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8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
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美与丑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在各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有必要找出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客观的认识并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对我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身为建筑学专业一名大三的学生,彻底剖析清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课程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字:中西方文化差异
碰撞交流
价值观
审美观
语言文化
建筑
绘画雕塑
饮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优势民族,也没有哪一种方化是劣等文化。中西方文化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天仍然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独特性。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断定哪一种文化是好的,哪一种文化是差的,这种行为是武断的。然而,对于中西方文化美与丑的认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看法,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种认识和见解都代表着个人的审美情趣。
璀璨的中国文化
灿烂的西方文化
既让要说中西方文化的美与丑。首先来说一下生活中人们对“美”与“丑”的评价标准。人们对美丑的认识与职业,经历,文化素养,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有关,一个人随人生阅历的增长,对美丑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总结一下,美与丑的关系包括以下几点:
1、美与丑相对的,缺少了任何一个就没有了比较。
2、美与丑是个人的审美,并不是所有人的审美。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觉得那些韩剧真心一点也没意思,金秀贤,李敏镐一点也不帅,而大多数女生觉得他们很帅。
3、美与丑并不矛盾。因为美与丑有很多种,一个个体上既可以存在美,也可以存在丑。例如一个人外表丑而心灵美。
4、美与丑有区别:因为有区别,我们才能够分辨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从而有了美、丑这两个词。.没有美何以见丑,没有丑岂能显美.这个哲学问题太宽泛了,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知道了美与丑的评价标准,那么现在就来谈谈我对东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和其间美与丑的个人看法,可能有些见解比较偏面,还请大家见谅。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民族知识、经验、价值、信仰、习惯、制度、宗教、等级和时空观念的总合,指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中西方文明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的不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深深印上民族精神的烙印,是民族灵魂最生动的写照。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愈来愈呈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然而千年的文化积淀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中西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传统强劲的连续性决定了二者间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都仍然是巨大的。下面我就从从语言文字、建筑、绘画雕塑、饮食等方面具体进行论述。
1、语言文字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汉语和现在国际社会比较流行的英语为例,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的思考速度快。因为,中国人的“声音的种类”比美国多。曾有人比较过,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用了30秒,英语用了45秒。因此,两人同时背诵乘法口诀。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肯定想到不了这里,可能也就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说明了:声音种类多的语言的使用者比声音种类少的语言的使用者思考速度快。普通话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所以,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快。现在,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了。惊人而可怕,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的。而这些单词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表达。真庆幸,我们生在中国而不是美国。而且,汉语采用象形会意的文字符号,尽管由于经历历史演变而与词义的直观联系变得模糊了,但仍然留下文字理据性的痕迹。每一个文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而且,由于汉语独特的魅力还演变出各种文化,如书法,篆刻,剪纸,服饰等,剪纸艺术
刺绣艺术
篆刻艺术
服饰艺术 内容非常博大精深,因此,就语言文字来说,汉语相对英语来讲具有相当的优势,真心佩服我们先祖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
2、建筑方面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们已经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详细学习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我想我们对中西方建筑的总体特征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
西方帕提农圣庙
中国传统建筑
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西方由于崇尚力量,建筑总体上都建的雄壮有力,而中国比较注重灵活美观,所以建筑比较轻巧,相比西方比较笨重的形体,我认为中国建筑优美的线条,精美的做工更胜一筹。
在造园艺术上,西方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园林中所有的景 物,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 其楼阁亭台排列整齐, 花木修剪成形, 水源理成喷泉,一切都很规整。比较有代表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造园手法以几何直线为主,它与中国古典的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凡尔赛宫庭院示意图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是崇尚自然, 在造园的过程中”自然”一直是中国园林进 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中国古
典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力求再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景物的造型和气势。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御园还是江南私园都很强调顺应自然,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 显现出浓郁的自然韵味。所以就造园手法来说,随让各有优点,我还是欣赏中国融自然与山水的造园手法
3、绘画雕塑方面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人善于捕捉微妙的比例关系,精于数学与哲学,力求明白准确,追求心灵健康与肉体完美。他们的艺术也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雕塑多以最美的人体为摹本,表现自编神话中的众神,形体极为精准,比例亦臻于完美。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
中国绘画偏于精神性的写意,表达了画者对物象的理解及感受,表现物象最本质特征,并进行了理想性塑造加工。其精神性常常高于画本身的表达与技法,物象
中国水果画
西方水果画 作为抒情的媒介表达着作者的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而且西画常以故事性或场景性代替精神性,在立意上存在缺失。
就这两种风格而言,我个人都很喜欢,但中国画缺少明暗关系,画出来的人物山水都是平面化的,西方画透视学的应用使其更具有体型感,学了建筑
中国人物画
西方人物画
以后,特别是学了素描,水粉以后,我更喜欢西方的那种画风。但是毕加索的抽象画虽然被公认为传世之作,也许由于自己艺术修养不足的原因吧,个人完全欣赏不了,自然觉得没意思。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从古希腊创立并奠定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后,一直到现代雕塑兴起的2500年
精神境界与人格追求。现对象,往往表
达重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中,人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像雕塑作品。有单人的也有组合的,动作姿态丰富多彩,这与古希腊“人,乃万物之尺度”的观
念有着文化上的必然联系。相比之下,中国的雕塑显示了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有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合形(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物的造型。尤其在早期雕塑艺术中,各种题材并无明显主次之分,也
西方雕塑
中国佛像 无主辅之别。只是到了后期,特别是宗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若单独一人像来说的话,我认为西方的雕塑表达的人物思想更深刻一些,人物刻画的比较细腻,相对来首有较强的表现力。
4、饮食方面
吃中餐时,围坐在餐桌旁的进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据各自的喜好选取相应的饭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大家为了相同的目的在同一张餐桌旁,面对相同的饭菜各取所需,解决饥饿问题和生存问题。筷子的发明是我们祖先的又有一个创举。筷子利用杠杆原理夹取食物,可以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强化手的精细协调动作,促进视觉发育,还有健脑益智的作用,相比西方的刀子叉子要更方便的多。所以说筷子文化相对于西方的刀叉文化要先进的多。然而吃西餐时,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不同的饮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结束语: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美与丑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美与丑,对中西方文化美与丑的认识,更多的反应了一个人的审美价值。现在随着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在面对文化差异这个问题都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优势民族,也没有哪一种方化是劣等文化,为了促进交流,我们都要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2
1. 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 有多层级纵深, 两旁有附属性建筑, 左右对称。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 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 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 涵泳性情, 默思玄览, 修炼“内宇宙”, 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 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 并无太多探险家, 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苏州园林玲珑精致, 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 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 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 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
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作为家天下的皇帝, 更是给“国家” (以国为家) 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 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 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 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 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 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
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 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 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建筑的差异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也基本上无人挑战。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 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 重新尊崇人的价值, 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 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 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6. 中西方建筑材料选材的不同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 人岂相同?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是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 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 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基督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 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 讲究温良恭俭让, 讲究忠恕之道, 强调自我约束, 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 则足以羞耻。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 “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作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7. 西方建筑的开放特质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特质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 庶几可窥
得全貌。即使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才可获取整体轮廓, 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 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 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 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 即使有, 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 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 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 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
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 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 家园不仅提供衣食, 而且是宗庙所系, 古训有“父母在, 不远游”和“叶落归根”。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 对待周边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 要四夷宾服。总之, 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 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到了确实的反映。
8. 中西方建筑文化总结
(1) 中国建筑的意境与西方建筑的典型中国建筑基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传统文化精神, 可以用“意境”二字来概括, 创造的建筑形象强调神似、写意, 与自然界参差相依而求得和谐, 以“天人合一”为其终极目标。而西方建筑美学主题则可以用“典型”二字概括, 美学思维使用了求异思维, 力求在无尽的纷争中达到对立统一。
(2) 传统与原创
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判断包含很强的社会性, 表现为重社会、重传统、重伦理。西方则宣扬个人本位论,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洋溢着的审美因子中缺乏足够的冲突、夸张和崇高, 一切都被消融在静观平和的超越自我的境界之中。这种审美静观的心灵境界限制了人的创造能力, 思维的收敛性使得建筑创造固步自封的趋势在近现代物质技术大大更新的条件下显得更加明显。相反, 伴随着西方美学理论和其他艺术理论的兴起, 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流派不断涌现, 使“天人相分, 天人相争”的成分更加浓烈, 使建筑形象“冲突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3) 幻想与理念
西方建筑理论强调逻辑, 富于理念。古罗马时期维特鲁维就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观点。如果说西方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实”上, 则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空”上, 寻求一种虚幻的和谐。中国建筑不很注意整座建筑的体量造型与透视效果, 而更注重在平面上铺展与在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 以及建筑群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所显现的画面效果。
(4) 礼乐与逻辑、趋同与求异
中国建筑的哲学依据在于传统的礼乐精神, 即“大壮”思想与“形适”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秩序”, 整组建筑群、整座城市, 乃至整个国家的建筑, 都被纳入了这种统一的礼制规范中。以四合院形制为例, 外部由界限分明的围墙围合, 入口处要以照壁和影壁屏蔽, 显现出内向、自卫的心态, 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实是建筑物, 虚是组成建筑物的院落, 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其伦理功能和群体意识极为明显。
西方建筑文化的特征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怀疑与否定综合形态, 西方建筑通过中性空间向自然开放, 不强调内部空间, 以外部空间为主, 四周以开敞的柱廊形成外向的离心空间, 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 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孕育了对待自然坦率、诚实、勇敢的心态。
9. 结语
略论中西方教学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教学文化教学思维教学价值教学行为
一、教学文化的内涵
教学文化指教学主体为了实现社会与自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以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为中介,在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影响下,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往互动过程多向交流建构的教学生活方式,并沉淀为教学主体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成持久的包含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制度在内的整体性有机系统,包括教学思维文化、教学价值文化和教学行为文化。其中教学思维文化是指人们在一定文化境域下的思维结构对教学的一种认识和反映。教学价值文化是指一定文化境域下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期望实现的教学价值目标,是教学文化的核心。教学行为文化则是指在一定文化境域下的教学主体间所展开的行为互动,是教学行为文化的最主要特征。
二、中西方教学文化差异表现
(一)教学思维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在教学上整体体现为控制性思维、传递性思维和接受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重视苦教,“满堂灌”、“一言堂”踪迹依然可寻,“教,上所施,下所效”。学的方面,重视苦学和抽象知识的记忆,学习方式以接受为主,古人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评价的方面,古代八股取士,现今应试教育,重视考试的结果,以赢得考试为最终教学目的。于是形成“苦教+苦学=考试”的教学思维模式。
西方教学整体上体现为民主、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教的方面,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学习和活动性学习为主,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评价的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二)教学价值方面
中国学生学习任务艰巨,通常他们学习的目的不光为了自己,还必须承担光宗耀祖的重担,因而在教学上经常有教师会以学生家长对其的期待来教育学生。而西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体生活的体验和需要,是个体完善自己、实现自我构建的一种途径。
(三)教学行为方面
在我国,教学行为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够高,主要以全班互动为主,课堂上具有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较为缺乏。西方师生关系提倡民主平等,教学行为参与主体多元化、合作化,具体表现为政府、社区、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个体或小组互动频繁,互动实质性较高。
三、中西方教学文化差异探源
(一)中国教育重同一性, 西方教育重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以族群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因而中国人乡土观念极其浓厚。在族群文化中,集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是个体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个体需要时常用集体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此获得集体的认同。表现在思考问题和处理实际事务时,中国人会强调求同性,儒家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是最好的证明。受这种传统影响的中国教育就天然地排斥“多样”性,注重“同一”性。教学中采用统一的内容、同样的方法、同一的进度、单一的评价机制“生产”着一批批近乎一样的“教育成品”。
西方文化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讲究个性解放、自由,社会崇尚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这种文化心理助长了西方人对多样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性为特征、多元化思想共存的西方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没有太多必须遵守的强制规范和统一要求,在教与学的设计、内容和方式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二)中国教育重权威性 ,西方教育重平等性
儒家伦理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有着相当广泛深远的影响,是人们道德问责、是非明辨的标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因而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被塑造成学生顶礼膜拜、不可平视的对象。中国教育思想中的等级、权威观念,使中国教育弥漫着强制和暴力的气味。学生对教师的话语不敢质疑,即便不理解、不赞成的结论和观点也必须欣然接受,这对学生而言不啻于一种灵魂上的蹂躏。在这种师道尊严的文化氛围里,学生的批判性和独特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逐渐被销蚀,他们变得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创新意识。
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严复在对“中学”和“西学”进行比较时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平等是西方人权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平等观念的制约。追求平等的文化心理折射在教育上,使西方教育呈现出不同于中国的鲜明特质。不同于中国家长式师生关系,西方教育强调建立“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学生的向导和平等交往的伙伴的角色。西方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其内在素质,培养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才。西方学生从来不会屈就教师的权威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教育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和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中西方教学文化不能简单地说孰是孰非,它们各具特色、各有短长,在许多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中国教育必须正视中西方教学文化的差异性所在,促进我国目前的教学改革发展。
四、中西方教学文化差异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教学文化变革不可过于理想化
当前有部分学者对新课程改革抱有理想化的倾向,认为改革就是要否定传统,模糊中西文化差异。其实,改革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变革,成功的改革都需要处理好传统与变革的关系,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教学文化变革需要有一个适应期
民族文化要保持一种生命力,需要不断地吸收异质文化的优秀成分,中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和借鉴。当前我们引进大量西方教学理论成果,并付之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操之过急,没有处理好文化适应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 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4
1。对于文化含义的界定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能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界定。从广义方面来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礼貌和精神礼貌的总和。物质礼貌方面如同考古人员对历史不一样时期遗留下来的器物进行的发掘,不一样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创造的生产工具等都能够认为是物质文化;而不一样时期的人们产生的不一样意识,如天文历法,不一样的法律文献,如前一段时光预测世界末日的玛雅礼貌等等。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化,或者说是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是有知识性特征。今日我所探究的文化能够说是狭义的文化。经过对文化概念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理解,能够帮忙我们很好的去认识中西文化的不一样。
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 篇5
中国餐桌文化
一、概述
中国餐桌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Food is eating well-deserved for human life)、“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人们把饮食文化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常我国古代一般“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然而由于器具、几案、餐桌椅形和时代、地域的不同,“上座”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两汉以前,“席南向并向,以西方为上”(《史记·项羽本纪》),既以而朝东坐为上。而在坐北朝南的“堂”上,则是以南向为最尊,次为西向,再为东向。隋唐以后,开始了由床向垂足高坐起居方式的转变,方形、矩形餐桌均已齐备,座次利益也随之有了新新的变化。清中叶后圆桌出现,一般取向阳或向门之位为首以饮食的好坏来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盛大的节日也都与饮食相联系。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一直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重视宴席座次礼仪、守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桌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自清代以来,一些西餐礼仪被引进。中西餐餐桌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二、分配方式的演进
中国最早实行“分餐制”(the individual serving),到了北宋后期才进化到如今的合餐制。分餐制的历史远远长于合餐制。由于早期食物相对匮乏,“按人均分”是比较合适的分配原则。无法满足人们的口味、习惯的不同是分餐制的缺陷。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食物逐渐充足起来,种类越来越丰盛,分餐制显然不能适应食物多样化的发展。于是合餐制便逐渐取代了分餐制。
合餐是历史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其演进过程的本身,也体现在对社会行为和文化的巨大影响上。合餐共食拉近了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养成了对他人关心照顾以及我们民族廉让的美德,也使中国人变得温良和善,进而增加了家人的凝聚力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培养了中国人的沟通能力,创造了沟通场所,增加了合作机会;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以及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养成了中国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
三、宴席座次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人自古崇尚礼仪,而中国最早的礼和最普及、最重要的礼,可以说就是食礼。在中国宴会繁溽食礼的基础仪程和中心环节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礼——“安席”。宴席上的贵客或主人应坐“上座”。
位。
现代较为流行的座次礼仪是在继承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借西方宴会上以右为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
四、餐具的演进
我们的祖先也曾与现代人一样,使用刀叉而非筷子。刀叉要同时使用左右手,因此人与人之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时刀叉只适于近距离的传输,大概也就限于从胸前的盘子到嘴之间。如果这个距离按合餐制的要求,至少要延长到嘴到桌子的中心,也就是说至少要比桌子的半径更长。显然,刀叉承担不了这个距离的传输功能。而筷子出现后,合餐就方便多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大概可以这样理解,西方人至今仍然使用刀叉进食,与他们保持分餐制是互为因果的。
现代中国常用的餐具有:筷子(chopsticks)、勺子(ladle)、盘子(plate)等,它们分别与西方的刀叉(knives and forks)、铁匙(spoon)及碗(bowl)相对应。它们的使用,亦有讲究。
五、餐桌礼仪与宗教、迷信、节日的关系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人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的发生。每年农历12月24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事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而许多节日亦与饮食息息相关。如春节吃年夜饭、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凡此种种,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团圆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到另一面。人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饭碗的中央,因这样有点象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很严格的顺序上菜。通常在意大利宴请少量宾客时一般只有三道菜,桌上放有面包,可以自取。而这与在中国满桌的美味珍馐是完全不同的。在此时饮咖啡与茶上也有一些不同。在中国比较随意,由主人给客人一杯杯斟茶,没有用小碟。而在意大利,饮茶与咖啡时只端杯子,将小碟留在台上,喝完后,一定要把杯子放回碟上。
在席间,中国的主人往往很热情,敦促客人在吃大喝是完全合理的,并频频给客人夹菜、劝酒。在意大利,主人一般不管这些,而是只与客人聊天,旨在创造一种自由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面发出声音,这不单只是不礼貌,亦意味前“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到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西方餐桌文化
一、意大利与中国餐桌礼仪的不同之处
意大利(Italy)的美食众多,是世界的美食之都之一。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两国的餐桌礼仪却是大相径庭。不同的餐桌礼仪也彰显出两国文化上的迥异与不同的东西方的风土人情。
我们暂且就两国请客吃饭的话题展开,以局部观整体。
就从客人进门开始说起。意大利人举办聚会,主人都要早早地在门口迎接,客人也一般会带来酒、甜食或一些纪念品,这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但意大利接受礼品后,礼貌的做法是当面拆开礼品并加以赞美,而这在中国是相当不礼貌的一种做法。在中国主人收到礼品后应先放置在一处,待客人回去后再拆封。
入席时,单从餐桌的选择上,就有不同。在中国,圆形餐桌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以右为尊,主人坐在右首并面对正门而坐。而在意大利宴请宾客则喜用长桌,一家之主的身份因而比在圆桌上好辨认。此外,在意大利安排座位也比较随意,依客人喜爱而定。
上菜是有最大的不同。在中国是在桌上摆满所有的菜,客人随意夹取。而在意大利,实行分餐制,并且菜是按沙拉、开胃菜、副菜、主菜、甜食、咖啡或茶一道道按
自在、宽松从容的氛围。
二、加拿大餐桌礼仪
加拿大(Canada)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其中,“三不”饮食文化别有一番情趣。
对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家里还是酒店宴请朋友,一般都离不开烟酒,否则就有怠慢之嫌。然而,在加拿大请客吃饭则都不设烟酒。饮酒者只能在领有酒牌的地方或住宅内喝酒。在这些地方以外饮酒都是违法的。由此可见,加拿大人十分重视健康,甚至将禁烟禁酒的规则搬到了餐桌。而在中国则没有这样的特殊礼仪。
你听说过加拿大的“冷餐宴会”吗?那就是因为菜肴烧得比较早,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凉菜。加拿大人喜欢吃冷食,而中国人则有所不同,热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加拿大人宴请客人是不安排桌席的。通常是客人们手拿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盒和叉子,自己动手随意选取自己喜爱吃的食物和菜肴,然后自找地方用餐。客人们可无拘无束,如果没吃饱,还可以去取食。食毕要将一次性餐具放到废物的大塑料袋中。而中国人热闹,大多一堆人围成一桌进餐,而且讲究排列位次,通常是有主次尊卑之别。在中国的宴席中,必须要所有人都到齐了,才能开始进餐。中国人用筷子最有讲究了,如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象指挥似地舞筷子,不能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这样不吉利。
加拿大的餐桌礼仪除了以上几种特别的要求外,大多数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没有什么差异,同样要注意坐姿和刀叉的使用,同样与中国的餐桌礼仪大有不同之处。
[总结] 餐桌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化的发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三、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民以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
主人: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
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结论:所以,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世界体现了不同的餐桌礼仪。
(一)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如果你是主人,则以和缓的动手,指向某张椅子并对客人说:“请坐这里。”如果你是客人,等主人示意你坐下时,才坐下。如果主人径自坐下而没有示意你坐在哪里,你就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的交流而变的模糊。中西方餐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使两者更趋于完善、科学。
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餐桌礼仪
中方——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至今,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着作亦纷纷面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西方孩子一般两岁时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四岁时就学到用餐的所有礼仪;五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餐前摆好所有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
在儿童的餐桌礼仪中,美国人还注重进行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知道哪些是经过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前,他们会在家长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水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保护的侵害”。[3 ]对于这种餐桌教育,美国一位老师说:“文明礼貌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极有帮助。大的商业交易或爱情往往是从餐桌上开始。”
中国和美国在餐桌上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并各有特色,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有些细心的主人也会在餐桌上放置姓名卡,以示座次,如果没有这项安排,那么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边,其它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
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二)上菜顺序
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
(三)餐具
中餐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调羹、碗、调盘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座子上或放在纸套内。公用的筷子和汤匙最好放在专用的座子上。
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在摆放方法上,中餐较为简单,而西餐就比较复杂。世界上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原则是: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四)表示停餐方法
中方: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西方: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五)手机:在吃西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你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要中西宴客方面的另一大差异,也就是餐桌气氛上的差异。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挥手耸肩等形体语言特别丰富。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
所以,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所以餐桌上人们尽情的享受这美味佳肴。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西方人以饮食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自然要遵守某些规范,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给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出去听电话。这一条吃中餐的时候也适用,在用餐的时候听电话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唾弃的。
讲到吃的礼节,不同的国家或文化常存在着许多差异,亚洲人认为挺礼貌的举动,欧洲人见了可能感到很不文雅;中东国家餐桌上特殊的用餐礼仪,到了美国人的餐桌上使用起来就变成了粗鲁的动作了尽管有着许多不同。换个角度来看,西方的宴客形式,从正式到非正式,远远多于中国。大致说来,他们有以下八种宴请形式:有席位的宴请(seated dinners),自助餐(buffet dinners),正式午餐(luncheons),招待会(receptions),鸡尾酒会(cocktail parties),聚餐会(BYOB and BYOF=Bring your own bottles and bring your own food),野餐(picnics),茶会(tea parties)。而从传统习俗上说,中国人请客,不论按长、尊、主、次围桌而坐,满桌丰盛的酒菜,主人频频劝酒,客人谦让礼到。中国人觉得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另外宴客时崇尚热闹欢快的气氛,讲究面子排场。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较随便的形式则是主人邀上三五知己,到家中由女主人炒几个菜,小酌一番。这种随便的宴客形式不讲究礼仪,不讲究坐次,不讲究饭菜,只讲气氛的和谐、主人的热诚、主客谈话的投机。当然,近年来西方的一些宴客形式,如酒会、招待会、自助餐或冷餐也会传到中国,但这些多是官方或单位出面组织的宴请形式,平民百姓还少有实行。其次,中西在宴客的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而中国人请客吃饭,重在饭菜本身。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丰富多彩。如果做得到,一定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否则,很难称的上是在请客。中国人宴客时重视饭菜本身起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在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食为首。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人,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识,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再不足道中。由于这一点,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尤其在烹饪方面不但逊色于中国,也远不如法意等国。他们的传统饭菜比较单一乏味。但比较注重营养,力求口味的清淡和膳食的均衡。
誉、自我中心、创新 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 构简单,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 为四代同堂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 用餐俗例
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餐桌摆设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6
摘 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1)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 贫富有差” 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2)家庭观念
中国与西方的家庭结构迥然不同。在中国,四代同堂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在四世同堂之家, 儿孙满堂, 成员和睦。但是, 这种家庭方式对培养年轻人的独立精神非常不利, 他们的童年、少年、成人、成家甚至生儿育女都是在大家庭里进行的, 无论做什么, 都有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或影响, 在充分体验亲情的同时, 也丧失了体验独立的机会。当代中国, 一种新的家庭模式——“421”模式出现了。“4”即4 位老人,“2”即小两口, “1”即独生子女。这7个人构成了一个大家庭, 可谓当下中国家庭模式的缩影。“421”家庭问题不少, 如双方老人对照看(外)孙子(女)的争夺、小两口对公平对待双方父母的争执, 等等, 都会形成家庭的矛盾或冲突。而西方国家家庭观念淡薄, 家庭结构简单。美国的“核心家庭”由两代人组成, 成员是夫妻二人及其未婚孩子。子女18岁以后, 经济上必须独立;结婚后搬出去单独住, 不再依赖父母。这种做法在中国人眼中是缺少人情味儿的表现。可换一个角度看, 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最大空间的自由, 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自我担当精神。
3、社会风俗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的社会风俗迥然不同, 尤其在女性地位、婚姻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女性地位
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第一准则, 其具体表现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拿包;出电梯时, 女士先行;穿过马路时, 男士走在汽车驶来方向的一侧。尽管上述细节尽显西方国家男性的绅士风度和女士所受到的尊重, 但我们应该知道,“女士优先”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是建立在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基础上的。在古代西方, 女人必须服从男人;男人有将自己妻子处死的权利;女性只是繁育后代的工具。相对来说,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高, 对女性有一定尊重: “诰命夫人”等尊称在西方国家从没出现过;在中国古代神话中, 创造人的神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但总的来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男性的地位远远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受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影响。20 世纪初, 中国开始提倡男女平等, 但多数时候, 男性的地位仍高于女性,女性仍然会遭受到性别歧视。当代社会,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和社会的进步, 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 都真正实现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可见, 中西方文化日趋融合, 取长补短,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2)婚姻习俗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婚姻观存在着种种差异。西方人认为, 每个人有选择或者放弃婚姻的权利,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中国人的婚姻观讲究“百年好合”、“一定终身”, 喜新厌旧是极不道德的。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首先是思维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较保守、内向, 西方人开放、外向。造成中西方婚姻文化差异还有宗教原因。西方人多数信奉基督教, 所以婚礼在教堂中举行, 由神父主婚。中国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环节是拜天地、拜高堂, 然后才能送入洞房, 体现出中国人敬天法祖” 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婚礼要有“六礼”, 才算“明媒正娶”。在西方国家, 举行婚礼前并没有繁琐的礼仪。在西方的结婚典礼上, 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 目的是为保护新娘;而在中国婚礼上, 新娘站在新郎右侧, 这是由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发展而来的。在服装方面, 中国传统婚礼上, 新郎和新娘要穿红色礼服, 象征吉祥如意、日子红红火火;西方婚礼上, 新娘则穿白色礼服, 代表欢庆、童贞。另外, 中国喜欢热闹, 所以传统中国婚礼要敲锣打鼓、放鞭炮, 还有“ 闹洞房”、“吃喜宴”等环节;而西方人注重婚礼的庄严、圣洁、浪漫。(3)宗教信仰
随着世界一体化脚步的加快, 中西方宗教文化了解西方人, 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误会。中国宗教总体特点是: 关注现实的此岸性;而西方宗教总体特点是: 超越现实的彼岸性。西方宗教体系的核心是基督教。基督教信奉上帝。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 并融合了佛教、道教。从神与人的关系可看到, 中西方的宗教精神迥然有别。西方宗教关注的中心是神。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他亲生儿子的血为人类赎罪, 故人类应服从上帝。因为这样的神人关系, 犯罪感与忏悔成了神人对话的主题。神高高在上, 人类带着犯罪感向其虔诚忏悔。人类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 才能重回上帝身边, 即彼岸性。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注重世俗生活和现实功利, 即此岸性。人祭拜神充满了功利, 神只是人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临时讨好的对象, 这时, 虔诚的宗教信仰变成了世俗的功利主义。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 第一,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 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 对社会是否有用”, 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 家事私事都愿意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 更愿意维护现状, 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初探 篇7
文化从概念的角度来讲非常广泛, 很难给它下一个精确而又严格的定义。很多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在不懈的努力, 尝试着从不同的学科的角度来对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但是,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达到让人满意并且得到大家认可的定义。据有关统计, 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多达二百多种。文化是社会现象的一种, 也是人类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一种产物。与此同时, 也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经历的历史的积淀。严格来讲,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地理、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社会的产物就是文化, 也是人类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它把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凝聚在一起, 把各种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等特征体现出来。文化背景的不同, 文化传统的不同, 导致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方面都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载体是语文, 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词汇, 都是语言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把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充分的反映了出来, 与此同时还把文化间的差异反映了出来。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颜色文化中的体现
颜色文化有很大的内涵, 在这点上中国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种颜色, 所引申出来的含义也完全不同, 这些都是由于文化、风俗以及历史的不同而造成的。通过下面几个例子对中西方颜色词的文化差异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 黑色
在中国的文化里黑色代表着沉重与神秘, 它有严肃与正义的含义, 比如剧中的张飞与李逵, 所用的脸谱都是黑色的, 与此同时, 它也是邪恶的象征, 比如有人被说成是黑心肠, 指那些阴险狠毒的人。但是,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却成了基本的禁忌色。它象征了死亡、凶兆、灾难。如:在葬礼上, 人们通常穿黑色服装;“不吉利的话”译为“black words”;第二, 它也象征邪恶、犯罪, 如:“恶棍、流氓”译为“black guard”;另外, 它还象征耻辱、不光彩、沮丧、愤怒等。
其次, 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里崇尚色。它象征吉祥、喜庆、繁华、热闹、漂亮等, 如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
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的颜色, 多指血腥、暴力、恐怖、危险等, 如“red ruin”指火灾;红色也常用于情感上, 当某人生气时, 常用“see red”或“red with anger”形容;另外, 其还有“亏本”等消极意义。
最后, 黄色
在中国, 黄色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 是一种吉利色彩, 如“黄道吉日”, 龙袍、圣旨均为黄色。
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三、西方文化的区别在音乐文化中的体现
音乐和语言一样, 强调的是民族性, 地域、民族间的巨大差异, 就如同语言间的语法、词汇存在的差异一样。在音乐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存着非常大的工, 这与中西方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是有关系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文化的外延就是音乐, 它是由文化孕育出来的一种结晶, 她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形成的产物, 是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的存在, 导致音乐的差异性的产生。第一,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西方古典的音乐有规范, 有理论, 也有大量的音响文献与文字, 流传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 中国的传统音乐, 却不具有完整的作曲法则与理论, 相对比较容易失传, 我们国家的传统音乐都是以线条为主题, 而西方的古典音乐讲究的是和声。我国的传统音乐对气息与神韵比较注重, 但是, 西方古典音乐对于节奏与气势更为讲究。就好比我国的绘画对写意的重视, 西方在绘画方面对写实比较重视。第二, 从艺术层面来讲, 我国的传统音乐主要表达的思想是道家、儒家以及佛家, 而且对于悟性慧根有特别的讲究, 所以, 相对比较主观, 而西方古典音乐对美学及功能性比较看重, 所以, 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多数都带有正剧或悲剧的色彩, 把艺术精神的壮美充分的体现出来, 因此, 有较为宽广的音域, 比较刚健的曲调, 情绪也比较激昂, 气魄非常宏大。但是, 中国的传统音乐重点突出的是景与情的交融, 体现的是艺术精神的幽美, 因此, 都是讲究和谐、旷达、深沉。
四、中西方关于在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节目以及习俗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的节日通常都是来源于岁时节气, 对自身的吉祥幸福进行祈求的, 吃喝就是节日的主题, 主要是我国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及健康的追求, 都是通过饮食来达到, 西方的节日则来源于宗教及相关的事情, 对上帝的缅怀是为了得到上帝的保佑, 通过娱乐以及宗教活动来实现。这种民族传统节庆的差异, 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些都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 我国传统的节日与西方节日间的碰撞, 现代的90后们都喜欢过圣诞节, 对圣诞老人都比较熟悉, 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过春节的时候需要有扫尘、送门神、贴对联, 对于元宵节要做的事情也不知道, 如放花灯、扭秧歌, 这些传统的习俗与节日对于90后来讲体现不出包含的意义。却有很多的中国年轻人对于圣诞节却非常熟悉, 在二零零六年, 十位来自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博士发出了联名倡议书表现对圣诞节的抵制, 号召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第二, 西方节日的融合, 众所周知, 有些西方的节日也融入了国人的节日单中, 如五一、元旦, 这些都被广大人民接受。元旦是新日子的到来, 亲朋好友间的祝福让人欢喜, 五一节是劳动者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的体现, 是人类文明民主进步的代表。
五、结束语
总之,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比较广大的地域,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地域以及历史背景, 包括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除了一些价值观与习俗之外, 与其宗教的信仰、生存的环境以及历史的典故都有一定的关系, 文化的不同就会出现一些矛盾, 所以, 人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就是怎样在全球化的社会中对文化不同所造成的矛盾进行正确的处理以及缓解。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这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问题, 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接着笔者又从颜色文化和音乐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具体的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最后笔者着重分析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和融合问题。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色文化,音乐文化,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陈晓明
[2]中西方节日文化分析孙毅
[3]浅谈中西方的颜色文化赵忠义
[4]试论西方文化的发展周一鸣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形式,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亦可借助语言来反映,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语言的学习必须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必须合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
1.社会礼仪方面
(1)称谓
在西方的社交场所,人们很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上司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很不礼貌的,相反地,在西方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保罗神父)。
(2)问候与告别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问“吃饭没”或“上哪儿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可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英语里“问好”有十几种表达,如“How are you doing?”“Whats up?”“Good morning.”等。但汉语里一句“你好”或“您好”就足够了。告别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人说“Goodbye”或者“Bye”,中国人说“再见”,这点相同。但在告别前,中国人还要说些客套话,如“走好”“不要远送了”等。
(3)隐私与禁忌
通常无论哪种文化,都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如西方人会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爱好、新闻等,而涉及个人的年龄、财产、收入、婚姻、身体状况以及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话题都属于禁忌范畴。触及以上个人隐私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是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而在中国,谈论年龄、财产、收入、婚姻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不是不礼貌的。
2.道德观与价值观方面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提倡个人奋斗,并为此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则提倡谦虚,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如“You are so beautiful.” “No, I dont think s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可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个性自由,喜欢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特别注重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冒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以“中庸之道”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行言立事,不少人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保持和谐。
3.风俗习惯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如春节,在节日之际,大家都会带上妻儿回父母家团聚,吃团年饭、拉家常、看春晚、同守岁。而西方许多重大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大型party,不只是自己家人来庆祝,亲戚、朋友、同一社区的邻居甚至陌生人都能来参加,西方人更崇尚人们的互动、集体和狂欢性。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在佳节之际,大家会相聚一起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活动,如唱颂歌、传报佳音等。
4.引用典故方面
中国的典故多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等,如“三顾茅庐”“秉烛夜游”等。而西方典故多出于《圣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古代经典与现当代的文学著作。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祸根),“Swan Song”(最后杰作,绝笔)。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不知所云。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