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礼仪

2024-07-17

中西方文化礼仪(共12篇)

中西方文化礼仪 篇1

礼仪是文化和历史沉淀的结果, 世界各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礼仪, 很多文化礼仪只需要一提及就可以清晰辨别出文化特色, 我国开放的进程正在加快, 中西方文化和经济交往逐步增多, 在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中正确应用礼仪就成为决定交流质量、交流层次、交流内涵的关键影响因素。应该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巨大差异, 要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等众多的不同中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 使中西方在文化和礼仪上取得更多的共识, 在尊重中西方彼此文化礼仪特点的同时, 深化中西方文化和礼仪的交流, 进而为世界文化的沟通和交往创造良好的空间与环境。

1 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礼仪, 中国的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特别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更是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 中国的文化礼仪也就呈现出谦卑、内敛、仁慈的特点。西方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基督教, 上帝和《圣经》对西方形成了2 000年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圣经》表现出的尊重、自爱、平等等价值观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礼仪在形式、内容上的不同表现, 成为世界文化中曼妙的并蒂莲花。

2 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 进而体现出价值, 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 因此, “人, 生而平等”, 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 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 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 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 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 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 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 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 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 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 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 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 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 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 这一点与西方, 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3 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 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西方看来, 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 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 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 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 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 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 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 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 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 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 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 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 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 “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 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 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 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 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4 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 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 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 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 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 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 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 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 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 对于西方家庭, 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 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 因此, 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 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 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 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 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 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 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 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 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 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 因此, 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 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 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 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5 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 中国历经了5 000年的风雨,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 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 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 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 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6 结语

中西方礼仪具有着鲜明的地域、历史特色, 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组成了世界礼仪体系的主流部分、在中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过程中, 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礼仪,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文化背景不同, 价值观念分歧,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主流认知不同, 家庭观念理解不同等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中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交流正在加速,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性, 要全面认知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内在因素, 从而把握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关键, 进而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 达到对工作、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差异是客观的显现, 有了差异的中西方文化礼仪才能使世界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礼仪上的差异,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礼仪的沟通, 进而建立起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环境, 为中西方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五个方面展开了中西方文化礼仪的研讨, 分析了出现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 希望为研究中西方文化礼仪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礼仪,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1]刘莹.略论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63-64.

[2]姚登权.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84-85.

[3]周慧.人本主义思想主宰下的科学精神——谈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 2006, (10) :79-80.

[4]张秀红.关于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6) :55-56.

[5]张燕.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81-82.

[6]张琪.小议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方面的差异[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09, (07) :47-48.

[7]张双江.中西礼仪文化在日常交际方面的差异及启示[J].科技信息, 2003, (03) :104-105.

中西方文化礼仪 篇2

不同的名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名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从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提高跨文化意识。

餐饮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餐饮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人们把饮食文化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常以饮食的好坏来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盛大的节日也都与饮食相关联。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一直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作为东方礼仪之邦,重视宴席座次礼仪、受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周代,我国饮食礼仪就已经初步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并对西方餐饮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自清代以来,一些西餐礼仪被引进。中西餐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在中国,圆形餐饮颇受欢迎。因为圆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饮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配。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具,但最好是用筷子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筷子是进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击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对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要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以便照顾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他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以便照顾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他人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点心等。应先决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鱼,开胃菜就选择肉类,在口味上就比较富有变化。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和热头盘之分。味道以咸和酸为主,数量少,质量较高。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品都称为副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蔬菜类菜肴可以安排在肉类菜肴之后,也可以和肉类菜肴同时上桌,所以可以算为一道菜,或称为一种配菜。蔬菜类菜肴在西餐中称为沙拉。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它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进餐中途需要休息时,可以放下刀叉并摆成“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表示没吃完,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不用放下来,但不要挥舞。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不要在餐饮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大忌。取食时,拿不到的食物可以请别人传递,不要站起来。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别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对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有人说,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吧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个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认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①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想饮食观。这种理性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却大大阻碍了如饮食文化的发展。西餐讲究营养、菜色的搭配,讲究餐具与服务,但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较为单一。

而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名义食为天”的后半句是“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使不够营养成为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协调唯独,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

②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名族性格也有影响。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宴席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③餐饮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要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的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

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事实就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接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中西方文化礼仪 篇3

关键词:礼仪;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經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交际语言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与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称谓。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在中国伦理中,父亲系列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则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感谢。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4)招待客人。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点!”“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你们请回吧”“请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饮礼仪的差异

就饮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就是宾客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环境。当许多菜摆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了。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显现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太适宜,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而已。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谊,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结交友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为宾客间的交谊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们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成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与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是指包括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平时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观察与评价的一个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和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在中西方礼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们的礼仪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吴冰.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01).

中西方文化礼仪 篇4

一、礼仪文化中的集体与个性取向

中西方礼仪文化中, 对于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有着明显区别, 总体来说, 中方重集体轻个人, 而西方先个性后集体。在宴饮礼仪的就餐方式中, 体现为西餐奉行“分餐制”, 中餐提倡“合餐制”;餐桌礼仪上, 西餐讲究“help yourself”, 中餐则讲究主人殷勤的敬酒和劝酒。

1. 西餐的分餐制:

强调个性存在。西餐是指欧洲国家和地区以及由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区域的餐饮, 其显著特点是用刀叉进食。就餐时, 为用餐者提供的主食、菜肴、酒水及其他餐具一律每人一份, 以“独享”方式进行, 是一种“你吃你的, 我吃我的”个人就餐行为, 强调个性的存在和个人对饮食的独占。宴饮中, 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 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 强调“help yourself”。宴饮中的人际交流, 主要局限于一对一或小群体间的自由平等的情感交流, 无须事事与大家共享, 加之西餐环境中的典型因素如熠熠闪光的水晶灯、银色的烛台、优雅的举止、幽雅的环境等较好地维护了西方人看重的隐私性, 强调个性存在和个人隐私。

2. 中餐由分餐制走向合餐制:

注重集体共享。中餐是指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原地区的主要宴饮, 主要以筷箸进食。先秦时期, 先民习惯席地而坐, 凭俎案而食, 人各一份。秦汉时期, 遵循商周时期传统, 盘腿坐于席, 一人一案。这种就餐方式在许多汉代壁画、砖画里得到证明。隋唐时期, 社会风气变得开放、兼容, 吸收外来文化, 其坐具、服饰、坐姿形制等发生很大变化。榻和案较前代增高, 进而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桌大凳;坐姿由盘腿坐过渡成垂足坐;紧窄衣衫便于同享一份食物, 这些为合餐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现代式的高大椅、凳已取代唐代低矮的桌凳, 成为各阶层普通的日常家具。《清明上河图》中, 可以看到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 现代意义上的合餐方式已经形成。明清时期, 合餐的就餐方式完全定型。

现代的合餐式宴饮, 菜品并不事先分盘, 由进餐人根据自身喜好各自选取菜品及菜量, 就餐过程更注重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协调与分配, 交流的信息在圆桌上集体共享, 较少进行个别交流。非典的特殊时期, 我国的共餐形式由于卫生方面的弊端, 很多餐馆施行分餐方式揽客, 但国人习性难改, 时间不长, 很快又恢复为合餐制。中餐这种围桌而坐、集体交流方式在形式上创造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二、礼仪文化中的席位尊卑

国际惯例中, 西方文化讲究右为尊;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左为上。在宴饮礼仪中, 不同场合席位尊卑各有不同。

1. 西式宴饮席位排列:

右为尊。西式宴饮中, 最典型的餐桌是长桌, 其席位排列规则是:女士优先、恭敬主宾、距离定位、以右为尊 (男主宾坐女主人右侧, 女主宾坐男主人右侧) , 面门为上, 男女穿插而坐。西餐的席次排列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男女主人坐在长桌两端, 女主人坐在离门远的一端, 其右边和左边分别是男宾1和2。若两端不坐人, 则女主人面门居中就座, 其右手男宾1左侧男宾2, 男主人在女主人对面就座, 其右边和左边分别为女宾1和2。西方礼仪中的女士优先, 在宴饮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国际正式宴请中, 往往使用长方桌 (椭圆形桌) 宴请客人, 男主人居中而坐, 右座最尊, 其次是左座和对面。2009年4月1日晚于金融危机中举行的G20国际金融峰会, 英国首相布朗宴请各国领导人, 作为东道主布朗坐在椭圆形宴会桌主人坐的位置上, 他右侧那个众人瞩目的座位, 属于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按照西方餐桌礼仪, 这个位置是最重要的客人。国际席位排列依据主要是国际惯例和礼宾顺序, 此外还考虑宾客间的政治、身份、语言、专业等关系。但不论如何, 都把主宾置于尊贵位置, 即主人右侧。

2. 中式宴饮席位安排:

涉外、商务场合右为尊, 传统宴席左为上。

(1) 涉外、商务场合右为尊。中式涉外、商务宴饮中, 最正规、典型的餐桌是圆桌。主人坐在主桌上, 面门正中就座, 宾客距离定位, 近高远低;与主人距离相同, 右尊左卑。如2009年11月17日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宴请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胡锦涛坐在巨大的圆桌正中定位, 背依国画面对众宾, 右侧奥巴马, 左侧希拉里。

(2) 传统宴席左为上。我国古代宴饮, 席位排列以左为尊。《礼记·少仪》云:“尊者, 以酌者之左为上尊。”《礼记·曲礼》:“主人入门而右, 客入门而左。”《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入门左。”《史记·项羽本纪》中著名的“鸿门宴”中, “项王、项伯东向坐, 范增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 (清代学者凌廷堪在《礼经释例》中明确提出“堂上以南乡 (向) 为尊, 室中以东乡 (向) 为尊”。鸿门宴在军帐中举行, 座次尊卑按室内以东向为尊) 。很多学者认为, 项羽将范增置于高于刘邦位的排列, 突出了项羽自大傲慢的性格。

《红楼梦》第三回叙述贾府接待林黛玉席次安排:“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贾母正面榻上独坐, 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 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 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 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 探春左第二, 惜春右第二。”贾母正中, 先左后右, 左座为上。

三、礼仪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 西方礼仪文化侧重形而上学, 中式注重模糊娓美。在宴饮礼仪的饮食观念和制作过程中, 体现为西餐追求菜肴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 烹饪程序规范;中餐强调菜肴“色、形、味”的整体配合, 制作时随意灵活。

1. 西餐宴饮文化观念:

以营养价值为核心, 烹饪程序规范化。在饮食观念中, 西餐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首先讲究食物的营养价值得到保证, 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 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由于这一观念, 使得他们最注重保持菜肴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营养价值, 而非对菜肴的色、形、味、香等人工技巧的追求。

西餐烹饪大多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行事, 采用机器操作进行规模化生产, 调料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从而达到每次出产的菜品不论其味道还是色泽惊人相似, 整个过程带有明显的规范性、机械性色彩, 从洛杉矶到纽约, 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 口味稳定, 缺少变化, 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 鸡就是鸡,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也是在盘中上桌时而不是在烹饪过程中进行的。如西餐中的“法式土豆羊排”, 一边放土豆泥, 旁倚羊排, 另一边配煮青豆, 加几片番茄便成, 色彩上对比鲜明, 绝非集土豆牛肉于一锅而炖, 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各是各的味, 简单明了。

2. 中式宴饮文化理念:

以美味为核心, 侧重制作时的知觉感悟。在宴饮观念中, 中式注重细火慢炖, 以菜肴精细、香诱食欲为特征, 以调和五味为根本, 以色彩艺术为精华,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要求色香味形俱佳。如有名的上海菜“咸笃鲜”, 其原料仅是简单的火腿、冬笋和鲜肉三味, 经中式烹饪后, 火腿、冬笋、鲜肉中都早已各含其他两种原料的味道, 从而形成了一道含三种原料而又超乎三种原料的美味佳肴。此味道与西式烹饪后泾渭分明的“咸笃鲜”截然不同。

中式烹饪不讲求精确到秒与克的规范, 制作时注重随意与经验把握, 调料添加是“稍许”或“少量”, 即使是“20g”, 也很少有厨师用天平称量, 而西方很多家庭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这就出现了同一菜系的同一道菜, 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会依厨师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厨师的同一道菜, 也会依季节、场合及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调整。如同样一道“红烧鱼”:冬天色彩较深、口味较重, 夏天则色和味均清淡;宴请江浙一带的人在调味中加糖, 川湘顾客则多放辣椒。这使得中国菜品风格灵活且富有变化。例如宴请奥巴马的西式传统美食牛排, 使用中式方法烹调、调味, 将西方的牛油和奶油改成植物油, 把洋葱改成葱、蒜, 把番茄酱改为酱油和豆豉……通过中式烹饪方法, 或许令奥巴马一行在口味上找到新惊喜。

中西宴饮礼仪存在多方面差异, 我们不能以此简单判断中西两种宴饮文化的优劣高下, 因为这种宴饮文化适应了各自的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 体现不同的文化个性, 但其发展趋势是中西方宴饮文化的融合, 实现“西餐中吃, 中餐西吃”。在许多宴请中, 我们已经看到西餐中做, 或中餐自助大行其道。

西方的礼仪文化以基督教为核心, 强调的是一种“差异性”与“独立性”的文化观念, 普遍认为某一事物的价值在于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 “个性”意识非常强烈, 其思维模式中普遍强调突出自我的独立与个性。中国的礼仪文化以儒家“和”的思想为基础, 强调共性与和谐, 这也养成了中国人好商量、好通融的性格。对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 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 承认和尊重差异, 并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 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力, 从而提高沟通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芳.由分餐到合餐[J].饮食文化研究, 2007 (3) .

[2]顾晓苏.G20峰会晚宴座次的政治玄机[J].新闻天地, 2009 (5) .

[3]侯嘉亮.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礼仪[J].中国机关后勤, 2002 (6) .

[4]王玉霞.礼仪中的左右尊卑辨析[J].兰台世界, 2010 (1) .

中西方礼仪文化有哪些差异 篇5

一、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二、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西方餐桌上的礼仪 篇6

As soon as the hostess picks up her napkin, pick yours up and lay it on your lap. Sometimes a roll of bread is wrapped in it; if so, take it out and put it on your side plate. If the napkin is large, leave it folded double in your lap; if small, unfold it completely. Never fasten it in your collar or waistcoat, or rumple it in your hands. Use a corner of it to wipe off your lips or fingers if greasy or dirty. Never use it to wipe the silver and china.

The Soup Course

Dinner usually begins with soup. The largest spoon at your place is the soup spoon. It will be beside your plate at the right-hand side. Do not make the mistake of using a spoon from the center of the table which may be intended for vegetables or jelly. No one should begin to eat of any course until the hostess picks up her own spoon or fork. It is usual for her to wait until everyone is served before beginning. She will not invite you to begin, as is the Chinese custom. When she picks up her spoon or fork, it means the others may do so also.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 )1. Who picks up the napkin first at a dinner?

A. The youngest guest.B. The senior guest.

C. The women guests.D. The hostess.

( )2. Napkin should be ________ when you are at table.

A. around the neckB. fastened in your waistcoat

C. rumpled in your handD. laid on your lap

( )3. The spoon used for vegetables or jelly is usually put ________.

A. beside your plate at the right-hand sideB. beside your plate at the left-hand side

C. at the center of the tableD. in the soup bowl at the center of the table

( )4. You could begin the soup course at a dinner ________.

A. when most of the guests are served

B. when all the guests are served

C. when the hostess picks up her own spoon or fork

D. when it is eleven o’clock sharp

( )5. The hostess won’t invite you to begin the soup course, ________.

A.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Chinese custom

B.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hinese custom.

C. which seems to be a little impolite

中西方文化礼仪 篇7

商务礼仪与社交礼仪的区别在于,他们需要在工作中识别职位金字塔。在业务介绍中,谁被介绍给谁是由等级决定的。 持有某公司的最高职位的人优先于其他人被介绍, 不论性别。 商务上的介绍基于排名而不是性别或年龄。性别在商务礼仪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它不会影响的顺序介绍。称呼人名时,可以称之为"Bob Smith"(鲍勃·史密斯)或者“Mr. Smith”史密斯。 首先介绍重要人物和权威人士的名字给大家,然后介绍其他人情况。 通常在需要介绍的人的姓前加上Mr., Ms. 等称谓。比如:“Good morning, Ms. Dole, I’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Mr. Hop-kins from our Accounting Department.Ms.Dole is our new Vice President of Public Relations. ”“多尔女士,早上好,我想给你介绍我们会计部门的霍普金斯先生。 多勒女士是我们新的公共关系副总裁。”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务介绍中,客户被认为是比任何人更重要的, 即使客户的是年轻人,也要隆重地介绍给年长的上级或同事。“Ms. Hill. I’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Mr. Dolan.Director of Special Events at our New York office. Ms. Hill is our client from Seattle."“希尔女士,我想为你介绍特别事件的在纽约的办主任多兰先生。希尔女士是来自西雅图的客户”。

学会在对话中加入能让交流持续的话题线索。即在介

绍双方时适当地添加一些谈滋,比如:“Mary Dole, I’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John Hopkins from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John, Mary’s our new Vice President of Public Relations. Like you, she’s a runner.”“玛丽·多尔,我想介绍给你认识来自会计部门的约翰·霍普金斯。约翰, 玛丽是我们新任的公共关系副总裁。和你一样,她也是一个跑步爱好者。”“我可以引荐…… 给你认识吗?”“May I present to you ?”“May I introduce to you ?” “总统先生,我可以向你引荐/介绍Mrs.Hall吗?”“Mr.President,may I present/introduce to you Mrs.Hall?”。 回复为:“总统先生,很荣幸认识你。”“Mr.President, it’s an honor to meet you.”

2社交介绍

社交礼仪是基于尊重和礼貌,正式和非正式的介绍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也会有所差异。在诸如婚礼这些社交场合下, 一般情况下是把男子介绍给女子。除非男子的年龄明显要大很多,在这种场合下,年龄优先于性别。 示例:“霍顿夫人,我想把你们介绍我们的邻居,希尔先生。希尔先生,霍顿夫人是从缅因州(美国州名)来拜访我们的。”“Mrs. Horton, I’d like to in- troduce to you Mr. Hill , our neighbor. Mr. Hill. Horton is visiting us from Maine.”

介绍完姓名后,接着说明他们与你的关系,比如“这位是泰沃·特金斯,她是我的妹妹。”“I’d like to introduce Tammy Watkins, my sister.”回应介绍时要注意带上对方的名字。 比如:“Hello”or“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Mary”。如果是年长的人,通常回应方式为“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Mr.Holland.”“我一直期待着与您会面, 霍兰德先生。”, 年轻的人经常通常回应“It’s nice to meet you,Ms.Morgan.”“很高兴见到你,摩根先生”。能叫出某人的名字, 说明对别人的尊重和留意。

介绍自己时,如果没有人介绍你,或者你可能会遇到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房间的窘境。应该伸开手,微笑,以一句问候打开僵局。“Hello, I'm Marc Stevens.”“你好,我是马克•史蒂文斯。”如果作为一位客人,理应跟主人沟通并向他介绍自己,特别是当主人都很忙的时候。事实上,无论你或者其他人的地位如何,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交流当中。在美国,你可以把自己介绍给当选的官员,包括总统,公司的总裁,或任何你遇到的人。

如果别人与你打招呼时,特别要注意正确发音一个名字, 尤其是遇到一个部常见的名字,应该问对方名字的读音,然后重复跟读。 "I'm not sure I know how to pronounce your name properly. Please tell me the correct way to say it." 如果自己的名字读音很拗口,用相似的音带做对比帮助他人读:"It’s Hum-mach, and it rhymes with stomach”“这是Hummach,与stomach押韵。”

3握手

握手是一种有价值的非语言沟通形式, 在初次见面和离开时都使用到握手。在早先的时候, 通常是男士等待女士先伸手进行握手的动作。当今时代“握手”根据场景需求,谁先伸出手并不重要。比如,第一次见面,在偶然的机会见面和告别的时候,遇到许久没见的朋友的时候人们都会握手。如果需要手持东西,尽量用左手持物,以便于空出你的右手去握手。要警惕, 如果有人伸出左手而不是右手,那么请你也用左手去握手,因为他的右手可能受伤了。

伸手时,将你的拇指和食指分开,略微前倾表示对别人的尊敬。握手时,不要向任何人提供“指尖式”握手,不论年龄或性别。“指尖式”握手者伸手应将右手拇指朝下,用指尖跟别人握手。不要像从井里取水上下摇个不停,两三下就足够了。不要像一个“扒手”那样, 用右手握时把你的左手放在你的口袋里。不要做一个“握手时候搭肩膀”的人,这可能被视为傲慢。 特别一些希望有个人空间的人,这样的行为会让他不舒服。你的手不要使用香水;有些人对香水过敏。握手应该坚定和自信, 但不要做一个太过用力按压别人手。

4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传递着一种真诚和自信的感觉。 它还告诉别人你在倾听和专注与对方交流。在倾听的时候看着你的人和避免目光接触的人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积极的那个人在传递着思考的信息而烦躁的人似乎不感兴趣。当你站起来迎接某人,保持目光接触;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尴尬,但可用手势示意出一种尊敬。直接的目光接触时间范围通常占交流时间的40%至60%之间。如果低于40%的话,你会显得有些不耐烦,害羞,不信任。多于60%的话,你又显得有些怀疑且令人生畏的。眼神交流关注鼻子眼睛之间的区域。 当欢迎某人或者握手时切记要有眼神交流。 交流时要有生气和时不时点头同意,避免一些上上下下动的动作。不要让你的眼睛环顾四周环境。 这样会让你看起来显得很疲倦而且不耐烦,不要盯着看与你握手的人,也不要把你的脑袋歪向一边。

5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我们的专业形象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说话,倾听,吃饭或者开派对的时候,我们的动作总是比言语要带更多的信息。试想当某人转身离开你时给你一个恭维,或者当你大笑的时候批评你,这是多么不合时宜。语言的媒介肢体语有时会传递错误信息,这样你会感到不轻松和被排斥,但正确的动作会让你感到舒服且有存在感。

肢体语言包括你的姿势,表达你的情绪以及你的信心程度。坐下的时候腰板要挺直。站的时候保持两脚位置与肩同宽,右脚适当在左脚前一点位置。膝盖应当弯曲而不是僵硬的。这样会让你需要的时候方便稍微挪动下。你可以冷静和自然的肢体语言去展示自我。肢体语言越协调,你就会越显得自信。

6交流

交谈是人际交流的核心,是需要练习的,他不只是指我们说的内容,而是我们应该怎么说。熟能生巧,练习多了就会做得更好,也会让交流变得简单。随着自信心和亲和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可以和搭档,上司,顾客,家人和朋友们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了。然而,随着人们越来越喜爱短信,邮件,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许多人不知道如何面对面交谈了。一个好的交谈者会开始一个谈话,邀请其他人一起加入聊天中。谈话开始后, 聆听的能力成为一个积极的谈话中的关键。我们都有两只耳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总能很好的使用它们。因为我们理解信息的速度会比大多数人说话快,我们的注意力会分散,我们的思维会将别人的话语联系到记忆中的事件,想法,还有其他之前发生过的一些经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听别人说的话。

聆听别人的能力是交谈艺术的关键。 当别人在说话你应该表现得非常感兴趣,真诚而关注对方。通过给予认同的动作来表现你在积极地听,比如时不时点头,保持有眼神交流,适当的微笑,说“我理解”等。当你越来越努力积极地听,你就会更博学并成为一个善交际的人。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个善交际的人”。实际上就意味着你知道怎么聆听别人的话语。

参考文献

中西方文化礼仪 篇8

1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在《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和中国社会交际习惯不同之处, 本文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

1.1 招呼

问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礼仪,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上都是以相互问候开始的, 虽然问候语没有详细丰富的信息, 但它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 可以作为双方进一步交流的桥梁。问候看似简单, 但中西方问候语间折射出的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 英国人在打招呼时简单明了, 例如:“-Hi.-Hello!”

“-you here too?How are you?-Hello.I’m fine.”“How do you do?”“-Hello, Charles.-Hello, Hen.How are you”, 句式都较为固定, 多为祝福性语句, 而且所含内容范围较窄, 不会涉及隐私, 而在汉语中, 打招呼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 例如:“吃了吗”“去哪儿啊”“逛街啊”, 这些招呼语不拘一格, 内容也视见面时的情况而定, 看似是在向对方提问, 实际上只是一种礼貌性问候, 不需要对方给予明确答复。在英国人看来, 这可能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 有点盘问的意味在里面, 会让他们感到不快, 他们的招呼语只是泛泛的, 相当于客套语。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是陌生人, 英国人也会友好地打招呼, 例如:“-My name’s Fiona.-I’m Gerald.-What do you do?–I’m training to be a priest...”“-Tell me, are you married?-No.-are you a lesbian?–Good lord, well, what made you say that?-It’s one of the possibilities for unmarried girls.”对话中双方本不认识, 但是见面时会相互问候笑脸相迎, 自我介绍后甚至会开始闲聊, 不同于中国人, 陌生人即为过客, 不会打招呼更不会谈论自己以及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在和朋友聊天时, 中西方在内容上也有差别, 中国人偏向于谈论切身生活, 包括收入、年龄、家庭等等, 英国人却很不乐意提及自己的工资、年龄。尽管电影中出现了和工作、婚姻相关的话题, 但这些都是同当时的具体环境相关, 浅尝辄止, 气氛也很轻松, 不会让人反感。此外, 关于两性关系, 英国人的思想、穿着、教育、语言相对中国人而言都是较开放的, 聊天中谈到了和性有关的内容, 英国人认为是常态不会顾及, 有时还会用性来开玩笑, 因为这些都无伤大雅, 但如果两个同性之间手挽手或者手拉手, 就会被认为是同性恋, 而在中国, 性是很私密的, 几乎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 触及到同性恋问题的时候多数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和语气, 而和英国人相反的是同性之间特别是女性之间有亲密动作是正常的事情。

1.2 恭维

恭维是一种运用频率较高的积极的言语交际行为, Wolfson (1983) 指出恭维语是交际的“润滑剂”。文化背景相异的人都可以以其作为寒暄之用, 作为谈话之始, 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使双方谈话能够继续进行以便有更好的交流, 恭维语多为表示赞扬夸奖的言语,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着丰富的恭维语, 但是在话题、对象和应答中存在区别。从话题和对象上看, 中国人多会恭维除家人以外的人, 对女性恭维常常夸其天生丽质, 例如“你头发长得真好”“你手真纤细”, 且夸奖外貌的对象多限于女性, 如果男性夸奖女性会让人感觉有别的意思, 易引起误会。相反, 英国人多赞扬外貌特别是打扮, 恭维的内容多为后天努力得来的改变, 女性会经常被恭维漂亮, 夸奖人不会被认为不敬, 被夸奖的会感到很高兴, 另外影片中无论男女、朋友、家人都会恭维, 例如:“isn’t she lovely” (Scarlett对Laura的赞美) ;“You’re lovely” (Scarlett对Chester的赞美) , “still cute” (Han对Charles的赞美) ;“and a disastrous haircut” (Charles对Tom的赞美) ;“fabulous dress” (Gareth对Scarlett的赞美) , 内容不仅有外貌还有穿着等等, 这些称赞被看作礼貌和尊重的表现。在应答上, 中国人秉承着“满招损, 谦受益”的价值观, 常常回以“哪里哪里”“马马虎虎”“不敢当”等, 即使心里承认也会谦虚地否定以避免让人感觉自己骄傲。英国人对恭维的应答最常见的是感谢, 例如“Indeed”“thank you”采取的是接受的态度, 倾向于接受恭维也不得罪他人, 英国人使用恭维语的频率比中国人要高许多。

1.3 拒绝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涉及“面子”问题的行为 (2) , 在许多情况下, 交际者担心冒犯对方而难以拒绝。同样, 不同的文化底蕴中西方在拒绝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人以和为贵, 回答较保守, 注重和谐, 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 不会轻易拒绝, 凡事“三思而后行”, 以免伤害对方面子, 破坏正常的交际关系, 例如“这件事我们再研究研究”“总的来讲, 这件事也不是不行”“这个我还要和…商量商量”中国人重意会, 说话较含蓄, 看似同意, 但这多是一种委婉拒绝的方式。英国人在表达拒绝时, 强调各种各样的理由, 拒绝方式也较中国人直接, 注重个体行为自主性, 重言传, 说话较简洁明了, 例如“sorry.sorry.I just think I might...”“No, thank you.It was very nice of you to ask.”不用再费力揣摩说话者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听者对于这种回答也不会感到尴尬。

1.4 感谢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封建社会的中国讲究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需要遵从不同的“礼”, 中国人也重视宗法关系, 注重人与人间的血缘, 在表达感谢时, 便清楚地反映出这些, 例如家人帮忙盛饭, 不会说谢谢;上级对下级也较少使用感谢;如果老师帮助学生, 学生会很真诚地感谢, 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不会感觉有什么不妥, 家人之间常用谢谢感觉关系疏远, 下级对上级, 学生对老师不用谢谢则被看作没有礼貌的表现。英国人使用“谢谢”的频率要比中国人多, 并且不管陌生人、好朋友还是长辈对晚辈, 都会说“谢谢”, 就连对服务人员也会表示感谢, 例如影片中出现的“-Two, please.You have fun, now.-Take care.”“-Drink, sir?-Yeah, I’d like a glass of whiskey, please.Thanks.”没有较大的等级差别也没有过分强调上尊下卑, 他们更注重个人的权利。

1.5 告别

在交际活动中, 出于礼貌都会以告别语来结束活动, 中西方的告别语各具特色。英国人在告别时通常使用“Bye”“I’ll see you later”简明的语言, 而且“一会儿见”不是客套而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可信性较强, 以及表示祝福性的话语“-Best of luck.–Thanks.”, 如果想告别, 通常会提前表达或者暗示要离开的意思, 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才离开, 例如“-Do you mind if I…-No, no.Off you go.”。对中国人而言, 客套语相对常用, 例如“给你添麻烦了”“今天你辛苦了”“太晚了, 您该休息了”把离开的理由归为对方, 用抱歉的态度表达告别, 还会使用并无实际意义的套语, 例如“慢走”“不用送了”“好好休息”“下次再来玩”“路上小心”等等, 这些其实没有较多的具体意义, 可以看成是类似于英语中“bye”的告别, 如果翻译成英语, 反倒会有指手画脚之嫌, 对方会认为你把他当成不懂照顾自己的小孩。

2 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2.1 地理环境的不同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屿所组成, 是一个岛国,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虽然气候温和, 但是天气变幻莫测, 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 在英国只有天气”, 多变的天气便成了人们见面谈论的话题, 人们见面除了聊近况就是聊天气, 而中国地处亚洲东部, 幅员辽阔而地理单元又相对独立, 既有高山、大河又有盆地、平原, 四季分明, 土地肥沃, 雨量充沛, 地形复杂多样, 适合经营各种各样的活动, 同时中国是农耕社会, 古代都是靠天吃饭, 因此人们多关心衣食, 所以有了见面就问“吃了吗”的习惯, 流传至今虽然已经成了一种无实际意义的礼貌用语, 但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

2.2 民族传统的不同

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都不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提倡“仁”“礼”, 包容性较强, 也强调等级制度和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因此在交往中人际间的关系反映较为突出, 表示感谢时中国人交流之间会隐含等级观念, 而西方人提倡人人平等, 注重民主观念, 尊重个人的权利, 因此感谢频率更高。

2.3 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较为保守, 而且受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影响, 在交际场合中, 对对方外貌的改变缺少关注, 男性更不能随便夸奖女性的外貌, 在正式场合中也不能先女性而伸出手来握手, 而西方人富有创新意识, 善于探索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 新事物的出现更易引起旁人的注意。

3 结束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许多礼仪规范的迥然不同, 看似友好地交流不经意间就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会,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礼仪才能在交际中恰到好处的显示出自己的礼貌, 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

摘要:礼仪在社会交往中随处可见, 它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中约定俗称的规则, 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中西的礼仪规范存在很多明显的差异, 该文根据《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的场景分析了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间的交流。

关键词:文化,礼仪,礼仪差异

参考文献

[1]中西方问候之比较[EB/OL].http://wx.365world.com/News View1527.html.

[2]王罗成.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delphi的日记.在教学过程中汉语问候与西方的差别[EB/OL].http://www.douban.com/note/134800292/.

[4]林红, 王镇富.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5]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中西方商务馈赠礼仪对比 篇9

关键词:商务礼仪,馈赠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跨国交往日益增多。馈赠作为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到古今中外人士的普遍肯定。馈赠作为一种非语言的重要交际方式, 是以物的形式出现, 以物表情, 礼载于物, 起到寄情言意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 礼品馈赠的习俗各不相同。礼品馈赠的原因和场合也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变得错综复杂。

礼品观念大不同

中国人相较而言, 更注重礼品的实质意义, 即它的实用价值。比如送外事礼品, 许多单位往往按照国人注重实用的标准来定做的, 如手表、皮带、坤包、钱包、衬衣、T恤等。

与国人更加注重礼品的实用价值不同, 西方人往往更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确切地讲, 中国人送的是礼品, 而西方人送的是“纪念品”。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 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 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等,

送礼目的大不同

中国人送礼, 往往目的性很强——以交际为目的。这是一种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馈赠, 以巩固和维系人际关系为目的。这类送礼, 即为人们常说的“人情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无论是个人间的抑或是组织机构间的, 必然产生各类关系和各种感情, 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来维系。其中之一就是送礼。这类送礼, 强调礼尚往来, 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为基本行为准则。因此, 这类送礼, 无论从礼品的种类、价值的轻重、档次的高低、包装的精美、蕴涵的情义等等方面都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以酬谢为目的。这类送礼是为答谢他人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在礼品的选择上十分强调其物质利益。礼品的贵贱厚薄, 首先取决于他人帮助的性质。

西方人注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 以及礼物的象征意义。他们的礼物一般都不贵, 而且一般是在得到帮助之后送, 以表达诚恳的谢意。

送礼的时机不同。

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 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一般来说, 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 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 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欧洲国家一般只有在双方关系确立后才互赠礼物。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 以避免行受贿之嫌。赠送礼物通常是此次交往行将结束时才进行, 同时表达的方式要恰如其分。

送礼的对象不同。

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 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 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收礼反应大不同

在接受礼物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中国, 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 且不当面打开礼品, 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 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 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 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与此相反, 在西方, 人们在接受礼物时, 想到的首先是感谢。因此, 为了表示谢意, 他们往往会当面小心地打开礼物, 大呼小叫地称赞一番, 激动时还拥抱你一下, 与你同时分享快乐。有时在各种派对上, 主人还将客人送来的礼物展示一番, 以增加喜庆的效果。

礼品和纪念品, 这是中西方送礼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但并不是说某一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就一定好于另一种文化。其实, 中国人和西方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心理, 只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比如, 在送礼和受礼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 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然而, 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极大的自谦, 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 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 不值一提”。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肯定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 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 或者说, 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肯定意义。西方人的表现形式却相反, 他们总是对自己准备的礼品采取赞赏的态度。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从哪儿买的, 经过了多少周折, 或者制作工艺多么复杂, 多么不容易, 总之是希望你能喜欢。在接受礼品时, 尽量表现得对你的礼品很感兴趣, 对你的送礼行为表示感激。

中国礼仪中忌讳颇多。

不同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 东方人对“4”字有忌, 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9、7、5、3等奇数和108等数颇为青睐, 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在礼品颜色选择时, 白色虽有纯洁无理之意, 但中国人比较忌讳, 因为在中国, 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 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 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 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 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 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 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 因为“送钟”即“送终”, “梨”与“离”谐音, 是不吉利的。

西方国家的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等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 (如葬礼) , 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 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

结语

世界各国,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不同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的影响, 在馈赠问题上的观念、喜好和禁忌有所不同。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各自的礼仪馈赠文化差异, 分析中西方礼品馈赠习俗差异现象, 可以减少不同国文化之间的沟通鸿沟, 认识其背后的文化根源, 可以为跨文化交际、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白平.浅议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 2006, (23) .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中西方餐桌上的礼仪差异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一、引言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 深受中西方哲学思想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在中国, 任何一个宴会, 不管什么目的, 都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 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 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 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 在美好的事物面前,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谦让的美德, 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 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 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方是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 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 个人自扫盘中菜, 不管他人碗里汤, 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 白兰地, 威士忌, 鸡尾酒, 喜欢什么喝什么, 想喝多少喝多少, 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 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二、中西餐桌礼仪差异

(一) 席位安排礼仪

1.中餐餐桌礼仪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 往往采用圆桌。不单是在不同位置摆放的圆桌有尊卑的区别, 而且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通常是采用两桌横排或两桌竖排的形式。当两桌横排时, 面对正门右边的桌子是主桌;当两桌竖排时, 离正门最远的那张桌子是主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数桌所组成的宴请除了注意“门面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 还应兼顾其他各桌离主桌的远近。通常, 距离主桌越近, 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 桌次越低。

2.西餐餐桌礼仪

西餐中, 一般均使用长桌。在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的位置远近而定, 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 在同一桌上, 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在正式宴会上, 英国式座位的顺序是: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两头, 客人男女错开坐在桌子两侧, 男主宾和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边。如果客人中没有主宾, 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边。在非正式宴会上, 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二) 餐具的使用礼仪

1.中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1) 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 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 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 都不要去舔;和人交谈时, 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2) 勺子。勺子主要是用来喝汤的, 有时也可以用来取形状比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时, 不要过满, 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用勺子取食物后, 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的碟子里, 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 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 千万不要用嘴去吹, 也不要把勺子塞进嘴里, 或反复吮吸。

(3) 盘子。盘子主要用来盛食物的, 根据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状不同而大小形状各异。稍微小一点的盘子为食碟, 一般放在碗的左边, 是用来暂放从公用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用食碟时, 一次不要取过多的菜肴, 不要把多种菜肴放在一起, 以防它们相互串味。不吃的残渣、骨、刺应放在食盘的前端, 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 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

2.西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1) 餐具摆放和取用原则

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 左叉右刀, 刀尖向上, 刀口向内, 盘前横匙, 主食靠左, 餐具靠右, 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 摆法是从左到右, 依次摆烈性酒杯, 葡萄酒杯, 香槟酒杯, 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 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物品时, 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 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 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边切边用;也可用英美式, 即右手拿刀, 左手拿叉, 切好后再改用右手拿叉取用。一般用右手拿汤匙和杯子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里, 而不要把盘碗端起来。

(2) 餐具的使用方法

①刀叉的使用原则:使用刀叉进餐时, 刀用来切割食物, 叉用来送食物入口。使用刀时, 刀刃不可向外, 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 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 应摆成“八”字型, 分别放置餐盘边上, 刀刃朝向自己, 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 将叉子的背面向上, 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 平息放置于餐盘上, 表示用餐结束。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 应将刀叉放下, 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用完刀叉后, 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 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 叉口朝左, 以便于取走时的安全性。

②餐匙的使用原则:通常, 餐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汤匙, 个头比较大, 被摆放在右侧最外端, 与刀并齐摆放;一种是甜品匙, 个头比较小, 被横摆在吃甜品所用的刀叉正上方。当用汤匙合调味料时, 需右手拿汤匙, 左手拿叉。食物切好后, 在盘中上将食物与酱料一同舀起食用;喝完汤之后, 应该把汤匙放在餐盘对面的一方。要注意餐匙绝对不能直接用来舀取任何主食或者菜肴, 已经开始使用的餐匙不能放回原处。

③酒杯的使用原则:在西餐中, 吃不同的菜需要搭配不同的酒, 通常不同的酒杯用来喝不同的酒。在每位用餐者右边餐刀的上方, 会摆着三四只酒水杯。可一次由外侧向内侧使用, 一般香槟酒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是不可缺少的。

(三) 中西餐上菜顺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凉菜、饮料及酒, 后上热菜, 然后上主食, 最后上甜食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 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 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和小吃先宾后主, 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 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 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 每人一份。在正式宴席上, 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 每一次一道菜。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 同时就着面包吃。凉菜也叫开胃小菜, 作为第一道菜, 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

参考文献

[1]王静.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考试周刊, 2009 (17) .

[2]彭健.浅议中西餐桌礼仪差异[J].新西部:理论版, 2009 (6) .

[3]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 2007 (5) .

[4]李海芳.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跨世纪:学术版, 2009, 17 (4) .

[5]余富林.中西饮食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6]高永晨.西方饮食文化概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5.

[7]卞浩宇, 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 .

[8]张亚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4) .

东西方礼仪习俗之别等 篇11

请客吃饭 中国人讲排场,大鱼大肉满桌,主人仍说:“没有什么菜”。客人亦不把每样菜吃光,以示礼貌。西方人请客菜肴以够吃为度。如果将菜肴全部吃光,表示对主妇烹调手艺的欣赏和对主人最大的恭维。

礼物 客人送来礼物,中国人等客人走后才打开,当面打开视为失礼;西方人却在客人面前打开,还要评价一番,表示欣赏与欢喜。

表扬 受表扬时中国人表示谦虚:“我还做得不够。”西方人认为是虚伪;西方人受表扬时言行一致,手舞足蹈。

攀肩牵手 男同男攀肩、女同女牵手上街走,中国人认为是亲密或纯洁;西方人认为行为低下,怀疑是搞同性恋。

个人隐私 中国人喜欢打听朋友的年龄、恋爱、婚姻、家庭、职业、工资、资金等个人隐私,以示关怀。西方人则认为过问别人的隐私是不礼貌的。没有得到允许,父母不能随便进入儿女房间。别人接电话,你在一旁听也是不礼貌的,丈夫的信,妻子不能随便拆阅,反之亦然。

(邹晶宜摘自《四川经济日报》)

日本人收集“情报”18招

日本人以善于捕捉信息闻名,他们有18条秘诀:

1.向潜在的非成员收集;2.从参加各种会议中收集;3.向竞争对手中的关键人物收集;4.通过咨询人员间接访问竞争对手;5.通过设计顾问收集;6.访问竞争对手的前职员;7.与对手的基本客户交谈; 8.通过物料供应商出面了解;9.向商业经营部门渗透;10.分析报刊上的征求广告;11.分析劳动雇佣合同;12.研究空中摄影照片;13.援用信息自由法令,从信息部门查阅文件,收集对手新产品情报;14.查阅商业贷款记录;15.衡量专用线上路轨的锈渍程度;16.分析对方产品进行工艺还原;17.以假设身份参观工厂;18.购买对手的工业垃圾,从中得到有价值的技术信息。

(耀忠文,罗克西摘自《羊城晚报》)

动物中的“数学专学”

蜘蛛 几何专家。它结的“八卦网”。既复杂又美观。这种匀称的八角几何图形,即使高级木工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得出来。

珊瑚虫 代数“天才”。它在自己身上记下“日历”:每年在体壁上“刻画”出300多条环纹。

蚂蚁 计算机专家。英国科学家兴斯顿做过一种有趣的实验。他把一个死蚱蜢切成三块,第二块比第一块大一倍,第三块比第二块大一倍。当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聚集在第一块蚱蜢上的蚂蚁有22只,第二块有44只,第三块有88只,后一组较前一组约有一倍。蚂蚁的计算本领如此高,令人惊奇!

大雁 总是成群结队迁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蜜蜂 蜂房呈正六角形,角度都很精确,这样的结构不但节省材料,而且结实坚固,令人类建筑师惊叹不已。

(张洪军文,胡伟华摘自《羊城晚报》)

“道一琼斯指数”的来历

“道一琼斯指数”是中央电视台《新闻30》节目每天都要报道的股市信息之一。这是关心和留意美国股市行情的人们所熟知的。但要问道一琼斯指数到底是指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来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道一琼斯指数全称为“道一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数”,也有人称之为“道一琼斯蓝筹股平均数”,“蓝筹股”意思是买卖最活跃的热门股票。道一琼斯指数是美国金融新闻出版商、《华尔街日报》的出版者道一琼斯公司每天计算和公布的纽约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30种工业股票价格的平均数,它反映了美国股票市场的行情趋势。

“道一琼斯”这一名词实际上是两个与道一琼斯指数有关的美国人的姓的组合。这两个美国人一个叫查尔斯·亨利·道,另一个叫爱德华·琼斯。对道一琼斯指数作出最大贡献的是查尔斯·亨利·道。

查尔斯·亨利·道出生于1851年,逝世于1902年。做过《共和日报》、《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的记者、编辑。早在做记者期间,他就对经济、金融方面的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做这方面的研究,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经济、金融的文章。渐渐地,道成了一位著名的金融记者。后来,他结识了一个与自己志趣相同的同僚爱德华·琼斯。两人互相帮助,如同知己。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道于1882年与琼斯合伙成立了一家经济信息公司——道一琼斯公司,专门搜集有关生意方面的信息,并定期向经纪人发售。查尔斯·道成为美国《华尔街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兼发行人之后,更加发奋致力于经济信息的研究与测算。他最先用统计数字测算了纽约股市。

1897年,《华尔街日报》出版者道一琼斯公司开始计算和公布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30种有代表性的工业公司股票的价格平均数即“道一琼斯指数”。延续到今天,道一琼斯指数已在国际上“服务”了整整100年了。

论西方人的结婚礼仪 篇12

一、西方人的信仰在结婚礼仪当中的体现

西式婚礼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 又叫“神前婚礼”。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认为, 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 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 上帝是主礼人, 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 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 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 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 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 还必须腾出右手, 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西方人的婚礼上必须有牧师的见证, 因为牧师在基督教中属神职人员, 人间男女的结合需要在上帝的面前发誓, 由上帝的代理人证明, 才算是结为合法夫妻。

接着, 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 由牧师祝圣戒指: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 分别说道:“以圣父 (圣子, 圣灵) 的名义。”

之后, 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 新人跪在祭坛前, 接受牧师和众人的祈祷, 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 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 做弥撒。之后,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 在新人上床后, 牧师还要来祝福婚床, 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 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 给他们散播和平, 然后离开……

二、中西方婚姻礼仪审的美情趣

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 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 身着红嫁衣, 头盖红喜帕, 坐着红花轿, 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 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 挂上红喜字, 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 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 吉祥如意, 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 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 手戴白色手套, 头顶白色纱巾, 不但美丽端庄, 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女子在结婚时也有戴面纱的习俗, 最初, 新娘戴面纱是年轻和童贞的象征, 而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则代表纯洁。因此, 许多新娘赶赴教堂举行婚礼时都选择戴双层面纱。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后, 由新郎亲手揭开面纱。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 从教堂到酒店, 小到教堂中的每一把椅子, 无处不有花的存在。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 也偏爱白色, 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 又浪漫温馨, 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因此, 西方人的婚礼多用白色来布置, 从古老的教堂婚礼到现代的前卫婚礼, 无不见新娘们穿着雪白的婚纱, 挽着闪着珠光的白色小拎包, 洁白的纱手套上捧着的是一大捧粉白的百合。这样的习俗延续了几百年, 至今未变。

归纳起来, 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 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东方人自古以来, 喜欢用浓重的颜色表示自己的快乐与喜庆;西方人, 特别是虔诚的耶稣的信徒们, 更是从宗教信义上出发, 认为男女的结合是圣洁的, 代表着神圣的生儿育女生活的开始, 所以必须用圣洁的白色来妆点它, 这才是最完美的。

三、西方婚礼中的许多礼仪独特的象征和内涵

(1) 钻戒

《圣经》中说, 在远古时代, 订婚戒指只是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的一部分, 妻子被视为丈夫的财产, 婚戒是新娘已被新郎占有的标志物。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其实质有点像现在我们购买贵重物品时预先交付的定金一样, 假若男方反悔, 戒指将不再奉还。9世纪时, 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 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根据西方婚俗礼仪, 结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据说这根手指上的神经与心脏直接相连。而实际上, 西方人则更认为婚戒代表已婚的身份和对家庭的责任。

(2) 穿新戴旧, 带金带蓝

“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婚礼习俗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最初的说法源自维多利亚时代, 原文是:“有旧, 有新, 有借, 有蓝;”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

有旧: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她和她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历史纽带。许多新娘佩戴一件家传的珠宝饰品作为“有旧”的选择。有些新娘穿着她们母亲或祖母穿过的结婚礼服。

有新:穿戴一样新衣物是要象征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如果新娘置办的是新的结婚礼服, 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 但是任何别的新服饰也是可以的。

有借:借来的服饰应该是从一位已幸福地结了婚的朋友那里借来的。据说他们的幸福会惠及于你, 给你的婚姻带来长久的美满。有些新娘会去借来一种衣着用品、一件首饰、一块手帕或者一个饰以珠子的手袋。

有蓝:穿戴一件蓝色服饰源自《圣经》时代, 当时蓝色结婚礼服代表着纯洁、忠诚和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传统已从穿蓝色结婚礼服, 演变成后来的在新娘的结婚礼服下摆处缝上一圈蓝色的镶边, 再演变到现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蓝色的吊袜带。

(3) 婚礼中的男傧相, 女傧相

婚礼中配男女傧相的观念源于这样一种信仰, 即嫉妒新人幸福的邪恶幽灵会冒出来伤害他们, 但如果婚礼上有许多着装类似的人, 就能迷惑幽灵, 让他们分不清楚谁要结婚。

(4) 抛花束

在酒会结束后, 新娘将她手中的花束抛向身后的未婚女性客人, 传说, 得到花束的女性将会成为在场客人中的下一个新娘。还有一个相似的风俗, 新郎取下新娘的吊袜带, 抛向身后的单身汉们, 同样, 得到者将成为下一个新郎。

(5) 婚礼之吻

在西方文化中, 亲吻作为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婚礼上的亲吻则标志着新郎新娘间的神圣誓约, 被认为是他们真实自我的表现以及对彼此真挚爱情的肯定。

(6) 切结婚蛋糕

切结婚蛋糕在过去是种戏剧化地表现男性支配地位的礼仪。首先, 新郎引导新娘的手切开第一块蛋糕, 将其作为新娘对新浪顺服的明证。然后, 新娘主动让新郎吃第一口, 象征让新郎分享她的身体。然而现在, 这种方式则更多的被看做是对婚姻的祝福。

四、结束语

自古以来, 婚姻是人伦之首,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礼礼仪, 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其礼仪深入其文化背景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和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往来与日俱增, 对西方结婚礼仪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 《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上一篇:ERP实施项目下一篇: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