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2024-09-02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共11篇)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1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文化差异源于各自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受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影响,渐渐制约着人的思维方式,从而也决定了各自 不同的文学与文化。

中国的文化一直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儒家思想的产生及壮大得益于中国封闭性的农耕文化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该文化体制有着十分顽强的封闭性与再生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农耕文化是封建体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便经历了几百年的战火与分 裂,小农经济也一直占主导地位,并从根本上要求分裂的国家走向统一。

儒家文化哺育了一种静态文化,所有的儒家倡导者都没有那种历史发展的观念,他们总是期望通过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回归到尧舜时代,达到一种封闭、和谐的社会状态。所以儒家学者很少幻想,那种积极的“入世”态度使得他们非常看重实际而轻视玄想,那些灿烂的神话、传说到了他们手中都“难逃一死”。诗歌之所以能够占据最崇高的地位则是因为诗歌的功能最初是记录历史,就是所谓的诗史,后来被儒家用来作“言志”之用。诗以言志不仅导致中国叙事诗数量的稀少,也导致诗人们在创作、评论时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情感的抒发上面,而对技巧的运用便退居其次了。诗评家们往往看重的是诗的精神、境界,而非诗歌的艺术性。诗歌尚且如此,戏曲、小说的命运就更坎坷了,直到元明时期才有了成熟的小说、戏曲作品。然而,中国的小说更像是“史记”而不是小说,从来都没有纯粹的抒情,反而充斥着细密的叙述;中国的戏曲也多以“才子佳人”为主题,以“大团圆”为最终目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总之,由于儒家文化立足于过去,却又着眼于当下,以过去的标准来处当下的世,难免会产生错觉。这种错觉体现在文学上便是重诗歌、轻戏曲,诗以言正统之志,小说之流便只能仿史记事了,而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重内容而轻形式。

相对于中国文化的“早熟”,西方文化则处于一种正常的发展模式,由古希腊的神话到荷马史诗,由史诗而入小说,紧接着便是戏曲和散文,并且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分,多彩纷呈。西方文学以西方哲学为指导,西方哲学不管是形而上学或唯物论,都十分注重逻辑的思辨,由此我们称之为思辨哲学。中国的哲学恰好相反,是一种人生哲学,其课题中心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讨论,追求“心与物和”、“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西方哲学虽然也重视人,但关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导,“以人为本”的观念迫使他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思考,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文人眼中根本不成问题。发达的思辨哲学致使西方文学的戏曲、小说文化十分发达,尤其是悲剧与长篇小说,中国文学难以匹敌。但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古典诗歌便有所不及了,中国诗歌重视意境、境界,西方诗歌追求形式与理念。西方也有朦胧诗,也有印象派,但他们的朦胧与印象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而中国的诗歌探索的则是生存的意义与和谐的统一。中国的律诗当然也注重形式,但古诗格律向来不被诗人 们敬重,对他们来说,严守格律的打油诗是不屑入眼的。

中国的诗是感性的,小说、戏曲却是理性的,这种理性还有点幼稚;西方的诗是理性的,小说、戏曲却是感性的,这种感性反而有一点成熟。但是西方文学始终不能和中国文学相提并论,原因就在于早在孔子时代便已成熟的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与道德积淀,同时与儒家文化并存的释道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修正着儒家文化带来的弊端,这都是西 方文化所无法做到的。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2

一、中西方文学的对比

西方文学以西方哲学为指导, 西方哲学不管是形而上学或唯物论, 都显示出逻辑的思辨, 由此我们称之为思辨哲学。

中国的哲学恰好相反, 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心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讨论, 追求“心与物和”、“天人合一”, 这种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西方哲学虽然也重视人, 但关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导, “以人为本”的观念迫使他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思考,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文人眼中根本不成问题。发达的思辨哲学致使西方文学的戏曲、小说文化十分发达, 尤其是悲剧与长篇小说, 中国文学难以匹敌。但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古典诗歌便有所不及了, 中国诗歌重视意境、境界, 西方诗歌追求形式与理念。西方也有朦胧诗, 也有印象派, 但他们的朦胧与印象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中国的诗歌探索的则是生存的意义与和谐的统一。中国的律诗当然也注重形式, 但古诗格律向来不被诗人们敬重, 对他们来说, 严守格律的打油诗是不屑入眼的。中国的诗是感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理性的, 这种理性还有点幼稚;西方的诗是理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感性的, 这种感性反而有一点成熟。但是西方文学始终不能和中国文学相提并论, 原因就在于早在孔子时代便已成熟的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与道德积淀, 同时与儒家文化并存的释道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修正着儒家文化带来的弊端, 这都是西方文化所无法做到的。

二、情感表现方式上的不同

人是很复杂的感情动物, 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 命运下人物的情感, 观念, 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西方文学中, 都会遵从这种真实的变化, 而东方的文学所宣扬的是从一而终, 你是善良的就得永远是善良的, 坏人一旦又一次做过坏事, 就会被永远认为是坏人。人们大都都是经验主义。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验证东西方文学的差异性。

中国的文学, 从古代的四大名著开始到现代的文学, 但凡书中的人物都不是正常人, 必须禁欲, 否则难以称之为英雄, 比如齐天大圣, 打虎英雄, 唐僧, 他们都不是一般的人, 只有冲天的豪情, 猪八戒虽然有些情感, 却只是成为被人捉弄的小丑;而林妹妹虽然爱的很深, 但是也只能是长期过度的压抑, 像思佳丽一样为所欲为, 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最后她年纪轻轻的就忧郁而死了, 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美好的感觉, 东方的女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痴情却压抑。而那个追求幸福的美女潘金莲下场却是如此的悲惨, 可是反过来想, 如果换位思考下, 换大家自己做潘金莲, 自己貌美如花, 老公却又矮又丑又没能耐, 也许还是有很多人说我忍, 可是忍给谁看啊, 自己的生活自己过, 你忍的无论有多难受别人也不可能体会。至于那些脍炙人口的宋词明曲, 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抒发情感, 卖弄词汇上, 我们中国历史上人们的情感都是密而不谈的, 我们的文学都停留在表面词汇的丰富和韵奏的协调上。

而西方文学中的情感则是崇尚做自己, 追随自己真实的感觉, 在某些程度上说就是自私、自我, 可是客观上来讲谁不自私呢, 自然界里的所有生物都在为了更好的生存做着坚持不懈的竞争, 道德恐怕只有人类有, 但是道德永远战胜不了本能。

例如有一篇名为《猫》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从小就爱动物, 也养了很多小动物。可是后来他爱上了酗酒, 每次回到家就开始折磨动物, 但是他从来不折磨他最爱的那只大黑猫, 可是那只黑猫看他折磨别的动物也对他产生了恐惧, 不再像以前那么对他亲近, 后来一见他回来就赶紧逃开, 他很生气, 心想我这么爱你, 可却还要躲着我, 觉得很受伤, 他一生气竟然抓住猫用刀把它的一只眼睛给挖了出来, 他一边挖一边流泪, 心里很痛, 可是却控制不住的要伤害他.做完这事情之后他自己也很后悔, 觉得自己是怎么了。他伤害了猫之后, 那猫更是见了他就逃的更快, 一开始他能理解它的心情, 后来有一天他又生气了把猫用绳子吊在了树上, 然后亲眼看着它慢慢的死去。猫死了, 他很想念它, 但是他却亲手杀了它。人是很奇怪的, 有时候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

著名小说, 《Gone With the Wind》里面的女主角思嘉丽, 漂亮, 自以为是, 喜欢身边的男人都围着自己转, 但是她一直喜欢已经有爱人的艾希里, 后来为了保住家里的庄园, 她连想都没多想就把妹妹的未婚夫勾引了过来, 可是妹妹的丈夫并不爱她, 虽然她很漂亮, 后来这位男子抑郁而终;也是为了生存, 她穿着窗帘做成的衣服去监狱见一直爱着他但是她并不爱的白瑞德, 跟他套近乎希望能得到点经济上的好处, 我想在东方这样的角色一定是被唾弃的, 不道德的第三者, 欺骗者, 但实际是她的角色深受喜爱, 因为她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为了生存, 为了家园, 她没有像温文尔雅的爱希里一样逃避命运, 而是靠自己坚持了下来, 生存本不易, 尤其在战乱年代, 而道德又算什么!最后她发现她一直爱着的男人其实是那么的懦弱, 而白瑞德这个抓住时机大发战争财的男人, 她认为粗鲁不堪的男人却每次都在危机时刻有力的帮助了她, 最后在关键的时刻把她一个人丢在回老家的路上, 因为他觉得应该做更重要的事了, 毅然的走上了保家卫国的军人之路, 显示了一个男人的豪情。

总之, 东方文学经常教育我们要怎么做人, 而西方的只是真实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 让人们自己去判断去感受。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浅谈中西方悲剧文学的差异 篇3

关键词:悲剧精神;民族意识;审美;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7

在世界文学使上,“悲剧”这一概念是发源于希腊的,一直是西方文学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类型,它通过高度强化的审美形式,表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和悲伤,唤起一种使人惊心动魄地深度美感。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西方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越的悲剧作品,而在中国,由于受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忠教节义的伦理观和温柔敦厚的美学观的制约,悲剧文学发展缓慢而且不充分。因此中西方在悲剧文学中所折射出来的悲剧精神、民族意识和审美上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

一 、中西方的悲剧精神不同

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时所表现出来的抗争与超越精神,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本质因素之一。而悲剧精神的精髓在于主体悲剧精神的张扬。

在人类的悲剧精神中,人的价值和人格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显露出超常性与崇高性。悲剧精神投射于中西悲剧中,闪耀出截然不同的光彩和色泽。西方悲剧精神在于用行动来抗争,表现出较强的个体自主意识;中国的悲剧大多个体自主意识较弱,含蓄、顺从、忍耐成为其显著特色,从而使中国悲剧精神在抗争的力度上弱于西方悲剧,形成自身的局限。如在希腊神话中,人物都是以个人为本体,放纵自我,尽情追求个人欲望,阿喀琉斯宁愿驰骋疆场,也不愿在享乐安逸中庸庸禄碌。他把个人荣誉置于生命之上,冲冠一怒退出战场,只因阿伽门农横刀夺爱。普罗米修斯为了拯救人类盗取天火,触犯了宙斯,因而被囚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备受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在悲剧中,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狂热地追求個人幸福,残忍地扼杀了无辜孩子的生命,以惩罚始乱终弃的伊阿宋。

比较而言,中华民族也涌现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令人荡气回肠的神话传说,如鲧盗息壤、禹治洪水、精卫填海等,无不表现着华夏民族强烈的生存欲望,同自然暴力、邪恶神魔搏击的顽强抗争精神,以及对死亡的超越意识,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地使中国悲剧的主人公缺少西方那种敢于撞个鱼死网破的抗争行为,往往只满足于精神上的坚强与宽容,在挫折或毁灭性的打击面前俯首听命,任人宰割。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就是一个缺乏反抗能力的女子。面临着接踵而至的种种不幸,她不是积极地抗争,而是一味的忍耐,把痛苦归咎于命运的安排;再如统率三军、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岳飞 ,在秦桧十二道金牌面前却一筹莫展。尽管他早有先见之明,却未采取任何主动行动,而是拱手交出兵权,含冤死去。在《精忠旗》、《梁祝》、《桃花扇》、《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都属此类。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西方悲剧的精神中,西方悲剧人物饱含着一种面对痛苦和厄运而产生的生命激情,而中国悲剧人物则表现出较弱的个体自主意识,这与西方悲剧人物的反抗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进取态度形成对比,它是以一种弱者的不幸拨动着世人善感的心弦,激发起人们强烈的悲悯感。

二、中西方的民族意识不同

民族意识又称为民族精神或民族性格。它是指某一民族在自身形成与发展中,在争取生存的实践中所逐渐凝聚的普遍性观念。通俗地说民族意识是民族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审视外界的自觉而习惯的观念。民族意识的形成以及特点是民族人生观、自然观、社会观、伦理道德观、宗教观、哲学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民族意识以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系统性表现出来。悲剧观念是民族对待人生苦难、生命毁灭的基本态度和处事准则,是民族意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民族悲剧观念可以窥见民族意识的特殊性,反之,可证明特殊的民族意识决定的悲剧观念,即决定民族生活中艺术的悲剧形态。

一般来说,西方文化发轫于古希腊文化。从地理条件看,希腊人偎海傍水,是典型的海洋型民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分散的、个体化的海上作业特点使得他们遇事全得靠自己,这种状况带给人们的自然便是极强的独立性和个性。

相比之下,华夏民族的生存环境一开始就极其险恶。凶禽猛兽、遍地洪水,漫天烈日、天崩地裂。处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中人们只有克制自我,将自己融汇于群体之中,众志成城,才有希望征服环境,求得生存。久而久之,便在无形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群体观念。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归属大陆型民族,统一合作式的农业生产方式促成了人们统一、求同、依赖、顺应的心态,限制了个体意识的张扬和进取。而儒道佛三足鼎立,相互融合,引领中国文化数千年,对中国悲剧的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从哲学思想上来看,西方文化一贯注重理性、科学、批判精神和怀疑态度。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尽管承认感性是认识的起点,但要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必须要借助于人的理性。理性主义的奠基人笛卡尔高擎“我思故我在”的旗帜,明确指出来自理性、心灵的知识是可靠的、真实的,尽管这理性观念来源于上帝。此后,

康德、黑烙尔不仅视理性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更将它看作是人构建知识体系、构建世界的基本力量。

三、中西方悲剧的审美差异

在戏剧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的塑造上,西方古典戏剧突出主人公精神的昂扬和壮伟,中国戏剧则追求具体而现实的圆满结果。因此,在西方古典悲剧中比较欣赏主人公那抗争到底、鱼死网破而在所不惜的精神,而中国古典悲剧则表现出主人公不忍惨烈到底,总期盼着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善有善报。中国悲剧主人公以这样的形象出现,是和中国长期以来的以“和”为美的美学追求分不开的。

在戏剧冲突方面,中国古典悲剧不管冲突的过程是多么的悲惨,到最后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而在西方却比较重视冲突过程的惊心动魄,主人公历经磨难而痴心不改,宁愿选择“玉碎”也不会选择“瓦全”,明知前面是万丈深渊,也毫不犹豫地奋勇直前,最后往往是以惨烈的牺牲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中国悲剧强调冲突的曲折、生动,讲究情节起承转合的巧妙安排,所以可以称之为“情节悲剧”;而西方悲剧冲突往往强调的是人物性格之间的强烈对抗,所以可以称之为“性格悲剧”。

中西方古典悲剧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审美差异,跟中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宗教观念、民族欣赏心理等是分不开的。

总之,中西方悲剧文学上的差异是由许多因素所以决定的,但无论存在怎样的不同,它们所表现出悲剧的本质极其作用都是一样的。同时,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也放映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中西方悲剧在各自划出两道绚丽多姿的美丽弧线时,也闪烁出其耀眼光芒。

参考文献:

(1)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浅谈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 篇4

摘要 :古语有云,人生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喜得贵子,是一个成功的人的标志,由此看来,自古以来,婚姻在一个人生命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下来的婚礼习俗也成了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透过婚俗,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婚 礼是在公开的场合将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婚姻关系公开确定下来的仪式。因此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东西方文化有着诸多的差异,而婚礼文化作为文化百科中的一个分支,同样也展现了东西方的迥异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婚礼习俗文化的不同来体现中西方不同文化在现代多元文化时代中的不同及相互融合和发展。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加强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适应。

引言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在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所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从而促进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首先了解中西文化中婚礼差异的必要性,在现在的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与西方人结婚,从而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避免了文化冲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人来说,结婚是最根本的人生变革之一,婚礼承载着两个相爱的人的幸福。婚礼习俗作为一种文化范畴,受到宗教、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婚礼千差万别,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都表现出自己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虽然有着不同的习俗,但是无论是哪里的婚礼都充满了祝福和笑声。本课题重点研究中西国家中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形式,服饰、婚礼地点及婚宴的对比进行阐述。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国和西方国家人们之间的合作往来与日俱增,而对西方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选择研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作为课题来研究。

一.·中西方婚礼的对比

1·婚礼形式

1.1中国式婚礼形式及流程

①纳采:即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亲; ②向名:男方在求婚后托媒人问女方的出生年月,准备合婚的仪式; ③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礼仪,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形式。古代的风俗要用大雁作为订婚的信物,说明双方已经订婚。后来就发展成送首饰,绸缎,甚至是羊猪;

④纳征:是纳吉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是成婚阶段的礼仪,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

⑤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同意; ⑥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式往往被看作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1.2西方婚礼形式 ①来宾入席;

②奏结婚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宣布婚礼开始,伴郎伴娘和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

③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父亲的手,步入大堂,伴娘和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郑重的把女儿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就坐;

④牧师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妻; ⑤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

⑥献诗,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

⑦礼成,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两人一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以及来宾随后退场;

⑧茶会或晚宴。但是整个婚礼过程却有着让人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重。

2·婚礼服饰 2.1中国式服装

中国服饰强调统一而不突出个性,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幸福,吉祥如意。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是祝愿夫妻婚后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的意思。而且衣服上的龙凤图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中国传统龙象征男性,风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吉祥。家里到处贴着红色的喜字,门两边也要贴上红色的对联,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为主的。尽管现在受到西方的影响,也会穿婚纱,但在迎娶和婚宴开始后,还是要换上红色的衣服。

2.2西方服饰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因白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平安、善意,富贵和童贞。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着对新郎的忠贞和自身的圣洁,新郎则是一声笔挺的西装。新娘的捧花和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3·结婚礼俗 3.1中国结婚礼仪

传统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象征蝴蝶双飞,痰盂,即子孙桶,是多子多福的意思,铜盆及鞋意为同携到老,银包皮带取其腰缠万贯之意,诸如此类,迟,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

3.2西方结婚礼仪

在古代的西方社会,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童贞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忠贞之情。

4·婚宴 4.1中式婚宴

在中国,传统的婚宴是一场非常盛大隆重的宴席,通常在中午举行,持续三天。在宴席上,人们只吃、喝、聊天,饭后各自回家。中国婚宴的费用是新郎分担。酒宴上,新郎新娘要分别向每个酒桌的贵宾敬酒,新郎新娘的父母也要向宾客敬酒,对宾客到场表示感谢和欢迎。

4.2 西式婚宴

西方婚礼仪式过后,经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而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帐。酒宴上新郎新娘会在宴席开始时跳第一支舞,之后酒宴开始。

5·婚礼日期的选定的禁忌 5.1 中国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三七九,这三个月份均有中国传统的鬼节,不易班喜事。

避开三娘煞,即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不以结婚,传说三娘专与月老作对,破坏别人的喜事,故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

不选父母生日,父母生辰不予黄道吉日相同,不宜嫁娶。5.2 西方婚礼日期禁忌

避开大斋节期和,周五,十三日。

星期五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在星期五这天发生了很多事;上帝创造了亚当,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他们的儿子该隐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这一系列不好的事使周五成为一个不宜结婚的日子。

在最后的晚餐中,参加晚餐的第十三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从此十三也是不详的象征。

6·戒指的意义

6.1中国的戒指相传戒指的由来据传是中国唐代唐太宗的独孤皇后所创,是在自己每个月不方便时,套上一枚戒指,告诉皇帝此时不可行房。

6.2西方的结婚戒指据传是始于1477年,迈士米尼结识了玛丽公主,且为公主的美丽和优雅动人所折服。虽然他明知玛丽公主已许婚给法国三储,但痴情的迈士米尼还是要向公主一表自己的爱慕之心。于是他便专门打造了一枚雕刻精细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公主。玛丽公主最终为迈士米尼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与其结为伉俪。自此,以钻戒为信物便成为了西方婚礼的传统。

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宗教信仰不同

在中国,人们并没有固定的信仰,只是都会遵从道德的约束,继而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夫妇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女从属于男的关系,从而确立了男尊女卑的地位,继而有了重男轻女的恶俗。相反的,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对宗教信仰是很明确的,而且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其中基督教是影响至深的宗教。基督教强调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孩子,没有从属关系,重男轻女的生育观也是不存在的。

历史背景不同

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因此“大爱”形成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等级观念。迫使男女双方在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时须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为了家庭声望而放弃真爱,且因为此思想造成了古代女子在婚姻中卑贱的地位。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西方的“小爱”思想成就了西方自由平等的家庭观念。西方男女有权选择自己将要共度一生的伴侣,而不需考虑家族声望,第三者也无需干涉。他们追求婚礼的个性化,因此西方婚礼浪漫纯洁而不掺杂任何物质利益。

3·价值观念不同

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4·社会组织结构不同

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西方很早就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

三·结语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5

一.关于文化

中国由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开始,到汉代的独尊儒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伦理观,讲究尊老爱幼,讲究祖先崇拜,讲究后代的繁衍,由此也形成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观念,只有在我们这个国土之上生长起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内涵。影片中许大同的儿子小丹尼斯对此就是一个不理解,以致和他的玩伴矛盾不断。这个是家庭伦理上中西文化的差异。

另外一个,医学上的差异也是让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的刮痧治疗术。在法庭上,许大同说到中医的脉络,律师和法官都茫茫然。其实,别说西方人,就是中国人,即便是中医医生,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经络,何况时外国人呢?

按“百家讲坛”中王新陆教授的《解读中医》的讲座来说,中西方在开始的时候,医学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从生产生活种积累起来的经验,都讲究整体论治,起初都是巫医不分。只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在后来才逐渐逐渐地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各自的理论体系。西方从盖伦的《子宫图谱解剖》走向了实证论,走向了微观;我国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伤寒论》奠定了辩证施治的基础。

其实这部电影也可以让我们思索一下中医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由于中医学的时间长,且需记的特别多,悟性亦很重要,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想要把已经式微的中医学再度焕发活力和口碑,尤其是在世界上赢得普遍的认可,尤其显得艰难和意义重大!

可幸的是,中医学在治疗好些疑难杂症的疗效上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关注,它的个性化治疗亦逐渐受到了重视。

二.关于友谊

许大同的老板,本来去法庭时为了帮助其一臂之力的,但看到照片上的小丹尼斯因刮痧而其的伤痕时,缄口不再发言。由此也引起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认为他不够朋友,从法庭出来后直接辞工,还对那个老板兼朋友者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看到这里,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而或多或少地给予方便。但许大同的那个老板加朋友的人不是如此,当他以为许大同虐待小孩时,不再帮其辩护。这是个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他从许父口中得知刮痧是一种中医治疗法时,不辞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求证,为许大同一家的重新团圆和完整付出了不小的努力。这友谊难道不足以珍惜吗?

在这个故事中,亦可看出欧美世界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与中国人治的点点痕迹。

三.关于教育

说到教育,离不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在开篇为许大同举行的庆功会上,小丹尼斯和老板的儿子干了一架,许大同要他向老板的儿子道歉,小丹尼斯没有接受,于是把小丹尼斯揍了一顿。在后来,许大同跟老板说,这是给他面子,但他的老板觉得很难理解。

中国人讲求个人自扫门前雪,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讲求己所欲施于人。同同是从自身出发,但一个是从所不欲出发,一个是从己所欲出发。这就让两个地域的人有了完全不同的观念。在影片中,护士发现小丹尼斯背上的刮痧所致的伤痕时,马上报案,其他人也为了小孩不生活在自己认为的虐待环境中而不惜出庭作证,连许大同的老板兼朋友那个人同样出席,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对小孩好。想想咱们中国,会为了他人家庭因教育小孩而出庭作证吗?会为了这种不利己得罪人的事挺身而出吗?

四.关于脾气

法庭中,那个儿童权利保护中心的律师为了赢得官司,任意曲解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精神实质,终于激怒了许大同而让这事走向了诉讼。在此,引用一个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暴躁正好掉进了美国的冷静陷阱里。

在这里,看到许大同被激怒得近乎失去理智的表现,我们观众可能都会深深地给予同情,而对那个律师厌恶之。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6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修辞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涌入中国,来了解,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观看图片简介及聆听导游对景点讲解来了解我国的奇观异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国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时,不仅使感官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成为旅游的障碍,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差异

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贵简洁),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由此可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汉、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一)重复结构

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现象,汉语、英语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联、语气连贯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达到“壮势”、“达意”的目的。但汉语和英语的排比结构有很大区别,汉语的排比结构不仅强调齐整美,而且强调反复关,共同词语反复出现,这种排比辞式齐整是汉语重复结构的重要标志。反观英语的排比辞式,“英语的排比一般只强调结构上的整齐匀称”而不刻意于共同词语的反复出现。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比如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其译文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试比较中文与英文,在原文中“长征”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在译文中这一词仅出现了一词,其余用代词it 来指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汉语中反复出现的名词用代词取代可以使译文更简洁。

(二)四字结构

浅谈东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篇7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 其核心思想所在是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二) 人力资源管理与中国的渊源。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成形于西方, 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中国渊源流长。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修文德以来之”, 使“天下之民归心”。《管子》说:“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这些思想历代都有, 虽然说这是古代帝王的驭人之道, 但不可否认, 这正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萌芽。

二、东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一) 绩效管理差异。

在绩效管理上,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其价值导向明显不同。欧美国家强调制度的刚性, 标准的精准, 鼓励个人奋斗, 倡导内部竞争。在东方, 当时日本索尼公司也照搬西方模式实行了绩效管理, 不过事与愿违, 最终导致索尼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给索尼造成重大损失, 以失败而告终。事后索尼董事天外伺郎说“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绩效管理导致索尼激情集团消失了!挑战精神消失了!团队精神消失了!”可见, 东西方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是不同的, 一定要看自己企业的基础和文化适合什么样的绩效管理,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以绩效成果为衡量标准。也许还有第三种绩效观更适合和有效, 让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

(二) 薪酬管理的差异。

在薪酬管理方面, 中西方差异较大。在世界文化中都赞扬奉献精神, 但中西方在回报索取上却有出入。在西方社会, 为了金钱报酬而工作是广泛为人所接受的。对于一般的工作, 西方重视的是“利”。与此不同的是, 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理”, 即精神层面的满足。

(三) 管理方法的差异。

1.中国企业人事管理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内容,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选人、用人、留人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譬如, 在古代历史文化中,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德才兼备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当时的理念和现代人力资源的主要理念基本相同。2.西方传统人事管理产生于资本主义资本积累时期, 其特点是以“事”为中心, 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 西方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 注重的是投入、使用、控制, 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增加人的劳动负荷。

(四) 管理文化的差异。

西方企业往往以企业及个人的美好前景、对个人的尊重、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等人性的光辉来吸引人才。例如:美国GE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其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是:“为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创造机会, 培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强调对人持久不变的尊重, 提出:“摩托罗拉是一个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公司”。在东方, 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思想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 对企业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深圳华为公司的企业理念是:“以公司文化为纽带, 大我与小我相融合共铸民族通讯业的辉煌”, 而韩国三星公司的基本理念是:“人才第一、事业报国、合理经营”。

三、当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及借鉴

(一)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势越来越明显, 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首先, 我们应该大胆面对挑战, 不断采取一系列竞争的举措来减少挑战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冲击。其次人才素质也是面对挑战的又一重要举措, 只有不断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 才能不断适应世界上不断提高的整体知识水平。只有这样, 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才会不断进步。

(二)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1.不合理的激励机制。现在跳槽是一个热门话题。据调查, 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在作祟, 研究发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激励奖励未兑现, 使员工失去对激励制度的信心;激励制度虎头蛇尾, 一旦业绩上去了, 人员积极性增强了, 于是没协商就单方面削减奖励力度, 导致不满;公司在激励制度不变的情况下, 擅自提高工作难度, 让员工产生不满。2.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培训有很大的关系。目前,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教育培训力度与重视度明显低于西方;同时还存在人员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的状况。

(三) 解决策略。

1.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必须重视人才的作用, 重视选拔、任用和留住合适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 并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平等对待。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的, 而且作为一种管理必须形成制度化的形式, 这样才不会招致对每个人的不同非议, 才能很好的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应该脱离传统的手工作业, 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劳动力, 主要的办法就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把人力资源管理交给部分软件和计算机来解决, 这样一方面会大大减少压力, 另一方面企业也会更好的选拔人才和留住人才。

四、结语

东西方的管理理念不同, 东方体现的是“道”, 而西方更多的是“术”;东方是哲学性质, 西方更多的是技术性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东西方的环境中, 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必须解放思想, 采用新的方法。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比我们更完善, 应当为我所用, 推陈出新。只有如此, 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才能不断创新, 不断与时俱进, 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加]加里·P.莱瑟姆, 肯尼斯·N.韦克斯利.绩效考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董克用, 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02) .

[3]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03) .

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语言的差异 篇8

关键词:中西方 绘画 色彩语言 差异

在人类语言中,色彩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语和英语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重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色彩的崇尚和禁忌。

在绘画中色彩表现中中国人是线性思维,而西方人是三维的空间思维,这也造成了两个东西方世界的绘画艺术各自的特点。东方的绘画表现更抽象一点是用线来表现主观的感受,而西方则极力的模仿现实。这也决定了油画和中国的国画色彩的差别,西方的油画色彩是依附在三维空间的,中国的国画色彩更主观,有东方独特的审美观,而并非只是临摹现实世界,色彩代表了中西方画家个人的审美趣味。

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表现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色彩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色彩。区别与古典画风色彩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弘扬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色彩的功用形。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色彩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方绘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色彩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色彩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

在中国,中国画崇尚文、意、趣,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出来的。在这里,笔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對具体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说,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却有着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蓝色和红色能引起冷暖的视觉感受一样,在宣纸上粗糙的干笔能引起树干及老人似的苍老的视觉感受;水分饱满、行笔流畅的笔迹能引起春天般滋润的视觉感受;徐缓的用笔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联想;流利灵活用笔能引起洒脱欢畅的联想;快速而多变的用笔引起蛇龙飞舞的联想。实际上何止这许多,临池泼墨,变化万千,风雪晴雨,因人而异。中国笔墨这种形式因素,是画家的独特风格在艺术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现。通过构思构图,合理运用笔墨虚实,水韵,墨色和运笔而产生的肌理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虚实处理,仍然是当代画家构成新的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要素。虚实的表现,就是画者灵气的表现,是对画理的悟性。中国画家历来认为画必须有笔墨,无笔墨就不能与画。并且笔墨技巧还要与表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作品。这种代代沿袭的艺术法则即所谓传统,已成为中国所独有的绘画色彩语言。

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方式,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存在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偏执和偏见、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中国绘画尚意,而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观照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中西艺术家们总是在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进行着转型,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而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完善和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色彩语言成为艺术家们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绘画形象与象征符号的关系等问题。现代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不仅在多层次上探讨了艺术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创造了人类的视觉形象色彩语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观察世界的审美方式。

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只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

中西艺术家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范围、不同的表现工具、不同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人类的艺术追求,那人类的绘画艺术必将是灿烂辉煌的。

参考文献:

[1]周颖.浅析中西方绘画色彩观念的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

[2]宇克伟.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J].艺术研究,2009.07.

东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论文 篇9

摘要:本文基于涉外礼仪课堂的学习,针对中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差异的宴请礼仪,试图总结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一些要求与差异,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

关键词:餐桌礼仪 中西方 差异

引言: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以防止失礼于人。本文按照进餐的顺序,分别指出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的礼仪。

正文

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第一,从邀请的提前与赴宴的守时中看差异。

一般,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邀请别人吃饭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预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请客要提前几天以上,这是表达一种对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请也要提前通知,像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另外,如果宴会时间是7点,你最好是6点55就要到。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这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从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礼仪的差异。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关于中国人的宴席座次礼仪,守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不学礼,无以立”,礼的核心是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中国民众已经习惯和风俗化了的社会性行为准则、道德尺度与各种礼节。

我国传统作法是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并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国际通行作法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他们会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左手的位置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为上;夫妇不应相邻,男女依次相邻,主人和主方陪客应与客人依次相邻;译员可以坐在主宾的右侧。有些大型场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宾背后,另外安排用餐;

尽管在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座位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场合排列座次时,一般均应遵守国际惯例。

第三,从餐具的摆放中看差异。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盘子等。它的摆放就相对比较简单。餐具的摆放是这样的:大盘是离身体最近的,正对领带;餐布一角压在大盘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盘叠在大盘之上;大盘左侧放手巾;左前侧放小碗,小瓷汤勺放在碗内;右前侧放置酒杯;右侧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顺序是有外向内的,所以,他的摆放也是有外向内的。它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 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

这样看来,西餐中的餐具摆放是很有讲究的,所以我们用餐的时候绝对不能失礼。要严格按照餐具的摆放进行用餐。

第四,从进餐时的礼节看差异。

一般中国人吃饭也很有讲究。

首先在进餐时,要先请客人,若站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其次,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另外,如果你口里在嚼着东西,切记,不要说话,以免喷出饭粒,造成尴尬。

相反,西方人,一般是每个人一个盘子,就不存在夹菜的问题,但是他们一般不喜欢,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所以吃东西时尽量的不说话的,只有在吃甜点的时候,可以聊一些,轻松地话题。

只是,一般西餐的餐具很复杂,如果弄错了餐具也是件很丢人的事情。一般的餐具使用是这样的:菜盘两边如摆放了几副刀叉,应先用最外边的。第一道菜吃完,侍者会将菜盘 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如果有几把不同大小的刀叉匙,则用途不同。

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

这里,总结一点小经验,如果你不是很懂的西餐的礼仪,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别人做一步,你跟着学,看着别人怎么做,这样至少不会出差错。

基本上你学会了这些,一般用餐都不会太失礼。

结论:礼仪虽有差异,但是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我们学好这些用餐的礼仪规则,才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如鱼得水。

参考资料:

张文娟《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陈君 《宴会上的餐桌礼仪》

傅雷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看法怎样 篇10

从傅雷的家书来看,傅雷对西方文化的缺陷进行了严格的批判,比如说西方的经典基督教,在作者看来是病态的。作者由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引出对西方主流思想的思考,很明显,作者更倾向于赞同东方的平静、自由和易于满足,这从作者欣赏舒伯特的音乐,并将之与我国古代文学对比可看出的。将西方的愤慨与反抗和对于生命的种种不满持与隐晦的反对态度。从作者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受东方的主流思想影响较深,本身更欣赏东方特有的从容的人生态度,对于生命中的种种机遇报以感激;相反的,对于西方人的不满与极端主义并不理解亦不看好。

对于作者对东方的人生态度中亲切,洒脱,随性,高蹈,遗世独立等的态度是我所赞同的。因为在我看来,人生应该平和一点,不要太激愤会更能获得幸福。当然,这并不是说自满或者没有追求。

可是,对于作者对基督教过多的否定以及对佛教的过多肯定是我所不认同的。作者是拿基督教的缺陷与佛教的优点比,当然会有很多的弊端。事物应该一分为二看,基督教流传于世至今,当然也 会有其流传的价值与意义。基督教确实对西方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他们现在的激愤与不满的态度。而佛教倡导人平和淡定,也让我们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性格特点,虽然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却也都有自己的成就,不能如此就说西方的思想不够东方好。作者只是站在中国人的视角看问题,因而不够客观。

以现在的眼光看,傅雷的思想有什么时代局限?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11

例如:

A:Please buy two packs of cigarettes for me while you are at the store 。

B:I’m not going any store 。I’m going to see Aunt Mary ,but I will get them for you at the gas station 。

Q:Where will the woman stop on her way ?

A) At a cigarette store .B) At a bus station. C) At a gas station . D) At Aunt Mary’s.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知识,不知道国外的 gas station 不仅出售汽油,也出售香烟等日用品这一悄况,因而直接把C这一正确答案除掉的学生不在少数。

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在词汇上也可以反映出来。学生由于对英语词汇缺乏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听的过程中又无法对—些单词做出合理的推测,因此就体会不了语言信息以外的含义。例如,学生会将“There are still some dry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在美国尚有几州禁洒。)”误解为“在美国还有几个州十分干旱”,将“she prefers dry bread.(她喜欢无奶油的面包。)”误解为“她喜欢干面包”,将“b1ackbird(画眉乌)误解为“乌鸦”,将“soldier’s heart明(军人病)”误解为“铁石心肠”等。

由此可见,不了解小西文化问的差异,只把单词的意思生搬硬套,是无法真正掌握英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的。我们在教学中除了要强调听、说、读、写四要素外,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也是责无旁贷的。

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一些英美本土文化信息。我们知道,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主要来自两种途径,即宣接途径和间接连校。直接途径当然足说要到异域文化中去牛恬、去体验,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来获取文化信息。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显然不对能,所以在此不再赘述。而间接的方法则很多,这些渠道仪招课堂学习、课外阅读、收听英美广格、观看一些英文图像资料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应该花精力去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阅读一些介绍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书籍,特别是要借助于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语古听说训练,直接在英语学习中给学生导入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观看一些英文原版电影录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扁文化差异敏感性的手段,因为大多数英文原版电影录像都是由英语国家本族人所演绎的,这些音像资料具省浓厚的英语文化气息。通过这种途径,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些地道的英语,还能了解到许多风土人情以及一些特定情景下的言语表述行为。对英语学习者而言,特别是对那些在相对缺少英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的

人而言,最大的憾事之一就是他们从课本里学来的英文知识住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用实际脱节,甚至产生笑话。由于受书面语以及正统的学究昧十足的表达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及英语语言工作者都显得过于拘泥于语法形式而不够灵活自如,在交谈中让对方感到很不自在。看过录像《廊桥遗梦》的学生都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片中的英语对话表述简洁明快,大方得体。有一段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背景是在一个温柔的夜晚,两位:主人公在慢步交谈,都有些疲惫有些干渴了。这时男主人公很自然地问道:“A cup of drink ?(喝杯什么吧?)”而女主人公也很自然地回答;“Sure(很好。)”由此可见.在这种特定情景下的对话就是如此地自然得体,试想如果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对话情节,仅凭我们从课本中获得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作出怎样的表述呢?我们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想要如何答重对方,应选用英语中哪种最能表达敬意的句型,在是用“Would you like ”还是用“Shall we…”句型上左右不定。这便是课本知识与实际知识运用相脱节的一个例子。可见,观看英文录像不仅可以扩大词汇,增强听说能力,而且还能从中学到很多文化知识。

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打持久战”的英语学习态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传授的知识要由学生加以理解、吸收,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来实现。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具体教学对象的学习实际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池。教无定法,责在得植。所渭贵在得法,指的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总之,英语教学要把讲解语言知识和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背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Alpteken,C.1993.Target-languange cultere in EFL materials . ELT Journal ,136-143.

[2]Babk,J,A,1993.The canon debate,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er,22(5).

上一篇:谈话预告下一篇:法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