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2024-11-09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共12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 在高考为重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 学校、学生、家长普遍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缺乏重视, 这导致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间少, 教学硬件升级滞后等问题。因此, 要扎实推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实现新课程目标, 就必须在现有条件下, 努力聚合各类课程资源并有效利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策略分析。

一、解析教材巧取舍, 内容合适兴趣高

教材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教材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载体, 对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现代信息产业日新月异, 近几年信息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这直接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内容与信息技术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称。

例如, 在讲解“文件的下载”的内容时, 教材举例的通用下载工具有“网络蚂蚁”和“网络吸血鬼”等, 但这两个下载工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淡出互联网舞台了。基于信息技术教材更新速度与信息技术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称这一事实, 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深挖教材内涵,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资源作用。同时, 因为高中生正处于独立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 极度关心个人的成长, 对于与自己成长无关或无益的事物缺乏兴趣。因此, 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时, 应该基于大纲、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需求为标准,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挖掘知识内涵、提升知识黏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最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力开展。

例如, 在《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五章“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教学中, 笔者就对教材内容做了这样的取舍:一方面, 笔者缩减了“图像的采集”这部分内容, 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 图像的采集方式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手机和数码相机通过不断优化成像质量已经成为普通家庭进行图像采集的常用工具;而扫描工具随着技术的革新, 整体结构也出现变化:利用“多功能一体机”进行扫描越来越受青睐, 平板式扫描机已经开始进入高端领域, 馈纸式扫描仪等其它扫描设备也不断丰富扫描市场。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比较老旧, 不符合当前发展状况, 难以激起学生兴趣, 因此笔者将其删改。另一方面, 笔者增加了“图像的加工”这部分内容, 对教材中所使用的图像加工软件Photoshop做进一步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图层、蒙板的概念, 学习多种加工方法。因为, 对于图像的设计加工学生比较感兴趣, 但对于Photoshop相关工作原理学生并不了解、教材也未有体现。因此笔者对教材进行研究、根据学生需求适当扩充, 这有利于提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促进学生学习。通过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取舍, 能充分开发教材资源, 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推进。

二、生活经验利教学, 感性理解效率优

“生活即教育”。生活经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资源, 通过合理的生活资源引入, 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 通过感性体验获得理性认知, 最终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信息技术因为处于大学和初中的衔接阶段,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来自于高校计算机课程相关理论;又因为高中信息技术学时少, 无法承载过多理论, 因此教材在编撰时只能将这些理论进行简化、压缩, 这直接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理论, 特别是一些技术原理知识十分抽象、晦涩, 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 通过合理导入、生动讲解, 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概念,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在进行《网络技术》第一章“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教学时, 笔者发现:教材将搜索引擎的组成概括为: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 而对于这三部分的分析则以抽象文字为主, 十分晦涩难懂。因此, 笔者引入生活资源, 做了如下导析:“我们可以把搜索引擎看成是一个大卖场:搜索器类似采购部, 它会定期到各个网站去抓取页面, 存到数据库, 就像定期采购物资放到仓库一样;索引器类似仓储部门, 它负责将搜索器收集的页面进行关键字索引, 存入数据库, 就像仓管人员将采购的物资进行分类, 存入仓库一样;检索器则类似前台, 它根据用户的查询字串从数据库中提取页面, 就好像前台人员根据顾客要求拿出相关货品一样。”通过如此讲解之后, 学生豁然开朗, 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掌握既快又好, 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三、学科资源利实践, 合理联系促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要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就需要营造良好的信息学习环境, 经常性地开展信息创新活动。但是,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受制于教育背景和学科性质, 学生的信息实践活动多集中于课堂, 鲜有学生愿意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实践。与此同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迅速发展, 现在许多学科教学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联系, 将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转化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资源, 将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的深入开展。在学科资源利用上, 教师应该坚持为我所用、合作共赢的原则, 与其它学科教师密切配合, 关注各类教学活动, 切实发挥学科资源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动作用。

例如, 在教学完《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文本信息加工”的相关知识后, 笔者联系了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 刚好语文老师要布置一篇作文练习。于是笔者便通过协商, 让语文老师在作文作业中加入信息技术实践内容, 即:本次作文写作还要求用Word排版, 标题为黑体三号, 正文为宋体四号, 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段落间距为固定值24磅;须在文章末尾插入一张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 并衬于文字下方。通过这样, 笔者有效将其它学科的作业练习转化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活动, 拓展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平台, 对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重要, 但目前整体教学环境仍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我们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大改变。因此, 要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运用、实践能力, 就需要广大教师, 不灰心不丧气, 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不断努力尝试, 不断钻研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2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听了专家的讲座后,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新课改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终身发展意识,力求适应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课改必须更新信息技术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一方面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使教师更加刻苦钻研,提高素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对每位老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首先我们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程;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

(二)课改让学生真正当起小主人

通过几位专家的讲解及例案分析,对比以往的教学,我觉得现在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地,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有创造性的活动,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习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作为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人们提出了教育改革,要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而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也确已成为各国信息教育乃至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应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课程整合要求使各教育要素形成有机的联系,而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叠加;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轻松、牢固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大多数人都认为整合就是把计算机技术融人到各学科教学中,就是通过计算机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的组织起来,这种理解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出现“花瓶”现象,即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料,把课堂装点趣味盎然,感官效果很不错,但却感觉课堂花里胡哨,不一定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面对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资料,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来加以选择。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二、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也认识到信息能力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受用的基础能力,它同发散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也是完全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这种整合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首先在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进行《统计》的教学时,课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上网、翻阅报纸,咨询等方式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搜集整理一组自己喜欢的数据,课上小组汇报。汇报时出现:如家庭用电的统计数据,每个小组中组员的身高,上学期期末的各科成绩,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一组组生动、富有意义的数据,超越了课本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身边。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的火花。再利用计算机中的图表工具,自动产生统计图,还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从而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可以利用各门学科知识综合性的解决某一问题。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

虽然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定位

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定位,我们应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整合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即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适时的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这两者互为促进、互为补充。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围绕整合的目标,恰当的对信息技术进行定位,不能是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也不能是盲目的排斥计算机,而是要根据学科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课程设计来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课程整合需要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环境中重新对教材、教法进行深入分析。整合的目的不仅仅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设计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有效的完成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五、结论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识到计算机是作為辅助工具去为各学科的教学提供服务。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工具,这就要求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通过这种工具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和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4

1 做好文本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 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渗透

众所周知, 按照教育资源的形式不同, 将一切能够用于文字编辑的教育资源都归纳为文本资源, 包括我们常见的教材、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字参考资料等。 很多人都误以为在大力提倡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今天, 文本资源在教育资源中的地位将逐渐弱化或者逐渐被替代。事实上恰恰相反, 这种见证了人类上千年文明的、宝贵的文本资源并不会因为科技的发达或者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消亡, 这是因为文本资源依然具有内容广泛、互补性强、适应性好等诸多优点。

因此, 要想真正做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教授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将课程内容分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综合性应用三大类。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文本资源的设计和应用, 既可以系统地为高中学生介绍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 又能很好地建立起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 保证了高中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整体性。二是在很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 文本资源中, 到处可见一些融合了思维方式、学习体验和教育成果的痕迹。这种尊重了学生情感、思维的教育教 学材料, 不仅体现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精髓, 也能够依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是通过文化这个中介来与社会、个体之间发生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从而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构建信息时代所必须的信息检索、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以及信息使用等 方面的诸多能力。

2 丰富活动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 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

通过补充更加丰富的活动资源, 可以实现拓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途径、丰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以及“二次”吸引高中学生 注意力的良好愿望。学生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 往往都会有一个从最初对计算机因为好奇而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逐渐因为所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而觉得枯燥乏味的转变过程。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能 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为学生寻找新的“刺激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活动资源设计大致可以从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两个方面来进行, 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 可以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板块采用不同的现代教学方法。比如当要为学生介绍信息技术最基本的理 论知识时, 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讲授法。尽管有很多教师存在“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排斥传统讲授” 的错误想法, 这主要是没有深入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质所造成的一种偏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本质上也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构建, 而讲授法与现代化教学并不矛盾, 只要教师准备更具吸引力的教学语言, 注重讲授内容的知识性、层次性和趣味性, 也一样能够体现出讲授法的优越性以及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另一方 面,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则要改变呆板的班级授课组织形式, 除了最基础的班级集体授课以外, 也可以对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或课外自学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学会竞争与团队协作。

3 解读微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 加 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融合速度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势必要在不断地、动态地探索中总结经验和成果。微课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设计的一个新兴 研究方向, 解决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信息容量大、忽视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等弊端, 具有为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传递、灵活多变等特性。如果能够将微课程这种前沿的教学理论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 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之中, 就能够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变得更加的立体化并具有较强的现实贴近性, 也进一步照顾了不同层次和知识结构的学生之间的个性化需求。

毫无疑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应用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融合过程, 如果能够非常准确地解读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融合过程的作用, 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首先, 应该依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资源, 为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使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 要用微课程来助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课堂, 这可以将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转变为“教学”场景, 关注高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等基础信息, 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4 重 视信息化资源的设计与应 用, 凸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代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本身就代表了高中教育教学走向现代化的一种未来趋势。当前的信息化资源已经超越了时间、 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呈现出多媒体化、虚拟化、全球化等特点, 这就为高中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开辟了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各种信息资源库, 自由地获取所需要的媒体素材或直接进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试题库, 随时随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这部分信息化资源进行设计的时候, 首先要把握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的板块的提炼, 按照高中学生的认知特性进行合理地规划知识的组合, 让高中学生能够在利用这些信息化资源时形成一定的思维逻辑性, 避免学习内容过于空洞和宽泛。

对于任何课程来说, 信息化资源的设计和应用都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以及良好的 软硬件设备设施。相比于其他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说, 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信息化资源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解决一些其他学科教师所不能应付的难题。特别是在一些技术性含量比较高 的动画设计方面,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设计一些富含教学策略的探究型“原创”动画, 有利于高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 主动地寻找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 凸显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设计构建的现代化。

总而言之, 合理地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设计与应用, 可以为高中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供非常有利的保障, 不管是传统的、常规的文本资源, 还是融合了多种现代技术的信息化资源, 其存在的意义和目的都是为了扩大高中学生的视野, 促进高中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团队协作中发挥自我主动性, 让高中学生在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能够对所接触的信息数据进行简单地提取、加工和处理, 最大限度地满足高中学生内在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求。

摘要: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 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资源设计和应用的问题, 从做好文本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丰富活动资源的设计与应用、解读微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及重视信息化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而为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渗透、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加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速度和凸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代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设计,应用,高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姚雪娟.优化教学, 体验成功——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用范例的设计[J].新课程 (上) , 2013 (02) .

[2]翁凌峰.浅析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2 (01) .

[3]于洋鹏.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09 (S3) .

[4]杨向前.浅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高考 (综合版) , 2013 (06) .

感悟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篇5

一、关注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识结构和已有的知识体系都不同,教师如果连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基本情况都不清楚,那你这堂课的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呢。因此,开学的第一节课的教学,笔者没有马上进行新课教学,而是与学生进行交流,整节课大概分为四个方面,首先,自我介绍,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信息技术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其次,了解学生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情况,再由班级里有计算机某个方面(如编程、动画制作、表格处理、网页制作等)专长的同学谈谈以前是怎样学习的。(这点很重要,教师不仅可初步了解学生以前基本情况,更能发现一部分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今后课堂中扮演“小老师”角色。);再次介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模块教学、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机房管理等);最后填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而以后课程教学中,一旦学习新的知识体系,如进行“因特网信息查找”、“文件的下载”、“信息的编程加工”等知识的学习时,笔者都会在学习前进行学情调查分析(利用我校制作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网站”进行网上调查),从每个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有针对性的差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上学期,泉州师院部分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到我校参加教学实习,由于不了解我校学生的情况,几名实习老师在课堂教学上都作了一些偏离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延伸,课堂知识容量大,以致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完成得很不理想,在教后的教学交流分析中,这些实习老师都能深刻认识到,分析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学前的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二、整合课程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我校的高一年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通过分析开学第一节课的学生基本情调查表,发现有近60%的属于“零起点” 学生。众所周知,新课程的教学是非零点的教学,这给我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怎样解决这个压力?就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于是,我们制作了一个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网站,课程学习网站包括“课程学习”、“作业与作品提交”、“学习讨论”、“网上学习调查”、“研究性学习”及“信息奥赛专栏”等栏目,并具备学生真名注册功能。其中“课程学习”栏目里设有必修模块及5个选修模块的课程学习子栏目,教师每节课教学不仅备教学设计,更是精心准备学习学案,并将学案上传到课程学习网站的“课程学习”栏目相关模块的子栏目里,教师上课时就引导学生到相关模块的子栏目里的进行学习,由于学案是面向学生,因此,学案设计时要全面安排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学习步骤、课堂任务、收集的学习素材、知识点小结、学习评价、作业布置等内容,如果有完成相关作业再到“作业与作品提交”栏目进行提交,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及相关学习评价。

例如,教科版“3.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的教学,由于我校的学生以前很少了解信息的智能化加工,如果没有让学生动手体验是很难完成学习目标的,因此,笔者教学时为让学生在1个课时既能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能亲自动手体验,我把收集的人工智能的素材软件及相关体验网站的链接都整合到学案设计中,让学生直接点击就可以进行体验,大大方便了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尝试到体验人工智能的乐趣,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学习任务(作业),感受成功的喜悦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学生因此喜欢这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也因学科特点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因此,设置合理教学任务是信息技术成功教学的关键。合理设置信息技术作业应区分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应注重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与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是一定要完成并上交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分层作业,而课外作业应注重知识扩展及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课堂作业应该是统一的,又能灵活的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既让大部分的学生都完成相应的任务,感受成功的喜悦,又有统一评价标准,方便学生自评、互评包括教师评价。例如本人在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图像的采集与加工》单元教学时,特意设计3个课堂作业,①绘制七巧板,构建造型表达信息;②“改造超女”;③使用PhotoShop制作图像表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句的意境。要求学生都要完成,但根据自己的实际至少上交其中的一个的作业,基础较一般的同学可上交作业①,较好的同学完成并上交作业②、③。由于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并上交一个质量较高的作品,有的学生上交的作品质量之高有些超乎意料。另外,我在演示网上收集未化妆的“超女”的照片时,很多学生观看后感到“恶心”,这突然给我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针对现代中学生的“追星热”进行有关德育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崇尚科学的理想。至于信息技术课外作业,很多老师能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因素制约,学生完成难,而忽略了课外作业的布置,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虽然学生在校时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完成信息技术课外作业,但是在周末回家时,很多学生认为是休息时间而不愿意去学习主科课程,这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家里的电脑设备完成信息技术课外作业,但应注意设计信息技术课外作业应有趣,让学生巩固与扩展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激发其兴趣,并对有完成课外作业的同学在学分认定方面给予相应的加分。同时,信息技术课外作业应该是选做的,让有条件的同学去完成。

四、学习评价,自评与档案袋评价共存

强调评价是在本次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做好评价特别是学生的学习评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地完成,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本人教学实践中,通过我校设计的课程学习网站进行教学,在学案的设计上,我都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与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模块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使用档案袋方式记录学生的模块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学习行为、作业作品情况、评价文本等过程性评价和模块考试成绩并进行总结性评价。通过档案袋评价方式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学生的模块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五、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

1、QQ及游戏问题

关于QQ及游戏问题,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不是老师说停下来,学生一定会将自己的游戏、上网、QQ、歌曲等进行到底(从上课前几分钟打开电脑开始)。在学生看来,上电脑课的最大吸引力莫过如此了。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处理好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呢,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不能一味为了完成教学知识而教学,还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培养。就说本学年福建省进入高中课改实验,我的班级一开始也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我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现在课堂上已经很少出现这种问题。

① 不断地给学生说明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会考甚至高考进行反复强调,并渗透相关德育教育,以理服人。

② 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感受学到有用的知识。

③ 教学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课堂上机任务的设计应能引起学生的喜欢,积极主动的参与。

④ 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可能有点“大话”。本人的每节课不仅有教学设计,更为学生精心准备学案,放在本校制作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网站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至少会提前5分钟到机房,自觉进入课程学习网站进行预习及下载相关上课素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不会出现去上网、打游戏或听音乐等现象。

⑤ 努力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人教学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往往是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他的学科。我们是否能多想些办法让你的学生喜欢你。

2、课改中的改与不改

新课改中的“改”其实就是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存在的弊端,新课程教学时应处理好改与不改的部分,因此,要求老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学时应做好教材分析,避免走上两个极端,即:一节课几乎都让学生自习,并错误理解这是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或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试的学科,照本宣科地讲授。

3、互动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如何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很多一线老师特别是农村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本人在新课改教学之初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后来教学中我除了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外,又在过程性评价上加入课堂主动参与方面的评价,并让学生知道过程性评价是学分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与引导,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有着明显的提高,回答问题时就有争先恐后的现象。

4、课堂评价问题

要努力做到每堂课都有评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地完成,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问题

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强调学以致用。因此,学生在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如何将学习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特别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整合。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二分法查找》教学时,在教学延伸方面,本人结合数学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二分法算法求数学方程近似解进行知识拓展。

6、机房管理

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时,大部分教学都是在网络教室上进行的,因此机房里不仅要有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软、硬件,而且还要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控制及上网管理系统,如上网二级代理等,有利于合理地控制学生课堂上网。

7、教案与学案

新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有教案更要有学案。在实践课改教学中,每节课我不仅设计教案,更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学案,每个学案都有具体的学习步骤、任务作业、学习评价及知识点小结(即,本人要求学生要做的学习笔记)等,并传到我校制作的课程学习网站。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学习笔记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有效解决学后忘记的问题,又能让学生掌握相应技能,同时有利于对付有关考试(如会考)。

信息技术下的课程资源整合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4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走进了课堂。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无论是对教学观,还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去了传统课程的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一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还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丰富、更直观的学到需求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对课程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要真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必须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那么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学科素养、知识深度和广度等等。

1、优化教材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足够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去获取知识,去进行再创造。因此,我们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思维品质训练,促进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把教材内容作为训练思维的材料,而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组合。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高度重视了课程内容的优化的完善,教材在可读性、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较之过去已有很大改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教材作创造性的大胆处理,改变传统的“领读式”和“填鸭式”的陈旧教法。

2、活化教学

首先要灵活地联系旧知识,以旧带新;其次要灵活地联系现实生活,利用身边事情进行教学;再次要灵话地设景、设问:设景是为了设问,“思维自问题始”,只有在思考中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第四要“活化”认知,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视听结合,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从而亲近学科、体验学科,提高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后还要“活化”评价,评价必须要即时、灵活、不拘形式。

二、整合学生资源

整合学生资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从而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活经验和现实体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更喜爱学习。

三、整合媒体资源

1、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在“教育技术”的慨念内涵中,教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新技术应该为新教育服务。如何克服传统CAI模式用“机灌”代替“人灌”的弊端,使媒体资源的使用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融为一体,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交互”,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媒体信息,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提高学习活动的的效率。

2、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整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7

一、通用技术课程信息化资源利用的问题

通用技术学科的综合性很强, 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 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便捷地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是课程研究者和通用技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缺乏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的保障

调查显示, 现有的信息化资源难以满足通用技术教师实施课程的需要。这不仅体现在信息化资源的适切性上, 也体现在教师选择、利用资源的能力上。在调查中, 有8 3.3%的通用技术教师认为, 现有的信息化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8 3.3%的教师认为, 开发或利用信息化资源缺乏外部保障;另有5 0%的教师认为, 现有的信息化资源难以充分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而认为自身开发或利用信息化资源能力不足的教师则占调查总人数的3 3.3%。研究发现, 由于部分通用技术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和地位缺乏准确的定位, 他们在课程实施中所选用的资源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技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 教师主体开发意识薄弱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课程资源鉴别、开发、累积和利用的质量。调查/邢志芳解月光

显示, 教师自主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意识不强, 在他们看来, 这是教育行政部门或课程专家的事。

3. 信息化资源利用重形式、轻效果

目前, 对于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 还没有判断的标准。为了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我们需要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价值的实现等角度综合考虑。但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 教师在利用信息化资源时, 形式化倾向严重, 仅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 教师开发和利用资源的主要依据是教材

教材一直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资源。通过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可以发现, 通用技术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会使用多媒体课件, 但基本不脱离教材的内容选择和顺序安排。教师即使补充了一部分材料, 也是为了说明教材上某个抽象的概念或原理。

目前, 通用技术教材的编制正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 其编制方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 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用教材”, 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5. 信息化教学资源没有实现共享

调查发现, 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 教师们很少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元进行资源的集体开发, 造成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也是教师们在教学中最希望解决的困难。

二、影响信息化资源有效利用的因素分析

1. 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念、专业、教龄、个人技术素养等都会对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对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资格还没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 通用技术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技术实践知识, 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 缺乏将本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只是把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来利用, 偶尔想到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也很难从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此外, 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也影响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学校因素

通用技术课程在学校中不受重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们认为, 影响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不是经费、场地和人员问题, 而是学校领导的认识问题。调查表明, 教室中普遍存在通用技术课程“缩水”的现象, 学校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掉技术课, 导致教师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意愿很低。

3. 评价因素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由于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 对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课程价值的实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 客观上使得教师在资源利用中缺少科学的依据。教师们难以判断自己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是否符合课程理念的要求, 因而影响了资源利用的效果。

三、促进通用技术课程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对策

1. 应从信息技术教师中选用通用技术教师

为了尽快扭转通用技术教师学科知识贫乏、教育技术能力低下的现状, 建议多从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选用通用技术教师。这是因为,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同属于技术学习领域, 遵循相同的课程规律, 有共同的课程价值, 并且从信息技术学科转行而来的教师更能够让学生了解与技术相关的知识和过程,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 信息化资源开发应考虑教师现状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从本质上讲, 是借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究每门学科在相应领域中选择些什么、怎样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组织与利用的问题。因此, 它是和具体学科密切结合的。要有效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作用, 无论是以教师还是以校外各种教育机构作为资源的开发者, 都应该重视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技术素养的整体发展状况, 重视对通用技术教师进行技术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 多提供关于通用技术的原理性知识。

3.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开发和利用资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也是教师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依据。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 依据课程的价值定位开发多样性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要把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

4. 跨校协同建设共享平台

要跨校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 应鼓励每一位教师参与的热情, 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各类信息化课程资源。为此, 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重新树立课程价值观, 不能把通用技术课程看做可有可无的副科。在课程评价上要严格把关, 督促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而积极备课。其次, 要重视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这就需要师生积极利用各类音像资料、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课程资源, 构建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库。再次,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是教师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 教师要以其为阵地共享优质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钟启泉, 崔允,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8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灵活调整教材的使用情况。

信息技术学科方兴未艾,既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同时既体现相当的科学精神,又体现一定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虽说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应当本着“依靠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深入教材并超越教材”的原则,紧紧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对教材的使用情况作必要的适度调整。例如,在关于指法使用的内容教学中,按照教材安排和常规性教法,应当是先讲解指法的摆放要求和正确使用指法的要点,待学生基本熟悉之后再操作实践。如此地按部就班教学,既提不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事倍而功半。有鉴于此,笔者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先实践而后学习指法,对比之下,这样的教法却能事半而功倍。经过两种指法训练方式的多次比较,其结果是———教材指导训练法的成功率一般比实践指导训练法的成功率要低上19~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教材只是普遍意义上的一般性指导,而非绝对性的说法,实践才是硬道理。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灵活调整教法的选用情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因素的局限性,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而兴趣依赖性很强,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优化创新的同时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不断刺激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比如,在教学“认识键盘”的内容时,笔者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针对键盘上的一些主要名称,如“空格键”“换挡键”和“Backspace键”,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教学程序,而是首先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可以区别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对照键盘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明白了:没有任何字符的空白键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输入“空格”的,因而就叫空格键;换挡键的上面标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功能是用来输入上档字母的;而Backspace键的上面标有向左的箭头,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删除光标之前的符号、字母或字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橡皮擦除错别字一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又如,在指法训练活动中,为了避免机械重复的训练给学生造成身心疲劳之感,笔者提议开展指法训练竞赛,“以赛激趣促练”的教学方法迅即掀起了创优争先的热潮。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自主实践的能力。

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特点和重要环节,这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又能顺应勤学多练、熟能生巧的教学规律,同时还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安排足够量的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多实践、勤表现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创造信心和成功体验,从而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乐学、勤学、多学的情感。例如,在《画多边形》的内容教学中,笔者不是径直进入画法讲解程序,而是显示“五边形”图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接着提出自画要求,让他们根据这一要求同桌合作学习画图。在学生自画过程中,笔者来回巡视,并本着“不悱不发、不愤不启”的原则给予个别指导。等到大家基本掌握了五边形的画图方法,乘势趁势、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地提出了自画三角形、七边形等学习任务。有了刚刚获得的探索经验,学生很快再次完成了学习任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满足。

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实行相关学科的整合。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之根本目的就是“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变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思维,并且把学生成功地改造为教学相长的人力性资源。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努力促使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让他们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如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优化,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情感,而且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成效。教学画图软件内容时,可以结合美术课程内容进行实际绘画。教学Word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在上面写日记、作文、回答语言类学科问题。教学上网内容时,可以结合社会、思品、语文等学科搜查自己需要的知识,等等。从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情趣,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学生资源的有效开发吗?

摘要:从新课程理念中可以解读,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科学合理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才能使得学生个性得以有效地张扬;其次,只有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三维目标教学”,才能取得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最后,只有善于把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和多样化探索成果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校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在坚持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要始终注重把开发教材资源、开发教法资源、开发课外资源和开发学生资源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真正推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9

关键词:数字传媒,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整合

一、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结构不合理

目前不少学校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以教材资料、教参资料以及教师所准备的课件资料等文本性资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材料、教师经验、学生表现等生成性、动态性课程资源。这导致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在开发、整合和利用上都局限于文本教材、教参资料, 以致资源结构单一化、刻板化,难以满足师生日常教育与学习的资源需求。

2.课程资源内容单一

部分学校不仅在资源结构上较为单一,而且其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信息技术教师在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时将资源内容局限于学科之内,导致绝大部分资源内容都以纯粹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主,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融合和共享。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下载或浏览课程资源时只能了解到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难以扩大知识范围和眼界, 不利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资源整合空间狭窄

部分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以课堂及校内场所中形成的课程资源为主,忽视社会发展趋向、国外学科理论新成果等校外的课程资源。由于资源整合空间狭窄,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和校外的应用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掘,在生活应用中缺乏实践能力,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4.资源整合主体局限

部分学校虽征集教师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仍以专家学者为主、以教师为辅。 而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及忙碌工作的影响,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工作中。这导致教师、 学生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 降低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的针对性和人本性。

二、基于数字传媒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优势

1.扩大课程资源的应用范围

学校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后,还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公布整合情况,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的了解和重视。师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工具登陆资源库网页,随时随地学习。这将打破资源数据库应用的时间限制和地点限制,极大地扩大课程资源的应用范围,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增强课程资源的服务性

数字传媒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经验和自主学习途径。便捷的数字信息传播渠道能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在课堂之外快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资源和社会信息技术应用的最新动态,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便捷性。 同时,学校借助数字化传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学科或校外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从而提高资源结构和资源内容的多元性,促进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在数字传媒的影响下,课程资源的整合满足了师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资源服务理念,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1]。

3.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字媒体所传递的课程资源信息量远远超出学校课堂教学和课本教材所传递的信息量,成为学生增长课程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学习资源。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从数字传媒中寻找、整理课程资源,拓展学习视野和学习能力。 在数字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日益拓展到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快速登陆课程资源数据库,搜索和阅读所需的数字资源,广泛接收和学习新知识,并通过微媒体平台与教师、朋友以及家人等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

4.增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充分利用每一位教师所积累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提高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整合数字化数据库,教师可借助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展备课工作,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并扩展教师的教学手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数字传媒下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策略

1.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体系

(1) 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科学性。学校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筛选和取舍资源内容,从而调整课程资源结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为了更好地突出不同资源的应用领域,学校在整合课程资源时可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和数字版课程区别开来,并合理调整两者的资源空间比例,例如适当增加跨学科的学习资源、引入校外图文音像资源等,提高各学科教学资源结构的合理性[3]。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完善课程资源库的登陆界面和内容板块,使得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和跨学科资源、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践资源等协调地结合起来[4]。例如,教育者在设计登陆界面时可设置不同的路径,让学生登陆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后,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入“课堂知识回顾区”,浏览或下载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暂时不须复习课堂知识,则可以进入“课外知识学习区”, 了解由专家和教师共同整理的学科知识,如前沿理论成果、社会应用现状、学科发展趋势等等,从而积累丰富的课程知识,扩展学习视野。此外,学校还可以在“课外知识学习区”上建立数字化的BBS论坛, 并设置一些学习性网站的链接,引导学生进入有益的知识性交流网站中,与其他学生以及家长等一起开展学科知识的讨论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2)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层次性。学校在利用数字媒体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课程资源设计而逐步提高资源板块的难度,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等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并在逐个完成板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和学习成功感。值得注意的是, 学校分层次的课程资源设计应注意难度层次上的联系性,避免不同板块课程资源之间的割裂和孤立[5]。例如,学校可在设计资源平台时建立资源板块的学习建议。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目的和学习意向,在登陆界面后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板块,并进入到该板块的不同区域之中,开展自主学习。以资源库中的信息技术BBS讨论版为例,学生进入该讨论版之后,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层次和兴趣,选择“菜鸟区”、 “大神区”等不同的讨论区域,从而在所选择的讨论区域内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同学进行学科知识的交流和探讨。学生还可以进行跨区学习,例如能力高的学生进入到“菜鸟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课程学习材料或指点和帮助其他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知识应用难题;能力低的学生进入到“大神区”之中,寻求学习指导和帮助,或观看其他学生的话题辩论、经验分享等。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板块学习,学生能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中找到自己切实所需的资源,从而节省课余学习时间,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3)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综合性。学校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应结合学生能力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学宗旨。为此,学校应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综合性:一是补充跨学科知识。学校应结合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资源数据库中融入多元化学科知识,并以案例资料的形式整合近年来的知识应用实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课程资源信息,满足师生的教育及学习需求。二是实现课程资源的专业分类。学校在扩展资源类型和分设难度级别的同时,还应对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系统性、专门性的分类,形成不同的学习专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2.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

为了促进数字化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学校除了要构建科学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外,还应完善相关的硬件设备, 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但目前不少学校在硬件环境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网覆盖范围小,图书馆、阅览室等地点没有无线网络的覆盖,甚至连有线网络接口的数量也十分少,教师和学生难以进入到数据库平台网站之中,形成了资源利用的地点局限。二是校园网网速较慢,教师和学生在打开和登陆相关网页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在观看音频、视频等资源时频频出现卡顿,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三是校外难以登陆到网站平台中。部分学校为了提高资源的安全性而将登陆条件局限在校园网之中,当教师和学生离开学校后便无法登陆网页[6]。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的作用大打折扣。学校应针对这些情况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例如适当扩大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将师生经常活动的地点,如图书馆、阅览室等纳入到无线网覆盖范围内,提高教师和学生登陆资源平台的便利性;完善学校网络设备,推进校园网建设,为师生登陆和浏览各类资源节省等待时间。四是放宽资源平台的登陆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账号和密码在校外实现登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率[7]。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图书馆、信息技术教室、实验室等联结起来,形成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8]。

3.增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监控管理

学校不仅应强化资源整合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还应完善后续监控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安全性。首先,学校应建立专业化的技术管理队伍。这些人员不仅负责课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地点硬件设施的维修、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对课程资源数字化平台的监控和技术维护,如及时更新平台资源信息、调整网站模块设计、向师生提供网站资源利用引导服务等。通过完善监控和管理, 将有效避免信息技术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出现网络瘫痪、无人管理等问题,提高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有序性。其次,学校还应提高教师对数字媒体的重视。例如,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到课程资源整合的工作中,将自身积累的教学材料、教学经验以及课堂中学生形成的生成性资源整合起来,转化为数据上传到资源平台之中,并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由教师总结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需求,反馈到负责建立数字化资源库的专家学者之中,从而提高专家学者对资源实际需求的了解,增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的针对性和整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10

一、做好文本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人文渗透

由于教育资源的内容不同,所有采用文字编辑的教育资源如教学教材、参考书、课程标准和辅导资料等,均可概括为文本资源。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中学校园内的广泛应用,部分人会认为文本资源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已经弱化。事实上优质的文本资源具有内容的广泛性,以及较强 的适应性、灵 活性和包 容性等特 点。故要想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就应该注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教学。依据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可将课程内容分三部分,即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教学和综合性应用。为了确保中学生能有效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文本资源的设计和应用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信息技术知识教学,保证课程章节的连贯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修改等使用技巧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方式,选用一篇学生熟知的美文,将其做成Word文档,再通过多媒体播放,配以知识点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充分了解Word文字编辑和修改的重难点。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基础知识讲解与技 能教学综 合进行,以缩减理 论讲授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Word文字编辑、修改等技能。另外,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应用中,教师还应融入具有发散思维和实践性强的文本资源,依据中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和技术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渗透,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诠释微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强化资源的融合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的微课程教学,知识传递性较强,而且可灵活操作,还能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信息容量大和传输困难等问题。将微课程教学理论应用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中,可有效增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实用性,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将微课程融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应用中,可利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资源,为微课程的开展提供较好的条件,还可利用微课程的技术优势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例如,在《有效获取信息———信息管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微课模式引入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解答,并让学生在学习信息管 理的过程 中,经微课视 频进行操 作练习,形成一种在线学习模式。同时,微课视频还 可将辅导资料与教材内容融合在一起,以丰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三、做好活动资源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增加活动资源,不断丰富资源的获取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开展信息技术竞赛,最大限度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 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 策略,敢于打破 常规,进行创新性教学,增强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活动资源设计,包括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两方面,对于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可依据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现代教学方法。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可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的讲课方法。备课时教师可在相 关网站下载视频和文本资料,从而丰富课程内容。授课时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发言和讨论的空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再依据学生的观点实施讲解,以提升教学效果。对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创新,可以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采用小组教学、差别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等授课形式,并开展团体竞赛,以丰富教学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信息技术中创建新文件夹和删除垃圾文件的操作,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现场操作一次,让学生理解创建新文件夹和删除垃圾文件的含义。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自主提问,对于不懂之处,可展开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探索,进而真正理解知识点,并能熟练进行“创建新文件夹和删除垃圾文件”的操作。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并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观,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和应用,使中学生能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技巧,不断拓展视野,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应用,进而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现代化技术人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11

关键词:数字传媒 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 整合

一、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结构不合理

目前不少学校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以教材资料、教参资料以及教师所准备的课件资料等文本性资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学习材料、教师经验、学生表现等生成性、动态性课程资源。这导致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在开发、整合和利用上都局限于文本教材、教参资料,以致资源结构单一化、刻板化,难以满足师生日常教育与学习的资源需求。

2.课程资源内容单一

部分学校不仅在资源结构上较为单一,而且其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和单一性。信息技术教师在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时将资源内容局限于学科之内,导致绝大部分资源内容都以纯粹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主,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融合和共享。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下载或浏览课程资源时只能了解到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难以扩大知识范围和眼界,不利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资源整合空间狭窄

部分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以课堂及校内场所中形成的课程资源为主,忽视社会发展趋向、国外学科理论新成果等校外的课程资源。由于资源整合空间狭窄,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和校外的应用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掘,在生活应用中缺乏实践能力,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4.资源整合主体局限

部分学校虽征集教师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仍以专家学者为主、以教师为辅。而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及忙碌工作的影响,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工作中。这导致教师、学生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降低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的针对性和人本性。

二、基于数字传媒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优势

1.扩大课程资源的应用范围

学校在完成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后,还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公布整合情况,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的了解和重视。师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工具登陆资源库网页,随时随地学习。这将打破资源数据库应用的时间限制和地点限制,极大地扩大课程资源的应用范围,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增强课程资源的服务性

数字传媒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经验和自主学习途径。便捷的数字信息传播渠道能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搜集能力,在课堂之外快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资源和社会信息技术应用的最新动态,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便捷性。同时,学校借助数字化传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学科或校外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结构和资源内容的多元性,促进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在数字传媒的影响下,课程资源的整合满足了师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资源服务理念,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1]。

3.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字媒体所传递的课程资源信息量远远超出学校课堂教学和课本教材所传递的信息量,成为学生增长课程知识和能力的重要学习资源。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从数字传媒中寻找、整理课程资源,拓展学习视野和学习能力。在数字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日益拓展到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借助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快速登陆课程资源数据库,搜索和阅读所需的数字资源,广泛接收和学习新知识,并通过微媒体平台与教师、朋友以及家人等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

4.增强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充分利用每一位教师所积累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提高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整合数字化数据库,教师可借助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展备课工作,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并扩展教师的教学手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数字传媒下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策略

1.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整合体系

(1)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科学性。学校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筛选和取舍资源内容,从而调整课程资源结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为了更好地突出不同资源的应用领域,学校在整合课程资源时可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和数字版课程区别开来,并合理调整两者的资源空间比例,例如适当增加跨学科的学习资源、引入校外图文音像资源等,提高各学科教学资源结构的合理性[3]。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完善课程资源库的登陆界面和内容板块,使得信息技术学科资源和跨学科资源、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践资源等协调地结合起来[4]。例如,教育者在设计登陆界面时可设置不同的路径,让学生登陆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后,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入“课堂知识回顾区”,浏览或下载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暂时不须复习课堂知识,则可以进入“课外知识学习区”,了解由专家和教师共同整理的学科知识,如前沿理论成果、社会应用现状、学科发展趋势等等,从而积累丰富的课程知识,扩展学习视野。此外,学校还可以在“课外知识学习区”上建立数字化的BBS论坛,并设置一些学习性网站的链接,引导学生进入有益的知识性交流网站中,与其他学生以及家长等一起开展学科知识的讨论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2)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层次性。学校在利用数字媒体实现课程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课程资源设计而逐步提高资源板块的难度,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等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并在逐个完成板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和学习成功感。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分层次的课程资源设计应注意难度层次上的联系性,避免不同板块课程资源之间的割裂和孤立[5]。例如,学校可在设计资源平台时建立资源板块的学习建议。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目的和学习意向,在登陆界面后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板块,并进入到该板块的不同区域之中,开展自主学习。以资源库中的信息技术BBS讨论版为例,学生进入该讨论版之后,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层次和兴趣,选择“菜鸟区”、“大神区”等不同的讨论区域,从而在所选择的讨论区域内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同学进行学科知识的交流和探讨。学生还可以进行跨区学习,例如能力高的学生进入到“菜鸟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课程学习材料或指点和帮助其他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知识应用难题;能力低的学生进入到“大神区”之中,寻求学习指导和帮助,或观看其他学生的话题辩论、经验分享等。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板块学习,学生能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中找到自己切实所需的资源,从而节省课余学习时间,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3)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综合性。学校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时应结合学生能力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学宗旨。为此,学校应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综合性:一是补充跨学科知识。学校应结合学科的学习特点,在资源数据库中融入多元化学科知识,并以案例资料的形式整合近年来的知识应用实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课程资源信息,满足师生的教育及学习需求。二是实现课程资源的专业分类。学校在扩展资源类型和分设难度级别的同时,还应对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系统性、专门性的分类,形成不同的学习专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2.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

为了促进数字化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学校除了要构建科学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外,还应完善相关的硬件设备,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但目前不少学校在硬件环境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网覆盖范围小,图书馆、阅览室等地点没有无线网络的覆盖,甚至连有线网络接口的数量也十分少,教师和学生难以进入到数据库平台网站之中,形成了资源利用的地点局限。二是校园网网速较慢,教师和学生在打开和登陆相关网页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观看音频、视频等资源时频频出现卡顿,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三是校外难以登陆到网站平台中。部分学校为了提高资源的安全性而将登陆条件局限在校园网之中,当教师和学生离开学校后便无法登陆网页[6]。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资源整合共享平台的作用大打折扣。学校应针对这些情况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例如适当扩大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将师生经常活动的地点,如图书馆、阅览室等纳入到无线网覆盖范围内,提高教师和学生登陆资源平台的便利性;完善学校网络设备,推进校园网建设,为师生登陆和浏览各类资源节省等待时间。四是放宽资源平台的登陆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账号和密码在校外实现登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率[7]。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图书馆、信息技术教室、实验室等联结起来,形成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环境建设[8]。

3.增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监控管理

学校不仅应强化资源整合的软硬件环境建设,还应完善后续监控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安全性。首先,学校应建立专业化的技术管理队伍。这些人员不仅负责课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地点硬件设施的维修、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对课程资源数字化平台的监控和技术维护,如及时更新平台资源信息、调整网站模块设计、向师生提供网站资源利用引导服务等。通过完善监控和管理,将有效避免信息技术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出现网络瘫痪、无人管理等问题,提高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有序性。其次,学校还应提高教师对数字媒体的重视。例如,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到课程资源整合的工作中,将自身积累的教学材料、教学经验以及课堂中学生形成的生成性资源整合起来,转化为数据上传到资源平台之中,并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由教师总结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需求,反馈到负责建立数字化资源库的专家学者之中,从而提高专家学者对资源实际需求的了解,增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的针对性和整合性。

数字传媒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拓展性和多元性,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和经验交流,而且给学生课外自主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应针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整合结构不合理、课程资源内容单一、资源应用空间狭窄和资源整合主体局限等,结合数字传媒的信息传播优势,探索数字化课程资源整合体系的有效策略,提高课程资源结构的科学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并完善软硬件环境建设,增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监控管理,全面推进数字化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振斌,陈再平.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2] 丁光勋.数字时代的档案教学改革与课程资源整合[J].档案管理,2008(4).

[3] 顾国盛.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

[4] 袁良凤.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

[5] 付长青,庄程.公共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6] 苟燕,赵希武.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

[7] 白灵,王小英.网络时代大学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4(4).

[8]黄德群,毛发生.广东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8).

[作者:佘春华(1978-),男,湖南怀化人,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篇12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利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普及,课程资源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重要性也日渐凸现。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与条件,例如,教科书、光盘材料、社会与自然方面可以调查研究的各种资源环境,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等。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依赖于信息技术而存在,其很大程度上是以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存在。本文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多媒体素材、课件、积件、知识库等以信息化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伴随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学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可供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那么,信息技术教师能否从资源海洋中筛选出优质的课程资源,并合理的利用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师选择资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归纳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选择原则,并提出课程资源的利用策略,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师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给予启示。

课程资源选择时需关注的因素

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选择实际上是其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有效选择。资源的选择过程中必然会对相关的因素进行适当的判断和考量,以便能选择出符合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学生的因素

使用课程资源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分析学习者的特征以便选出与其相匹配的课程资源。首先,要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征。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入课程资源,以便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应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受教育经历的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则是“零起点”。教师在引入课程资源时,既要照顾低起点的学生,也要兼顾高水平的学生,以便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再次,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因素。由于性别差异或其他原因,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痴迷,有的学生则厌烦信息技术课。那么,教师在选择资源时应选择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资源,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环境的因素

教学环境作为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中小学大多都具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有的学校还具备上网条件。尽管这样,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不同学关鸿陕西师范大学

校间的信息基础设施情况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有的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较高,而有的学校则使用系统配置较低的计算机。而计算机的性能、操作系统类型以及因特网的接入方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效果。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应考虑所选择的资源是否适应该校的实际教学环境,确保所选的课程资源能在课堂教学发挥作用。

3.教师的因素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者会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由于教师的教育经历、学习兴趣、专业背景、性别等不同,对课程资源驾驭的能力也会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很大会直接影响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出合适的、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资源,并且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自主加工和调适处理各种课程资源,使所选的课程资源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4.资源本身的因素

一方面,目前有些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由于事先没有对学习者需求作出充分的分析,“一厢情愿”地开发和发布并不适合学习者需求的学习资源。致使有的资源内容过泛,有的则过于专业;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衍生于信息技术,它的发展受到信息技术本身发展的影响。从最初的程式化DOS操作系统到现在的个性化十足的窗口式操作系统,从原来的单机工作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从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到功能强大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这些技术上的进步无疑会导致课程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等的变化。因此,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课程资源的选择原则

根据课程资源的定义,凡是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因素就是课程资源。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多如繁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资源的海洋中寻找并甄别出最有价值的那部分。我们认为,在这种寻找和甄别过程中除了考虑以上因素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课程目标是课程方案制定之后课程实施的指导方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依据,所以任何课程活动都必须坚持目标指导原则。我国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因而,教师选择课程资源应以该目标为准绳。

2. 学生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性格特点、认知结构与生活经验等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带着自己的思想积极地去探索,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课程资源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尽可能地使所选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的知识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唤起他们的经验体验意识和学习动机,使知识与经验体验不断地拓展和提升。

3. 人文趋向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富于人文气息的课程资源是信息技术课程人文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程中充满了可渗透人文教育的素材,如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网上购物的诚实与欺骗、关于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等。教师应依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挖掘、筛选并利用好这类信息化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富有人文气息,通过引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观,提升个体思想与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4. 效率优先原则

课程资源的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最少的成本,及整个课程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课程资源在经济上花费最少;另一方面是指最大的收益,即所筛选出来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效率优先原则要求筛选出的课程资源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课程资源的利用策略

教师在充分考虑影响课程资源选择的因素后,并依据以上资源选择原则,筛选出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教材、其他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已筛选的优质的课程资源。

1.依托信息技术教材

信息技术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重要中介。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课改的进行,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编的信息技术教材渗透着课改所倡导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其内容基本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载体,灵活的根据实际课堂的需要调整授课内容,筛选并积极利用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使之与学生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从而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

2.结合其他学科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者不应该单纯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或信息处理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而应积极将信息技术的学习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从而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几何画板软件、物理课程中使用的虚拟物理实验操作平台等软件的操作技巧的动画、视频等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其他课程中也能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因此,要在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同时,加大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拓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空间,将信息技术课提高到综合应用的层次,从而真正地促进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利用亦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即信息技术教师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或活动来利用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延伸。这些活动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这类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供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学生在完成这种联系生活的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如何对待生活、社会、自我等。在实际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与社会和他人的接触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难以变成教学的实际成果。能否有效的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来支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我们从事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工作者要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筛选,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利用好已筛选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的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更进一步的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忠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课程资源选择策略研究.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2]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超限措施下一篇:应急救护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