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2024-05-23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精选12篇)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篇1

文化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阶层、不同人们,甚至不同心情中被理解的程度,方式也不同。因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中西方(甚至国与国之间)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如今,西方的酒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酒文化,在我们了解西方酒文化的同时,也希望使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酒文化的优良传统。

一、从中国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汉英语相关语词表达的异同

(一)中西方文化中对酒的理解

酒在历史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西方人对酒的理解趋向于权力的象征,赋予它高贵、奢华的形象。他们认为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这种人生观,反映在西方的文化里,就有借酒解愁的俗语,如drink one’s sorrows/troubles drown one’s troubles away, drink down sorrow等。但在西方酗酒从来都会遭到谴责。谁要在大庭广众下喝醉了,就必然要引来公众侧目而视,尤其是在英国那种绅士国家。这就是为何alcoholic(酒鬼)和吸毒者一样难听,而drunkard?(醉汉)就是野蛮人的同义词。

酒文化是以酒为特指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中华酒文化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在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要以酒祭祀天地神灵,宗族祖先,无酒不成礼。在现代,酒仍然是社会生活中礼尚往来的重要手段。数千年来,酒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有酒的地方必然少不了文学的创作。酒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一种灵感激发剂。我国历史上就有“酒文一家”之说。可见,酒与艺术的结合,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

(二)汉字“酒”与英语对应词的比较

酒自产生以来,便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关心人性之善恶,也体现在对“酒”的造字上。英语中有许多与汉语“酒”相对应的词,但都不能完全相对应。alcohol原指酒精,现在也用来泛指任何含有酒精的能醉人的饮料,像葡萄酒、啤酒、烧酒等。drink通称包括酒的各种饮料,也可特指酒。liquor, spirit (s)均指非发酵的烈酒或蒸馏酒,相当于汉语的“烧酒”、“白酒”、“白干”。

(三)中国酒文化在汉语中的独特表达形态

既然做人要有道、有德和有品,饮酒当然也要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酒德”指酒后的行为,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酒德”的语义转变也体现了酒的两重性。随着时代的变迁,酒德的词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多指喝酒的豪爽程度。这里的酒德或酒品其实应译为drinking manner。儒道崇尚闲情逸致、追求超凡脱俗,饮酒也可以有不同的兴致(如“酒兴”)。

(四)酒礼的汉英词语的比较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酒与礼的关系由来已久,且喝酒吃饭也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礼仪规范。中国人讲酒礼,并不等于英美人没有酒礼。他们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但不一定喝光,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就是提议祝酒,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toast一词也可指接受祝酒的人或事,即令人敬慕的人(尤指女士)。

二、从西方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英汉语词的相关表达的异同

(一)西方传统思想

在欧洲,尤其是在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是有一定之规的。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只酒樽,一套水杯,一套红酒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

(二)中国传统思想

在中国的餐桌上,大家喝的酒一般是啤酒,如哈啤、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或是白酒,如茅台、五粮液、北京二窝头等。在美国,喝啤酒的人很多。但是,我很少见到美国人有直接喝酒精浓度很高的白酒。还有,我极少见到美国人在餐桌上互相敬酒,大家通常都是各喝各的。只有在某些特定场合,大家才会一同举杯。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1. 英语酒神和汉语“酒神”

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英语中有关酒文化的一些词语也打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烙印,那是汉语无法对应的。例如,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与酒神相关的英语词语有很多。Bacchus一词可用来通称酒,如a son (priest) of Bacchus酒神之子(即为酒鬼)。bacchant作形容词意为狂饮作乐的,作名词称狂饮作乐者;bacchic作形容词指醉的、狂欢狂饮的,但同时也指喧闹的;Bacchae原为酒神的女伴,酒神的女性崇拜者或女祭司,现指参加酒神节狂欢的妇女们。

2. 有关酒吧的英语词语和相近的汉语词语

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又是它的延伸: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在现代,古希腊的酒神精神在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形成了其独特的酒吧文化。首先,酒吧或酒馆的种类有很多,除了bar,还有pub(英)啤酒馆,alehouse啤酒馆(麦芽酒店),sa-loon(美国西部城镇典型的)酒,beer parlor(加拿大)啤酒吧,drinkery(美国)酒吧,waterhole(美国俚语)酒吧间,groggery(英国)低级酒吧间等。还有各种各样类似于酒吧的饮酒聚会,如beer bus(啤酒宴会),cocktail party(鸡尾酒会),bottle party(自带瓶酒的宴会)等。在美国有bottle club饮酒俱乐部,澳大利亚的英语俚语中表示狂饮作乐的聚会有很多方式。

中西方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内容丰富。了解不同民族的酒文化,尤其是那些相关的俗语词汇,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摘要: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 中西方 (甚至国与国之间) 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中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颇有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中国酒文化大典.国际文化出版社.

[2]民间酒俗.中国社会出版社.

[3]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0.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篇2

2。1从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一元文化,西方文化是多元文化

从双方的社会结构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实行的都是大一统的王权制,即便是分裂时期,也不是政权结构的分立,而是一个统一王权分开成若干个统一的王权。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思想的根基,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扬,由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无不体现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对于中国文化的严格控制。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孟子说:“夫道,一而已矣。”相反,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实行分立的城邦制。整体来看,希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许多多相对独立的城邦组成。希腊也以往有过帝国,如“雅典帝国”、“斯巴达帝国”等,但这种“帝国”实际上不是一种统一的王权,而是以雅典、斯巴达为盟主的“联盟”而已,没有构成如中国的周天子那样的君权神授的最高王权。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没有想成一个强大的具有持久统治力的大国,始终是各个诸侯国战事不断。

2。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西方文化突出天人相分

中国文化历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学说,异常强调天人合一。那里的“天”并非仅指天地意义上的“天”,而是泛指相对于人而言的客体世界。主张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导地位。儒家的人文梦想就是“使天德下贯为人德,人德上齐于天德”,最终实现天人同德。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源头——道家,则主张“道法自然”,强调尊重“天意”,顺从“自然”。儒家和道家都反对不顾自然法则,急功近利,杀鸡取卵,涸泽而渔。人类在适应自然的同时,当然也要对自然加以改造,努力做到既调整自然,使其贴合人类的需要,同时又不破坏自然,从而到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反,西方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一向主张天人相分,天人相分成为西方人固有的思维模式,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西方文化强调征服和战胜自然,认为人与自然的对立是“自我”与“非我”的对立。当人们的生存仅有靠征服自然来获得的时候,这种征服自然的观念便深入人心。

2。3在人所扮演的主角方面,中国文化体现含蓄,西方文化注重张扬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碌碌无为,讲究逆来顺受,枪打出头鸟,而西方主张发扬自我个性,做一个与众不一样的我。从古自今在中国做官的想法始终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于社会的看法,对于生活的态度不会有过大区别,只求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过一生,所以缺乏创新是中国过去乃至当今发展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而西方文化正好相反,他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主张扩张自我,扩大自我生存空间,张扬自我的个性。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宗教改革时期一向在强调真善美,要做到不一样的“我”。要发扬个性,彰显自我。这些观点与我国传统文化构成鲜明比较。

2。4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庭本位,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农业经济是一种最稳定的经济,农民生活相对较为安定,聚族而居,守土重迁,它要求社会结构也应具有稳定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应具有稳定性,所以,中国文化重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关系。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探讨人与人的关系时,提出了“仁”的概念,其本质就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并提出用“礼”来规范这种关系。西方文化建立在工商业经济基础之上,工商业讲究自由竞争,并且必需有物质和人员的流通,所以,其人民多懋迁服贾,不畏迁徙。其家庭也不像中国那么稳定和复杂,以夫妇为中心,子女结婚就另立门户,父子夫妇能够各有私财,权界分明,其财产均为个人所有,非家庭所共有,家庭成员去世以后,其财产或由子女继承,或捐赠他人或社会,完全由死者生前遗言决定。所以,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仅有这样,才能确保竞争的公正有序。西方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西方人习惯于依靠一己力量去独立奋斗,求生存,谋发展,所以,西方的家庭相对来说比中国民主、平等得多” 。个人本位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充分发挥,但也容易导致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义务的淡漠。

2。5在价值取向上,中国文化重义讲礼,西方文化重利重法

中西文化由于其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在价值观念上也必然产生较大的歧异。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其特点是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建立了伦理价值观念体系,如“三纲五常”,讲的是臣以君为纲,妇以夫为纲,子以父为纲。其核心是“仁”和“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当然,中国文化也并不否认求利,但义在利先,要“见利思义”。 中国文化的这一价值观念,培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舍利求义、甚至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给人们以正面的价值引导,其不利影响是使中国文化构成一种只讲人情世故、忽略法制精神的错误观念。在缺乏法制精神的中国,人们的行为不是依法律来规范,而是靠礼制来约束,用人治代替法治,用道德的主动修为代替法律的强制规范。

在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个人本位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认为追求最大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私有财产和个人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与此相对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主要靠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来维系,而不是靠道德修养来维系。为了避免因利益而产生的冲突,必须要有一种公正、持中的权威来保障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游戏秩序,这就是法律。法制观念在西方早已深入人心,西方人崇拜金钱和法制就好像崇拜上帝一样,拥有法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私有财产、才能让自我的切身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综上所述,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各自不一样文化都有适合于本地区的重要因素,对于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我们应当进取的去借鉴,做到西学东用,同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会辨别,做到弃其糟粕、留其精华。这一点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讲的中西文化合璧,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的今日,仅有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 [科]

【参考文献】

[1]李丹。浅析中西方教育之差异[J]。科协论坛(下半月),,(08)。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研究 篇3

关键词:面子;文化差异;价值取向;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电影经常反映的素材,电影《刮痧》和《喜宴》生动形象的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面子”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本文以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分析“面子观”影响下的言语行为和文化根源,从而让交际者提高对社会文化和语言差异的敏感度,减少因“面子”引发的文化冲突。

一、中西方对“面子”的理解差异

(一)西方人的“面子论”

英国学家Brown和Levison将“面子”定义为“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公众中的社会形象”,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即个人的正面自我形象,期望受到认可或赞许。西方的“赞美文化”就是典型,如“You look good today”;消极面子,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让对方有充分的自由选择和决定权。凡有违交际者自由愿望的行为就是对交际者消极面子的侵犯。因此,既要维护积极面子,又要照顾消极面子,才能在交际中给彼此留足面子。

(二)中国人的“面子观”

在中国文化和社会关系中,“面子”往往代表个人荣誉、地位和尊严,是调节和支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重要准则。在人际交往中,最关键的是如何保住面子,例如鲁迅笔下的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一种为保住面子而进行的心理上的自我防御行为。中国人注重“赏脸”,避免“丢脸”,极力要“给面子”和“顾全面子”,因此只有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知道如何维护他人的面子,又能施行相应的言语行为,才能给自己保住面子。

二、中西方“面子观”影响下的言语行为差异

(一)“避免冲突”和“就事论事”

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幕:

保罗父亲:“我只相信事实,你不应该打丹尼斯!”

许大同:“我为什么打我自己的儿子?还不是因为尊重你,为了给你面子!”

保罗父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是给我面子!”

中国有很多“许大同”们,他们会因为自家孩子欺负了别人,主动负荆请罪,甚至当场打骂孩子,借己之手替对方家长出气,贬己尊人,给足对方宽宏大量的“面子”。同时表明绝不纵容孩子犯错,保住自己家教严格的“面子”。然而,西方也有很多“保罗父亲”,认为“打孩子”是一种虐待儿童的行为,与道歉无关。他们倾向于就事论事,不留情面地将施虐者告上法庭。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违反了社会准则或信条,就不应该“给面子”。

美国学者Hall曾提出强弱语境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强语境文化,寻求和谐共处,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发生冲突。而一旦发生冲突,人们倾向维护双方的面子,避免矛盾升级。西方文化则是弱语境文化,强调个人意见和差异。在西方人眼里贬低自己是愚蠢的行为,更不能说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他们要求建立“平等性”的关系。他们主张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适度的冲突是一种积极行为。

(二)强调“面子”和尊重“自由”

电影《喜宴》中身在美国的高伟同为了应付父母催婚压力,决定和朋友假结婚并简单办理登记了事。母亲得知孩子的计划之后,表示坚决不赞成。原因是婚姻大事,草草了事无法给亲朋好友交代。

中国人十分看重婚嫁丧娶这类大事。如果主人不邀请宾客,亲朋好友会认为主人瞧不起自己;宾客越多,越说明主人受人尊敬。婚礼的盛大程度直接说明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财富实力。作为退伍高官,高父高母不能接受到公证处办理手续就算结婚的想法,认为如此草率寒酸的做法,让他们把东方人的面子丢失殆尽。但是对于伟同,他的内心已经基本西化,认为结婚是个人的事情,与别人无关,他没有必要为炫耀或者迎合而违背自己的意愿。

这个例子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面子”问题上的差异。中国人更看重积极面子,更重视自己被他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人的肯定,以确保自己或他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相反,西方文化更注重对消极面子的维护。人们希望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不会在主观上迁就他人而使自己的自由权受到影响。如果被迫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者被迫做某事,他就是丢了面子。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因为中西方的这种差异,对彼此造成“面子威胁”,引发矛盾冲突。

三、中西方面子差异的文化根源

回顾历史,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和人们聚族而居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更注重和谐共赢。另外,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仁爱”和“中庸”要求人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在言行中,为对方留面子,尽量避免矛盾。因此,人们在决定言行时,往往在考虑自己的意愿之外,很大程度上会顾忌言行是否与外部期待相一致,是否符合社会群体的愿望。

相反,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强调民主和自由。“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使人们追求自我实现,强调个人奋斗,重视个人价值。同时宗教对西方人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基督教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们突出自我,重视自我。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的确立,人口频繁流动,不易形成稳定的群体关系,西方人的群体意识较低。因此,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指引下,个人的情绪、愿望、目的和隐私会得到尊重。只要言行举止、处事风格不妨碍他人,一切由个人自主并为之负责。

四、结语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中国的面子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更加强调积极面子;西方的面子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更加强调消极面子。我们通过比较找出其中文化根源,从而得知:面子观影响下的言语行为差异是特定文化价值的反映,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理解其本质特征并习得相应语言策略,才能创造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dward T.Hall.Beyond Culture[M].New York:Anchor Press,1976

[2]Brown,P.&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顾曰国.礼貌、用语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04)

[5]鲁瑜.面子: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解读[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6]郭峥嵘.中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篇4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别人赞扬时,中国人谦虚西方人感激;

做饭做事,西方人总是弄清几斤几两几时几刻,中国人多用少许、片刻之类的词;

餐桌上,中国人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则尊重客人个人权益,不督促不强求;

烹饪上,中国人注重色香味等菜肴的形式美感,西方人更多注重食物的营养;

中国人吃饭时围成一桌共同吃,西方人则将食物分成每人一份;

美术上,西方人求真,中国人求神;等等。

中国人实践含蕴理性西方人理性指导实践。所谓理性,指人用正常的思维对事物进行思考后做选择,能够说理性就是逻辑在具体事物上的应用。而逻辑的总结在于我们先验的思维本事和经验的总结。实践是广义的行为和做事。大致的,理性指导实践要求西方人凡事以事实为重,以逻辑为准则,以概念为单位,一个体为本;实践含蕴理性要求中国人凡事以和气为重,以实际具体情景为准,以感性认识为美。中国人有服从性,西方人重视自由平等等。西方和中国的原始社会是没什么差别的,人口很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亲族关系为基础,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

但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被阶级社会所代替的时候,中西两方的社会就有不一样了。阶级社会以奴隶制社会为主。世界各地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形式不尽相同。

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制,全部的国家权力在形式上属于世袭的君主。

西方的希腊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主要由奴隶主和自由民参加的“人民大会”选举和抽签产生公职人员。古罗马和斯巴达实行贵族制,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古罗马)和长老会议(斯巴达)掌握重要权力。抑或是其他的一些制度。对这种制度的不一样作原因上的思考,我们显然看到了地理环境在其中的作用。欧洲的古礼貌多处地中海沿岸,其特点是岛屿众多,充斥着海岸线,而各岛屿上的劳动产品容易有地域局限性,于是人们较喜欢于各个岛屿或半岛之间进行原始的经济贸易,地中海平静的水面恰有利于航海的进行。

然而又因为其岛屿半岛众多,各民族各部落占地一方,以水相隔,占岛为王,划清界限,所以不利于被某个民族统治侵占,所以各地进行的是平等的贸易交换。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篇6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形式,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亦可借助语言来反映,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语言的学习必须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必须合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

1.社会礼仪方面

(1)称谓

在西方的社交场所,人们很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上司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很不礼貌的,相反地,在西方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保罗神父)。

(2)问候与告别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问“吃饭没”或“上哪儿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可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英语里“问好”有十几种表达,如“How are you doing?”“Whats up?”“Good morning.”等。但汉语里一句“你好”或“您好”就足够了。告别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人说“Goodbye”或者“Bye”,中国人说“再见”,这点相同。但在告别前,中国人还要说些客套话,如“走好”“不要远送了”等。

(3)隐私与禁忌

通常无论哪种文化,都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如西方人会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爱好、新闻等,而涉及个人的年龄、财产、收入、婚姻、身体状况以及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话题都属于禁忌范畴。触及以上个人隐私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是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而在中国,谈论年龄、财产、收入、婚姻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不是不礼貌的。

2.道德观与价值观方面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提倡个人奋斗,并为此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则提倡谦虚,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如“You are so beautiful.” “No, I dont think s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可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个性自由,喜欢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特别注重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冒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以“中庸之道”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行言立事,不少人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保持和谐。

3.风俗习惯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如春节,在节日之际,大家都会带上妻儿回父母家团聚,吃团年饭、拉家常、看春晚、同守岁。而西方许多重大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大型party,不只是自己家人来庆祝,亲戚、朋友、同一社区的邻居甚至陌生人都能来参加,西方人更崇尚人们的互动、集体和狂欢性。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在佳节之际,大家会相聚一起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活动,如唱颂歌、传报佳音等。

4.引用典故方面

中国的典故多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等,如“三顾茅庐”“秉烛夜游”等。而西方典故多出于《圣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古代经典与现当代的文学著作。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祸根),“Swan Song”(最后杰作,绝笔)。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不知所云。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篇7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民以食为天,饮食已经成为确保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同时受到不同地域的气候、地理环境、物产、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导致中西方无论在烹饪、调和、用料、工艺、环境、餐具、礼仪等方面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不同

西方人认为饮食的目的在于维持生命,所以西方人更加重视大块肉、大块鸡等动物性食物的食用,而中国人对“味”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因此,西方饮食相对比较单一,其烹饪方法较为简单;而中国饮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具有各式各样的烹饪方法。西方人可以将各种材料加工成同一个种口味,比如烤猪排、烤牛排、烤鸡排,而中国人喜欢将同一种材料加工成各种味道,因此就有了“霸王别姬”、“全家福”、“佛跳墙”以及全狗宴、全羊宴等美食。

2、食物结构不同

西方人在饮食结构上一般以动物类食物为主,同时辅以少量水果、蔬菜,构成一份相对比较简单的饮食。而中国人注重饭与菜的区别,非常重视“素菜”,因此常出现荤多素少的现象,形成一套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类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但是总体上中西方饮食文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3、烹饪方法不同

在西方,基本的烹调方法为煮、烤、炸,其所使用的调味品除盐以外主要为酱,如番茄酱、沙拉酱、蛋黄酱等。而中国的烹饪方法比较丰富,有煎、炒、煮、蒸、炖、烹、炸、烧、熬、烤等不同方法,还重火候、刀工,重调味。中国菜使用较多的调味品,从而使菜肴味型丰富。如川菜在麻、辣、咸、酸、甜、苦六种基本味的基础上可以调配出家常味型、咸鲜味型、麻辣味型等多种复合味型。

4、饮食方式不同

西方注重分餐制,不管菜、汤、主食,一般是一人一份,并且不同的人物其食物种类可以是不同的,而中国人一般实行聚餐制,通常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一桌的美食。同时西方人经常使用刀、叉、盘子;而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碗。

5、用餐礼仪不同

西方人女士优先,以右为尊;而中国男士优先,以左为尊。西餐进餐要求礼服加身,衣着整齐,坐姿要端正,进餐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同时相互之间的交谈最好轻言细语。中餐进餐时,一般要体现出“礼让”,只有主人提出用餐开始后才可以饮食,同时新菜上桌一般要请年长者和宾客先用以示尊敬。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基本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根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中国隶属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草原、戈壁和茫茫的沙漠,东南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温床,这里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在黄河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变得干旱,从而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虽然先秦诸子百家,殚精竭力,相互诘难,却殊途同归,主要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的理想生活。同时,中国文化还存在其余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杜绝一切不实际的东西,从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医学和农业科技,而一些不实用的东西逐渐被淘汰。二是中国饮食文化具有仁爱的特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者爱人”,该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西方文化。广义上来讲,西方文化主要与东方文化相对应,而产生于西半球的文化体系,而狭义上来讲,西方文化主要是指欧洲文化。在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和成因进行论述时,主要侧重对狭义上的西方文化进行论述。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发源于爱琴海,具有比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从而形成了古希腊特有的文明和生产方式。在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西方人对理性思维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主要是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和思考,并不断的认清自己。西方文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社会本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划清众人之间的利益。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饮食差异的影响

饮食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在食物制作的饮食过程中所养成的观念,其深受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精神、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具有一定差异的饮食观念。西方的饮食观念注重对个性的突出,而中国的饮食观念注重五味调和,这些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精神、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首先,从哲学思想来看,西方哲学注重虚空与实体的对立和分离,而中国哲学思想则注重“有无相生”和“气”。其次,从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来看,中国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功能,而西方文化讲究天人分离,注重形式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饮食观念。最后,在对事物的思维方面,西方注重形式结构,而中方注重整体功能,同时中国的整体功能又包括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各种有别的东西聚集在一起才可以构成类,从而生活中就有了以和为贵,同时在烹饪上则以何为类。

圆桌和条桌、筷子和刀叉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菜式上双方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程式,但是他们之间有时相互对立,一分一合的,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群体文化、饮酒方式、宴请礼仪和席间气氛。而中国,群体文化是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是集体主义。而在部分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主义,尤其是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对个体的差异给予了更多的强调,鼓励独特风格,提倡新颖,此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中国饮食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东西,其甚至超越了一切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这同时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人们相见时会询问“你吃过了吗?”。在孩子刚出生时,要吃;到了满月,还要吃;等到结婚也要吃,最后去世了仍然要吃。晋职要吃,因为在吃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交流信息,表达借别和欢喜的心情,甚至在感情上遇到的一些风波也可以通过饮食来平息。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吃后面饱含一种非常丰富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从而对饮食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总之,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基本上都是可以吃的,甚至连一些摸不着、看不见的风也是可以吃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喝西北风”等。

三、不同的文化理念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烹调方式

西方人主张以人为本,提倡个性特色,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而中国人则崇尚共性,主张天人合一。这些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即烹调方式的差异。而西方饮食烹调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却突出个性。他们制作的菜肴中鸡肉就是鸡肉,牛肉就是牛肉,土豆就是土豆,西芹就是西芹。即便是土豆烧牛肉,也是将土豆和牛肉分开烧,只是在上桌的时候才会将烧好的牛肉浇到土豆上。中国的文化理念注重多元调和,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些哲学家在谈及这句话时,都会提及治国就像做菜一样,不要老是翻来翻去,要将火候掌握好。其实这一句话,主要讲的是调和。烹调注重五味调和,而对于国家的治理也主要是将不同能力、不同政见的人尽可能的调和在一起从而更好的发挥其长处。调和百味已经成为中国烹调的最高境界。不同的材料调于一鼎,从而调制出全新的独特味道。

四、中西方不同文化造就了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餐排座长幼有序,男人优先,长者优先。而西方女士优先,因为西方人主张独立,当自己的子女到了18岁时,就可以离开父母过着独立的生活。而中国人对亲情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不仅喜欢一家人几代同堂,而且还喜欢同一家族聚居到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宗族。《大学》中提及的“八条目”中写到的“齐家”主要是指尽自己最大努力来管好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在西方则注重分餐式,即一个使用一套餐具,可以选取不同的食物,最关键的是自己要食用自己盘中的食物,不互换,不相让。此类方式最明显的特征是卫生,但是缺少一些温情和一些交流。在中国这种分餐方式也是有的,比如皇上宴请群臣等一般会选择分餐制。不过,分餐式在明清以后基本上就不使用了。因为中国的餐饮方式还是比较喜欢大家围坐一起,然后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五、中西方饮食中餐具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中,杯盘碗碟大同小异,而且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则选择刀叉,这主要是因为食物结构不同。中国多选择的食物,一般是已经切好的小块,而且一般选择炖、蒸、煮等方法将把整鸭整鸡弄得很软。而西方的猪排、牛排等一般是很大的一块,通常需要使用刀叉才可以饮食。中国的筷子,在古代的时候又被称为“挟”或者“箸”,出现时间极早,《韩非子·喻老》就有这样的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从中可以得知,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筷子。中国人未能将作为武器的刀叉演变为餐具,这可能是出于一种仁爱之心。西方饮食中所使用的刀叉,不仅是餐具,同时也是武器的缩小。西方古代一般以狩猎和游牧为主,饮食方面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当一整块牛羊肉烤熟后,就会拔出佩刀将其切割,以便食用,这种饮食方式在中国古代也曾经有过。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宴无好宴”。因为当时的宴会一般代表某种斗争的延续,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项羽的鸿门宴等等,其中均隐含杀机。在鸿门宴上,项羽赏给樊哙一个猪肘,“樊哙加彘肩上,覆其盾於地,拔剑切而之”。十五世纪左右,出现了独立的餐具刀叉,虽然其削弱了武器的意义,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攻击性。

六、结束语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根源的映射,并且饮食文化的变化与国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同时又彰显了一个国家的国度和特质。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还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心理、社会礼仪、社会关系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中国文化主张团结协作和谦虚谨慎,而西方文化崇尚个性和独立自由;中国人家庭结构较复杂,等级观念较强,而西方人家庭结构简单,平等意识较强。只有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发展的根源,才能更好的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秋.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根源[J].消费导刊,2012,9(6):59-60.

[2]韩宪昌,王莉.探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魅力中国,2014,12(2):134-135.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篇8

1.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 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 他们都拥有一个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 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 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好的、正确的、理所当然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 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能力, 妨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在这里我们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差异:

1.1 隐私方面的差异

隐私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 它是人们控制及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 隐私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人们的隐私观的差异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各自独特的隐私观念。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国人十分崇尚群体隐私, 个体隐私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国人往往认为个人应该归属于集体, 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因此, 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交换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可作为谈话双方迅速拉进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相反的, 以个人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人则崇尚私有和个体隐私。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私人权利都是他们要极力保护的隐私。西方人讲究个人隐私,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所谓“见男士不问收入, 见女士不问年龄”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1.2 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 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在非语言交际各要素中, 关于时间的使用, 其代表的意义及产生的交际行为是最能导致交际失误的所在。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 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 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 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西方人视为扰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 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在中国, 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 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 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需郑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1.3 礼仪方面的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 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文化传统不同, 使得世界上不同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 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 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在别人赞扬我们时, 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表谦虚有礼,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谦虚之词就应运而生。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 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当他们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 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在西方人看来, 中国人那样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 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是行不通的。

1.4 餐饮方面的差异

所谓“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方面, 中国人很注重形式, 讲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在中国烹调里, 菜的样式千变万化, 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讲求实际, 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会下过大的工夫, 而更讲究其营养搭配, 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这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则需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围坐桌边进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而中国人更喜欢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方式, 让其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宴客,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会习惯性地讲几句“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 中国人在饭桌上的这种热情好客经常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西方人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 其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2.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究其根本, 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 甚至是冲突。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很大, 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可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获得, 或误导信息的获得, 或阻碍交际的进行。

2.1 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 从而产生了思维方法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 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 以直觉体验为工具, 强调整体性, 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 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 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 以逻辑实证为手段, 强调部分分析, 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2 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 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 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 而在西方国家, 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 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在跨文化交际中, 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 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 最好的办法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 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 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范畴, 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一种价值偏好经过时间长久而演变为影响重大的广泛信念, 便可称为价值取向 (value orientation) 。人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 进而形成了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 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不过, 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绝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 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推崇谦虚知礼, 追求随遇而安, 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 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 正所谓“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 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 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 “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 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 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 人们崇尚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 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语用迁移具有跨学科性质, 不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 而且会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 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跨地区、跨文化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 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 或多或少无意识地总要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 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 这就发生了语用迁移, 结果难免造成理解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这种后果有时很严重, 甚至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 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 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 结果销路一直不好, 原因就在于对英语单词goat的理解。在英语中, 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 还有“色鬼”之意。对于这样的英文商标, 无论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 用起来多舒服, 相信西方的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们也不会愿意把它铺在床上。

3.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一门语言, 除了要掌握其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应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 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 得体、有效地同所持语言的人交流信息和思想。“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就曾说过“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 (本国文化、外国文化) 的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 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 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 为了达到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对授课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不能把教学重点只放在语法和词汇上, 这样学生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阻隔, 使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时, 导入异国文化, 弘扬本国文化, 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其从不同视角看待和理解中西文化。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 从中吸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有外教的学校, 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 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 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的外语教学应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摘要: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正是这些差异, 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 从而引起交际失败。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差异的分析, 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作出探讨。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启示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07) .

[2]邓炎昌, 刘润清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张蓓, 郑文园.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

[4]顾曰国主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08) .

[5]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1) .

[6]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3) .

漫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 篇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紧密联系, 我们的地球也被称为地球村。由于社会的发展, 世界正不断缩小。以前做生意有区域性限制, 如今早已冲破国界;以前信息传递耗时, 如今媒体遍布、信息迅捷。由于发展的需要, 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因此, 涉足他种文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阻碍人民自由交流的那堵无形墙也正在日益崩塌。而交流就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送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送礼不仅是拉关系, 更是加强往来, 增进情谊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风俗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送礼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入手, 谈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希望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 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 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 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 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 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 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 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 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 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 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 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 社会交往中, 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 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 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 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 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 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 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

1. 购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 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 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 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 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 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 礼品的选择不同。

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 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 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 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 (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 。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 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 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 送礼的对象不同。

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 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 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 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 送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 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 一般宁可盒子小些, 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 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 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 礼物贵贱不在价格, 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 给人一份惊喜。

5. 送礼的时机不同。

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 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 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 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 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 不提倡送商业礼物 (除非是小礼物) 。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 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三、提高送礼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游玩、谈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这为我们练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在便利的同时, 我们也会面临着如何进行更好的交流问题。当我们希望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 送礼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在送礼时就要特别注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送礼技巧。

1. 别出心裁。

在礼品馈赠中, 最受欢迎的是富有意义的、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 因此选择礼品要考虑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力求别出心裁, 不落俗套。而且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包装, 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

2. 投好避忌。

选择受礼者想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礼物。因此, 挑选礼品要了解对方的品味爱好, 赠送的礼品要有意义, 要考虑周全, 有的放矢, 投其所好, 然后又针对性地精心挑选合适的礼品, 尽量让受礼者感觉到馈赠者在礼品选择上花了一番心思的, 是真诚的。这是许爱玉在《现代商务礼仪》中提出的观点。的确,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一些地方风俗、民族禁忌和个人禁忌等, 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比如西方人都推崇“3”, 而忌讳“13”, 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

3. 掌握时机。

在送礼时要坚持因时、因地、因事而宜的原则, 不能随心所欲。在确定送礼对象后, 必须寻找合适的场合, 时间。否则, 虽有好的礼品而没有选择好时机、场所, 那也会使受礼者觉得突兀甚至难堪。礼品馈赠通常是在节日以及喜庆、慰问及其他特殊的场合进行。

4. 礼轻情重。

中国人送礼喜欢送重的, 送贵的东西, 稀罕的东西。但是西方人的礼物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 而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只要送的礼物是对方需要的并且很尊重他的文化的, 哪怕是一个杯子, 一付刀叉或是一件普通的T恤, 他们都非常喜欢。虽然这些很便宜, 但是却包含了一层特别的含义, 从小处着眼但表达的东西却很感人。

5. 当面赠送。

礼品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情意, 因此赠送时可当面说些祝辞或问候的话语。送礼时可既说明寓意、特色与用途, 又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选择的。不要画蛇添足地说什么“小意思, 实在拿不出手”等, 这种过谦的说法, 会大大减低礼品的分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送礼时表情要自然大方, 让对方不会有贿赂的感觉。

四、案例分析

送礼是讲究艺术的, 请看蒂娜 (Deena R.Levine, 1982) 所举实例。美国某公司高级行政经理史密斯先生, 为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一份重要协议, 专程前往东京以便双方进行初步商谈。史密斯了解到日本有送礼的习俗, 临行前于美国著名珠宝公司“蒂法尼”珠宝公司购得几件贵重珠宝首饰, 请人精心包装后 (礼品包装在日本送礼文化中非常重要) , 准备送给总裁夫人。

史密斯知道, 与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之初, 首次见面时相互认识了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于是与日方代表会见时, 他按照日本礼仪弯腰鞠躬并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 这一做法使他马上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因此, 接下来双方的会谈十分顺利。然而, 当商务洽谈进行到最后阶段———与日方董事会成员确认定案时, 问题出现了。见面伊始, 史密斯就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日方总裁并请他送交其夫人, 会场气氛骤然尴尬, 史密斯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送礼的大忌, 但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呢?

导致他送礼失败的原因如下:首先, 当众送礼是不适宜的。在上文场景中, 礼物应当私下赠送, 但如为在场各人都准备了礼物, 则另当别论。其次, 归于初次相交的商业合作伙伴来说, 用贵重珠宝做礼物颇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 尤其当受礼者不是本人而是其太太时。因此, 所送礼品价格应当适中, 比如一只印有公司标识的钢笔就足够了。最后, 包装纸用黑白色调是忌讳的。在日本, 黑色和白色是丧葬的标志。

所以, 综合看来, 送礼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感受, 即始终以受礼人的感受为向导, 送出去的礼物要使受礼者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在这里, 慎重是最基本的, 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本案中史密斯先生当众送礼使日方总裁感到很意外很尴尬, 大大地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差异无处不在, 各国风情各有不同, 送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上, 送礼是一门艺术, 送什么, 送给谁, 怎么送等, 都大有讲究, 必须遵守其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各自的送礼文化差异, 才能更好地实现送礼的目的。本文只是就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希望能提高人们对中西方送礼的认识, 加强交际。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0-106.

[2]赵左荣.茶与咖啡[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169-173.

[3]胡静.实用礼仪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108-117.

[4]许爱玉.现代商务礼仪[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82-87.

[5]刘霞.商务礼仪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44-153.

[6]王馨仪.商业礼仪[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132-135.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刍议 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 语言作为一个展现民族文化的载体, 其发展已经步入了全球化时代, 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已经不在满足于静态的语言形式的学习, 更多的是追求动态的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而这就需要学习者去了解该语言形式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 , 增加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 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不断的产生着冲突与融合, 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过程, 因为语言也直接反应了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就中西方文化中的典型的几个方面的差异做下列对比分析:

一、社会礼仪方面

1、

称呼英语学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西方, 称呼是比较笼统的, 比如“aunt/uncle”一词, 涵盖了中国称呼中的“姑姑、舅母、叔叔、姨夫”等堂表亲, 另外西方国家在称呼长辈时习惯直呼其名“John/Ross/Monica”, 而这在中国是非常不得体的, 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当然这也和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密不可分, 中国自古以来遵循封建等级制度而西方一直崇尚人人生而平等, 这种差异正是两种文化不同作用的结果。

2、

敬语谦辞同称呼一样, 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非常少。比如sir/you一词就涵盖了汉语中的“您、经理、局长”等, 汉语中谈及别人时要用敬语, 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辞,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 因此中西方接受赞扬时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OH!How pretty you are! (哦, 你好漂亮啊!) ”, 西方人听到会毫不犹豫的回答:“Thank you!”, 而中国人会谦虚的回答:“过奖, 哪里!”

3、

问候语初学英语我们学的最多的是相互之间问候的方式,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How a nice day!”西方人与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时, 从不提及别人的私人问题, 如“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 or not yet?等, 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或者有别的企图。而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你最近又瘦了/胖了”“多大了?有对象了吗?”这是中国人表达对别人关怀的一种形式。这也是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西方人特别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喜独立, 而中国人则更喜欢一家人的感觉, 喜欢了解别人也愿意坦诚自己。

二、社会习俗方面

女性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是弱势群体, 但是西方女权意识觉醒较早, 女权运动为西方女性争取了更多的自主权, 女士优先的礼节在西方社会随处可见, 而中国社会女权意识虽然也正在觉醒, 但对女士的礼节似乎比西方还是要少一些。再就是双方的婚姻观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西方崇尚自由的婚姻, “合则来, 不合则散”, 因此西方国家的离婚率比较高, 而相比来说, 中国人的婚姻观是非常传统的, 追求稳定, 选择结婚对象时慎之又慎, 一旦选择了, 便不会轻易改变, 而是更倾向于夫妻之间应该经过磨合去更好的适合彼此, 而且中国的婚姻一般都会和道德联系到一起, 经常离婚的人会惹人非议。

三、引用典故方面

每个国家的人们日常语言交流都会习惯引用历史典故, 如果不了解典故出处, 不明白其引申的意义, 只靠字面意思是无法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确切意思的。比如中国人常用的“马后炮”、“空城计”, 西方人会用的“David is a Shylock. (大卫是只铁公鸡) ”“Mr.Green is a man who have an axe to grind. (格林先生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 听到这样的话语肯定会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中国的典故常出自古代的名著、神话传说、文艺娱乐项目 (戏曲、围棋、象棋等) , 而西方的典故用语常源于古希腊传说、圣经、莎翁剧、传统的运动项目及英美文学中的故事等。

四、习惯用语方面

英语学习中, 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不知其意的习惯性表达, 这些习惯性表达往往是句子和文章的主旨所在, 所以准确把握英语中的习惯用语, 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也是语言文化学习中重要的环节。下面以与狗有关的习语为例: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这点我们无法否认, 但是在中国和狗有关的习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走狗”等, 而西方的主流文化为古希腊文明, 除了“dog”本义是中性词外, 一般引申义都为褒义, 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真是个幸运儿) ”“Joey is the top dog in company. (乔伊是公司的头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每个人都有幸运之时) ”等, 当然也有少数俚语里面狗是不好的象征, 如:“That star named Mark is a dog. (那个叫马克的明星不卖座) ”等。

总之, 现在的英语学习者主要是以增强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而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语言差异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只有掌握了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才能免除学习上的困难与理解上的尴尬, 才能更好的去认知这门语言, 去运用这门语言, 才能使学习的语言真正成为传神达意的交际工具。

参考文献

[1]周雪, 张焕香, 王盼盼, 张宋磊, 吴昌佶.大学生中西方语言文化现状及策略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 (04)

[2]奚莹.基于文化差异角度的英汉习语翻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09)

从姓名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姓名 文化 语言

一、关于语言和文化

文化,简言之就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生产、教育、法律、政治以及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气质情感、价值取向、宗教因素等诸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四大系统: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

语言是文化最根本的系统之一,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储存、描述、表达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功能。Sa-pir(萨丕尔)和Whorf(沃尔夫)曾经指出,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的文化的反映,并制约人们的思維。众所周知,学术界现在将文化划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以及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又称为器物文化,多指有形的可以感知的物质以及精神产品,主要包括食物,服饰,器物,烟酒茶文化等,例如中国的岁寒三友中的梅花,茶道中的茶叶,圣诞树,对各国各族人民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多指人际关系中的礼俗文化,行为方式,例如英国贵族象征是紫红色,中国皇帝是黄袍象征权力,中国人丧事是白色,西方婚纱是洁白的。深层文化又称观念文化,例如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态,审美观等等,比如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强调个性,这就是深层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及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在姓名上各有千秋,各个民族命名的方法,以及姓氏的来源都不同,但是姓名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姓名需要借助语言来标记,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他包含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其综合性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因此姓名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将就姓名来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中英姓氏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看姓:中国人的性来源很多,有一些是上古传下来的姓,比如:“姜,姚,姬”也有以前的国名如“韩,燕,赵,唐,夏”等,还有排行,如“孟,仲,季”等,还有按照出身的姓,比如“公孙,王孙”等,按官职的“司马,司徒,帅,尉”等。此外还有少数民姓氏转换来的比如慕容,长孙等等。总的来说中国姓氏文化有三点:首先它是氏族血缘的产物,也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历史渊源十分悠久。其次,在长期的封建统治里面,和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有力的工具。比如,很多名门望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比如成都就有“谢家祠”也有一些街道用某个姓来命名,比如说梁家巷等。再次,虽然姓氏都是大多以汉族姓氏为主体,但是也融合了各个少数民族姓氏,具有民族融合的特征比如北魏的孝文帝该鲜卑人的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改姓元,其他贵族改为穆,贺,陆,刘等。那就是为什么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是汉族,姓慕容的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

现在我们来看看英美人的姓氏?来源,在他们的姓氏中有一部分来源于职业名称,比如铁匠就姓Blacksmith木匠姓Carpenter裁缝姓Taylor,屠夫姓Butcher,面包师姓Baker。也有一部分来源于他们居住地,比如居住在肯特郡的人姓Kent,居住在贝德福德的姓Bedford,住在Washington的人就可以姓Washington,这个和我国“宋齐梁陈”姓氏来源相仿。还有以居住地环境,地理特点命名的比如Wood,Bridge,Hill等,包括姓氏中包含-berg,-bridge,-field,-gate,-land等等结尾的姓名。另外就是以祖父的名字作为姓氏的,但是后面加了-son,比如Robinson Addison,Woodson,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在姓氏前面加mac或者m c表示亲属关系,比如Mcdonald Macbee等等,爱尔兰人也有加O'-表示亲属关系,Q’neil等。最后一类就是以绰号命名的:Longfellow,Fox以及Armstrong等等。

三、中英名字比较

再说到名,在中国人的成员中,不仅有姓有名,以前古人甚至还有字,号等,而英文名字通常由given name,middle name,和family name组成,而且姓和名的排列和中国的不同,这也能侧面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同时,中国人的取名是相当讲究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字是姓氏,第二字表示辈分,第三个字才是名,其中包括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对取名比较讲究,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命民有“信(上天征兆)、义(祝颂意愿)、象(孩子形象)、假(借用某物名称)、类(与父亲的共同特点)”五方面的依据,而且名字大多很美好。此外还有取名的忌讳,比如不能以国家、官职。山川,隐疾,畜生等命名。中国人的名字还能够体现时代气息,比如,当佛教在中国盛行的时候,人名多呈现佛教色彩,比如说高力士,王罗汉等等,当我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量的人取名为“卫东”、“文革”、“红卫”等等,完全的体现当时的政治色彩。中国人的名字往往还能反映出辈分,同一辈人中间一个字往往都相同,如孔氏家族规定以“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八字为辈序字。或者某字偏旁一样,比如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刘瑶,刘璩等都是王字旁。

而在英语名字大多有教名(given name)以及自取名(middle name),有些人仅仅只有教名,没有自取名。英语名字,尤其是教名受宗教影响比较大,有些孩子刚出生,首先就得取个教名(given name),然后才取中名。现代英语教名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采用圣经、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古典文学作品中比较出名的人名来当作教名,当然,一些坏人的名字是不会采用的,比如“犹太”。其次可以采用山川河流,花鸟虫兽、珠宝等作为教名,比如说Ivring,Pansy,Puby等。有些是完全沿袭父亲或者祖父的名字,不同的是在名字后面加个j r.或者加Jun表示小的或者加注罗马数字以示区别。除此之外,还有将母亲的姓氏或者亲戚的姓氏作为自己的自取名(middle name)的。

四、结语

姓名并不是简单的符号,它折射出了人们深层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包含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其综合性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中英姓名排列,来源的差异及其特征就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简而言之,西方名字受宗教影响多点,而中国名字受宗法影响多点。

注释:

①姓名:known as"last names,or surnames or family names"

②教名:known as“Given names,first names ,forenames,or Christian or baptismal names,existed before surnames”

③中名(自取名):known as“middle name”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李自修.英美人的姓名[J].中小学外语教学,1979.

[3]邓炎昌,刘瑞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翻译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2.

[5]淮鲁.英语姓名知识手册[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6]Microsoft "Microsoft Encyclopedia"[M].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ss,2003.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12

1.1 文化定义

综合各家见解,“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和为后人学习和传递下去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从人的意义上讲,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归纳入“文化”的定义域,凡是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等的行为文化都是广义文化的研究对象,而狭义文化仅仅把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视为文化,它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哲学、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

1.2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都是通过语言进行储存继而流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后人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反过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和使用,也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传统而流传下来。文化是决定世界上各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文化的发展也推动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仅如此,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因中西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和误解不断显现,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理解和尊重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1.3 中西方文化渊源

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也就是基督教文化。希腊文化主张个人自由,重视科学研究,其突出的成就是哲学与科学;罗马文化主张民主与法制,主张向外扩张,美国文化中的主动出击、敢做敢说正体现了这一点;希伯莱文化是宗教哲学的文化,它主张互助博爱,追求善行善举,争取赎罪得救,这是西方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的寄托。西方文化是分析思维占主导,因而西方文化产生了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主干。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礼之用,和为贵”,道家文化则主张“清静无为”。这两种文化都是以直觉思维为主导,因而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

2. 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2.1 交际用语方面的差异

(1)中国人见面常说“吃饭了吗?”“上哪去啊?”,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都是表示友好的问候。而西方人听到后惊讶不已,甚至很反感,他们见面的时候一般都以寻问天气开始谈话。

(2)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住址、身体状况。而西方人却对此很反感,在西方文化中这些话题和信仰一样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比较敏感,他们在见面的时候一般会问一些诸如天气、电影或电视节目等轻松话题,如“It is a fine day, isn’t it?”等。

(3)中国人告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和楼下大门口最后要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人却微微一笑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者说“Goodbye.”等。中国人认为西方人不实在、不好客;而西方人则认为要尊重客人自己的选择。

(4)中国乃礼仪之邦,谦逊是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美德,同样表扬一位中国人和一位美国人,答语会截然不同。例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中国人会回答“哪里哪里”,而外国人则会欣然接受说:“Thank you.”

2.2 习语差异

两种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固定、寓意深刻、颇具民族特色的习语。

(1)地理环境差异

东风与西风:在汉语中,东风是温暖的,能使万物复苏,而西风是冰冷刺骨的,例如著名古诗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在英语中,由于英国所处的不同的地理位置,东、西风有与汉语截然不同的文化涵义。对他们来说,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而西风是来自大西洋,带来的是盎然春意。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

中国是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习语,如“五谷丰登”、“沧海桑田”。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要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斗争。在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如know the rope——熟悉内幕(有经验的水手熟悉船上所有用来挂帆的绳子)。

(2)心理文化差异

狗在汉语文化中曾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如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

龙在中国是权力、吉祥的表示,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指魔鬼,是罪恶的象征。

西方人对汉语里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感到费解,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穿白色礼服,把白色与丧事联系起来会引起反感。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13个门徒出卖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年来这种意蕴也被国人所接受,很多事都不愿意与“13”联系。

(3)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的民族是一个深受宗教影响的民族,特别是基督教文化基本上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中有很多词就源于《圣经》,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在中国,佛教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如“佛光普照”“借花献佛”都表现出了对佛祖的敬仰。

(4)文学背景差异

文学方面的背景知识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例如go Dutch不译成“去荷兰”而是“各付各的帐”。它源于一段史话:17世纪以后英国占据了海上霸主地位,到17世纪末,荷兰成为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对手,两国曾发动多次战争,英国为了攻击对手,在许多场合下用Dutch一词表示厌恶情绪。go Dutch就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如汉语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猪八戒倒打一耙”等,在英语中也有Black Friday之类的词语。

3. 翻译原则、技巧与方法

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翻译时更全面准确地进行文化转换,因此,文化翻译应遵循的总的原则是:既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又不能超出目的语文化和译文读者的可接受限度。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问题主要涉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从译作的表现形式上,它总是归化和异化的混合体。

3.1 归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的是在翻译中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适当的归化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一般成语和典故因其比喻运用中通常包含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翻译中常采用归化译法,使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较为全面和贴切的译文。例如:They are willing to talk turkey and end the war.(他们愿意坦诚地进行谈判以结束这场战争)。火鸡对西方人来说极为熟悉,而中国人对此了解不多,如果直接翻译成“火鸡”,中国读者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很难将“火鸡”与“战争”联系起来。英美人觉得火鸡求偶非常直截了当,因而这个短语包含“开诚布公”的意思。对于这类词语,翻译中采用归化法进行处理。

3.2 异化

异化(Alienation)指的是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即以拼音或者直译的方法,努力保留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例如:英语中的salad, coffee, ho dog等音译为“色拉”“咖啡”“热狗”等。

3.3 归化与异化结合

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系统不同,有时导致无法进行直接移植。因而,翻译中常可采用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法,即在音译词后加上一个类属性或者描述性的范畴词,如爵士乐、探戈舞等。例如:(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译成:Thewine in Xinmei’s stomach 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西方人很难将醋和嫉妒联系起来,为了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增加了这一短语in his jealousy,以作补充。

总之,语言的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到语言的转换,而是包括一种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表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体味这种内涵的文化意境,找出其异同之处,发现其深层意义并用与之相应的译文语言表达出来,就能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摘要: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 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视文化内涵, 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 并缩小这种文化差异, 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River, W., 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国教育出版社, 199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上一篇:企业核心员工的管理下一篇:外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