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作品

2024-05-22

茅盾文学作品(精选7篇)

茅盾文学作品 篇1

1 概述

目前, 国内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 (1) 对特定时期所有文学作品英译情况的宏观概述, 如王颖冲、王克非 (2014) ; (2) 对某一作家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 如王瑞 (2014) ; (3) 对文学作品译介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进行研究, 如李越、王克非 (2012)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此领域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拓展、加深。

茅盾 (1896-1981) 是我国文坛的领军人物, 他的许多作品已被译为了多种语言, 远销海外。其英译活动发端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历经八十余年的发展至今, 共有15部被译为了英语, 英译本总数量达25本。但是, 这25部英译本与茅盾近百篇的文学作品总产量相比, 可谓是相形见绌, 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则少之又少。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 对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进行了穷尽式搜索、逻辑式梳理、批判式述评, 旨在为茅盾文学英译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铺垫基础, 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领域的活动提供建议。

2 国内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现状

截至2015年5月21日, 本文以中国知网 (CNKI) 为数据库进行全面搜索, 得出有关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的论文共有15篇。按论文性质来分, 其中5篇论文为硕士论文, 10篇为期刊论文。按研究时间来看, 15篇论文中仅有3篇发表于20世纪, 其中2篇发表于1982年, 1篇发表于1984年, 均为茅盾离世后不久;此外, 其他12篇论文皆发表于2000年之后, 且2010年之后发表的论文就达9篇。由此可见, 近年来学者对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呈大幅度增长之势。接下来, 本文将以文献性质为标准, 对现有的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成果一一进行说明。

1) 硕士论文

与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相关的硕士论文共有5篇。其中, 这5篇论文又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3篇论文, 分别为何珊的《从语境角度论〈林家铺子〉的等效翻译》[1]、廖莉的《从风格标记理论看〈子夜〉语言风格的传译》[2]和陈姝彤的《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散文风格翻译—以张培基英译〈白杨礼赞〉为例》[3]。这三篇硕士论文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都是在一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分析一篇茅盾的文学作品。第一篇何珊的论文是从语境角度出发, “运用实证法, 对沙博里的《林家铺子》英译本进行了分析, 并以对等翻译理论作为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尺, 对翻译的‘得与失’做出评判”[1]。廖莉是从风格标记理论的视角出发, 对《子夜》语言风格的传译进行了分析、认知, 这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最后一篇论文中, 陈姝彤以接受美学为框架, 以著名翻译家张培基英译的《白杨礼赞》为个案, 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对散文风格的翻译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译者在从事散文翻译时, 不仅要传达原文的语言之美, 更要充分再现其意象及暗含的情感”[3]。通过阐述与求证, 这三篇论文得出了一个大致相同的结论, 即所选取的理论框架对翻译实践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整个研究求证过程是完整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何珊和陈姝彤的研究似乎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 都默认为所选取的译文是标准的、完美的。只有廖莉在其文中明确指出, “许孟雄英译的《子夜》在对暗喻手法的而处理方面略有不当”[2]。科学的研究应当既包括对优点的欣赏, 也要包括对不足的直言相告。何珊和陈姝彤这两位作者的研究正是缺乏这种对瑕疵的指正。

其他两篇硕士论文采取了英译报告的研究形式, 与以上三篇截然不同。两位作者均为翻译硕士毕业生, 分别翻译了茅盾的小说《春蚕》[4]与其童话作品《大鼻子的故事》[5], 并在此基础上, 对自己整个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进行阐述与说明。既然是对自己的译作做评析, 其中必然会夹杂着一定的主观性。因此, 即使作者的译作是流畅地道、毫无缺陷的, 此类报告中对翻译实例的分析与评述也不及上述三篇论文中的评述客观、充分。

2) 期刊论文

根据中国知网显示的搜索结果可知, 国内有关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状况的期刊论文共计10篇。这10篇均刊登于一般刊物上, 并非核心期刊。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 这些文章也可被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采取宏观研究方法的文章, 第二类则为采取微观研究方法的论文。

宏观研究是一种全面、概括性的研究方法, 在此指的是用于讨论茅盾所有文学作品英译本的方法。10篇期刊论文中共有两篇文章具有这一特点, 分别为戈宝权的《谈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6]和庄钟庆的《茅盾作品在国外》[7]。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1984年和1982年, 是茅盾刚离世后的不久。两位作者都对茅盾文学作品的多种语言译本进行了简单介绍, 包括英译本、日译本、徳译本等, 并引用国内外学者对茅盾的评价来间接阐述茅盾在世界文学中所处的地位。通过此番全面的论述, 两位作者都对茅盾为文学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或许是他们用来缅怀茅盾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然而, 既然是对所有译本的全局式介绍, 针对英译本的分析与阐述所占整个研究的份额势必会减少, 力度也就随之不足。在他们的研究中, 英译本翻译质量的优劣、对译介过程的追踪以及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现状都鲜有提及, 这使得整篇论文的研究深度与学术价值大打折扣。但是考虑到这两篇文章发表时间久远, 它们为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领域, 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

与之相反, 微观研究则是指选取茅盾文学作品英译本中的一部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分析与评论的方法。此类别中包括8篇论文, 其中有两篇文章以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为研究材料, 其他六篇皆是以散文《白杨礼赞》为分析个案。这两个数据之差显示出国内学者对散文《白杨礼赞》的偏爱。在研究《子夜》的两篇论文中, 周正章在其文中披露了一段关于《子夜》英译本鲜为人知的历史, 澄清了胡风为史沫莱特译本编写材料和序的事实, 同时也肯定了鲁迅在胡风编写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8]。这篇文章摆脱了常规的译本分析, 但对译本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也只字未提。然而,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英译本的史料研究是有巨大价值的。另一篇讨论《子夜》英译本的文章于2006年发表于池州师专学报。作者王劼选取了《子夜》及其英译本, “利用定量分析法分别整理出原作和译作前五章中出现的被动句数量”[9]。经过分类说明后, 作者在结尾处指出了造成英汉语主被句使用差异的原因, 并肯定了《子夜》英译本在处理被动句方面的成功之处。定量分析法的使用使整个研究过程更加科学, 更具有说服力。但是, 如果搜集被动句的范围由前五章扩大至整本书, 整理出的数据就更具有说服力, 文章的论述也将更为全面、客观。此外, 研究散文《白杨礼赞》的六篇论文都对张培基译本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篇散文短小精悍, 而这些论文都分析了同样的译本, 这就导致文章中选取的例子大致相同, 作者对这些例子的阐释也都极为神似, 造成了一定的学术资源浪费。

3 当前国内茅盾作品英译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当前国内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仍存在着以下不足:

1) 研究广度不足, 题材过于集中

由中国知网搜索所得的这15篇论文中, 概括性叙述茅盾文学作品翻译现状的有2篇, 研究《春蚕》、《林家铺子》和《大鼻子的故事》的文章各有1篇, 其他10篇论文中有3篇是以长篇小说《子夜》为个案, 有7篇是以《白杨礼赞》为研究对象。由此可见, 国内学者对茅盾作品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散文《白杨礼赞》及其张培基英译本上, 《子夜》次之, 对《春蚕》、《林家铺子》、《大鼻子的故事》这些作品关注较少。而至于其他许多优秀作品及其英译本, 如《虹》、《中国的一日》、《秋收》等, 研究领域尚为一片空白。在今后的研究中, 研究者可以扩大选材范围, 选取不同的作品及译本进行分析, 力求使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早日形成系统化、规模化。

2) 研究视角单一, 论述略显乏味

国内现有的针对茅盾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中大多数侧重于对译本的文本分析, 个别论文跳出了这一圈子, 或是揭露了译本背后的故事, 或是讨论了茅盾作品各个译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而至于对译介过程的分析、译介模式的对比以及传播与接受的效果等研究方面仍是一片处女地。不断丰富各个视角下的研究, 丰富论述主题, 这将是今后该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努力方向, 也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3) 核心论文尚无, 研究价值待定

目前为止,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15篇论文中, 5篇为硕士论文, 10篇为普通期刊论文。核心期刊上还未曾刊登过研究茅盾作品英译的文章。期刊质量是判断其刊载论文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单就学术水平来说, 硕士论文和一般期刊论文是不可与核心期刊论文相提并论的。从这一角度来讲, 现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还有待考量。由此可见, 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成果的质量仍有待提高, 这对其影响力的扩大也是极为重要的。

4 结语

迄今为止, 《英国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大拉鲁斯百科全书》、《卡斯尔世界文学百科辞典》、《东方文学大辞典》、《大日本百科事典》等诸多百科全书都已列有“茅盾”这一条目, 并给予他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10]。然而, 其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领域却较为稚嫩, 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和改善。本文对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了梳理, 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以期为将来的学术研究贡献一己之力。

摘要:作为左翼文学的巨擘, 茅盾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他一生勤奋笔耕, 给世界留下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关于茅盾文学作品的英译活动就已开始。而对其英译进行研究的学者直到八十年代才出现。该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 对现有的关于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并针对其不足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 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茅盾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中国知网,综述

参考文献

[1]何珊.从语境角度论《林家铺子》的等效翻译[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廖莉.从风格标记理论看《子夜》语言风格的传译[D].湘潭:湘潭大学, 2013.

[3]陈姝彤.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散文风格翻译——以张培基英译《白杨礼赞》为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13.

[4]高杨.小说《春蚕》翻译的反思性研究报告[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张心虎.《大鼻子的故事》英译报告[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2013.

[6]戈宝权.谈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J].茅盾研究 (第二辑) , 1984:12-31.

[7]庄钟庆.茅盾作品在国外[J].新文学史料, 1982 (3) :245-248.

[8]周正章.鲁迅、胡风和茅盾的一段交往——关于英译本《子夜》的介绍[J].鲁迅研究动态, 1982 (1) :4-7.

[9]王劼.《子夜》英译本中被动句所体现的英汉思维差异[J].池州师专学报, 2006 (1) :80-82.

[10]杨四平.海外认同与现代中国文学输出[J].南方文坛, 2014 (4) :11-17.

茅盾文学作品 篇2

hpa738 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http://cul.qq.com/a/20150816/014840.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茅奖评委解密:为何他们得奖?。

8月16日,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终于揭开面纱,公布了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以得票多少为序)。http://cul.qq.com/a/20150816/015972.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中国作协的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公布了这一获奖消息。茅盾文学奖每四年举办一届,每位获奖者奖金高达50万元。这届茅盾文学奖参评数量惊人,总共有252篇长篇小说参与竞争,不乏贾平凹、王安忆、严歌苓等名家。8月12日公布了十部提名作品,除去本届获奖作品外,其他进入十强的有:范稳的《吾血吾土》、阎真的《活着之上》、林白的《北去来辞》、红柯的《喀拉布风暴》和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获奖作品简介李佩甫的《生命册》

《生命册》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

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从“我”的视点出发,串联起了“骆驼”、“老姑父”、“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从一个个典型的人物身上,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可以看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纷纷扰扰的世界,看到中原大地上五十年来生长着的苦难和血泪,这是展示,是审视,是推敲,也是追问。《生命册》约38万字,采用放射性结构方式,从一风、一尘、一树、一花写起,书写了整个平原上的各种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及一个村庄五十年的生存状况,可以说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五十年的心灵史。它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产生裂变过程。在无奈和悲凉中,在各种异化的人生轨迹中,蕴藏着一个个生命的真谛。

李佩甫,1953年出生于河南许昌,著有长篇小说《羊的门》《城的灯》《等等灵魂》《生命册》等,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曾先后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飞天奖”、“华表奖”。现任河南省作协主席。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春尽江南》讲述了一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透视时代巨变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解读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这部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二十年。小说通过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广泛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迄今著有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及《江南三部曲》,中篇小说集有《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1995年出版有《格非文集》(三卷)。此外,还出版有小说理论专著《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文学讲稿《塞壬的歌声》,散文集《格非散文》等。金宇澄的《繁花》

金宇澄长篇沪语小说《繁花》曾获赞誉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甚至被拿来与张爱玲和《红楼梦》相比。《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吴江黎里,著有中短篇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长篇小说《繁花》,主编《城市地图》、《飘泊在红海洋——我的大串联》等。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王蒙的《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传》和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本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

小说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

该小说在每个章节后设计“小说人语”,用79岁的王蒙今时今日的角度去适时点评和阐述39岁王蒙当时的创作和思考,形成“79岁王蒙与39岁王蒙的对话”,为这部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添加了现代感和时代感。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为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四部曲》、《青狐》,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有《旋转的秋千》,曾出版10卷《王蒙文集》、《王蒙文存》,以及三部自传《半生多事》、《大块文章》、《九命七羊》。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苏童的《黄雀记》

《黄雀记》之名,源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暗喻了《黄雀记》中的主要情节的交错复杂与命中注定。《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通过三个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组成三段体的结构,写他们后来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说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命运,背后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茅盾文学作品 篇3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出炉。作为中国文坛最高的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备受瞩目,它们分别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这五部作品所展现的生活广度、达到的历史深度和显著的艺术高度,使其足以比肩此项殊荣。

在作品的背后,获奖的五位作家也成功地在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之下,将渐行渐远、芳踪难寻的纯文学拉回现实社会。他们的笔下所展示的才是文学的真相,不论时代熔炉用多少三昧真火去淬炼,只会让其更加熠熠生辉。

一个月后的9月29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铁凝在致辞中说,这五部书不会辜负珍贵的信任,每一部都如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这边风景,每一部都凝聚着作家深厚的体验和精湛的功力,在漫长的时光、寂寞的劳作中淬炼而成,他们拓展了汉语文学的精神空间,标记着2011到2014年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

当然,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评出来的,更是读出来的,一部作品在读者的深入阅读中才能不断获得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是伟大的读者造就了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当无数读者以文学之灯照亮自己灵魂的时候,他们的真诚和执著也照亮了文学前行的道路。铁凝希望广大作家牢记中国现代文学伟大开创者们的初衷和期望,牢记肩上的使命和责任。祝福所有在文学之路上寂寞辛劳地跋涉攀登的人们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以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我们的人民。

《江南三部曲》的授奖词: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对历史和现实郑重负责的态度深切注视着现代中国的壮阔立场,以百年的跨度在革命史与精神史的碰撞中处理了一系列重要的现代性命题。三代人的上下求索,交织着解放的渴望和梦想的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之间,个体的性格和命运呼应着宏大的历史运动。艰巨的价值思考形成了分散勉励而高远辽阔的艺术世界,这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小说。格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明清小说传统的修复和转化。细腻的叙述,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中国经验的表现开阔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纬度。

格非的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在接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这个重要的奖项之际,请允许我简要地追溯一下中国长篇小说的源流。

众说周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先生、老舍先生、巴金先生、李劼人先生等一批文学巨匠,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共同奠定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基石,并由此确立了长篇叙事文学的崭新高度,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有别于古典小说的新的叙事传统。作为后备作家我们多年来一直受到这个传统的护佑和滋养。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再推就将看到耸立在远处的另一个巅峰,我所指的是由《水浒传》和《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章回小说的传统。李劼人曾说:“一直要等到司汤达、福楼拜等人出现,西方小说才有资格与明清章回体相比。”

无论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还是明清章回体,都深深的扎根于伟大的史传传统的沃土之上,《春秋》和《史记》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开头中是这样来描述自己写作史记的初衷的,他父亲司马南曾感慨说,周公死了以后五百年有了孔子,如今孔子死了差不多五百年,有谁能够出来“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司马迁认为父亲所暗示并寄予希望的这个作者就是自己。在《太史公自序》的另一处,司马迁引述孔子的话接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我认为上述两段话能够准确地反映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緣起和宗旨,这个宗旨也为后代的史学家如陈寿、裴松之、欧阳修等人所继承,它不仅是史家著书历书的基本准则,也深刻的影响到叙事界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如果让我来简单地概括一下这个抱负和宗旨,那就是明是非、正人心、存风骨。

司马迁的遗产对今天的写作者而言往往意味着出神入化的叙事技巧,奇谲瑰丽的修辞方法,错综含蓄的文体结构以及朴素华美的叙事语言。也许很少有人会想起,司马迁当初的叙事抱负和写作使命。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学写作日趋娱乐化的时代,司马迁的伟大抱负对我们是一个必要的提醒,因为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矫正力量,文学写作不仅仅关乎娱乐和趣味,也关乎良知,关乎是非,关乎世道人心。谢谢大家!

《这边风景》的授奖词:

在王蒙与新疆之间,连接着绵长繁茂的关系,这片辽阔大地上色彩纷呈的生活是王蒙独特的语调和态度的重要源头。《这边风景》最初完稿于40年前,具有特定时代的印痕和局限,这是历史真实的年轮和结疤,但穿越岁月而一样成立的是生活、是人、是爱与信任,是细节、是情愫,是世界、是鲜活的声音。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贴心、如此满怀热情、如此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从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城市的劳动到壮丽的风景、绚烂的风俗和器物,到回响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这一切是为生活和梦想的热忱礼赞,有力地表达了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根本上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和信念。

王蒙的获奖感言:

这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我感动的是对于四十年前动笔今年才定稿出版的这部作品的肯定。历史并未切断与摘除,文学不相信空白,不怕事后诸葛亮,该连续的自然要连续,该弥合的也不难弥合。命名不合乎事宜了,内容仍然可以真实生动。青春能万岁生活就能万岁,文学也能万岁。文学不会是得奖,热闹一阵就夭折。我始终相信文学有一种免疫力,它不会因一时的夸张而混乱,不会因一时的冷遇而沮丧,不会因特殊的局限而失落它的真诚与动人。

局限也可以成为平台,可以成就风格。如果你有足够强大与自由的凝结力,条条框框可以成为彩头花花式的道具,因为文学归根结底来自人民、生活还有我们从《诗经》开始的文学传统,与全人类的语言艺术宝藏。它能突破、能超越、能起死回生,显示真情、真知、真理,给读者以历久弥心的感动。

其次,我觉得是奖励了一个中国的新疆故事,激活了四十年前在新疆的岁月。我怀念新疆的新老友人,尤其是各族人民,在一个并不快乐的年代,与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维吾尔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拉手心连心,使我得到了莫大的快乐。脚踏实地增加知识,开了眼界。在一个找不着北与几乎无事可做的时期,我来到了风姿绰约的新疆,我为自己找到了最有意义的事情,学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文化、学贫下中农,写人民、写边疆、写生活,知实际、知艰难、知祖国之大、知人生多彩多姿。有生活做根底,有火热的爱,即使在相对冷冻的环境中,人仍然活泛,文字仍然强硬,追求的仍然是精神生活的美好与高雅。

我感谢所有支持我写作此书的亲人友人:已不在世的妻子崔瑞芳;我感谢安排我去伊犁农村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林国明与自治区的文联领导刘晓武、王玉甫;,我感谢帮助我请创作假的诗人,当时的创作研究室主任,也感谢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与许多老领导同志的祝贺;同样有作品参评的维吾尔族作家阿莱提,表达了视为自身荣誉的欢庆。荣誉归新疆。

我还坚信奖的可爱来自文学,获奖的意义在于推动文学,不是相反,不是为了奖而文学。奖重要文学更重要,作品好没有得奖仍然是好作品,得了奖却暴露了作品的缺陷、一时沾奖的光,于人于己于文学无补有愧。李白、曹雪芹、托尔斯泰都没有得过奖,奖不能八卦化、浅薄化、低俗化,奖不是注意目标,更不能用一肚子脏水来涂抹一个本因珍惜却绝不可孜孜以求的奖。在我们强调程序的公正性与廉洁性的同时,我也希望強调评奖结果的文学内涵、文学意义、文学判断。我希望有更多的对于文学的关注,对于作家与作品的关注,有对于品的公开公正的批评与针砭,而不是庸俗的无聊的对于文学奖的信口开河的嘀嘀咕咕。我感谢主持、主办、主礼此次评奖的中国作协与各位文友。

《生命册》的授奖词:

《生命册》的主题是时代与人,在从传统乡土到现代都市的巨大的跨越中,李佩甫深切地关注着那些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们。他怀着经典现实主义的雄心和志向,确信从人的性格和命运中可以洞见社会意识的深层结构。《生命册》以沉雄老道的笔力塑造着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快与慢、得与失、故土与他乡、物质与精神、灵魂的质地在剧烈的颠簸中接受缜密的测试和考验,他们身上的尖锐矛盾所具有的过渡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的转型形成了具体而迫切的呼应。《生命册》正如李佩甫所深爱的大平原,宽阔深厚的土地上诚恳地留下了时代的足迹。祝贺李佩甫。

李佩甫的获奖感言:

各位嘉宾、朋友们,本人自1977年时,虚实算满已有38个年头,其中写过十部长篇,今天是发家之年,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本人出身工人家庭,父亲是鞋匠,我的父亲自12岁进城当学徒,先是给老板打工后来成了国营国营鞋厂的工人,60岁退休,他干了48年。父亲是做鞋的,父亲生前曾经给我做过一双棉鞋,22年了,这双皮棉鞋如今还在鞋柜里放着,我每年冬天都穿,应该说父亲是个好鞋匠。我不知道我的作品22年后还能不能有人看。

记得有一次下乡,一个农民问说你干啥的,我说作协的,他说哪个厂,我笑了,他说哦个体户。是,我也算是一个个体手工劳动者,只是我不知道我的产品能不能超过我父亲。父亲做了48年鞋,我也才写了38年,人的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已很不容易,我庆幸的是,写作是我选择,写作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前几天在网站里看到过一篇文章叫作《小鲜肉秒杀老作家》,文章说的意思是时代变了,文学的类型化使阅读有了更多选择。的确社会中的变化很令人瞠目结舌,但真正让人瞠结的不是担心被年轻人打败,而是面对变化自己怎么样才能找到准确的最适合于表达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那就继续努力。谢谢评委们,谢谢各位。

《繁花》的授奖词:

《繁花》的主角是在时代变迁中流动和成长的一座大城,他最初的创作是在交互性地方性的网络空间进行,召唤和命名着特定的境遇,由此创造出一种与生活和经验唇齿相依的叙述和文体。金宇澄遥承近代小说传统,将满含文化记忆和生活气息的方言重新擦亮,反复调试,如盐融水般汇入现代汉语的修辞系统,如一个生动的说书人将独特的音色和腔调赋予世界,将人们代入现代都市生活的夹层和皱褶。乱花迷眼,水银泻地,在小历史中溅出大历史,在生计光雾中溅出世象大观;急管繁弦,暗流涌动,尽显温婉多姿、余音不绝之江南风韵,为中国文学表达都市经验开辟了新的路径。祝贺金宇澄。

金宇澄的获奖感言:

感谢评委们对《繁华》的肯定。茅盾先生在《子夜》采用多个坐标的叙事方式写出他心中的城市,在以后的很多年,书写重心逐渐转移。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从上海迁移到滨河地区务农,但城市坐标在我的心里始终没有远去,而是更为的深刻和诱人。尤其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当下,借鉴前辈的关照方式再来看待上海,这座城市仍会显现原始森林的复杂和丰富,它毫发毕现也深不可测。它的喧哗骚动沉默无言,让我感悟到城市和乡野密不可分,同样是普通生活最重要的聚集地,同样需要作者沉浸其中不断积累和最忠实的表达,需要作者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感情,让我明白城市主题同样是打开文学视野的一把钥匙。谢谢大家!

《黄雀记》的授奖词:

在《黄雀记》中,一切遥望着丢失的魂魄,苏童回到已经成为当代文学重要景观的香椿树街,以轻逸飞翔的姿态带动沉重的土地河流,意在言外、虚实相生,许多俗世中的缘与孽闪烁着灵异感密集的光芒。三代人的命运构成了世辈的精神景象,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时代变迁下人的灵魂状况被满怀悲悯和痛惜地剖开。苏童的短篇一向为世人所瞩目,而他在长篇艺术中的探索在《黄雀记》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了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苏童的获奖感言:

各位,非常感谢以铁凝、李敬泽、阎晶明为首的62名评委的决定,这个决定对于我个人来说必将成为未来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此刻我不仅感到高兴——我从不掩饰我的高兴,同时我感到温暖、感到光荣。

这个奖项是荣誉也是一个任务,茅盾先生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个奖,我觉得更像一支文学的火炬。我很容幸的是成为了几十年来茅奖的获奖者,在我看来是一个火炬传递的火炬手,我身为火炬手之一,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荣幸。火炬手自然是要奔跑,火炬还要燃烧,更关键的是要向高处传递、向远处传递、向未来传递,传递这个巨大的我们心目当中的文学梦。所以这当然是庄严而且还是神圣的工作。

一切都要从字与词开始,我们传递火炬说到底,最终还是要以我们神圣的汉字讲好每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讲好了每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自然也有机会讲述人类最严肃的最精彩的故事。当然所有的这些故事,其最终价值将交由未来审判,即使没有人知道未来的评审团是在何时何处,甚至中国作协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那是一个沉默的陪审团,而恰好是他的沉默,对于无数写作者来说,构成了永远的诱惑和召唤。

我自己很喜歡的一个葡萄牙作家叫若泽·萨拉马戈,他非常有意思的写了两部小说,一部是关于失明的,看不见,一部是关于妇女的,从看不见又从看得见,他的小说里有个卷首语我注意到很有意思,看上去非常平淡的卷首语在我看来里头意味深长。他这么说:“你若能看见就要仔细地看,你若能仔细地看就要仔细地观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很多人的写作其实就是从看见到观察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种漫长的无休止的观察伸延。

我今天感谢的同时,首先感谢是能够看见,其次要感谢能够仔细地看见,当然最终我们要感谢的是能够仔细地观察,这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财富。所有观察者的眼睛,我觉得都有可能是曹雪芹的眼睛,都有可能是托尔斯泰的眼睛,奇迹会眷顾那些执着的观察者。

当然回到评奖获奖这方面来说,我觉得反观察无所不在。作为写作者,我深知有很多眼睛或者冷静或者热情,他们在观察你以及你的创作,毫无疑问我被看见、我被观察了,这是我写作的幸运。

茅盾文学作品 篇4

比如对茅盾的研究, 如果持前一种批评史观, 则会将茅盾文学批评研究的重心纳入整个文学批评史的进程中, 探究茅盾文学批评的内在规律与特点, 考察其对于现代文学的推进作用上, 茅盾的主体价值因素未必会得到承认;如果持后一种批评史观, “茅盾个性追求和灵魂跌宕就不会当作偶然的因素而忽略不计, 相反这可能成为文学批评史演进到某一阶段的人格标记。”[1]

周兴华教授的《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一书, 正是后一种批评史观影响下的一部茅盾研究的学术力作。该书于2009年9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属于“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 (简称“百年学案”)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写作缘起于茅盾的自我评价与“他者”评价形成的强烈反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批评史的不可绕过的一座山峰, 外界对茅盾的评价颇多溢美之词:革命文学家、奠基人、先驱、领导者、组织者。而作为当事人的茅盾在回忆录自序中对自己一生只用了“不足观”三个字来概括, 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很深的无奈与悲凉。周教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 将此种不吻合作为问题的突破口, 并通过一系列反问打开了茅盾研究的序幕:“为何提及过去的文字, 茅盾常常自我否定?为何回顾一生, 茅盾竟然如此伤感?在茅盾自我评价与研究者的判断的强烈反差之间,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2]

作者将几根问题之箭“毫不留情”的射进茅盾灵魂的深处, 从而诊断出茅盾文学批评的“症候”——“矛盾”。如果说叶圣陶当年为了掩盖“矛盾”作为笔名之锋利, 而给其造了一间茅舍用来遮风避雨, 作者则在若干年之后拆去棚盖使一个痛苦挣扎的灵魂与后人相遇。茅盾的痛苦源于茅盾的“矛盾”, 它是茅盾文学批评的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总特征。它不止于“茅盾恒久的追求与价值因时过境迁而昙花一现的悖论, 也有他紧跟政治潮流却被政治潮流所淹没的荒谬。”[3]这种悖论和荒谬伴随茅盾的一生, 并在他的文学批评中多侧面的呈现;或是在浓厚的人文情怀与强烈的政治热情之间徘徊;或是在知识分子的两面性与革命者的坚定性之间摇摆;或是在文学大师的个人独立性与革命者对组织依赖性之间踌躇;或是在文学建设者和社会改造者之间游移。造成矛盾文学批评“矛盾”特征的因素, 作者将其归结为:“审美与实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集体”之间冲突, 然而这种冲突在具体的批评层面和批评侧面展现出的却是前后对立、轻重失衡和表里不一, 作者称其为:“变奏”。

全书通过三大板块来展开“矛盾变奏”的主题;在第一板块中, 作者沿着编年史的线索, 来展现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表征及变奏方式, 通过纵向的考察, 作者认为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历史观照中具体观点因前后不一致呈现出的“异象”冲突, 还体现在易变的观点与相对稳定的整体文学观念的“象”与“体”的冲突。在第二板块, 作者则采取聚焦的方式来对茅盾“特定点”进行分析, 辅之以横向的比较, 从而剖析其显在话语——多变的语气、暧昧的表达、失衡的论述, 背后的隐在冲突——内心的困惑、意义的复调、价值的两极。第三板块则在前两板块的基础上分析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的成因, “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选择悖论是“矛盾”生成的根源, “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的调整与阻拒则使“矛盾”变奏出了不同的旋律。

其实, 对茅盾文学批评进行贯通性梳理和通过文献进行茅盾的心理内涵的追踪并不是周教授首创, 庄钟庆的《茅盾文论历程》和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分别是这两种研究的代表作。前者从历史发展角度梳理茅盾文论的具体观点, 评述其发展轨迹和独特贡献;后者从心理学视角阐释茅盾文学批评的个性风貌, 并将其放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上去关照, 进而揭示茅盾作为批评大家的心理构成。和庄钟庆相比, 周教授将茅盾文论研究重心从“具体观点的梳理”转到了具体观点变化背后的心灵密码, 和丁亚军的通过茅盾文学批评探求其稳定的心理结构相比, 周教授则将稳态心理结构作为背景, 进一步研究稳态结构中的变数, 通过微观文本解读, 进行细部放大, 揭示茅盾文学批评背后的心灵轨迹, 凸显茅盾文学批评的独特价值。

面对茅盾研究成果, 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 原因远不止审视角度的新颖和研究方法独特。当茅盾文学批评因“及时化”鲜有理论和美学价值而屡遭诟病时, 作者却看到了茅盾文学批评的可贵价值:首先是茅盾对于批评本位的坚守, 文学批评应该沟通创作与鉴赏, 搭建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其次是对文学现实的关注, 文学批评应该关注文坛动态, 发现文学现象, 推荐文学作品和新人。而上述两点, 在“一体化”批评被分解的今天却显得那么遥远和模糊。最后是茅盾对于文学批评的坚守, 纵观矛盾一生, 在所有的文学成果当中, 只有文学批评贯穿他的一生, 虽然茅盾自己到晚年对自己这一持续一生的“严肃工作”持否定态度, 虽然文学批评史也筛掉了他许多篇章, 但是茅盾文学批评记下了文学的进程、记下了时代的风云, 记下了自己的脚印, 记下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记下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历程。我想, 这便是周教授知难而上的另外原因, 同时也是本书留给当今文学批评界学术外的启示。

摘要:当茅盾文学批评因“及时化”鲜有理论和美学价值而屡遭诟病时,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的却看到了茅盾文学批评的可贵价值, 原因在于她采用一种“文献发生学”的方法:从文学批评文本细读中破译批评家灵魂密码, 以此透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知识历程和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灵魂,解码

参考文献

[1]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4.

[2]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16.

茅盾文学作品 篇5

能以其巨大的魄力 , 把紧张激烈而又复杂纷纭的重大题材熔炼成闪闪发光的艺术珍品。

茅盾对各个阶段小说主题的确定 , 深刻揭示了时代本质 , 并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视野 , 从而完成其创作历程。第一阶段的主要小说有

《蚀》三部曲、小说短篇集《野蔷薇》、长篇《虹》、中篇《路》和《三人行》。这些小说 , 主要反映“五四”到大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

革 , 其基本主题可以概括为在革命潮流的推动下 , 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时代的青年 , 特别是“时代女性”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革命的向往。第二阶段的

小说主要有《子夜》

(长篇)、《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

(短篇)和《多角关心》

(中篇)等。茅盾通过《子夜》的创作 , 形象地说明中华民族资产阶

级由于自身的弱点 , 根本担当不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有力地回答了托派的挑战。通过《林家铺子》等小说表明了中国人民苦难深重 , 只有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 , 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才能获得解放。身到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中

民族资产阶级也只有投, 才有真正的出路。第三阶段的小说主要

有《第一阶段的故事》

《走上岗位》

《腐蚀》

《霜叶红似二月花》

《劫拮拾遗》和《锻炼》等长篇。基本上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的。茅盾 始终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 分析现实、研究现实 , 反映民族生死存亡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核心问题。

1930 年 3 月 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和变化时期。左倾思潮蔓延和文学

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流行 , 一直是困扰左翼文学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对此 , 茅盾对于当时盛行的“革命文学”左倾空谈 , 对左倾思潮带来的公式

化、脸谱化创作模式的流行 , 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他对《地泉》三部曲等作品中的“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批评 , 对纠“左”有直接的指导意

义。在理论上纠正“革命文学”偏向的同时 , 茅盾还致力于创作实践 , 为左翼文学创作作出表率 , 提升了左翼文学品位、显示左翼文学实绩 , 也是对

偏离文学规律的创作现象的有效匡正。茅盾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优秀的短篇小说。

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创作实绩 , 并以其实绩纠正“革命文学”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 对推动左翼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凸现了左翼

茅盾的苏联文学翻译实践之路 篇6

关键词:茅盾,翻译活动,翻译思想

茅盾 (1896-1981) , 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 江浙嘉兴桐乡人, 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其代表作包括《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茅盾不仅有大量的译作, 对于翻译还有一系列独特的见解与主张, 对我国现代翻译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者

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 其父沈永锡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清末秀才, 颇为重视新学和社会科学。母亲陈爱珠通文理, 在茅盾父亲病逝后, 便承担起他的启蒙教育。茅盾自幼读私塾, 之后分别在乌镇立志小学和植材高级小学就读, 在学习之余, 他对于闲书十分感兴趣, 因为父母的开明, 他有机会阅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这类被视为诲淫诲盗的闲书, 父母甚至会与其谈论书中人物的功过是非。而在阅读这些闲书时, 为把文理看通, 茅盾不得不细心琢磨, 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极好的基础。茅盾的中学时代先后在三所中学就读, 由于学习气氛的陈旧, 他靠读古典小说消磨时间。茅盾极其喜爱《红楼梦》, 以至达到会背的程度。多年后, 茅盾与开明书店老板章锡琛, 好友郑振铎、夏丏尊等人吃饭时, 章锡琛曾半开玩笑地请他背《红楼梦》以助酒兴。郑振铎任意点回目, 茅盾则随点随背, 背诵了半个多小时, 居然一字不差, 令人惊叹。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持续蓬勃发展, 1920年, 茅盾开始在《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担任编务。同年11月, 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并对其进行了大幅革新。茅盾的文学生涯始于大革命失败后, 此时国内形势险恶, 由于黑暗势力的搜捕, 他离开武汉回到上海。在他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幻灭》的创作后, 由于不得不隐去沈雁冰的实名, 心情矛盾的他便使用了矛盾的笔名。后来在好友叶圣陶的提议下, 将矛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成为茅盾。他对此改动也很满意, 之后就一直使用茅盾这个笔名。《幻灭》发表后, 茅盾又很快写成了《动摇》、《追求》, 完成了三部曲《蚀》的创作。之后, 茅盾的写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拾, 创作发表了许多优秀小说。1932年, 他创作完成了《子夜》, 这是五四以来, 无产阶级文学革命中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 茅盾也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者。《子夜》在1933年发表时, 在中国引起强烈反映, 瞿秋白曾评论认为, 《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子夜》的出版, 会铭刻在1933年及将来的文学史上。吴宓也称赞《子夜》笔势具如火如荼之美, 酣姿喷薄, 不可控搏。而其细微处复能婉委多姿, 殊为难能可贵。

二、符合时代需要的翻译活动

茅盾的翻译生涯始于1916年。这年, 他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部工作, 在这个珍藏了大批英文图书文献的天然书库里, 茅盾开始大量接触西方书籍和报纸杂志。不久, 茅盾即与商务馆的高级编辑孙毓修合作翻译了通俗读物《衣》, 之后又独立完成了这个系列《食》、《住》的翻译, 《衣》、《食》、《住》也是茅盾公开出版的最初译著。随后, 茅盾又对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三百年后孵化之卵》进行了翻译, 并与胞弟沈泽民合译了路瑟尔邦德的《两月中之建筑谭》。这时期他的译著多取材于英美中学生读物, 体裁多以通俗读物和科幻小说为主。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译坛的译风甚为粗制滥造, 甚至盛行骈四俪六的骈体文。茅盾初登译坛, 翻译思想尚不成熟, 亦曾盲目跟从这种翻译之风。如在翻译《两月中之建筑谭》这部科幻小说的开篇时, 茅盾是这样译的:疏林斜阳, 数声蝉唱, 绿水青草, 两部蛙歌, 莘莘学子, 方自暑假大试验中挣扎而出, 担簦负箧, 返其故里矣, 余亦此中之一人。而其他译文大多采用的也是这种文言意译法, 多年之后, 回顾这段往事, 茅盾自己亦承认是带着开玩笑的意味写的。严格说来, 这两年只是他翻译生涯的酝酿起步阶段。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 茅盾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 对于新的民族文学的崛起有强大的助力。深感应从外国文学中, 汲取思想营养来促进国民性的改造, 这种使命感使茅盾开始将精力投入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之中。他所翻译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在家里》, 这篇译作以冰译的署名发表于《时事新报》最有影响力的副刊《学灯》上, 这是茅盾第一篇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译作。之后不久, 他又在《学灯》上陆续发表了译自契诃夫、高尔基、莫泊桑的作品。之后几年, 茅盾的翻译成果极为丰硕, 1925年, 他编印出版了《新犹太小说集》、《希腊神话》;同年5月, 与张闻天合作, 编译了西班牙的《倍那文德戏曲集》。之后, 茅盾陆续翻译了匈牙利莫尔纳的短篇小说《雪人》、西班牙柴玛萨斯基的中篇小说《他们的儿子》、希纳小说家帕拉玛兹中篇小说《一个人的死》、丹麦侣赤作品《近代文学面面观》、俄国丹青作品《文凭》、根据法国作家佐拉作品《太太们的乐园》所改译的《百货商店》以及土耳其哈里德的作品《桃园》等。这时期, 茅盾的翻译作品以反映弱小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求自由、求民主、求民族解放的斗争为主, 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意义。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为了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苏联反映卫国战争的文学作品成为了茅盾新的翻译领域。1935年后, 他翻译出版了大量苏联作家的译作, 包括铁霍诺夫的中篇小说《战争》、巴甫林科的中篇小说《复仇的火焰》、格洛斯曼的长篇小说《人民是不朽的》, 此外, 他还与苏联文学专家戈宝权等人合作翻译了罗斯金的传记小说《高尔基》。茅盾对于苏联文学的热忱在抗日胜利后依然延续, 之后, 他又先后翻译了卡泰耶夫的中篇小说《团的儿子》、彼得罗夫的著作《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译丛》等作品。他一生中最后一篇译作, 是发表于1948年8月的西蒙诺夫的作品《蜡烛》。在谈及这段时间的翻译动力时, 茅盾是这样表述的:当自己的民族解放事业尚在最艰苦阶段上奋斗的时候, 对于表现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 创造出人类的地上乐园, 而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拯救了人类, 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苏联文学, 自然不能不发生深厚的兴趣。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支撑下, 茅盾达到了其翻译生涯中最后, 也是最辉煌的时期。

三、系统完整的苏联文学翻译思想

和翻译作品一样, 茅盾在不同的阶段, 对于翻译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刚刚进入译坛时, 茅盾极为强调文学翻译的神韵。1921年, 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指出, 文学作品翻译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该作品的神韵。他认为, 灰色的文学不能翻译成红色, 神秘而带颓废气的文学不能翻译成光明而矫健的文学, 要达到译文和原文在神韵上的契合。此外, 茅盾对于形貌也极重视, 他在同年发表的《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一文中, 指出形貌与神韵是相辅相成的主次关系。语言是服务于文学内容的, 译文如果不能保留原文的神韵, 就会失去感人的力量, 他强调在译文传达原作的精神中, 必要时舍形而取神, 如实、生动地再现现实生活地进行翻译。他指出, 如果单字的翻译完全不走原作的样子, 再加之句调能和原作相近的精神, 那么译者译时未尝注意与神韵的一致, 或者神韵已在其中了。

在对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的翻译中, 茅盾的翻译观逐渐发展, 并提出了著名的艺术创造性翻译思想, 这也是他长期从事翻译工作, 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结。茅盾认为, 翻译最基本的任务是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 而中国古典美学中不可缺少的意境, 则是翻译的最高要求。意境论是对神韵说的继承和发展, 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 茅盾对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和风格, 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认为只有意境, 才能使同一部作品的原文和译文, 在阅读时有同等心理效果。翻译出来的作品,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 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可以通过艺术形象吸引读者, 令读者对于原著人物产生强烈的感情。茅盾指出, 要达到理想的意境翻译效果, 绝不能简单地对原作进行临摹, 而是在翻译中要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这就是翻译与创作并重。这对于译者的要求极高, 译者不仅要充分体会原作的精神, 还需要有相应的生活体验, 再用符合原作风格的语言和文字, 把原作内容和形式精确地翻译出来, 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 又要有创造性, 这个过程甚至远远难于文学创作。因此要求译者的生活经验必须非常丰富, 对于生活有深刻地了解, 这样才有利于达到艺术创造性翻译的目的。茅盾指出, 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 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词汇的特殊性的拘束, 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 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应该说, 艺术创造性翻译, 无论从其内涵和方法上来说, 它使翻译包涵了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 使翻译上升到与文学创作比肩的高度, 都堪称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直译与意译向来是翻译标准的争论点, 茅盾认为, 散文可直译, 而诗则以意译为佳。而所谓意译, 绝不是对原文进行任意删改, 而是在保留原文神韵之上的意译, 而翻译的原则, 是忠实于原作, 能够表达原著的精神。茅盾这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与主张构成了他系统而完整的翻译思想。

参考文献

[1]魏旭.“志在鸿鹄”的茅盾[J].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2012 (10) .

[2]廖红.文学大师茅盾的翻译事业与成就[J].兰台世界, 2011 (10) .

茅盾文学作品 篇7

2015年月9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五部作品荣获本届茅盾文学奖。

在茅盾文学奖历年奖项评选中,涌现出不少诸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以不同的方式读解,而这正反映出人们价值观念、审美心理的变化历程。那么,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群体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接受情况是怎样的呢?

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关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接受状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发现当代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展现出的新特点,同时对茅盾文学奖的价值及影响力进行进一步探究。

二、资料描述

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接受对象中,本项目组选定了河南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安阳师范大学等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460份。本次调查主要研究了河南高校大学生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情况下对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态度,研究河南高校大学生接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途径及目的,研究河南高校大学生阅读量排名前列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时研究了影响大学生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接受的原因,分析归纳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回答“您是否知道茅盾文学奖?会去关注吗?”这一问题上,29%的同学选择了“知道该奖,会去关注”;61%的同学选择了“知道该奖,但不会关注”;7%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该奖,但可能会去关注”;3%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该奖,不会去关注”。这表明茅盾文学奖在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较大,但仍有待提高。

在阅读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目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上,39%的同学选择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应付考试”,这是最被动的一种阅读;29%同学回答说“与朋友交流时避免被人笑话”,这体现出一些学生虚荣浮躁的心态,他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往往是在舆论的影响下选择的,而不是出于自身提高进步的需要。21%的同学选择了“提高专业素质”或者是“提高写作水平”,这一选择代表了一些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学生的阅读目的,即为了增加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个人竞争力强,是一种重实用性的阅读目的。同时,还有1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历史”和“让自己更有思想性”。

在接触途径上,选择“通过同名影视剧的热播或重拍”、“通过老师、同学、推荐”、“通过新闻、文学评论”的同学分别占22%、22%、56%。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在回答“你更喜欢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何种方式呈现”时,53%的同学选择了“文本”,46%的同学选择了“影视改编”。通过对大学生接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途径和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影至关重要,多的大学生倾向于从当今发达的网络上获取一手信息,这也为通过影视作品、新闻报道等途径进一步扩大茅盾文学奖的影响力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调查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的十部作品的问题上,同学们看过或者听说的作品排名如下: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王蒙的《这边风景》、阎真的《活着之上》、金宇澄的《繁花》、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李佩甫的《生命册》、林白的《北去来辞》、苏童的《黄雀记》、范稳的《吾血吾土》、红柯的《喀拉布风暴》。同时,调查发现,阅读过这十部提名作品中的1-2本作品的同学占61%,阅读过3-6本的占9%,阅读过7-10本的占3%,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示一本也没读过。由此可见,在不同学生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阅读量上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其中大多数同学往往是稍有涉猎,而且多为文史专业的学生。

在回答“您如何看待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这一问题上,有46%的同学认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很公平,很神圣,高大上”;有31%的同学认为“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方向”;有11%的同学认为“贴近生活”;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与自己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还有5%的同学表示没听说过该奖项及获奖作品。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河南高校大学生对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认同以积极为主,对于社会上一些言论也有自己的看法与立场。

三、现状分析

通过对影响河南高校大学生接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内因和外因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多种移动阅读终端方兴未艾,微博、博客、帖子、网络文学等海量内容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阅读受到严重的挑战。除了一些像文学院等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特殊阅读要求的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与这些获奖作品似乎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其接受情况也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的特点。

河南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学业竞争压力巨大、就业形势研究、生活节奏较快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及关注程度有待提高。

有些作品如《平凡的世界》借助当前繁荣发展的新媒体,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途径,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掀起了又一股阅读原著的大潮。因此我们认为,可借助文学作品影视化等的方式提高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读者群的接受。

参考文献

[1]孙俊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儒家文化表现[D].山东大学,2012.

[2]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

[3]杨雯,杨苹.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导读新模式构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03).

[4]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老年腹腔镜胆囊手术下一篇:动态数据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