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话题的作文:鲁迅之《呐喊》

2024-09-12

鲁迅为话题的作文:鲁迅之《呐喊》(精选9篇)

鲁迅为话题的作文:鲁迅之《呐喊》 篇1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这样的鲁迅,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更多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尽在yjbys作文网。

放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中学记忆,拿起鲁迅重读。

那个印象中有着坚硬的下巴,坚硬的胡子,冷峻的脸的战士鲁迅,变得温情起来,不再晦涩,仿佛能够与他坐近,慢慢倾谈。

社戏,让我看到他儿时的欢腾,看到一群泥鳅一样的孩子奔跑时露出的牙齿,玩耍钓虾时的认真。读到故乡的结尾,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同学齐声朗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忘了是和哪个班的同学共同读过,只是那朗朗的读书声,总在耳边萦绕。嘴里不自觉的读出声来,我躺下,听船底潺潺的水声……阿Q是很喜欢的一篇。药,白光,明天,读来虽有些沉重,也拉进了和作者的距离。

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

鲁迅为话题的作文:鲁迅之《呐喊》 篇2

一 《狂人日记》和《罗生门》的主旨思想

《狂人日记》的作者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大量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创作, 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 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在中国文坛上奠定了崇高的地位。毛主席曾这样赞扬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 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狂人日记》讲的大致上是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 陷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 对于周围的一切, 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 或怀疑有人侮辱他。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 取材新颖, 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 但很少直接评论, 而仅用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 便让读者深深地感觉到其丑恶性, 由此彰显出其高度的艺术感染力。《罗生门》讲述了一个被主人辞退的家将到罗生门下避雨, 在城楼上发现了一个老婆子在拔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卖钱, 在与老婆子的一番对话后, 最终放弃了武士的道义, 抢了老婆子的衣服, 选择去做强盗的故事。鲁迅和芥川龙之介的相同点都是以自己犀利的文笔, 来抨击自己身处年代丑恶的社会现象。

二 《狂人日记》和《罗生门》的创作风格的相似之处

这两篇同样是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品, 在着眼点、写作格调、写作背景、思想表达、人物刻画、语言特征上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现分析一下它们的相似之处。

1. 从作者的着眼点来看

两个故事都是以冷峻的笔法, 写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抨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 对麻木愚昧的国民的批判, 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在文中密密麻麻布满着“吃人”两个字。文中的主人公自己便是一个“狂人”, 就是患有精神病的人, 他大哥给他找大夫来看病, 他便怀疑大夫是“刽子手扮的”, 来开导他不让他多想乱想, “静静的养!养肥了, 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就连赵家的狗看他几眼, 他都认为“可见他也同谋, 早已接洽”。他甚至把医生嘱咐吃药的话“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 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 长期以来这个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 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都没有了起码的信任。作品中还有这样的描写“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用“吃人”来形容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文中的这些描写与鲁迅先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鲁迅先生在写《狂人日记》之前经历了很多政变。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二次革命、辫子军复辟, 感到了中国前途的黯然与沉闷。《狂人日记》充分体现了作者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而《罗生门》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现实环境有时会把深埋在灵魂深处最阴暗角落中的罪恶激活, 也是对社会动荡时期的人们的道德沦丧的谴责。在当时天灾人祸频频来袭的时期, 人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到处是饿死、病死的人, 活着的人也是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家将被主人辞退, 面对被饿死还是做强盗, 进退两难。当他看到老婆子为了生存, 拔死人头发做假发套的时候, 一开始还很愤怒, 但是听完老婆子的一席话, 他茅塞顿开, 名正言顺地抢了老婆子的衣服, 扬长而去。而那女尸生前也不是好人, 把蛇当成鱼干卖, 都是由于当时社会的灾祸造成的。从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其的不满, 比如:家将爬上楼梯以后看到“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

2. 从文章的写作格调来看

两篇文章都是以阴暗的格调来描写的, 反映出当时社会阴暗、压抑的现状。在那个时代黑暗势力沉重地压在人们头上, 封建社会的“仁义道德”, 统领着人们的思想, 人们很难得到喘息的机会。如:在文中开头便有这样的描写“今天全没月光, 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太阳也不出, 门也不开, 日日是两顿饭。”“黑漆漆的, 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当时的社会也是这样黑暗不见阳光, 作者的心也是这样低沉且压抑, 没有激情。作者透过文中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人物都是模糊不清的, “大门外立着一伙人, 赵贵翁和他的狗, 也在里面, 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 似乎用布蒙着”这样模糊的描写, 更加突出了当时社会的压抑和人们的思想愚昧找不到出口的迷茫。《罗生门》中也是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 阴霾密布, 淫雨绵绵, 杳无人烟的街道, 断壁残垣的废墟, 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 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这都是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在动荡年代, 整个平安京一片凄凉, 作者身处的时代是黑暗的, 当然绕着仆人展开的故事也是黑暗的。事件开始便是傍晚, 在原本热闹的门楼底下, 只有家将一个人在避雨, 无主的尸体也扔到门楼里面, 所以谁也不到这里来了。唯一的光明便是松明燃烧的微弱的火光。

三 《狂人日记》和《罗生门》创作风格之差异

两篇文章虽然同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写作背景却不同,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 中国社会一片动荡, 内忧外患, 民不聊生。而《罗生门》发表于一九一五年, 日本正处于大正时期, 日本作为协约国而坐收渔翁之利, 成为战胜国,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因此, 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渗入到国民中间。除了写作背景的不同, 两篇文章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现总结如下:

1. 从思想表达来看

《狂人日记》表现出的是启蒙思想, 是对封建礼教的抨击,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据鲁迅自己说, 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 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作者在文中写到“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 就大起来, 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 动弹不得”。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束缚之下, 思想只有被沉沉地压制住, 找不到突破口。《罗生门》写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灾祸的面前, 人们的贪婪、恶心一一展现出来, 人性的贪婪和人性的丧失。且人们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尚不自知, 拔死人头发的老婆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不干就得饿死, 也是没有法子呀!现在我干这个, 也不认为是什么坏事呀!”只是为了生存下去, 对死者也不尊敬。家将在老婆子的语言攻势之下人性中的善一点儿一点儿地褪去, 而恶最终占据了他的心灵, 抢了老婆子的衣服, 推倒她, 扬长而去。芥川龙之介自己也曾指出, 自己的所谓的历史小说, 就是以古讽今, 讽刺当时病态的日本社会。

2. 从人物刻画来看

《狂人日记》中的人物比较多, 有主人公, 还有他的哥哥们, 有一闪即逝的大夫, 还有赵贵翁和他的狗, 还有在路边嘲笑他的一伙小孩子。这些人的存在, 无一不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是《罗生门》里面就只有两个人物, 家将和拔死人头发的像猴子一样佝偻的老婆子, 还有一个用来做道具的女尸。仅仅用两个人的对白, 就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内心世界。

3. 从语言特征来看

《狂人日记》是以一个“狂人”的视角写出来的, 语言怪诞、离奇, 他总是认为本人在“吃人”, 偏离正常人的思维。他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 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 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 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而《罗生门》是以简洁、犀利的笔法, 贯彻到底, 上边的人物思维都比较清醒。拔死人头发的老婆子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而家将最后听了老婆子的话, 也从“被饿死”还是“做强盗”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抢了衣服离开了。

《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显著的风波, 但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鲁迅的成功, 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罗生门》揭示了人们在困境面前的无从选择。芥川龙之介是一个非常注重写作技巧且思维清晰的作家, 写出了颇富批判、讽刺意义的短篇, 被誉为“鬼才”, 甚至对鲁迅的创作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日]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99

[2]薛毅、钱理群.《狂人日记》细读[J].鲁迅研究月刊, 1994

呐喊鲁迅读后感作文 篇3

《呐喊》读后感

我第一次听说《呐喊》这本书是在很小的时候,当时经常听家人讲孔乙己的故事,但是当时忠于看寓言之类的书籍,几年后这本书就淡除了我的脑海......一直到初中学习了《故乡》《社戏》才又一次回忆起了这本书,学了《呐喊》自序后决定认真读一遍,可是直到现在才找到了机会,同学们好多都读过不只一遍了。

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给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孔乙己》与《药》。

孔乙己,一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小人物,明明处在社会的最下层但是却一心向往着贵族人的生活的专职骗子,被打断了腿,最终离开了大家。作者借写孔乙己这一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的人物形象,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作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描写众人嘲笑可怜的孔乙己的场面写的也是有滋有味,用众人的哄笑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文章不仅写出了孔乙己一个人痛苦的生活经历,也表现出了社会同仁的不同情,相反的却是取笑,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

《故乡》中的人们麻木,迷信的形象更是在《药》中被表现的完美无缺。《药》,我认为是这本小说集中最能令读者悲愤,同情的文章。什么“人血馒头”......听来就感到可笑,可是在今日看来可笑的事物在当时却成了可以治不治之症的良药,华老栓他有医不求信“馒头”,千方百计去找人血,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这些问题,什么“革命”“造反”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了。革命者被残害的时候,众人看热闹......都是因为长期在封建重压下生活的结果,他们一代人是这样,但是受残酷的封建制度的影响的国人可不只一代。

《呐喊》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呐喊》是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书中收集了许多我们所熟悉、津津乐道的文章,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藤野先生》一文是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即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所看到和听到当时一幕幕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景象为背景,文中较大篇幅叙写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如何的一丝不苟和对先生的欣赏,只是在鲁迅先生看来:学医只能医治身体上的疾病,而思想精神上的疾病不是医学所能拯救的。文章从一个侧面描述了鲁迅先生强烈爱国意识的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文中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依旧振聋发聩。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这篇文章遗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个“精神胜利法”的渊源,读者想必也能理解“自欺欺人”是如何的要不得!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读过的书中,只有它让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是其中的一篇文章。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写出了恐怖的封建压迫,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反对的呐喊!文章中只有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可以有权利拥有纯净的心灵,不被封建的教育而束缚,他很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故乡》也是其中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了两个故乡,一个是过去的故乡,它的美好令人向往。一个是现在的故乡,让人读过后十分的惊讶。

过去的故乡是一个美好和谐、以及快乐的世界,那里有鲁迅先生童年美好的回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还有有天真可爱的少年闰土,他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还有海边那五彩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五彩世界的。

然而现在的故乡已经变得衰败、凄凉而且是毫无生机和活力的,而以前充满活力的闰土也变得麻木。他辛苦麻木的生活着,而且变成“讲道德、守规矩”的人。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鲁迅先生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然而成年后的闰土在见到鲁迅先生后,对鲁迅的态度转变得很大,他的那句“老爷”更是让他们之间的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使他们之间变得陌生,将他们以前亲密的关系活生生的撕裂了。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平等的关系,那个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分离,丧失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温暖情感的世界。他们遵循一种传统的道德,它压抑人的生命力,使人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也使鲁迅先生和闰土无法继续他们纯洁的友谊。读完本书后,我很为他们逝去的友谊感到惋惜,同时也很庆幸,我们生活在新社会里,我们有最好的朋友,也不用身份地位与金钱来衡量友谊,人与人之间拥有着真挚的情感。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鲁迅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经过我们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经过了几代的国家领导,才走来来的,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中华民族更加强大!

《呐喊》读后感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了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一来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

没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却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懈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回头想想,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欣赏”和企盼,恐怕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不难看出,欣赏对人生是多么重要啊!

欣赏,是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欣赏之中,世界才能充满爱!

《呐喊》读后感

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呐喊》当居首位,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都能跃然纸上。《呐喊》是鲁迅先生经典小说集,更是中国的名著。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

曾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吗?我还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他们可供炫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曾记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作者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

《药》则体现出了一个民主的愚昧和无知。其中的环境描写似乎就是当时世道的黑暗程度与动荡不安。让人们深深地对自身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呐喊》中的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Q正传》。《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后还是被迫害致死。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在未庄,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他专做短工,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他还常为生计发愁……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发麻木愚昧。他的“革命行动”竟是去静修庵里胡闹。所以说,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了。这也是就中国人民的最大弊病。

鲁迅为话题的写事作文及点评 篇4

鲁迅反感朱安,有充分的理由。19接到“母病速回”电报,鲁迅匆匆赶回去,却发现家里一片张灯结彩,惊愕之余很快就明白了。他没有反对,甚至对家里人给他戴假辫子,也没有表示特别的不快。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切反对都于事无补。而朱安,一个过于平凡的绍兴女人,矮小,瘦弱,狭长脸,突出的额,小脚,不但毫不漂亮,连一般年轻女人的活力都几乎没有一点儿。虽然鲁迅不至于以貌取人,但我想当他看见母亲给了他这样一个“礼物”时,总不免有些寒心。如果朱安漂亮一点儿,哪怕就是像胡适原配江冬秀那样,对鲁迅可能也是个安慰。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当朋友向鲁迅打听成婚的事时,他自嘲地说:“是母亲娶媳妇,没有我的事。”婚后第二天晚上,他在母亲房里磨蹭,不想回去睡觉,后来干脆躺在书房里。婚后第五天,他就借口“不能荒废学业”,带着二弟周作人去日本了。

上帝的居心,有时真让人怀疑。像鲁迅这么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闯将,怎么偏偏会碰上朱安这么一个最守旧最庸常的女人?鲁迅也曾想和她沟通。有一次,跟她说日本有一种甜点,很好吃。朱安马上说,是的是的,我也吃过的。她可能太自卑了,急着要讨好这位“大先生”,反令鲁迅不快。那种甜点,不但绍兴没有,整个中国都没有的。鲁老太太还知道点外面的事,能看看新书报,她是一点也看不懂。当鲁迅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来了,小鸟一样在院子里喳喳叫,她一句话也插不上,只能静静地呆在自己房里。她的心里,真能像外表那么平静吗?

五四之后,风气渐开,郁达夫、郭沫若等与鲁迅一样饱受旧式婚姻折磨的作家,大多挣脱了束缚,开始了新生活。也有人劝鲁迅离婚,鲁迅肯定早就彻夜不眠地考虑过,但还是难以跨出这一步。鲁迅年龄比郁达夫、郭沫若大很多,受传统影响更深,不能像郁达夫、郭沫若那样放得开,估计这是一个原因。但他主要顾虑的还是朱安。按绍兴习俗,一个嫁出去的女人被退回娘家,就会被认为是被“休”了,家人的歧视、舆论的谴责将使她处于极难堪的境地,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将一落千丈。有些性格软弱的女人竟会因此而自杀。鲁迅显然是不忍把朱安推到这样一个境地的。在《随感录四十》中,鲁迅谈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婚姻:“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又不能责备异性,于是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这正是鲁迅伟大的地方。什么是伟大?能为别人担当起痛苦,就是伟大。郁达夫、郭沫若都是浪漫、潇洒的,他们的选择在当时情况下无可指责,但显然与伟大无关。

而“陪着做一世的牺牲”的,不仅是鲁迅,还有朱安。朱安这个女子,嫁给鲁迅实在是天大的不幸。她如果嫁一个普通的男子甚至就是村夫莽汉,可能也比嫁给鲁迅幸福。贫贱平凡的夫妻总还是夫妻,朱安与鲁迅却实在算不上夫妻。她曾向人诉苦道:“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说话,怎么会生儿子呢?”一个妇人对外人说出这样的话,内心的凄楚可以想见。她日常生活的中心就是侍候鲁迅的母亲,也真应了鲁迅当年的话:“是母亲娶媳妇。”与鲁迅相比,朱安更加不幸。鲁迅忍受了漫长的煎熬,最终还是等到了他的“月亮”——许广平;而朱安,却真的“做一世的牺牲”,陪伴她的,只有年迈的鲁老太太,迟迟的日光,夜夜的空房……

过着与世隔绝一般生活的朱安,并非真的心如枯井。其实,她一直在想着改善与鲁迅的关系,只是与鲁迅在人格、思想各方面差距实在太大,渐渐也就没有了机会。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并生下海婴,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房东的妹妹俞芳问她以后怎么办,她凄凉地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儿一点儿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读了这朴实而悲惨的言辞,我不禁泪下——一只蜗牛!我怜悯朱安一生悲苦的命运,更惊异于她对自己处境的准确体认——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对世界的感悟啊。哪一个文学家,就是鲁迅,也没有想到用这么一个比喻来形容朱安吧?朱安一生的苦难,只有自己知道,这个比喻,也只有她能想象得到。她没有文化,但她深知,她就是一只永远也爬不到墙顶的蜗牛。朱安因这个比喻而定格。如果把封建礼教比作一口深井,鲁迅和朱安都被困在井底,一点儿一点儿往上爬,鲁迅历尽千辛万苦,总算爬上来了,虽然遍体鳞伤;而朱安,永远爬不到头!

我止不住想,像朱安这样一个生命的诞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上帝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出荒诞得令人泪下的悲剧呢?我有一个看上去有点儿过于大胆的想法:鲁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朱安与许广平,若论谁对鲁迅的影响更大,不是许广平而是朱安。正是朱安,使鲁迅体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一个伟人的诞生,往往出于迫不得已。鲁迅文风的阴冷、偏激、滞涩,也与朱安这个背景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安成就了鲁迅。两个反差极大的生命体被捆绑到一起,激起巨大的思想和情感波澜,不和谐处被极端放大,化作鲁迅沉郁的文字和骇人的意象,惊现于世人面前。如果鲁迅一开始就为妩媚的“月亮”所笼罩,现代文学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这,就是朱安的价值。当许广平到鲁迅身边,鲁迅已经成熟,她看到的,是一个结果。

因此我又想,上帝也许是对的,在他看似荒谬可憎的组合中,包含着深刻的必然。朱安,也许是上帝特意安排到鲁迅身边的。这只小小的.在后院寂寞爬行的蜗牛,维系了鲁迅一生的沉重。

鲁迅死时,朱安在北京的宅院里设立灵堂,一身孝服,为鲁迅守灵。

朱安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人。在遗嘱中,朱安说:“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

这个愿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她被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村,仍然陪伴她侍候了一生的鲁老太太。

专家点评:

鲁迅的作品 呐喊 篇5

含义

鲁迅的“呐喊”的含义是想要借由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原因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写作背景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回国后,与几个人创立了《新生》,然在无鼓励甚至没有指责的境地下,先生感到了寂寞,心灰意冷起来。之后有人卷款逃走,也就趁这个时候回到家乡抄起了古碑。专心致志的研究,逃避着现实世界。一天,金心异(钱玄同)来了,看到他们抱着自己以前的希望与抱负,也就慨然奋战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鲁迅《我之节烈观》的说理策略 篇6

在文章的入题阶段, 鲁迅直截了当地指出表彰节烈的目的, 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鲁迅说道“世道浇漓, 人心日下, 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成为众人的叹息, 借此不但能针砭时弊, 而且还可以把自己排除在外, 显示出高高在上的旁观者的姿态。由“人心日下”这一命题, 人们想出了挽救的方法———“表彰节烈”。为什么人们得出这么荒谬的理论呢?这些人表面上打着救亡图存的口号, 为“表彰节烈”而奔走相告, 实际上是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与麻木———对时局变化的茫然无措。这些表面上权威、强势的人背后是愚蠢和平庸。面对社会时局, 他们是渺小无力的;但面对女人的时候, 他们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把自身的愚蠢与平庸转借到女人身上借此来消解, 获得一种麻痹自我的满足感。他们从女人身上去寻找自身的威严。鲁迅把“表彰节烈”看作是与人争辩地球是方是圆这类问题, 很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地球是圆的, “表彰节烈”是错误的、可笑的。这群人的目的不过是想把自己提拔出来, 出于人心日下之中。鲁迅由当前的社会现象起笔, 进而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入题阶段鲁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之中压抑着自己的不满甚至有些愤怒的情感。仿佛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对着少不更事的小孩子们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平和之中蕴含着力量, 但又有淡淡的哀愁不时地袭击着鲁迅的心。表明完自己的态度后就需要讲述道理或者运用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鲁迅走了另外一条路, 采用了归谬法来提出自己的质疑, 从而一步步击倒表彰节烈来救国这一观点。

鲁迅从三个方面来提出他的质疑。一是从“旧日的常识”方面来看;二是从“略带二十世纪气息”即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三是从人情观的角度来看。前两个方面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最后一个方面是从感性的角度出发。

从“旧日的常识”来看, 鲁迅从三个问题层层推进来证明表彰节烈的错误性。鲁迅先解释了一番什么叫做“表彰节烈”来救国———“女子死了丈夫, 便守着, 或者死掉;遇到强暴, 便死掉;将这类人物, 称颂一通, 世道人心便好, 中国便得救了。”这很显然是一个荒谬的逻辑, 但鲁迅不急于对这个定义下结论说它很荒谬。鲁迅以退为进, 首先承认了这个观点, 接着一步步提出自己的质疑击倒这个荒谬的观点。首先的疑问是“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这意在表明“国将不国”的现状并不是女子的错。由第一个疑问, 鲁迅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质疑:既然错不在女子, 那为什么责任却由女子来承担呢?这两个疑问不断推进, 不断深入, 且联系紧密。接着鲁迅将活着的女子分为三类, 第三类人是节烈与否未可知的人。鲁迅假设第三种人“虽然立志极高, 万一丈夫长寿, 天下太平。他便只好饮恨吞声, 做一世次等的人物”。表面上好像是在替第三类人打抱不平, 实际上是为女子打抱不平。鲁迅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说着一个可笑的假设, 故意造成表面意思与深层的、实际的意思错位, 产生一种幽默的美感。就像是真正的笑话往往说笑话的人一本正经, 而观众却被逗得前仰后翻。一味地大喊大叫的怒吼所起的效果并不佳, 只会让读者感觉作者的浅薄, 同时成为敌人攻击的对象。因此鲁迅采取了迂回曲折的方式。他在致《文学月报》 编辑的一封信写道:“我并非主张要对敌人陪笑脸, 三鞠躬。我只是说, 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论争’;倘在诗人, 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 而笑骂, 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 止于热骂, 而且要‘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幽默有时候就是一种迂回。从现代性这个角度, 鲁迅接着提出他的质疑。现代意识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此产生了民主与平等。然而伦理观念太重阻碍了平等的产生, 女人长期处于附属的地位, 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与平等的地位。鲁迅的第一个观点是节烈这事是不道德的。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意识形态。道德需要具备普遍性、可行性等特点。男人们提出要女人们节烈, 自己却不需要节烈。从主体上来看, 节烈的对象并不具有代表性。男人们一味地强调要女人们节烈, 那么男人们是否有这样的权力呢?现代意识强调人人平等, 既然如此, 男人们就没有权力要求女人们要节烈。鲁迅从不同角度, 每个角度又细分出许多个问题来提出自己的质疑, 从而很好地击倒了荒谬的逻辑。

鲁迅的一个个质疑像是炮火一般打得“表彰节烈”来救国这一观点千疮百孔。文章写到此疑问与解答全都结束了, 全文本也可以收尾, 但鲁迅却接着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目的在与为后文从人情观角度呼吁平等对待女性, 不再通过表彰节烈来救国蓄势。

在追溯原因的过程中, 鲁迅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追溯历史, 列举古代社会的事例, 想从源头找到答案;二是从文化角度上剖析。在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常当做陪葬品。汉唐时期国力强盛时不曾表彰节烈, 直到宋朝提出了“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这一观点。在国力强盛时期不曾有表彰节烈的行为, 却在国力衰败之时妄想靠表彰节烈来救国。汉唐的大一统帝国不是靠着表彰节烈而强盛的。“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观念流行的宋朝也并未因此而强大起来, 反而处处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欺压。为保证言论在社会上有更广的传播, 更加令人信服, 道德家们以道德为武器, 提出“崇圣”而高标准的人格追求。道德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人人不能幸免。道德家制定高标准不过是他们小群体的自我狂欢, 一种茫然无措的情绪压抑之下的自我陶醉。鲁迅在不断探究原因的过程中得出了“男子究竟较女性难惹, 惩罚也比表彰为难。”这一结论点出了社会的可笑性。女子是弱势群体, 更应该受到保护。而人们却刚好相反, 因为女子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就拿女子开刀。

鲁迅提出完自己的质疑以及探究了原因后, 接着又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前文的内容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去提出质疑, 去探究原因, “据事以类义, 援古以证今”, 让人信服。接着鲁迅又从感性的角度出发, 去谈人之常情———节烈很难、很苦且女子自身也不愿意节烈。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感, 触动人心, 有时候比理性的说教更有效果。女子节烈非但于自身没有一丝好处, 反而要为此做出巨大的牺牲。到头来不过被遗忘于历史的长河中, 或是成为人们酒足饭饱后的谈资笑料罢了。鲁迅也点出了不节烈女子的悲惨出境:“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 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 也就死在这里。”鲁迅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理性分析与质疑之后, 便回归到人的情感层面上。理性只能击倒对方的谬论, 使得敌人哑口无言, 却没办法做到真正的心服。要想改变节烈女子的悲惨处境, 单单驳倒谬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人们的思想意识没有发生改变, 那么还会有许许多多不节烈的女子死在“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从感性的角度出发, 唤起人们内心深层次的良心, 从而在内心的层面上理解不节烈的女子, 改变自身的看法。如此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理性的分析是破坏, 但单有破坏是不够的, 还需要建设。感性的呼唤是建设, 是一种柔情, 让人于心不忍。在文章的最后, 鲁迅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鲁迅虽然对这个社会的黑暗很失望、很不满, 但他时时刻刻都怀着一丝希望, 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因此在文章中的最后难免要呼吁一下, 表达自己的希冀。

鲁迅由社会现状入题, 采用归谬法从常识与现代性两个角度来理性地驳倒“表彰节烈”以救国的错误性。接着从追溯历史与文化层面两个角度去探究“表彰节烈”的原因。再从感性的层面叙说节烈的难与苦, 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在文章最后表达自己的希冀, 希望这个黑暗的社会不至于一步步衰败下去, 能变好。

那么为什么鲁迅选择杂文这种体裁来写这篇文章呢?鲁迅在《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中写道:“不错, 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 ‘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 也照秽水, 也看脓汁。”这句话十分生动形象。既说明了杂文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又点出了杂文的作用———即杂文是用来关照社会的黑暗面的, 把社会黑暗面展示在众人面前。短小精悍可以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动态, 同时易于被人们阅读接受。小说篇幅太长, 诗歌传递的是真善美。杂文篇幅短小精悍, 这也正是它的力量来源。它能把生活中那些被人们所丢弃的东西作为素材, 取之不尽。在小事件小事物中也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并不仅仅只是大事件才有大道理, 小事件涉及到社会的小人物。而社会中有千千万万的小人物, 这是无法被忽视的。所以只有杂文, 也只能是杂文。它是鲁迅的武器, 揭露社会黑暗、反抗社会不公的最有利的武器。鲁迅是一名斗士, 他把自己放在了中国黑暗社会的对立面, 以一敌众。他势单力薄, 所以只能选择杂文作为他的“匕首”“投枪”。因此杂文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鲁迅倾注最多心血的文学样式。在这篇杂文中, 充满着理性与尖锐的批判。它使得文章有了内在的生命力, 有了一股丰沛的力量。鲁迅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又不断地否定表彰节烈的内容。他一步步地将那些以道德家和文人学士为代表的多数国民挤向话语权的边缘, 自己则牢牢地占据了中心。此时仿佛是战场上的大将与百万大军对抗, 以一敌百、千、万, 鲁迅把自己放在了千千万人的对立面。他深知如果自己在千千万人之中, 那么一己之声只会淹没在喧嚣、大闹、哭泣、得意、欺上媚下等之中, 处于失语的状态。他让自己处于对立面, 让千千万人看到了他, 听到了他的声音, 他要让人们看到真实、真相, 不再人云亦云, 他要让千千万人对表彰节烈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从自身的身份来看, 鲁迅似乎不需要成为一个反叛者。因为反叛者意味着遭受攻击, 且一人之力怎么敌得过千千万人。但鲁迅偏偏要做个“异类”, 以杂文为武器, 让人看到与眼前之景所不一样的真实, 迸发出惊讶。表彰节烈来救国的理论被包装得太美好了, 像用新叶嫩芽装饰在一棵行将就木的枯树上。人们惊讶于这叶的嫩绿, 这树的生机。鲁迅看到了后应该是冷冷一笑, 一层一层地拔掉新叶嫩芽, 露出了满是蛀虫的树桩。人们又惊讶了———这掩饰背后的真实。这就是鲁迅这篇杂文的目的, 他也做到了。

那为什么采用本文这样的论证结构呢?鲁迅提出一个问题, 通过解答疑问来否定, 把自己摆在了一个较低的位置, 放低了姿态。我们不妨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来分析一下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四种人。第一种人为体现文章基本价值标准与追求, 例如本文的鲁迅, 暂且称之为甲方。第二种人为第一种人矛盾对立方, 对第一种人的价值观念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 例如本文中以道德家和文人学士为代表的多数国民, 暂且称之为乙方。甲方与乙方二者之间的矛盾贯穿全文, 推动行文的生长, 也是文本意义生成的源头。第三种人为甲方行为的受益者, 与甲方在核心利益上是一致的, 与乙方有一定的矛盾冲突, 例如本文中的妇女群体, 暂且称之为丙方。第四种人为辅助第二种人的一个团体, 例如本文中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暂且称之为丁方。通过这四种人的力量对比我们发现甲方只有鲁迅一个人, 或者说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少数人, 不然表彰节烈如何能够造成这般影响。可以说甲方势单力薄。而甲方的同盟丙方, 同样力量弱小。妇者服也。长期以来妇女就是弱势群体, 即便是对表彰节烈有任何意见又怎么敢破坏这“天地间的正气”呢。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正方力量的甲方加上丙方力量弱小。因此虽然鲁迅的论证清晰有力, 字字有理, 但是鲁迅毕竟是一个人在战斗, 难免有些彷徨。鲁迅在“写在《坟》后面”写道:“我没有这样勇敢, 那原因就是我还想生活, 在这社会里”。鲁迅想通过人情事理, 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 至少让中立者能够与自己为伍, 逐渐改变这个社会不良的风气。一个人的呐喊毕竟微不足道, 况且风气的改变又不取决于某个人。猛烈的抨击容易招致批评, 以退为进, 既可以保全自己, 平和的语言更易让大众接受。乙方是以道德家和文人学士为代表的多数国民。从数量上看人多势众, 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权力话语。女性若是突遇到男性暴徒, 假使免于死亡, 也会受到父兄丈夫邻舍的非议, “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 活着如何不好”他们本应该成为安慰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的力量, 站在弱者的一方, 却自觉或不自觉地推波助澜, 站在了道德家的一边, 成为了丁方。而作为丙方的妇女在不仅是在体质上, 而且精神上也成了畸形, 不敢反抗, 处于失语境地。有时竟也会不自觉地认同自身的地位, 认同了自身的卑微与附属, 无形之中站在了道德家的一边。因此反方力量更加壮大。孤军作战的鲁迅该怎么办?以退为进, 用幽默去化解。鲁迅的幽默是一种骨子里的幽默, 是一种带有高高在上的幽默。他会同情弱小, 但又怒其不争。他的幽默在于他的深刻、锐利的眼光。他把这个世界看得太明白了, 太透彻了。人世间充满着可笑之事, 鲁迅只能用独有的幽默一一去书写。在他的幽默背后是他的一片热忱, 同时还有一颗倍受痛苦的心。鲁迅的杂文就像是高挂的斧头一样。他憎恨着这个社会, 把这个社会的黑暗血淋淋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但他同时又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不愿意看着这个社会一步步衰败下去。爱之深, 责之切。一把斧头高悬在空中, 摇摆不定。鲁迅以退为进, 既达到了讽刺对手的目的, 同时这种讽刺不是锋芒毕露的———这容易暴露自己, 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又使读者不至于觉得作者肤浅, 可谓一种智慧。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以甲方为代表的启蒙者力量的弱小, 因此鲁迅采用这样一种说理方式实则是为了避免失败。鲁迅是一个启蒙者, 表彰节烈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启蒙者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 走在时代的前列, 以言说的方式对过去的、旧的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进行剔除。启蒙者似乎是风光无限的, 实则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言说, 可是这言说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 多大的影响力, 又有多少人能够听得进去, 这实在让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者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如果不说, 那启蒙者的身份成为一纸空文, 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对于表彰节烈这么荒谬的理论竟有如此的影响, 鲁迅深感国民大众的愚昧麻木。而部分文人学士竟也响应其中, 更让鲁迅觉得启蒙者的形单影只,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 却也并不愤懑, 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 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呐喊》自序) 鲁迅需要战友, 哪怕国民们不懂的什么是现代性, 什么是民主科学, 这都无所谓。只要他们还有一些智慧, 能够分清楚是非黑白, 也足以慰藉鲁迅了。对于麻木愚昧的国民, 鲁迅虽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但也寄托了深切的希望。这个社会能不能好, 不在于启蒙者, 而在于这芸芸众生。

已经是20世纪的中国何以还会出现表彰节烈来救国此等笑话?历史的必然急不可耐地敲打着这个古老的国度, 产生这一要求与实现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严重错位。作为先行者的鲁迅在痛苦与孤独中默默上路, 而现实常常使人的热情与投入变成空白。本文是鲁迅看透造化的把戏后的一种俯视。

参考文献

[1]汪卫东.鲁迅杂文:何种文学性[D]苏州大学.2012/09/15

鲁迅《呐喊》的优秀读书笔记 篇7

在七月的月底,我读完了《呐喊》,《呐喊》这部小说集让我感触颇深。《呐喊》这部小说集的作者是鲁迅,整部小说集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鲁迅先生以笔杆子为武器,充分发挥了“炮筒子”的巨大威力。

其中有几篇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篇要数《狂人日记》了。《狂人日记》以一个疯子口吻来批判吃人的社会,揭露了隐藏在封建社会表层下面的“吃人”本质,小说中人人都想吃人,这个疯子的亲戚、大街上的人都想吃他。《狂人日记》写得让人读着就生起对吃人的人的憎恨之心,使人翻身醒悟。

其次就要数《孔乙己》了。在鲁镇,有一个叫孔乙己的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好吃懒做,穿着已经破旧得不行了的长衫,以前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咸亨酒店要一壶酒、一盘小菜。现在他已经破落了,但他还保持着以前的习惯。后来,他的小菜只能是最便宜的茴香豆了。再后来,他连茴香豆都吃不起了,并且只能站在柜台边喝酒了。我们不能像孔乙己一样,好吃懒做。

呐喊 鲁迅 精彩片段 篇8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分篇简介

⑴《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认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认为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⑵《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⑶《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⑷《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明天是什么,是希望还是绝望,单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宝儿后的孤独与痛苦却是真实的。

⑸《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我”,是五四时期具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虽然不能将其判定为革命者,但在他的身上确实有着许多体现出革命民主主义者思想情绪的特点: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痛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尤为厌恶腐朽不堪的孔孟之道。但他身上也有一定弱点,对劳动人民尚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然而,车夫的所作所为却使他极为震惊“我”在进行自我审视、自我省察、自我灵魂拷问中发现了“我”作为知识分子自身的“小”来。

⑹《头发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因为觉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辫子,却遭到了周围人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他深感中国的守旧和顽固一一“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⑺《**》写朝廷上换了皇帝没换皇帝对村里人思想的**。揭示了农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残下的中国人安于现状、不问世事、没有拯救自己命运的思想,没有人的价值的认识。

⑻《故乡》描写鲁迅冒着严寒回到了他阔别七八年的故乡的所见所闻,深刻揭露出封建等级制度给人的心灵造成的伤害。20世纪代中国农村日甚一日的破产景象在这个最初的印象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灵魂上的疏远,心灵上的毁灭。

⑼《阿Q正传》,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小尼姑便觉晦气全消。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回来时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却一直没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杀。临死前的遗憾是画押的圈不圆。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表现。“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

⑽《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是小官吏又兼做教员,早年也曾觉醒过,后来却消沉了。他严于责人,宽于责己,思想严重退坡,喜欢“差不多说”的“精神胜利法”。

⑾《白光》是描写没落的旧式知识分子的小说。主人公陈士成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十六回,回回落榜,也没有捞到秀才,终于变得精神失常,最后投湖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鲁迅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本质,对人物本身也作了彻底的否定。

⑿《兔和猫》描写一个家庭主妇三太太在夏天给她的孩子们买了一对小白兔,小说就围绕着兔的出现和消失展开起伏曲折的故事情节,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的同情,对随意欺凌弱小者的憎恨。

⒀《鸭的喜剧》以鲁迅与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住在一起时的生活为素材,表现出两人深厚的友谊,同样也是爱的抒情。

鲁迅话今日之中国社会与文坛 篇9

放眼当今社会, 鲁迅所批评的现象、所指责的国民性问题仍深刻地存在着。尽管鲁迅曾不止一次地说过, 希望他的文章会随他消失或者后人不再读他的文章, 那样便说明他所指责的问题都不存在了。他曾说过:“……但我所怕的, 倒是我的杂文还好像在说着现在或甚而至于明年”, “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 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 报告着不大吉利事, 我的言中, 是大家会有不幸的。”然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是, 鲁迅先生曾批评的诸多问题较先生在世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个年代, 有那么多青年爱看鲁迅的文章, 而现在却少有人读鲁迅, 甚至不让孩子读鲁迅, 只因人云亦云的认为鲁迅太刻薄, 太会骂人。鲁迅确实有刻薄敏感的一面, 然他更是一个性情中人, 一个充满温情的人, 只需读读《两地书》便可知, 信件中不曾有明显的情话, 但只说思想评时事记日常琐事, 已让读者感动。若说这种待遇只是鲁迅所爱之人许广平独有, 则过于肤浅。鲁迅对朋友对学生甚至对陌生人都是充满温情的, 八道湾的房子留出空地便于孩子们玩耍, 替学生找工作甚至自己出工资, 帮青年校稿到深夜甚至吐血, 为着一个募捐的小女孩眼神而捐款以及《朝花夕拾》里的各个回忆故事……若不是温情之人, 哪会想这么多做这么多呢?

笔者从先生的文论中, 摘录些许他曾深刻指责却在今日中国愈演愈烈的问题。尽管先生曾说“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 是‘摘句’。它往往是从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 径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 说说怎样超然物外, 与尘浊无干, 读者没有见过全体, 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然本文所摘乃鲁迅先生浩瀚思想之万一, 只此便可见先生思想于当代仍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一、鲁迅话今日中国之社会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 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 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 同他们的父亲一样, 或者还不如。……所以看十来岁的孩子, 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 ——他们大抵有了孩子, 尊为爹爹了, ——便可以推测他的儿子孙子, 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随感录二十五》)

中国中流的家庭, 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 是任其跋扈, 一点也不管, 骂人固可, 打人亦无不可, 在门内或门前的暴主, 是霸王, 但到外面, 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 立刻毫无能力。其二, 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 甚而至于打扑, 使他畏葸退缩, 仿佛一个奴才, 一个傀儡, 然而其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 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 待到放他到外面来, 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 他决不会飞鸣, 也不会跳跃。 (《上海的儿童》)

——本世纪初, “80后”作为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第一代人, 被“60后”“70后”大肆讨伐, 被“誉为”“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随后“90后”的成长“解救”了“80后”, 因为所以指责的矛头转向了“90后”, “90后”成了比“80后”更为不堪的一代。可是, 是“80后”“90后”品性的养成, 有多少在其自身?中国的家庭教育, 一直很是一个问题, 尤其是计划生育以来, 一般家庭从父母到爷爷奶奶再到外公外婆全围着一个孩子转, 太多的“照顾”让孩子骄横无理目中无人, 直到长大仍改不了其种种缺点。此外, 自从“我爸是李刚”“李天一轮奸案”等事件发生后, “拼爹”成了一个新词, 由此引发“拼爹游戏”“拼爹时代”。有人调侃“70后的存款, 80后90后有老爸”、“有个好脑子, 不如有个好老子”……这些现象的出现, 真的都怪孩子们吗?

中国现在的人心中, 不平和愤怒的分子太多了。不平还是改造的引线, 但必须改造了自己, 再改造社会, 改造世界;万不可但是不平。至于愤怒, 却几乎全无用处。 (《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在中国, 尤其是在都市里, 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 或翻车摔伤的人, 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 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

——中国现在让人愤怒不平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超常态却也渐渐见怪不怪的事件发生, 都会引起网民强烈的愤慨和指责,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还是照旧。如两年前的“小悦悦事件”, 2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漠然而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网友强烈指责路人的冷漠, 可是有多少网友反思:如果你是路人, 你会怎样做?愤怒归愤怒, 却无济于事!难怪有人感叹:“路人总是冷漠, 网民总是义愤填膺, 是路人从不上网, 还是网民从不出门?”然也不能单说路人的冷漠, 实在是骗子太多, 人们怕惹祸上身。现在各种老人碰瓷事件, 让国人不再敢扶摔倒的老人, 不再敢送老人去医院, 尊老敬老已让某些为老不尊的人给破坏掉了。这年头谁还敢做好事?

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 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 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悲了。……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 (世间误以为灵便) , 煎炸之偷工减料, 办事之敷衍一时, 不要“好看”, 不想“持久”, 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 (《忽然想到》)

——今之中国此风愈演愈烈, “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 各种大桥坍塌, 新建大楼倾倒, “美其名曰”:“楼脆脆”、“桥脆脆”……笔者稍录一二, 以管中窥豹, 重庆綦江彩虹桥建成3年后整体坍塌, 40人死于非命;石家庄建成仅两年的正定子龙大桥护栏被风吹倒;云南新三公路, 通车的第二天就出现坍塌……这些工程是完工后出现的问题, 有些工程有开工仪式却没有竣工仪式, 如湖南沱江大桥竣工前倒塌, 连桥墩都碎成一块一块;主体工程刚完工的广东石岗嘴大桥坍塌, 连装修都来不及;江苏省徐州市济众桥改建工程, 在剪彩的头一天坍塌, 连多等一天都不行……“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而这些工程每一个背后都有一个“天价”数字, 巨大的经济支出却得不到“好看”“持久”的工程, 我们的工程是怎么了?

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 旁连姊妹, 下连子孙, 普及同性, 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 (《论他妈的》)

——有人说, 骂人也能成一门艺术, 语言的艺术。国骂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 各种国骂层出不穷, 如“我去年买了个表”“SB”等等, 除花样倍出外, 更有多种新旧转换, 如“他妈的”变成了“TMD”, “变态”变成了“BT”等等, 而如今“TMD”也与时俱进成了“草泥马”。网上流传“骂人三境界”:大师级骂人, 骂你是王八蛋, 还能证明你就是王八蛋;痞子级骂人;骂你是王八蛋, 结果证明自己就是王八蛋;无德级骂人, 骂你是王八蛋, 因为我自己就是王八蛋。还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没有明说骂他, 但是却骂了他”“明明是夸奖他, 回头想想其实是骂他”两种境界。笔者在此无意传播骂人文化, 只就鲁迅的话反观当今社会。

二、鲁迅话今日中国之文坛及出版界

我对于文艺批评家的希望却还小。我不敢望他们于解剖裁判别人的作品之前, 先将自己的精神解剖裁判一回, 看本身有无浅薄卑劣荒谬之处, 因为这事情是颇不容易的。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现在的文艺批评家, 别说解剖自己了, 写作批评文字时, 甚至能未读其书而洋洋洒洒发一通大论。很多批评家对着很不怎么样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能大颂褒扬之词。而且现在文学界的评奖也充满着各种交易, 大奖都是有职有权之人所得。“茅盾文学奖”甚至被冠上了“主席文学奖”之名,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票前10名作品的作者中, 省一级的作协主席、副主席占了8位。而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凭其白话诗成为第五届鲁迅文学诗歌奖得主, 更让人质疑这些奖项是否专为官员设置。试看车延高诗《徐帆》: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 至今未了心愿/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一墙之隔/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 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后来她红了, 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有人模仿车延高写诗的诀窍:“写诗, 其实, 很容易。把字, 断开, 就好了。”如果鲁迅地下有知, 他该作何反应?

一个名词归化中国, 不久就弄成一团糟。伟人, 先前是算好称呼的, 现在则受之者已等于被骂;学者和教授, 前两三年还是干净的名称;自爱者闻文学家之称而逃, 今年已经开始了第一步。但是, 世界上真的没有实在的伟人, 实在的学者和教授, 实在的文学家吗?并不然, 只有中国是例外。 (《一思而行》)

——“同志”“小姐”连“农民”“校长”等词都被曲解异化了。建国以来, 陌生人彼此相互称呼“同志”, 相互熟悉的同事也经常在其姓名后面加上“同志”一词, 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与糟粕的涌入, homoerotism这一指同性恋的英文单词, 被译称了“同志”。很多人将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都称作“同志”, 后经查证, 发现此称呼乃源于互联网。“小姐”本是一种对年轻女姓的称谓, 可现在被运用到了那些从事色情产业的年轻女性身上, 最终导致了“小姐”一词遭受众人的鄙视及弃用。而“农民”曾经是淳朴厚实的代言词, 但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此词成了骂人的用语。骂一个人土气, 称之为“农民”;骂一个人邋遢, 称之“农民”;骂一个人不通时务, 称之“农民”;甚至骂一个人老实也称之为“农民”。“农民”一词完完全全成了一句骂人的用语。今年诸多校长猥亵女学生的事件发生后, “校长”也变了, 叫人“校长”, 尊敬不再, 贬义居多。

出版界的现状, 期刊多而专书少, 使有心人发愁, 小品多而大作少, 又使有心人发愁。人而有心, 真要“日坐愁城”了。 (《零食》)

麻醉性的作品, 是将与麻醉者与被麻醉者同归于尽的。 (《小品文的危机》)

——席慕容曾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说明书的价值与珍贵。今天的中国图书出版界, 才真正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市场化的大潮使中国图书业成为最功利也最无序的行业。书的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 出书的门槛与标准越来越低, 图书作为一种代表文字、照片、思想和文明最终成果的出版形态, 正在日渐丧失读者的尊重与耐心。中国文化市场上充斥着太多的娱乐消遣性文字, 勾心斗角的宫廷戏, 惊悚悬疑的盗墓小说, 篡改历史的穿越小说, 满是颓废之风的青春文学等等, 这些文字和小说已是中国文化市场的主流, 传统纯文学在市场化的书市里毫无地位, 甚至中国古典名著都少有人问津。因此带来的现状是, 我们身在书海, 又乏好书可读。而且这还很容易影响尚无区别择取能力的青少年, 使得他们的青春渐渐淹没在这些毫无价值的文字里。

中国历来的文坛上, 常见的是诬陷, 造谣, 恐吓, 辱骂, 翻一翻大部的历史, 就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 直到现在, 还在应用, 而且更加厉害。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当今文坛丑事不断, 甚而愈演愈烈, 却不曾有反思。从裸奔出书到卖身出书, 从韩白之争到下半身“诗人”论战;从口水大战到作协成员大打出手, 这些玷污文坛的是屡屡发生, 文坛早已成了“丑坛”, 文学已远离了神圣。

由以上所引及所论, 很明显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精神的深远性, 先生所指责的社会问题在今日仍存在, 国民性问题仍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身上。笔者深感中国仅有一鲁迅, 中国幸而有鲁迅!鲁迅, 无法复制。然而笔者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假如, 鲁迅活在当下——21世纪的中国, 会如何呢?就像当年有人问毛泽东“如果鲁迅活到建国后会怎样?”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王平老男孩《2013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单位文明用餐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