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精选8篇)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1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摘 要: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二是具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三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和写贫苦农民一样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Summary:The novels written by Lu Xun in the image of the intellectua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First,the intellectnals were poisoned by the feudal education system,such as Kong Yiji and Chen Shicheng;Second,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who had a desire to make progress and chang the requirements,such as Lv Weifu and Wei Lianshu;Third,the young personality who pursued the bourgeois of liberation after “5.4”Movement,such as Zi Jun and Juan Sheng and so on.We can see that Mr Lu wrote the weakn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intellectnals that were written in Lu Xu’s novels by analysing and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s.Lu Xun criticized and sympathized the intellectuals ,the same as farmers.Lu Xu wished they could overcome these weaknesses and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assume their mission given by history.关键词:鲁迅
小说
知识分子
形象
Key words: Lu Xun novel intellectuals figure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4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4
二、鲁迅小说中三类知识分子形象….....................………............……5
三、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8
四、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引
言
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伤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而鲁迅先生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和写贫苦农民一样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 3 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对于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刻画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呢?本文试图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按照类型进行分类,通过人物形象的归纳分析,了解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以及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
二、鲁迅小说中的三类知识分子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第一类:封建祭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同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4 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第二类:苟延残喘、自暴自弃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他们对封建礼教制度具有反叛精神,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是,他们都比较脆弱,缺少韧性,终于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压碎。吕纬甫和魏连殳作为辛亥革命退潮后的个性主义者,他们“敏捷精悍”、“傲骨嶙峋”,因破除迷信“拔掉神像的胡子”,辩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与人打架,甚至被作为“吃洋教”的“新党”而受人排斥。现在却变得“迂腐”和“孤独”,进而在灰色的生活中沉沦。第三类:无可奈何型。
《伤逝》中的子君、涓生诞生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的形势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着幸福的生活。但是,黑暗势力和现实环境终于压倒了他们的反抗和追求,给予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打击。子君是 5 不得不回到她曾经勇敢地出走的家庭,最后是带着无限的凄怨悄然死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涓生虽然想奋翅高飞,也不过是寄希望于渺茫之中,到头来只落得悲哀和悔恨,饱尝这人生的可悲。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但它没有触动旧社会的根基,原有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即如孔乙己的生活出路问题,科举制的废除,取仕的道路完全断绝,他们就丧失了仅有的一点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力量,然而孔乙己们的悲剧命运在辛亥革命之后毕竟并未成为过去,相反,还是当时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吕纬甫和魏连殳为的生活就更说明辛亥革命之后的问题,由于他们追随过革命,思想表现过于“特异”,因而遭到旧势力的报复。子君和涓生们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遭到了失败,感到了幻灭。他们发现,生活比预想的要更复杂得多,冷酷得多。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苦受难。鲁迅正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问题的。他在小说创作中用和对待农民问题几乎相同的注意力来 6 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
三、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对他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究竟主要抱什么态度,是否如一些评论者所说的主要是批判或批评?
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鲁迅创作的用意和目的,他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于涓生、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以至孔乙己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正象选中了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等贫苦农民一样,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
人物形象本身最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孔乙己》中,鲁迅一方面批评孔乙己懒惰酸腐,一方面也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纯真善良的性格,喜欢和孩子们玩耍,用指甲蘸了酒教酒店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更主要的是他写了孔乙己的孤独,被人取笑,没有社会地位,写了他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并因此而惨遭毒打,终至无法活下去。《白光》中的陈士成,作者对他醉心仕途,对精神世界的渺小和可鄙,作了比对孔乙己更为严厉的批评,然而作品主要是告诉人们,陈士成的悲剧根源正和孔乙己一样是万恶的科举制度。作品结尾时,有一段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表面上 7 十分客观冷静,实际上显示出作者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
对吕纬甫和魏连殳,鲁迅的同情就更为明显,通过他们的遭遇来揭露、抨击黑暗社会的思想也更为明确。的确,吕纬甫到了中年,已经丧失了昔日的战斗意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为了敷衍母亲,竟不辞辛劳回到故乡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吕纬甫的变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客观条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么?作品写到吕纬甫虽然消沉,仍然清醒,“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说明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吕纬甫一些看来显得颓唐的话,表现了对现实的不平和不满。“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它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者是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孤独者》在风格上显得格外冷峻,魏连殳的结局比吕纬甫更凄惨,更令人战栗。这是否由于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作了更多更严峻的批判呢?的确,鲁迅对魏连殳用自暴自弃的方式反抗旧势力,对他把自己的灵魂裹得严严实实,对他思想中的冷气,都是不以为然的。在鲁迅看来,这并不能触动旧社会的根基,相反只能白白地消耗自己。但鲁迅写这篇作品的目的也显然不是为了批判魏连殳,而是通过对他命运的描述,愤怒控诉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蹂躏。他有意写魏连殳吐血,苦心描绘魏连殳死后的情景,让读者看到这个刚直正派的 8 知识分子是怎样被封建社会撕碎了肉体和灵魂!“在不妥贴的衣冠中”“很不妥贴地”躺在棺材里,魏连殳至死都和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很显然,作品提示出,魏连殳不是病死而是被人杀死的,凶手不是别人,就是他生活着的社会!鲁迅究竟要批判谁,抨击谁,不是再清楚不过吗?
至于子君和涓生,可以说无论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鲁迅都是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光。”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最后抛开子君,要一个人去“开辟新的生路”,则未免有点自私。他的“悔恨和悲哀”,他的自责,正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批评。从整个作品看,从人物形象提示的全部意义看,作者的意图仍然是暴露和批判黑 9 暗的社会,抨击它摧残和迫害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而主要不在批评涓生和子君。
综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确有所揭露,有所批评,那也正象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所揭露和批判。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既没有偏袒,也没有夸大,态度上也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把这些弱点和缺点放在适当的位置,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四、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画得深刻生动,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都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举其大者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性格和遭 10 遇带有辛亥革命前后近代动荡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丁举人的淫威固然说明了封建势力的猖獗,但孔乙己们的落魄也正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孔乙己和陈士成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的赘疣,恰好表明他们所附着的肌体已经腐败。一句话,许许多多的孔乙己们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他们可以照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吕纬甫和魏连殳更是如此,他们思想性格中新与旧的矛盾,反抗与失败的痛苦,正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吕纬甫和魏连殳的民主思想和反抗要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看到,象吕纬甫,魏连殳这样一批知识分子是怎样具体地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他们本来是应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一步的。遗憾的是由于封建力量的顽固,也由于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中国社会经历一次小小地震后又一切恢复了原样。吕纬甫的颓唐,魏连殳的死亡,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和严酷。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不但主人公的痛楚使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认清了一个社会。至于子君和涓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年轻一代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从各个方面把罪恶的手伸向它的叛逆者,以便最后使他们失败、屈服。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 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鲁迅当时写小说,着意刻画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他们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是否也作过这样的分析,今日不敢断言,但从他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深刻认识,从他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看,他是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结 语
是的,鲁迅是伟大的。他最了解知识分子,既知道他们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既看到他们的不足,又看到他们的苦难。在鲁迅 12 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很多痛苦。在旧社会里,他们和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他没有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之间划一条鸿沟,而是认为他们“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才不至于过于强调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
参考文献
1.沈欣《鲁迅研究新探》2005年5月研究出版社 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1999年9月岳麓书社 3.杜一白《鲁迅研究史稿》2000年4月辽宁大学出版社
4.吴子敏、徐迺翔、马良春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5.靳邦杰、王世家编《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详解》1994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2
一、封建制度中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 主要有一生穷困潦倒、被人们奚落嘲笑的孔乙己和一连考了十六回而终不中的、最后发了疯的陈士成, 二人是封建科举制殉葬品的代表。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扮演是一个穷困潦倒, 被人处处奚落嘲笑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的悲惨命运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生活着, 没有谁不想有尊严的活着, 出于本能, 孔乙己其实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想与酒客们攀谈, 想在万般孤独的背后寻求一丝快乐或存在的价值, 哪怕只是在孩子的面前炫耀一下茴字的四种写法。小说《孔乙己》中有三个嘲笑他的画面, 一笑他偷书, 二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 三笑他被断的腿。在反复的戏弄和嘲笑中, 他找不到半丝尊严和体面活着的信心, 他无疑是孤独的, 莫名的悲哀, 在整个社会的孤独和悲哀里, 他的努力也就无足道了。就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无望的国度里,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受封建毒害的时代, 才让这个鲁镇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落寞的死在众人的笑声中。通过孔乙己的演绎, 他的死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一个社会苦难的集中反应, 与其无望的活着, 不如让他默默的死去。
小说《白光》中的陈士成, 是一个被封建腐朽文化逼疯的下层士人, 是封建科举制度祭品的典型代表。在陈士成的心目中, 像他这种出身书香门第, 根红苗正, 理应平步青云, 常生“今有千里马, 而伯乐不可求”的感慨, 自己的满腹才学, 为什么就不行呢, 为什么就不能中的呢?是那些个考官学识太浅而不能识别自己的才华?一次次考场失意, 一次一次的落魄而归, 在众人嘲笑讽刺中, 他坚信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那肯定可以实现的, 下次肯定中的。希望是重要的, 虚无缥缈的希望支撑着他还可以走多远呢?无聊的塾师生活使他百无聊赖, 驱散了他美丽的梦境, 而那好梦, 却又没因此而消逝, 反而最终点燃了陈士成无穷的欲望, 在美丽的梦尽头, 陈士成最终没有醒, 他疯了、死了。他的死, 不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意识的罪恶, 而且是鲁迅给当时已属强弩之末封建王朝唱的一曲葬歌, 让人心疼, 又让人激进。
孔乙己和陈士成的社会地位与身世虽然各不相同, 但从他们扭曲了的灵魂中, 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像孔乙己和陈士成这样一批连死了也无法彻底顿悟的科举考生, 可知其毒害之深、之狠、影响之深远。他们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殉葬品, 鲁迅在鞭挞这类人的同时, 也怀有深深的同情,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被腐蚀了的, 是属于被吃掉的一类, 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二、封建统治的卫士
四铭《肥皂》中的人物, 是一个就是非常虚伪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十分肮脏丑恶, 但表面却伪装的十分和善和正经, 声称要摧毁世界上一切不道德的东西, 要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他一面鼓吹要拯救这个没有道德的社会, 另一面却对失去亲人的孝女的美色垂涎三尺, 对光棍调戏孝女的言语留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也潜意识地给媳妇买了香皂, 却一直淫念在心。当别人成为社会的弃儿去乞丐时, 他不是伸出援手, 而是向那两个商量着去买肥皂给孝女洗澡的一样, 在别人的痛苦中, 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他老婆的骂声和一些其他人的表现, 把四铭的内心的肮脏龌龊表现地淋漓尽致。那一声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笑声, 把那张道貌盎然的面具撕得粉碎。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作为一个女校的历史老师, 虽然为了向苏联的高尔基靠拢而改名, 平时对各种文化了解一些, 确是一个表里不一, 道貌盎然的人, 暗地里只知道喝酒作乐, 跟女人的文化流氓, 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成为“贤良女校”的老师。不过更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这位“老师”来到学校的真正的目的是看女同学。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 将生活的丑陋充分展现给人看, 给这位新型“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鞭策。这位高“老师”的教学活动, 除了对自己的一些知识不足而苦恼外, 更加注重的是自己所谓的形象。但是当自己由于知识浅薄而使讲课发生失败后, 平时标榜自己是新文化的化身而瞧不起旧文化的他, 思想上的波动非常之大, 这个“老师”突然感到学校里世风日下, 为什么要整个女生学校呢, 于是就不再这个领域干了, 直接回到了麻将桌上, 这时候也就觉得世风渐渐好了起来, 也就渐渐安心了。
三、激进的圣斗士
所谓激进, 即不符合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 而是一种积极的, 前进的生活态度代表着历史的潮流。斗士, 即为改革而奉献自己革命者, 敢于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宣战。这种形象也是是鲁迅小说着力刻画的“新人”形象, 是一个社会与民族的希望。但是他们在封建黑暗吃人的社会中奔走疾呼, 最终落个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而人们却并无反应的可悲下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个在封建的黑屋子里开始觉醒的先行者, 他惨遭命运的玩弄和世道无情的戏耍, 他孤独、莫名的悲哀, 而又苦苦的需找所谓理想的出路, 他在探索, 追寻, 以至于在梦醒了而无路可以走的境况下, 只有被迫疯狂。这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 他演绎的是不甘于在悲惨的封建压迫下苟且偷生的觉醒者, 他的觉醒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长明灯》中的疯子是一位在黑暗而残酷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笼罩下却能够勇敢地去吹熄“长明灯”斗士。鲁迅在作品中赋予了革命伟大任务, 为了斗争, 打破封建制度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疯子”大呼“我放火!”为了吹灭庙里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的长明灯, 他尝试过许多手段, 在一次次失败中, 疯子一个人倔强的战斗, 孤独的坚持, 显示出他对黑暗腐朽社会制度的反抗和叛逆, 完全可以称为其中的“勇敢者”了。在那个黑屋子里, 正是有这样一批勇敢者站了起来, 像圣斗士不屈的战斗, 才会在封建社会的死水里, 看到了残存的阳光, 这种阳光就是希望, 预示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在不久将来的崛起。
海德格尔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鲁迅的时代却迫使他远离诗意。在鲁迅先生许多篇幅中描写、刻画知识分子形象, 描述他们莫名的孤独和悲哀, 落魄的命运, 潦倒的生活, 与之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他们精神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别于当时一般作家, 鲁迅致力于以革命的态度分析问题、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在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的同时, 也间接的反映出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特别是对一些不屈不挠激进圣斗士的描述, 使人们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之时, 看到些许的亮光, 在无望中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许旭英.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3
【关键词】鲁迅 小说 知识分子 形象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105-03
鲁迅,“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最早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家之一。在《呐喊》和《彷徨》这两座新小说的丰碑中,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是他主要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
在创作中,鲁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真实而深刻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五四”前后时代的急剧变化给各类知识分子带来的思想灵魂的深刻变化。鲁迅深入地剖析了知识分子的灵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们的思想矛盾和苦闷,并以现代意识观照他们的生活,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作家对二十世纪初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的理性思考。
鲁迅对知识分子了解得十分透彻。在作品中,他用许多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他既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的历程”,也不仅仅是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助。他用那匕首投枪般的钢笔,生动地刻画了几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给世人留下深远的启示。
一、以孔乙己、陈士成等为代表,深受封建科举“八股取士”的毒害、充满着旧社会文人酸腐气味的旧式知识分子。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倍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是封建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这个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穷酸、迂腐的性格特点造成了他的命运悲剧。鲁迅写孔乙己,人物出场的第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就表明了这一点。他做过“十年寒窗,一朝成名”的美梦,结果胡子花白,却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生活,那就必须依靠劳动来谋求生存。可由于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使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染上了“好喝懒做”、蔑视劳动的坏习气。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而残酷的现实又把他挤出“长衫主顾”的系列,使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沦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笑料。他不仅不承认自己的没落,还时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处处摆着读书人的架子。但“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样,充分体现孔乙己穷酸、迂腐的性格,体现了他的“灵魂”。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不劳动,就难以维计,弄到将要讨饭的境地。但讨饭要抛头露面,他自然不愿意干,最终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他甚至连书也偷,当人家揭发、讥笑他的时候,他“争辩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生动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当人家故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识字么?”他倍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更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那自负清高、鹤立鸡群的神情跃然而出。这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已走上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烙印。但当问到“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虽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但仍忘不了科举,把自己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他对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没有任何的觉醒,这正是他最可悲之处。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是无法避免的。他偷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代表人物——丁举人的东西,被打断了腿。他最后一次在酒店门前出现,“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这个场面是非常悲惨的,令人目不忍睹。在这里,作家更进一步地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进行了血与泪的控诉。在封建社会,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只要中了举人,就有资格升官发财。可连半个秀才也没考上的人,如果再加上出身贫寒,那就连狗也不如了。作家最后写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长久没有见过孔乙己”,“终于没看见——大概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作家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处于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鄙薄,揭露了封建教育的极端腐朽性。
孔乙己作为一个穷苦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作家在描写他性格的寒酸,批判他的国民劣根性的同时,还注意发掘了他作为社会底层的一分子的善良一面。“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作品通过他热心教小伙计“茴字有四样写法”,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等的细节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精神上的孤独,又显示了他的一片赤诚,更进一步体现出他极其穷酸、迂腐的性格。
《白光》中的陈士成和孔乙己同属于一个类型。陈士成想象得很美:“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他参加过十六次科举考试,可“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致使他名落孙山,以至心理变态。在与“金榜题名”无缘之后,这位醉心仕途的老童生精神错乱了,结果在想象的财宝的白光中,淹死在万流湖里。作品深刻、细致地描写了陈士成的心理状态,从他追求功名利禄的举动中针砭他不劳而获的国民劣根性。作品结尾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实际上显示出作家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
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弱点:不敢反抗。鲁迅在怀着一定的同情心鞭挞他们的迂腐和缺乏反抗精神的同时,也间接地指出:在黑暗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只有反抗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很显然,作家的意图主要不是批判他们,而是发人深省地向读者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走到穷途末路?他们的结局是由谁造成的?鲁迅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也谈到:“看见了讲到‘孔乙己’,就想到中国一向怎样教育儿童来”。
二、以四铭老爷和高尔础等为代表的伪道学家,是完全否定的知识分子形象。
《肥皂》中的四铭老爷,是一个封建卫道者的形象。他组织“移风文化”,企图指出孔孟僵尸,阻挠新思想的传播和人民群众的觉醒,维持封建秩序。就是这个封建伪君子,在街上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丐,便以“孝女”为例教育子女,还要写《孝女行》“表彰”她;但又对那“孝女”充满邪念,津津乐道地重复着流氓嘲戏女丐的下流话,并真的去买了一块肥皂。作家撕去了四铭的伪装,无情地鞭挞了这个封建卫道士、伪君子的丑恶灵魂。
高尔础,一个对历史和数学都一窍不通的女校教员,因羡慕高尔基而改名为“高尔础”,却大写特写鼓吹国粹的文章。他到女子中学教书的目的只是为了看女学生。他不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而是一个喜欢“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高等流氓。
在小说中,鲁迅运用“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讽刺手法,通过刻画四铭、高尔础等的形象告诫读者:对于某些道貌岸然、文质彬彬,实际内心肮脏、丑恶龌龊的知识分子,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并和他们斗争到底。在冷静的客观描写中,鲁迅对这类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进行的讽刺和彻底的批判,表达了坚定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憎恶感情,充分体现了“寓热于冷”的艺术风格。
三、以吕纬甫和魏连殳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受到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到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具有反叛精神,曾和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最终因缺乏韧性而惨遭封建黑暗势力打跨、碾碎。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身上曾闪过民主革命思想的火花,“连日议论革中国的方法”,并有过“去拔掉神像”的激进行动。但当辛亥革命退潮的时候,黑暗的社会现实腐蚀了吕纬甫身上的锐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概括: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走出了战斗行列后的他,只能教教私塾,讲授曾经反对过的“子曰诗云”,“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混日子,做些“等于什么事也没有作”的事。如为了敷衍母亲,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而特意买剪绒花送给顺姑这一细节,暗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吕纬甫和贫苦女子顺姑的命运相差无几。“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他已经完全失去生活的目标,彻底为黑暗势力所吞噬了。“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家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也曾是反封建的斗士,但他的结局比吕纬甫更为凄惨。“出外游学”回来的他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合污,但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与世隔绝。由于不堪生活和心理上孤独的重负,他“最终躬行于自己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整天围绕他的是“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以此作为自己的“胜利”,而实际上他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最后,“他在这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这可笑的死尸”。
吕纬甫、魏连殳是“五四”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孤独者”形象。鲁迅在以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对先行的“精神世界之战士”的悲壮心理体验给予肯定的同时,严肃地批判了他们的国民劣根性。
四、以子君、涓生等为代表的诞生于“五四”运动时代的当时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思潮的鼓舞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表现出知识分子前进中的坎坷和曲折。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不仅歌颂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还深刻地描写了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的压迫下得到解放?
作为有着强烈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涓生和子君在新思潮的鼓舞下,大胆地反对家庭与世俗,自由恋爱成功结合,说明他们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的。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显示出一股大无畏的精神,“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这个“五四”时期觉醒了的中国少女,她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多么的坚决。鲁迅热情地歌颂了子君为争取爱情和自由反抗家庭的“无畏和勇敢”,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她“只为了爱”的错误,批判了她的庸俗的生活态度:在获得幸福和安宁之后,便画地为牢,沉溺于日常琐事里,“吃了筹钱,筹来吃饭”。结果生活疲惫、精神空虚、思想狭隘,“已经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通过子君的变化,鲁迅深刻地刻画出爱情至上主义者的心理变迁,暴露出个性解放的个人主义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固有弱点。
涓生呢,他接受新思想比较早也比较多,但仍生活在空虚寂寞之中,没有丝毫真正说得上勇敢的追求和行动。怯弱、多虑,使他在别人的反对和阻挡面前,常常失去自制的力量,一不小心就“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
婚后的涓生,失业的打击使他苏醒,“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鲁迅在肯定他的觉悟的同时,也批判了他的自私和卑怯,——他的“悔恨和悲哀”,正表现了作家对他的批评。实际上,他还没有认识到目标和斗争的艰巨性。他“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却无法高飞。于是,在现实的逼迫下,涓生暴露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思想,他错误地把堕入困境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子君。易卜生式的个人奋斗思想,居然使他为自己而愿意埋掉一切,即使“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也仿佛只能抱着沉痛和愤激的心情,而在“默默地前行”中 ,用“遗忘和说谎”为“前导”。小说的结尾,充分地肯定了涓生向新的生活跨出第一步的决心。
鲁迅写涓生的内疚、悔恨、悲哀,也是对涓生的行为的严厉谴责和批判。鲁迅的用意,是让人们认识到:年轻的知识分子不能再迷恋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了,不能再走个人奋斗的道路了,即使是爱情,也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
从根本上说,子君和涓生的悲剧是在于他们不懂得个人的解放必然从属于社会的解放。鲁迅正是通过艺术描写,提出一个关于人生、关于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的重大问题,向读者指出:如果离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上的解放,孤立地追求婚姻自由和个人幸福,在那个时代只能是一种幻想。知识分子个人的生活必须和全社会大多数人的命运连结在一起,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才能体现出可贵的价值。
五、以“我”为代表,有正义感,是非心,爱憎分明,能自惭自新的进步知识分子。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用车夫扶起跌倒的老女人这一件“小事”,同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家大事”,即统治阶级所谓的“文治武功”作对比,说明后者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而前者却总浮在眼前,“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作品高度赞扬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剖析了“我”的思想弱点,表现了知识分子勇于解剖自我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一件小事》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歌颂了劳动人民,并提出了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了鲁迅见解的深刻、独到之处和预见的科学性、正确性。
《故乡》中的“我”,作为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小说中很有意义。“我”“很兴奋”,焦灼地希望和贫苦的劳动人民建立亲密无间的真诚友谊。但事实上,“我”对故乡最初、最直接的印象是“没有一些活气”。渐进故乡,“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灵魂上的疏远、心灵上的毁灭。这突出表现在“我”会见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场景。一开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因为“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尤其令“我”吃惊而痛心的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不平、鄙视、冷笑、愤愤等等,则又告示着又一个灵魂的毁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在作品里,作家充分运用对比手法,给人留下了沉思和反省,催人奋进。表面上看,造成这种“高墙”的,是“我”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农民群众的不觉悟。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旧中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它对于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十分可悲的变化。在此,鲁迅以其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悲剧的根源,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作品的结尾,“我”的抒情独白,既富有诗意更饱含哲理,说明了“我”对新一代农民的殷切期望,表达了作家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反封建思想启蒙战士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希望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共同行动起来,在荆棘丛中践踏和开辟出新的生活道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一件小事》、《故乡》等作品中,鲁迅通过对那些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正面人物的典型描写,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前进的必然道路。
总的来看,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从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来探索和揭示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表现出“忧愤深广”的艺术特色。他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是出于同情、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他们的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他们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的生活环境——“病态的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鲁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通过这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和脱离群众,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着诸多痛苦。在旧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就这样,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的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他开创了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显示了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高瞻远瞩和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修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2 党秀臣. 中国现代文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 林志浩.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论鲁迅小说中子君的女性形象 篇4
吉木萨尔县 马晓卿
【论文摘要】
本文拟通过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伤逝》中寻求个性解放的子君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封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也在对封建愚民政策无情批判的同时,对她们身上存在的“劣根的国民性”予以无情的揭示和批判。这个典型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她们必须恪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鲁迅先生对受势力压迫的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十分关注和同情,他以激进的民主主义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对压迫和迫害妇女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
【关键词】: 富有个性 勇敢反抗 揭露抨击
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发起之时,以反封建的如椽之笔首先对准封建礼教,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深切的同情和怜悯。从他的作品《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论雪锋塔的倒掉》等一系列著名杂文中足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把妇女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他的《呐喊》、《彷徨》两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以反映妇女不幸和悲苦生活以及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题材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了妇女问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妇女形象,这些艺术形象虽然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但又有其内在的联系,它巧妙地组成了一个旧中国妇女形象的艺术画廊。
《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是鲁迅先生
塑造的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极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作品充分地肯定了子君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她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是对封建思想的蔑视与否定,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背叛和挑战;这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行为的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不过,令人可悲的是,子君只走了一步,就停止不前了。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热恋时期的子君,对于路人的蔑视、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大无畏的平静,如入无人之境。但子君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姐,她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的个性解放终于逐渐显出它的旧面目来。当涓生拿出一张雪莱的半身裸体铜板像给她看时,子君“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显示出旧观念在她身上的作用。子君的这些个性特点,是与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子君的爱情悲剧显示了个性解放的巨大局限性,形象地说明只有进行社会革命,在社会解放的前提下,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人格独立的必要前提,个人的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格独立。而人格独立也只有在彻底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同时也批评了子君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顷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禄禄的家庭奴隶。由于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她曾经背叛的旧家庭里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作者也写出了她纯扑善良的性格,她
为了爱情,不计较涓生是个门第卑微的穷青年,当离开涓生的时侯,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最后留恋,表现出子君纯扑和善良的品性。
子君的失败,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死于自身“未褪尽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一心追求的只是婚姻自由,目标如愿后,就把所有的心思和希望投入那个用爱组建的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子君这种全然陶醉在爱巢的生活,已没有了家庭生活以外的斗志,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平庸怯弱,她已与现实生活脱轨。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她的幸福梦将要打破时,她曾振动过的翅膀已振动不起来了。经济的压迫,使子君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最后无声地死去。鲁迅在早前所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诳和做梦。子君正如娜拉那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立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子君的可悲之处,在于其自身的思想局限与认识局限。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使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子君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旧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她们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这个妇女形象,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反抗的斗争历程。子君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她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拭目以待,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意义是深远的。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论鲁迅小说中子君的
女性形象
作者姓名:马晓卿
专
业:汉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吉木萨尔县招商局 答辩序号:
答辩地点:
毕业论文论鲁迅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篇5
论鲁迅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作 者: 学 校: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摘 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多篇鲁迅的小说。鲁迅小说的人物肖像描写有自己的特点。了解鲁迅小说的人物肖像描写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去做好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帮助自身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鲁迅先生根据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典型人物的要求,适应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特点,用极俭省的笔墨概括突现人物特点。鲁迅在突出人物肖像特点时,总是和一定的心里表情结合起来,和人物精神性格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总是从人物行动中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中选择最适当的时机,通过特定的场合突出人物肖像中的某些特征。
前 言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每一种事物又都会有自己特定的外部形象,如果不借助于事物的外部形象,就不可能反映事物的内容、精神。人物的肖像,就是人物的外部形象。没有人物的外部形象,也就不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的精神性格。肖像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外在相貌,如容貌、表情、身材、服饰、姿势、风度、举止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征的变化,塑造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因此,文学创作中的肖像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够帮助作家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在《寄戏周刊编者信》中,对于肖像描写典型塑造中的作用,就曾做过精辟的阐述:“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有农民的质朴和愚蠢,但也是沾点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象瘪三样,只要在他的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是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鲁迅先生的这一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人物的外貌和人物的性格关系,说明了肖像描写与典型塑造的关系。人物肖像,是人物性格的外部表现。人物的肖像描写,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肖像描写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人物的性格,影响到人物的典型性。
一、根据人物个性,刻画个性化的人物肖像 鲁迅先生不仅十分重视任务的肖像描写,也切也是最擅长于肖像描写的作家。鲁迅先生是最擅长于肖像描写的作家。成功的肖像描写,是鲁迅在短短的篇幅中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典型的原因之一。读过他的《呐喊》、《彷徨》之后,阿Q、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人物形象,一个一个都十分清晰的站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即闻其声,又见其面。研究其肖像描写的特色,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学习鲁迅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大有裨益的。
二、不细化须眉,而能神情毕肖
鲁迅小说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肖像,都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他用极其省俭的笔法,传神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物的灵魂。他能准确敏锐地抓住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细致入微地加以描写,塑造出一批国民肖像图,有重压下的农民悲惨相,有知识分子的落魄消沉相,仿佛向人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的画轴。他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以及“画眼睛”的艺术,使他所塑造的人物活灵活现,而又富有概括性,让人们赏鉴的同时感到羞惭。
鲁迅先生根据现实主义文学创造典型人物的要求,适应着了短篇小说的特点,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和民间文学艺术形神结合、写形服从于写神的表现方法。在肖像描写上,他不求过分逼真的形似,而要求在大体型似的基础上的高度的神似。他不去“细化须眉”,而是选取和突出那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形象的某些特征。鲁迅把这种手法叫做“画眼睛”。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他的全副头发,即使写逼真也毫无意义。”他又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化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二神情毕肖。”鲁迅所主张的这种画眼睛的手法,正是用极省俭的笔墨概括突出人物肖像的特点“传神的写意画”的手法。鲁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的。因为这不仅适合短篇小说要求精炼的夜店,同时也容易让形象更加鲜明,更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著名的典型阿Q,鲁迅对他的肖像并没有细致地描绘,他告诉我们的,知识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懒洋洋的瘦伶仃、癞疮疤、厚嘴唇、旧毡帽。但这一切都是阿Q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地位的产物。因此,阿Q外貌上的特征,对表现阿Q这个任务的阶级本质和性格内容,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富有表现力的东西了。《故乡》中成年闰土的外貌:手又粗又笨,而且开了裂;皱纹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生活劳顿、精神璀璨的痕迹,在这几个特征中充分显示出来。鲁迅只抓住了几个特征并加以强调的描绘,虽不如照相那样的“如实”,但那又有什么必要呢?文艺创作不同于照相、绘画与雕塑,它不直接展示形象,而是通过语言的描绘,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再现人物的形象。因此,在肖像描写上。他不过于求全,而是留有余地。鲁迅先生充分相信读者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完善人物形象。鲁迅在肖像描写上,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由于真正抓住了特征,所以,他创造的人物形象,都是血肉饱满的。
鲁迅认为,旧戏中的脸谱,“白表奸诈,红表忠勇之类”,“只是人物肖像的分类”,这就是说,它是类型而不是典型。用着脸谱化的方法来描写人物的肖像,是创造不出来个性鲜明的典型的形象来的。描写人物的肖像,必须精心的选取哪些技能表现突出的个性,又具有典型意义的肖像特征。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这要靠作家细致地生活观察力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力。作者要把人物的身份、教育、思想、习惯、性格、内在的美与丑......通过外貌形象加以体现,这就有赖于作者对美与丑的本质的认识能力,对描写对象观察的深度和熟悉的程度。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细致、透彻,才好下笔。有了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揭示足以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性格的外部形象的特征,达到传神的目的。鲁迅先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例如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的肖像:“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白花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清白脸色”因为不劳动又营养不足的结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被压迫、被侮辱的标记,衣服破脏和花白胡子乱蓬蓬的是孔乙己贫穷而又懒散的证明。特别是那件长衫,鲁迅先生是着重写的,这件脏又破的长衫,深刻的揭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社会穷读书人的精神状态,他的经济地位是低下的,但是思想上却仍然把自己当做一名上等人,即使穷的“站着喝酒”,也不肯脱掉那标志着“读书人”、“上智者”的长衫。这种矛盾着的外相,正是孔乙己在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下所形成的读书高贵、劳动卑贱、遇上不能与虾则不甘心的病态心理的集中表现。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外部形象的这几个特征,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身份、教养、现实的经济地位和精神状态。这和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前得旧知识分子的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又如《故乡》中的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胯骨间,没有围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在这里“薄嘴唇”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尖嘴薄舌会说话的妇女:张着两脚的姿势,和闰土恭敬的态度成对比,表现出来一种泼辣的样子。没有更多的笔墨,但形象已鲜明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了。很显然,鲁迅在这里是舍弃了人物外形的一些具体细节,一些不能揭示内容的,而是突出强调了某些能够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东西。因此,尽管写的很少,使我们联想到很多。但如果离开了对于描写对象的深入把握,这一点是根本做不到的。
三、联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刻画人物肖像
鲁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不细化须眉,而能神情毕肖,这不仅是善于选取特征,而且还是因为鲁迅在突出人物肖像特征的时候,总是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人物肖像,是典型形象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物的精神性格的外貌更加鲜明清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能更好的通过人物外形的特征,展示人物内在的美与丑。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鲁迅所写的人是思想着行动着的活人,是现实的活的典型。他总是把人物的肖像描写,和人物一定的心理表情结合起来,和人物精神性格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
在《故乡》中写二十多年后的闰土:“他只是摇头,脸上即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知识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这时的心理状态,通过他的皱纹“全然不动”的外部形象,更具体深刻的表现出来了;而他的满脸皱纹,由于和他的内心痛苦那么密切的联系着,也就是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这里虽然写的是“全然不动”,却是从“动”的观点来写的,是结合着任务的姿态表情来写的。在鲁迅的小说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阿Q的癞疮疤,就是在介绍阿Q的自尊的心理状态时交代出来的: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意思,倒也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说“癞”以及一切近乎“癞”的音,推而广之,“光”也讳,在以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更是把肖像描写与心理描写合二为一,既突出了肖像特征-阿Q的癞疮疤,也就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高老夫子》中,高老夫子的长分头和额上的瘢痕是结合着他去女学堂上课前梳洗打扮时的心理活动描写,这就不仅使读者牢牢的记住了高老夫子的尊荣,而且还会联想起更多的东西。
四、从发展变化中,刻画人物肖像
描写人物的外部形象不忘记和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相联系,还表现在从发展变化中写人物的肖像。其实也可以说,是通过肖像的变化写人物精神性格的发展变化。人的外部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年龄的增长,容颜自然会改变;而生活的折磨,精神的璀璨,又何尝不引起外貌的变化。因此,鲁迅在描写人物肖像的时候,总是把描写肖像的变化和揭示人物面貌的变化结合起来,使人物的典型性更加突出。例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小说中四次比较集中的描写她的肖像,每一次都是不同的。从“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到“没眼神”,“两眼圈上黑圈”,到“眼睛凹陷下去”;从“脸色青黄”到“瘦小不堪,黄中带黑圈”,鲁迅是把祥林嫂眼神、气色的变化与精神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从而更突出的表现了祥林嫂精神的变化,写出了她悲惨的一生。
五、根据小说结构,多元手法刻画人物肖像 由于小说的结构不同,描写人物肖像的变化时,鲁迅所运用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祝福》是随着人物生活道路的展开而一次又一次的描写着肖像的变化。但《故乡》、《在酒楼上》却是通过小说中的“我”回忆,写出了主人公肖像的变化。在“我”回忆中,闰土还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活泼的少年。但当“我”回到故乡,闰土又出现在他面前时,却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
六、结合人物行动,刻画人物肖像
鲁迅先生在肖像描写上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便是在行动中表现人物的肖像。他很少对人物肖像特征做静止、呆板的介绍。他总是从人物的行动中,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时机,通过特定的场合,来突出人物肖像中的某些特征,从而给读者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并一次一次的加强这种印象。
在《药》里,刽子手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是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是老栓到刑场买人血馒头时,随着“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喊声,“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的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第二次是在老栓的茶馆里,茶客们正在谈得起劲时,“突然闯进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在这里,鲁迅先生让人物突然出现,先引起读者注意,然后再用力刻画人物。第一幅画,是老栓慌慌张张接人血馒头时,强调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接着鲁迅又在第二和场合为他画像,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穿着打扮,这样层层加深,使读者已经深入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对这个刽子手的形象引起更多的联想。这比孤立的静止的一次交代清楚的写法,真是既简练又能概括丰富的内容。
结 论
总之,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不仅善于选取人物肖像的特征,而且还善于通过多种手法来表现,做到“寥寥几笔,二神情毕肖。”作为伟大的作家,鲁迅深刻的观察生活,从身后出发,按照人物在生活中活动的规律来描写人物。他从不离开生活去孤立静止的描写对象,他总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关系、一定的生活进程中,结合人物的动作、姿势和表情来描写人物的肖像。他的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正源于生活的丰富性。这一点,是我们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应当向鲁迅先生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2.《中学语文教学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版。3.何其芳,《论阿Q》。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篇6
——以《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徐福贵与许三观为例
叶
政
【摘要】余华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出色的先锋作家。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和民间叙事技巧,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人性、世界和历史的独特感受,也在作品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的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更进一步的去解读作品,探求作品所反映人物的共同特征。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本身出发,揭示出描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城镇社会中低层人民所遭遇的苦难与种种的不幸。【关键词】余华
命运
现实
特征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属于余华后期创作的作品,与他前期的作品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两部作品,所有在形式上带有装饰意味的东西都消失了,叙述的重心倾倒在了人物的命运上。这个时候的余华,看起来像是一个诚实的现实主义者,余华的叙述也就变得老实而含情脉脉起来。而这两部作品,也被众多的批评家和媒体评选为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活着》主要讲主人公徐福贵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后来他中了别人的套,把家里包括田地、房产的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故。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他成了租种过去属于他家的田地的佃户,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农具,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不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他拿了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可是在城里发生了意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辗转两年,最后他被解放军俘虏并释放了。这时回到了家乡,他的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哑巴。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位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后来在自己家乡农村得知,卖血可以换钱,也是身体强壮的表现。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生活,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卖血来解决。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十五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 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这两部作品,从内容看起来有着天壤之别,而作品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之间好像有着某种联系。表现了在当时那种社会大背景下,低层人民对生活的无奈,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希望,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盲目的乐观主义
福贵和许三观他们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对自己身上的伟大品质也没有任何发现,他们只是被动、粗糙而无奈地活着。他们不是生活的主人,而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的人。无论是徐福贵,还是许三观,他们都是被命运俘虏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承担命运的变幻无常,也没有任何一刻有“痛苦的清醒意识”。福贵对于苦难的承受是被动的,他的乐观主义也是盲目的,他虽然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仿佛有着和那头老牛一样的超然,但是,存在的幸福并不会因此而到来。小说开始就写到:“赌场里的先生龙二,他常赢少输,可那天他载到了我的手里,接连的输给我。每次输了还嘿嘿一笑,两条瘦胳膊把钱推过来时一百个不愿意。我想龙二也该惨一次了„„龙二和另外两个债主拿出帐薄,一五一十的给我算起,我才知道半年前就欠上他们了,半年下来,我把祖辈留下的家产[1](P19-21都输光了。”福贵认为自己可以把爹先前输的一百亩地赢回来,光宗耀祖,可没想到龙二一开始就在算计他,最后使他倾家荡产。福贵是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的。自己倾家荡产、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他已经麻木了,没有知觉了,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活着》到最后写到:两个福贵脚上沾满了泥土,走去时却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友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也是尽心尽力了。”[1](P194)福贵主动将那头老牛称 为福贵,与自己同名,主动将自己的存在等同于动物的存在,而这种乐观所表现出来的平静,实际上只是一种麻木之后的寂然而已。
到了许三观,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这个人,好像很善良,很无私,身上还带着顽童的气质,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讨巧、庸常、充满侥幸心理的人,每次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除了卖血之外,就没想过做一些其他事情,当他生活极其槽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槽糕,他也会心满意足。说白了,这就是许三观的平等思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他自己做了乌龟,许一乐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他卖血养大儿子,时刻想着的是儿子将来如何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因为以后可以来报答我,所以就去卖血„„这些就是许三观乐观的“平等”思想又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而最终表现出的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
二、人物自身的“执著”
关于余华笔下人物的“执著”,可以说既是人物本身具有的非理性本质的造成,又有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福贵和许三观这两个人物形象来看看他们的“执著”。
在《活着》一书中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2](P4)《活着》中而当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的离开自己: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一系列的死亡对福贵来说是始料 未及的。在读者看来,是上天不公,让一个人承受这么多亲人死亡,经历如此多的苦难,福贵承受了这样命运的无常,他也学会了平和坦然的接受,不然他不会在晚年和老黄牛超然相伴。直至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人,这里面的惨烈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但余华成功的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也因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一切,以至于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缓解在忍耐之中。最终,福贵真的是达到了与孤单相依为命的地步。而作者本身也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2](P8)确实是这样的,福贵到了最后还是孤独而执着的活着。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许三观同样也是这样“执著”地活着。“执著”首先突出表现在许三观对“血液”的非理性的疯狂崇拜,应该说有一种“血液情结”在其中。我们看许三观不论是他要娶媳妇也好,还是在面对三年自然灾害,许一乐得病亟需救治等一系列困难,需要救急的时候,他都是依靠出卖自己的血液来维持着家庭的运转,这使得他的“血液情结”越来越死,使他无法自拔,“执著”已极。我们可以看到书的最后,当许三观年过六旬再去卖血时,年轻的“血头”拒绝的了许的请求,甚至讥笑道:“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3](P247)这令他感到恐惧万分,因为一旦没法再卖血意味着人的身体已经“败”掉了,尤其回想到过去四十年中,家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依靠自己卖血,现在不能再卖,今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于是许三观不由得悲从中来,在街头痛哭。“灾祸”来临时的支柱没有了,人立即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作者显然将这一份“执著”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许三观在各种行为中对自己的妻子许玉兰也有着一种“执著”,但是这个“执著”并不是像“血液情结”那样十分明显地表露 在外,而是较为隐性的。我们知道许三观对绰号“油条西施”的许玉兰是一见钟情,然后采取一步到位的手段得到了许玉兰。应该说这样的感情基础是极不牢靠的。但是就在发生了“许一乐”事件以后,许三观仅仅是采取了打骂、体罚、最多自己去偷情等手段,他没有进一步采取离婚这样的激烈手段。这说明他还是放不下。在文革中,许玉兰被诬陷而遭批判,许三观对许玉兰依然很好,在家里给许玉兰倒热水烫脚,给她送饭,甚至偷偷给她做了红烧肉,看到许玉兰由于长时间弯腰接受批斗“脊背弯得就像大字报上经常有的问号一样”时,“心里一阵一阵得难受”。在那个荒诞的时间,他们的儿子都已经不再理自己的母亲。家庭批斗会上,许三观说了自己曾去偷情的事情,教导儿子说:“其实我和你们妈一样,都犯过生活错误,你们不要恨她„„”[3](P173)这份“执著”是在生活和患难与共中生出的。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 韩文版自序》中说:“许三观一生追求平等”。[3](P6)的确如此,许三观还有一份对平等的“执著”。但是他追求的平等是非常简单和表面的,就是生活上的平等,吃穿用这方面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几千年来国人共有的一份“执著”。
三、人物的非理性
余华是善于描写暴力的,也是善于描摹苦难的,更是善于塑造暴力和苦难中隐忍着的悲剧人物和他们荒诞的命运。他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冰冷的,有着偏执怪诞的思维方式,如他在《细雨中呼喊》中胆怯、冷漠、绝望的孙光林,在《许三观卖血记》中麻木、隐忍与命运抗争的许三观,在《现实一种》中的冰冷的山峰、山岗两兄弟。这些人物不仅性格怪诞还有着独特的审视世界的眼光,有着超出常人的生命体验。
最典型的就要数《活着》这部小说了,一个农民在草地上平静的叙述一家人是如何一个一个的死去。小说在一开就写到:“我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我常去的那家妓院是单名,叫青楼„„里面有个肥胖的妓女,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 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我的丈人,米行的老板,穿着黑色的绸缎站在柜台后面。我每次从那里经过时,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行礼:“近来无恙?”我丈人当时脸就像松花蛋一样„„”[1](P10)福贵面对自己的丈人时,表现的是不恭不敬,没有晚辈对待长辈的理性态度,而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知的,地痞流氓式的态度,甚至有一点调戏的感觉。这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的确是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非理性的。在小说写到福贵的妻子家珍去找正在赌博的福贵时:“家珍又扯了扯我的衣服,我一看,她又跪到地上。家珍细声细气地说:“你跟我回去。”要我跟一个女人回去?家珍不是存心出我的丑?„„我对她又打又踢。我怎么打她,她就是跪着不起来,我就在赢来的钱里抓出一把给了旁边站着的两个人,让她们把家珍拖出去,我对他们说:“拖得越远越好。”家珍被拖出去时,双手紧紧捂着凸起的肚子„„”[1](P19)面对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七个多月,福贵对妻子又打又踢,最后被拖到了大街上。我相信世界上很难在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丈夫,对于福贵这种非理性的表现,也只能是一种丧失了人性的悲剧。福贵的爹是被他气死的、娘是病死的、儿子死于给县长老婆献血、乖巧的哑巴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女婿又死于工地事故、只剩下一个小外孙却竟然是吃豆子涨死的,写遍所有离奇的死法。显然,余华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余华的文字是最煽情的,却又是最抽离人物冷峻旁观的。当一个人承受着所有亲人都离奇死亡,而自己还能坚强的活着,这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
《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看到余华已成功地将他的“非理性世界”本质与看似传统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回乡探亲的许三观偶然得知乡人们“卖血”的习俗后随同前往医院,并以换取的三十五元钱在城里娶下了“油条西施”许玉兰。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每有家庭变故,许三观就以卖血来挽救危机。直到三个儿子终于各处组建家庭后,他才恍然发觉岁月已夺去了他的健壮,“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在街头痛哭起来。《许 三观卖血记》无疑是一个家庭故事。这个家庭在中国最近的三十几年的戏剧性极强的政治、经济变故中,取得了理所当然的戏剧性效果。然而正是在这个曲折但并非离奇的家庭故事之下,随处埋藏着“非理性——荒诞”的影子。
小说的开头就具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我不能嫁给你,我有男朋友了,我爹也不会答应的,我爹也喜欢何小勇,„„于是许三观提着礼物来到徐玉兰家里。许三观对徐玉兰的爹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徐玉兰嫁给了何小勇那家就断后了,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是是男是女,都得姓何。要是嫁给我,我本来就姓许,生下来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姓许,你们许家的香火也就接上了。”[3](P14)许三观娶妻之举也并非在理念计划之中,而是在拿到钱后的突发奇想,并采取了怪异的求婚方式——请素不相识的许玉兰吃饭,饭后计算出给许玉兰花用的钱数“总共是八角三分钱”,紧接着就理所当然地提出“你什么时候嫁给我。”而玉兰父亲的允婚则基于两点原因:首先,许三观的钱比何小勇多;其次,双方都姓许,女方的香火亦可以延续。许玉兰父没有考虑自己女儿的主观意愿,然而这一非理性方式又恰恰是中国传统的成规惯例,没有人会对这一情节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无论是对于求婚过程,还是求婚的原因,都将是非理性的。小说中不是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3](P17)最后把吃剩下的半个西瓜给了许三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购买的食物的量是很足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的少女,是不可能吃掉怎么多东西的,何况在对徐玉兰的描写中写到她的身材婀娜,有“油条西施”之称。所以非理性贯穿了整部小说,小说的处处表现着非理性。
在许三乐受到欺负时,作为大哥的许一乐给自己的弟弟许三乐报仇。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自己做了乌龟,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 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最后他甚至发现长在自己身上的毛都不平等,于是抱怨道:“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余华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人物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小说中人物所表现的种种特征。
参考文献:
鲁迅小说《药》中的看客形象 篇7
一、看客的个像
“哼, 老头子。” (看客之一) “倒高兴……。” (看客之二)
无形无影, 但如影附形, 先声夺人, 神秘莫测, 一上来就揪住了人们的心。“哼”, 似乎是由气生愤而故作鄙弃语, 心理趋向颇为隐晦曲折。“倒高兴”三字则应是赤裸裸地抒发其妒忌之情了。在这里, 不用描绘形象, 也不用添加动作, 仅仅用语言, 简短的六七个字, 就足以让人明白:人人都想得到这付药, 却孰料被华老栓占了先;人人都是看客, 其实华老栓也不例外。在这里, 我们看到小说艺术要遵循“优化组合”原则的一个典范, 即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字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如上所言, 此两句用语虽少, 洞穿力却极强, 讽刺意味也很深。它是对华老栓迷信无知的有力延伸和扩张。
“老栓又吃一惊, 睁眼看时, 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前面已至少有两个看客出现, 所以此处用一“又”字。老栓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杀人 (或者来取人血馒头) 。所以他感到吃惊。有人认为, “又吃一惊”表现了华老栓胆小怯懦的性格, 笔者不敢苟同。“几”, 指不定多数。据情形推测, 应该至少三个。与前两个相比, 这三个形诸视觉而非诉诸听觉, 侧重肖像与行动, 而且注意以点带面。“一个还回头看他, 样子不甚分明, 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 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这种变化, 从作家方面分析, 是尽量追求小说的艺术性。从文本世界分析, 事件发生的时间已经有所推移, 人物心理也进一步加强。“样子不甚分明”, 客观因素在于天未大亮, 主观因素在于为去看杀人而着急赶路, 这是关键。尤其“食物”之比喻, 形容见神, 入木三分, 非画师般的描摹术而不能。可以理解为:好长时间没看杀人了, 如今可逮着一个机会, 赶紧去看, 晚了就抢不到有利地形了。这种变化从读者接受而言, 能让人在阅读时一步比一步感到心灵的震撼。
以上是看客的个像, 主要运用语言和肖像描写。
二、看客的群像
从“老栓看看灯笼”至“几乎将他挤倒了”是群像, 主要写看客的行动和情态。
“仰起头两面一望, 只见许多古怪的人, 三三两两, 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 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群像之一)
“古怪的人”是神情古怪, 似有所期待;行动古怪, 似焦灼不安;目的古怪, 满足久渴的刑肉弑血的欲望。“鬼似的”, 特引人思考。人而为鬼者何?表现了作者对此类麻木不仁者的极度愤慨和贬斥。“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自然, 见多不怪, 积习为常。这就暗示老栓在心理上和看客融合了。此一节, 鲁迅先生以强烈的主观情感贯注于字里行间, 笔调之沉痛透示出所传达信息之悲哀:这就是中国普通人中的大多数, 唉!
“———一阵脚步声响, 一眨眼, 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 也忽然合作一堆, 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 便突然立住, 簇成一个半圆。” (群像之二)
写 (群像之一) 重在用“怪”字来形容, 画 (群像之二) 重在用“一”字来数量。一个看客, 又一个看客, 再一个看客, 三三两两的人, 加进老栓, 再拥进一大簇人, 集合成一堆人。此处纯用漫画式勾勒, 兼以摹声、描形的散文笔法, 雕镂出一个观众如潮的骇人场面。
“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 (群像之三)
鸭子被人用手捏住颈项, 向上提着, 显然是准备屠宰了以供宴筵。可以想见, 这些看客的命运与现在正在被屠宰的、并被做成药用馒头的革命者的命运不会有什么区别。“无形的手”显然指精神麻痹。被清洗了大脑因而不再具备一种自主精神的人, 是最可怜的人。
杀人结束, 在诸看客即将鸟散之时, 作者又回马一枪:“‘这是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 但他并不答应。”从文本语境推测, 或许有人问了, 或许没有人问;也许有一个人问了, 也许有很多人问了。与前文的个像、群像相比, 作者在这里似乎有意写看客的“不定像”。“不定像”是对个像和群像的有意识的综合。在明确化之后又进一步模糊化, 不仅使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看客性格表露无遗, 而且使所有的看客都尽收眼底, 所有的哀愤都攒聚心头。所以, 这一枪是必要的一枪, 是最后一枪, 更是惊心动魄的一枪。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 有其特制的文本背景。可怕的刑场, 恐怖的杀人事件, 凶残的刽子手, 无助的被杀者, 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 但是我们看到, “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篇8
关键词:鲁迅;小说;“看客”;“看”与“被看”
鲁迅曾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看客”是鲁迅对愚弱的国民的定位,在鲁迅的小说《呐喊》和《彷徨》中,看客形象虽然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却反复出现。
可以说,鲁迅的一生并不是平凡、安稳的。鲁迅年幼时父亲生了病,他就每天去给父亲买药,往返于家、质铺和药店,把衣服或是首饰送到质铺的柜台,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去药店给父亲买药。鲁迅家也终于从小康到了困顿,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也在这个时候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少年的心总是敏感、自尊的,他厌恶这里的人们,渴望离开。多次辗转,鲁迅到了日本的一个医学院学医。一次在课上,老师放映了关于战事的影片。影片中有许多中国人,“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一群人是在看日军将这个替俄国做了军事侦探的斩首示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就这样,他扔掉了手中的手术刀,拿起了笔去医治中国人。
鲁迅笔下的这些看客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愚昧无知的看客
在《狂人日记》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这一群人本身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却没有反抗,甚至没有一丁点反抗的念头。他们在精神上极其愚昧、极其无知,甚至要加入到侮辱损害者的行列之中去,这就是国民性。在《药》中,先行者夏瑜为了传播先进的思想、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到头来,不过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在屠杀的现场“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民众的愚昧已无可救药,就仿佛一片黑暗、沉寂的夜空,突然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无边的黑暗。
二、冷漠麻木的看客
在《明天》中,单四嫂子是个可怜的女人,丈夫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也为庸医所误最终离她而去。在给小宝准备后事的时候,周围的人并没有很伤心的感觉,就像是从没有交集的人离开了一样,并且阿五还在咸丰酒店的柜台边喝酒,老拱还在唱歌最后两人七歪八斜地笑着走远了,这样的笑与单四嫂子的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充分地显示了人性的冷漠。孔乙己也是这些看客们的笑料,甚至在孔乙己被打断腿后还笑他,这个迂腐的书生确实有他的可笑之处,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恻隐之心一点都没有显现出来,反而笑得更加厉害了。之后孔乙己有段时间没有来了,看客们认为他许是死了,就像在说隔壁家的一只猫死了一样,轻描淡写,足以见其冷漠。祥林嫂是当时底层劳苦大众中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她是一个十足的可怜人,多重的打击让她变得没有一点精神头,她向旁人诉说她的苦难,而旁人却把她的遭遇当成故事来听,甚至没有听到的还要专门找到她去听一听,直到看到祥林嫂淌下眼泪来才算看完这一场戏,最后附和几滴眼泪、几声叹息,便又都散开了。时间长了,人们都厌烦她一直讲述她的故事了,还借祥林嫂头上的疤来取笑她。最终,祥林嫂死在祝福之夜,人们对她不是可怜、叹息,而是觉得晦气,人性的冷漠最终将祥林嫂推下了深渊。在《阿Q正传》正传里,阿Q调戏吴妈后被赶出了赵府,镇上的人们也不叫他去做工,不想和他接触,就连土谷祠也住不得了。对于他,人们都避而远之,并没有一个人对他抱以同情。就连最后,阿Q在囚车上被拉去法场的路上,人们竟然也没有一丝的伤感。“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他们把人命视作儿戏,囚车上的那个人曾和他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相处,在这个时候仿佛陌生人一般,这样的冷漠冷到了人心底。他们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快乐的来源,在残忍中寻找乐趣,就是这样的无主名的杀人团造就了这一系列的悲剧。
三、空虚无聊的看客
看客们有大事要看,有小事要看,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要看。他们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都在看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来打发时间。《示众》这篇小说描写的就是这样一群空虚无聊的看客。在这篇小说中,人们不知所以地围在一起看,不知道为什么看,也不知道看什么,就是看见别人围在一起看,自己也围过来一起看。有一个人问秃头那个人犯了什么事,人们便都看他;车夫摔了一下,人们也在看他;甚至于槐荫下一起一落的小狗肚皮也有人在看。小说以胖小孩带着睡意的叫卖开始,又以胖小孩瞌睡地叫喊结束,他们的生活永远是那样沉闷、无聊。
那么,这样无休止的“看”带来的又是什么呢?人们在“看”之中“被看”,形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模式。在孔乙己被酒店掌柜和酒客们看的时候,小伙计也在一旁看着掌柜、酒客和孔乙己,看客们又成了别人眼中所看的。《示众》中一个看客问旁边的人那个人犯了什么事就被当成了看的内容。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不停地在看与被看中转换,别人构成了自己的乐趣,而自己又成为了他人的谈资,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生活;同时“看”带来的还有给看客们的心理安慰,还为他们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没有比较就没有痛苦与快乐,看客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听别人的悲惨遭遇来使自己觉得自己还是很高贵的,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就在这样的无耻的行径中收获一种满足感。不幸的孔乙己与祥林嫂就这样成为看客们的牺牲品;除此之外,看客们还给被看者们带去痛苦。《狂人日记》中,看客们的眼色、议论、叫骂甚至是狗的狂吠都让狂人胆战心惊。祥林嫂也在众人给的精神压力之下去捐了一条门槛,她付出辛劳得来的钱并没有让她的生活好一点,反而在这样的痛苦之下,她更加不幸了。这些都是无数愚昧无知、冷漠无聊的看客带来的群众精神暴力,也正是他们进一步推动了这些可怜的被看者的不幸。
这些看客们在鲁迅笔下成为了国民自尊自大、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无聊空虚的承载体,鲁迅笔耕不辍,批判着这些国民性的弱点,他鄙视、痛恨,却也痛心、无奈。他用冷峻、峭拔的文字书写了他的赤子之心,也以笔作剑刺醒了华夏大地上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一般的人们。是他,在唤醒沉睡的雄狮,也是他,让人看清自己!
参考文献:
[1]林贤治.鲁迅小说全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鲁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阎真.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荒原[J].中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92–295.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推荐阅读: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08-29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05-17
鲁迅小说中的色彩06-18
鲁迅小说12-30
鲁迅小说故乡解读06-29
鲁迅小说文化价值08-11
鲁迅的小说教案11-17
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10-15
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10-01
鲁迅小说的现代叙事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