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教鲁迅的《药》

2024-06-17

韩军:教鲁迅的《药》(精选6篇)

韩军:教鲁迅的《药》 篇1

韩军:教鲁迅的《药》

记不清多少次与学生一起学习《药》,至少有五六次了。

过去讲《药》大都是老师主持课堂,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参与讨论。尽管课堂也颇为热闹,学生参与也颇为踊跃,但是,我总觉得不过瘾。

此次又一次讲授《药》,面临新困难,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

怎样才能让生活在现代北京城的学生的对《药》感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走老路肯定不行!我费了一番心思。

我做出一个决定。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于是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之后出现一片静寂,学生读特别认真。看出来,学生热情特别高涨。

但静寂是短暂的,刚过一会儿,就有人提问题:“216页那个‘OO@@’现在不用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218页‘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时提出来。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读完。

但时间有限,课上的阅读,只能安排一节课。

我要求同学们课下去阅读。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接下来,已经是另外一天的语文课了。这是两节连堂课。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她点点头,又补充说:“初中学《孔乙已》的时候,老师这样讲过,鲁迅的大部分小说大体都能如此去理解。”

我说:“你说的对,而且本篇就可如此解读。”

又一个同学说:“我看,也是揭示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

我提示他:“具体说。”

“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我故意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我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学生说:“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我又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我仍然追问刚才的话头。

学生说:“当然不高兴。”

我又说:“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

学生答:“没有。”

我再问:“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

学生:“也没有。”

我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没有让群众一同参与。”

我说:“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一学生说:“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我插话:“是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我插话:“是麻木者的悲剧。”是双重悲剧。(我插话:“非常好!”)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我又接话.总结:“他.总结得非常精彩。我可以换句话说,‘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我把“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板书在黑板上。

上面,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讨论。

讨论到如此地步,我已经基本满意。

接着,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并说说究竟如何“耐人寻味”。

学生们一时议论纷纷,踊跃异常,差不多都举了手。

学生们首先报题目。我在黑板上一一记录,积累下来,大体有下面几个:

1、题目“药”的涵义;2、动词的运用;3、颜色词的运用;4、几个道具的涵义;5、华老栓的不答语;6、环境描写;7、人名的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际就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单元。

关于动词的运用的讨论

先发动全班一同来找“耐人寻味”的`动词,并且都能够说出“耐人寻味”来。

第一部分中,有四个地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展开讨论: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学生们都能认为,两个“掏”字,实际写华家钱少而珍贵,那些钱可都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得来不易,所以藏得非常隐蔽。

2、“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按”,“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经过讨论,学生们都觉得,“抖抖地装”“按一按”,写华老栓万分在意钱、珍惜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所以,华老栓珍惜钱,实际上,也是珍惜儿子的命,正如一位学生精练概括的,“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我特别提醒学生钻研,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

我开玩笑说,“这里华老栓好像吃了兴奋剂,”学生哄堂大笑,我说,“当然仅仅是比方,同学们想想,华老栓的‘兴奋剂’是什么?”

学生们都抓住了“觉得爽快”“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确实把”等等语词。

学生说:“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

有学生说:“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华老栓爷爷。”

学生们都会意地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也给予表扬。

我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

我一提出问题,一下有点冷场。学生们都在思索。

我先提醒学生翻书找到华老栓回来时候,鲁迅是描写华老栓的段落。

学生很快找到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的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有学生说:“把前面取药路上的描写放在这个地方,未尝不可。”

有学生说:“放在这里,肯定不行,像前面华老栓‘跨步格外高远’,那还不把人血馒头给丢了!”显然,这个学生读得仔细。

有学生继续补充:“前面重点华老栓的兴奋,因为他觉得特别新鲜,因而也激动;而后面重点表现华老栓的小心翼翼,当然他也激动,但是他主要是紧张,害怕把人血馒头弄丢。所以不能把兴奋时的激动‘跨步格外高远’等等的描写放在这里。”

我补充:“兜里装着钱可以高视阔步起来,钱不至于丢,捧着人血馒头高视阔步,那人血馒头就成了泥土馒头了。概括说,前面是取药路上单纯高兴,后面是取药回来因为过度高兴而紧张。”

有学生又有新发现:“我觉得,作者在华老栓回去的路上,写‘在他面前,呈现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好像有什么暗示意义。”

“什么暗示意义?请你说说看。”我以为他要说“古□亭口”暗示着这是秋瑾被杀的地方。

学生却回答说:“我觉得,到了家,却出现刑场上黯淡的金字,‘刑场’和‘黯淡’就暗示着华老栓的药必定没法治小栓的病,小栓必死无疑。”

我觉得学生说的有道理,出乎我意料,就给予他肯定。

接下来讨论刽子手一段动词:“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抢、扯、裹、塞、捏、转、哼”8个动词,,学生们一致认为鲁迅一连8个动词的运用,写出了“黑的人”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写出了刽子手的特点。

第三部分中,注意

韩军:教鲁迅的《药》 篇2

一、看客的个像

“哼, 老头子。” (看客之一) “倒高兴……。” (看客之二)

无形无影, 但如影附形, 先声夺人, 神秘莫测, 一上来就揪住了人们的心。“哼”, 似乎是由气生愤而故作鄙弃语, 心理趋向颇为隐晦曲折。“倒高兴”三字则应是赤裸裸地抒发其妒忌之情了。在这里, 不用描绘形象, 也不用添加动作, 仅仅用语言, 简短的六七个字, 就足以让人明白:人人都想得到这付药, 却孰料被华老栓占了先;人人都是看客, 其实华老栓也不例外。在这里, 我们看到小说艺术要遵循“优化组合”原则的一个典范, 即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字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如上所言, 此两句用语虽少, 洞穿力却极强, 讽刺意味也很深。它是对华老栓迷信无知的有力延伸和扩张。

“老栓又吃一惊, 睁眼看时, 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前面已至少有两个看客出现, 所以此处用一“又”字。老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杀人 (或者来取人血馒头) 。所以他感到吃惊。有人认为, “又吃一惊”表现了华老栓胆小怯懦的性格, 笔者不敢苟同。“几”, 指不定多数。据情形推测, 应该至少三个。与前两个相比, 这三个形诸视觉而非诉诸听觉, 侧重肖像与行动, 而且注意以点带面。“一个还回头看他, 样子不甚分明, 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 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这种变化, 从作家方面分析, 是尽量追求小说的艺术性。从文本世界分析, 事件发生的时间已经有所推移, 人物心理也进一步加强。“样子不甚分明”, 客观因素在于天未大亮, 主观因素在于为去看杀人而着急赶路, 这是关键。尤其“食物”之比喻, 形容见神, 入木三分, 非画师般的描摹术而不能。可以理解为:好长时间没看杀人了, 如今可逮着一个机会, 赶紧去看, 晚了就抢不到有利地形了。这种变化从读者接受而言, 能让人在阅读时一步比一步感到心灵的震撼。

以上是看客的个像, 主要运用语言和肖像描写。

二、看客的群像

从“老栓看看灯笼”至“几乎将他挤倒了”是群像, 主要写看客的行动和情态。

“仰起头两面一望, 只见许多古怪的人, 三三两两, 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 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群像之一)

“古怪的人”是神情古怪, 似有所期待;行动古怪, 似焦灼不安;目的古怪, 满足久渴的刑肉弑血的欲望。“鬼似的”, 特引人思考。人而为鬼者何?表现了作者对此类麻木不仁者的极度愤慨和贬斥。“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自然, 见多不怪, 积习为常。这就暗示老栓在心理上和看客融合了。此一节, 鲁迅先生以强烈的主观情感贯注于字里行间, 笔调之沉痛透示出所传达信息之悲哀:这就是中国普通人中的大多数, 唉!

“———一阵脚步声响, 一眨眼, 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 也忽然合作一堆, 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 便突然立住, 簇成一个半圆。” (群像之二)

写 (群像之一) 重在用“怪”字来形容, 画 (群像之二) 重在用“一”字来数量。一个看客, 又一个看客, 再一个看客, 三三两两的人, 加进老栓, 再拥进一大簇人, 集合成一堆人。此处纯用漫画式勾勒, 兼以摹声、描形的散文笔法, 雕镂出一个观众如潮的骇人场面。

“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群像之三)

鸭子被人用手捏住颈项, 向上提着, 显然是准备屠宰了以供宴筵。可以想见, 这些看客的命运与现在正在被屠宰的、并被做成药用馒头的革命者的命运不会有什么区别。“无形的手”显然指精神麻痹。被清洗了大脑因而不再具备一种自主精神的人, 是最可怜的人。

杀人结束, 在诸看客即将鸟散之时, 作者又回马一枪:“‘这是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 但他并不答应。”从文本语境推测, 或许有人问了, 或许没有人问;也许有一个人问了, 也许有很多人问了。与前文的个像、群像相比, 作者在这里似乎有意写看客的“不定像”。“不定像”是对个像和群像的有意识的综合。在明确化之后又进一步模糊化, 不仅使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看客性格表露无遗, 而且使所有的看客都尽收眼底, 所有的哀愤都攒聚心头。所以, 这一枪是必要的一枪, 是最后一枪, 更是惊心动魄的一枪。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 有其特制的文本背景。可怕的刑场, 恐怖的杀人事件, 凶残的刽子手, 无助的被杀者, 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 但是我们看到, “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谈鲁迅小说《药》中的人物出场 篇3

人物是小说里的关键因素,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塑造的成败,而人物的出场在人物的塑造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巧妙而艺术的人物出场对于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吸引读者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名著,其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作者在安排一些人物的出场上却匠心独运。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药》中几个人物的出场。

一、华老栓

华老栓是小说中最先出现的人物,他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步步被推向观众的。小说开头有几句自然环境的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片阴冷、萧瑟、凄凉、死寂的景象。文字简洁,却含义深刻。秋天的后半夜,寒意正浓。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什么都睡着,死寂,没有生机。作者在描写屋外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的黑暗社会,像华老栓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正在黑暗中昏睡。我们再来看屋内:遍身油腻的灯盏,可见家庭的穷困;茶馆的两间屋子,交代了全家的生计;青白的光,映出的是清贫、寒酸的景象;老女人的声音是老伴关切的问候;里屋里的咳嗽,暗示生病的儿子。作者用极其简省的语句迅速交代出人物的生存背景、家庭状况。老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本应是人们熟睡之际,华老栓忽然此时起身,莫非有什么要事?人物一出场就为读者设下悬念。华老栓起床后,老伴掏出洋钱,肯定是要买什么东西。他接钱的表现:“抖抖的”、“在外面按了两下”,小心谨慎的动作掩饰着内心的恐慌。这就更增加了读者的疑惑,于是读者被紧紧抓住,跟随老栓由家中走上街头,去追问个究竟。

二、康大叔

康大叔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前后两次出现。一次是在刑场上,当华老拴战战兢兢地躲在众多看热闹人的后面等药时,他突然出现在老栓面前。“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这简单直白的话语中可见此人粗鲁、贪婪的本性。然后作者写他的眼光正像两把刀,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以至可怜的老栓在他的面前像缩小了一半。我们知道,此时的康大叔刚杀了夏瑜,就立即与老栓做起了人血馒头的交易。“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个细节让人看了不寒而慄,以至老栓不敢去接,而康大叔毫无半点惧色,充分暴露了这个封建刽子手凶残的本性。“嚷、抢、扯、裹、塞、抓、捏”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粗鲁、焦躁、贪婪、狡诈的特点。

康大叔第二次出场是在第三节茶馆一场。众多茶客济济一堂正在闲聊之时,康大叔又是突然出现。一个“闯”字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泼皮牛二出场时的“撞”字,未现其形,先临其势,活画出了这个封建爪牙目中无人、横冲直撞的凶恶嘴脸。再看他的扮相:“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1]不修边幅,完全一幅流氓相、恶人相,浑身散发着蛮横霸道、老子第一的气息。他说话总是嚷,愚昧无知,缺乏教养,却自以为是。这个人物的出场很有特色,富有威势,他的出现迅间改变了整个场面的气氛。第三节中他高声喧哗,独唱主角,自鸣得意,众茶客“恭恭敬敬”、“笑嘻嘻”,就连花白胡子这位长者在他面前竟表现出低声下气地媚态。

我们不妨将康大叔的出场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里王熙凤的出场作一比较。此回是以黛玉为引线引出贾府中的众多人物。当黛玉正与贾母叙话之际,就听“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同样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貌似自责礼貌的语言,其实显示出的是王熙凤在贾府尊贵受宠的地位。因为除了王熙凤,没有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放诞无礼”。这也就难怪黛玉要纳罕寻思。王熙凤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出来的,众星捧月一般,好不气派。再看她的打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从头到脚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完全一幅贵妇人的气派、大家的风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2]万般风情集于一身,摄人魂魄,美丽的背后又让人领略一股威寒之气。

康大叔同王熙凤都是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但又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一个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一个是封建大家庭的贵妇人。康大叔前后两次出场,一次是在夜间,比较模糊,初次亮相就匆匆离去;一次是在白天,相对明晰,茶馆成了充分展示他的舞台。这就犹如一个人由远而近,开始看到的是他的轮廓、大致印象,进而看清他的面相、他的眉目。王熙凤则不同,她的第一次出场就充分展露自我形象,尊贵、泼辣、富有心计的特点跃然纸上,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鲁迅在刻画康大叔时用的是比较俭省的语言,而曹雪芹在描写王熙凤时则是挥毫泼墨,精雕细刻,极尽语言之能事。一个犹如黑白二色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个犹如铺彩镂金而成的西方油画。

三、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小说中最后出现的人物,作者在安排她的出场时也是十分讲究的。夏家这条线作为全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置为暗线藏而不露,直到最后才让夏四奶奶出场,而且被放在坟地这一特殊的场景,渲染悲剧气氛的同时,也给读者一个最终的交代。

夏四奶奶上坟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巧妙。同是清明扫墓,华大妈早早到场,祭奠一通,呆坐着,夏四奶奶姗姗而来。为什么她没有在华大妈之前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她见到华大妈时的表情,“有些踌躇”,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这些细微之处真实的反映了夏四奶奶当时矛盾的心理。从前面坟场布局的描写我们知道,坟场中间有一条小路,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家的丛冢。由此可见封建礼法的森严,即使人死了,也要在他们之间划出严格的界线。夏瑜是被封建统治者正法而死的,按照封建正统思想,造反杀头,天经地义。作为他唯一的家人夏四奶奶,愚昧落后,受封建思想愚弄的普通劳动者,自然觉得这是丢人不光彩的事情。她想早早上坟不见别人,却又偏偏碰上了华大妈,路左边儿子的坟明明摆在那儿,所以她“踌躇”、“羞愧”。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夏四奶奶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却富含深义。“半白头发”来哭黑发人,其情其景让人痛心。“襤褛的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典型的赤贫家庭,印证了前面康大叔所说的“榨不出一点油水”。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存境况。

总之,华老栓、康大叔、夏四奶奶这三个人物的出场描写都各具特色,其中尤以康大叔的出场最为精彩,他们都为小说增色不少。

注释:

[1]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出版社,2006.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鲁迅《药》的读后感 篇4

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中最讽刺地方莫过于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为无数人的未来和幸福牺牲的,最终却被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鲜血。这是极其让人感到悲凉的事实。夏瑜作为革命的先行者,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勇敢,当他身陷牢狱时,并没有因此气馁,还积极的劝牢头造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乐观与坚强。在狱中他敢于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在小说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鲁迅对他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但他的努力与付出又有什么用呢?在茶馆里无聊的看客们只认为夏瑜的行为是在“作秀”,对他因宣传革命道理挨了打,不仅不同情,反尔还幸灾乐祸。当夏瑜要被杀时,又有多少人想他快点死呢?这些人像恶兽般窥视着夏瑜的鲜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间存在很严重的隔膜。对于革命者来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何而牺牲,不能不得不说这是极其具有悲剧性的。

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他们一面是受害者,另一面又充当了“吃人”者,华老栓听信迷信。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病,病不但没治好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华老栓一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另方面华老栓又充当了这些侩子手的帮凶,间接的也吃了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们的迷信、麻木不仁。

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群众中引起强的反响,也没有惊醒这些麻木不仁的群众,鲁迅用这两个悲剧告诉我们,只有唤醒群众,当群众能解除他们的奴性思想自觉的支持革命时,革命才可能取得胜利。

韩军:教鲁迅的《药》 篇5

关键词:鲁迅,小说,《药》,“人血馒头”,死亡

鲁迅小说《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 作品通过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 愚弄人民的罪行, 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视死如归, 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同时惋惜地表现了群众的愚昧无知, 指出了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一、“人血馒头”的文化寓意

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通过创作主体特有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即寓“意”之“象”。“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 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的情感的复杂经验。”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 融入作者思想感情, 将物象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药》, 通过描写华老栓用“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 而这“人血”却是为革命牺牲者夏瑜的。“人血馒头”在文章中多次出现, 一开始是“药”意象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到了文章最后, 意象转换成了“坟”, “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隐含着深层的死亡意象。“坟墓”在鲁迅笔下也有着深刻、复杂、沉重之感, 坟墓作为生命终结的象征, 作为死亡的居所, 是一种欲把过去的腐朽黑暗落后的一切埋葬的象征。“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而在《药》的结尾的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红白花环, 其用意是给予那些在黑暗中偷生的人们一丝鲜亮的希望, 同时, 也是为了慰藉孤寂的前驱, 使他们更加勇猛地前行。

“人血馒头”是个具有多重象征性的意象, 其一是“治病的药”, 同时表现“人吃人”的事实, 中医的迷信和毒害人指代中国落后文化的非人性。“人血馒头”直接的指代意象便是“吃人意象”。用“吃人”这一荒诞意象来揭示传统礼教的虚伪和残酷最典型的作品应属《狂人日记》, 但《药》却是某种意义上的升华, 因为它第一次写出了吃人的事实。“人血”即可以指人的鲜血, 也可以指人的生命, 这一意象便揭示了“人吃人”的本质;其二是对中国人愚昧无知现象的象征, 华老栓虔诚地相信人血馒头能够救治痨病, 把他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三是夏瑜及友人积极寻找救治国民精神疾病的良药, 却被民众看客们彻底遗忘, 可见他们面对的是比他们强上许多倍的蒙昧社会。觉醒者的鲜血并没有唤醒沉睡的社会, 中国民众在社会极具变革的大背景下, 仍然封闭自我、麻木冷酷、不可救药。这些形象和情景根植在鲁迅的童年里, 是他对人性恶劣之分最初的感受。但鲁迅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先觉者自身, 认为革命需从觉醒者的自我认识开始, 经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否定, 归结到对自身的再认识和否定。

众所周知, 鲁迅对中医有着偏执的反感和鄙视, “到现在, 即使有人说中医怎样可靠, 单方怎样灵, 我还都不信。自然, 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 但怕也很挟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鲁迅对传统中医古怪荒诞的医治进行批判, 《药》中小栓之死便是对传统中医强烈的讽喻。

二、死亡书写与启蒙失效

死亡是永恒的主题, 是鲁迅作品中的关键词。死亡往往蕴含着对生的思考, 许多对生命的感悟都是从死亡中得到的。鲁迅则通过扭曲死亡方式, 注重精神死亡等方面, 诠释其深邃的死亡观, 例如:《狂人日记》中狼子村的大恶人被人挖出心肝, 用油煎炒了吃;《祝福》中的阿毛被狼叼了去。而《药》中革命者夏瑜的血却被庸众当作治疗痨病的药, 听来匪夷所思, 令人发指。鲁迅试图用人物的死亡来唤醒愚昧无知的国民, 这是死亡意象的重要作用。

《药》中写华老栓买药, 华小栓吃药等行为表现了普通民众对于“生”的普通渴望, 国民对生命是持敬畏与期望的态度, 畏惧死亡能获得生的意志和力量, 但神秘而有可畏的封建迷信却引领他们走向死亡, 而“人血馒头”却决定了生命的有限性。这种显而易见的对比, 在全文最后烘托出死亡的悲凉, 升华了死亡这一主题。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 与死亡主题相辅相成的是疾病主题。疾病意象是中国当时病态社会的隐喻, 麻木的国民精神是一种病态的残缺。鲁迅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几乎都正在走向死亡和衰朽, 鲁迅的一生都在试图改变这种现状。在鲁迅看来, 这种现状应当通过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而文化是基本途径, 而不是通过医学治疗, 医学已经不能够治疗病重的中国, 他拿起文化的手术刀, 拯救国民。鲁迅小说还有一个暗示死亡的重要题材就是对刑罚场景的描述, 折射民众争相围观的世态, 先觉者与庸众之间厚厚的屏障, 形成一个复杂多端的社会结构。在《太平歌诀》一文中, 鲁迅用“厚重的麻木”来形容当时市民和革命者的关系, 并说“鸡肋, 弃之不甘, 食之无味, 就要这样地牵缠下去。五十一百年后能否有出路, 是毫无把握的”。

“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一味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可见, 鲁迅也深刻认识到, 文化救人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文化与思想的传播无法波及全社会, 也无法让底层人民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鲁迅的小说创作始于一种危机意识, 对象是沉睡着的大众。所以他的小说被浓厚的死亡氛围所笼罩。“看来鲁迅是一个善于描写死的丑恶的能手。……他的小说中很多生动的形象都有着那样一种苍白的色调, 呆滞的目光, 缓慢而静悄悄的动作, 以致在死亡完全抓住他们以前, 他们就已经有点像僵尸了。丧仪、坟墓、死刑, 特别是杀头, 还有病痛, 这些题目都吸引着他的创造性的想象, 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

三、鲁迅“立人”工程及话语实践

鲁迅对死亡主题的“情有独钟”取决于很多方面。从小被死亡的意念缠绕, 弟弟妹妹的夭折, 祖父被判“监斩侯”, 父亲忧思成疾, 久治不愈最终病逝。为了逃离现实的苦闷和死亡的缠绕, 鲁迅选择了仙台学医, 正当回国行医时, 却经历了“幻灯事件”, 让他感受到精神死亡的可怕, 中国人即将死亡, 遭异族的屠戮, 而同胞却当作一场盛宴来鉴赏, 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如此的可怕, 这种精神上的麻木使鲁迅更加厌恶死亡。

正是因为对死亡的极大厌恶, 鲁迅才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笔墨叙述死亡意象, 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唤醒民众, 改变社会现状。

鲁迅笔下的死亡主题, 有着埋葬旧我, 重塑新我, 经历重生的象征, 虽然清楚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 也知道革命任务的艰巨。他曾说:“我是诅咒人间苦而不嫌恶死的, 因为苦可以设法减轻, 死是必然事, 虽曰尽头, 也不足悲哀”, 在鲁迅看来, 死亡虽然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但是死亡并不是只在最后的终点形态出现一次, 相反死亡是先行进人并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之中的。

鲁迅深刻认识到启蒙的艰难性, 革命者夏瑜的坟墓冷冷清清, 只有乌鸦在坟顶盘旋, 而庸众们早已淡忘了夏瑜的牺牲。鲁迅想借此传达启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必须要有适应民众的思想和途径才能使革命深入人民内部, 不然启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鲁迅的死亡主题的描写对现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死亡已经不光指失去生命, 而是指麻木的庸众精神上的死亡。除此之外, 还有对埋葬旧生命, 经历重生的渴望, 对旧时代的控诉, 对新时代的期盼。

参考文献

[1]鲁迅.野草[J].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2]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3]鲁迅.三闲集[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4]鲁迅.呐喊自叙[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鲁迅教你养生之道 篇6

古人云: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可见口腔保健在养生中的重要性。专家指出,对口腔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是龋齿和牙周病。

我国传统中医推崇的叩齿吞津养生法,在口腔保健方面有很好的功效。俗话说“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有这个习惯,他曾说“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

方法为:全身放松,口目微闭,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铿锵有声,一般以36次为佳。之后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吞津。在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可搅动36次。

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而是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叩击和搅动的力度和次数,可根据自己牙齿的健康程度而定。

【专家提示】每天坚持上述动作,不但能按摩齿龈,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强壮牙齿,减少龋齿的发生,而且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

此外,还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起到减少皱纹、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钱学森妙语化冷场

1955年10月,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第二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就任命他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知道依靠他一人的能力很难干出什么成绩,只有集中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才能攻坚克难。因此,遇到困难时,他就组织大家开会讨论,以期找到破解问题的最佳途径。

可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又是领导,同志们对他非常尊重,每次研讨问题,大家都客客气气的,以他说的为准,谁也不提任何意见,导致开会时总是出现冷场的局面,钱学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打破这一沉闷的局面呢?一天晚上,他无意中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传统的相声段子,钱学森笑过之后,突然受到了启发,他想到了一个应对冷场的巧妙的办法。

第二天开会,钱学森就按他的办法行事了。一段开场白过后,他说:“我上个月,到农村去了一趟,帮助一个农民上树去摘土豆……”钱学森故意把话说错了,而且错得离奇,自己还装得一本正经的。当场就有人笑了起来,有人主动站起来发言:“钱所长,您恐怕讲得不对吧?土豆是生长在地下的,怎么跑到树上去了?”

听到终于有人说话,钱学森说:“谢谢大家!总算有不同意见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钱学森的用意,从此,会议气氛活跃了,大家也敢于和钱学森争论问题了。(据《老年生活报》)

鲁迅教你养生之道

鲁迅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深受大家喜爱,在写作的同时,鲁迅先生也很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不少也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鲁迅一直都在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例如篆刻,鲁迅喜欢篆刻,虽然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便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还有猜谜语,孩提之时,鲁迅的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鲁迅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常幽默地用“谜语”来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

鲁迅还有很好的生活情趣,他一生喜爱花木,即使没有地方栽种,也会在书桌上摆放植物。少年时鲁迅读了许多有关花木的书籍,包括《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的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晚年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鲁迅还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爱看绍兴的戏文,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鲁迅还常同许广平一起,携带海婴去剧院看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新戏。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不仅看,而且多有评论,甚至有一次自告奋勇在戏中扮演了角色。

上一篇:有着哲理的唯美句子下一篇:琐窗寒,琐窗寒方千里,琐窗寒的意思,琐窗寒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