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2024-07-21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通用8篇)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篇1

摘要:指出园林是作为人类再现自然的一种理想而产生、发展并存在的,介绍了西方几何式造园手法和东方自然式构园手法,分析了中西方传统园林构成的和谐与差异,针对我国北方城市在园林建设方面的不足,阐述了北方园林空间构成中应具备的理念。

关键词:园林,自然空间,构成,差异

园林是作为人类再现自然的一种理想而产生、发展并存在的,也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一种人文化的纽带。世界各国都有造园的活动,并且由于各自的文化、地域差异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造园手法和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就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几何式造园手法和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自然式构园手法,前者强调几何平衡,强调制约与人工,后者强调自然,并佐以人工使自然与人工相融合,而高于自然。如果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中西园林的空间构成有明显的符号性差异,中式园林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义符号,西式园林则是一种科学式、理想式的符号。

1 和谐

一个民族的人文观取决于民族固有的文化特性,即民族深层哲学理念对社会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在艺术上,中国古典园林中,“道”的思想便集大成的表现出来,这个“道”就是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这一点,西方哲人们也都认可。罗素曾这样理解东方的“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强调每一个人、每一只动物、每一样东西都按一种自然的方式行事。人们自身必须遵照那种方式而且鼓动别人遵照。”其实,“道法自然”的“永生”哲学理念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的人文观中,因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西式园林造园艺术的人文理念是植根于西方美学思想基础上,无论是西方古典园林还是西方现代园林,都存在一种对“野生态”自然化的崇拜,而且随着西方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自然”美的依赖就愈见明显。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外园林艺术造园手法及空间构成所反映出来的人文观在对自然的崇拜上是和谐的、相通的、融合的。

2 差异

2.1 中式园林中体现的信仰和西式园林中体现的宗教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苑囿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园林类型,而中国的皇家苑囿则体现出一个朝代人们对君主信仰的认可和随从。不同的君主由于信仰的不同而在皇家园林中渗透的人文观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的老百姓却能加以认可,即信儒的君主依儒建园,信佛的君主依佛建园,信道的君主依道建园。

西式园林中体现出的宗教意味,却是园林空间构成中一个亘古不变的元素。西方所有园林中几乎都有人对主和耶稣的崇敬,耶稣受难、耶稣救世、基督乃至圣母光辉的形象普遍地出现在西方大型园林的雕塑、壁画中,而不具有时代和朝代的明显差异。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时代,不论是哪个君主执政,他们只信奉天堂的主,表现在园林中,就只有对一种宗教的信仰。这与中国随君主更替体现不同信仰差异的现象大相径庭。

2.2 中式园林中人文的寄情与西式园林共享的理念的差异

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园林。在中国,私家园林是个性的,是自我的,是私家所有的寄情之所。与之相比,西方园林所体现出的共享和大同就与之格格不入。西方园林大多是建筑在公共广场、植物园和自然风景区的基础上,因而共享园林风光是西方人文观中“自由”理念的完美再现,无论是何人建造,最终要向世人开放,炫耀也好,娱人也罢,这种人为的自然景观受益的对象仍是社会和社会中所有的人,正如JI·B·雅琴伦所说:“创作过程中富有内容的因素保证着它的结果具有这种特征,原则上的创新(从社会角度看而非个人角度),具有社会意义,实现的完美。”

2.3 中式园林空间构成的含蓄与西式园林的开放的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美在含蓄,美在透与不透之间。这种浪漫的东方人文气息体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表现在最常见的“移步换景”造园风格上。中国园林在空间构成上最忌“露”,强调一步一景,是一种微缩景观的组合。最典型的要数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抑景手法。古典造园者认为,在园林中最绝妙的是假山,是游廊,是屏门,是楼窗,要使游者看到“粉墙间隔,水院幽深,园小意无穷”的景致,体会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境。而西式园林则强调视野的开阔和舒朗,要体现景观的“大气”。空间结构不但不隔,反而要开放,而且是彻底的开放,要让满园景致尽收眼底,让目光体会出“一马平川”的舒畅感。

2.4 中式园林的美妙、宁静、均衡与西式园林科学、严谨、理智的差异

在中国的园林中亭台楼阁、假山、清泉只能作为整体的单一元素进行组合,不重叠、不反复、不夸张、不整齐。与之相反,在西方的构园理念中,几何、数学都是科学的、理智的,园林的风格也表现为强调整一、秩序,强调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中西方园林空间构成的差异一直处于人文理念与自然的角逐中,反映出了各自人文观的差异。

3 对北方造园理念的思考

北方城市,尤其是包头市,在园林建设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无论是气候还是树种、花种乃至造园范围都有缺陷,因而在园林空间构成中应具备以下3种理念:

1)园林构造应当立足于“大园林、小景点”的和谐统一,强化园林构成要素的功能配置。

包头市在现有的建设规模下,城市中已难具备构筑大型园林的条件,因此应当立足于将整个城市设定为一个“大园林”,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艺术广场、植物园、游乐公园、道路景点等小景观作为构成大园林的一个个要素,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均衡理念,给每一个要素以单一的功能配置,再配上城市整体的大面积绿化,从而使人们形成一种“遍游包头,始见园林”的概念。

2)单体园林构成及风情应立足开阔、舒朗、大方。

北方的单体园林或广场设计,应当借鉴西式园林的构园手法,强调对称、整齐、开放的风格,充分增加城市的空间感和秩序感,适应北方特有的气质和民俗。

3)园林建设应力求实际,表现出四季不同的园林景观。

应当适应北方的气候特征,在单体园林中按季节特点安排景观空间构成,使园林春见萌芽、夏见盛花、秋见结果、冬见绿荫,同时,增加城市针叶林的比例,改变城市和单体园林夏季灿烂、冬来灰败的不和谐景致。

4结语

无论是中西园林,还是北方园林,在自然空间构成中,人文理念是决定园林风格的基本条件。而从实际中看,园林艺术和人文理念还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造园过程应当“应情就势”,打破旧有的人文观,体现出现代的风格。在昆明的世博会中,香港园林以特有的钢架结构代替亭台楼阁,以盘旋而上的钢梯代替古典的回廊,给人一种向上、蓬勃的生机,这便是渗透了现代人文理念的精彩一例。同时,造园还要立足内涵挖潜,适应地方风格,与地区的人文观相融合。可以说,与地区文化完全脱节的园林景观是一曲不和谐的乐章,而完全顺应旧有人文理念的园林则是一曲不舒畅的旋律,只有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使园林建设的自然空间构成最完美地再现地区的文化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洪海,唐安惠.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园林艺术[J].山西建筑,2007,33(29):351-352.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篇2

论文题目: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

《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院:文学院

系:中文系

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学年论文

学生姓名:林鸿竞 Lim Hong Keng

号:2008054370

指导教师:赵静蓉

2011年

08月

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

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摘 要] 《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两部作品写的都是复仇,却传递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基督山伯爵》偏重于基督山本人的心理,他心理的倾斜,结局是选择宽恕来释放自己。而《赵氏孤儿》偏重情节的推进,结局给予大仇得报的人极大的褒扬。中西复仇文学的差异来自于文化氛围之不同,中国的主导思想的儒家思想,重视家国观念,鼓励复仇。西方的信仰是基督教,看重宽恕,自我解放。

[关键词] 《基督山伯爵》 《赵氏孤儿》 复仇 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1.引言

无论古今中外,复仇一直是一个话题,也是中西方文学的主题。拉法格在他的《思想起源论》里提到:“复仇是人类精神中最古老的情欲之一,复仇的根扎在自己的本能里,扎在推动动物与人进行抵抗的需要中。当他们遭受到打击时,就会不自觉的予以回击。”[1]。“人使自己激情„„可以帮助他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保存自己的时候,对血无厌的渴求,被提升为神圣义务的复仇变为一切义务的第一位。”[2]可见复仇在人的社会之重。复仇,在理性以及放眼整个社会来讲,复仇带来的仇恨、流血以及报复必然带来的悲剧,为社会所不容许。但是放在文学里来说就成立,复仇就能带出无限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安提戈涅》,《赫库帕》,到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呼啸山庄》,西方文学里的复仇文学在文学史上一直辉映着闪耀的光芒。相反中国古代,以复仇为主题的小说较少,其中以《赵氏孤儿》最为有名。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新剧《中国孤儿》;德国大文豪歌德也以《赵氏孤儿》后半部改编成《埃尔泊若》,皆在西方引起轰动。当时,西方就有人把《中国孤儿》同莎士比亚的杰作《哈姆莱特》作比较,由此可见《赵氏孤儿》影响之大。时至今日,取《哈姆雷特》或《呼啸山庄》和《赵氏孤儿》比较的文章非常多,却不见《基督山伯爵》和《赵氏孤儿》的比较文章,特意选这题目,从中西方复仇文学的内容描写、结尾描写,探讨一下两者的差异从而研究中西方表现复仇的方式及其成因。

《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都是很成功的复仇文学作品。《基督山伯爵》的内容是说十七世纪一个法国年轻人:商船水手爱德蒙·唐泰斯,他即将升职,带着成功与喜悦回到家乡马赛,并准备迎娶他的未婚妻梅尔塞黛丝。唐泰斯的两个朋友:唐格拉尔妒忌他的升职而莫瑟夫则因为暗恋梅尔塞黛丝而对唐泰斯心声恨意,设计陷害,诬赖唐泰斯叛国。而马赛首席检察官韦尔福虽平日为人正直,却也因为一己私欲而烧掉了证明唐泰斯无罪的信件,判决唐泰斯终身监禁于海上的孤岛监狱伊夫堡。在唐泰斯的十四年监狱生活中,他认识了亚伯·法利亚神父并成为至交。法利亚神父向不但将一生所学教给唐泰斯,为唐泰斯点破是他最信任的三个人陷害于他,还将一个藏宝所在告诉唐泰斯。法利亚神父死后,唐泰斯成功越狱并转折来到了藏宝所在基督山岛,找到了巨额的宝藏。他回到故乡马赛后得知父亲饿死,爱人嫁给了他的仇人。唐泰斯给恩人莫莱尔一家报恩后,他花了十年的时间,尔后向他的仇人们实施连串的复仇计划并成功了。而《赵氏孤儿》的故事则是发生在春秋时代,晋灵公大将屠岸贾与忠臣赵盾不和,妒忌贵为驸马爷的赵盾之子赵朔,设计陷害赵家,杀灭赵家满门三百人。大夫程婴、将军韩厥、老臣公孙杵臼皆义助赵家遗孤脱险,上演一套“偷天换日”的戏码,牺牲了程婴的亲子与公孙杵臼为代价保住了赵家遗孤。二十年后赵氏遗孤长达成人,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赵武借边疆守将魏绛之助,终手刃仇人,大仇得报。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2.正文

2.1 内容描写

中西方的复仇文学,描写的侧重点甚为不同。西方的复仇文学,多重视整个过程中精辟的计划、心理挣扎、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同时西方的复仇过程,往往是单枪匹马,或者寥寥数人的;基督山就一个人向三个仇敌发起挑战,他没有盟友。故事进展中,基督山伯爵在获得巨额财富后,并非以快速的让仇家们死去的方式去报复,而是在漫长的时间中进行精密的计划,以强大的财富和知识为武器,给予仇人们沉痛的打击,基督山伯爵对付三个仇人的报复行为都是合法的。基督山伯爵打击唐格拉尔令他破产只是生意上的一种手法,基督山伯爵揭露莫瑟夫当兵时的丑行令他身败名裂,教韦尔福夫人用药是救人用的,利用韦尔福的私生子让他遭受沉重打击导致发疯,大仲马精心安排的情节之下,基督山是没有任何犯法行为的。

中国复仇文学更注重情节的推进,正面描写多注重于此,多不冗笔于其他方面。与西方文学的单打独斗不同,赵武从被救出到展开复仇,都有许多英雄和烈士相助。展开复仇之际,赵武很快得到了边疆守将魏绛相助,于路上埋伏,生擒屠岸贾后将其处死,大仇得报。

2.2心理描写

在心理描写方面,西方人多用独白的方式表达,或直接写出心理所想所说。基督山伯爵复仇的前后,心境的成长与转变、心理的挣扎与复仇成功后的轻重倾斜,大仲马都很细腻的一一描写出来。心境的成长与转变体现在其年轻的时候作为唐泰斯蓬勃朝气,一个对人性复杂一无所知的少年,他入狱后还如此信任三个害他的人,若非法利亚神父道破天机,唐泰斯还蒙在鼓里;后来逐渐成长转变为一个干练老辣,能完美的以人性的弱点打击自己的仇人,会说出。“要是一个人以闻所未闻,最残酷,最痛苦的方法摧毁了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爱人,总之,夺去你最心爱的人,在你的胸膛上留下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而社会所给你的补偿,只是用断头机上的刀在那个凶手的脖子上割一下,让那个使你精神上痛苦了很多年的人只受几秒钟肉体上的罪,你觉得那种补偿够吗?”[3],“报复一种迟缓的,深切的,永久的痛苦,假如可能的话,我却要以同样的痛苦来回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4]这种阴沉而愤世嫉俗的话的人。在他报复的过程中,基督山伯爵是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从不手软的打击仇敌。直到莫瑟夫自杀,也见到韦尔福夫人和儿子的死后,他彻底进入迷惑和后悔了。书中描写到:“基督山脸色变了,他觉得他的报复超过了限度,他不能再说「上帝为了我,与我同在」了。他带着无比痛苦的表情„„”[5],“够了!够了!让我去挽救那最后一个吧!”[6]。而在最后,出乎意料之外,基督山没有依照他的计划要让唐格拉尔饿死,他选择了宽恕仇人,也宽恕自己。他写给马西兰的信写到“曾经我以为我能与上帝匹敌,现在以一个基督徒的谦卑,承认世上唯有上帝拥有无限的权利与智慧。这些祈祷可能会削弱我内心的悔恨。”[7]。在最后,基督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获得心灵的解放。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而《赵氏孤儿》中,多的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描写。韩厥拿住程婴想要偷偷带走孤儿的时候,书中的这么写的:“【醉中天】我若是献出去图荣进,却不道利自己损别人。可怜他三百口亲丁尽不存,着谁来雪这终天恨。〔带云〕那屠岸贾若见这孤儿呵,〔唱〕怕不就连皮带筋,捻成齑粉。我可也没来由立这样没眼的功[8]勋。”,可见韩厥可怜赵家的悲剧,不愿意与奸臣同流合污之心。公孙杵臼恨奸臣当道而怒骂屠岸贾道:“【隔尾】你道是古来多被奸臣弄,便是圣世何尝没四凶,谁似这万人恨千人嫌一人重?他不廉不公,不孝不忠,单只会把赵盾全家杀的个绝了种!”[9]。以破口大骂表露公孙杵臼深恨奸臣之心理。程婴与公孙杵臼合计要救出赵氏孤儿,程婴不得不痛打公孙杵臼又希望公孙杵臼少受皮肉之苦的描写:“【得胜令】打的我无缝可能逃,有口屈成招,莫不是那孤儿他知道,故意的把咱家指定了?〔程婴做慌科〕〔正末唱〕我委实的难熬,尚兀自强着牙根儿闹;暗地里偷瞧,只见他早唬的腿脡儿摇。〔程婴云〕你快招罢,省得打杀你。

[10]〔正末云〕有,有,有。”。从这里可以看得出程婴的无奈和心痛。程婴见亲儿代替赵氏孤儿惨遭乱刀:“【收江南】呀,兀的不是家富小儿骄。〔程婴掩泪科〕〔正末唱〕见程婴心似热油浇,泪珠儿不敢对人抛。背地里揾了,没来由割舍的亲生骨肉吃三刀。”[11],可见程婴心如刀割,却不能流泪的场面,都可以诠释为一种间接的心理描写。

2.3 结局描写

对于结尾的方式,中国复仇文学的结局多为代表正义的主角的一方大获全胜,仇敌伏诛,主角和帮助主角的人获得褒扬,结局美满。

“〔魏绛云〕屠岸贾,你今日要早死,我偏要你慢死。令人,与我将这贼钉上木驴,细细的剐上三千刀,皮肉都尽,方才断首开膛,休着他死的早了。〔正末唱〕【脱布衫】将那厮钉木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的他做一埚儿肉酱,也消不得俺满怀惆怅。”[12] “【黄锺尾】谢君恩普国多沾降,把奸贼全家尽灭亡。赐孤儿改名望,袭父祖拜卿相;忠义士各褒奖,是军官还职掌,是穷民与收养;已死丧给封葬,现生存受爵赏。这恩临似天广,端为谁敢虚让。誓捐生在战场,着邻邦并归向。落的个史册上标名,留与后人讲。”[13] 屠岸贾惨死收场,赵武、程婴、韩厥等一干人等皆受到表扬。符合了中国一贯的审美倾向以及道德观。

相反,西方文学则主角放弃复仇或虽复仇成功但得不偿失。基督山在见到两个仇敌的悲剧后,产生了迷惑,“基督山脸色变了,他觉得他的报复超过了限度,他不能再说「上帝为了我,与我同在」了。他带着无比痛苦的表情„„”[14]。在询问唐格拉尔是否已经忏悔并得到答案后,放弃了饿死唐格拉尔的计划“‘忏悔你所做过的坏事。’那个声音说。‘噢,是的!我忏悔了!我忏悔了!’唐格拉尔说,他用他那瘦削的拳头捶着他的胸膛。‘那么我宽恕你。’”[15]

在最后,他撮合恩人之子马西兰·莫莱尔和仇人之女范嫩婷·韦尔福并写信告诉二人,自己渴求上帝的宽恕和良心的安慰。“曾经我以为我能与上帝匹敌,现在以一个基督徒的谦卑,承认世上唯有上帝拥有无限的权利与智慧。这些祈祷

[16]可能会削弱我内心的悔恨。”。《基督山伯爵》的结尾,或者说《基督山伯爵》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这本书,写的是心灵的最终释放和救赎。

2.4 差异之根本

为何会造成上文所述的差异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信仰而论,就不难看出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教义给予文学巨大的影响。中国是儒家思想为主导,《礼记·曲礼上》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与有杀父之仇的人不能活在同一天空下;需带着兵器,见有杀兄弟之仇的人就杀了他;与有朋友有仇的人,不能与他共在一个国家服务)[17]《春秋公羊传·隐公十一年》也说:“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君主被杀做臣子的不复仇就不是好臣子。有父仇不报,不是孝[18]顺的儿子)。因此可以认为儒家思想是鼓励复仇的,并视之为为人臣为人子的责任。不为君主、父亲、兄弟报仇雪恨的人,皆会蒙上不忠、不孝、不友不恭之名。因此赵武的复仇,既为报家仇,洗刷赵氏一门的屈辱。国中除了奸臣,也可以说是为君复仇,完全符合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而书中光辉的角色们,赵武的母亲生下赵武后殉夫、合乎三从四德之道。程厥放走孤儿后自刎身亡、公孙杵臼为救遗孤触壁自尽、程婴为救孤儿牺牲亲子,皆为忠义。《赵氏孤儿》结尾写道:“程婴、程勃,你两个望阙跪者,听主公的命。〔词云〕则为屠岸贾损害忠良,百般的挠乱朝纲;将赵盾满门良贱,都一朝无罪遭殃。那其间颇多仗义,岂真谓天道微茫。幸孤儿能偿积怨,把奸臣身首分张。可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普国内从今更始,同瞻仰主德无疆。”[19]。所有光辉形象的角色,每一个都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概念里的优秀品质,都获得了褒奖。

而在主导西方思想的《圣经》 中,《旧约·申命记Deuteronomy》虽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20]的话,《新约·马太福音Matthrew》中则重宽恕之道,耶稣说:“别人打你的左脸,就右脸也转过来由他打”[21]。由此可见,复仇不为基督教思想所鼓励,所以基督山在后来才开始忏悔,求上帝宽恕。基督教思想多讲个人的修养,相信神,多于家国大事没有关系。所以《基督山伯爵》的复仇,完全是个人的恩怨,并不会牵扯什么国家大事。就算是故事发生在皇室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要报仇,也不会牵扯到中国式的为国为民的君国大事。西方复仇文学处处有上帝存在,与宗教密不可分。“我已经代替上帝给善人报偿,现在复仇之神又给我权利再去惩罚恶人。”[22]、“是谁让我想出这个好主意?是你吗?慈悲的上帝?”[23]。从前面是神授权给基督山进行复仇,到最后求上帝的宽恕,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宗教信仰。上帝也经常“出现”在作品中,指引着主角。哈姆雷特有鬼魂指告知阴谋的事发经过,基督山也有法利亚神父为他一步步揭开遭受十四年牢狱之灾的真相,并且给予他知识上的指导以及告诉他巨额财富的收藏之地,最后基督山更是借法利亚神父之死得以越狱。为何神不鼓励复仇,却又会“出现”在文中给予主角指引?正是因为要让主角慢慢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3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方复仇文学的差异的原因来自于主导思想: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的不同,所以表现方式完全不同。西方看重心灵的成长与救赎,所以直接描写心理,复仇只与自己和自己的心灵有关,与家国大事无关。中国文学则重视的是个人品质的追求用以回报国家,要做到的是惩恶扬善。所以才会出现赵武复仇后加官进爵;基督山前面追求报复,最后求上帝宽恕这两种截然不同场面。中西复仇文学表现方式差异: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

参考文献

[1][2]【法】法拉格著.王子野译.思想起源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63:67,69.[3][4]《基督山伯爵》在线阅读.第035章 锤刑(2)中文[M/OL].

(2008-05-08)[2011-08-23].http://

[5,14][6][7,16][22][23]【法】大仲马著.黄燕德译.基督山伯爵[M].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1186.1187,1239,311,201

[8][9][10][11][12][13][19] 赵氏孤儿大报仇-元-纪君祥-txt文本下载|[M/OL].(2009-10-14)[2011-08-23].http://

[15]《基督山伯爵》在线阅读.第0116章 宽恕(中文)[M/OL].http://

[17]杨天宇译注.礼记.曲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8]春秋公羊传·隐公十一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从英语文学翻译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3

翻译标准

对于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我国学者严复最早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这一翻译标准至今仍对我国翻译界存在影响。此外,德国著名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莱斯对译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标准:描述性文本,即报道和说明类文本,应注重客观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性文本,即各种文学性文本,应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祈使性文本,主要指各种宣传类文本(广告,宗教和政治宣传等),这类文本翻译应注重宣传和感染效果。依据莱斯的观点,The Gift of the Magi属于表达性文本,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即应忠实于作者的情感立场和语言表达风格。

这两个翻译标准理论,将作为本文比较各个译本的主要评判依据。

The Gift of the Magi作品解读

翻译好一部作品的前提是要了解这个作品。在The Gift of the Magi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一对小人物的看似很平常的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給丈夫吉姆一个惊喜,可是她只有1.87美元,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了,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终于买到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块金表。而吉姆也想给老婆一个惊喜,他同样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圣诞礼物。夫妇俩为了给彼此准备礼物而费尽周折,礼物最终买回来了,却让人哭笑不得。

翻译好这篇小说,我们首先要体现小说的写作风格,欧亨利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他一贯的幽默语调和简练的语言,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故事,但故事中又带有淡淡的哀伤,结尾也出乎意料。由于故事情节主要是靠素材体现,故大部分翻译都能保留原作的跌宕起伏;而对语言的整体选择,大部分译文都体现出简单和口语化的特点,对此在本文中也就不再赘述。

翻译中文的化差异

读完这篇文章,许多读者可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标题为什么叫“The Gift of the Magi”。对于标题的翻译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大家所熟知的中文标题为“麦琪的礼物”。此外,也有其他的译法,如“东方博士的礼物”、“贤人的礼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版本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标题的含义。

标题中的the Magi②,实为magus③的复数形式,出自《圣经》典故:指东方三贤人,他们在耶稣诞生时给耶稣送去黄金、乳香、没药三件礼物。黄金表示高贵、乳香象征神圣、没药预示耶稣最后要受迫害致死。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都会知道the Magi的寓意,即象征智慧和神圣,看到小说的这个题目自然就能领会这种表达法的含义。但是翻译的目标读者,由于固有的文化差异,很多并不熟知这个典故,所以看到这个题目未必能够明白其中隐含的深层意思。读者即便借助注解能明白the Magi的意思,但仍然很难产生自然的联想。就象汉语中我们用“说曹操曹操到”这个短句一样,我们汉语的读者一目了然,在其他语言中却似乎无法用一两句解释让读者清楚“曹操”深刻的文化含义。

可能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标题中包含的寓意,伍蠡甫先生最早将The Gift of the Magi翻译成“东方博士的礼物”。可以肯定,参照《圣经》中的典故,这样翻译保留了the Magi的真实寓意,似乎也符合了“信”的标准,但这样的翻译却又难免让人觉得太直白,失去了小说原有的意境。依照莱斯的翻译标准来看,文学作品重在欣赏和体味文章的感情和语言,而这一翻译很明显丢掉了原文原有的色彩。

后来王永年先生将the Magi译为“麦琪”,这显然是音译。此译法难免也有其弊端。首先,译文读者大多不知道典故来源,一眼看到标题“麦琪的礼物”,几乎无一例外的以为“麦琪”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有必要为其加一个注解,加注解后,“麦琪”的含义非常清楚。翻译中遇到这类有典故的文化问题,音译加注解不失为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法之一。它既能保持原作风味,又能促进文化交流,不失为上策。故之后的翻译也大都沿用了“麦琪的礼物”这一翻译方法。

两种译本比较来看,“东方博士的礼物”与“麦琪的礼物”两种译法的不同并不能绝对的区分孰对孰错或是否忠实于原文的问题,只是所达到的效果有差别。如果是对于领悟能力较低的初级读者,译者将the Magi译成“东方博士”或者“贤人”既能使读者避免对小说的标题产生误解,又能使读者深刻领会原文the Magi的含义。而对于文学爱好者,翻译成“麦琪”,则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读者自发的去探究更深层的英语典故,有助于使中国读者接受和熟知西方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读者品味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几个译本对标题翻译体现了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对于小说整体语言的运用亦存在些许差异。比如对钱币翻译,由于各个国家对钱币的衡量尺度不同,形式也不同,这就造成了“sixty cents ofit was in pennies”翻译的多种多样,“其中六角是铜板”,“其中六毛钱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而且六毛是钢■”,“而且其中的六毛是小硬币凑成的”……这些翻译中大都是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且前两种译法可以看出明显的古代文化。当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概念时,或许这是理所当然的办法。而这样译的好处是使中国的读者觉得很亲切,也很容易想象出“零散”和“拼凑”的概念,容易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然而,文化交流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中国的读者读懂了小说的大概意思,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样花钱的,或者说美国的钱币是什么样的。如果是本着这一目的,我认为翻译成“六十美分是零钱”或者“六十美分是便士”则能够更好的传达这一概念。

此外,这对小夫妇有两样特别引为豪的东西——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和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④。

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都是旧约圣经中非常富有的人物,拥有各种珍奇宝贝,文中通过与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夸张对比映衬出珍宝在夫妇俩真爱面前黯然失色。对于这一表现手法,各个译本几乎一致的采用了保留原有文化中的人物,而后通过注解使得中文的讀者对此有了一定了解。这也恰恰验证了这才是符合翻译的最初目标,也是众多读者需求的。

仅从这几处,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中难以避免文化差异问题。如何处理这一问题,重要的是看读者和翻译目的。如果仅是为了普及这一故事或者为了让读者知道欧亨利的作品,或许“入乡随俗”采用中国读者更熟悉的概念让读者觉得更容易理解;而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还是尽量保留其原有文化,虽然读者最初并不熟知,但看得多了才能真正慢慢了解西方文化。

结 语

翻译的最初目的是文化的传播,而在翻译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这就给翻译增加了难度。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更是给翻译家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化传递的任务,还要尽量保留其文学价值。而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翻译还应有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使译作最终符合读者所需。

注释:

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流行的翻译为《麦琪的礼物》.

②被音译为麦琪,英文中实为单词的复数形式,意为“贤人们”.

③英文单词“贤人”.

④《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O.Henry.The gift of the Magi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 Scholastic Inc,2002:1-3.

[2]伍蠡甫.汉译世界名著·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四百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53-160.

[3]王永年.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3.

[4]陆巧玲.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3.

[5]王楫,康明强.欧·亨利短篇小说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1-3.

论东西方文学的差异 篇4

一、中西方文学的对比

西方文学以西方哲学为指导, 西方哲学不管是形而上学或唯物论, 都显示出逻辑的思辨, 由此我们称之为思辨哲学。

中国的哲学恰好相反, 是一种人生哲学, 中心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讨论, 追求“心与物和”、“天人合一”, 这种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西方哲学虽然也重视人, 但关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导, “以人为本”的观念迫使他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思考, 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文人眼中根本不成问题。发达的思辨哲学致使西方文学的戏曲、小说文化十分发达, 尤其是悲剧与长篇小说, 中国文学难以匹敌。但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古典诗歌便有所不及了, 中国诗歌重视意境、境界, 西方诗歌追求形式与理念。西方也有朦胧诗, 也有印象派, 但他们的朦胧与印象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中国的诗歌探索的则是生存的意义与和谐的统一。中国的律诗当然也注重形式, 但古诗格律向来不被诗人们敬重, 对他们来说, 严守格律的打油诗是不屑入眼的。中国的诗是感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理性的, 这种理性还有点幼稚;西方的诗是理性的, 小说、戏曲却是感性的, 这种感性反而有一点成熟。但是西方文学始终不能和中国文学相提并论, 原因就在于早在孔子时代便已成熟的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与道德积淀, 同时与儒家文化并存的释道文化也在另一方面修正着儒家文化带来的弊端, 这都是西方文化所无法做到的。

二、情感表现方式上的不同

人是很复杂的感情动物, 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 命运下人物的情感, 观念, 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在西方文学中, 都会遵从这种真实的变化, 而东方的文学所宣扬的是从一而终, 你是善良的就得永远是善良的, 坏人一旦又一次做过坏事, 就会被永远认为是坏人。人们大都都是经验主义。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验证东西方文学的差异性。

中国的文学, 从古代的四大名著开始到现代的文学, 但凡书中的人物都不是正常人, 必须禁欲, 否则难以称之为英雄, 比如齐天大圣, 打虎英雄, 唐僧, 他们都不是一般的人, 只有冲天的豪情, 猪八戒虽然有些情感, 却只是成为被人捉弄的小丑;而林妹妹虽然爱的很深, 但是也只能是长期过度的压抑, 像思佳丽一样为所欲为, 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最后她年纪轻轻的就忧郁而死了, 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美好的感觉, 东方的女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痴情却压抑。而那个追求幸福的美女潘金莲下场却是如此的悲惨, 可是反过来想, 如果换位思考下, 换大家自己做潘金莲, 自己貌美如花, 老公却又矮又丑又没能耐, 也许还是有很多人说我忍, 可是忍给谁看啊, 自己的生活自己过, 你忍的无论有多难受别人也不可能体会。至于那些脍炙人口的宋词明曲, 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抒发情感, 卖弄词汇上, 我们中国历史上人们的情感都是密而不谈的, 我们的文学都停留在表面词汇的丰富和韵奏的协调上。

而西方文学中的情感则是崇尚做自己, 追随自己真实的感觉, 在某些程度上说就是自私、自我, 可是客观上来讲谁不自私呢, 自然界里的所有生物都在为了更好的生存做着坚持不懈的竞争, 道德恐怕只有人类有, 但是道德永远战胜不了本能。

例如有一篇名为《猫》的小说, 书中的主人公从小就爱动物, 也养了很多小动物。可是后来他爱上了酗酒, 每次回到家就开始折磨动物, 但是他从来不折磨他最爱的那只大黑猫, 可是那只黑猫看他折磨别的动物也对他产生了恐惧, 不再像以前那么对他亲近, 后来一见他回来就赶紧逃开, 他很生气, 心想我这么爱你, 可却还要躲着我, 觉得很受伤, 他一生气竟然抓住猫用刀把它的一只眼睛给挖了出来, 他一边挖一边流泪, 心里很痛, 可是却控制不住的要伤害他.做完这事情之后他自己也很后悔, 觉得自己是怎么了。他伤害了猫之后, 那猫更是见了他就逃的更快, 一开始他能理解它的心情, 后来有一天他又生气了把猫用绳子吊在了树上, 然后亲眼看着它慢慢的死去。猫死了, 他很想念它, 但是他却亲手杀了它。人是很奇怪的, 有时候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

著名小说, 《Gone With the Wind》里面的女主角思嘉丽, 漂亮, 自以为是, 喜欢身边的男人都围着自己转, 但是她一直喜欢已经有爱人的艾希里, 后来为了保住家里的庄园, 她连想都没多想就把妹妹的未婚夫勾引了过来, 可是妹妹的丈夫并不爱她, 虽然她很漂亮, 后来这位男子抑郁而终;也是为了生存, 她穿着窗帘做成的衣服去监狱见一直爱着他但是她并不爱的白瑞德, 跟他套近乎希望能得到点经济上的好处, 我想在东方这样的角色一定是被唾弃的, 不道德的第三者, 欺骗者, 但实际是她的角色深受喜爱, 因为她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为了生存, 为了家园, 她没有像温文尔雅的爱希里一样逃避命运, 而是靠自己坚持了下来, 生存本不易, 尤其在战乱年代, 而道德又算什么!最后她发现她一直爱着的男人其实是那么的懦弱, 而白瑞德这个抓住时机大发战争财的男人, 她认为粗鲁不堪的男人却每次都在危机时刻有力的帮助了她, 最后在关键的时刻把她一个人丢在回老家的路上, 因为他觉得应该做更重要的事了, 毅然的走上了保家卫国的军人之路, 显示了一个男人的豪情。

总之, 东方文学经常教育我们要怎么做人, 而西方的只是真实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 让人们自己去判断去感受。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篇5

1 中西方的文化与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将天、人和自然混在一起进行表述,似乎三者是不可分离的,但基本的规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则是以儒、道两家为主,以重整体、重和谐、重关系、重实用为主要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这一自然观与知识观,无疑会影响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城市以及人们起居休憩的建筑与园林。

这与西方文化重人自身个体、重分析正好相反。西方的思维方式是认识客观事物,把客观事物分离化,把现实事物看作是无数细小部分组成的复合体,把原子主义和还原主义作为西方思维的主要模式。西方文化具有理性化和强调个体的特点,这在建筑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西方人的自然观,是一个融合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综合体,并随着西方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2 城市与自然

2.1 西方城市建设中的自然态度

在早期的西方建筑史中,城市的规划和营造更多地打上了等级的烙印,如贵族寡头们占据的卫城,是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它们和平民群众没有亲密的联系,防卫森严。建筑同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中世纪之前的西方城市,已经作为自然的对立物出现。无论在中世纪市民的城市中,还是在领主的城堡中,人们看不到为自然所留出的空间,巨大而密集的建筑物,狭窄的街道,街道上只有仅仅能供人与车通过的距离,街道两边是高耸的多层楼房,街道上也不设行道树。

2.2 古代中国城市建设中的自然观

中国早期城市的规划和营造中,也深刻地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中所理解的人与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以建筑这种物化形式体现了君臣间的政治关系,父子间的伦理关系,并借之确定下来。充分体现了居中为尊、皇权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而《考工记》中也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这种都城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整体意识。不像古代西方城市将自然景观排斥在城市之外的做法,街道有如两道壁立的墙夹持着干涸的人流通道那样。在中国的城市中,历来重视街道的绿化,中古时期世界上最为宏大的都城隋唐长安城,在主要街道的两侧,除了有整齐的排水明沟外,还种植着有如现代城市林荫道一样的行道树,当时称为“槐衙”,唐代诗人曾赋诗:“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就是描绘这一景象。

3 建筑与自然

3.1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自然观

中国的建筑,从来就是一个将自然景观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的环境。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成为古代中国人空间创造的基本原则。而对居住建筑而言,所负之阴与所抱之阳,都是包括自然景物在内的室外空间的代名词。由重重庭院组成的中国传统住宅,在进入建筑的主入口之后,还包容了独属于房屋主人的一方天地。唐代东、西两京城中十分流行的“山池院”或“山亭院”式住宅,就是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居住建筑融而为一的典型形式。在住宅内,天光、水色、山石、林木、花草与丛竹,无一不与房屋主人起居、读书、休憩的空间相互交融贯通。这一居住理念,一直影响到明清时代的北方四合院住宅及南方带有私家花园的士大夫住宅。中国人还将建筑依托山形水势而建,使原本低矮的建筑物,因山势而雄伟,此与古人所谓“托体同山阿”的思想恰好相合。欧洲中世纪城堡依山势而建,为的是防御。中国古代的风水术就是风水师汇集了历代人们在建筑选址与建筑造景设计上的经验,在住宅与葬地的选择上,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3.2 西方建筑中的自然倾向

西方人建筑的品格是孤高自傲的,建筑物周围的自然景观似乎被漠视。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花在建筑本身上,在西方建筑的历史中,如古罗马气势恢弘的万神庙,是一座以大穹顶覆盖的庞大的圆形建筑物,是最能体现古罗马统一精神的建筑物,神庙的外表单纯而动人心弦。圆形建筑物的周围是大部分没有门窗的墙壁,只有巨大的柱廊标志着入口的一面,似乎暗示了神庙内部建筑形象的全部意义。巴黎圣母院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它具有尖尖的拱券和从柱墩上散射出来的骨架券,凌空的飞券,腾越侧廊的屋顶,使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劲,体现了弃绝尘寰的宗教精神。在这些建筑周围即使设置树木花草,也只是作为由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的过渡物而创造的,人是整个环境与空间的主人。这种高度突出人的中心地位的建筑思想,也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自然观。

4 园林与自然

4.1 西方园林中的人为倾向

西方人的园林,也具有类似的观念。中世纪修道院中,往往在教堂旁有一个由大型的回廊院组成的花园,园子中没有太多植物树木,只是在草坪中央布置一眼清泉,这是为僧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沉思默想,最终达到了心灵净化的境界的象征而设置的。因此,中世纪修道院花园,与外界隔绝,空间是内向的,景观是单纯的,不具有休闲或与自然交融的作用。在中世纪晚期及文艺复兴时代以后,渐渐出现了一些别墅花园,即在一座建筑物周围,布置植物与水池、喷泉。水池与喷泉是经过几何化处理的,植物则经过细致的修剪。在这些园艺师看来,建筑是人为的,山林植物是自然的,在纯自然的山林与建筑之间,应该有一个过渡。经过修剪的花园植物,就是自然物与人工创造物之间的过渡。因此,这些树木被修剪成十分几何化的、人工味十足的形式,园林的空间布置也十分规则整齐。

4.2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本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中国园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汉魏时期,中国园林表现为自然主义的真山真水。大面积的自然山水被包容在一座大园林中,园内有狩猎的山林,有专门用来豢养奇禽异兽的园区;唐宋时期的园林规模仍然很大,但人工建造园林景观的思想已渐渐占到主导地位;宋代叠造的艮岳,则以山景为主,尤其集中了大量造型优雅奇伟的独立石峰,使后世造园中,对叠石艺术的创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结语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人在18世纪与19世纪英国的中英式自然风景园的基础上,渐渐发展了现代景观建筑学。现代景观建筑学,一扫西方文化中对自然蔑视与征服的传统,极力营造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环境。现代园林与城市景观中,绿色占更为主要的位置,山水的外貌更加保持了原有的自然韵味,自然而富于弹性的曲线运用得更为频繁而成熟。

“共生”是目前人类社会的中心理念,建筑与自然,城市与建筑,过去与现在,乃至东西方文化都应在这一社会共识的理念之下得到交融,共生,直至新生。只有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根据中西方城市建设、园林规划及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西方建筑与城市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缘由,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则主要突出人的中心地位,视自然为对立物。

关键词:自然观,中西文化,城市,建筑,园林

参考文献

[1]张再林.中西哲学的歧义与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18.

[2]萧默.建筑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22.

[3]张复合.建筑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0-31.

[4]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0-31.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篇6

1 分析文学体裁

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体裁和内容, 我们应当明白各种不同体裁的样式, 总结各种体裁的特点, 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同时,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也不相同, 我们应当对不同体裁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准确地翻译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英语文学作品的体裁包括小说、诗歌、科技应用文和散文, 小说、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 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较多, 突出体现了文学性和艺术性。因此, 在翻译这一类体裁的作品时, 翻译者应当充分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背景, 这样才能有益于翻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具体的做法是, 分析作品的文化背景, 根据文语境和文化背景, 找出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 既要忠于原文的意思, 又要根据汉语的阅读习惯, 对文字进行调整, 使读者能够很容易地懂得作者的意思, 提高翻译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对于科技应用文, 由于科技应用文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同, 科技应用文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翻译科技应用文,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在翻译科技应用文时, 应仔细分析科技应用文中的叙述重点, 找出包含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的地方。其次, 在找出这些地方后, 要认真对比这些文化元素和中文语境中的文化元素, 找出这些文化元素与中文文化元素的差异。再次, 在找出了文化差异后, 翻译者要根据中文的阅读习惯准确地翻译这些内容。由于科技应用文中主要都是专用术语和专业词汇, 因此, 在翻译科技应用文中, 一定要将这些内容翻译准确, 才能确保整个作品的准确完整。

综上所述, 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 可以通过对不同体裁进行分析, 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 能够有效地处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2 利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概念

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 都是将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组, 并保持整体意思不变, 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中国读者能够读懂的中文展现在他们面前, 使中国读者能通过阅读译本理解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但是, 英语和中文本身就存在很多差异, 文化差异更是突出。因此, 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 不仅要充分了解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还要合适地利用动态对等概念处理文化差异, 使翻译的内容与原文更加贴切。

动态对等是指在翻译时, 翻译者应根据英文单词或词组的意思, 将其译成相对应的中文, 但是英语和中文本身就存在非常多的差异, 同时两种语言之间还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因此, 如果完全按照单词的字面意思来翻译, 就会造成读者无法理解作品的内容, 甚至扭曲作者的意思。例如在翻译“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句子时, 有经验的翻译者并不会直接翻译句子中各个词语的字面意思, 而是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和句子的实际意思, 将该句子翻译成“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这样翻译充分体现了原句的意思, 同时也考虑了英文的阅读习惯, 使英文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此外, 在翻译“胆小如鼠”这个成语时, 有的翻译者将它翻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 这里没有将“鼠”直接译成“mouse”, 而是译成兔子“rabbit”, 这是因为在英语习惯中, 温顺动物的代名词是兔子, 译成兔子有助于读者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3 研究异化和归化翻译理念

异化翻译理念的核心是以源语文化为最终归宿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例如, 翻译者在翻译《红楼梦》时, 就采用了异化理论, 在《红楼梦》的英译本中最大程度地保存了中文文化元素, 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译成“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befalls men overnight”, 这句俗语的翻译就结合了中文表达, 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中文的文化氛围。

归化理论与异化理论相反, 归化理论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最终译文为准, 重点考虑最终译文的文化特点。采用这种方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 虽然翻译后的内容与原文有一些差别, 但是译文的可读性增加了, 译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内容, 起到了更好的文化传承作用。

总而言之, 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 我们要正确应用异化翻译理念和归化翻译理念, 对两种理念进行深入研究, 明确两种理念的使用范围, 正确处理两种文化的差异, 提高翻译质量, 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思想。

4 利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段

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 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疑问, 是根据文学作品的单词词组直接翻译, 还是在了解英语作品的基础上, 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对译文进行一定的延伸再创造呢?对于不同的体裁的文章, 该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对于科技应用文, 由于科技应用文本身就要求准确、科学、合理, 因此, 翻译者只要对文章进行直接翻译, 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就行, 无须进行再创造。我们在翻译这类作品时, 不能仅仅直接把原文中的单词和词组翻译过来, 还要认真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对原作品进行创造性翻译, 这样才能充分向读者展现原作品的魅力, 使译文更灵活, 可读性更强, 使读者能够充分感知原作品的底蕴和韵味。

5 结论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能否正确处理文化差异对翻译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地处理文化差异能够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让读者充分理解原作品的精髓。反之,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只是一味地翻译原作品中的单词词组, 就无法向读者传达作品最深处的内涵。因此, 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翻译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处理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积极探索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方法, 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质量, 确保英文翻译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强瑛.论模糊语言在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J].文学教育 (上) , 2010 (1) .

[2]任肖飞.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知识经济, 2009 (15) .

[3]温静.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学翻译[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7) .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篇7

自由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形态。健康、自然、富有生气。文学作品应该反映一些人类最本真的东西, 例如人的身体、生命和内心最真切的情感。但我们的文学作品却承担了太多的思想、道德、文化, 有时甚至变得畸形和病态。

当爱国主义被所谓的仕子文人过度阐释之后, 本来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我想到了《赵氏孤儿》中用自己儿子的生命换来国家利益的那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些忠诚的文臣武将不离不弃为国捐躯之前杀妻弑子的事例, 在“爱国”这个伟大耀眼的光环之下我们忽视了他们所犯得滔天罪行。明明是统治阶级的争夺, 无非正义, 那些“忠义之士”却做出了杀妻灭子的禽兽之举, 这一荒唐而愚蠢的行径就是“爱国”了吗?我们忘记了他们首先是一个人, 人的生物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虎毒不食子, 在抛弃他们身上所有的的头衔和所谓文明的因素之后,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赤裸裸的真相:一个男人杀死了自己的配偶和亲子, 这种骇人听闻足以值得每一个人反思了。所以在赞美或者是讽刺任何人时, 我们不妨还原他的生物本态, 难道当道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可以改变他的人的属性了吗?

我们的传统文化把女性的地位看得很低, 特别是那些“不守妇道”的女子, 往往是道德批判的对象。人们对改嫁的女子一般都很不齿, 倒是对那些守身如玉的女子立贞洁牌坊, 尽管或许他们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长得太丑嫁不出去而被迫守寡, 但终究比那些长得漂亮而被迫卖身的女子要高尚很多。其实这些女人所拥有的, 也只有一个毫无意义的贞洁牌坊罢了。“与其被瞻仰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场”, 舒婷的这句诗形象的揭示了那些女子的痛哭与尴尬之处。

这一点或许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我有时候在想《安娜卡列尼娜》如果放到同时代的中国会遭到一个怎样的厄运呢。因为它无非就是写了一个“荡妇”如何抛弃别子跟另一个军官厮混的故事。然而安娜的闪光点恰恰在此, 她的魅力也就在与她跟传统的反抗中。她的反叛、对自由的向往, 对爱情的追求都不是一般女性可以做到的。在反抗文明的束缚中安娜一步步地寻找自我。安娜最初的婚姻生活是平静的, 她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她“遭遇”了爱情。她本来可以压抑住这份感情做一个“高尚”的人, 然而她顺从了内心的选择同时也进入了道德的禁地。当热恋的蜜月期度过, 面临琐碎而平庸的家庭生活, 安娜的心理出现了一个高原期, 当这份辛苦得来的爱情在时间面前一点一点枯萎时, 她的生命也就枯萎了。当这部作品进入中国时, 最初也或多或少被增加了一点别的东西。许多评论家都会给它扣上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的帽子, 仿佛这样就有了思想, 顿时增加了“高度”。

我又想到了《飘》里的郝思嘉,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 她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三易其夫。她的格言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她可以为了父亲一生所经营的土地——塔拉而付出一切, 甚至去勾引她的妹夫, 又与之以前讨厌的瑞德结为夫妇。而作者对她的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因为她看重的不是夹在人们头上的道德、文化, 而是一种生命意识, 不是一个女人怎样壮烈的死去, 而是她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顽强的生存。在作者的视觉里, 生命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战争的意义在书中遭到强烈质疑, 而它更强调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人要像荠麦, 麦秆里有汁液而使之更有韧劲儿, 当暴风雨来临时, 他或许被风吹倒, 甚至肢体贴在了地面上, 但暴风雨过后它就会重新站立起来。

而一旦这样的女人在中国, 她的命运就不同了。

我想说的是《白鹿原》里的田小娥。

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除了长得漂亮, 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就像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陈清扬, 因为她长得漂亮, 所以大家都认为她是“破鞋”, 所以她在无力澄清解释的情况下, 索性“破鞋”。“也许一个悲剧的发生最初直接指向了他自身。”

在中国, 红颜薄命, 因为红颜就难免招蜂引蝶, 一旦越过雷池半步就是“荡妇”了。剩下的为了维护道德唯有一死, 所以都难免短命。田小娥很显然属于前者, 她为了逃出那个娶了多房太太经常虐待她的那个老男人的魔爪主动勾引了黑娃, 一度得到了自由, 面临黑娃父亲的压力, 他们搬出了村子, 住进了一个破窑里。然而看似与村里没有任何瓜葛的田小娥终究抵抗不过道德的压力, 为了我生存忍受着权势人物的欺辱, 后来竟被自己的公公所杀。死后她也一度“灵魂出窍”来反抗, 但结果是遭到了更加残酷的镇压。她的土窑上被压了一座玲珑宝塔以防止她的灵魂再次出来“祸害”村民。令人不解的是, 她的情人黑娃后来却走上了正道参加了革命, 学习了文化还娶了个贤妻, 一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样子。当他衣锦还乡看到田小娥的塔时, 感到的仅仅是羞愧, 后悔自己年轻不成熟地被这个坏女人拉入歧途。所谓“红颜祸水”啊!

田小娥究竟做错了什么?她是杀人还是放火以致于让村民们如此咬牙切齿地恨还让她死后也不能超生?她甚至没有住在村子里跟某个人说上一句话, 她不被自己的公公承认, 不被村里容纳, 被每个人鄙视, 甚至连黑娃都有点怨她, 看不起她。而她所做的全部却仅仅是为了生存, 这是一个女人最低的要求。活下来, 是的活下来, 连活得稍微好一点也不敢奢望。她几乎与世隔绝地住在自己的土窑里。然后她怎么可能“与世隔绝”呢?她就像一个逃犯, 躲在哪里都会被人们揪出来施以“道德的惩罚”——因为她是一个荡妇, 她理应被第一个男人折磨, 既然她逃脱了这个道德给她安排的陷阱, 那么就只有让她灭亡, 没有丝毫退路。

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需要受道德来规范, 然而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会发现人越来越活得不像人。或许有时候人类应该“倒退”“还原”一下, 就像曹禺的话剧《北京人》里所说的, 我们有时候应当回到原始人的生存状态中去, 自由自在, 崇尚本真, 做一个新时代的“北京人”。

参考文献

[1]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9.

[2]孙莹.重估传统儒家文化与重建历史真实——解读新历史小说《白鹿原》[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03期.

[3]张爱荣;黯然失色的女性世界——《白鹿原》女性形象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年03期.

[4]王林彤;关中伦理文化的镜像与命运——浅析《白鹿原》中民族文化存在的困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唐仁君.《知识妇女寻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 1994年.

[6]曹辉.《列夫·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从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妇女观》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

中西方文学自然观差异 篇8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特色, 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语言也具有不同文化内涵和意义, 从而对英汉互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1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1.1 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不同引起的差异在中西文化里都有体现。在中国, 人们见面常常会以“吃饭了吗?”“要去哪?”等作为日常问候语, 这是一种比较友好且随和的问候, 但在西方国家则以谈论天气作为问候。另外中国在称呼上蕴含着深厚的谦卑之态, 如古人多谦称自己为“卑职”、“老朽”、“某将”等。在亲属称谓中也有着堂、表等较为复杂的人物关系, 而在西方国家则由于长期处于商业文化氛围中, 对亲属称谓十分笼统。

1.2 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 文化是群体文化, 人们的价值观理所当然代表着群体性的特征, 而西方国家则是以个人为核心, 甚至在传统的西方文化中推崇以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来谋求自身价值的个人英雄主义。中西方这种价值观在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 如一些常见的英语词汇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等。

1.3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一直主张“天地合一”, 语言表达上重意合;而西方观念则主张“人物分离”, 因此在语言表达上更重行合。思维模式的不同, 直接决定了其语言形式的不同。如:“老牛不喝水, 不能强按头。”这在英语中则可以表示为“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make it drink.”

2 英美文学作品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再加工

西方文明就是《圣经》文明。几乎所有著名的英美作家、诗人都与《圣经》中的意象和观念紧密相关, 他们运用《圣经》之处不一而足、灵活多样, 有的将《圣经》寓意与自己作品的情节、人物相融合, 有的甚至将《圣经》作为创作的题材等等, 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准确、客观并全面把握英美文学作品的媒介和理论支撑, 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圣经》, 也即是探索西方文化, 对于准确、全面把握世界文学发展的规律和脉络, 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翻译只有在熟知两种文化的前提下, 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如果译者对不同文化只有肤浅的理解, 必将导致翻译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文化误解及错误。

3 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3.1 直译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 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主要是在不出现误解并能够按照语言规范的要求下, 在翻译中既保留原文的内容, 又能够保留原文的形象、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如英语中有“To be on thin ice”, 而汉语中有“如履薄冰”相对照, 可以通过直译法来进行翻译。但翻译过程中也会有一些较为生动鲜明的典故, 如“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 等, 对于此类较典型的典故, 翻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表达方式, 采用直译法。

3.2 意译法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无法保留原文中的声面和形象的意义, 但是在翻译中又没有相应的说法, 因此在翻译时, 只能把原句中的寓意翻译出来。如:“Pulled their socks up”的意思是“鼓足劲、鼓起勇气”, 如果在翻译中采用直译法就翻译为“挂起他们的袜子”, 虽然翻译的比较形象简明, 但是会使读者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 使读者难以接受。

3.3 直译加注法

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 直译加注这种翻译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直译加注主要是指在保持原文形式不变的情况下, 同时加以注释的翻译方法。如“He that had no cross deserves no crown. (吃得苦中苦, 方位人上人) ”。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 不仅能够保留原文中的特色文化, 而且也能够使读者了解到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3.4 意译加注法

为了能够保持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为了能够很好地传递文化之间的交流, 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可采用意译加注法进行翻译, 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翻译为:“约翰为人可靠, 他忠诚而守规矩”, 并在其后加注为“eats no fi sh and plays the game出自典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代, 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英国政府的忠诚, 不再遵守罗马天主教规定的星期五都要吃鱼的规定, 所以这些不吃鱼的教徒就被称为是忠诚的人, 而这一词就被意为诚实的人, 忠实的人。”

英汉互译的过程也即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而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美文化精髓的一种呈现形式, 需要我们充分掌握其翻译策略, 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内涵, 最大程度地消除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各种错位理解, 真正实现英汉互译。

参考文献

[1]陈良.浅谈英汉翻译中重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116-118.

上一篇:抠图方法下一篇: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