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意义(精选12篇)
作品意义 篇1
作品纯文学风格的意义,是作品纯文学风格在结构上的整体意义。在讨论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和具体意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作品纯文学风格”这一结构作具体的解释。作品纯文学风格,是在以文本为单位的文学作品更高层次结构构造活动中,作品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相互同化作用转换生成的新的整体。这一新的整体是对孤立、静止状态文学作品的整体的概括。
作品纯文学风格的能指是文学手法统一体,而作品艺术图画是其所指。文学手法统一体和作品艺术图画在关联方式上存在着基本的客观性、确定性,这种内在关联方式承认文学手法统一体为其所传递的信息———作品艺术图画提供了相对确定、客观的基础,这种基础是不由读者的自由想象而改变的。同样,建立在这种内在关联方式基础上的作品艺术图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因读者的自由想象而发生改变的。这里的所谓“一定意义”,即是有读者的自由想象的一定程度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品纯文学风格具有整体性。作品纯文学风格符号是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相互同化作用的构造过程与被构造物。文本是“文学手法统一体———作品艺术图画”隐含的新单位。作品纯文学风格既不等于文学手法统一体又不等于作品艺术图画,更不是简单地将二者累积相加所得之和。作品纯文学风格构造过程,既不存在文学手法统一体的图象化、造型化,更不存在作品艺术图画的技巧化、形式化。
作品纯文学风格的意义是文学手法统一体、作品艺术图画各自都不具备的一种崭新的结构特征,是对文学风格连续构造过程中两个等级序列构造过程,以及被构造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特征的概括:以文本为单位的文学手法统一体内部诸文学手法的相互同化作用;以文本为单位的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的相互同化作用。作品纯文学风格意义作为审美客体的基本结构特征,直接参加文学审美活动。
确定作品纯文学风格的意义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主人公塑造与情节布局二者的关系为中心,作品的体裁、题材、人物塑造手法、情节布局方法、语体风格等文学手法意义,以及作品人物形象、情节故事、场景、背景、主题编码的形而上追求相互同化作用,决定作品纯文学风格意义。
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确定,主要是由作品纯文学风格要素———主人公塑造与情节布局的关系来确定的。主人公塑造与情节布局是同质等价的文学风格要素,它们的相互同化作用,不仅规定了双方的不同性质,而且放大了影响文学风格的能指、所指的结构性质,并在这种同化作用中影响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关系构成的整体文学风格,从而转换生成新的文学价值。如在欧洲文学研究中,从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的关系出发,欧洲文学可以概括为四种纯文学风格符号:自由摹仿、不自由摹仿、具象表现、非具象表现。其中摹仿与表现体现了欧洲文学风格的基本对立。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注重性格必然性、事件发展必然性,体现摹仿风格的基本文学特征;反之,注重表现主观精神世界,则体现了表现风格的基本文学特性。
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抒情诗的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确定。抒情诗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而较少对主人公形象作直接的言语描述,诗中几乎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情节布局上,也呈现出片段性、无连续性的跳跃状态。抒情诗由此体现了不同于一般作品的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的关系:抒情诗对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采取了“零位”或者说“淡化”的处理,而侧重的是作品艺术图画的描画和氛围、意境的营造。因此,抒情诗的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确定,是通过零位或淡化的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的关系来实现的。
那么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该如何确定?作品纯文学风格诸结构元素的相互同化作用决定了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例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作《一个文官之死》采用的是短篇小说的体裁,以城市灰色生活作为其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沙皇俄国的官场: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蛆虫般的切尔维亚科夫及其奴才心理正是这种官场生活的产物和牺牲品。小说的情节布局可以说是“以一当十”,描写了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因为一个喷嚏而陷入灾难境地进而死亡的故事:庶务官伊凡·德米特利奇·切尔维亚科夫在戏院观看《哥纳维勒的钟》时打了个喷嚏,将唾沫星子溅到了文职将军勃利兹查洛夫的秃顶和脖子上。切尔维亚科夫为此而惴惴不安,前后几次去给将军赔罪,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精神崩溃,倒毙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
这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采取的是复杂性格里的漫画式勾勒,将切尔维亚科夫胆小怕事和多虑的性格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虽然很少对人物外貌作直接描写,但通过诸如“脸皱起来,眼珠往上翻,呼吸停住……低下头去……啊嚏!”“嗽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耳根小声说……”“……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走了一忽儿,压下胆怯的心情,叽叽咕咕说……”“……吓得楞住了……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了下去”等语句,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的语体风格承袭了契诃夫惯有的作风,有着简洁而冷峻的特点,寥寥数笔,就让我们体味出那种小人物的可悲与可叹。
以上我们谈及了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的确定方法,那这二者的关系如何?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是对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类型的概括,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不同,即作品文学想象空间的基本类型不同。同时,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并不否定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不否定作品具体审美个性的差别性,不否定作家个性。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是对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补充,而不是对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否定。因此,结构主义中的“模式”和解构主义的“多样性”,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模式”研究和“多样性”的研究都不是矛盾的,它们相互的关系也都可以用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的关系来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刘甫田, 徐景熙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7.
[2]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俄]契诃夫著.汝龙, 谷羽译.契诃夫短篇小说选[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4]苏敏.从欧洲文学谈文学审美风格结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2) .
作品意义 篇2
从进入文坛开始,迟子建一直是以一个独特的形象被读者和评论者纳入视野的。
从1983年起,迟子建就以一种异于同时代作家的品质在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建构着属于她的北极村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美的所在。迟子建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孜孜不倦的塑造着美:自然美、人性美、语言美。可见,美在她的作品中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随着时间距离的拉开,不难发现,迟子建在80年代对于美,尤其是人性美的坚守,依然在今天散发出异样的光彩。
提起迟子建,读者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她所构建的那个充满着神秘与异域色彩的黑龙江北极村世界。迟子建从一介入文坛就醉心于那个封闭而又多彩的乡土社会的描述。与此同时,随着1984年12月在杭州的《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会议的召开,中国文坛上也掀起了一阵以“文学寻根”为旗帜的文学运动,作家们纷纷发表宣言性质的文章来阐释自己的寻根观点,并将自己的目光投射于不受汉文化和礼教束缚的偏远的乡土世界里,“寻根”在寻根作家眼中,多多少少的具有了一种与主流叙述相背离的意味,有着强烈的文学政治意味。作家们纷纷的在“文化的岩层中”开掘着自己的心中的“文学的根”。迟子建在这个时期当然也还是坚持书写着自己的故乡,只不过,我们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很多的“寻根”的痕迹,她明白的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而且固执的坚守着书写自己的“根”的权利和义务。在迟子建的笔下,属于自己的“文学的根”根本不用去“寻”,它就在北极村世界里,从来就没有离开或消失过。所以我们看到,在众多作家倾向于建构一个迥异于日常生活且光怪陆离的异域世界的时候,迟子建笔下的乡土世界却更日常化。在迟子建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像韩少功《爸爸爸》中借助丙崽这样一位颇为诡异的人物而展开的对中国当下文化的强烈批判。在她的北极村世界中,虽不乏有奇人异事,但这些奇人异事并不像一些作家笔下来的那么突兀和醒目,这些人和事都是镶嵌在生活中的。在《沉睡的大固其固》中,魏疯子由于受了刺激而行事怪异、《重温草莓》中飘忽不定的爸爸,这些人物形象虽然异于常人,但却和迟子建的北极村世界有机的融为一体,迟子建的作品更像是在讲一个个发生在自己故乡的故事,在描述这些人或事的时候,不夹杂过多的自己的态度在里边。正如迟子建自己所说,她的作品正如“外祖母讲给我的故事”[2],众多的人物和事件都在故事里出现,然后消失。这些故事是“外祖母”讲的,都是极具有人情味的,并不像一些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更像是某种理念或哲学思想的演绎。在《苦婆》一文中,苦婆让人难以忍受的节俭在她那啰嗦了无数遍的“真不知福啊……早先吃没吃,喝没喝,穿没穿,成天的打仗,你们真是不知足哇”里变得可以理解,甚至会让读者产生由衷的同情;《重温草莓》中死去爸爸飘忽的形象也在父女二人的对话中显得楚楚可怜,他期待着理解和同情。
这样看来,理解和同情成为了迟子建文学世界中极为重要的切入点和坐标,在迟子建的北极村世界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理解和同情之上的,这也正是其小说中蕴含着的人性美的所在。纵观同时代的文坛,我们会发现,理解和同情在这个时期是缺失的,大部分的作品都显得犀利而尖锐,作家在挖掘“文化岩层”[3]的时候,似乎忽视了展现现实生活中人性美的一面,在“现代性”的驱动下,人与人之间对立冲突的一面过多的显现出来,成为了文学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流,文学作品回应了当时在社会上很是流行的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的观点,似乎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兼容才是正常,而美好的人性,如理解和同情则成为了上个革命时代的遗留物。迟子建在她的文学世界里则为人性美留下了充沛的空间,为在这个逐渐为“现代性”所改变的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在《沉睡的大固其固》中,媪高娘为全镇居民准备“还愿肉”的行为显得颇为伟大,但是就媪高娘本人来说,她只是害怕魏疯子“招惹来所有的老鼠,使这个小镇都遭殃”。她不想让这个小镇变成一个鼠镇,这就是她这一高尚的行为背后简单的动机。她一次又一次的为小镇占卜,只是因为“几十年的生活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不管它多么的贫瘠和荒芜,她还是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发自内心地爱着。一想到一次还愿肉可以解除还未降临到小镇的弥天大祸,她就是做什么也舍得出来的。此刻,她用整个身心,虔诚地这样想着,做着,为魏疯子,为孩子,为小镇。”而在小说的最后,人们对于杀死媪高娘的魏疯子也并没有做出特别的责怪,还是由着他乱跑,最后冻死在塔头甸子里,甚至作为媪高娘的孙女的楠楠还有心为魏疯子开脱:“楠楠想起了,那天光顾着杀猪吃肉,没有做豆腐,魏疯子是没吃到豆腐,想要跳过来取啊。”在迟子建的作品里,人人都是为着生活着的环境着想,为着他人着想。正是有着这种同情和宽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旧土地》中,老女人敢于在离开自己的居所时,到一个几乎是萍水相逢的人家去过上一个礼拜了,老女人和这户人家只是“去年在县城里卖都柿时结识的,她去过她家,她也来过她家,相距不过二十里,两三个钟头的光景就会到。”而在老女人眼里,其他地方的人并不具备他们村子里的这种优良的品质,她担心“一修铁路,盲流会更多,村里人会更杂,到大林子来‘刨金子’的会翻了天,钱都挣红眼了”,“老女人憎恨这些,厌恶这些”。相反的,她对属于她生活世界的事情都是抱有着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即使是丈夫和儿子都死去了,她也只淳朴的认为“两个人都是为着林子死的。公家总会记着的。”甚至田福他娘因为老女人连续“克”死了丈夫和儿子而要让她当田福的干娘的时候,老女人也没有因为触及到自己的痛处而拒绝,只不过“拎了两瓶水果罐头,登门一拜,事就成了”。因为老女人理解其他人的难处,在这种理解下,任何事情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迟子建的众多作品中,《北国一片苍茫》是颇为特殊的一篇,这篇作品在情节与构思上,都与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一文极为相似,有着很强的互文性,但是两篇小说对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在古华的作品里,盘青青和李幸福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而读者对王木通这一人物形象却是充满了厌恶。在强大的夫权的作用下,王木通不仅制约着盘青青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自由与生命力,更是放火烧毁了整个林场,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使人联想到的只能是霸权和专制。当然,古华这篇写作于1980年的作品实际上是意在揭露“四人帮”的罪恶和憧憬新时期的,王木通作为集权时代的代表,其象征意义是远远要大于这个人物形象的生活意义的。七年后,迟子建在处理同样题材的作品的时候,也是写到了一个夫权至上的男人,也是写到了一个外来者和一个被夫权严重限制了生命力的女人,但是,在作者一贯坚持的同情和理解的作用下,爸作为一个与王木通相似的形象,却显得不是那么的面目可憎。在《北国一片苍茫》中,作者有意识的选择了“白芦花”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在她穿越了二十余年的叙述过程中,爸的丑恶被理解和宽容所消解,在白芦花回忆中爸点火烧死妈的那个早上,“他们的屋子已经变成了一团大火球,灿灿爆燃着。这火球像黄昏的落日,沉在黑黝黝的山林中,又像一轮朝阳,冉冉地欲从林中升起。”回忆中壮丽的景象象征着爸心中的痛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消解了爸这个人物丑恶的一面,而在最后的日记中,白芦花甚至对爸这样说:“爸,你不必在我的梦中痛苦的想抓住什么。你安详的睡吧,丰厚的黄沙将给你一个醇香的深沉的梦境。”爸的行为在白芦花这里等到了宽容与原谅。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意义漫谈 篇3
阅读古代文学,我们结识了屈原,我们为他心忧国家洁身自好怀石投江的爱国情怀而感动,由他,我们又想到了爱国忧民的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等,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感动,然后努力的追随他们的精神,感到了自尊与自强;认识了豪放的李白,快意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不羁,受他感染,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于是就会在失意时自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誓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的形象超越时空,震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学会了感动,我们才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好好生活。
是谁教会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可别忘了孔子和他的《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别忘了韩愈,“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直中绳,煣以为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还有,它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像方仲永那样有聪明天赋反而荒废学业“泯然众人”。这些,让一代代的读书人受益匪浅,也给了有追求的人坚强的精神支柱。不抛弃,不放弃!生活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意义和坚强的动力。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与丑,什么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善与恶、真与假,什么是腐朽堕落,什么是进步光明。在阅读的快乐中懂得了辩证的看待事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懂得了珍惜和把握,“亡羊补牢,尤未晚也”;懂得了愚公移山是种伟大的壮举。这一方面指导我们的言行思想,一方面也能在学业上帮助完善我们的综合语文素质,提升我们的文化价值,这种积极意义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当然,这里的积累既有基础积累,含遣词造句、名句名篇等,又包括语言实践运用的动态积累。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名句名篇和艺术表现手法,促进作文教学是学习的又一个目标意义。众多优秀的古代散文,还有些大篇幅的文学著作,“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征服了读者,让人们汲取精神养料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无限”。这些作品的内容、主题、语言表达、艺术技巧以及作者的情感观点等,给读者有益的启示,如果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进行智慧的具象化的解读,让环境烘托、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比喻拟人、以小见大等常见而重要的表现手法能自然生动成我们个体的随心表达,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也就实现了它的现实意义。孟子庄子严谨的说理,生动的比喻,司马迁运用言行细节形象生动的刻画人物,苏轼情境交融的表现技巧,四大名著的各自斐然风采,其中人事,写法之妙,美轮美奂,每每让人津津道哉,欲说难休,言尽意远。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物,“要在‘为何’的思维空间中引导学生用有效的东西去填充”。这“有效的东西”,不妨就是这些作品中的感人或发人深思的人和事,以此来提高我们写作的思想性。“它们对于完善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其写作的思想性大有裨益。”作文字里行间有了这样涌动的精神内涵,我们的文字会逐渐摆脱肤浅幼稚,变得内涵丰富和深刻大气,阅读的感觉会平添许多深厚而满足的味道。有多少名句以不朽的生命力为人称道,久用不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它们赋予人生力量,让我们体验到创作的快感,激活我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这也是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一项意义。
择取精华,学习借鉴,内化提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一种美好的收获。
吕夫俭,教师,现居江苏丰县。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意义漫谈 篇4
阅读古代文学, 我们结识了屈原, 我们为他心忧国家洁身自好怀石投江的爱国情怀而感动, 由他, 我们又想到了爱国忧民的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等, 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感动, 然后努力的追随他们的精神, 感到了自尊与自强;认识了豪放的李白, 快意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不羁, 受他感染, 我们相信自己的价值, 于是就会在失意时自勉“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誓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的形象超越时空, 震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学会了感动, 我们才学会了坚强, 学会了好好生活。
是谁教会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可别忘了孔子和他的《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别忘了韩愈,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木直中绳, 煣以为轮”“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还有, 它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像方仲永那样有聪明天赋反而荒废学业“泯然众人”。这些, 让一代代的读书人受益匪浅, 也给了有追求的人坚强的精神支柱。不抛弃, 不放弃!生活也因此具有了不朽的意义和坚强的动力。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 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与丑, 什么是中华民族意识的善与恶、真与假, 什么是腐朽堕落, 什么是进步光明。在阅读的快乐中懂得了辩证的看待事物,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懂得了珍惜和把握, “亡羊补牢, 尤未晚也”;懂得了愚公移山是种伟大的壮举。这一方面指导我们的言行思想, 一方面也能在学业上帮助完善我们的综合语文素质, 提升我们的文化价值, 这种积极意义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当然, 这里的积累既有基础积累, 含遣词造句、名句名篇等, 又包括语言实践运用的动态积累。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名句名篇和艺术表现手法, 促进作文教学是学习的又一个目标意义。众多优秀的古代散文, 还有些大篇幅的文学著作, “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征服了读者, 让人们汲取精神养料的同时, 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无限”。这些作品的内容、主题、语言表达、艺术技巧以及作者的情感观点等, 给读者有益的启示, 如果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进行智慧的具象化的解读, 让环境烘托、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比喻拟人、以小见大等常见而重要的表现手法能自然生动成我们个体的随心表达,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也就实现了它的现实意义。孟子庄子严谨的说理, 生动的比喻, 司马迁运用言行细节形象生动的刻画人物, 苏轼情境交融的表现技巧, 四大名著的各自斐然风采, 其中人事, 写法之妙, 美轮美奂, 每每让人津津道哉, 欲说难休, 言尽意远。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物, “要在‘为何’的思维空间中引导学生用有效的东西去填充”。这“有效的东西”, 不妨就是这些作品中的感人或发人深思的人和事, 以此来提高我们写作的思想性。“它们对于完善学生人格,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提高其写作的思想性大有裨益。”作文字里行间有了这样涌动的精神内涵, 我们的文字会逐渐摆脱肤浅幼稚, 变得内涵丰富和深刻大气, 阅读的感觉会平添许多深厚而满足的味道。有多少名句以不朽的生命力为人称道, 久用不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孟子)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它们赋予人生力量, 让我们体验到创作的快感, 激活我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 这也是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一项意义。
作品意义 篇5
主要摘要;
丑是与美对立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丑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它常引起人们的心理抗拒和情感排斥,从而被排除于审美视野之外,不为审美心理所容纳。它是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但是,现实中的丑却可以成为艺术对象,现实丑就能转化为艺术美。事物本身的“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作为艺术形象却具有了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同时,它能使人认识到这种否定性的本质,便具有了审美认识的作用。关键词;丑,审美,生活丑能转化为艺术美,是由艺术创作的特性所决定的。艺术家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将丑真实地展示出来,就体现了合规律性的“真”;同时,进入到艺术殿堂中的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便从反面肯定了美,又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并且,由于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生活丑在艺术上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因此,当生活丑进入艺术意境,就会蕴含生活丑本身所无法包含的审美意义。这是一种以其艺术性的存在否定其自身现实存在的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震颤,产生强烈的美感,即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比如说: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欧米哀尔》欧米哀尔是个年轻美貌的妓女,风流一时,当她衰老时,过分的纵欲和摧残使她尝到了苦果,欧米哀尔弯腰踞坐着,无力地低垂着头,绝望地看着自己那曾经饱满、灵巧的乳房,富于弹性光洁的腹部。而今一道道皱纹布满僵硬的身体,四肢如同冬日里的朽木,支撑着衰老的生命。昔日的生命活力,如同逝去的岁月永不再回。虽然第一眼看来那仅仅是一个老妇的雕像,可当它成为一件艺术做品时,其中却蕴含美的意义。
通过艺术家的各种艺术手段与表现形式,艺术实现了现实生活之中假丑恶向艺术美的转化,从而化丑为美,扩大了人的审美范围与审美对象,有助于主体通过艺术来认识和把握世界。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所谓的丑,可是有知道那是对生活中真实的美的再现了,正因为有了欧米哀尔以前的那种美那种风流,当岁月流逝,看到艺术作品的欧米哀尔时,是不是先是惊讶,然后了,那就是对这个惊讶的思索吧。这个时候你就体会到它的美了吧。突然发现是丑让美更美,美的更深刻,美的更刻骨铭心
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自然中认为是丑的,在艺术上可以是非常美的,艺术美是可以表现丑的,罗丹:“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只要它充分表现自身的性格,这种丑要比粉饰的甜蜜要美得多。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和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在欧米哀尔的雕像中,罗丹尽情使用着造型的语言,大胆淋漓地描绘了一个衰老的生命体。她是一个接近生命终极的活脱脱的血肉之躯,带着无尽的生活遗憾,在残然的寂寞中无奈地等待丧钟敲响。
其次,艺术的化丑为美必须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欧米哀尔》这座雕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以前的那种兴起一时的美,与她渐渐被人遗忘以后是的那种老形成强烈的对比,对比性原则体现了事物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选择,有选择才有所得的普遍原理。在美丑对比中,艺术会产生美的增值效应,让人感觉不那么单一。
通过揭示社会的丑,用精湛的技巧创造出的丑的形象来体现独特的构思美。艺术美是艺术家自由自觉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将社会美和自然美纳入心灵,用情感去冶炼它,用想象去完善它,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趣
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谈片 篇6
一、作品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新课程的建设从当今意义上讲是比较开放和颇具活力的。现在的阅读教学,人们大都比较保守,总以为学生能感悟的与教师所设计的乃至与资料所讲的吻合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不谋而合就满足了。很少给学生创新感悟的机会,学生也就很难感受到文学作品更多的有益启示。学生对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就局限在那么点点滴滴上,怎可去接受到更为广泛的启示教育呢?譬如,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感悟汉乐府中的《木兰诗》,老师常常让学生感悟花木兰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都从花木兰的赫赫战功上去感悟其民族女英雄的形象,学生也只能接受到花木兰英勇无比的启示。殊不知花木兰就仅仅如此?假如老师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多视角解读文本,多给学生阅读思考感悟的机会,如果学生能够围绕“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去挖掘出木兰的柔情美,学生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英雄的雄壮美,而且还包涵着英雄的柔情美;如果让学生围绕着“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学生所感悟出来的就是极为地道的柔情美。当学生能感悟到作品诸多表现木兰的柔情之处时,那学生所受到的有益启示将会更加的广泛,就不仅仅能感受到木兰的“忠”,还能感受到木兰的“孝”。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感悟,我们必须多去思考,让课堂教学出现那么许许多多的“哈姆雷特”,哪怕就是半个甚至就是很小的“哈姆雷特”。
二、自主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我们似乎是在过多地怀疑学生创新感悟的能力和水准,我们也似乎在比较多的保护着自己的面子,担心自己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而不能自拔。殊不知,这样的阅读感悟给学生怎样的结果,说不定就完全可以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要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产生并获取有益启示,还必须思考学生自主可能的创新感悟之处。当阅读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学生就完全可能有创新感悟的地方。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生的感悟就是那样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有学生说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品中的“我”。是“我”看到于勒的身世是那样的悲惨,是“我”看到于勒的生活是那样穷困,又是那样的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我”不去抱着对于勒的同情,能够去看到这些?所以,学生有板有眼地这样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同情的,我们必须去同情所值得同情的人们。”还有学生说:“于勒很值得人们去同情,说他是败家子,对其是很不公平的。一个人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思想,不完全就是其本身的责任。对一个人,对一桩事儿,需要作比较客观的分析。如果菲利普夫妇不是那样的对待于勒,于勒也就不会完全这样。”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不能只局限于教参,应多思考学生自主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重视并激励学生自主产生的言之成理的创新感悟。
三、合作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有益启示,是由语文课程之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着其学科课程的教学需要把握住这样的教学真谛。我们必须思考的是,一个人的智慧是极为有限的,一个学生的智慧就更有限了,现在的初中学生是那样的封闭,阅历那样的贫乏,对文学作品所能产生的有益启示也就显得极为有限或浅薄了。因此,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有益启示极需要学生去进行相互间的合作。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其中就涵盖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互为作用和互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三者也是缺一不可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提倡学生间的合作,需以自主为基础,需达成探究的目标。学生之间的合作,不能去做表面文章,应当去做比较实在的事情,形成课堂学习学生比较真性的合作。对学生的合作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也不应当就完全需要去搞小小组或者就是小组之间的合作,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阅读感悟所生成的资源去让学生合作探究,也是促进学生受到文学作品有益启示的较好途径。如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学生对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到哪些有益启示,经过学生广泛阅读和充分合作后,不仅仅意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且意识到诸葛亮的赤诚衷心,更为主要的是意识到《出师表》的文学地位和价值,还有学生产生如此之感悟,自身的写作也完全必须写出对人们有影响的文笔来。
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谈片 篇7
一、作品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新课程的建设从当今意义上讲是比较开放和颇具活力的。现在的阅读教学, 人们大都比较保守, 总以为学生能感悟的与教师所设计的乃至与资料所讲的吻合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不谋而合就满足了。很少给学生创新感悟的机会, 学生也就很难感受到文学作品更多的有益启示。学生对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就局限在那么点点滴滴上, 怎可去接受到更为广泛的启示教育呢?譬如, 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感悟汉乐府中的 《木兰诗》, 老师常常让学生感悟花木兰的“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都从花木兰的赫赫战功上去感悟其民族女英雄的形象, 学生也只能接受到花木兰英勇无比的启示。殊不知花木兰就仅仅如此?假如老师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多视角解读文本, 多给学生阅读思考感悟的机会, 如果学生能够围绕“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去挖掘出木兰的柔情美, 学生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英雄的雄壮美, 而且还包涵着英雄的柔情美;如果让学生围绕着“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学生所感悟出来的就是极为地道的柔情美。当学生能感悟到作品诸多表现木兰的柔情之处时, 那学生所受到的有益启示将会更加的广泛, 就不仅仅能感受到木兰的“忠”, 还能感受到木兰的“孝”。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的阅读感悟, 我们必须多去思考, 让课堂教学出现那么许许多多的“哈姆雷特”, 哪怕就是半个甚至就是很小的“哈姆雷特”。
二、自主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我们似乎是在过多地怀疑学生创新感悟的能力和水准, 我们也似乎在比较多的保护着自己的面子, 担心自己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而不能自拔。殊不知, 这样的阅读感悟给学生怎样的结果, 说不定就完全可以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 要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产生并获取有益启示, 还必须思考学生自主可能的创新感悟之处。当阅读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 学生就完全可能有创新感悟的地方。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 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 学生的感悟就是那样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有学生说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品中的“我”。是“我”看到于勒的身世是那样的悲惨, 是“我”看到于勒的生活是那样穷困, 又是那样的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我”不去抱着对于勒的同情, 能够去看到这些?所以, 学生有板有眼地这样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同情的, 我们必须去同情所值得同情的人们。”还有学生说:“于勒很值得人们去同情, 说他是败家子, 对其是很不公平的。一个人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思想, 不完全就是其本身的责任。对一个人, 对一桩事儿, 需要作比较客观的分析。如果菲利普夫妇不是那样的对待于勒, 于勒也就不会完全这样。”因此, 我们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 不能只局限于教参, 应多思考学生自主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 重视并激励学生自主产生的言之成理的创新感悟。
三、合作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李清照后期作品的思想意义 篇8
易安词后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爱国怀乡的主题多次体现在作品中, 表现了词人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李清照后期, 因靖康之变、国破、家亡、夫死, 一方面她悲痛个人幸福生活的毁灭, 同时, 更感慨故国旧家的沦陷。虽然是一名柔弱女子, 然而她却对理想有者执着的追求, 例如《渔家傲》一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 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南宋统治集团苟安一隅, 不求收复中原, 易安的亡国之恨不能得雪, 流离之苦不能解除, 她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只能在梦中实现, 于是便有了这首《渔家傲》。这首词隐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就像词中所表现的那样, 虽然“路长”, 虽然“日暮”, 但是她却依然保持着“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执着。
李清照具有极高的爱国热忱, 看到国势日非, 山河残破, 朝廷不思收复中原, 她忧心如焚, 于是在无数个“风柔日薄”的清晨, 在无数个“归鸿声断”的黄昏, 爱国怀乡的愁绪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诗人痛苦的心。抚今忆昔之中, 一篇篇凄婉哀绝的词, 抒发着作者彻人心骨的亡国之痛。“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菩萨蛮》) ,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采桑子》) , “未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 (《蝶恋花》)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武陵情》) ,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宋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 等等, 全都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而那种思国怀乡的绵绵愁绪, 殷殷乡情, 并非李清照一个人所独有, 而是宋朝人民的共同心声。
《永遇乐》元宵词是李清照晚年词作的力篇:
“落日熔金, 暮云合壁,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合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招。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凤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这首词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展现了一幅今昔对比的画画, 抒发了作者饱经忧患后悲哀的心情。词中追怀“中州盛日”的元宵景象, 极力渲染“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的幸福往事, 更加衬托出易安对中原的眷念不忘和今日生活的孤苦凄凉, 而最后以“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作结, 则愈见悲凉, 它将故国之思与思家之痛深沉地表现出来。
《武陵春》一词, 同样带有浓重的时代气息: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李清照寄居金华时的作品。民族敌人的侵略, 威胁着国家民族的安危, 也威胁着个人的生死存亡。在这样的时代, 凡稍具有国家民族意识的人, 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李清照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社会斗争, 但还是有政治见识的, 对当时的现实还要发表意见。另一方面, 她又是无辜的“暮年嫠妇”, 有着深沉的个人身世之感, 所以她这首词就不是无病呻吟了, 同样也包含着家国之恨。这首词写的“物是人非”也就是指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等种种苦难。而正是由于金人的残酷侵略, 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 给作者造成了这样多的不幸, 所以在哀愁痛苦填胸臆, 不得不抒发自己的情怀时, 易安才写下这首词, 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 李清照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易安词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词中爱国怀乡的主题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为一名女词人, 这是十分罕见和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徐培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
[3]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弓宝安.《宋词三百首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5]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山西教育出版社.
影视作品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篇9
一、应用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是十分活泼、好奇、好动的,因此历史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比较沉闷的学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会很浓。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曾经探索过无数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结果发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应用感到兴趣盎然。因为影视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声光效果、听觉效果,甚至还有很多故事情节,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热情。比如《走向全盛的唐朝》这一章有一节的内容是《女皇武则天》,在讲这节内容时,笔者播放了范冰冰版《武媚娘传奇》中李治和武则天登基盛典的片段,仅仅通过这个登基盛典,就可以体会到唐朝的国力昌盛和君王威严。
二、应用影视作品可以巩固学生知识
历史有很多的年份、事件、人物等,学生记忆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一些通过想象获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以记忆与理解。为此,可以应用影视作品,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视听结合的影视作品来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起来。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背景与中国所处的地位不了解,对于鸦片泛滥的危害也是毫无概念,因此鸦片战争在学生心中没什么印象。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纪录片《中国近代风云录————鸦片战争》的片断,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实物资料介绍了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英国,战争期间的中英战况以及战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同时,笔者结合录像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鸦片战争的后果。这样,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通过思考问题不仅很快地掌握了该节的主要知识,认清了当时的局势,了解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过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能够准确地回忆有关知识,效果非常好。
三、应用影视作品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历史课本的知识是一个平面化的知识构成,偏于理性和知识性。但历史应该是一个感性的、具有丰富思想内容与情感的学科,应该成为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思想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载体。但单靠历史教材是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的。为此,教师应该拓展历史教学途径,以多种方式来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片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笔者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相关内容时,学生的反应十分漠然。为此,笔者播放了纪录片《历史的见证之血洗北京》。在这部纪录片的片段中,八国联军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实施了血雨腥风般的屠杀。学生一边观看八国联军的罪恶行径,祖国生灵惨遭涂炭,一边听着耳边低沉而又悲痛的音乐和讲解,他们握紧了拳头,瞪大了眼睛,激起了对八国联军行为的愤怒与仇恨。笔者在播放完纪录片之后,将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国庆大阅兵的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到了我国现在的兵强马盛,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这之后,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同学们,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弱肉强食的必然。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国富民强,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外国的侵略和欺辱。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强盛起来了,我们依然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被激发了起来,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以建设伟大的祖国。
作品意义 篇10
当前中学课本收录的鲁迅作品有《一件小事》《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药》《祝福》《阿Q正传》等作品。有的到了大学, 接触到的鲁迅的作品更多了。这些作品其中的每一篇, 学生学习过后都会终生难忘。当代青年从鲁迅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鲁迅作品也启迪着青年的成长。粗略分析, 鲁迅作品从以下几方面对当代青年成长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帮助青年冷静地判断事物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 鲁迅是爱护青年人的。鲁迅对青年寄予很大的希望, 教育青年遇事要沉着, 避免不冷静的行为。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针对“二·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爱国学生流血牺牲的事实, 鲁迅写道:“时间永是流逝, 街市依旧太平,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我总觉得很寥寥, 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更何况是徒手。”鲁迅是肯定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的, 因而写了这篇文章。鲁迅也为青年学生的安全着想, 希望可以保护青年学生的生命。
爱国的行为, 我们是要支持的。一些不利于大局的行为, 青年也要学会冷静地判断。每当社会问题敏感的时期, 或社会思潮出现问题的时候, 总有一些青年不能明辨是非, 不能认清大局, 盲目冲动。这些青年, 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峰, 冷静地审视所面对的问题, 然后作出理性的选择。
二、帮助青年更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的作品不少是揭露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 如《祝福》里的祥林嫂, 受到封建社会“神权”“夫权”“族权”多重压迫, 无论她怎么抗争, 都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最后在人们新年的“祝福”的氛围中, 悲惨地结束生命。看了鲁迅的作品, 尤其看到他笔下主人公悲惨的结局, 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似乎有点酸楚的味道。正是这种酸楚的味道, 使我们对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引导青年深刻地认识知识分子
在鲁迅作品中, 知识分子是一个突出的主题。知识分子是时代的先锋和桥梁, 同时又具有各种严重的弊病与缺点。鲁迅对一些知识分子寄予很大的同情和希望, 同时又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怀旧》《孔乙己》里的主人公, 他们是被“四书”“五经”吃空了灵魂的末代封建知识分子的下层, 那么迂腐、愚昧、空虚、受欺侮而仍不掩其善良的牺牲品, 鲁迅是用一种嘲讽而又同情的眼光看着他们灭亡的。当代青年大都读过鲁迅的《孔乙己》, 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在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 人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迂腐和精神上的被戕害。
鲁迅对个别拿着软刀子的知识分子, 毫不留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作者对反动文人的造谣中伤极其愤怒。“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 鲁迅对作为用钢刀的帮凶的少数知识分子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毫不留情地鞭挞。
四、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写的是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子君受娜拉出走的启发, 冲出家庭, 和涓生在吉兆胡同同居, 这在当时, 思想是很前卫的。但好景不长, 涓生被教育局辞退, 靠译书维持家庭生活, 最后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 爱情也失去附丽, 而子君眼光局限于小家庭, 变得越来越世俗, 涓生最后意识到他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 爱情已不复存在。不说吧, 即是“安于虚伪”, 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 最后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整个故事以悲剧结尾, 给读者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当代青年盲目恋爱的不在少数, 也有一些以悲剧结束。爱, 盲目的爱, 将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这在当下的青年中很常见。人必须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青年应多从如何生活, 如何提高生存的本领方面多考虑。否则, 不学无术, 盲目恋爱, 试图从爱情中找到人生的寄托, 这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啊。
五、认识国民性弱点, 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阿Q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 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 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 他永远是失败者, 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或根本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 沉醉于没有根源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有时自轻自贱、自欺欺人。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 鲁迅《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当代青年从中应受到启发, 要勇敢地剖析自己, 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以利于自身的进步。
作品意义 篇11
一、对舞蹈表演的启示
上个世纪还不时兴编舞的八十年代初期,赵明作为舞蹈演员的同时也开始了他自编自跳的舞蹈创作生涯,例如早期的《青春》,还有1986年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创作一等奖的《囚歌》等。他将前沿的创作理念与自身扎实的基本功底、强烈的表演意识和清晰的舞台概念融合,成功地做到从演员向编导的转换,并站在“演”的角度来创作、调整作为“导”的思路,而非权威地将“导”架空于“演”的层面之上。基于这一点,赵明深有感慨:“在排练中,因为我是演员出身,所以我觉得只有自己将角色的感觉做出来,才能传达给演员,自己对角色的感觉是最准确的。”因此,年轻的舞蹈演员同样应多接触不同舞种,不能以专精单一的舞种来占据舞台的一生,因为掌握舞蹈语汇的多寡决定着演员在表演上不论是对动作的支配还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否能够丰富多彩、娴熟自如的基础。作为一名由演员转型的编导,赵明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驾驭动作的能力。他的动作往往不仅变化多但富有层次感,柔韧细腻而不失流畅,还注重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空间感。
二、对舞蹈创作的启示
至今为止,赵明的舞蹈作品屡获大奖,并由于长期的积累赢得了固定的观众群。他之所以能够于21世纪在导演群中脱颖而出,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接受美学角度
接受美学是一种注重观众审美接受和审美经验的方法论,强调观众的接受主体性。“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曾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以法国哲学家萨特的话即为“世界万物只是因为有人的存在,有人的见证,有人的唤醒,才显示为一个统一的风景。因为有了人,这颗灭寂了几千年的星,这一弯新月和这条阴沉的河流才得以在一个统一的风景中显示出来。”[1]而一部文艺作品的价值的确立同样如此,其最终完成是在“三度创作”——观众欣赏之后。作品务必得“经过‘人’的不断体验和阐释,它的意蕴,它的美,也就不断有新的方面(或更深的层次)被照亮、被揭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意蕴’和美,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的显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成的过程,”[2]然而,“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了见证者,而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状态之中。”[3]正如作品失去了观看者,就不能被称为“艺术品”,而仅是编导自己实验的一项未完成方案。
赵明作品的成功源于他突破了长久以来编导站在自身立场看问题的惯性,以审美者的心态和眼光去捕捉能将日常生活素材转换为舞台艺术的在表达方式方面的亮点,并通过舞蹈艺术能符合人类心理审美时空的“超越性”(“在审美心理时空中,主体可以超越和突破客观时空的束缚,‘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4])、“有机性”(“审美心理时空则是可由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无意识欲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复合时空表象。形成一种有机(富有生命的)的‘时空意象’,从而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5])和“互渗性”(“在审美心理时空的统一结构中,空间感向时间感的生成或是时间感向空间感的转换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6])等优势,把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解构成超越观众审美意象与愿望的结果。编导赵明将自己对审美心理的认知融入进舞蹈创作手法当中,例如《红楼梦》贾府没落的表现形式既是真实叙述了这一事实,又仿佛仅是宝玉绝望之境的一场梦魇,编导在此将舞台叙事的空间感向时间感凝聚,以带入观众的审美心理时空向主体的心灵纵深方向沉淀,从而提升作品所具备的审美高度。“如果艺术是享受的话,它不是对事物的享受,而是对形式的享受。形式不可能只是被印到我们的心灵上,我们必须创造它们才能感受到它们的美。”[7]赵明舞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平凡而生活化的事迹(或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学题材),“在英雄主义中增添常人之心和近人之情、在备战状态下演绎新的故事、在‘爱’的意识中灌注人类意识,”[8]只有当“表现动机的制高点自然上升,才有可能俯瞰到更真实、更复杂、更幽深的人类情感世界的状态。”[9]因为观众今天对于审美“更追求重重交织、‘欲说还休’式的矛盾情感,追求意味深长的、百感交集的体验。”[10]正是他这种复合的情感体验让观众获得审美愉悦,起到了恢复观众对舞蹈欣赏对象的艺术感觉以及对本我自性重塑的作用。可以说,观众所认可的赵明舞蹈作品之“美”是因为它符合了“美是历史的范畴”这一原则,审美者把这些所欣赏的“美”的作品“作为一种本真话语,是对存在显现的本真的领悟,是穿透人的历史的诗性启悟,更是通过艺术家而敞开圆融的生命,在意义匮乏中寻找拯救语言的救赎之途,最终把自我带入存在的澄明之境的一个真正宗教式的对话与超升。”[11]赵明作为当代舞坛主流的中坚力量之一,对比同类型编导,他有着胜于张继刚作品动作上的飘逸感和流动性,胜于苏时进作品形象上的亲民感和现时性。逐渐引领着审美方向。从而在这个时代建立起极具个人艺术风格的审美坐标。
(2)市场经营角度
古人云,民族、社稷,以舞见兴衰。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是舞蹈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相较于中国当代艺术现状,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剧团导演胡恩威认为,“西方文化体制有分工,艺术、商业、学术这个三角形是互动的。艺术就像一个试验探索,不需要市场功能,它的目的是为艺术而艺术,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变成商业,有很多不同的元素来决定市场是怎么样的,而学术就是研究艺术的现象来得出一些分析和批评。这个三角是西方文化体制最基本的概念,为什么西方文化越来越强,就是因为这个三角形长久以来的良性互动。”[12]自市场经济时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在受到西方国家强烈冲击的同时,许多领域在自身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情况下又被这股洪流冲击得人云亦云,在艺术的市场方面,各国的“文艺生活究其存在方式而言已经较大程度地显现为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这意味着我们与文艺的基本存在关系已经事实上发生了改变,因而文艺在人类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存在形式、存在价值乃至存在过程也就相一致地要发生改变,”[13]而这种改变导致了包括舞蹈在内的一切艺术行为都与商业市场接轨。就舞蹈艺术而言,形成了舞蹈创作向舞蹈生产、舞蹈欣赏向舞蹈消费、舞蹈作品向舞蹈产品化的三种转变,将曾经用以提升人类自性的艺术文化逐渐导向具有商业功利性目的的娱乐产业,而国内又缺少国外那种可以相互牵制的“良性互动”机制。
在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现状下,赵明选择“既不颠覆,也不重复”,既不放弃市场去绝对关注自我,也不完全以市场的喜好为轴心来大力改变自己的创作方式和理念。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民俗文化占据着整个国家主流文化的绝大部分,对于这一点,赵明表示每次导演一场大型晚会(例如“世博会开幕式”、“春节联欢晚会”等)都要融入到俗文化的环境中。但矛盾的是,舞蹈事业又是如此神圣高雅的艺术,因此处于这种“夹缝”中如要保持编导的独立性与纯粹性,就要努力去寻求其妥协、遵循的方式,尽力达到不失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的本质。不仅是针对舞蹈艺术,做任何一件事情同样如此,但难度也就在此。因为实际上,超前感的艺术和现时性的市场是绝对矛盾的。在进入创作的阶段,赵明往往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审美界限,而在创作的过程中则会完全专注自己的意识了。
赵明的作品能够符合市场的运行机制,与他本人来说有三个主要因素:首先,他关注编导心灵的“纯”度,要求编导应以完整的生命投入和生存体验的姿态融入创作的情境和过程,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的真挚的程度对艺术感染力的大小的影响比什么都大。观众、听众和读者一旦感觉到艺术家自己也被自己的作品所感染,他的写作、歌唱和演奏是为了他自己,而不单是为了影响别人,那么艺术家的这种心情也就感染了感受者。”[14]赵明对于舞蹈艺术品质的追求,强调除了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外,更务必要拥有一定的境界才能用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升华之。其次,他关注欣赏之于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在整个人类的文艺生活中,欣赏乃是最美妙也最富于人类普遍意义的精神活动,欣赏过程中的诗性领悟、神话性想象和审美性体验使得个人生活充实而且升华。”[15]赵明以作品中的“诗意”无声地抵制着因消费需求变化而引起艺术创作方式变化所造成的舞蹈艺术在人类生存中的功能和价值所发生的改变,并且获得了极大的赞同。第三,他关注编导自身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程度和对创作上独立精神的坚持,“艺术品之所以会有特别的本体论地位,是因为在作品存在情境中文艺的诗性、神话性和审美性构成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独特吸引,这种吸引往往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地缘文化、时代境遇和个人身份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与人类的终极关系存在关系。”[16]从赵明的作品了解,舞蹈创作离不开本体,更不能局限于本体,不论是创作历史题材还是当代题材的作品,既要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构作品,又要择取适合于中西舞蹈文化的“大审美”眼光,但由于演绎的是中国文化题材,因此就还要落实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古雅的精神及气质上。赵明作为一名编导,在纯艺术向艺术生产、艺术消费转变的今天,他针对舞蹈创作本体的认识和定位原则实际上是维护着艺术应于“创作”与“欣赏”而非“生产”与“消费”的本质。对他来说,舞蹈是自己热爱和尊敬的事业,同时更是一种现实世界的隐喻,一种言说的方式。他将舞蹈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不断地了解国际舞蹈的最新信息,不断充电,以保证自己的作品与观众的审美发展对位,与国际潮流接轨,实现真正让中国的舞蹈具有很强的文化感和时代气息。自《囚歌》、《走 跑跳》等经典作品问世以来,我们不无启示,身为编导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艺术创新眼光,同时还要具有远瞻艺术发展前景的眼光。“军队文化是新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军队舞蹈也在不断地拥有发展自身文化体系、军旅舞蹈美学的可能性,在这样的一个起点上,谁先深入思考体验生活,谁先占领艺术创作领域的先机,实际上也就占领了这个艺术创作领域的话语权与原始股。”[17]
(3)生命美学观角度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说到:“舞蹈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幻想,一个‘各种力’的王国,在那里,发散着生命力的纯想象的人们,正通过有吸引力的身、心活动,创造了一个动态形式的整体世界。”[18]编导赵明就是通过“各种力”的动态形式建立了自己的舞蹈王国,他对作品动作设计的细微把握从动作属性、动作质感、动作情感乃至动作的本体之美层面,完全实现了融“身体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三种美学形态于一体的生命美学观。不论是军旅题材还是历史、文学题材改编,赵明的舞蹈作品始终向观众传达了一个共通理念——“舞蹈懂得灵魂的公正,它运用为‘诗’服务的艺术鉴赏力,而不是将杂技误认为是艺术。”[19]
赵明通过作品向人们展示舞蹈艺术对于人类生命自由表现的意义,以自身的感性生命为出发点,以舞台角色的整个人生乃至现实世界中的生命元素为宏大的叙事场,教导年轻的编导如何在舞蹈的国度中“自由地实现自由”(马克思语)。更确切地说,其作品所体现的生命美学观是“弱化了物质性存在的力,超越了感性生命力,它以精神生态力潜入肌体和灵魂结构中,融合、组合人的内在的、多样存在的生命机能,从而形成内外机能的生态关联。”[20]而这种透过作品所反馈的信息,我们称之为人文力。因此,从他的作品当中能够体会到他所关注的人内在心灵的和谐,遵循生命美学的原则,艺术还应该是“导入平和境界的窗口,而不应勾起人心灵的欲望,引导人心灵的不安、竞争、角逐,这些机心都从赵明的舞蹈创作中悄然荡去。”[21]综上所述,纵观赵明的创作历程,其“如诗如画的艺术生态审美之途,也是演替着生命节奏的逻辑之途。”[22]而他的作品也将顺着这道“逻辑之途”上升为对生命共同体的审美观照,必然获得大众的推崇,形成一种炙手可热的现象。
社会经济的发展未必与艺术的步伐时刻同步,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下的快节奏生活,造成人们一切尊崇“效率”的行事风格,让人很难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对于艺术创作者同样如此,多数人已逐渐将创作当成一门职业和技术,而非事业和艺术。如今,舞蹈界赛事每年不断,作品如潮,但佳作难求,社会的影响力仍旧较小。“虽然舞蹈界也有自己所谓的‘精英’,但舞蹈编导一直很难以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形象确立身份认同,这应该是舞蹈编导们严肃思考的文化观念的问题。”[23]当赵明的舞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时,说明该现象既定位又指明了当代舞坛主流的价值取向——反映我国舞蹈界和广大群众“比任何时期更渴求人性的回归和精神滋养,”[24]同时也反映了赵明作为编导,他对时代走向的总体把握和艺术发展趋向的敏感性。21世纪的今天,社会“倡导个性的自觉性、反思性、超越性,时代向我们每个舞蹈创作个体追问自己言说和表达的意义。”[25]年轻的职业舞蹈编导更应澄明心境,“感应时代变迁而生发的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命运三者关系的思考、探索和实践,”[26]承担起维系和发扬各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任。
结语
爱默生说过:“人的性格是比智慧更高一级的,思想是一种机能,而生活却是产生机能的母体。”生活的经历是任何一位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的基石,这些经历可能很平常,也可能很戏剧化——成为人生历程中的新起点。当普通人可以掠过事物表面仅享受“现成之美”时,艺术工作者却“一定要具备洞察力:要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同时还必须是个魔术师:能够让别人看见自己不用看,但确实看到的东西。”[27]赵明的舞蹈作品在当下深受年轻学子的喜爱或被列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排练的剧目,他的艺术理念和为人更对年轻人产生一定影响,而这些成果所带来的影响对舞蹈表演、舞蹈创作领域产生了启示的作用(尤其是后者),而这些启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注释
[1][2][3]叶朗.美在意象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248。
[4]童庆炳,程正民.现代心理美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572。
[5]同 上,P575。
[6]同 上,P578。
[7]童庆炳,程正民.现代心理美学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41 转自于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P203。
[8][9][10]胡博.当前军队舞蹈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4):116-123。
【11】丁亚萍.艺术文化学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12】杨传敏.胡恩威:既有娱乐又有先锋——香港回归10周年[J/OL].http://nf.nfdaily.cn/nanfangdaily/zt/hk10/yuan/200706280069.asp,2007-06-28。
[13]王列生.文艺人类学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4][俄]列夫·托尔斯泰.什么是艺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P285 转自于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P440。
[15][16]王列生.文艺人类学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P285。
[17]李玉.结合赵明成才经历论舞蹈精英人才的培养 [J/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146c30100eyc5.html,2009-08-29。[18]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译).情感与形式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P209。
[19]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0]盖光.文艺生态审美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416。
[21]金浩.论当代舞创作中的文化机杼——兼谈赵明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2):1-6。
[22]盖光.文艺生态审美论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P438。
[23]慕羽.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P294。
[24]韩荞冰.舞蹈编导的责任:执着的警醒,冷静的创新——兼谈赵明成长经历之启示
[25]慕羽.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P294。
高中散文作品的诵读审美学习意义 篇12
一、基于诵读审美意义的范文选择
1.着眼人的文学素养和生活意趣的培养
阅读学生的散文,总觉得情感的抒发比较苍白。除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不够以外,还有生活意趣的缺失。语文学习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学生常常对生活熟视无睹,如果缺少了对生活的观察、对生命的感悟,根本不可能有灵动的文字,因为文字的生命力和鲜活源于写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体察,对生命的感悟和创造。因此诵读的选文应该起到能够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真谛,体会生活情趣的作用。只有热爱生命,才会悉心观察生活,乐于表达真切的情感。当然要能生动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长期的文学阅读的滋养。朱自清之所以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在于他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生活的意趣,否则诸如“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初恋的处女的心”“温润的碧玉”这样描摹感受的文字是不可能诉之于笔端的。每个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朱自清作品中表达出的生活的情趣在于他对生命本质就是基于生命最为尽情的爱的那份执著和朴素。这也应该是通过对需要诵读的文本的审美鉴赏告诉学生的。
2.体现散文文本创作的精髓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散文的意境和线索是作品内在的情感的表达和外在形式的显现,因此,诵读要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为目标。好的散文讲究意境。王国维主张“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选择学生诵读的作品一定是情韵深刻而丰富的作品。指导学生诵读,只有让他们领略了散文作品的意境,才能抓住把握作品的格调和灵魂,读出作者的情感。而把握线索的意义,对阅读的深入和指导学生写作都非常重要。
3.发挥散文写作的“例子”和效能学习作用
从泛读的意义上看,散文的阅读篇目的选择可以是宽泛的,但从范文学习的意义上考量,必须是精要的,要具备“例子”的作用。从高中散文学习上看,宜选择遵循“形散神聚”创作原则的散文。
散文线索的探究意义。散文线索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找出线索、理解线索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莫怀戚的《散步》在亲情、生命、使命上对人们都会有启发,但从散文的主旨上看,把握“散步中对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的散文线索,才能理解作品的意旨,理解作者对担负责任、对敬爱长辈的看重,才能理解作品清新和谐画面中那种神圣和凝重。有些学生写“散文”之所以不像散文,就是缺乏散文线索。
散文意蕴的学习意义。散文的美,主要体现在意辞美上,散文的意境需要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审美的情趣和格调。好的散文语言无论作者是浓墨重彩还是白描,一定是精心描绘而又自然流露的结果,这样的语言如“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因此从阅读鉴赏和诵读指导的深层次要求上看,对散文语言的学习需要下工夫,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品味和朗读。
二、基于对作品审美意义理解的诵读教学设计
1.诵读法的选择
有研究表明,单纯的朗读和泛读能够在人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我状态,进入注意力专注的状态,无意识的回路被打开。这种生理机能的反应对灵感、直觉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都有好处。
诵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是建立在读懂作品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声音,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手段。较之小学生,高中生不太愿意朗读,往往采用默读法浏览课文。因此,要培养高中生的朗读习惯,需要选择适合运用诵读法的作品,精心指导掌握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要让他们明白朗读的真谛在于作品是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因此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受到冲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读的工夫是以读懂作品为前提的。其实,不是每一篇散文的学习都要朗读,如果仅把朗读作为让学生开口读一读课文,学生是懒于读的,了无趣味的,也不可能发挥朗读的效果。因此,在散文教学中一定要精心选择适合运用诵读法教学的课文,而且教学中,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
2.诵读法的运用
诵读和审美鉴赏是不可分割的。朗读是一种技术,他需要停顿的表现、重音的处理、节奏的安排和语气的变换,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基础之上的技术掌握。反复锤炼的过程即是提高朗读技术和不断理解作品的过程,也是孰能成诵的过程,较之机械的重复,体现的是有意义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掌握学法的收效。朗读也是一门艺术,朗读中对声、势、力、韵的驾驭,就是在把握作品精髓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发声,将朗读者的感情完全投入到作品中,创造性地再现作者情感的过程。
师生运用朗读营造审美情境。首先教师范读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范读,是教师用朗读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对作品理解的程度,具有直观性、现场性和感染性,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其次,高中学生的朗读指导侧重在对作品内涵的深层次的表达和对需要学习的散文技法的体悟。如果师生的朗读能显示散文的意蕴美,给人以听觉的愉悦、情感的感染,甚至美的享受,那么从文字到声音,从作者到读者,通过语言媒介,经过文学审美体验,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诵读是基于文本理解的个性化表达。新课标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因此,高中生的朗读应以学生的个体朗读为主,整齐划一的集体朗读意义不大。从对学生阅读鉴赏上要求,要把握主旨、揣摩文意,准确是关键。而对于诵读,应该是尊重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按袁行霈所说“意境是作者主观意志情感与客观事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散文创作本来就是作者面对客观世界,驰骋想象的主观的情感世界的表达,因此诵读者面对作者再现的情景交融的世界,必然也要联系到自己的想象和独特的感悟用声音艺术塑造作品,因此,诵读不但对鉴赏有帮助,是培养语言力的重要方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蒋荫楠, 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7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52.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