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2024-06-16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精选9篇)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篇1

摘要:网络技术发展之迅猛, 使作品的传播、辗转和变异都变得异常快捷简便, 传统的著作权保护论, 已明显地不能适应甚至阻碍了互联网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网络著作权和传统著作权做出比较研究, 以此来指导我国相关立法和执法情况。

关键词:文学作品,著作权,网络侵权

一、我国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的现状

网络时代的到来, 给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空间是以互联网为媒介, 由有形的基础设施、软件和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一个互动的世界, 一个完全超越“国界”的系统。网络作为一种全球资讯系统, 连结着上百个国家的上亿台计算机。人们随意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实施相应的侵权行为, 因此侵权行为地的确定在网络空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如一个设在美国的网站上传了许多侵权作品供他人有偿下载, 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全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都可以下载这些侵权作品, 这就意味着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侵权结果发生地。这将导致侵权行为地这一重要连结点在网络空间失去其原有意义, 特别是在具有严格地域特征的法律关系中。必须指出的是, 网络中有关法律关系的主体仍然都是现实世界的主体, 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只见“网络”不见“人”。法律任何时候规范的都是而且必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否则它就无存在的必要。网络侵权行为所带来的问题只是使得原本很难处理的法律选择问题数量激增和更加复杂, 但问题实质并末改变。对于网络侵权行为, 虽然我们需要而且必须在法律选择方法和连结点确定等方面进行适当甚至可能是非常大的变革, 但并不需要一套全新的法律适用规则。

对于文学创作与传播, 互联网环境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成了一批作家从无名到有名、从有名到著名, 同时, 也给不少作家带来了烦恼。2011年, 50位作家联名声讨“百度文库”引发热议, 成为一个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的典型事件。该事件被网友称为“50作家维权”。它缘于一份由贾平凹、刘心武、韩寒、郭敬明等近50位作家联名发表的《3·15中国作家讨百度书》。在这份“讨百度书”中, 作家们称, 百度所属的“百度文库”提供文档作品免费下载对中国原创文学造成了伤害, “如果所有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 那么, 长久下去, 必将无书可读。”显而易见, 此份声讨文书剑指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问题。这是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 也是互联网环境下一大痼疾。作家们的声讨书, 尽管尚欠缺一些法律效力, 但毕竟, 它再次引起了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舆论攻势, 对于促使像“百度文库”这类的网络平台重新自我审查、停止侵权行为, 走上合法、规范经营的轨道, 无疑会有助益。这应该也是众作家此番举措的初衷。

长期以来, 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文学“免费午餐”, 给相关网站及其读者带来了实惠, 可也造成了一定的现实危害:在搅扰了文化出版市场秩序的同时, 还直接侵害了作家们的合法权益, 并严重影响到了写作者的创作热情, 难免使他们因疲于维权而牵扯精力。这无论是对于写作者本人的创作还是我国当代文学领域的繁荣, 都将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它需要作家不受打扰、心无旁骛地进行。至于网络, 应该给写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便利, 而绝不该是添堵。所以, 让写作者们在良好的网络生存环境中不断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 乃现实所迫。

本文所讨论的文学作品包括在现实社会中出版的纸质的文学著作, 也包括在网站上连载的文学作品。本文所称的网络侵权包括: (1)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在网上发表其作品的; (2)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 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在网上的; (3) 没有参加创作, 为谋取个人名利, 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后在网上发表的; (4)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发表在网上的; (5) 在网上使用他人作品, 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6) 未经出版者许可, 在网上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7) 在网上实施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二、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分析

网络技术发展之迅猛, 使作品的传播、辗转和变异都变得异常快捷简便, 传统的著作权保护论, 已明显地不能适应甚至阻碍了互联网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网络著作权和传统著作权做出比较研究, 以此来指导我国相关立法和执法情况。笔者认为极有必要对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进行特征分析。

(一) 网络侵权行为的侵权地域广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的时代里, 现如今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 无不被网络所包围着和环绕着, 互联网真正地将地球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一旦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出现了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 这种侵权行为被不当的复制, 侵权行为会被无限制的传播和推广, 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场面和后果。著作权的保护具有地域性, 往往超越国界有关的权利就不再有效, 就不能再受到这个国家或地区法律的保护, 甚至在一国范围之内对于权利人的保护就会产生差异, 而互联网的无国界性特点, 使得在确定纠纷管辖法院和选择适用法律等问题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诸如网络作品无法确定其原始发表国, 应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电子商务业务的开拓, 利用版权的地域性进行的“平行进口”等等都大大地拓宽了侵权地域, 削弱了著作权的专有性。种种不确定因素都阻碍了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 加之现存法律、国际合作协议不能及时跟进与更新, 往往造成了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泛滥, 使得一旦出现侵权行为, 侵权地域迅即超出一个地区、国家, 呈现蔓延全球之势。有学者认为网络作品著作权地域性的消失是“计算机网络的全球性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之间的总冲突”。

(二) 网络侵权的损害后果更加严重

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性, 往往一项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之后, 被迅速的重复侵权, 相应的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害后果极其严重, 较之传统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来讲, 波及面更广, 造成损害更加巨大, 侵权行为在更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后果。诸如近年来的一些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纠纷中, 出现了被告“通过计算机网络定时播放他人作品”而引发的新类型侵权纠纷, 这种行为的特点在于, 他不是一种点对点的交互性传播行为而是一种一点对多点的传播行为。网络用户只能定时收看影视作品, 而不能在其选定的时间进行观看, 也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影响播放进程,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 这和电视传播行为没有什么两样, 一旦出现侵权行为, 后果不堪设想。

(三)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链接技术的发展, 使得著作权的网络侵权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较之传统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的物质表现形式来讲, 著作权的网络侵权方式往往具有非物质性的表现形式。网络链接可分为外链和内链, 外链又称普通链接, 即直接链接到其他网站首页 (主页) 的链接。它链接的对象是网站的首页, 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是被链网站的全部内容。内链又称深层链接, 即绕过网站主页链接到分页的方式。它与外链的区别是:链接标志中储存的是被链接网站中的某一页而不是该网站的首页, 这就导致使用者对网页作者的所有权产生误判, 并破坏了网站内容的完整性, 削弱其宣传力度和影响面。在商业网站中易引起网络链接纠纷的就是这种链接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侵权行为方式来讲, 网络链接的这种侵权方式更加具有隐蔽性而不易被人察觉。

三、解决文学作品被网络侵权的对策探索

(一) 建立健全作品的版权登记制度

我国实行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就自动产生著作权的制度。但作品如果没有署名、署假名或以电子方式署名, 这些署名方式就很难确认权利人身份或很容易被更改, 也不利于他人获得真正的权利人合法授权, 实践中因此发生了不少纠纷。建议对作品自愿登记制度进行完善, 就是作者在完成作品后, 可以打上著作权的标记“C”并说明身份;还可以将作品提交给有关部门备案获得登记证书, 发生纠纷就可以此作为版权的初步证明。

(二) 平衡好权利的保护与限制问题

一方面社会呼吁要加强对作品的版权特别是网络上作品版权的保护, 因为网上盗版泛滥已成为威胁文化艺术创作的主要问题;另外一方面也存在着过度使用维权手段而不利于文化艺术传播的问题, 因此要在版权的保护与限制之间实现平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12月20日发布《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提出要准确把握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 既要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 又要注意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发展, 确保社会公众利益。意见的主旨是为了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而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发展就是推动大繁荣和大发展的基本动力。加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是为了维护权利人的利益, 客观上对社会公众的获取作品方式及代价给予限制;而促进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发展, 则是有利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三) 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 调整著作权侵权法定赔偿额

有必要通过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和相关的授权、许可机制和权益金分配机制, 以改变目前管理机构混乱、机制不透明、收益分配不到位等问题。目前著作权侵权法定赔偿额50万元人民币的上限有些低了, 有必要参考专利法、商标法提高赔偿额上限。

(四) 区分好提供商与内容服务商的责任

技术服务提供商是纯粹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等技术服务的, 自己不提供内容也不对用户提供的内容做任何编辑加工, 比如中国电信、联通提供的接入服务, 还有纯粹的搜索或存储服务。技术服务提供商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 也就是通知加移除原则, 它所承担的责任是接到权利人通知后及时删除, 及时删除了就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 只要网络技术提供商没有主观故意侵权, 就可以免责。而内容服务商不仅提供平台, 而且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 把内容放在网上供网友浏览或下载。内容服务商提供的内容都是自己操作的, 不存在不知情的豁免前提, 所以相比于网络技术提供商责任就更重, 不适用“避风港”原则, 只要上传、发布未经许可的内容就构成侵权。

参考文献

[1]刘晓兰.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出版, 2011, (05) .

[2]金雷宇.百度网络侵权案对我国现阶段版权保护的启示[J].中国版权, 2011, (06) .

[3]马骎.浅析网络文档分享平台著作权侵权责任[J].中国外资, 2011, (08) .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篇2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姚国祥、刘开山于1月1日在互联网上开办云霄阁网站后,采用软件通过互联网从起点中文网等网站下载电子书籍,粘贴到云霄阁网站上供互联网用户在线浏览,并通过网站链接广告从中获利7-8万元。

根据侵权作品签订书证实,在云霄阁网站登载的作品中,有1345部侵犯了起点中文网的专有发布权,其中由云霄阁网站批量采集,与起点中文网同名作品内容一致或基本一致,且已由起点中文网提供著作权证明的作品有1339部,

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一)项、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作出了对侵权人判刑一年半、罚款100000元的判决。

据悉,云霄阁侵权案是去年2月15日国家版权局公布的当年全国重点督办的12起网络侵犯著作权案件之一。作为全国首例网络文学侵权案,云霄阁网站侵权案以侵犯著作权作品数量之庞大、情节之严重以及判处结果之明朗,为日后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判例。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篇3

一、“非遗”视听作品网络传播权侵权赔偿数额判定的法律渊源及其演变

(一) 从基本法的原则性规定到司法解释的法律释明

我国的著作权法作为著作权规制的基本法, 尽管起初并未专门规定“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赔偿标准, 但是, 并不缺乏对包括“网络传播权”在内的著作权、邻接权侵权赔偿的责任规定。著作权法依然能够为“非遗”视听作品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赔偿数额判定提供依据。该法第48条规定,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 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 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 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 判决50万元以下的赔偿。据此, “非遗”视听作品的网络传播权受到侵害时, 首先按“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赔偿, 其次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赔偿, 上述两种方法不可行时, 最后由法院依照案情, 依照“侵权行为的情节”在50万以内自由裁量, 也称“法定赔偿”方式。可以说, 著作权法的第48条成为权利人权益救济的基本依据。

遗憾的是, 著作权法赔偿标准的规定好像十分周全, 但是在实践中, 包括“非遗”在内的视听作品由受众对象地域性影响, 传播范围不易确定, 潜在的合同对象不明, 减少的发行量数据说服性不高, 实际损失不易估算, 因而, 若要获取因网络传播权受侵犯而导致损失了多少难以证明。同时, 让权利人提供侵权人违法所得额究竟为多少的证据, 也因权利人难以获得侵权人与第三方的商业合同而无计可施。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案件的处理都没有按照“损失额”或“获利额”标准, 而是由法官按照侵权人“侵权行为的情节”在50万元之内自由裁量出适当的赔偿数额。法官自由依法裁定, 成为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不过, 著作权法中“侵权行为的情节”却因抽象而不易把握, 容易造成各地在同类案件上适用不一。为此,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2年10月发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给出了相应解释, 意在保障条文理解和司法适用的统一。该解释的第二十五、第二十六条规定, 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 应当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综合确定。该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著作权法第48条法官自由裁量标准的模糊问题, “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成为判别侵权情节的基本内容。该司法解释为法官自由裁量法定赔偿数额既提供了估算的方向, 也框定了其权力的限度, 推动了著作权案件审理的规范化。

(二) 从司法解释的法律释明到专门性适用解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网吧广布城乡各个角落, 非法使用他人视听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等情形大量存在, 网吧著作权纠纷案件高发。为正确使用法律、保障此类案件审理的规范性,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25日发出《关于做好涉及网吧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 就网吧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判做出新的规定, 其中即明确提出了网络传播权侵权的赔偿问题, 成为审理信息网络传播纠纷案件的重要专门性法律文件。依据该文件第三条, 网吧经营者未经许可, 通过网吧自行提供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影视作品, 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的, 应当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其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赔偿数额的确定要合理和适度, 要符合网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实际, 除应考虑涉案影视作品的市场影响、知名度、上映档期、合理的许可使用费外, 还应重点考虑网吧的服务价格、规模、主观过错程度以及侵权行为的性质、持续时间、对侵权作品的点击或下载数量、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

而专门以网络传播权冠名的专门性法律解释则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26日发布的《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11条第二款规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针对特定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品投放广告获取收益, 或者获取与其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品存在其他特定联系的经济利益, 属于“直接获得经济利益”, 从而细化了侵权人违法所得数额的判别依据。

(三) 从专门解释到地方解释

部分省市的法院系统在总结审判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司法解释, 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的赔偿计算标准。如北京市、重庆市、海南省等高级人民法院就均制定了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指导意见。这些法律性文件为包括“非遗”视听作品在内的作品的网络传播权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提供了地方适用依据。

二、“非遗”视听作品网络传播权赔偿额确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确定“非遗”视听作品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赔偿数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赔偿数额确定难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较难确定合理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在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中, 无论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还是侵权人的侵权获利都很难查清。同时, 也往往没有合理的使用费可以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参照。许多“非遗”文化作品没有客观合理的许可使用费可以作为确定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参照。

从另一方面看,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人容易将侵权证据删改、消除, 权利人在搜集、固定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权范围、侵权期间、损害后果时取证比较困难, 导致确定赔偿数额缺乏基础事实依据。

(二) 赔偿数额低

近年来, “非遗”视听作品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赔偿数额一直较低。赔偿数额从几千到几万, 多数万元左右。较低的赔偿数额对侵权行为的威慑性不足, 公然侵权、长期侵权、反复侵权的现象大量存在。对于一些网络服务机构而言, 其侵权行为的一般代价是面临最高万元左右的赔偿责任, 而收益却是源源不断的浏览量和广告收入。

三、确定“非遗”视听作品网络传播权赔偿额的主要因素及其界定

(一) “非遗”视听作品的知名度、类型、创作水平、市场价值

不同类的“非遗”视听作品以及同一类的“非遗”视听作品, 都会因“非遗”作品的类型、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小、传承人的技艺水平、表演者的投入程度、社会需求性高低、后期制作投入大小等显现出不同的财产价值。因而, 在判定权利人损失额时, 首先应考虑该“非遗”视听作品的知名度、类型、创作水平、市场价值。

(二) “非遗”视听作品许可使用费标准

“非遗”视听作品许可使用费是权利人的财产权益, 是他人获得权利人的其著作应支付的合同对价, 是确定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赔偿数额的依据之一。在此基础上, 还应当结合侵权行为持续的时间长短、侵权行为的范围大小、侵权作品的点击量等加以确定。

应指出的是, 既应查明权利人对所在公司或关联企业的许可使用费用, 也应查清权利人与普通市场主体签订正常商业合同时的许可费用, 后者一般具有正常的合同标的额, 而前者因相互间的特殊关系往往具有一定的非对价性, 应综合权利人签署、履行的全部或多数合同额, 合理确定许可费的标准。

在无可以参照的合理的许可使用费标准的情形下, 可以推定许可使用费标准。推定时。可以根据被侵权非遗作品的市场影响力、制作成本、上市时间、消费价格等因素综合判定。

(三) “非遗”视听作品侵权范围

侵权范围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的实行行为范围和侵权损害后果范围。侵权范围可根据侵权人的营业场所空间范围、终端的范围、数量等进行量化。经由互联网上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范围最广, 而局域网上的侵权范围则相对确定。

(四) “非遗”视听作品侵权期间

侵权期间是侵权行为持续的时间。侵权期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权利人权益受侵的程度, 也影响着侵权损害赔偿的数额大小。

(五) “非遗”视听作品受侵权的点击率

侵权作品的点击率是作品被侵权及严重程度的客观反映, 也是确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实践中, “非遗”视听作品权利人可采用请公证处出面公证的方式证明一定时期已有的相关点击量。

(六)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有无过错以及过错程度的大小决定着行为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多少。存在重大过错侵权、明知后依旧侵权、反复侵权者应担负较重的赔偿责任。

(七) “非遗”视听作品侵权救济中的合理开支

合理开支主要包括合理的调查取证费用和合理的律师代理费。权利人申请公证机关就本项涉案事实予以调查取证而支付给公证机关的费用以及为本项涉案事实调查取证、参加诉讼所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等, 应考察其合理性后, 对合理部分应予支持。律师代理费是权利人依据委托合同委托代理人或代理律师处理本案事务而依法向律师事务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对于调查取证费、代理费 (律师费) 的具体赔偿数额, 还应考虑诉讼请求额的获支持状况合理确定。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借助并有效发挥知识产权法的保障与激励作用。“非遗”视听作品承载着权利人的传统知识智慧和付出, 其网络传播权应予尊重。“非遗”视听作品网络传播权的司法保护中需要合理确定侵权赔偿数额。侵权数额的确定, 应准确理解法律、司法解释并依据证据事实综合各影响因素判定。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网络传播权

参考文献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篇4

论文摘要:网络已经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也由此造成了大量的版权侵权诉讼的发生。确定管辖权是相关案件处理的前提条件,但传统的管辖权确立标准在网络环境下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网络版权侵权案件管辖权确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确立管辖权的标准,以期能对中国网络版权侵权管辖机制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网络版权 侵权 管辖权

网络版权侵权是指没有得到版权人允许,而且没有法律依据,擅自上传或者下载,以及其他使用不正当手段在互联网上使用应该由版权人专享的权利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涉外网络侵权案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经常发生,数量居高不下。但网络侵权与普通侵权不同的是被侵犯的权利是以人格权与知识产权为主,而知识产权中又以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最为常见。网络环境下80%以上的侵权行为侵犯的都是版权。我国现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适用法院地法律。”根据这一内容,涉外网络版权侵权应适用的法律为被请求保护地的法律或者法院地法。被请求地法与法院地法都是可变的系属,最后真正能够适用某一地点法律是建立在该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涉外网络版权案件中能够取得管辖权就成为适用某国法律的必要前提条件,并且将直接影响到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对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产生影响。

一、面临的问题

但是对于在网络空间内发生的纠纷去确定管辖权要比传统案件的管辖权要更加困难与复杂。由于网络环境具有信息化、自由与高效率的社会特征,还具有开放性、虚拟性、技术性、隐蔽性、无纸化、交互性和传播速度快等技术特性,使得传统的管辖权确认的标准在此无法使用。网络使得此类案件的管辖权诸多问题,但下面三个问题最为突出。

(一)无法以地域作为管辖权确定的基础

传统的侵权纠纷一般均由侵权行为地法院来管辖,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侵权行为在侵害权利人权利的时候,也损害了侵权行为地所属国家的社会公共秩序,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法官熟悉本国的法律,适用本国法律,有利于维护侵权行为地的公序良俗,也有利于争端的快速解决。而且在现实空间中,行为地是确定不变的,无论是行为发生地还是结果发生地都可以指向特定的国家,然而网络世界是不存在物理上的疆界的。对全球的网络使用者来说,他只明确进入与访问的网址,而并不知晓属于哪里来进行司法管辖。网络使得侵权地的唯一性与稳定性失去,全球各地的网民均可以浏览没有被限制网站上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如果侵犯版权,则相应主体的行为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处,侵权人的行为与法院地国家将可能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或只存在极少的联系。侵权人可能不曾进入法院地的国境,也没有相应的财产在该国境内,这都将影响管辖权的确定。虽然不能说侵权行为地的法院在网络环境下对侵权行为进行管辖完全无能为力,但至少在这一领域并未体现出比其他地点拥有更多的优势。

(二)无法以存在联系来确定管辖权

传统的管辖权往往由与案件的主体、客体、内容方面存在着某些特定的联系的法院获得,但现在对于网络版权纠纷中上述因素与特定法域的联系是不稳定的、易改变的,如何判断某一地点是否已经与案件建立起这种联系非常难以判断。比如,在自己的网页中擅自上传他人的文学作品用来牟利,是否就可以认定与在该网页浏览或下载文学作品的地域都建立了特定的联系?这些都没有可以采用的标准去依据,造成管辖权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的情况日益增多。而且就网络侵权纠纷而言,它并不属于哪个法院行使专属管辖权之列,可以平行进行管辖的法院通常存在多个,假设只需存在某种联系就可以行使管辖权,将会使这类案件的诉讼中经常发生“购买法院”的情况,法院对于管辖权的行使将会变成具有偶然性与非可预见性的特定,这显然是不符合国家司法主权行使的要求的。

(三)传统的“原告就被告原则”受到挑战

“原告就被告”是确定管辖权的一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经常被采用。但是在网络版权侵权案件中,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之一虚拟性造成网络用户在上网时真实的身份没有被验证,只有在法律有强行性规定时或者数量很少的网站才有提供真实信息的要求。常见的情况是具有一个VIEID(Virtual identity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的简称,网络身份证)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各种行为,VIEID与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是不具有对应关系的。这就造成有些案件中侵权人的住所很难确定,而且很多时候,原告与被告分别处于不同国家,这种场合再采用这一原则会导致诉讼的成本大幅上涨,甚至影响当事人对诉讼这一救济手段的使用,还会损害相关国家的司法主权。另外,由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网络版权的侵权的发生是基于网络,被告对原告利益的损害,后果一般在原告所在地更为严重。

二、管辖权的确定

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得传统的确定管辖权的规则在应对网络版权侵权纠纷时遇到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在世界上并不存在着通行规则可供采用,但也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针对上述情况,对于网络版权侵权纠纷应该允许采用以协议作为确立管辖权的.主要根据,并在没有协议时由权利请求保护地法院或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院管辖。

(一)协议管辖的应用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篇5

(一) 网络版权侵权概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止2014年12月31日, 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6.49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多面化、生活化, 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日趋紧密, 人们更加普遍频繁的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传播。这种信息数据传播的过程就会产生对版权的网络侵权。

网络版权侵权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或者在互联网环境下侵犯版权的行为。网络版权侵权的主体可能是自然人, 也可能是法人。网络版权侵权的形式多种多样, 并且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 由于互联网其虚拟覆盖的特性, 它可以将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 互联网的用户在不断增长中, 因此网络版权侵权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的版权侵权, 它具有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涉及人数众多以及带来的损害难以消除的等特点。

(二) 网络版权侵权的现状

1. 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

2005年, 七大唱片公司诉百度案成为互联网上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第一案, 从2005年开始, 网络版权侵权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 十一大唱片公司诉阿里巴巴案、盛大文学诉百度文库案、韩寒诉百度案等案件都是网络侵权的经典案例, 纵观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的形式多以网络服务商提供网络链接、搜索服务或者网络服务商提供用以上传、下载的交换资源的软件为主。在这些传统网络版权侵权的模式下,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容易被确定, 认定其侵权责任也相对容易一些。

2. 网络版权侵权出现新的形式

随着网络版权侵权的案例不断增多, 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商为了避免承担侵权责任, 改变了其提供服务的形式, 不再直接提供链接或者为用户提供可交换资源的软件。网络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转型也导致了网络版权侵权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 例如用户上传、网盘数据传播等。这些新的侵权形式使网络版权的保护出现了新的问题, 对网络版权的保护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用户上传成为新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

(一) 用户上传的概述

用户上传是指互联网用户在网络服务商的提供的平台上自行上传音频、视频、文档等资源, 其他用户可以通过此平台获得相关资源的数据信息交换方式。美国Youtobe网站及我国的百度文库都是比较典型的用户上传的平台。笔者认为, 用户上传与用户生成有一定的区别。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 用户生成是指由业余人士通过非专业渠道制作的、包含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并在网络上公开可用的内容1。相比之下, 笔者提出的用户上传并不仅限于互联网用户自己制作的、保护一定创造性的作品, 还包括互联网用户通过其他方式和途径获得的资源。

产生用户上传这种新型的侵权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传统的侵权形式被限制。在用户上传出现之前, 网络版权侵权主要有网络服务商通过提供链接、搜索服务、提供交换资源的软件等形式, 但随着人们对网络版权侵权的认识的不断加深, 原有的一些侵权形式被法律限制, 侵权行为人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式。第二, 传统的侵权形式下的商业模式难以获利。随着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的形式被限制, 这些传统的侵权形式开始被放弃, 例如2005年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的音频链接模式现在已很少有其踪迹。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必须寻找新的获利方式来维持运营。第三, 网络服务商可以规避侵权责任。在传统的侵权形式中,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都已被法律认定, 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 网络服务商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因此, 他们都在积极寻找一种方式可以避免追究其侵权责任。用户上传的行为主体从表面上看只有互联网用户, 在互联网用户数量如此庞大的今天, 基于法不责众的精神, 网络服务商借此逃避了相关的责任, 用户上传这一侵权形式也得以发展。

(二) 用户上传的特点

与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相比, 用户上传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形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用以分析其本质, 追究其中涉及的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第一, 个人用户成为主要的侵权主体。用户上传主要是由互联网用户直接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资源, 个人行为是引发版权侵权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 在用户上传这一侵权形式中, 个人用户取代了网络服务商, 成为主要的侵权主体。第二, 侵权行为影响范围大。根据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全球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显示, 到2015年底, 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32亿2, 在用户上传这种侵权形式中, 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侵权行为人, 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将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上后, 其他用户都可能获取该资源, 并且获取该资源的用户还可以继续扩散。用户的二次扩散并不一定采取上传的方式, 还可以利用存储卡等设备进行线下的交流, 因此, 用户的上传行为可能导致该资源扩散至任何地方。第三、网络服务商是实际获益者。在用户上传的行为中, 表面是由个人用户上传资源造成了侵权损害结果, 但个人用户并没有获得实际的益处。网络服务商在整个行为过程中并没有主动采取任何行为, 但通过个人用户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平台上进行资源的交流, 在增加平台访问量的同时也使网络服务商获得了新的收益方式。

三、用户上传中的侵权责任认定

(一) 个人用户的侵权责任

个人用户是用户上传中的侵权主体, 由于个人用户数量庞大并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同时, 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化的特点, 个人用户可分布在世界各地任何被互联网覆盖的地方, 因此, 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致使网络版权侵权的影响范围广, 影响程度深, 损害结果难以消除。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人用户在网络平台上上传和下载资源的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 如果一味的限制个人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源的交流也就违背了创建互联网的初衷。因此, 笔者认为, 在界定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时, 应当排除个人的合理使用, 即是说仅限于本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在排除了个人合理使用之后的用户上传就属于侵权行为。然而由于个人用户群数量庞大且分散, 规制个人用户的行为非常的困难, 同时, 如果对互联网用户加之过多限制, 将会减少个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性, 不利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也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交流。因此, 虽然在用户上传中, 个人用户是侵权行为的主要行为人, 但要对个人用户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 不但在实施中非常困难而且有悖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认定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第一次正式定义了网络服务商的含义,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定义, 网络服务商就是技术服务提供者和内容服务提供者的总括3。网络服务商在网络版权侵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中, 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被界定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其中间接侵权包括了帮助侵权和替代侵权等。无论是直接侵权还是间接侵权, 网络服务商都实施了一定的行为导致了侵权结果的发生, 但在用户上传这一新的侵权形式中, 个人用户成为了主要的侵权主体, 从侵权的行为过程来看, 网络服务商并没有实施直接的侵权行为也没有为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提供技术上的服务间接促成侵权行为的达成, 那么, 在用户上传中网络服务商是否可以完全免责, 对此, 国内外的不同案例有不同的判定。

美国Viacom international V You Tube案。Viacom是一家大型的全球传媒集团, 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电视、电影、网络和移动互联等业务4。You Tube是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 为用户上传的视频提供信息存储服务。2006年, Viacom向法院起诉You Tube侵犯其版权, 称被告在未获得其允许的情况下, 储存了15万条原告享有版权的视频片段, 这些视频片段共被浏览了约15亿次, 被告鼓励、引诱用户上传侵权视频, 并在在其他用户观看视频提高点击率的同时吸引投资商的注意, 实现其通过广告收益盈利的目的。该案先后于2010年、2012年、2013年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进行了三次审理, 在原告提出被告事实上明知其网站上存在侵权的视频却放任其存在从而构成对原告的侵权时, 被告以其享有避风港原则作为免责理由进行抗辩, 最后法院支持了被告的主张。法院认为, 根据美国千禧年版权法 (DMCA) §512 (m) 的规定, “故意视而不见规则只适用于特定情况下证明被告事实上明知或应知特定侵权行为”。从本案中可以看出, 美国判例在认定用户上传中的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时认为, 网络服务商受避风港原则的保护并不以履行监视、审查义务为前提, 也就是说, 故意视而不见规则并不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监视义务5, 网络服务商在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时并不要求其积极查找存在侵权的事实。

1. 我国百度文库侵权案

百度文库作为我国最大的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商, 总是深陷侵权之诉的侵权纠纷案件中。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案件有2011年韩寒诉百度文库一案和2013年中青社诉百度文库一案。在这两个案例中, 原告都以百度文库作为服务商未尽到注意义务从而放任侵权行为的发生为由, 要求百度文库承担侵权责任。尽管百度文库以享有避风港原则为免责抗辩理由, 法院最后都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 百度文库没有直接对涉案文档进行编辑, 不构成明知用户上传的文档侵犯他人版权而放任的侵权行为。但是由于涉案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并且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人都可以从文档阅读量上合理推知涉案文档是热门文档, 因此百度文库构成了“应知”6。

在国内外的案例中, 网络服务商都无一例外的以“享有避风港原则的免责权利”为理由进行抗辩, 但我国和国外的法官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决, 那么, 在用户上传中, 网络服务商能否借助避风港原则进行免责, 网络服务商又是否对用户上传的内容有审查义务?避风港原则最早出现在美国千禧年版权法 (DMCA) 中, 我国2006年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条例》则首次对“避风港原则”进行系统的规定。“避风港原则”是指, 当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为网络用户的侵权间接的提供了帮助, 并不必然要求网络服务商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被侵权的版权权利人对网络服务商进行了通知并且网络服务商也及时删除了相关内容, 那么网络服务商就可以免责, 以此对网络服务商就形成了一个避风港。对于传统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中的网络服务商来讲, 如果达成了享受避风港原则的条件——— (1) 网络服务商事实上并不知晓侵权行为的发生, (2) 网络服务商没有直接从侵权行为中获得利益, (3) “通知-删除”, 当被侵权人向网络服务商发出通知时, 网络服务商及时删除涉及侵权行为的内容———就可以将避风港原则作为免责的抗辩理由。而在用户上传中, 网络服务商在达成这些条件时, 是否理所当然的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 笔者认为有待商榷, 尤其是判定网络服务商是否事实上不知道侵权行为的发生。作为平台的提供者, 网络服务商对于用户上传到平台上的内容是应知的, 并且, 笔者认为网络服务商应当对用户上传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审查。百度文库目前的做法是将用户上传的内容与库内已有的文档进行对比, 审查其是否侵权, 并通过其内部的文档排名系统增加对用户上传的内容的注意义务, 但是这种对比的范围小, 并且不全面。作为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网络服务商, 不仅应当在其内部已有的资源内进行侵权的审查, 还应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比。理想化的范围是全网, 但这在实施中并不现实, 对于任何一个网络服务商来说, 要进行全网范围的侵权审查几乎都是不能做到的。不过, 从前文中提及的百度文库的两个案例来看, 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认为对于网络服务商对用户上传的内容的认知标准为“应知”, 网络服务商可以在全网范围内, 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品进行对比审查, 或者对自己平台上搜索量、点击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文件进行全网范围的侵权审查。这两种审查的标准都可以作为现行审查方式的扩充。另外, 网络服务商可以适用避风港原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没有直接从侵权行为中获利。前文中也提到, 在用户上传这种新型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中, 网络服务商的收益方式较之传统的侵权形式有所改变, 网络服务商是采取了广告获益的方式。利用用户上传的内容提高浏览量, 以此吸引广告商进行投资。虽然不是直接从侵权行为中获利, 但是也是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为网络服务商带来了利益。笔者认为这是网络服务商为了规避法律风险, 利用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而将原有的盈利方式进行改变而成的, 实质上网络服务商还是通过侵权行为获得了利益, 因此不应享有避风港原则的免责抗辩理由。

四、结语

用户上传是在原有的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方式上发展而成的新型侵权形式, 虽然它的行为主体以及内在的运营模式都与传统的侵权形式有所差别, 但究其本质仍是利用互联网对版权实施的侵权行为。个人用户作为用户上传的行为主体, 其行为在实践中难以界定和控制, 并且, 网络服务商在整个过程中是默许侵权行为的存在的。网络服务商不但应知侵权行为的存在而且利用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达到了获利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要规制用户上传这一新型的网络版权侵权形式还应当从规制网络服务商开始, 通过对网络服务商的行为进行限制来促进网络服务商对其提供的信息存储平台内的用户行为进行限制, 从而达到保护网络版权, 避免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摘要:随着科学实技术的发展以及法律对网络版权的侵权行为的规制愈加严格, 其侵权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传统侵权的规制手段已不能完全被适用, 如何在这些新的侵权形式下界定侵权行为, 确定侵权主体的侵权责任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用户上传这一新的侵权形式, 并对其中的侵权行为和侵权责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关键词:网络版权侵权,用户上传,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昱.云计算技术条件下网络服务商的版权侵权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李文琦.网络侵权责任研究[D].广东商学院, 2013.

[3]黄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D].云南大学, 2015.

网络侵权案件的诉讼技巧 篇6

对于何为网络侵权, 现在尚无统一定义。从字面含义来理解是源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侵权行为, 而我国目前的主流观点亦强调侵权行为所处的环境为网络环境, 是发生于互联网空间的侵权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侵权类型和侵权主体复杂多样, 包括侵权主体范围广泛与侵权主体难以确定 (包括地理位置的难以确定和侵权人真实身份的难以确定) 两个方面。

第二, 侵权行为地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司法管辖原则为“侵权行为地”、“侵权结果地”, 也就是以物理位置确定管辖的方式, 但网络的虚拟性对传统的物理位置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第三, 认证和举证困难。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迅速性:网络中信息检索迅速、复制简便, 并具有即时性的特点, 信息可以随时复制和删除。被侵权人就很难确认侵权行为地和真正的侵权行为人, 更加难以举证。

二、网络侵权的法院受理

法院受理任何案件都需明确下列两个问题:第一, 该不该受理;第二, 由谁受理。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法院对网络侵权的受理主要应审查以下两个方面:

(一) 诉讼当事人资格

1.原告

由于网络的影响范围较广,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体性的特点, 原告的异质性 (包括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 、分散性等问题影响了原告的确定。因此, 有人认为, “在移植西方集团诉讼制度的过程中也需吸纳传统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有益经验, 从而构建既具国际视野又体现本土特色的集团诉讼制度[1]”是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确定原告的一种方法。笔者对此持赞同态度。

2.被告

网络侵权由于其虚拟性, 导致人与人在陌生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交流, 甚至没有任何接触即被侵权, 而且网上注册的个人信息很多都不真实且不全面, 上网之前也不需要进行身份的验证, 这就更加剧了被告的认定难度。

对此, 应当确立宽松的当事人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指:对于网络侵权这一特殊类型的案件, 对被告的确定标准可以放宽。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原告方在不能明确知道侵权人的姓名、住址、职业等确定身份的因素时, 可以其网名和IP地址作为被告。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网络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试行) 》中明确规定:被侵权人在提起民事诉讼时不能提供被告真实身份的, 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实际, 告知其可以电子证据中标记的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2]。

(二) 管辖权确定

根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有关规定, 对于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所在地时, 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所在地视为侵权行为地[3]。但不应将计算机终端等侵权结果扩散地作为管辖的依据。除此之外, 上诉江西省明确被告的规定有利于案件管辖法院的确定, 其同时还规定了案件管辖的便利原则, 即“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受案法院虽然有管辖权, 但审理将给当事人及司法带来不便, 则这家法院可以请求上级人民法院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将案件指定或协商移送至更方便的法院管辖[2]”, 这些都是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管辖的良策。

三、网络侵权案件的审理

(一) 证据制度

由于网络信息公布、修改以及删除都比较容易, 当发生侵权行为时, “证据”可能已经消失不见, 原告诉诸法院时, 无法证明“证据”曾经存在过。有学者提出, 网上证据可以通过勘验和公证的方式进行固定[4], 这就要求网络证据应尽量选择在公共地点、公共机构提供的电脑、电脑操作员的公开选择等相关问题的实现。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对于网络证据的保全更应及时、有效地进行, 对网络相关信息进行分门归类, 对特定的信息限制其更改、删除的随意性, 同时还要注意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则。

此外, 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有助于实质上处于信息不对称弱势地位的原告获得公正、公平对待, 同时在客观上可以加重被告的责任, 从而起到威慑的作用, 提高注意义务, 减少网络侵权案件的发生。

(二) 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确立了网络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 但在金钱利益下, 原告承担被告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存在较大难度;由于主观过错的不同可能导致责任范围的不同, 按照“避风港”原则, 在网络服务者接到提示、通知后即时删除的就不构成侵权。接到提示、通知之前是否存在过错无法认定, 加之具体侵权人往往不确定, 这就导致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护。由此, 将网络侵权的规则原则同上述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相结合是较好的选择。对于网络服务者的“避风港”原则适用, 要区分其纠纷是基于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网络服务而产生, 还是基于网站自身的新闻报道、评述等自身创作的作品而产生的, 更主要的是要从严适用, 针对不同的网络侵权类型确定大致的标准。

四、结语

网络侵权案件从法院的受理到法院的审理直至执行, 都存在着相应的难题, 但一旦明确的具体的受理条件,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保全证据, 合理分担当事人的责任, 不仅使原被告之间达成双赢, 更要正确处理网络的限制和发展问题。我们相信, 一个依据现实法律审理、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审判、在衡平多方利益的基础上得出的审判结果是合法的, 也是合理的, 随而来的执行问题也是很好解决的, 对于客观原因导致的执行不力等问题只是客观上的问题, 可以通过各个法院、基层组织乃至当事人的相互积极配合等得到相应的解决。

摘要:网络侵权作为实体法上的一个侵权行为, 最终需要通过相关程序法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对加害人的惩罚以及对受害人的救济和保障。由于网络侵权的特殊性, 在诉讼中使得加重了诉讼应用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有关网络侵权案件诉讼中若干制度的分析论证, 明确了诉讼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旨在完善网络侵权诉讼的顺利进行, 从而保障网络侵权纠纷的顺利有效解决。

关键词:网络侵权,诉讼管辖,案件审理

参考文献

[1]何平, 张怡然, 扶帅, 周志成.论网络环境下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 2012.

[2]新华网.江西:统一网络侵权案裁判IP地址或网络名可作被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4/23/c_121339349.htm2012年10月8日访问.

[3]靳学军, 宋鱼水.互联网的理性与秩序[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网络侵权的现状及对策 篇7

1 网络侵权的现状

根据《2014年1月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由此可见,网络覆盖面广泛化,使用人群也更加平民化。但是网民媒介素养整体不高,在接触和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对于维护自身和他人权益的意识较弱。

1.1 网络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

网络侵权行为,又称“网上侵权行为”或“互联网上侵权行为”,简称“网络侵权”或“网上侵权”,是指通过互联网络或在互联网络环境下所实施的侵权行为。网络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行为主体、行为动机、技术手段、媒介素养、法律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

1.1.1 网络侵权行为主体具有匿名性

网络侵权的行为主体包括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相比缺乏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对行为主体的规范。网络一直以来崇尚“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道德自律在身份隐藏、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被束之高阁。例如,“艳照门”事件中,网友“奇拿”通过天涯论坛发布了陈冠希和一些女艺人的不雅照片,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对涉及此事的明星造成巨大伤害,而“奇拿”却只是隐匿在网络背后的一个虚拟身份,没有受到任何问责。

1.1.2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互联网平台成就富翁的实例也不再限于国外。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拥有数量庞大的网民,这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创造了商机。纵观互联网进入中国的20年,造就了一批身价不菲的富豪,如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搜狐张朝阳等。提高点击率,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网络侵权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1.1.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性,造成侵权责任难以认定

与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发布信息更便捷。不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身份限制。侵权行为发生后,在证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责任难以认定,因为网络信息在时刻更新。

1.1.4 网民媒介素养不足,公民维权意识淡薄

互联网使用人群的平民化,造成网络意见表达中群体极化现象日趋严重。一些网民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只图自己一时之快,表达的观点或泄露他人隐私,对他人的权益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侵害。

1.2 网络侵权行为的类型

网络侵权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侵犯人格权和知识产权。对于人格权的侵害主要包括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或名称权、肖像权等公民合法权益。知识产权的侵害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2 网络侵权的对策

目前,在我国网络侵权行为的管制和规范还未建立起一套长效可操作的机制。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和借鉴国外有关国家的立法和行业准则。针对我国互联网行业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实行网络用户实名认证,强化网络“把关人”的作用。目前,腾讯、微博、支付宝等,都在逐渐采用实名认证,许多网站在注册的时候都会与邮箱关联。这种做法可以普及到整个互联网空间。

其次,规范互联网行业规则。行业规范是行业自律性的体现,拥有通行且被认可的行业规范,能够更好地营造有利于网络空间良性发展的氛围。

然后,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和维权意识。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且网民具有分散性。因此在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等人口集聚地,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让人们明晰在网络上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的维权途径和对他人权益造成侵害的严重后果。

最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公民维权提供通畅的路径。我国关于网络侵权的立法很多,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但整体而言,互联网的立法层次较低,且大多数只是分散的属于管理性质的行政规章,不具有基本法的性质。对于具体的网络侵权行为的规定,应该出台统一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于雪锋.网络侵权法律应用指南.法律出版社,2010

[2]马秋枫.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法律问题.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3]赵建杰.浅论网络侵权.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个人网络空间的侵权分析 篇8

当前, 网络世界中以blog、qq-zone、linkshare为代表的“个人空间”产品服务, 日益受到个人网络用户的青睐。这些个人网络空间作为网络世界的一种个人意见和个性的表达方式, 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尤其是随着多媒体化的“个人空间”服务的逐渐完善, 更多的新用户将成为个人网络空间的用户。然而, 旨在展现用户个人意见和个性的“个人空间”, 往往成为各种侵权事件的多发地, 网络用户在构建自己的“个人空间”和欣赏其它人的“个人空间”过程中, 在一系列的网络资源的上传、下载、转载、浏览的网络行为中, 面临的是一个缺乏规范和限制的环境。本文结合于2001年10月27日正式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的一些精神和内容, 对个人网络空间侵权现象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一、个人网络空间的侵权现象

众所周知, 著作权人的权利包括人身权 (发表、署名、修改和保护作品完整四项权利) 和财产权 (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十二项权利) 。不过, 个人网络空间的侵权认定, 主要是和修改、保护作品完整、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判定个人网络空间的侵权行为, “就是要准确鉴定个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修改、保护作品完整、复制、发行和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 (1) 于2001年10月27日正式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 (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修正案》) 第十条对著作权人的这些权利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一般而言, 个人网络空间作品传输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1、个人将数字化作品通过网络上载至BBS、FIT或其他网站, 供用户浏览或下载 (简称“上载”) ;2、个人从BBS、FIT或其他网站下载数字化作品 (简称“下载”) ;3、个人向其他特定用户通过网络发送数字化作品 (简称“发件”) ;4、个人通过网络阅读或欣赏置于BBS或其他网站上的数字化作品 (简称“浏览”) 。 (2)

“上载”行为的结果是:作品被置于网络服务器上, 其他网络用户可将该作品下载至自己的计算机硬盘上, 进而获得该作品的“复制件”。所以, 个人网络空间未经允许, 将有著作权的作品擅自“上载”, 就是一种侵害著作权人复制权的行为。同时, 尽管“上载”的行为人只在网络服务器上放置了一份作品复制件, 而且并非将作品直接传送至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中, 但这种网络空间的信息可以被公众自由访问和下载。作品实质上处于扩散状态, 任何登录该网站的用户都可以自由地获得该作品的复制件。最终其行为是为公众提供作品复制件。因而“上载”作品的行为可认定为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上载”行为还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发行权。不仅如此, 根据《著作权法修正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 未经允许, 将有著作权的作品擅自“上载”, 还是一种侵害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发件”是指发件人向其他特定用户通过网络发送数字化作品, 被发送的作品会储存在用户的计算机硬盘里进而获得作品的复制件。所以“发件”行为是向特定用户传送复制件。毫无疑问, “发件”行为符合“提供作品复制件”的要件。不仅如此, 在当前网络技术条件下, 发件人可以同时向多个用户发送作品。因此“发件”行为也完全可能向公众传播作品。由此可见, 未经许可, 随意多次分别向不同的用户“发件”他人同一有著作权的作品, 并且最终得到复制件的用户数量达到著作权法规定的, 就可认定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下载”和“浏览”一般不构成侵权。因为, “下载”和“浏览”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 一次“下载”或“浏览”所引起的作品传输方向是单一的和终极的, 即文件只流向某一特定用户的计算机, 它不可能导致作品被传至任何其他用户。因此, 即使是对某一作品多次下载, 其结果只能是下载者本人获得多份复制件, 而不会使他人及社会公众也获得作品复制件。对于“浏览”而言, 不会形成可长久保存的永久性作品复制件, 而只能导致在计算机内存和硬盘中产生暂时性复制件。这种暂时性复制件是否可以构成著作权法所指的复制件, 在国际上还存在争议。即使将暂时性复制件视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件, 获得这种复制件的也只能是浏览者本人, 而不是其他用户。因此, “一般意义上的‘下载’、‘浏览’属于《著作权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所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畴, 不构成侵权。” (3)

但是, 在个人网络空间上, 如果“浏览”他人作品时擅改作品, 包括对作品进行修改、增删、割裂、歪曲, 以及导致有损作者声誉、人格利益等, 都将构成对作品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害。如果“下载”或“浏览”他人有著作权的作品用于出版、发行等传播活动, 又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那无疑是侵害著作权人的发行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以上这些就个人网络空间的侵权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认定。因为个人网络空间是网络服务商提供给个人用户的产品和服务, 所以, 个人用户的侵权行为势必要产生服务商的连带侵权事实的发生。下面将就网络服务商的连带侵权行为进行分析。

二、网络服务商的连带侵权分析

网络服务商是指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网络技术和硬件设施为各类开放性网络 (主要是国际互联网) 提供信息传播中介服务的经营者。如提供BBS、EMAIL、网上论坛等服务。在这种服务方式下, 网络服务商仅是给自己的用户提供一个网络空间, 由用户自己上载信息、发表言论, 网络服务商并不为其提供信息, 也不对用户上载的信息进行编辑和筛选。

目前, 关于网络服务商是否要为所提供的个人网络空间内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问题, 业内人士有不同看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 认为网络服务商只是提供网络技术和硬件设施, 并没有参与作品的复制、传播, 无须对个人网络空间内发生的侵权行为负责。其二, 认为侵权行为是发生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内, 网络服务商在这个过程中无疑起到了间接的帮助作用, 理应承担一定的管理和监控义务, 不能一味地推卸责任。“事实上, 由于网络服务商在侵权行为中角色的特殊性, 既不是直接侵权人, 又与侵权行为发生密切的关系, 不可一概而论, 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 (4)

第一, 在网络服务商并不知晓自己提供的个人网络空间内有侵权行为发生时, 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这是因为, 在网络服务商作为网络空间提供者的情况下, 它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是否收取费用, 而形成租赁或者借用的法律关系。在这两种法律关系中, 均不要求出租或出借一方承担对方行为的管理义务, 仅在出租或出借一方知晓对方利用自己的财物从事违法活动时, 才承担相应的控制义务。因此, 对于网络服务商来说, 它的主要义务只是提供网络技术和服务器空间, 而没有法定义务对个人网络空间内的信息进行主动筛选和控制。同时, 网络服务商一般既不参与也不干预网络用户对网络空间的使用。换句话说, 个人网络空间中的内容完全是由用户自行制作的, 和网络服务商没有任何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对侵权行为显然不应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第二, 在网络服务商知晓自己提供的网络空间内可能有侵权发生, 但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的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仅应承担必要的通知和提醒义务。众所周知, 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复杂的法律问题。同时, 由于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 其权利来源也是极其复杂的, 要求网络服务商对网络空间内的信息是否构成侵权进行一一甄别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而在网络服务商仅仅知晓自己提供的网络空间内可能有侵权行为发生, 却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的情况下, 同样不应要求网络服务商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但鉴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 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对网络服务商也应提出一些必要的附加义务, 如要求网络服务商在发现可能存在侵权行为或有著作权人主张权利时, 应及时通告版权管理部门, 并及时以书面的形式提醒用户注意, 避免损害结果扩大。

第三, 在有确切证据证明网络服务商提供的个人网络空间内存在侵权行为时, 网络服务商应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侵权, 防止损害结果蔓延, 否则网络服务商应承担共同的侵权责任。网络服务商是对网上信息传播最具控制力的人, 如果在网络服务商已明知自己提供的网络空间内确有侵权行为发生, 仍不采取有效的途径加以控制, 导致损害扩大的, 那么网络服务商的主观过错就显而易见, 其拒绝采取措施的行为完全可以视为故意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施为他人实施侵权提供帮助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应与侵权人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 在个人网络空间内的侵权行为已得到证实, 但网络服务商不能提供侵权人的真实身份时, 网络服务商应视具体情况承担责任。尽管网络服务商不是个人网络空间内的真正侵权人, 但网络服务商与个人网络空间“所有者”之间是以合同关系为纽带的。如果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是有偿服务, 即利用合同关系来获得利益, 那么从公平责任的角度考虑, 理应加重其义务。如果提供的是免费服务, 那么, 其承担的责任也应相对减轻。基于这一思想, 在网络服务商提供有偿服务的情况下, 如果不能告知真正侵权人的真实身份, 就可认定网络服务商存在过错, 并应对著作权人承担责任。相反, 如果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是免费服务, 则不应要求其承担这一义务。

三、规避“个人空间”侵权的对策

个人网络空间的侵权已在网络上蔓延, 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他们纷纷从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等方面来寻求应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 遏止侵权行为不仅仅是法律制度的任务, 且是社会各项制度的综合治理的对象。这些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

第一, 加强立法、司法、执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力度。可喜的是, 继国家版权局制定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 标志着网络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于2001年10月27日正式施行。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 对于及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众多网络著作权案件, 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司法审判和行政执法意义。但是, 要进一步遏制网络侵权还应当加强网络安全系统法律的完善。所以, 从现在起, 应当着手将分散的网络安全法规进行梳理, 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补充, 争取早日制定一部《网络安全监管法》。

同时, 要想惩治网络空间上的侵权, 法律的准确、高速的实施才是关键。所以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正在把工作的中心从知识产权立法转向建立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即有效的司法机制上来。建立高效的司法机制, 关键是人才。如今网络上信息泛滥, 鱼目混珠, 当务之急是抓紧网络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网络技术监管人才和执法人才, 才能强化网络管理, 维护网络秩序, 防止网络侵权泛滥。

第二, 加强网络服务商的监管力度。网络服务商是个人网络空间的提供者, 因而对个人网络空间内存在的侵权行为可以发挥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作用。首先, 把好入口关。由于网络服务商在不能提供侵权人的真实身份时, 将有可能因怠于履行必要的义务而承担责任, 因此网络服务商在为用户提供个人网络空间时, 一定要加强登记和核查管理, 建立实名登记制, 并随时对用户登记的信息进行抽查, 以确保掌握用户的真实身份。此外, 还应与用户签订网络空间使用协议, 明确用户在利用网络空间上的信息时应承担的义务, 并要求用户对自己上载的信息的合法性负责。其次, 把好监控关。一方面, 网络服务商应建立有效的监控制度, 按法律要求, 加强对违法、色情、迷信等内容信息的监控;另一方面, 要定期抽查用户上载的信息, 对明显存在侵权问题的, 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避免进一步蔓延, 必要时还应上报有关部门。

第三, 以预防教育为主, 标本兼治。首先, 网络服务商要建立经常性的提醒制度, 在网络空间的明显位置, 以文字形式提示用户要注意上载信息的合法性, 做到警钟长鸣, 督促用户时刻以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其次,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要将网络道德伦理作为一项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 要求行为主体必须将道德伦理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的层面加以学习、掌握, 内在地培养其网络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

综上, 本文着眼于当前日益流行的网络个人空间, 着重从法律角度认定和分析了个人空间的网络侵权现象, 并探讨了规避个人网络空间侵权的对策。随着网络个人空间的技术发展, 这一流行趋势必将吸引更多的用户, 因此研究探讨网络个人空间的使用规范以规避各种侵权现象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①③胡为:《从著作权角度看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由五大唱片公司诉百度侵权案引起的法律思考》, 《法治与社会》2007年第2期

②Hansey:《免费个人主页空间纵览——网上流浪寻归宿》, 《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2001年第8期

文学作品的网络侵权 篇9

2012年7月10日下午2时, 韩寒诉百度侵权案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次涉及侵权作品包括《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像少年啦飞驰》、《零下一度》。韩寒起诉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关闭百度文库, 持续7天在百度首页向原告赔礼道歉, 赔偿经济损失76万余元。被告百度公司则认为, 百度在其网站首页及网站其他地方都发布了举报侵权作品的方式并开发了绿色投诉通道, 并在接到原告投诉之后及时删除了投诉链接和相关作品, 并尽了最大的努力防止侵权作品的继续上传。百度作为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者, 应受到避风港规则的保护。该案于2012年9月17日正式宣判, 法院认为, “百度公司理应知道韩寒不同意百度文库传播其作品, 也应知道百度文库中存在侵犯韩寒著作权的文档, 因此, 百度公司对百度文库中侵犯韩寒著作权的文档应有比其他侵权文档更高的注意义务。”但是, “对于负有较高注意义务的侵权文档, 百度公司消极等待权利人提供正版作品或通知, 未能确保其反盗版系统正常运行之功能, 也未能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制止该侵权文档在百度文库传播, 使其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的百度文库中的侵权文档未被删除或屏蔽”, 故法院认为百度公司存在主观过错。

从法院的判决也可以看出, 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认定百度公司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现对过错的认定做如下探讨。

二、网络服务商网络信息侵权过错的认定标准——注意义务的违反

判定加害人的过错, 其标准是客观的, 而不是主观的。这一客观标准又是多元的, 即在一般情况下, 对于他人之权利和利益负有一般义务的人, 应当尽到一个“诚信善意之人”的注意义务;对于他人之利益负有特别义务的人, 应当尽到法律法规、操作章程等所要求的特别注意义务。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网络侵权领域, 即判定网络服务商是否存在过错要看其是否违反了应尽的注意义务。

1. 网络服务商承担注意义务的内容

根据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网络服务商主要承担的注意义务大致有:第一, 对于所传输第三方制作的信息应承担的一种一般性义务, 如对于明显含有色情、淫秽、暴力等内容的信息不得进行传播。第二, 对于网络使用者有告知的义务, 如告知网络的使用方法、付费方法、应当注意的事项等等, 尤其是在网站内容进行分级的情形下。第三, 在司法机关的要求下提供加害人登录资料的义务。第四, 删除有害信息的义务, 即网络服务商在发现或者经权利人通知自己经营的网站上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时, 应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防止损害的扩大。一般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对前三项义务的履行较容易认定, 理论以及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是对于第四项义务的履行, 实践中因网络服务商没有很好履行第四项义务而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 上述“韩寒诉百度案”也是因被告没能够尽到其及时删除侵权文档这一注意义务而引起的。下文论述的注意义务也主要是指第四项义务。

2. 网络服务商注意义务的程度类别 (1) “避风港”原则下的注意义务

“避风港”原则起源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中一项很特别的制度——“通知和删除”程序 (Notice and Take Down) 。“通知和删除”程序是指版权人以通知的形式告知网络服务商其管理或控制的系统中储存有侵权内容时, 网络服务商必须第一时间删除该内容, 以此作为免责条件之一。该项制度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 我国亦不例外。根据我国《条例》第22条第五款的规定:网络服务商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 根据本条例规定删除权利人认为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还规定了网络服务商不承担责任需同时具备的其它四个条件, 为网络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可以免责的“避风港”。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二款则是从反面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通知后, 未及时采取措施 (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 的, 应承担责任。我们可以说, 在“避风港”原则下, 网络服务商的注意义务程度是相对较低的。在此原则下, 网络服务商并不负有主动审查侵权信息的义务, 只有在其接到权利人合格的通知之后, 才负有“及时删除有害信息”的义务, 在其履行这一义务之后便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2) “红旗标准”下的注意义务

所谓“红旗标准”, 来源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以及欧盟《电子商务指令》中的规定, 是指如果侵权行为非常明显, 像一面鲜亮的红旗在网络服务商面前公然飘扬, 以至于一个相同情况下合理的人都能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存在, 则即使受害人没有就侵权的事实通知网络服务商, 网络服务商也负有主动采取删除或屏蔽措施的注意义务。

我国亦引用了上述“红旗标准”。《条例》第22条第3款规定:网络服务商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 不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3款亦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 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对于此处的“知道”, 应理解为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形。若是“明知”的情形, 则需要被侵权人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 在司法实践中较容易认定;若属“应知”的情形, 则需要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 法官可以从网络服务商的类型、不同的商业模式, 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以及保护对象的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上述“韩寒诉百度案”中, 法官就是根据原告韩寒曾于案发一年多之前与被告就百度文库侵权一事进行过谈判, 而认定被告“理应知道”韩寒不同意百度文库传播其作品, 也应知道其文库中含有侵权文档, 应当对此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不难看出, 与“避风港”原则相比, 网络服务商在“红旗标准”下所负的注意义务程度更高些。可以说在此种情况下, 网络服务商应当承担一定的主动审查义务。

三、网络服务商过错认定时的考量因素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侵权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网络侵权行为的复杂性, 在认定网络服务商存在主观过错时, 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

1. 网络服务商的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 所承担的注意义务也不相同, 因而在认定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过错时, 需要考虑网络服务商的不同类型。按《条例》的规定, 网络服务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网络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提供商, 如中国电信、中国铁通等。该类型的网络服务商只是作为一种传输通道, 所传输的材料内容在发送和接受中都原封不动, 其自身几乎没有能力对经由其系统或网络传输的无数材料加以核查, 也不能责令其从系统或网络中彻底消除侵权内容, 否则就只有关闭整个系统, 殃及其它用户。因此, 在对自动接入、自动传输服务商认定过错时, 应该采用较严格的标准。

(2) 系统缓存服务提供商, 是指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自动存储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获得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根据技术安排自动向服务对象提供的主体。该类型的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系统缓存服务是自动、中间型和暂时的存储, 是一种纯技术的服务, 网络服务商一般不知道, 也没有合理的理由知道所传输的信息是否非法。因此对系统缓存服务商的过错认定也应采用较严格的标准。

(3) 信息存储服务提供商, 是指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 供服务对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主体。如百度文库、电子公告 (BBS) 等。根据所提供服务种类的不同, 各类信息存储服务商的过错认定标准也不相同。如对音频分享、视频分享类的信息存储服务商的过错认定标准要低于文字类的信息存储服务商。

(4) 网络搜索、链接服务提供商。不同的商业模式下, 网络搜索、链接服务商所承担的注意义务也是不同的, 对其过错的认定也要进行区分。以搜索引擎服务商为例, 根据其提供的检索信息的具体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空白搜索框的关键词搜索, 如百度、雅虎等提供的搜索服务;另一类是基于已有编排目录的搜索, 如百度MP3等。相比之下, 提供目录搜索模式的网络服务商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 对其过错的认定标准也比提供空白搜索模式的网络服务商要低一些, 这是符合收益与风险相均衡原则的。

2. 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

不同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被侵权的概率大小、明显程度都不相同, 对人的判断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因而在对网络服务商进行过错认定时, 需要考虑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

(1)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如处于档期或者热播、热映期间的影视作品, 制片公司通常不会安排在网络上同时传播, 更不会许可他人在向公众开放的网络上免费播放。因此, 如果在开放的网络中出现了可以免费观看、免费下载的处于院线放映、处于档期或者热播、热映期间的影视作品, 则可以肯定是盗版的, 是未经许可上载的。

(2) 对于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而言, 情况比较复杂, 因为这些作品既可能是未经许可上载的, 也可能是网民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这就给法官在认定网络服务商的过错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对于文字作品而言, 涉及到需要对内容的合法性作出判断, 情况则更为复杂, 因为不仅需要知道有关作品的创作、作者和许可等情况, 需要对该作品以及与该作品相关作品的内容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还需要了解法律,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文字作品做出专业判断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因此, 对文字作品而言, 除非是非常有名、广泛流行的作品, 即使该作品是非法上传或者抄袭自他人的, 也不宜得出网络服务提供者有合理理由应当认识到的结论。本文所述“韩寒诉百度案”中, 原告韩寒的三部涉案作品均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而法院认定被告应当知道这些侵权文档, 负有主动删除的义务, 进一步认定百度公司主观上存在过错。

四、结语

过错本质上是指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 而对其认定则需采用客观的标准, 即看其是否违反了自己应当尽到的注意义务。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 其注意义务的程度是不同的, 对其过错的认定还需考虑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等。总之, 对网络服务商网络信息侵权的过错认定, 需要对网络服务商应承担的注意义务进行研究, 需要法官综合考虑各种情况, 平衡网络服务商、版权人以及用户等各方的利益, 以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摘要:对网络服务商网络信息侵权过错的认定, 是判定其是否承担侵权责任的核心问题。是否存在过错, 应看其是否尽到了“诚信善意之人”的注意义务。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 所负注意义务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认定网络服务商的过错时, 需要综合考虑网络服务商的不同类型、被侵权信息的具体情况等各种因素。

关键词:网络服务商,过错,注意义务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新宝.侵权行为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2]张新宝.侵权行为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栋、眭鸿明.论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3]王栋、眭鸿明.论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4]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J].载知识产权文丛 (第四卷)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4]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J].载知识产权文丛 (第四卷)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下一篇:视频网站版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