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2024-09-18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共12篇)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1

摘要:园林建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 犹如一部凝固的史诗沉浸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园林建筑特别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 进而反映出各国人民的丰富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本文着重对东西方传统的园林建筑哲学观及其引导的东西方园林艺术进行了探讨, 意在通过对东西方园林不同特征的比较, 揭示出东西方园林建筑的不同文化特征。

关键词: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差异

1 东西方园林的首要区别在于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法国人在16世纪曾效仿意大利园林, 到了17世纪,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方园林注重主从关系, 强调中轴和秩序, 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 南边有湖, 湖边有绣花式花坛, 中间部分有水池, 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 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 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 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 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 前面设林荫道, 后面是园, 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 但是总的来说, 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 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 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在江南其它地方和北方地区, 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园林, 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就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园林。

2 东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形式

东方园林艺术是文人、画家、园丁、工匠们创造自然园林和自然利益的一种追求, 这也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东方园林大多由不规则平面的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组成, 建筑装饰和设计则以创建文化品味的不同类型为主要形式, 通过植物景观布局, 道路的回环曲折, 达到自然环境、审美情趣和美丽和谐理想境界的完美结合。

然而, 西方的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在创建经典的法国宫廷园林时, 都遵循了几何形状的美学创建规则, 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 追求一种纯粹的、人工雕琢的艺术美。园林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 有明确的线性对称关系, 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的布局轴顺序等, 往往是起点高容量大的建筑物严格对称。建筑物控制着轴线, 轴线控制着园林, 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园林, 园林从属于建筑。

3 东西方园林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在园林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 传统中国建筑的园林工程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则以石头为主。在布局上, 多数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平面组的布局, 西方古典建筑则强调挺拔, 突出个体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突出文化主题, 即促进中西部文化融合的。西方园林建筑的主题则突显神的崇高, 表现对神的崇拜。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调;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 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东方传统的园林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系统为主,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木框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 还可以组成三角形, 正方形, 五角形, 六角形, 八角形, 圆形, 扇形等其他特殊平面建筑, 甚至可以构成多层建筑的城堡和塔楼。城墙是园林结构非承重构件, 主要起到分散的作用, 由于木材和结构的限制, 形状和内部空间相对简单。各种用途的房间布局, 始终分解成一个单一的积木数量。每一个单体建筑, 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并有一定的“地位”, 以及与其兼容的“身份”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4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别还可以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取向不同

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常常把布局放在追求城市与宫殿、庙宇、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完美统一上, 它不像西方非常流行的对称只是追求在园林本身上。中国园林建筑脱胎于传统园林建筑, 形式灵活、位置多样, 根据使用的需要, 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用于走廊, 墙壁等构成庭院组, 建筑空间变化曲折, 丰富多彩。在建筑风格的处理方面, 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倡导儒家所提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传统的园林建筑, 大多分散, 体积小, 集中处理量大, 中国的园林建筑非常适合园林布局和景观, 通常以景观为基础进行建设, 遵循根据需要适时补充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 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 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 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 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 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 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 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 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健.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安徽建筑, 2002 (6)

[2]方丰太.论中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的比较[J].福建建材, 2008 (7)

[3]乔立.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J].价值工程, 2010 (8)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2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 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

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 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 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 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 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 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 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 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 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 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 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 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 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 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 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 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 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 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 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 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

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 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 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 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 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 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 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 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 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 “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 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 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 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 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 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 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 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 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 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 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 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 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 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 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 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 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

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 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 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 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 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 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 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 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 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 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 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 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 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 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

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志Writer Magazine 2010 No.4艺术空间 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 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 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

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 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 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 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 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 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 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 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 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 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 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 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 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 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 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 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 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 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 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 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 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 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 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 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 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 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 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 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 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 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 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 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 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 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 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 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 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 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 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 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 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 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 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 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四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 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 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 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 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 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 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 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 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体育中的东西方差异 篇3

从表面上看,东方和西方都有着相似的体育活动,然而细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在西方人看来,体育不单是为了强身健体、为国争光,更是对感性能力的开掘,是肉体的“沉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绝壁、潜入海底,他们举办异常危险的汽车大赛,他们热衷于有害无益的“赛吃活动”……这一切在我们东方人看来多少有点可笑,甚至讥为“吃饱了撑的”。西方人却进行得一本正经,甚至严肃得像是一种宗教。

事实上,公元前8世纪开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以祭神为主的盛会。男人们赤身在竞技场上比拼,摘得桂冠的人被奉为神的儿子,享有无上荣耀。直到今天,奥运会的宗教意味还可以从其点燃并传递“圣火”这一仪式中体现出来。

酒神崇拜——西方体育的源头

西方人对体育的热情,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在意大利,仅是球一项运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高于钢铁生产业。为什么西方人如此热衷于体育呢?这里面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从古代的“狄俄尼索斯崇拜”说起。

在古希腊神话中,狄俄尼索斯是酒神、植物之神、欢乐之神。他教会了人类种植葡萄以及酿葡萄酒,在祭祀他的典礼上,饮酒狂欢成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持续五天的大酒神节每年春天在雅典举行,是古希腊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此期间,人们通宵达旦地—边跳舞一边狂叫,活动的高潮不仅会出现裸体游行等行为,而且还有生吃鹿、牛等供品的残忍举止。如果有人前来阻止,他的命运将和鹿、牛一样悲惨。

古希腊号称文明的家园,怎么会出现如此野蛮的行为呢?其实,文明和异化是一对孪生兄妹。原始的人们本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他们的精力和欲望随时都能够像山泉一样尽情地流淌。进入文明社会后,人们努力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然而结果事与愿违:社会越文明,人的自然本性就丧失得越多;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权利和保障越多,那么他受到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也就越多。这种现象,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异化。在文明社会里,人们不得不用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压抑自己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酒神崇拜能在平民中广泛流传,便不难理解了——人们借助于这样的仪式,使那些压抑已久的欲望和冲动得以宣泄,以恢复身心平衡。

酒神崇拜有其合理性,更有其破坏性。民众们那些粗野的、狂放的、毫无节制的反文明行为,不能不引起社会统治者的担忧。公元前186年,罗马元老院立法禁止了四处蔓延的酒神崇拜活动。种椭圆式建筑——西方体育的演变

我在欧洲旅行的时候,曾被三种椭圆式建筑所吸引。第一种椭圆式建筑,是在意大利的罗马看到的“竞技场”,它有着用石块累积起来的多层看台,供观赏竞技比赛的贵族们享用。看过电影《角斗士》的人应该知道,这是济罗马时代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斗的场所。角斗士们大都是从奴隶、罪犯、战俘中挑选出来的,角斗中的胜者被赠予棕榈枝,而失败者则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可以想象,在占罗马时代,当四处蔓延的酒神崇拜仪式像野火一样被官方扑灭之后,人们压抑在心底的精力和欲望急需找到一种替代的方式释放出来。于是,角斗便成为一种容易被接受的选择。由于这项活动保留了酒神崇拜中的暴力和血腥,可以让人们的感性欲望尽情宣泄;又由于这项活动只在椭圆式建筑中举行,不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因而获得了民众和统治阶级的广泛认同。

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使人们渐渐放弃了这种野蛮的比赛形式。公元325年,角斗士制度被明令禁止,第二种椭圆式建筑出现了——这便是我们在两班牙的马德里看到的“斗牛场”。从外观来看,斗牛场与竞技场极为相像;从表演内容来看,斗牛表演只保留了竞技场上人与动物的角斗场面,并将凶猛的野兽替换为公牛。勇敢的斗牛士主动挑逗愤怒的公牛,将利剑一柄柄地刺在公牛的背上。顺便说一句,被杀的公牛会被卖掉,人们争相购买并吃掉这些牛肉,就像当年参加游行队伍的人吃掉供品那样,陷入到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之中。

然而,斗牛表演虽然比角斗表演更符合“人道”,却不符合“兽道”。现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已取缔了这项运动,日益兴盛的是第三种椭圆式建筑——足球场。相传,古希腊就有以脚踢球的游戏,但当时没有严格的规则,在比赛中常常出现疯狂的暴力行为,因而遭到了罗马皇帝的取缔。公元10世纪以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先后恢复了足球比赛。1863年,英国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国足球协会,统一了比赛规则,现代足球正式诞生。在我看来,足球这项古老的运动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并获得“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足球是一种最具有生命勃发力、最具有狄俄尼索斯色彩的运动。球员虽然需要高超的技巧,但在竭尽全力、临门一脚的瞬间,他已进入一种癫狂的状态。与此同时,球迷们也陷入了酒神式的狂欢……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在电视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真正的球迷还是要挤到人山人海的球场上“观看”比赛。

和谐高于一切——中国体育传统

如果说,西方体育事业的发达与酒神式的肉体沉醉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么中国体育事业的薄弱则和老庄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知道,道家也主张摆脱文明的束缚,恢复原始的人性,然而它所提倡的人性是“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为主业”(《庄子·大宗师》)。老子宣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六十七章》)这种拒绝冒险、回避竞争的态度,显然与两方那种竞技性很强的体育精神是相互排斥的。

不可否认,老庄思想中有许多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内容,它们对于气功和武术等中国式健身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强身健体之术与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是两回事。从积极的方面看,它不以竞争为目的,不去追求超乎常态的体能和叹为观止的对抗,因而不会导致身体机能的片面发展,也不会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和伤害。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既不构成人对自然的挑战,也不构成人与人的抗衡,因而既弱化了竞争的机制,也弱化了冒险的热情。

翻开我们民族的辞典,到处可以看到知足常乐、不耻人后、吃亏是福、逆来顺受等格言。这种蔑视竞争的文化氛围,不仅使民族体育事业难以腾飞,而且给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惰性,使我们缺乏西方民族那种将自我放在自然的对立面上、以人的血肉之躯与整个世界相抗衡的勇气,而沉浸在所谓“宁静以致远”、“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之中。

但并不是说,中国人就没有自己的体育精神了。中国人相信“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因而把和谐看得高于一切。比如,武术包含了健身和格斗的实用日的,然而它“以武会友”的宗旨,与西方人的拳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最能体现道家思想的体育项目大概要算围棋了,虽然它隐含着激烈的较量,却又是充满理解的“手谈”。棋盘上的对手很可能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

在21世纪的今天,东西方的体育观念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中国人倡导“拼搏精神”,西方人谈论“平常心”……诚如奥林匹克宪章所指出的那样,“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在这里,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已经水乳交融、不分彼此了。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篇4

一、建筑选址的审美差异

宗教建筑的地址选择, 承载着一定的宗教文化, 表达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东西方的宗教选址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

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一般都在山林之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他们信奉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注重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把道观和寺庙建在山林之中, 让建筑融入自然, 与世隔绝, 羽化升仙。

西方的宗教建筑大多都选在城市中。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人本主义, 即“人神合一”的哲学观, 认为神就在自己的身边, 人们可以在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玩耍嬉戏, 宗教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堂一般会建成城市中最高的建筑, 高耸入云的尖顶象征着人们的思想可以和上帝交流, 也是人们死后通往天堂的道路。

二、材料选择的审美差异

建筑的基本因素是材料。中国古建筑不论是皇家宫殿还是寻常百姓居所, 基本上都是土木建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木建筑发展很快, 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最快的时期。东方的宗教建筑自然也深受影响, 都以木构架为主。

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石头的冰冷粗狂也体现了西方人的性格, 教堂选用石材建造也是宗教的需要。主教和牧师经常带领教徒在教堂唱诗歌, 由于石头吸音比较差, 就能够让声音在教堂内混音比较久, 使得诗歌声响亮清脆, 具有感染力, 犹如天籁之音。

三、建筑色彩的审美差异

中国的寺庙建筑红墙黄瓦, 在青山绿水间, 显得分外艳丽寺庙之所以要选用这些颜色是受中国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黄与红色都是中国古代封建权力的象征, 只有皇宫贵族高才可用黄色, 一般的民居只可以用青砖灰瓦。神在人们的心中是高的, 和上帝一样是不可逾越的, 所以在建筑用色上与皇帝的宫接近。

西方的宗教建筑以灰色为主, 这与选材是密不可分得, 灰是材料的原色调。但是建筑的玻璃一般都是用彩色的玻璃, 当通过玻璃照射进教堂, 就产生了神秘的色彩, 让人们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四、布局方面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都遵循着礼制观念, 并且以封建政权为核心。强调社会、家族、家庭的整体次序和利益, 限制个人的自由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上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一般都是由几个单体建筑加上一些走廊、围墙围绕成庭院而组成。庭院一般都是采用对称的方式, 沿着轴线进行设计, 重要的建筑都放在中轴线上。宗教建筑也是如此, 不强调个体建筑的特色, 而是用次序理性的组合建筑群体, 一般是通过中轴线对称布局, 主体建筑放在中间来凸显其主体地位。

西方宗教建筑通常在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进行发展布局, 除了供人们祷告之外, 教堂前面的广场还能集散人流、供人们休息、组织活动。西方宗教建筑喜欢强调和突出单体建筑的个性特征。用建筑和自然的对立来凸显人的智慧和力量, 以及神的伟大。辅助性的建筑很少, 即使有也与主体建筑相差甚远。可以说西方宗教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

五、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 长期的君主专制, 将皇权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君权和封建家长的地位几千年不可动摇, 人有尊卑贵贱, 三六九等不可逾越。这种思想使得建筑在布局和层次上也等级分明, 寺庙建筑也不例外。

中国自古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这种思想在道教体现的尤为突出, 甚至到了当今社会, 人们在观赏建筑和园林, 仍然以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为审美的标准。中国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固步自封, 喜欢归隐山林、四合院, 不与世人来往, 宗教建筑也深受影响。人们对天子和神的敬畏, 使得寺庙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西方古代是一个泛神论社会, 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信仰。人们用最好的材料和技术建造教堂, 表达对神的虔诚。教会成为社会的中心, 使得西方的文明和艺术深受宗教的影响。

综上所述, 中国的寺庙和西方的教堂在审美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选址上、材料上、色彩上以及布局上审美的眼光是不同的, 这些审美差异的产生与人们所在的环境、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审美观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特色, 中国的寺庙建筑注重精神和意境, 西方宗教建筑则注重物质和外观。不论是何种特色, 都是建筑美的体现, 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曾坚, 蔡良娃.建筑美学[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余东长.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3]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J].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4]王世仁.理性和浪漫的交织[J].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5

杨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广州,511370)

摘要: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园林体系,中西方的造园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并指出差异背后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因。最后针对广州市园林的特点,简要阐述了其园林构建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关键词:中西园林;文化;建筑;差异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garden styl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e Abstract: As the symbol of high-ranking civilization, 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garden style between Chinese and occident.In order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shoul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carefully so to realize ourselves and realize the world.Then we can inherit or refer to or develop or innovate on the basis of ourselves character.Key words: Chinese and occident garden civilization;architecture;difference

一、从我国园林的建设现状看待文化理解的必要性

从题目来看,拿“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似乎并不合适。但在1954年维也纳召开的第四届国际风景建筑师联合会(IFLA)上将世界造园系统最终归纳概括为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和以法国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规则式园林两大体系。因此,拿我国的园林出来与西方的进行比较就有其可行之处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城市环境也因此大为改观。然而,过快的发展步伐导致了过短的建设周期以及理论的相对滞后,从而又导致了盲目西化和城市特色的缺失。笔者认为:园林建设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并且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存在。如果不加思考的盲目建设,其结果将是发展得越快越不利于城市环境的优化。实际上,一定文化对于外界的影响力的大小并不简单地取决于文化自身的价值与合理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文化当下所持有的军事、经济和交通的力与势有关。因此,在建筑上我们不必因为西方经济的强大和其建筑理论的扑天盖地而过于崇拜,一味的求新、求大、求“洋气”。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仔细的分析,冷静的选择。

之所以比较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并不是为了一定要比较出一个高下优劣,或者是显示我们的优越性。其目的乃是更好的认清我们自己。建筑好比衣服,适合此处的不一定适合彼处。如同穿衣服之前要先照镜子一样,修园子之前要先了解我们的地理、文化与别处的地理、文化的差异。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形式。

二、中西方造园艺术的主要差异

经过仔细的比较,笔者认为:中西方造园艺术在文化上的的差异及其根源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中国崇“文”,西方崇“理”。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中国先人很早受到自然的恩惠与陶冶,具有博大高雅的情怀。中国的“士”之一流品,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士大夫高雅文化是园林文化的主体[1]。因此,作者简介:杨盛,硕士,女,1980年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国家中级注册景观设计师,任职于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艺术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园林最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在造园的过程中往往将主人的感情,理想,追求都融汇其中。园林的构建不以客观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景观环境为目的,而是为了传情表意,达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笔者曾经游览很多古代名园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初次游览的时候,往往并不记得园林内的具体景观。却有一种情结萦绕心头,被这种情怀所感动着,久久的挥之不去。比如耦园的夫妻和瑟,岳阳楼的天地正气。这便是中国园林意境的表现。

而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由于其自然环境的恶劣,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计算与丈量必不可少,理性思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其园林建设之中使用规则的形状当然会为其工作带来更大的好处。进而在西方园林建造方面其主要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比例说”,并由此推广出对称、和谐、规则等形式美的原则。建筑师们十分注意审美现象的数学基础,力图找出最美效果的经验性规范。从而,西方园林常以建筑为中心,十分注意建筑或者各个园林元素本身的表现,较少的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并采取规则式构图,就是树木,石头也常常使用雕刻的手法修饰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或者是具象的人工形。并且园林的总体布局让游客能清楚的感受到其大,其直,其整齐。与中国园林的建造尽量的使用自然形,在组景时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追求自然而然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由于中国园林的文人特质,而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的基本修养,中国园林的整体设计也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西方一般借助的是符号差异不大的艺术门类加以综合,即主要借助雕塑、工艺等造型艺术来丰富和充实园林,这与中国园林除造园元素以外,也将诗文、词曲、书画、金石、戏曲等艺术门类通通摄入其中是大相径庭的。中国园林是综合美,给人以全方位的艺术感受,更加深化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意蕴。

(二)中国园林讲究自然与人的融合,而西方园林体现人类和自然的分立。

中国秀美的江山,培养了早熟的山水审美意识,自然风景成为园林胎生的土壤,也成为园林模山范水的无上蓝本。中国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依山取势,就水挖池,巧于因借,讲究取法于自然之趣,最后的结果则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中国园林与自然相亲,借托山水,我们可以移情,借托山水,我们可以移意,苏州拙政园中梧竹幽居亭有一幅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种借风借月是一种移情;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种乐山乐水,因为水象征智慧,山象征仁德。这便是一种移意。中国园林在精神上要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与宇宙的精神相通,与神灵相通,与道相通。在中国人看来,人之所以从自然找到知音,是因为人与自然的本质属于一个整体,这就是道2。因此,中国的文化处处体现在一个“和”字,中国的造园艺术处处体现了自然与人的融合,这就是中国园林的最高精神“天人合一”

相形之下,西方传统庭园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那里雨水稀少,没有大片的森林,也没有秀美的山川,这里的人有很强烈的“绿洲情结”,庭园由菜园和果园发展而来。这本就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2]。设计本身就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改造。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始终是人类中心主义。西方经历了神学统治占主导和理性统治占主导的不同时期,在神学统治中,人类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主宰着自然的一切。后来人们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精神反抗宗教神学的压迫,通过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将上帝从神圣的统治宝座上赶了下来,恢复理性的尊严和自由的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向征服、操纵和改造。纵观西方环境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经历了从古代人类中心论,到神学人类中心论到现在的现代人类中心论,这样一个过程。人类总是处于中心位置,而自然总是站在人类的对面,如表-1所示。

表-1 西方人类中心论的发展历程

由表-1可以看出,西方遵循的是人和自然对立的二元论,强调人类的中心作用。

其实我国的自然论和西方的对立论是各有优势的,中国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但是,随着各国科技的发展,在自然当中留下越来越多的人工的痕迹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自我发展显然与之存在某种程度的矛盾。落后就要挨打,这也是我们经历百年的屈辱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而西方的对立论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以及自我觉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促使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但是也容易使人类陷入贪婪,杀戮,盲目,混乱的境地。西方世界自古以来就比中国动荡得多。并直接导致了现代的环境危机。如何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们有待思索的问题。

(三)中国的内向与西方的外向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有很发达的农耕文化,人民安土重迁,自给自足。加之中国与其他的文明中心相隔遥远,且有重重阻隔。使得中华先人长期以来独立发展,聪明勤劳,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也滋生了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中心意识。虽然中华大地四限以外自秦汉以来已有所了解,但是,中华民族基本上仍表现为,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的多民族内向凝聚。

中国园林的内向性反映于其目的上的家庭本位,中国园林多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都是服务于“家庭”的园林,造园本身就是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和睦,为了增加家庭成员的修养和归宿感。从客观上,中国园林的建造增加了家庭成员深处其中的满足感和安逸感。

反映在造园艺术中,则体现为其恒定的自然式园林的景观模式、闭合式的壶天模式、面水背山的风水佳穴模式及四面围合的须弥山模式。总之,反映了中华文化内向特色的封闭内向和多功能的特色形象体现在园林设计及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3]。

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导致了其恋旧,守旧的情节。然而,正是由于其内向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虽然也多次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和侵扰,但它始终保持着其文化的统一性和包容性,而没有被外来文化所改变[4]。

西方则与此不同,西方的骑士阶层,“政教合一”的体制,使欧洲中世纪成为贵族庄园经济为基础的小国寡民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战争频繁;不同的文化相互替代。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式、风格迥然不同,古希腊的“柱廊园林”、古罗马的“山庄园林”、中世纪的“教会园林”或“城堡园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等,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呈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融合变异[5]。

三、对现存广州园林的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各自有对当地景观文化特点的适应性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和巩固的。因此谈到现代园林的建设不得不从其大的宏观条件分析入手,继承前面的经验同时融合新的时代特征才是稳妥和快捷的。这几年广州市的园林绿化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公园达 191个,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4m/人,绿化覆盖率达 34.4%[6]。成绩是可喜的,但思路还可待进一步理顺,笔者认为从历史及现实条件入手,可沿着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去思考:

(一)园林景观与文化传统及地区特色相结合广州是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江南园林以文人骚客、北方以政客官僚为主的情况,岭南造园主要由商人主导。商业文化对造园的渗透无处不在,突出的表现在空间实用性、宅园一体等。早在清代,就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引发园林与茶(酒)楼的融合,形成了新的城市

3公共空间。成为茶(酒)楼附设的园林相较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与附庸风雅的文人园,更贴近市民群众的生活,使园林成了城市消费的一部分。表现出强烈的世俗趣味。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这一特色仍然存在,如何对岭南文化的特色加以分辨、取舍和引导,现代商业环境与园林造景是不是也可以很好的结合以及能否让民众也能有效的参与到园林决策和建设上来,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园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除文字,图像之外的活的文化信息。处理好了,对外地人会留下鲜明的印象,对本地人则有很好的感召。

(二)城郊村的不同方向

广州由于其历史性,有很多已经形成特色的园林。如鲜花斗艳的“云台花园”、以休闲为主的“ 流花湖公园”、白云山风景区,纪念性公园“黄花岗公园”等。在广州市公共绿化与市民居住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首先应重视对这些现有园林的完善和维护,深化其特色并将之与周围的居民生活相融合。在此前提下,新发展的园林应与已有绿化景观相联系,并可适当与科普、展示、娱乐等其它实用功能相结合。同时,重视其街道,小区,商业空地等组成部分的景观建设。响应有些学者提出了“大园林、小景观”的思想。而于城郊和乡村,则应重视对原生态的普查,修理和保护。使自然特色及地域特色深入人心。在此过程中园林、林业、农业、城建、文化、交通、旅游、环保等部门应齐心协力,为一个共同目标,彼此支持,各尽其责

(三)重视对当地气候与当地植物的研究

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20~22℃,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1600mm以上,有数千种植物种类可供选择,有些还颇具地域特色。但事实上,能较方便取用的树种和观赏植物的应用种类都并不是很多。因此应加强对本地植物的研究。

总之,继承我国优秀的造园理论,开创岭南园林的新局面,是园林工作者的职责。

四、结论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还有很多细节的方面,比如西方的建筑原则和中国的绘画原则,对水景的处理方面中国园林以“泄”见长,西方园林则以“喷”取胜等等,本文仅从文化的角度入手作一个简要的叙述。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载体,是我国古代文化心理自然流露的产物,比起西方的园林,更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心理与精神信息。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我们应该审慎的对待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取舍、借鉴和创新,以便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祖国的再次辉煌起到应有的推助作用。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文化,无愧于我们的土地,无愧于我们的血性。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米歇尔.柯南, 陈望衡译.城市与园林——园林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贡献[M].武汉: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6.[3] 陈植.园冶注释[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4] 王鲁民.“着魅”与“祛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与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叙述.ABBS建

筑论坛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6

司马南:“责任本位”与“权利本位”是中国政治模式与西方政治模式最根本的重要差别。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差别不是共产党人一意孤行的结果,而是历史的产物。王绍光先生曾经指出:因反封建的需要,中古以后的西方发展出“权利本位”思想,而中国并无反封建的任务,古老的“责任本位”思想延续至今。因此,“责任本位”和“权利本位”两个概念凝聚了中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差异。

“权利本位”更多地强调“我的地盘我做主”——周杰伦的广告词——动物领地意识更明显一些,撒完尿的地方有我的气味,他者勿入。类似端着盘子公地挑食,再躲到一边慢慢进食的西式自助餐。这叫分餐制。权利本位的一个特点就是“分”。有人说这是先进的、文明的,我不以为然。

还是更习惯涮羊肉的方式,热闹有气氛,亲密无间。

“责任本位”强调个人或集体处于特定角色时,对其他人、他体所承担的责任,倾向于将人之定位建立在“关系”之中,强调共居一体多元共和,指导思想上明确君子必须“和而不同”。责任本位的民主,价值在于,通过确立全体人民对于国家主权的所有权,明确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精英团队对全体人民的政治承诺制、政治责任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责任本位强调这个“和”字,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版印刷那个大字。同样教育孩子,“为了你好”,悬梁锥刺,为什么呢?“子不教,父之过”呀;同样进食,你客我主,我要拿出最好吃的来,还要在餐桌上推杯换盏共饮共食,不停地夹菜给你,不停地敬酒,为什么呢?卑己尊人,礼尚往来呀;至于你推销的喝可口可乐,我也可以喝,不过,我在里边放些姜丝和大枣,点着煤气罐锅里煮过十分钟——这招儿往往会把老外的鼻子气歪,可这恰恰就是文化基因不同前提下的文化融合。

中共不是为了权力,也不是为了权利,而寻求执政的,中共是为了责任而来,是责任本位,不是权利本位。如果有人一定要借用权利、名利概念来讲的话,蒋经国先生有一个回答——他年轻时曾书一老对子寄贈友人:“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年轻时的经国先生高远之志,亦为中国文化熏染之结果。天下利,就是人民利益之利,万世名,就是大同世界之名。

问:您不妨坦白地说,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与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到底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一样?应该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司马南:不是不坦白,是水平有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关系是一篇大文章。这篇文章的开篇旨要,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里。我郑重地建议各位一定要反复认真地学习宪法,尤其是宪法序言。很多国家是没有成文宪法的,有成文宪法的未必有宪法序言,有宪法序言的,一定与我们的不同。大家对中国的民主政治问题有兴趣,并且我们已经深入地讨论到这种地步,这个问题一定不能略过,不能绕过。

在宪法序言当中,我们看到,从第五个自然段起,即开始讲“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关于人民共和国建立来由的最权威最简洁的一个概述。在这个概述中,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居于核心地位、先导地位。因为这样一个地位的确立,方才有共和国建立,方才有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方才有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 篇7

建筑是人造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 它既要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 又要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 崇高自然, 与自然相融相生, 所以, 几千年来, 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构架建筑房舍宫府, 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木建筑文化。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功能比较简单, 建筑类型不多, 从建造手段看主要是石结构, 人们常把建筑看成是石头的史书。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传统建筑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造成了中外建筑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1 中西方建筑美学差异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 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 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 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型制和布局, 传统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 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开也体现了“儒家”的尚大精神, 进而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还是皇家园林以至居民的组群建筑莫不如此。从群体到个体, 从整体到局部, 都十分关注尺度、体量的合理搭配, 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 营造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 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西方古典建筑, 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罗马的凯旋门、印度的泰姬陵, 还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吉拉尔达塔、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钟塔, 则更注重于单体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上的巨硕突兀。它们往往以超人的尺度, 极力渲染那种对于宗教的迷狂和敬畏之感。

2 中西建筑美学差异缘由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 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 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中西名族不同的价值观, 在建筑上就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 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 中国文化重融合, 同时, 中国的名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 较重视科学与宗教, 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 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 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 互不连续, 互相分立, 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 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 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 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 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 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生活很有规律, 劳作相当有序, 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 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 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 中国传统 (古典) 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 西方传统 (古典) 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 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 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 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 且生活方式不稳定, 时常要与自然抗争, 与外敌斗争, 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 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 雨热同季, 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 灌溉便利, 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 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 遂产生“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 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 土地贫瘠, 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 (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 , 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 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 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3 小结

在建筑研究中应该运用整体思维, 进行纵横的比较分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 在本体认识的差异上,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 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 主客观分离, 相反而不相成;对待自然也有着不同的态度, 西方的叫作机械的自然主义, 中国的叫作有机的自然主义。

在21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 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 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 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 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 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 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 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8

关键词:园林,自然空间,构成,差异

园林是作为人类再现自然的一种理想而产生、发展并存在的,也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一种人文化的纽带。世界各国都有造园的活动,并且由于各自的文化、地域差异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造园手法和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就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式造园手法和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式构园手法,前者强调几何平衡,强调制约与人工,后者强调自然,并佐以人工使自然与人工相融合,而高于自然。如果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中西园林的空间构成有明显的符号性差异,中式园林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符号,西式园林则是一种科学式、理想式的符号。

1 和谐

一个民族的人文观取决于民族固有的文化特性,即民族深层哲学理念对社会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在艺术上,中国古典园林中,“道”的思想便集大成的表现出来,这个“道”就是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这一点,西方哲人们也都认可。罗素曾这样理解东方的“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强调每一个人、每一只动物、每一样东西都按一种自然的方式行事。人们自身必须遵照那种方式而且鼓动别人遵照。”其实,“道法自然”的“永生”哲学理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的人文观中,因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西式园林造园艺术的人文理念是植根于西方美学思想基础上,无论是西方古典园林还是西方现代园林,都存在一种对“野生态”自然化的崇拜,而且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美的依赖就愈见明显。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外园林艺术造园手法及空间构成所反映出来的人文观在对自然的崇拜上是和谐的、相通的、融合的。

2 差异

2.1 中式园林中体现的信仰和西式园林中体现的宗教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苑囿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园林类型,而中国的皇家苑囿则体现出一个朝代人们对君主信仰的认可和随从。不同的君主由于信仰的不同而在皇家园林中渗透的人文观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的老百姓却能加以认可,即信儒的君主依儒建园,信佛的君主依佛建园,信道的君主依道建园。

西式园林中体现出的宗教意味,却是园林空间构成中一个亘古不变的元素。西方所有园林中几乎都有人对主和耶稣的崇敬,耶稣受难、耶稣救世、基督乃至圣母光辉的形象普遍地出现在西方大型园林的雕塑、壁画中,而不具有时代和朝代的明显差异。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时代,不论是哪个君主执政,他们只信奉天堂的主,表现在园林中,就只有对一种宗教的信仰。这与中国随君主更替体现不同信仰差异的现象大相径庭。

2.2 中式园林中人文的寄情与西式园林共享的理念的差异

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园林。在中国,私家园林是个性的,是自我的,是私家所有的寄情之所。与之相比,西方园林所体现出的共享和大同就与之格格不入。西方园林大多是建筑在公共广场、植物园和自然风景区的基础上,因而共享园林风光是西方人文观中“自由”理念的完美再现,无论是何人建造,最终要向世人开放,炫耀也好,娱人也罢,这种人为的自然景观受益的对象仍是社会和社会中所有的人,正如JI·B·雅琴伦所说:“创作过程中富有内容的因素保证着它的结果具有这种特征,原则上的创新(从社会角度看而非个人角度),具有社会意义,实现的完美。”

2.3 中式园林空间构成的含蓄与西式园林的开放的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美在含蓄,美在透与不透之间。这种浪漫的东方人文气息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表现在最常见的“移步换景”造园风格上。中国园林在空间构成上最忌“露”,强调一步一景,是一种微缩景观的组合。最典型的要数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抑景手法。古典造园者认为,在园林中最绝妙的是假山,是游廊,是屏门,是楼窗,要使游者看到“粉墙间隔,水院幽深,园小意无穷”的景致,体会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境。而西式园林则强调视野的开阔和舒朗,要体现景观的“大气”。空间结构不但不隔,反而要开放,而且是彻底的开放,要让满园景致尽收眼底,让目光体会出“一马平川”的舒畅感。

2.4 中式园林的美妙、宁静、均衡与西式园林科学、严谨、理智的差异

在中国的园林中亭台楼阁、假山、清泉只能作为整体的单一元素进行组合,不重叠、不反复、不夸张、不整齐。与之相反,在西方的构园理念中,几何、数学都是科学的、理智的,园林的风格也表现为强调整一、秩序,强调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西方园林空间构成的差异一直处于人文理念与自然的角逐中,反映出了各自人文观的差异。

3 对北方造园理念的思考

北方城市,尤其是包头市,在园林建设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无论是气候还是树种、花种乃至造园范围都有缺陷,因而在园林空间构成中应具备以下3种理念:

1)园林构造应当立足于“大园林、小景点”的和谐统一,强化园林构成要素的功能配置。

包头市在现有的建设规模下,城市中已难具备构筑大型园林的条件,因此应当立足于将整个城市设定为一个“大园林”,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艺术广场、植物园、游乐公园、道路景点等小景观作为构成大园林的一个个要素,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均衡理念,给每一个要素以单一的功能配置,再配上城市整体的大面积绿化,从而使人们形成一种“遍游包头,始见园林”的概念。

2)单体园林构成及风情应立足开阔、舒朗、大方。

北方的单体园林或广场设计,应当借鉴西式园林的构园手法,强调对称、整齐、开放的风格,充分增加城市的空间感和秩序感,适应北方特有的气质和民俗。

3)园林建设应力求实际,表现出四季不同的园林景观。

应当适应北方的气候特征,在单体园林中按季节特点安排景观空间构成,使园林春见萌芽、夏见盛花、秋见结果、冬见绿荫,同时,增加城市针叶林的比例,改变城市和单体园林夏季灿烂、冬来灰败的不和谐景致。

4结语

无论是中西园林,还是北方园林,在自然空间构成中,人文理念是决定园林风格的基本条件。而从实际中看,园林艺术和人文理念还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造园过程应当“应情就势”,打破旧有的人文观,体现出现代的风格。在昆明的世博会中,香港园林以特有的钢架结构代替亭台楼阁,以盘旋而上的钢梯代替古典的回廊,给人一种向上、蓬勃的生机,这便是渗透了现代人文理念的精彩一例。同时,造园还要立足内涵挖潜,适应地方风格,与地区的人文观相融合。可以说,与地区文化完全脱节的园林景观是一曲不和谐的乐章,而完全顺应旧有人文理念的园林则是一曲不舒畅的旋律,只有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使园林建设的自然空间构成最完美地再现地区的文化与进步。

参考文献

解读中西方古典园林之差异 篇9

1.1 中西园林风格特异

中国古典园林中随处可见自然元素, 山水、高差、植物、花鸟等, 其余人工建筑的存在是为了陪衬这一切, 突出最原始的自然景观。南北园林在空间形态处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北方表现出来的是大气恢弘, 南方则是给人柔美含蓄的意境, 但是两者都没有忽视“自然”的主导地位。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 周围的湖堤都是辅之而建, 苏州拙政园的亭台水榭依据山水走势而设计。

西方传统工匠为能让所建园林达到它预期被赋予的那种情感与意义, 几乎对不符合主题的建筑物和山水等自然产物都会进行人工设计改造, 最后所建园林的形式意境和寓意也是必然的。这些园艺师不会允许有打破必然的偶然性出现。法国的凡尔赛宫, 从建筑物、花草喷泉均被工匠雕刻装饰, 整齐有秩序的排列着。除了缺少些许自然迹象外, 精致的细节也是很能震撼人心的。

1.2 平面秩序———突出重点的不同

自然山水是中国园林设计建造中重点呈现出来的部分, 剩下的一切均是表现主题的辅助手段。古典园林的最终效果的呈现就是自然与人工设计的完美结合, 身临其境完全没有突兀之感。

建筑物是西方古典园林中的主体, 突出主题的中心位置与其恢弘高大的体量是重中之重。建筑物都会被安排在设计的轴线之上, 所有的辅助陪衬 (花草树木、小品、水池等) 都是围绕轴线呈放射状延伸开来, 在竖向的构图之中, 建筑物自然而然也就会成为焦点。

1.3 中西古典园林表达不同的意境美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畅游, 其中的意境往往能够影响人们的心情, 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木雕可能会触动参观者的心理进而产生共鸣。古园林的氛围早已超越了完全模仿自然的高度, 将抽象的感情与思想融入设计当中,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其景点造园的艺术手法。

西方园林一般会在形式上表达“美”, 严谨的对称法则, 完全没有瑕疵和偶然的细部, 表现出来的是理性的, 控制性极其强烈的节奏与韵律之感。

1.4 造园艺术的差异

“留白、通透、隐约”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共同特征。为了使人工建造的东西能更好地与自然融合, 宗旨就是化有为无, 削减建筑的存在感, 突出自然景观。隐约可见的朦胧使人更有欲望近距离感受未知的景色, 这也正能表明中国园林就是一幅构图完美的山水画卷。

严谨、理性是西方园林的特征。运用准确的数学与几何知识, 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推敲而定。因此也就形成了规整、主次分明的西方园林形态。

2 探索中西古典园林差异形成原因

2.1 传统历史文脉的不同

由于各个国家的最初信仰与礼教的影响, 中国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 使得园林中所有的元素几乎都是从自然中模仿提炼而来。在原有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在加上一些对其升华之后的辅助产物, 使得“自然”这个要素在造园艺术中一直被传承下来。

西方从很早以来信仰来自于神灵、上帝, 这种心理的暗示可以通过庄严、对称、整齐的建筑形式来体现;还有一方面就是, 人们在种植的时候, 往往会将一块地按照功能整齐划分, 这对西方后来园林建造也是有影响的。

2.2 城市需求的不同

园林的形态与意境于城市相比往往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 人们在相似的人工建设场景下来回穿梭, 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完全纯自然无修饰的地点, 这也正是促进中国园林更加融合自然的做法。

在西方, 人们往往倾向于独树一帜, 特点鲜明, 这些特点的形成只能靠人工手段来达成。这就是西方园林着重后期设计建造的原因。

2.3“美”的理解不同

中国园林推崇的是原始的“自然之美”, 他们认为最原始的东西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更为真切, 更为纯粹, 意在于一种“意境”的营造。西方崇尚“理性之美”, 他们认为自然的事物太过于偶然, 只有通过严谨的计算与设计, 才能弥补这种先天性的缺陷, 达到最美。

3 结束语

中西古典园林纵使在造园手法与意境营造方面差异甚大, 但各自具备的特点都值得借鉴。希望通过探究中西古典园林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顾晓菁.中西园林艺术比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10

其中,裝飾性的表皮符號是指某些依附于功能構件而存在的藝術樣式,而其差异性的審美特徵則强調以拒斥同一構型的表達方式,强調對構件體量、洞口形式以及構件裝飾的非標處理,從而在整體構圖的系統操作中,使建築形態産生富于變化與衝擊性的視覺美感。而標識構件的差异性審美特徵,則强調通過對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精神訴求,使當代建築符號以非理性、富有動態感的形式塑造,或是通過與雕刻、繪畫等其他藝術樣式的多元融合,建構其藝術形象或文化信息的個性化表達。此外,借助微觀美學的操作原理,使當代西方建築符號的肌理表現,實現由直觀而純粹的矛盾性拼貼嚮有機而整合的系統性關聯的轉變,并最終以差异性的細節處理實現對建築作品精細化的意義表達。

一、拒斥同一構型的平衡

爲了在建築形態的整體構圖中産生差异性的視覺效果,建築表皮符號首先在構件形態處理上,通過調整其自身的形狀、比例或尺寸,使門、窗等功能性表皮符號從慣常的使用屬性中脱離出來,轉而以富于變化的藝術形象使建築作品在相同符號類型的不同形式表徵中産生差异性的美學架構;其次,在保持功能構件形式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在門窗外側配以不同的窗套或洞口樣式,使建築符號以相同的圖形語言,配以不同的附件組合,實現對其形態差异性的塑造;此外,通過在門窗上方設置不同的裝飾紋樣或采用不同的材質表現,使建築符號以差异性的細部構造,實現對其非同一性審美特徵的意義表達。

在柏林北歐五國大使館(Nordic Embassies,Berlin)的設計中,建築師一方面在設有入口的兩側立面用木材包裹的處理手法,并配以4組尺寸不一的洞口組合以豐富表皮形態,另一方面又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在其洞口内部調節門窗的比例與尺寸,并在主入口前方附加雙層架構體系以凸顯其標示性,而沿街兩側立面的一體式遮陽設施則使門窗造型的視覺形象亦産生隨機且富于律動感的藝術效果(圖1)。

二、新巴洛克精神的探索

根據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創作特徵,使雕飾物、山墻等不單獨具有使用功能的標識構件强調對宗教或享樂精神、非理性或超現實思想、運動或立體化構成的表達,并通過與諸如雕刻、文學、繪畫等藝術種類的融合運用,從而實現對建築形態差异性的塑造[2]。其中,不同于傳統奢華式的裝飾法則,具有新巴洛克精神的當代裝飾符號多以單一材質配以自由形體的組合,强調對充滿世俗精神的宗教素材或享樂主義的追求;而借助非理性或超現實的設計手法,則使當代建築符號常以矛盾衝突、纏繞迂回的姿態,强調對主體意識、自由精神以及生命力量的觀照;再者,富于動感或立體化的形態表徵,不但使建築符號以自由曲綫式的動態均衡强調對自然的尊崇以及人性解放的意義解讀,而且通過將雕刻、繪畫等藝術語言轉化爲建築創作的表現素材,還可顯現出其深厚的藝術底藴。

在蘇格蘭議會大厦[3](Scottish Parliament Building)項目中,7組虚實交叉的建築體量以開放的姿態,既强調與自然景色的呼應,又刻畫出運動與民主辯論均衡性,而流綫狀的形體組合、异規化的梁柱結構、觸發板(trigger panels)式的外墻裝飾以及門窗細部的异形處理,則使其以非理性甚至是超現實式的視覺形象,描述出一幅“漂泊船衹與石化海洋”的動態勝景,而聚焦于民族歷史的墻面雕塑與文本演繹則嚮人們展示出時間積澱下人類文明的史詩聖輝(圖2)。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微觀肌理的藝術表現

伴隨高能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對傳媒審美化的回應,當代建築領域自20世紀中後期開始進入微觀美學的創作時代[4],從而使建築符號的差异性表達通過强調裝飾色彩、材質或是肌理紋樣等微觀組織的美學創造,呈現出系統精細化的層次美感。首先,,通過對色彩學的研究與運用,當代建築符號以加法混色、减法呈色[5]的操作策略,使其裝飾色彩産生融合與層次漸變的美學特徵,而通過發掘材料固有屬性的構造美感,則使當代建築符號强調對其裝飾材質横斷截面的形式表達,并以此呈現出以一種未加工式的分層效果;再次,通過對生物體微觀結構的模擬,當代建築符號以系統生成的拓撲性關聯使其肌理紋樣在自相似式的分形衍生中,形成一種微觀差异性的審美特徵。

威爾士千年中心[7](Wales Millennium Centre)項目應用取材自北威爾士的暗灰色石板,一方面根據色相飽和度的漸變映射原理,塑造具有關聯性差异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又通過仿照傳統手工式的磚塊砌築法則,强調對材質微觀肌理組織的藝術表達(圖3)。在伊甸園工程[8](Eden Project)中,爲了凸顯“生物群落”的設計主題,建築以六角形與五角形單元組合的鋼架結構,模擬一種“細胞肌理”的微觀表達,并通過膜結構的機體塑形賦予建築表皮一種系統衍生式的精細化美學展現(圖4)。

結語

作爲對多元文化异質化、藝術創作風格化以及電子傳媒審美化的回應,本文以建築符號形態差异性的審美特徵,作爲展現當代建築個性化表達的信息媒介,并通過對建築表皮功能構件形式、配件組合或是裝飾紋樣的非同一性塑造,以及對標識構件采取新巴洛克式的藝術加工,或是利用微觀美學原理强調對肌理符號細節處理等方面的概念辨析和引例説明,以期爲我國建築創作提供一種新型的設計思維。

参考文献

[1]参见:Charles Jencks.The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ism.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53

[2]参见:Patricia Bayer.Art Deco Architecture:Design,Decoration and Detail from the Twenties and Thirties.London:Thames Hudson,1999:7~14

[3]参见:Charles Jencks.The Iconic Building:The Power of Enigma.London:Frances Lincoln ltd,2005:116~131

[4]参见:蒋晓丽,王俊棋.视听传播时代的美学嬗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8~22

[5]参见:徐海松.颜色技术原理及在印染中的应用(十一)第八讲颜色的混合与再现.印染,2006(4):47~50

[6]参见:Peter Szalapaj.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the Digital Design Process.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2005:167,281

[7]参见:Kenneth Powell.New Architecture in Britain.London:Merrell Publishers,2003:118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11

【关键词】 缠足 束腰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61-01

古代东方女子缠足,西方女子束腰,似乎都在凸现一种女子的体态美。缠足与束腰既表现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相似。两者虽然其形式大不相同,但都是一种极端的身体装扮方式,都是用毁形伤身的方法来达到“美”的目的。本文通过在社会渊源、表现形式、审美观念以及影响等方面的比较,使我们看到中外文明异同,以更好的来了解中外文化传统。

一、缠足与束腰的不同之处

由于缠足和束腰发生的地域不同,它们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等背景都有差异,这便不可避免的导致两者有不同的特色。

(一)不同的社会历史渊源

1. 束腰:西方女性的束腰历史可以追逆到公元13世纪,到了17、18世纪发展到顶峰。束腰多是通过女性的内衣达到,内衣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女性身体几乎不加束缚,贵妇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而后时风认为衬裙作为内衣太放荡,由此出现了“束衣”,欧洲妇女约从十四世纪开始穿这种女性内衣来进行束腰。

2. 缠足:缠足究竟始于何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说来是始于五代南唐,是李煜别出心裁地要求他欣赏的一位舞女用帛缠足跳舞,从此便沿袭了下来。由此来看,缠足是始于社会上层的女性,后来才进入民间,到北宋广为流传,并把缠足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足当成耻辱。到了清朝,这种风气更是达到了顶峰,尽管颁布禁令要求放足,认为其妨碍了生产,但是数百年来形成的这种已经习以为常的风俗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不仅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追赶潮流纷纷仿效。

(二)不同的表现形态

1. 束腰:西方束腰主要是依靠一种紧身衣来实现的,“以流线型、优雅的曲线为其表现特征,上半身用紧身衣把胸部高高托起,背部贴身,收腹,翘臀,裙在臀围线以上非常合体,使用塑身材料和工具使得这种合体逐渐走向理想化和极致化,下摆呈喇叭状放开,整体造型呈‘S形曲线”。

2. 缠足:缠时先将脚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条裹紧,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家人挟之行走,以活动血流,夜间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松脱。到了七八岁时,再将趾骨弯曲,用裹脚布捆牢密缝,以后日复一日地加紧束缚,使脚变形,最后只靠趾端的大拇趾行走,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才算大功告成只能以足跟勉强行走。

(三)不同的审美观念

1. 束腰:紧身胸衣是西方人追求和强调女性“细腰之美”的产物,是西方人立体审美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西方追求塑造胸、腰、臀三部分的曲线造型美,强调女性肉体性感特征,紧身胸衣就是表现这种立体特征的工具,这也与西方自古希腊文明开始崇尚人体美有着极深的渊源。

2. 缠足:妇女在古代是以脚小为美的,因此缠足后的小脚通常用“三寸金莲”这个词美化,它属于古代的审美习俗,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从字面上说,“三寸”即显示其“小”,古代以“小”和“精致”为美,其中倍含可爱、怜惜之审美含意;从象征性角度看,“金”代表着富贵、华丽,是极致的审美意味形式,“金莲”是莲花中最金贵的一种,莲花又是佛教和道教的圣花,象征着善和美;从隐喻角度看,“莲花”从古至今都是纯洁美丽、雅致脱俗的象征,由此看来,用“三寸金莲”来形容女子脚小而优美已达到极致,表达喜爱之意就形神兼备了。

二、缠足与束腰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得知,束腰、缠足作为极端的身体装扮方式,并不是一种生理需求,而是一种精神满足,人本身在缠足与束腰的过程中得不到任何的舒适体验和幸福享受,反而要经受着巨大的痛苦与折磨。很显然,缠足与束腰都不是人的物质需求。因此可以推断,缠足与束腰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畸形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第一,以炫耀外观体现女性的社会等级。缠足和束腰都是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形成的,两者对妇女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可是两者并不是以舒适和保护人体为出发点,却能将这种风俗贯穿整个古代,可见,离不开受这样“刑罚”的女性本身的坚持。当女性作为社会成员生活时,必一定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体交往,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便形成了攀比心理,就要向同类显示自己的地位、身份和能力,要向异性炫耀自己的魅力,向对手显示威严。

第二,男权社会的作用。女性的这种炫耀性外观,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表明了当时社会的男性主体身份的成熟和女性客体地位的确认,表明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身体成为审美的客体,“成为那个时代男子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并且是最珍贵的奢侈品”。

第三,都建立在对身体的摧残之上。缠足、束腰都是畸形的审美观念,女人的美丽就是财富,许多女人可以牺牲健康来换取被人称赞的美。

三、结语

束腰和缠足作为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它们都是运用束缚女性身体、牺牲女性生理健康为代价的,但还是传沿盛行了相当长的时期,就当时的社会情况而言,似乎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们是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剖析出这两种文化的内涵,以达到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点认识。

[ 参 考 文 献 ]

[1]周开颜:《从紧身胸衣和三寸金莲看中西服饰审美的殊途同归》江苏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2]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64.8,P131-135.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篇12

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 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 生长在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 她们产生与发展都无一例外地与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 依附于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产生的园林, 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来看都是有所不同的。

1 文化与园林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园林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 其次才是自然现象。园林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是文化的结晶, 它和音乐、绘画、雕塑等一样都是文化的载体。同时, 园林又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文化的其它方面, 诸如文学、美学、绘画等形式几乎都能在园林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优秀的园林作品可以让人读出其背后的文化韵味, 同时也能折射出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文化特点。

2 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2.1 差异的主要根源——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决定了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人的思想, 说起来很复杂, 但实际上归纳起来就只有三个字:儒、释、道。其中儒家的思想是主流, 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是一个补充、是辅助性的。三者互相协调, 自足圆满。

西方哲学, 通常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最早讲的是自然哲学, 或者说他们思考的是自然科学的问题。这和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人、人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等人的问题, 也就是人文科学的问题是存在本质差异的。第二个阶段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第三个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冲突。第四阶段是近代的西方哲学。总的来讲, 西方哲学强调的是理性思维。

2.2 差异的主要体现——思维方式。

在众多的思维方式中, 逻辑是一种独特的方式, 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效性, 它可以保证我们从真的前提一定得到真的结论。从事科学研究, 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 但是, 只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达到确定性”, 而且逻辑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达到的确定性是最可靠的。

逻辑是西方文化中独异于中国的一种文化特征。逻辑学这门学科形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 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对西方科学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西方的科学发展是不可想象的。而中国缺少逻辑学的研究,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少这一基本的元素, 没有系统的逻辑学方法,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在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显示着中国人的智慧, 但很遗憾的是, 由于没有逻辑理性的支撑所以在中国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技术。

由于东西文化中逻辑理性这一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 所以总的来看,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比较抽象, 讲求意会,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相对具体、理性。

3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园林上的影响

3.1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设计宗旨。

中国文化主要是从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自然产物、人是自然界一部分的立场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古代哲学为了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 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 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发展出的中国传统园林,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讲求“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把自然景色和人工造园艺术巧妙地结合, 最突出的园林艺术形象, 是以山体、水系为全园的骨架, 模仿自然界的景观特征, 造就成第二个自然环境。在这样的造园活动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象性关系, 而是共处的关系。因此, 园林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自然的元素, 人的设计行为都以与自然和谐交融为宗旨。

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 以求得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看到人与自然的同一性, 但西方文化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就与自然分为两极, 因此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关照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人看成是主体, 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 提倡认识自然世界的本来面貌、客观本质与发展规律, 并改造、征服自然, 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

从西方的文化观念中派生出的法国古典园林, 同样重视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 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 其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 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法国传统园林强调的是人类征服和驾驭自然的能力, 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 认为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园林空间中渗透着的几乎都是人工美, 就连植物都被修剪成一定的几何轮廓, 在这样的园林中, 人工参与的痕迹无处不在, 一切景观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

3.2 自然与规则的布局形式。

园林的布局形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园林风格。规则的布局营造出规则式园林, 而富有变化的线型则构建出不规则的园林形式。日常生活中, 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显著差异就体现在情感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感情流露通常是细腻含蓄的, 而西方人往往是直接开放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可以从园林的布局形式上得到验证。

中国的传统园林以不规则式的构图为主, 形式上曲折多变。空间上循环往复, 峰回路转, 无穷无尽, 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在地形地貌、水体、道路、植物种植设计方面, 构图形式都采用自然式。平面设计时, 水体和道路的外轮廓线、植物的林缘线都为自然的曲线;在竖向设计方面, 也注重自然起伏, 地形的断面、植物的林冠线通常都为和缓的曲线, 视觉上没有一览无余的开阔景观。这种布局方式正是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体现。

法国传统园林的布局采用的是轴线法, 由纵横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控制全园布局的“十字架”, 然后, 由两主轴线再派生出若干次要的轴线, 或相互垂直, 或成放射状分布, 一般组成左右、上下对称, 图案性强。根据这种轴线式的布局方法营造的园林, 几何图案的组织关系明确, 景观整齐一律, 均衡对称, 视线通透, 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 这种造园的布局方法恰恰符合西方人直接外向的情感表达习惯。

3.3 抽象与具象的表现手法。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 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 言外之意, 即所谓的“意境”。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它虽不像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么形象, 但它是客观存在, 它是弦外之音, 它既不完全客观, 也不完全主观, 而存在于主客观之间, 既是主观想象, 也是客观反映。景妙在何?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 知其妙, 悉其好恶;不知者, 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设计者希望观赏者读懂其作品的韵味, 但又不用具体的形式去表达, 希望观赏者对其抽象的表达方式产生共鸣。因此, 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欣赏讲求一个“悟”字。

法国传统园林通常以具体的形象来传达设计者所想表达的信息。规则的方、圆等几何形体是外观造型的基本元素, 具象的雕塑等不同形式的园林小品分布于不同的园林空间中, 观赏者可以一目了然地读懂设计师传达出的信息, 对园林作品的欣赏往往只停留在视觉享受上, 能在客观形象外挖掘到的深层次内涵的东西相对较少。由于具体的尺度大小、比例关系、空间布局等都是经过精确的计算, 运用具体的数字表达出的, 因此设计的表达具体明确, 操作起来相对简单。

总的看来, 抽象的表达方式说明中国古典园林偏重精神享受, 而具象的表达方式说明西方注重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冉思伟.逻辑理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10.

上一篇:助学政策下一篇:职业人才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