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精选12篇)
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 篇1
摘要:在浙江省出台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被列为7选3高考选考科目,对通用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通过对当前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与开发的途径和方法,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深入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浙江高考改革,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优化,开发
一、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利用的现状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于2014年9月9日正式出台,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被列为7选3高考选考科目,对通用技术这门新课程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开展通用技术课程需更要多样化、专业化的实践室资源。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各个学校对通用技术课这门新课程越来越重视,木工、金工、多媒体等设备也陆续配备齐全,建设发展速度很快,但观念应用等方面还比较陈旧,还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简单化的搭配、仓储式的布局等层面。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实践室里器材、模型等摆放有序,但大多数放在橱柜里缺少生机,学生只能看、不能动,与“实践”室点名不符实;二是实践室管理员素质普遍不高,对器材的管理、维护、利用、改造能力不足;三是与其他学科联系不紧密,缺乏适用于新开设的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的器材。
二、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的优化
1. 搭建网络平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
学校现有的实践室设备配备不足,很多技术实验验的配套器材只有几套,不能满足学生分组实验的需求,致使许多学生没有亲历技术试验的机会,而实验后这些器材就会被闲置。因此要改变现有实践室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技术实验。充分利用湖州市教育网千兆入校、百兆通达教室和办公室的建成,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等有利条件,建立网络申报平台,在校园网上布置形式多样的技术实验课题,以教师统一发布、学生自由组合的形式,设计完成满足高考需求、学生感兴趣的技术实验方案,通过网络报送技术实验课题名称、小组成员、器材清单、完成时间、归还时间等。既提高了器材的利用率,也减轻了实践室管理人员的负担;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选课走班”打好基础。例如:学习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的概念以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寻找各种形状物体做影响物体稳定性和强度的有关实验。通过建立开放的实践室网络平台或者建立实验走廊等各种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多做课外实验,利用实验器材开展多种多样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2.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充分利用现有实践室资源
实践室器材损耗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器材管理维护不当和学生使用不当两方面。许多学校对实践室的资源缺乏合理、专业的管理和维护,能用则用,不能则扔,不曾想着进行修理,致使大量还可利用的器材闲置或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建议学校设置专门且专业的实践室管理员,并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不仅提高管理实效,管理人员还可以对现有器材进行改造、拆解、重新组合,设计出一些新的实验器材;也可以利用物理、生物等其他学科多年闲置的器材、损坏报废的器材、更新换代的器材进行重组,开发出试用当前新高考的实验器材,做到废物新用。这样的实践室管理既能较好地服务于通用技术教学,又能为学校节省一笔不小的器材费用开支。
3. 实现各学科实验室资源的共享解决实践室资源不足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的课程,和其他课程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覆盖方方面面。因此,要打破现有的实践室格局,使“分割”的实践室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有效的支撑、互补,提高利用率,增强服务功能。各实践室应充分借助校园网这一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实践室资源的实时状况,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在新开设的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模块中的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运用实验时可以利用学校物理数字化实验室,在设计的评价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机房进行雷达图的绘制,在人机关系的实验中可以利用生物的仿真实验等。这样即解决了部分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在采购的过程中可以省下同类型的器材,避免重复浪费。
三、通用技术实践室资源的开发
1. 广收实验器材丰富实践室资源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现有的实践室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形式多变、探究性强的通用技术课程的选课走班要求,必须广收实验器材,不断完善和充实实践室的资源。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也是非常好的资源,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技术实验,简便、直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利用空易拉罐瓶做结构与稳定性实验,利用扁的葡萄酒瓶可以自制成弹性形变实验器,利用溜溜球做向心力实验,利用玩具激光发射器、大头针做泊松亮斑实验等。家庭实践室是通用技术实践室阵地的延伸,学生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试验器材不仅丰富了实践室资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填补试验器材空白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开设了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这一必考模块,现有的实践室还没有配备相应的器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同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要鼓励师生群策群力,大力开展开展自制教学活动。例如:在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路灯(如图1所示),白天太阳能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到晚上天黑时太阳能板不再对电池充电的时候,灯就自动亮起。在研究开环闭环控制系统中,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的启辉器中的双金属片、小风扇、电机、电源、蜡烛设计一个自动灭火器装置。这些自制教具不仅填补了试验器材的空白,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结束语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要发挥好通用技术这门立足实践、注重创新的课程特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实践室资源做支撑。通用技术实践室课程资源的优化与开发,应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要有利于学生的选课走班,使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语林.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30-31.
[2]刁燕丽.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11):63-64.
[3]王霞.努力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0):32-33.
[4]程瑛琨.实验是技能与知识的有机结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56-57.
[5]鹿炜锋.物理实践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EB/O L].[2011-11-11].h t tp://www.shangshu.com/ecenter/EC001/article_show.asp?1108.
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 篇2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
4、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如下列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其负作用还未知)
5、技术的专利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如: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1)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案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2)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案例: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2、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如: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
(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的效率更高。同时,技术更新也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灯具的发展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它促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产品,如何有机地结合各种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问题。如:奥运场馆“鸟巢”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世界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主要分为: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
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听觉效果、情感。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不仅是指计算机或机器,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的情况下,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案例:高跟靴、烟。(3)舒适
人机关系中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案例:培土小工具(4)安全
安全是指在人们的操作使用中,产品对人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上的边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1)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现在大多数产品是为了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2)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还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3)满足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人与产品宽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如: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什么是技术试验
(1)定义: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如:技术试验卫星。要注意技术试验与科学实验并不一样。
(2)作用: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如:阿会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3)分类:对技术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方法
(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2)模拟试验法:是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如汽车碰撞试验。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如:大坝水利试验等。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
(4)强化试验法:是在技术试验中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移植试验。如:小白鼠等。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①收集信息 ②设计分析 ③方案构思 ④方案呈现 ⑤方案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分两阶段①绘制图样;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①测试目的: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②评估需要反复进行; ③在测试、评估等基础上进行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原则之间有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1、创新原则:创新原则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己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3、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4、美观原则:
好的产品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成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5、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还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6、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质量和安全方面),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三、设计的评价
1、设计评价从评价对象分有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两类:从评价者来分有设计者自我评价(自评)和他人的评价(他评)两类。
2、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最终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4、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5、设计的交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等。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问题的产生:
1、来源于生活
2、来源于需要:
3、来源于积极主动的思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三、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问题是否明确:
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模糊不清,需要加以明确目的。
2、问题的价值:
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 ②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③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⑤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 ⑥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
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3、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决定:
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的标准 ②设计者的能力与条件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设计分析
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二、方案的构思
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1、草图法:
草图不仅能将一些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随意修改,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有受约束。
2、模仿法:
模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进行方案的构思。如仿生技术
3、联想法:
利用联想法进行方案的构思,不一定能使技术设计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为构思找到一种方法或一条形成方案的路径。
4、奇特性构思法:
奇特性构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三、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1、权衡时首先要考虑最关键因素(基本功能)
2、其次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
3、还要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环保性等
4、最后还在考虑产品使用对象
方案的权衡(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是一个综合考虑过程,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要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一、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
1、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常见的有:图样、图表、模型、符号
2、分类:
按专业类型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 按人的感觉分:视觉语言主、听觉语言、触觉语言 按人的视觉形式分: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
3、技术语言的特点:
①言简意赅(简明扼要)②通俗直观
二、草图的绘制
1、徒手绘图:握笔姿势等。
2、网格徒手图
要领:与地面垂直的线垂直画,与地面平行的线按网格的斜线画,同时以网格的小格来确定物体的比例。
3、基本图形的画法: 圆、圆柱体、立方体、锥体的画法。
4、草图的分类:
构思草图是以具体图形把想法表现出来
5、设计草图是经过整理、选择、修改和完善的草图。
6、草图绘制的步骤:
①选用合适的笔来画图(2H铅笔)
②在方格纸上按照构思好的设计方案,画出产品的外观比例关系。
③在准备好的透视网格纸上,画出产品的透视线,先画淡一些,等画完图形后,再描深轮廓。④画产品的中间调子,注意色彩过渡自然。⑤细致描画产品的亮部及高光部位。
⑥绘产品放置的阴影,突出形体的体积感和质量感。
三、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效果图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从效果上注意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了解产品的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
四、正等轴测图
1、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
2、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① ② ③ ④ 根据形体特征,确定长(X)、宽(Y)、高(Z)等三轴在图纸上的位置平面结构形体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沿着上述三轴分别量出物体的长、宽、高的尺寸画出左上角斜切面 据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有方斜切面,完成全图。
五、正投影与三视图
1、投影:在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2、正投影法: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3、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到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俯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左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4、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5、一定要注意投影方向,特别是正投影方向。
六、形体的尺寸标柱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2、尺寸要素:
①尺寸界线: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③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3、尺寸标柱:直径、半径、形体尺寸标注方法。
七、机械加工图
1、定义: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
2、组成: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和文字说明
八、剖视图
1、定义: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2、剖切面的特征:
①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的对称面 ②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九、线路图
电子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一、原型:
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草模: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2、概念模型:
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3、结构模型:
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式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
4、功能模型:
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等。
5、展示模型:
作为产品的样品进行展示,以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五、工艺: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
步骤:(1)基准
(2)划尺寸线
(3)划轮廓线
(4)冲眼
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
(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力(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
3、锉削
锉削操作要领: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在推挫削过程中,左手施力要由大到小,右手施力要由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划线定位
(2)装夹工作
(3)装夹钻头
(4)钻孔
5、连接:
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
目的:防止金属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美观程度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油漆、镀层
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材料。
2、模型(样品)。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
第八章
一、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1、产品说明书:是一种指导用户消费的文书。
2、产品说明书的作用
帮助消费者正确了解产品特性以及正确、安全使用和保养产品。
3、说明书不准确或不详会怎样?
不会用、用不好、弄坏产品、发生意外等
4、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标题、正文、标记
5、产品说明书的形式:
条款直述式特点:条理清楚;醒目自问自答式特点:相关内容归纳成问题再逐一回答
6、产品说明书的不定期作要求:
①充分考虑用户的新闻记者需求 ②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③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 ④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二、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技术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是指维护产品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
2、怎样获取服务途径?
①查阅说明书获取厂家服务电话、服务网络点等信息 ②打电话咨询或上网查找,获取服务信息 ③靖教其他用户获取服务信息
第二册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的涵义(A级
了解
P2)
(1)涵义: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特定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本质(功能):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2、实体结构(A级
了解
P8)
一般是实心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够随比较大的力。
比如长城、三峡大坝、锤子、厨房中的菜板子等等。
3、框架结构(A级
了解
P9)
框架结构形态比较简单,主要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比如窗户、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书橱等等。
4、壳体结构(A级
了解
P9)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能够巧妙地将外力分散到整个表面。
比如鸡蛋、核桃、瓜子、头盔、锅碗瓢盆都是壳体结构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B级
理解
P12)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B级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坏的能力(B级
理解
P17)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B级
理解
P17)
5、连接方式:绞连接(轮子、轴承、风扇、人体四肢与躯干等等)、刚连接(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等等)。(B级
理解
P19)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1、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满足设计规范,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2、学习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B级
理解
P24)
四、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A级
了解
P30)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A级
了解
P30)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
一、流程的含义
1、环节(B级
理解
P40)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2、时序(B级
理解
P39)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3、流程(A级
了解
P41)
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顺序,称为流程。
二、流程设计
1、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A级
了解
P45)
设计一个技术活动的流程,最主要的要求是要根据该项活动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变化规律,科学的安排活动的环节及时序,以达到预期目的。其具体要求:
(1)提高效率。
(2)提高质量。
(3)保证安全。
(4)节省资源。
(5)提高管理水平
(6)提高经济效益。
(7)其他,如注意环保等
2、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B级
理解
P50)
基本因素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就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3、流程设计的步骤(B级
理解
P51)
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注意: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
4、流程的表达(B级
理解
P42)
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
流程图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图,因为这种形式既简单又明确。
5、学画流程设计的框图(B级
理解
P42)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1)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2)按照每个小时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3)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单注释,也可不做注释。
三、流程的优化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B级
理解
P54)
(1)流程的优化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2)流程优化的目的
既然是优化,就是要做得更好,也就要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完全。
2、流程优化的内容(B级
理解
P54)
一般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机关报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3、流程优化的条件。(B级
理解
P57)
要进行流程的优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内部条件:对流程内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2)外部条件: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或完善。比如,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3)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
一、系统:
1、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B级
理解
P64)实例:一支球队、自行车、手表、一片森林、手机
2、构成系统的三要素:(B级
理解
P65)
①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③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的功能所没有的
3、子系统: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B级
理解
P66)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B级
理解
P67)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或部分在孤立的状态下所没有的。[实例]:十字锈:一堆五颜六色的线、一根针、一块布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通过灵巧的手将其锈成各种图案就有了新的意义。
2、相关性(B级
理解
P69)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关性强调的是部分对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而整体性更侧重于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3、目的性(B级
理解
P71)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4、动态性(B级
理解
P72)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外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如: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需定期更换零件:生病、看病
5、环境适应性(B级
理解
P73)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化,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例如:蝈蝈、北极的白熊、变色龙等保护色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三、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祥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B级
理解
P76)
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明确问题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比较、检验核实做出决策。系统分析的主原则:
1、整体性原则(B级
理解
P79)
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是针对系统的整体性特性的。
2、科学性原则(B级
理解
P79)
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南方种水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3、综合性原则(B级
理解
P80)
注重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横向联系,也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纵向关系。是针对系统的相关性特性来的。
四、系统的优化
系统的优化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B级
理解
P80)
如:在西瓜种植中,要使西瓜具有抗御低温、防止枯萎病的能力,一般采用嫁接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栽培技术。
五、系统设计
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B级
理解
P87)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
[知识梳理]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控控的三要素:有目的、有对象、有手段
二、控制的分类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对于自动控制,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我行我素
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如:红绿灯、电风扇的速度控制
〔实例〕自动门的控制系统:人走近门时,门上方的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控制电路接收到该信号后,便会发出相应的指令,启动电机运转,从而带动门自动开启,当门开启后,控制电路将做出判断,如果没有人在门四周,就通知电机做反向运转,使门关闭。
〔分析〕输入(给定量):红外线装置是否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信号:控制器:电路:执行器:电机:被控对象:自动门:输出量:门开启或关闭
2、闭环控制——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科生影响。
实例:饮水机、简单的自动水位控制装置
三、干扰的概念
1、涵义:干扰就是对控制系统的行为造成影响的有害信号及扰动,即除给定量外,引起被控量值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点:系统行为、被控量量值变化;引起变化的各种因素。
干扰因素:真正的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例如:骑自行车的干扰因素:逆风、上坡路„„
四、反馈
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1-02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混淆。实际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本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从发展的眼光与全球视角来看,信息技术是支撑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技术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性化学习的过程[1]。同时,该课程可以给学生开辟富有创意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思维。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进而将之打造成优质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们爱学、乐学为目的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还有教师以“满堂灌”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这与新课标的核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各种软硬件五花八门。因此,将技术作为课程出现在课堂上肯定滞后于技术本身发展的步伐。这就给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们带来一个必须攻破的课题: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能够跟上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但同时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把这些日新月异的信息完全以课堂的形式加以传输。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科研素养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为目标,使他们知学、爱学、乐学,在宽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打造学生一生都受用的本领——信息素养。而面对层出不穷的计算机新技术、新软件,学生们也就具有了自学与思考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优势,提高学生接收知识能力
(一)信息技术课堂容易实现人机直接对话,为学生创建了富有创意和自由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平台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可以实现人机直接对话,也就是说学生们可以任意发挥,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这给学生开辟了富有创意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当然,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天马行空和尽兴使然并不能以牺牲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代价,这就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分不开。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建开放性的课堂,把学习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将学生一步步地带向课堂教学的主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知识传输的同时给学生一定的主观发现、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机会。
研究表明,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是创造富有创意和自由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关键条件。学生的情绪、情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展与效果。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消极的情感体验会被作为主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代替,在这种积极情感体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2]。此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很容易产生情感交流的共鸣,更容易产生全体人员的教学、讨论与互动。在这种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学得轻松、主动、愉悦,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更牢固,更有利于信息素养的造就。教师也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高效教学。
(二)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搭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
信息技术课程目前还未被列入高考科目,没有升学压力,因此,教师教授过程不必拘泥于形式,有很大的发挥和想象空间。首先,现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材上的部分知识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时教师只要紧紧抓住课标,授课过程中无需拘泥于教材,可以将最新的技术掺揉到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必要的、有趣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对教材的掌握要灵活,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架构和学习情况,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组织与适当拓展。目前,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如果照本宣科,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入手,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当然,在没有高考升学压力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以更加灵活,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向教师提出要求,感兴趣的多学,不感兴趣的少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兴趣盎然,教师教得也得心应手。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三、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多元化刺激,以导促学
优质的信息技术课堂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刺激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以导促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最佳信息,激发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凝聚学生专注而长久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支持师生和谐而又有创意的互动[3]。以导促学的方法既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在实战演习阶段,教师可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也可以随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进取性等,又使每个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也更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育人方针。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刺激,是创建优质信息技术课堂的必要条件。多元化的教学刺激,可以创建丰富的、立体的信息技术课堂。这样,学生可以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多元化刺激,以导促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当然,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刺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内容与方式。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思维、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给学生开辟富有创意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以技术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个性化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孙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浅薄”之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4).
[2]马立,宋乃庆,等.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 篇4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本,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这一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更高的科技水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多媒体具有丰富的音频和视频功能,可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使我们传统地用“一张嘴巴”的说教变成对学生多感官的立体刺激。它使抽象的变得具体,使隐性的东西变得历历在目,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一)改变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因为它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和独有的系统功能。它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学生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深刻。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而网络的运用,可拓宽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与审美能力。
(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轻松。
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来完成对知识的传输和接收这一过程的,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师生之间可以通过QQ、论坛和电子邮件就学习问题进行即时性的探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在比较多的交流中共同得到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人与人互动、人与机器互动,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学生与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
(三)信息技术与课本内容相融,扩大课本知识的外延。
传统的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虽然涉及课外知识,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宽广,与语文学科整合,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采集到广泛的知识,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资源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学习语文。如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写作理论、技巧的文章和众多例文评点,作文课上,老师可以用此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这就为写作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创作,特别是构思、立意方面的创新。并且,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另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中,让更多的人来评点、给意见,从中得到更好的提议,以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广博深厚,有历史文化知识、高科技发展信息、各自然学科的知识等。高中语文老师的知识面必须广博,但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于是信息技术为老师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师们可以通过网上的丰富资源增加知识储备,扩大视野,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例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时,涉及当时历史上各国的地理形势,我通过多媒体把当时各国的地理形势图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学得直观、易懂、轻松,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效果。
二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确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避免因信息量过大而使学生逐渐养成不爱问、不思考的习惯。
如果信息量过大,学生整堂都在消化这些信息,而没有思考、怀疑的时间,就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因此教师应精选材料,给学生“刺激—反应”的时间。要找准课堂内容的切入点,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
(二)教学课件盲目乱用。
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上的课件共享很多。有些教师在上课前,不管三七二十一,上网下载课件拿来就用,却从没意识到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盲目乱用。一个好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上课的教学环节的安排来设计的。此课件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所教学生的认识等。由于所任教的学校不同,学情不同,对教材的把握和课程的设计都不同,若教师盲目乱用课件,结果只能是造成课堂机械、呆板僵化,被课件所束缚,缺乏个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 篇5
多媒体和网络越来越多的应用到21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在改变社会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本课题主要是针对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课堂模式、方法、原则和评价这几点。课题研究要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在教学中能够呈现生物学科的知识点、知识体系以及课堂的延伸,还有课后知识的巩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全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极大程度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生物课程的整体策划和具体应用“要主要侧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化、整体化、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中,锻炼自主探求生物问题的能力和探求事实的严谨态度”;“在研究生物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更要交流合作,着实增强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新课程伴随着课程标准、课程新理念,给我们送来了一股新世纪清新之风,同时促使我们大家必要接受新改变,采取新的相互探究学习、合作互动等系列科学方式,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提供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参加、探索发现、合作互动的新世纪学习新方式。
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方法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为学生呈现出更为形象生动的课堂环境,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捕捉、整合、运用并回馈信息的能力,逐步地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强调学生在学生过程中主体性。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应充分运用自身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的激情和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接受和运用的过程中迸溅出精彩的火花。教师一定适应角色的转化,并使这一角色的转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课题研究程序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条件下:探究与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创设情境呈现任务启发指导展示成果。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条件下进行合作探究提交小组结果。
下面来阐述一下分子与细胞课节中的第五章第一节,以此为例来研究本课题。
(一) 课前准备好问题,给问题创设情境
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方便高效在于既能听得见又能看的见,又能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自己动手的来的结果和知识往往更容易记住,并且十分深刻,相比老师一个人讲全班听老师一个人实验全班看的效果要好得多。鉴于我们所教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差,那我就用一些有趣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结合本课教材,利用多媒体在网上找到相关视频文字图片还有动画等,制作成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的PPT课件。
(二)启发式导入
教师在上课时能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关键在于他的课堂是怎么样导入的。新课开始,学生自主打开学习课件,展现在目前的是伴有五彩纷呈的画面的课件;单击“导入新课”,展现的依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兴趣、情感自然都被激活。在接下来的系列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会投入在一个浓厚的学习环境中。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整合思考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
21世纪,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数学教学在实践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
2.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如Powerpoint( 幻灯片)、《几何画板》、Authorware、Flash动画等。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如讲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1任意角》我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实例图片(摩天轮、水车、旋转木马等)引入新课,带领学生自然进入新课程的学习,进而探索角的推广。再比如必修(1)第一章《函数的奇偶性》一节的引入,我用一组实例图片(汽车轮胎、飞机、蝴蝶、小蜻蜓、蜜蜂等都是轴对称物体)展示现实生活场景,说明偶函数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进而用这个性质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巧设新课引入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我在讲必修(5)1.1.1《正弦定理》时,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在电脑上现场画出一个三角形,请学生用鼠标拖动三角形任意一个端点,让他们自己观察和发现:无论三角形的位置(横放、竖放、斜放)、形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大小怎么变,学生观察到对同一个三角形是不变的,最后自己得出正弦定理。这样的教学是由学生自己实验、观察得出的结论,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只能够“感觉”,而无法记牢固。
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觀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必修(4)1.5《函数的图像》一节的教学中,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课件,把均设为参数,通过参数变化,向学生展示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和振幅变换,同时还能展示由的图像通过变换得到的图像的全部过程。
再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以往都是用教学模具辅助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但几何模型难以展示图形内部的几何关系,更不能动态变化,在旋转体的定义教学中,用课件可以清楚地让学生看到圆柱、圆锥、圆台分别是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绕一边旋转而成。在“侧面积”教学中,通过课件可以展示各种多面体和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在体积的教学中,通过课件展示斜棱柱与直棱柱、正棱柱之间的关系,展示圆柱、圆锥、圆台之间的关系等等。用计算机这样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4.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讲必修(2)空间几何体中《空间四边形》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在初中,顺次连结平面四边形四边中点,问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现在我们顺次连结空间四边形四边中点,问又能够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软件《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空间四边形,使空间四边形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也发生变化,并引导学生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由原来空间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决定(这些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展示完成)。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反思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让学生在多彩的多媒体世界里读“电子读物”、看“电影”;教师能够自制教学软件(课件)当然好,不过要提倡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计算机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尤其是教师的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基本的运算、必要的推理证明等)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较好,而当遇到带“动态”和变换,学生一时难以想象,而教师即使浑身有嘴也无法解释清楚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新标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促进学生的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必修(1)、(2)、(4)(5).
[2]《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整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改的必然走向》教育技术研究,刘友林,2002年(4).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 篇7
一. 信息技术对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当前信息技术和语言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 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
2.培养学生的发散和直觉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内容, 创设情景、展示相关案例,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提供学习和探讨问题的多种观点和方法。也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传输方式与表现形式, 最大限度地对学生的不同感官进行有效刺激, 有效训练学生的眼脑直映能力等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发散与直觉思维能力。
3.信息技术开拓了语文教学的新领域。信息技术有助于语文学科中主题化教学的开展。主题化语文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学习工具, 以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探索、发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 提出、验证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已经习得的知识相联系, 并对此联系认真思考。学生通过彼此交流、讨论、协作学习, 高质量、高效率地获取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在得到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手段, 形成新技能。
4.有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信息技术的工具软件为解决校本课程中的学习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比如, 在研究的准备阶段, 撰写研究方案, 制作调查表, 可以用网络浏览器到网上去查找, 用文字处理等工具撰写研究方案;在实施研究阶段, 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加工, 此时文字处理软件与电子表格软件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撰写研究成果时, 学生可将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示出来, 还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以进行交流、讨论、分享, 也可以以个人主页的方式在网上发表等等。这时可以用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网页制作等工具软件。
二.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整合的方法
知识、能力、素质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三要素,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 才能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其整合的基本方法有:
1.借助声音和图像, 美化文本诵读。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 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名作要进行咀嚼鉴赏, 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 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 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 在这种境界之中, 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2.集合各种相关资料, 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 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 如作家作品介绍, 时代背景、写作情况, 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 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 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 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 激活学生的思维。语文的主要凭借是文字, 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 所以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事物进行转换, 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4.多向互联互动, 加强合作交流。交互性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 大大拓展了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渠道, 使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更易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和便捷, 尤其是可以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 通过网络与外班、与外校交流。这样, 相互间的信息反馈也更为及时, 便于教学的调控, 便于互相促进, 真正能够做到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交流。
三.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整合的课堂教学实现模式
信息技术用于高中语文教学, 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 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语文平台。其课堂实现的主要模式如下:
1.开设语文课件展示课。将网上下载或自己制作的课件在信息技术教室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对照课件自主地学习课文。如在学习《过秦论》时, 学生直接在网上观赏课件和欣赏教师给他们提供的课件, 让他们在教师不讲一句的情况下, 自主学到了古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文知识。
2.开设背景知识检索课。这种课型主要运用在反映重大事件课文学习时进行, 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让学生在网上检索曹雪芹的生平知识;学习《杜甫诗三首》, 则检索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
3.组织课件自主制作课。在学生查找了大量的课文学习的背景资料后, 我还注意让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课件, 变成自己的东西, 将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制作各种课件的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如在学习《归园田居》后, 学生可以制作《我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饮酒诗》等课件。
4.进行基础知识训练课。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将训练题通过服务器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 让学生自主地在电脑上做题, 实现了网络上的“无纸化”作业。如:考试后, 教师可以将质量分析也放在网络上做, 把题目发到学生机上后,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答题思路自己更正错误。
5.开设写作知识欣赏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把作文课有时也放到信息技术教室上, 让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查找有关高中生写作的文章, 欣赏网上发表的优秀习作, 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 篇8
一、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 使之与教学中的各要素实现优化组合, 旨在通过通用技术教师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通用技术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优势
(1)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知识以崭新的形式呈现,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外在化。同时, 多媒体手段传播知识量大, 不仅有利于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 而且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
(2) 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创设的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读取实验数据和进行科学分析, 从而培养学生技术探究的能力, 掌握科学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3) 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通过结构、模型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能力,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发挥, 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得到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整合的几点策略
1. 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门课程同属于技术学科。通用技术课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放松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不能忽视这个主要的教学任务。我们是把信息技术融入通用技术课程中, 而不是把通用技术课程融入信息技术之中。
2.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整合
首先, 信息技术整合通用技术教学,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形式具有情景性、直观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为通用技术的教学服务, 因为通用技术在性质、设计的过程、结构和流程等章节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其次,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 把信息技术融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本课程的学习效率, 降低了学生技能学习的难度。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章节也可以在计算机实验室来完成, 特别是在通用技术实践课堂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操作计算机学习、讨论、解决技术问题, 这是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整合的一大特色。例如:要想学好电子技术部分, 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并且从实验结果中去总结知识从而掌握知识。然而, 目前很多学校由于经费的原因, 还不具备让学生进行大量实验的条件, 这时我们可利用EWB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设计, 仿真效果准确、逼真、形象, 可以达到电路的优化的目的。这样既可以省去学生在面板上做繁杂的实验, 又可以节省学校购买实验元器件的费用。因此,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可以深化学生对技术的认识, 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和通用技术学习能力的增强。这种使用信息技术来探索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一些项目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
首先, 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频繁, 我们可利用网络上信息丰富、开放、跨时空界限的特点, 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教学中来。这样, 可以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 而不只是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例如:背景材料、人物介绍、实物演示、著名景观、实验过程、模拟动画等, 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 而这类材料却能极大地丰富通用技术的教学资源环境。
其次,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技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温室效应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 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 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从一个被动“听讲、模仿、操作”的接受者, 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和“体验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真正地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 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的整合
评价贯穿于通用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 它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技术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方法, 也是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及完善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通用技术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 而且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 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通用技术课程专题网页, 建立相关项目的数据库, 制定相关的自我评价标准, 给每个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 然后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可随时进入网站进行查询和了解, 以便修正今后学习过程中的言行, 并利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开展网上交流以达到再学习的目的。
(2) 相互评议: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的精力有限, 不能对每一名学生进行个别的经常性的指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建构主义主张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观点, 利用电子表格罗列评定的事项、标准和具体内容, 鼓励学生之间自由地进行作品互评, 教师始终参与其中。作为评价主体, 学生可以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 吸取教训, 学习长处, 借鉴优点, 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作品;作为评价对象, 学生得到了大量的、多元的评价、建议和反馈, 并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与其他作者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 交换心得, 这比教师的评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成果评价:将学生的小发明、小作品、小论文、设计图片、获奖证书等利用拍照、扫描等信息化手段发到通用技术课程网站上进行展示。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又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激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的思考
目前, 在信息技术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整合过程中, 还存在不少问题, 为确保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第一, 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整合”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 而应着眼于强化能力培养。第二,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手段的取舍问题。在实际教学中, 要考虑多媒体手段对本节课的教学是否有必要?信息技术在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方面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三, 学生的信息素养不能替代学生的技术素养, 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 也不能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就盲目淘汰或闲置原有教学工具。第四, 鼓励开展与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上要尽可能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最后, 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在教学中实现“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的形式, 而忽视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必将成为本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通用技术课堂上,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 触发学生的灵感, 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条件。因此, 我们应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为了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需要强调的是, 我们的通用技术教学不能因追求现代信息技术而变成为泛信息技术的通用技术教学, 选择信息技术的关键应在于能否有效解决通用技术教学中的重难点。
参考文献
[1]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李小文, 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
[5]魏占勇.谈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 2010, (7) :4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篇9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 课程地位低下
多年来, 虽然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 都认为掌握信息技术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是未来社会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但是, 由于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 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的首选。信息技术不纳入高考, 使得学生和学校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 学校将建立微机室、校园网作为标榜现代化的摆设, 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在普通高中的地位比较低下。
2. 学习目的不明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等技术手段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我们的学生认识不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 把信息技术课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的应用, 而计算机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就是娱乐的工具, 将学校微机室当作是放松自己, 玩游戏的地方, 上课布置的任务完不成却一味地玩游戏、聊天、听音乐, 不知道自己在微机室上课究竟要学什么。
3.教学内容陈旧
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相对统一的教材, 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的限制, 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 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我校今年采用的泰山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是2003年6月出版的, 该书操作系统仍然是Windows98, 网络接入方式仍然是拨号上网的设置, 课本知识明显老化;而且该书是针对零起点的, 但在实际中, 我们的学生几乎都不是零起点, 大部分都在小学和初中学过, 而且由于兴趣和家庭情况的不同, 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很大;另外由于该教材与甘肃省的会考内容不一致, 而且部分内容又在初中学过, 在难度上和深度上没有区别, 导致学生没兴趣, 老师也不知道如何讲, 最后考试成绩又不理想。
4.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 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 也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虽然教师在机房授课, 但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仍然采用灌输的手段, 教学中一般采用先教后练的方式, 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现象, 提出以下对策, 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提高教学效率。
1.确立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
信息技术课必须作为基础学科, 这是时代对我们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信息技术将不但是学校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 更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必须逐步确立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应有的工具学科地位, 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信息技术, 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作为其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
2.校本教材与课程教材相结合
教材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于教材不贴近一线教学。因此建议教材要“以人为本”, 根据当地会考要求, 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教材, 在正规教材的基础上, 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 同时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注意与初中内容的衔接, 在体系上强调有层次、有提高、有拓展。教材编写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状态, 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提高语言的生动性与通俗性。
3. 实现多层次教学
一是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作为基本教学内容, 为必修课, 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
二是要坚持学习内容的多层次, 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 以及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让快的走得更远, 让慢的也能有所进步。
三是利用任务驱动法与主题教学法,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摸索、研究,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是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明白计算机除了可以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 也可以对生活与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五是要坚持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并重。在教学的方法和目标上, 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不计较点滴知识的得失, 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 具备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4. 开展教学研究, 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 篇10
新课程实施以来, 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落实到各省时, 各省根据自身条件重新修订实施方案;再落实到具体学校时, 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以及走班制都有了许多变化, 各学校都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 也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其最初设计的社会基础和教育基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课程本身自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零起点需要重新考虑, 必修模块的重构势在必行, 选修模块的优化组合也是一种考虑的方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唯有变, 才能够应时应势, 才能够不断完善自身。
但是,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过程中, 却仍有一些东西不能变。首先,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地位不能变, 从世界各国 (地区) 的发展趋势看, 高中设立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各国 (地区) 通常的做法, 即使我国台湾地区, 也开始在高中设立独立的“资讯科技”课程, 更不用说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所以,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最不能变的就是课程地位, 特别是有一种观点借着信息技术技能普及和课程整合之名, 似乎要取消独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这是不可取的。其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不能变, 信息素养也好, 信息技术素养也好, 从信息获取的角度考虑, 课程内容架构是不能变化的, 不能够再回到工具论的视角。所谓的变只能是向前发展变化的变, 绝对不是后退式的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变”与“不变”, 只能依靠所有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完成。我们坚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前途是光明的, 当然, 也要做好准备走曲折的路, 只要踏实实践、潜心研究,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想法, 必然能够使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向前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教学体会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效率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其终身学习的手段,虽然我省现在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但是它能为每个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信息技术课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我结合工作经验和教学体会,现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大家共享。
一、要有“武装”自己的意识
(一)要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必须先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理念影响着教育行为,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新课改精髓,博采众长,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在课堂教学上游刃有余。
(二)新课程倡导教师角色的转换,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
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未来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前沿技术、了解一些高端的电子产品,掌握一些最新软件的使用,接触一些时尚元素,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为了扩大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从网络多查阅一些最新知识。另外,也可以参观一些高科技产品,大致了解其技术原理。总的来说就是要有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不能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忽视了生活和教学的联系,必须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相同的知识内容,如果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故事情节去导入,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循环程序的时候,我们用一个学生平时玩的小游戏入手,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有效做法,也是展示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比如,自己在家里独立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制作电子相册等,一定要学以致用。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的高中生,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思维、爱好、品味、追求。因为他们都很有个性,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挥、想象、创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这样能够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探索创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某一任务出发,采用自己独特的办法解决问题,而不绝对服从教师或者教师提供的标准材料。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善于从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寻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立脚点,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过分强调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信息技术课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所以要实行丰富灵活的教学评价。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的表现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相应的学习项目,并自主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得以充分展现。比如,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等。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技能、行为以及进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要有组内评价、组间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信息素养的养成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五、循序渐进结合德育渗透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能动性,热情奔放,可塑性强,道德教育是塑造他们道德行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必要和必需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德育目标渗透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落实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让知识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教会这些学生如何去承担责任,如何学会谅解,如何鼓起勇气。对于要做事先做人,教师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为了迎战高考而学习,而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伟洲.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叶斌.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教学初探 篇12
一、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课件, 是现代物理教学中一种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重要的教学手段, 其核心目标就是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进取、创新的科学意识。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 在一定情景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建构、整合和重组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新的现代教育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思想。其核心是“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探究学习欲望。整合应最大限度地营造必要的环境, 解决教与学的困难。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 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过程:安排合适的过程, 使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吻合;营造环境,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学习体系, 培养科学研究、终身学习等能力;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提高教师的学科素质。
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教学, 全面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授课能力及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而通过总结和升华, 建立符合当今教育理念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面对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深化教学改革, 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实践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演变而来的, 它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合作学习;它还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 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在这种网络环境的指导下, 信息技术从教学辅助工具转变成学生的学习伙伴和认知工具, 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 成为学习的主体, 将信息技术变成独立探索、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工具, 才能使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信息素养。学生通过网络检索, 获取大量信息资源, 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 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下, 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 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那我们教师也应培养学生能够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与同伴交流合作研讨问题的能力, 加强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教学整合, 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关系的改变, 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发现学习中,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因此“整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他们知识获取的渠道、改善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 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信息技术与物理的教学整合,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它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不能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才能与他们融合成一体形成探究合作的学习关系, 教师为了构建课程整合的模式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能。因此, 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相关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转变教育观念, 起到了推动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与高考论文】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05-15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08-24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论文08-03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理解11-17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粤教版选修1概要09-29
高中美术信息技术05-28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