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2024-10-09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共9篇)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1

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影响, 其笔下的“小人物”, 归根结底是这病态社会的不幸之人。鲁迅作品虽然在写作风格上继承和发展了普、果等人写“小人物”的传统。但是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民族语言的限制, 以及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个人思想的制约, 在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作家们都充分看到了文学对于挽救民族危亡的作用, 通过“小人物”这类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振其邦人, 引起疗救”的思想感情。接下来, 我想通过以上对果戈理的《外套》、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小人物形象, 以及鲁迅笔下的小人物形象的分析, 就他们在写作上的延承和发展作以简略比较:

首先, 人物切入角度方面。普、果等人惯用第三人称叙述事件, 而鲁迅习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展开故事。普、果等人将人物放到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 通过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审视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但鲁迅作品中, 经常会出现“我”这样一个形象, 比如《祝福》中, 祥林嫂问及“我”“人死后有无灵魂”, 而“我”模棱两可的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也影响了祥林嫂的命运。

其次, 精明简练的写作风格。普、果等人在语言形式方面都力求简明、概括。用普希金的话来说:“精明和简练, 这是萨那翁的第一个优点。”他们在谦辞造句上都惜墨如金, 在故事结构上也尽可能洗炼文词。善于在简洁中展示复杂, 往往只是三言两语, 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故事的来龙去脉就跃然纸上, 活现眼前。鲁迅也是如此, 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经验:“我力避行文的唠叨, 只要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 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人们常提及的, 是《故乡》里那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 金黄的圆月, 一望无际的沙地, 碧绿的西瓜……。祥林嫂那最后的“肖像”:“五年前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寥寥数语留给读者的印象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

再次, 多方借鉴的叙事技巧。普、果等人作为卓越的诗人, 他们的作品充满着丰富饱满的诗情, 确立了作品的情感化和抒情化。无论是写景状物, 营造故事发生的氛围, 还是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 他们的话语是饱含着动人的情愫, 以抒情去领悟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和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鲁迅在试验为中国现代小说寻找自己的小说形式的最初阶段, 自觉地借鉴了西方的小说形式。因此, 在谈到《狂人日记》的创作时, 鲁迅强调“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但在试验过程中, 他自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逐渐发挥作用, 使他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吸取中国文化的养料。正如鲁迅所说:“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 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鲁迅的创作正是“继承传统”与“冲破传统”的统一。

最后, 语言风格方面。普、果等人语言丰富华丽, 文笔富有节奏和音乐感。果戈理在《外套》的开篇就描写出一个九等文官的诙谐形象:“矮矮的个子, 脸上有麻点, 头发有点发红, 看上去连眼睛都有点近视, 脑门上秃了一小块, 两颊布满了皱纹, 脸色灰黄, 似乎有点痔疮。”这样一个具体鲜明的小人物形象让读者印象深刻,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停地浮现出那个受侮辱和受损害的形象, 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在《外套》中, 作者用流利的语言描写了人物形象、对白和环境。语言夸张但流畅, 接近自然。鲁迅首先运用白话写作, 在语言上继承普、果等人讽刺之能事, 通过对“小人物”形象的塑造。真实的再现社会现实。虽然语言针针见血, 但作者对人物形象充满着同情和怜悯。

还有, 写作上的局限。由于时代和个人因素的制约, 普、果、鲁等在写作上难免有缺陷。比如果戈理的《外套》, 虽然小说不美化贵族了, 而是给予批判:“大人物”是“小人物”致死的主要原因, 小说对“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描写与性格的刻画, 都优于普希金。但结尾归于荒诞, 用鲁迅的话说, 是“格式有点老”。在《驿站长》和《外套》中, 小人物的命运都以悲惨地死去为终点, 但文章的结尾却并非没有亮色。例如在《外套》中, 可怜、胆怯的巴施马奇金变成鬼魂, 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生前不曾表达的愤怒, 并且还有了一个“在活人中间也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拳头”。这也给了读者一个痛快的, 虽然是虚妄的结尾。鲁迅在《祝福》和《离婚》中探索了关于女性解放的出路问题, 但最终他也未找寻到这条路。今天我们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评价他们, 在他们所处的时代, 他们已做出了超越那个时代的贡献,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骄傲。

综上所述, 这些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 以他们真实而丰满的形象再现了时代现实。普希金首开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 此类形象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鲁迅作品继承和发展了这类人物形象。以他们辛辣的讽刺语言, 从而达到惊醒世人的目的, 引起疗救的希望。这类形象是作者血和泪的产物, 他们用血泪的言语展示着他们的痛。所以探讨这类形象是很有必要, 也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马晖.鲁迅独特的生命态度及生命意识[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3) .

[2]朱维之.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3.

[3]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5) .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2

鲁迅先生是最早关注妇女问题的作家之一,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苦难也是最深重的。在中国的现代文学领域。鲁迅的小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除了有农村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的题材外妇女题材也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如《明天》中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吴妈、《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等通过对鲁迅先生笔下的妇女形象的分析探讨其悲剧的命运以挖掘出妇女形象在鲁迅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及更好的理解鲁迅先生反封建思想的深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妇女形象的分析,探讨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讨。

一、鲁迅小说中妇女形象的类型

1、愚昧麻木的妇女形象。鲁迅《彷徨》的首篇《祝福》展现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吴妈作为中国底层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们失去本性变得愚昧麻木,现实着人性的无奈。

2、被人吃且吃人的妇女形象。没有平等,就算是同处在被压迫的境况中,却同样以一种高姿态来欺侮、压迫别人。《祝福》中的卫老婆子,和柳妈一样,在表面上看来是帮主人公的“好心人”,但事实上,她对祥林嫂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就“死了当家人”。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3、具有反抗意识的妇女形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作为城市知识女性的代表,终于有所反抗。

二、鲁迅小说中妇女形象的意义

1、引起思考——当时中国人民落后的根本

2、深入挖掘——悲剧造成的种种原因

3、极力倡导——妇女解放

浅析鲁迅作品中的革命者形象 篇3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作为现代中国的精神先驱,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革命者形象。可以说鲁迅先生笔下的革命者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些革命者包括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夏瑜,也包括以报私仇、抢财物、讨老婆为目的的革命者——阿Q,更有甚者,混入了像赵太爷、假洋鬼子这些投机革命、篡夺革命果实的地主阶级。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夏瑜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是一个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有为庸众所不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是可敬的:他有理想,认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意志坚定地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即使在狱中,仍劝"牢头造反",对革命矢志不移,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堅强不屈,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他又是可悲的,他的悲剧不在于他为革命牺牲,而在于人们如何看待他的牺牲。他母亲不理解他,为儿子的死而心生羞愧;华老栓夫妇用他的血给孩子治病;刑场上的看客"鉴赏"他的被杀,茶客更是诬骂他。他的牺牲,在某种意义上说,只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刽子手增加了一笔获取暴利的资本,给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盛举",给茶客增加了笑骂的资本。革命者的孤军奋战是寂寞的,来自麻木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迫害更增加了其悲剧性。夏瑜是封建统治者杀害的,又何曾不是被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庸众们杀害的呢?夏瑜的悲剧,反映了作者对资产阶级革命深深的失望,也写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唤醒民众的迫切性。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鲁迅先生痛感死者的悲凉,生者的麻木,国民间存在着可怕的冷漠和冷酷。

夏瑜是真正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牺牲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牺牲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足之处,而为了"报私仇、抢财物、讨老婆"为革命目的的阿Q,他不懂革命却投身革命之中,这又何尝不是暴露资产阶级革命的弱点呢?

阿Q的政治经济地位是很低的。他孤身一人,寄宿在土谷祠里,经济上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按照毛泽东的"阶级分析"理论,阿Q最具有革命的因素。

"革命"是什么?阿Q 并不知道。不过,在他的潜意识里,"革命"无异于打家劫舍。他第一次在城里发了一回横财,这是他对"革命"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认识。有了这个基础,"白盔白甲"的人抢赵太爷家的东西,他认为是"革命";他幻想的"革命",也不过是要得到"元宝、洋钱、洋纱衫",以及"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钱家的桌椅"而已,当然还包括满足他对性爱的要求,这就是阿Q 的革命纲领。他的革命目的也很明了:报私仇,抢财物、讨老婆。可见,阿Q 并不懂得革命造反的真正含义,只是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觉得革命对他会有好处,所以他才欢迎革命,希望革命。

阿Q 心里的革命要求非常迫切,就像要暴发的洪水,咆哮的大海,一触即发的火药库。如他大喊"造反了!造反了!",他大声唱:"得得锵锵!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该,呀呀呀……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叫声里充满了硝烟,充满了杀机。似有一种不兵刃相见、血光相见就不痛快的气势。

阿Q 身处革命大潮之中,他的阶级属性有使他本能地憎恨统治阶级。他的确是一个积极要求"革命"的人,在他身上,有着许多革命的活性因素。这些因素一旦被激发,并且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会变为强大的"革命"的动力。可悲的是,这个刚刚产生"革命""萌芽"的人,却被所谓的革命拥有者当作与新政权为敌的罪魁祸首给枪毙了。从作者的主观愿望来看,阿Q是没有资格存在的,即便是他所谓的"革命"也是不应该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他逃避和转移失败的一种手段;从客观上来讲,如果资产阶级革命不是留停在贵族阶层,而是广泛宣传革命,并动员起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阿Q又会怎样呢?难道他不是最具有资格成为"战士"的人之一吗?难道他只能作为革命的牺牲品和旧制度的陪葬品吗?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的死,同时也是对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批判。

阿Q虽然不懂革命的真正含义,革命的目的比较直白、幼稚可笑,但是他具备革命的条件,是革命的最积极因素,与他相比,混入革命队伍之中的赵太爷和假洋鬼子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又是怎样对待中国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呢?

赵太爷是辛亥革命中地主阶级的代表。革命刚到来时,他很害怕,甚至对平日里非打即骂的阿Q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称其为"老Q"。可当他的儿子赵秀才投机革命,托假洋鬼子买了一块"银桃子"以后,他"因此也骤然大阔,见了阿Q,也就很有些不放在眼里了"。赵太爷的前后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地主阶级在辛亥革命中,保护自己,趁机反扑,最后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赵太爷只是惧怕自称"革命者"的阿Q而已,但比他更恶劣,更凶残的是另外一个地主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混血儿——假洋鬼子。这个人留过学,但回国后又装上了假辫子,他和赵太爷一样,在革命没有到来之前,他依附于地主阶级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当革命浪潮冲击未庄时,他见有机可乘,立即见风使舵,投机革命,居然成了未庄第一号革命人物。他的革命行动无非是打着"咸与维新"的旗号到静修庵去打碎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还顺手牵羊地抢去了观音娘娘庙前的一个宣德炉。他用买来的"银桃子"把自己装扮成真正的革命党,但当真正想革命的阿Q来投靠他时,他却赶走了他,不准阿Q革命。辛亥革命的政权就是被这样的投机革命者篡夺了,辛亥革命正是因为有他们才失败的。由此可见,毛泽东的"革地主阶级的命,发动农民阶级"的理论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 《鲁迅小说全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

[2]《朝花夕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3]《鲁迅批判》 北京出版社

[4]《鲁迅作品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4

二十世纪初,中国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追求,对民主和科学的热情,对自由和人性解放的向往让他们决心打破“铁屋子”。但是,他们仍然必须生活在一个世代相传、吃人与被人吃的社会系统之中,他们还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和制度,于是一批觉醒后又走投无路的知识分子形象成为了鲁迅小说中重要的人物形象。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曾经是一个精悍敏捷的青年,一个较早觉醒的知识分子,曾经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反封建旧民主主义战士。英勇的去“城隍庙内去拔掉神像的胡子”,因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而至于和同伴打架,处处彰显着他一个具有进步要求的知识分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精神。然而十年来,随着生活的不如意以及革命的低潮期给他带来强大的打击。他把自己比做一只苍蝇,飞来飞去,只是飞了一个小圈子,最后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一位接受过民族思想熏陶、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一个“吃洋教”的“新党”,他看不惯那些封建礼教毒害的人们,而人们也视他为异类,从此成为社会的孤独者。在封建势力的压榨下,他这个“异类”处处碰壁,直至最终失业。失业后的他内心充满了苦闷、彷徨、矛盾与痛苦 , 最终他依然向封建势力低了头。他变卖了一切可以卖的东西之后,而后做了军阀师长的顾问,天天吃喝玩乐,玩世不恭。正如他说的:“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生活的改变并没有使他真正快乐,没有找到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精神依赖。他最后是以自己的堕落和良心的背叛为自杀手段,在痛苦中含恨死去。

如果说魏连殳、吕纬甫们的命运宣告了启蒙思想的破灭,那么《伤逝》是鲁迅用涓生与子君来模拟和想象自己人生道路的又一次实验。《伤逝》里的涓生、子君是20年代初期具有一定程度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受过五四运动的影响,他们具有先进的精神又耽于幻想,勇于追求新社会,终于无力战胜冷酷的现实而陷入困境。涓生原本是个追求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且是新思想的传播者。当涓生被免职,吃饭成了问题,虽然他试图努力改变生活的状况,但是当努力失败后,感情的隔阂和危机才显现出来,最终提出分手,子君最终回到她父亲身边去了。从旧家庭冲出来,进入新家庭,最后再回到旧家庭,这是子君的人生悲剧。而涓生则处于个性主义和旧思想文化的双重蜕变、思想与现实的厮搏之中,“救出自己”,又无法超越自我,倒是由于子君的死,才稍稍觉悟到旧思想文化对自己的禁锢和扭曲,不但不再去从个人主义的错觉上越走越远,反倒主动写下“悔恨”,决心向“新的生活跨出第一步去”。他们的悲剧结局表面上是由社会压迫与经济困境导致的,是由生活的凝固、一成不变和缺乏激情造成的,是时代的悲剧。但是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涓生的心灵始终纠缠着希望与绝望的斗争,充满着沉默与开口的交锋,在追求真实而非虚伪的生活的漩涡中挣扎而导致了两人爱情的悲剧。对涓生、子君的描写,鲁迅充满了同情也直指内心深处的拷问:涓生的困境正是鲁迅的精神枷锁。1923年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里谈道“人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问题,并且强调:“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这些在新思潮呼唤下觉醒的知识分子,正如在铁屋中率先觉醒的人。可是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他们必然要承受经济和正值的双重挤压,承担痛苦、折磨和煎熬。也正是他们觉醒的灵魂,向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势力展开了抵抗,向铁屋中的人们发出了启蒙的呐喊。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代表了启蒙的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启蒙是否合理正是深藏在鲁迅心中的无穷困惑。为消除这种困惑,鲁迅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启蒙”,真正看清自身的局限于不足。鲁迅从对中国黑暗现状的清醒认识中,看到了改造社会的艰难,才提倡韧性的战斗精神,这正是服务于他那要从精神上改造社会的目标。鲁迅的小说既写出了特定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望和痛苦,达到了其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又超越具体历史真实,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并常有新的发现。在这批形象中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意义,强烈地引起人的感情共鸣和震撼。

摘要: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其中的觉醒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鲁迅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反映了鲁迅对人在社会环境中悲剧命运的思考和探索,深化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 篇5

文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姓名:李伟学号:200902010036

内容摘要:鲁迅和赵树理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作家,两位作家都善于对农民形象进行塑造,并取得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和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分析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特点,并进而对其进行比较,浅谈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点。

关键字:批判精神传统观念现实主义农民形象

在现当代文学中描写农民形象的作品很多,其中以鲁迅和赵树理的作品中描写农民形象最为典型。同时,鲁迅和赵树理也是描写农民形象最成功的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他们共有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描写出了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的命运,对落后农民的旧思想、心理、文化、习俗和麻木的神经进行批判。两位作家都从了农民的精神层面、心理变化的视角观察了农民形象和农村社会。董大中认为赵树理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但赵树理有别于鲁迅的一点,是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鲁迅被誉为是中国现代为学史上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鲁迅出生于封建地主大家庭,家道衰落后的他,开始对社会进行反思,发现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对农民的毒害,对农民身上的无知、落后、中庸和精神上的麻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体现出了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等特点。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农民形象。作为一个处于封建时代,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阿Q,在被王胡子打后,用“精神胜利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安慰,体现出了落后的农民意识和愚昧思想。小说《故乡》中的闰土,从一个儿时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位沉默不语的大人,《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了赎罪,去庙里捐门槛儿,《**》中的九斤老太等,这些人物都是鲁迅笔下具有代表性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认为“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1]鲁迅通过其笔下的农民形象,批判了农民的劣根性,揭露了农民的精神创伤,唤醒了沉睡中的农民大众。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批判。

虽然赵树理延续了鲁迅的批判精神,但赵树理与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有所不同,具有着独特的赵树理特点。由于政治时代和出身的不同,赵树理作为解放区作家,主要表现农民的新形象,将农民的新一代形象塑造在小说中,着力去描述新生的农民干部形象。与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有所不同之处是赵树理笔下打造出了一批积极进取的农民形象。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积极争取婚姻自主。通过新型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与落后农民典型二诸葛、三仙姑等封建势力进行之间的对立,体现出了农村新生一代与旧的传统观念进行搏击的勇敢,昭示着新的思想的出现。

赵树理出身与农村,了解农村风俗,对农村有着自己的感情。在他的笔下的农民形象,1

是他以农民的直觉进行创作的。他的《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等描写农民形象的乡土文学作品,都是借助新型农民形象来抨击旧事物和封建文化思想,对农村旧的风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无论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还是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形象。鲁迅与赵树理都有着对封建文化、封建社会和落后的风俗习惯的批判,但二者笔下的农民形象各有特点,都带有各自的时代性。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将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座典型的“农民形象”丰碑。

注释:

【1】 见董大中在1982年第3期的《山西文学》发表的《赵树理与鲁迅》

【2】 牡丹江教育学院校报2005年第六期林铭 《解读农民意识——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型相比较》

参考文献:

①《鲁迅作品十五讲》钱理群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②《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

③《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张志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09月第一版

④《小二黑结婚》赵树理著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⑤《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孙玉石、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6

1. 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

1.1 现实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是对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的, 这些人大多是接受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 对独立人格展开追求, 并对当时社会持以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 例如狂人、夏瑜、吕纬甫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这群人衡量中国社会的标准为人文主义价值观, 因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愚昧思想。在当时社会, 这群人为极少数人, 他们批判传统的文化, 因而在所谓正统的人群严重, 他们是异端, 是可恨又可怜的存在。这群叛逆者在于社会抗争的过程中, 均与失败告终。

在鲁迅作品中, 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便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了。狂人作为象征意象, 将思想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面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概况与体现。其中, 狂人从发病直至痊愈前这一系列过程, 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反思, 直至批判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预示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他们发现广大中国人正处于非人的社会及状态中而不自知, 人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从未有过。其中, “吃人”一词不但与精神病人的思维相符, 同时也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贴切地揭示出来。狂人这一意象及狂人与社会的冲突尤为精彩, 将鲁迅作为先觉者与批判者的痛苦体验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医生”与“大哥”等周围人的压力下, 狂人从与社会环境对立面转变为了发疯之前的状态, 并同所有从前的读书人无二, 候补做官去了, 这个结局不但是极大的讽刺, 同时暗示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1]。

1.2 复杂性

鲁迅作品的悲剧性, 是寻常人世所包含的一种悲剧意味, 与超自然力量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 其作品体现的悲剧以为更平常, 且更令人压抑。因此,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感不带有崇高的色彩, 是一种人生况味, 在作品中则以沉郁的氛围表现出来。正式因为鲁迅对人生的悲剧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 因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鲁迅既是富有悲剧体验的思想家, 更是一位讽刺大家, 他的作品中无一不透露出讽刺才能及幽默气质。鲁迅小说富含的戏剧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 一种是《风波》、《高老夫子》等单纯形式出现的喜剧, 另一种便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将悲剧情愫隐含在喜剧之中的形式。在《风波》、《高老夫子》等这类作品中, 均是采用单纯的讽刺语态对其中人物及行为进行叙述, 由于人物不具备有价值的内在精神, 因而使得作者对其持蔑视的态度;而由于人物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的本质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 从而形成了讽刺。

1.3 批判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现, 寄托了当时叛逆知识分子的理想, 也包含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并不是负面价值情绪, 这种悲观的产生在于热切的期待, 只有对人类具有真挚的爱意, 并有着热切希望心灵的人, 方能在经过深刻认识后产生出悲观的情绪。而鲁迅的悲观则来自于他的清醒, 也使得他采取了韧性的战斗这一最为现实的态度。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对象多为位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群, 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 《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统治阶级政治上的代表;《风波》中的赵七爷, 《肥皂》中的四铭等统治阶级文化上的代表;以及赵太爷、赵贵翁等统治阶级经济上的代表。这部分人虽然是少数, 且不是主要角色, 但都刻画得非常有特征, 均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例如《祝福》中的鲁四爷, 尽管出场次数极少, 但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将这个人物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鲁迅在对这类人物进行刻画时, 并不会将自己的憎恶公开表现出来, 也不会渲染丑化, 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 将对这一类居于社会上层, 却毫无人性人物的蔑视情感生动传达出来。鲁迅通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从而对封建道德存在的虚伪及腐朽进行深刻批判。

2. 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探析

2.1 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鲁迅除了将人物放在大的环境中, 注重其他人物陪衬外, 还尤为善于塑造鲜活逼真、立体感强的人物。首先, 鲁迅采用将各种人物特征合成一个的办法, 艺术集中并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原型, 赋予人物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角色, 身份不同的人均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从而让这一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次, 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人物灵魂的显示非常注重, 因而他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 通常采用白描、“画眼睛”的方式来将人物的特点以极为省俭的方式刻画出来, 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形象, 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到了成年, 则成了“眼睛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 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象是松树皮了”的形象。鲁迅通过对闰土前后对照形象的生动描写, 将人物不幸的生活与命运简洁却有深刻地刻画出来, 对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具有含蓄感。

2.2 采用白描、“画眼睛”的塑造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 “画的眼睛”为省俭画出人的特点的最好方式, 他的众多小说中就非常好的证实了“画人”“点睛”均与情感相连的艺术特点。鲁迅采用眼睛描写在内的艺术手法, 塑造了大量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画眼睛”的手法高超, 风格质朴淡雅, 文笔简练。鲁迅在以下几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比较突出。

(1) 通过“眼睛”描写“眼睛”, 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刻画

鲁迅在《狂人日记》一文中, 通过狂人这一觉醒的反封建勇士“眼睛”, 画出了赵贵翁这一封建势力形象代表们的“眼睛”:这些人有着“似乎怕我, 似乎又想害我”的“怪眼色”;有的是“满眼凶光的鬼眼光”等等。作者从双方对立关系入手, 将狂人受到迫害而愤懑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狂人用他那双具有极高警觉性的眼睛对一切眼光进行敏锐捕捉。同时, 这些眼神、眼光又将赵贵翁一类封建势力的矛盾、恐怖、仇恨等吃人的心理及丑态真实地展现出来。鲁迅先生采用犀利的艺术手段, 将“吃人的人”与“被人吃的人”的对立阵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 透过人物的“眼睛”, 将国民的灵魂体现出来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时, 也曾要想通过人物的“眼睛”来体现出人们的灵魂, 并且效果比较理想。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中,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描写, 来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 体现贫穷人们的病苦生活, 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及对这些贫苦人民的救治, 进而寻求医治的措施和对策。例如在《阿Q正传》中, 当阿Q去法场的路上, 看着围观凑热闹的人们, 联想到之前一只饿狼盯着他, 并想要吃他的情景, 对那种“眼睛”无法忘却。作品中对狼的眼睛的描写是又凶又怯, 像两颗鬼火, 穿透了他的皮肉。这回他看到的是更加可怕的眼睛, 又钝又锋利, 不仅穿透他的皮肉, 甚至穿透了他的灵魂。阿Q在这些“眼睛”的注视和恐惧中死去。通过对看客们的“眼睛”的描写, 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 精神麻木, 同时也体现出尚未觉醒的民众的灵魂。

3. 结语

综上所述, 鲁迅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并不以人自身的拷问为目的, 而是将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的反抗作为最终的目标。在形象塑造过程中, 鲁迅先生通过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白描、画眼睛等方式, 将人物放入大的环境中, 从而将其社会性充分展示出来, 并用配角来将主要人物的悲剧生活及命运烘托出来, 从而达到人物形象逼真性与深刻性的目的。

摘要:鲁迅作品中展现出的人物形象, 既不是按照政治与经济地位划分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也不是基于道德角度划分为善与恶。如果从阶级角度展开划分, 那么鲁迅作品中的阿Q、柳妈以及“花白胡子”等人便明显是被压迫阶级。鲁迅对这些人的态度与情感除了哀其不幸外, 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怒其不争。基于此, 本文就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鲁迅作品,人物特征,人物形象,塑造

参考文献

[1]蒋锋锋.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10, 12 (36) :305-308.

[2]汪延霞.鲁迅与白先勇小说人物形象比较论[J].岱宗学刊, 2010, 14 (01) :103-105.

鲁迅和南高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对比 篇7

一.鲁迅和南高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通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中的问题。作家通过在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性格, 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来表达其对社会现实 的认知和评价。因此, 在一篇文学作品中, 如何描写人物形象, 都需要作家经过仔细思考和慎重选择, 在定位好人物形象后, 将其赋予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思想。这样, 读者通过阅读作品, 受到人物形象的感染, 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 鲁迅和南高两位作家最为关注的就是身处社会最底层阶级的劳苦大众。这些相对不幸的人, 在当时政治条件下, 被剥夺了一切发言权, 经济能力差, 时常被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但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人权,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 他们不是花鸟树木, 不想任人摆布, 任人宰割。当鲁迅先生看到了社会中这种问题存在的时候, 他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为了改变这些被压迫中的灵魂, 为了挽救多灾多难的祖国, 鲁迅先生毅然决然地拿起笔, 以自己博学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文学素养为基础, 开始文学创作, 希望可以唤醒国民的心, 改变饱受磨难的祖国。南高的写作主张是“为人生”, 他认为文学艺术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敢于直视丑陋的社会问题, 敢于为大众人民发声。

二.作品中农民人物形象的塑造

以农民为代表, 将其作为作品的主人公, 这是从一部小说题材的选择角度来说, 同时也能够体现作家在创作作品时的社会立场。鲁迅和南高两位作家, 从了解农民、关心农民、理解农民出发, 把这种感情宣泄的如此真诚, 所以, 农民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鲁迅也好, 南高也罢, 两位作家用他们尖锐的笔锋将劳苦农民在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 在最底层的阶级苦苦挣扎, 痛苦生存的场面深刻又巧妙地呈现在作品中, 在批判残暴社会制度的同时, 也揭露了封建统治社会中专制 统治者的本质。

鲁迅擅长于在作品中刻画旧中国低层阶级的劳苦农民形象, 这也是他能够在我国新文学史上得到崇高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将这些鲜活的农民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从而去揭露殖民-封建主义制度社会的丑陋、阴暗面, 反映了在受到精神压迫和经济剥削双重压力下苦不堪言的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同鲁迅较为相似, 南高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也同样以农民为题材, 围绕农民的生活来展开小说的主题。南高擅长于通过对农民悲惨命运的描写, 来展示他们在封建制度殖民统治下的越南所经历的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的社会背景。

鲁迅和南高有别于其他作家的是, 他们能够如此深刻的在作品中将这些农民人物刻画的深入人心, 那是与他们都曾经在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与劳苦的农民实实 在在的接触过, 了解他们的困境, 深入他们的生活, 有了这样的经历, 才能更好地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地描绘出来。他们的文学作品如此的受欢迎, 是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文学艺术的“来源于生活, 接近于生活”。

鲁迅、南高笔下的淳朴农民形象, 概括总结来说是属于同一种类型。这些贯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尽管承受着封建制度的统治, 殖民专制的压迫, 但是仍旧保持着积极向上, 勤奋劳作, 思想淳朴的劳动人民。他们兢兢业业, 但却穷苦不堪, 食不能果腹, 衣不能蔽体,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 他们依旧保持着淳朴、善良的道德品质。

三.作品中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塑造

说到“知识分子”这样一个词汇, 在现代意义上, 它是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由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品质和他们的人格素养会对社会甚至于革命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 知识分子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占有了较为重大 的地位。而作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鲁迅和南高本身就非常了解这一阶级。准确的说, 没有人能比他们更为深知知识分子阶级的长处和优势, 也没有人能更为体会到知识分子阶级所处的苦难和困境。

知识分子作为存在于一个较为特殊层面上的阶级, 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越南环境下也好, 中国条件下也罢, 在当时殖民-封建的社会结构下, 知识分子勇于挣脱传统的束缚, 是具有独立的个体身份。但是, 由于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条件下, 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 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尽相同, 有些是饱受统治阶级压迫和剥 削的, 有些是靠自己辛勤劳动自食其力的, 还有些本身就是处于统治阶级或是甘愿为统治阶级效命的。

但就总体比例来说, 后者属于极少数, 大部分的知识分子, 包括那些以自由职业者或是体力劳动来谋生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更不用说还有那些和劳苦大众一样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 生活是处于被统治者压迫和剥削的环境。

不同于农民形象的是, 那些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 他们经常还会遭受到侮辱与轻蔑。由于他们掌握了一些知识技能, 生活状态可能会稍稍优越于劳苦的人民大众, 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丰富, 思想灵活、敏感, 统治阶级对他们的压迫也会更加强烈, 所以他们遭受到的精神迫害也是格外深刻的。

鲁迅和南高在他们的作品中塑造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时, 是借助于表现他们日常的生活 状态, 从特殊的角度去揭露当时社会的病态。通过表现知识分子被压迫、被剥削的苦痛与不幸, 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

鲁迅和南高在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时, 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去看待知识分子的。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将知识分子当作为重要的一个社会现象加以考察, 深知且同情知识分子所遭遇的苦难折磨。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 知识分子在革命来临前或是革命结束后, 由于未能参与到劳苦大众的斗争中, 所表现出来的失望、挣扎、反抗和追求的生活状态。在1945年之前, 南高的短篇作品同鲁迅先生相似, 都是描写了那些处于人生灰暗面的知识 分子。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两位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中, 多少会影射出作者自己本身的影子在里面。这样, 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同时, 也会对作家本身的遭遇感到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 读者对他们身上所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缺点作出了较为诚恳 的批判, 以这种形式来希望他们能够脱离现状, 奋发前行。综上所述, 知识分子这种人物角色, 从特殊的角度体现出来社会的本 质状态, 他们就像一面镜子, 根据他们的生活状态去反映出社会 的问题。

四.结束语

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作品来表达作家对社会的理解, 所以, 从艺术角度来看,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会决定一篇小说的成熟度。换言之, 作者塑造的小说中人物, 描写他们的性格, 都是作者对作品的思想感情, 也能够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评价。也正是因为这样, 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需要仔细的钻研, 给每个人物形象赋予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样读者才能从他的作品中受到感染, 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作品的思想。

本文就鲁迅和南高的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中探索了两位文学巨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异同之处。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人们在性格上的缺失和丑陋,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所以说, 鲁迅、南高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极富特征, 是当代本国社会中的劳苦大众的缩影, 被作家刻画的淋漓尽致, 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另外, 两位作家都喜欢借用从人物的心理和潜意识中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虽然两位作家在描写上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 但是, 在总体上, 与其他作家的小说描写手法不同的是, 这两位作家更突出了人物形象的心理特征, 是从人物的深层意识上来表现其艺术形式的。

参考文献

[1]阮成达.鲁迅的“阿Q”与南高的“志飘”多角度比较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张海云、谢群芳.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检索分析——以越南小说《志飘》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05) .

[3]张梦阳的《阿Q新论——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20世纪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与理性反思[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8

一、封建社会“四权”绳索束缚下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 最终沦为乞丐, 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 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祥林嫂是鲁迅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 是旧中国贫苦农妇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她也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 但最后她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二、从敢于反抗到最后屈服的爱姑

《离婚》中的爱姑, 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 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 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爱姑是鲁迅塑造的又一个典型, 这个典型也是鲁迅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塑造出来的, 是旧中国中产阶层妇女悲惨命运的高度典型化的集中体现。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 同样逃脱不了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是“熟悉的”;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但是她的悲剧, 也深刻地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它对妇女压迫的惨重, 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长期艰巨性。

三、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又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武器, 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 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 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成为悲剧的起点。

鲁迅通过旧中国妇女的辛酸血泪史昭示人们:要彻底解除旧中国妇女身上的封建枷锁, 就必须行动起来, 积极投身于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 “扫荡这些噬人者, 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房”, 才有真正的自由, 才有美好的明天。

摘要:在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 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 深刻而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妇女问题的思考。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9

一、时代真理的扭曲表达

把风车当巨人, 把旅店当城堡的堂吉诃德充满了骑士的幻想, 立志扫除人间不平, 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 结果把自己搞得人仰马翻, 受尽嘲弄。而狂人, 一个迫害狂患者, 惶惶不可终日, 殚精竭虑于自己“被吃”和“吃人”的变态行为, 但“天赋使命感”和理想主义又往往使他们夸大自己的力量, 不能正视自己和现实, 在特定的社会中, 狂人是时代真理的扭曲表达者。疯狂赐之予“洞世之慧眼”、赋之予“忤世之勇气”, 得以洞彻历史和生活的秘密, 讲世人想讲而不敢讲之语, 做世人想做而不敢做之事。惟有狂人才能嗅出历史的血腥味道, 窥透中国四千年历史的“吃人”秘密。惟有堂吉诃德式的疯子, 才遵从“天赋的绝对命令”, 和一切恶势力拼个你死我活。在堂吉诃德和狂人的疯傻癫狂的言行中表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大胆怀疑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 他们与时代社会紧张对峙, 以自己“忤世之言行”动摇着旧世界的根基。

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带来了行文与语言的差异, 使两者之“狂”又存在着显著不同。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德》的目的在于要把骑士小说的那套扫除干净, 笔调幽默诙谐, 语言风趣调侃, 又有轻微的戏谑与讽刺, 使堂吉诃德的“疯”蒙上了一层滑稽的喜剧色彩。堂吉诃德因读骑士小说便沉溺于幻想, 失去了起码的生活嗅觉, 于是由幻想进入疯狂, 有一种明显的自发性。他的全部理想和坚定信念都来自荒唐可笑的骑士小说, 但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又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 人们因他的痴迷和狂乱而感到好笑, 又因为他的不幸而付之同情。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它的语言铿锵沉痛, 饱含着深刻的内容和诚挚的感情, 以忧伤与愤怒来揭露封建礼教制度的吃人本质, 这是怎样深沉的悲哀与苦痛, 书上仁义道德的假面具, 显出其血淋淋的吃人本质, 他一开口, 便被制止斥责, 更感孤独和忧愤, 以致发狂, 他是为唤醒世人奔走呼号而被人逼疯, 灵魂的忧愤绝望和撕心裂肺的疼痛, 让人读之倍感悲哀和忧虑, 这和《堂吉诃德》完全不同。简而言之, 疯狂之于堂吉诃德是一部在笑声中掺着眼泪的悲喜剧, 而之于“狂人”是一部充满深沉忧愤的悲剧。

二、走向“看客”围成的同一绝境

堂吉诃德和狂人, 两个具有忤世之勇的痴子, 只身向社会鏖战, 却陷于同一种孤独——独异个人的孤独。堂吉诃德的单枪匹马, 浪迹天涯, 以“扫除人间不平”为己任, 坚持不懈, 勇敢顽固地反对一切“妖魔鬼怪”与不合理的东西, 并坚决同它们浴血搏斗。但他到处挨打受骂, 没有人理解他。即使是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桑丘, 也只是为了“总督的梦想”而跟着他, 堂吉诃德是孤独的。而狂人则陷入更加可怕的孤独的深渊, 犹如一个在黑夜旷野中的独行者。历史的积淀造成人与人不能相通的孤独, 孤独是他们的性格, 也是他们的处境。从中我们似乎能感到那两位久逝的疯子, 在历史的古战场上, 在漆黑的铁屋子中无望地反抗, 心灵深处荒海般的波涛和孤独无援的寂寥与痛苦。

“千军万马向敌锋陷阵的时候, 最懦怯的人也全振备起来加入冲锋的行列, 因为有周围的千军万马给他壮胆。孤身一人面对整个社会而敢于单身鏖战, 就需要非凡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了”。所以在他们伟大而反常的灵魂深处, 天才而又悲剧性地体验着孤独带来的恐惧感, 无力挣脱。堂吉诃德感到“我亲身体验到, 我们冤家有的是显形的, 有的是隐身的, 而且我也拿不定他们在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 找什么机会, 变成什么模样来攻击我。”狂人则完全被这种恐惧感包围:“今天全没月光, 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更怪: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 就交头接耳地议论我, 又怕我看见, 一路上的人, 都是如此……”堂吉诃德和狂人都孤独地陷于“不可描述的重围”。而在这个“重围”中隐藏着无数“看客”的怪影。正是蒙昧的多数庸众使孤独者走向了“被看”的中心——由“看客”围成的绝境。

鲁迅曾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 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到了滑稽剧。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甘冒着被嗜血成性的同胞“吃掉”的风险, 目的是要唤醒拯救“庸众”, 但他得到的回报却是, 被“庸众”围成一圈, 置其于“被看”的中心, 唯一留下的只有孤独和绝望, 最后又无奈地被拉回“吃人”的社会, 辗碎了所有的梦想。这种“看客现象”与“孤独”一样是具有世界性的, 它可以说是人类的劣根性。早在三百年前, 塞万提斯就已经发现了围绕在他的堂吉诃德周围的酷爱充当看客的国民劣根性。在堂吉诃德周围围绕着一群“戏剧的看客”, 他们采用“看戏”的态度把一个“天才”变成了戏台上供消谴的丑角。如那对无聊的公爵夫妇, 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恶作剧般地对他们主仆进行残酷的作弄。堂吉诃德的一切作为, 包括他的严肃追求、崇高理想和无畏牺牲, 在这些看客眼里却成为可博一笑的消遣表演。一如塞万提斯发现的那样:“堂吉诃德的疯狂高明, 以及他的侍从桑丘的滑稽都注定是供给世人娱乐解闷。难怪拜伦在《唐璜》里论到堂吉诃德要感叹:‘世事之可悲可叹………〈堂吉诃德〉是一切故事里最伤心的故事。’”堂吉诃德孤独却执着坚定地追求理想, 到头来却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他和被关进笼子的狂人一样被强行拉回现实世界, 但终究还是只能归于灭亡和虚无的悲剧结局。

第二种孤独是属于“阿Q式”的孤独。他并不像堂吉诃德和狂人那样, 只身向社会鏖战, 是希望拯救“世人”的“先觉”。阿Q身处同类中, 却依然摆脱不了“这世间浓黑的悲凉”, 逃不出孤独的魔影和悲剧的命运。庸众, 特别是中国的, 普遍具有奴隶性。许寿裳在回忆中说:“这种奴隶性缺少两种根本的道德因素:诚和爱”。正是这种缺少的积累, 庸众拥有了作为看客的资本。由松散聚集到一起的看客地位转化为某种情况下被置于舞台中心, 处于与其他庸众相对立的孤独者地位。阿Q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哀的孤独者, 本身具有奴隶性和悲剧性, 使阿Q身上聚集了“看”与“被看”的双重性。

阿Q, 未庄的一个多余人, 孤伶伶地生活着, 没有人会帮助他、同情他。赵大爷之流用得着时要他, 不要时就一脚踢开, 其他的“庸众”高兴时就恶作剧, 不高兴时就凌辱。阿Q是可怜的, 孤独的, 但阿Q只是一个没有内心自我的身体, 他的灵魂恰恰就缺少灵魂, 缺少自我意识。阿Q不明白孤独为何物, 因为没有了灵魂, 感受不到, 所以也就没有了堂吉诃德和狂人的那样“不为世人理解”的痛苦。阿Q是被吃掉的人, 但同时, 他也是吃人的, 他是无力的吃人的帮凶。没有吃人的力量, 于是被吃掉。鲁迅文中阿Q关于自己革命的想象, 和后来真实历史中流氓无产者革命胜利后, 以革命者自居, 猖狂吃人的模样简直一模一样。不是鲁迅有预见, 是一切流氓无产者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心理。鲁迅是洞彻的。

作为看客的阿Q, 不知世上还有同情这种东西, 像“看剥羊”一样接受了“看杀头”的文化, 幸灾乐祸, 以人对人所施的残忍行为为快。阿Q在城里欣赏过人家的杀头艺术后, 就赞美得了不得, “咳, 好看, 杀革命党。咳, 好看好看……”。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幸和悲哀。而阿Q也终于不明不白地成了革命的牺牲品, 以示众枪毙的形式, 作为一个孤独的受害者被一群兴高采烈嬉笑的看客围观。在被押到法场的路上, 他无师自通地说了一句过二十年又是一个……博得了众人的喝彩。而在阿Q再看那些喝彩的人们的刹那中, 他的思想仿佛突然有了灵魂, 感受到了在孤独中深藏的恐惧感, 他对那些又钝又锋利的、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的人类的狼眼睛感到害怕, 他想喊救命, 但阿Q终于没能喊出声来, 在他开始可能明白自己是庸众的牺牲品时, 他已被枪毙了, 只留下一个瓜子模样的圆圈。而看客多半不满足, 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般好看……面对如此这般的看客, 我们究竟是该怒?该哭?还是该笑?两种孤独, 走向看客围成的同一绝境。不管是堂吉诃德、狂人式的“独异个人”, 还是阿Q式的庸众中的一员, 都逃不过孤独的悲哀, 走向沉沦或者死亡。

三、绝境压迫下的精神逃遁

精神胜利法是人的“反抗精神与现实环境的沉重压迫的产物”, 反抗精神的异化, 是弱者面对失败, 为求自我解脱而所做的精神逃遁, 以获得心理上平衡。生活不断嘲弄阿Q和堂吉诃德, 伴随他们的总是倒霉和失败。他们在倍受凌辱、到处碰壁之余, 为了使自己屈辱的灵魂获得一点暂时的安慰, 为受伤的肉体涂抹一点止痛的药膏, 他们不得不求助于“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这一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 阿Q和堂吉诃德都是“精神胜利法”的集大成者。“精神胜利法”是他们性格和气质的核心。

阿Q和堂吉诃德在生活中作为被欺侮的弱者, 都有着想成为强者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却无法摆脱逆境的围困, 所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以至自我陶醉, 甚至有点妄自尊大, 或许不失为在困苦不幸的逆境中聊以自慰的现实手段, 这不仅是不幸者的一种“幸福”, 也是失败者的一种“胜利”。阿Q生活窘困, 却要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或者在心里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他既嘲笑城里人, 又看不起乡下人, 仿佛唯独他见多识广, 最高明。阿Q被人揪住黄辫子碰香头, 却暗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他又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 最经典的是阿Q临死前要画押, “人生怕被人笑话, 立志要画得圆”, 没想到手中的笔突然向外一耸, 画成了瓜子模样, 当他感到羞愧时, 一想到“只有孙子才画得圆”, 就又立即释然了。堂吉诃德的“精神胜利法”似乎不大为人们所道及, 但事实上和阿Q相比也毫不逊色。但堂吉诃德在遭受了暴风雨般的一顿棍子之后, 倒是私自庆幸, 觉得这种灾殃是游侠骑士份内应有的, 在遭到骡夫的报复时, 面对雨点般的石子, 堂吉诃德也像阿Q一样严密寻求儿子打老子式的心理平衡和精神逃遁:“你们这伙下贱小人, 我不跟你们计较……”他看来, “好人都受到这样的毁谤”, 最后当他被关在笼子里押解回乡时, 他认为自己为理想而备尝艰辛就是光荣。他自诩为“模范骑士”, “赫赫有名, 而且空前绝后, 当世无双”。这一切和阿Q是多

么相似!

虽然精神胜利法是堂吉诃德和阿Q在面对失败时获得心理平衡的法宝, 是在压迫下的精神逃遁, 但两者还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阿Q身上, 麻木不仁是其精神胜利的艺术体现, 精神胜利法促进了阿Q的麻木不仁。他不敢正视人生, 在自欺欺人中完全沦丧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磨灭了他的斗志与灵魂。一天天地满足着, 也一天天地墮落直到灭亡。而堂吉诃德则不然, 他用精神胜利法获得失败后的心理平衡, 使他暂时地获得治伤的良药, 进而聚积更多的勇气和乐观的战斗精神, 虽然屡战屡败, 但屡败屡战, 精神胜利法并不消磨其意志, 却更加有力地激发着他的斗志, 使他忘却失败的疼痛, 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一直向前拼杀, 毫不退缩!

以上我们把堂吉诃德和狂人、阿Q的忤世之狂、孤独和精神胜利法等作了粗略的比较, 从中不难发现, 堂吉诃德、狂人和阿Q这三者之间, 既存在着难以混同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也存在着难以区别的相似性, 显著的差异和惊人的相似统一在各自复杂的矛盾性格之中。之所以有显著的差异, 这与西班牙和中国这两个国度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的文化密不可分, 堂吉诃德诞生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 在其身上带有人文主义的特征;狂人和阿Q诞生于中国“五四”运动时期, 在他们身上则打上了“五四”运动的烙印。

参考文献

[1]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之二 (A) .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杨绛.前言 (A) 堂吉诃德[M]: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3]许寿裳.许寿裳回忆录[J].读书, 1993, (3) .

[4]立波.谈阿Q (A) .吃人与礼教——论鲁迅 (——)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水玻璃混凝土下一篇:图像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