现, 边缘学科成长等问题。因此, 学生必须掌握现代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人文社会科学[3]。所以, 在医学教育中要重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相渗透和统一, 医学教育如果只注重科学精神教育, 学生就会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 忽视社会医学科学知识, 将来在医疗实践中只能把患者当作生物意义上的“物”进行治疗, 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医学教育如果仅注重人文精神教育, 学生就不具备治病救人的能力, 不会落实人道主义精神。医学教育应当把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学科学精神探索有机结合起来, 使两者互补与交流, 从而体现医学的终极目的:即不仅是为了防治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 还要服务于人类健康、造福社会。因此, 要大力发展医学人文文化, 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当然, 现代医学人文精神也离不开医学科学精神, 只有自觉地把医学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准确性, 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医学实践[4]。

3 在实习阶段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 是学生进入医疗行业的前奏。该阶段的教育方式和结果直接影响学生从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也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后的临床实践中, 对如何运用人文理论和知识来预防、治疗疾病等方面知之甚少。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日趋稳固, 并成为新型医患关系的基础。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 在医患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使医学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 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大目标。临床医学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必须深思如何为达到这个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天, 临床医学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不单是专业知识, 还有如何适应医学目的的转变, 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实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宗旨, 形成全方位为患者服务的职业观。教育对人的影响除了知识积累外, 最深刻的就在于在人格力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5]。

在临床实践中, 教师只有针对医疗难点, 从实际出发, 攻克难关, 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才能攀登医技高峰, 并从中体现对患者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 可以体会到医学科学精神是医师之本, 没有严谨、求新的医学科学精神, 就不可能拥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同时, 医院是治病疗伤的地方, 也是各种生理、心理、社会矛盾纵横交错的场所。这就要求医师不仅要表现出高超的医术, 还应体现出人文关怀;不仅要关心疾病, 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还要关心生病的人, 把患者看作人而不是疾病的载体, 以患者为主体, 对患者给予更多的爱和关心。临床医学教师在带领学生接触患者的过程中, 应该自始至终强调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医患沟通的基础, 大到交待病情、协商治疗方案, 小到一个问候、一个眼神, 都应该闪烁人性的光辉;要教育学生把人当作有机体, 而不是当作机械体。让他们认识和体会到, 以患者为中心不能单体现在医疗服务上, 还应体现在对患者的尊重上。这是医疗服务的出发点, 也是最终目的;要教会学生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在强调医学科学精神的同时, 重视医学人文精神, 让学生从中体验、领悟医学的本质。

总之, 医学教育要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相渗透和融合, 让学生在医学科学和人文文化的熏陶下, 正确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过硬的本领, 让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 最终成为治病救人、献身于人道主义事业的医师。

关键词:临床实习,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陈鸣, 府伟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3) :202~203.

[2]赵春妮, 罗永兵.回归医学科学的人文精神[J].国医论坛, 2004, 19 (6) :47~48.

[3]张淑华.医学教育要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2) :29~31.

[4]胡燕军, 谢幸, 黄丽丽.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5) :390~391.

科学的真正精神在哪里 篇8

用“科学精神”作为关键词检索, 只需0.2秒, 电脑就能为你提供超过1200万条相关联的结果, 足见人们对它的青睐程度。那么, 什么是“科学精神”?对此, 当代的人们既有言简意赅的简短陈述, 也有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根据我的感受, 阅读这些文字, 是检验自己耐心程度的最好方式。“五花八门”和“千篇一律”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汇, 用来形容它们, 却倒是珠联璧合了———发表高见的人很多, 每个人又都有生花的妙笔, 自然是“五花八门”;而可供挖掘的东西其实不多, “千篇一律”当然无可避免。按照人们的意见, “科学精神”归纳起来, 无外乎就是怀疑、反思和批判的意识 (如果你一定要说“怀疑”“反思”和“批判”本来就是同一个意思, 我也不反对) 。古代大贤的名句“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说的正是这个东西。因此, 非要搞出“科学精神”这个词, 并煞有介事地要把“什么是科学精神”论述清楚, 实在有画蛇添足之嫌。另外,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科学精神”所指称的那些东西, 是否为科学所独有?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试想, 人类生活中的哪一个方面不曾有过这种“精神”?充其量我们也只能说, 它们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体现得比较显明和充分而已。所以, “科学精神”这种说法, 过于掠人之美了。

我不喜欢“科学精神”这个词, 还有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它有很强的误导性, 会使得人们在理解一个重要而微妙的逻辑关系时发生颠倒, 最终在思考某些问题时无法把握真正关键的东西。具体来说, 这个重要而微妙的逻辑关系, 就是科学和我们称之为“科学精神”的那些东西, 孰先孰后、孰因孰果。如果我们因为那些东西被称为“科学精神”, 便得出结论说, 没有科学, 哪里来的科学精神, 当然是科学实践孕育出了科学精神, 那么很不幸, 我们已经被误导了。看过严肃的科学史家的论述, 弄明白这一点再容易不过了。

《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 在美国科学史名家G.劳埃德的众多作品中并不起眼, 但它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却非常简洁明了。人们通常将科学的源头追溯到古希腊, 在劳埃德看来, 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此种观点非常合理。首先, 古代希腊人懂得区分自然与超自然, 并且在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时能够主动排除超自然力量的因素。这一点与本文的论题无关, 按下不表。其次, 在古代希腊, 一种“理性的批判与辩论活动”成为了人们寻求知识的主导方式, 也就是在平等、自由以及信息公开的原则之下, 人们通过辩论来检验理论的优劣。不难看出, 所谓“理性的批判与辩论”非他, 正好是今天人们用“科学精神”来指称的那些东西。而这些东西, 不仅不是科学实践的产物, 相反, 它们是“哲学和科学都向前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 劳埃德接下来的问题是, “科学精神”是怎样被注入古希腊的科学实践的。只要我们把视野稍微放广阔一点, 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劳埃德说,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怀疑先前的观念, 他们互相批判, 这种自由可以与正在兴起的城邦中的公民争论什么是最佳的政治体制的精神相媲美”, 因而, 结论就是, 古希腊人之所以能在人对自然世界的态度中引进新的批判精神, “这应被视为当时整个希腊世界在政治和法律环境下进行自由辩论和公开讨论这一进展的对应物, 或者看做是这一进展的产物。”显然, 在劳埃德眼中, 我们所谓的“科学精神”, 不过是更为博大的一种精神的一个部分, 或者说只是这种精神在科学实践方面的投影。

“科学精神”与语文精确阅读 篇9

这个关于“科学”和“精确”的话题让笔者联想起语文教学。语文不属于科学学科,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 不可靠的“非定量表述”是语文的常态, 特别是阅读理解, 结论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教师也常常说不出所以然。语文和“追求精确”的科学精神无关?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笔者对“精确阅读”的定义是:在阅读过程中, 通过文本细读, 借助严密的分析和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手段及阅读者合理的联想、想象, 对和文本相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确定见解的阅读。和一般阅读相比, 它更重理性分析而非感性的感悟。也就是说, 对阅读者个人来说, 这个理解是“逼近绝对真理”的, 是非“A可B亦可”的。可以这么说, 正因为精确阅读更强调理性分析, 更强调形成个人的确定见解, 所以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下面, 笔者借对一次语文研究活动中三堂课的比较, 具体说明精确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的特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曾举办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同课教学比较研究”活动, 笔者承担了高中的教学任务, 上课篇目是宋朝赵师秀的七言绝句《约客》。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理解的难度看, 这首诗最适合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现在, 小学、初中、高中都要以这首短诗为教学内容, 该怎样定位以彰显高中和小学、初中的差别呢?反复琢磨“课程标准”后, 笔者把教学目标定在了精确阅读和诗歌鉴赏指导上。

比较“课程标准”对三个阶段的要求, 我们会发现小学、初中都注重将诵读作为阅读理解古诗的主要途径, 小学要求的“体味”和初中要求的“感悟”因学习个体“体味”“感悟”到的内容不同而较多地带有主观、感性、多元的成分。高中要求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则更多地带有客观、理性的色彩, 因为“内涵”“意蕴”“艺术魅力”主要依附于文本而存在而不是阅读个体。

鉴于这样的课程要求, 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势必会将目光对准“诵读”“体味”“感悟”“欣赏”, 以诵读为线索构建课堂, 鼓励学生激活思维、大胆想象, 鼓励学生多元解读, 说出自己体味到、感悟到的东西。

当小学和初中不以精确为目标, 而是从学段特点和文本价值出发, 以“体味”“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教学追求时, 笔者认为, 高中教学就应该以学生已有的、对诗歌的敏感和欣赏能力为基础, 借助文本分析, 精确把握诗人的内心情绪, 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立、确定的见解。美国SAT考试中的批判性阅读和国内高考的阅读考查实际上都在考查精确阅读, 前者是选择题, 后者很少给我们宽广的空间, 最常见的就是根据规定答案采点给分。当然, 培养学生精确阅读的能力主要不是为了应对考试,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形成明确见解的过程中, 训练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的思维不仅具有广度, 更具有小学生、初中生没有的深度, 如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一、对小学《约客》教学中两个讨论的分析

小学的这堂《约客》上得很成功, 学生活跃, 课堂气氛很好。笔者注意到, 执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基本上以赞美、肯定为主, 只要学生能说出其理解的原因。课堂上对两个问题的讨论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问题讨论1】

师你是如何理解“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的?

(幻灯片展示“闲”的基本字义: (1) 无事, 与“忙”相对; (2) 安静, 清静; (3) 平常; (4) 空虚。——《百度词典》)

生1选 (1) , 因为在等待的过程中, 诗人是没有什么事的。

生2选 (2) , 安静、清静。从前两句的雨和蛙声看, 景色很美, “闲敲棋子”自有一份惬意, 诗人并不是没有事情的, 他在静静地欣赏。

生3选 (3) , 诗人等朋友等到半夜, 朋友还没来, 他的心里应该是空荡荡的, 很失落。

生4选 (4) , 因为只有在空虚时, 诗人才会注意到平常不会注意的寻常景物——雨、蛙、灯花。

【问题讨论】

师你能否用一个字传递诗人的心境?

生1幽。细雨蛙鸣的环境是清幽的, 诗人的心境也是幽幽的。

生2郁。朋友迟迟不来, 诗人很无聊, 内心肯定是郁闷的。

生3忧。约好下棋, 朋友却没来, 外面又下着雨, 诗人会为朋友担忧。

生4逸。虽然朋友没来, 但诗人听着蛙鸣, 敲着棋子, 看着灯花, 自有一番闲情逸致。

生5悠。这个夜晚的诗人是悠闲的, 整个等待的过程是享受悠闲的过程。

生6妙。因为朋友失约, 诗人注意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景物, 享受到了平常不曾享受到的妙境。

生7醉。朋友来或不来都没关系了, 诗人早已沉醉在这幅细雨蛙声的美景图中了。

生8静。在这个夜晚, 诗人心静如水, 蛙声一片衬托出的正是他内心的静。

对这12个学生的回答, 教师都给予了肯定, 并且将回答后一问的8个学生选定的字 (学生是将答案写在纸上的) 贴在了黑板上。从精确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回答, 当然并不都是正确的。如第一问选 (2) “安静、清静”, 语法上无法修饰“敲”, 不一定对;第二问选“忧”“妙”也不合适, 即使从开放的角度解读这首诗, 诗人的主要心境也不会是“忧”, 而“妙”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概括心境的字。但是笔者很赞成教师肯定学生的做法, 因为她的上课对象是小学生, 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体悟”并且说出了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 这就应该得到肯定。我们希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和想象, 没有语文教师愿意从小学起就封堵学生的想象力, 使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被对错评价粗暴地扼杀。

二、对初中《约客》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的思考

在初中的《约客》课堂上, 执教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两次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道具表演“敲棋子”的动作, 这个教学环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思考。

【第一次】

师在漫长的等待中, 诗人是无聊而寂寞的。那么, 无聊、寂寞的诗人是如何敲击棋子的呢?请同学随便选一样文具做道具试一下, 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敲。 (之后, 老师请了三个学生表演。)

生1 (缓慢地一下一下地敲) 无聊时都是这样的。

生2 (敲一阵, 停一阵) 边敲边等, 听听有没有脚步声。

生3 (比较快地敲) 因为心里很烦, 等得心焦。

【第二次】

师因为有细雨、蛙声、灯花的陪伴, 等待也成了一种享受, 以至于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夜半, 此时的诗人是寂寞的, 也是愉悦的。那么, 悠闲、享受的诗人又是如何敲棋子的呢?请同学再用道具试一试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敲。

生4 (敲得比较快) 心里愉悦, 敲棋子的节奏也是欢快的。

生5 (敲得比较缓) 这样敲和蛙声的节奏相同, 合着蛙声更和谐。

生6 (敲着敲着慢慢停下来) 诗人完全沉浸在雨声蛙鸣的清幽意境中, 忘记敲了。

生7 (做出下棋的动作) “敲”代表下棋, 诗人兴致盎然地自己和自己下棋, 消磨等待的时光。

教师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诗人的动作来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情感。对这7个学生的回答, 教师也以赞美、肯定为主, 只是说生7的想象很特别。这个设计在课堂上的呈现很热闹, 似乎体现了“开放”“体验”“感悟”的新课程理念, 但深思之后, 笔者却认为这样的设计缺乏实际意义, 甚至有害无利。

(一) “验证”不是“体味”

根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经验, 想象诗人的敲击动作, 从而“体味”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是合乎逻辑的也是有价值的教学顺序;先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定位 (第一次是无聊、寂寞;第二次是享受、愉悦) , 再去想象诗人如何敲, 这就谈不上“体味”, 只能说是“验证”, 而这样的验证无关学生的思维培养。

(二) “经验各异”不等于思维上的开放多元

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回答未作对错评价, 事实上也无法评价, 因为每个学生在想象诗人怎么敲时, 都把自己的经验放入了其中, 学生回答的其实不是赵师秀会怎么敲, 而是他们自己会怎么敲。根据科学研究, 不同的人由于DNA的不同, 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 所以敲快敲慢理论上的确都是可能的。教师错把经验的不同和思维上的开放多元等同了起来。

(三) 简单的肯定评价不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研究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 生3和生4都敲得比较快, 但生3用“快”表达烦躁, 生4用“快”表达欢欣。生1和生5都敲得比较慢, 但生1用“慢”表达无聊, 生5用“慢”表达内心的和谐。当然不能说学生表演的动作是错误的, 但是对动作的说明却关联着其对作品的理解。生3、生4和生7所作的说明反映了他们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把握是欠准确的, 教师如果一味作肯定评价就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甚至会错误地认为语文课上的分析理解本来就是模糊的, 这会导致其语文阅读走入不求精确的误区。

初中是小学和高中之间的过渡, 初中的语文教学除了也要强调想象、体味外, 还应超越小学的高度, 逐步培养学生准确分析文本得出结论的能力。如果以“验证”替代“体味”, 以表面的不同替代思维的开放多元, 以简单的肯定代替严谨的评价, 那么就无法较好地完成过渡, 更无法完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约客》教学的过程及思考

笔者尝试的是精确阅读, 力图通过细读文本, 认真分析、合理想象和推断, 尽可能使学生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把握达到“逼近真理”的境界, 至少是有理有据的、个人认为“逼近真理”的境界。为达到这样的目标, 课堂设计大致如下。

(一) 布置预习

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 合理想象, 写一段有关诗人当时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注意:想象不可漫无边际, 要建立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二) 选择学生的典型理解作为课堂讨论的原点

从预习作业中选择三篇理解有明显区别的典型作业, 包括认为诗人心情沉重、焦躁的, 轻松、悠闲的, 淡淡的怅惘和烦躁的。课堂上请作者说明自己写这段心理描写的文本依据。

(三) 作品解读

从学生谈到的文本依据出发, 以他们对诗歌中“敲棋子”的动作和景物描写的不同理解为切入点, 探讨诗人的内心世界。

1.“敲棋子”反映的是烦躁心理还是悠闲?

学生讨论后得出观点——“敲棋子”是烦躁心理的反映。

理由梳理如下:

(1) 人在焦虑的时候, 往往会下意识地做单调机械的动作去打破沉寂、化解情绪。比如一些人转着圈地来回踱步, 面对难题时不停转笔或咬笔头都属此类。诗人等人等得百无聊赖, 此时轻敲棋子的动作细节, 反映的应该是诗人内心的烦躁。——联系自身, 经验迁移。

(2) “敲棋子”也可以是闲适时的举动, 但这一动作出现在“有约不来过夜半”后则不宜作此理解, 因为该句有潜台词。它传达给读者两个信息:一是“我”与客是约好的, 并非枉自多情等到夜半;二是时过夜半, “我”已等了太久太久。话里话外多少传达出一份焦虑、一丝埋怨。所以“敲棋子”这一动作反映的内心情绪不可能是悠闲、闲适的。——紧扣文本, 前后联系, 合理推断。

(3) 如果把“闲敲棋子落灯花”改为“闲弄棋子吹灯花”, 会有什么区别呢?“弄”有“把玩摆弄”的意思, 把玩把玩棋子, 再吹吹灯花, 这才有悠闲、自得其乐的味道;而“敲”透露更多的是个“烦”字。——替换比较, 加深理解。

2. 诗歌中的写景反映的是烦躁心理还是悠闲?

讨论后得出观点——“景物描写”是烦躁心理的反映。

理由梳理如下:

(1) “家家雨”“处处蛙”虽然实写了黄梅时节阴雨连绵、蛙声阵阵的恬静之景, 但也暗示了到处下雨以致客来不便, 只听见雨声蛙声却听不到客叩门声的怅惘烦躁之情。也许蛙声之所以听来是“处处”, 也和始终等不到叩门声因而显得蛙声特别频繁有关。——双向联想, 思虑周全, 合理推测。

(2) 如果把“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改为“黄梅时节雨, 青草池塘蛙”, 又会有什么区别? (1) 后者音节利落干脆, 适合传达轻快的氛围、悠闲的心情;“家家”和“处处”则使诗句在音韵上增添了一种绵长之韵, 更适合传达惆怅之情。 (2)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连用七个叠词“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真想表达一点都不烦, 不如去掉“家家”和“处处”。——经验迁移, 替换比较, 因声求气。

3.“闲”是“悠闲、闲适”之意还是别的意思?

(幻灯片展示“闲”的意思: (1) 闲暇; (2) 空阔宽大; (3) 安静; (4) 悠闲; (5) 止息; (6) 无关紧要……——《汉语大词典》)

这里 (1) (3) (4) (6) 在语境中都可解释, 我们应该结合全诗去选择最恰当的释义, 而非想当然地取“悠闲、闲适”之意。如果过于专注某个字的意思而置诗歌的整体于不顾, 就会犯“以辞害志”的毛病。——抓住字义, 着眼根本。

继续讨论, 进一步明确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不是悠闲之情, 那诗人有多烦躁?是愤怒、焦躁还是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阅读的进一步精确)

4.“敲棋子”反映的是焦躁、愤怒心理还是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讨论后得出观点: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理由梳理如下:

把“闲敲棋子落灯花”改为“闲击棋子落灯花”, 会有什么区别?“击”字传达的力量大, 表现出的是焦躁甚至是愤怒之情。如果用“击”, 从情、景和谐角度看, 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是“家家雨”“处处蛙”, 而需暴雨、雷声与之相合, “落”灯花也要改为“震”灯花了。——替换比较, 加深理解。

5. 景物描写反映的是焦躁、愤怒心理还是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讨论后得出观点: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理由梳理如下:

(1)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色整体上透露出乡村的恬静气氛, 如果内心是焦躁的, 笔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景色。——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2) “家家雨”可以激发这样的联想——约的客他家那边也在下雨吧, 是否正因此而未能如期赴约?如果是这样, “黄梅时节家家雨”就暗藏担心和谅之意, 那诗人的内心就不该是“很烦”的情绪。——着眼文本, 联想想象, 合理推断。

(四) 结论

由此可见, 这首小诗在表达内心情感上分寸拿捏甚好, 重一分会变成怨、恨, 轻一分则显得本身对这次约会就不重视。全诗景物和动作共同传达出的是淡淡的惆怅、孤独和烦躁, 别具审美情趣。

总结这堂课, 笔者觉得自己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意识的追求, 这几个方面也是精确阅读的特点。

(一) 追求精确, 力图通过严谨全面的分析论证, 对问题形成精确的、个人认为“逼近真理”的见解

课堂上, 学生不仅要对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烦躁还是悠闲作出判断, 还要进一步对是焦躁还是淡淡的烦躁、怅惘作出判断。而每一个判断, 都必须建立在严谨分析和合理推断的基础上, 这是一个追求精确的过程, 也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

(二) 将思维训练的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

《约客》这堂课最终形成的结论是——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淡淡的惆怅、孤独和烦躁之情。课后有教师认为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样把结论唯一化是不是显得太狭隘了?”其实笔者倒并不认为这个课堂结论真的就一定是最“逼近真理”的那个, 笔者想呈现给学生的是通过分析形成自己明确结论的过程, 而不是这个结论具体是什么。换言之, 只要学生能学习这样一个形成结论的过程, 并将之用于证明诗人的内心是悠闲的, 笔者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精确永远是相对的, 不精确是绝对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没有明确的看法, 或者有想法而说不出能够服人的依据。精确阅读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问题形成明确结论的能力, 笔者个人认为, 这一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三) 始终把文本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对文本的推断以文本为主要依据, 以个人感受为次要依据

精确阅读“逼近真理”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师生对文本的尊重程度。文本阅读的最终完成需要读者的想象, 但过多的个人想象会破坏阅读的精确性。小学和初中阶段, 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追求之一,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强调的并不是准确, 而是多元化解读,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高中, 如果我们仍然一味地沉浸在个人对文本的想象中而忽视文本本身, 过多地依靠不可靠的经验, 那么我们就无法以“科学精神”逼近“真理”, 也无法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四) “放”“收”结合, 持之有据

不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理解, 选择学生的三种理解作为讨论的出发点, 这是“放”;在充分讨论后, 将三种理解精确到一种, 这是“收”。即使通过讨论, 仍不能确定何者是最精确的理解, 那也是“收”, 因为此时的三种理解表面上看虽仍然是三种理解, 但已经经过了一个解构的过程, 持其中任何一种见解的学生现在都清楚:和另外两种理解相比, 自己的理解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当然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这就是解构后的重构。此外, 这个“收”“放”的过程其实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个人的取舍过程, 当学习者的脑海中存在三个结论时, 他必须具有根据证据的多少和有力度选择出最可靠结论的能力。

(五) 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

新课程注重“探究”, 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形成结论的过程, 但结论的得出靠的不是感性, 而是理性的分析和推断, 即使面对的探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也是如此, 否则就成了不靠谱的主观臆测。

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精确的结论,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能力。在教学《约客》时, 师生共同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形成结论, 除了缘景明情、因声求气等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外, 还采用了通过替换词句以比较差异来加深理解的方法, 联系自身、迁移经验以理解文本的方法, 联系前后文本合理推断的方法, 以及走入文本、联想想象以合理推断的方法等, 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因此, 高中的《约客》和小学、初中的相比, 其不同处不仅在于诗人的内心世界不再是“心事浩茫”, 而是被精确到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更在于整个讨论不再是一种浅层的热闹, 而是深入到对思维的训练中;也不止停滞于“体味”“感悟”, 而是高举分析判断的大旗。这是高中语文课应有的高度, 这个高度是为学生日后的深造作铺垫的。

自然科学精神 篇10

关键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大学生实际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形成开放程度高、接触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等特点。[1]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完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创新不是彻底否定传统的方式方法, 不是从零开始另起炉灶, 而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的改进和探索。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 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增强时代感, 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

以科学的精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科学的精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 从时代提出的使命出发, 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新的特点, 真正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日益显著。作为思想活跃、渴望接受新知识的大学生, 对外来文化应以开阔的胸怀积极学习借鉴。当代大学生, 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 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充分信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他们的求新求知意识、忧患意识增强, 勇于探索, 独立思考, 积极进取。同时, 必须看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及本民族一些消极文化的鉴别能力不够, 往往经不住国内外一些消极文化的诱惑, 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目前在一些大学生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心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的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 社会成员的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危机感越来越显著。身在社会大变革之中的当代大学生, 在市场经济中, 形成公平竞争、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新思想新观念。但是, 他们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抵抗力不强。市场经济虽提倡公平竞争敢为天下先等先进观念, 但它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投机性、逐利性等特点, 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本主义腐化思想仍有一定市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及资本主义腐化思想成为腐化堕落的温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 都不能牺牲社会的全面进步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高等学校要把重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影响, 批判资产阶级腐化思想,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放到重要地位, 为拒斥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 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网络为信息交流提供新的手段, 对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变革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网络具有开放性、时效性、匿名性和个体参与性等特点, 这为一些黄色的、淫秽的、反动的信息的传播以可乘之机, 对网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网民大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其中相当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 接受新事物快, 但对各种信息的辨别力差, 对垃圾信息 (黄色的、淫秽的、反动的信息) 抵抗力不够, 容易被一些思想观点所蒙蔽。网络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 就必须大力传播红色信息, 杜绝黄色、黑色信息, 建设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 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页,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人们思想复杂且价值取向多样化。当代大学生在具体行为上表现为“五个更多”:“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 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 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 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 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 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 [2]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一定的难度。高校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 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和高质量的建设人才的高度出发, 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 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方法, 使他们在经济全球化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成长。

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科学的态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科学的态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成长等实际出发, 围绕大学生思想、学习、成长、交友、恋爱、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率先示范, 言传身教, 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感染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当下大学生多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 成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们“视野更为开阔, 自我意识更强, 对网络更加依赖, 更喜欢标新立异和张扬个性,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团队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比较薄弱。”[3]他们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成长, 父母包办一切, 缺乏现实环境的磨炼, 适应环境的能力欠缺。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对生活学习的条件要求过高, 但自己的奉献精神欠佳, 且社会也不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自己的要求与社会提供的条件发生矛盾, 自己的要求与自己的行为发生矛盾。在矛盾的激烈斗争中, 一些人出现苦闷、消沉、孤独、焦虑、压抑、精神不振等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大学生还面临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贴近大学生学习实际, 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寻找学习方法,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帮助大学生提高自理自力的能力, 驾驭生活的能力,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消费观,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 教育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树立节约意识, 反对各种形式的浪费, 反对花钱上的大手大脚。贴近大学生的成长实际,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大学生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贴近大学生的恋爱实际,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 进行性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贴进大学生的就业实际, 教育大学生认真学习, 全面发展, 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积极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对困难、积极进取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自己, 成功就业, 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境地。如果忽视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空洞的说教。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 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把育人放在工作的首位,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全方位多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是高等教育神圣的职责。

坚持“以人为本”,

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大学生出发, 教育、鞭策、鼓舞大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以朋友的身份深入学生之中, 与学生平等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只有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 尊重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学生在和老师的平等交流、谈心中, 就会把自己的真实思想吐露出来。学生在老师真诚感动下, 就会丢掉不正确的观点。实践证明, 平等的观念, 真诚的感情, 是与大学生交流并收到实效的前提。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 提高教学质量, 给学生起表率作用, 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教学中, 要把基本理论讲深讲透, 切忌照本宣科, 胡拉乱扯。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切忌生拉硬套, 牵强附会。这样学生才能佩服你, 信任你, 做你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 为迎合一些学生, 东拉西扯大讲特讲趣闻轶事, 只能损害课程的地位和自己的形象, 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反对简单粗暴, 动不动教训人、训斥人, 高高在上的错误做法, 使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新理念。在方法上要言之有理、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切忌说大话、讲空话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要做到“求真务实”,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又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既要搞好课堂教育, 又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课堂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 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等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加社会实践, 是大学生了解社会, 经受考验的有效途径, 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 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 把自己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培养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紧跟时代的步伐、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自己的价值,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与人民同甘苦, 与祖国共命运。

参考文献

[1][2]崔寿克.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11) .

精神养生:道法自然 篇11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先古以至于今人,都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体,昕以中国也是非常善于养生的民族。“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中。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是指生命。养生就是通过身心养护,以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养生九说古人道

养生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最古老、最底根、最科学、最筋道、最实用的方略,千百年来古人不断浓缩养生道诀。字字千钧。

一德:明代养生家吕坤曾说过:“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他倡导的是“仁德”养生观。

二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提出:“安则物之惑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他认为养生在于“安”与“和”二字,即是静心与顺心。

三戒:圣人孔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此即君子三戒。

四曰:明代医家万密斋的养生有四曰:“一日寡欲,二日慎言,三日法时,四日却疾。”

五知:宋代养生家周守忠认为:“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此即“五知五故”养生观。

六节:明代医家江绮石认为养生之道在于:“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清代养生家石成金说:“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后饮茶,漱口齿净。”

八乐: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提出“八乐”养生观。即: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观月之乐,玩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圣人孔子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恩问,岔思维,德思义。”此谓之九思也:

古圣养生纵横道

先古诸子对生命的认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呵护,对生命研究,总是与其思想与其冶国相结合,是深刻而又深远的。晋陶渊明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足见对生命尊重,呵护逍遥的生命,享受生命的自在与闲适。

老庄的“法一”养生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乃长生之诀。”《太乐》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疆为之谓之太一。”这是对天地间生命的认识,不认识生命,何以养生?

法天地就是法道,就是遵循天地运行规律,遵循自然之大道,又称为法一,也称为得一、抱一、知一或守一,老庄认为这是养生最关键的问题。《大乐》说“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这种知一归朴,法一则寿的观点,是老庄养生之核心思想

老庄一派如此强调法一,其原因是: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养生、治国的学说纷乱繁杂,老庄派认为:“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庄子》论养生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这种思想,后来就成为道家养生的最高指导原则。《仙经》说:“子欲长生,守一当明。”可见,道家中人对老庄法一养生说之重视。

老庄养生道的核心就是归一、守一、法一,一就是道。道生一。自然万象纷繁复杂,养生困惑就来自于外界的世相干扰,只有守其中道,执白守黑,阴阳和术,养生有道,天下安吉。

杨朱的“贵生”养生观

王大有:杨朱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贵生”“先己”杨朱认为。天下万物、名位权势,都不能和生身性命的宝贵相比,为了全性保真,决不能以物累形,若此而不知,轻重颠倒,询物伤生,无异隋珠弹雀,惶论治国治家,《吕氏春秋》中《本生》说:“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现代的人不也正是以性养物,轻重颠倒吗?因为我们更重视权力名养,更重视物质欲望,我们的生命被自己不知不觉中践踏,人们不断的赚钱,然后不断的花钱买药企图医病长生

车水马龙的医院就是对我们的警示

不利于生身,就是皇帝也不做,就是杨朱的养生观。杨朱认为“贵生”“先己”是养生治家为天下最基本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果能人人贵生先己,不就可以个个成登寿域了吗?这恐怕就是杨朱的理想

孟子是崇孔非杨者,所以他说“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语含明显的贬意,这同杨朱一派造“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来反对墨子“兼爱”说一样,都是百家争鸣的一说。我们如因孟子之说而把杨朱看作为极端利己主义的典型,就很难设想在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下竞会“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出现“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的局面。实际上“重生轻利、不以物累形”的贵生说和“凡事论本、律人先己”的先己说,丰富了东方养生学宝库。

墨子的“去害”养生观

墨子曰“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取利也,非取害也。”讲究权衡利弊、害中取利,是墨家养生的基本思想即趋利避害养生法。《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成,五者充形则身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身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痰无由至矣。”

在墨翟一派看来,养生之本在乎去害,人能去掉一切有害于生身者,也就获得了养生之真谛。去害是养生之关键,若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能安享天年。“去害”一说不仅有利于养生更可以指导人生。身体就是自然,就是宇宙,身体有自己内在的运行规律,只要少受伤害,就是长生的要诀。

荀子的“修节”养生观

郝万山:苟子反对“寡欲”、“止欲”之说,认定“食欲有与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而又想余财蓄积之富,这是人的常情。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认为养生应不拂人情,对欲只能讲究修节而使之适,这才是关键。情欲无人不有,养生要在修节,节则欲动均适,不失其情,否则拂人性失其情,动则得咎,“虽有彭祖,尤不能为也。”情不可拂,但要发之得中,发之得中谓之适,视非适而使之适便是修节,修节才能使情发得中,因久处其适就可长生,修节为养生之关键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子华子“运动”养生观

“流水之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子华子》体现运动养生观。从“流水不腐”着眼,从运动强体入手,是古人养生的重要观点。

子华子属道家学派,道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老子,是主静养生者。但子华子是孔子同时代人,因诸子之学,学有精粗,道家诸子,学有同异,故不必因老庄主静而疑子华子必不主动也,要之,流水、户枢之妙喻,在东方养生学上影响巨大,五禽戏、八段锦等锻炼强身术均秉其旨而创立,世之身体力行者颇众,近人论养生之常用语“生命在于运动”就是子华子这种运动养生观的现代应用。

中国历史上的道、儒、佛三家,佛是舶来品,传入迟,兴起晚。对先秦诸子百家,若欲从三教分,只有道,儒两家。若单从养生论,道家比儒家研究更深,论述更多。

杨朱是道家创基人,子华子是杨朱思想发挥者,杨、程(子华)、老、庄同是道家之中坚。《吕氏春秋》论养生,采自道家最多。中医学中的养生内容,不管三教九流,兼收并蓄,内容更宏富,堪称东方养生学之宝库。中华养生是诸子百家都强调和实践应用的,可见养生在中华历史上的地位,所有的古圣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身体是现世中最重要的栽体,身以载道,养身就是弘道。

王大有:精神养生法,就是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流派较多,各有所长,主要专注点可分为精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大门派。各学派的养生学说自有体系,各有所长,又兼收并蓄,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

传统养生学强调“形神统一”的理论。所谓的“形”即形体,指人的机体而言,而“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相统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只有形神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导致各种疾病。

科学普及呼唤人文精神回归 篇12

程东红认为,在决定科普工作的内容和科普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文价值的判断;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要让人文精神伴随着科学精神传播给广大群众。

“当代科普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四民’的时代特征。所谓‘四民’,就是以人本思想出发,要实现民生、民想、民智、民为意义上的科普”。在徐善衍看来,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和技能、认知和把握的层面上,还应包括科技生产应用和与公众利益实现全面结合的过程,使科学成为大众化的科学,使大众成为科学现代化的主人,才能真正体现科学的人文价值,这也是科普的最高境界。

传统的科普比较强调普及科学知识,之后演变为公众理解科学,如今而言就是公众参与科学。王春法表示,公众理解科学也好,公众参与科学也罢,根本上反映的是科学家和公众关系的变化。随着科普理念的不断发展,公众已经从“被”科普转向参与科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家和公众的地位更加趋向平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副研究员居云峰,从自身科普工作出发提出了中国科普的6个新理念,不仅对中国的科普形势做了详细分析,同时也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普及的互融共进。

第一,中国科普进入了现代阶段。由重视知识传播到普及科学知识,从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重;科普也由过去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多向的互动,也更加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科普。

第二,国家政府是科普的制造者,其主要职责应为立法,制定政策、战略规划,规划经费投入。

第三,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都应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这已经被写入了《科普法》。

第四,提高科学素质是全民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愿意不愿意做的事。

第五,科普的活力在于与时俱进,科普从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把握这一点。

上一篇:企业业务外包战略选择下一篇:中日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