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研究

2024-10-07

作品研究(通用12篇)

作品研究 篇1

文学属于语言艺术, 影视艺术是科技与艺术接合的产物, 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 其起源和基础的不同就决定着他们从根本上不可能被对方完全取代, 电影不是文学作品的附庸, 文学作品也不是电影的奴隶。但是他们仍旧不能彼此离开且需相辅相成的发展。

文学作品以时间为主线平面叙述, 影视作品以空间为主线立体叙述, 两者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他们都属于叙事艺术。“文学与影视在叙事上的相通, 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 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 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而文学也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 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和日益丰富自己的叙述手段。”[1]总的来说, 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文学作品与影视的融合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需要,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共同促进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基础

文学的繁荣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叙事手法上、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位以及审美等多方面, 已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所以影视作品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取其精华, 无疑是一条捷径。另外, “文学作品注重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给人以双重生活写照, 这样的写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 如果没有影视文学作为支撑, 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声效感觉的刺激误区。”[2]

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厚实的人文底蕴, 它可以使影视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品位得以加强, 以至于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影视艺术作品只有在文学艺术支撑的基础上, 才能展现其内在价值;才能通过屏幕给大众范围最广、吸引力最强的直观展示。

(一) 文学作品为影视拍摄提供题材

“在中外影视作品中, 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 (主要是小说) 改编而成的, 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 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 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3]

实践证明,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得影视取得备加的成功。如《飘》、《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简爱》、《呼啸山庄》、《阿Q正传》、《雾都孤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还有《山楂树之恋》等最近拍成的影片。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成功案例。此类作品从人物的再现到情感的发挥, 从内容的铺张到时代社会的问题揭示, 都达到了艺术的审美标准, 反映出了艺术的人文性, 审美性的特征。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二) 文学语言是镜头语言的基础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载体, 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抽象性, 这种思想性和抽象性为影视作品的镜头提供了语言的创新空间, 并成为影视作品丰厚的艺术底蕴关键所在。”[4]

以最基础的写景方面为例, 小说《山楂树之恋》中, 静秋一行人到达西村坪时描写到:“之间一条小河像条绿色的玉带, 蜿蜒着从山脚下流过, 环绕着西村坪。沐浴在初春阳光下的西村坪, 比景秋以前下去锻炼过的几个山村都美丽, 真算得上山清水秀。”如果要给电影定义一个颜色, 那么《山楂树之恋》无疑是青涩而朦胧的绿色, 因为其一开场就用山清水秀的景透露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文学作品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 文中塑造的形象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 所以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的过程, 既是导演自己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 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 利用镜头描绘出来, 使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另外, “小说文学的整体艺术不仅体现在全书布局结构和情节安排上, 而且也体现在人物性格塑造上。”[5]如静秋与老三第一次见面的情节, 电影完全尊重了原著, 从侧面刻画出老三耿直爽朗的性格、阳光又具有艺术气息的形象, 使得静秋虽然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这个人各个方面都很“小资”, 但是却忍不住向其倾心。凸显了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 静秋对老三怦然心动却自身纠结不已, 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既向往浪漫的生活方式和爱情, 又被现实与家庭的原因所迫, 不得不压制自己内心渴望的静秋的艺术形象。

(三) 文学叙事是影视叙事的源泉

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 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6]从有剧情片开始, 当文学式的叙述方式就开始在影视作品中出现, 就是剧情片历史的开端时间。这种原始的经典的电影叙述技巧从空间和逻辑上的线索, 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是《广岛之恋》的意识流, 还是《英雄》的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 所有五花八门的叙述方式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而《山楂树之恋》张艺谋更是难得一见地摒弃了花哨的手法, 单纯地用情节主导结构。

二、影视手法使文学作品立体化

总体上讲, 文学作品是平面的, 而影视作品是立体的。从叙事结构、镜头的运用、声效的村托、还有色调的设计到场景布置、演员动作设计、语言的表现等等。影视通过给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强大刺激, 使文字的描述在脑海里逐渐立体化。

(一) 镜头语言使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更饱满

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 而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分切镜头组合起来, 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形象性。

以两类作品中“细节”描写为例,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进行细致的细部刻画, 其中对诸如道具式的细节刻画必须花费一定的篇幅。这样就是以暂时中断故事情节叙述的线索为代价来换取的, 因而对情节性较强的作品而言, 就不适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笔墨停留在细节的描写上, 以免影响情节的进展和故事的铺叙。但在影视作品中这种担心就不必要了。因为影视手段具有立体化的画面感, 它可以通过镜头的变化如:使用特写、快慢镜头或者反复呈现等方式来直观地描写细节, 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甚至通过场景的布置, 道具的使用, 人物动作的设计在几个短短的镜头转换间流畅地刻画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意。因此影视作品中的细节表现往往和影视叙述接合在一起进行的。所以相对来说比文学描写更加流畅。

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在凉亭休息, 两人合披大衣太小了, 于是老三便把大衣穿在自己身上。此时作品就通过特写镜头语言去表现静秋脸上微微不满的表情。当老三将静秋拉到怀里, 两人面对面站着裹着, 说:“这样还冷吗?”这时镜头又特写静秋依偎老三怀里, 脸上出现了羞涩的表情。这样利用特写镜头语言来表现恋爱中的少女———静秋那种娇羞的内心细节, 也体现在文革年代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渴望相拥……由此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使人物有血有肉, 形象饱满, 让情节有声有色, 引人入胜。

(二) 色彩基调对作品整体风格的体现

“电影色彩的运用, 是视觉上对影片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在情绪上则是视觉的心理暗示。”[7]色彩是影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 是影视工作者审美情趣和主观意识的集中表现。虽然线条、形状等组成了画面形象的基本造型、丰富多变的构图样式和视觉形象, 但色彩却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心理, 在画面中显示出强烈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在影视后期特效的设计与制作时, 影视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色彩构成意识和色彩表现意识, 掌握将色彩从一般视觉生理体验上升到心理审美的高度技巧, 通过对色彩的选择、调整和组合, 使画面具有和谐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基本色调是绿色, 影片中也大量使用了绿色的场景及道具等元素, 为的就是凸显静秋和老三之间这一场纯洁的爱情主题。开始时西村坪青涩的、朦胧的绿, 表现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环境下初恋的纯净。后来两人隔河相望, 两岸绿树相应浓翠欲滴, 连河水也被倒映出浓烈的绿。

这种色彩的运用恰当地表现出两人情不自禁浓烈而纯粹的感情, 突出了该部作品浪漫、凄婉的纯爱主题, 这也是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的一大优势所在。

(三) 声效对叙事节奏的支撑

影视语言中的画面部分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只有画面的影片是苍白的, 就像从前的默剧, 于是声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影视中的声效是由人声、音响、音乐三个部分构成, 做影视后期的剪辑师们是最重视声效的。音乐能带给影片新的灵感。它决定了一个片子的风格、节奏、情绪。一个镜头的动作, 要切中音乐的节点, 才能让观者看着舒心, 这也是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的另一大优势。在《山楂树之恋》中, 其主题曲是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山楂树》, 它描写工厂青年的生产生活和爱情, 曲调悠扬潺潺, 词语意境深绵。韵律起起伏伏间, 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所以老三第一次“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出场, 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深深地吸引了静秋。而《山楂树之恋》的配乐是由陈其钢所作, 曲风也印证了影片在文革时代背景下克制隐忍的写实路线, 平静内敛的旋律虽然不至于马上让人有掉眼泪的冲动, 但是总让人有那么点感觉, 以至于积累到片子结尾, 静秋闻讯赶到医院, 看着病床上的老三, 静秋哭着呼唤, 背景音乐此时淡淡地入景, 此时仍旧是那样平静内敛的旋律, 与静秋的哭泣和呼唤、老三的病容和泪水, 还有老三视线上方两人欢笑的黑白合照结合起来, 让人潸然泪下。

音和像相辅相成。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内容, 画面色调, 镜头的快慢, 揉合了音乐, 不着一字, 也尽得风流。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动发展之路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动的最佳方式即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影视作品要在滚滚商业浪潮中更好地发展, 取得更大的突破, 贵在深挖文学作品精髓, 并不断艺术创新。如果仅仅将影片停留在娱乐和附庸风雅的艺术层次, 或者被植入性广告等条件等局限, 那它充其量不过是一道内涵贫乏的精神快餐。如果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理解不够, 虽然其在票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还存在不少这样的缺憾。例如静秋在修篮球场, 老三在静秋家发现静秋的脚都被石灰烧伤了, 当时就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小说如是说:

“她没听到他答话, 抬头一看, 见他站在那里, 盯着她的脚, 满脸都是泪。她慌忙说:“你———这是干什么呀———, 男的哪兴流泪的?”老三抹一把泪, 说:“男人不为自己流泪, 男人也不兴为别人流泪?”

而在影视作品中, 老三看着静秋的脚只是难过的表情。虽然这看似改不改无所谓, 但是因为这与后来静秋的母亲与老三的对话有联系, 且如此平淡地处理老三心疼静秋而流泪的情节, 让只看电影的观众摸不准老三对静秋的深厚感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现代商业发展的背景下经历着机遇和挑战。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主旋律文化的载体, 而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 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寓教于乐的视听盛宴与丰厚的文化知识,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影视与文学互动的同时更应注重影视作品文化和艺术价值, 深刻地理性地思考文学作品的发展之路。文学作品改编影视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 不盲目跟风, 而影视改编文学作品也不应只是将剧本改为故事脚本的过程, 深刻挖掘作品的文化意蕴,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才是文学和影视这两大艺术体系发展的基础和宗旨。也是两种大众文化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葛春先.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 2010 (11) .

[2]佚名.漫谈影视文化审美品味[EB/OL]. (2008-10-05) http://www.qiqi8.cn/article/31/34/2008/2008100564886_3.html.

[3]刘文飞.文学改编影视艺术的综合表现力[J].电影文学, 2007 (6) .

[4]佚名.谈谈文化审美品味[EB/OL]. (2008-09-30) http://www.studa.net/Movie/080930/11150336-2.html.

[5]申丹, 韩加明, 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8.

[6]佚名.文学与影视的区别与相通[EB/OL]. (2011-10-27) http://www.wenku.baidu.com.

[7]张会军, 王鸿海等.影片分析透视手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46.

作品研究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属于(c)a.通讯

b.现场新闻 c.人物新闻 d.评述新闻

2.《从邮局的变化看》一文导语属于(d)a.设问式 b.引语式 c.直叙式 d.对比式

3.《滦河水向天津奔来》一文安排结构的依据是(b)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时空顺序 d.纵横结合

4.《抢菜记》一文结尾的特色体现在(d)a.总结评述 b.紧扣主题 c.尾笔点睛 d.设置悬念

5.《祁连北的旅行》选自(c)a.《萍踪忆语》 b.《萍踪寄语》 c.《中国西北角》 d.《范长江文集》

6.《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的作者是(c)a.邓拓 b.范敬宜 c.毛泽东 d.刘少奇

7.《上海严寒》一文的导语最鲜明的特色是(d)a.引用 b.对比 c.评述 d.描写

8.《京郊出现科学热》一文深化主体的方法是(c)a.笔尾点睛 b.开篇点题 c.前后呼应

d.运用背景材料 9.《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一篇(c)a.事件新闻 b.背景报道 c.新闻素描 d.新闻特写

10.《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是一篇(d)a.通讯 b.评述 c.特写 d.消息

11.《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的主要特点是(c)a.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b.表达真切,语言生动 c.有评有述,评述结合 d.用事实说话

12.《抢菜记》一文运用的采访手段是(b)a.现场采访 b.现场观察 c.追踪采访 d.隐性采访

13.下列新闻属于国际新闻的是(d)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别了,司徒雷登》 c.《京郊出现科学热》

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14.《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指(d)a.港督别名 b.港口别名 c.港口专用桥名 d.英国皇家游轮名

15.《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篇(a)a.消息

b.新闻评述 c.新闻特写 d.现场新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对新闻综合性分析的几种方式是(a b c d)

a.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b.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c.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d.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e.分析一篇新闻作品 17.调查性报道的种类包括(c d)

a.多项揭丑式

b.全面揭丑式

c.单项揭丑式

d.综合分析式

e.全面分析式

18.在分析新闻作品的细节描写时,要注意(a b c e)

a.细节应真实典型

b.细节能说明问题

c.细节能反映事物的特征

d.细节应生动感人

e.细节描写要文笔简洁

19.《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中对比手法的作用是(a b)

a.抓住矛盾

b.揭示症结

c.表达观点

d.表明态度

e.体现问题的严重

20.《写在绢帕上的诗》一文中,邓拓的诗在结构上的作用是(c d)

a.以诗来扣题

b.以诗来展开情节

c.以诗来串联时空

d.以诗为线索来谋篇布局

e.以诗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新闻作品研究的客观性是怎么体现的? 答:客观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新闻作品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研究者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判断、联想,必须以新闻作品为基础,而不可离开新闻作品 这个客观条件,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22.新闻作品研究中的“经验论”倾向是如何表现的? 答:在新闻作品研究中,“经验论”轻视新闻写作和研究规律,否认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定式,认定“新闻无学”,“分析新闻没有必要”,“上级说好就好,上级说坏就坏”,认为 “不学新闻照样懂新闻”,把局部的,一知半解的经验当作普遍规律。如此等等,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不能帮助读者正确的分析、评价研究新闻作品。23.结合《英雄登上地球之巅》,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中国登山队员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意义和影响?

答:通讯《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报道了1960年5月25日我国登山健儿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事迹。这在当时是一件震惊国内外的新闻。中国登山队员凭借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人类登山史上几十年来没能突破的复杂难关,从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我国的登山健儿登上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4.结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指出焦裕禄的性格特点和写作特色? 答: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通过具体的材料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充分展示了焦裕禄作为党的优秀于部的光辉形象:坚强的党性、革命的胆略、艰苦相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人物通讯要善于从矛盾冲突中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常常能更鲜明地表现出内心世界。先进人物的思想品格、英雄模范的精神风貌只有在矛盾冲突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具体显现。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写焦裕禄时,注意通过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写了这位英雄人物在兰考县一年半所经历的三个方面的斗争:一是与严重的自然灾害内涝、风沙、盐碱做斗争;二是同干部中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的错误思想做斗争;三是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

文章正是在十分尖锐的斗争中显示出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的革命性格。人物思想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间、地点最容易显现出来,把先进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写,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揭示人物思想,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精彩纷呈、跌宕有致、引人人胜。25.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在《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一文中的作用? 答:《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文主要运用了事实对比、数字对比两种对比手法,其作用就是抓住矛盾、揭示症结。

事实对比主要体现在生产、调拨、批发部门都强调火柴是在增产、增销,零售部门却出现火柴脱销的局面,这就存在着明显的事实差距,必然有一方提供的事实不准确。

数字对比主要体现在账面上的数字与实际调拨、发放的火柴数的对比。比如在文中“零售部门的同志反映” 这个小标题部分,就存在明显的数字对比,公司统计科的同志说:“我们调进火柴的比重,占全市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说是增长百分之三十七点八,那我们今年头四个月就得调进3204件,而实际只调人2086件,差了一大截呀!”

通过事实对比与数字对比,记者抓住了生产部门火柴的增产与市面上火柴的脱销、账面上调拨火柴数的增长与实际下拨火柴数的减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种一边市场上火柴脱销,一边仓库里火柴睡觉的对比,问题的症结也就被揭示出来:火柴脱销是人为造成的紧张局面,是我们的工作未落到实处,并由此得出经营作风有待改进的结论。可见,对比手法的使用,起到了抓住矛盾、揭示症结的作用。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

26、分析《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

「共同社北京1979年12月7日电」(特派记者松尾)“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 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了北京动物园,看望赠送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因为日本首相夫人要来参观,所以熊猫房的周围,在夫人到达前三十分钟就挤满了中国孩子。“欢欢”由屋内走到外面的运动场上,注视着这么多人,背朝着大平首相夫人,久久安静不下来。

陪同参观的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笑容满面地说:“‘欢欢’还害羞呢!” 首相夫人说:“日本人在等待‘欢欢’的到来。” 可能是理解了首相夫人的话,“欢欢” 终于把脸转了过来,夫人非常高兴,说:“多么可爱啊。”并且眯着眼睛说:“今后务必生个小熊猫。” 约十分钟后,在向“欢欢”告别时,卓琳夫人问道:“新娘子,长得怎么样?” 志华于夫人深深地点了一下头说:“好极了。” 据北京动物园业务组长曾建珠说:“‘欢欢’何时去日本,还未定。冷倒不在乎,安排好专机就可以去。”“欢欢” 嫁给上野动物园的“康康” 的日子不远了.答:一条意义深远的外事新闻 这是一则关于中日关系的外事新闻。记者抓取现场活动瞬间情景,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表现得十分传神而细腻。导语直接引用了大平夫人富有人情味的话语,其后的叙述完全由此展开,无论是引用大平夫人和卓琳的对话,还是描写“欢欢” 的出来与转身,都注意了体现人情趣味。这样情趣盎然的现场新闻,自然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在传递审美价值的同时,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自然得到体现。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感染。如改成:“大平首相的夫人大平志华子,今天下午由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陪同,到北京国家动物园观赏中国人民的礼物——大熊猫‘欢欢’首相夫人希望’欢欢’在日本传播友谊的种子。”显然,索然寡味。采用拟人化手法,把呆板、单调的事实,写得真实、动人、亲切,而且激发了读者对熊猫“欢欢” 的喜爱之情。本文重视现场描写、现场对话,少过程叙述的写作特色,值得借鉴。总之,这篇新闻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传神、含蓄的笔法。

综合模拟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上海严寒》一文的表现特色为(d)

a.高屋建瓴,纵览全局

b.盎趣横生,活泼清新

c.盎趣横生,活泼清新

d.用事实说话

2.《京郊出现科学热》的新闻主体是(d)

a.廉教授的回忆

b.廉教授的直接表述

c.廉教授的工作现场

d.廉教授一周的工作日程

3.《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是一篇(c)

a.事件通讯

b.人物通讯

c.体育快讯

d.经验通讯

4.著《中国救荒史》的作者是著名记者(a)

a.邓拓

b.范长江

c.胡乔木

d.孟秋江

5.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现场报道的是(c)

a.《上海严寒》

b.《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c.《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

d.《夜宿车马店》

6.《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的作者是(b)

a.金凤

b.郭玲春

c.邓拓

d.范长江

7.成功的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作品是(b)

a.《菜价追踪》

b.《从邮局看变化》

c.《醒来,铜陵!》

d.《“飞天”凌空》

8.《抢菜记》是一篇(d)

a.背景新闻

b.经济新闻

c.社会新闻

d.现场新闻

9.《好啊!诚实永存》一文的结构特点是(c)

a.穿插大量背景材料

b.按时空顺序安排结构

c.段落简短,节奏感强

d.安排有序,层次分明

10.《分清主流和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是一篇(d)

a.消息

b.通讯

c.特稿

d.新闻述评

11.《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a)

a.散文式的结构

b.鲜明的时代感

c.语言、文风的独特

d.人物、时间的特殊

12.《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具有强烈的(d)

a.重要性

b.接近性

c.趣味性

d.时效性 1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叙事特色是(d)

a.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b.结尾画龙点睛、富有深意

c.立意巧妙、题材新颖

d.背景与材料紧密结合

14.《经济学家赶集》反映的年代是20世纪(c)

a.70年代初

b.70年代末 c.80年代初 d.80年代末 15.下列运用了对比式导语的作品是(b)

a.《上海严寒》

b.《从邮局看变化》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小城风光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6.《“一厘线”精神》中主要使用的表现手法是(a c)

a.叙述

b.说明

c.议论

d.抒情

e.描写

17.《并非鱼草之争》结构上的特点是(a b c)

a.层层深入

b.由表及里

c.采用递进式结构

d.采用并列式结构

e.开篇即设悬念

18.《夜宿车马店》一文的特色主要式(b c e)

a.文字优美

b.精心选材

c.巧妙构思

d.笔法轻松

e.多侧面、多方位地表现主题 19.《访“葡萄常”》的写作技巧是(c d)

a.小中见大

b.视角独特

c.因人写事

d.缘事写人

e.具体生动

20.《春夜》在写领袖人物时的写作特色是(a c d e)

a.另辟蹊径

b.描述简洁

c.独具匠心

d.不落俗套

e.别开生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大体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答: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体现于整个过程,大体可以从感性与理性、共性与个性、主观性与客观性、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说明。

(1)感性与理性。研究新闻作品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就是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就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判的阶段。二者辩证统一,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渗透。

(2)个性与共性。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体。新闻作品也同样如此,它既具有新闻报道真实、客观、新颖诸共性而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公文等其他文章样式。同时,每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新闻作品只有共性,没有个性,那么新闻报道就会陷人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僵化模式。

(3)主观性与客观性。研究新闻作品,不言而喻,它必须要有客观条件——新闻作品,还要有主观条件——研究者本身的各方面的修养。这就说明研究新闻作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我们在新闻作品研究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对新闻作品做出确切的评价。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应力求对新闻作品有全面深刻的理解,正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传播意图及其社会影响等等。我们应力求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4)运用多种思维。知识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细,作品越来越个性,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发展,尝试从多种角度来研究新闻作品。

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从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2)从作品中人与事的特殊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3)从表现形式的求新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4)从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23.分析《华美窗帷的后面》一文的中心思想。答:《华美窗帷的后面》一文通过对作者在伦敦居住时,结识的三个小人物的生活境遇的描写,揭示了华美窗帷后面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脓疮”;一切并不像资本家所描绘的那样是人间天堂,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华美窗帷掩盖下的社会现实。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简析《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中,导语的写作特色。

答:白色新闻中出色的导语就是写出感情,写出特点,以引起更多读者怀念。新华社记者郭春玲在《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导语中写道:“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记者以现场描写作导语,把读者带入肃穆的会场,情景交融,又巧妙地揉进了新闻要素。25.谈谈《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一文数据的运用。

答:此文从导语开始,几乎处处有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支撑可以体现作者严谨的态度和新闻的真实性。数字的不断增长变化体现了候鸟保护区的成就,数字的运用便于受众了解,且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6.分析《“老报童” 罗伊去世了》这篇新闻作品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老报童” 罗伊去世了

[美]尼尔?夏思

罗伊?迈尔斯的追悼会将于星期一举行。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他是 帕由新闻》大楼附近的一个近乎传奇式的人物,也是不管年岁多大都被人叫作报童的那号人当中的仅存者之

《自由新闻》的一整代记者、编辑和其他职员都只知道他的名字叫“罗伊”的迈尔斯先生,本星期早些时候在他度过一生最后几年的疗养所中死去,终年六十七岁。

直到几个月以前,由于健康状况恶化而终于无法撑持下去为止,他一直把《纽约时报》和其他外埠报纸送到订户桌上,并且在《自由新闻》大楼外的人行道上叫卖上述报纸和《底特律新闻》。

去年有一个月他尝试了一下退休的滋味,但不久又重操卖报的旧业。他双目几乎失明,戴着一副象定量酒杯的底那样厚的眼镜,要把头往后仰起才能看得见东西。他形容枯稿,白发苍苍,体弱多病,吃力地背着笨重的帆布报兜,背带深深勒进瘦削的肩头。然而,在他衰弱的外貌下,却隐藏着强烈的自立精神。他对工作极为认真,也能滔滔不绝地神聊一气。“罗伊,你今天于得怎么样啊?” 一位打算买报的顾客会这样招呼他。“要买份时报?” 他会这样回答,声音粗得象是从沙石上崩出来的一样刮耳。

有一次,罗伊从《自由新闻》的电梯上走下来,正好赶上采编人员在那里开会。也许是由于他视力不佳,也许是由于他脾气倔强,反正他把报纸分发给了在场的记者。会议只好中断,直到罗伊把报纸分完。

“两毛五?” 一个记者有一次在罗伊对他说了《芝加哥论坛报》的价钱以后提出了抗议。“见鬼,罗伊,我花一毛五就能买到一份。” “是喽,不过你得上芝加哥去。”

有些记者在收报费的日子没有钱付款就躲着罗伊,这是大伙都知道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罗伊瞎得很厉害。只要订户的位子上有人坐着,他就去摧讨,不管那人是谁。有一次罗伊误把一个女记者当作一个长着胡子的男记者,因为他往常就是坐在那张桌子后边的。还有一个记者在刚参加《自由新闻》工作的时候,发现他桌上每天都有一份《纽约时报》,感到很诧异,但他以为这是由于工作需要而发给他的。然而到了月底,他终于发现这是怎么回事。“一共六块二毛五。” 罗伊粗声粗气地对他说。

罗伊死后留一卜一个女儿,德乐勒斯?塔尔曼夫人,还有一个姊妹和一个孙儿。追悼会将于星期一午后二时在红河区西杰弗逊街10783号格尔巴赫殡仪馆举行。他将安葬在河景区费思代尔公墓。答: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记者用简洁的文笔,勾勒出了一位常年卖报、生活艰辛且倔犟认真的老人形象。“他双目几乎失明,戴着一副象定量酒杯的底那样厚的眼镜”,“形容枯槁,白发苍苍,体弱多病,吃力地背着笨重的帆布报兜,背带深深勒进削瘦的肩头”。记者为读者勾画的是一个在衰弱的外貌下,却隐藏着强烈的自立精神的67岁老人。为了表现这位老人的性格特征,记者又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镜头,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报童” 罗伊的艰辛忙碌,又充满自尊、自立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刻在读者心中。人们从“老报童”奔波一生的凄凉晚景中引起诸多联想。

文中三次运用了人物对话,极富人物个性,如他的“粗声粗气” 和直奔主题的回答:“要买价时报,”。“是唆,不过你得L芝加哥去。”“一共六块二毛五”显示了他的职业性语言和认真执着的性格。

人物不同的经历、职业、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形象和气质方面各自独具特色。记者在表现人物时,要善于观察和发现人物形象和气质的个性特点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现人物“非它莫属” 的个性特征。这篇特写为我们留下的就是“这一个” 的“老报童” 罗伊的个性特征。综合模拟试题 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是(c)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共产党刘胡兰慷慨就义》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别了,“不列颠尼亚”》

2.下列属于有关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是(c)a.《枫桥兴会扶桑客 子夜锺鸣百又八》 b.《相思正是吐黄时》

c.《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d.《并非鱼草之争》

3.“许海峰今年27岁,是安徽省供销社的职员”这句话是一篇体育快讯中的(b)a.导语 b.背景 c.结尾

d.新闻由头

4.下列运用了对比式导语的作品是(c)a.《上海严寒》

b.《从邮局看变化》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小城风光迷人》

5.结尾有背景材料的消息是(d)a.《抢菜记》

b.《一厘钱精神》 c.《经济学家赶集》

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6.《春夜》中景物描写的特色是(d)a.渲染气氛 b.烘托人物 c.客观描写

d.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7.《“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中“矮禾经不起鸭子拖,禾密过不了麻鸭婆”属于(b)a.俗语 b.民谚 c.歇后语 d.民间传说 8.《“一厘钱”精神》是一篇(b)a.人物通讯 b.工作通讯 c.经验通讯 d.事件通讯

9.《春夜》的语言特色是(d)a.生动朴实 b.平易动人 c.幽默风趣 d.优美清新

10.通讯《并非鱼草之争》说明主题的方式是(c)a.边破边立 b.欲扬先抑 c.正反结合说明 d.用事实说话

11.《相思正是吐黄时》一文采用的散文笔法是(b)a.借景抒情 b.托物寄怀 c.以物论理 d.托物言志

12.《水城威尼斯》的作者是(b)a.邓拓 b.穆青 c.范长江 d.胡乔木

13.《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体裁是(c)a.工作通讯 b.经验通讯 c.事件通讯 d.人物采访

14.《飞天凌空》是一篇(c)a.人物消息 b.人物专访 c.人物特写 d.人物通讯

15.《水城威尼斯》是一篇(a)a.风貌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经验通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下面关于《小城风光更迷人》的表述,正确的是(bcde)a.这是一则事件通讯

b.这篇通讯报道的是四川乐山五通桥的一次端阳龙盘盛会 c.这篇通讯在很多部分运用了现场感很强的表现手法 d.本文的语言凝练生动,简洁而又传神

e.关于“三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的文字,属于细节描写 17.《“飞天”凌空》一文中采用修辞方法的作用是(b c d)a.调动记者丰富的想象力

b.增强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 c.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使文章有起有伏

e.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

18.《彭德怀印象》一文表现的彭德怀的崇高品质是(a c)

a.平易近人 b.淡泊宁静 c.艰苦奋斗 d.谦虚谨慎 e.耿直诚实

19.下列新闻作品由美国记者采写的有(a c d e)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周恩来总理逝世

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c.《日本签字投降》

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 e.《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20.有的新闻作品为了叙述节奏的需要,常常运用双线式布局方法来安排结构。下列属于双线式结构的新闻作品是(b e)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世界最佳急诊室》

c.《断电使纽约陷入一片黑暗》 d.《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e.《奥斯威幸没有新闻可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试述新闻作品研究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

答: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活动,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首先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读者对作品的认识是先有感性,然后才发展为理性。作品的本质是通过多方面的现象表现出来的,不透过作品的现象,就无法把握作品的本质。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对作品中的事实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认识阶段时,对作品的分析不可能有什么深切的感受,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将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补充、丰富,并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再现时,才能对作品所揭示的内涵有比较全面、深切的感受,从而达到理解与感受的统一,真正把握作品的本质。其次表现于它们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难免有感性认识的东西。22.试述新闻作品研究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关系? 答:分析新闻作品要从个别具体作品中探索新闻采写的普遍规律,从而提高新闻实践的能力。在分析过程中,离不开认识事物的一般原理?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亦既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由于个性之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人们可以通过把握个别典型,从中找出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一般。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鲜明的特性。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特殊性、个别性。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任何事物都可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性。新闻作品也同样如此。如果新闻作品只有共性,没有个性,那么新闻报道就会失去了丰富多彩、色彩斑澜的面貌,就会陷入千篇一律、固定化、僵化、套话的模式。如果只有个性就丧失了本质属性。

23.指出《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一文中背景材料部分,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在最后一段中文章介绍了阿西和亚妮的父亲都是广西桂林地区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 指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紧接着又写了两个孩子受画家李骆公教授指导的经过。解答了读者心中的疑惑 “难道两个孩子是神童不成”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分析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消息中的作用。

答 文中引用了名诗人臧克家 1947 年那场严寒时做的“生命的零度”的前两句诗“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来叙述旧社会时那场严寒的后果。紧接着说“这几天要比十年前要冷得多” 可是“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人” 前后两种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老人与孩子是弱势群体对疾病灾难的抵抗比一般人要差因此用他们做比较具有典型性。在文末作者尤其提到了对老人与儿童的照顾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严寒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是教育局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十八日。”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与照顾与旧社会政府对人民死活不闻不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5.《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来进行人物塑造,体现人物性格。大量运用人物对话,有助于突显人物的个性。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有点睛之语。正是塑造人物的重要一环。文中刘胡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由你吧,我再活十七岁也是这个样子。”短短几句话,刘胡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大量运用人物对话,简化了叙述程序,使叙述紧凑、条理清晰、节奏明快,并且富于现场感。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3分)26.分析《夜宿车马店》的写作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夜宿车马店 刘云山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2.2亿多万斤,比去年增长M成;油料总产4000多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全旗350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于,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

“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魁,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服务员一算帐,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俺今年一家打了1万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万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 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 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了3000多斤油料。”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不知谁这么说。

高兴宽倒实在。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

满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熟,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答:这则通讯主要通过作者投宿乡镇车马店的一夜见闻,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全文篇幅短小,但是精选体裁,构思巧妙,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先,通讯以第一人称叙事,从记者的视角出发,叙事农村的变化。记者在文中充当了显性叙事者,和一般通讯的隐性叙事者不同,更加真实,读者可以从记者眼中,了解、体会到默特右旗如今的幸福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第二段中明确交代,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老远就听到爽朗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看到卖粮卖油 车辆挤得水泄不通,灯火通明,非常热闹。

其次,文章以对话形式展开,语言独具个性特点,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读来非常亲切。如车马店老炊事员周二旦乐呵呵地说,过去庄户上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瞟得脸上放光 人家就图个美气哩!瘦高个老汉贾满贵谈自己领一家人下馆子时说 娃娃们想吃啥的都尝遍了 那场面才叫美气哩!不知道谁说的,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这些朴实的语言,将农村人民真实地一面展示给读者,他们的话语里充满对丰收年景的喜悦,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满足之感。

通讯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今年面貌的变化之大。开头处粮食总产量 比去年增长了两成,油料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炊事员周二旦在谈到庄家户时说,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瞟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都拿着红黄面窝头,现在 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 通过这些衣食住行的对比,充分表现了生活的变化。

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 篇3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学作品;文化研究

自文学诞生之时起,有关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话题就一直争论不休。时至今日,当文学研究已经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改变了其原本的味道,当文学作品逐渐变得边缘甚至无意义,我们需要重新看待这两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探讨两者的关系以及存在的误区,并结合现在的热点文化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分析,希望借此找到正确对待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作品的方法,及其前途与出路。

一、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概念界定

关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很轻易就说出成百上千种解释,但若要从中找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却非常困难。包括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默认的文学作品所应具有的审美艺术性,也在后现代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许多基本已经失去了文学性的文学作品中,被质疑,甚至被否定。

我们似乎只能略微给文学作品划归出一个模糊的范畴:它是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活动所获得的最终产物,是在一定程度上将作家内心情感反映给外界的媒介。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作者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所积累的材料经过雕琢、变形,从而令其具有独特魅力的结果。

而文学研究的范围,相对而言则更为广泛。它不仅包含了对文学作品本身及其延展性的研究,还包括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当然,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前者,至于文学研究中作品与理论的结合,是我们希望借本文得以明晰的问题,这点将在后面提到。

我们在这里想解释的文学研究,简单说来就是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剖析,通过将作品与理论结合,发掘出隐藏在作品中或许连作者本人都未注意到的精妙之处。包括对于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等分析并解释说明,或通过分析作者创作时的写作背景,经历,了解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达到和所想表达的心境,并进一步阐明等多项工作。

需要提前声明的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稍有所不同,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本文写作意图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特别将此提出并且稍作区分。

简言之,文学研究需要尽量保持客观性,因为通常是作为学术性的参考资料,因此文章中应尽可能不夹杂作者个人的主观意愿。从而使文章具有较强的逻辑跟较严密的结构。而文学批评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发出具有个人意味的评论,因此一般会附带较强烈的作者个人主观色彩,情感好恶较为分明,偶尔也会因评论者个人而导致批评的偏颇。

了解以上这些概念,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分析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以及怎样产生这种联系。

二、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用一个比喻来概括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其看作一对双生子,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无法分割。文学研究不能脱离文学作品而独立存在,因为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文学研究的基石,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脱离了文学作品的文学研究,只能是夸夸其谈毫无实质可言的空中楼阁;而文学作品缺少了文学研究的存在,也会变得暗淡无光,甚至失去它本身所应具有的艺术魅力。

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是具有审美意蕴的艺术作品,虽然这个结论在现今社会还能否通用尚需商榷,但毫无疑问,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除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赋予它的那一小部分外,更多的是通过众多学者与评论家对于它的学术性研究而散发出来的光芒。莎士比亚的著作之所以被人奉为巨著,从其诞生直至今天依然不失其经典价值,正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学者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就仿佛是在不断的打磨钻石,通过层层解剖挖掘,使其隐藏于文字之下的本质得以展现,从而反映出与表象不一样的真实。文学作品正是由于文学研究才具有如此长久并且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这些文学研究,许多作者与作品才不至于被人遗忘,迷失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之中。

我们已经说过,文学研究需要客观准确真实,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将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给外界的意思尽量忠实的予以再现,甚至是将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而无意表现在作品中的某些东西揭露出来。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一个学者在进行文学研究之前也是一个读者,当他接触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无论是否从研究者的角度去看待,他都是在阅读这部作品。既然是阅读,就难免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而这种判断,也会多多少少在他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我们虽然力求文学研究的客观,但也不能否认,有的时候,研究者自己略主观的思想感受,也会给文学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学毕竟不是科学,它是富有情感而又不失理性的复杂产物,是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和矛盾性的混合体,因为文学本身是这样一种情况,使得文学研究必定也跟一般纯理性的科学实验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并非错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不确定和复合多义性,才使其研究对象乃至于研究本身,具有了极大的意义与价值。

在承认文学研究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的同时,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文学研究,尤其是现代的文学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顽疾和误区,文学研究面临着重重危机,而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也在这些误区之下,被埋没了其本身所应有的艺术价值。

三、文学研究的误区

文学并非科学,文学作品并非科学实验,它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自然也应有一定的文学性,虽然学术性论文对于审美意蕴没有要求,但个人感觉还是应当讲求少许的艺术性。然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现在的学术论文虽然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所引用的理论也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但不知是否是因为国内文学界至今仍未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原因,当今的许多文学研究大多陷入了某些共同的误区,且这种现象在学界相当普遍,以下一一予以说明。

其一,从深度上来看,现今的文学研究或浮于作品表面而未加深入,或钻入牛角尖。致使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丧失了自己的独创性与个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可读的价值。对于文学作品研究的不够深入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类于对作品研读不够细致或者知识面不够宽泛等原因。但若是研究的太过深入,则又会走入另一个误区,对于作品中的某些语句字词太过纠结,使得研究结果看似高深实则意义全无,因为作品始终是一个整体,当你将其拆分成一个个碎片进行分析的时候,或许是能通过深入解析得出某些结论,但作品的整体性却丧失了,而文学作品的价值,正是通过文学作品这个整体体现出来的。这种分崩离析式的文学研究,实质上是背离了文学研究应具有的方向,我们呼吁现在的文学研究应当不求广而求精,但这种“精”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限度,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同时失去了。

其二,从内容上看,当今文学研究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渐渐走向了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而非文学作品。我们固然承认,文学理论研究也是文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如果过于重视理论乃至将文学作品看做文学理论的附加品,就会使得文学理论陷入一种纸上谈兵的模式,空洞乏味。文学作品使得文学理论得到极大丰富并赋予它更为具体的内涵,因此文学研究绝对不能脱离文学作品而只研究理论,某种角度上来说那已经是进入了哲学的范畴,丧失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性与艺术性。文学研究是对于艺术的研究而非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者所需要的资料肯定也绝不会是那些干巴巴的理论条例,那只是一个框架。而填补其中,使理论凸显其雏形并进一步完善甚至提出质疑的,是文学作品,或许它的表现形式有时过于模糊甚至隐晦,但正是因为这样,文学研究才具有更大的意义。然而现在的许多学术论文,却只是将西方的文学理论奉为圣经,不分文学作品种类以及内容时代,统统用一个单调的文学理论生硬的套用,变得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因为在这些生搬套用的论文中,文学本身的价值已经出于种种的理由被抛之脑后了。

其三,从用语上看,极大部分的研究论文在文章用语上过度追求晦涩难解,甚至是采取自拼自凑自造术语的办法,或者是模仿西方传入国内的某些术语,生拼硬凑出一些不知所云的词汇来充斥自己的论文,这样表面上是能造成一种虽不明但觉历的效果,可实质与内涵却少得可怜。西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在进入结构主义之后的文学理论与文学著作中,出现了一些民众感到极其陌生的词语,但这些词语之所以能够被人所理解,是因为那是属于他们自己国家的语言,而这些著作被译介到国内,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表音与表意上的区别,以及英语具备的某些多义性,使得这些自造的术语在被翻译为汉语时,多多少少存在了一些误读,而阅读到这些著作的学者们,实际上并未深刻的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就拿来使用,甚至是不顾原术语的适用范围也没有多加揣摩,便生硬的造出同类的词语并应用于自己的论文中。一味的追求学术性的结果就是使文学研究变成了某种形式上的文学游戏,太过注重形式通常会造成研究内容的空洞乃至匮乏,从而降低研究论文的可读性。

文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着理论的研究,但文学作品本身绝对不是一种理论,作者想要借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也肯定不是理论,当人们过度关心文学的理性与逻辑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文学作品首先,应当是一种作者情感的表达与抒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的主体性进一步丧失,使得现在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与主体性也进一步丧失,当文学作品变得更趋向用形式上的冲击而非内容来博取读者的眼球时,当面对着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时,传统的文学研究是否还能占据一席之地,而新的文学研究形式又应如何转变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流行的讨论话题。

四、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未来

我们一再强调文学作品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也应面对一个现实,文学作品的主体性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下几乎变得支离破碎,而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所倡导的一切均无意义价值的观念更是将文学的边缘性发展的更为具体,现在的文学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架构语言而非作品本身,不得不说跟后现代主义的流行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后结构主义认定一切都是无意义边缘性时,文学作品的研究在他们的理论下显然就成为了无稽之谈,因此,一扇新的大门逐渐向文学研究敞开,即文化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国界渐渐被打破,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发频繁和深入,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兴起也证明文化的交融与汇合是当今文学界的一大主流趋势。而文化研究这个词汇在近几年更是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文学由文学作品转到文本,再转到文化,经历了一个视野由宽到窄再在另一种层面上变得更宽的过程,而文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等较为新兴的学科的诞生,也进一步说明文学研究转变为文化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抛弃文学,抛弃作品,而是要更加全面而非深入的去看待文学作品,如果说以前文学研究做的是深入挖掘,那么现在就是要广泛的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民俗等多方面,视文学作品为对社会人生的一个浓缩与加工,并非再现,而是提炼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通过比较与对比的方式加以扩展与延伸,从而给我们的文学乃至人生产生某种启示与引导,真正做到“文学是人学”。

我们相信,尽管现在文学研究已经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某种转变,但其文学性却永远不会消亡,无论经过多少时间,人们始终是需要文学,需要文学的审美性与艺术性的,我们相信,社会在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以往被我们遗忘与抛弃的,总有一天,必将被我们重新捡拾,赞美并传扬。

五、文学研究的一些疑惑

以上我们已经探讨了许多,但关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仍存在很多疑惑,例如之前所提到的,如何将文学作品与文学研究连结的更为紧密并有所升华,如何将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充分有效的结合,这些相信已经有不少人做过论证。而有关我们去研究那些时代久远的文学经典名著有何现实意义,在文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的双重要求下,研究者是否会丧失自我而沦为文学作品的傀儡,两者平衡该如何把握等问题,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对于文学研究与文学作品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我们还将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寿桐.文学研究:批判与学术的乖谬[J].探索与争鸣,2009,(02).

[3]余艳.文学研究:路在何方[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4]南帆.关于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5](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01).

[6]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天津社会科学,2000,(03).

[7]王宁.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J].国外文学,1996,(02).

[8]陶东风.西方文化研究的新近发展[J].当代文坛,2007,(01).

【作者简介】

作品研究 篇4

一、声乐作品在我国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

(一) 刻画人物形象, 推动剧情发展。作为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 声乐作品时常穿插在影视作品中, 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 声乐作品也会不断调整和变化。同时, 部分声乐作品还可以刻画人物形象, 以音乐独特地艺术品质, 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当观众听到美妙的乐曲时, 就会逐渐受到这种乐曲的感染, 进而沉浸到乐曲营造的意境和氛围中, 进而对影视作品的剧情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 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影视作品中的许多故事背景都可以通过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体现, 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背景和主题。声乐作品的合理运用则可以凸显故事背景氛围, 并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 因此, 在影视作品中应根据实际需求, 合理进行音响效果、曲调、乐器选择, 以增强主题表达效果。声乐作品将语言、乐器和音调有机融合在一起, 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因此, 可以更加有效的展现剧情, 揭示影视作品的主题。

(三) 渲染影视作品的气氛。影视作品的剧情发展需要音乐、角色和情节的有机配合, 因此, 声乐作品可以通过听觉刺激渲染故事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在影视作品中, 画面形成的视觉刺激固然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但声乐作品同样可以通过听觉刺激, 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正是画面与声乐的有机融合, 引导观众跟随剧情不断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同时, 声乐作品以其独特地审美韵味为影视作品增添了韵味, 渲染了作品氛围, 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

二、声乐作品在我国影视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一) 在开头和结尾处的运用。在许多影视作品的开头处与结尾处都配有相应的声乐作品, 这是因为声乐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与配合性, 可以与画面完美结合在一起, 促进影视作品情感的表达。在影视作品的开头合理运用声乐作品, 可以有效吸引观众的目光, 引导观众跟随音乐继续欣赏。例如, 由王全安导演的《白鹿原》就曾多次引入秦腔唱段, 充分展现了陕西人的豪迈气概, 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在影片开头, 画面中出现一望无际的麦浪, 伴随而来的是充满沧桑之感的秦腔唱段, 有力地渲染了影片的氛围, 引导观众主动进入关中平原, 体会这里特有的陕西豪情, 体悟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在影视作品结尾处合理引入声乐作品, 则可以提高引发思考、收束全剧的作用。还有一些声乐作品是为某一部影视作品特意创作的, 它的出现时常起到引起共鸣、渲染烘托、推动情节等作用。通常情况下, 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声乐作品的渲染、烘托和配合。例如在港剧《无间道》的结尾处, 身为卧底的梁朝伟在电梯中含冤被杀, 伴随画面响起了低沉的女声吟唱, 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卧底的伟大, 并不禁为之动容。由此可见, 声乐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的使用是很广泛的。影视作品的创作不仅需要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精彩巧妙的人物对白, 还需要内涵丰富的声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彰显影视作品的主题, 抒发其内在情感, 增添戏剧的张力, 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

(二) 在特定静默场景中的运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 时常会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插入声乐片段, 以此构建故事情境, 渲染故事氛围。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的声乐作品, 不仅可以推动剧情发展, 还能够诠释人物内心丰富的心理活动, 促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此外, 一些影视作品在展现人物心理活动时, 还会运用静默场面, 即没有人物对白, 此时, 背景音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渲染或悲或喜的氛围, 抒发人物情感, 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中, 老三与静秋之间的恋爱关系纯洁而微妙, 因此, 在他们的相处和相恋过程中, 就有许多静默的场景, 人物仅仅依靠一些细微的动作, 甚至是一个眼神就能够传递内心的情感。而在这些场景中则时常用唯美纯情的背景音乐, 来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 促使男女主公之间的爱恋之情自然流露。

参考文献

[1]杜鸣心.电影音乐浅见——在电影音乐座谈会上的发言[J].电影艺术, 198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读书笔记 篇5

I 新闻作品研究概论部分

第一章 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

1、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

四、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2、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作为社会现实最新反映的新闻作品,其报道内容繁杂多样。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研究新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是我们在研究和评析新闻作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给读者阅读新闻作品以正确的引导。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那么我们分析、研究新闻作品,就会迷失方向,难以对新闻作品作出正确恰当的认识和评价。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贵在深刻理解和善于应用。我们在研究新闻作品时,必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的采写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3、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地以客观事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无论是对新闻作品内容的分析,还是对新闻报道表现形式的评判;无论是对记者采写实践的考察,还是对作品社会效果的认识,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者还必须努力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迎合别人的意图,随声附和,陷入盲从,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主观框框代替对新闻作品的客观分析。

4、新闻作品的特点?

一、就新闻作品的内容而言:①真实;②新鲜;③迅速及时;④具有重要性。

二、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

①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②新闻语言必须简练、通俗、生动,易于群众接受;

③新闻结构,力求有利于准确报道事实,表达作者思想观点和便于读者阅读; ④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⑤在风格上,新闻作品应力求多样化。

5、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及要求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先有事实,后有新闻。真实是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力量所在。

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二、新闻中概括的事实必须准确,不呢功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事实的全貌,完全同事实一致。

三、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符合客观事实,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6、研究新闻作品为何要了解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研究新闻作品,在认真剖析每篇具体作品的同时,还应尽可能把它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分析、比较、衡量,做到既有“点”上的了解,又有“面”上的把握。

新闻是时代的产物,与它所产生的时代有最密切、最直接的联系。优秀的新闻作品,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记录了它所产生的哪个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对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联系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首先,应从新闻作品的社会内容、社会影响方面,考察它与时代的关系;其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需要。新闻作品对事实的评价取舍,自然也有不同时代特征;再次,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内容,也反映在它的表现形式上。新闻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它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各种新闻题材正是在之中发展变化中不断丰富起来的。最后,新闻作品的语言文风,也同样留下时代的印记。

7、为何要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好坏优劣,既受内部构成因素的影响,也受许多外部因素的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实事求是地研究新闻作品本身的同时,拓宽思维空间,把事业扩展到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如采制者、采写过程、传播效果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是完全必要的。

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新闻作品是研究的中心和主体;而新闻作品本身又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研究新闻作品,既要胸怀全局,又要深入剖析其各个局部,揭示它们是如何为表现整体的内容和全局的主旨服务的。只有在研究新闻作品过程中有机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把握,才能准确而又深刻地把握其整体功能和社会效果,评判其得失优劣。

新闻作品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作者的头脑,经作者制作加工而形成的精神产品,作者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生活阅历、业务修养等,都可能反映在其作品中。尽可能多地认识作者,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其采写实践,对全面深刻地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研究新闻作品,还应考虑到它的客观传播效果。评价一篇新闻作品的好坏优劣,应坚持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充分重视它的客观传播效果。

新闻是面向整个社会公开传播的。受众多样性往往使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表现的错综复杂。同一篇新闻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映,产生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常有的事。研究者在考察作品的社会效果时,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到各种不同情况,顾及到社会效果的各个方面,既要充分重视其主要方面,也不忽视其次要方面,多作分析、比较、衡量,以求得客观公证的评价。

8、新闻作品研究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

9、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特别是队伍产阶级新闻实践活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新闻活动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也是知道新闻作品研究的理论武器。

10、研究新闻作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1、新闻作品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新闻作品。

12、即使对同一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

13、新闻舆论单位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防止一切工作的守卫,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论的本源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客观事物,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世界。

15、就新闻时效而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越大。

16、新闻的重要性,由它所蕴涵的意义决定,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在考察新闻重要性时,要全面考察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还有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17、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社会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新闻报道题材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18、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消息。

19、范长江从1935年7月开始,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遍及川、陕、甘、青、内蒙等广大地区,撰写了一系列通讯,陆续在《大公报》所以发表,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

20、19世纪中期,美国出现早期导语。早期的导语,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被人们称为第一代导语。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了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突破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向自由式、灵活多样发展,出现了间接导语、退缓式导语、复合导语等许多新形式。

21、1987年,我国深度报道崛起。以联系实际、剖析社会问题和记者理思维的深度见长的报道,应运而生。代表作:《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关广梅现象》、《红色的警报》、《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22、郭玲春凭着“一定要咬破自己所做的茧”的顽强追求,不断探索实践,勇敢突破会议报道的陈旧框框,写出一篇篇别开生面、不落俗套、另人耳目一新的会议新闻。

第二章 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

1、所谓感性认识阶段,是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是新闻作品分析研究的起步。感性认识只是研究作品的低级阶段,比较肤浅、片面、带有局限性、表面性,甚至是不准确的。

2、新闻作品中醒目的标题、新颖的角度、紧凑的结构、简洁的语言等等,都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条件。

3、所谓理性认识阶段,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判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的飞跃、继续和深化。

4、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活动,感性与理性的辨证统一,首先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受,然后才发展为理性。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与理性的辨证统一,其次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

5、在实际分析、研究活动中,研究者应该注意大量中错误倾向:一是“唯理论”;一是“经验论”。

6、在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

7、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特殊性、个别性。

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

①从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②从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中发心新闻作品的个性。

③从表现形式的求新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④从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

8、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针对性、指导性等,皆为新闻作品应遵循的共性。

9、评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力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客观条件,即新闻作品;还要有主观条件,即研究者本身的各方面的修养等。这说明研究新闻作品既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客观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新闻作品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研究、评析活动不能离开新闻作品这个客观条件而毫无根据地信口开河。

主观性:研究者由于立场观点、理论水平、感情取向、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以及对新

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效果的认识等主观条件的不同,研究新闻作品时,对于同一新闻作品,必然受其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而有不同的认识、理解和评判。

研究者各异而产生对新闻作品认识的差异性,但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也能取得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的肯定;反之,低劣的作品也会得到人们的否定。新闻作品研究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正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要达到对新闻作品的确切评价,就要力求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具体要做到主、客观同意,需要注意:

①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地评析作品;

②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评析作品;

③坚持观察的深刻性,反对表面地评析作品。

10、在新闻作品研究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宏观思维和立体思维有何意义?

思维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研究新闻作品成功与否,往往与所采取的思维形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研究活动中应采用恰当的有效的思维形式。在此基础上,也应认识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立体思维、宏观思维、求异思维形式的特色,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意义。集中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拓宽思维的领域,帮助我们深化认识、深入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意义。

1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求新,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

12、立体思维是相对与平面思维而言的,对于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图真实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以及这个整体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是立体思维常采用的思维方式。

13、宏观思维是指思维突破、超越所观察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

14、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求异思维最大功能是求异。它往往在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主要问题,往往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

第三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方法

1、分析新闻作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对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具体分析。

①分析新闻作品内容。

②分析新闻作品形式。

⑴对新闻结构的分析;⑵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⑶对新闻语言的分析。③对新闻结构的分析。

二、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

2、研究、评析新闻作品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3、如何分析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洁净,是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分析新闻主题,还要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分析新闻主题,还可以与新闻作品所选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新闻作品反映同一新闻主题,但由于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新闻角度,而未让人们感到千文一面,相互雷同。

4、怎样分析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报道具有多种体裁,如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新闻体裁,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其表现主题、选用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表现手法和新闻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分析新闻作品形式时,要根据不同的新闻体裁作具体分析,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

①对新闻结构的分析。新闻结构使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它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要注意其是符合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的。

②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新闻作品的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表现手法把它反映出来。成功的表现手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思想内容,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

③对新闻语言的分析。记者写新闻报道,离不开语言。语言运用得好或差,对新闻作品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它是分析新闻作品得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5、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有哪几种?

所谓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指的是把不同的新闻作品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

对新闻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使我们从不同新闻作品的比较、分析、研究中认识它们的各自特点和异同,从而博采众长,更好地掌握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律,提高新闻作品的分析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

对新闻作品综合性分析的几种方法:

①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②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③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④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6、叙述,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叙述,要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7、描写,主要是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实情节、环境现场等作具体的描述和刻画,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在分析新闻作品的细节描写时,要注意细节应真实典型、呢功能说明问题、能反映事物的特征、文笔简洁。

8、议论是指作者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时间、现象和问题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或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或在叙述、描写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以画龙点睛的议论,点明主题。

9、抒情是指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抒发思想感情。

10、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富翁,表现手法是为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作品的内容服务的。

第四章 关于研究外国新闻作品

1、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消息(电讯)、特稿、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2、消息是以简洁的文章,简明扼要的方式即使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消息常被称为“报纸的主体”。

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消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硬新闻指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

软新闻指时效性较弱、重要性不足,而趣味浓厚的报道。

3、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特稿常用“设悬念”的手法来开篇。

4、解释性报道是西方传统的客观博爱到发展到20世纪初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它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上,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

5、调查性报道,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调查性报道在美国新闻界盛行一时。

调查性报道分为单项揭丑式和综合分析式报道(揭露剖析政府和公共机构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两种。

6、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①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

②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③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④注重进行式报道,及时将新闻报道出去,对读者较为关心的时间,还采用后续报道、跟踪报道等形式,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

⑤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7、增加新闻报道的接近性的方法:

①点明事实与受众利害攸关的关系,如果事实牵涉到受众的切身利益,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关心和关注;

②按照新闻事实最容易为受众接受的原则来写作。

8、连续报道是西方新闻记者对重大事件或正在发展进行的事件而做的追踪报道。

9、具体分析、研究单篇作品是研究外国新闻作品的最基本的方法。

第五章 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素养

1、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

2、为什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具备五大素养?

新闻作品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研究者个人的各方面素养,对研究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加强下列几方面主要的素养。

①政治素养。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

②理论素养。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较强的分析评判能力。研究新闻作品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指导,这是做好这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研究者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③专业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研究者不可缺少的素养之一。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养,熟悉新闻学基础理论,并能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对新闻采访写作等业务知识,也应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还应力求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的实际体验,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掌握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深入分析和研究新闻作品。

④知识素养。新闻作品报道范围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使新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要努力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以缩短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和感应力。

⑤道德素养。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研究新闻作品,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对具体新闻作品的阅读,培养和提高鉴赏新闻作品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为了扩大优秀新闻作品的社会影响,促进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同时也为了对新闻采写实践中出现的新观念、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科学的评论和总结,传播成功的采写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研究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动机目的。研究评价新闻作品不抱偏见,不徇私情,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3、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4、政策水平是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5、新闻业务知识包括采、写、编、播、摄、录等各方面,对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来说,采访和写作知识尤为重要。

6、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迅速地辨别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

网络文学作品评价体系研究 篇6

一、网络文学作品评价的特殊性

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表后,网络文学逐渐兴起,作品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网络文学评价的严重滞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理论批评界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而网络文学亦不在乎批评言论,独自精彩。批评无处不在,运用到网络文学之中,就形成网络文学评价,它的出现成为文学评论新的关注对象,并具有鲜明的特点。

1.语言表达的即时性、犀利性。网络空间是一个平等、兼容、自由、开放的虚拟民间场所,网民可以对网络文学作品做出直观感知和灵机参悟的即兴点评,或一拥而上,或一哄而散。网民对网络文学作品可以畅所欲言地评价,不用顾忌情面。网民的语言表达讲究“惟陈言之务去”,清新而犀利,用词简短朴素,注重生活化、口语化,相对于传统的文学批评,多了一些灵动和随意,少了一些老套与陈腐,给文学评论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2.评价方式的匿名性、互动性。网民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必署名,也没有“守门员”限制某些观点的发表,“匿名化”的身份使网民摒弃了传统文学批评“客观谨慎”的思维方式,追求“轻松随意”的批评感受。网络文学开创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思维空间,网络文学的评价是快捷的、互动性的,能及时地形成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起到激励作者创作的作用。

3.言者立场的真实性、自主性。网络文学作品评价的魅力在于消除网民的社会面具和人际焦虑,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和自由的立场表达“真我”心态,以真话对抗虚假,网民在广袤无边的网络世界里冲浪,获得一种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自主性。没有了编辑审查的制约、稿酬版税的焦虑和功名利益的束缚,网民有了敢说真话的勇气。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能更加贴近主体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是对传统文学批评中广为人所诟病的“面具批评”的一种有效矫治。

二、网络文学作品评价的现状及局限性

由于网络文学评价在媒体、接收方式和参与者等方面,与传统的文学评价有诸多不同,使得网络文学评价独具特色,但问题亦初露端倪,应该引起网络主体与评价主体的足够重视。

1.内容炒作失真。由于网络媒体的参与度与互动性较高,使网络文学评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导致评价内容易失真。职业批评家的权利在网络时代被越来越多的无名者分享、分解,众多批评者开始憧憬借助网络成为“艺术家”“批评家”或“舆论领袖”,这种现象虽然丰富了网络文学评价的内容,但同时也使评价内容随意化。同时,借助网络这一便捷的媒体,众多网民偏好“冲浪式”寻找和“扫描式”阅读,只打数量战而不打质量战,以低俗、庸俗、媚俗的评价内容迎合读者,这种炒作的心理会导致网络文学评价注水现象的蔓延,评价质量飘若浮萍。

2.评价方式随意。网络文学评价者通过各种网络论坛随意发表言论,评价语言也比较主观,有的甚至完全忽略作品本身,仅仅以自己的喜好来评论一部作品,不客观、不负责。正因为如此,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埋没,而不太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被人们津津乐道。同时,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及超链接的属性,有时一个作者的评价往往会被许多人删改、转贴、续写,使网络文学评价的版权难以得到合理、公正的判定。

3.缺乏统一标准。目前网络文学的评价标准存在个人性、随意性、娱乐性等特征,评价的话语权大众化,各评价主体的标准往往得不到一致认同。有些网络文学评价者认为既然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应纳入文学评价标准的既有范畴中。有些网络文学评价者认为网络文学虽然是文学,但与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区别,用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来批评网络文学过于机械,应该建立起网络文学评价的独特标准,评价标准应该融入网络载体和网络基因的特质。

三、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1.“AHP—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可行性。网络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特点,决定了用传统文学的批评标准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数学家Thomas L Satty首先提出的。该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不仅能保证模型的系统性和合理性,而且能让决策人员充分运用其有价值的经验和判断能力,为经济、建筑、交通,甚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多规则决策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首先,网络文学作品的主观感受性强。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有许多直观的评价指标,如作者知名度、作品出版量、销售量等,可以运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但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主观感受,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具有更强的主观性和模糊性。

其次,网络文学作品种类多,评价指标层次复杂。文学作品内容的评价涉及环节或层面较多,Edward H Colley的AIDMA模式,从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等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Rusell H Colley的DAGMAR模型从“未知——认知——理解——确信——行为”五个阶段评价,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细分指标。

再次,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有: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传统的AHP法存在判断矩阵一致性与决策思维一致性的差异;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较困难。将AHP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得到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简化了判断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复杂度,借助优先关系矩阵实现决策由定性向定量方便、快捷的转换,直接由优先关系矩阵构造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使判断一致性问题得到解决,从而能够实现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从较模糊的主观评价标准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提高AHP方法中专家模糊性权重判断的准确性,对于网络文学作品的内容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nlc202309051553

2.评价指标设计与实证分析。第一步:确定评价目标,建立评价因素集。本文的评价目标是评判网络文学作品的优劣。评价因素是对评价目标产生影响力、决定评价结果的因素。因素集是评价对象各个因素组成的集合。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出版工作的属性及网络文学作品的特性,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品运营情况和作者信息四个方面设计一级指标及权重体系,表示为{U1,U2,U3,U4},四个一级指标又可细化为一系列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文学作品评价因素及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代表符号权重

社会效益U1

0.3舆论导向U110.5

语言文字规范性U120.3

作品创意U130.2

经济效益U2

0.3中国移动收入U210.3

百度搜索指数U220.3

粉丝量U230.2

下载量U240.2

版权运营情况U3

0.2实体书出版U310.5

网游开发U320.3

影视作品开发U330.2

作者信息U4

0.2写作水平U410.4

社会影响U420.3

教育程度U430.3

第二步:建立权重集。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为U={0.3,0.30.20.2},二级指标的权重集合表示为:

社会效益:U1={0.5,0.3 0.2};经济效益:U2={0.3,0.3 0.2 0.2};版权运营情况:U3={0.5,0.3 0.2};作者信息:U4={0.4,0.3 0.3}。

第三步:确定评语集。评价等级分为5级,这些评语构成的集合V={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依次赋值为{5,4 3 2 1}。

第四步:形成评价矩阵。邀请网络编辑、媒体人员、营销人员、网络文学作者、文学评论专家各2人组成一个10人评判小组,依据次级因素指标对某网络文学作品分别进行5级评价,得出评判矩阵。

第五步:一级模糊综合评判并归一化。将对各个因素的次级指标的评价与权重结合,通过模糊因素运算得出各个一级评价因素的评价结果Bi,根据第i类因素的模糊综合评判公式Bi=Ai ° R分别求得并归一化得到:

B4 = U1 ° R1 ={0.13, 0.23 0.31 0.18 0.15}

B2 = U2 ° R2 ={0.21, 0.25 0.19 0.22 0.13}

B3 = U3 ° R3 ={0.2, 0.23 0.29 0.12 0.1}

B4 = U4 ° R4 ={0.16, 0.2 0.27 0.2 0.17}

第六步:二级模糊综合评判。通过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的矩阵,成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即有:

归一化后可得:B = {0.174, 0.23 0.262 0.196 0.138}

对总体的综合评判值为:

V=5×0.174+4×0.233×0.262+2×0.196+0.138=3.106。说明作品的总体质量为“一般”。

3.结论。从最终的综合评判结果可得出,专家小组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一般”的级别,说明大部分专家认为某网络文学作品质量一般。对于权重的确定,目前大多由专家凭经验给出,人为因素占主导,评判结果可能有出入。在实践中,可同时请几组专家对作品内容进行打分,将各组专家的评判结果计算得出综合分值,得出对作品的最终评价。

“AHP—模糊综合评判法”作为一种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文学作品评价中层次多、指标复杂等问题,可以将繁杂、主观的评价转化为客观统一的评价,该模型的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在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后续的研究中可将评价指标逐步优化,以得到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四、建议

针对网络文学作品评价的现状、局限性和特殊性,要从政府管理层面、社会环境层面、企业建设层面三方面入手,完善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机制。

1.在政府管理层面,要尽快建立健全网络文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当前的网络文学准入门槛较低,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标准,而经营网络文学网站的数量惊人。为此,要规范网络文学评价的体系,加大网络文学出版平台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学作品准入与退出的双向机制,明确网络文学评价的相关细则。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和服务意识,鼓励与保护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版,并及时披露违规行为、从严查处。

2.在社会环境层面,要正确引导读者,鼓励优秀作品的传播。广大社会媒体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读者正确认识网络文学,强化读者的版权意识,共同抵制低俗、盗版作品的传播。网络文学经营企业要搭建与读者、媒体互动的桥梁,实现网络文学发表与网络文学评论相呼应,要大力推介优秀作品,鼓励优秀作品的传播,给予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更多的展示机会,提升网络文学作品的整体水平。

3.在企业建设层面,要强化企业责任,创新网络文学的出版形式。目前,网络文学出版产业已成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网络文学出版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对读者负责,推广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优秀作品,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及时搜集读者的意见,坚决抵制色情暴力作品的传播。同时要依托技术手段,对网络文学的出版形式进行创新,使作品可以长期保存、离线阅读、继续传播。

[1]蔡美德. 预测和决策[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Amacost R L. An AHP framework for prioritiz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QFD:an industrialized housing application [J] . IIE Transaction,1994,26( 4) :72- 79.

[3]潘启树,吴冲,程建霞. 基于模糊AHP 理论的科学论文学术价值评审研究[J] . 编辑学报,2001,13(1):16- 18.

[4]Chin K S, Pun K F. An AHP based study of critical fact or s for TQM implementation in Shanghai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Technovaion,2002,22( 4) :707- 715.

[5]高长元,王宏起.高新技术产品评价系统研究[J]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 2) :82- 87.

[6]胡晓云.品牌传播效果评估指标[M] .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鲁迅作品教学之研究 篇7

一、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 鲁迅作品是永远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宝库。鲁迅的精神与文学作品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从鲁迅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剖析与最清醒的扬弃;可以看到对西方文化最明智的认识与借鉴;可以看到对国民劣根性最犀利的解剖和批判。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彻底解放的思想与开阔的胸襟、丰富多彩的气质、才华与文化巨人的渊博学识。当然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他对祖国、对人民最深挚、最热烈的爱和忠诚[4]。

到目前为止, 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很多文人学者都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很高很深刻的评价。在那荒芜、黑暗、冷硬的世界里, 鲁迅如拔地而起的大树, 坚决捍卫自我尊严和自由意志, 呼唤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5]。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真实地还原了现实世界的明暗, 对生命的痛感的描述是前无古人的[6]。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 鲁迅的想象力, 鲁迅的幽默感, 鲁迅的语言艺术, 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2]。鲁迅作品巨大的精神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几代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因此, 鲁迅作品对于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鲁迅作品也因此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将鲁迅作品引入教科书, 是几代有识之士的正确选择。

二、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

在新世纪的今天,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 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文化遗产, 进一步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 使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鲁迅先生的作品真正成为今天青年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是当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 很多学生也觉得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 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费劲。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中的困境, 薄景昕[8]总结为以下几点:被各种权力话语过度阐释的鲁迅早已被人为的神化, 失去了本真的状态;鲁迅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被反抗、被解构, 严重影响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是难以摆脱的时代困境;鲁迅研究成果与当代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令人深思的沟壑,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术研究价值的迷失和中学语文教育的裹足不前,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 导致了教学滞后。张悦[9]认为:文本误读有时恰恰因为“人”的误读。学生的误读表现在对鲁迅性情的认识上;学生的误读还产生在对鲁迅先生品格内涵的判定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 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这当然谈不上品读、鉴赏鲁迅文学作品, 无法感受鲁迅人格魅力, 鲁迅精神对他们心灵的烛照也就虚幻至极, 无法实现。异化鲁迅的同时也异化了鲁迅的作品, 异化鲁迅作品的同时也异化了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学生所接触的当然不是原汁原味的鲁迅作品本身, 而是经过指向性明确的分析之后早已成为定论了的异化物[10]。

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误区的存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语文界同仁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鲁迅文学作品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 但一直没有得出完美的答案。

三、如何正确解读鲁迅及其作品

我们在学习鲁迅的作品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学习鲁迅, 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和道德修养, 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保障学生的健康生长,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鲁迅先生的卓越思想、优秀作品、独立人格和精神魅力直到今天仍然继续引领着中国人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 对其解读往往存在很大误区。教师由于受到文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限制, 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教参, 严重制约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造成了鲁迅作品应有价值和接受价值之间的矛盾, 如何找到鲁迅及其作品和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对接点, 打消学生对他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王栋生[2]认为能否正确解读鲁迅作品, 关键在于教师素养。孙郁[6]则认为:“鲁迅的文章在深层领域有一种不好言说的意象。他的暗功夫很深, 没有都在字面上体现出来。”语文教师必须了解鲁迅的“暗功夫”, 才能胜任中学鲁迅教育。曹丽红等[7]认为在解读鲁迅作品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应注意鲁迅作品教学的阶段性和动态生成性;二是在讲解鲁迅作品的同时, 应尽量联系实际生活;三是应注意处理好鲁迅作品“一课一得”与作品所体现的“国民性”的关系;四是应注意处理好鲁迅作品的深刻性与真实的关系。薄景昕[8]则认为走向人的现代性是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出路所在。张悦[9]则主张给鲁迅以一个平常人的注目礼。去除精神隔膜, 让学生走进真实的鲁迅世界, 是实现和鲁迅精神相遇的路径。

四、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对策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 很多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 总结了很多比较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对策, 主要有以下观点:张龙福[1]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确鲁迅的身份定位;2.把鲁迅的伟大与平凡统一起来, 还原鲁迅作为一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形象;3.抓住鲁迅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作品中的关键意象, 由此深入阐发鲁迅个性及其作品风貌的的独特性。如何改变现行的鲁迅教学中的僵化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 引导学生全面、深刻、正确地阅读、理解鲁迅作品, 吸收并继承鲁迅宝贵的思想、文化精髓,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郭亚明[4]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与鲁迅的思想性格及创作的关系;关注鲁迅独特的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关注近一个世纪以来对鲁迅的评论。胡志金[5]认为, 应该设置情境, 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的价值;挖掘材料, 让学生体验鲁迅的“生命之爱”;读出自己, 让学生反思自我生命的缺失。薄景昕[8]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对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研讨;鲁迅研究界要关注、引领并指导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要改变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方式和形成正确的鲁迅观;要对中学语文教师进行鲁迅作品的“继续教育”。郑颖娜等[11]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一是要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 走近鲁迅, 真正挖掘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二是要建立与鲁迅作品教学相适应的考试机制;三是要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开展研究性学习。黄建萍[12]认为在鲁迅作品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一个真实的鲁迅还原给学生, 并在鲁迅和学生中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寿永明[13]则认为在鲁迅作品的大学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对鲁迅原著的阅读;另外, 抓住青年人喜欢“图像”、喜欢追新的心理, 充分调动和利用影像、网络等现代媒介资源, 把影像资料, 把网络应用于教学。

简论合唱作品研究 篇8

一、作品乐谱对指挥的重要性

(一) 乐谱是指挥工作之本

这一点毋庸置疑。排练或演出最终是要表现作品, 乐谱是作品的最初呈现形式, 是静止在纸上的音响, 作品的一切内涵都通过乐谱传达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乐谱就是种子, 指挥通过与合唱团的合作播种, 才使它开出艺术之花。

(二) 乐谱是指挥工作的“宪法”

指挥的首要任务是揭示音乐作品, 揭示音乐作品的重要原则是忠于原作。作曲家用音符将自己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体现在乐谱上, 指挥只有通过对乐谱的研究, 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音响构思和塑造的音乐形象等。只有这样, 存在于乐谱之中的思想, 情感、精神、意境等, 才能清楚、完整地表现出来, 传达给听众。不按“宪法”工作, 最终完成的将不是作曲家的作品, 而是指挥的作品。

二、合唱作品研究的几个阶段

(一) 认识音乐, 把握整体

1. 了解作品的外在形式, 把握作品的框架

从乐谱上的标题、调式、节拍、结构、篇幅、作者等开始, 窥探作品的基本面貌, 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是混声合唱还是同声合唱, 或者是无伴奏合唱;曲式结构是二段式、三段式, 或者是多乐章的大型结构等;作者的生平、风格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等。乐谱上所有的记号都是作品传递出来的信息, 我们要一开始就从整体上把握好作品的概貌。

2. 分析乐谱

(1) 横向分析

横向分析包括速度力度、旋律、歌词等, 剖析这些基本材料, 把握作品基本动态, 为处理作品打好基础。速度、力度分析, 既要有大局观, 又要注意细节。比如《大漠之夜》, 乐谱上标记“Andente、中速 (二分音符每分钟52) ”, 既标明“每分钟52”, 又标示“Andente”, 我们知道Andente是每分钟70或72, 那这且不矛盾了?仔细研究我们发现, Andente还有另外的意思是行板, 那这里这两个标记一个是速度记号一个表情记号, 也即是用52的速度去行进的意思。旋律分析需要搞清楚旋律的音高音域, 找出最高音, 以大概确定高潮点;搞清楚旋律的走向和起伏, 以制定演唱的处理方法;搞清楚旋律的句法, 划分好句子以及旋律节奏的疏密关系。歌词分析需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以确定演唱的感情基调和处理方法。如《黄水谣》, 分析其旋律、曲式结构是很清楚的再现三段式, 那我们能处理成感情基调、思想情绪的再现吗?我想肯定是不妥的。分析歌词可以看出:“黄水奔流向东方”到“男女老少喜洋洋”为第一段, 描写鬼子入侵以前河东人民美好的生活情景;“自从鬼子来”到“回不了家乡”为第二段, 描写鬼子入侵后人民的凄惨生活景象;第三段是“黄水奔流日夜忙”到结尾, 描写黄水依旧日夜奔流, 但人民的生活已惨遭破坏, 美好的情景一去不复返, 留下的只有一片凄凉。各段的主题中心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从第一段发展到第三段, 已经产生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所以虽然旋律曲式再现, 但情绪情感却迥异, 演唱处理时必须以歌词的基调为依据。

(2) 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就是对作品的织体作研究, 找出纵向和声与复调方面的特点。和声分析主要在于和弦的性质、排列、转位、节奏、色彩、功能以及用法等方面。只有分析掌握好合唱作品和声的具体表现, 才能更好的把握好音准、色调、平衡等问题。例如从和弦织体用法的角度来处理和声的平衡, 长音式和弦应在任何力度、音区条件下各声部都达到音响的融合平衡以产生良好的共鸣, 而断唱式和弦则主要要求唱准节奏。音型化和弦一般兼有和声、节奏和旋律的作用, 所以要从横纵两方面加以考虑, 既要注意横的线条和音色, 又要主要纵的音响平衡。

复调的特点是多线条的重叠, 复调分析就应该看到线条和线条间的关系转换, 弄清主次, 找准每个线条的地位, 以合理安排它们的色调、协调等。如《牧歌》的这一片段:

这里女高一是对男高主旋律的严格模仿, 但不能按照严格模仿中两条旋律同等重要的思路来处理, 女高一实质上是从属声部, 对主旋律起装饰作用, 不能因它的进入而代替主要声部, 它只是与主旋律形成对比, 所以音量和音色上都应比主旋律稍弱才行。

(二) 感受音乐, 构成形象

通过对合唱乐谱框架结构、和声织体、力度速度、歌词语言等的分析, 最主要的目的是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理解作品的整体和细节, 感受作品的实质内涵, 搞懂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把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合变成自己内心的语言, 并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加以想象, 构造出相应的音乐形象来。合唱作品的音乐形象可以归纳成以下四种:1.独白型, 音乐代替作者来说话, 音乐仿佛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如《嘎娥丽泰》, 表现主人翁 (“嘎娥丽泰”的男友) 在找寻不到“嘎娥丽泰”是内心焦急、苦闷、复杂的心情。2.旁白型, 音乐作为一个旁观者, 在说一个客观的故事, 如《茨冈》, 描述了茨冈人一天的生活场景, 并介绍了他们的民族性格、生活习惯、文化特征等。3.描绘型, 通过音乐描绘客观存在的景象或氛围, 如戴于吾的《素描三首》, 对春雨、铃兰、蒲公英的描绘, 表现大自然的美好, 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4.扮演型, 即在充当剧中的一个角色。

(三) 创作音乐, 审美实现

在认识感受作品之后我们应该会产生总体的概念:这是个什么作品?它的最高目的是什么?要告诉听众什么?有哪些审美的要求和体现?这里尝试用《牧歌》的分析来解释这些问题。《牧歌》是根据东蒙民歌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 作品的结构单纯:引子—A1—A2—A3—尾声, 在原民歌主体上稍加变化, 重复三次, 有前奏和尾声。音乐主题是东蒙流传已久的民歌, 简单质朴。引子是简单的音调, 空五度的和声, 男女低声部不同音色的表现, 意境辽阔空旷、深沉悠远, 音色暗淡, 给人以苍茫的感觉。歌词进入时推出近景, 三段主题的呈现中, 运用大量民族和声、复调手法, 以及纯人声交响的手段, 音乐画面的色彩和线条错综而有序地交织在一起, 明暗、浓淡相交掩映, 层次丰富。尾声在几个声部相继落在三音位置的主和弦上时, 似乎就要停止了, 但四个女高继续哼唱主题动机, 并最终结束在主大七和弦上, 给人黄昏的草原, 一朵浮云向远处的天边飘去的感觉, 余音缭绕, 意犹未尽。作品淋漓尽致得表现草原宽阔空旷的景象和牧民自由的生活和舒畅的心情, 情感基调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 歌唱美好的生活。

最后还应该指出, 合唱作品的研究并不是一次就能穷尽的, 只有对乐谱不断反复、多次仔细的研究, 才能更加接近作品的本真;作品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乐谱上, 而应拓展视野, 增加对专业系统和文化艺术的学习, 以及生活实践和体验, 以丰富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方法。本身的内涵有多深, 就能读出多深的作品内涵。

摘要:一首合唱作品演绎的是否准确到位, 通常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指挥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忠实于原作, 全面仔细地研究作品是把握好作品的关键。“指挥的工作在台下”, 对作品研究得越深, 就越能达到作品的本质。

关键词:合唱,作品研究,指挥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2]朱咏北, 周跃峰.合唱与指挥普修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武星宽教授艺术作品研究 篇9

关键词:文化交汇,艺术创新,生活与艺术,融汇

我们身处在开放和包容的大时代背景下, 文化和艺术, 一方面受到了西洋现代思潮的影响, 人们开始大幅度引进西洋画种, 艺术界一味地跟风和起哄更是把国外现代艺术推上高峰。另一方面, 国画一直作为我们引以为傲的国粹和物质文化瑰宝, 接受的人群却日渐稀少, 国画艺术后继无人, 中国传统文化也举步维艰。虽是处于这样的艺术氛围下, 我们却有幸在武星宽教授的作品中发现他本着热爱生活、尊重生活、深入捕捉细微的生活态度重造了传统艺术和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一、蒙汉交融

武星宽出生在内蒙巴彦卓尔盟漠北草原上, 辽阔的草原和豪放不羁的藏蒙文化填充了武教授的少年时期。自然就像调色盘一般在他的脑海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儿时, 他接受了唐卡绘画的熏陶, 唐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形式, 也是是藏族人民为适应高原游牧生活设计的民族艺术。其色彩鲜艳、流派众多, 具有着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儿时的学习为武教授的艺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和肌理, 独特的地域颜色组合形成一股神秘的圣洁感更是带给现代绘画耳目一新的冲击。如果说在内蒙古的学习是创作的根基, 来武汉求学后楚风汉韵的滋养则是他迅速成长的养料。武汉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在历史的印记中也作为对外开放港口进行文化的碰撞, 是一个在兼容中发展的都市。武教授先后在湖北美术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 深入研究绘画技法和表现, 过程中, 他不仅学习了本国绘画更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 尤其是康定斯基关于点线面构成及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和大色域绘画给了他很大的灵感, 创作出众多佳作。

二、画作创新

武教授擅长水墨画创作, 特别是国画, 他的画作虽是传统的材料构成却有着强烈的现代气息。细细品味其画面语言, 则是抽象艺术理念及现代构成和传统水墨的交融, 描绘出一种全新的绘画形式。东方水墨拉伸空间维度, 扩展画面张力。西方几何语言切割构图。颜色浓艳鲜明鲜明, 两者相结合在图纸中营造出奇遇般的艺术氛围。纵观画作整体, 却总能感受到当时创作的强烈思绪。他的画作多是采用家乡的色彩来表现, 或是家乡的山或是水或是土壤的颜色更可能是儿时看到的天空中奇幻的云彩, 他将家乡的山水和对家乡满满的热爱用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重构。每一种映象, 每一种情怀都深深的映入脑中, 镶进画卷。

除此之外, 在武教授的画作中, 让我印象颇深的却是他的的牡丹图。或许是太独具一格或是着实让人难以想象。牡丹是我国的国花, 被拥戴为花中之王, 更是有着国色天香之美誉。画过的匠人数不胜数, 但多数作品都以写实或工笔细描的技法, 将牡丹的华贵、美化、和怒放勾勒得栩栩如生。武教授的牡丹却是中国国画的技法的大写意风格, 以全新的形式描绘, 我们在画卷中却体验到了牡丹的勃发的生命力和在艳丽花形下被忽略的另一面。他将牡丹一片片相裹的花瓣进行简化、放大、膨胀和夸张。精致的牡丹在他画中下变得粗枝大叶, 生机勃勃、张狂怒放却有着独具一格的野性美, 尽显牡丹顽强的风骨。用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表现手法, 较大地突破传统牡丹绘画的束缚。

“艺术创作要开辟新领域, 要画古人没有画过的, 画古人没有去过的, 画古人没有办法画出来的东西。”周韶华先生也表示对武星宽教授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及他的那种敢于突破限制的艺术态度表示推崇。武教授善长运用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 而这不仅是和他的成长背景相关, 更是一颗赤子之心的真实写照。学习国外绘画技法, 探索西方艺术理论, 但并未盲目跟风, 更是反对将西方艺术的“直接拿来”, 转而将西方技法和理论知识历史脉络广泛学习, 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深度创新。武星宽的作品是根植于中国文脉之中的艺术, 也是不忘的民族的精神。

三、艺术影响下设计的发展

一位善于经营画面的匠人, 同时也在设计中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武教授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关于家乡蒙古包设计。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特色民居, 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也是蒙古文化和标志。武老师创作了一百来座蒙古包, 每一座无疑都是精美的, 在作品中, 他更倾向于将蒙族文化元素打散解构后重新融入设计构想。他从小生活在游牧环境中, 深知族人对蒙古包的需求, 人性化的设计把蒙古包处理成底层架空, 并设有多个开口的空间, 以满足游牧文化的特点, 底层可饲养牲畜, 人在上层休息起居, 这样结构设计正是将生活的带入。外观上来看, 他的蒙古包给人的感觉是大气、庄严、精美的, 大多的造型为圆弧, 在视觉集中处以文化元素点缀, 整个设计如他的画作一般, 处理成点、线、面、块的结合。色彩上也是吸收了唐卡的浓墨重彩并绘上当地民族元素, 因地制宜的将民族的色彩和文化符号反馈入他设计的蒙古包中。主体上用白色为主色调。白色在蒙古语中称为“查干”, 也是蒙古人最引以为豪和视为吉祥的颜色, 同样也象征着蒙古人的生命链, 白色的羊、奶牛等, 人们也习惯用白色物件去装饰自己的家, 以白色象征吉祥美满。总的来说, 他的设计作品也是在大环境背景下尽可能的贴合自然、美化生活。

在设计过程中, 武教授一直坚持的是因地制宜, 天人合一的观念, 他一直认为尊重自然, 敬畏自然也必然可以得到自然所给予的灵感。虽离家多年, 但他创作的主要来源还是自己的家乡, 在作品选题上也是注重家乡的自然之美, 用自己的设计和艺术行为拉近了民俗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距离。草原独特的环境和民族民俗文化铸造了武教授不同于大流的设计理念, 他以蒙古民族文化为切入点, 不仅传承了传统文脉, 对中国现代艺术也起了积极地推动的作用。

四、结语

武教授的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也是他热爱生活最真实的体现。对文化而言, 越是民族的文化, 越应该得到保护。武教授将其家乡的山水和文化符号在设计和绘画作品中得以传承。文化的融合和交汇促进了设计的创新, 设计的创新也无形的弘扬着传统文化精神。在目前狂热跟风的设计氛围面前, 当代设计者更应该向武教授学习立足于传统文化, 将我们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的设计带入我们的设计表达。

参考文献

[1]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2005.

[3]张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西安出版社, 2010.

[4]陈刚.《大众文化与乌托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6]李新平.《浓妆谈抹总相宜——武星宽作品赏析》.大众文艺, 2015.

威尔第歌剧作品研究 篇10

一、剧情和音乐贴近人们的生活, 角色情感真实、饱满

威尔第从小就比较喜欢阅读各种戏剧作品, 尤其是钟情于莎士比亚的作品, 他充分借鉴这些戏剧大家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很多歌剧作品都是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如:《法尔斯塔夫》、《麦克白》等等。威尔第的重要作品大部分是悲剧, 剧情和音乐贴近人们的生活, 来源于生活中, 从美学角度上来讲, 能够给观众的心理和道德冲击, 那些致命的厄运更容易感动观众, 使观众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怜悯, 并且意识到一种同样命运可能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提醒观众不要误入迷途, 使观众不由自主的谈论起那些居中人们的命运, 从而使作品的戏剧性具有了不朽的艺术价值。

二、威尔第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

19世纪的意大利处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 内忧外患中, 为了捍卫本民族的主权完整, 意大利人们不满奥地利统治, 纷纷起来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 迫切需要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在此历史背景下, 威尔第一些早期的作品中, 表现出了明显的民族性特征, 反映了主人公同专制主义和强权压迫政策的斗争, 同本民族政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威尔第比较重视人声的主导作用, 刻意弱化了乐队伴奏的作用和功能

在进行歌剧创作的时候, 威尔第受意大利传统音乐的影响很大, 比较重视人的嗓音能力, 始终把人声放在主导地位上。为了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 他借助最简朴、直接的人生独唱, 充分发挥各声部的声音特点, 充分的表现出了歌剧中的任务形象以及内心世界。并且他刻意物弱化乐队伴奏的功能和作用, 提出了“人生为主”的声音配置原则, 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了清新自然、悦耳动听的歌声, 歌声在他的格局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歌剧之间的距离。同时, 威尔第在他所有作品中, 都以人声为主, 深受官大观众的喜爱。

四、歌剧作品具有刚劲的音乐表现力度, 附点音符产生了激情的旋律特征

附点音符能够产生短促而有力的节奏, 为了突出歌剧刚劲的音乐表现力度, 威尔第喜欢用浮点音符来表现歌剧作品。如:在一些男高音的唱段中, 浮点音符使歌剧乐句的演唱更加菱角分明, 进一步的突显了威尔第歌剧的旋律特征, 推定了歌剧的发展, 促进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歌剧作品《弄臣》中的《女人善变》, 为了表现公爵的自我炫耀和洋洋得意之情, 威尔第通篇使用了附点音符, 利用附点音符所产生的短促节奏, 生动的表现出公爵风流好色、放浪不羁的性格特征。而在《阿依达》中, 威尔第以短促有力的节奏和旋律, 采用附点音符, 在第三幕拉达梅斯与阿依达的一段二重唱中, 生动地表现了拉达梅斯急于向阿依达解释一切的心情, 同时也为后来两人的私奔奠定了情感基调, 把再次见到阿依达的激动之情表现出来。

五、总结

在世界音乐史上, 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 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 一直深受世界各国音乐界人士的追捧和喜爱。在其歌剧艺术的创作历程中, 成功地发挥了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修养, 运用咏叹调、咏叙调、宣叙调功能性区别, 以自己音乐天质才华, 采用不同声部的组合、合唱、重唱等方式, 将剧本与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 把作品的叙事性、冲突性、抒情性表现出来, 音乐情感跌宕起伏, 故事情节环环相扣, 使舞台上角色的歌唱与音乐戏剧水乳交融, 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航.从歌剧假面舞会阿梅莉娅的咏叹调浅谈威尔第的创作[J].音乐生活, 2010 (07) .

英美文学作品中心理描写研究 篇11

马 迪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在浩瀚的世界文学星空中,英美文学作为一个异常璀璨的星系,在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上与亚洲文学迥然不同。英美文学所折射出的不仅是不同时代欧洲与美洲的风土历史,还有两大洲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姿态。

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美洲新大陆开辟,包括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每一个阶段的英美文学都产生了不同流派和著名作家。在各种英美文学作品大显光彩中,人物心理描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闪光点。英美的文学大师在描写人物独白和心理独白的时候毫不吝惜笔墨,往往喜欢用大段深刻的文字、精美的辞藻、纷繁的比喻来向读者描画人物的内心。而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人们在潜入人物内心深处的时候,不知不觉也将自己的内心交付其中,达到文章与现实心态的共鸣。

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往往借助于他的言行举止,而心理描写则是在为这种人物形象增光添彩。相比较外貌描写和行为描写来说,心理描写无疑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需要作者耐心的揣摩和细致地考虑。作者必须要在人物的形象范围之内为他思考出适合他思维逻辑的语言,必须要在这个人物的认知水平之内表达出他无法言传的生理感受。

英美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和心理描述互为层次,有机结合。情节好似引河,心理描写好似水流,它盈满河道,充畅情节,构成了以心理描述为主的叙事结构。英美文学中最常见的心理表达方法便是人物独白和内心独白,尤其是在故事情节发展到精彩阶段、矛盾重重的时候,当简单的言行举止已经不能完整的表达出人物内心澎湃的激情或痛苦的挣扎时,心理描写便非常有必要了。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人们常常称颂的经典章节便是鬼魂诉苦之后、哈姆雷特被仇恨燃烧欲狂,大段的对话和独白从哈姆雷特心底的仇恨出发,怒斥母亲、拒绝情人,他做着各种疯狂的举动,私下却在心底暗暗观察仇人的举动、揣测仇人的用意。如果没有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激昂言论,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与愤怒便难以表达,人们也很难看到这个年轻王子为仇所困的痛苦内心。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去形容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是一股四处逃逸的被敌人击溃的残部,也可以是像被活埋的人最后的喘息,还可以像拖进刑场的死囚。虽然这些比喻和现实的人物没有什么必然、直观的联系,但是这种比喻却恰恰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当英美文学发展到《红字》时,人物内心描写的表达更是丰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早已非常成熟;漆黑的夜空、狰狞的雷电、地狱般的刑台、倾盆的暴雨,像黑白电影般为读者展示了牧师为自己画地为牢的心境。正是因为积压了太多挣脱的欲望,所以牧师才会在雨夜站在刑台,才会那样牵着自己私生女的手,但是当黑夜的遮掩被脱掉以后,他依旧蜷缩在冷酷的圣教之下,背着人伦的枷锁,为之形销骨立。这种描写看上去是在写景、在叙事,却时时刻刻点醒着人物的内心,让所有阅读的人跟着牧师一起挣扎,看着他逐渐崩溃。

心理描写也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等手法,通过对比和衬托来勾勒人物的内心。非常著名的便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美国悲剧》,年轻虚荣的小伙子克莱德为了攀附名门,狠心溺死自己怀孕的女友,当他心底开始动摇的时候,他眼前浮现的全是两个女子所能带给他的不同生活,和每种生活中他的心境。当他听到有情侣意外落水的时候,他突然幻想起那对情侣正是他和自己的情人,那又会是怎样的场景,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他时刻没有放弃自己丑陋的计划。这种在梦与现实中的挣扎变得无比清晰起来,也让读者的心情随着他的罪恶一起纠结。这种对比的心理描写,可以非常清晰地表现出人性中的丑陋是如何潜滋暗长的,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当时社会对人的毁灭和打击。

心理分析的英美文学作品则更倾向于理性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劳伦斯的《儿子和情人》更是以心理分析而见长。变化的人性,美好到失望的更迭,人们心底的落差逐渐变大,心理分析更是黑暗中的一面明亮的镜子,折射出人们在现实面前的无助。当人们置身在繁杂的人际关系中,每一个举动都是这个社会的写照,每一次心理描写都是现实社会的投到人心之湖中的波澜。心理分析在小说的写作运用频率较低,因为这种分析需要对心理和文字有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需要更纵深的去剖析每一个人物,将心理描写作为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来推动故事情节。也是由于这种非常写实的故事内容和特殊的“心理推动情节”写作方法,《儿子与情人》作为英美文学作品中非常经典的一部心理分析作品,一直享有较高的评价。

英美文学随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各个流派的大师对人物心理塑造非常重视,心理描写的手法也日臻完善。在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描写已不再局限于表现人物形象,而更突出了特定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内心挣扎,以及各种心态对事件发展的推动。人心思的浩瀚远超过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而心理描写在英美文学中无异于挖掘人性心底的一处神祇。心理描写的难度非常高,成功的心理表达不仅为人物形象增光添彩,还可以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提高整个作品的深度。英美文学中的心理描写分为具象和抽象两个主要方向,前者主要在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做出反应和价值判断,是和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结合的;而后者则是在当时情况下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比喻、夸张,是将人物当时的心境进行了升华。

我们在研读英美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学习和对应的心理描写的分析,不难看出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耀眼的闪光点之一。这种心理的描写不仅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还表现在故事背景、周围环境和故事情节中。英美文学作品在早期就非常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并对这种写作方式进行了传承和不断的完善。直到在近现代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读到许多优秀的心理描写,这种描写在英美文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研究 篇12

译介主体是指从事翻译活动的主体, 探讨的是译者问题。莫言作品的英译, 初期没有固定的译者, 后期主要是由美国学者葛浩文 (Howard Goldblatt) 完成的。葛浩文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 英文世界造诣精深的翻译家, 被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喻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接生婆”。1988年, 葛浩文开始关注莫言及其作品, 并选定《红高粱》作为其第一本与英语读者见面的小说。莫言被译介到英文世界的作品至今已达十余部, 均由葛浩文担任译者。可以说,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葛浩文功不可没。实际上, 早在2000年, 莫言就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的演讲上高度评价过葛浩文的翻译工作:“如果没有他杰出的工作, 我的小说也可能由别人翻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但绝对没有今天这样完美的译本。许多既精通英语又精通汉语的朋友对我说:葛浩文教授的翻译与我的原著是一种旗鼓相当的搭配, 但我更愿意相信, 他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 (2) 优秀的翻译人才首先要精通本国和他国的语言, 其次应当能够对本国和他国的文化有着精深的掌握和透彻的理解, 同时兼具文学创作经验。而莫言作品的英语译者葛浩文, 几乎是符合这一特点的绝佳人选。正如莫言自己说的, “葛浩文教授不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翻译家, 而且还是一个作风严谨的翻译家, 能与这样的人合作, 是我的幸运。” (3)

译介内容是指翻译的具体内容。从1988 年至今, 莫言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了英语。1988 年, 莫言的短篇小说《民间音乐》刊载于《中国文学》, 这是莫言作品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1989年, 莫言的小说《大风》和《白狗秋千架》再次被《中国文学》收录;小说《养猫专业户》被香港中文大学的《译丛》收录;同年, 小说《枯河》被纽约兰顿书屋出版的《春竹: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集》收录, 这是莫言英译作品首次出现在海外出版社。1991 年, 小说集《爆炸》在香港出版, 收录了莫言的短篇小说《爆炸》、《老枪》、《金发婴儿》、《苍蝇门牙》、《断手》和《飞艇》。同年, 莫言的《白狗秋千架》被美国夏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世界》收录。 (4) 1993 年, 美国维京出版社发行了《红高粱家族》, 这是莫言第一部被译介到海外的长篇小说。此后, 《红高粱家族》多次在英美各大出版社出版。1994年, 莫言的短篇小说《神嫖》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狂奔:中国新生代作家》收录。1995年,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由美国的维京出版社出版, 这是莫言第二部在海外出版的英译长篇小说。2000年以来, 莫言的长篇小说几乎都得到了译介:《酒国》 (2000年) 、《丰乳肥臀》 (2004 年) 、《生死疲劳》 (2008 年) 、《变》 (2010年) 、《四十一炮》 (2012 年) 、《檀香刑》 (2013 年) 等相继在英美各大出版社出版。在短篇小说译介方面, 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于2001年在美国出版。其他一些短篇小说被收录到一些丛书当中, 如《奇遇》和《马语》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喧闹的云雀: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收录, 《秋水》和《良医》被分别收录在《哥伦比亚中国当代文学选》和《毛主席会不高兴:今日中国小说选》中。 (5) 由此可见, 莫言作品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得到了英语译介。

译介途径是指译本通过什么渠道、以何种方式传播。莫言作品译介途径多样, 其作品最早走向国外是通过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电影《红高粱》于1988年和1989年相继斩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红高粱》的成功改编及其带来的荧幕效应, 迅速、有力地推动了英语世界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出版。1993年《红高粱家族》英文版问世。电影之于文学, 就像一只聚光灯, 为海外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作家作品的窗口。莫言本人也曾表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6) 可以说, 电影曾经充当过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的领军角色, 中国文学通过电影的形式走向世界, 也不失为一计良策。其次, 传统的图书出版社是推动莫言作品译介的重要途径。在英语国家, 莫言的英译作品主要经由美国的企鹅出版社 (及旗下的维京出版社) 、拱廊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海鸥出版社, 英国的梅休因出版、汉密尔顿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 拱廊出版社共出版了5本莫言的作品, 分别是《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再次, 莫言作品在海外有着较成熟的推广和代理机制, 文学代理人对其作品的译介有着重要作用。国外出版社通常对中国文学不甚了解, 在引进中国文学作品时表现得非常保守, 他们会通过推荐人来推荐作家作品, 这些推荐人通常被称为“文学代理人”或“国际版权代理人”。莫言就是通过其文学代理人桑德拉迪·杰斯特拉才接触到他的“伯乐”拱廊出版社创始人理査德·西维尔。同时, 报纸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报道评论也促进了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报道莫言的主流报纸包括《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出版商周刊》等。例如, 1995 年《纽约时报》曾刊登文章《你几乎可以触及的乡村中国的“第22条军规”》, 对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进行了评价, 2005年《纽约客》曾刊登约翰·厄普代克写的文章《苦竹:两部中国小说》, 评价了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和莫言的《丰乳肥臀》。海外出版的一些重要文学杂志, 例如《当代世界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等, 都刊登过大量研究莫言及其作品的文章, 成为莫言走向世界文坛的重要阵地。例如, 2000年《当代世界文学》曾出版过莫言评论专辑, 文章包括托马斯·英奇 (Thomas Inge) 的《西方人眼中的莫言》、葛浩文的《禁食》、王德威 (David Der-Wei Wang) 的《莫言的文学世界》等。此外, 参加海外学术活动、中国文化节、国际书展、加入亚马逊等国际网络销售平台也都是莫言作品的译介途径。

译介受众是指翻译传播活动的对象和接受群体。莫言作品的译介受众包括西方翻译界专业人士、汉学家和普通大众, 受众覆盖面呈现出越来越广的特点。在译介初期, 莫言作品在海外的受众量相对较小。前文提到, 《中国文学》迈出了莫言作品英译的第一步, 但情况并不乐观。据1986年数据调查, 英文版《中国文学》在美国的订户仅为1731 户, 拥有特定的阅读群体。《译丛》每期的发行量是1000-1200 册, 但由于学术机构的影响范围有限, 其接受群体较为有限。在译介后期, 尤其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莫言作品的受众量有明显提升。莫言在西方翻译界专业人士以及汉学家读者群中知名度比较高, 他们主要了解的是莫言的英译作品, 海外学术期刊上也不乏学者们关于莫言、莫言作品及其翻译的相关研究。普通大众是莫言英译作品的目标读者, 这一点可以从译者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翻译策略, 以及后期主要赞助人商业出版社在编辑、出版、装帧、宣传等方面吸引普通大众读者的努力中得以体现。根据亚马逊官方网站 (www. Amazon. com) 的检索结果, 普通大众读者对莫言的英译作品评论数量较多, 评分满意度较高。销售量的不断上涨说明了普通读者受众量的增加。

译介效果是指译本的传播与接受效果。在当代中国作家中, 与莫言实力旗鼓相当的不少, 但只有莫言顺利地进入了西方主流文化的视野, 并最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可见其译介作品在海外传播的实际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莫言是海外翻译出版作品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 其作品在国内外获得过许多荣誉和奖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莫言作品译介效果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除获奖外, 世界图书馆馆藏量、图书销售量、海外媒体提及率也都是衡量小说译介效果的重要指标。就莫言译介作品的世界图书馆馆藏量来说, 其英译作品馆藏量最多, 影响力超过了其他语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其所有英译作品的馆藏量都有了显著增加, “2012年和2013年出版的《四十一炮》和《檀香刑》非常迅速地分别被545和487家图书馆收藏” (7) , 说明莫言获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其作品译介效果的提高。就莫言译介作品的销售量来说, 莫言作品在美国的销售量相对优于英国的情况, 且均呈现出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销售量明显增长的趋势。“根据拱廊出版社数据,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该出版社出版的五本莫言英译小说《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总共只卖了12, 525册, 到莫言获诺奖一年后的2013 年10 月, 销售记录显示该五本小说总销售量达到了60, 210册;海鸥出版社 (纽约) 出版的《变》和《四十一炮》英译本截止2013 年11 月分别销售了4340 册和6035 册;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2013 年出版的《檀香刑》英译本到该年11月时已经卖了4000册。” (8) 就莫言译介作品在海外媒体的提及率来说, 除了前文提到的《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出版商周刊》等主流报纸, 《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伦敦书评》、《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都对莫言及其作品进行过评价, 足以证明其作品的译介效果。

在2014年“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 葛浩文指出中国文学在英、美等英语世界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可见中国文学在西方的译介效果不容乐观。实际上, 中国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中国文学走出去, 在海外传播与接受方面会涉及翻译家与经纪人的选择、版税的洽谈、海外汉学家的推广、海外出版社的宣传等一整套机制, 这已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莫言作品在译介中获得新的生命, 在海外得以广泛传播与接受, 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引领开拓的作用, 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摘要: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其作品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可, 译介的作用不容忽视。该文围绕“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要素梳理莫言英译作品的译介情况, 以期能对莫言作品的译介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上一篇:火灾原因认定下一篇:助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