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原因认定

2024-10-07

火灾原因认定(精选9篇)

火灾原因认定 篇1

2004年12月30日, 广州城建开发伟城实业有限公司城总大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过火面积约2 500m2, 烧毁工业用传动皮带一批及部分办公用品, 直接财产损失80万元左右, 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 成立火灾事故扑救和事故原因调查组开展处理工作。

1 火灾事故发生经过

2004年12月30日14时许, 位于广州市东山区八旗二马路42号的广州城建开发伟城实业有限公司城总大楼发生火灾, 14时14分, 广州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 先后调集4个大队、15个中队共35台消防车赶赴现场增援, 经过13个小时战斗, 31日凌晨3时许大火基本扑灭。由于此次火灾蔓延迅速, 烧毁了城总大楼第二层、第三层、第九层、第十层部分办公室及其他各层围绕中庭的走道, 其它楼层基本完好。

2 城总大楼基本情况

该城总大楼东面是9层的人寿保险公司大楼, 西面是30层的广东航运大厦, 南面是八旗二马路, 北面是居民住宅。城总大楼高35 m, 地上10层 (包括夹层) , 总建筑面积6 492 m2, 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为大堂和车库, 夹层、二层至十层为办公室及仓库, 夹层至十层设置中庭。

起火部位的208室是工业传动皮带仓库, 位于建筑二层东北角。208室长6.4 m、宽3.6 m、高2.4 m, 门宽0.8 m, 高2.0 m。在208室的北侧及东侧外墙有高为1.2 m的长度贯通 (承重梁位置无) 的铝合金窗户, 窗宽0.6 m。室内存放角钢货架上铺有氯丁橡胶传动带, 货架从底层开始, 每间隔0.6 m为一层, 共3层, 高为1.8 m。

3“12·30”重大火灾事故原因

经过现场勘查, 人员调查取证, 起火部位残留物中检测出有汽油成分等情况, 综合分析, 本次火灾起火部位为208室, 起火原因为放火, 即泼洒并被点燃液体助燃剂 (汽油) 引燃橡胶工业传动带导致的大火。

4 火灾过程的数值模拟验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在火灾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在建筑物消防工程安全设计及评价, 建筑火灾事故过程的模拟及分析, 尤其是在进行真实全尺寸实验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可视化技术进行数值实验, 直观的再现真实火灾某些层次或某些方面的属性, 并与实验室尺度下以及真实火灾现场得到的数据进行相互补充和验证。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推进火灾安全科学的发展和提高人类抗御火灾等灾害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1 数值模拟实验概述

数值模拟实验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复杂火灾现象进行数值模拟, 得到直观、仿真的结果, 实现对真实火灾场景某些层次或某些方面属性的模拟或复现。通过数值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全尺度实验, 或者与实验室条件进行的小尺度或中等尺度实验相互补充, 从而对火灾安全工程计算和实验结果真实表现, 为安全工程设计、规划及验证提供直观依据, 使事故分析评价、安全管理决策具备充分的理论支持。

进行数值实验关键是使用合适的火灾模拟工具, 考虑工作环境、硬件条件及实际场景需要, 有目的的解决实际问题。调查表明, 有36种火灾模型已发展到较成熟的程度。其中, 20种可计算火灾产生的环境, 主要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10种可计算火灾中的烟气运动;6种可计算火灾的发展速率;4种可计算材料的耐火性;4种涉及到火灾探测器和水喷淋器;2种可计算火灾中人员疏散的时间。多数火灾模型是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建立的。为了形成可使用的模拟工具, 还需进行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 或使用不甚准确的测量数据。因此, 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只能是实际火灾的一定程度的近似。在区域模拟中, 通常把房间分成两个控制体, 即上部烟气层与下部冷空气层。这与真实实验的观察非常近似, 这样的近似可以认为非常接近真实情况, 但无法给出研究对象某些局部的状况变化。网络模型把整个建筑物作为一个系统, 而其中的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控制体, 计算结果也比较粗糙。场模拟则把一个房间划为几百甚至上千个控制体, 因而可以给出对象比较细致的变化情况。而对建筑火灾烟气流动规律的数值实验, 基本上都是采用CFD软件, 这些主要是基于场模拟的思想, 如FDS、CFAX, Phoenics、Fluent等。

笔者采用的是美国NIST开发的FDS软件。模型的重点在于火灾引起的烟气和热量的传输, 因此从低速、热动力流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 得到方程的数值解。并利用与之相应的可视化工具Smokeview直观显示FDS的模拟结果。目前最高版本为FDS4.0。FDS从气相流动的基本方程出发, 建立低马赫数条件下的质量、组分、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

低马赫数条件下的质量、组分、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式见式 (1) ~式 (4) 。

式中:d、u、Z和T分别为密度、速度矢量、混合组分和温度;D为扩散率;p为摄动压力;f为粘性应力;k为导热系数。q和-5·qR分别为与化学反应和热辐射有关的源项。再加上状态方程作为补充, 见式 (5) 。

式中:压力用一个平均压力p0作为代替;R为理想气体常数;Yi和Mi分别为组分浓度和摩尔质量。模型中最重要的近似是动量方程代替, 见式 (6) 。

流场的湍流效应利用大涡模拟计算。燃烧模型基于燃烧混合控制这一假设。辐射传热利用分离坐标法模拟。

4.2 利用FDS对“12·30”重大火灾的数值模拟

4.2.1 火灾场景的设置

为了科学的分析总结“12·30”重大火灾事故的原因以及火灾发生发展蔓延的过程, 除了进行燃烧特性数据的搜集以外, 还必须通过必要的数值模拟手段, 设定符合现场情况的火灾场景, 进行火灾的模拟重现, 这样才能结合数值模拟和火场调查的结果, 对物流中心仓库火灾的灾害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找出导致本次火灾燃烧猛烈和扑救时间较长的科学原因。

根据火灾现场的调查可得到发生火灾前城总大楼的建筑情况及208、209室等具体尺寸的情况。作为对事故本质的分析, 并不失普遍性, 可以近似的按照单室火灾和楼层火灾的普遍特点, 并结合城总大楼的一些基本情况, 设定本次数值实验模拟的基本场景。并根据城总大楼的空间尺寸, 共划分383 904个网格。

根据火灾原因调查与火灾过程分析表明起火原因系液体助燃剂引燃仓库货架的橡胶传动带所致。该起火灾的起火点位于208室仓库南部第一通道北侧东西向摆放的东侧金属货架处。所以, 本文数值模拟中起火点的设定与实际场景中起火点一致。

4.2.2 火灾增长过程

对火灾的增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可得 (见图1) , 此次火灾事故的燃烧始于208室仓库南部第一通道北侧东西向摆放的东侧金属货架处, 火灾也是从此处开始蔓延的, 由于存在易燃的汽油, 数值模拟表明到15 s时, 208室内火苗已经沿着被点燃的货架蔓延到室内其他货架床上, 此后火灾迅速蔓延, 到20 s时, 已经蔓延到与208室相同的209室, 到35 s时火灾已经蔓延至二楼仓库的外面了, 沿着城总大楼内部回廊向其他楼层蔓延。从火灾增长的过程可以大致看出火势蔓延的方向, 主要是从起火点沿东西向在208室内蔓延, 沿北南方向向209室蔓延, 从仓库内向仓库外蔓延, 从起火点楼层向其他楼层蔓延, 这与事后火灾现场调查的结果基本符合。

由可燃物燃烧速率 (见图2) 可以看出仓库内可燃物燃烧速率的分布随时间变化, 火灾刚发生时, 主要的燃烧集中在208室内靠东南方向的第一个货架上的液体燃料和橡胶传动带上;随着火灾的蔓延, 到16 s时, 相邻两个货架的可燃物的燃烧速率也增大, 最后到28s时, 几乎整个208室的货架都在燃烧, 随后火灾向209室蔓延, 到48 s时, 209室北部的大部分货架的燃烧速率也大大增加, 表明这个仓库内的货架也开始燃烧,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火灾调查的结果可知, 仓库外的门和墙壁烧毁严重。因此, 本次数值模拟也模拟了208室南侧靠大楼内部回廊方向一侧墙和门的壁面温度 (见图3) 。

由模拟实验可以看出, 随着火势的蔓延208室南侧墙壁和门的温度也是自东向西逐渐升高。到56 s时门框上部出现了局部高温, 72 s时208室南墙上部也出现了局部高温, 而且这些高温分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维持时间较长, 至600 s仍然保持着局部高温, 这主要的原因是, 208室外南墙和门靠近中庭回廊, 这个位置即使208室内燃烧所需氧气的必经之路, 同时又是208室火灾向外蔓延首先经过的地方, 所以此处燃烧比较剧烈, 温度也较高, 这与火灾后发现仓库的双扇木制门扇和门框从上向下完全烧失, 仓库南墙东侧墙皮局部被烧向外膨胀脱离的现象是相符的。

综合208室外墙壁及门温度变化可以看出从208室内南侧第一个货架出现明火到二楼仓库货架上传动带其其他可燃物都发生燃烧, 只需要120 s左右时间, 火灾最初只在208室内局部货架附近燃烧, 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向周围货架和仓库蔓延, 但发现在60 s以前, 燃烧主要集中208室及209室中部, 从燃烧速率分布图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到80 s时, 实际上208室及209室的大部分可燃物品已经烧完, 所以可燃物的燃烧速率较低, 此后实际上火灾已向室外和其他楼层蔓延了, 这可以从下面的烟气填充过程发现同样的结果。

4.2.3 物流中心火灾烟气蔓延的数值模拟

仓库内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 为了得到烟气在室内的变化规律, 利用FDS对物流中心火灾烟气蔓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见图4) 。

从楼内烟气填充变化分别显示了208室、209室以及城总大楼内部的烟气填充过程。从图可以看出, 由于发生燃烧的是橡胶类工业用传动带, 发烟量巨大。因此208室内和209室内的烟气填充特别快, 40 s内烟气充满整个仓库空间。幸运的是由于两个房间是存储物资的仓库, 而不是有人的写字间, 否则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在建筑火灾中, 烟气可以由起火区向非着火区蔓延, 与起火区相连的走廊, 楼梯等处都将会充入烟气, 这将严重妨碍人员逃生和灭火。从楼内烟气填充变化的数值模拟可以看出, 在模拟至70 s时, 城总大楼烟气填充已满, 造成烟气迅速填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发生火灾的二楼仓库内橡胶传动带是高发烟性物品, 燃烧能够产生大量黑烟, 而且由于城总大楼特殊的中庭回廊结构, 其结构内的空气密度大于发生火灾的各个仓库内的空气密度, 由此产生的烟囱效应, 使得从仓库蔓延出的烟气沿中庭回廊的上升运动十分显著, 导致大量黑烟蔓延到楼内其他层, 提高了消防队员灭火的难度。

5 结论

(1) 通过计算机模拟重现火灾过程中火灾蔓延和烟气运动现象, 直观深入地研究物流中心仓库火灾的特点。同时, 对火灾事故原因的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根据燃烧数据调查和数值模拟结果, 对本次火灾事故进行安全分析, 提供对火灾防治、扑救及人员疏散有益的策略。

火灾原因认定 篇2

【颁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布日期】2006-10-25【实施日期】2007-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

引言

如何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是消防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标准以保护公民人身和公私财产的安全为目标,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和公安消防机构提供了科学判定重大火灾隐患的方法,也为消防安全评估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在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原则,提供了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人民防空工程)及相关场所因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规而形成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1 重大火灾隐患

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并由此可能造成特大火灾事故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3.2 公共娱乐场所

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 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3.4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包括工厂、仓库、储罐(区)、专业商店、专用车站和码头,可燃气体贮备站、充装站、调压站、供应站,加油加气站等。3.5 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

靠近建筑,供举高消防车停泊、实施灭火救援的操作场地。3.6 重要场所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场所。

如:国家机关,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调度中心,广播、电视、邮政、电信楼,发电厂(站),省级及以上博物馆、档案馆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科研单位中的关键建筑设施,城市地铁。总则

4.1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判定或综合判定的方法,按照判定程序和步骤实施。

4.2符合第5章任意一条要素且不符合4.5规定的,应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4.3不符合第5章任意一条要素且不符合4.5规定的,应根据场所类型、重大火灾隐患的综合判定要素,按照6.3进行综合判定。符合6.2所列情形之一的应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4.4对火灾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应根据场所类型、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要素的具体情形和发生火灾可能的过火面积,以及物品价值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4.5下列任一种情形可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a)可以立即整改的;

b)因国家标准修订引起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c)对重大火灾隐患依法进行了消防技术论证,并已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的; d)发生火灾不足以导致特大火灾事故后果或严重社会影响的。4.6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程序: a)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并获取相关影像、文字资料; b)组织集体讨论判定,且参与人数不应少于3人;

c)对于涉及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按照本标准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有困难的,应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技术论证。专家组应由当地政府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相关消防技术的专家组成,人数不应少于7人;

d)集体讨论或专家技术论证时,建筑业主和管理、使用单位等涉及利害关系的人员可以参加讨论,但不应进入专家组;

e)集体讨论或专家技术论证应形成结论性意见,作为判定重大火灾隐患的依据。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结论性意见应有2/3以上专家同意;

f)集体讨论和专家技术论证应当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期限。重大火灾隐患直接判定

下列重大火灾隐患可以直接判定:

a)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b)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

c)甲、乙类厂房、库房或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住宅或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d)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

e)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重大火灾隐患的综合判定 6.1综合判定要素 6.1.1总平面布置

6.1.1.1未按规定设置消防车道或消防车道被堵塞、占用。6.1.1.2建筑之间的既有防火间距被占用。

6.1.1.3城市建成区内的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储量达到或超过GB 50156对一级站的规定。

6.1.1.4丙类厂房或丙类仓库与集体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6.1.1.5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等与其他建筑合建时,所在楼层位置不符合规定。6.1.1.6地下车站的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台及疏散通道内设置商业经营活动场所。

6.1.2防火分隔

6.1.2.1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6.1.2.2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损坏的数量超过该防火分区防火分隔设施数量的50%。

6.1.2.3丙、丁、戊类厂房内有火灾爆炸危险的部位未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或这些措施不能满足防止火灾蔓延的要求。6.1.3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

6.1.3.1擅自改变建筑内的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与其他区域的防火分隔设施,或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被占用、堵塞而无法正常使用。6.1.3.2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规定,或被封堵。

6.1.3.3按规定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而未设置。6.1.3.4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距离超过规定距离的25%。

6.1.3.5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未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或损坏率超过30%;其他建筑未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或损坏率超过50%。

6.1.3.6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20%,其他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50%。6.1.3.7民用建筑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室内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低于B1级。

6.1.3.8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楼梯间、疏散门或安全出口设置栅栏、卷帘门。

6.1.3.9除5.4规定外的其他场所,其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

6.1.3.10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既有外窗被封堵或被广告牌等遮挡,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

6.1.3.11高层建筑的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被占用,影响消防扑救作业。6.1.3.1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电梯无法正常运行。6.1.4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6.1.4.1未按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6.1.4.2未按规定设置室外消防给水设施,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6.1.4.3未按规定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

6.1.4.4除5.5规定外的其他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6.1.4.5未按规定设置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的其他固定灭火设施。6.1.4.6已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其他固定灭火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或运行。

6.1.5防烟排烟设施

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或运行。

6.1.6消防电源

6.1.6.1消防用电设备未按规定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6.1.6.2未按规定设置消防用电设备末端自动切换装置,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工作。

6.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7.1除5.5规定外的其他场所未按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1.7.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不能恢复正常运行。6.1.7.3自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联动控制。6.1.8其他

6.1.8.1违反规定在可燃材料或可燃构件上直接敷设电气线路或安装电气设备。

6.1.8.2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或防雷、防静电设施失效。

6.1.8.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或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电气设备失效。

6.1.8.4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使用可燃材料装修。

6.2综合判定规则

6.2.1人员密集场所存在6.1.3.1~6.1.3.9和6.1.5、6.1.8.4规定要素2条以上(含本数,下同)。

6.2.2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存在6.1.1.1~6.1.1.4、6.1.4.5和6.1.4.6规定要素2条以上。

6.2.3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重要场所存在6.1规定任意要素3条以上。

6.2.4其他场所存在6.1规定任意要素4条以上。

6.3综合判定步骤

6.3.1确定建筑或场所类别。

火灾原因认定 篇3

关键词:环境因素,火灾原因,准确认定

在火灾调查过程中, 起火点对认定火灾原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如房屋由于高温而失去承重能力而倒塌、室内可燃物部局、刮风下雨下雪等客观条件下, 起火点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最终会影响到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所以,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种种客观因素, 才能准确把握起火点认定的方向, 准确认定起火点。下面, 我就火灾调查过程中影响火灾原因准确认定的环境因素向大家做简要分析。

1 天气因素对起火点认定的影响

大风天气会使火灾改变燃烧方向、燃烧速度和时间, 造成假起火点的迹象;大风天气易形成多处起火点。露天堆场火灾、易燃建筑区火灾、森林火灾。由于大风的作用, 不仅燃烧速度加快, 而且形成飞火在较短时间内多处形成火点燃烧, 最终连成一片, 火灾后现场中呈现出多个起火点, 对原始起火点的认定造成干扰。

如果火灾现场由于保护不及时, 现场证明起火点的痕迹物证受到雨雪的冲刷、浸渍、覆盖, 会使, 使现场物品的原始状态以及起火蔓延痕迹、烟熏痕迹、房屋及物资坍塌痕迹, 引火物等能够证明起火原因起火点的痕迹物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对原始起火点的认定造成干扰, 使火调人员很难在短期内准确、迅速的调查出火灾原因。

2 室内布局对起火点认定的影响

如果起火物质周围堆放着数量多、易燃烧的物质时, 火势顺着起火点处蔓延并引燃堆放物质, 将使该物质迅速燃烧、炭化, 燃烧后会发现被引燃物质较之原始起火点烧毁、炭化更严重, 这就容易造成被引燃物质可能是起火点的假象。其次, 如果某物质的着火点较之其周围物质的着火点相对较低, 它将先燃烧, 当把温度升至其它物质着火点后, 其它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因此燃点相对较低物质就会因燃烧时间长而加深这些物质及其周围物质的炭化深度, 从而造成现场有几个起火点的假象。

3 房屋倒塌对起火点认定的影响

由于房屋受到火灾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使其建筑结构失去承载能力倒塌, 使现场起火物证的形态结构、原始位置以及起火蔓延痕迹、烟熏痕迹、引火物等能够证明起火点的痕迹物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给火灾调查人员准确查明火灾原因, 认定火灾性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火调人员要想迅速、准确的认定起火点, 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全面总结各种火灾现场起火点的特征规律及形成机理, 从而判断出火灾发生和发展蔓延的过程, 为迅速查明起火点, 准确认定火灾原因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房屋建筑结构因火灾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失去承载结构发生倒塌的火灾, 火调人员可根据房屋的倒塌的形式、掉落堆积方式来认定起火点。房屋的倒塌都遵循一个基本规律, 即都向着起火点或火势发展蔓延的方向倒塌、掉落, 火调人员在现场勘查中, 要参照它们火灾前、后的位置和状态变化事实, 通过对比判断出倒塌方向, 然后逆着这个方向逐步寻找和确定起火部位、起火点和火势蔓延方向。

首先, 可以根据建筑构件的倒塌形式来判定起火位置, 认定起火点。倒塌痕迹可以归纳总结为三种, 即一面倒形倒塌痕迹、交叉形倒塌痕迹和斜面形倒塌痕迹, 其中交叉形倒塌痕迹的起火点一般在倒塌重合的相交处, 斜面形倒塌痕迹的起火部位一般在斜面的最低处, 而一面倒形倒塌痕迹的起火部位则一般在最先被烧物体或压在最下一个物体的前方部位。其次, 火灾发生过程中, 掉落在楼板上的碎片形成不同的层, 反映了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建筑物内的被烧物体发生倒塌掉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这些层次和形状往往反映了火灾蔓延的方向和起火的先后顺序, 从中可以认定起火部位、起火点。火灾中物体倒塌掉落后, 它们的残体和燃烧物一般都要堆积在地面上, 准确查明堆积物的层级和每层物质起火前的种类、位置, 从而准确认定起火点。

有些火灾现场被烧毁、炭化严重部位的不一定是起火点, 但是火灾现场, 残留物被烧毁的程度往往都有明显的方向性, 这种方向性与火源和起火点有关。首先, 可以通过燃烧图痕来判断火势蔓延方向, 从而准确认定起火点。燃烧图痕是火灾过程中燃烧温度、时间和燃烧速度以及其它因素对不同物体的作用而形成的痕迹, 可以直观地指明起火部位或火势蔓延方向。其次, 火灾中地一些物体遵循一个基本规律, 都向着起火点或迎着火势蔓延方向倒塌、掉落, 从这一方面出发, 逆向火势蔓延方向就可以逐步寻找和确认起火点。

火场高温也是影响起火点认定的重要因素。起火物证由于火场可燃物迅速燃烧使火场温度急剧上升, 致使扑救人员难以进入火场有效扑救火灾, 导致火场烧损严重, 现场的可燃物质全部燃尽, 给火灾调查带来极大困难。为有效地进行火灾调查, 除了充分对周围人员及灭火战斗人员展开调查访问之外, 可在火灾现场寻找那些不易被彻底破坏而有一定证明作用地不燃体形成地痕迹物证, 如混凝土构件、玻璃、金属等残留地痕迹物证, 通过对其进行鉴定, 发现它们的特征及证明作用, 以此为依据分析判断火势蔓延方向、起火部位, 为最终认定起火原因和火灾责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火灾现场调查与火场物证分析, 2010.

[2]公安部第121令.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2012.

火灾原因认定 篇4

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申请材料收取凭证

公消火收凭字[]第号:

你(单位)提出的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申请,提交了以下材料:

1、复核申请书。

2、证据材料份。

根据《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本机构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年月日

申请人(签名):年月日

此联附卷。

(此处印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名称)

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申请材料收取凭证

公消火收凭字[]第号:

你(单位)提出的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申请,提交了以下材料:

1、复核申请书。

2、证据材料份。

根据《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本机构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年月日

火灾原因认定 篇5

1 燃着的香烟基本特性和火灾危险性

1.1 香烟的燃烧温度

香烟的燃烧温度因种类、含水量、填充度、吸烟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燃着的香烟头的表面温度一般为200℃~300℃, 其燃烧的中心部位为700℃~800℃。由于气液冷却和烟灰隔热作用, 烟头的中心温度比表面温度要高。

1.2 香烟的燃烧性

1.2.1 燃着的香烟是阴燃。阴燃是一种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 香烟的阴燃只发生在烟头细碎的烟丝表面和空气接触的界面处。

1.2.2 在无风的条件下, 香烟自然阴燃时, 燃烧速度较慢。在有风的条件下, 且风朝向燃烧方向时, 燃烧速度较快, 因此, 在有风的环境中, 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的效率更高。

1.2.3 在氧浓度较高时, 正如其它阴燃会发现有焰燃烧一样, 香烟也同样能够产生有焰燃烧。

1.3 香烟的火灾危险性

1.3.1 燃着的香烟易引燃疏松植物纤维

这些物质的燃点比较低, 热分解温度比较低。例如纸张、植物纤维纺织品等, 此类物质受到烟头表面的热作用后, 会发生热分解、炭化, 而且易于储存热量维持阴燃, 并在热量储存到一定程度达到可燃物的燃点后, 便会发展成为有焰燃烧。

常用的塑料、化纤、羊毛、真丝等物质一般不会发生阴燃。这些物质热分解温度和燃点比较高, 自燃点也比较高, 遇到烟头仅能发生熔化, 不会发生有焰燃烧。

1.3.2 烟头引燃起火时间较长

这是由阴燃起火的特征所决定的, 阴燃到有焰燃烧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烟头引燃疏松植物纤维物质时, 从接触烟头到起明火所需的时间比较长, 一般从十几分钟到几十小时。根据实验资料, 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 燃着的烟头扔进深度为5cm的锯末中, 经过75min~90min阴燃便出现火苗;扔进深度为5cm~10cm的木刨花中, 有25%的机会经过60min~100min开始燃烧。

2 吸烟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吸烟引起火灾有多种原因, 除烟头本身引起的火灾外, 还有点烟的火柴、打火机等引起的火灾和掉落的烟灰引起的火灾, 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种:

2.1 烟头未处理熄灭引起火灾

人为将未熄灭的烟头丢掉是烟头引起火灾最常见的原因, 如将燃着的烟头或手捻的烟头扔到角落里, 正好遇上废纸篓、柴草堆、衣物等, 或在夏天麦收时节, 路过的行人将烟头丢进麦地, 很容易引起着火。吸烟火灾的发生与吸烟人在处理烟头过程中是否确实将烟头熄灭, 直接关系着火灾是否发生。吸烟人处理烟头的习惯动作有以下几种:

a.脚踏或踩灭

b.用手指掐灭

c.用手向某物挤压熄灭

d.用手指弹出或随便扔出, 使其自然熄灭

e.放在烟缸里熄灭

以上几种处理方法, 不能保证烟头彻底熄灭, 复燃的烟头或根本没熄灭的烟头都可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起火。

2.2 吸烟的方式和地点不当引起火灾

2.2.1 喝醉了酒和过度疲劳的情况下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人昏昏沉沉或逐渐入睡, 以致燃着的烟头掉落在被褥、衣服、沙发等可燃物上, 极易引起火灾, 并造成人员伤亡。

2.2.2 在化工厂、加油站和液化石油气站等存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点火吸烟, 烟头的温度达到周围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 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2.3 在维修汽车或清洗零件时吸烟。这些作业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用油盆或油桶, 易燃液体挥发出的气体达到爆炸极限, 遇到明火或烟头, 易发生爆燃。

2.3 点烟后乱扔火柴梗引起火灾

有些吸烟者用火柴点燃香烟, 未熄灭的火柴落到可燃物上会发生火灾。

若吸烟者将燃着的火柴杆乱扔, 落到棉纺织品、柴草、刨花、纸张上等, 极易引燃该类物质。

实验表明, 划燃的火柴杆从距地面1.5米的高处向下扔落, 到地面可燃物上时, 有20%的火柴并不熄灭, 只需10s或更短时间就可以将棉纺织品、柴草类物质引燃。

2.4 吸烟引起火灾的其他原因

2.4.1 将未熄灭的烟头放到临时玻璃瓶中, 致使玻璃瓶炸裂, 或将烟头放到纸盒中, 造成纸盒烧穿, 引起底部可燃物起火。

2.4.2 用烟斗吸烟的人, 随意烟灰, 火星引燃可燃物。

2.4.3 大风天气在室外吸烟, 乱扔烟头引燃可燃物起火。

3 吸烟原因火灾现场应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

3.1 现场勘验的主要内容

烟头引起火灾属阴燃起火, 应寻找阴燃痕迹、局部炭化区痕迹、“V”字形燃烧图痕以及低位燃烧痕迹等, 以认定起火点和起火部位的位置。

3.1.1 烟头在墙面上燃烧后产生的烟熏痕迹

烟头火灾, 多数在开始时呈低位燃烧, 如果靠近墙体, 在墙面上会形成“V”形烟熏痕迹, 或形成烧裂痕迹, 在些痕迹在吸烟火灾证据中具有重要证明作用。

3.1.2 烟头在地面引燃可燃物后燃烧炸裂痕迹

烟头落于地面可燃物上, 如果可燃物堆积不厚, 烧穿至底部, 那么地面上可能留下较明显的烟熏火燃烧炸裂痕。如果是木地板, 可能会出现烧坑或烧洞。该处摊落堆积层从下至上呈:地面——炭灰——屋顶塌落物。

3.1.3 可燃物的炭化程度

由于是阴燃起火, 现场会留下一个以起火点为中心的炭化区, 并呈现向四周蔓延的痕迹。

3.1.4 查明伤亡情况

如果现场有人员伤亡, 应查明吸烟者衣服烧焦的部分, 脸、手、头发、眼毛被烧的情况。查明火灾现场中尸体的位置、姿态、烧伤部位等。

3.2 吸烟原因火灾现场应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

3.2.1 通过调查询问查明吸烟人的情况:

a.查明吸烟者的人数、姓名。

b.吸烟时每个吸烟者的位置、姿态。

c.吸烟的具体过程、烟头和燃着的火柴杆扔在何处。

d.查明点烟的时间, 扔烟头和火柴杆的时间。

e.吸烟者平时烟瘾程度和吸烟的习惯等。

3.2.2 查明起火点处可燃物及性质

3.2.2. 1 查明可燃物堆放情况。

即起火点处可燃物种类、数量、状态、分布等情况。

3.2.2. 2 查明可燃物的性质。

查证该可燃物是否属于易阴燃起火的物质, 或在必要时做模拟实验。

3.2.2. 3 查明火灾发生初期起火的特征

烟头在引燃过程中产生的热分解产物往往有异味, 冒出白烟或黑烟。通过询问, 了解出现异味和冒烟的位置。

3.2.2. 4 查明起火时间

由于烟头引燃的时间较长, 应根据吸烟时间、扔烟头或火柴杆时间、发现起火时间等, 认真地分析起火时间, 还可以根据调查实验结果分析起火的可能性和起火时间。

3.2.2. 5 查明有无其他火源引起火灾的可能

微弱火源, 如烟道火星、热煤渣等引起火灾的现场特征与烟头火灾现场特征相似, 所以要认真分析现场其他火源引起火灾的可能性。

3.2.2. 6 查明现场起火时的气象条件

查明起火时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和降雨、下雪的情况。

3.2.2. 7 查明火灾现场周围是否安装摄像头

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是对吸烟火灾现场的直接证据, 对火灾原因有着直接反映, 对吸烟原因证明有着不可或缺的证明作用, 因此, 现场查找摄像头, 也是搜集证据的一个重要方面。

4 吸烟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

通过现场勘查和询问当事人, 应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吸烟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

a.现场具备遗留烟头的条件。

b.现场确实有人吸烟。

c.所认定的起火点处放置有能被烟头引燃的物品。

d.调查证实起火时的燃烧特征与烟头火源引燃周围可燃物起火燃烧的特征吻合。

e.调查排除了其他起火原因。

另, 吸烟所用的火柴梗引起的火灾往往具有明火引燃起火的特征, 此类火灾应与吸烟烟头引起的火灾加以区别。

参考文献

对电厂输煤栈桥火灾原因调查认定 篇6

内蒙古华润金能热电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 是由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和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外合资企业。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300 MW等级亚临界热电联产机组, 总投资约30亿元, 2007年开工建设, 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

2火灾发现及扑救经过

2009年5月19日03时40分许, 内蒙古华润金能热电有限公司4号输煤栈桥发生火灾。03时40分许, 公司巡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4号输煤栈桥起火, 立即向当日值班长及公司有关领导汇报, 并迅速组织公司人员进行灭火, 03时51分向磴口消防大队报警, 04时10分左右, 磴口县消防大队派2辆消防车、12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展开灭火救援, 4时20分火灾被成功扑灭,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3火灾现场勘查情况

3.1环境和初步勘查

火灾导致电厂4号输煤栈桥从0 m到顶部180 m全部过火。4号输煤栈桥东侧与5号输煤栈桥相接, 南侧与脱硫机房相邻, 西侧与3号输煤栈桥相接, 北侧紧邻厂区道路。

4号输煤栈桥东西向建设, 水平投影长163 m, 斜坡长180 m, 与地面呈13.3°, 东高西低, 落差37.8 m。主体钢结构承重, 输煤栈桥的重锤拉紧间东侧为钢结构、西侧为钢混结构。输煤栈桥斜坡两侧外墙腰线至顶部全部过火, 有不同程度的烟熏痕迹。输煤栈桥内部可以闻到橡胶燃烧后的残留味道。

4号输煤栈桥下方重锤拉紧间与机械取样间缝隙处、机械取样间与上料间墙壁缝隙处有浓重的烟熏痕迹, 烟熏痕迹均在栈桥上方, 向上方逐渐减轻。

3.2 细项和专项勘查

3.2.1 重锤拉紧间的勘查情况

重锤拉紧间位于4号输煤栈桥西起44.5 m处, 屋顶东高西低, 最高点10 m, 东侧墙壁外部上方烟熏痕迹严重, 向上方逐渐减轻。东墙面北侧有1个1.5 m×1.5 m塑钢窗, 未安装玻璃, 窗扇向内开启, 处于关闭状态。窗框内侧过火炭化, 外侧完好。内侧窗扇的上部被烧软化向内侧弯曲。重锤拉紧间东墙面靠南侧有1个1.0 m×2.1 m门洞, 未安装门, 门洞外墙上方有烟熏痕迹, 向上逐渐减轻。从东侧门洞进入装置间内部, 靠西墙1.5 m处南北走向并排布置重锤拉紧装置2个。东、南、西、北墙面中间距地面3.15 m处各有1个金属卤化物灯, 东侧墙上灯具完好, 有烟熏痕迹;南侧灯具外壳受热变形;西侧墙上灯具全部烧损脱落, 连接线烧损完全掉落, 在灯具安装位置的地面有灯的残骸, 外壳软化变形, 玻璃灯罩破碎;北侧灯具外壳烧损受热变形, 灯罩脱落, 连接线烧损掉落。

车间内部墙壁东、南、北3侧烟熏痕迹严重。西墙面上部墙体烟熏痕迹严重, 北侧2/3墙面3 cm厚水泥抹灰层烧损脱落, 裸露出内层砖体受热碎裂, 部分脱落。顶部钢混结构有2个孔洞, 与输煤栈桥连通, 混凝土表面受火烧脱落, 少量钢筋裸露, 从南侧孔洞至北侧孔洞, 混凝土脱落面积增大。地面残留大量输送皮带燃烧残迹, 水流痕迹明显, 重锤拉紧设备西侧堆积有未完全燃烧皮带, 南侧堆厚约48 cm, 翻开掉落的皮带, 皮带逐层堆积呈“S”形, 共8层;北侧皮带逐层堆积呈“S”形, 燃烧残留物比南侧少, 仍然在燃烧。

重锤拉紧设备高10 m, 钢结构, 4根立柱, 中间2根立柱距地4~10 m部分过火发白, 下部烟熏变黑, 南侧立柱距地8~10 m部分过火发白, 下部烟熏变黑, 北侧立柱距地5~10 m部分过火发白, 下部烟熏变黑。

3.2.2 机械取样间的勘查情况

机械取样间位于重锤拉紧间西侧, 贴邻建造, 其外墙与两侧建筑连接处缝隙有浓烟冒出痕迹, 向上方逐渐减轻。机械取样间共2层, 第一层未过火, 无烟熏。取样间一层北墙上有1樘钢质门, 处于关闭状态, 完好未过火无烟熏, 门未上锁。机械取样间南墙一、二层各有2个窗户, 第二层的2个窗户的窗扇烧损脱落, 窗户顶部外墙部位有烟熏痕迹, 向上呈扇形, 痕迹逐渐变轻。第一层的2个窗户:东侧的窗户完好, 窗扇处于关闭状态;西侧窗户的窗扇向内开启, 窗户玻璃有从外部向内击打破碎痕迹, 窗框上残留少量玻璃残片, 正对窗户外侧地面是细沙, 沙地上有散乱脚印, 较模糊。从内部观察被打碎的玻璃窗, 窗台内侧散落尖状玻璃碎片, 地面残留大片尖状玻璃残片, 残片无烟熏, 着地一面干净完好, 朝上一面有从上至下泥水溅撒痕迹。机械取样间内有从一楼通往二楼的钢结构楼梯1部, 楼梯无烟熏, 钢结构完好。进入二楼, 对应输煤栈桥乙线约39 m处, 输煤设备烧损严重。

4 起火部位认定情况及依据

根据火灾现场勘查、调查询问有关当事人、对有关痕迹物证的科学分析, 认定2009年5月19日03时40分许内蒙古华润金能热电有限公司4号输煤栈桥火灾事故的起火部位位于4号输煤栈桥自西向东30.3~41.5 m之间, 依据如下。

4.1 排除输煤栈桥外部向内部蔓延

(1) 重锤拉紧间与机械取样间缝隙处、机械取样间与上料间墙壁缝隙处有浓重的烟熏痕迹, 烟熏痕迹均在外墙, 呈现从内部向外部流出痕迹。

(2) 重锤拉紧间东墙面北侧塑钢窗内侧过火炭化, 外侧完好。内侧窗扇的上部被烧软化向内侧弯曲。东墙面靠南侧门洞未安门, 门洞外墙上方有烟熏痕迹, 向上逐渐减轻, 呈现从室内向外蔓延痕迹。

(3) 碎煤机室设备与导料槽相接的上部, 二楼碎煤机开口部位烟熏呈现向外流出痕迹, 导料槽与皮带接触部位过火, 而导料槽上部与碎煤机连接位置无烧损痕迹, 无从上向下发生火灾的特征。

4.2 从构筑物、设备设施受火烧损情况进行认定

(1) 输煤传送设备从39 ~180 m全部过火。相应的皮带传送装置全部烧毁, 钢质小辊子、自动喷水管道、栈桥钢结构全部过火, 形成破坏严重的连续延烧痕迹, 故而判定起火部位位于此部位下方。

(2) 甲皮带0~39 m的情况是:0~3 m未过火, 3~26 m过火, 26~39 m过火程度很轻, 结合皮带的烧损断裂运动的原理推断, 皮带在26~39 m处烧损、断裂, 才能造成断续燃烧的火灾现场, 故推定起火部位位于26 m以上部位。

(3) 乙皮带0~39 m的情况是:0~14.7 m未过火, 14.7~34.7 m过火烧损, 34.7~39.7 m过火程度很轻, 皮带断裂或受甲线影响, 在34.7~39.7 m处烧损、断裂, 造成断续燃烧的火灾现场, 故推定起火部位位于14.7~34.7 m之间。

4.3 判断皮带烧损断裂后的运动情况来进行认定

(1) 甲、乙皮带着火前处于完好状态, 着火后断裂, 在重锤拉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有一个瞬间的运动, 就会出现一个不连续的燃烧痕迹, 从现场痕迹判断, 39 m以下部位某处皮带烧损断裂, 在重锤拉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向两端相对运动, 造成不连续燃烧痕迹。所以, 推定起火部位位于39 m以下、26 m以上部位。

(2) 甲乙线在21.3 m处地面上有较多皮带燃烧后的残留物, 故而判定:皮带受火断裂在重锤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堆积于此。

(3) 根据烧毁皮带残留物认定其断裂点应在跨越梯东侧第2个皮带辊子的东侧。支撑甲线皮带上下滚轴0~3 m处未烧损;3~26 m烧损;26~39 m上层滚轴未烧损, 烟熏痕迹较轻;39 m向上延续燃烧严重;跨越梯东侧第1个皮带辊子有火烧、烟熏、皮带软化痕迹;第2、3、4个上皮带辊子未过火, 第6、7、8个辊子烟熏、火烧痕迹严重;甲皮带倒料槽最东端下方堆积大量烧损皮带, 由此迹象可以认定跨越梯东侧的第2个辊子的西面输煤皮带断裂, 皮带断裂处的东侧输煤皮带迅速向东运动, 致使跨越梯东侧第2、3、4个皮带辊子未过火。

5 起火原因的分析

5.1 排除煤自燃起火原因

煤发生自燃的原因:一是吸附和氧化, 二是热量的交换条件。煤炭或者煤粉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 氧化、蓄积热量, 就容易发生自燃。而烟煤自燃的危险温度为65 ℃, 自燃点为400~500 ℃。经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询问有关当事人, 发生火灾的4号输煤栈桥曾在2009年5月14日进行带煤试带, 共运送烟煤300 t, 比对3号输煤栈桥和5号输煤栈桥, 4号输送带上及栈桥内残留极少量的煤渣和煤的粉尘。5月14日至19日起火前, 4号输煤栈桥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30 ℃, 不具备煤的自燃条件, 故排除煤自燃的起火可能。

5.2 排除皮带自燃起火

4号输煤栈桥内使用的是上海某公司生产的EP-300难燃型输煤皮带。主要成分为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和橡胶制品的研磨屑如果在大量堆积的情况下, 有时会因为氧化过热且蓄热条件好, 引起自燃。4号输煤栈桥内使用的输煤皮带没有较大的研磨屑表面, 且没有堆积现象, 输煤皮带通风良好, 不具备产生自燃的条件, 故排除皮带自燃而引发火灾的可能。

5.3 排除施工动火的起火原因

4号输煤栈桥在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电焊、气割施工动火过程, 根据询问笔录和电厂在火灾发生前的5月18日下午至5月19日凌晨3时40分时段所提供的情况, 没有电焊、气焊施工, 且电厂和施工单位也没有提供动火报告。经过现场勘查, 也没有发现电焊机、气割机等施工设备, 故排除因电焊、气割施工动火的起火原因。

5.4 排除电气的起火原因

输煤栈桥两侧电气线路由照明线路、输送带跑偏装置线路、信号线路组成, 照明线路和输送带跑偏装置线路为动力电, 信号线路为弱电。输煤栈桥两侧照明线路及照明灯具从0~180 m烟熏痕迹逐渐减少, 烧损程度逐渐加重至完全烧毁。

从输煤栈桥0 m至重锤拉紧装置间36 m处上方的照明线路及照明灯具只有烟熏痕迹无燃烧痕迹。从重锤拉紧装置间36 m处到输煤栈桥47 m处照明线路烟熏痕迹逐渐减少, 烧损痕迹逐渐加重, 从输煤栈桥47~180 m处照明线路及照明灯具全部烧毁。其中输煤栈桥甲线乙线44 m处的照明灯具烧损变形脱落、照明线烧焦脱落;输煤栈桥甲线乙线47 m处上方的照明灯具及照明线完全烧毁。

4号输煤栈桥内照明线路由金属穿管保护, 未发现金属穿管因电气线路故障而产生的破损痕迹。

为验证照明灯具是否引起输煤皮带起火, 2009年5月25日晚18时13分至26日凌晨4时, 做了金属卤化物灯的模拟实验, 经过9小时47分钟的现场实验, 灯的最高温度为147 ℃。整个过程输煤皮带、皮带上的煤粉、杂物均未起火, 三个金属卤化物灯未见异常。

5.5 排除外来飞火、吸烟的起火原因

根据现场勘查, 实测4号输煤栈桥与北侧烟囱相距80 m、与南侧烟囱相距50 m, 而当天电厂没有运行、风向为西南风, 故排除外来飞火的起火原因。通过询问相关当事人, 5月18日晚至5月19日火灾发生前, 4号输煤栈桥的工作面上没有施工人员, 故排除吸烟的起火原因。

5.6 不排除放火的可能

根据现场勘查, 发现机械取样间第一层南墙的窗户玻璃有从外部向内击打破碎痕迹, 窗框上残留少量玻璃残片, 正对窗户外侧地面是细沙, 沙地上有散乱脚印, 窗台内侧散落尖状玻璃碎片, 地面残留大片尖状玻璃残片, 而从此窗户进入室内, 通过附近楼梯进入输煤栈桥, 对应部位过火严重, 同时进入4号输煤栈桥的出入口有多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S], 2008.

[2]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条例[S], 2010.

[3]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S].

[4]内蒙古自治区重大火灾隐患认定及查处办法 (试行) [S], 2008.

火灾原因认定 篇7

2016年3月3日13时14分,永康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位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学院北路168号的浙江德浩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永康市消防大队共调集出动2个消防中队,5个专职消防队,12辆消防车,出动警力72人前往扑救。火灾烧损厂房内机器、产品等,过火面积约3 600m2,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于15时10分被完全扑灭。

浙江德浩实业有限公司承租在永康市弘顺工具有限公司1#厂房内,1#厂房与2#厂房之间有违章搭建,将1#厂房、2#厂房连接在一起,呈L型布局。厂房均为框架结构,人字形木质屋顶,车间内使用木质材料进行吊顶。单层建筑面积约4 000m2,总建筑面积约8 000m2。1#厂房一层主要存放成品、生产设备;二层为生产线、半成品仓库;一层、二层之间为夹层,主要用作缝纫加工、办公。2#厂房由房东吕某租赁给贵人杯业有限公司,一层为加工车间;二层为包装、成品仓库;夹层主要用作办公。此次1#、2#厂房的第二层除西侧缝纫机及办公室未过火外其余全部过火。

2 火灾事故调查经过

2.1 火灾现场勘查

(1)环境勘验。火场位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学院北路168号,承租在永康市弘顺工具有限公司1#厂房内的浙江德浩实业有限公司。该厂房一层为仓库,二层为包覆车间。2#厂房为永康市贵人杯业有限公司租用,1#厂房与2#厂房通过钢结构违章搭建相连呈L型布局。

1#厂房二层北侧外墙有显烟熏痕迹,东侧较西侧重,西北侧钢棚两侧有少量烟熏痕迹。东侧外墙与永康市贵人杯业有限公司东侧外墙均无烟熏痕迹。厂房屋顶分为三排自西向东的木人字架,北侧一排的人字架烧损严重,靠东侧人字架有残留,西侧人字架烧损塌落,中间开间的人字架西侧较东侧烧损严重。

(2)初步勘验。1#厂房二层的东侧自北向南依次为电梯、厕所、办公室、缝纫间。电梯间南侧外墙靠西侧有一电源控制开关,西起第二个空气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其他处于闭合状态。进入二层发现,整个办公区西侧的二层区域中间有两排柱子,柱子与南北两侧墙把二层分为三部分,北侧部分靠西侧有一个用铁网包围的材料仓库,烧损严重;中间部分为过道,靠近北侧材料仓库放置有几个铁质钢架。靠东侧有长约10m、高约2m的过火的铁架,距缝纫间20m左右1#手工操作台烧损严重,铁架变形。西侧依次有6个喷房,5#、6#喷房北侧分别有1#手工操作台和2#、3#号手工操作台,1#、2#、3#喷房越往西烧损程度越轻。南侧部分上方的人字架基本完好,1#手工操作台与1#喷房中间上方的人字架掉落并向北倾斜。观察南侧与中部之间的柱子发现,只有C3柱距地面约1m处有明显过火烧损痕迹,部分木质梁体烧损塌落,横梁的下沿位置有一明显的木质吊顶痕迹。

(3)细项勘验。二层电源总控电箱位于二层西侧墙与B排柱相交处,电源总控箱内物品完全烧损,从残留物上看总控处于闭合状态。在明面上二层南侧墙上的生产用电线路是从电源总控开关处沿墙连接生产用电设备的。中间两排立柱上除中间伸缩缝处柱子无用电开关外,其余柱子都有从梁上接下的控制开关,控制整个二层的照明、电扇、壁扇。在C4柱西南侧地面区域发现有未烧完的木板吊顶,清理木板吊顶上的瓦片发现木板上层有明显过火烧损烟熏痕迹,掀开木质吊顶发现贴地部分基本没有过火。在D8柱西侧梁上发现一煤气瓶,煤气瓶与D10柱西侧的喷枪相连,且喷枪处与打开状态。经当事人金某指认后提取,如图1~图3所示。

(4)专项勘验。对C3柱为半径5 m周围清理后发现,C3柱周围自地面起依次为炭化层、碎瓦片、木横梁,部分塑料与碎瓦片混合物。在清理过程中在3处发现有凸起的导线,并进行了提取,在清理过程中对清理区域的地面残留物进行收集取筛洗。从C3柱上到梁上发现一宽约0.54m、深0.30m的凹槽,凹槽两侧上分别自上而下盖有瓦片、牛毛毡、木板,牛毛毡露出槽边约0.05 m,瓦片露出槽边0.14m(见图4)。对比C2、C3柱人字架梁,C2柱上的人字架烧损最为严重,C3柱及C3柱与C2柱之间的人字架东侧烧损重于西侧,且南侧沟槽边残留梁体东侧烧损重于西侧。C2柱与C3柱上方的南侧槽边有白色粉状残留物,C2柱上方南侧槽边两侧有明显过火且重于周边部位,C2柱与C3柱的落水管口有新修补动火的痕迹(见图5)。

2.2 证人证言及视频资料

根据火灾现场当事人金某的笔录反映,着火前他在屋顶使用煤气瓶作为供气源,用喷枪给补漏材料加热进行补漏,当他补到离厂房南侧的伸缩缝处西侧一间房的位置时,发现自己用餐前修补的倒数第二个靠东侧的位置有很多烟冒出来。通过调取该区域的治安监控,对金某午饭前后轨迹的时间进行计算,从吃饭后至达厂区至发现起火约为40min。根据金某的笔录,在吃完饭后进行了补漏作业。根据浙江德浩实业有限公司着火时在车间第二层工作的当事人黄某等人反映,最先起火部位在车间东南角南侧第一开间靠北侧的位置,吊顶上部有火和烟冒出来,其余部位均未着火冒烟。根据黄某等反映,着火的车间只有两台机器设备在工作,其余机器的用电线路均未安装好,着火时机器设备等电气设备均未有异常。火灾模拟实验结论,补漏使用的防水材料本身为不燃烧材料,但在喷枪处于补漏的状态下,喷枪火焰可以引燃模拟房顶的牛毛毡等可燃材料,屋顶牛毛毡的火焰蔓延速度慢,燃烧的残留物夹杂着火星滴落。

3 火灾事故起火原因认定情况

3.1 排除因素

3.1.1 排除人为放火

现场勘查未见放火遗留物和助燃剂,对起火点附近的地面勘查后,未发现有助燃剂流淌的痕迹,地面未见烧损的痕迹;根据公安派出所、刑侦走访排查及询问目击证人,均证实起火部位位于吊顶内,吊顶为封闭空间,在起火前后均未发现有可疑人员进出,可以排除人为放火。

3.1.2 排除生产、生活用火

对着火车间进行勘查,未发现该车间内设置有厨房用具及生活用火的物品。根据现场勘查火灾当事人及询问厂区的知情人,该厂新搬入永康市弘顺工具有限公司1#厂房,室内除两台手工操作台在使用外,其余均未通电使用,起火时机器及灯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存在生产、生活用电引发火灾的可能。

3.1.3 排除雷击引发火灾的可能

经查阅市气象局的气象资料显示,3月3日至3月4日无雷雨天气。

3.2 分析三种可能的起火原因

(1)金某在屋顶补漏时,喷枪的火焰烘烤导致塑料的水道管破裂,火星掉落引发火灾。通过对C2、C3柱处的补漏情况进行查看,发现该两处下水道处均有补漏材料,同时防水材料表面均有火焰烘烤过的痕迹,两处塑料下水道管除在管口处留有残留外,下部全部烧损炭化。从管口残留的塑料残留看,上、下楼板的管壁较为完整,下水道管的材质为难燃材料,喷枪作业产生的火星通过塑料下水道掉落不能引发吊顶处可燃物的燃烧。

(2)吊顶内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通过对火灾现场进行勘查,发现C2、C3柱之间有电灯、吊扇、壁扇,总共为6根铜线,在吊顶下部均有穿管保护。对该处的电线进行拼接,并对电线进行查看,电线较为完整,未见有明显的熔痕。对照明用电及起火部位的电气线路及地面炭化物进行清洗,地面炭化物中未发现短路熔珠,线路送检未检出电热熔痕。安装在原吊顶下的380V动力线表皮烧损,线路未断裂,可见此起火灾与吊顶及生产用电线路无关。同时,据火灾时在车间内生产的员工反映,发生火灾后,手工台的电灯及机器运转均正常,对起火部位的电灯、风扇、机器、电闸开关处使用的电气线路进行勘查提取,未发现电气线路电热熔痕情况。不存在电气线路故障起火的可能性。

(3)金某在屋顶补漏时喷枪的火焰引燃沟槽边的牛毛毡蔓延起火。勘查屋顶及吊顶内的材料结构发现,由外向内依次为瓦片、木板、牛毛毡、木质梁架、木质吊顶,同时从C2柱与C3柱之间的沟槽下部查看,发现该处烟熏痕迹明显。该处的木质人字架靠近沟槽处上部炭化严重,木梁均烧损变细。其余部位的人字架梁均烧损较为均匀。起火部位的沟槽上有牛毛毡燃烧后留下的白色粉末,其余部位不同程度还留有牛毛毡的残留,从残留的牛毛毡看,部分牛毛毡露出沟槽外沿铺设。可见起火的原因与屋顶瓦片下铺设的牛毛毡有关。

3.3 最终认定起火原因

(1)根据金某的笔录,结合现场的目击证人证实,最先发现起火的部位位于金某动火作业过的C3柱半径约5m的范围内。通过对起火部位的电气线路勘查及检测未发现起火部位的电气线路上有短路熔痕。

(2)根据目击证人的证言并勘察火灾的起火区域:C2柱与C3柱之间的人字架的沟槽处上沿有牛毛毡燃烧后留下的白色粉末,其余部位不同程度还留有牛毛毡的残留,该处的木质人字架靠近沟槽处木质构建炭化严重,木梁烧损变细。其余部位的人字架梁烧损较为均匀。从C2柱与C3柱之间的沟槽下部查看,该处烟熏痕迹明显。从模拟实验的情况看,喷枪在工作状态下火焰的长度约为1m。对现场勘查发现,两个人字架之间的沟槽的宽度约为50cm、高约33cm,人字架上的瓦片露出沟槽沿约为14cm。在正常的情况下,沟槽两侧的瓦片之间的空隙只有约22cm,当事人无法看清沟槽上部瓦片下槽檐的牛毛毡的铺设情况。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推断,在喷枪喷射到补漏材料的情况下,部分火焰反射回槽檐处,引燃沟槽檐口的牛毛毡,檐口的牛毛毡顺着人字架屋顶缓慢燃烧,蔓延扩大。

综上所述,最终得出结论是金某在屋顶补漏时喷枪的火焰引燃沟槽边的牛毛毡蔓延起火所致。

4 灾害成因分析

4.1 出租的厂房耐火等级低,擅自改变建筑使用功能

起火厂房屋顶的承重结构为木质结构,为防水,在瓦片与木屋架之间敷设了易燃烧的牛毛毡。浙江德浩实业有限公司为生产加工汽车内饰的车间,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与建筑审核验收的丁、戊类厂房不相符,增加了厂房的火灾危险和火灾负荷,防火分区、消防设施的配备均不符合丙类厂房的技术标准。

4.2 违规使用木质材料吊顶,加大火势蔓延的速度

经现场勘查,原厂房第二层车间内使用木质材料吊顶,部分区域木板上部使用了易燃的聚氨酯泡沫板隔热,起火后,造成火势迅速在闷顶内蔓延燃烧,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4.3 厂房之间违章搭建,导致火灾蔓延扩大

厂房之间原有的防火间距被业主使用钢结构搭建违章建筑,作为生产车间的一部分,导致原有的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被破坏。火灾发生后,火势通过违章建筑蔓延至2#厂房。

4.4 违规动火,未采取安全措施

员工金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动火作业规程,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未对动火作业区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就使用明火作业。业主在金某动火前未说明相关情况,未监督当事人做好安全措施,最终导致火灾的发生。

5 调查体会

(1)当事人的证人证言要第一时间掌握。调查询问是火灾调查认定起火原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勘查火灾现场、核实相关证据材料的首要方法。从该起火灾的调查来看,第一时间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并通过与刑侦等部门的配合,第一时间掌握了火灾前后的第一手资料,为快速查清起火原因提供了支撑。

(2)多警种协同合作是调查工作的基础。火灾调查按照分工,紧密配合,各负其责,对火灾信息及时进行互通,及时确定和调整火灾调查的重点和方向,提高了调查工作的效率,为查明火灾原因奠定了基础。

(3)运用科学的推理和模拟实验是确定起火原因的关键。在该起火灾调查中,因补漏作业只有当事人一人在场,对于作业的轨迹没有目击证人可以证实。火灾调查人员始终坚持尊重科学,细致地勘查火灾现场,通过现场痕迹、证人证言、模拟实验,科学地认定了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

(4)抓住细节是火灾调查工作的核心。火灾调查中细节决定成败,是火灾调查的核心。该起火灾排除了多种起火的可能性,最终把原因落在屋顶铺设的牛毛毡上。在众多燃烧残留物前,沟槽处的牛毛毡可能是容易被忽视的物件,小小的细节正是火灾调查的关键所在。

摘要:介绍某公司厂房火灾事故的原因调查过程。通过对火灾现场勘查、调查走访、物证鉴定、模拟实验综合分析火灾蔓延过程和起火原因,排除人为放火、生产生活用火、雷击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对三种可能的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同证人证言构成完整的证据链,得出起火原因为喷枪的火焰引燃沟槽边的牛毛毡蔓延起火。总结此类火灾事故的灾害成因及调查体会。

关键词:厂房,火灾,火灾调查,烟熏痕迹,短路熔痕

参考文献

[1]羌锐.对一起古寺庙火灾事故的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12):1475-1477.

[2]GA 839-2009,火灾现场勘验规则[S].

[3]何洪源.火灾现场调查与火场物证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4]邹金鹏.一起电焊作业引发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1):140-142.

[5]张国顺,史立辉.两个起火点电气火灾原因调查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12:1383-1385.

[6]金辉,孔令华.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09:1056-1058.

火灾原因认定 篇8

1 火灾基本情况

1.1 建筑情况

该公司为私营企业, 占地面积2 667m2, 主要从事仓储服务。起火建筑为公司院内4个钢架结构的连体简易库, 每个库南北长102m、东西宽18m, 均为拱形屋顶, 采用无夹心彩钢板, 顶高7.5m, 总建筑面积7 344m2。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2、3、4号库, 其中1、2号库为敞开式 (四周无围墙) , 3、4号库为封闭式 (四周砌有4m高砖墙, 墙顶部有1.2m高的阳光板围挡) 。此外, 1号库南侧向外又加盖了一个12m×12m的敞开式库。

1.2 损失情况

发生火灾时, 库内储存有各种型号的SBS热塑性丁苯橡胶4 160t、丙酮32t、苯酚107t和各类聚乙烯塑料496t等, 市场价值近9 000万元。火灾造成4个库建筑全部过火烧毁, 库存原料大部分过火、烟熏或高温烘烤, 燃烧现场如图1所示。

2 火灾调查工作

火灾发生后, 北京市消防总队会同房山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消防支队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发生原因展开了全面调查。

2.1 火灾发现情况

据调查, 29日6时55分许, 公司西墙外从事废品收购加工的汪某发现院内库房区域有烟冒出并逐渐增多, 随即用手机报警。

与此同时, 公司员工魏某上班后, 在准备当天业务用车时, 发现1号库西侧中部货堆上部有明火, 随即跑到事发地点, 确认起火后, 打电话报警, 火灾现场平面图, 如图2所示。

2.2 监控录像情况

公司院内设有8个探头, 分别监控公司大门、库区四周道路。其中, 编号为3号的探头安装在1号库西侧、自北向南数第10根立柱上, 探测区域朝向北侧 (见图2) 。

该探头在29日7时02分10秒 (经校正, 应为6时52分27秒) 的监控画面右上方显现出明显的火苗。2min 12s后, 画面中显示有魏某在1号库西侧路上由南向北跑到事发地点查看后边往回跑边掏手机的动作, 如图3所示。

此外, 未发现其他外来人员和可疑人员情况。

2.3 现场勘查情况

由于火灾现场范围大, 燃烧时间长, 调查工作围绕最初发现起火的线索展开, 结合监控录像的记录, 根据现场勘验确认, 确定了最初起火部位位于1号库西侧北数第5跨内 (北数第5、6根立柱之间) , 起火点距地面有一定高度, 库房烧损情况如图4所示。

经勘查, 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堆放的货物为各种型号的SBS热塑性丁苯橡胶物料, 堆高3.2~3.5m, 用苫布遮盖。该部位燃烧严重, 金属钢架变色变形呈扭曲状, 6号柱的钢梁已经被烧断裂;货物堆垛上部被烧缺失较多, 堆高在火灾后仅残存1.6m左右, 如图5所示。

在认定起火部位和起火点的基础上, 对起火原因的调查重点围绕着人为因素、电气线路故障和SBS热塑性丁苯橡胶自燃三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并对其他起火因素进行排除性调查。

3 火灾事故排查认定情况

3.1 人员排查情况

3.1.1 内部人员调查情况

火灾发生后, 调查组对发现人、报警人和现场其他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询问。刑侦支队从人为因素对公司老板果某及其家庭情况、公司保险情况、公司员工、起火前一日在院内卸货的外来人员情况等进行了详细摸排。

据调查, 果某是再婚, 与现任妻子李某再婚14年, 无再生子女, 再婚后与各自的前任配偶没有往来, 也未发生过矛盾。起火前晚果某与妻子外出吃饭后回家, 未住在公司, 相关情况有人证实。

关于保险情况, 经了解, 2008年和2009年, 果某前后两次通过朋友刘某 (保险业务员) 上过3 000万元的基本财产险。据刘某讲, 保单项目是刘填写的, 目的是为了能够快速通过投保。保户出险后其赔偿额度按损失比例确定, 不会超出此保险额度, 从保险的标的额度、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公司的运转情况等方面分析, 排除了果某诈险的可能。

该公司共有员工21人。经查, 火灾发生前公司院内共有9人在场, 分别住在院内不同位置;另外, 公司装卸工魏某、王某在6时30分后陆续从大门进入。魏某进院后, 将南门处的货车驶到库的西南侧, 准备装货;王某到西门处的房间内换衣服。经民警调查访问, 员工之间及员工与老板之间关系融洽, 无明显矛盾。

3.1.2 外来矛盾情况

库区院内共养了十余条狗, 据了解, 公司负责养狗的曹某在28日晚18时下班后放了3条狼狗在院内自由活动, 据员工反映, 狗对外人反应凶猛, 火灾发生前无毒死或迷晕等情况。此外, 公司院墙2m高, 未发现人员攀爬的痕迹。公司院内共安装有8个摄像头, 根据调查和监控录像记录, 未发现起火前接近和进出库的可疑人员。

另据公司员工反映, 起火前一天前来卸货的人中, 有人因吸烟被老板罚款而发生过口角。就此情况, 刑侦人员专门对涉及到的4辆货车上的10个人进行了追踪调查, 经查, 这些人员在卸货后于28日下午先后离开北京前往西安送货, 沿途的路桥收费票据可以证实, 上述人员没有作案时间。

3.2 电器因素调查情况

对起火部位及周围的勘查证实, 该部位没有用电用火设备, 起火前没有进行过卸货操作, 也没有发现卸货设备和车辆。

经过起火部位的电路有两路, 一是照明电, 二是监控录像线路。现场勘查对库内的电气线路敷设和照明、监控设备的安装进行了确定, 并在起火部位附近提取到粘有铜导线熔融物的穿管, 对现场电气部分的专项勘查, 没有发现起火前有故障迹象和痕迹, 库内的照明电路采用穿管敷设, 使用防爆开关和灯具。监控录像在起火时仍在工作。

据调查, 起火前值班员金某在关闭库区照明开关时, 看到一号库的灯还亮。勘查中发现途经起火部位的线路和管线上的导线熔痕, 经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均呈现为火烧特征, 对其他部位的电路进行勘查和调查, 未发现明显故障因素。监控录像显示, 起火时库内照明正常, 可以排除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因素。

3.3 其他起火因素的排除

现场进行了模拟实验, 排除了吸烟遗留火种引起火灾的可能。提取的火灾中心现场周围的烟尘等残留物, 送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进行常规检测, 未检出汽、煤、柴油等易燃成分。根据气象记录, 该地区起火前没有雷击现象, 可排除雷击起火的因素。

至此, 除货物自身因素外, 引发火灾的各种可能原因通过大量的工作均予以排除。

4 有关SBS自燃的技术分析和论证工作

4.1 存放货物情况

最初起火部位处堆放的货物是SBS 4303物料, SBS是苯乙烯和丁二烯单体的聚合物, 是一种介于树脂和橡胶之间的高分子材料, 有多种型号, 广泛应用于制鞋、粘合剂、塑料改性、橡胶制品及沥青改性等领域。

该产品除在生产过程中有控制指标外, 在理化性能方面没有具体的技术参数。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要求避免阳光直射, 要远离烤、晒、辐射等各种能引起温度升高的热源。据该产品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讲, 在夏季, 环境温度40℃左右, 阳光直晒可能引起自燃, 他们以往遇到过车间房顶积聚的粉末状物料被阳光晒着的情况, 也曾出现过SBS粒料放在暖气旁边被烤着和在加工过程中因温度控制不好物料起火的情况。

4.2 分析鉴定情况

为进一步验证和分析SBS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笔者在现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型号的SBS物料进行了取样, 送公安部消防局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鉴定测试。

从检测数据看, 从初始试验温度 (30.5~45.0℃) 开始, 测试的不同型号SBS物料均出现放热现象, 且随着温度升高, 放热量逐渐增加。

最重要的发现是, 据检测分析, 从起火部位处提取的物料 (SBS 4303) , 其抗氧剂含量与现场内其他部位提取的物料 (包括对比样品) 相比, 明显低一个数量级。起火部位提取的SBS 4303中的抗氧剂2, 6-二叔丁基对甲酚含量为0.012%, 而根据厂家技术部门提供的资料信息, 该产品的抗氧剂含量应为0.25%。抗氧剂是SBS物料在常规状态下保持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抗氧剂的添加量不够, 将导致SBS物料变得极不稳定, 容易发生氧化放热自燃起火。

4.3 专项调查情况

据调查, 起火部位堆放的SBS 4303粒状物料用聚丙烯编织袋包装, 每包20kg, 垛高3.2~3.5m, 用苫布遮盖, 存放已有4、5个月之久。因没有围墙, 西侧的货堆在午后可以被阳光晒到, 苫布虽起到防雨作用, 但也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其内部的热量因遮盖而不易散发。此外, 7月24日, 在该库房前次起火部位的北侧, 尚未清理的SBS物料在余火被完全扑灭、且有人监护的情况下再次发生自行燃烧。

此外, 通过数据查询了解到, 1997年5月11日凌晨3时左右, 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富源外贸仓库也曾发生过一起SBS自燃火灾, 起火原因就是因为SBS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抗氧剂添加不够所致。

4.4 专家论证情况

为确保认定结论的客观、科学、公正, 专门召开了“6·29”火灾原因认定的专家论证会, 邀请公安部火灾调查专家、技术鉴定人员对整个火灾的调查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对获取的各项证据及材料进行复核查证。按照认定结论客观严谨的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情况, 与会专家得出一致结论, 认定此起火灾不能排除SBS4303热塑性丁苯橡胶自燃起火的可能。

5 总结与思考

对火灾物证的技术分析和论证, 是调查认定火灾原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也是科学认定火灾原因的必要手段。“6·29”火灾是一起比较特殊的化工原料自燃起火的案例, 由于火灾的燃烧时间长, 起火的原料为颗粒状, 燃烧后或坍塌散落、不成形状, 或受热熔融后粘结成块, 现场的勘验取证极其困难, 火灾原因的认定就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 在排除了各种起火因素后, 通过实验计算和技术分析、论证后得出的。

火灾物证的技术分析和论证是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认定的一个过程, 是指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手段, 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的分析、检测, 确定其性质和特点, 明确其与火灾原因之间的关联, 并通过严谨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 协助判定起火的准确原因。

技术分析和论证是科学认定火灾原因的基础, 也是准确认定火灾原因的保障。火灾原因的认定靠证据,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 对物证进行分析检测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 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可以提高火灾认定的认知度和说服力;而通过论证对前期所做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汇总、对所获取的各类证据进行分析, 又是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 对火灾的整个调查认定工作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惠民.火灾原因调查案例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王友博.火灾烟气致死原因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3, 22 (S1) :109-110.

[3]吴振坤, 黄东来.某乳业公司冷库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及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5) :579-581.

[4]吴建平, 万国强, 杨晓勇, 等.兰州石化公司“6·28”爆炸火灾事故原因认定[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 27 (1) :71-73.

火灾原因认定 篇9

一、火灾现场概况

火灾现场位于兰州新区经十二路纬十六路保障性住房二期二标段临时生活区, 建设单位为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为某建筑公司。发生火灾彩钢板建筑为生活区第三排, 东西走向长约25米, 宽5米, 建筑面积550平米。

该彩钢板房南北两侧均毗邻彩钢板生活区, 西侧为一层平屋面厨房、餐厅等生活区附属用房。彩钢板房主要为某建筑公司员工宿舍及库房, 主要存放生活用品、施工设备、杂物等。

二、环境勘验

临时生活区内共有七栋建筑, 除西北角平房 (5间厨房、2间盥洗间) , 其余六栋均为地上二层彩钢板建筑, 其中三栋坐南朝北, 一栋坐北朝南, 一栋坐西朝东, 一栋坐东朝西, 火灾主要烧毁3#、4#楼彩钢板, 以及宿舍内个人物品, 现场无监控。

三、初步勘验

由2#楼北侧墙面烟熏痕迹以及窗框的烧损变形呈现从中间向东西两侧渐轻、二层向一层渐轻, 且房间内基本无明火燃烧痕迹。正对3#楼彩钢板房中间部位宿舍外墙窗户烧损严重。

3#楼全部烧毁, 钢结构倒塌, 烧损及钢结构变形呈现从中间向东西两侧渐轻。

4#楼北墙墙面燃烧痕迹呈现从中间向东侧两侧渐轻, 东侧墙面铁皮脱落比西侧墙面严重, 且北侧墙面比南侧墙面烧损程度严重, 且内部房间均过火。

因现场初步勘验, 3#楼中部倒塌烧损变形最严重, 初步判断起火部位为3#楼建筑中部, 考虑钢结构垮塌不利用进一步判定, 先利用询问为细项勘验提供帮助。

四、调查询问

询问以报警人员及发现火情人员为重点展开。

据杨某反映, 当天其由施工现场赶到生活区, 发现最先起火部位为第四间和第五间, 随后于10点50分报警时间。

据孔某、道某、李某、孙某、李某反映, 均表示发现生活区所住彩钢板房起火时间大概在10点多, 且最先冒烟、起火部位为第四间宿舍。

据贺某反映, 施工工地务工人员平时在生活区西北角一层平房 (厨房) 内生火做饭, 宿舍内用电主要为给手机、电动工具充电, 基本无用火情况。

五、细项勘验

结合证人证言, 重点对4号、5号宿舍进行勘验, 发现木制顶板全部烧毁, 两侧残存彩钢板因高温变形, 倒向两间宿舍内。宿舍内发现小太阳电暖器、电热水壶残件, 其他物品均已烧毁。

在5号宿舍东侧隔墙中段发现水泥地面有受剧烈冲击而形成的圆形坑。

六、专项勘验

在5号宿舍东侧隔墙中段圆坑处发现小型电动机及充电电池, 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认证, 与同类锂电池比对, 确认充电电池为为电动机使用的锂电池, 且正处于充电状态。对其进行专项勘验, 电池呈空壳状, 电池壳体散落, 电动机处水泥地面呈坑状, 直径12cm, 深8.7cm。

因4号、5号宿舍内电器线路已烧毁, 在细项勘验中调查人员已通过全面扒掘勘验法和筛选勘验法对区域内进行勘验, 未发现铜芯线熔珠及熔痕。经过细项、专项勘验后, 结合勘验情况, 特重点对4号、5号宿舍住宿人员及电工进行询问, 了解用电、用火及电器线路安装情况。

重点部位住宿人员

据杨某、何某反映, 宿舍内主要用电设施为小电视机, 施工小型电动设备及给手机充电。平时做饭在厨房, 宿舍内无用火情况, 两人于当天早上六点去工地上班 (4号宿舍) 。

据伍某某、伍某反映, 宿舍主要用电设施为小型电动设备及手机充电, 无用火情况, 且无人吸烟。两人于当天早上六点去工地上班 (5号宿舍) 。

4号、5号宿舍务工人员杨太广、何冬华、伍朝明、伍鹏均反映上班前无用火、用电情况。

电器线路安装敷设人员

据高某 (某建筑公司员工) 反映, 宿舍内电器线路是穿金属管固定敷设的, 每个房间内两个插座, 一个节能灯 (功率10瓦左右) , 每个房间设一个空气开关。

接线情况:照明开关电线为2.5平方毫米铝芯线, 总线 (从配电箱内接出来电线) 为6平方毫米铜芯线, 支线 (从总线接到房间内的电线) 为4平方毫米铜芯线。

经询问了解, 2.5平方毫米铝芯线、4平方毫米铜芯线、6平方毫米铜芯线分别可以负荷约4.4、7、10千瓦, 电器线路完全满足正常用电负荷。且从2014年到起火时间, 工作人员未对宿舍内电器线路进行维护、更换及检测。

七、起火部位认定

根据3#楼烧损倒塌及火灾蔓延痕迹, 重点对4号、5号宿舍进行了勘验。两间宿舍彩钢板房顶板全部烧毁, 两侧隔残存面板因高温变形, 倒向4号、5号宿舍内。根据现场勘验及调查询问相关人员, 认定起火部位位于3#楼4号、5号宿舍。

1. 可排除用火不慎。

经现场勘验及调查询问, 现场未发现用火取暖及生活做饭使用明火, 可排除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可能。

2. 可排除人为纵火。

经现场勘验及调查询问, 火灾发生时间为上午10时许, 不存在人为纵火可能。

3. 可排除吸烟引发火灾。

四、五间宿舍一层务工人员于早上7时已离开宿舍, 到施工现场施工。排除因乱扔烟头长时间阴燃引发火灾可能。

4. 可排除锂电池长时间充电引发火灾。

虽然在4号、5号宿舍隔墙处发现电动机及充电锂电池, 且锂电池下方水泥地面呈坑状, 明显为受较大爆炸冲击力形成, 但经现场仔细勘验发现, 锂电池呈空壳状, 外壳完好无爆炸撕裂痕迹。经查阅相关资料, 发现目前国内因锂电池充电爆炸引发火灾事故较少, 无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比对, 因此, 排除锂电池因长时间充电爆炸引发火灾的可能。

5. 不排除电器线路及用电设备引发火灾。

通过调查询问, 临时生活区员工宿舍内小型用电设施较多, 使用频繁。虽然现场勘验未发现用电设备、电器线路短路、断路、过负荷等痕迹物证, 但不能排除小功率电器长时间使用或充电中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结论:在此起火灾事故调查中, 先后调查询问火灾知情人13人, 制作询问笔录14份。进行现场勘验3次。结合现场勘验及调查询问, 认定起火时间为2016年5月20日10时20分许;起火部位为生活区3#楼4号、5号宿舍;起火原因可以排除生活用火不慎、吸烟、人为纵火、锂电池过充等引发火灾, 不排除电器线路及用电设备引发火灾事故。

八、责任认定及处理

根据《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 在火灾事故调查结束后,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召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某建筑安装公司及职工代表, 对火灾事故调查及认定情况作了详细说明, 充分听取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调查认定的意见, 并逐一进行解释说明。

此次火灾事故虽然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小, 但社会影响大。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某建筑公司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对本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如下处理:

陈某, 分公司负责人, 负有领导责任, 罚款2000元。

刘某, 项目经理, 施工现场第一责任人, 负有直接责任, 罚款2000元。

赵某, 技术负责人, 负有管理责任, 罚款2000元。

刘某, 项目安全员, 负有管理责任, 罚款2000元。

杨某、何某, 起火宿舍住宿员工, 给予警告, 罚款500元。

同时, 为督促某建筑公司切实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生活区消防安全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第六十六条规定, 对某建筑公司施工现场临时住房电器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

九、火灾事故警示

1. 社会单位应依法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某建筑公司未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十七条规定的法定职责, 明确主体责任。未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未对员工未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防火检查、巡查制度不落实。

2. 事故发生场所消防设施不完善导致火灾迅速扩大、蔓延成灾。

某建筑公司施工现场临时生活区建筑构件为彩钢板 (夹芯材料为岩棉) , 且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但未依照《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标准》要求, 设置临时性消防水源及消火栓等设施, 火灾发生后, 不能组织及时扑救, 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 造成大面积燃烧。

3.

此次火灾最终排除因锂电池充电引发火灾, 但近年来, 全国各地因锂电池的使用发生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 而作为一种新型致灾因素, 消防机构除应对建筑工地临时用房电器线路敷设情况进行检查外, 尚应重点对锂电池类电动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防止因过充等引发火灾事故, 造成恶性事件, 从而强化对建筑工地用电设施、设备, 特别是对使用、存放锂电池场所火灾的预防。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软装饰品下一篇: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