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共11篇)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1
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和求知之乐,乃是人师至高无比的秘方”。英语教学与学习(包括习得)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时代必须结合新的信息化手段来改革、发展、实践,总结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案例概述:打破英语课堂的沉闷
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设置相对枯燥,课堂教学的内容受语言材料所限,听、说、读、写训练以教师的情景引导、机械操练、模仿交流、小组合作而生成语言的“流水线”。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厌倦、冷漠现象,无法生成新的语言应用能力。为改变这种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功夫熊猫》第一季的一集,在动画播放过程中选出一些语言点加以讲解,结果出现了几个没想到:其一,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其二,学生的英语学习开始出现自发的模仿;其三,学生显现出比以往强大得多的语言潜能。其中,如“buddy(哥们儿)、high five(击掌)”等一些常用词,学生已经能脱口而出。通过进一步播放《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片,并且与对应教材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相关联,使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能够上网查阅资料、应用百度词典等工具去预习和学习。
二、发现问题: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要适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英语学习
通过以上案例可知,英语的教学与学习在信息时代应该有新策略和新方法,即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带动,以学生的实际需要、生活经历为出发点,点燃学生的兴趣点,利用思维与情感和语言知识的融合来促进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如果信息化、多媒体化手段的参与,只是作为一种改头换面的教学方法,新瓶装老酒,把原来书本上的内容搬到课件之上,学生只是从阅读者、聆听者变成了声音与影像的看客,并不能融入到其中,也就不能颠覆传统教学的方法弊病,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而,必须将信息化手段赋予新的观念上和内容上的改革,加强英语学习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适应性探索,从而找到一条新的适于公共英语教学的路径和策略,以摒除传统教学策略方法中的不足。
三、分析问题: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要形成新的教学与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1. 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与动机
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必须精心地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式得到这些信息并加以分类。如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性需求:交流、出国、专业英语词汇、过级等;学生的兴趣点:电影、足球、音乐、服装等英语文化信息。所用的英语语言材料必须着眼于这些兴趣和动机,并使用信息化、多媒体化的方法精心设计和引导,才能真正地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观念上、心理上的变化,最终促成英语学习的行为。
2. 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
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生活经历差距较大。有的学生交际范围较广,有的学生是“宅男宅女”,大部分学生每天与智能手机形影不离,一些学生处理个人事务的信息化手段的多样与先进甚至超过了教师……对这些情况必须加以研究和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论,着眼于新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和设置,开创新的教学模式,生成新的课堂互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机组合,学习方式要考虑学生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合理充分地选择和应用信息化方式,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学习形成最大化的效益与效率。
3. 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交融
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对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构建与生成,更要着眼于学生英语学习思维、英语世界文化性思维、英语“心灵鸡汤”的情感碰撞、英语世界良性价值观的融汇等。对于学生思维和情感态度的开发必须要借助信息时代工具,如思维导图应用对于英语知识点、英语思维范式的展开等都十分必要和关键,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功夫熊猫》《疯狂动物城》中的正能量情感、多元价值观的英语文化,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探究性的思维开拓、积极性情感的促进等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亲情有深度,爱情有纯度,友情有广度”[1],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心理趋向和情感,无论信息化时代如何发展,任何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都不能无视学生心理基础和情感积淀,乃至精神给养的补充和收获。
4. 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要着眼于英语语言学习规律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信息化、多媒体工具广泛应用的现代教学方式,都要尊重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更要尊重英语能力生成的客观规律,而不是违反和背离这些规律。所有策略和方法的改革也要密切围绕语言学习规律而设置和设计。新的策略及方法是指观念新、策略新、方法新,而非创造新的语言规律,多媒体时代可以应用新的软件、课件,甚至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可以进行跨空间自由学习。
四、解决问题:公共英语课针对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的具体方法
1. 利用语言功能室模拟真实语言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知识建构,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知识并非通过教师的传授和灌输习得,而是学习者在仿真情境下通过合作探索主动构建悟得。”[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功能教室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学校应提供良好的软件学习环境,如提供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渠道英语学习的现代资源:图书馆、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广播电视、英语书刊等。”[3]语言功能室、语言实验室、语音室在发展语言学习、语言习得方面的功能日益强大,但功能室的利用情况却不理想。一方面部分英语教师不能熟练掌握语言功能室的语言模拟环境技术,另一方面语言功能室的设备损耗为部分教师造成责任不明晰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语言功能室在部分院校成为馆室检查的摆设。要改变这种状况,既要对英语教师进行语言功能室相关教学技术的培训,又要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语言功能室的高效利用,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个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时代一去不返。
2. 利用电子白板扩大课堂容量并提高课堂效率
硬件设置是使教师更新现代教学技术不可缺漏的重要一环。“电子白板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打造富有活力的高效英语课堂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4]电子白板是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工具的集成设备,对英语学科软件的开发使英语学习现代化成为可能。如电子白板与投影仪的配合可以使声音、图像、视频、书写等多种媒介实现一体化,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英语学习感官刺激,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课堂上恰当使用会扩大课堂容量,从而使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实现技术上的飞跃。
3. 利用互联网网站提高知识更新速度并贴近学生生活
你知道《熊出没》中“熊大、熊二”的英文怎么说吗?你知道“点赞”“蛮拼的”“土豪”“树懒”的英文怎么说吗?这些正是“正统”语言材料中难以寻觅的词汇,也恰恰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词汇,而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词汇教学来点燃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脱离互联网是不可想象的。互联网的发达使英文学习的资源进入多元化和全球化时代。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英文学习网站的链接,鼓励学生进入网站进行浏览、查找、摘抄。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英文学习网页、小网站”等,通过学生自己查找素材、编排格式、灌注资源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升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体验知识更新和在生活中应用英语交流的快乐。
4. 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改革英语教学的方法、策略,调动学生对已有互联网知识的迁移,从而最大化地覆盖更多的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和合作意识。可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更加灵活自如地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速度。移动互联网好比一个硕大的“语言超市”,其中的“语言商品”琳琅满目。免费软件的下载十分便利,软件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学生可以选择利用各种通讯工具软件进行随时随地交流,教师则可以进行作业和任务的布置、批改,包括语音沟通。电子设备里的积分机制、艾宾浩斯曲线复习单词的系统记录与提醒,都将极大地把课堂英语延伸到课外,这种充分参与、带有竞争和奖励机制的学习方式肯定要比传统的文本教学、黑板教学更加融入学生的生活,激起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化工具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置疑、不可替代,但如果流于形式地嵌套在传统教学中,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技能。使用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能够形成一整套新的硬件、软件相得益彰的体系,使教师和学生沉浸其中,成为有效互动的教学整体,为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服务。
摘要:利用多媒体、信息化工具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趋势。从信息时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论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中的应用,探讨适用于信息化时代的高职学生新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英语教学与学习,策略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学浩,李国忠.学导式创新素质教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2:151.
[2]王宁.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探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2):66.
[3]董秀涛.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8).
[4]高丽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4,(8).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2
港口中学:李统梅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促使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有机整合。在多媒体信息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应然而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巩固学习---课堂小结。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教学模式 多媒体 信息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为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或媒体的帮助,通过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由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而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和设计者。
一.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基本特点
侧重知识与实践背景,现实应用的联系。新教材重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很多知识都采用“问题情境---建造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这些有助于学生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
二.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新的教学方法和弹性的内容设置,为课堂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以下作用:
1.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优化知识的传递途径和知识的接受方式,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3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而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加上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的结论自然就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掌握准确。有利于教学基础的巩固,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动态演示,有助认知
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像演示,把静态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知识具体化。其突出了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上《等腰三角形》时,我给学生演示了“三线合一”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形成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在讲《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演示点的坐标的确定过程及线的移动过程,使学生在动与静的对比中,在抽象与形象的转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亲身体验,加强理解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教师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成为学生学习主要方法。利用多每天信息技术手段,亲自操作探索,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为了让学生比较深刻的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教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任意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的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在一定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探究步骤,优化方法,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探索。这样既开阔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与合作的精神,在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三. 教学设计思想
在多媒体的环境下,数学课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下: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随堂测试---课堂小结。
这样的一个框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勾股定理”为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由已有的知识中尝试,后得出“勾股定理”的结论。再由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推导“勾股定理”?学生带着问题独立进行研究。碰到困难或研究有结果后寻求教师的启示或印证答案。通过与同学进行讨论,师生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证明方法,再由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堂联系,巩固“勾股定理”的应用。最后由学生自行小结,并与课件中的小结进行对比。
四. 预期目标
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多媒体由“教具”转变为“学具”,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考试方式由学生的被考转变为主动的自我检测。
五.教学结构
(一).研究课题:勾股定理
(二).教学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演绎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问题(课本P64思考)
2.勾股定理的推导:由学生观察课本P65图18.1-2,得出结论。
3.勾股定理的应用。
4.典型题训练:给出勾股定理的相应例题,并用多媒体辅助,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
5.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六.进一步思考
1.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主动性、发散性,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2.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施个别化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
3.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数学潜力,为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弗赖登塔尔(荷兰)著,陈昌平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3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播手段出现多样化的特点。针对我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现状,结合该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优势,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微课 混合式教学
一、引言
我院电子信息专业自从2004年开办至今,每届至少都是两个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可能照顾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而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课堂讲授,造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师生间有效的互动交流缺乏,同时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容易理解,需要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重复。加之我校招生规模的增长,新增学科专业多,这些都给我校的教学师资队伍带来了严峻挑战。那么推行混合式教学可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个性化需求。
二、混合式教学及其优势
1、混合式教学。Internet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在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又称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混合式学习最初指的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现在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提升,这种提升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也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学习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师生角色固定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线上教学学习模式,而是实现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2、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借助微课学习视频,能较好地避免传统课堂“一刀切”的情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自己定制开展个性化学习,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混合式教学可以提供多种学习内容,使不同的学习内容形成互补。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和线上教学平台上学习知识体系,又能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接触大量辅助学习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果学习者上课没听懂的,在课后还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教学视频来重复学习;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预习后带着问题去听自己的任课老师课堂讲授,或者带着问题在课后去回放微课视频,使学生更有效率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混合式教学结合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包含不同技术手段的学习方案和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基于网络环境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这为学生操作计算机学习、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教师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而且要更科学地利用好信息技术,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1、线上微课设计。1设计并制作微课、PPT等教学材料,明确相关任务和知识点。在微课中设计练习和思考环节,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提供线上微课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微课的学习和问题反馈,以便教师合理安排线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2、线下理实一体教学。1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反馈的问题以及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去掌握理解。2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相关的工作任务,通过学生分组来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
3、教学评价。1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考核,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的效果。2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看法。3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得出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提升后续教学的效果。
四、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生产与消费 篇4
按照媒体诞生时间的先后, 可以划分为传统媒体 (Old Media) 和新媒体 (New Media) 。按主体的构成划分, 新媒体主要可以分为由组织机构作为传播主体的机构媒体和以网络个体用户为传播主体的自媒体 (We Me⁃dia)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 信息生产的主体, 除了原来的传统媒体 (属于主流建制媒体) 转型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生产机构之外, 自媒体 (属于社会化媒体) 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也是构成复杂网络环境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机构媒体
机构媒体是指那些相对具有大型组织结构并进行专业化运作的大众传播媒体平台。机构媒体有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来源,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程序化、规模化运作。机构媒体在面临社会化媒体的冲击时, 其在传统媒体时代建立起来的优势有被颠覆的危险:
(1) 发布平台优势
过去只有机构媒体这样的组织才能够有实力去拥有或者使用信息生产的印刷设备、新闻纸、广播电视制作及发射设备等物资。这给了机构媒体得以强势的基础,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构媒体的话语权。所有信息的传播都得借助相对有限的报社、广播台、电视台来发布, 信息路径非常简明, 传播可控性、信息可达性都非常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特别是自媒体平台的兴起, 普通个人可以低门槛进行信息发布。机构媒体的发布平台优势被抄底, 很快便会接近消亡的边缘。
(2) 机构媒体的信源控制优势
在传统媒体时代,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 媒介资源相对有限, 媒介所发布的信息主要来自机构媒体供养的记者和编辑等专业人士。因此, 机构媒体具有绝对性的信息输出优势, 这种优势也使之在信源上具有控制力, 无论这种控制力的合法性是如何获得的, 事实上机构媒体过去一直扮演舆论形成的主体力量的角色, 因此机构媒体也可以称之为主流媒体。
(3) 机构媒体的原创内容优势
机构媒体一直以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作为自身的优势加以标榜。现今这一优势随着一些高水平的自由撰稿人选择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原创内容而逐渐丧失, 自媒体的存在极大地冲击了机构媒体的内容消费市场。仍以内容优势作为机构媒体建立起区隔的做法无异于抱残守缺。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机构媒体与一些知名自媒体人合作, 并大量采用后者创造的内容。
(4) 机构媒体的公信力。
在失去前面三座城堡之后, 似乎媒介公信力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仔细想想, 其实不然。机构媒体公信力的生成, 自媒体人同样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信息生产来建立自身的公信力。现如今没有人能够否认自媒体名人的传播公信力及其言论的价值。
不过机构媒体的优势并非荡然无存。机构媒体的优势在于经过严密的人员结合和专业化分工使得其在传播力上的确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这种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 机构媒体的原创信息传播量上远超自媒体, 而且其信息生产节奏稳定, 具有不间断作业能力。通过对“亚投行”等新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信息源头在很多情况下都指向了机构媒体。这种指向的结果使机构媒体的品牌积累较自媒体要更厚实。
其二, 机构媒体信息生产的专职性, 使得机构作业人员能够专门研究信息生产规律并花费巨额资金来采集素材。自媒体人若要达到同样的效果, 自身也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如果自媒体人以大量资金介入制作的方式来生产信息, 这时候其实自媒体人已经不是自媒体人了, 已经是介于自媒体人与机构媒体之间的一种形态了。
其三, 机构媒体广泛的人脉触角。借助机构的力量, 可以很好的与其他的社会力量建立连接与合作, 进而扩大机构媒体的影响力, 发挥更大的传播效能。
2. 自媒体
相对机构媒体而言, 自媒体是由普通个人或相对松散团体为主体生产信息的媒体系统。自媒体以个体为单位来进行信息生产, 信息的发布又以个人名义来进行。自媒体的优势在于:
(1) 技术成本优势
自媒体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因此, 它具有技术上的便利性。大量的自媒体平台, 为用户发布内容创造了极其简单易用的操作环境, 而且传播成本也接近为零。
(2) 内容优势
自媒体的内容优势在于多样性和个性化。多样的内容形式、多种的视角, 极大地发挥了民间智慧和群体智慧。其次, 自媒体更少受限于机构作业规范的约束, 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 传播形式也更加友好, 因此可能会更受民众欢迎。
(3) 影响力
自媒体它所发布的具有多元观点的信息是生动有趣的。而且, 自媒体一般也较为重视通过真诚的内容制作来赢得信任, 进而增进其影响力。我们也常能见到自媒体大号发出的声音甚至具有比机构媒体更强的影响力。例如, 格伦·雷诺兹 (Glenn Reynolds) 是出身博客世界的英雄, 他的网站Instapundit.com据报每月有超过100万的独立用户访问, 凭此发行量他已可轻松跻身美国20家最大的日报之列[1]。
二、信息生产方式的多样化
从内容生产的主体来看, 主要包括PGC (专业生成内容) 、UGC (用户生成内容) 、BGC (商家生成内容) 三种方式。
(1) PGC (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也可以认为是媒体机构生成内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PGC信息生产方式得以有了新的应用, 同时也遭受了极大的挑战。
(2)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成内容是便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起来的, 移动互联网则进一步推动了全民UGC。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 几乎都是UGC的信息生产者。
(3) BGC (Business Generated Content) :受商业逻辑的驱动, BGC也为整个互联网网络贡献大量的内容。
区分三种内容生成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三者生成内容的内在驱动力存在区别, 大众媒体专业机构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标, 普通用户更多的是出于社交等目的发布内容, 商家生成内容则有明显的商业目标。随着网络智能程度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内容还依靠算法生成 (即算法生成内容, CGC) , 也可以认为是机器生成内容 (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 MGC) , 如新闻的自动聚合呈现。
信息的生产方式也随着媒介的复杂化而变得更加多样化。用户生成内容成了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志。同时各种商业和公共传播主体对信息的传播诉求也在不断增长, 使得信息生产的体量更加庞大。这预示着新增的大量信息, 要进入相对有限的媒介管道, 传播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三、信息生产、流通及消费的新变化
信息从生产出来到接触用户, 大致要经历三个环节:生产、流通和消费。每一个环节都为整个信息流通链条贡献它独特的价值。生产环节提供信息的原始产品。流通环节进行信息产品价值的输送, 同时也通过信息筛选等手段来进行信息的过滤和把关。消费环节是信息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
1. 生产环节——自媒体的崛起
该环节以生产原创内容为主, 通常是具备一定采编实力的媒介机构。除此之外自媒体大号 (内容创作能力强的明星账号) 也活跃于信息生产网络, 并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生产环节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特别是普通用户借助“技术赋权”能够进行类专业化的信息生产。生产环节是信息进入内容市场前的第一道关卡, 内容产品的丰富性程度及质量直接影响流通和消费环节。信息的丰富性使得信息过载 (overload) 与注意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纽曼和普尔 (Neuman&Pool, 1986) 的说法, 受众对信息超载的主要反应之一, 是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在相应降低。他们采用一种平衡模式来表达这种关系, 即:接触媒介程度越高对信息的关注“质量” (quali⁃ty) 便越低,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才能避免不适之感[2]。
2. 流通环节——渠道价值的凸显
流通环节实现了内容的过滤和分发, 在内容传输网络中起到信息集散并连接最终用户的作用。这个环节不生产原创内容, 一般只提供信息汇集, 并提供信息转载服务。比如今日头条App (智能终端应用) , 它本身并不生产内容, 通过特定的信息推荐算法提供千人千面的内容聚合, 是典型的信息自动化分发平台。流通环节注重将生产信息的节点与用户节点相连, 因此在信息的最终到达方面具有优于生产型节点的地位。分发型节点体现的是其信息流通的渠道价值, 通常也是信息传播网络上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 内容有过剩之嫌, 以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快速、及时、不间断的发布信息加速了信息环境的复杂化。过滤和筛选信息因而就显得更加重要, 渠道价值得以凸显。
3. 消费环节——用户的区隔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 消费环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跟传统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变为主动性用户有关。借助新媒体技术, 用户成了信息生产者, 并且他们还会将接收的其他信息搬运到其所属的社群中。媒介和信息的多样化, 以及用户的自主性, 共同促成了用户的社群化。弗朗索瓦?萨巴 (Francoise Sabbah) 于1985年在针对媒体新趋势所作出的评估中论述道:“总而言之, 新媒体决定了区隔化的、分化的观众, 虽然就数目而论算是大众, 但是从信息接收的同时性与一致性来说, 他们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受众 (mass audience) 了, 新媒体已不再是传统定义下的大众媒体, 传送有限的信息给同质的视听大众。由于信息与来源的多样性, 观众本身变得更会选择。目标观众群倾向于选择信息, 因而强化了多区隔化, 促进了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个人关系 (Sabbah, 1985, 219) [3]。
结论
通过追踪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主体以及信息生产方式的变迁, 我们探讨了信息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新变化。自媒体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的主体性力量, 媒介与用户共同为信息消费的达成营造了条件。在信息生产主体的多样化和用户自主性选择的共同作用下, 用户区隔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美]克莱·舍基 (Clay Shirky) 著, 胡泳, 沈满琳译:《人人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75
[2][英]丹尼斯·麦奎尔著,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译:《受众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61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5
关键词:云计算;多媒体;信息过滤;信息处理
1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临的信息越来越复杂。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刻录机的普及,这些电子设备使视觉内容每天数以百万计的事情要记住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更方便和经济的访问数字媒体,人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多媒体内容的不足,但如何找到他们需要的大量信息的多媒体世界。对于大多数的检索系统,它通常需要用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根据检索系统的要求提交的查询。但在实践中,掌握大量用户一定程度不够明确的语义查询意图,如果允许用户能够描述多种媒体信息输入查询意图的检索系统可以检索结果的要求,更符合。这一要求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问题:在一个或多个媒体形式的用户查询描述之间的匹配问题,并描述不同形式的媒体,这是基于多媒体信息检索。
2 云计算
云计算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众多类型的供应商在发展不同的云计算服务。云计算的各种形式的表现,简单的云计算在人们的日常网络应用中随处可见。目前,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如图1所示。
3基于内容的信息过滤
通过基于用户选择的用户协同推荐之间的相似性度量,用户相似度高,作为目标用户的邻居,通过邻居预测目标用户的目标项目得分。传统的计算相似度的方法,主要有调整后的余弦相似度和皮尔森相关系数法,以及产生过滤的算法,计算方法如下。
4基于项目的信息过滤
在大多数个性化推荐系统中,项目信息的更新速度比用户更新慢,项目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资源的内容可以通过用户的其他资源的用户的评价,可以提高资源评价的密度,然后利用这些评价的协同推荐,从而提高协同推荐的性能。基于项目的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介绍了基于协同用户的相似度计算思想、计算方法和相似度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5 结束语
针对互联网上不良多媒体信息,本文研究了基于协同过滤技术的多媒体信息过滤解决方案,可以过滤掉网络上的不好的多媒体信息。
参考文献:
[1]庄越挺,潘云鹤,吴飞 编著,网上多媒体信息分析与检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李铮.多媒体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6
刘雍潜秘书长和潘克明馆长都是我刊的老朋友, 长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刊物的动向和发展, 对刊物的成长倾注了不少的心力。在座谈中, 刘雍潜秘书长和潘克明馆长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国家宏观政策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倾斜, 进一步明晰了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助力。刘雍潜秘书长透露, 教育部组建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办公室, 并正在酝酿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筹备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可以预见, 在下一个十年, 教育信息化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同时, 他也指出,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 从业者要避免盲目乐观的情绪,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硬件的堆积, 要积极思考和创造新的育人环境。刘雍潜秘书长说道:“当前, 我们除了要关注设备投入, 更要关注有了设备之后教学怎么用、管理怎么用, 如何利用技术创设学习环境。”谈到教学问题, 潘克明馆长特别指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重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这一维度的目标是对学生的要求, 相应地, 信息技术媒体要从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围绕着各自关注的领域, 两位专家还具体介绍了相关的行业热点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如数字校园、课程整合、云计算、学前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计划等。
编辑部的同仁有感于两位业内专家的倾力指导, 纷纷将在办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求教于专家。当问及“作为一本行业内专业刊物, 如何打造自身影响力”时, 潘克明馆长语重心长地说:“要紧扣一线教师, 跟上北京市的发展脚步, 将信息化最新的动态发布给大家。一线教师是最大的读者群, 刊物不仅要报道他们的教学经验, 更要帮助他们提升, 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刘雍潜秘书长也鼓励年轻编辑增强对信息的敏感度,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7
1相关概念
1 . 1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保证,其实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是教育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组合变换的结果。不同资源组合所产生的教学环境具有各自的优势。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环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学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述的是狭义的教学环境,即从学校教学工作的角度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园文化和师生人际关系等。
1 . 2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与传统教学环境完全不同的一种新形式的教学环境,它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之上,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能实现教学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呈现方式多样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信息社会中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要素皆属信息化教学环境,如:公共通信网络、现代媒体资讯等。从狭义上说,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时空环境、文化信息环境、人文环境等。本问所讨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主要是指适应课堂教学的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和基于网络学习的软件环境(网络互动学习平台)。
2信息化教学环境特点
2 . 1信息源丰富且量大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2 . 2学生学习主动积极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加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加入,使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2 . 3个别化有利于因材施教
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
3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意义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了迎合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已呈现出不可逆挡之势。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更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信息化教学模式其理论上的纷繁复杂、无体系性,实践上的生搬硬套、无规律性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界的共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利于学习者获取广泛的教学信息和相关资料。教学信息的呈现多媒体化,信息反馈及时,有利于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 便于施教者的指导和调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手段、方法与传统教学环境截然不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信息化教学环境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信息化下的体育多媒体教学分析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是将各类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的“整合”过程;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源泉;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
5信息化下体育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5 . 1变繁琐为简单
体育教学的显著性质就是身体的参与性,一些动作技术必须通过身体的参与才能掌握。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动作示范等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传授。例如:在进行鱼前滚翻成蹲立,后滚翻成蹲立、鱼跃前滚翻成蹲立—挺身跳教学中。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各项教学内容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通常采用较为实际的教学方式——图示教学法。这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耗费大量精力、物力,将完整的技术动作逐一拆开,分解成单个的动作画在小黑板或大白纸上,而且受条件限制,所有分解动作的画像都是由单线条构成,极其抽象,不易看懂。这就使教师在授课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逐次讲解,反复示范。有时一堂课下来,老师精疲力竭、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是迷惑不解、似懂非懂,这样,即费时费力,枯灶乏味,又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现在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手段,借助先进的播放设备,把一些复杂的抽象化的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非常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指导学生精确地掌握动作的和技术要领。特别是丰富绚丽的色彩画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 2变抽象为具体
体育教学借助多媒体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将难以理解的体育教学内容或者学生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加以充分显示。可以说,通过多媒体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直观的视觉功能,能够较为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我们知道这个内容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准确地理解击球动作过程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教学中往往对击球动作的重点及垫球者上、下肢的协调用力难以体会,尽管教师采用了分解示范与讲解,但是学生认识与理解仍然还是隔着一层。对此问题,采用CAI计算机课件,并结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形成直观感受。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三张动画:第一张动画内容是击球动作过程中的蹬地技术动作,在设置上利用电脑屏幕的闪烁以显示蹬地动作部位与用力方向,同时通过设置在屏幕显示“蹬地”时采用了动态慢放效果,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可以从各角度观察蹬地技术动作。并通过动作的方位、距离以及运动轨迹等系列空间特性,帮助生建立正确的蹬地动作概念。第二张和第三张是击球动作“抬臂与跟重心”。设计中利用软件自带的功能对动作采取了分解演示设置,同时对错误动作进行了颜色不同设置的对比比较。利用动画的暂停、重放与慢放等功能帮助学生看清抬臂与重心跟进动作的过程及技术的关键。教学过程中通过一边播放一边组织学生讨论,适时进行启发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抬臂”并不是手臂的垂直向上抬,正确的应该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台,并要求自己的身体重心也同时向前上方移动实现身体协调的目的。为了能使学生的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加巩固, 笔者教学中故意提问:“如果将蹬地、抬臂、跟重心等三个动作中的一个去掉,你们猜猜其结果将如何?”这时将事先动画片设计好的动作一个一个有节奏地慢慢交换隐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看到因隐去的动作而导致动作连续图的极不协调画面而加深正确动作概念。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整个击球动作,攻克动作技术学习中的重难点。
实践证明,三张动画的设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激发了学习思维,提高了学生对动作技术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识别能力, 加快了学生正确动作技术的掌握。通过这次教学以及动画的设计, 笔者对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有兴趣和信心了。事实也证明了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传统体育教学中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有效地加快学生的掌握速度。
5 . 3变死板为活跃
多媒体教学显著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实践证明, 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与娱乐性特点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体育理论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多媒体系统制作实现人机间的对话,以此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足球规则讲解中,对“什么是越位”一条时,就可以根据内容特点教师设计成交互性问题练习。如,设计成举旗(表示越位) 与不举旗(表示不越位)两张图片的按钮,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正确了,屏幕中就会跳出一个队话框:“恭喜你!答对了!”如果回答错误,也跳出一个对话框:“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个参考意见:关于越位规则的具体解释 (学生通过再学习加以掌握知识,顺利回答问题)。
6信息化下体育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虽然对媒体为体育教学带来诸多的变化,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的照屏宣科。我们知道传统教学中有照本宣科,而随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新形式的“照本宣科”诞生了,课堂上教师用一只鼠标控制着ppt、视频等播放,俨然教师成了一名放映员。而师生间的互动、教师的示范等不见了。其次,本末倒置现象频出。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其视听效应,它有助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直观性与生动性的增强。但是,有些教师却沦落为评点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全无。我们知道,我们的体育教学是不同于文化课的教学,我们需要示范与讲评,对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要求更强烈些。可是,一些教师只注重课件的设计,导致媒体技术淹没了体育教学内容,主宰了课堂教学,分散了学生注意力,致使本末倒置的发生。最后,易出现拿来主义。如今, 想获取某一体育教学内容的PPT,只需百度一下,就有可以供我们下载的资源。的确,这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可是也给一些懒惰的老师带来偷懒的法宝,拿来主义就这样慢慢的形成了。不认真钻研教材,不联系课程实际情况,直接下载拿来教学,导致我们的教学缺乏创新、缺乏针对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注定不会长治久安。
7信息化下体育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7 . 1立足传统, 有的放矢
在对于多媒体教学上必须要认识到其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延伸。我们的体育教学在传统上有着很多值得或者值得推广的教学手段、策略。我们的体育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特点,口头表达、实物教学以及师生双向交流等,是多媒体教学不可缺少的。为此,体育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教学,才能进行有的放矢。
7 . 2坚持原创, 适度借鉴
本文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制作上必须坚持原创与适度借鉴的原则。如果一味的拿来,必将导致体育教师能力的下降,思维的愚钝。并且,拿来的东西并不一定能适应自己的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因此,在借鉴的基础上坚持原创有利于提升自己能力,提升自己教学的针对性。这里所说的借鉴,仅仅包括其设计的思路或者我们无法完成的内容,例如一些标准动作视频等。
7 . 3贴近学生, 服务教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制作与运用应贴近学生、服务教学。所谓贴近学生就是设计的内容上要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例如,我们再进行篮球行进间上篮动作教学时,就可以通过正确视频和错误视频的对比播放使学生加以强化。而正确的视频可以选择专业运动员的视频,而错误的就可以选择这个班或者其他班学生的视频。而服务教学就更容易理解,就是我们所做的东西一定要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不要在屏幕上放些无关的图片、视频及文字等,避免画蛇添足的出现。
摘要: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保证,其实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是教育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组合变换的结果。本文通过文献、教学经验及实践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体育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剖析,其中分析了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及特点,对体育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案例式分析,在此基础上体育多媒体的制作提出了“立足传统,有的放矢”、“坚持原创,适度借鉴”、“贴近学生,服务教学”等3点建议。
信息科技环境下多媒体教室的管护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发展, 作为信息处理热点之一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学校辅助教学的首选。 而如何管理好、维护好、使用好多媒体教室,充分发挥其效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服务,是学校设备购置和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归口不一
经过调查重庆市多所高校, 发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管理归口不一。 有的归属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之类专业机构管理,有的归属各系部管理,有的归属教务处管理,有的则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有的则按照房屋及设备的归属由对应部门管理。 由此导致了教室的调用和设备维护与教学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的冲突,致使有的教室或是利用率低下、或是设备故障率高,难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同时由于管理归口不一带来的管理员的来源和素质差异较大,也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1.2 设备档次复杂程度不同
多媒体教室由于功能、用途不同,其配置复杂程序不同,也造成多媒体教室管理的难易度不同。 如有兼作会议室的多媒体教室,有专业的调音台、均衡器、功放、音响等设备;作为专业用的多媒体教室,有的配备有多屏显示幕、多个投影机、摄像机、硬盘录播系统、音频矩阵和视频矩阵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室的配置逐渐人性化、简单化、易用化和智能化,如从20 世纪80-90 年代的设备齐全(投影机、屏幕、计算机、调音台、功放、录像机、VCD、卡座、音箱等)发展到现在的简单易用和大众化(仅配投影、屏幕、中控、计算机、简单功放等),还有更为简单的笔记本加投影的模式。 不同复杂程度的多媒体教室,要求管理者的技术程序有相当差别。 而这些差别造成了不同学校的不同管理模式,产生了管理的多样性。
2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的解决方案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论其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但万变不离其宗,管理维护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
以强化检查为重点,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保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对教师来讲,必须熟悉这些多媒体设备的性能,熟悉其操作过程,设置密码,自觉强化维护与管理,用好整个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实行报修制度,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修好设备。
另外,及进更新,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着眼于提高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机的性能。 对前期安装的多媒体教室,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升级各种应用软件,保证教师们的课件能顺利使用。
2.2 人员管理
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管理。 管理员在每学期开始上课时为学生讲多媒体教室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学生爱护多媒体设备的自觉性。 面对不自律的学生,要加强以人为本的教育,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管理,实现多媒体教室的良性运行。
以人为本,强化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才能和智慧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借助于多媒体及设备,完成教学任务。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每学期开学前,对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使用的培训效果非常好, 由于多媒体教室设备不同,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在短期内能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帮助极大,同时,也让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教的学生遵守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好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和环境。
另外, 要充分调动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其工作激情“激励工作是人员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 对于调动电化教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是南国农先生主编的《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中一个鲜明的观点。从事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有时是枯燥无味的,领导者应该分析、了解管理员的心理动态和各种愿望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激励工作,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素质能力,配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2.3 制度管理
任何管理制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制定的。为了使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上一个台阶,使管理有章可依,有据可查,我们制定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试行)”,在该办法里规定了教师、学生、管理员应遵循的准则,如在每节课前,管理员必须检查所有的硬件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端口连接是否正常,网络连接是否正常,音响是否发声等,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学生不许乱动多媒体设备,爱护公共财物等。将学生守则、多媒体教室操作规程制成标牌等。
3管理维护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教室的装备也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简单易用化方向发展。 如通过校园网对各个教室的所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控制中控机、投影机电脑、投影仪、电动幕等。又如可以通过网络对所有设备进行批处理控制,使多个教室进行同一种功能的操作。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9
关键词:大数据,多媒体,信息检索
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互联网上的信息, 尤其是多媒体信息富含大量的特征。近年来, 搜索引擎提供了多种应用向的搜索服务。例如谷歌的图片、地图和视频搜索功能。由于这些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网络中的多媒体信息出现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的多媒体信息, 如何高速的获取精确查询结果是国内外学术界聚焦关注的问题。检索多媒体信息的本质是高维度的矢量相似。同时, 它是一种高计算的数据操作, 在面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时, 搜索效率往往不如人意。尽管如此, 随着一定程度上多维索引技术的提高, 使得这些指数索引方法解决了许多有效向量数据的问题。
1 大数据技术
引用“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处理才能是必要”是新模式, 拥有更好的决定力、洞察力和流程的优化能力、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不是拥有庞大的数据, 而是把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句话说, 如果大数据是一种产业的话, 那么使这个产业盈利的钥匙, 就是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通过数据处理实现数据的“附加价值”。
从技术上看,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不会使用单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必须采用分布式的架构。虽然它的特点是挖掘大量的数据碎片, 但是它必须依赖云计算的分散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某分析团队认为大数据通常是形容公司收集大量的非构造化数据和半构造化数据, 但对这些关系型数据库的下载分析将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随着大数据的分析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 使得这些数据必须使用大量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大数据使用特殊技术高效处理某个时间段内的大量数据。因此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 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的电力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扩张的存储系统。
2 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多媒体信息检索
为了提高检索效率, 需要研究高维索引的多媒体数据机制及基于服务计算的并行检索与多重查询的优化方法, 如图1所示。
2.1 数据表示
用户评分数据可以用一个z×l阶客户-商品评分矩阵表示, z行代表个z用户, l列代表l个项目, 第p行j列的元素代表客户p对商品j的评分值。
2.2 相似性度量
度量客户之间相似性的方法有许多种, 主要有三种方法:余弦相似性度量公式、修正的余弦相似度量公式和相关相似度量公式的方法。
(1) 余弦相似性
用户评分看作为n维项空间上的向量, 如果用户对其项没有进行评分, 则将用户对该项的评分设为0 , 用户间的相似性通过向量间的余弦夹角度量。公式如下:
(2) 修正的余弦相似性
修正余弦相关性充分考虑了不同用户的评分尺度问题, 通过减去用户对项目的评分来实现它的优点。公式如下:
(3) 相关相似度
相关相似度又称Pearson相关系数度量, 设用户i和用户j共同评分过的项目集合用Ii , j=I1∩I2表示, 则用户i和用户j的相似度sim (i, j) 为:
2.3 推荐产生
根据当前用户的邻居对项目的评分信息, 预测当前用户对未评分项目的评分, 产生推荐。通过上面提出的相似性度量方法找到目标用户的邻居, 之后产生相应的推荐。预测公式如下:
3 结语
随着在网络中, 大数据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多媒体信息成为互联网上的主要信息媒体。但是面临互联网上大量的多媒体信息, 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查询结果有很大的技术挑战。而大数据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则会根据用户输入快速、准确地检索出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庄越挺, 潘云鹤, 吴飞.网上多媒体信息分析与检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Gong S, Wang Y.Research on Security Strategy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dustry Websites: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Informatics[C].Paris:Atlantis Press, 2015.
[3]Gong S.Research on the Generated Path of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Based on Innovative High-skilled Technology, 2015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Informatics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Conference[C].Paris:Atlantis Press, 2015.
[4]Song Jiegong, Li Pingzeng, The Solution of Safety of Electronic Cash in E-Commerce under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3326 (989) :4314-4317.
多媒体教室的声场环境分析与优化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声场;混响;清晰度
一、声场的组成及特点
多媒体教室声场主要由直达声、反射声和混响声三部分组成。直达声是由声源直接传播到室内听音者的声音;反射声是由室内反射面到达听音者的声音;反射声经多次反射,产生分布和方向不明且具有延时的声音称为混响声。当延时大于50m/s就会产生回声。在声场中,直达声影响声音的亲切感,反射声影响声音的清晰度,而适度的反射声能够加强直达声的响度,改善语言清晰度和亲切感,过强的反射声会破坏声像定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混响声主要影响声音的丰满度,适度的混响声可以使声音具有环境感,有利于提升声音的丰满度,而过强的混响声会破坏声音的清晰度。
二、多媒体教室声场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室的声源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声、课件的解说、音乐和效果声。教学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语音或影片、课件中的解说传递给学生。因此,多媒体教室的声音效果主要追求语言的清晰度,兼顾声音的丰满度。提高清晰度必须提高直达声强度,适当增加前次反射声,使其突出于混响声。直达声和前次反射声较强时,为提高丰满度,就需要增加声场混响时间。因此理想的多媒体教室声场,要做到充分利用直达声,合理地分布前次反射声,正确地控制混响声,使得声音清晰度高、响度适中、音质优良、丰满度高。多媒体教室声音的传播涉及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其音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传递教学信息差,给学生上课听力造成心理负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多媒体教室室内声场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低背景噪声,这是多媒体教室声场的主要指标之一。噪声能够降低信噪比、掩盖有用信息、破坏声场的正常分布,使声场存在染色,导致信息声音质感的严重削弱。多媒体教室的噪声源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传入的噪声(窗外交通噪声、教室走廊中的噪声、临近教室的噪声等)和室内设施以及教学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它与教室周围的环境、墙壁的隔音和吸声量、设备电气及机械噪声量有着密切关系,对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多媒体教室要保证足够小的背景噪声,特别要防止低频声、设备的交流声,使环境背景噪声对有用信息的传递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和破坏。
2.声场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取决于房间的体积和室内表面层的材料。空间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听觉感受明亮,给人以饱满的感觉。而空间小的房间,混响时间较短,给人是一种生硬的听觉感受。混响时间的长短对音质的清晰度影响很大,混响时间长,产生的音质“浑浊”,含糊不清;混响时间短,产生的音质单调枯燥;只有对混响时间进行合适的控制,室内音质才能感受清晰、丰满、有力度。多媒体教室一般以语言声为主,混响时间的控制主要偏重对语言声的处理。根据教室的容积,合理地控制混响时间,才能实现比较理想的语音力度和清晰度(见表1)。
3.室内音质。室内音质的最终评价是听众的主观感受,人们根据室内声场原理并借助经验,提出了混响时间、扩散程度、反射声、噪声级等若干与主观感受相对应的物理量或声学量。多媒体教室内的主要声信号为语言信号,语音清晰度及听音者的感受,主要取决于对房间混响时间和设备功率大小的控制。例如,房间混响时间过长,造成教室扩音器不能发出正常大小的音量,导致声音清晰度降低。要提高教室扩声质量,主要采用室内装修材料和控制空间大小减少混响时间。通过混响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的计算公式T60=0.163V/sa可以看出:当V减小,Sa增加,混响时间就随之减小;反之,就会增加。(其中:T60为混响声能衰减60dB所需时间,V为室内空间的体积,S为矩形室内六面面积的总和,a为六面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
4.声缺陷。声波经过由内表面多次反射后,形成干扰且不能听到正常声音时,就会产生声缺陷现象。多媒体教室的声缺陷主要包括回声、颤回声和染色声等,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①房间的吸声量不够;②房间大多是矩形结构,六个面互相平行,容易产生面与面之间的多次反射现象,形成染色声。对于多媒体教室而言,尤其是改造的教室,用吸音建筑材料适当改变教室内墙表面和矩形结构体避免声缺陷。
5.声场均匀分布。多媒体教室室内声场应该充分扩散,均匀分布,而且有足够的声压级。室内声音的充分扩散,可以保证每个座位上的学生都能听到响度相差不大的声音,保证室内空间各点的声压级相近。对多媒体教室而言,学生座位区的语言扩声声压级约在70~75dB之间,音乐扩声声压级约在80~85dB之间,背景音乐声压级在60~70dB之间,声场的不均匀度应控制在±4dB之内,使音质得以改善,声音变得柔和、清晰,具有亲切感。
三、声场环境问题与优化方法
由于人们对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新建或改建多媒体教室过程中,只重视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配置,忽视了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存在的主要声场问题有:声场环境、方位没有进行相应的声学处理,教室平面积和容积的比例差别很大,层高结构不合理。建筑声学方面,一是选址不当,外界环境干扰较强;楼层教室分布不合理,室内装修吸声材料使用不妥,形成回声、颤动回声、声染色,造成背景噪声较大、混响时间偏长;配电设施不合理,影响音频传输,出现干扰。二是扩声系统方面,音箱功率选配不当,安装位置和声压分布不合理,造成声场不均匀,容易产生啸叫;音响系统设备没有根据教室容积环境和语音特点调整在最佳状态等。
对于以传递语言信息为主的多媒体教室,声场评价主要为语言的清晰度、兼顾丰满度,以降低室内混响时间,减少有害的反射面改善教室的声场环境。多媒体教室混响时间过强,降低了语言信息传递的清晰度,使教室声场环境变差。有两种减弱多媒体教室混响时间的方法:一是减少房间的体积,一是增加声音的吸收。在空间高度允许的条件下,增加吸声吊顶板,将会从减小体积和增加吸声两方面有效地改善教室声场环境。吊顶吸声材料的安装,一定要与房间的容积和教室内的各种设备(如:银幕、投影机、扩声音箱、课桌椅、照明、遮光帘布)综合考虑,使教室内环境的视觉效果,符合基本的美学要求。
对多媒体教室而言,做到“近听不吵,远听不小”,保证声场区域合理分布,扩声系统与教室空间应具备一定的技术匹配,才能有良好的声音还原效果。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的正确匹配,是电声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在扩声系统的布置中,音箱布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扩声系统的效果,要根据多媒体教室的大小和形状来选择音箱的数量和摆放方式。一般来说,用一对音箱把它安装在靠教室前两侧的上方,音箱轴线对准学生座位的主要听音区域,就能得到理想的直达声。对于比较大的多媒体教室,而且长、宽、高比例不一定很理想的教室,用一对音箱就不能满足室内声场要求,应该按照教室空间大小,增加音箱数量,采用分散式布设,将音箱线性均匀排列于房间顶部,使在房间前后的听众均能听到较强的直达声。音箱布设方式,并非越多越好,切忌铺张浪费,应以多媒体教室的音质要求为原则;同时音箱的布设还应避免声反馈,如果音箱的布局不合理,容易形成声反馈,产生啸叫影响教学信息传递效果;扩声系统的正确连接还要注意阻抗匹配、电平匹配和功率匹配。
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改造的最终效果,听音评价主要来自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只要室内混响时间和扩声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声音传递平坦、混响适度、畸变小、瞬态好,使教学的声音信息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位受教育者,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多媒体教室声场环境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耀麟,陈健祥.多媒体教室扩声系统优化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10):43-45.
[2]宁伟.多媒体综合教室视听环境建设的优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6(8):59-60.
[3]蔡丽霞.多媒体教室声学环境的分析及营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3(5):36-37.
[4]张天鹏.阶梯教室改造成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的设计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0,(7).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前言: 新媒体环境下,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尤其是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不断革新,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 既能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新媒体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之间进行整合, 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网络、触摸媒体等. 它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媒体资源,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 要求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师应该认识到,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 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提升其学习的自主性. 因此将二者之间进行结合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 利用新媒体环境创造一些生动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其次是适合性原则, 即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 使其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在新媒体环境的辅助下, 学生一方面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另一方面又能对知识有深入理解, 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而不是表面上的“教学现代化”; 最后是全体关注原则, 二者之间的结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为分层教学法提供支持,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所有收获, 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 例如, 课堂上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 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演示习题的过程.
二、新媒体环境对高中数学教学信息化教育的具体启示
( 一) 新媒体环境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高中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相关概念很多, 理解和记忆起来存在一定困难. 新媒体环境下, 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在大屏幕上播放flash动画, 弥补文字的不足, 将一些概念生动的展现出来, 强化学生的理解.
例如, 在学习棱柱、棱锥以及棱台的相关概念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三者的立体模型, 要求学生自己观察, 发现其特征. 同时可以从网站上直接下载flash动画, 展示三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三者之间存在哪些差别, 最终自己总结出相关概念、特征及差别等. 如果总结的不够全面, 教师可以一边引导一边补充, 这样学生既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 记忆后也不容易遗忘, 与直接用语言讲解这些概念相比, 往往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 二) 新媒体环境与高中数学探究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 无论是学习哪一章节的知识, 都会出现“性质”一词, 例如三角函数有哪些性质、圆锥曲线有哪些性质等, 关于性质类的知识都属于探究性内容, 要求学生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本质.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要有效利用新媒体环境开展信息化教学, 设置合理的、贴近生活的情景,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例如, 在学习“函数单调性”性质时, 教师可以说: 大家现在拿出自己的手机, 看一下今天的温度变化曲线, 同学们从这个曲线中观察到了什么? 这样, 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就通过新媒体环境有效衔接起来, 即使是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 也不会反感拿出手机观察一个温度曲线, 且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看似枯燥、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 对温度的变化规划规律进行总结以后, 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函数的单调性上, 鼓励学生根据图形演示过程自己为“单调性”下定义.
( 三) 新媒体环境与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总结知识, 在脑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首先, 利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回放本章节的重点, 尤其是图片和动画,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忆起重点所在, 并形成一个大体知识系统, 然后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 其次, 要求学生再次梳理知识体系, 继续讨论, 活跃学生的思维. 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习题, 教师可以将讲解过程录制成小视频, 通过微信、QQ等形式传给学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这些视频, 这种方式基本上实现了一对一辅导. 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可以多看几遍, 不存在不敢问、不好意思问的问题, 将学习成功延伸到课外,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新媒体环境对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新媒体环境的优势发挥出来, 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适合性和全体关注的原则, 使学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 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继春.跨越时空整合资源——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31:135-136.
[2]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版) , 2010, 01:61-64.
【信息化与多媒体环境论文】推荐阅读:
信息媒体与语文教学论文09-02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论文08-13
信息化与环境应急监测11-1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论文05-22
网络与信息论文07-24
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6
谈智能信息时代下环境设计变革论文06-09
交通信息与安全论文11-12
会计信息化与企业财务管理探讨论文09-11
新信息环境下国书馆联盟的内涵与作用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