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

2024-05-21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通用13篇)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 篇1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

【摘要】小说是一门空间艺术,同时也是时间艺术,其中空间代表的就是小说环境。对于小说作品而言,环境描写就是为小说的创作提供的舞台,任由情节展开,使读者更加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为小说情节做好铺垫。通过对鲁迅作品的赏析对环境描写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鲁迅作品;环境描写;赏析

小说作品中的环境通常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自然环境,这也是小说创作的大环境。其次,是指社会环境,通过社会环境的描写可加强读者对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是人物环境,其中包括人物活动场所、人物关系等,通过人物环境的描写使整个故事展现到读者眼前,加深读者的记忆。笔者将分别从环境描写在鲁迅作品中的作用、鲁迅作品中环境描写的赏析,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环境描写在鲁迅作品中的作用

在鲁迅作品中实施环境描写可将小说作品中是时间、地点指出,对故事气氛加以渲染、对人物身份进行明确、另外还可推动小说情节的有效发展、对作品主题有效深化,详情如下。通过环境描写,可将小说中事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进行交代,使读者坚信小说的真实性。以鲁迅小说《药》为例展开研究,在小说中关于环境描写有这么一段话:“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这段文字描写了自然环境,同时点明了小说时间,即“秋天的后半夜”,通过描写加深了读者的印象。通过环境描写还可起到渲染气氛的效果,不同的小说感情基调各有不同,在小说作品中,作家通过环境的描写使故事氛围更加浓厚,使故事的真实性大大增加。以小说《故乡》为例,故事开篇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从这段描写读者便会感受到一股悲凉,使小说的情感基调被确定。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环境的描写可将人物身份予以明确,如在小说《祝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小说中环境描写往往可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环境描写时应以情节为主,将环境贯穿到整篇小说当中,发挥线索作用。例如,小说《祝福》中,在旧社会背景下祝福是一个封建活动,鲁四老爷作为封建社会的代表人物,导致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然而为了这一点点权力,祥林嫂用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最终她的愿望还是被粉碎了,在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之下,祥林嫂被一步步逼上绝路。

二、鲁迅作品中环境描写的赏析

上述对环境描写在鲁迅作品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描述,笔者将分别从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人物环境描写对小说进行赏析,使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得以体现。

(一)自然环境描写

在小说环境描写中,自然环境描写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环境描写使人物内心世界反映出来,为小说情节的途径渲染了气氛,同时还为小说人物的行为、成长提供了充分条件。在自然环境下人物的内心感受、身世经历、性格特点都会呈现到读者眼前,从而起到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在鲁迅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为人物构建一个合适的空间,将人物内心的变动展示给人们看,同时还可使读者了解人物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所受遭遇。以《在酒楼上》为例,该小说对雪进行了描写,“白皑皑”的雪,“赫赫的在雪中朗的如火的山茶花”,从某方面来看,这似乎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但实际上是作者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批判与嘲讽,“白皑皑”的雪作为背景,如火的山茶花便是描写知识分子饱经风霜、性格孤傲的精神,在小说中,鲁迅采取象征手法将人景更好地融合,从而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二)社会环境描写

在小说作品中社会环境的一个大的环境,也是小说情节铺展的历史背景,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是由全部社会关系与特定历史阶段或时期的总和,对小说人物性格、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以《祝福》为例,作者先对民族习惯进行了描写,使读者对小说内涵更加了解,如《祝福》中的最后一段话:“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便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通过对祝福景象的描绘,将热闹的过年氛围与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进行比较,使讽刺意味更加凸显,使小说的主题再次升华。鲁迅的作品一直含有较为复杂的思想内涵,《狂人日记》也不例外。《狂人日记》的写作核心,即为“吃人”。历来的评论主要是从礼教上展开分析,以此挖掘出社会制度以及道德评判具有的现实意义。有人评论鲁迅作品描写的很多问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因此文章之中出现的问题最为接近真实的生活,《狂人日记》写作的中心思想,即是揭露出礼教吃人。《狂人日记》这篇文章之中的寓意极深,因此后来的人认为文章811之中含有暗示性和多意性,通过一些象征让人进行联想,使其描写更具有批判性。事实上,不管是人对人肉体的食用,还是封建礼教的引申,都是同样可怕的。

(三)人物环境描写

人物环境描写在小说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对人物间关系,人物活动场所进行了描写,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描写相比,人物环境的描写更加具体化,因此,作者在描写人物环境时应花精力对合适的人物身份、人物性格、相关事件进行设定,并为事件的出现、发展、高潮、结局提高基地,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小说《孔乙己》中,作家围绕鲁镇的咸亨酒店,对贫富阶级悬殊的社会进行了勾勒,为孔乙己的活动提供了活动环境。在这个典型环境下,短衣帮与穿长衫者的差异得以划分,短衣帮的人贫困,只能站着喝四文铜钱的酒,穿长衫者则恰恰相反,这类人到店里可以坐着喝酒,要酒要菜,两者的差异使酒店掌柜态度完全不同,对待短衣帮态度恶劣,充满鄙夷,对待穿长衫者笑脸迎合,通过前后态度的描写将一个唯利是图的人描绘得十分出彩,实际上咸亨酒店就是一个小社会,光顾酒店的人都是下层阶级劳动人民,但这类人之间没有爱护与关系,没有同情与理解,有的只是势利狡诈、挖苦嘲讽,尽管他们都是同一类人,但却对孔乙己百般奚落,孔乙己一进酒店这些人就开展耻笑他:“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对于这些人的讽刺与挖苦,孔乙己并未表示任何不满,也许他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或者他已屈服底层生活的悲哀与绝望。环境描写的好坏,对小说氛围的营造起到直接影响。好的环境描写可进一步提高小说的感染力与真实性,同时使小说主题逐渐凸显出来,使作品思想全面提升,加深了读者对小说的全面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人物环境描写三者相辅相成,在小说创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忽视其中任何环境都会对小说创作造成影响。

三、结束语

鲁迅小说作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优秀源于鲁迅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在鲁迅的小说中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现实的社会,反映的底层人民的悲凉痛苦,在小说创作中鲁迅通过环境的描写加强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手法,笔者分别从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及人物环境的描写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了赏析,使读者对鲁迅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赵一帆.《祝福》的叙事艺术与教学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7.

[2]祁俊来.巧用细节,让文章靓起来———以鲁迅作品为例谈写作中细节描写的运用[J].现代语文,2015,(05):143.

[3]徐晓燕.悲剧的人物,悲情的环境———浅析鲁迅作品中对秋冬的环境描写[J].时代文学,2014,(07):220.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 篇2

一、描摹外貌凸现形象

外貌描写是正面刻画人物的一种写作方法,主要是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和服饰的描写。外貌描写是细节描写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功的外貌描写能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只要抓住人物外貌上的某一特征进行渲染性的细节描写,就能凸现人物形象。例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肖像: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段肖像白描,表明她是一位勤劳正统、性格内向、本分善良、身体健康的农村妇女,又是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年轻寡妇,因家境贫困及难言之隐而外出打工糊口,希望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改变她眼前的命运。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段肖像白描表明,她在经历了被迫改嫁、丧子再丧夫、大伯收屋等一系列残酷生活变故的打击之后,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残,特别是丧子之痛,更使她难以承受,忘却不了的悲哀促使她未老先衰,逐渐变得恍惚健忘起来,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第三次到鲁四老爷家时,“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段肖像白描,表明祥林嫂在经历了一生悲惨遭遇之后,最终沦为乞丐,流落街头,她对生活已完全绝望,变成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精神麻木的苦人。就这样,祥林嫂大半生的悲惨经历被浓缩在三段形神逼肖的白描之中,使不同时期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二、鲜活语言彰显个性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印象。如《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一出场就说:“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吗?我还抱过你咧!”,“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阿呀呀,你放了道台,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这些语言鲜活细腻,准确辛辣地刻画出杨二嫂尖刻势利,贪婪自私的小市民那卑劣、刻薄的个性。

三、渲染动作展现内心

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来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绘,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突出地展现人物特点和内心世界。鲁迅作品中最突出的例子动作上的细节描写是阿Q被“验明正身”前的一处精彩之笔:

“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地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死到临头了,还要竭尽最后的一点力气,力图向人们展示着他的“才华”,这就向人心酸地表明:阿Q依然是阿Q,辛亥革命没有使他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总之,作为一种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在鲁迅的笔下被运用得十分娴熟,得心应手。由于成功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从而生动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思想,增强了情节发展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浅谈鲁迅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篇3

一、点明时间、地点

环境描写具有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的作用。《药》中的环境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这段自然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秋天的后半夜”。《祝福》的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既点明了时间“旧历的年底”,又指出了地点“村镇上”,时间上指的是鲁镇。《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二、交代季节、气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开头寥寥数笔,勾勒了景物特点,交代是“深冬”季节,表现了故乡的贫穷,渲染了冷暗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孔乙己》中“中秋过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寥寥数语把季节和气候特征交代明白。

三、提供活动背景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是自然背景,或者是社会背景,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鲁迅的《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这段对咸亨酒店格局的描写,自然而然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再如《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几句话勾勒了绚丽的画面,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为少年闰土的活动提供了“神异”的图画背景。

四、渲染故事气氛

一般来讲,每篇小说都有一种感情基调,每篇作品也有一种特定的氛围,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感染读者。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开篇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将小说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出来。鲁迅的《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五、交代人物身份

鲁迅的《祝福》写道: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并没有对“四叔”这个人物作直接交代,但通过他书房里的相关描写,我们便恍然看到了一个信奉朱子理学,虚伪而又守旧的老派学究的形象。 

六、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和人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物的心理、性格可以影响周围景物的色调,同时,景物也可以映衬人物心理。“情景交融”“景随物异、情随景迁”便是说的这个道理。《社戏》中“月夜航船”一段,一群农家少年驾轻舟直奔赵庄,目睹“碧绿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等;耳闻“愉快的笑嚷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笛声”等;鼻嗅“豆麦水草的清香”……这里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香气馥郁,栩栩如生,俨然是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字里行间流露出孩子们去看戏时轻松、愉快且急切的心情,也表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驾船技术娴熟高超等特点,同时抒发了“我”对江南水乡的无限热爱之情,美景、浓情、人性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在这春夜出航的诗情画意之中,难怪“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七、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可贯穿全文,出现在文首、文中或文末,形成线索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

《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祝福》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当然,就某一具体的环境描写来讲,它的作用又不是单一的。有时候,往往具有几方面的作用。如《药》一文开头的描写,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用以暗示时代背景,既暗示了时代特征,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同时为下文的刑场氛围定了基调;既烘托了人物性格,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化了中心思想。

鲁迅作品中的名句名言 篇4

2)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3)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4) 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5)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6)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7)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8)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9) 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10)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1)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2)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13) 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14)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15)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16)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17)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8)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19) 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 篇5

摘 要: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蕴含丰富的中国民俗事项,本文从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入手,从此书中窥见鲁迅先生作品的民俗文化,并探讨丸尾先生眼中的鲁迅作品,从深层次的视角更好地了解鲁迅作品。

关键词: 鲁迅 丸尾常喜 民俗文化

1.引言

《人与鬼的纠葛》一书中,作者丸尾常喜以“人”与“鬼”作为切入点,从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等角度,阐释鲁迅的作品。全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孔乙己的‘寂寞’缘何而来,阿Q(阿Quei)为何叫阿Q(阿Quei),祥林嫂的那三个疑问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怎样的意味?”(《人与鬼的纠葛》后记),对鲁迅作品研究、考察十年左右的一个汇总。

2.丸尾常喜的执著

本书的作者丸尾常喜是研究鲁迅文学的大家。在世时,曾是日本鲁迅研究会的会长,在日本的鲁迅研究家中自成一派,被称为丸尾鲁迅。但当《人与鬼的纠葛》在中国大获成功后,丸尾先生只是谦虚地说:“我的研究太少,这本书就像是我的全集。”由此可见此书的地位,先生的谦逊风骨也可见一斑。丸尾先生在鲁迅译介与研究方面成果很多,译著有《彷徨》与《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评传有《鲁迅:为了花而甘当腐草》,早年还曾经发表过关于“耻辱”问题的一系列论文,《“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之后又有《鲁迅〈野草〉研究》,还有关于鲁迅的讲演、单篇论文与普及性文章。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为鲁迅研究奋斗。在他即将结束生命之时还一手拿着讲演稿,一手拿着笔,添加在演讲稿的两个字难以辨明。这篇讲演稿成为丸尾常喜先生的绝笔,一位日本学者献给鲁迅的天鹅绝唱。就是这样一位一生研究鲁迅的学者,对他来说,“鲁迅文学犹如理解中国的辞典”(《人与鬼的纠葛》后记)。

丸尾先生对于鲁迅文学十分信赖,要想把握鲁迅文学的血液,他“试做的只是要尽可能地将鲁迅作品所展现的事象返回到鲁迅生活的时空,加深对鲁迅作品作为前提的那些事象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等意义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与中国相”(《人与鬼的纠葛》后记)。因此,此书以鬼魂为线索,尝试借助历史学、思想史、宗教学、民俗学等研究成果,打破时空之壁,以此理解鲁迅所把握的中国传统社会。这就为我们研究中国民俗文化提供了参考,对清末年间(1881-1931)的民俗,甚至中国根深的传统民俗有所了解。

3.从民俗文化角度看鲁迅

3.1鲁迅作品中的“鬼”

正如《我的杂学》中所说:“欲了解中国须得研究礼俗。”因此,书中开篇第一章便从“祖先祭祀”说明“人”“鬼”关系。作者将传统社会里民间的“鬼”的基本观念的概貌分为两种,一种是得到子孙安定的祭祀的“鬼”,具有和“神”相近的品格;另一种是“孤魂野鬼”、“好兄弟”。

第一种的“正鬼”是用以祭祀的,而另一种“野鬼”则是需要躲避的。讲“正鬼”主要讲祖先祭祀这一层面的民俗文化,表示敬意、孝顺或是寄托思念的种种。而“野鬼”则是如《目连戏》中提到的令人畏惧的“孤魂野鬼”,当然亦有为超度这些“野鬼”而盛办的中元节,以祈求生活的平安与和谐。

3.2祖先与家系

提及“正鬼”代表的“祖先”,作者就鲁迅的家族也做了研究,整理得出了从八世到十四世的覆盆桥周氏家系表。“渭”下分为“三房”,再将其往下分,这为考察家系民俗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绍兴市小皋埠乡胡氏住居平面图”更是从房宅上展现了家族的居所,使得我们更好地从家系与建筑民俗上了解鲁迅当时的社会特点。

中国人重家庭观念,由此而产生的“家族”更是一个稳定的小团体。一个大家族通过男性传承下来,其分支甚为错综复杂。鲁迅先生所在的家族起初浙江绍兴的一个受尊重的家族,他被称为“少爷”。后来家道不如从前般,走向中落,也是鲁迅写作的一个重要背景。鲁迅作品中涉及的家族背景民俗也有不少,家族房屋的建筑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也可窥见。

3.3葬礼

祭祀之后再讲葬礼。周家的祭祀基本上奉行“儒礼”,所受佛、道二教及民间信仰的影响相当显著,人们的生活在与祖先灵魂(“正鬼”)极为亲密的交涉的基础上度过,同时不断浸透着对于“孤魂野鬼”的恐惧与提醒。具体作者以《目连戏》对“孤魂野鬼”的祭祀仪礼性质世界考察“人”与“鬼”的交涉。《目连戏》同样可以作为中元节日习俗的考察参考。

在一种“社戏”的模式下,作者仿佛真切见到了很多“野鬼”并与它们有所交涉。就祭祀祖先的葬礼来说,周家以“儒礼”为主,同时遵循部分佛家与道家二教的信仰举办葬礼这一民俗事项。

3.4“科场鬼”与科举制

第二章通过孔乙己的后影,将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以“科场鬼”的形象阐释。结合鲁迅自身家族因科举考试中行贿而开始破落的背景,将鲁迅所生活的科举制度末期及以前的考试民俗做了描述,指出:“科举,在少数志得意满的胜利者的另一面,产生出多数失败者。”这样的失败者形象在鲁迅书中就是孔乙己、陈世成,他们都是鲁迅捕捉到的“科场鬼”形象。本章节对科考制度之前的祭祀,考试时考场,考试后的层层选拔均有详细描述。

3.5阿Q的避讳与等级观念

第三章通过阿Q等于“阿鬼”说,剖析了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国民性与民俗。因此,阿Q这样一个人物是“国民的魂灵”的“影像”(即幽灵、鬼),是“中国的灵魂”。

章节中涉及了中国语言上素有禁忌与阿Q的“避讳”,等级观念(名分观念)“亡灵”的根深,土地庙,甚至延展至“辟邪”之力的民俗学方面。阿Q的语言避讳从个人身体缺陷出发,不说任何和“癞”相关的字眼;喜欢自称“老子”,在精神胜利法中说“儿子打老子”,便是对中国国民等级观念的一个侧面展示;还有土地庙中调戏小尼姑;还有一些关于“辟邪”之力的描述。

3.6女性地位

第四章从祥林嫂的死写了鬼的“两义”,这其中对于宗教与民俗的观点颇有见地。鬼的“两义”同样是传统观念的二重性,对于抛弃了旧观念却又寻不到合适新观念容身之处的“虚空”状态,既不相信鬼魂,又挣脱不了旧观念的残留。本章以“祥林嫂”的女性、寡妇形象切入,在“守节”上再谈节烈观,从“阿毛”的取名,到??唆的“忏悔”,再到土地庙的“赎罪”,对父系社会下的女性地位的低下做了描述。

4.丸尾的启示

书的大概内容已经如上概括,总体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冲击、惊喜与赞叹。冲击是因书中多处观点之新颖、明确,将中国社会向来存在的问题,清晰犀利地表达出来,大概受鲁迅先生文笔的影响,丸尾先生的文章话语也是犀利明快的。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鲁迅作品中反映的国民性,作者在论述“阿Q=阿鬼”时,引用了法国心理学家的著作《民族进化的心理定律》中的话:“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目上就万不能敌了。”阿Q身上有三重鬼气:一是多种因素生成的国民劣根性之鬼,二是民俗中无家可归的游荡之鬼,三是礼教赋予的传统之鬼。这三种均可视为“国民性”的丑恶遗传因子,即“死鬼”的力量。“死鬼”之力的说法给我带来冲击。同样有最后一章“朱安与子君里所提到的“虚空”状态,我认为,同样是“死鬼”之力的作用。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在渴望创新开拓的同时,是否也依旧摆脱不了那几百代“死鬼”力量的影响。政治道路不再模糊,貌似光明的新时代下,是不是我们依旧处在“小我”的“虚空”中,给我的思想带来冲击。

二是惊喜。我受困于“中国儒家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已久,迟迟得不到答案。现今宗教多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而希言儒教为宗教。文中第四章明确提出了该问题:“儒教是不是宗教?”令我倍感惊喜。宗教的本质是人以追求永生为目的所创造的文化体系。文中也从儒教的“再生”本质进行了论述,这里的“再生”虽未经过“赎罪”、“净化”等语汇,却也是子孙面前的“再生”,“是指个体死亡之后,其灵魂仍然存续,通过子孙的祭祀,重在子孙面前再生”。另外,中国的“通过男性而连绵延续的家系,作为永生的具象化而受到重视”,儒教之所以没有被明确归入宗教,大概是因为没有创立特别值得一提的教团组织或社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儒教的神圣共同体,使’家’这一具象的社会、政治的广大组织发展起来,它不是社会中某种特殊的集团,社会本身就具备了宗教性的色彩和作用”。很多国家震惊于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实则儒教创立的“礼”统制下的“家”为具象的社会团体,已经带有了宗教性色彩,亦有信仰的存在,只是没有一个特殊集团那么明确罢了。这个观点解决了我上《中国民俗文化》课时产生的疑惑,我感到很惊喜。

三是赞叹。赞叹于丸尾先生的专注始终与谦逊奉献之风骨;赞叹于其对鲁迅小说与小说下社会理解的深透至此;赞叹于书中无数的民俗细节描述之多、之详尽。丸尾先生的为人前文已经提过,只有真正读完才能懂得“丸尾鲁迅”的称号名副其实。而书中对各民俗事象描述得多而细,想必更是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的一大原因。从祭祖、节日、科举考试、服饰、避讳、取名、婚嫁、子嗣等多方面民俗事象出发,小到闰土的银项圈的“辟邪”义,大到官僚制度中的名分观念。作者真正做到了返回时空把握其生活环境,从民俗描绘上便可窥见作者的细心与钻研之透。读时却有在脑海中形成当时生存环境的具象,丸尾先生笔下的鲁迅作品是更立体多维的。

5.结语

鲁迅的作品在义务制教育的教科书中已经被格式化,彼时读来只觉得害怕高深的阅读理解题目,而消磨了对其作品的兴趣,忽略了其中真正内涵。丸尾先生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鲁迅的文学作品,跟着孔乙己一起寂寞,跟着阿Q一起欺负与被欺负,跟着祥林嫂一起疑问“人到底有没有灵魂”,跟着看客们一起“伸长脖颈”,跟着鲁迅一起品味“凉薄”。最后分享对鲁迅作品中的凉薄之感由来描述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殊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参考文献:

鲁迅作品分类 篇6

小说集: 《呐 喊》(共14篇)

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 《彷 徨》(共11篇)

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 《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 《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 《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及散文集: 《野 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杂文集: 《而已集》 《二心集》 《坟》 《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 风》 《三闲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篇7

在鲁迅小说的人物画廊中, 看客形象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勾勒、描绘了看客形象, 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 层次繁杂, 组成了一个看客群体, 具有深广的揭示意义。他们是一群病态而特殊的国民:一面受到别人的欺凌和毒害, 与受害者有着类似的命运;一面又自觉不自觉地甚至很有兴致地从精神上摧残那些受害更深的底层弱民, 他们是“吃人”和“被吃”两面性的复合体, 是那个时代的不幸者和可卑者。鲁迅通过揭示这类人的精神病态, 来揭露出社会的病态, 由此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封建社会不仅对人的肉体摧残, 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咀嚼”。因此鲁迅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采取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病态无止境的开掘, 达到对中国人灵魂拷问的目的, 使鲁迅小说具有—种内在的震撼力和灵魂揭示的深刻性, 显示了他小说的现代性。

下面通过看客的行为轨迹, 透视他们病态的灵魂, 以此来解读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核。

一.透视看客的行为表现, 解读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所谓看客, 重点就一个“看”字。这些人没有相貌, 不管男女老少, 只有一个动作, 那就是“看”, 以观看“无事”为人生乐事。“看”是他们给人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性的外部行为特征。然而他们一面看别人, 一面又被别人看。“看与被看”构成了无聊看客们的生活本质。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发生在看客与底层弱民之间。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 在向人们倾诉痛苦的时候, 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 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 便特意寻来, 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 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叹息一番, 满足的去了, 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这些乡村老女人们 (看客们) 正是在“看 (听) ”祥林嫂的痛苦时, 也使自己原本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遗忘。而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 仅成为可供消遣的“故事”。这类行为上的冷漠表面上看是麻木、混沌的, 实际上显示了看客们人性的扭曲与病态。作者正是用悲悯的眼光, 嘲讽了看客的麻木与可鄙, 从而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这个时代、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病根, 使国民救治问题广泛地征服和警示着众人的心。

(2) 发生在看客与先驱者之间。

鲁迅作品多次写到了先驱者牺牲后, 鲜血和心肝被吃的事件。小说《药》里革命志士夏瑜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 而与他生活在一个城市的乡亲华老栓夫妇却迷信邪说, 用开茶馆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一包洋钱, 买了用夏瑜的血制成的人血馒头, 为生了痨病的儿子小栓治病, 但最终小栓还是命丧黄泉, 先驱的血不仅白流了, 而且白吃了, 这是双重的悲哀。因此看客们不仅鉴赏着先驱者的牺牲, 而且还从精神和肉体上“吃”掉先驱者, 这才是古往今来一切先驱者和革命者最深层的悲剧。

正如鲁迅所说:“看客们对先驱的死基本上是无动于衷的, 充其量只是获得更多的餐桌旁闲聊的素材罢了, 先驱的血恰好可以给这些过着灰色、平庸生活的闲人们着一层红色, 增加一点刺激, 充当他们无聊人生的调味品。”鲁迅为民众不能唤醒而深感悲哀。

总之, 鲁迅的小说善于抓住看客们病态的行为来剖析其扭曲的灵魂, 以促使人们痛感提高人民觉悟的迫切性。所以从《呐喊》到《彷徨》, 鲁迅绝望的精神状态的加深, 灰色状态的浓烈, 体现了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要求国人具有精神解放、精神独立的愿望, 要求国人具有完整、完善的自我意识的思想。

二.透视看客的灵魂实质, 解读鲁迅批判民族劣根性的苦心和特色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们, 在把别人痛苦当作笑料, 把革命者鲜血当成治病良药, 把杀人当成看戏, 拿残酷当作取乐, 拿他人痛苦当作赏玩时, 暴露出看客们是那么的愚昧、麻木、无知, 对周围一切是那么冷漠的病态灵魂。作者正是从心灵角度切入看客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 鲜明地表现了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首先, 看客们赏鉴的实质———灵魂病态。

如《药》中看客们围观、鉴赏夏瑜被杀时情景:“……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这就是鲁迅笔下愚昧、冷酷的民众———看客们。他们生活空虚无聊, 爱热闹, 充满好奇, 但是精神愚昧麻木, 缺乏同情, 没有人格观念, 丧失正义感和道德观, 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 仿佛是一群要被屠宰的猪, 死到临头还觉得眼前的事好笑呢。

这正是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压抑和毒害的病态心理。以鉴赏别人的不幸为幸事, 像赶集那样热热闹闹地去看杀人, 神情专注、情绪激动地去看要救他们脱离受压迫境遇的革命者被处决, 而眼中却流露出漠然的神色。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疗救病苦”的苦心:民众们处在一种愚昧混沌的状态中, 已被“捏了脖子”而不自知, 不知自己在赏鉴别人、评头品足的同时, 也即将被放上砧板的处境。

其次, 看客们的精神实质———“帮闲”心态。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不过是一群任人驱使、宰割、奴役的奴隶, 甚至是连奴隶也不如的牲口。然而这种人的本领就在主人有急之时能够出来帮忙解急, 充当着“帮闲”的角色。

《孔乙己》中的人物核心是孔乙己与酒客的关系, 而酒店“小伙计”作为一个旁观的看客, 他先是“附和着笑”, 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教自己识字的好意, 从而成了一个被看客同化、滑入“帮闲者”行列的看客。

《药》在描写刽子手康大叔讲夏瑜在牢中鼓动牢头造反时, 茶馆中看客们“帮闲”的心态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二十多岁的人”很气愤, “驼背五少爷”也很气愤;“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接二连三地大叫夏瑜是“疯了”。这就是“帮闲者”的悲哀:当惯了奴隶的民众, 对先驱的“造反理论”根本不接受, 却以“疯子”的恶名来评判先驱者死的价值。而他们只是为了帮茶馆中的“闲主子”增加一点谈资罢了。

再看看大名人阿Q。他是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 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过革命党人被杀, 看到过白举人的秘密等。但他又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 他虽然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 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 只想帮主子增长点见识, 顺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 最后反而被赵太爷之流所警惕、所陷害, 落得个“被看”的下场。他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们有所不同, 但结果却比他们还惨。“帮闲者”出于“好奇”, 结果却是无奈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无知的中国人, 一群爱看热闹、没有自尊和骨气的中国人的下场。

再次, 看客们的行为实质———帮凶角色。

在鲁迅的小说中, 先觉者、改革者受迫害是较常见的主题。《药》《孤独者》等小说都写到强大的社会势力对孤独的改革者的迫害。而《狂人日记》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记录先觉者“狂人”被社会整体势力 (看客们) 迫害的作品。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被狂人“踹了一脚, 使得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时, 导致了整个社会对狂人的仇视。虽然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 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 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 也有老娘被债主逼死的”, 但却不觉悟, 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和对狂人围攻、迫害的庸众。

《长明灯》中的疯子向群众启蒙的结果却是招致群众的迫害。《阿Q正传》中阿Q被押赴刑场示众的场面, 都彻底暴露了民众残忍无比的野兽本性。

因而鲁迅写这些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群众, ———尤其是中国的,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 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 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谈鲁迅作品中的环境描写论文 篇8

鲁迅先生文章中的细节描写,“金刚怒目”式地将如匕如枪的文字刺向腐败的社会生活,塑造出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初中课文鲁迅小说中有着像生活一样真实、鲜明、典型的细节描写。

一、小说中外貌细节描写的刻画,让人物形神兼备

细节描写也常在外貌描写中使用。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只需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并对其加以描绘就能达到“借一斑观全貌”的目的。鲁迅在小说中常采用人物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主人公便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二、着力于环境物件细节,深刻揭露人物性格命运

人物离不开活动的环境,人物的一举一动,往往带有特定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如《故乡》中“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这一细节勾画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凄凉的心情,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的巨大变化,为下文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的环境。

人物的性格特征与自己所使用的物件也有一定的联系,鲁迅先生注重使用典型物件道具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如《故乡》中:“下午,他拣好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中年闰土特地挑选了“香炉和烛台”这一细节表明闰土已经信奉神灵,希望神灵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再联系前文,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闰土,不但接受并遵从了封建等级观念,而且已经虔诚地相信了鬼神,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鬼神来安排。这样更加突出了闰土的悲剧性格。《孔乙己》中,孔以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

三、引用典型语言表现人物心理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就是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习惯,能透露出人物的社会地位、思想观点、职业特点、心理状态,使读者听其言如见其人。如《故乡》中对杨二嫂刚出场的语言描写:“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不肯放松,便愈有钱……”通过这些语言,生动准确地刻画出她尖刻势利,爱搬弄是非的小市民嘴脸。《孔乙己》中作者描写孔乙己跟酒客们辩解时这样写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这一细节中,孔乙己他把“窃书”与“偷”“读书人的事”与别人的行为区别开来,在字面上作辩解,其实是无力的,只是玩弄概念。他想清白做人但事实上清白不了,事实上不清白又偏要争面子,竭力掩饰自己的劣迹,表现了他可笑可悲的矛盾心理。另外,在写掌柜子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脸时,“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一句话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一方面描写了掌柜子刻薄的心理,另一方面衬托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四、动作的描摩,表现出深沉厚重的思想内涵

塑造人物,渲染环境,都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社戏》中“摸”豆的动作细节,“月夜偷豆图”,展现的不仅是淳朴乡村少年的善良,更寄托了鲁迅的理想。这里所描绘的,“实在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的故乡图景。“摸”豆偷豆的少年天真淳朴,活泼热情,几乎没有受到世俗的沾染,保持了“童心”,鲁迅赞扬不失童心的真正的人,恰恰与那令人窒息的市侩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乙己在众人的笑声中,在“摸”出四文钱的窘境中惨然谢幕。凄惨的图画,悲酸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穷困潦倒而又清高迂腐,善良无能而又可怜可气。放弃与命运抗争,逆来顺受,自甘堕落。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管如此,对社会黑暗和冷酷的揭露,以及对群众麻木的的批判还是相当深刻的。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细节描写越生动传神,人物的个性就越鲜明突出,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9

生逢军阀混战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弃医从文,只为救国救民,于乱世中呐喊,于混战中彷徨。这就是我所要讲的文学大家—鲁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是尖锐的批判,对旧社会的憎恶,对穷苦人民大众的同情。他于铿锵有力的语言文学中散发出一股凌然正气。

无可否认鲁迅一生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在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及翻译作品,对当时的中国即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生刻影响。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文章内容虽不多但却深刻的揭示了旧中国的社会本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用“吃人”二字就能准确的概括。“吃人”是他对封建道德主义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麻木的中国人不懂得反抗,反而成为封建阶级的帮凶,有的人虽然认识到吃人的社会本质,但妥协,麻木是他们的选择,而鲁迅则是人群中“最初醒来的人”也许他也曾犹豫过,彷徨过,但他用尖锐的笔尖呐喊出难言的思想,唤起爱国志士那炽热的心。相同的思想在鲁迅很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他留学日本,最终选择弃医从文,也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与无知。他认为医学只能从身体上,生理上减轻人们的痛苦,而真正要改变国民的现状还是要从思想上彻底使其觉悟。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有希望。总的来说他前期的小说主要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后期则借历史典故反映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

除去小说之外,鲁迅先生在杂文散文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毛泽东曾将其杂文誉为“匕首”“短枪”。如《小品文的危机》,《二心集》,《华盖集》等都深入的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其散文也是独树一帜。记得在初中就学过《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描写了少年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他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少年时期的他勤奋刻苦,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大概算的上是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了吧。文中以一棵无人问津的小草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掀翻压在身上的巨石的石块钻出地面。表现出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借此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鲁迅的文章虽生疏难懂,但却寓意深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在《自嘲》中曾这样写道。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文坛,为中国文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文学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当在他提及到写作目的的时候,他指出了3点: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的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们,正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到有所扼制”,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的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他们的不圆满。”这就是他,一个从不见风使舵,从不趋炎附势,明睿理智地剖析社会的伟人。鲁迅在战火纷飞的战乱年代手执革命的笔杆,心怀革命的激情与封建势力做斗争,为中国伟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民族魂”三个字就是他一生最完美的写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鲁迅的作品生疏难懂,不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今年9月,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面试,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其中删除了不少鲁迅的文章。“去鲁”成了近年来新编教材的热门话题。面对“去鲁”现象,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们都纷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国内教材长期遵循“一家独大”的鲁迅文章,“去鲁”是为了给其他作家作品挪地方,二是鲁迅文章过于深刻偏激,学生难懂,这无疑是加重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持支持态度的专家就表示,鲁迅文章寓意深刻,反映很多时代气息,他的“哀国人不幸,怒国人不争”也是我们道德修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请走”鲁迅还需慎重。

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10

近期拜读了鲁迅先生的部分作品,并且浏览了一下记录鲁迅生平和事迹的相关作品,如《鲁迅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鲁迅故家的衰败》。通过阅读,我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地为革命、为人民而艰苦地工作着、劳动着,是怎样地使“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时时想到中国,想到未来”的。

我本人只是简单地巡阅了鲁迅的一小部分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是一些漫画性质的小本,既生动又形象。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鲁迅部分作品中的内容,以及他是怎样为自己的作品命名的,知道了有关他的一些战斗的历程。每当想到他在充满白色恐怖的.年月,从早到晚,手、口、脑交替使用,“轮流休息”,夜以继日地忘我地工作使他把自己锻炼得像一架机器,就觉得自己很惭愧。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他三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时刻争取时间拼命写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以成熟、高超的艺术技巧,热情歌颂历史人物,鼓舞人们的斗志,讽刺反动统治者的丑恶,深刻揭露和抨击封建势力,向着黑暗与暴力勇猛进袭,呼啸前进,为革命鞠躬尽瘁,一直到1936年10月18日,在他逝世前的一天,还手握战笔,写完了最后一篇日记。

鲁迅先生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这些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从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可以学到鲁迅崇高的革命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我觉得,接受这个遗产,阅读、研究和宣传鲁迅的著作,决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任务,而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

鲁迅的作品《无常》 篇11

在许多人期待着恶人的没落的凝望中,他出来了,服饰比画上还简单,不拿铁 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在 笑还是在哭。但他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 他的履历。可惜我记不清楚了,其中有一段大概是这样:——

“…………

大王出了牌票,叫我去拿隔壁的癞子。

问了起来呢,原来是我堂房的阿侄。

生的是什么病?伤寒,还带痢疾。

看的是什么郎中?下方桥的陈念义la儿子。

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

第一煎吃下去,冷汗发出;

第二煎吃下去,两脚笔直。

我道nga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

大王道我是得钱买放,就将我捆打四十!”

这叙述里的“子”字都读作入声。陈念义是越中的名医,俞仲华曾将他写入《 荡寇志》里,拟为神仙;可是一到他的令郎,似乎便不大高明了。la者“的”也 ;“儿”读若“倪”,倒是古音罢;nga者,“我的”或“我们的”之意也。

他口里的阎罗天子仿佛也不大高明,竟会误解他的人格,——不,鬼格。但连 “还阳半刻”都知道,究竟还不失其“聪明正直之谓神”。不过这惩罚,却给了我 们的活无常以不可磨灭的冤苦的印象,一提起,就使他更加蹙紧双眉,捏定破芭蕉 扇,脸向着地,鸭子浮水似的跳舞起来。

Nhatu,nhatu,nhatu-nhatu-nhatututuu !目连瞎头也冤苦不堪似的吹着。他因此决定了:——

“难是弗放者个!

那怕你,铜墙铁壁!

那怕你,皇亲国戚!

…………”

“难”者,“今”也;“者个”者“的了”之意,词之决也。“虽有忮心,不 怨飘瓦”,他现在毫不留情了,然而这是受了阎罗老子的督责之故,不得已也。一 切鬼众中,就是他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他可以比 较的相亲近。

迎神时候的无常,可和演剧上的又有些不同了。他只有动作,没有言语,跟 定了一个捧着一盘饭菜的小丑似的脚色走,他要去吃;他却不给他。另外还加添了 两名脚色,就是“正人君子”之所谓“老婆儿女”。凡“下等人”,都有一种通病 :常喜欢以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虽是对于鬼,也不肯给他孤寂,凡有鬼神,大概 总要给他们一对一对地配起来。无常也不在例外。所以,一个是漂亮的女人,只是 很有些村妇样,大家都称她无常嫂;这样看来,无常是和我们平辈的,无怪他不摆 教授先生的架子。一个是小孩子,小高帽,小白衣;虽然小,两肩却已经耸起了, 眉目的外梢也向下。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 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但不知何以相貌又和无常有这么象 ?吁!鬼神之事,难言之矣,只得姑且置之弗论。至于无常何以没有亲儿女,到今 年可很容易解释了;鬼神能前知,他怕儿女一多,爱说闲话的就要旁敲侧击地锻成 他拿卢布,所以不但研究,还早已实行了“节育”了。

这捧着饭菜的一幕,就是“送无常”。因为他是勾魂使者,所以民间凡有一个 人死掉之后,就得用酒饭恭送他。至于不给他吃,那是赛会时候的开玩笑,实际上 并不然。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 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鲁迅作品赏析---故乡 篇12

《故乡》的现实价值分析

《故乡》是鲁迅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创作的名篇之一。作于1921年1月,发表于同年5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1号,后来被收入《呐喊》。小说通过“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可悲变化。尤其是“我”和闰土之间隔了一层深深地沟壑,彼此再也走不到一起。鲁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找寻到一条可以解决先进分子与下层人士之间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不仅仅是在当时辛亥革命后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对于当下21世纪的现代人也同样是需要深思的话题。

在《故乡》中,鲁迅开篇就写到“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情景。“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这就已经暗示了一种悲哀的气息。后面继续写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了一些活气。”故乡竟然变成了“荒村”,这还是“我”印象中的故乡么?明显有了极大的变化,一种负面的情绪油然而生。果然“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按照常理来说,我们回到故乡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归属感,然而“我”对于故乡的感觉却与众不同,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此刻单单用物是人非来解说此种情况也不足以说明故乡变化之大了。

《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故乡》中闰土的变化我这里列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身材变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生活的压迫使得闰土不得不“终日吹着海风”,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贫苦大众的生活哪里有安逸可言,处处都是艰辛劳累,身体又哪里可能还像以前般亮丽。闰土的第二个变

化是他对于“我”的称呼变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相好的玩伴,同辈的的存在,现在竟也套上了等级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层级竟然转变如此之大,也难怪“我”“打了一个寒噤”。闰土的第三个变化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与“我”之间的变化无不深深触动我的神经。都说“万变不离其宗”,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连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若不诉诸社会政治经济革命,消除“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2

闰土也许是鲁迅遇到的一个真实的人物,又或者是一个虚幻的人物。但这也没法掩盖闰土这一形象在现实中的真实性。不仅在五四期间,在现在,依旧有着无数个“闰土”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故乡》中的我是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显然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闰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明显就是与我们同辈的已经辍学的玩伴。现在的大学生与辍学者之间是否也存在了如“我”与闰土之间的尴尬状况呢?不说他人如何,就我自己而言,似乎我也踏上了鲁迅笔下的那条可悲的道路,遇到了那种令人感到悲哀的局面。

曾经小时候形影不离的玩伴,曾经无话不谈的密友,随着其中一人的辍学,两人之间的情感思想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似乎是走在三叉路口的两个不同道路上。以前没大没小的两人,现在见面竟然要恭敬地称呼对方“哥哥”。即使我想要找回以前那种熟悉的感觉也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的思想变化实在太大,大到完全不知道对方想表达什么,基本没法接受对方的观点。不同的生活环境的确改变了我们许多许多。

现在的我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到以前那种知心朋友的状态,只可惜,这是最让人觉得悲哀的。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之间已经无望了,我们注定是走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过去的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之中,现实是残酷的,我早已无力改变一切。想要学鲁迅先生把希望留于后辈?似乎也是幻想而已。水生和宏儿当初也许玩的十分投缘,只是二十年后呢?他们是否还能如从前那般彼此想念。可能,二十年后他们连见面甚欢的那一场面都会忘了吧。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对他们还存在着希望,对于未来还存在着美好的期望,期望着未来一切都会好转。然而鲁迅自己也清晰地知道这希望也是无望的了。“我想起希望,忽然有害怕起来了”。鲁迅对于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看得都很透彻,即便是幻想,他也清楚地知道那仅仅是幻想罢了。这也不过是体现了鲁迅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以不至于生活全然没有盼头,那样的生活估计就可以称为悲哀的最高境界了。

生活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按照我们期待的轨迹转动。人民群众的劳苦可以通过改革慢慢变好,这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切实存在。然而说到人民大众的思想境界则不是简单就可以改变的了。物质社会对于人们的影响远远不是文化可以左右的,旁人生活轨迹的改变比不是鲁迅一个人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没有尊卑的社会,鲁迅没有遇到过,然而现在似乎也并没有完成鲁迅的期望,社会各阶层的尊卑一直都在。尽管我们的思想觉悟比鲁迅笔下的闰土要高上许多,但有钱的总是比贫穷的要多了那么点底气,有权的总是高高在上,看待别人总会用高人一等的眼光。这比之鲁迅笔下的故乡的人们的变化似乎好不到哪里去。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俨然成为了一句至理名言。鲁迅这句话,意在坚持他对中国农民前进道路的探索。鲁迅是觉悟了的,他希望通过努力,让广大的人民也能觉悟起来,共同走向新生活。

《故乡》写出了鲁迅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也洋溢着深沉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不局限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幻空想,他依旧保有着自己的那一份清醒,保持着独立的精神探索。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一份清醒的预知的确发生了。若干年后的后代,他们走的道路依然有着闰土的影子。

鲁迅的作品也许可以让一部分人慢慢的觉悟起来,但总是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够读懂鲁迅,读懂其中的奥妙。如当下的社会,有多少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作品的研究上面,他们热衷的是快餐文化,更喜好的是抓紧时间提高物质生活。精神世界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根本就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如此一来,这种人儿怎能达到鲁迅先生所期盼的理想境界。

社会的悲哀时刻都会存在,只是这悲哀是否深刻到让人反思的程度。很明显的,鲁迅所处时期的社会,的确存在了太多的无知,促使看到社会黑暗的先进分子奋起反抗。而我们现在的社会还不至于像五四时期那般不堪,如此而已。

注释:

⑴ 本文对《故乡》的所有引文均出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对鲁迅作品的评论 篇13

再如《阿Q正传》,又有另一番艺术特色。鲁迅用他特有的游戏笔墨(这从作品一开头讲述“正传”一词的来历时就可以感受到),塑造了阿Q这么一个既可怜,又可笑,更令人同情的旧农村雇农形象。作品中处处用讲笑话似的讽刺笔调,描绘了阿Q的种种所作所为和性格特征,但处处让读者在酸心的苦笑中发人深思。所谓的“国民劣根性”,决不是一个离开了艺术形象的空洞概念,而是通过阿Q这个非凡生动的文学典型形象,以及有关的社会背景、故事情节和特色鲜明的细节描写,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与《孔乙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等,就不能不说,全都表现了鲁迅对人间真情的期盼和向往,极富浪漫主义的美好情怀。尤其是《社戏》,描绘的江南农村风光,描绘作者和农村小伙伴们月夜驾船去看社戏的欢快情景,他们之间天真纯朴的友谊,以及农村孩子热情、爽直的性格,都跃然纸上,如诗如画,令人心想神往。其中如孩子们看戏时最讨厌“只唱不做的老旦”而特别爱看“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以及孩子们在归途中抢着“偷摘”自家田里的蚕豆等细节,描绘孩子们天真、无私的心理状态,简直已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其生活气息之浓,人物形象之鲜明,景物描写之富有诗意,艺术审美内容之深厚,令人击节叹赏,堪称绝世佳作,非有切身感受和洞察世情的能力,无法创作出如此高超的具有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的小说作品。然而,可能由于这类作品不像《狂人日记》《阿Q正传》那样可以用“一言以蔽之”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加以赞扬,却常常未能引起某些评论家应有的重视。唯一例外的只是《故乡》,就因为那里面有一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由此可见,鲁迅小说和散文作品中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多么值得我们奉为典范,认真加以研读。我以为,鲁迅作品中所以能达到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审美境地,这是由他的语言功力、幽默感、洞察力、艺术表现力,以及文化素养、人文关怀精神和先进思想观念所综合组成的,缺一不可,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

上一篇:使君子四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人民大学国际金融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