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2024-09-16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精选12篇)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篇1

鲁迅堪称被教科书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 其选入中小学的文章多达20篇。同样, 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 鲁迅作品始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讲授内容[1]。几十年来, 鲁迅作品一直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原因, 主要是语文教育的需要。鲁迅作品是时代的产物, 不应该因为它在极“左”年代曾被某些政治势力利用而贬损它, 在对鲁迅缺乏认识的情况下, 轻易地否定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2]。鲁迅作品及其思想是鼓舞人民从事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永具生命力的精神遗产。我们在革命时期需要鲁迅精神,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同样需要鲁迅精神[3]。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该努力开掘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意义, 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然而,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却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提鲁迅, 大家就认为是个横眉冷对的老头;一提鲁迅的作品, 就觉得艰深晦涩难以理解。针对当前的鲁迅作品教学, 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概括。

一、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鲁迅作品是永远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宝库。鲁迅的精神与文学作品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从鲁迅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剖析与最清醒的扬弃;可以看到对西方文化最明智的认识与借鉴;可以看到对国民劣根性最犀利的解剖和批判。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彻底解放的思想与开阔的胸襟、丰富多彩的气质、才华与文化巨人的渊博学识。当然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他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挚、最热烈的爱和忠诚[4]。

到目前为止, 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很多文人学者都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很高很深刻的评价。在那荒芜、黑暗、冷硬的世界里, 鲁迅如拔地而起的大树, 坚决捍卫自我尊严和自由意志, 呼唤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5]。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真实地还原了现实世界的明暗, 对生命的痛感的描述是前无古人的[6]。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 鲁迅的想象力, 鲁迅的幽默感, 鲁迅的语言艺术, 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2]。鲁迅作品巨大的精神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几代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因此, 鲁迅作品对于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鲁迅作品也因此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将鲁迅作品引入教科书, 是几代有识之士的正确选择。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

在新世纪的今天,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 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文化遗产, 进一步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 使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鲁迅先生的作品真正成为今天青年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是当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 很多学生也觉得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 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费劲。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中的困境, 薄景昕[8]总结为以下几点:被各种权力话语过度阐释的鲁迅早已被人为的神化, 失去了本真的状态;鲁迅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被反抗、被解构, 严重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是难以摆脱的时代困境;鲁迅研究成果与当代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令人深思的沟壑,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术研究价值的迷失和中学语文教育的裹足不前,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 导致了教学滞后。张悦[9]认为:文本误读有时恰恰因为“人”的误读。学生的误读表现在对鲁迅性情的认识上;学生的误读还产生在对鲁迅先生品格内涵的判定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 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这当然谈不上品读、鉴赏鲁迅文学作品, 无法感受鲁迅人格魅力, 鲁迅精神对他们心灵的烛照也就虚幻至极, 无法实现。异化鲁迅的同时也异化了鲁迅的作品, 异化鲁迅作品的同时也异化了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学生所接触的当然不是原汁原味的鲁迅作品本身, 而是经过指向性明确的分析之后早已成为定论了的异化物[10]。

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误区的存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语文界同仁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鲁迅文学作品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 但一直没有得出完美的答案。

三、如何正确解读鲁迅及其作品

我们在学习鲁迅的作品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学习鲁迅, 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和道德修养, 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保障学生的健康生长,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先生的卓越思想、优秀作品、独立人格和精神魅力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引领着中国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 对其解读往往存在很大误区。教师由于受到文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限制, 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教参, 严重制约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造成了鲁迅作品应有价值和接受价值之间的矛盾, 如何找到鲁迅及其作品和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对接点, 打消学生对他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王栋生[2]认为能否正确解读鲁迅作品, 关键在于教师素养。孙郁[6]则认为:“鲁迅的文章在深层领域有一种不好言说的意象。他的暗功夫很深, 没有都在字面上体现出来。”语文教师必须了解鲁迅的“暗功夫”, 才能胜任中学鲁迅教育。曹丽红等[7]认为在解读鲁迅作品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应注意鲁迅作品教学的阶段性和动态生成性;二是在讲解鲁迅作品的同时, 应尽量联系实际生活;三是应注意处理好鲁迅作品“一课一得”与作品所体现的“国民性”的关系;四是应注意处理好鲁迅作品的深刻性与真实的关系。薄景昕[8]则认为走向人的现代性是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出路所在。张悦[9]则主张给鲁迅以一个平常人的注目礼。去除精神隔膜, 让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世界, 是实现和鲁迅精神相遇的路径。

四、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对策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 很多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 总结了很多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对策, 主要有以下观点:张龙福[1]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确鲁迅的身份定位;2.把鲁迅的伟大与平凡统一起来, 还原鲁迅作为一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形象;3.抓住鲁迅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作品中的关键意象, 由此深入阐发鲁迅个性及其作品风貌的的独特性。如何改变现行的鲁迅教学中的僵化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 引导学生全面、深刻、正确地阅读、理解鲁迅作品, 吸收并继承鲁迅宝贵的思想、文化精髓,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郭亚明[4]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与鲁迅的思想性格及创作的关系;关注鲁迅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关注近一个世纪以来对鲁迅的评论。胡志金[5]认为, 应该设置情境, 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挖掘材料, 让学生体验鲁迅的“生命之爱”;读出自己, 让学生反思自我生命的缺失。薄景昕[8]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对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研讨;鲁迅研究界要关注、引领并指导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改变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方式和形成正确的鲁迅观;要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鲁迅作品的“继续教育”。郑颖娜等[11]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一是要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 走近鲁迅, 真正挖掘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二是要建立与鲁迅作品教学相适应的考试机制;三是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开展研究性学习。黄建萍[12]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真实的鲁迅还原给学生, 并在鲁迅和学生中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寿永明[13]则认为在鲁迅作品的大学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对鲁迅原著的阅读;另外, 抓住青年人喜欢“图像”、喜欢追新的心理, 充分调动和利用影像、网络等现代媒介资源, 把影像资料, 把网络应用于教学。

可见, 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 只有真正走近鲁迅, 拂去蒙在鲁迅形象上的种种尘埃云雾, 尽力还原鲁迅的本来面貎, 努力揭示、描绘出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欲的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真正鲁迅的心灵与形象,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鲁迅、走近鲁迅的浓厚兴趣, 从而逐渐理解、接纳、认同鲁迅, 并最终将之转化为珍贵的人生精神资源。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篇2

内容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被反复改为连环画。在对《故事新编?理水》的连环画创作中,赵延年与裘沙、王伟君在对作品的充分分析并且结合自身的画风,他们在艺术风格上迥异,各有千秋。赵延年用平刀铲刻,用写实的手法在黑与白的对比中,版画与文本形成一种张力;裘沙、王伟君不局限于线条和色彩,而是在主观表现的艺术时空里,传递文本的思想性。虽然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却丰富了《故事新编?理水》文本的内涵。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连环画 赵延年 裘沙 王伟君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耗时十三年完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在序言特地提到,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急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1】可以看出鲁迅对艺术非正统性的坚持,在历史小说的历程中具有先锋意义。

《理水》创作于1935年十一月,以夏朝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古老传说为原型,前半部分鲁迅以“光怪陆离”的色调,写出一个由学者、考察官员与下民奴才组成的一个荒诞的上层世界,后半部分用“黑色”的笔调刻画了由大禹和其同事组成的为民请命的平民世界,在这种古今时空的交错中,刻画出了一幅幅群丑看客的图像,也是这种“以众虐独”,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大禹这种孤独战士淹没在这场群体性的狂欢中。这种古今杂糅的手法,古今神似的思想是鲁迅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九零七年,鲁迅就阐述过其辩证的历史观点:“所谓世界不直进,常曲折如螺旋,大波小波,起伏万状,进退久之而达水裔,盖诚言哉。”【2】一方面鲁迅坚信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另一方面正如其在《华盖集》中所说:古人做过的事,无论什么,今人也都会做出来,正是这种古今社会现象的神似,使《理水》具有寓言和象征意味。关于小说《理水》连环画改编的作品,赵延年与裘沙、王伟君的画作具有代表性。

一.黑白中的庄严与荒诞

赵延年一生坚守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坚持鲁迅先生“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和珂勒惠支所说的“黑白是版画艺术的生命”的立场,他的版画作品多以鲁迅的作品为蓝本设计插图,例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野草》,是现代木刻版画的大师,中国黑白木刻的一面旗帜。

《理水》黑白木刻版画创作于2003年,总共8幅,按照小说的叙述来刻版画。赵延年用灵活而犀利的平刀晕刻,在刀刻中追求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注重版画作品的情境意蕴和形式韵律,作品刚柔并济,富于韵味。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铲刻和特写,与《理水》中人物漫画式的描写迥异,从而在表现手法上造成一种张力,在黑与白的对比中细腻传神地刻画人物神情、动作,表现了《理水》的思想内涵。

8幅黑白木刻版画延续了鲁迅的“看客”叙述模式,赵延年用白底单线来刻画这些“看与被看”的场面,使小说的情节以及主题跃然纸上,也使整套版画渲染出一种荒凉的气氛。他融入了中国画描的元素,在刻画线条时又十分注重发挥刀的力度,画面中注重刀痕粗细强弱的对比,穿插阴刻与阳刻,黑白色块的视觉冲击组合,正面人物的线条明朗,对官员和下民眼中的归来的大禹进行特写,用素描式的手法刻画出一个衣着朴素,形容枯槁的大禹形象,和文本呼应的是吸引人眼球的长满茧的大脚,大禹在治水期间是有一官半职的,民众为其接风吸尘时,并没有穿上象征着权力等级的官服,而是粗布麻衣,也没有屈膝而坐,而是将大脚对着其他官员,这在那些满口“OK”,装腔作调的文化山文人、学者眼里可以说是荒的,不符合礼仪的。反面人物则较之灰暗,考察员面目狰狞,周围是一些众,画家利用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的手法,将人物刀刻出来,近大远小,从而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感,人物在画作中只是一种陪衬物,《故事新编》最突出的手法是“古今杂糅”,把神话融入现实之中进行重新解构,人物也是漫画式的描写,赵延年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切都是古代的,人物大部分是特写,这与小说是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大禹归来图和官员考察图形成强烈的对比,大禹这种先驱者被庸众们孤立,“以众虐独”,与充满光怪陆离色调的上层世界呈现出一种隔膜状态,看出大禹的一种悲剧性,可以说画家将情已经融于物中,主旨显现于画中,这离不开其对鲁迅小说的深刻钻研。

赵延年的《理水》黑白木刻版画在黑白艺术语言中的呈现出庄严与荒诞的世界:先驱者与庸众的世界,从而契合鲁迅通过对传统和历史的虚无的批判,表现历史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和世俗性,来讽刺现实的虚无和荒诞,从历史中去追寻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明与暗的混沌与荒原感

裘沙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代表作有素描组画《黄浦江边革命的怒潮》《老贫农赞》《白求恩》夫人王伟君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两人皆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画家,二人又都出生于浙江。从裘沙携夫人王伟君合作到一家三代共同参与,至今已完成了《鲁迅之世界画集》等近2000幅作品,并在国内外举办纪念鲁迅专题个人画展28次,出版有《鲁迅》照片集、《新诠详注文化偏至论》等书籍、画集30余种,影响波及日本、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笔画“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着探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世界。裘沙的作品不局限于简单的线条、色彩,而更注重思想性的传递,这点颇似西方绘画中的表现主义,艺术家通过作品著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篇3

【关键词】鲁迅 马克·吐温 幽默 相同点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产作家,鲁迅和马克·吐温可以被称之为中、美文学史上的两位幽默艺术大师。本文以幽默艺术为研究重点,选用两位作家的几部代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论述了他们在幽默艺术方面的相同点。

二、幽默与讽刺紧密结合

鲁迅认为,幽默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来德蓉,2007)。可见,鲁迅反对“为笑笑而笑笑”,主张幽默与讽刺紧密结合,在他看来,没有讽刺的幽默便会成为玩笑,而讽刺一旦离开了幽默,便会成为“一味的谴责或谩骂”。鲁迅以讽刺作为他揭露国民弱点及其症结所在的武器(刘泉,2001)。在《阿Q正传》中,字里行间大多都透露着讽刺性幽默,如阿Q与跟他开玩笑的人之间的对话“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阿Q自我解嘲式的回答,会让读者笑过之后有种凄凉落寞的感觉。此处,以表层的幽默来讽刺阿Q的自欺欺人。

马克·吐温曾说“幽默本身的秘密来源不是快乐,而是悲伤,而这悲伤则来源于残酷的现实、无奈的生活”(王宇,2013)。他选择以一种诙谐嘲讽的方式去揭露黑暗的社会,无情地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罪恶,强烈地鞭笞残酷的现实。在《竞选州长》中,主人公认为,自己具备的优良品质可以胜过其他两位竞选人。但在竞选过程中,“我”先被指控“伪证罪”,而后报纸总称“我”为“声名狼藉的伪证犯吐温”,接着是“蒙大拿小偷吐温”,之后是“掘墓盗尸犯吐温”,再往后是“丑恶的贿赂犯吐温”和“可恶的收买陪审员犯吐温”,“我”开始犹豫动摇时,又被诬陷有九个肤色各异的私生子。短期内,“我”从一个正派人变成了犯下丑恶罪行又不敢张口否认的无耻之徒,不得不举手投降,放弃竞选。让人捧腹的幽默渗透在字里行间,读起来轻松惬意,却又令人深思,辛辣地讽刺了美国的“民主”竞选制度,无情地鞭笞了政府所宣扬的民主政治,并透露出一丝无奈,将幽默和讽刺高度结合,加强了批判的力量。

三、反映社会现实,真实再现生活

两位作家的幽默作品都追求本质的真实性,意在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生活真实律,是两位作家都遵循的法则。在鲁迅与马克·吐温的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或者发现与作者有关的经历,甚至是作者本人。比如,《药》中的人物——夏瑜,是一个民主战士,秋瑾便是他的生活原型。作者是以此来悼念秋瑾,表达对革命同志的尊敬,也寄托了作者对民主革命者的崇敬与惋惜。作者通过描写夏瑜牺牲后茶客们的谈话,来揭露民众的冷漠麻木。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马克·吐温所认识的三个孩子的合成体,其中的冒险故事大都也是实际发生过的。然而,两位作家体现真实性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曾经说“我的作品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李瑶,2012)。他小说的表面和核心都是真实的,旨在揭露病态的社会。而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设置了很多怪诞可笑、出人意料的情节,相比鲁迅来说,马克·吐温更擅于以虚写实,运用虚构的方式体现真实性。尽管如此,两位作家的初衷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真实地再现生活。

四、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鲁迅和马克·吐温的作品之所以令人影响深刻,其原因在于二位作家都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他们都采用了对比、比喻、漫画式的夸张等手法。对幽默对象进行极度夸张,以揭示幽默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幽默效果更加强烈(粟景状,2010)。二位作家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一般人不易察觉的事物,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集中、概况地反映社会生活。在《阿Q正传》中,阿Q因诬陷被衙门所抓,他的一系列反应与回答,大堂上他生怕别人笑话,便“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却因画的不圆而羞愧难当,显得十分可笑无知,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民众的愚昧无知与上层统治者对民众的欺压、残忍刻画的淋漓至尽。马克·吐温也总是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来描绘生活中的堕落现象(力明,2015)。在《王子与贫儿》中,作者抓住新皇帝鼻子痒这个点,来写大臣们的一系列反应,以夸张的手法,揭露出等级制度的实质。

五、结语

幽默讽刺艺术是鲁迅和马克·吐温作品中共有的显著特点,透过两位作家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和马克·吐温都以幽默讽刺作为工具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再现生活,以幽默却不失严肃的口吻,批判腐败的政府和抨击愚昧的民众,令人深思。作为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他们的幽默艺术呈现出很多的相同之处,他们都在作品中大量的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都使幽默与讽刺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来德蓉.论鲁迅小说的“冷”幽默[J].社会科学家,2007(1):77-80.

[2]力明.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艺术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6-17.

[3]李瑶.鲁迅小说艺术风格浅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刘泉.心之灯与冰之火——略谈鲁迅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J].山东科技大学,2001(4):81-84.

[5]粟景状.试论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色彩[J].作家杂志,2010(6):71-72.

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研究 篇4

那么, 如何引领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呢?

一、引领学生读懂文本: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文本所在的特定写作背景。只有联系作者的心境或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带领学生了解产生文字的社会背景, 我们的教学才能深入浅出, 实现文本、师生、学生与作者精神的沟通, 这便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知其人, 二是论其世。“知其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遭遇和思想经历, 借此把握文章的思想倾向;“论其世”就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 从而把握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和时代意义。对于一切作品的分析都离不开历史环境。不管什么样的作品, 要分析出深刻性, 光以今天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 必须放到作品的历史背景中, 还原到它的那种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 鲁迅的作品更重视时代背景, 因为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时代, 国家内忧外患, 民族危机存亡, 鲁迅为了拯救国民,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终其一生献给了新文学。学生之所以不爱学鲁迅的作品, 往往就是对那个时代感到陌生, 他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 对民族曾经的苦难知之甚少。因此, 我在教鲁迅作品时, 引领学生先查找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教《故乡》时, 学生了解本文写于辛亥革命之后, 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 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 境况日益恶化, 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 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 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经历为题材, 写了这篇小说。小说中的闰土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教《雪》时 , 有的学生找到了《野草》, 它写于1924年9月到1926年月, 当时鲁迅正处于人生探索彷徨苦闷的时期, 作品表现了他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和牺牲精神。《雪》中滋润美艳至极的江南的雪, 色彩斑斓, 生意盎然的江南雪景, 闪闪生光的雪罗汉, 寄予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而在凛冽的天宇下蓬勃奋飞、灿灿生光、旋转而且升腾的朔方的雪, 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奋力搏斗的精神和品格。了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 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成功了一半, 这更有利于教师教学, 有利于学生与大师进行心灵交流。

二、引领学生读透文本:抓住关键词语

作品的分析是从语言文字开始的, 甚至可以说是从词语开始的。对语言意思的深入分析, 先要了解同样的语词存在两种不同语义范畴, 一方面是科学语言、工具语言, 讲究的是语义的准确和规范, 另一方面是文学语言、文本中的语言, 语义往往超越词典规范, 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文学语言、文本语言的语义离不开特殊的语境, 表现的是作者或者人物瞬时的感情, 不像字典语义那样是共同的、长期适用的, 而是在变化万千的语境中被个性化的。正是这种个性化语言的运用, 它承载了个人精神, 但这个“人”又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 而是个别的、特殊的人, 是在具体语境中的人。分析鲁迅作品就要指导学生重视语言, 体会个性化语言。

如《风筝》中的“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和悲哀是关键词, 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我先提出这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抓住这两个词深究。结果学生很快就能举手回答, 有的学生说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早春二月, 而北京却是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 杨柳发青, 山桃吐蕾, 而北京, 灰黑色的秃树枝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 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那一幕, 而且那一幕永远无法补过。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开头“乐园”这两个字, 在字典里就是指快乐的地方。按原来语义, 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地方, 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如果是一个荒弃的园子, 只有一些野草, 把它当做乐园就会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对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 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以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 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 肯定是美好的场所, 但是, 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 那就是让读者进入童年回忆的境界, 和作者分享美好的童趣。

三、引领学生读深文本:找词语的矛盾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许多学生在此处会提出疑问, “似乎”和“确凿”两词的意思是相矛盾的, 为什么能够放在一起呢?难道连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也会犯语法错误吗? 既然有矛盾性, 就有可分析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里包含双重意思: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 已隔了七、八年, 印象已经淡薄, 所以用“似乎”, 说明回忆起来不一定十分准确。但百草园在那时鲁迅心目中, 它的确带来无限趣味, 那里有生机勃勃的景物, 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有长妈妈给“我”讲神奇的美女蛇的故事; 有雪地里捕鸟的游戏。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切和历历在目, 所以用“确凿”是不矛盾的。又如《孔乙己》也有这样的句子, 小说的结局对孔乙己做了这样的交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大约”和“的确”能够放在一起? 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关于孔乙己的死, 小说做了暗示, 从中秋前两三天那次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 再打折了腿”之后, 人们以为经过了残暴的拷打, 孔乙已是活不了了, 他穷困潦倒、无亲无故, 这样的推测是合乎逻辑的。“大约”也表示了“我”对孔乙己死的推测和大家一样。“的确”表示推测结果, 孔乙己是个贪杯之人, 如果没有死, 一定会来酒店的。从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和他与酒店的关系来看, “我”判断孔乙己“的确”死了是有根据的, 但又始终未得到确定的消息, 所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的句子, 意味深长, 由此切入, 较容易引导学生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以及造成这个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对吃人的封建社会制度产生愤恨的感情, 进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此外, 鲁迅作品中反语手法的运用也是一大特点。在鲁迅作品的语言中, 有很多反语手法, 从而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如《藤野先生》中的“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原意是“漂亮”的意思。鲁迅来到樱花烂漫的东京, 本来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的, 但看到清国留学生以盘辫为荣, 整天浑浑噩噩, 精心装扮自己, 把头发梳得很光亮, 还在上面抹油,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写出了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 这里是正话反说, 意思是写清国留学生的丑陋, 从而表现鲁迅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对这些不学无术的留学生的痛恨。这样的语言在鲁迅作品中还有很多, 都是极富个性特点的。

鲁迅作品应该怎么教?相信不同教师有不同教法, 这是一个研究不完的话题, 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 能让更多学生喜欢鲁迅的作品, 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摘要:初中阶段的鲁迅作品历来是教学难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他的作品在中国新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引领学生读懂、读透、读深鲁迅作品?作者介绍了心得体会。

关键词:初中阶段,鲁迅作品,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 2000.

[3]教师教学用书.七至九年级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篇5

教育2009-08-07 16:35阅读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主讲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我也想以自己教学《孔乙己》时的感受为例说一下

自己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惯用三只眼看社会的大文人,大凡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们都了解鲁迅先生杂文思想的深刻性。其实鲁迅先生的作品大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因为鲁迅先生本身就

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人,鲁迅先生的小说与杂文一样也是深刻的、精彩的。

记得自己在讲授《孔乙己》时,自以为是地想发挥学说大主体地位,于是留了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新课。我自信满满地在教室里巡视着学生的预习情况,却看到一个学生在教材的彩页上写着什么,于是悄悄走到其身后一看,这位老兄正在鲁迅先生的画像上写着“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气氛之余严

加追问,学生十分委屈地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根据学生的困惑,我总结如下:

一、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先要了解鲁迅先生本人。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那个时代的“社会人”,鲁迅先生由于其独特的性格与思想,因而长于对那个社会的透视与解剖。

二、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更要知道写作背景。以《孔乙己》为例,《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一方面国内年年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灾难。在文化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部1916年下令恢复中小学“读经科目”。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作者清楚地看到,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的文化教育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是一场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青少年的大问题。为了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受封建制度的毒害,作者先后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对黑暗的封建制度、吃人的科举制度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一篇反封建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知道了这些,学生才能理解文章乃至细微

之处所体现的鲁迅先生的思想。

三、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前提下的“个性阅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产生在特定时代的战斗檄文,所以还要考虑作者思想、时代背景和文学创作。如《孔乙己》文中出现的“十九文钱”,“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这一阅读是尊重文本的。但也会有学生读出“掌柜的对孔乙己的念念难忘,他还是有同情心的”,这样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就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加以引导。总之,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先生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是值得好好品味,好好

鲁迅作品有效教学的途径 篇6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鲁迅其人、其思想

学生为什么会觉得鲁迅离他们遥远呢?我想这不能单纯地从鲁迅作品本身考虑,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对于鲁迅的了解还太少。高一时讲鲁迅的《拿来主义》,曾问学生们对鲁迅的了解有多少,结果令人咋舌。“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弃医从文”,“头发总是竖竖的,喜欢吸烟”,再加上一些学过的鲁迅作品,这几乎就是他们对鲁迅的全部了解。作为当代高中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仅有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让他们从什么渠道了解鲁迅及其思想呢?我想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教师讲解。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鲁迅,这时便需要我们利用好网络资源,搜索关于鲁迅先生的相关信息,并有选择地讲给学生,包括鲁迅的婚姻、家庭,都可以让学生有所了解。有一次,我在班上讲到鲁迅与朱安的不幸婚姻,讲他与许广平的“师生恋”,讲他如何溺爱他的儿子周海婴……应该说学生还是很乐于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而且这些对于他们更深刻地了解鲁迅及其思想,乐于与鲁迅“沟通”都是很有帮助的。二是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自己去了解。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查找好信息后,准备相关的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走近鲁迅,解读鲁迅。三是观看关于鲁迅生活及思想的教学影片。这可以是鲁迅的传记,可以是一些记录片,也可以是对鲁迅的生平及思想的讲解。四是让学生自己到网络上去寻找鲁迅的相关资料。找到后可让他们在班上互相交流,这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实学生对于鲁迅的生活、思想还是渴望知道的,让学生先了解鲁迅,以至于喜欢鲁迅,再看鲁迅的作品,并结合他当时的生活以及思想,这样,学生就会更有兴趣,理解也更深刻,也不会觉得鲁迅很遥远了,而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很容易地做到这些。

二、借助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式探究式学习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处处可以领会到“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阐述,“新课标”中也谈到“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传统的鲁迅作品教學,往往都是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因为老师认为这么有深度的作品学生是难于理解的,只有我讲给他听,而这种教师一人“唱戏”,学生“听戏”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能导致学生越听越觉得乏味,越觉得晦涩难懂,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也讲得无趣,鲁迅作品在高中生心目中变得暗淡无光。而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一定要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自我探求的快乐。

1.利用好电子阅览室,让学生自主学习鲁迅作品

近年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教育领域正因此发生着巨变。如何解决学生的学习时间、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与知识激增的矛盾,如何解决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学术理论更新迅速与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矛盾,主要方法就是借用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单靠我们传统的教本加粉笔,一本教案用十年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比如《鲁迅作品选读》的教学,在教之前,我将学生每六人分成一个小组,各小组结合《鲁迅作品选读》,在六个单元内各选择一个单元文学作品阅读,并最终在本单元中选定一篇作为本小组的研究对象,在主题、艺术特色、思想上思考讨论,并形成书面材料。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的思考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带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就本小组所选定的篇目,查阅更多资料,掌握更多信息,了解当前学术界对此文的评析,以充实和完善当初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融入其中,体验到探求知识的快乐。按照这种模式,学生的收获必定要比只作为“接收器”要大得多。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首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如在教学《祝福》时,为了学生能更准确地感知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我在制作课件时,加入了电影《祝福》的片段,并播放了“百家讲坛”孔庆东教授的《祥林嫂之死》片段,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并总结出祥林嫂之死的元凶应该是那样一个封建社会的体制以及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这无疑是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生生之间交流合作,通过现代化教育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角色发生转变,即由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而学生也要从传统教学中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角色表现为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品质的示范者;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者,强化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自主地把握学习过程,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创建过程中来。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思想的碰撞更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可及时让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与讨论,并最终形成文字稿或做成幻灯,将他们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学生就会更有成就感,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甚至老师也能从学生的成果中发现自己忽略的东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阿Q正传》一课,为什么阿Q调戏小尼姑时,人们都在“九分”得意地笑,而他很正式地跪下来向吴妈求爱,却因此而被迫离开了未庄。这是我教学时未曾想到的,而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经过自身讨论和相互交流,将他们的成果利用幻灯展示出来:这是由她们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吴妈虽然也是下层百姓,可她是赵太爷家的佣人,她的地位也随之而抬高了。而未庄的人们就是这样一群畏强凌弱、等级观念森严家伙,而未庄也是我们当时社会的缩影。这一成果不仅让其他学生叹服,也让我觉得震撼。其实只有我们的学生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才能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学有所得。只有带上学生自身体悟经验的色彩,才能真正成为他们永久性的智力成果。而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支撑,想要做到这些,无异于纸上谈兵。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篇7

反思这些批判, 反思我们的教学, 笔者认为, 要解决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这一难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原因有三:

从阅读理论来看。阅读, 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 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而文学史上一直就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 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阐释的多样性确实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普遍现象,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异其趣。伽达默尔就曾说过:“凡有理解, 就有不同。”

因此, 在今天这个思想观念开放自由、获取信息便捷的时代, 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 教师不能用一种思想代替学生的多元思想。

从新课程要求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各个科目中均应大力提倡。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被提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

因此, 语文课改应关注的是如何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 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实践、主动研究、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 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 特别是鲁迅作品教学中, 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对鲁迅作品的主题等方面进行自我的、个性化的分析探究, 展开多元解读, 获得主体认识。

从鲁迅作品自身的特点来看。一部伟大的作品, 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 这样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王国维就认为:一个作家能否成为第一流的作家, 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第一流的作品, 要看其作品是否向人们提供了“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这正是对作品意蕴的丰富性提出的要求。而鲁迅的作品恰恰具有这种超人群、超时代、超民族的文学美、深刻意义和品味不尽的“言外之味”。

在主题上,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 鲁迅的作品比较复杂或隐晦, 如《孔乙己》、《药》、《狂人日记》、《为了忘却的纪念》、《祥林嫂》等篇目都具有这种特点;在手法上,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 鲁迅的作品新颖别致;在语言上, 作为白话文学的先行者之一, 鲁迅作品的语言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语言之中, 成为滋养了几代人语言发展的重要营养成分。其作品的语言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 是与我们民族的基本性质紧密相连的基本要素, 在今天, 他的语言是中学生用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表达自我的语言之路的基石;在精神价值上, 作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上超前的独步者, 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人格孤峰, 作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鲁迅用他奇崛的文笔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 猛烈地抨击了传统的封建文化, 无情地撕破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外衣, 也因此, 他作品的思想具有了极度的超前性。他战斗的姿态与犀利的锋芒, 他坚定的立场, 深刻的见解, 韧性的战斗精神, 他智者的幽默与哲人的风度,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 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可宝贵的东西, 是民族精神传承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而这些正是中学生需要学习并不断延续的。甚至鲁迅作品所描写的人生和事件、所议论的各种问题, 我们今天仍可以在现实中感受它、体悟它。

总之, 作为超时代性、内容无比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瑰宝, 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分析探究、理解阐释、体悟延伸, 它也非常符合我们在新课程下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需要。

具体运用的方法。明确了鲁迅作品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后, 我们就可以在具体的篇目教学中来运用这一方法了。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对作品的主题作出多元的解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比较分析鲁迅不同作品中刻画的国民形象;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总结、研究鲁迅作品所批判的民族劣根性的实质、表现、现实意义;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分析研究鲁迅作品的取名文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鲁迅先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方法和态度, 对中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意义等等。

我们可以将鲁迅的不同篇目或将鲁迅的作品与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辨证分析能力, 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进行鲁迅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其他艺术形式、现代化多媒体条件等的联系研究, 比如探讨电影《阿Q正传》与文本《阿Q正传》的异同, 进行《祝福》的话剧改编和表演等。

要避免的认识误区。但是, 在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时, 我们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

一、重视实际需要、重视研究“过程”, 重视可行性。

我们的鲁迅作品研究性学习要有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不必象专家那样, 一定要解决什么具体的实际问题,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 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因此我们的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立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在研究中, 我们要紧紧抓住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这个主要载体, 善于利用教材, 挖掘教材本身的研究价值。我们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特别是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上的收获, 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接触、分析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二、不能盲目追求研究中的主体性、创新性。

现实中语文教学所受到的舆论批判压力, 在迫使广大教师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 也导致了少数教师对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片面理解或极端做法。比如, 在对鲁迅作品的主题意义进行探讨时, 少数教师由以前的唯教参马首是瞻, 趋向于统一化、绝对化、一元化, 走向了对无限衍义的认同。不管学生提出什么看法、见解, 也不管这种见解与文本有无关系, 都无原则地予以肯定。甚至在不少公开课上, 这些做法因为所谓的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而被专家评为“亮点”。这样做实际上已经背离了新课标研究性学习的本意, 也违背了阅读的基本规律。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篇8

所谓“文本的矛盾点”就是作家在行文中往往出人意料, 于无声处引人深思, 引人遐想, 看似是矛盾的用笔, 实是表象的言语背后蕴含深意。鲁迅先生是运用矛盾点来表达语言, 刻画人物, 揭示主题的文学大师, 值得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认真探究。

一、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揣摩人物的心理

[教学片断一]“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在教学中, 我提问说:“我”的心“很重”为什么又“忽而轻松”了?这是不是矛盾啊?

学生经过讨论后, 得出结论说:这不矛盾, 因为从上文看, “我”之前想看社戏, 可是一没有大船, 二是求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 三是母亲不许跟别人去, 外祖母担心安全, 因此, 没有办法看社戏了, 这时候, “我”的心很沉重;现在八叔大船回来了加上阿发打包票保证了安全, 这些问题解决了, 母亲已经同意了。既然能去看社戏, 我的心情自然舒畅, 浑身舒服,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了。所以, 我的心轻松了。看似矛盾实是表现了“我”能够去看社戏时喜悦的心理;同时又与前文看不成社戏而沮丧的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学片断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还以为船慢”

我们很多老师在分析这段话时, 普遍认为这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 而忽略了把它作为矛盾点来分析。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一下, 就会发现, 这句话前后是矛盾的。既然“远山向船尾跑去”就表明船很快了, 为什么还说是船慢呢?

其实, 这个问题是班级一位学生提出来的, 这位同学一提出这个问题, 班级就炸开了锅, 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后, 学生们一致认为, 这是作者故意为之, “远山向船尾跑去”是“我”的主观感受, 用“远山的跑”衬托船行速度快, “但我还以为船慢”则是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迫切心理。

二、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品味人物的心情

[教学片断三]“月还没有落, 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而已离开赵庄, 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在分析这句话时, 开始学生们认为这句话是景物描写, 我接着就问:“‘月还没有落’可不可以理解为‘月快落山了’?”

学生回答说:是啊。“那这时的月光是不是不太明亮了呢?”我接着又抛出一问。

这时候, 班上一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马上就说:这个地方也是矛盾点。因为, 月快落山时, 月光是变暗淡了, 它怎么会格外的皎洁呢?这是“我”的主观感受的体现, 因为社戏演得枯燥无味, 小伙伴们都恹恹欲睡, 每个人的心情和看社戏前心情截然不同了, 现在要回去了, 大家精神也足了, 心情马上变得好了起来, 看到的月光自然格外地皎洁了。所以, 这句话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衬托了“我”的心情。

[教学片断四]“母亲颇有些生气……但也就高兴了, 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在课堂上, 有学生对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 这句话是不是矛盾点?“生气”和“高兴”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 接着就有个学生站起来说:“生气”是因为我们回来太迟了, 母亲在家一直担心我们的安全;“高兴”是我们终于安全地回来了, 她的担忧之心终于放下了, 所以母亲不但高兴, 还为了感谢阿发他们, 邀请小伙伴们去吃炒米。这句话表明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关爱之情。

三、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吃透文章的主旨

[教学片断五]鲁迅先生在《社戏》文章结尾写道:“但我吃了豆, 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吃。”“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在分析文章主旨时, 我说道:同学们, 课文中明明写戏并不好看, 看得令人昏昏入睡, 气得少年们破口喃喃地骂, 豆也只是滴着露水, 带着泥土味的普通罗汉豆。为什么结尾说那夜的“豆”和“戏”是最好的呢?这一切好在哪里呢?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啊?

学生甲:因为, “看社戏”和“吃豆”是平桥这块乐土给“我”感受最强烈、印象最深刻的两大乐事。

学生乙:因为“看社戏”和“吃豆”中能够表现平桥村老人和孩子们对“我”淳朴、真挚的情谊, 也表现阿发他们的聪明、能干的美德和六一公公、八叔他们的勤劳善良的品质。

学生丙:因为“看社戏”“吃豆”过程中, “我”感受到了江南水乡迷人的风光, 以及平桥村自由、平等的气氛, 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而这一切都是“我”在“那夜以后”的城镇生活、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豆”和“戏”只不过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的载体, 而作者真正想表达是对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对美好、自由、平等生活的追求以及向往之情。这也是文章主旨所在。

总之, 从分析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矛盾点中, 我们感受到了先生的言语的严密, 叙事的灵活, 思维的广阔, 思想的深刻, 感受到了他对人物、对生活和对社会特殊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他以辩证的观点全方位地多角度地看待事物, 表现人物的复杂的心理, 剖析人物内心真挚的情感, 揭示意蕴深远的主题, 可谓耐人寻味, 引人深思。鲁迅先生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

鲁迅作品的教学体会 篇9

关键词:鲁迅,思想内涵,艺术手法,个性化阅读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 选入初中课本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社戏》、《故乡》、《孔乙己》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

学习鲁迅作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感觉和审美能力, 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因此, 要重视鲁迅作品的教学。

一.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鲁迅作品中描写的社会生活距离今天较为久远, 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要引导学生理解鲁迅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 我的做法是:

首先,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 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 被誉为“民族魂”。每次在学习鲁迅作品前, 我都是先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传略, 了解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 特别是让学生了解鲁迅当初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医学这一职业的, 为了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又弃医从文, 认识鲁迅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然后再去把握文章的内容, 挖掘作品的主题。学生很敬重鲁迅并喜欢他的作品, 并不像有人说的鲁迅作品晦涩难懂。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雪》和《风筝》等文章时, 学生能认识到鲁迅先生是在用笔做刀枪, 或与反动势力斗争或揭露社会的冷酷黑暗, 或批判旧的思想, 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

其次, 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如《故乡》中,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 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通过对闰土少年和成年后生活和精神变化描写, 揭示了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的深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只有了解这一段历史, 熟悉写作背景, 才能深刻理解主题。

二.学习文章不朽的艺术手法

鲁迅的作品内容深广, 思想博大精深, 艺术风格多样, 特别是鲁迅作品的语言幽默、犀利、简洁干练, 含义深刻隽永, 极有个性, 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 或清新隽永, 或锋芒毕露, 不拘一格。

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 调整语言色调, 营造艺术氛围,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一段, 写动物, 写植物;写高处景物, 写低处景物;有略写, 也有详写;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或摹形、或描声、或绘色。文笔自然清新, 活泼多姿, 形、声、色、味俱全, 春、夏、秋、冬皆备, 层次井然, 对学生的写作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社戏》中的平桥村山美, 水美, 人更美, 尤其是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 如双喜、阿发、桂生等, 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 具有未被宗法礼教束缚的个性和未经封建思想毒化的人性。“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偷豆”等事件,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纯朴, 再现民俗, 重温人情, 呼唤童真。

有的作品笔调冷峻, 看似平淡轻松, 实则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如《孔乙己》中对笑声的描写, 以乐写哀, 哀更显哀。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毒害及当时社会的冷酷, 体现了鲁迅小说的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鲁迅还善用比喻、反语, 写得形象传神。如“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了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藤野先生》) 作者用夸张、比喻、反语的手法, 揭露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 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

鲁迅的小说写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 没有离奇的故事, 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刻画带来的。鲁迅先生十分擅长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 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 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 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 文字简练朴素, 入木三分。像《孔已己》、《故乡》等。

另外, 鲁迅创造性的运用白描的手法, 用简洁的笔墨, 把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神采飞扬,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典范。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睛,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藤野先生》) 活画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揭示出来。

“我吃了一惊, 赶忙抬起头, 却见一个凸颧骨, 薄嘴层, 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 一个五十上下、遭受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萧条的小市民形象跃然纸上。

以上种种艺术手法都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注意精彩语段的赏析和模仿训练, 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水平和语言表现力, 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

鲁迅作品语言含蓄有味, 内涵丰富, 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要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和广泛思考的基础上产生个性感悟。鼓励学生对作品多元的解读, 既要结合鲁迅生平及当时的社会环境, 又要做到与时俱进, 把鲁迅融入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领域中, 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充分感受鲁迅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与人格魅力。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三味书屋的生活你是怎么理解的?对三味书屋的老师你是如何评价的?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等等, 允许有不同理解, 只要言之有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的审美体验。如《社戏》中小伙伴的“偷豆”, 六一公公的“感激”等, 依现在的道德观衡量, 学生可能不理解, 教学时可以适当讲解,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鲁迅名篇分类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

初中鲁迅作品专题教学设想 篇10

钱理群教授一直在呼吁, 教鲁迅作品一定要注意“真正回到学生, 回到鲁迅”, 如何真正的回到学生那里去, 回到鲁迅作品中去呢?

为此不少同学们做过一些有益的建议, 老师们也曾做过大量的设想和努力。

如调查研究, 有不少北大学子认为鲁迅的选文太分散, “应该安排为像《红楼梦》《史记》一样的单元学习, 这样不但可以使分散的各篇文章之间能够互相参照, 建立起联系, 而且还可以减少对作家及背景介绍的不必要的重复。”

中学语文特级老师吴泓老师, 2003年在高中开设过一个专题研究性学习, “什么样的血液流淌什么样的文字———走进鲁迅的世界”, 其成果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认可。2004-2005年钱理群教授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附中, 开设鲁迅作品的选修课, 好评如潮。钱理群教授编辑的《中学生鲁迅读本》包括六十二篇鲁迅作品, 分四个部分。先“感受鲁迅”, 再“阅读鲁迅”, 又“研究鲁迅”, 最后自己“言说鲁迅”。在2005年5月的《中学语文教学》中,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陈小英老师, 曾发表过一篇《引领学生亲近鲁迅》中提及鲁迅作品教学的框架要重建, 提出了“重组教材单元”的设想, 并提出了围绕鲁迅的情感世界构建单元主题。2009年小学老师刘发建 (绍兴柯桥小学) 的《亲近鲁迅――落地麦儿儿童语文课堂》, 以专题形式讲鲁迅, 共四个专题, 分别是走近“鲁迅的故乡、鲁迅的童年、鲁迅的亲人、鲁迅的朋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述专家和老师们的做法以及学生的建议就是将鲁迅和学生两者拉近为目的, 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 仔细挖掘鲁迅作品与学生身心发展最好的融合点, 以专题的形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亲近鲁迅, 学习鲁迅的模式。

这些专家和老师的做法以及学生的建议给我极大的启发:作为鲁迅作品教学的重要阵地———初中, 可不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采取专题教学呢?笔者根据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 和初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 将我们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九篇文章分成“童年的烂漫、成长的剧痛、成熟的思考”三个专题, 分别设计在七、八、九年级进行教学。重新整合, 形成一个相对集中完整的系统, 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鲁迅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观念, 使学生在“精神境界”、“思维品质”、“技术能力”三个方面得到提升。

七年级“童年的烂漫”鲁迅专题文章, 全是与鲁迅童年生活相关的文章, 色彩比较亮丽, 富有童趣。选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现了鲁迅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的快乐时光;《阿长与〈山海经〉》再现了鲁迅童年最仁爱的一个保姆;《社戏》再现了鲁迅童年在乡下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这三篇是有关鲁迅童年生活的经典教材。需要说明的是, 《五猖会》不是教材中规定的必修课文。我之所以选进《五猖会》, 因为其中有鲁迅为数不多的回忆父亲的细节, 更有鲁迅小时候急于去看戏而十分不愿意背书的真切的心理活动, 与《社戏》内容相关, 可以辅助理解《社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一文中将其作为“精文选读”, 并且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钱理群编辑的《中学生鲁迅读本》中, 将这篇文章定在第一部分“感受鲁迅”的第一个单元“父亲与儿子”中, 足见这篇文章是比较适合初读鲁迅者阅读的。本单元的写作实践活动设计为“难忘·童年”, 这是针对本单元的选文内容设计的。

八年级, 随着学生阅历渐增, “成长的剧痛”专题有意选取了《我的兄弟》《藤野先生》《风筝》《雪》, 补充阅读《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补充阅读《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在初一“烂漫童年”专题中, 学生和鲁迅的童年有了共鸣,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鲁迅做好了心理准备, 学生自身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长也为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这个单元, 我们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 深入了解他的痛苦、孤独, 深入了解他在痛苦、孤独中自省、自立、自强、奋起的过程。

要说明的是, 人教版教材中并没有上面的两首小诗, 《自题小像》是他在东渡日本求学时, 发出的铮铮誓言, 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 也是他一生孤独中奋斗的标灯和旗帜, 所以我将之选入, 帮助学生理解年少时的鲁迅的思想演变过程和人生观的形成过程;《题〈彷徨〉》是中年鲁迅在孤独的文学路上独然前行的素描, 很好的再现了鲁迅的绝望感, 对理解鲁迅的其它作品有帮助;身处乱世、异国他乡, 是《藤野先生》一课中的藤野先生这样的无国界的大爱的温暖, 使他走在孤独的文学路上不敢言退不敢偷懒, 在“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中“荷戟独彷徨”, 也不敢言放弃;《风筝》最典型的示范了他的反省精神, 示范了他在不断的反省中奋然前进的精神;《雪》则是鲁迅在绝望中战胜了的孤独与寂寞的灵魂。

从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鲁迅是如何在经历了心灵的痛苦和情感的绝望后孤独的活着?鲁迅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个专题有意突出鲁迅人格情操向内的建立, 体察他丰富的情感世界, 给正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学生们一些有用的参考。为以后更深入的了解鲁迅的立人思想, 自省精神, 以及对鲁迅思想中“奴隶, 自由, 孤独”等哲学概念的理解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也有意让鲁迅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力量成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召唤我们学生面对困难、痛苦, 成为我们摆脱自身心灵困境的桥梁和力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我的兄弟》一文非现行人教版教材, 但在人教版教参中的“相关资料”中有提及, 讲述的也是鲁迅小时毁掉弟弟风筝的事。唐弢同志认为《我的兄弟》是《风筝》成功前的一幅“素描草稿”, 一个“雏形”。我之所以选读《我的兄弟》, 一方面想让学生明白, 鲁迅的文章并不是难懂的, 他也有很清浅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有意和《风筝》对比阅读, 带领学生细细品味那些高深难懂的文章是如何酝酿、起草到最后完成的, 更好的理解《风筝》一文深刻的主旨和精巧的结构。

在九年级“成熟的思考”专题中选取了《孔乙已》《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这个单元起, 我们开始顺着鲁迅的眼光放眼社会。《故乡》 (第二单元) , 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乡”, 沉寂、麻木、冷漠、市侩和猥琐, “希望”的幻灭之地。让我们认真思考美梦破灭之后的路。《孔乙己》中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 目睹了一个善良无助的人的死亡过程, 激发了我们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中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笔者将之设计成自读, 老师略讲, 因为鲁迅杂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难度还是很大, 时间可能不好操作。

建构鲁迅作品教学的动态生成策略 篇11

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不注重操作性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求新求活求异,而注重整体性教学思维、教育理念的更新,着重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策略进行思考与探索,以突破长期以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过分意识形态化、简单化、机械化的局面,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鲁迅,接受鲁迅”。在有选择地吸收接受美学、现代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新理念和鲁迅作品的独特品格,提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动态生成策略。

所谓动态生成策略,是指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文学作品意蕴的理解和把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建构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随着读者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审美需求、接受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深入的过程。它建立在文学文本的召唤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基础上。换句话说,是鲁迅作品的召唤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我们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必须采取动态生成策略,做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讲有所不讲,有所懂有所不懂。

一、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与作品意蕴的动态生成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所引起的心理上的“空白”,所有这些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它们共同构成了唤起读者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建立新视界的本文结构。伊瑟尔称之为“本文的召唤结构”。召唤性是文学本文最基本的结构特征,它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的基本驱动力,是读者再创造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能让读者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给读者提供了能动反思与丰富想象的宽广余地。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意象的隐喻性以及意义的潜在性展示了远比确定表达更具时空广延性和艺术韵味的可能性,因而蕴涵着巨大的能量,显示出恒久的艺术魅力。

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作品吸引了海内外研究者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研究和探索。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茅盾就称鲁迅的作品为“精神的粮食”,“每读一次鲁迅的作品,便欣然有得,再读,三读,乃至数读以后,依然感到一次比一次有更大的收获。”鲁迅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精神价值与永恒的艺术魅力,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写的是超越时代的“永恒题材”——社会人生,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的巨大潜能、回旋余地、艺术空白以及作品意象结构中的许多未定点,构成了潜在的“召唤结构”,使鲁迅作品具有多义性和生成性的特质,不断调动和激发读者、研究者的艺术感知和审美经验,通过不断地填充,使作品意义不断充实,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不是一个限定的单位,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读者对它的理解、分析、把握不是一次性的结构分析,而是历时性的建构分析,需要用一生的经历不断补充、挖掘。所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是供教师和学生不断感受、思考、体悟、探索的对象,而不是承载某种先在观念的僵死 “模板”。只有这样,教师的备课、教学才具有不断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并且每一次的备课和教学都将成为一个新的探索、欣赏过程。恰恰是那种把鲁迅作品内涵固定化的企图,使教师无法重新感受、理解、欣赏,而感到厌倦和沉重,课堂语言也随之干瘪无味,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也是无法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教师感到鲁迅作品最难教,因为教师感到无法清晰地把握鲁迅作品的全部内涵;学生也感到鲁迅作品最难学,因为他们感到无法清晰地了解教师要他们必须清晰了解的东西,他们感到无法清晰地说出鲁迅作品所要表达的全部内涵。他们不懂得为什么老师说《阿Q正传》反映的是中国的“国民性”,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国民性”;他们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孔乙己》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害,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科举制度”。在学生眼里,鲁迅作品是难于理解的。

教师应当永远是在与学生一起探索、体验作品,而不是最终地判断这个作品。当然,教师较之学生有更宽广的文化视野和生活视野,能够更多地体悟到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的真正兴趣也在探索和发现中产生,这种发现的兴趣也许直至课堂教学结束依然没有消减,甚至在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具有持续的感召力和激发力。所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接受和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也是没有终点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鲁迅作品教学的层递性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是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顺序性和阶段性。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相对于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不同的。

具体到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当然有所不同。高中阶段在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鉴赏等方面的要求较之初中阶段都有很大的差别,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因此,整个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教学应该结合不同教学对象的智力发育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分层次进行。

中学阶段的鲁迅作品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懂得大意,用朴素真挚的心灵去感悟,注重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比如《祝福》,重要的是祥林嫂的命运,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她的。又如孔乙己,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可怜而善良的读书人,总是受欺负、被嘲笑。至于他的阶级属性、这个故事对什么的批判意义并不重要。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索,认真品味。

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与鲁迅相遇的动态性的“过程性”阅读——由“感受鲁迅”,到 “阅读鲁迅”,再到“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使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关系。

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鲁迅和我们生命的共通点,并思考“他”和“我”的关系。 使鲁迅从可望不可及的高处、远处走下来,走近来,走到学生中间,走进“我”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总体感受后,再引导学生“阅读鲁迅”,走进鲁迅的世界,倾听鲁迅的声音,并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力求和他作更深层面的交流。高中生将要或者已经成为公民,教师要自觉地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要逐渐引导学生面对社会、人生和生命的严峻方面,进行基本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迪。在某种程度上,与鲁迅这样的有经验的高水平的成年人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是他们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内在欲求,正是基于这种欲求,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鲁迅关于社会、人生、历史的基本观点,更应给予他们思维方式、话语方式的启迪。“研究鲁迅”是在学生通过“感受鲁迅”与“阅读鲁迅”已经产生的对鲁迅其人其文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将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次极具诱惑力的挑战,并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讨的热情。——通过这样的独立研究,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对鲁迅有自己的发现与理解,而且也是一次阅读、写作、学术研究的初步训练。

从“感受鲁迅”、“阅读鲁迅”到“研究鲁迅”,都是为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走进”以后,还必须“走出”,即要求学生对鲁迅及其思想、文学做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言说鲁迅”。言说“我之鲁迅观”、“我看鲁迅的文学”等等 。要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真正把鲁迅的思想与文学化作自己的血肉,但绝不能盲目地以鲁迅之是为是,以鲁迅之非为非,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选择,不唯老师是从,不唯权威是从,不唯定论和陈见是从。唯其如此,才能发展健康个性,培养自由精神,形成健全人格。这既是中学文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鲁迅“立人”思想的核心。

以上是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的粗浅探讨。立足于鲁迅作品的召唤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动态生成策略强调师生对鲁迅作品丰厚意蕴的把握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建构的、动态生成的过程,会随着生活经验、认知结构、审美需求、接受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深入。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不断交流、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作品不断丰满化、教师不断丰富化、学生不断充实化的过程 ,是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关系的过程——由“感受鲁迅”,到“阅读鲁迅”,再到“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

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服务 篇12

前言

这是一本为第一线老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工具书;服务的提供者, 是鲁迅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因此, 这也是学术研究与基础教育的一次交流与对话, 以图改变鲁迅研究界与当代语文教育界相互隔绝的状态。其实, 大家都感觉到这样的隔膜所带来的损害:学术界苦于研究新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语文老师则为对鲁迅文本理解不到位, 难以深入而苦恼, 鲁迅作品教学也陷入原地踏步的困境。而要走出困境, 最根本的, 是要提高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这不仅是提高鲁迅作品教学水平的关键, 而且很可能是解决当下语文教育质量瓶颈问题的一个突破口。鲁迅研究者也正可以从“解读鲁迅文本”这一点上, 找到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途径。这样的参与, 应该是服务, 而不是指导;就是说, 在鲁迅作品教学中, 将鲁迅资源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和文学滋养, 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 研究者只能提供一种理解, 作为参考。而不能代替, 更无权指挥老师的教学, 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

为了服务得好, 本书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尽可能搜集了现行各种语文教材里选入的鲁迅作品, 面比较宽, 便于老师们选用; 二是每一篇都提供本书作者自己的一种解读, 展现探索性的新思考, 以打开老师们的思路;三是每一篇都提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 各种不同的解读观点和思路, 尽可能搜罗多方面的材料, 以减少老师们查检之烦, 以达到多元化的理解, 并从中自由吸取与发挥, 丰富教学内容;四是尽量搜寻相关作品的插图、美术作品, 以供老师在形象化教学中采用。

需要说明的是, 所有这些服务, 做得再周到, 也只能达到一个目的, 即帮助老师们理解鲁迅作品。但收入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不仅是“阅读文本”, 更是“教学文本”, 这是两个相互联系, 但又应该加以区别的概念。因此, 语文教师对包括鲁迅作品在内的文本解读, 是要有两道功夫的:首先, 是作为一个作品的阅读者, 要能够读懂文本, 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其次,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还要教学生学习鲁迅作品, 这就要求寻找到文本和学生生活与心灵的契合点;而且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要求, 及学生的接受能力, 恰当地确立讲授具体课文时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讲什么, 不讲什么) 与方法。因此, 我们要训练的是两种能力:阅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文本的能力;前者是基础和前提, 最后要落实到后者。本书着力点在前者, 虽然也会提供一些“如何教学”的建议和思路;教学文本能力的提高, 主要依靠老师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区分阅读文本与教学文本, 把包括本书在内的教学参考书的内容, 把自己阅读时的理解, 不加处理、转换地搬到课堂, 全部硬塞给学生, 那就会适得其反。这是需要警惕的。在这个意义上, 本书对老师们的教学服务, 其作用又是有限的:它不能代替老师完成从“阅读文本”到“教学文本”的转换。

最关键的, 还是教师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理想的方式, 是教师首先直接面对鲁迅的文本原文, 在反复阅读, 有了自己的初步见解 (哪怕是零星的, 不全面的) 以后, 再来看包括本书在内的教学参考书。这样, 你就会对书中提出的观点、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哪些对你有启发, 可以借鉴与发挥; 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哪些是没有涉及, 可以作新的探索的, 等等。再回过头去读文本, 你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理解。然后再转化为教学。而且要在对一篇文本的反复阅读、教学中, 形成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及教学方式。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发现, 新的开拓。而语文教师的这些个性化解读与新的发现, 本身是可以成为对鲁迅研究的新的贡献的。我始终坚信两条:一是鲁迅作品是常读常新的, 它的阐释空间是不小的;二是鲁迅是属于大家的, 应该把阐释权交给每一个读者 (包括语文教师在内) , 而不能由少数专家所垄断。如果我在本书中提供的分析, 能够引发出各位老师自己的创造性解读与教学, 我写书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最后, 还要说一点:鲁迅作品的博大精深, 决定了即使在文本阅读层面上, 真正读懂它, 也是不容易的, 绝不是读读本书这样的参考书, 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动员你的全部知识储备, 思维、想象能力和精神的力量去读。因此, 要真正升堂入室, 需要更广泛的阅读和汲取, 更丰厚的精神能量的积累;反过来, 阅读与教学鲁迅作品, 也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后记

如果从1993、1994年间在上海《语文学习》开辟“名作重读”专栏算起, 这本书我已经写了将近二十年了。夸张一点说, 我可以说是二十年如一日地在为中小学语文老师写鲁迅作品阅读与教学的参考性质的文章。有时候, 我自己都弄不清楚, 这样的持续的写作的动力来自哪里?我因此重读了1995年写的《“名作重读”与“我”》, 发现在一开始就讲了两条理由:一是“研究者的责任”:“不仅应该注重学术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应该重视学术成果的普及”;一是语文教学与学术界沟通, “以保持语文学科内容的先进性与时代性”的需要。以后的相关写作大概也是坚持了这样的初衷, 认识也在逐渐深化。2002年写的《鲁迅作品十五讲》的《导 言》里, 就谈到要将鲁迅这样的“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民族心灵深处扎下根来, 就必须从中小学、大学教育作起”, “每一个中国人在他接受教育的阶段, 就对包括鲁迅在内的民族大师的思想与文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奠定一个深厚的精神底子, 以后, 他无论学什么专业, 从事什么工作, 都会受益无穷”。在2012年出版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里, 我又从语文学科发展的视野下讨论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其一, 鲁迅“是一位现代白话语言的大师, 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 因此, 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教材” (《和中学语文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 ;其二, “我们的阅读教学改革, 应该在‘教学文本解 读’这里 找到突破 口” (《阅读教学历史经验的两个基本总结》) , 而阅读和教学鲁迅作品, 则是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一个最佳途径。这里谈到的三个时间点:1994年前后, 2002年前后, 2012年前后, 我都集中写了一批专为中小学老师和大学生写的鲁迅作品赏析文章, 与此相应, 我还和中小学老师合作, 编写了《小学生鲁迅读本》和 《中学生鲁迅读本》。在做这些事情时, 心里一直萦绕着的, 是对教育的发展、学术的发展, 以及民族精神的发展的焦虑与责任感。尽管遭遇了许多的曲折, 用我的话来说, 这是一个“屡战屡挫, 屡挫屡战”的过程, 但毕竟还是坚持下来了。

上一篇:毕业实习环境工程论文下一篇:低年级数学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