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故事赏析(共12篇)
鲁迅的作品故事赏析 篇1
有关鲁迅的文学作品赏析
本学期,我的公选课选的是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会去领悟一篇作品的内涵,也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本学期的文学欣赏主要都是围绕我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鲁迅先生展开的,我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在鲁迅先生的众多作品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朝花夕拾》了。该书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2月至11月间创作的散文10篇和小引1篇及后记1篇。《朝花夕拾》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以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朝花夕拾》艺术特色鲜明--爱憎分明;叙述与议论、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有机结合;流畅自然,亲切平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这十篇散文,正是其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而《彷徨》中的《伤逝》一文我也很喜欢。《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这篇文章断断续续总算读了个遍,从先前那个不被世俗所扰得自信女子,由于生活与涓生的生活周而复始的生活,她变了,没有先前的新时代思想,而更像一个就是无所事事的“‘贤’妇人”了,她没有工作只是在家做做家务,尽管家境如此“执着”而贫困,可是他仍然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先生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之所以这样说全是因为子君台给人以诗情画意了,不论如何,总是以为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妙女子,更是当之无愧的才女阿!讲事理,晓大义,而事实往往与人们想象不附。从“阿随”被弃的事件中倒是感觉她没什么素养,颠覆了我对她大家闺秀的好感,心里想着好听的名而不能代表什么,可那鲜明的个性却让我因他的死而对涓生一直耿耿于怀!人在世间需要也是必须要听真话的,可是,不也应该先选对时间吗?从他的悄然离去,似乎更加让我敢肯定了这位才情横溢的女子。是因为无聊穷倒的生活而心情大变的?环境可以改变人,这呀!我可一点都不会质疑,而对“情到浓时自然薄”我对这句话可是深有体会啊!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亲情耐得住考验外,别的怕不值一提了吧!什么海誓山盟!唉
总的来说,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揭露了当时的腐败、弊端,人们的懦弱、虚假,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揭露了当代的腐败、弊端,人们的懦弱、虚假,再一次唤起民族的觉醒,揭露了历朝历代的腐败、弊端,人们的懦弱、虚假,无数次唤起民族的觉醒。
这学期的公选课就这样结束了,感觉过的好快,又有一丝不舍,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育人们成长,而鲁迅先生正式把这做到了极致。虽然课已结束,但是我对文学的喜爱追求不会停止,相信它也会陪伴我的一生。
鲁迅的作品故事赏析 篇2
关键词:鲁迅,思想内涵,艺术手法,个性化阅读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 选入初中课本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社戏》、《故乡》、《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
学习鲁迅作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感觉和审美能力, 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因此, 要重视鲁迅作品的教学。
一.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鲁迅作品中描写的社会生活距离今天较为久远, 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要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 我的做法是:
首先,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 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 被誉为“民族魂”。每次在学习鲁迅作品前, 我都是先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传略, 了解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 特别是让学生了解鲁迅当初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医学这一职业的, 为了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又弃医从文, 认识鲁迅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然后再去把握文章的内容, 挖掘作品的主题。学生很敬重鲁迅并喜欢他的作品, 并不像有人说的鲁迅作品晦涩难懂。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雪》和《风筝》等文章时, 学生能认识到鲁迅先生是在用笔做刀枪, 或与反动势力斗争或揭露社会的冷酷黑暗, 或批判旧的思想, 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
其次, 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如《故乡》中,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 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通过对闰土少年和成年后生活和精神变化描写, 揭示了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的深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只有了解这一段历史, 熟悉写作背景, 才能深刻理解主题。
二.学习文章不朽的艺术手法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 思想博大精深, 艺术风格多样, 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幽默、犀利、简洁干练, 含义深刻隽永, 极有个性, 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 或清新隽永, 或锋芒毕露, 不拘一格。
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 调整语言色调, 营造艺术氛围,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一段, 写动物, 写植物;写高处景物, 写低处景物;有略写, 也有详写;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或摹形、或描声、或绘色。文笔自然清新, 活泼多姿, 形、声、色、味俱全, 春、夏、秋、冬皆备, 层次井然, 对学生的写作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社戏》中的平桥村山美, 水美, 人更美, 尤其是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 如双喜、阿发、桂生等, 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 具有未被宗法礼教束缚的个性和未经封建思想毒化的人性。“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偷豆”等事件,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纯朴, 再现民俗, 重温人情, 呼唤童真。
有的作品笔调冷峻, 看似平淡轻松, 实则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如《孔乙己》中对笑声的描写, 以乐写哀, 哀更显哀。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毒害及当时社会的冷酷, 体现了鲁迅小说的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鲁迅还善用比喻、反语, 写得形象传神。如“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了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藤野先生》) 作者用夸张、比喻、反语的手法, 揭露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 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
鲁迅的小说写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 没有离奇的故事, 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刻画带来的。鲁迅先生十分擅长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 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 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 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 文字简练朴素, 入木三分。像《孔已己》、《故乡》等。
另外, 鲁迅创造性的运用白描的手法, 用简洁的笔墨, 把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神采飞扬,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典范。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睛,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藤野先生》) 活画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揭示出来。
“我吃了一惊, 赶忙抬起头, 却见一个凸颧骨, 薄嘴层, 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 一个五十上下、遭受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萧条的小市民形象跃然纸上。
以上种种艺术手法都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注意精彩语段的赏析和模仿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水平和语言表现力, 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
鲁迅作品语言含蓄有味, 内涵丰富, 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要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和广泛思考的基础上产生个性感悟。鼓励学生对作品多元的解读, 既要结合鲁迅生平及当时的社会环境, 又要做到与时俱进, 把鲁迅融入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领域中, 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充分感受鲁迅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与人格魅力。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的生活你是怎么理解的?对三味书屋的老师你是如何评价的?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等等, 允许有不同理解, 只要言之有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的审美体验。如《社戏》中小伙伴的“偷豆”, 六一公公的“感激”等, 依现在的道德观衡量, 学生可能不理解, 教学时可以适当讲解,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
赏析鲁迅作品中副词的妙用 篇3
副词是从程度、时间、范围、情态、语气等方面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即它本身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属于虚词,但是如果作者运用恰当,它在句子或者文章中往往意蕴深远,耐人寻味。本文将结合鲁迅先生的作品,赏析副词的精妙之处。
一、关注副词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文本】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思考】
“也”无非”看似淡然漠然,实际上蕴含了鲁迅对东京强烈的失望、不满之情。此前,他在南京已经读了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为寻求科学救国的真理,带着热情和希望到了日本。但是在东京,他看到清国留学生精心摆弄辫子,学习跳舞,这种缺乏民族自尊、不思进取的表现令鲁迅极为愤慨。“也”无非”两个副词的连用,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怒其不争”。
除此之外,文中“实在”一词修饰形容词“标致”,而“标致”实为反语,程度副词“实在”的运用,则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剌效果,更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
二、关注副词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副词对表达人物心理的作用
【文本】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
【思考】
“终于”属于时间副词,是到底、最终的意思。儿时伙伴的重逢,理应欢喜,但作为贫穷农民的闰土在一阵短暂又真实的欢喜过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我”地位悬殊,于是回到了等级社会中,恭敬地尊称我为“老爷”。“终于”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重逢时的心理变化,即由“欢喜”到“凄凉”到“恭敬”。这一最终的态度和称呼不仅表明了闰土和“我”之间已经有了一层可悲的隔膜,也道尽了闰土内心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和毒害的痛苦,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心理。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终于就了坐”,写出了闰土就坐时的犹豫,而这动作的犹豫则表明闰土认为不能和地位高的老爷太太平起平坐。作者对“终于”一词的再次运用,还是要表现闰土内心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的毒害而带来的精神苦痛。
(二)副词对呈现人物生存状态的作用
【文本】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思考】
“只是”是只会的意思,它写出了闰土在生活重压和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下已然成为一个木头人,面对问答,他无言以对,只会摇头;说到生活,寥寥几句后便无话可说,只是摇头;而他此时心里的感受也只是觉得苦,再也没有其他感觉,整个人已经处于麻木状态之中。为表现闰土此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作者多次运用“只是”这一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摇头…‘觉得”,从而显示闰土动作的单一和僵化,意在告诉读者此时闰土生存状态的痛苦不堪。
(三)副词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文本】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思考】
“不常”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作者连用两个“不常”,意在描写寿镜吾老先生面对学生贪玩、调皮时的佯怒,从而表现了老先生严而不厉、严而可亲的性格。“不常”的运用,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关注副词对揭示文本主旨的作用
【文本】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思考】
“竞”是“竟然”的意思,表明不可思议、出乎意料,是语气副词。言外之意是丁举人家的东西是偷不得的,因为他可是“举人”老爷,孔乙己太不识相了。一个“竞”字可见丁举人在世人眼中地位的高大。而孔乙己和丁举人,同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不同的是一个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另一个是获胜者。作者巧妙地借读书人孔乙己被读书人丁举人毒打的事实,告诉我们:科举制度造就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竞”将失败者孔乙己和成功者丁举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了孔乙己人生悲剧的根源之一,即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腐朽对读书人的戕害。副词的巧妙运用,水到渠成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儿童故事作品赏析素材 篇4
蜘蛛看到是一支肥美的蝴蝶,高兴极了,口水不停的流出来,蝴蝶看到蜘蛛的样子十分害怕、厌恶。
可怜的蝴蝶哀求蜘蛛说:“求求你放过我吧。”
蜘蛛擦掉流出的口水说:“放了你,放了你我吃什么?”
蝴蝶说:“我愿意让你吃掉,可是能不能让我把腹中的孩子生下。”
蜘蛛心想“也好,日后小蝴蝶孵化出来,把它们都吃掉。”
蜘蛛将一根丝缠在蝴蝶的腿上,蝴蝶把自己的孩子藏在树叶中,安心的回到蜘蛛的网上,被蜘蛛吃掉了。过了不久,小蝴蝶孵化出来,起初是丑陋的毛毛虫,小毛毛虫们还没有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听大树爷爷说,是蜘蛛吃掉了自己的妈妈,小毛毛虫们来到蜘蛛的家门口,没有了网的保护,蜘蛛抵不过毛毛虫,被毛毛虫兄弟吃掉。
对鲁迅作品的评论 篇5
有些人在谈论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说的往往就是作品最后的那两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仿佛这篇文学经典之作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这两句话。诚然,鲁迅借助于一个狂人的自我表述,以狂人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独白,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社会人压迫人、人吃人的内在本质,这确实是这篇作品的伟大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作品中直言不讳地对此提出抗议和大声呐喊,永远应该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尊敬。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并不是一篇政治论文或社会学论文,而是一篇以审美价值为前提的小说作品。如果我们(包括广大读者)要的仅仅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还何须用小说的形式去加以表达?只须写一篇政治论文或社会学论文就可以表达清楚了,甚至还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得比写小说更加清楚。
依此类推,如果根据某些评论家的评论方式,鲁迅所有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全部意义和全部价值,也都是这么一回事了:《阿Q正传》就在于它说明了我国当时的国民劣根性;《故乡》就在于说明了人和人之间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所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祝福》就在于说明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精神禁锢;《孔乙己》就在于说明了封建没落知识分子毫无出路的可怜境地。等等之类,不一而足。这样的评论说得也有他们的道理,可惜论者忘记了他们面对的却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按此论调,文学作品所必须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还在哪里呢?
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篇6
教育2009-08-07 16:35阅读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主讲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我也想以自己教学《孔乙己》时的感受为例说一下
自己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惯用三只眼看社会的大文人,大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们都了解鲁迅先生杂文思想的深刻性。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因为鲁迅先生本身就
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人,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一样也是深刻的、精彩的。
记得自己在讲授《孔乙己》时,自以为是地想发挥学说大主体地位,于是留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新课。我自信满满地在教室里巡视着学生的预习情况,却看到一个学生在教材的彩页上写着什么,于是悄悄走到其身后一看,这位老兄正在鲁迅先生的画像上写着“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气氛之余严
加追问,学生十分委屈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根据学生的困惑,我总结如下:
一、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先要了解鲁迅先生本人。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人”,鲁迅先生由于其独特的性格与思想,因而长于对那个社会的透视与解剖。
二、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更要知道写作背景。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一方面国内年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在文化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部1916年下令恢复中小学“读经科目”。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作者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的文化教育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是一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青少年的大问题。为了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受封建制度的毒害,作者先后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对黑暗的封建制度、吃人的科举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一篇反封建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知道了这些,学生才能理解文章乃至细微
之处所体现的鲁迅先生的思想。
三、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前提下的“个性阅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产生在特定时代的战斗檄文,所以还要考虑作者思想、时代背景和文学创作。如《孔乙己》文中出现的“十九文钱”,“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这一阅读是尊重文本的。但也会有学生读出“掌柜的对孔乙己的念念难忘,他还是有同情心的”,这样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就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以引导。总之,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先生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是值得好好品味,好好
研读中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篇7
一.抓住鲁迅作品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 封建残余, 新旧交替, 政治腐败, 社会黑暗, 任人宰割, 混乱不堪, 国人麻木, 民族苦难深重,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这样的现实, 鲁迅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愤怒、呐喊、批判、攻击写入文学作品, 让读者认识时代的可恶, 社会的残暴, 呼唤人们不能麻木, 人们意识要觉醒, 敢于斗争, 民族要奋起。
比如《阿Q正传》, 鲁迅先生在塑造阿Q形象时, 把它放在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舞台上。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面貌, 在他身上, 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麻木健忘, 自轻自贱, 自欺自慰。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揭露国人劣根性, 着眼于启蒙, 写出中国的人生, 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 愚昧落后的思想精神, 他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 唤醒那沉睡的民众。文学作品都是有时代烙印的, 只不过鲁迅先生更为强烈地表现出了时代和社会, 对时代和社会倾注了更多的思考、批判、揭露、战斗和热情, 这些不是其他作家所能比的。其实鲁迅自己就是“中华在社会和时代中理解鲁迅先生。
二.抓鲁迅作品的主题思想。
由于鲁迅用“笔”做“刀”的战斗精神和持续的反抗精神, 他总是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 立场坚定地反对什么, 因此他的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框架和指向性。这源于早年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鲁迅看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 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 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 弃医从文, 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由此可知, 鲁迅先生早在“弃医从文”之初就定下了这样的写作主题, 带着这个主题思想范畴和框架, 我们推敲鲁迅文章的传情达意, 相当于鉴赏作品时有了指南针。
就像《药》里华家治痨病吃夏家革命烈士的鲜血, 麻木与可悲;夏家革命没有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同情, 革命失败。小说《药》的主题就是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 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 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意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用《药》这服“药”疗救国人, 这是鲁迅先生对国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三.抓住品味体悟典型语言。
这也包括解读重点语句和语段, 鲁迅的议论文、杂文、散文和小说都有语言犀利、深沉、含蓄、凝练、艰深、晦涩、隐含、尖刻等特点, 战斗攻击力极强, 鲁迅先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刀笔”一般。因此要理解他的作品, 我们要多用发散性思维、辐射状思维并善用联想去思考鲁迅作品的遣词造句, 挖掘内涵。我们必须品味、解读、挖掘、领悟和联想语言, 我们必须做到深刻地读, 静心地品, 无限地悟, “悟”出来就是读懂了。鲁迅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 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理解鲁迅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夫。
正如《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阿Q, 芸芸众生, 泱泱人群, 为什么主人公是阿Q, 因为“Q”很像清朝人的大辫子脑袋, 更代表了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封建子民, 也是愚昧落后的国人, 这有很深的内涵, 令人警醒, 忍俊不禁, 又感觉深刻无比。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四文大钱”的“排”, 拿钱买茴香豆不是“拿”, 不是“取”, 也不是“掏”, 因为只有“排”才能表现封建落魄文人装腔作势, 爱摆臭架子和排场的穷酸样, 很好地刻画出孔乙己形象。还有《祝福》故事发生在鲁镇, 鲁镇不单单是地名, 封建正统、儒家代表孔子是鲁国人, 鲁国和鲁镇都有“鲁”字, 鲁镇传承鲁地, 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和封建礼教严重, 鲁四被称为“老爷”, 鲁四老爷是封建势力代表, 鲁镇发生祥林嫂悲剧理所当然, 可见封建社会毒害之大, 应该反封建社会和礼教。这是鲁迅的刻意安排和选择文字, 以达到表达效果。同时鲁迅刻画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语言了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对“眼睛”的描写极其精彩, 这句话表明祥林嫂已经陷入极度痛苦、精神麻木的状态。这些都是靠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联想、挖掘和领悟得来的。
四.抓住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鲁迅写作工于描写、对比、比喻、讽刺、反语和幽默等手法, 这些也是他的写作艺术。写作手法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上的, 如果说语言文字的组合已经表达了深刻的含义、思想和情感, 那么在这些语言文字组合基础上再运用一些对比、讽刺和幽默等写作手法, 那文字的表情达意会推进一步, 那文章字句的意思、思想、情感和内含会更深一层, 宛如锦上添花。我们阅读想“更上一层楼”, 那么对于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要“欲穷千里目”, 对文章字句段的理解必须站在单纯文字组合之上, 即用“文学审美情趣”的视野去分析、理解和鉴赏带有写作艺术的语言。“文学审美情趣”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情趣、审美能力, 最终形成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欣赏, 甚至创造出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观点和审美情趣。
重温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儿童观 篇8
关键词:鲁迅 儿童 幼儿本位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梭《爱弥儿》的译介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树立的新的儿童观的冲击下,对儿童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当时“人的解放”相呼应,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征求关于“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同年9月,鲁迅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推动下,儿童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1917至1921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我国讲学,他提出了以“儿童本位论”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儿童观,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五四”时期的先觉者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鲁迅。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鲁迅用他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
一、救救孩子
鲁迅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孩子的危险与错误是谁造成的?如果从这些问题出发,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描写: “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街上竞看见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杀!”咸亨酒店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教他写字,小伙计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小伙计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不谙世事的小伙计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周围的庸众视角,代表着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孔乙己被封建制度吃掉了,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人同样被吃而不自知,却讪笑着观看孔乙己的被吃,这就更具悲剧色彩。小伙计是鲁迅笔下 “麻木”的小“看客”。
孩子如果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当然要“吃人”或“被人吃”。所以,要救救孩子。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
二、快乐的孩子、有趣的童年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
《故乡》里的少年闰土,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在这明丽的图景中,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以传奇的手法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充满了热爱。他还能装弶捉小鸟雀,“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子。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去观赏社戏。孩子们看社戏。归航肚饿摆不动船,便打主意偷一点河旁田里的罗汉豆来煮着吃。鲁迅在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里,力透纸背地凸现了小伙伴的纯厚、诚挚、善良、机敏能干,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童趣。
儿童对大自然有着成年人所不及的特殊敏感。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在草木虫鸟中玩得乐此不疲。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聆听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大自然是如此吸引儿童,在三味书屋读书却向往那杂草丛生的百草园。封建教育关住了孩子们的躯体,却关不住他们天真活泼的心灵。
三、鲁迅的儿童观
鲁迅不仅在作品里描绘了什么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在理性高度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启蒙主义的深切呐喊,而且从思想的高度提出了理论主张。
(一)以注重未来为核心的儿童观
鲁迅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深刻指出了: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1](P295)一言以蔽之,国运兴衰,系于儿童。鲁迅痛恨过去的儿童教育,寄希望于未来:只有全新的儿童才能造就出全新的未来中国。“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2](P566)为未来的新中国,鲁迅呼吁:父母要千方百计地使“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3](P135—136)
(二)“幼者本位”的儿童观
鲁迅痛心地看到:“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4](P135)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5](P80)。“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6](P35)由于鲁迅真切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在中国教育史上,鲁迅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幼者本位”就是把儿童作为世界的中心,了解儿童心理,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儿童兴趣,发展儿童个性,丰富儿童的物质文化生活。“幼者本位”的主张,是当时先进儿童教育思想的代表。它彻底否定了封建“杀子”文化,首次发现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在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千百年来,中国的父子关系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鲁迅从整个人类生命延续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每个人都只是生命延续的“中间物”而已,父子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伦理关系。鲁迅号召人们,“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要做“人”之父,就要求“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7](P135)。
四、对今天儿童教育的启示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鲁迅的教育主张尊重了儿童的天性,也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下我国儿童教育功利性太强,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长教育,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特长班,互相攀比,甚至不少学校还大搞提前教育,学前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中学的内容,选用高一级教材,几乎占用了儿童所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培养所谓的“超常儿童”,还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超跑线上”。看着幼儿园的孩子那稚嫩的小手用力握着笔,写所谓的家庭作业,真为我们的幼教感到痛心,幼儿的胳膊没有足够力量,写字的姿势大都不正确,不良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养成。兴趣班上多了,不少孩子反而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时代变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今天的孩子却不快乐了,没有了玩伴、没有了和自然的亲密接触、 没有了美好自由的童年。各种教育美其名曰都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成人本位”的思想替代了“儿童本位”的思想,今天的儿童的父母不应该忏悔吗?
八十年前,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经仟悔他年轻时拆毁弟弟制作的风筝,摧残了儿童的天性。他写道:“偶尔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的儿童观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指导,发展他们的智力,养成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这样的儿童才能做好明天的主人。
审视一番今天的儿童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上世纪初的批评于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感。
注释:
[1]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5]鲁迅:《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对鲁迅作品《呐喊》的文学评论 篇9
在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之时,我忽然觉得,小说很多时候也表现了这种矛盾的爱。为什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决裂的爱?我想这和其基于个人经验之上的孤独感有关。
一、个人经验的孤独。
鲁迅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使他感觉到寒冷,让他觉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从小说当中能够看到,对鲁迅影响至巨的个人经历至少有两处,《〈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处经历使少年鲁迅体会到人情冷暖,并且在逐渐成长的鲁迅心头放大生根,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这点我们在《狂人日记》中当能体会到。《狂人日记》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可不是要从头直冷到脚跟?在《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宝儿夭折之后,邻居王九妈帮做丧事,作者这样写着:“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事主家里都已经家徒四壁,却仍然要顾及人情请帮忙办丧事的人吃饭,这种人情可不是冷酷?所以作者不无讥讽地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一个小小的孩子夭折下葬到底需要多少帮手呢,然而人们自会借一个机会来给无聊的生活添点色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也是背脊冷嗖嗖起来。
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 篇10
阿Q虽然是一个贫苦农民,但他对革命毫无认识,甚至盲目的“深恶痛绝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风刚刚吹到未庄,赵太爷就威风扫地,连城里的举人老爷也悄悄地连夜把家私运到乡下来。
阿Q从他的阶级地位出发本能的感到,革命既然使统治者惊恐万状,那么革命对他肯定有利,于是,他就强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对革命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转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闯进赵太爷、钱太爷的家里随意地占有他们的一切财物,还可以选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
另外,阿Q的革命还包含着农民式的狭隘报复,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杀头,取统治者而代之,当然,这是一种落后的农民革命观。但如果革命党能正确引导,他们是会真正觉悟起来的。但是,阿Q在对革命“神往”之后,还是那么糊涂。直到临死之前,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胜利法和封建正统观念依然没有改变。阿Q至死也没有觉醒。
阿Q的悲惨结局,既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显示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
简析鲁迅作品中的情感 篇11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文学的开拓者,所以他的创作常常包含着十分浓郁的民俗色彩。作为从江浙走出来的作家,江浙民俗是他成长的物质精神文化摇篮,也是滋养他文学创作不竭的营养源泉。通过分析研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这三部作品集的民俗事象发现了一个特点,这些作品中既包含了江浙一带的良俗,又包含了陋俗。良俗的描写直接体现了鲁迅对纯真古朴家乡的怀念之情,而陋俗展示的是当地封建落后的传统和愚昧麻木的国民性。作者通过对社会陋俗的揭露和批判,来表现其对二十世纪初中国底层社会民众“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深沉情感。
从许寿裳先生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分析,早在“弘文学院”时,鲁迅就提出了关于中国国民精神改造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在鲁迅思想的发展中就看出他对国民人性的残缺有着深刻的认识,之后才到日本留学的。自当初父亲病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找到了中国人民之所以变得愚昧麻木的根源,那便是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所致。鲁迅决绝的“弃医从文”,是因为他晓得医学只能治疗人身体上的病痛,却无法拯救国民的精神世界,动摇不了戕害国民的根本,而文学则可以。于是他勇敢地拿起文学之笔,企图从思想上去唤醒愚昧麻木的国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根除奴役中国国民千年的封建统治思想,中国国民的思想才能真正解放,国家才会发展、强大。
《狂人日记》中狂人时时刻刻害怕被吃的恐惧心理是对“吃人”礼教最严厉的控诉;《祝福》中祥林嫂由于嫁了两个男人,违背了封建传统的“一女不嫁二夫”的伦理道不能德,被看作是“败坏风俗”的肮脏女人,这与“守节”这一封建正统思想发生冲撞的种种情形,控诉了封建愚昧的伦理纲常观念。《药》中的夏瑜刚被害了性命,却被华老栓当作是“新生命”要“移植”到家里,从中“收获”许多的幸福,这显然是残酷的,但华老栓却浑然不觉,只记着“十世单传”的家族生命将借助这“人血馒头”延续下去,其他的一切“已置之度外”。在这里生命显得如此消散、空洞,这既是生者,也是死者的悲哀,这恰恰就是封建迷信惹的祸。这些都让人哭笑不得,这是国民劣根性的根源所致,鲁迅为有这样的同胞而痛心。
钱理群说:“鲁迅的作品是显示灵魂深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本该批判家乡的陋俗和愚昧麻木的乡民,但他生在江浙,长在江浙,是其中的一分子。他明白这些陋俗以及国民劣根性是广泛而根深蒂固的,穷尽他一人之力是无法做的,因此他发现了文学,想借助文学这个媒介,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剖析产生这些陋俗的根源,想发动更多的人拯救牵动他“爱”“痛”神经的故乡民众。鲁迅将愚昧麻木的国民性和国民悲惨的命运展示出来,并不是为了去讽刺、去批判、去挖苦,只是往事已逝,事实摆在眼前,几千年的沉淀是无法说改变就改变的,所以将自己“哀其不幸,怒其不幸”的情感恰当地寄予到文学创作中。就像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到的一样:“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他毫不遮掩地深刻揭示了被传统陋习迫害的中国国民愚昧麻木的国民劣根性。鲁迅既痛心于乡民们麻木的精神,又同情他们的命运,严肃地批判与含泪的温情融为一体,爱、恨交织。
鲁迅作品教学探析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内涵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其作品堪称文学经典。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灿烂的艺术成就和深邃睿智的人文思想, 极具教育价值。使学生走进鲁迅的作品和精神世界去了解并理解鲁迅, 进而接受鲁迅, 才能使鲁迅作品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正确的认知和传承。本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了解鲁迅, 亲近鲁迅
1.了解鲁迅的成长过程, 从同情鲁迅到敬仰鲁迅。鲁迅的一些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呐喊·自序》等都较为清晰地展现了他的成长历程以及思想转变过程。读完这些作品, 可以发现鲁迅并不是学生心目中的那种“圣人”, 也不是一个始终板着脸的“石面人”, 他童稚时期和所有的少年一样也喜欢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也曾趁老师不在跑到教室外面去玩耍, 在课堂上偷偷地描摹图画, 或是到乡下偷偷烧吃人家的毛豆……然而, 父亲的重病, 家庭的不幸, 使他在别人的白眼中决定要“走异路”, 去“寻求别样的人生”。鲁迅与命运抗争的决绝和勇气, 首先应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榜样。当他走出家庭, 却让他见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不幸, 引发了他的另一种思考, 那就是对国家命运和国人精神状态的思索。此时他要“疗救”的, 已不再仅仅是他的那个小家, 而是“大家、国家”, 这最终决定了他的思想和人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结合, 对他看似一个偶然, 但是, 对于绝大多数有民族使命感和爱国责任心的人来说, 却是一个的必然。家庭、社会, 就这样压迫着他的心志, 影响着他的成长, 使他最终成长为一个精神的巨人。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鲁迅的这些艰辛和不幸, 去理解他、珍惜他的价值以至爱他。同时, 更要使学生看到鲁迅在逆境和黑暗中觉醒, 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与洗礼, 没有在重压下沉沦, 并最终成长为精神的巨人, 民族文化的先锋, 这又是值得所有人敬仰的。
2.追溯鲁迅思想的发展轨迹, 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纵观鲁迅的人生历程, 从最初的立志学医, 到后来的弃医从文, 从归国后的从教生涯, 到最终忍痛割爱离开讲台, 鲁迅的人生轨迹, 始终在受“疗救”这一初衷的指引, 鲁迅思想的这种发展和进化过程在他的《呐喊·自序》中有真实的披露。解读鲁迅, 重要的是理解鲁迅的用心, 特别要了解鲁迅毕生从事国民劣根性批判的苦心。而这个用心和苦心, 就在于“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主意”, 或者说是通过揭露和批判国人的劣根性, 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 探寻解救国人灵魂的良方, 他是一位出色的精神医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拥有鲁迅是我们民族的大幸!
二、注重对作品中时代背景材料的链接
鲁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写在五四运动后至1936年他逝世之前。他的作品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打着时代的烙印。在讲授鲁迅的文章时, 及时补充当时的社会背景, 将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入了解。如在《故乡》中, 作者成功塑造了“闰土”的形象, 到底是什么使得天真活泼的少年, 变成了只喜欢香炉的“木偶人”?又是谁让一个美丽端庄的“豆腐西施”变得唯利是图, 怪异恣睢?文中借用闰土的话, 点破了这层窗户纸。文中写道:“多子, 饥荒, 苛税, 兵、匪、官、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社会的动荡, 民生的凋敝, 使民众的心灵渐渐扭曲。作者把矛头直指当时腐朽的政治制度。因此适当补充背景材料, 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洞悉鲁迅文章主题的丰富内涵
鲁迅的文章属经典之作, 呈现给读者的是冰山一角。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者对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仍有三种说法之争;又如《孔乙己》, 作者通过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描写, 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同时对民众的麻木、冷漠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分析鲁迅的文章内涵, 切忌简单化、单一化。应注意挖掘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再如《藤野先生》, 不能把文章的主题简单定位于作者对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及怀念;也不能定性为对作者弃医从文爱国精神的弘扬;更不能认为是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辛辣嘲讽。而是兼而有之。对鲁迅的文章, 既要横看, 也要纵观。他深邃的目光总比同时代的作家看得远, 看得深。我们在教学中应洞悉鲁迅文章主题的多样性。
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鲁迅作品的风格
鲁迅作品的整体风格被概括为“忧愤深广”, 这是由鲁迅终生所追求的借助自己的文字揭露和批判国人的劣根性, 挖掘民族衰败的病根, 探寻解救国人灵魂的良方这一宗旨决定的。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作品冰冷到令人窒息的外壳下那颗炽热的心。鲁迅在作品中的确表达了对国人的愚昧麻木看似冷酷的“恨”, 但是, 这种恨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有大恨是因为有大爱。鲁迅的作品中, 诸如“心事浩茫连广宇”“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充满火一样温情的文字比比皆是, 你会感受到一种“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中”的特殊风格;你会倾听到“弱者的呼号”“孤独者”的嗥叫“救救孩子”的呐喊……这一切皆源自于鲁迅在民族大义面前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受到了这种情怀, 你会触摸到一股深沉迸发的力量, 令人激动, 催人振奋, 引人凝思, 激人奋进, 这应该能激发起有远大理想的中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
【鲁迅的作品故事赏析】推荐阅读:
鲁迅的主要作品11-15
鲁迅《腊叶》的赏析05-13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10-09
对鲁迅作品《呐喊》的文学评论11-15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05-21
关于鲁迅的故事50字08-13
名人故事:鲁迅的读书方法09-09
好的故事 鲁迅 47份11-26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10-11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