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作品

2024-07-11

西方文学作品(精选12篇)

西方文学作品 篇1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名的文艺批评著作《小说面面观》中说道:“我们可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而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新的美学概念, 现已在评论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下面, 我从中西方典型的文学作品入手, 分析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同圆形人物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以《威尼斯商人》和《红字》为例

威廉·莎士比亚在他的一生中塑造无数多个经典、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而其中, 哈姆雷特、夏洛克和福斯塔夫并称为莎士比亚三大典型形象。约翰·威尔逊曾称夏洛克问题为:“莎士比亚戏剧中除哈姆雷特之外, 最令人困惑的性格问题。”

提到夏洛克, 我们就会联想到他的贪婪、吝啬。然而真的只是这样吗?普希金曾做过这样的对比:“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 不像莫里哀那样, 是一种热情或某一种恶行的典型, 而是活生生的, 具有多种热情, 多种恶行的人物。莫里哀的悭吝人只是吝啬而已, 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却是吝啬、敏捷、怀复仇之念、抱舐犊之情、而又机智灵活。”一方面,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 夏洛克作为一个资本借贷商人, 掠夺金钱、聚敛财富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是另一方面, 夏洛克作为一个人, 一个生活在基督徒社会里的异教徒, 他又是一个深受种族歧视迫害和宗教压迫的牺牲品。面对强大的以安东尼奥为首的基督徒人群和以公爵为首的法庭, 他说道:“他们侮辱我的民族……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就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就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此时的夏洛克表现出了威武不屈的骨气和据理力争的勇气。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者, 他贪婪残忍, 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基督徒社会里的异教徒, 他又有强烈的民族的被压迫感和为民族伸张的激情。

如果说夏洛克形象打破了以往对于所谓的“坏人”形象的描写, 那么在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便是对一贯所谓“好人”形象的突破。小说的女主人公海丝特漂亮、能干, 然而她也有着虚伪的一面, 这集中体现在表面的循规蹈矩和真实内心的不一致上。她为了自己想要的婚姻背叛了婚姻、背叛了丈夫。她表面公开认罪, 努力做着人们眼中“慈善的修女”, 实际上处处显示着她对于教会权威的反抗。打扮得光彩夺目的珠儿是海丝特内心深处抗争的外现, 最后她和牧师的密谋出逃是对自己爱情的强烈追求。

不管是夏洛克, 还是海丝特, 都不是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意念和特性就能表达出来的。因此, 圆形人物的塑造, 更重要的是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中, 从而来赋予人物一种“灵魂的深度”。

二、东方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以《孔乙己》为例

当读完《孔乙己》, 我们感受最深的不是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而是鲁迅先生倾注心血刻画的人物形象——孔乙己。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复杂性, 鲁迅先生将其置身于五四运动前“新旧文化”尖锐冲突的交替时期。在孔乙己的身上, 喜剧效果和悲剧色彩并存, 同情与批判同在, 可以说, 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孔乙己这一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 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概括:

首先, 追求功名, 幻想“学而优则仕”。孔乙己是别人眼中的笑料, 不管旁人怎么捉弄他, 都没能真正触及他的痛处。只有当别人问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呢?”就使神色大变:“立刻显出颓唐”, 脸上罩上了一层灰色。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对于人们心灵的残害和灵魂的扭曲。其次, 好吃懒做, 迂腐自欺。“幸而写得一笔好字, 便替人家抄抄书, 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 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 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 一齐失踪。”不仅如此, 当别人揭他伤疤时, 却用“夫子之训”来聊以自慰、自欺。即使是在科举之路彻底断绝的情况下, 也还极力保持着这种迂腐的思想, 陈旧的生存方式, 并在心理上还自认为与众不同, 高人一等。这种心理性格, 正是受到了封建教育毒害。

鲁迅先生在毫不留情地将孔乙己性格的阴暗面展示给读者看时, 又无意同情孔乙己性格中的善良。在遭受别人的冷嘲热讽而感到孤独寂寞时, 他主动叫小伙计识字, 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可是这些人性的“闪光点”也逐渐被这个社会所消磨光了。以至于在读完这部短篇小说时, 一股莫名的悲凉油然而生。黑格尔指出典型人物的第一特征就是“丰富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 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 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预言式的抽象品”。孔乙己是“一个整体”、“一个世界”、“是完整的有生气的人”, 而不是某种孤立的单一的性格特征式的抽象物, 他是一个活现于纸上、呼之欲出的圆形人物。

三、圆形人物的塑造及艺术魅力

圆形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 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没有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赋予了欧洲文艺复兴这一重大的时代背景, 同样, 孔乙己也被鲁迅先生设置在清朝末年、五四运动前“新旧文化”尖锐冲突的交替时期。

圆形人物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圆形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 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和多彩。无论是夏洛特、海丝特还是孔乙己, 都呈现出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但更主要的, 圆形人物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刘再复说过:“伟大文学的根本使命就在于展开生命个体的灵魂冲突。”

最后, 还要指出的是, 圆形人物与扁形人物是不分上下的, 扁形人物也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的。正如佛斯特所言:“一本复杂的小说常常需要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出入其间。”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 圆形人物有着不同的性格, 但是成功的人物塑造不仅会让人物具有立体的性格, 充分展现其人格的独特吸引力, 而且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 赋予了人物一定的社会思考。可以说文学是时间的艺术, 不宜作静止的描绘。

摘要:在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中, 圆形人物有着不同的姿态。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不同的人物, 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和展现圆形人物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中西方,文学作品,圆形人物,典型人物,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性格组合论》刘再复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2]《小说阅读技巧》陆逐编著1992年06月第一版

[3]《论人物形象理论的发展——从类型说到典型说》邱紫华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4]《现代小说的多元建构》张德林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

[5]《文学概论精解》徐中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03月第一版

[6]《小说面面观》[英]爱·摩·福斯特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西方文学作品 篇2

哈姆雷特性格特征:

最突出的特点是忧郁,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忧郁积重难返,从他穿着丧服登场,到古堡待父,到破相装疯,到戏中作戏,到后宫劝母,到海上窥奸,到墓场葬礼,到宫庭比武,一直到他最后毁灭,忧郁一直没有离开过他。

其次是犹豫,姆雷特中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他知已知彼,正确的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整个时代已经颠倒混乱, 而拯救者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于自己,这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深知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他行动的犹豫,他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 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然而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等待时机,而时机不来,一旦到来,又坐失良机;幻想行动,却一拖再拖,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匡世的行动。

当然哈姆雷特的性格又是是刚毅的 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可以从他为了报仇 居然可以装疯而且还骗了那么多人)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 同时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景遇使他成为了一个悲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哈姆雷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于1601年完成的一部举世闻名的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是一部话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之父以外驾崩,叔叔克劳狄斯是弑君之人,并乘机登上觊觎已久的王位。母亲乔特鲁德改嫁新王。王子哈姆雷特特应召回国。在一个夜晚,先王灵魂出现,告诉王子真相。哈姆雷特决定为父亲复仇。

无疑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该作品中的主人公。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时整个欧洲都处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英国——作为文艺复兴的一个中心,在当时聚集了各类人文主义思想家。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强调了人的力量。反对和抨击教会,甚至是想要推翻教会和封建统治。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莎士比亚也把哈姆雷特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丹麦王子的形象。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小的人文主义思潮拗不过强大的教会与封建统治。这就注定了“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人物。

一哈姆雷特的典型想象

在中外文坛中大家都一致认为哈姆雷特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任务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1】。马克思赞扬希腊神话时说,他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然,富于艺术魅力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应有之义。确实,凡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的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哈姆雷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他极具富有文学的魅力。《哈姆雷特》从东方到西方,几百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哈姆雷特是西欧近代文学初期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地比较成功地地方是他真实地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地特征。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斗争。同时也写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沙翁对哈姆雷特这个任务采取了歌颂的态度。在歌剧中通过其他人来赞美他。整个戏剧的结尾用军人的葬礼来追到他。把哈姆雷特烘托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英雄。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关系改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2】。哈姆雷特这个典型人物正是文艺复兴的典型环境中出现的。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竭力通过人文主义的思潮来影响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们。甚至是要推翻教会和封建统治。哈姆雷特就着样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应运而生”了。以叔叔杀害父亲这个矛盾来为父报仇。之后再建立一个充满自由,充满人文关爱的丹麦。哈姆雷特受人文主义影响讨厌腐朽的丹麦王国。他曾说:“丹麦是一个牢笼,而世界就是一个牢狱!”他强烈地抨击着恶毒地叔叔,黑心的御前大臣以及充满欲望的母亲。论身份哈姆雷特是王子,是统治集团的中心人物。但是他离开宫廷,在人文主义地中心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地熏陶,教会认为人生是罪孽,而“他”却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

二 哈姆雷特的文学形象——延宕

再西方评论界,有种影响颇大的解释。认为哈姆雷特行为延宕。而行为延宕的原因在于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在于他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酒是悲剧得根源。于是,哈姆雷特也被人看作行为犹豫延宕的典型

那为何哈姆雷特的性格如此延宕,这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哈姆雷特的延宕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其为父亲报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重整乾坤。在有一幕剧中哈姆雷特说道:“丹麦是一个牢笼,而世界就是一个牢狱!”不难看出,哈姆雷特在人文思潮的影响下立志重整丹麦王国。但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雷特想要行动,但却不知怎么行动。这构成了他行为的延宕。在先王的灵魂告诉他真相之时,哈姆雷特立志非要替其父亲报仇不可。但是在行动中他装疯卖傻并纠集伶人上演《捕鼠记》来探听虚实。在确定父亲确为其叔叔所谋害时,却迟迟不动手。连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新国王在神龛前独自忏悔祈祷。哈姆雷特连这个机会都没有把握住,迟迟犹豫不决。这就是他的延宕所在。

其次,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完全依靠群众,只能孤军奋战。新国王对哈姆雷特的几次试探以及借英王之手来杀害他,都显现除了恶势力的强大。哈姆雷特只能依靠自己,最多也只是有最忠心的朋友霍拉旭的帮助而已。这于国王的力量比起来无疑是“鸡蛋砸石头”。这样的延宕只能是时代的悲剧。

总之,哈姆雷特的“延宕”以及文学形象石油这深刻的时代历史背景的。那就是在文艺复兴下的人文主义艰难地在教会以及封建势力下困难地传播生长。而哈姆雷特正是人文主义的传播者之一。莎士比亚通过对“哈姆雷特”这一文学形象的描写,揭露了当时教会,封建王朝的腐败和黑暗的统治。同时也赞扬和歌颂人文主义,并对其的同情。《哈姆雷特》不愧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的传世之作。

故事在“伏盖公寓”和贵夫人的“沙龙”中展开。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法国大革命中发了财,把他父爱倾注两个女儿身上,从小培养了他们极度的虚荣心。他以每人八十万法郎的妆奁,使大女儿娜齐成了伯爵夫人,使二女儿但斐纳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为了不使女儿女婿丧失高贵的身份,他放弃面粉生意,寄寓在伏盖的公寓里。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把自己所剩无几的年金和仅有一些金银器具都消耗贻尽。当他耗尽了所有家私,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的时候,却被女儿们遗弃了。在弥留之际,他思念女儿,盼望见最后一面,但终于未能如愿,带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

来自外省的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到巴黎求学,因手头拮据,也寄居在粗俗、寒伧的伏盖公寓里。这个一心向上爬的贵族青年,由于他远房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援引,终于涉足于巴黎上流社会之中。他经常帮助高老头,了解了高老头父女关系的内幕,并先后结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他追求雷斯多伯爵夫人(娜齐)失败,转而追求纽沁根太太(但斐纳),成为他的情人。在上流社会的交往之中,拉斯蒂涅充分窥视而熟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金钱关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野心家性格。给穷困病死的高老头送葬后,拉斯蒂涅怀着与巴黎社会“拼一拼”的决心,走进了纽沁根太太的家门,开始了他野心家的创业活动。

在伏盖公寓里,还寄居着其他种种人物。其中最突出的是苦役逃犯伏脱冷。虽然他的活动和经历只是整部作品中的一个插曲,然而他丑恶的言行却使拉斯蒂涅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是拉斯蒂涅走上野心家道路的指路人之一。三次 “人生大课”。

拉斯蒂涅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由外省来到巴黎求学。初来巴黎,言行举止稳重端庄,显然是一个“有热情,有才气的青年”。他只想“乖乖地”啃他的法律,“一心一意做一个清正的法官”但是,没有一年光景,他经不住繁华的巴黎上流社会的腐化生活的诱惑,抛弃了刻苦用功的念头,求助于远房表姐——一个有名的贵族妇女鲍赛昂子爵夫人,步入巴黎贵族的沙龙。在他“见识改换,雄心奋发之后”,凭着“在交际场中无孔不入的本领”,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了“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以便“投身上流社会”的活动。

拉斯蒂涅的第一次(—极端利己主义)人生大课是鲍赛昂夫人的指点和教诲。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黎“贵族社会的领袖”,交涉界的王后。她有一个显赫的家世,是“天潢贵胄,蒲高涅王室最后一个女儿”。她还具备出众的姿色和过人的才智,因此她的家成为贵族阶级权威的象征,每个贵族妇女都以能进入她的沙龙而引为光荣。这个熟谙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将她所掌握的资本主义社“关系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的远房表兄弟,堪称拉斯蒂涅的启蒙者。鲍赛昂夫人恳切地告诫她的表弟:“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社会不过是傻子跟骗子的集团。你别做傻子,也别做骗子。”鲍赛昂夫人指点拉斯蒂涅,要把女人作为向上爬的阶梯。“你要是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你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个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她鼓励拉斯蒂涅去追求年轻、有钱、漂亮的纽沁根太太,“一朝她把你另眼相看了,„„那时你就走红啦。”她还教给拉斯蒂涅对付女人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把把你的心掏出来,„„先得学会提防人家。”要使得“女人觉得你有才气,有能耐。”对于表姐的教诲,拉斯蒂涅心领神会。他照着“老师”说的去做,显示狂热地追求雷斯多伯爵夫人,甚至不止一次对“老师”也动过非分之念,最后终于巴结上了纽沁根太太,“钩上了一个巴黎最漂亮最风流的女子”,从而步入了巴黎上流社会。正如鲍赛昂夫人所说:“我们做女人的,也有我们的仗要打。”巴黎上流社会中贵族妇女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一代沙龙王后终于溃败了,高傲的鲍赛昂夫人,尽管通晓上流社会的奥秘,但由于情场失意不得不出走巴黎,远避乡郊。她的衰败过程,对于拉斯蒂涅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拉斯蒂涅的第二次(金钱法则课)人生大课,是伏脱冷近乎斥骂的教诲。

什么坏事都能干的伏脱冷,是一个想拼命爬上贵族社会的恶汉。他没有高贵的门第,没有巨额的资本,没有能勾动女人的美貌,就采用粗暴的“象炮弹一样轰进”上流社会去的方法。虽然他没有如愿以偿,然而他为此付出了时间,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拉斯蒂涅“是一个配我脾胃的汉子”,就“关心”他,“开导”他。与鲍赛昂夫人相比,他的教导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他先以自己的复杂经历去打动拉斯蒂涅,指教拉斯蒂涅要“对什么都不服从”。他以锐利的目光透视拉斯蒂涅的心灵,劝他要出人头地,不能只靠求学,要想别的办法,要有野心。他为拉斯蒂涅盘算,即使求学成功,谋取了一个较好的职位,也不能改变贫困的境遇,提高地位。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败。”因此“要挣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他鼓动拉斯蒂涅:“要作乐,就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你事后洗干净。”“你要有种,你就扬着脸直线往前冲。可是你得跟妒忌、毁谤、庸俗斗争,跟所有的人斗争。”要“打出路来,„„不象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象瘟疫一样钻进去。”他向拉斯蒂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维多莉小姐订婚,杀死她的哥哥,让她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他表示一定为拉斯蒂涅付出实际行动,报酬是从维多莉小姐继承的百万之中提取二十万。伏脱冷的谈论,开始时惊骇了拉斯蒂涅,但对他的影响却是远的。他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他的确“动了心”。对于伏脱冷的教导,拉斯蒂涅是这样领会的:“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对我说的,他赤裸裸的说了出来。”“关于德行,这强盗坯三言两语告诉我的,远过于多少人物多少书本所说的。”当然,此时的拉斯蒂涅终究还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雏形,刚从贵族阶级方面转化而来,对赤裸裸的资产阶级掠夺方式,还感到不适应,所以在执行伏脱冷所设置的计划时,表现出某种犹豫迟疑和矛盾的心情。拉斯蒂涅的第三次(道德沦丧课)人生大课,是高老头的死。

高老头是一个出身“面条司务”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曾经是个百万富翁。他宠爱女儿,把家私都分给了女儿,自己只留下一分年金。当他有钱时,女儿围着他撒娇;当他手中还有一点年金时,女儿经常来看望;当他耗尽了最后一点积蓄,也即将耗尽生命之际,女儿们却忙着争权夺势、寻欢作乐,再也不肯来看他一眼。在奄奄待逝之际,他忍着疼痛思念女儿,倾诉着他对女儿的爱:“她们还少不了我呢。„„她们需要钱,我可知道到哪儿去挣。”眼看着女儿的确不来时,他哀叹着:“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他们就会来了,会把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所有的爱都被我对她们用尽了,她们对我不能再有爱的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笼络儿女,象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他怨恨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他呼吁社会:“为了父亲的死,应该订一条法律。”高老头出于对女儿的爱,把最后一点钱拿出来,给拉斯蒂涅买房子,让他和但斐纳住在一起。也可能是拉斯蒂涅还没有完全丧失正义和同情心,可可能是出于对高老头的感激,拉斯蒂涅为高老头送葬。他从高老头的死中,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全在于金钱,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获取金钱、立足上流社会的决心。

总之,拉斯蒂涅通过三次人生大课的教育,一步一步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虽然在邪恶的诱惑面前,他有过顾虑和羞愧,但他每次斗争的结果总是邪恶占了上风。他凭借自己的伶俐狡猾和冷静头脑,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终于走向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罪恶深渊。考察这个青年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创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渊源。

西方文学作品 篇3

关键词:魔幻 百年孤独 中国古典文

一、绪论

(一) 概念界定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二十世纪初期,继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和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西莫·邦滕佩利在著作中使用这个名词之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了理论阐述。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了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正式出现在拉美文学评论中。

(二)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自莫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研究受到了国人的追捧。大家把注意力纷纷转向了这种“新潮的”写作形式。本文想从魔幻的角度入手,研究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单纯看一篇文章或是一本著作的写作水平技巧是无法深入其中的,而是希望从文学作品入手,对这一文学流派有一个更为深刻、广泛意义上的认识,对世界文学中其他地域的文学也能做出对等的判断,对文学的支架、渊源、体系、骨骼有一个系统而又具体的认识。魔幻,到底怎样魔;现实,又是如何现实,这种文学流派反映的、揭示的,跟时代、文明的共同处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人需要思考,一个民族需要思考,人类更需要思考。玛雅文明的消失,楼兰文化的掩埋,都是一种缺失,一种遗憾。文化振兴的背后,是民族的血泪史,也是想通过对魔幻现实的研究,来进一步在这个角度上观察我国古典文学、文化的精髓。

笔者发现近些年来对拉美魔幻现实写作的研究多数是从它产生的背景出发,这确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还想通过此次论文写作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元素加以探究,进而比较中西方文学作品里“魔幻”元素的异同,发现“新大陆”。

二、中西方魔幻元素的比较

(一)神话元素

我们都知道,魔幻现实是在拉美文明和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在马尔克斯作品里发扬光大的。稍有了解《百年孤独》的读者即可发现,整部作品的情绪是建立在一个男性和女性不断寻找、最终创建家园的基调上的。这便有了《创世纪》的影子。而作者笔下家族的第一位男性和女性是他创造出的,个人世界里寻求自我的代表——亚当和夏娃。其后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前者的复制品,再现品,都是神之初人类的一个立体面。具备了不同的人性特征,但他们归根到底是反抗者的代表,是探索者的象征,是不可否定的禁食者。书中的“好运彩票女”佩特拉·科特斯有荒唐的繁殖力,这是作者赋予人类生命得以生存的合理解释。鬼魂也是神话元素的一部分,当死人以真的形象出现在第一代布恩迪亚长老生命里时,他终于无法忍受,开始了翻越山脉之旅。除此之外还有夸大的数字,如“雨下了四年十一月零两天” ①273,“他与十七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 ①92,一口气吃了十六个鸡蛋等等,就像拉伯雷《巨人传》里的巨人一样,极具戏剧色彩的数字给了人以极大的感官冲击力。可以看出其神话色彩相当浓厚。同样在《红楼梦》、《西游记》中,神话元素也大量存在。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为引,只因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剩下一块未用,放在青峰埂下,被一僧一道发现,携入世间,于是又牵出了多少风流情史。这“一僧一道”是佛教和本土的宗教道教的化身,其中“警幻仙子”又是作者对仙境的一个拟名词。

《西游记》开头便有“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自从盘古破鸿蒙’”[1],意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此时五行四象三才才逐步形成。海外有一傲来国,傲来国上有一花果山,山上奇石受日月之精华而化作石猴,石猴是感天地所生,是对未知世界的猜测,正如人类一直在问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它的出现意味着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是大自然的灵光乍现。此外《西游记》还借用了佛教道教的融合体,如玉皇大帝、托塔李天王、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如来佛祖等等都是神祗系统里所尊崇的对象,是最尊贵的象征。

按照这些神话传说,人的出现是上帝、女娲创造出来的。一个是用肋骨造女人;一个是捏泥巴造人。不得不说人的产生一直是个谜。不过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者的差异。《圣经》一开始便提到,在上帝造人后,亚当和夏娃就偷食了禁果,得以知道羞耻,穿上了衣服。这对上帝无疑是一种挑战。魔鬼撒旦,并不仅仅是化身为蛇的恶魔,其实它早就存在于人的心里——对于光明和知识的渴求,对上帝的反叛。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西方社会会不断出现对前人的挑战和批判——日心说代替地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我们的神,也从旧约到新约“走”出来了,他的儿子代替了他,爱人民,爱众生。再看古希腊传说里的天主宙斯,他们也都倾向于接触人类,同人一样有强烈的情欲,同人一样有人之间的恩怨。《百年孤独》便是采取了发展较为成熟的《圣经》里的神的影子。

我国的神话传说,仅从上古时期伏羲之母踩脚印受孕就知,神是未知的和崇高的,这远远地拉开了人和神的距离。较早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是对伟大的神的赞叹;牛郎织女、白蛇许仙,人神虽有交集,却跨不过神人不可亲的界限;夸父逐日、愚公移山这种感慨人定胜天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反叛的影子,但后来还是难逃命运的牢笼。即便是科学研究,朝廷对于研制能延年益寿的仙丹的重视度要远远大于科学发明。

可以说这些神话故事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古希腊神话里众神传说的故事至圣经出现时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有众多儿孙的宙斯到一个神祗的代表,耶稣,富有神圣性却接近平民化。而我国的历代天子都是高高在上,它的意义在于当朝代出现更替时可以名正言顺的赋予皇帝更多的權利,不是为民请命。因此到《红楼梦》、《西游记》创作的时期时,这种神话渗透政治、政治影响神话在书中便可见一斑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神、人、鬼并存,即三界共存。而在《百年孤独》里,神只作为一种意志存在,没有那么多繁杂、庞大的神兵团。不过有一点相似之处即中西方的神的儿子都是男性,这体现了母系社会以后父系氏族不断强大的影响。

nlc202309040048

(二)梦

梦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人对日常生活事物情景曲折的表现,有时候是反常的拉伸扭曲或臆想出来的,有的是可实现的,有的是不可实现的。尤其在古人看来,梦是神人沟通的一种方式,因而通过梦境的解析以语言阐述,很早就成为一种占卜方式。《太平御览》中表述:梦是精气所动、魂魄离身,应验着吉凶,告知着将要发生的事,是现实的影射。

《百年孤独》中对梦的解释颇为隐幻,把梦作为对命运的预言,若隐若现。当长老布恩迪亚带领众人经过十四个月的长途跋涉后,梦见所在的地方耸立起了一座城市,一座名副其实的镜子城。而这镜子城如梦境般虚无缥缈又确实存在。它也许是一种感念,也许是所见化为所想,是神对人的启示,看似小梦,实则大梦。之后马孔多的得失眠症的居民们居然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梦,丽贝卡梦见了她的父母。人和魂魄之间即通过梦得到了交流。

《红楼梦》,只从题中便能见到这“梦”,一梦隔一世,一世数春秋。这梦神幻异常,石头能有情,能生命,便是一大奇事,这蠢物不过是神界最平凡之物,却是这人界最痴情、灵性之物。它突破常规,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巴做的,见着女人便一身清爽,见到男人感觉浑身不自在。它不愿走世俗的官仕之途,不愿依附前人对“情”的隐藏和唾弃,投胎之时便口衔宝玉,像是石头的一场大梦,梦一作就是多少惆怅和人情世故,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作者通过甄士隐的梦,梦见“还泪说”,把那石头的前世今生告诉世人,并附了一首贯穿整部小说的诗“假作真时真亦假”,这真真假假本来就是梦的特性。你信也罢,不信也罢,都是笑泪财富一场空,只缘生在梦境中,不禁让人唏嘘作叹。除了这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③1,还有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③32里宝玉梦到自己来到了太虚幻境,知道了金陵十二钗之事,这一看一诗都是梦以其特有的真假虚幻间接地告诉读者这书中人物的命运,所以在《红楼梦》里梦即代表着预言和命运的指向,是神圣而不可违的。也可以说这两回的梦是一个告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游记》第十回提到魏征一梦斩龙,随后唐太宗地府还魂,梦的形式多多少少都会以魂魄离身,鬼怪附身,去阴曹地府走一趟,或者是死了的人有冤情,给活着的人托梦来展开。梦作为一种死去的人诉冤最好的途径,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之周公解梦便是专门给梦做释义。西方的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也认为梦是心灵的出入口,不可小觑。

除此之外出名的梦有《枕中记》里的“黄粱美梦”,《老残游记》的”结草衔环”,传说佛教也是因为汉明帝做梦梦见金人,佛教才引进中原,虽说此事可靠性有待考证,但无论是帝王之母还是历史名人出生时都会梦见白龙在天或金星见空等说法。可以说,这种梦是告示,是自我期盼,更是后人对神秘世界的一种想象,最终由假化真——魔幻与现实。

(三)孤独

“《百年独孤》开头那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21始末的时间顺序是将来——现在——过去,这三个时间点循环往复,交错相织。一百年就是一个循环,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在时间的圆周运动中体现了无限的孤独,而时间本身也在孤独中消失了。”[5]

每一个死去的人,活着的人都是孤独的,孤独一如被捆在树上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如在战争中沉沦、麻木的“希特勒”——上校奥雷里亚诺;一如在权力中迷失的独裁者——阿尔卡蒂奥;一如沉迷于钱财的愚蠢的孪生兄弟;还有破译生命密码的奥雷里亚诺和家族的终结者——“猪尾巴”罗德里格,都是在上帝推创世纪后首先生存繁衍下来的一代又一代血脉。

第一代的“他们害怕这两个数百年交好的家族这一代健康的后裔会遭受生出鬣蜥的耻辱”①18,这种可怕的厄运就像是幽灵一般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危险的到来。“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①243,这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对孤独的深切理解。得出这一结论的阿玛兰旦代表了这样一类悟净之人,感化出对生命孤独的崇高膜拜。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红楼里贾宝玉不爱仕途爱粉黛,只有林黛玉懂得。黛玉心比针尖,世人非难,全是辛酸,而贾宝玉知惜。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鲍之交,羊左之交等等。因此才有后人所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慨叹,才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的畅往。但他们都不算是全全然然的孤独者,尚有一人是知音。而屈原的“千古一骚”,“世人皆醉我独醒” ⑤,扶苏公子的戚戚,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⑥73,司马迁的辱刑,“西子”苏小小的无奈,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⑦,相思的“此物最相思” ⑥392,被奸佞之臣迫害的岳飞,六月飞雪的窦娥冤,涂山氏女远眺不见夫君归来的望夫石等等。他们是一个人的孤独,又创造了一个时代,一种情怀的孤独。

尽管黛玉理解宝玉,但命运弄人,当黛玉面临着无法与爱情执手时,她只能放弃,做一个孤独的落泪人,花散人散。当寶玉得知林妹妹命归黄泉时,内心的煎熬与孤独,便与日俱增。连作者最后也发出一声慨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人物的孤独,家族的孤独,作者的孤独,时代的孤独。

《西游记》里,孙悟空是孤独的,欲救师傅却反被骂,他的不羁、狂妄、没有规矩,被众人排斥;唐僧是孤独的,同他一样的修行者也都是孤独的,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要胜过于肉体上的苦,只有经历过足够的考验才能得道成仙,摆脱苦海。唐僧的孤独还在于,修行之人的内心已洗净了世俗的肮脏,因此眼里所见、口中所闻皆认为是善,所以屡屡被害,屡屡被骂,因众人不能理解,所以孤独是必然的。

三、总结

经过本文对中西方作品中的魔幻元素对比分析发现,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但由于相同的历史因素,同样的人类起源,在一开始便注定了要有迷,要有梦幻,现实逃脱不了魔幻的手掌,而魔幻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魔幻元素的差异性也同样少不了历史因素的影响,这种相似相异其实是互相包含的。

nlc202309040048

《百年孤獨》、《红楼梦》、《西游记》之所以都运用到了魔幻化的写作手法,也跟历史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思想不断接受挑战有着密切的关系。魔幻是一个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的观察写作本身,更是对一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照应现实做一个表述。最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洪流中不乏优秀的、与魔幻现实相契合的代表作,但由于数量庞大,只能列举一二,探讨浅析。

注释

①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② 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

③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④ 吴相洲.高适·岑参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7.

⑤ 郝志达,译注:楚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12.

⑥ 顾青,编撰.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6:73.

⑦ 秋枫,编注.婉约词图文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17.

参考文献

[1] 张愿坚,荆玲.超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6).

[2] 杨士恒.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化背景[J].河南大学学报,1989(5).

[3] 王炘.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3.

[4] 田丽华,韩旭.关于人类命运的寓言——《百年孤独》[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0,(5).

[5] 王炘.《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13.

[6]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黄锦炎,等,译.杭州:浙江文艺社,1991.

[7] 杨士恒.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化背景[J].河南大学学报,1989(5).

[8] 党育青.《白鹿原》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

[9] 于丽莎.走进“红楼”,感受“孤独”——《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10] 江智利.难得的异曲同工之妙——《聊斋志异》与《百年孤独》比较论略[J].渝西学院学报,20032,(4).

[11] 陈星君,李珊.《红楼梦》中的魔幻现实世界[N].短篇小说,2012,(115).

[12] 杨燕翎.跨越时空的相同叙事——《红楼梦》与《百年孤独》叙事手法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11,2(12).

[13] 许志强.马孔多神话与魔幻现实主义[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14] 杜娟.《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家族叙事结构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6,(6).

[15] 毕兆明.虚虚实实蕴深情真真假假呈奇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31,(5).

[16] 赵秋棉.东西方现实主义的撞击与融合——谈谈《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异同[J].JIANGHAN TRIBUNE,2007,(10).

[17] 王雅莉.魔幻的镜像艺术[N].大江周刊.论坛,2013-09-12(1).

[18] 陈众议.魔幻现实主义与《堂吉诃德》[J].读书,1986.(2).

[19] 万直纯,冯敬学.论《百年孤独》和《红楼梦》中预言现象的差异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20] Elliott,Emory,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1] Taylor,Anne Marie.History and the Novel. Cien Anos de Soledad: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1975,(3).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翻译策略 篇4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们在生活中时常使用的一种,属于语言的基本特性,而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语言本身具备着不同的表达形式,所以“模糊”这个语言属性便时常得到应用。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时,如果翻译人员能够灵活的运用语言的模糊性,了解其内涵,并且完美的实践,便可以使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更多语言色彩,并且使作品的文学性更上一层楼。

文化转向这一翻译理论早已出现多年,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国内的好多文学翻译工作者不得不将自己的观念随之而改变,也正因如此,模糊性翻译在译制西方文学作品过程中得到了愈来愈高的重视,使翻译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来。语言的模糊性逐渐将范围扩大,模糊性的应用到如今已拓展到了跨文化交流,读者感受,文学与美学结合,文学社会性等方面上来,甚至将模糊性与翻译者的主体性联系起来。语言的模糊性在现实交流中可以让人与人的交流更加趋于艺术化,语言艺术因此而来。同样,在文学作品中,如果能够将模糊语言完美运用,便能够使文学的艺术性进一步提升。

一、语言模糊性的内涵及特征

1、文学中模糊语言的内涵

文学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形式,它的存在本身便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媒介。作者往往将语言具象化,通过可以看得见的文字将自身情感表达给读者,由于文学是作者对语言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时常可以见到语言模糊性的使用。而模糊性的使用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事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去区分它们,事物与事物之间并不清晰的界限就使得语言在表达方面出现了许多的模糊语言。举例说明的话,比如生活中时常遇到的对与错,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这些都是由于参照物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而使得定义不同,而在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个自己的准则,所以很难统一这种概念。虽然我们处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语言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这种不确定的事物依然无法确切的描述,因此便出现了这种通过模糊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得许多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无法明确表达某些事物时,必须使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达。

而我们所说的文学在表达方面的模糊性与以往在生活中时常出现的说话不清楚或者表达不准确是两回事。这种模糊性更多地表现为作者在创作与思考过程中,表达出的一种具有朦胧特性的语义外延,是广阔的独特的并且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的文学内涵。这种语言文学具有弹性,可以让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思考与感受,这也是文学艺术的价值所在。

2、文学中模糊语言的特征

正如上文所说,语言的模糊性在文学创作与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是最为常见。西方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它拥有一个繁杂而艰难的过程,翻译者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学的语言有着一个怎样的文化环境,还要将这种文化与中文背景联系起来,并且进行转化,因此,如果能够更好的使用语言的模糊性,将两种不同的语言通过启发与暗示的方法进行转化,将原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换一种形式展现出来,以达到意义上的准确。与完全准确的直译不同,模糊翻译虽不是原作者想讲述的原话,但是却在保留了原作者语言的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了语言的美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并对读者的思维空间留有余地,使得语言不通的人能够感受到彼此思想的精髓。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模糊性往往会与精确的翻译结合起来使用,使得模糊语的语境与上下文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不仅仅是一个传到信息的工具,文学语言不仅仅具有其语义,还具有其传达的情感与语言的美感。所以,从事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者,不仅应当提高自身的双语水品,更多的应该提到自身对不同文化的了解,然后将文学作品的语言与文化底蕴联系起来,并且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原文的艺术性进行语言转化,并且考虑呈现读者的文学效果与读者的理解能力,准确地将原作者的情感展现给读者。

二、语言模糊性的三个方面

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追求美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也是一种追求美的过程。翻译人员不应当将文学作品的翻译当做一种机械化的运作,而更应该将这一过程当做全新的艺术创作,并且再现原作的艺术美。在翻译工作中,翻译人员不仅要保留原作的艺术美感,意境的营造,情感的传递,也要将原作的精髓融入到目的语的环境中。由此便引出了模糊性语言运用时的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词语的模糊性。模糊性词语的运用可以让作品读起来更加的具有委婉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品体现出的朦胧美。而模糊性词语的使用也离不开修辞手法,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营造特别的艺术美感所必不可少的。

其次,是句意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通常指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理解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类语句往往是一些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句意的模糊性通常使用在东西方谚语互译中,翻译人员如果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充分了解原句的含义,并使用目的语中的类似语句进行替换,以最大的保留作品的文学性。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主题思想与内涵的模糊性。我们都知道,一部好的作品往往给读者的思考空间是多种多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言,读者的阅读角度思维方式不同,他们读到的文学内涵也不同。翻译人员在翻译时如若能将这种模糊的主题性呈现出来,便是翻译工作非常伟大的成功。

三、西方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与原则

1、符合原文的精神

在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译文一定要与原文的精神内涵相契合,不能违背原味的精神,模糊语言使用也要在原文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实现的。《马丁·伊登》这部作品是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自传体小说的顶点作品。

西方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其语言应为在原作的语言艺术与模糊性语言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新的文学作品。翻译人员应该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本语言的艺术美,并且意义准确的情况下使用模糊性语言,使翻译作品能够让语言不同的人感受彼此语言下文学的魅力。翻译后的作品不仅保留了原作品的美学价值与文学魅力,更让读者产生无尽的思考。

2、重现原文的意象

在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工作时,翻译人员应该充分理解并且利用原文作者对于语言模糊性的使用,尤其是原作者在语言表达时出现的文学意象,翻译时尽量与原文表达的意象相一致,让原文在描述事物,人物时所使用的模糊性语言的魅力得以保留。丹·布朗的著名小说《达· 芬奇密码》当中,作者为了对主人公罗伯特·兰登进行刻画,便使用了大量具有意象性的描述。翻译人员如果能通过了解上下文,对原文中的意象与语言模糊性的应用有一个完整的掌握,就能很好地为下文埋下伏笔。比如在主人公初登场时的这句“他本来锐利的眼睛今晚看起来模糊呆滞。硕大干瘪的下巴上满是暗色的胡茬儿。”这里描写眼睛时的锐利一词便为之后兰登敏锐的观察力作了铺垫,而对胡子的描写也侧面表达了主人公的年龄与心理状态。这样的翻译不仅可以为之后的故事做一个前期铺垫,有让原作中的表述得以展现,并且将意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再比如托马斯·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里,针对“Tess sat up in the bed ,lost in vague interspace between dreams and this information.”这句话的翻译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句话直译过来应为“苔丝从床上做起来,沉湎与梦与这条信息的茫然空隙之间。”,但是翻译人员应该对原作情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英文与中文之间选择一个平衡,将原文的艺术魅力与表达效果表达出来,将精确翻译与模糊翻译结合起来,体现出原作者想表达的主人公的神情与精神状态。因此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翻译为“苔丝从床上坐起来,听见这个消息便呆坐在那里,半梦半醒。”

3、模糊语义的模糊翻译

模糊语义便是指一句话中,看似简单的词语组成的一句话,如果翻译的话很容易,但是这些词语组成的话却有着另外一层含义,类似汉语中的双关语。对于这种语言的翻译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西方语言能够准确翻译的基础之上,然后翻译人员对原文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发掘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认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翻译人员应该摒弃自主意识和个人意见,对原作品客观的进行陈述。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这部小说由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所著。在小说中有这样的陈述 :“Filg’s left made terrife play during all the rest of the combat.”,在英文中,play一词可以理解为玩耍,比赛,担任,戏剧等多种含义,而且它的词性也会随之而改变,在与不同词性的词语搭配或拥有特定的语境时也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因此play一词在英文中属于模糊性词语,它所指代的事物也是模糊的。而在知道这些后反观上文这句话,再结合小说中前文的剧情,我们大致可以得知这里指的是菲格斯使用左手这件事,因此play在这里是运用使用的含义,翻译时可以译为“左手的使用令人震惊”,即能够将人物性格中那份不屈不挠的强硬描写出来,又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使得翻译后的作品与原文一样具有着文学的魅力与价值,文字看起来更加贴切自然那。

结语:

西方文学名著精读(下) 篇5

4.1 古典主义概述

4.1.1社会情况

17世纪主要的文**流是古典主义,流行于西欧,主要代表是法国。由于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以古代希腊、罗马为典范,所以叫古典主义。

思想潮流方面,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强调理性万能的作用,以理性作为真理的最高标准.4.1.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贤明的君主。

2)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3)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

4)要求语言准确、精练、明晰;描写人物的某特点。

4.2 《伪君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莫里哀(1622-1673)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一共创作了三十多个剧本,而《伪君子》是其最重要和杰出之作。

4.2.1剧情评析

第一幕:富商奥尔恭家吵做一团。

第二幕:奥尔恭要将玛丽亚娜嫁给答丢夫为妻,引起全家的反对。

第三幕:答丢夫乘无人时,对欧米尔大表爱心,甚至动手动脚。

第四幕:奥固执地将全部家产赠予答。他看到了答丢夫的丑行。

第五幕:全家人忧心忡忡。答丢夫以失败告终。

4.2.2思想意义

揭露了这种贵族社会的丑恶和教会、特别是所谓“圣体会”的假虔诚的罪恶嘴脸。揭露了伪善行为的罪恶用心和严重的危害性。

体现着民主进步思想和机智勇敢的光彩。

4.2.3 艺术特色

1)巧妙的构思:运用了“三一律”来安排剧情;用了室内剧的所谓“屏风效果”;运用侧面描述强化了对人物性格的刻划。

2)辛辣的讽刺:一层层地剥下了答丢夫的伪装,见出他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对其作了辛辣的讽刺。体现了作者的喜剧思想。

3)个性化的语言。启蒙主义文学与歌德

5.1 社会思潮与和其他重要文学作品

5.1.1社会思潮

18世纪主要的文**流是启蒙主义文学,所谓启蒙,就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去教育本阶级和群众,使他们从封建的蒙昧下解放出来,以争取自由平等。

启蒙思潮是在资本主义关系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

5.1.2 一些重要文学作品

1)《鲁滨逊漂流记》(1719)

作者英国的笛福(1660-1731)商人,有过冒险经历,参过军,坐过牢。曾名噪一时,而孤独地死去。

《鲁滨逊漂流记》(1719),创造了一个富有进取心,热爱劳动,坚毅顽强的劳动者,同时又是一个资产者,中下层资产阶级中的民主主义者。

2)《忏悔录》(1781)

作者法国卢梭(1712-1778),出身于瑞士一个钟表匠家庭。政治上是最激进的、共和政体的主张者。

《忏悔录》是一部自传体的回忆录式的小说。极端的坦率,充满了真情实感,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广泛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指责专制社会,表现出一个高尚的人格。

3)《阴谋与爱情》(1783)

作者德国席勒(1759-1805),出身于一个外科医生家庭,曾学习法律和医学。他对当时的专制统治有深切的体会。

《阴谋与爱情》这部市民悲剧通过宰相儿子斐迪南与乐师女儿路易丝的自由恋爱,被宰相等封建势力的阴谋所破坏,双双惨死的故事,控诉了公侯专制的残暴,痛斥了贵族的腐败和等级偏见,赞扬了市民阶级的道德与尊严。

5.2 《浮士德》

5.2.1作者

歌德(1749-1832)生于法兰克福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结识了“狂飙突进”诗人,要求民族发展与个性解放的理想。1775年秋,他应邀到魏玛公国任首相等职,企图依靠开明君主作一些改革,却屡遭失败而幻想破灭。

他写有长诗《普罗米修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亲和力》。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反封建的叛逆精神。

5.2.2情节

“天上序幕”,上帝与魔鬼梅非斯托打赌。前进道路上的人会否因误入歧途而沉迷不归。“知识的悲剧”,浮对中世纪的各种知识进行彻底钻研,结果却失望之极。他与魔鬼订约,不惜让自己死后堕入地狱,也要去阅尽世间的生活。

“爱的悲剧”,浮与美丽少女玛嘉瑞特相识并相爱。结果浮斗杀玛之兄瓦伦亭,使玛母因服安眠药过量而死,使玛痛苦地溺死了生下的婴儿,入狱,精神错乱,痛苦地死去。

“从政的悲剧”,浮进入之宫廷,却有如一个弄臣。以方术引来古希腊美人海伦的身影。“美的悲剧”,浮历尽千难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生子欧富良,颖悟多才,却不幸摔死于海礁,海伦随之飞逝,其衣托浮飘回德国。

“理想的悲剧”,浮领导民众填海围垦,开辟良田。梅令人逼二老人迁移时,将其逼死。浮被潜入的“忧愁”吹瞎双眼。在为他的掘墓声中,他喊出了“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随即死去。天使们从魔鬼手中,抢下了浮,将其带回天堂。

他从1771年开始构思到1806年完成第一部,1831年完成第二部,以六十年的时间,写出史诗性的诗体悲剧《浮士德》。1832年3月,歌德在魏玛逝世。

全诗剧共一万二千行。作品根据中世纪民间传说,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追求真理痛苦经历,反映出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力量之间的斗争,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追求探索人生意义的全部过程。

5.2.3 思想价值

反映了文艺复兴以后的德国乃至整个西欧三百年来的历史活动和社会斗争。

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和远大理想。

它体现了对于人的信心,对于人的创造力的信心。

它粉碎了封建权威,打垮了蔑视人的价值的奴才思想。

浮士德代表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他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有勇敢的进取心。他热烈追求生命的幸福,他要救人救世。把为民众服务视为至高无上的快乐的源泉。

他力图掌握自然规律,相信理智能够揭开大自然的秘密,他对创造性劳动给予最高评价。梅非斯托既代表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势力,是破坏的力量;又是其阵营中的一股不安定的因素,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对当时的社会罪恶进行揭露和批判。

通过对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辩证的塑造,使之更能展示生活的真实和理性的丰富内涵。

5.2.4艺术特色

1)跨越时空界限的宏大结构。天上与人间,古代与现代,梦幻与现实的交织,构成了作品的描写场景。

2)在尖锐冲突和强烈对比中展示人物性格。人物自身的思想性格上的矛盾的辩证发展,也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鲜明。

3)对旧事物作尖锐的讽刺与辛辣的嘲笑。

6浪漫主义文学和拜伦

6.1 概述

6.1.1社会思潮

浪漫主义是大革命后的产物,其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个性感情在文学中的表现,又是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资本主义现实不满的表露。就表现方法来说,抒情性是很突出的。

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有重大的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的作用。

6.1.2 浪漫主义的特征

1)主观性。强调表现自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夸张、奇特的倾向。

2)崇拜大自然。“回到自然”,分裂的社会矛盾使人成为病态,要求在大自然中求得感情解放。

3)向往古代。实际是对一种带有自然状态的生活的美好向往。想在资本主义现实世界以外,寻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

6.1.3 其他重要作家作品

1)司各特(1771-1832)

苏格兰人,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他写了30部历史小说,是著名的多产作家。最著名的小说《艾文赫》(《撒克逊劫后英雄略》1819)描写12世纪开,全盛时的英国的情景,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黑暗,同情人民。主要是刻画出了一个绿林英雄罗宾汉。

2)雪莱(1792-1882)

反对封建专制,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并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发展变革的观点构成他诗歌的哲学基础。

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君被象征变革的精灵所推翻,普罗米修斯被象征人民力量的赫刺克勒斯解放。用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来表现民主力量对封建势力的胜利斗争,对形势和前途充满信心。

抒情诗:《云雀颂》抒发革命热情,呼唤春天的到来。《西风颂》吹落败叶,也播送的新生的种子。

3)维克多.雨果(1802-1885)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这是雨果的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反映出他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反映出他的一个基本精神:仁慈博爱万能。在艺术上也充分表露了浪漫方法:夸张、甚至到了怪诞程度的夸张,以对比为中心。

用对照的手法:人物之间的对照,人的外貌与的对照。美与丑的结合,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很热衷于离奇的情节,阴森恐怖的圣母院,其丑无比的怪人。写了特殊、例外环境中的例外性格。

6.2.1 生平和创作

拜伦(1788-1824)西欧浪漫文学的伟大代表。在西欧民族运动高涨的年代,对外民族统治的不满和对封建暴政的反抗。他的创作,按照去国(1816)前后,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哈洛尔德离开英国到资产阶级影响小的小国,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解脱,浪游海外。一个态度冷漠的贵族哈洛尔德的形象,揭露了对冷酷文明的不满。

早期的一组长篇叙事诗《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海盗》、《阿比多斯的新娘》、《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日娜》。充满异国情调,孤独的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冲突。主人公都是一些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不满,又找不到出路,形成了“拜伦式英雄”。

后期:《曼佛雷德》哲学悲剧,是对叛逆性格的探讨。曼,厌倦人生,离群索居。受《浮士德》的影响,处理方法不同,用忘怀来对待人生。召来精灵,什么都能给他,但不能给他遗忘,在寂寥中死去。反映了启蒙思想,崇尚理性的破灭。

6.2.2 《唐璜》

6.2.2.1 内容概述

最重要的代表作《唐璜》(1818-1823),未全部完成,原定24章,只完成16章。可以看作诗体小说。

唐.璜,西班牙贵族青年,身世和恋爱生活,使他逃亡海外,遇难,与海黛的恋爱,出逃。被卖到土耳其王宫;参预俄土战争,受俄女王宠爱,出使英国;在英见闻经历:金钱,市侩,腐朽生活。原计划写到他参加法国大革命。

唐璜的形象和拜伦笔下的其他形象不同,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一个天真美貌的少年、被勾引者。

意义在于:如果缺乏独立的人格,就要被社会施以腐化。

在其背景,在抒情插笔和议论中,其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金钱势力。

6.2.2.2情节

1)身世际遇与出走。西班牙贵族青年唐璜人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十六岁时,已异常英俊潇洒。他受到已婚的漂亮女子朱丽亚的引诱,成了她的情人。事情败露,被母送往海外。

2)与海甸的恋爱。船在海上遇到风暴,唐璜只身脱险,被希腊海盗兰布洛之女海黛救活。两人沉入深深的恋情。正举行婚礼时,被兰拆散。唐被在奴隶市场上出售;海忧郁而死。

3)土耳其后宫奇遇。唐被土耳其苏丹王妃派人买下,妆扮成宫女,带入宫中。唐不肯就范。只是和宫女发生了风流韵事。被发现后,出逃。

4)进入俄国王宫。被哥萨克兵捉住,参加俄军对土耳其的战斗。唐骁勇异常,立下战功。被派往彼得堡报捷。为女皇叶卡杰琳娜赏识,唐做了她的情人。后被派出使英国。

5)在英国的见闻和经历。唐倾倒伦敦社交界。一夜,他住在亨利勋爵有别墅,一黑衣僧人突然进入他的房间。唐由恐惧转为愤怒,追上拉开其僧袍,原来是美丽的费兹甫尔克公爵夫人。

(6、作者所计划而写出的内容。唐继续漫游欧洲,最终参加法国大革命,在巴黎街堡战中牺牲。)

6.2.2.3思想内容

1)唐璜形象分析。是作者苦于“无英雄可写”而写的另类“英雄”。

2)广泛地抨击和讽刺了欧洲社会生活。

6.2.2.4艺术成就

1)宏大的结构,丰富多采的场景。全诗十六章,16000余行。原计划是写二十五章。主人公走遍欧洲各主要国家,西、土、俄,经波、德、荷,回到英。

2)众多的人物塑造。女性:妖冶少妇、纯情女郎、哀怨宫女、荒淫后妃女帝、可笑的贵妇人。男性:可怜的遇难者、强暴的海盗、痛苦的奴隶、骄横的将军、无耻的政客、无行的文人。

西方艺术作品难觅中国买家 篇6

50%的成交率,1408.5万元成交总额。甘学军穿着极为正式的西装,坐在电话委托台上,一直微笑着看着台下的拍卖场。西方艺术品专场结束之后,他对记者说,“我今天特别高兴。”

这是中国内地拍卖公司第一次为西方艺术品进行专场拍卖。12月3日16时9分,华辰拍卖西方油画及雕塑专场开拍。

达利、罗丹、雷诺阿,这些大师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内地拍卖公司的现场。

“401号作品,萨尔瓦多•达利《毛泽东诗词》,起价12万。”拍卖师叫道。电话委托台上随即有人举起了13万的牌子,紧接着,台下开始竞标,15万、16万,一路走到20万。“20万,还有出价的吗?我要落槌了。”这时又有人举起了22万的牌子——“啪”的一声,第一件作品顺利成交。

熟悉大师的陌生作品

这次华辰选择的西方艺术家几乎全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艺术大师。

从华辰这次的拍卖图录上可以看出,作品有两个标准。第一是艺术家的知名度,第二就是价格相对低的。无论是达利还是罗丹,被选中的作品大都是雕塑和版画等这些可复制的作品。

它们有艺术家签名和委员会鉴定,同时由于可复制的特性,尺幅偏小,比油画作品在价格上低廉很多。比如,成功拍出的达利根据读《毛泽东诗词》有感创作的版画一共8幅,估价不过20万到25万人民币。而全场最被人关注的雷诺阿晚年作品《树林中的少女》也只是以估价的最底线1000万人民币(约合125万美元)成交。

国内的藏家对于西方大师往往只知道其作品的最高价格,并不知道其代表作之外作品的价格层次。“我们想通过这个拍卖,告诉人们西方大师的作品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说。也是由于人们只对大师的代表作熟悉,导致了他们其他一些作品的流拍。另外,一些作品由于制作件数过多,尺寸较小,使得看重品相的中国藏家放弃了购买的念头。

在这次拍卖中有一件罗丹的雕塑《吻》,为作者生前已经成型的作品,并且具有罗丹委员会的鉴定证书,但是因为中国藏家并不熟悉,加上368万元的高起价,最终流拍。“人们熟悉的还是《思想者》,其他作品并不熟悉。”甘学军说,“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进一步普及这些知识。”

缓慢试水

作为华辰拍卖公司的总经理,甘学军在两年前就想做这样的专场拍卖。但是当他和圈内朋友说起时,总被浇冷水。后来一个朋友对他说,“就算(要做)拍卖,之前也得做做预热啊。”于是,2005年12月,他和美国的一家画廊合作,拿来毕加索、夏加尔、雷诺阿等国内熟悉的大师作品,在国际俱乐部饭店举办一场展览,“想试试到底国内有没有人会收藏西方作品。”展览规模不大,但声势不小,靳尚宜、杨飞云等艺术家全都到场参观。一位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史的教授对甘学军说,“终于能看到原作了,我以前给学生讲课,都只能用图片。”

甘学军躲在一边观察参观者的态度,他感觉,国内很多人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有着巨大兴趣。因为那场只是展览,并没有标价,在展览期间,便有人找到甘学军,私下询问价格,且当场订下14幅作品,最终成交4幅。这样的结果,让甘学军对西方艺术品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有了很大的信心。

甘学军了解到,中国藏家对西方大师作品最在意的是保真。这也是国内拍卖公司之前很少涉及的部分。于是,他需要找各艺术家的委员会,如罗丹委员会等这类有资格出具真品鉴定证明的机构协商合作,再找到适合的国外画廊,选择合适大陆藏家的作品。另外,根据中国的有关规定,国外艺术品到国内拍卖,税率达38%,这个税率由国外画廊还是藏家来负担,是甘学军需要费力协商解决的大问题。一直到今年7月,华辰才正式开始向国外机构合作征集作品。

“国外的画廊也是试探态度。他们问我们,中国人喜欢我们的东西吗?”甘学军说,这次征集的这些作品,在估价上与国外市场几乎一致,并没有因为在中国首拍降低价格。

西方大师作品首次试水中国,成交总额不过1400多万,相比之下中国当代作品拍价却又见新高。纽约苏富比拍场上张晓刚的《大家庭》以496.9万美元(约合4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在伦敦,曾樊志的《协和医院》以近560万美元(约合4400余万元)的价格突破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

甘学军说他引进西方作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反射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走向。“那些西方大师,不过才几十万。”甘学军意味深长地笑着说。

时机未到?

“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去买西洋的东西还远远没到时候。”台湾罗芙奥拍卖公司大陆区总经理李冬莉说。罗芙奥在台湾一直在进行着西方大师作品的中介工作。但是一直没有针对华人藏家开设西方作品的专场。“我们会做展览,但不会做拍卖。有的中国人买西洋作品是为了给自己做敲门砖,(以为)手里有了一件西方大师作品就可以提高身价。这样的买家不会持久。国外有的画廊也不是谁都能去买的。而且,能购买西洋作品的人(在国内)一共并没多少人,他们相互认识,这样在拍场上就不会有竞争。所以我们觉得时机不够。”李冬莉说。

在这次的拍卖图录中,这场西方艺术和雕塑是最薄的一本,24件作品只有90页。仅大致介绍了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被收藏的情况。至于这些西方艺术家成为大师级人物的背景和艺术创作的脉络并不清晰。这也是很多作品流拍的原因。“还是太仓促。虽然有国外各艺术家委员会的鉴定,但是没有详细的背景资料,藏家还是不放心。”甘学军说。

在甘学军的计划中,他除了想把国外作品带到中国,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国外的拍卖机制也带进来。现在看来,他只完成了前一部分——拿到了国外艺术家委员会的鉴定书,进行保真拍卖;而成熟的拍卖机制在国内运用的时机尚未成熟。“我觉得如果能把那些艺术家委员会的专家请到国内,在拍卖之前进行一场针对藏家的讲座,拍卖结果可能会好很多。”李冬莉说,“在法国,一些大师作品不但有鉴定证书,而且有一个10年的保证协议,在10年内如果发现作品有问题,可以连本带利全部返还,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国内借鉴的。”

西方文学作品 篇7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西方文化,书名

英语文学通俗来说即英文写成的文学作品,但作者并不一定是英格兰人,像康拉德、爱伦坡等人都是英语文学的代表人物。所以,英语文学并不等同于英国文学,它的不同之处就在英语文学的涵盖范围更为广泛。鉴于对英语文学作品书名的简略了解,在查阅文献后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英语文学作品的发展

1. 古代文学。

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遭到彻底摧毁,所以第一批被认可的英语文学直到中世纪早期才被认可。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牧羊人卡德蒙的赞美诗,这首诗用于赞美上帝。该诗因被翻译为拉丁文而得以流传,最初英语文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大众娱乐,以口头传唱的形式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2. 中世纪文学。

随着威廉一世征服英格兰,诺曼人成了大众文化的主体,古英语的语法与词汇使用发生了一定改变,法语也开始渗入。中世纪末期,骑士般的浪漫爱情成为西方英语文学的主题,其形式主要以散文为主,以抒情贯穿始终。以《亚瑟王的故事》与《高文与绿骑士》最为流行,从内容上来看,作品都涉及到了亚瑟王时期的背景以及当时的宗教信仰与骑士正义等。在形形色色的时代发展下,文艺复兴潮流开始涌入不列颠。

3. 复兴文学。

可以说,白话文推动了英语文学的发展,成为西方英语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英语文学借助印刷机的力量在文艺复兴时期,呈现出别有一番的画面,在戏剧、诗歌等方面造就了莎士比亚、马洛等人。

4. 新古典主义文学。

西方英语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从查理二世复辟开始到浪漫主义宣言出现结束。从诗歌到小说,英语文学所表现的是古典与现实。就当时来说,小说内容主要反映时代的黑暗、争睹的腐败,从源头上揭露社会的丑陋。发展过程中又延伸出享乐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是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管是什么类别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与发展都与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环境是深入英语文学研究的重要线索,只有从作品书名入手,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作品基调,真正体会西方文学的深厚感染力。

二、当代英语文学作品表现的特点

1. 意象性。

当代文学作品普遍表现出意向性的基本特性。英语文学的意象派作者通常习惯借助事物传达一种美感,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西风颂》中,借助西风感染唤醒沉睡的大地,表现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

2. 情感性。

情感性是当代英语文学作品“活”起来的血脉。作者将充分的感情投入到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才能突破传统的文学模式,深入人心。安德森的《小镇畸人》就从一个精神病人的角度出发,表现小镇的无助,传达作者无处宣泄的情感。

3. 生动性。

简单的说,生动性即带动读者进入到作者撰写的环境氛围中,让读者充分感受文学的力量。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十分生动形象,能潜移默化的在字里行间得以塑造。

三、英语文学作品书名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于文学作品的命名不乏存在重名的现象,就萨克雷的小说《Vanity Fair》(名利场)与17世纪约翰·班扬《The Pilgrim`s Progress》一书中有一个章节,也命名叫《Vanity Fair》。这么说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呢?又或者,是否存在copy现象,这一切还得追溯到希伯来文化与罗马文化。

17世纪约翰·班扬的作品《Vanity Fair》是一部寓言式文学作品,其中所传达的还要从《圣经》说起,在旧约中有一卷谈到万物皆虚幻,这与《圣经》所传达的整体观念有些许差异。流露出人生而悲,并希望人们及时享乐,然而又不能把享乐当作人生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以《圣经》为导的希伯来文化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不仅仅是萨克雷与约翰·班扬的这两本书。

在西方英语作品的发展过程中,以古希腊神话为导的罗马文化也是文学的一大渊源。《ULYSSES》中所录入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深刻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发展。在当代西方文化延伸的过程中,荷马史诗的地位相对突出。就此来说,第一部史诗命名为《ILIAD》,第二部则命名为《ODYSSEY》。在后期,意识派诗人有拿《ULYSSES》命名的作品出现,但主题与古希腊神话没有较大的联系。

我们除了从两希文化传统来看西方文学,还可以从书名本身所具备的意义出发,分析蕴含的深刻文学意义。

四、结语

西方英语文学作品在不同的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文学特点。每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社会环境下都有不一样的发展意义与特征,从西方英语文学的四个发展阶段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只有在掌握英语文学自身的语言属性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书名,从而达到品读西方文化的目的。然而,本文在对书名与西方文学关系的探究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待于更多文学工作者做出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陆东日.经典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探析[J].芒种,2013,(13).

[2]朱锦锐.透视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西方文学作品 篇8

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自于西方哲学等内在精神, 在古希腊时期, 西方哲学主要任务是以理性思维为指导, 探寻世界的本源, 这种过分重视理性的思想忽视了生态问题, 在注重逻辑推理的理性思想指导下, 复杂的生态关系面临着被掩埋的危机。因此, 在古希腊哲学中, 思辨性在作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认识纽带与载体的同时, 也制约着人与自天然之间的和谐联系与发展。而在倡导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督教哲学中, 自然被作为一个为利益而生且超越于自然之上的整体, 自然的独立性遭到否定, 此时的生态哲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自然相相背离的特点。直至西方近代哲学的产生, 才从背离自然的轨道逐步回归到生态视角, 但在近代哲学中, 人的主体性被过分夸大, 超脱自然与安排自然的思想本质并未得到改变, 西方哲学中的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催生的生态问题限制着人的发展。西方生态哲学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在自然中心主义的内部争议, 前者认为自然物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的, 人类对自然仅存在着出于利于需要的保护, 并无伦理义务。后者则认为自然物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人类应对自然物负有直接性的道德义务。 例如, 劳伦斯的诗集《鸟. 兽. 花 》中, 则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作为直接的意象主体, 从生态视角出发, 将自然视作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有机体, 它与人类一样, 不仅可以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还能从分表现出其智慧, 实现与人类的互动与交流。同时, 在劳伦斯的许多自然诗歌中, 认为自然物本身具有独立性, 具有其特有的内涵, 将自然视作人类情感与性格对应物, 认为自然物是客观存在的, 主张人类应尊重自然的独立性, 保护自然。这一生态哲学思想彻底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逻辑。

二、从文学作品看西方生态哲学观

东方生态哲学观发端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其中,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认为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可通过合理安排社会秩序的方式, 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 但不能将人类的意志强行施加于自然, 主张人类应对自然负有直接性的道德义务, 倡导人与自然的联系。而在方法论上, 主张“爱物”生态论, 提出有节制性的进行万物地取用, 即倡导“和谐自然”的生态意义。例如,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用细致的笔触对自然界的和谐风光之美进行了细致地描述, 如在《清奇》、《含蓄》、《典雅》等诗品中, 均集中对大自然的和谐美景进行细致刻画,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派和谐的自然风光景象, 让人感叹自然界所潜藏的无限生命力。同时, 《二十四诗品》中, 还着力描述了变幻莫测以及气势宏大的自然之美, 强调人格中的“劲健”力量与自然物具有紧密的联系, 人们在领略自然的健美的同时, 也展现出人格的健美,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生态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其本体论意义。西方哲学观中人与自然的相处中, 人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改造自然。尤其是在人类中心论中, 认为事物的价值在于其对人有用, 否则便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而在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生态哲学观中, 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均是自由且不受干扰的存在, 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 并无道德优先权,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关系, 人类并无权利评判自然物的价值, 主张遵循自然法则, 在实践中应尊重自然的本体性, 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 道家思想中“小国寡民”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代提出的生态共同体理念 (小范围) 相吻合, 展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思想观念。同样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 在其《流动》中, 即着力展现了一种万事万物相互依存与联系的生态观念, 表达了一种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自然万物无穷循环变化, 体现了自然万物不受干扰的自然变化,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三、东西方生态哲学观的异同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知, 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既存在着差异性, 同时也具有共性。西方生态哲学中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哲学思想, 其中, 人类中心主义与东方儒家思想既存在着相似特征, 同时又具有差异性。一方面, 两者都存在着安排自然, 突出人的主体性的思维的特点。人类中心主义高扬人的能动性, 认为人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改造自然。儒家思想认为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可通过合理安排社会秩序的方式, 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可见, 儒家思想具有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这是东西方生态哲学观的共性所在。但在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 认为不能将人类的意志强行施加于自然, 主张人类应对自然富有直接性的道德义务, 在利用自然物的过程中, 应有节制的利用。而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类只有在处于利益需求时, 才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 不负有伦理义务, 这又是两者的区别所在。此外, 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生态观与西方哲学中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具有共性, 均倡导自然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不应将自身意志强加于自然, 而应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与发展。如劳伦斯的意象诗中描绘的自然万物皆有智、皆有情, 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 倡导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关怀。

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两者均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对于生态哲学的深层发展与现代转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 应积极寻求东西方生态哲学观对话途径, 共建生态和谐共生机制, 以更有效地解决各类生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30-142.

[2]张忠跃.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1 (10) :14-15.

西方文学文本解读的“文化缺失” 篇9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之一, 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 (下) 第4组。

在教师用书中编者这样阐述本组课文选编的目的:“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 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 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尤其是概括能力) , 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段表述, 指明了本组课文的学习要关注“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 定位是准确的。然而, 在后文“选编主要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中, 均未提及“文化”的问题。教师用书指明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限于篇幅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此处略)

尽管教师用书对教学难点的定位是准确的, 但其对教学难点的阐述却没有联系西方文化解读作品, 而是按照一般的社会学标准解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要注意到句子里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曾经’, 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想。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确实在美丽的幻想中度过的, 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 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这样的评价, 用于评价《凡卡》也是可以的。

其实, 作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寄寓的情感, 远不止是“同情和悲愤”。安徒生童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赞美孩子。例如, 《皇帝的新装》赞美说真话的孩子那种纯洁的心灵, 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成人们的虚伪。《卖火柴的小女孩》依然体现着作者对小女孩的赞美。“赞美孩子”的倾向除了与浪漫主义思潮对安徒生的影响有关之外, 恐怕还取决于安徒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50岁撰写的《我的一生》中提到:“我一生的历史将向全世界表明———有一个亲爱的上帝, 在指引着万物去获取美好的一切。”“我整个一生中, 无论是光明的日子, 还是黑暗的日子, 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 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 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作为一名基督徒, 其作品所流露的基督教情结应该得到关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小女孩的奶奶说“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课文最后写奶奶和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 飞到那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 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作为一名基督徒, 安徒生除了同情、悲愤之外, 还有着对小女 孩“圣洁 ”的赞美———她有资格去天国。基于基督教徒对天堂的向往, 作品中两次提到“幸福”, 何尝没有对小女孩的祝福呢?同时, 小女孩奶奶的形象也进一步说明了北欧童话与基督教之间的深层联系。在作品结尾出现的奶奶, 作为老妇的慈祥比较少, 而更多的是充当了一个“拯救者”。奶奶身上的“高大”和“美丽”更是暗示了这个形象和圣母玛利亚的深层联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高明的构思, 这种构思仍然有着明显的基督教意味———小女孩多次点燃火柴, 在亮光中产生一系列美好的幻觉:暖和的火炉、各种美食、美丽的圣诞树、雪白的台布、精致的器皿、住在天国的慈爱的奶奶……小女孩的快乐是幻想中圣诞树下的快乐, 更是点明小女孩快乐的源泉。不仅如此, 小女孩的幻觉最巧妙地解释了她对告别寒冷、告别饥饿、告别冷漠、告别贫穷的企盼。她的所有企盼最终落脚到对“爱”的企盼———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 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 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 搂在怀里”。更值得深思的是, 小女孩点燃的是火柴, 但在她眼中这却是烛光———“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 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 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 在向她眨眼睛”。从火柴的光亮联想到烛光, 这大约不是安徒生随意为之。我们知道, 十二月寒冬, 窗台点上蜡烛的习俗早在基督宗教起源之前, 当时是庆祝冬至的来临。之后, 这个美丽的习俗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传播爱与喜乐。显然,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火柴的光亮幻化成的烛光, 表明作者对“驱散黑暗”的向往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这种渴望与作品中的小女孩的渴望是一致的。这一点, 最有力地诠释了安徒生获得巨大成就的基石———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 饱含童心去创作, 甚至可以说安徒生就是一个天真的儿童!

由此可见, 教师用书中对“两个幸福”的解读———“通过这两个‘幸福’,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 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至少存在以下弱点:脱离了童话特点, 单纯用成人的眼光理解童话;脱离了安徒生, 忽视了安徒生对儿童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热爱;脱离了特定课文的特点, 成为一个内容相近的作品的公共解读。最重要的是, 脱离了西方文化的特质和安徒生的文化背景, 单纯从小女孩的经济处境得出结论。这样的作品解读, 不利于引导学生“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更不利于引导学生在细读叙事性作品时“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西方新闻作品导语写作技巧探析 篇10

周恩来同志曾经就要求新华社研究一下“我们的记者能向西方记者学习些什么?”就导语而言, 西方新闻工作者非常重视导语, 无论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还是在具体的新闻写作过程中, 都把导语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高度重视, 讲究写作技巧, 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个性特征, 对我们重视导语、写出好的导语, 不无启发意义, 值得我们有选择地分析评判、学习借鉴。

英国作家亨利·费厄利在谈新闻导语时写到:“每一个曾经为写好一个导语而苦思过一番的新闻工作者都能体会到, 为什么写导语这么费劲。”导语难写, 需要“煞费苦心”。据美国新闻教材《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介绍, 《纽约时报》一名记者在写一篇报道时, 导语写了十三遍才写成。

美国新闻学者威廉·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一书中说:“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 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 第一句, 甚至第一行。”导语在通篇新闻作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有没有人愿意读下去, 成败在于导语, 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这位学者还把导语看作是衡量记者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尺, 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 那么, 他就是没水平。”“一个平庸的记者只能写出一条一般化的导语。”

“文无定法”。西方记者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上也是“各显神通”, 手法各异, 风格多种多样, 别具特色。通过一些实例, 我们来对西方新闻作品导语的写作技巧作一番探讨分析。

1通过冷静节制的文字直陈要点

中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 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在新闻观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闻写作也体现出不一样的文字风格。西方新闻工作者标榜 “客观、公正”, 讳言宣传, 但是很善于宣传, 往往把倾向性“隐藏”在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 通过新闻事实的选择和陈述方式加以表现。他们从导语开始, 行文就显得比较冷静, 在情感、立场、 观点上都有所节制, 少有夸张的形容词, 不动声色, 简洁明快, 开门见山, 直接摆出新闻事实中最新、最重要的内容, 或点明报道的主题, 似乎没有明显的“褒贬”, 极少渲染主观色彩。如下面的导语:

“北京电台于今天凌晨5时宣布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 但是, 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逝世。”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遇到刺客枪击身亡。”

上面两条导语都是关于国家领导人的, 内容重要, 人物显著, 然而用笔极省、 结构紧凑、内容清晰, 没有可有可无的内容, 没有“过火”的文字, 简明扼要地传达了最重要的信息或新闻事实的要点。

又如:

“欧洲大战昨天佛晓爆发!”

“日本投降了!”

对于一场世界大战的开始与结束这样重大的事件, 这两条导语没有任何附加的修饰语, 寥寥数字, 直接交代, 只突出新闻最重要的要素, 精炼、简洁到极致, 似乎“处变不惊”, 只用一个惊叹号来表达对战争爆发的震惊和胜利的喜悦, 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

比较下面两条导语:

“美国星际航行员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威治时间2时26分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同一事件, 另一家通讯社的导语是: “人类登上了月球!”

前者突出美国人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后者强调“人类”, 而且更加简洁有力, 没有冗词赘语。

从以上的这些导语我们可以看出, 好的导语, 尤其是动态消息的导语, 写出的是要点, 提供的多是“干货”, 绝不“拖泥带水”, 有的是干脆利落, 避免的是啰哩啰嗦, 没有空洞的说教, 全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美联社写北京人民过节:“今天晚上, 20多万人在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庆祝中秋节, 放爆竹, 吃月饼。”写美国人过节: “美国人民携带着国旗、热狗以及各种红、 白、兰三色的东西欢庆独立节。”

都是同一家通讯社, 写别的国家和本国人民过的重要节日, “调子”相似, 没有用“喜气洋洋”之类的词句去刻意渲染, 没有戴上一顶“高帽子”试图去 “宣传”什么。记者只是“如实道来”, 概述事实要点。

2抓住突出显要的特点创造印象

抓不住人物或事物的鲜明特点, 没有“抢眼”的地方, 新闻作品的导语就会流于一般化, 给人以似曾相识的“公式化”的感觉, 或者像发布公告一样乏味, 很容易失去读者。西方新闻作品导语很善于抓住新闻事实的显著特点, “凸显” 新闻,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让人过目不忘, 引起人们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的高度关注。如:

“帕特和理查德·尼克松今天参加了周恩来的正式宴会。美国人胃口很好, 吃得津津有味, 像老手一样使用筷子。” 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一起共餐, 记者抓住美国人“使用筷子”而且“像老手一样” 这一细节特点, 既表现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又有吸引读者的趣味性。

“在这里, 地面上燃料奇缺, 农民不得不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 在3200米的地下, 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地面”与“地下”的一种反差, 不言而喻, 显出了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性。如果写成“在某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则与其他类似的“发现”相雷同, 不足为奇。

“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普查登记今日结束。”起笔就用“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这一显著特征, 为正文报道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一系列具体情况作了概括, 相当醒目, 其重要意义也由此可见。如果写成“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今日结束”, 显然淡而无味, 表现不出其重要性, 毫无引人之处。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 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用文件之多反映联合国机构的庞大, 数据具体, 特点突出, 给人造成很深的印象。

法新社记者写的下面这条导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地人们用这样的格言来概括中非内陆小国卢旺达的人口过剩:‘卢旺达有多少棵香蕉树, 就有多少户人家。’”

美国《迈阿密论坛报》的人物特写《最后一位皇嗣》:“他本来可以成为中国皇帝, 但现在却默默无闻。”从满清王朝皇室的显赫成员, 到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 概括了溥杰的人生经历的鲜明特点。十分简洁的一句话, 一下子就 “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令人很难忘记。

法新社记者采写的《中国的功夫片》: “前程远大的中国影星李连杰唯一的生活目的就是要使全世界都承认中国在武术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李连杰在电影 《少林寺》中一举成名, 看来要取代功夫片超级影星李小龙。” 李连杰和李小龙, 两位都是中国功夫片的明星, 而“要使全世界都承认中国在武术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 是李连杰“取代”李小龙的独特之处, 令人关注。

合众国际社记者采写的《云南来鸿: 早春》:“离开北京越远, 就越难听懂中国话。”导语抓住中国南北方言的差异, 使人们对中国南部边疆省份有了清晰的第一印象。

3利用人们好奇的心理激发兴趣

导语的“导”字, 就有引导、导入的意思。一篇新闻作品, 通过导语, 把受众“引导”“导入”正文。所以, 导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吸引力, 紧紧 “抓住”读者往下看。有的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没有好的导语, 就等于钓鱼钩上没挂诱饵。”他们善于利用人们的好奇心, 在导语中放置“诱饵”。当然, 前提是不能扭曲事实, 刻意为之, 去故弄玄虚, 故作惊人之语, 玩噱头。

来看下面的导语:

“今天, 在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时候, 亨利·基辛格把他的三副面孔表演得淋漓尽致, 这使周围的人大为开心。” 美国著名外交家有“三副面孔”?居然让人们“大为开心”?读者自然好奇, 要去一“睹”为快。

关于福特总统遇刺有惊无险的报道: “今天晴空万里, 阳光明媚, 那个娇小玲珑的红衣女郎同群众一道等待着福特总统从他们面前走过。

大多数前来欢迎总统的人都希望同他握手。

这个红衣女郎携带着一支枪。”

带枪的红衣女郎是谁?会发生什么样的险情?读者非读下去不可。

如果新闻事实本身并不是特别重要、 显著, 西方新闻记者在导语写作上很善于运用独特的手法, 别出心裁, 让一般普通的新闻事实也像“吸铁石”一样将人们吸引住, 令人耳目一新。比如:

写北京民众在严冬中溜冰舞龙过灯节的新闻导语:“今天, 星期日, 北京的龙穿上了冰鞋。”象征中华民族的龙“穿上了冰鞋”?极有趣味性, 吊起读者的胃口。

中国兵马俑在国外展出的导语:“有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 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把兵马俑写“活”, 自然引人入胜。

关于拍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 的三条导语:

“时隔七百年后, 马可·波罗又回来了。”

“在另一个时代离承德不远的另一个夏令行宫, 威名赫赫的忽必烈设宴款待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

“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 但是, 美国、 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同一题材的三篇报道, 新闻导语有着明显的区别。三者比较, 前面两条导语用“时光倒流”的方式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后者似乎显得平铺直叙, 明显略逊一筹。

再如下面两条导语:

“当七英尺二英寸 (二米二O) 的中国运动员穆铁柱小步跑入体育馆时, “嗬”!观众席上发出了阵阵惊讶声。” 写得一般化。

而另一位记者的导语, 捕捉的是人们在不知这位“巨人”运动员身份情况下的“惊讶”镜头, 在读者心中造成悬念: “当穆铁柱在东京新建的大谷饭店休息厅漫步时, 一位美国女游客见了吓了一跳。

‘嗬!他是干什么的?是谁的保镖吗?’”

4调动形象艺术的笔墨展示画面。

导语写作有常规, 但无定式, 反对生硬僵化, 追求突破创新。西方记者在写作新闻导语时不拘一格, 手法灵活多样, 特别是通讯特写, 擅长形象化, 常常运用艺术手法写导语, 以生动的文笔再现清晰的“画面”, 对典型细节、典型事例、典型环境、人物的典型特征, 或工笔细描, 或简笔勾勒, 让人或“身临其境”, 或“耳闻目睹”, 去“走进” 新闻事实。

合众国际社的《北京的冬天》:“花色鲜艳的衬衫和裙子隐退了, 吃着冰淇淋在街头闲逛的情侣、坐在街灯下打扑克的老年人不见了。冬天已悄然来到北京。”白描手法, 寥寥几笔, 冬天来临的景象如在目前。

来看一篇社会新闻的导语:“一头狒狒逃走之后蹓进杜罗塞·普拉默夫人的家, 在那儿又是吃东西, 又是喝黑啤酒, 还到浴室洗了淋浴, 最后在房主人床上打滚。在他尽情享受期间, 普拉默夫人吓得躲在厨房里不敢出来。”生动有趣, 扣人心弦, 人们仿佛“看见”狒狒的一举一动, 同时也不免为主人捏把汗。

合众国际社的一条导语:“在美国的威尔福特豪尔的美国空军医疗中心, 一月二十一日出生了一个四个月的早产婴儿, 这个婴儿小得可以放在医生的一只手掌上。”只需一笔形象的图画, 如见其人, 顿时让人“感知”早产婴儿的“小”。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采写的《中国式的夏令营》:“中国领队拿着一个手提式电子扩音器, 命令一群青年排成两路纵队。二十名中国青年立即鸦雀无声地列好了队形——中国式的夏令营队伍。四十五名来自北美的青年也排成了两行, 但是他们动作缓慢, 而且还开着玩笑, 打打闹闹, 十分散漫, 一下子就扎成了几堆——美国式的夏令营队伍。” 通过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 把中美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集合”的过程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为了避免枯燥乏味, 有的西方记者还会用散文笔法抒情写意, 让新闻富有感染力, 增强可读性。如:

合众国际社总编辑史蒂文森采写的 《过长江三峡》的导语:“这是一条怒涛奔腾、凶猛不羁、然而却能为人类造福的大河。它浩浩荡荡地流过中国的心脏地带。” 抓住长江的性格特征, 槪写一笔, 仿佛写意山水图, 气势壮阔的长江立刻“出现”在眼前。

同样是写河流, 美国记者克里斯托夫·鲁卡斯的《尼罗河自述》, 则别具一格, 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 导语宛如一幅深情优美的抒情画卷在慢慢展开: “我与天地同庚, 像宇宙一样壮丽, 像车轮一样有用。我辽阔、美丽、历史悠久, 像诗歌一样引人入胜。我是全世界最长最雄伟的河流尼罗河。”

参考文献

[1]程天敏, 杨兰瑛.中外新闻选[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2.

[2]雕岩.西方记者报道中国作品评介[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5.

战争阴影下的西方文学 篇11

100年前的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拉开了一战的序幕。在随后的4年多里,这场战争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损失,死亡人数约1500万人,总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人。与这些冰冷数字联系在一起的是血肉模糊的战壕,被战火烧烤的大地和千千万万个丧失了丈夫、妻子或子女的悲惨家庭。可怕的战争给作家們的心灵造成了巨大而持久的冲击。他们通过作品控诉杀戮,讽刺政客的虚伪和无情,感叹普通人的渺小和人生的无常。

仔细阅读那段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在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中,都隐藏着一个灰色、压抑的精神世界。尽管也有作家尽力表现人在逆境中的挣扎奋斗和精神的闪光点,但一战后西方文学的基调是灰暗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英籍美裔作家艾略特、瑞士籍德裔作家黑塞、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等作家的作品都表现了战后人的精神迷惘和对生命的失望。他们大多有参战经历,海明威志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福克纳、菲茨杰拉德等也曾参战,战争也给他们的作品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海明威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都与他的战争经历有关。这批作家又被统称为“迷惘的一代”,因为他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

一战不仅造成了巨大伤亡,还埋下了未来冲突的种子。某些杰出的作家,预见到比一战更可怕的战争有可能爆发。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人类世界弱肉强食的残酷性,揭示出权力、金钱总是属于庸俗鄙陋之徒,正直、善良的人却往往一无所有。黑塞的作品对当时的世界洞察尤其深刻,他于1926年发表的小说《荒原狼》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正直之人的思考与挣扎,揭示了扭曲的现实对人的摧残,指出英雄与真正的人不被需要,只有沉迷低级娱乐,追求金钱,逢场作戏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漂亮;他还讽刺一些政治家将战争当成减少人口的儿戏,控诉了毫无意义的残酷战争,并暗示更可怕的战争可能在未来爆发。

时代在向二战迈进的过程中,许多思潮在文学中得到了反映,20世纪2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冲突在文学作品中变得尤其明显。到了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一些作家重新审视文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地强调文学的政治化,相信文学必须揭露野蛮与卑鄙,同时探索更公正的人类社会。一战之后西方文学花园的悲观主义花丛中,到这一时期逐渐生长出了几朵乐观主义的花朵:W·H·奥登、克里斯托弗·伊斯伍德等英国青年作家开始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

与一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二战的爆发,更使某些西方作家表现出对政权的极度不信任。一战制造的幻灭感,与二战制造的新的恐惧感相混合,通过政治讽刺小说在新时期再现。

浅析西方文学流派的发展历程 篇12

关键词:跳转,精神异化

阅读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做什么?

首先, 设想一下, 如果是从文学回到文学, 也就是通过阅读, 进入到文学中去, 然后一直停留在文学作品当中, 不做任何的跳跃或者提升, 那就意味着阅读的过程, 思考的过程没有任何的升华, 只是在文学的狭小范围内做自我瞩目。只能封存在狭小的分析文学作品中分析内容, 分析人物, 分析故事结构, 最终落到文学的故事性, 而不是社会性和哲学性。然而, 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所写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讲一个故事。文学作品则是作家发泄自己, 表达自己的工具, 也是读者关照自己内心的窗口, 是一种可以让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精神, 甚至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和超越的媒介。既然是这样一种媒介, 它就注定不会为了故事而故事, 这也是千百年来西方各种文学流派在叙事方式上诸多争执的原因之一。而这些流派的发展又都和历史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文学的发展脚步与人类个体甚至群体的发展脚步相一致。

早期人类从蒙昧中来, 建立社会, 建立秩序, 因为秩序与结构的初建, 显得格外的严谨与规范, 人们也没有太多的未来可以预测, 也没有太多的横向思路可以发展。所以早期的文学形式也是以讲究理性, 秩序的古典主义为主。古典主义通过对宏伟壮丽的, 有秩序有组织有结构的社会进行叙述, 从而达到文学的最初模样, 也即初始模样, 中规中矩。而古典主义之后, 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 经济的发展, 城镇的兴起, 激进的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保守的人们则感到失望, 从而引发了浓浓的怀旧情绪, 怀念就有的封建制度下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希望也好, 失望也罢, 人们在经济水平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的刺激下, 对生活有了更高的热望, 对社会有了更高的理想, 人们渴望摆脱旧有社会的束缚, 旧有体制和理念的约束, 渴望进入一种新的状态。

而此时的人类社会也发展了一段时间, 正如人类个体进入青春期一样, 人类整体也进入青春期, 进入梦想勃发的状态, 于是浪漫主义兴起, 浪漫主义的浪漫情怀, 对自由的渴望, 对未来完美社会的假想都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状态, 也符合人类群体走到青春期时的精神状态。然而, 理想总会破灭, 人总会长大, 理想破灭之后, 就会看清现实, 就会明白现实的含义和生存的最本质的状态, 正如人到中年, 不复青年时的热忱, 不再有青年时的意气风发, 不再有青年时的热血沸腾, 不再有青年时的不合实际的幻想, 遐想, 异想天开, 转而变得现实, 变得看得清现实生活的直白状态, 懂得并且明白许多事情, 永远得不到, 永远求不来。

人类社会从浪漫主义转为现实主义, 正如人从十几岁二十岁的浪漫转到了三十岁的现实一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浪漫主义如同在天上飞, 现实主义在地上跑, 而自然主义则是在地窖中蜷缩。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 却比现实走得更远, 更惨, 更悲痛。人虽现实, 却仍然在生活中苦苦寻觅, 到四十几岁, 方才发现一切的一切, 梦想也好, 生活也罢, 都已支离破碎, 人到四十岁, 仍然一事无成, 便会焦虑, 便会考虑生死, 便有了在生存与死亡之间的跌宕摇摆, 犹豫不决, 人类到了中后期, 也会如此, 经历了古典主义的华美、浪漫主义的自由、现实主义的悲戚, 终于走到如同个体四十岁左右的年纪, 已经对生活彻底绝望, 有种生死难以揣测的感觉, 终于开始考虑死亡的问题, 考虑死亡的意义, 死亡的价值以及死亡的不可避免。

此时的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 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 不仅改变了西方人的命运, 也改变了东方人的命运, 并且永久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的大命运, 人在工业化、机械化的社会里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机械的冰冷, 而不是手工作坊里人与人相接触, 相交流的温情。机械化的社会节省了人力成本, 节约了劳动力, 同时也将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道围墙, 一道看不见, 却也冲不破的围墙, 在这围墙的两侧, 不同的人们在各自生活, 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 精神就越来越容易孤独异化, 在加之人类社会走到这个程度, 刚好也是如同个体般四十多岁的焦虑的年龄, 所以西方社会整体的这种焦虑感变得灼灼燃烧, 这种焦虑感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这种文学是以描述人的精神的孤独异化为主体, 从过去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的那种描述外界世界的叙述中摆脱出来, 进而描述人类内心世界, 描述内心世界的寂寞苦楚, 无依无靠, 无可依赖的生存状态。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而这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视正是在物质大发展的前提下展开的。所谓"盛世兴文", 正是经济基础稳固, 人才能更多的关注上层建筑, 关注文学艺术, 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上一篇:发教育下一篇:汽车的安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