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怀

2024-11-05

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怀(精选4篇)

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怀 篇1

当电影院上演《卧虎藏龙》《英雄》《无极》《叶问》《新少林寺》《功夫》……这些充满阳刚之气和荡气回肠的颇具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侠义情怀的武打电影时, 舞蹈界也不甘寂寞, 近些年纷纷涌现了具有侠义情怀的古典舞作品:《醉剑》《大漠孤行》《龙儿》《干将莫邪》、《武士》、《易水寒》……在瞬息万变的今天, “侠义情怀”重新受到了大家普遍关注和积极宣扬。舞蹈《醉剑》表现一个借酒浇愁、见剑触情、醉后舞剑的内容, 塑造一个忧国忧民、立志报国、壮志未酬的少年将军形象。汪子涵表演的舞蹈《大漠孤行》生动地诠释了一位在莽莽平沙、杳无人烟的大漠中行走的雄浑苍凉、沉雄孤傲而又略带悲凉酸楚的古代孤行侠客形象, 揭示了“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的侠士精神。舞蹈《龙儿》抒发了一个女孩强烈尚武精神和向往古代侠女风范的情怀。舞蹈《易水寒》以战国时期荆柯刺秦为线索以舞蹈形式表现了荆柯临行前在易水边诀别亲友, 不诛暴君誓不回, 豪情壮志与英雄气概。在本文中, 我们试图将眼光投注到舞蹈作品中来, 爬梳当代中国古典舞作品的侠义情怀形成的原因及社会审美价值。

一、古代“侠义情怀”文化的生成原因

当代中国古典舞作品中屡屡呈现的侠义情怀渊源于中国传统武侠文化。中国传统武侠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它的出现, 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因素。中华民族在今天并没有尚武精神, 但是事实上我们的远祖曾是个十分强悍好勇的民族。当然, 当时的世界是必须用武力才能生存的。和环境抗争, 和其它种族抗争, 在本族中为地位而抗争, 这些都是需要武力, 很好理解。所以, 在人们初期的社会生活中, 习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据《周礼·大司马》记载, 远古的学校, 教学内容有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武力训练 (射、御) 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远古尚武的风气和习武的生活在后来虽然受到儒文化非常大的冲击, 但始终有巨大的影响。这为武侠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国人在内心深处是很推崇侠客文化的。当然, 强调一点, 这是大众推崇的, 不包括上层社会。从《史记》为荆轲立传以后, 历代的文人很容易怀念起荆轲来, 所以, 《咏荆轲》的诗歌每个朝代都有。大家都怀念这个事实上中国最著名的侠客。社会有法律, 有官府, 但是, 很多坏人, 官府和法律制他不了, 或者说不愿意制他。这样, 中国老百姓才有可能想象, 在法律和政府之外, 另外有一批人, 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 但是, 他能够帮助老百姓, 即所谓拯世济难。这就是中国的武侠文化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同时, 一般人在社会中, 必须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规章制度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不管怎么说, 再合理的规章制度, 对人对人性本身都是一种压抑。武侠是一个普通人的白日梦。“不平则鸣”织就了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这样一来, 特别向往侠客那样生活, 不守法律、不守规章、不守制度, 可以自由自在地独立不羁地生活。武侠文化就是对日常生活和现存处境的不满。还有, 寻求一种超越现有规范的生活方式。这种可能并不存在的“合理”的生活, 对于人自身打破束缚来说, 却又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两点来看, 大众喜欢武侠文化是出于对于真正公正的向往和自身自由的渴望。第一点, 需要政府用法律约束一切不公正的事情;第二点也需要社会在限制和自由之间找一个真正的平衡点。因此, 尽管当个体的自由精神与国家制度和名教纲常日益发生冲突后, 侠客在集团暴力的驱逐下浪迹江湖, 但即便经历了数千年名教纲常的严格限制后, 武侠情结依旧让路见不平的侠客成为平民宣泄不公的永恒代言人。于是, 侠客情结在各门艺术作品中都有体现。

二、具有“侠义情怀”的舞蹈作品的社会审美价值

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 都是那个民族文化或时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侠就是在法制不健全的旧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天内含着侠义情怀的古典舞蹈作品屡屡问世, 并且大家看起来觉得特别亲切, 可见“侠”的意识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之深和影响之大, 在某种程度上, 成为了中国民族性和社会性的折射。传统文人的入世心态深深影响了舞蹈的创作, 在对于游侠的吟诵中, 我们看到的侠客多为不得志而苦恼。舞蹈中的侠义境界大多是编导内心的折射, 他们机智地将对于古之侠客的同情投入到自身处境的应和, 以侠客的身怀绝技、边缘化地位、满腔热情等性格比拟自身。当今我们的舞蹈编导创作这种带有侠义文化意蕴的古典舞蹈, 就是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侠文化发展的进程中, 侠义情怀的内涵常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和侧重。但是, 它的主旨是明确的、积极的和健康的。我们发现侠文化包含丰富的内容, 概括起来古代侠客的侠义情怀包含以下丰富内涵, 并且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

1. 包含有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忠”是侠义文化的首要内容。“精忠报国”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 也是中华侠义风范的最高境界。古典舞《易水寒》以战国时期荆柯刺秦为线索以舞蹈形式表现了荆柯临行前在易水边诀别亲友, 不诛暴君誓不回, 豪情壮志与英雄气概。他们超越物欲, 将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国家民族、自由正义等形而上的信念上。荆轲身上体现的以弱小的个体反抗强暴的勇气和甘为高尚的政治价值观和理想主义献身的牺牲精神。作品正是用“重、沉、深”舞蹈语汇把“荆轲”装着国家兴衰荣辱、装着朋友祸福安危兼爱心绪展现淋漓尽致。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 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 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 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 那么, 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韩兆琦解释说, “所以, 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 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 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到民国时期, 侠客摆脱了一家一姓愚忠的锁链的解除, 从狭隘的天地中走了出来。侠者摆脱了“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恩”式的尽忠观念, 自动站在国家、民族甚至历史的高度, 以个人命运与时代大背景相交融, 升华了自身的价值。“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侠客行的是劫富济贫, 拔刀相助的义举。金庸笔下的乔峰、郭靖、杨过莫不如此。正是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和情感哺育了历代忠贞为国的民族英雄, 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霍元甲、张占奎不但武艺超群, 而且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晚清维新派领袖谭嗣同、革命党人秋瑾、林觉民等人竭力提倡侠义精神。他们“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用自己宝贵的生命, 把侠义精神上升到了一个崇高的人生境界。当今我们的舞蹈编导创作这种带有侠义文化意蕴的古典舞蹈, 就是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把舞蹈作品中的侠义精神化作今天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

2. 包含有英勇顽强, 血战到底的豪杰气象

“勇”, 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杀身成仁是勇, 为国尽忠是勇。有“大勇”和“小勇”之分。“大勇”指通晓仁义道德, 明辨是非善恶之后采取的举止行为。如为国为民, 匡扶正义, 除暴安良, 惩恶扬善, 扶弱济困等。行侠者挺身凛对风刀霜剑的险境, 乱世张牙舞爪的宵小群魔, 能血战到底, 除霸锄奸, 表现出超人的勇气和力量。古典舞《易水寒》中我们看到了荆轲之勇, 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前, 吟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领略了那种明知行动会招致自身的伤亡, 也要以微弱的自身与强大的秦国挑战的只知正邪、不计损益的高于常人的气概, 和那种“虽千万人, 我往也”的执著和勇气。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 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 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 但还是毅然前往, 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小勇”指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 为武林人所不屑, 也是今天社会所排斥的。

3. 包含有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是行侠者的行为方式。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概括为“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这是行侠者的最根本的人生观, 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包括社会活动和个体的自我修养。古人云“信义乃立身之本, 进德之源”。要求习武之人重信誉, 守承诺, 言行一致。在商品化的今天, 诚信在日常生活上可理解为:不折不扣地信守国家法规法令, 自觉遵守纪律规范;在职业活动中可理解为:诚信无欺的职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以诚信为宗旨, 把信用视为职业的生命。“可终身而守约, 不可斯须而失信” (张弧:《素履子.履信》) 。职业活动必须经常与服务对象打交道, 而不是一次性行为, 只有坚守诚信, 才能赢得服务对象的信赖。只有自己对人守信, 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维护和扩大职业的信誉。在现代经济活动中, “质量第一, 信誉至上”这是每个企业都信守的口号和行为准则。

4. 包含有重义轻利、大公无私的价值取向

“千里赡急, 不吝其生”为重义。侠最为人称道的精神是“扶危解困无所取”的道德价值取向。唐人李德裕曾在《豪侠论》中说过:“义非侠不立, 侠非义不成”。自古以来, 为国护民, 行侠仗义, 一直是武林人追求的人生理想。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孟子更指出, “义, 人之正路也”有恩必酬, 有仇必报。大义当前, 取义轻利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从恩义出发决定人伦关系和行为方式的伦理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进步的一面。李白《结袜子》有诗云“感君恩重许君命, 太山一掷轻鸿毛”。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的“仗剑行千里, 微驱感一言。曾为大梁客, 不负信陵名”就是对侠客“贵义”精神的礼赞。长期以来, 中华民族在指导人们进行行为选择的价值方针就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以义导利”等等。这些方针要求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追求, 获取利益时要深明大义, 以义为行为取舍的标准。只有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正当利益, 才可以追求、获取, 否则, 就应当舍弃。反对见利忘义, 反对不顾道德原则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当然义利公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古代, 所谓公, 乃指以封建国家为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所谓义, 乃是对此利益的道德价值肯定, 是直接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安定服务的。对于这些具体的时代内容, 我们今天必须予以否定。但传统“侠义情怀”内含的见利思义、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等观念, 作为人们以道德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般思维形式, 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性因素, 在现代仍然具有其现实的生命活力, 仍然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反腐倡廉, 营造一种安贫乐道、富而有礼的生活态度仍有指导作用。

结语

对侠文化精神的看法从古至今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甚至截然对立。一些人因一己之见以偏概全, 对侠义情怀作了极为不公允的评价。如韩非“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五蠹》) , 荀悦说“立义气, 作威福, 结私交, 以立强与世者, 谓之游侠”。 (《汉纪》) 我们今天重要的是发掘当代古典舞作品中的侠义情怀, 要除去现实中侠客的言行以及论侠者观念中侠的不轨之处, 挖掘侠的闪光点, 利用侠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审美标准、理想人格魅力与民族心理凝聚力, 激浊扬清, 坚决摒弃那些落后于时代的负面因素, 使侠义精神发扬光大。

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怀 篇2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高考文学阅读中的人文情怀 篇3

从近几年高考中文学类阅读的选材来看,高考也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积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选材中体现人文情怀的占有很大的比例。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反映的是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其实就是人的心理过程。在这里,笔者拟从心理学的角度,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中的人文情怀。

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其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的人格”。他将“多层次的需要”分为五个阶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斯洛是从心理的层面、科学的层面揭示了人的本质情怀,而文学则是以艺术的形式、用活生生的事例、丰富的语言表达人的情怀。科学和文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这两种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烦躁、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反映这种心理的主题大多是对创造财富的讴歌,对为摆脱贫困而艰苦奋斗精神的赞美。还有一种比较隐含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恋情,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人类来自自然,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始终只是自然的一份子,为此,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和依恋之情。人类对美好的自然给予由衷的赞美,对自然遭受破坏有深深的忧虑。这些情感应该说出自人的与生俱来的安全意识,脱离了自然,人类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很细腻的描绘了阳光特有的香味,表现了对阳光的迷恋,这其实就是人的自然恋情。还有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通过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的由衷赞美,表达了对森林可能变成荒漠的深深忧虑或者恐惧。

2007年江苏卷《麦天》,描写了火热的劳动场景,丰收的喜悦;2008年江苏卷小说《侯银匠》,写了父女俩的勤劳和精细。这两部作品都写到了劳动,是劳动为我们奠定了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劳动带给了人安全感,才让我们倍觉生活的充实可爱、亲情的可贵。

2007年北京卷《湿湿的想念》,回忆了爷爷执着地用自然美、人性美、古代文明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的人生经历。那“湿湿的思念”不正是对古朴自然的依恋吗?再让我们看看2007年安徽卷的《乡村的风》,那风为我们描画炊烟,助树成长,催生四季,促人感悟。对风的赞美,其实就是对永恒自然的赞美,正是因为自然,乡村才显古朴,人情才显淳厚。

2008年福建卷《吟风》,从季风的四时之变,赞美其“风骨”不变,深刻揭示了自然才是“季风万年不衰的永久风源”——人何尝不是这样。

二.归属与爱的需要。这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需要。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他必须处在某一社会关系之中,归属于一个家庭、某一个社团、一个国家等等,这种归属的需要既是基于安全的需要,也是爱与被爱的需要。所以文学中以爱为主题的作品永远是占大多数的,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乡情、民族之情、爱国之情、普世之情。这里要特别指出来的是,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是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怀念,这其实也是一种由归属感产生的爱的情感。童年的经历、故乡的环境,在人类出生之后给了人类第一印象,产生了铭刻效应。人不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如家乡、民族、国家等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将这称之为对根文化的依恋。人们既会为根文化的改变而高兴,也会为根文化的改变而悲伤,因为根文化的改变,使人失去了归属感。

无论是2006年重庆卷的《说村落》,还是四川卷的《乡村的瓦》,都写到了现代人的迷失,这种迷失与其说是物质文明造成的,不如说是因为根文化的迷失。童年记忆中美好的乡村,如今正在变成一个抽象的符号。人类对乡村的背弃,其实就是对自己根文化的背弃。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渐渐失去了归属感。于是,人类产生对童年的回忆、对古老民风民俗的留恋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看看2008年四川卷《我爱水》,作者由眼前的水回忆起故都的水,表达了对故都什刹海的喜爱。其实什刹海的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只是它是故乡的水,勾起的是浓浓的乡愁。作客他乡的人,只要一想到故乡,马上就会安定下来,有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源的感觉。再看看2007年福建卷《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借用“落叶归根”这个意象,同样表述了现代人在征服外界的同时,越来越失去了自我,迫切需要回归本源的心理。

让人产生归属感的还有爱和被爱。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描写了现代人“荒野无灯”的恐惧,呼唤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这盏灯就是能给我们温暖安宁的爱心之灯。2007年湖北卷小说《日月行色》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表现的是纯朴的爱情之美。

2008年浙江卷小说《乌米》,在我们深深为乌米命运担忧的同时,我们也深深地为她那种深沉、永不放弃的亲情而感动万分,为人性中至纯至美的爱而感动万分。人世间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管处境多么艰难,都会走得那么决绝,那么义无反顾——这是我们的归属。

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强烈的征服欲和自主意识,这种自主意识使人产生了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为了获得尊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甚至于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完成的是“自我实现”,即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自己所期望的人。尽管人们的理想期望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有高低之分,但只要实现了,对每个个体而言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2008年安徽卷,史铁生《我与地坛》,以其隽永的笔触,描写了自己一段生命历程中的深沉思索。作者将自己的痛苦乃至绝望放进了大自然这个炼狱,最终涅槃出一轮喷薄而出的生命朝阳:生命就好像是太阳,“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巅峰数烈烈朝晖之时”。生命是如此生生不息充满活力。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尊重。

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描写了“我”的父亲最终离开了家,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故事。无论是河水泛滥,还是疾病衰老,都阻止不了父亲的漂流。父亲为什么要这样?从题目可以看出,他是在寻找第三条岸。河有没有第三条岸?其实河就是人生,第三条岸就是人生的理想,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它可能永远不会在人的视野里出现,但只要它在,人生就永不乏前进的动力——这就是人类为追求自我实现而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2007年天津卷《雪野里的精灵》,赞美了冰天雪地中默默生长的小花小草,托物言志,宣示的是人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隐含的是人类对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2008年天津卷《敦煌》,描绘了敦煌艺术的灵动和鲜美,揭示了创造这些美的原因:是无数无名艺人用专注的手,终其一生,铸就了敦煌艺术的伟大。在一尊尊神像的后面,我们看到了艺人们生命价值的实现,“就是他们,让生命在面前的洞壁上飞扬起来,让自己的精神顶天立地站在那里”。

以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高考文学类阅读中的人文情怀。目的在于想借助心理这门科学为分析文学主题中的人文情怀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尝试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尝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怀 篇4

一、民族器乐审美中的人文情怀

1. 民族乐器对于欢乐情感的表达

我们可以将老百姓传统的民俗节庆生活中的喜悦氛围当作是一种欢乐情态,这主要是通过吹打乐来将老百姓心中的欢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所以在度的把握上也尽量做到了充分和尽兴。如果在这种基础上将这种情绪凝结提升成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范畴的话,那么没有什么能够比一个“乐”字更合适的了1。我们经过分析来看,关于民俗情态的表达来说,没有什么乐器能够比吹打乐更直接方便地将老百姓的情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所以说,吹打乐器也是最擅长表达那种欢乐情态的乐器,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各种吹打乐器也越来越壮大,它们都一直用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存在于世俗生活之中2。而这种乐器的出现和发展也向人民展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要表现出欢乐率真的情态,其表现方式就一定要够震撼。从源头上进行分析,吹打乐器一开始主要生存在民间,不但适用于婚丧嫁娶,还能够进行各种仪式活动的演奏,所以说,吹打乐器虽然出生于草根,但是它承载着莫多的人文情怀,是民族活动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2. 民族乐器对德意情感的表达

在我国传统的乐器当中,如论最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琴当居首位。这种乐器的人文情怀就是我们所说的“乐以向德”。古语有之云:德者得也,琴乐何所得?琴的历史要说起来绝不是一两句能够概括的,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乐器的艺术史,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历史。这种乐器对于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它的价值是一种文化精神。古人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3,琴的人文情怀能够在这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张力,它能够体现出济世修身的理论,而这种情怀则是千百年来在传统琴乐审美当中所积淀下来的社会人文情感。从汉代说起,汉琴名曲颇多,最具代表的就是司马相如献给卓文君的《凤求凰》,但今天所要说的不是爱情,而是乐器。在汉代文人有出世和入世只说,这是一种进退互补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士”常常会对当前的情况做出抱怨,从而做出身不由己的感慨。所以从先秦以来,人们就一直寻找两者能够达成统一的方法,将其浓缩在琴乐当中渐渐成为一种流传方式,引起这种人文情怀非常厚重4。

3. 民族乐器对于幽怨情绪的表达

在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乐曲用来表达宫怨情思,其中绝大部分都具有古代宫闱女性的文化特质,其主要所要表达和反应的情绪也一般都是些伦理道德之下的女性人物所特有的或者是特定的情绪和思想,这样的音乐作品集中地反映出某一个人群的情绪特点,但是几千年以后,当我们听到这些乐曲的时候,也依然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5。我国十大名曲里的《汉宫秋月》就是一种宫怨情思的最突出表现,而这也是这一类乐曲创作当中挥之不去的历史情节。这个乐曲主要是一个和宫怨情思相挂钩的乐曲,里面涉及到的乐器也比较多,有琵琶、古筝、有琴有二胡还有三弦,细细分析可以看出,这所涉及到的乐器主要都是弦乐器。简单来分析一下,二胡这种乐器是一种渲染氛围的乐器,其声音尖锐沉郁,能够较好地将整个氛围渲染上一层悲凉的色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阿炳的《二泉映月》。而将二胡运用到宫怨情思的器乐当中,能够更好地将那种犹豫的情怀抒发出来,所以说在这种器乐当中,二胡发挥了主要的特性。而这个乐曲也是一个历史所特有的情感题材,如果向上追溯,可能这种情感来源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的班婕妤写的《怨歌行》,在这其中,融入了诗句表达,将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外,《长门怨》也是主要以宫怨情思作为主题来进行抒情的乐曲,在我国的音乐史上,这首曲子曾经被作为相和歌作品而传唱。

4. 民族乐器对于离别情感的表达

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对人生的离别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就目前来看,虽然曲目不算太多,但是在一些常见的经典曲目里,其题材的选用则是相对来说较为集中的。比如说苏武牧羊、王昭君思念故土、蔡文姬归汉等,这些都是汉朝时候的故事,此外也有唐诗意境的,主要反映边塞情怀的《阳关三叠》等6。这些都深深滴刻印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种特有的且具有自身文化意识的历史情怀。我们对此分析一下便可以得出,其实这些历史故事当中的离情愁绪大部分都具有很浓重的地域之别,要么是跨越哪儿,要么是连接中原的边塞,或者是西域地区。而这些乐曲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大部分都是唐宋诗词的情怀所在。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里写道:“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别旧情”,还有王维的《送元二使西安》当中说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等到了近代,我国处在内忧外患的节骨眼儿上,一些思乡厌世的乐曲又出现了。但无论怎么说,自汉唐以来,我国的民族器乐在人文情怀的表现上就显得非常浓厚,很多乐曲都充分地表达了那种人生情绪的悲欢离合,而这种深厚的历史情感也极其深沉地倾诉着,能寄托的更为久远,即便是在不同的朝代也依然能够唤起相同的情怀和感触。

二、民族器乐审美中的审美

音乐有相当丰富的情感性,而且其人文情怀也很浓厚,所以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和体验的社会情感的内容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在作品的表达中,人文情怀的存在仅仅只是为了表现出创作和审美主体所呈现出的意境。因此需要注入一定的社会情感。要想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范畴系统,仅仅只依靠哲学思辨高度的提炼和概括所形成的概念是不可以完成的。

建立一个音乐美学的范畴离不开音乐的感性体验,也不能脱离音乐情绪的抒发,而且人的心境的人生感悟也要达成一致。类型多种多样的音乐范畴的构成是通过很多特征的语辞所构成的,而且其选择和表达也各不相同。我国的民族器乐的什么范畴的概括和提炼都离不开音乐的浓缩,它和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愫是相一致的。所以音乐美学范畴的构成需要有不同类的和不同层面的题材,其中需要有在理性思辨特点上表现的较为突出的哲学理论,也需要有基于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表现实践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概念。如果想要让音乐美学的范畴和系统更加完美,那么需要解决的就是原理理论范畴和审美范畴这两种类型的审美。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谈民族器乐的审美范畴,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器乐作品当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这些作品全部都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和传承所留下来的,在民族器乐美学实践当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寻找构建民族器乐审美范畴的依据才能够更好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器乐陈美范畴界定出来。在音乐形式上对乐器审美似乎显得更为有难度,因为乐器和声乐、歌剧等不同,这不是一种综合性质的音乐门类,而是一种能够更加集中和高调地将人文情怀传达于世的方式。民族器乐和歌剧相比,它没有歌剧和戏曲所具备的台词,而是仅仅凭借声音将情感传速出来。相互比较一下可以知道,歌剧和戏曲这一类艺术表达较为直接,能够更快地将所要表达的情感混杂着旋律表现出来,最终达到传达给观众的效果。这种表达方式虽然比较直接迅速,但是所要表达的情绪也比较单一。而民族器乐没有固定的词调,所以听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感觉和处境来进行倾听,这样一来,一万个人听过之后便会有一万种感受。所以说,民族器乐不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肢体动作来对音乐所要传达的内容进行传递的,而是单纯地依靠乐器来进行。它所要传达的内容也是具体的,而非概念化的情感内容8。也就是说,创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环境和情绪,主要是通过对音响效果的渲染和概念化的语言来传达所要表达的对象的。

和其它的音乐门类相比,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是中国人借音乐抒发人文情怀的一种最为深厚的精神载体。其不单单具备最为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具有最强的文化承载力,其传统音乐的门类自由度也不是一般音乐所能够比拟的。我国民族器乐审美所重视的,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人文情怀,就是在音乐当中怎样寄托和体现其所要表达的情怀。在音乐的表达中,既有对欢乐激情和震撼的表达,也有对内心伤感和沉郁直抒。但是,如果从传统乐器所推崇的美学特质来分析的话,我国的民族器乐并非仅仅只重视情绪的外在展现,对心怀的内在表述也相当的彻底。所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欲表达情态必先重视心怀,而这里所提到的心怀是主客一体的,只有心声呼应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心怀效果。

三、结语

在本研究当中,笔者主要针对民族器乐审美中人文情怀与审美范畴的相关内容做出简要分析和论证。在文中笔者也主要就自身理解谈到了一些主观的认识。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大瑰宝,为此相关的研究人员还需要经过不断地努力,为继续研究我国的民族器乐而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

注释

11 .刘睿.海天一线韵天人合一思——竹笛协奏曲《海平线》评析[J].艺术探索,2013,15(04):58-59.

22 .许蓓.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作用[J].神州,2013,25(18):369-370.

33 .蔡梦.感悟人生出神入化——张大龙竹笛协奏曲《飘》的艺术特色[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22(03):625-626.

44 .张伯瑜.论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发展中传统音乐思维的丢失[J].人民音乐,2013,23(01):365-366.

55 .周邦春.民族器乐合奏的表现形式及音乐特征[J].民族音乐,2013,36(03):69-70.

66 .王冰.中国民族器乐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13,33(03):658-659.

77 .张晓惠.探寻失落的老弦——兼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人民音乐,2013,05(08):637.

上一篇:多方位实践体系下一篇:历史影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