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2024-09-22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精选6篇)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篇1

当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 他肩负着时代、社会的重托, 面对着祖国的希望———学生。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承担素质教育重任的语文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一直努力追求着语文教师的境界。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 我应该把师德修养真正地贯穿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 亲身实践体验师德修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确较高的师德修养能够提高教师品德、学识方面的修养, 优化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 以适应学生在不同状况下发生的各种变化, 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与未来需要, 做到“为人师表”, 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在学识上, 更重要的是在师者的风范上, 以学教人、以德育人。语文教学并非是一项轻而易举就能胜任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

一、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整个素质修养结构中的统帅, 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师职业活动的目的、方向和动力, 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敬业爱岗、安贫乐道, 更不应是以教书为谋生手段的有教书癖的人。他应有为师为范的正直的人格力量, 不怨天尤人, 不孤高自赏。他应热心而且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新教师的成长, 乐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 有足够的才智不被社会淘汰, 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文化常识, 有作家的那种心灵探索的直觉和洞察力, 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豁达大度、胸襟开阔, 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既不远离时代社会, 成为迂腐不谙世事的教书匠, 又不做政治教师的助手。

语文有自身的特点, 从事语文教育活动, 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 其教育对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客观存在。谁能否认, 在这个世界上, 教书育人是真正艰难的工作?真正做好教书育人更是难上加难。从语文教育角度把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要付出大量的劳动, 而且语文教育的工作劳动成果一般在较长时期内表现为潜在形态, 最终要借助他人的成果, 以语言、文字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 具有经济、名誉、行政规定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时, 从事语文教育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教师崇高的道德准则, 正所谓“千红万紫随风去, 唯有玉台照冰心”。

语文教师对所教的学科要满腔热情满腔爱, 对学生更要满腔热情满腔爱。语文教师要有爱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 教师的爱心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 不论家庭好坏, 不论智商高低, 不论安静调皮, 都需要教师的关爱。美好的人生是被爱唤起的, 并为知识引导的。所以说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语文教师的手中。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与他们和平相处。热爱学生反映了师生关系本质的必然联系和语文教育事业的需要, 决定着语文教师的行为选择和趋向, 是语文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各种关系中渗透着广泛的道德内容。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以民主、尊重、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关怀语文教育对象的成长, 以对学生及人类未来的睿智预见和坚定信念, 负责地乃至忘我地投入到语文教育工作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等, 都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师对待学生的良好师德规范。因此, 语文教师更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精神要求自己, 努力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用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修养塑造属于人类未来的一代新人。

二、科学文化素养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语文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广读群书, 博采杂家。只读圣贤书不够, 只读专业知识以应付职业的需求也不够。要真正提高文学素养, 拓宽文化视野, 就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语文教师除了掌握语文专业知识,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学等知识, 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 学生适合读, 学生喜欢读的优秀作品, 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出“最甜的蜜”, 学生才有兴趣品尝。

韩愈说:“术业有专攻。”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 还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要求“专”。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对文本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 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 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 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 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 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 多读报刊, 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各种语文教育影响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 吃透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精神实质, 熟谙各种现代语文教育方法、手段, 深知自身的语文教育素养,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各种有价值的语文教育影响。

我听过这样的一种说法:现代的教师不必再拥有“一桶水”, 因为学生的“一碗水”可以通过现代发达的信息工具获得, 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如果这样的话, 每一个教师只要会上网就够了。不过即使这样, 恐怕也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学生熟练掌握或快速掌握电脑技术的程度可能比很多教师要高。再者, 不钻研学识, 网上的好文章又从何而来?时代在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在知识层次逐渐更新的新时期, 语文教师要广泛学习, 深入研究, 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 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增加专业知识量, 才有资格教学生。因此, 教师无论何时都要深知, 较高的学识素养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成就他们的理想。

总而言之, 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非常重要, 较高的学识素养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较高的品德修养能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从而使学识修养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并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篇2

一、学习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和要求,提高对师德和师德修养的认识,用正确的理论和榜样指导道德修养实践。所以,学习在教师道德修养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只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形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第二,道德科学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第三,教育科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师训部门组织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学比武、争先创优等活动,以及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克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良倾向,从而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另外,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还有助于教师在不同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将其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化、现实化,从而加深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做到准确把握、切实践行。第四,一般科学文化知识。这本身是一个培养兴趣、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的过程,也有助于增加教师的人文品质,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

二、实践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基础。

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践主要是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既是增长教师才干的广阔舞台,又是培养教师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的重要课堂。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把自己的工作、生活与整个社会大舞台联系起来。教师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对于教师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具有促进作用。师德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不断地把道德认识付诸于实践,化作行动,再在实践中对自身的行动进行反省和认识,长期进行道德锻炼。

三、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

1、道德素养的修养

包括个人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个人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必须有垂范于学生的道德人格。道德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优良的德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部分,主要内涵是对道德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对道德教育责任的当然承担,以及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教育公正、合作态度、仁爱精神等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行业或专业道德修养。

2、教师专业的修养

包括学科专业水平和一般文化涵养。学科专业水平是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修养,对道德生活的本质、规律有专门和深入的认识。教育是一个需要情感、信念、态度等因素共同参与的领域,更具有陶冶的性质,因此文化修养对教师教育效果的改善比其他领域活动具有更大的意义。所以一般文化水平成为专业素养的一部分。教师素养中,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者个人教育能力与应有追求的确信的品质至关重要。教育信念还包括教师对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的坚定信念。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活动课程实施等方面,都需要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技巧。

3、德育素养的修养

首先是“真”的尺度,是指教师具有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科学”的素养;其次是“善”的尺度,是说教师既应忠于职守,完成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道德教育的使命,又应当注意以提高学生道德发展和生活质量水平为目标进行道德教育;

最后是“美”的尺度,主要内容是:第一,教师应当善于挖掘道德教育内容中的审美因素,善于使学生以欣赏的心态去观照人类的道德智慧和道德人格的美丽。第二,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充分利用艺术形式去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第三,最重要的是,教师的道德教育活动本身应当具有娴熟的技巧,使道德教育本身成为一种教育艺术,一种展现人类自由本质的活动---也就是具有成为审美对象的本质属性。

4、自我修养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篇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老子也云:“大道至简。”课堂只有简约,方能变得高效。浙派名师、嵊州市陈青名师工作室导师陈青老师开设的一堂公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简易不简单设计精致的课堂环节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系统,包含诸多环节和诸多要素。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对各环节、各要素进行不断精简和优化组合,以发挥系统最佳的功能。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教学中,陈青老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原有三目“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基础上,精准地把握教材本意,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迈好人生选择关———选择彰显品格”“把好人生修养关——修养提升品格”“重在人生行动关———行动铸就品格”。课堂教学过程被设计为引导学生通过“三关”(选择关、修养关、行动关)的考验,其在被有机串联的同时,也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课堂乐章。

简约是一种简易,也是一种精致。简约高效的政治课堂,需要简易精致的教学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包括: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师生互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由于课堂的多样性,教学环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陈老师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精准把握教材本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精简、改编和创新。这“三关”的设计,凝聚了陈老师的人生智慧,展现了其对高中政治课堂的担当,也饱含着其对高中学子们的殷切期盼;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又实现了对教材的超越。简易精致的教学环节,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密切关注班级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脉络和主线,结合教材与自身的特点;简易精致的教学环节,要化繁为简,去粗存精,要勇于抛弃让教师“满头大汗”,让学生“手忙脚乱”,只有“花哨”没有“实效”的环节与活动。

二、简洁不简单选择精巧的课堂素材

教学素材也称教学材料,是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现代教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学素材越来越丰富,具体包括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图片、模型、投影片、幻灯片、电影、VCD、录音带、电脑软件等。高效课堂要注重教学素材的选择、整合和利用,以发挥其最佳功用。

“全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陈老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了表1“犯罪二八定律”并设问。

设问1 从第一条“二八定律”,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设问2 从第二条“二八定律”,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简约是一种简洁,也是一种精巧。简约高效的政治课堂,需要简洁精巧的教学素材。通过两条“犯罪二八定律”,引导学生得出“既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结论。陈老师用一张表格,寥寥数字,简洁明了,却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精巧。课堂素材的选择,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课堂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陈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领略了教学素材选择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懂得:原来,高效的政治课堂并不一定要有五彩斑斓的图片、生动活泼的动态视频,也不一定要有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也许只要几句话、几个字而足已。简洁精巧的教学素材,应当勇于摒弃一味吸人眼球的“眼花缭乱”。

三、简练不简单锤炼精美的课堂语言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态势语。高效课堂要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调查,陈老师用的是平易近人的问候语:你有没有遇到过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学生落寞,陈老师用的是充满温馨的关爱语:在这样的年龄,你若还没有遇到过道德上两难的选择,则是你人生之福。课堂评价,陈老师用的是满怀正气的激情语:陈老师接了,并且在我们的文化课堂上向同学们倡议,同学们,你愿意这样接棒吗?课堂提升,陈老师用的是荡气回肠的激励语:“感动十七(班)十大人物”,他们身上有着一种对责任的担当和对同学、对班级无私的奉献。正是这种责任和奉献在深深地感动我们,让我们无比动容的是我们17 班53 位同学的缩影,更是榜样,值得我们春去春回地接力,不离不弃地坚守,在过去的年月和将来的时光里,都指引我们朝着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前进。此处应该有掌声,掌声送给今天和未来的自己。

简约是一种简练,也是一种精美。简约高效的政治课堂,需要简练精美的课堂语言,时而停顿留白、翘首顾盼;时而温暖关爱、启迪智慧;时而暖暖细语、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简练精美的课堂语言,是课堂上灵动的音符,让人如痴如醉。简约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应当杜绝教师“滔滔不绝”的满堂灌,而要适当留白,给学生思考、表达的机会。简约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也应当抛弃教师“蜻蜓点水”的旁观者。我们应当恪守“三不”原则,课堂无关的不讲,学生能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要做到“四要”,安慰的话要说,激励的话要说,正气的话要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话要说,而且要大说特说。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篇4

识记:1.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2、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3.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情感目标

激情参与,高效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重点难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学法指导】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注重对知识的整合梳理;勾画课本重点知识并标注序号,熟记“两个修养”的关系及公民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预习案★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道德冲突的原因:(1)(2)(3)

2.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

二、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1、科学文化修养(1)含义:。(2)重要内容:。(3)途径和意义:。

2、思想道德修养含义:。

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区别:①方式不同: ②内容不同:(2)联系:

①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

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

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_________ ____ ______。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

的人。

三、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我们应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2.。3.。

★探究案★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郭明义,当代“雷锋传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周围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某校高三(3)班同学以“走近郭明义,学习郭明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了解郭明义事迹】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1990年起,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好人”,在浴池给老人搓澡,每次下楼时都捎上邻居的垃圾,一辈子没占过别人便宜。其实他只是做了一些普通的好事,但好得太持久,太纯粹,以至于让人无法理解和相信。

问题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郭明义的事迹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哪些启示。

【弘扬郭明义精神】胡锦涛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同学们积极参 加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雷锋向郭明义学习”主题征文活动。

问题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在主题征文中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有什么意义。

探究点二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拿出个人财富的4%左右去消费,然而据调查显示,我国的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为了“面子”,花在奢侈品上的财富早已超过4%。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显示身份和获得认同,增加自己的幸福感,其实这是一种文化自卑现象。要获得真正的尊重,生活得更加幸福,需要提高自身的精神内涵。

问题: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年轻人要生活得更加幸福,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精神内涵?

★训练案★

【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一、选择题

1.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文化人的支撑,文化人的创作不仅需要艺术的内涵和技能,而且需要在艺术劳动中融人自己的良心标尺,作者品位的高低形成了其作品品质的高低。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必须()

①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③加强自身思 想道德修养④把提高文化人的品位作为文化创新的动力

2.据报道,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 为()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3.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以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用其毕生的工作,殚精竭虑,实践着自己的诺言。钱老的一生告诉我们()a.要增长才干,以建设祖国,繁荣祖国为己任 b.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d.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4.因家里穷、没钱给重病的母亲看病,一对很孝顺的兄弟铤而走险劫持人质,作案时被警察当场抓获。法院判定两人一个有期徒刑5年6个月,另一个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该事件被报道后,打动了很 多人,许多人捐款帮助他们的母亲。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②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缺乏科学文化素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④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5.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人们通过读书来武装自己 的头脑,是属于()的重要内容。6.“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成语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体现了()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b.一个人的高尚品行对他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

7.当前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困难,但一些“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总能轻松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就要求应聘者要()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大意就是“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这勉励我们()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至善的人②严于律己,不断完善个人道德修养③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于知善恶,更在于为与不为的行动 9.“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心中郁积的疑惑;似夏日的阳光,照亮阴霾笼罩的心灵;是成长的阶梯,铺就实现梦想的旅途;是智慧的加油站,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这就是书籍的魅力和力量!读书,一次通透的心灵体悟,一次魅力无穷的美的享受,一次人生旅程的智力加油。”这表明()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10.“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 ‘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比喻表明()

a.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b.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11.某重点学校的高一学生,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某病毒的代码进行改进和加密,升级为“混客绝情炸弹”。在短短 40天时间内,全国有十余万台电脑受到攻击,引起网民的恐慌。该事例表明()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并不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d.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12.上题中的事例从反面表明,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②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③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④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3.立德才能立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每个人实现理想抱负、创造社会价值、为祖国和人民谋福利的根本。立德就是要()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树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4.2012年,山东省积极开展“学雷锋,做山东好人”等活 动,以推动本省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响应这一活动,青年学生应该()①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②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优先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二、非选择题 1.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 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约翰逊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应当确立怎样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外。”

请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共分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板块,描绘了震撼人心的道德“群英谱”,生动展示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典礼接近尾声时,14位“美德少年”代表走上舞台郑重宣誓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美好,懂得了勇气、信念、善良、诚实和真爱。今天,接过你们传递的火炬;明天,我们亮出担当的肩膀广我们宣誓,做一个有道德的 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他们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示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勃勃生机。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自觉投身到“做道德模范、促文明建设”活动中去。

ⅲ.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

参考答案 【探究案】 ⅱ.探究点一

问題1:①郭明义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启示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徳目标要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郭明义严于律己、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精神,启示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问题2:①弘扬郭明义精神就是弘扬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化,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②弘扬郭明义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可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提髙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③弘扬郭明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内容,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探究点二 问題:(1)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自觉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追求更高的思辑道德境界。ⅲ.主观世界;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训练案】

二、1.①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统一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②提髙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髙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2.①要努力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样有助于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②要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平时注重提髙思想道德认识,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篇5

夏目漱石还从自然派、浪漫派、古典主义等概念的形成、演变的规律, 说明了这些概念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自然主义的观点也是各种各样的, 其解释也是各种各样的。漱石感到各种解释都很有趣。他对自然派并不厌恶, 这一派的小说也很有趣。漱石认为自己的作品与自然派的小说也许不一样, 但一点也没有必要攻击自然派, 作品好就是好, 不好就是不好, 其他的什么都不应该说。从自然派的说法来看, 好像不是自然派的作品就没有文学价值, 这观点值得商榷。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历史上自然派有什么价值, 是如何发展的, 还要清楚自然派在日本有什么表现。但是谁都是很早以前就看到自然主义的, 问起自然主义是什么, 谁都没有确切的答案。只能把读过的作品作一比较, 找出共同的要素, 概括出自然主义的概念。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自然主义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说自然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不应该把它绝对化。

从名字来看, 有这样一种有趣现象: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对立, 古典主义介乎其间。古典主义在社会上几乎什么也没有说, 连它的名字也几乎被人忘却。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并不是相反。连相对的一面也没有, 它们处于光谱的两端, 中间相交的地方或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或者五分之一或五分之四, 成为一个光谱型。用分光器能把光线分出七色, 色色之间界限, 混在一起。应该承认这事实。

夏目漱石认为, 在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谱上, 文学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显示不同的状态。在什么样的社会状态中偏向浪漫主义, 什么时候又偏向自然主义, 成为一个有兴味的问题。偏向哪一点都有可能, 如果有平衡的话, 形成这种平衡是在中央。如果给这一点命名, 可以叫做平衡支撑点。这种平衡支撑点很少被破坏。于是如果自然主义取得胜利, 这种胜利的趋势就使平衡点向浪漫主义的方向移动。经过原来的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反复不已。在这一点上, 漱石说:“对于这个问题, 我有一个结论:就像是对生状态的叶子——相互不同而围绕着茎顺序生长, 文学有时是自然主义的, 有时又一定是浪漫主义的, 这样说, 就能明瞭。”显然, 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有意把它们对立起来, 造成有我无它, 有它无我的局面, 非常荒谬!

夏目漱石说:“不论自然主义还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历史的概念。在‘光谱’处于同一点的不同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事实上也有差异。五十年前的浪漫主义文学, 和现在当然很不一样。自然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古典主义也存在的话, 也是如此。如果浪漫主义取得胜利, 那平衡点就向自然主义方面而来, 到达极点以后又回归浪漫主义。这种回归与以前的浪漫主义不同。因为经过自然主义领地, 当然就带有自然主义的成分,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绝不是水火不容的东西, 因此不应束缚于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名称, 应该除去拘泥于名称的弊端。”夏目漱石从理论上批驳了自然派打击非自然派做法的谬误。

夏目漱石在《文艺的哲学基础》中还说, 世界是物我统一体。“物”不能独立于“我”而独自存在, “我”也不能离开“物”而独自生存。换句话说没有离开“我”的“物”, 也没有离开“物”的“我”, 物、我一定是统一于一体的。使用物、我这二字只是易于区分, 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体两面。自然主义即使把非自然派的作家作品看作“物”, 也不应该打尽杀绝。夏目漱石从哲学层面上说明自然主义霸道作风的错误。

和夏目漱石一样, 鲁迅也反对文坛的霸道作风。1928-1929年中国文坛上出现了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后期创造社的李初梨、太阳社的钱杏邨等人首先拿鲁迅茅盾等人开刀, 判定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人物”。直接否定鲁迅的创作。李初梨在《请看我们中国的DonQuixote的乱舞——答鲁迅<醉眼中的朦胧>》中通过多方面的论证, 最后宣布鲁迅“对于布鲁乔亚是一个最良的代言人”, “对于普罗列搭利亚是一个最恶的煽动家!”杜荃 (郭沫若) 在《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的结尾部分就鲁迅先生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判定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 “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 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 是“不得志的FaSciSt (法西斯谛) ”。正如王晓初所言“创造社群体张扬革命文学的旗帜, 除了对反动统治的反抗以外,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抢滩夺险的争夺话语权。”成仿吾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中高喊, “谁也不许站在中间。你到这边来, 或者到那边去!”对鲁迅以及20世纪20年代很多资深作家全盘否定, “一律被戴上‘有产者与小有产者代表’帽子, 要‘替他们打包, 打发他们去’。”鲁迅也表达了对革命文学派霸道的反感。鲁迅不相信住洋房, 喝咖啡, 却道“唯我把握住了无产阶级意识, 所以我是真的无产者”的革命文学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对此做出批判, 鲁迅说以成仿吾为代表, 使一般人感到革命“非常可怕”, “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 好似革命一到, 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 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鲁迅认为“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人们正是过不下去了, 才要革命, 革命就是要改变恶劣的生存状况。

文学也如此。鲁迅认为革命文学派盲目照搬外国的一切而不

鲁迅的自然科学修养 篇6

在对部分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的调查中发现, 真正理解“共产党员”———意味着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真正愿意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国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入党的只占, 但因为这些师生大多是骨干教师或学生会干部、班团干部, 他们还是顺利地入了党, 共产党的肌体里输入了新鲜血液, 但这些血液是否是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化的血统还有待检验。

二、课程发展沿革、教学改革及其解决的问题

1. 主要历史沿革。

2005年初,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根据有关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各高校根据课程改革的实效, 积极实施“05方案”, 在不同专业学生中统一开设了“基础”课。至2011年, 该课程教学内容已经修改五次, 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要求。

2. 教学改革情况。

课程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 努力贴近学生生活, 突出实践性, 注重案例教学, 以案说法, 以案析理, 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1) “基础”课程从合班制改为实行小班制教学 (每班50人或60人不等) , 按照规定课时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课堂理论与课内、课外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理论学习为3.5课时, 实践学习为每周0.5课时, 拓展学习为1课时。 (2) 在教学改革中使课程教学适应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突破理论知识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 采用多样方式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和社会体验, 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为2.5∶0.5,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全程教学。 (3)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落实实践教学的课时和经费, 主要采取形式有选择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乡镇、社区和企业等开展学生实践训练。暑期, 带领学生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人员结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学生在社会调查后书写调查报告。 (4) 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和考试考核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知识水平。其中, 理论水平考核占55%, 能力考核占30%, 素质考核占15%。

3. 解决的问题。

(1) 整合教学内容体系。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把原有的思想和法律课程融合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新课程绝对不是原有两门课简单、机械的拼凑, 而是有机的统一与整合。 (2)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推进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制作精品课程, 努力实现网络教学。 (3) 完善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体系。针对“基础”课程特点, 建立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评估体系。同时改变对学生原有的单一考核方式, 建立起一套互动的、全面的评估体系, 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把知识转化为行动。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探索和建立富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甚至是训练模式对提高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科学性教学改革体验

1. 拓展训练与法院旁听:

在课程教学中, 积极配合各院系组织学生到拓展训练营或校园锻炼学生的社会交能力、勇于攀登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精神;到法院旁听提高学生对审判工作程序和实体法应用的熟悉程度,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参与体验:

实行“户外拓展锻炼”和“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开辟一定的户外空间, 让学生参与拓展训练和社会体验, 到法院旁听, 增强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为3.5∶0.5+1,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除使用多媒体全程教学外, 依托网络技术推进PPT教学中的视频教学, 专门拍摄课程录像, 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现实生活,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3.“四德”培育: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 申请一定实践教学经费, 选择典型社区和企业, 吸纳企业总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组织,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四德”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教育, 开辟学生进入社会的便捷通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四、建立“基础”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联系导向

注重“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是学界肩负的重要使命。针对中国意识形态所处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 思想领域各种杂音和噪声此起彼伏对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形成的威胁, 如何慎重面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流变方向,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多元化价值取向、网络经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扭曲和冲击。我们施教时, 注意在意识形态领域, 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克服。

1.把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形式调节到意识形态功能建设中来, 在意识形态领域, 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反思和批判, 让青年学生构筑未来社会的理想发展蓝图并将蓝图和理想内化为政治意识形态, 转化成对理想社会追求的一种精神支柱, 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教育, 从而提高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度, 提高青年群体素质, 使他们自愿为国家效力。

2.把意识形态功能整合为预测、调控、教育、引领的功能, 把党的指导思想、国家的发展战略、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主流, 注入青年的意识中, 加强“基础”课的教育力度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的渗透性, 使其真正愿意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洪流中, 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拓宽青年的制度化参与渠道。“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 把政治参与和实践体验纳入他们的整体教育中, 让他们在《选举法》中真正行使一个中国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进一步放开大学生信访、申诉、举报等政治渠道, 特别要提高行政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化程度, 使政体意识与青年零距离接触, 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们少受市场经济体制中出现的经济主义的影响, 少受西方存在主义侵袭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 能经受得起来自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 挺起高度负责的脊梁, 为国家效力。

4.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青年师生朝着无产阶级的理想目标发展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操作时既要考虑各阶层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 又要把握意识形态构成的内在层次中应坚持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崇高性, 既要看到主体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的崇高性, 也要承认作为主体道德———无产阶级道德品质原则的现实性, 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单纯看成是社会的理想, 而是具有社会实践性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和宗教一起构成的实体, 这样, 我们在青年中引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才能使他们不再感到是假、大、空的说教, 才能使意识形态“软力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帮手。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简称“基础”课) 的科学性表现在时刻把握时代脉搏, 拨亮学生心灵, 将政治的、思想的、人生价值取向的、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结合在一起, 在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方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 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净化灵魂。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并与政治直接联系的大众的、系统化的观念、观点和概念的总和。从“基础”课程建设的实际教育功能考虑, 它的科学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互联性。

关键词:“基础”课,科学性,意识形态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51.

上一篇:冷却塔的运行与维护下一篇:对角线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